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4 06:57: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地坛公园的门票两块钱。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了几十、上百元门票的游客,这样的价格着实让我感到迥异,平易朴实的门票似乎预示着,这里就是一个脱离金钱物质的去处。

走进公园大门,安静、空旷,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展现眼前的平整油绿的草坪、朴拙苍黑的老树,仿佛油画里的静物。在洁净、空阔的道路上走着,草丛里升起一只金龟子,嗡的飞远了,像是出门去办什么事;一片叶子落在路边的座椅上,平静的躺下,似乎它在枝头呆得太累,要下来休息;下午充沛的阳光从密集的枝叶间隙渗透而下,满地斑驳。我察觉,园中为数不多的人里,只有我是外地游客,其余都是本地居民。两个小伙子结伴在园子里跑步,一个姑娘靠坐在树下看书,几个老人躺在草地上小睡。园中的几处古建筑和一个古祭坛在名胜遍地的北京不值一看,剩下的只有这些最朴素的东西,草、树、空气还有阳光。走在园中,嗅着草木的气味,任由寂静清洗耳朵,目光沿着地面上的被冒出的草芽染上点儿淡绿的路缝蜿蜒伸展。我渐渐理解了曾被史铁生所理解的包含在这个古园中的意义。对于享受现代旅游业的游客来说,地坛显然不值一游。但是做为来到世上游走一番的我们,地坛不应错过。

天坛在南,地坛在北,符合古代帝王坐北面南、立地仰天的方位秩序。天是阳性,代表着凌驾一切的法则、崇伟的功业、高远的理念;天坛热闹,游人如织;在天坛,你只能仰着脖子观瞻,你是它的接受者,你被它的理念引导。地是母性,孕育、承载生命,死去的叶子归向泥土、新生的叶芽冒出地面,大地沉默却掌握着生命的全部秘密;地坛僻静,犹如专为等你的母亲;在地坛,你回到舒适的怀抱,随意坐卧,它不要求、不打扰你,只给你细腻的呵护,正如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地坛是容器,收藏你所有的不幸,包括你的死亡。地坛更是沃土,供你培育出自己的人生果实。史铁生的轮椅的车辙曾遍布地坛的每一寸土地,他的思维的脚步丈量过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比他幸运的我们不必像他一样拘困在这个园子里,但我们不应错过如他一般脱开功利物质去省察人生、理解生命。

大地、生命,这就是地坛的意义。

我与地坛

学习自考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时候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被它的情韵魅力吸引、被它的广度深度震撼。之前我读的很多散文都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套路散文:先讲个小故事、再来段小抒情、最后归纳个小哲理。读过《我与地坛》再回头看那些文章顿觉俗不可耐。史铁生的文字不事张扬,叙述不温不火,但《我与地坛》是我读过的现代散文中最清新刚健、广博大气的。相比之下,某名家的冠以“文化大散文”的那些文章实在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我与地坛》在散文体裁上有开创之功。发表《我与地坛》的时候,《上海文学》的编辑们因为它的字数太多、结构布局与常见的散文相差太大,难以将其归类,竟单独开辟一个专栏把它发表出去。后来有人因为《我与地坛》该归入散文还是小说而争论,韩少功就认为它是小说。有争论正好证明《我与地坛》是难得的优秀散文。纵观文学史,破立之作总是阶段性出现,破立之际正是大家、大手笔显现之处。

《我与地坛》全文13100多字,是我读过的最长的散文。字数虽多,却字斟句酌。据说史铁生曾为一个句子反复修改,写了一天。优秀作品的文字能够穿越时空按摩人们的阅读神经,例如王勃《滕王阁序》、苏轼《前赤壁赋》等,《我与地坛》也是如此。“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不是真正的内心沉静、心地明澈的人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有一次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母亲对双腿截瘫的儿子的爱、忧虑、痛惜、无奈都在这个细节描述中。

第一次读《我与地坛》至今已有七八年,它的主题我却说不清,只是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每当想起它,心底就亮起一道温和、素净的光。在生命终极意义、死亡等问题面前,史铁生不是高深的哲学家,没有用精密的头脑构筑理论体系。《我与地坛》里面只有地坛的景物、对母亲的回忆、人生境遇的讲述和一点人生的思考,合起来,是生命本色的展现。只要你读着读着,焦灼的心变得清凉、绷紧的神经开始松弛、拿捏的身姿复归自然,不再怕死怕得慌、不再忙活忙的慌,你就懂了它的主题。从总体文学成就讲,史铁生无法和托尔斯泰相提并论,但是《我与地坛》超越了《我的忏悔》,因为它没有虚妄的拔高、没有牵强的自圆其说,只有对人生朴实的爱和真切的无奈融合的坦然、慰藉。对心灵熨贴的慰藉胜过任何汤药。

“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劳作完毕、抽过烟斗的农夫离开了,土地等待着下一位农夫。这就是《我与地坛》的主题。

史铁生

史铁生相貌平平、体弱多病,他曾自嘲道:我的职业是生病,副业是写作。二十一岁那年双腿截瘫,失去行走能力。这件事改变他的一生,也注定诞生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史铁生和《我与地坛》这篇散文。

他在散文中写到,当他发现一个漂亮的女孩竟然天生弱智的时候,他感到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为什么既让一个人来到人世又不给他健全的身体呢?难道上帝在搞恶作剧?我觉得,假若真有上帝,那么证明上帝居心难测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贝多芬变聋子。我曾和一位朋友闲聊时说,或许上帝实在看不惯红尘俗世中人们的平庸、猥琐,就派贝多芬降临人世,为了让他心无旁骛就让他变成聋子,把他封闭在他自己的精神密林中,贝多芬因此采到丰硕的果实——《第九交响乐》。同样,上帝知道史铁生有一颗多么善于思考的大脑,就夺去他的双腿,把他拘束在地坛里专心沉思,我们就读到了《我与地坛》。由此看来,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神志清醒的平凡人多么的幸运,加倍的幸运——我们不仅享受着生理的健康还能品味到上帝以耗费一个天才为代价生产出的高级精神食粮。当健康、健全的你在生活中感到烦闷无聊、患得患失的时候,你就听听《贝九》,读读《我与地坛》,想想这些。

篇(2)

关键词:史铁生;疾病;创作;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最初发表在1991年的《上海文学》的第一期上。发表之初,作家韩少功盛赞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1]韩少功这番话虽不免有过誉之嫌,但已经充分说明了《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重要意义。自《我与地坛》发表之后,一度被主流文学忽视的史铁生也开始进入我国的文学史谱系和文学批评家们的视野。[2]与此同时,《我与地坛》更是令众多评论者笔耕不辍,研究者从各个角度来挖掘它的内涵。本文就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与地坛》为例,探讨疾病与文学的关系。

