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景观艺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9 04:56: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景观艺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景观艺术论文

篇(1)

1.1陕北民间艺术能够在城市景观中融入美学价值

陕北民间艺术是红色艺术的发源地,也是勤劳质朴的陕北人民奋斗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陕北民间艺术是劳动人们积累了千万年的思想和智慧,代表了大众的审美特点,如果应用在城市景观中,就能体现出深刻的美学价值,这也进步一步说明,劳动人们的智慧是伟大的。陕北最具代表特征的窑洞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的窑洞住过老一辈革命者,也是无数百姓幸福的家园,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可以根据窑洞圆弧状窗户等元素,建设陕北风情建筑群,以供商业开发、旅游游览等。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多生活的是蒙族和回族,为了凸显城市特色,当地部门建造了清真寺一条街、大昭寺等独具特色的城市景点,城市内部整体的建筑群上绘制蓝白相间的蒙族纹饰,凸显出了蒙族文化的显著特点。

1.2陕北民间艺术能够体现城市的个性

从广义上说,城市景观设计不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景观形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景观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因素,例如适应当下的环境,满足市民的要求,重视、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同时具备对于传统和现代的整合能力,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无凭无据,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展的需求、内容和形式,探索合适的风格,塑造独属于城市个性的文化和内容。

1.3陕北民间艺术能够展现出无穷的创意和想象

一个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表现这个城市不同与其他城市的韵味。南方城市水墨画般的精致生动,北方城市则如油画般深沉厚重。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城市,而陕北民间艺术能够展示出无穷的创意和想象,让人们感受原生态的建筑美感和艺术热情。在应用中,利用剪纸、农民画、年画等陕北民间艺术,设计创造景观带、绿化区等,都能够展现出无穷的想象。创造性的形式和形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大家领悟到城市建设发展的真谛,能够使人们坚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1.4陕北民间艺术传承

发展了灿烂的民俗文化陕北民俗文化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珍宝。陕北现在正处于能源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增长使陕北城市建设加快。为了传承民俗文化,塑造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城市景观设计者可以从陕北民间艺术的实质出发,对乡土文化进行概括、提炼,突出陕北地域文化和乡土特色。例如,在陕西省神木县解家堡乡木瓜梁村,当地有管部门建设了占地500亩的陕北民俗文化园区,紧紧围绕黄土文化、特色农业风土人情宣扬陕北文化。这也为陕北传统文化特色规划设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篇(2)

--------------------------------------------------------------------------------

直接用土来进行雕造,虽说古已有之,但作品保存甚少。前不久,太原大学的吕大达教授找我说要做土雕,我很快就答应了。因为几年前我们就接触过,我对他所研究的强化土已经有所了解。很快我们便开始了大型土雕的研究制作。吕大达发明的专利能让土的性质发生变化,既不怕雨淋也不怕冰冻,而且它的硬度仅仅低于砖。就目前了解,这样一种性质的土雕在世界上还属绝无仅有。于是,在太原市神堂沟的大路西南,便开始着手制作了。这里风景虽说不上有多么优美,但道路两旁小树林里野草芳菲,远处教堂与庙宇交相辉映,温泉度假村比比皆是,倒也是个好去处。当时正值天气灼热,我们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个大型土雕的制作。

作为专业雕塑教师,我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制作过各种材料的雕塑,然而土雕材料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觉得有必要将我在土雕研究中总结出的一点点经验以及感受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许会对雕塑工作者及雕塑爱好者制作土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使更多的人在制作土雕时更能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土雕大体可分为原质土土雕与人工填料土雕两种,原质土土雕因需防雨,一般都在窑洞中制作,如太原上岚村的土堂大佛。这种土雕局限性较大,只能制作浮雕范畴内的内容,而且土质疏松,这也是古代雕塑中很少有土雕保存的原因之一。上岚村的土堂大佛是我国极为罕见的古代土雕作品,它是开凿洞窟而成,由于这里的土质非常细腻,给土雕的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尊佛像背部与山体相连,整尊佛像都是在土直雕凿而成的,对我们研究古代土雕有极高的价值。代填料的土雕是在增强土质的基础上防雨防冻,吕大达教授所研究的正是这种材料。它基本上是以沙质黄土为原材料,再加一些特殊填料配制而成的。当然其他土质也可制作,但胶泥例外,因配料不易。

当黄土与土质硬化剂配置加压后,这种土就变成了所谓的强化土,不再惧怕日晒雨淋冰冻,而且在潮湿的情况下比干燥时强度更高。这些变化,使加工、制作土雕有了它自身的独特性质。它的强度小于砖却比天然黄土的硬度高得多,雕凿的性质基本接近天然黄土,既不像石材那么坚硬而脆,又没有木雕的生长纹理纤维,可它在雕凿时却可以达到与石雕木雕几乎相同的雕凿痕迹。另外,这种人工填料土雕的特性还在于制作的大小不同,土的特性也会随之变化。一般我们试验当土块小于50立方厘米时,土质没有明显变化;当土块大于50立方厘米时,由于夯土时的力度不均匀,土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会产生像石材一样的层纹。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工具以及制作手段的不同会对土雕表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用镐刨斧砍以及雕凿工具制作出的表面效果就会很坚硬,表面强度也很高,尤其是用角磨机打磨过的地方硬度更强(当然土质必须加压到一定的强度),而用铲子刀子做出来的表面强度要相对弱一些,用沙纸打磨表面还有可能产生龟裂纹(这和土质外表与内部水分蒸发不同有关)。所以,制作不同的效果要用不同的工具。我们在2002年7月份制作土雕时,开始是在夯好的土上用镐头斧子进行开大荒,有时也用凿子等工具。等到大形基本定型时,主要就是用斧子凿子以及木雕工具进行制作。在大的平面上一般用铲子比较多,最后用沙纸将比较细腻的部分打磨好,而将很多刀劈斧砍的痕迹保留下来。在往细致加工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土质干燥一些,这样就更有利于用刀刻和打磨。但由于这时土质比较松软,制作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就是我们制作土雕的基本程序。在土雕制作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活性”。由于夯土的方式不同,会使土的特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土产生不同硬度的层纹。水分的保持方式不同有时也会对土雕表面产生影响,表面已经干燥而内部并未干燥时,如用砂纸打磨表面就会产生龟裂纹。这些性质,如应用得好,会产生很好的肌理效果。

