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活处处是课堂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4 07:55: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活处处是课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活处处是课堂

篇(1)

课堂,本就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局限于学校,生活就是一个课堂,一个无处不在的课堂,是生活,教会了我许多真谛……

和同学下反面棋,一开始形式对我十分有利,我调兵遣将,几乎将对方对我有危险性的棋子灭得差不多了,于是我方的“将”遍开始大肆地作威作福起来,几只“兵”也已将对方的“帅”逼得无路可逃。我的“将”向一只还未翻开的棋子吃去,有围观的同学提醒:“小心是卒!”但已经晚了,我的“将”就这样自杀性地失败了。棋如人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小小的棋子教会了我做人应有的小心和谨慎。

篇(2)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课堂;每一种东西,就是我们的教材。我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不少东西。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来到外婆家后面的田地玩耍。突然,在地上发现一只蜗牛。这只蜗牛大约长两三厘米,头上的两根触角,一根长一根短,在一厘米处的地方上有一个小壳子。我转念一想:这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啊?一想到这个,我便满脸愁云。过了一会儿,我便把蜗牛抓进屋里。我拔了一片菜叶,弄了一头死苍蝇,还拿了一片树叶,把他们放在了蜗牛的面前。只见,它先用长触角在上面碰了几下,又用短触角碰了碰。最后,在菜叶上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我不看还不怎么样,一看吓一跳。蜗牛喜欢吃菜叶,照这样说,蜗牛是害虫。我又想;可是蜗牛为什么要用长触角碰了碰,再用短触角碰了碰,才选择菜叶吃了起来呢?我打开电脑,一查才知道。那根长触角是蜗牛的眼睛,短触角是蜗牛的鼻子。“哦,原来是这样啊!”我高兴地说……

一只小小的蜗牛,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号”。最后,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道理在课堂上也不一定会明白,只有亲手试验了,才会明白,才会牢记于心!

篇(3)

语文在生活中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到处都可以寻找得到的。用心地去体会现实生活,细心地去体会人生社会,精心地去感受世界的变化……在感到和体会的过程中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语文知识。我们既可以从语文课堂上学到知识,也可以在生活中获取到语文知识。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了学好语文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狭小的天地中.而要走向无限广阔的课外生活,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直接与文章对话,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走出教材,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使我们的语文课成为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趣味性十足的展示平台,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重演生活故事,训练说话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而表演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回归生活的真实,就更加乐此不疲了。“口语交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让学生在兴趣这一前提下进行说话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口语交际《学会做客》这一课,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做客经历,再让学生互相表演,互相补充。做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表演起来非常活跃,使用的语言也特别丰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加生动。

2.创设生活情境,体验课文内容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在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最后一句“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教学中抓住“惭愧”一词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说说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说什么?同学们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他们的见解,如:“谢谢风伯伯,是您让我明白,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的功劳啊!实际上,大松树比我高多了。”“大松树,对不起,我刚才太不礼貌了,我以后再也不能看不起别人了。”……通过表演,学生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展示生活亮点,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这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钟情于用画画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喜欢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机会,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世界真美呀》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次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时所发出的感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有的用画画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歌声来赞美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表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的世界的热爱……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篇(4)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几本教材,这样的课堂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时代性使教学内容必然具有时代的气息。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科学,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旅游等诸多领域,对于学生认识自然,了解世界,培养创新精神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要贯彻这一理念,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让地理课堂生活化,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才能持久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每日新闻播报,拓宽学生视野

地理学是一门与时代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在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每天都有许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发生,这些重大事件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活教材”,都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日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时事材料。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都会选一名学生来播报一则新闻,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充分认识时代信息,并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例如,在学习《日本》这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播报不久前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并由此引发的海啸及核泄漏。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日本的地震海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才能意识到核危机令世界揪心!通过这条新闻学生首先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接下来就让学生讨论探究“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和地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明确可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对于核泄漏事件,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首先让学生谈一谈核泄漏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危害?受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有哪些?这样学生对日本的地理位置便一目了然。同时可以将主题继续深化,让学生联系实际:当我们遇到这类灾难的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震逃生?日本的这次巨大灾难会给它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应不应该给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这条新闻,与日本地震相关的重点、难点知识就都掌握了。而且联系了日本的位置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的强烈的震撼,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熏陶和升华。

二、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大事,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每年都会有很多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也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我们的地理课紧密相连的。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到地理课堂中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才会产生亲切感和自然感,易于接受理解,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讲《中国的气候》时,可让学生谈谈2012年青岛市的气候有什么反常的现象?学生首先都会想到“百年一遇的旱情”。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的家乡多发生旱灾?我们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征?中国其他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感受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气候知识轻松掌握。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地理课程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可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就在身边,生活处处皆地理。同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内化了知识。