一、疾病释义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疾病的隐喻》谈到:“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早或迟,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民。”[3]

另外,在文学世界里,疾病常常成了社会中某种缺失状态的展示。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所谓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物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等)体验,缺失即没被满足。”[4]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可能遭遇比如生活的不幸、爱的失落、事业的失败等,当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缺失性的体验。就像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这里的穷就理解为作家的一种坎坷、困顿的生活遭遇不同的问题,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穷”就是人处在一种缺失状态,由此而形成了一种缺失性体验。

疾病是我们不愿意去正视的问题,但是又是注定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只要有生命存在,疾病就是一个永恒不断的话题。疾病在给人的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人的精神、心里蒙上了阴影。病人会不由自主地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心里郁结,这种心理总要通过什么方式宣泄出来,文学就是最好的宣泄方式之一。这就涉及到疾病很文学的问题。

二、疾病与文学

文学是真善美的艺术,而疾病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厌恶甚至是死亡,二者之间本应该是有着相当距离的两个话题,但是,纵观文学长廊,众多作家都会或多或少是与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存在一种所谓的“疾病情结”,中国文人有欣赏病态西施的传统,有一种趋近于“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的审美情趣,《红楼梦》中“泪光点点,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惊风”的林黛玉,这一形象成为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外国文学史上也是一样,托马斯.曼曾经在《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尽管这疾病是那样威胁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智力,他的天赋却是和这疾病紧紧地联在一起并且染上了它的彩……这一切,都与他的疾病息息相关。[5]这也就是说,他对癫痫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加以肯定。

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患者都能成为一个作家,但是,毫无疑问疾病对于优秀作家具有着某种价值,在中国,许多知名作家也都身患疾病,作家本身就是一个病人。像鲁迅、巴金、郁达夫、以及本文提到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他们本是疾病缠身,所以,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疾病就成了他们创作的体验性资源,甚至可以说,疾病贯穿于他们的大量创作当中。

三、疾病与史铁生

首先、疾病引发作家创作动机

“职业在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给自己的大半生这样的一个定义。史铁生的创作和他的自身的残疾密切相关。史铁生因残疾“走”进地坛的,进而静下心来在地坛中沉思写作。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谈到:“有着痛苦的疾病体验的作家,才能沐浴着痛苦的光辉,揭示出神秘的生命之乐趣。”[5]在这里,史铁生生命的了乐趣是什么?写作。既然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要好好活下去,要为活着找一个理由,那就是写作。史铁生也曾坦言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6]1972年因病致瘫到2010年作家逝世,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同时,也正是创作带来的成功,减缓了他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绝望,让他暂时停留在人生又一次重生的轻松当中。

其次、文学是作家的一种宣泄方式

1、宣泄了作者个人心中的郁结

《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谈到为什么要写作,就是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6]。因为身体残疾,史铁生在现实的世界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觉得自己的存在几乎没有价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苦闷的心理状态。这种苦闷积聚在心里,压抑了许久,感情不能平复,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通过文学创作才能宣泄或转移心中的郁结,在宣泄过后找到一种平衡。

2、宣泄了作为患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据史铁生的朋友说:“刚得病的那几年,有人嘲笑他的腿,他说他恨不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和那些人同归于尽。”[7]《对话四则》里也谈到:“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会称赞你的坚强,但是有一个前提:你不要试图成为他们的女婿;如果你爱上了一个姑娘,你会发现最好的方式是离开她。”[2]这个说法就一定程度上传达了社会对残疾人的那暧昧不明的心理,既同情你,又排斥你。所以,残疾人和正常人那个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

结语

残疾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幸的,史铁生也不例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并非完全不幸。史铁生是命运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家,他从自己的伤痛体验出发,创作了散文《我与地坛》,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铁生,但给他带来伤痛的同时又造就了史铁生,成就了史铁生。

参考文献

[1]韩少功.韩少功随笔[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2]刘锡庆.当代散文的标准是什么[J].文艺报,2005.

[3]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篇(3)

一、前言

语文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而《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即在内容表达过程中,旨在让人们更好的认识生命价值,同时,挖掘生命的内在潜力,提高生命的质量。此外,在《我与地坛》阅读过程中也可让人们发出坚强自信的微笑,并在字里行间感悟有关生命的意蕴,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生活所带来的困境和磨难,即笑对困境,笑对人生。

二、《我与地坛》中生命主题的具体表达

(一)他者生命形态

史铁生曾说过:“爱,即分割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即个体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在生命体验过程中时常通过对他者生命的观察,丰富自身缺失的部分,最终建立完整的生命认知。如,《我与地坛》在生命解读过程中,即注重将他者生命融入到地坛中,比如,母亲就是作者关照的首要对象。因为,母亲与孩子的生命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在生命形态表达过程中,作者认为母亲的苦难是由自身生命中的苦难而蒙上的[1]。同时,在“爱”与“孤独”问题思考过程中,作者也将母亲作为“他者”,在《我与地坛》的生命解读中表示“母亲”是孤独的,而孤独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母亲在将儿子生命融入到自己生命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问题。即母亲想要将面对磨难的儿子留在自己身边,呵护他,但是儿子却选择留在地坛。面对矛盾,母亲选择了牺牲自我,不去询问儿子生活中的困境,也不敢阻止儿子对生命的探索,只能望着儿子默默离去,最终“母亲”生命因儿子生命的“苦”而连带附上“苦”,同时,母亲原有生命中“苦”的分量也没有减少,因而,母亲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从母亲去世后“我”才有所察觉。例如,在傍晚鸟儿归巢时,“我”察觉到一个事实,即“母亲已经不在了”,同时,“我”与母亲之间注定阴阳两世,继而增加了“我”悲痛的情绪,促使“我”观照母亲的生命形态,孤独的生命下去。

(二)四季生命形态

《我与地坛》在生命主题表达过程中也对四季生命形态进行了描写,而四季所对应的喻体包含了乐器、自然声响、景物、心绪、梦等等,同时,喻体丰富的形态,有时如“坚强不死的决心”,有时如“冗长的蝉歌”,有时又为“树尖的呼喊”,充满了生命动感。而春天,时常是残忍与美好同在,其中,残忍包括了卧病与呼喊,美好涵w了杨花等。夏天,多数是轻蔑的嘲笑、失恋的打击、撕裂的刺痛等复杂的生命。到了秋天,开始整理记忆。冬天,则听着啄木鸟声音孤独但不悲伤。即四季容纳了生生不息的生命[2]。例如,《我与地坛》中“我”的小园子,即承载着四季中循环变化的生命,而由于“我”在狂妄的年纪忽然失去了双腿,因而,“我”的生命是不幸的,但在“我”与四季生命形态相遇时,“我”开始感受四季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最终通过四季生命形态的深切感受,开始感恩于自己的生命,且笑对人生。