土雕虽然总体上是适合制作粗犷而形体比较完整的雕塑稿,但也能制作相对较细致的以及镂空的雕塑,虽比不上石雕的细致程度及木雕的镂空性能,但在大型的雕塑中并不会受太大影响。这次实验我们有意制作了一个比较细腻的欧式造型与一个本人创作的镂空性比较大的作品《回归》,结果非常成功。实践证明土雕有着很好的可雕凿性。《回归》这一稿子原本想做成不锈钢,由于一直没有实现,这次做成土雕我觉得到是比不锈钢的感觉更好。没有了表面的浮华,更接近自然,让人有种亲切感。

土雕作品虽然比不上石雕木雕那样永久,但与和它比较接近的沙雕相比,就显得要永久得多。吕大达教授表示,他的研究能让土雕的寿命达到15年之久,而沙雕只有几周的寿命。土雕的制作空间也要大得多,它甚至能比冰雕做得更镂空更细致。虽然它没有冰雕沙雕的某些特性,但仅上述两点沙雕与冰雕是无法与其相比的。它的造价低廉,土质又不太硬,如用在教学上会是非常合适的。

当今的雕塑教学大都是以泥塑为主,硬质材料在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这是因为硬质材料制作时间较长,相对造价也比较高。而在大学学习时间只有短短几年,所以硬质材料只能是作为创作课和实习课来使用。习作课实际上只有塑而没有雕。雕刻对于学生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雕塑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成为教学中无法解决的矛盾。而土雕的研发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它既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又不需要太多金钱,就能解决习作中雕的问题,使雕塑课程进一步完善。也许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篇(3)

1.观赏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优势

首先,观赏竹的种类较多,而且品种差别比较大,但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如果将观赏竹看做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对象,不但可以将其当做灌木或者地被植物对待,而且有时甚至可以使其客串乔木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同类植物,观赏竹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观赏竹不仅可以依据其植物属性作为竹资源使用,而且其有一定程度上的材料属性,“竹材的运用,观赏竹与竹制的景观设施在质感、形式上的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又成为了观赏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巨大优势”。其次,观赏竹与其他景观植物相比,具有独特的自我繁殖性和可再生性。通常情况下,乔木、灌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其生长具有局限性,有时遭到一定的自然灾害或者人为损害,其数量会减少,这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绿化植物营造美景的地方是不便推行的。相反,观赏竹却具有环境适应性,可以为设计者节约很多成本。观赏竹鲜明的特性及其极强的发散性特征,在山林和花园中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标志或者分界线使用。最后,观赏竹作为我国传统竹文化的典型代表,大众对其认可、接受程度都比较高。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竹文化有其独特的地位,尤其是在古典园林中的地位更是非常牢固,甚至可以说是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小区或公共建筑周边也有出现。观赏竹的培育方法比较简单,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其生长的高度可以进行人为的管控,即使去掉一部分也不会影响竹子成活。相对于其他植物的栽培和移植,其耗费的成本更低,尤其是观赏竹的栽培,在运输环节就可节约大量的成本。

2.观赏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劣势

第一,观赏竹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大多只能在南方种植,由于受到气候等条件的制约,适合北方种植的竹种非常少,而且即使可以成活,稍微出现自然灾害,其主干就很容易折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其就会死亡。而且,折断的主干会影响景观的美感,给游客或者路人等带来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引进生命力和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的竹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在享受景观的同时,确保游客的安全。第二,虽然观赏竹能够保持四季常青,但也会经历落叶的过程,掉落的竹叶需要人力进行清扫,同时要考虑落叶以后给景观带来的影响,这在无形之中会增加观赏竹的经营成本。另外,虽然观赏竹很多时候可以美化环境,但是对于道路等特殊地点则不宜种植,因为其过快地生长可能会带来阻碍交通等不利影响。

篇(4)

二、环境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一)通过形态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能够使用的植物种类很多,可以说对于不同的景观设计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种类都可能被用上。不同的植物类型,其形态也各具一格。不但可以根据不同植物所属的大类来进行划分,还可以带有一些特殊生长环境的生态性差异。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形态展示,能够让观赏者体验到非常美的视觉冲击,把类别各异的植物合理的设计安排,就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不一样的层次感与韵律,加上设计者对形态的艺术化设计,可以为观赏者提供一个非常浓厚的艺术意蕴。