篇(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讲解数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亲自体验,这样能帮助学生学好较难、易混淆的内容,使他们感到直观、亲切、易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例如,初一年级学生要去春游,学校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80人,问怎样乘车经济。

分析:这是典型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话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多提出问题,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顺利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初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这节内容时,前一节课布置作业“如何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一般比较高大,测量难度较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要求学生试着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被测建筑物,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助手,帮助学生设计、制作测量工具,让每一组学生自己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记录所看到的实际情形,然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把各组的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最后选择几种典型的测量方法,由小组成员在全班介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从而感受到成功获取知识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又激发了他们课外活动的浓厚兴趣。

三、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背景来开展课堂实践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是教学成功的有效策略。实践证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旧引新,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规律。如果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能够使他们顺利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就要激活其生活经验。如果学生尚不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就要首先补充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篇(6)

教师一定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处处留心,收集到对教学有价值意义的信息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可对教材有深入的分析,设置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堂学习情境,可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遗传病时,我以达尔文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引入。1839年1月,达尔文和他舅舅的女儿结婚,婚后共生有10个孩子,其中有3个孩子先天夭折,剩下7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只有三儿子和四女儿虽没有明显精神病症状,但婚后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后代。从学生熟悉的达尔文入手,设计教学环节,大大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求欲,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听和做笔记的学习模式。因为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事,需要两者有一定的交流。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加强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的实际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学会有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使初中生物课堂充满着无尽的生活气息。如在讲“叶片的结构”时,我在课前把学生带到室外,叫他们轻摇校园外的小树,注意观察叶子在下落时是正面向下还是反面朝下,重复几次,把他们带回教室。通过学生的观察从而回答:为什么?这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叶片的结构”有关。这种做法,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更主动地探求新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

篇(7)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1.涵义

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指以物理学科的某一个主体为核心,指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挖掘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东西,同时以物理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立足于生动、感性、丰富的生活角度对世界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实验与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息息相关的物品、现象,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这些“生活化”的东西,将其转化为物理实验中有用的实验资源与素材等,有效补充初中物理实验的丰富性,灵活多样地依照不同的实验主体,进行实验观察、体验、探究与创新等。

2.意义

(1)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进行教学资源与素材的开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利于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的激发,学生也会产生的学习的兴趣。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与物理实验教学紧密相连,让学生置身于更加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之中,让物理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反而充满了趣味性。

(2)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巩固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很多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巩固,在课后也会潜移默化的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同时,新课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生活化教学模式,也侧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拓展。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科学品质

物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实验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意识。

例如,在《相互作用力》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拔河比赛。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对“两队拉力相等”论点感到疑惑,而认为“胜利的队伍拉力大于失败的队伍”。这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比赛情境:一方要穿旱冰鞋,双方互换进行比赛。最后,会发现,两次比赛的结果都是穿旱冰鞋的输。

这样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之中,学生会更加感兴趣,更加积极地参与实验,而实验的结果也会更加深刻的引入学生心中,使其充分理解拔河时相互的拉力是相等的,而取胜的关键则为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2.设计“生活化”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探究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等。

例如,在《浮力》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个鸡蛋放入一杯水中,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很容易得出“沉入杯底”的答案。然后,再将鸡蛋放入提前准备的第二杯水中,鸡蛋会成悬浮状态。这时,学生会大吃一惊并开始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是如何做到的?这时,教师再顺势给学生一些器材,如鸡蛋、盐、水、小汤盆、可乐瓶、小石块、面粉、筷子等,让学生选择器材并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依据这些任务,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设计实验方案,最终依据鸡蛋在配置的盐水中的不同运动状体得出“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相关”的规律;通过面粉团封口的可乐中加入小石块的实验,得知“物体沉浮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的规律等。

3.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为生活所服务

对于所学的物理知识,应引导学生不断加以巩固、分析、综合,并有效应用。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最终将物理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升华知识,用这些规律与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例如,“热学”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用热水壶烧水时,铝壶底和一般的水壶底有什么不同?其作用如何?冰箱的后背一般都是什么颜色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冰箱背面一般都涂成深色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散热,鉴于这一点,冰箱的摆放也要远离墙壁;而铝壶底的同心圆更有助于大面积受热,提高吸热的效率;学生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也会加深对物理实验的掌握。

加深学生将物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培养其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品质,并不断拓展,将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所服务。加强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拓展其应用价值与科学指导实践。

4.善于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与发掘,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与内容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捕捉,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例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家庭、校园及社会等周边环境进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采集生活中的物理实例,进而深入体会其中的物理道理,深刻、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比如,加热白醋至沸腾后,将手插入也不会被烫伤――是由于醋的沸点低,进而揭穿江湖骗子“不怕开水烫手”的把戏;对于近些年北京、南京等城市出现的严重雾霾现象,引导学生对合理使用能源、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深刻探讨,促进学生科学意识、科学发展观的培养。