(三)地坛人群生命姿态

在《我与地坛》生命价值探索过程中也描绘了地坛人群生命姿态,即在“我”观察地坛这院子人的时候,开始了“我”与“心魂”的对话,并从小伙子对唱歌的热情、夫妇坚贞的情感、老头对下棋的痴迷、中年女工程师的朴素、汉子对鸟的等待等情景中,体会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生命的追寻,同时,感悟到了这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拥有着自己的生命形态。例如,在地坛散步时,“我”看到了一对小情侣,他们身着米色和白色的服饰,在傍晚时分,围绕着园子逆时针散步,从他们这种古朴的行为中,没有看到他们海誓山盟的言语,但看到了他们行为中对古朴的一种坚持,且在古朴的坚持行为中安放着一份爱,那是他们生命形态的表现。史铁生曾说过:“爱,作为理想,本来就不至于现实,甚至具有反抗现实的可能”。即虽然现实是残酷的,生命是不幸的,但这对情侣愿意容纳彼此的生命,共同守护彼此的“爱”,抵抗时间对“爱”的侵蚀[3]。而那位热爱唱歌的小伙子,虽然“我”没有看到他练歌的目的,但从他对唱歌的热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生命认真的态度,即在练歌时谨慎的清理嗓子。因而,这位小伙子的人生,因为他的热情,增强了一份色彩。

三、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

(一)苦难生命中深切体会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历经磨难之后创作的,即由于史铁生生活在“”年代,因而,他在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苦难。如,在“”政策指导下,史铁生成为了偏僻西部地区的“知青”,然后,厄运之神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在狂妄的年纪失去了双腿,而后,他的生命被束缚到了轮椅上。但在面对生活所带来的磨难与困境时,史铁生开始进入到了“找不到工作”的残酷世界,开始想到了死,同时,想要把叛逆的肉体遗弃到深渊里,且当他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时,母亲的离去,又一次加重了他的悲伤情绪,体会到了母亲生命形态中的苦痛和悲伤,即母亲的苦痛甚至比儿子多几倍。“她有一个截瘫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宁愿坐在轮椅上的是自己,可这就是事实[4]。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的痛苦的母亲”。母亲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那么其他人呢?即当史铁生在地坛看到认真练歌的小伙子、恩爱的小情侣的时候,开始感悟生命的无奈,即生命注定是自己的,必须承受孤独与痛苦,同时,每一种痛苦都是生命的残缺,而人生又注定是不圆满的,因此,不可以逃避苦难,应勇敢地面对生活所带来的困境,人为设计一个完美的生命。

(二)生存到生活的内省

从《我与地坛》对生命的解读中也可看出,史铁生在寻找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开始了生存到生活的内省。即当史铁生摇着轮椅进入地坛,苍凉的地坛、陌生的游人、陌生的朋友给了他启示。如,那对老年的夫妇、那个认真扑鸟的汉子、那个朴素的中年女工程师,都让他开始从“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想死的事情”心态,逐渐感受到陌生的人们给他传递的爱情温馨、追求的执着、生活的乐趣、亲情的珍贵,让他开始成为生命的思想者,彻底悔悟,并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把悲伤压在心底,笑对人生[5]。此外,在地坛的四季轮回人生中,史铁生逐渐理解了生与死,即死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但人生却很漫长。于是,他开始寻找人生意义:“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也许只是不甘心,腿反正完了,试一试说不定会有好处呢?”然后,在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后,史铁生开始带着笔和本,创作文学作品,最终获奖了,而他的生命也开始从生存向生活转变,同时,生命中因此增加了一丝希望、激情、趣味、快乐。

(三)生命永恒的探寻

在《我与地坛》写作过程中史铁生理解了“为什么活着”,但他没有停止对生命价值的探索,^续观察陌生的人们,同时,探寻日出日落、东升西降等自然现象,继而在生命永恒的探寻中,平静的感悟生命,即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夏尔・杜波斯说过:“人的确是一个场所,精神之流从那里经过和穿越。”那么史铁生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即是将自己的生命放在宇宙之间的一种表现。如,《我与地坛》的最后描绘了刚来到人间、见到情人不想离开世界、走向安息地三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而在时间的流逝中,生命就是这样稍纵即逝的,就如同朝阳夕阳[6]。因而,史铁生在经历了磨难之后,逐渐开始由个人的生命形态探寻转为生命永恒价值的寻找,但永恒的不是身体,而是展现美丽与永恒的精神,因此,个人不仅仅是个人,其所有苦难将由全体存在的永恒包容,因此,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应将永恒价值作为探寻目标。

四、结语

综上可知,在《我与地坛》创作过程中表达了他者生命形态、四季生命形态、地坛人群生命形态等不同的人生姿态,同时,从不同的人生形态描绘中传递了各种各样生命形态的乐趣、价值与动力,且只有通过对永恒生命的探索,才能更好的体现有限生命的价值与美丽。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若遇到困境,应选择以自信的态度面对,继而在生活困境中,体会生命所带来的动力与乐趣。

参考文献

[1] 陈璇.《我与地坛》:寻觅心灵的皈依[J].名作欣赏,2015,11(9):132-135.

[2] 乔心.叩问心灵之门――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17):91,89.

[3] 谢燕红,李刚.重铸尊严――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兼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一类角色与责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0(11):136-141.

篇(4)

在这个地坛中史铁生对它做了最真实的描写,文中所写的“园子荒芜但是不衰败”。在他看来,它是有生命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在枝头;蚂蚁摇头晃脑猛然间想透些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尽管爬得不耐烦,停下来用心祈祷一番,便支开翅膀飞上天;露珠在树叶上满满的滚动着,不断聚集眼看着就要把树枝压弯,轰然坠地摔出万丈光芒。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发出的响动,悉悉簌簌的片刻不息,从文中这几句话中看出地坛是一个寂静但是不缺乏生命力的园子。

其实,他应该感谢这个地坛,地坛的荒芜冷落和他的灰心丧气默契契合,他的颓废找到了归宿,地坛的景物启开了他悟的阀门,让他从精神的空虚中爬了出来,精神得到空前的解脱。古殿饱受四百年风雨的侵蚀仍然能够面对生活,仍然有“敌人围我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本色,在园子里古老的柏树不因时代的久远而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愈生长愈显历史的沧桑,愈具有历史的韵味,落叶虽然不断的遭受着早霜和晚风的双重侵袭但是它仍然坚强的挺立在枝头,毫不屈服,毫不动摇。

这座古园虽然破败、孤寂和凄凉,但是历经久远的历史它仍然挺立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大有“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而东西南北风”的大无畏精神,大有蔑视一切唯我独尊的英雄气概,史铁生把自己置身在这所静静的古园中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和休憩,可以说,这座古园连同它的一切让史铁生醍醐灌顶,这样的古殿和残疾了双腿的他相类似;这凄凉的环境和他凄凉的心、灰黯的人生相类似。古殿能够如此坚忍顽强的屹立、存在着向人们彰显出其历史沧桑悠久的魅力,人何以堪?