(二)通过视觉质感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植物具有不同的光滑状况,同时植物的叶片形状、大小、光泽也不尽相同,植物枝条的分布与纹理也各异。环境设计中,植物的视觉质感能够直接的改变植物景观整体的基调、美感以及蕴意。对于植物景观来说,视觉质感对植物景观的观赏性有着关键的影响,符合整体环境已经的观赏质感能够加强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从心灵深处触动观赏者的情感。将同一视觉质感的植物进行大量的栽培,可以产生庞大的气势,让观赏者得到视觉的满足。质感同一的植物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柔和多变的环境,让人们有一种舒适、柔和的心理体验。采用多样的视觉质感植物,则可以使环境更加的灵动,能够更好的显现出主体。如果采用视觉质感有差异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合理的安排不同质感植物的分布与比例,不宜采用过多的质感差异的植物。只有合理的设计质感各异的植物分布与比例,才可以增强植物景观的质感协调性,改善整体的视觉感受。在对不同质感植物使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他们之间的枝条、叶与花的形状、颜色等,使各个要素都能更好的协调,共同衬托出整体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色彩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就如同是对环境进行人工的装饰,色彩则是通过植物这种载体来展现出来的。大自然中自身就存在者五彩缤纷的颜色,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色彩美。对于植物景观设计也是一样的,植物的色彩能够更好的呈现景观的整体美感。而不同颜色之间有着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左右我们的意识与情绪。对于观赏者来说,色彩是影响感官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只有在色彩上打动观赏者,才能让人们去关注所设计的景观艺术,才能让人们去体会其中的艺术蕴意。

(四)通过感官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观赏者在对植物景观惊醒观赏的时候,其情感体验不仅仅会受到视觉上的影响,观赏者也会通过其他感官的感受与视觉感受结合,这些感官感受包括嗅觉、听觉、触觉等,共同的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形成不同的观赏情感。对于环境设计来说,嗅觉的作用基本上是出自于植物自身的所发出的气味。某些植物的芳香气味能偶让观赏者产生更多的美好意象,从而提升植物景观的审美境界。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植物的感官功能,为观赏者设计一个芳香扑鼻、气味宜人的舒适环境,让人们有更为美好的体验与感受。另外,设计者们还可以利用潺潺的流水声、淅沥沥的小雨声等声音感官来提升植物景观的意蕴,更深层次的触动人们的情感。

三、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建议

(一)设计有独立艺术语言的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人进行观赏,人观赏植物景观必须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因此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的环境中,植物景观所展示内容会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认知也会变化。因此,要求设计者设计植物景观时,要结合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审美趋势,让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观赏魅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植物景观的语言艺术应当在以往的经验中不断创新、探索,形成具有丰富色彩、主题鲜明的景观作品。不能对于以往的优秀设计一味的临摹,生搬硬套。要设计具有独立艺术语言的植物景观,设计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

篇(5)

2工业工程理念与精益管理模式

2.1工业工程(IE)理念

现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这些管理手段和方法集中体现在其所分立的工业工程学科。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并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明、预测、评价其所获得的结果。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能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最优化的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国际上与MBA教育齐名的十大教育支柱之一[3]。IE最早产生于美国,由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所创立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工业工程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日本引进并发展了IE,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模式,成为IE发展的新阶段,受到各国产业界的重视。我国最早将工业工程引入到生产实践中来,要数华罗庚于上世纪60年代领导开展的优先法、统筹法等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工业、交通运输、建设、国防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4]。现代工业工程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还扩展到一切组织和机构,包括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应用的目标就在于对组织或机构整体系统的优化。现代工业工程主要突出以下思想[5]: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观点。

2.2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广泛采用。WomackJP,JonesDT在著作[6]中系统地提出精益管理模式思想,此后精益管理模式成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管理价值流,通过运用精益管理模式工具,适时适量生产,减少浪费,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流程,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7]。简而言之,精益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永无止境地消除浪费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精益生产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运用IE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法,追求对企业中各种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追求整体系统优化、推行零库存制度、消灭一切消费以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此来创造出最大的生产效率和效益。JIT(及时生产)模式、“5S”活动、作业标准化、作业均衡化、ECRS技术、5W1H技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都是精益生产模式的典型应用,在各类型企业和组织的应用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是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主要应用。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时刻围绕管理价值核心,不断消除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每个员工积极参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用于制造业的精益生产和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被服务行业所广泛应用,特别是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精益思想有利于开展高效管理,实现在消耗最少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接近客户需求的目标,提高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叶丽花[8]把精益管理模式引入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艳霞,蒋俊青,曹美嫦等通过使用精益管理模式理论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医师、护士以及患者的满意度;DavidSimons和DavidTaylor[9]通过对英国某牛肉供销精益改善,使交付时间缩短了20%;杨青,陈雪,闫植林[10]将精益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民航地面服务过程,并构建了精益的民航地面服务体系框架。

3图书馆引入工业工程理念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鉴于目前图书馆管理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管理模式理论与方法,以改善图书馆的管理,构建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体系,将用户服务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以工业工程的若干技法作为支撑,实现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可以用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图1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