三、小结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初中物理教师应认真发掘新课程,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物理实验的效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最大化的实现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巩固已学物理知识,探索新的物理知识,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发挥创造力。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承担着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课堂教学就会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生所学到的也只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有什么用,如何指导实践根本无从谈起。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积极地来学习呢?毫无疑问,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是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或以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为契机,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

二、让课堂充满生活化的师生平等交流

了解学情生情是思想品德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传统上,教师的备课总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处理教材内容的分析和重点难点上,使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教师应在每次上课之前,对学情深入了解,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弄清学生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他们有浓厚的兴趣,进入“乐学”的境界。可见,只有注重与学生的相互沟通,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合作探讨,才能够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

三、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探索的源泉,是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指明灯,是贯穿教学的主线。提问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准生活与教材的切合点,精心设计出一系列层次清晰、目的明确,具有启发性与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亲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究、解决心中的疑问,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精心设疑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挑战教师,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提问。生活化教学为学生的质疑问难提供了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实践证明,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而使知识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激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

四、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实现教学方式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探究活动中,课堂上应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与发言。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与国家的人。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有效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多元评价,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评价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现生活化的特点,让评价为学生所接受,真正成为学生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表现也融入到了评价中。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成最好的教学教育目标。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只有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改精神,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才能激活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散发着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实践,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篇(9)

前言:

初中学生处在十三四岁的年龄阶段,根据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课堂上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喜欢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初中生物课堂呼唤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让生活做“小老师”。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现实生活情境去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从日常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

一、生活实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课程导入会像磁铁一样吸住学生,使之产生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例子都包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运用这样的生活实例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可以运用这样的生活实例导入:

1.北欧人的鼻子和我们的鼻子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早上醒来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3.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这样的生活实例学生很感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思考,调动其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二、巧用生活化语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呢?巧用生活化的语言,能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产生快乐的火花,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植株的生长”时,可以引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水无肥一半收,有肥无水看着丢”,来说明水和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巧用这样的俗语,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学习也倍感轻松。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谚语、俗语、成语都蕴含生物学知识,例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是药三分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蜻蜓点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针见血”、“望梅止渴”、“谈梅止渴”、“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昆虫花中跑”、“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等等,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都可穿去,都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三、源自生活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中,如果采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可以使教材的知识通俗化、生动化,增加课堂活力,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中“细胞控制物质进出”时,可以利用地瓜和地瓜干这样常见生活素材。当我们吃地瓜和地瓜干都有甜味,为什么?原来地瓜晒成地瓜干时,只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去了,而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细胞外,所以地瓜干也具有甜味,由此学生就容易接受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又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时,可以利用水果长时间放置会发霉、腐烂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水果发霉、腐烂原因是什么?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细菌和真菌在这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难得出:水果发霉、腐烂是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机物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细菌和真菌起分解作用。通过这些源自生活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觉得生物就在身边,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并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接受了新知识。

四、课堂学生活动生活化,引发主动探究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用智慧选取和利用日常生活资源,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鸟”时,鸟适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重点,课堂中可以设计这样学生活动:纸和纸飞机哪个飞得更高更远?通过折纸飞机比赛,什么样的纸飞机飞得高远?让比赛胜利者讲述他纸飞机特点:

1.纸材厚薄适中;

2.纸张大小适宜;

3.飞机翅膀与机身比例适当;

4.机头尖。

最后教师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高远,必须解决纸飞机重力、空气阻力、动力三个力,而“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呢?

这样的活动设计很快引起学生共鸣,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主动探究,共同归纳得出鸟适合飞行的主要结构特点。

五、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生物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探究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在原实验基础上加以改进或延伸,尽可能地在实验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篇(10)

一、引言

语文作为语言与文字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而生活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语文教学通过文字将生活的五彩缤纷呈现在学生面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元素。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虽然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经过筛选,课文内容已逐渐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就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的形而上的教学观念仍然占据主流,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保守和传统,使得语文教学仅仅是由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组成,而学生在枯燥乏味中阅读课文,学习衍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负担,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要彻底扭转这一现象,需要从教学手段的生动性入手,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学生熟悉的环境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去主动体会与探究语文学习的乐趣。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建议

1.运用艺术手段,再现生活情境

音乐是跳动的语言,是生活的演绎。音乐的神奇在于无时无刻不引起听众的共鸣,将听众带入另一个世界中。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可大胆运用音乐进行渲染,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文本的世界中,起到振奋精神、吸引注意力的效果。如古典诗词教学时,加入古筝、箫等古典器乐曲,很容易将学生带入青山绿水环绕的诗情画意中;如《三峡》、《人民横渡长江》等文章教学时,加入气势磅礴的音乐,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