史铁生在古园中得到永恒的真谛。地坛是他的象征,纵然自己双腿残疾了,但是他也有权利奋斗拼搏,有权利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有权利拥有一份让人们羡慕的人生。在困难厄运面前,要坚强的活着,用坚韧的心去面对,纵然惊受暴风雨无尽的侵袭,但是人千万不能被厄运打垮,要在困难中坚强的屹立着,塑造永不言败的心和岿然不动的灵魂。太阳仍然会升起,纵然有乌云也不能掩盖其全部的光辉。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光明,充满希望的活下去,也许在那一刻,史铁生真得清醒了,前所未有的。

同时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死”的理解和感悟让你颇为心动,史铁生在地坛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正如文中所说的“一个人出了事,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是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而是一个人必然会降临的事情。”史铁生意识到自己虽然双腿残疾了但是这并不等于生病的结束,从残疾到死还有一段相当长的经历,残疾并不等于死。上帝安排了人的生,也安排了人的死,所以死不是我们所能支配的,我们只有享受生命的权利。

从另一方面来说,死是对生命生活的逃避,它是一个懦夫的代名词,逃避自我价值的实现,逃避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个人死了但是却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感觉让人痛彻心扉,让人难以承受,父母辛苦养育我们成人,然而还没有回报父母,就选择了死亡和逃避,你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让父母享受到晚年的天伦之乐,这是你为人子女的遗憾,也是父母的遗憾,在史铁生看来,死让你得到了解脱,但是带来更多的是负罪感和歉疚感。在这个古园中,史铁生对“死”的认识大彻大悟,这是一种超然脱俗的认识,这些认识使他以往的颓废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他从精神空虚,内心彷徨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彻底的得到了重生。

在解读《我于地坛》中,除去在困境中的人生感悟之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就是母爱,这是一种超越一切包容一切的爱。双腿残疾之后的史铁生脾气爆躁,不在家的时候就一个人摇着轮椅向那静静的地坛前进,母亲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问,她也不问。她深知史铁生的脾气,所以给他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一次,史铁生已经摇车出去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又回来的时候,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送他走时的那个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个墙角,对我的回来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

母亲一生围儿子操劳,在史铁生彷徨的日子里她忍耐着,做着最坏的准备,从来没有要求史铁生为她想想。她心疼儿子,情愿残疾的是她不是儿子,她想,只要儿子能够活下去,哪怕让自己死都行;她担心儿子,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史铁生也得有一条路通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够找到。在史铁生看来,他的母亲是活得最累的母亲。

篇(5)

一、“我”眼中的地坛

1.地坛的本真状态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我与地坛》)四百年的地坛,并没有因为风雨侵蚀而改变它的生机与活力,那些淡褪的,剥落的,坍圮的,是人工雕琢的痕迹,这些,不是地坛的本真状态。进入作者视野的,是那些与风霜雨雪,与日月星辰一起成长一起存在的自然万物,这些,才是生命的原初模样。比如,柏树历经岁月愈见苍幽,野草历经风雨愈见茂盛。浮华与喧嚣,最终归于平静。史铁生通过地坛,看到了沉静而寂寞的生命状态。

2.地坛的亘古不变

“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红。”(《我与地坛》)从作者看地坛,地坛亘古不变。从地坛看太阳,太阳亘古不变。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我与地坛》)地坛存在了四百年,作者观察了十五年。十五年的光阴,对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对地坛来说,是短暂的。对太阳来说,只是一瞬间。十五年的光阴,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地坛,依旧沉静而博大,太阳,依旧辉煌而灿烂。从自然角度说,世界万物瞬息万变。从哲学角度说,改变的只是外在的形体,不变的是地坛的寓言。史铁生通过地坛,懂得了生命的久远与个体的渺小。

3.地坛的生生不息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我与地坛》)苍老的古柏,面对世事沧桑,宠辱不惊,因为它们经历过,等待过,寂寞过。只有为自己而活,才会活得坦荡,活得长久。风霜雨雪于它们,也只是一个过客。不慕荣华,不求热闹,只是静静地矗立,静静地等待。静静守候生命的轮回循环,冷眼旁观人事的来来往往。史铁生通过地坛,明白了生命的豁达与通透。

二、地坛里面的“我”

1.寻找生命的支点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与地坛》)历经四百年洗礼的地坛,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质形式的存在。已经积淀为一种文化的符号。犹如可以操纵命运的神灵,守候着人世沧桑。弱小的个体,弱小个体的一切困难,对于地坛而言,都显得微不足道。

从年少轻狂的“我”, 到残废了双腿的“我”,到寻找另一个世界的“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与地坛》)“我”无数次在地坛徘徊,无数次与地坛交流,“寂寞如一间空屋”,地坛忍受了四百年的寂寞,成就了它的沉静与博大。我需要忍受残疾后的寂寞,才能走出命运的黑洞。在地坛,“我”可以冷静思考,不用担心被打扰。那个时候,地坛来来往往的人,都是那么地优雅,那么地沉静,那么地寂寞。残废了双腿的“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不能因为残废的双腿而怀疑生命。

2.寻找生命的意义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我与地坛》)当“我”能够与地坛对话的时候,当“我”需要寻找生命支点的时候,当“我”为该不该活下去纠缠的时候,地坛对我有着某种暗示意义。“我”需要到地坛认真思考,需要一个可以冷静头脑的地方,需要一个安顿漂泊灵魂的角落。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史铁生在他的《礼拜日・代后记》中说:“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当他在地坛想明白了生命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慢慢体味的,体味生的快乐,也体味生的痛楚。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就犹如地坛,承受着寂寞凄凉,也承载着荣耀辉煌。当他读懂了地坛,就读懂了人生。当他读懂了生命,就读懂了地坛。当他读懂了生命的本真,就读懂了残疾的人生。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与地坛》)于是,他开始醒悟,开始明白,死亡,是另一种回家。当旅途还没有走完,是无法抵达家园的。他说过:“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当我们找到了回家的路,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人活着,是为灵魂的安稳,肉体如何,是无关紧要的。