3.1在图书馆中积极开展“5S”活动

“5S”来源于英文中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ize)、素养(Self-cul-tivation)五个单词的开头字母S,故以“5S”来代指这五项活动。5S是精益的基础,主要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兰琼,卢达溶[11]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在图书馆中开展“5S”管理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地来说,在图书馆中开展“5S”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在图书馆中开展“整理”活动主要有,加强对书刊、报纸等文献资源的整理,减少由于馆藏无序给图书馆读者带来的找不到书的因扰。同时,要将核心馆藏与非核心馆藏区别开,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图书馆中开展“整顿”活动是在“整理”活动的基础上,对整理后的书刊合理布局,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清除,对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定位摆放,一旦发现错位,则及时更正,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架的情况。实施“三定”,即定物品的摆放区域;定合理的物品数量;制定合理的标识。通过目视管理、定位管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环境优化,为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清扫”活动,则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工作台、书架、图书文献、检索机、桌椅等所有图书馆的空间定期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书籍摆放整齐、桌椅书架无积尘等。“清洁”则要求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保持并维持其成果,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环境。“素养”是指培养和养成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素养”是整个5S活动的中心,它要求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其它四项活动(4S)持续进行下去的保证,同时也在4S活动中升华。对图书馆馆员“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养成教育、集体活动的方式培养;但主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得人的素质与图书馆管理活动同步发展,使得“5S”活动在“巩固———提高———再巩固———再提高”的循环中,实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2用“5W1H”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计划管理的水平

“5W1H”技术是国外管理学家对计划工作内容的概括,即:Whatshoulditbedone(做什么)?Whyshoulditbedone(为什么做)?Whenshoulditbedone(何时做)?Whereshoulditbedone(何地做)?Whodoesit(谁去做)?Howtodoit(怎么做)?通过对计划工作的不断追问,将计划做得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步步落到实处。图书馆管理中,可以将“5W1H”技术用在图书馆的各项计划管理工作中。图书馆常用的计划工作包括:馆舍修建计划、文献采访计划、文献编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数据库定购计划、活动组织计划等。这些计划工作是图书馆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计划安排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采用“5W1H”技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使得计划的制定精益求精。以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定购工作为例,运用“5W1H”技术具体分析如下:做什么(What)———向数据库提供商购买下一年度的机构包年使用权限;为什么做(Why)———为图书馆所服务的用户(科研工作者、学生与教师、普通读者等)提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以支持其科研和学术的需要;何时做(When)———依照各数据库服务商合约到期前3个月;何地做(Where)———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谁去做(Who)———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图书馆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怎么做(How)———通过向图书馆数据库用户的调研和反馈,在根据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数据库服务商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内容和价格,使得数据库定购经费预算得到最大的用户满意度。通过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定购工作的“5W1H”的提问,可以明确该项工作计划的各项细节,使得工作计划合理和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对计划工作从总到分嵌套使用“5W1H”技术,为图书馆的计划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以达到提升图书馆计划管理的水平。

3.3用“JIT”思想,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从制造业中移植而来的“JIT”思想,即“适时生产”(Justintime)也称准时化生产,它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并保证质量要求,以此降低库存成本。从JIT思想的概念来看,按需生产和及时生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保证质量和零库存则是其精益思想的体现。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也面临着如何减少成本,提高信息服务效率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减少用户在图书馆查询和检索文献的时间;减少还书上架的时间周期;降低库存馆藏图书数量;减少预约借书的等候时间等。在图书馆中运用“JIT”思想,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文献检索机器,合理配置在图书馆各个区域,并准备笔和纸,以方便读者在最近的检索机上查询相应的索书号,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还书及时上架的流程,安排专门的人员将用户所还的图书,不经过等待,直接检查、加磁后放入到所在的书架,从而取消待上架馆藏书库,做到“及时生产”,最大化图书的利用效率。*取消还书后的库存时间,书籍还后,经质量检查后,立即摆放在相应区域的小车上,由专人负责上架,流水线方式的作业以保证书籍的及时循环使用。*用户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图书馆提出的预约借书、文献查询的申请后,由专任图书馆员通过馆内查找、馆际互借、网络文献传递、购买定购等方式,在预约期内完成文献的准备,使得预约用户到期后可以拿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3.4运用“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出让人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sEngineering)是一门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改善工作系统(包括人、工作、工具、设备、工作场所、工作责任和周围环境等),使得人员能在最安全和舒适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工作效率的科学。在图书馆中有大量的涉及到人机环境的问题,例如: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台的设计、文献检索台的设计、书架的设计与摆放;图书阅览台椅的选择、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藏书库的设计、图书馆环境装饰等。由于国情和地区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的体格和偏好的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以适应最大多数人群的需要。以图书馆中照明设计为例,设计的原则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人工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图书借阅环境。由于图书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对照明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图书馆借阅书库的照明设计的目标是使读者感到舒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感,保护视力。从节能和视力的舒适度来看,选择吸顶式的照明度在150~200lx垂直照明的荧光灯,并辅以适当的局部照明,使得光线均匀漫射,以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书籍中的小字体为宜。图书馆中其它各区域的照明也以舒适和满足工作要求为原则进行设计,表1给出了图书馆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的细节。

3.5标准化作业与持续改善

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是贯穿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始终的基础。标准化与持续改善看似是互相矛盾的,但却是实质相同的两个方面。标准化使得改善得以完全、彻底地贯彻,而不断的改善则是建立在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持续改善的对象,而没有持续改善,标准化作业成为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僵化的工作方式。标准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工作的无效工作和浪费,合理规划和确定图书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过程中,可以采用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重新规划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使得各岗位工作负荷均衡,减少等待与浪费。“持续改善”是IE不同于其它工程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IE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最终需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持续改善。

篇(6)

一、意境的意义

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

“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但在音乐和建筑,这时间中纯形式与空间中纯形式的艺术,却以非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不可名的意境,而舞蹈则又为综合时空的纯形式艺术,所以能为一切艺术的根本型态,这事后面再说到。)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漓有一首《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二、意境与山水

元人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如万顷波,未易摹写。”

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恽南田题画说:“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纷,皆清泪也。”山水成了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所以中国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做表现和咏味的中心。和西洋自希腊以来拿人体做主要对象的艺术途径迥然不同。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卷舒取舍,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

三、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

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元代大画家黄子久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宋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黄子久以狄阿理索斯(Dionysius)的热情深入宇宙的动象,米友仁却以阿波罗(Apollo)式的宁静涵映世界的广大精微,代表着艺术生活上两种最高精神形式。

在这种心境中完成的艺术境界自然能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南唐董源说:“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他们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黄子久每教人作深潭,以杂树滃之,其造境可想。

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尤其是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脑摹,须凭胸臆的创构,才能把握全景。宋画家宋迪论作山水画说:

“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朝夕视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下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他这段话很可以说明中国画家所常说的“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这和西洋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早、午、晚三时临绘同一风景至于十余次,刻意写实的态度,迥不相同。

四、禅境的表现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这是直观感相的渲染)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象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说得好:

“‘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其何以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绘画里面也能见到这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

“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按此为身边近景)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去是也。(按此为眺瞩之景)三曰意之所游;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处是也。(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传神写生之境)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现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形成了象征境界)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于是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境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戴醇土曾说:“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雪堂和尚拾遗录》里说:“舒州太平灯禅师颇习经论,傍教说禅。白云演和尚以偈寄之曰:‘白云山头月,太平松下影,良夜无狂风,都成一片境。’灯得偈颂之,未久,于宗门方彻渊奥。”禅境借诗境表达出来。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侧,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五、道、舞、空白: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

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在《养生主》里他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若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尧乐章)之会(节也)。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棨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道”的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音乐的节奏是它们的本体。所以儒家哲学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易》云:“天地絪蕴,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石涛题画云:“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艺术家要在作品里把握到天地境界!德国诗人诺瓦理斯(noValis)说:“混沌的眼,透过秩序的网幕,闪闪地发光。”石涛也说:“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

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由于妙悟,他们“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个使命是够伟大的!

那么艺术意境之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濛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

因为这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象一照像机的摄影。所以艺术家要能拿特创的“秩序的网幕”来把住那真理的闪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尤能直接地启示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

然而,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论画语)。“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司空图《诗品》语),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化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

在这舞中,严谨如建筑的秩序流动而为音乐,浩荡奔驰的生命收敛而为韵律。艺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所以唐代大书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说:“庶因猛厉以通幽冥!”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上说:

“唐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縗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

诗人杜甫形容诗的最高境界说:“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前句是写沉冥中的探索,透进造化的精微的机缄,后句是指着大气盘旋的创造,具象而成飞舞。深沉的静照是飞动的活力的源泉。反过来说,也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德国诗人侯德林(Hoerdelin)有两句诗含义极深:

“谁沉冥到

那无边际的‘深’,

将热爱着

这最生动的‘生’。”

他这话使我们突然省悟中国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的特点?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庄子《天地》篇有一段寓言说明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司马彪云:玄珠,道真也)使知(理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色也,视觉也)索之而不得。使喫诟(言辩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吕惠卿注释得好:“象则非无,罔则非有,不皦不昧,玄珠之所以得也。”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这正是艺术形相的象征作用。“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相里,玄珠的皪于象罔里。歌德曾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它。”又说:“在璀灿的反光里面我们把握到生命。”生命在他就是宇宙真际。他在《浮士德》里面的诗句:“一切消逝者,只是一象征”,更说明“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说得好: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

刹那含永劫。”

这诗和中国宋僧道灿的重阳诗句(译):“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都能喻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参见拙作《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于是“舞”是它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首段云: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天地是舞,是诗(诗者天地之心),是音乐(大乐与天地同和)。中国绘画境界的特点建筑在这上面。画家解衣盘礴,面对着一张空白的纸(表象着舞的空间),用飞舞的草情篆意谱出宇宙万形里的音乐和诗境。照像机所摄万物形体的底层在纸上是构成一片黑影。物体轮廓线内的纹理形象模糊不清。山上草树崖石不能生动地表出他们的脉络姿态。只在大雪之后,崖石轮廓林木枝干才能显出它们各自的弈弈精神性格,恍如铺垫了一层空白纸,使万物以嵯峨突兀的线纹呈露它们的绘画状态。所以中国画家爱写雪景(王维),这里是天开图画。

中国画家面对这幅空白,不肯让物的底层黑影填实了物体的“面”,取消了空白,像西洋油画;所以直接地在这一片虚白上挥毫运墨,用各式皱文表出物的生命节奏。(石涛说:“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同时借取书法中的草情篆意或隶体表达自己心中的韵律,所绘出的是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和心灵的凝合。自由潇洒的笔墨,凭线纹的节奏,色彩的韵律,开径自行,养空而游,蹈光揖影,抟虚成实。(参看本文首段引方士庶语)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

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尤能传达这空灵动荡的意境。唐张怀瓘在他的《书议》里形容王羲之的用笔说:“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然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在这里,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盛唐王、盂派的诗固多空花水月的禅境;北宋人词空中荡漾,绵渺无际;就是南宋词人姜白石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周草窗的“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也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但就它渲染的境象说,还是不及唐人绝句能“无字处皆其意”,更为高绝。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到.