“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我与地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哲学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史铁生用了十五年,在地坛静静思考着,最终,他决定上路,去探究去寻找答案。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寻求答案中苦度时光。

3.寻找活着的方式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我与地坛》)当史铁生从地坛出发,准备上路的时候,其实还没明白,这条人生之路该如何走下去。而母亲,这位坚韧的母亲,用自己沉默的举动告诉了孩子,声名与身体一样,都只是生命的过客,而灵魂才是生命的贵客。双腿残废的“我”,每天来往地坛,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注视,静静守候。犹如地坛,在沉静中等待了四百年,母亲,在短暂的生命中,静静守候了十五年。“我”本以为出名可以换来母亲的安慰与安稳,后来才发现,这样的想法,很肤浅很浮华。母亲想要的是“我”灵魂的安稳,而我却在意匆匆的过客。

园中的那对夫妻,那个反复练唱同一首歌的追梦者,那个反复练习长跑希望出名的朋友,那个每天穿梭于地坛的优雅女人。他们或匆忙,或悠闲,或安逸,或焦躁,每一种生命状态,都不是完美的,当我们懂得以优雅的方式面对苦难,苦难就成了人生的灵修课。

人生不是华丽的舞台,而是一段寂寞而伤感的旅途。母亲如是,每天在这个园子里来往的人,也如是。“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并不突出。无需强调自己的不幸而无视别人的苦难。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缺陷的。或者疾病缠绕或者因爱纠缠或者因贫而累或者为名而伤或者为利而苦。或者是生命短暂或者是行走不便或者是手脚不灵或者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目不能视。凡此种种,何足道哉?

三、从散文到小说

1.思考的延伸

史铁生的寓言小说《命若琴弦》,讲述了卖艺的老瞎子与小瞎子的故事。老瞎子生活的最大欲望就是为了凑齐1000根弹断的琴弦,为自己买一副能够带来光明的药。那个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药方并不存在。老瞎子在临终前,又将这个秘密传给了小瞎子,而药方变成了1200根弹断的琴弦。而这个药方是更古老的卖艺人流传下来的。

《命若琴弦》可以看作是《我与地坛》的一种延续性思考。《我与地坛》以散文表达着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命若琴弦》以小说呈现着对生命本质的思索。

“对死亡要有一种幽默的态度。”(史铁生)强调过程的美丽,投入的姿态,超越“宿命”的无奈和沮丧。于是,他在《我与地坛》中触摸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

2.谜语的破解

《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始终觉得人生需要一个生存的理由。在《命若琴弦》中,他开始懂得生存本身就是理由,“存在即是合理”,无需额外的理由维持生命延续生命。

“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命若琴弦》)而卖艺人的生存理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万物生长周而复始,并不需要生存的理由,它们活得坦荡而自在。突然的残疾,意外的厄运,成为许多人放弃生命的理由。按照这样的思维,寻死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活下去的理由,总是不充分。生命已经存在,人生之旅已经开始,走下去,活下去,就是理由。

3.生命的循环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我与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孕育着那些弱小的生命,千年不变。作者在生命最痛苦最寂寞最失意的时候,在地坛找到了维系生命的纽带。明白了生命就是在不间断的痛苦与磨难中代代相传。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将这种生命感悟具体化为人物故事。作者无情的让小瞎子重复着老瞎子的命运。没有一点怜惜与怜悯。没有任何的回旋与改变。简单的重复就是生活的本真状态。史铁生似乎在无情地宣告,许多人的人生都是在简单的重复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篇(6)

2、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我与地坛》

3、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史铁生《灵魂的事》

4、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5、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史铁生《病隙碎笔》

6、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史铁生

7、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史铁生《庙的回忆》

8、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9、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史铁生《病隙碎笔》

10、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不能说,也不能想,也没有忘。――史铁生

11、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史铁生《我与地坛》

12、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史铁生《命若琴弦》

13、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史铁生《务虚笔记》

14、就像输惯了的赌徒把屡屡的败绩置于脑后,输光了裤子也还是对下一局存着饱满的好奇和必赢的冲动。这有什么不好。这有什么不好?――史铁生《灵魂的事》

15、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即听到了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这恐惧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其实这也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么和藏在哪儿...――史铁生《病隙碎笔》

16、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史铁生《我与地坛》

17、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

18、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思想可以依赖理性;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史铁生《病隙碎笔》

19、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史铁生《爱情问题》

20、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史铁生

21、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消逝的钟声》

22、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的。――史铁生《史铁生文集》

23、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史铁生

24、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史铁生《灵魂的事》

25、人有时候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26、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史铁生

27、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此前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北风呼号,老树被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入死而观,你能够听我在死之言,此后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永恒复返,现在被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史铁生《永在》

28、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你还是要去吗?不甘就范?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史铁生《病隙碎笔》

29、人与上帝间有着永恒的距离,这很要紧。否则信仰之神一旦变成尘世的权杖,希望的解释权一旦落到哪位强徒手中,就怕要惹祸了。――史铁生《灵魂的事》

30、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史铁生《我与地坛》

31、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史铁生《合欢树》

32、在很长很长的日子里,不断地想起,未必一定是思念,那更像是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所养成的习惯,是平静河流上的一个摆渡――就像是集邮,把往日的收藏拿出来看一看,无论是引出快乐还是引出痛苦,都益于时光的流逝,然后依旧把它们收藏起来,不让它们为非作歹,打破一条河流的通畅,包括不让往事把今天弄得脸色惨白。――史铁生《务虚笔记》

33、我永远留住了一个偏见:女人是最适合当大夫的,白大褂是她们最优雅的服装。――史铁生《我与地坛》

34、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史铁生

35、人有时只需静静的呆着,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36、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史铁生

37、独自贴近墙根我往回走,那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记忆在这儿又出了差错,好像还是街灯未亮,迎面的行人眉目不清的时候,晚风轻柔的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里,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捡根树枝,边走边在墙上轻滑,砖缝间的细土一股股的垂流……咔嚓一下所送走的都扎根进记忆去酿制未来的问题。那可能是我对与墙的第一印象。――史铁生《我与地坛》

38、所以,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灵魂的眼睛,单是看见要回那无中去,却忘了你原是从那无中来。――史铁生《病隙碎笔》

39、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史铁生

40、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篇(7)

关注和发现上传统的中心主旨确定指认的偏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的传统语文提问,是由来已久现在仍未绝迹的语文课堂现象。一读《我与地坛》,似乎就条件反射似地关注起作者奋力抗争残疾人生的主旨,关注起母亲对我渡过艰难人生的帮助,发现了荒芜的地坛对我的残疾人生的启迪。其实这样的关注和发现,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缺失过程,缺失由语言品味到思想主旨发现的过程。因为缺失这样的过程,所谓思想主旨的发现,就只能呈现为静态的贴标签式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常常是单一干枯而非繁富丰盈的,这样的结论也是令学习者感到语文学习面目可憎的原因。其次我们还得纠正关注和发现上电、光、声、色的现代传媒渲染的时尚偏颇。这样的偏颇仍是关注作品内涵的偏颇,常常是采用电、光、声、色的现代煽情法,煽起学习者廉价的感动后就迅速贴上思想主旨的标签。较之前一种贴标签,这种贴标签更能迷惑语文学习者。长此以往,学习者就以为语文学习就是电、光、声、色的传媒煽情。笔者多次听到这样的《我与地坛》的展示课,上课伊始,电、光、声、色就全上场。各种造型的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轮番闪现,命运交响曲作为课堂背景音乐几乎轻轻地响彻整堂课,在声、色渲染下,师生情感饱满地诵读史铁生有关生死思考的哲理文字,诵读有关物我交融、感悟生命的文字。

最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所谓的思想主旨。再次我们还得纠正静态指认语言妙处、写作艺术的偏颇。前述两种偏颇,都是脱离语言学习的对思想主旨的所谓关注和发现。只不过,第一种是板着面孔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第二种是传媒忽悠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与这两种偏颇不同的,是另外两种偏颇。关注语言了,似乎也发现语言了,但要么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要么脱离文本进行语言训练。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就是一度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的所谓写作艺术的静态小结。作为语文教学根本任务的语言教学的着力点,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静态指认上,它应该向前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怎么样的言语运用上,体悟品评文本是怎么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的。在体悟品评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形成语文能力。这里,我们尤其要警惕的是新近很是流行的一种课堂语言训练。这种训练常常脱离文本内涵,仅仅把文本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由头。有老师讲授《我与地坛》公开课,有个课堂环节是为每个阶段的史铁生写一个生命颁奖词,从暴躁迷惘到安静沉思到忏悔自诉,每个阶段写一段。这个环节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颁奖词的写作没有建立在相关文本语言的体悟品味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浏览一下相关文本,就布置这样的语言训练。脱离文本语言的为人物写作颁奖词的流行语言训练样式,使这节课显得游离和轻飘。

二、品味和掌握的方法

对精妙语言关注和发现之后,能够深入品味和学习掌握的环节,才是语文学习最要紧处,才是语文老师最应着力处。可以说《我与地坛》的文本,是极佳的以语言教学带动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文本,繁富丰盈的语言形式高度契合了繁富丰盈的思想。下面即以此文本具体解说语言学习中品味和掌握的方法。卑之无甚高论,其实所谓方法也就是应该常用的语文的方法,即诵读品评仿写等。具体板块如下:第一板块:引文本

1.诵读中,激发知人论世、进入文本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投影两段情感充盈、准确凝练概括史铁生的颁奖词,激发学生在流行语言形式的诵读中,知人论世,跃跃欲试进入文本的阅读兴趣。第二板块:读文脉

2.诵读中,把握文脉,体悟情感和思想。请同学们找出并诵读下述文字:史铁生以我的视角思考死的事,思考生的意义,思考怎样活以母亲的视角思考我的生活之路;以我的视角反思我的写作之路。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脉,整体把握作者核心的情感思想。史铁生沉思型的表述,也适宜反复诵读。荒芜的地坛一度是我常去的地方,诵读贯穿第一部分表明我常去地坛的句子。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我与地坛的文脉,体悟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感悟的意义。

3.诵读互文文本,加深对我与地坛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史铁生的理解。诵读《秋天的怀念》和《北京青年报》有关史铁生遭遇残疾初期暴躁绝望、屡次自杀的互文文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感悟生死的心路历程。诵读《天涯》杂志社 2010 年 1 月 6 日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的意义。第三板块:品文句

4.品评第一部分 3、5、7 节。采用意象描述法、关键词嵌入法、互文对读法和改词比较法等方法,品评文本的语言形式,体悟其中的情感思想。比如第3 节的自然景物描写的品评体悟、园中小动物描写的品评体悟。比如第 7 节,去掉 6 个譬如也通,加上6 个譬如的好处何在。

5.还可以用固定的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比如,写一段排比句:先用既然句总结第5 节的描写文字,再从由此得到的生活感悟角度小结。再比如,请同学从我对母亲感悟的角度,以一个的母亲句式,提炼我对母亲的感悟,并读出文本中体现这种感悟的词句。固定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既可品评文本,又可锻炼表达。只是这样的形式在品评文字写作中不宜太多,否则会有以文害义的弊端。

篇(8)

天道沧桑,人世芳华,静守命运,天下独我。于《我与地坛》,我初感受到那揪心的疼,是我在看到他的另一本书的简介之后,简介是这样说的: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那是我想他是怎样的自嘲与悲哀,于此,我初观望他的一生,将他的生命线连起。

史铁生在逼仄黑暗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玩这样特别的游戏,我每每想到这个,都会觉得无比沉重,可能是因为他那在几近崩溃时的茫然与无助深深的成为了我的倒影,天再逼他做选择,却不给他留一丝一毫余地,那时地坛成了他唯一的家,唯一的寄托,唯一的希望。他在地坛中摸索着生机和希望,与自己的存在,苦苦探索,苦苦思考,在绝望中挣扎,我想那时年轻的他一定很想站起来指着苍天问:为什么待我如此不公?可惜,他已站不起来。他想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很久,他看着地坛内的人来来往往,他一个人静静地呆在那儿,后来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于是他也就不是整日整日地呆在那儿,等他渐渐找到出路,成为了一名作家,他自嘲道: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那好像是吐出一口气,静静地靠在轮椅上,淡漠地评价自己的生命,史铁生,用这十个字总结自己的一生。

我想他的话里带着些无奈吧,但也许他已经释然,所以他才会这样客观并且残忍的正视自己的人生,说出这样一句连我这个旁观者也心痛的话。我就像那个王子一样,想着这种事我一定接受不了,也不知道有一天我能否像他一样不带任何感情的看着自己。

史铁生在几近绝望。,连自己都快放弃自己的时候,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地藏在地坛,接受母亲疲倦的眼神,也许他不想接受这个世界,他想逃避,以至于他用男孩的倔强来承受母亲的目光,就这样一直一直,知道母亲去世,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可惜已经晚了。史铁生用他的一生向我证明亲情是多么的令人遗憾,我开始后悔,这样的十几年来我做的一切,我的冷漠,我的生疏,我躲藏的眼神,都令我产生了恐慌,我担心我做的这一切,都会让我承受些后果,那可能是我不能或者不愿去承受的,我现在想努力抓住些什么,因为我不想去延续史铁生的悲哀。母亲的苦,母亲的累,母亲的去世,这是史铁生人生当中第二次巨大打击,他刚解开为自己系上的结,却又陷入母亲爱的包织网中,母亲已走,这网也许永远也解不开了。