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王船山又说:“工部(杜甫)之工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右丞(王维)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又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则心自旁灵,形自当位。”这话极有意思。“心自旁灵”表现于“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形自当位”,是“咫尺有万里之势”。“广摄四旁,圜中自显”,“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这正是大画家大诗人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代表着中国人于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细组的气韵。

王船山论到诗中意境的创造,还有一段精深微妙的话,使我们领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终极根据。他说:“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则又往往缘景缘事,缘以往缘未来,经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中国艺术的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唐、宋人诗词是这样,宋、元人的绘画也是这样。

尤其是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画家、诗人对万物一视同仁,往往很远的微小的一草一石,都用工笔画出,或在逸笔撇脱中表出微茫惨淡的意趣)万物浸在光被四表的神的爱中,宁静而深沉。深,像在一和平的梦中,给予观者的感受是一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的领悟。

中国画的用笔,从空中直落,墨花飞舞,和画上虚白,溶成一片,画境恍如“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不在外,既无轮廓,亦无丝理,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借王船山评王俭《春诗》绝句语)。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古绢的黯然而光尤能传达这种神秘的意味。西洋传统的油画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化工的境界。(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这种画面的构造是植根于中国心灵里葱茏絪緼,蓬勃生发的宇宙意识。王船山说得好:“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这不是唐诗宋画给予我们的印象吗?

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金。”唯道集虚,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诗云:

“兰生幽谷中,

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嫒,

春风发微笑。”

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Narciss)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中西精神的差别相)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唐朝诗人常建的《江上琴兴》一诗最能写出艺术(琴声)这净化深化的作用:

“江上调玉琴,

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

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

中国文艺里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的作品也不可多见。我们可以举出宋人张于湖的一首词来,他的念奴娇《过洞庭湖》词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片舟一叶。素月分晖,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对空间之超脱)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对时间之超脱)”

这真是“雪涤凡响,棣通太音,万尘息吹,一真孤露。”笔者自己也曾写过一首小诗,希望能传达中国心灵的宇宙情调,不揣陋劣,附在这里,借供参证:

“飙风天际来,

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

光写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

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

万象浴清影。”

篇(7)

2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1.1空间的合理规划。

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空间的合理规划,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根据建筑的结构设计出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的内容和过程得到简化,并且能够减少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1.2装修材料的减省。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既要为人类活动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也要尽量减省装修材料。这就需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者进行创新设计,多采用一些既能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质量又能做到减省装修材料的新造型,切实将生态文明观落实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1.3使用安全无害的装修材料。

环保系数差的装修材料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室内装修材料方面一定要选择安全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环保材料,例如竹、藤等天然材料。由于室内环境装修使用的人造板、漆等可能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材料,因此,在选择这类材料时必须要选择达标的产品,最大程度地降低室内环境污染系数,为人类活动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

2.1.4注重装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处理好室内环境装修中产生的废弃物,避免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

2.2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2.2.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因此,在进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设计中出现的空余边角地带进行充分利用,可以设计成花圃、小草坪等等,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又可以为我国城市绿化做贡献。与此同时,要对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植物、山石、喷泉等为人类营造一个自然化的生活环境。

2.2.2尊重设计环境中栖息动植物的自然属性。

景观设计是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首先对环境进行一个大致的规划,对于环境中栖息的动植物要充分尊重,尽量进行破坏,保持它们的自然属性,把它们变成景观设计中的一个特色,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2.3节约设计成本。

景观设计一定要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景观的设计、选址一定要科学合理,避免对建筑材料和土地造成浪费。对于这类型景观的设计形式上要进行创新设计,有效地节约设计成本。

篇(8)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其古典造园艺术设计思想更是当代园林艺术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设计的典范,是设计师和工匠在特定的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高超造园手段,将建筑和山、水、植被等加以配置组合,形成源于自然环境,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1.2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对国内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加以深入研究,挖掘出富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加以运用,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风景园林景观作品。园林景观艺术是直观体验性艺术,观赏者无需接受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同时,这种直观艺术受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使观赏者耳濡目染的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2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2.1不尊重自然环境

许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对景观的功能性考虑不足,注重表现外表的美观。某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表面的气势和美观效果,达到增加成交量的目的,不惜重金做面子活,为此增加了成本,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支出,也使得后期的物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2.2缺乏神韵

现代居民小区已经成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设置的休闲活动空间充足,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场地、休闲步道等,这些空间普遍尺度较大,且多以铺装为主,相对缺乏可供好友休闲小憩的私密空间。3.3施工时间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被机器化大生产式的快速施工技术所淘汰,当代施工者往往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使得传统建造技术开始失传,其精髓更难以再现。现代居住小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它建筑材料仿制木材建成的亭台水榭,虽然形似,却没有了木材的生动,传统工艺的风采不复存在。

3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居住区的影响

3.1理解古典园林的内涵

要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不能完全依赖新技术、新材料,更不能对现代西方园林的成功典范照搬照抄,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

3.2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尊重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核心精髓,采用尊重生态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以自然景致为主,强调设计师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现。

3.3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依山林而建,通过借景、比喻等方法将园内景观和周围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视域作为设计范围,以地平线为空间参照,突出与本地区景观的融合。这与古典造园手法中追求无限想象的外延空间理念是一致的。

篇(9)

这里涉及的第一个重要判断是关于组织形式的。“网络比公司重要”,是凯文·凯利的名言。如果这个判断成真,不光胡戈的例子可能得到解释,经济学还得改写。大家不会不记得,此前历史上每一个类似的判断,都曾引起一场巨大的观念转变和财富转移。斯密用分工专业化取代自给自足,使人类走出家庭;科斯发现了交易费用的制度意义,让全球认同公司治理。如果“网络比公司重要”成立,人们关于“市场—企业”二分的经济组织理论,将经受又一轮的考验。