在我难过伤心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我与地坛读一读。在事情多得不行,可人却越来越烦的时候,我也会读一读它,然后我会慢慢平静下来,因为我发现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去做,而不是我不得不去做。高二:朱旎彤

篇(9)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意象的概述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法的采用更是频繁,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贺知章的《咏柳》中的“柳”;杜甫的《登高》里面的“秋风、苍天、猿、清渚、白沙、飞鸟”等等诗词中都应用了意象这一手法,利用自然环境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意象,即是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的描写,引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让读者体会到熔铸在客观事物上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深刻形象。

二、意象的美学价值的概述

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般认为,意象一词是起源于我国的,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意”,所描写的物象虽然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但只是为了作者“意”的抒发而借助的一种手段;后者的侧重点是整个情境,意境的概念是需要读者自行联想、领悟的,它没有可实体借助的物象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如果借助数学中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形容:意象+意象+……=意境。

2、意象美的概念

意象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时候的应用是在周易卦象上,属于哲学的统筹范围,后来被借用并引申到诗学中,利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美学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意思便是:最理想、最极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与表达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言不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说的便同此理。

三、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具体分析意象及美学价值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散文《我的地坛》感动与鼓励的无数的读者。本文主要以《我的地坛》为实例,从意象的角度对史铁生熔铸在文中的感情与灵魂作主要分析,并围绕其意象与作者的心路历程的关系对意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1、残疾和终极关怀

史铁生在21岁时突然间双腿瘫痪遭遇了残疾,病残之躯下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更为殊死的搏斗。他没有听天由命,残疾带来的缺憾、不幸、苦闷、压抑使他产生强烈的补偿欲求,化为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命运的偶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因残疾而走上了创作之路。残疾写作的审美经验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双腿残疾比一般人更痛切体验人类困境的作家,史铁生的全部文字都有其生命存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冷静思索,对于命运的探询理解,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心垂问,厚重的哲学意味显然与他的残疾有关。

当史铁生的目光由对残疾人遭遇的伤痛转向对整个人类境遇的思索时,他作品中的主角由残疾人特别是腿有残疾的人扩大到整个人类。差异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在更为深层的终极关怀的纬度上,残疾人和健康人的差异得以消解。史铁生选择“存在”作为心灵记录的主体,对生命作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叩问。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求索灵魂对信仰的慰藉。他为自己的信仰、为存在、为更多人的精神觉醒,为生命留下点痕迹。

2、意象的美学价值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以及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地坛,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民间是带有神物的意象。在钟鼓弦歌的热烈氛围中,寄寓着对神力、祖先的崇拜和突破现世时空的要求。祭坛象征着坟墓,又象征着复活之地-----死亡转化为永恒生命之地。

地坛从历史中走来,历尽沧桑四百多年,淡褪了神秘的光芒,以其荒芜和沉静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十五年来,日升月落,史铁生与地坛默默地交流,溶为一体,完成生命的对话。地坛给了他无限冥想的时空和心灵的自由。对他来说,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想清楚了死是必然到来的节日,于是决定活下来试试,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虽然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然而,“宇宙以其不熄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与地坛》)

地坛不仅此凝聚着史铁生的生命之思,更有母亲那意志坚忍,毫不张扬的爱。母亲凝视的目光总在身后。灵魂的理解为他撑起精神的家园。史铁生为宿命寻找精神上的支撑和说明。“地坛”包容了史铁生博大的生命之思,启示他要接受苦难。

篇(10)

作家史铁生审视自身痛苦,体味悲凉心境,从自然与文学中汲取智慧,在冥想中领悟人世,执著追求着生命意志和心灵自由,最终完成了“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以及“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1]

一、造化的恩赐

对事业与爱情满怀憧憬的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一不堪忍受的劫难使之陷入最深切的痛苦中。而曾经有着“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与华美的“玉砌雕栏”的地坛,如今也“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这种同样落寞的遭际使得作家对地坛产生共鸣,而五十多年来几度搬家离地坛越来越近,更使作家觉得是一种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草木虫鱼在满园的光辉中释放着蓬勃的活力,晨昏阴晴在四季的轮转中孕育着永恒的天道。造化赐予作家以恩典,那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唤醒了作家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的生命之力。“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地坛苍劲幽远的气魄永存,正如作家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人格意志依然坚强。“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恒久,辽阔,但非死寂,那中间确有如林语堂所说的,一种‘温柔的声音,同时也是强迫的声音’。”[2]在沉静中作家更深入地看清了真实的自己,参悟着宇宙人生的真谛。地坛历久弥坚的活力给作家以无限启迪,以致使其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在作家看来,“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正如瓦尔登湖之于梭罗,地坛是史铁生灵魂的归属地与希望生发地,“一进园门,心便安稳”。[2]在自然的抚慰下,时间与空间的交融轮转之间,作家将自身融入了广阔恢弘的宇宙大背景中,由此为更深切透彻的人生体悟提供了契机。正如作家所言:“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2]

二、命运的观照

在自然给予的沉静状态下,作家开始进一步思考人生。所谓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史铁生认为:“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3]宿命观在本篇散文中有很大体现,并且成为作家摆脱困苦的良药。

首先来看作家本人。关于残疾和爱情,作家有着最痛心的体验。“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4]命运不可捉摸也无法抗拒,人对于此一现实事先无从选择事后无从躲避。对于写作,作家也持这一种态度,认为自己“未必合适当作家”,是命运安排他走上这条道路,并发现这条道路“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4]散文中谈到与地坛的缘分时,作家也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在这种宿命观的指导下,作家“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5]于是终于得出结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这种达观超脱的思想的影响下,作家完成了对“死亡”的思考,能够以平和而坚忍的心态来面对苦难。

接下来作家将视野拓宽,来关照母亲与园中其他人的命运,展示了亲情、爱情与友情的美好。

母亲对史铁生的影响之大无疑是不可取代的。善解人意、睿智宽容的母亲以其毫不张扬的爱教会了儿子如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承担苦难,在母爱的感化下史铁生走出绝望发奋写作。母亲“兼着痛苦与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没有逃避没有退缩,默默承担重压。她的命运的苦难是加倍的。作家审视母亲的命运,不禁发出忏悔而痛心的诘问:“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作家对母爱灌注了最饱满的感恩。“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读来令人动容。