这里涉及的第二个重要判断是关于创意的。创意可不可以用企业的方式来组织?长期以来,企业只是用来运作有形资产的组织;运作创意这类无形资产的最佳组织形式,还是企业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网络是否具有市场或企业那种独立的组织特征?……。种种疑惑,在拷问财富。

组织变革更重要

我们首先要认识变革,特别是识别出那些曾作为“不变要素”长期被当作理论前提的生产要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变化。显然,信息和知识,正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基础;而创意,作为创造性的信息和知识,或信息和知识的创造本身,又在编码化、网络化的技术条件下,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信息和知识生产的规律。这正是我们在讨论组织变革时,十分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创意,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这里说的典型,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不典型”的知识,如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必须先“有形化”—取得专利许可、品牌标识、软件形式等“看得见”的形式—才能进入经济范围,也就是说,先得把自己无形的特性,转变成有形的形式,才可能在制度上,得到与有形资产的平等对待。创意却不是这样,它在“无形”这一点上的典型性表现在,它是“活”的,是由“信息与知识”加“创造过程”构成的。创意所特有的默会知识、个人知识,只能存在于创造过程中。一旦“有形”,就不存在“创造过程”这个要件了;就成为一般的信息和知识了。

公司只适合运作前一种知识,即“脱水”后将创造过程过滤掉后的知识(显性知识、公共知识);而不适合运作后一种知识,即处于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默会知识、个人知识)。之所以如此,因为公司的基础,是产权,即权力分割。市场的基础,是契约,即权利分割。而创意本身是不可通过契约和产权分割的对象(可分割的,只是创意的结果)。

网络作为组织形式,与公司和市场的最大不同在于,公司和市场是围绕节点分割而建立的,网络是围绕节点连接而建立的。公司和市场适合对付死的东西,网络适合对付活的东西。所有活的东西,有生命性的东西,都是在最根本之处不可分割的。

当权利不可分割、权力也不可分割时,组织就要创新,就要设计另一种制度来处理类似创意这样的典型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今天我们在网络经济中遇到的种种组织变革的实质,都与此有关。

流程比功能重要

当网络比公司和市场重要时,流程就比功能重要。功能是指节点的作用,流程是指网络的作用。用契约切割权利,用产权切割权力的结果,是强化节点的专业化效果;用流程重组权利,用网络融合权力的结果,是强化网络的整合化效果。

围绕流程再造经济过程,使组织出现从机械化向有机化的转型。这样一种组织变化,特别适合于创意经济中,当生命性的、异质性的、原始性的独特成份成为组织核心价值的情况。

为此我们预言,新创意经济中,组织将发生以下的转变:

1、创意“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依托网络的虚拟企业成为组织的主要形式。互联网上各种临时性的创意组合,将日益取代正式组织成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创意组合的生命周期比企业更短,聚散也将比企业更为频繁。创意组织通过这种方式旨在快速灵活地进行创意资源的最佳配置。

2、创意组织日益扁平化。创意组织内部的关系日益平等化,权力日益复归权利。利用有形资产和精英威权建立金字塔形结构的文化组织,竞争力越来越不如扁平化的项目小组和各种“草台班子”。创意组织的权力向着话语权(话语正当性)的方向转变。

3、创意组织的管理,向着治理(善治)、参与、公平的目标演进,向着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以知本(劳动与资本一体化)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将成为管理的核心主题。

4、创意组织对知识产权的依赖将逐步减弱。随着社会创意竞争的加剧,创意周期急剧缩短,知识产权对创意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弱;相反,正反馈机制将全面取代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创意经济的资本制度的基础。

框架比制度重要

在工业化条件下,人们对于经济组织设计,关注的主要是结构方面的问题。对网络经济来说,更为关注的将是结构本身的重构问题,考虑的是以组织的不断变化,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网络经济中,框架比(正式)制度重要。

组织结构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组织重心的转移。组织设计的重点,从理性的“结构”(制度)转向有限理性的“框架”(习得制序)。框架与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在价值上,制度是理性的承载体(组织形式);框架是有限理性的承载体(组织形式)。第二,在方法上,制度设计以最优为终点;框架设计认为“最优”不如“满意”。第三,在认识论上,制度把普遍真理,作为决策依据;框架强调通过学习来形成组织记忆,并随时通过当下经验与组织记忆的比对形成决策。第四,在利益机制上,制度追求无限重复博弈的结果;框架强调通过有限重复博弈过程,在自发演进中形成规范,并与时俱进调整。

框架存在(或者说寄存)于网络中,是网络的组织精髓所在。

第一,框架存在于联系经验的回忆中。框架是网络中自发形成的群体智慧。对“企业”来说,框架就存在于企业文化中,未来将逐步移到独立于企业的网络“知识管理”系统中。至于这种知识管理系统,是搜索引擎、博客、社区还是其它什么形式,那只有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了。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由于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推动着景观艺术成为一门更加被重视的集社会、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人类文明和大众审美的是通过景观来综合地体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是景观设计的目的,人们生存空间更高的层次感和方位感需要它来为提供。如何有效解决好人类和周围的大自然环境协调关系,创造将自然、历史、人文、科学于融为一个整体的生态景观呢?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有效果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策划与设计。