散文第四节,作家怀想了在地坛遇到的其他游人,在温情而纯美的生命故事中寄寓了对更广阔命运的祝福。散文分别写了一对老人、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真正的饮者、一个捕鸟汉子、一个中年女工程师、一个长跑家朋友和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在他们身上作家感悟着真挚的情感、潇洒的风度、坦然的心境和富于活力与激情的生命。特别是那对兄妹的故事,使作家对“可疑”的“上帝的居心”有了更为睿智的看法:“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从而使拥有一颗悲悯之心的作家对于命运的认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三、文字的成全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现在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是写作给了史铁生以新的动力,“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6]但同时写作也带给他新的困惑与迷惘。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困境,那便是“欲望”。有欲望所以有恐慌,但有欲望才构成人性。在反复地思考和警醒中,作家终于凭借智慧与悟性在这一矛盾中寻到解救思想和重获自由的出口:“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罪孽,也是福祉。因为有爱,所以才给予惩罚。文字成全了史铁生,史铁生也成全了文字。史铁生最终成为当代文坛最为纯粹持久的灵魂的文学写作者。他说:“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2]这种忠于内心且建构在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之上的写作,才是最真实而深邃的。

四、生命的实相

史铁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生死同一。”[7]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个生命都行走在消逝之中,“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最终的死亡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看淡死亡,是一种通融的智慧,而非消极的逃避,因为他并不淡漠生存。史铁生重视生存的过程,强调过程的美丽,执著追求热烈而灿烂的生命状态,因而既在承认宿命的前提下摆脱暴戾获得安宁,又避免了陷入宿命观沮丧无奈的负面情绪中。

关于死和生的问题作家已得出答案,在散文的最后作家将二者贯通,将有限的个体生命放置于宇宙背景下,在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流转不息的宏观考察中得出生命永恒的真理,终于升华出“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1]“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5]“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恢弘的气势使读者于广漠的寂静中感受到心灵的震颤。

五、至爱的境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不止息。史铁生秉持着宗教精神,坚守爱的理想。因为爱的支撑,史铁生对痛苦的理解具有了某种宗教意义上的忍耐和包容。他认为“上帝正是要以残疾的人来强调人的残疾,强调人的迷途和危境,强调爱的必须与神圣”。[4]认为人的复活是拥有一种精神来应对苦难。这种慈爱的理想也在本篇散文中得以充分体现。

写作的过程即不断探寻的过程,作家以不屈的意志提取苦难中的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找寻心灵的归属。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

温和静美的文字中蕴含着内在力量,《我与地坛》以其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震撼人心。从个人立场出发演绎共感共识,这是对于个体生命冲破阻碍融入广阔生命境地中以实现个体生命张扬的最高礼赞。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史铁生.想念地坛[J].文苑(经典美文),2011(9).

[3] 史铁生.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J].收获,1988(6).

[4] 史铁生.病隙碎笔2[J].天涯,2000(3).

[5] 张新颖.平常心与非常心――重读史铁生[J].上海文学,1992(10).

篇(11)

刘秋花:读名著可以采取泛读和精读。但我也不太明白,还是请徐老师讲讲吧。

徐老师:好。我先来说说泛读。我们对一些名著只需了解故事梗概或故事情节时,就可以采取浏览、跳读、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或者只看目录及故事介绍等内容。

刘秋花:我明白了,那泛读好像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是吗?

周金花:不对,泛读可以拓宽我们知识的广度啥。徐老师,哪些需要精读呢。

徐老师:比如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等,我们就应该精读。因为它们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社交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关心人民疾苦、热爱祖国等思想感情。

王二燕:徐老师,你讲讲如何进行精读,可以吗?

徐老师:可以。我们可以采用全景式阅读法进行精读。即先读一下名著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批注、并把重要的内容在笔记本或卡片记录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用“谁”、“何时”“何地”“干了什么”来理清线索。用“文章阐述了何观点”来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来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最后,力求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名著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精读的要求。

陈圆圆:徐老师,你常说,以读可促写,那么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呢?

徐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写自己阅读的心得。对作者的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名著对你有什么影响?名著中的写作技巧,是否有些值得借鉴……

陈圆圆:哦,我明白了。那我们用什么文体呢?

徐老师:读后感、散文、记叙文、议论文、随笔、简评都可以。总之,文无定法,言志即可。以前,我说‘读可以促写’,我今天还要说,‘写也促读’。比如我们将阅读某一名著后写的文章,与别人读后写的文章、批注等进行比较,不又有了新的收获了吗?

陈圆圆:哦,明白了!

徐老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谢谢徐老师。)

够精彩吧,徐老师从“读到写”和“写到读”,给我们介绍了名著的阅读方法。相信你也一定受益不浅吧。

【阅读有感】 读懂母爱的注释――《我与地坛》

邹 林

曾经走过的路,若没有母亲的陪伴,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往事。我是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读着母亲这一首永不衰竭的诗歌一路走过来的。

史铁生的母亲体谅疼爱他,并将那份永恒的爱化作默默地行动,我的母亲亦然。

两岁时就患上骨髓炎的我,是母亲背着我跑遍了中国大半个西部,整整历经四年,才从背上将我放下,然后送我入学……其中的百般滋味儿,只有真正体验过的才最清楚;但她从没对我有过半句怨言和要求我感恩的话,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没对他说:“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一样。

我病重得一天只能吃下一个鸡蛋,母亲也“学”我只吃一个鸡蛋;我开刀动手术,哭声不断,她也用哭声来安慰我:“别哭,忍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想手脚尽快恢复原状,他就说:“就快好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然而,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终于,医生说:“你儿子的手脚没办法了,除非锯掉!”

“不,这就是命吗?”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向医生跪下叩首:“救救我的儿子,他的手和脚是有办法治的,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医生只是叹惜、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母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而是将我转院,继续开刀治疗;但开刀只能让病情暂时缓解,并不能得到根治。

母亲除了照顾好我以外,还要天天到街上打听好的医院,或专门买报看各大医院的特色,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就像史铁生说他母亲以她的聪慧和坚韧,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对自己说。我想我母亲肯定不止一次,两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她一定会说:“求求上天,保佑我,帮帮我,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我儿子的双手双脚能保得住就好了……即使来生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或许,我是在看到《我与地坛》后,我才有这样的想法,才第一次感觉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才使我有了对人生的进一步思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母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上看到了关于我的这种病的专治医院,如获至宝地带我前往湖北,进行了治疗,在连续三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又回家连续用药大半年,终于保住了我的手和脚。事后,母亲总是说:“上帝在关上所有门时,往往会留下一扇窗户。”就像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足以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