1.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怎么样才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景观设计要求能更全面地体现地方独有的自然特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各地的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度很高,这些特点在设计住区景观时要重点把握,更好地制造出融入地方特色的景观与环境,同时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也必须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得塑造出的景观空间更富有创新性和特点。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是自然环境的基石,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住区周围环境背景将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营造富有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1.1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景观设计风格应该基于建筑的风格,考虑到建筑的特色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取向前提。如具有民族与地方色彩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将是景观设计应该达到的目标;如某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将现代中式住宅院落前所未有地打造出来,现代人的生活里面也出现了天井,前庭与后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利用现代手法将中式传统住宅形式更好地表现出来,,这种现代中式居住观体现出了项目对人文自然的追求,一种古老朴实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切感通过整个项目表现在人们眼前。

1.2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是中心景观的强化;如何评价住区环境设计的好坏,层次感将是一个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在提供不同级别私密空间的同时,应该赋予各层次间有一个平缓的过渡。使得住区中具有细致的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将空间氛围努力营造成“围而不闭,疏而不透”

1.3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其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如果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制造成具有温暖居住气息的家园,将会使居民感到不断上升的安全感,温馨及舒适,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认可。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是要设身处地为居民思考,设身处地为居民准备。这对整个住宅区进行朝向和风向的分析是设计开始之前的准备,这样能够更好地联系好住宅区的风道。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才是景观规划阶段必须研究考虑的问题,往往在冬天时给人们提供给温暖足够的日照,而在相对的遮阳又是人们所必须得,娱乐交流娱乐放松场所也是人性化追求中必须提供的。

1.4 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必须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都必须得到更好地使用,设计者要追求更好地布局、更完美得设计,来创造出出与自然更为贴切的绿色居住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通常人造的东西都是硬质景观。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精神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园林设计师要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因为园林景观正在成为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2.1 园林植物

植物造型通常都能在设计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根据植物造景的定义“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由于植物特有的生命特征使它在造景上具有根本的特点,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以成活率达标为基准,为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景观往往利用植物造景艺术的原理,而且伴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也被赋予在植物景观上,甚至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

2.2 水体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现代景观中被普遍应用的应该为喷泉。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大自然的水的气息也能在城市里让人们体会到。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3.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3.1 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最重要一点就是铺路。世界上那些铺装设计很漂亮的广场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但是对于铺装的研究,我们都没有特别重视特视。相比琢磨如何发挥铺装在景观空间的作用,我们更喜欢在材料的档次上下功夫,以为这样就好,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高档的材料并不是万能的。在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很深。如巴黎艾菲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都是混凝土制品,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不协调或不够档次,为了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我们可以用铺装的质地与颜色来规划不同的空间。

3.2 墙体

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相比以往的砖墙石墙,更受到广大人民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其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特别是玻璃墙在现代社会的出现,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推动了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防卫象征,而是为了营造艺术感觉。

3.3 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坐凳的布置要仔细推敲,相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坐凳,那种在空间亲切宜人,视野条件良好,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更受人们的欢迎。如果设计中能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很多时候能收到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4.结束语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现代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很重要,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道理很简单,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抓紧时间学习,相信我国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龙辉、陈伟新.河源市九和温泉 旅游 度假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5.12.

篇(11)

《中国药典》对输液质量作不溶性微粒检查,旨在减少微粒对人体潜在危害。要求输液灌装需在百级净化条件下。而医院临床输液配制普遍存在没有任何净化,配液时会引人大量微粒,这样在输液进人人体的最后环节将会污染大量微粒。这显然不符合用药安全。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国内外报导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不良后果;(1)肉芽肿;(2)栓塞;(3)炎症反应;(4)肿瘤癌症;(5)其他(热原样反应,变态反应)。可见,输液剂中存在有微粒异物,将给病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暂时又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它不象细菌污染显而易见。因此,要生产厂,医院应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中国医药经济报》提出建立临床静脉输液配制中心是很必要的。医院应建立中心百级净化配液室,才能保证用药安全。

2医院使用一次性塑料吊桶,为全开放式输液,虽然方便医疗工作者,但不利于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其一,一次性塑料吊桶为全开放式输液,在输液的最后环节将会引人大量微粒和纤维及病原微生物,临床会引起潜在输液反映,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和春季风沙季节,周围环境恶劣,对人体输液影响很大。

其二,一次性塑料吊桶的使用,增加了不必要的病人的经济负担。

其三,一次性塑料吊桶的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临床所需的各种规格的输液都有供应,250m1,100m1,50ml的输液药厂都有生产。一次性吊桶的使用是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不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医院应树立改革的思想,一切以人民的健康为出发点。取消一次性塑料吊桶的使用。

3医院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液,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医院使用经反复灭菌的玻璃注射器,用于临床配液,不能保证配液的质量。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医院的供应室普遍不具备灭菌玻璃注射器的洗涤,灭菌,质量检查能力。

(1)现行的国家标准对注射用水的制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医院必需用多效蒸馏水器制备注射用水,但只有少数的省级,市级医院具备条件,本人在医院工作多年发现,县级的医院一般都不具备条件,甚至仅用自来水冲洗注射器后,不用过滤的注射用水冲洗,就直接灭菌后用于临床。这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大医院具备条件,但没有用微孔滤膜过滤器过滤注射用水冲洗注射器,这样,配液用注射器吸附有大量的微粒和纤维,同样不利于人民身体健康。

(2)县级的医院大都不具备灭菌注射器的质量检查能力和条件,根据国家标准用细菌内毒素控制其标准,县级医院供应室的人员技术素质不具备细菌内毒素检查的专业技能。大多数医院就不进行此项目的检查,这样就无法保证临床医疗的质量。保证不了临床静脉输液配制环节不出现输液反应,所以,要加强医院供应室专业人员宣法检查细菌内毒素的技能。加强培训,加强自我质量监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