画面是无声的语言,是生活的写照。画面是文字的延伸,特别是教材中的插画可拓展文本的想象空间,使抽象的文字便得具体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画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加深记忆,使文本所描绘的世界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三峡》、《人民横渡长江》等文本教学时,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地展现了人物风貌,有助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掘取类似元素来理解文本内容;如《泌园春雪》等文本教学时,插图所描绘的景色真实在再现了文本所展现的世界,便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2.利用实物演示,刺激感官体验

实物感受,是最直接的体验。生活中离不开真实的人和物,而语文正是将这些人和物通过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演示实物,提升课堂教学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激发解读文本的兴趣。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不能从内心深处去朱自清对于父亲的深深眷恋之情,这时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层次的背影图片,对比地让学生观看和讨论。同时,请学生回忆自己父亲的背影,并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对父亲的背影形成感观认知,便于理解文本的含义,体会父母的恩情。

而缺少了实物演示的环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犹如雾里看花,无法真切地理解和体会文本的内容。特别是在阅读一些说明文时,如教学《小桔灯》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在课堂中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自制小桔灯的环节,营造教学气氛;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极少见到景泰蓝,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在颜色、形状上对这种瓷器产生感官认知,然而引入教学正题,达到刺激学生感官体验的目的。

3.引导学生创新,感悟生活点滴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即使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鼓励学生在理解与学习中,抛开教师的讲解,多挖掘自身个性。也就是渗透在学生内心的个性,这是语文精神内化的体现。它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文本解读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则需要深挖其潜能,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习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文本内容,体味生活。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课本剧,也就是创设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发挥想象力,去揣摩课本中人物的性格特色、心理变化,以及特定的环境。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理解上的偏差,给予正确地引导,使学生充满创新的渴望,从课本剧中去感悟生活的点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4.读写结合教学,渗透生活理念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蕴含的人生真谛传播给每一个人,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文以载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写作是学生个人感受的抒发,反映了学生语文素质与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富有生活化的语言讲解与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将生活中的哲理渗透于教学中,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使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不断内化,构建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如果品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那句著名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人生态度,诗人真切地感悟出“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这是对人生真谛的体验与积淀。教师引导学生在品读后,结合自身的理解与生活经历写出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在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中,将人生哲理融入到写作中,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也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

三、总结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渗透生活哲理的学问,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的课文展现了人生的百态。学生在解读这些文字时,往往从熟悉的生活经历中产生共鸣,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得以发挥和借力的最佳途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走出教学困境,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11)

11月12日下午及13日上午第一二节展示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进行课堂展示的是来自安丘东埠中学的周国萍老师、昌乐二中的马芹老师、昌邑潍水学校的王文卿老师和坊子尚文初级中学的刘春梅老师。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同台竞艺,各显神通,给与会老师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周国萍老师的课堂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探讨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假设你是科学家,如何证实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的呢?尝试写出实验方案。”米勒探索生命进化实验的视频,重现当年探索的艰辛,鼓舞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勇气。最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马芹老师将她的课堂分成了四个展馆,分别介绍四种生命起源学说,并进行流动参过学习。随后针对“化学进化学说”,让学生自主提问最想知道的或最有疑惑的问题,建立了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的课堂。

王文卿老师深挖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转化成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对比学习,总结学习等方法做到了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王老师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让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们深切感受到,“热爱地球,保护生命”的必要性,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完美展示。

刘春梅别出心裁,以微信登录界面—人仰望地球为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回顾七年级上册生物的7个特征,及对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的解读,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米勒模拟实验时,让学生拼图,既动脑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11月13日八年级展示的课题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由来自高密市向阳中学许少敏老师、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临朐中学初中部的三位老师展示。

刘春梅别出心裁,以微信登录界面—人仰望地球为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回顾七年级上册生物的7个特征,及对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的解读,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米勒模拟实验时,让学生拼图,既动脑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许少敏老师深挖课本,打破课本原有的顺序,从分子生物学证据到解剖学证据,再到最直接的化石证据,带给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最后进行知识的梳理,使同学们养成总结回顾的好习惯!

 我有幸参与此次讲课。课堂开始,我以声夺人,课前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小视频,威武的恐龙在教室里咆哮,极大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马的进化过程中,以同学们为小演员,分别展示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马,生动形象。在地层与化石关系的探索中,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并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地层中不同化石的分布,结合教学软件进行展示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郑蕾老师将同学们喜爱的找茬小游戏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小游戏让同学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证据的学习中运用不同色彩的条带,解决同学们学习的难点。

11月13日下午进行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由来自青州一中实验学校周景茂老师、寿光市洛城二中杨军老师、潍城区潍坊三中张雅薇老师展示。

周景茂老师用动感的小运动、轻松的气氛带领大家进入《动物的运动》这一课题,课中周老师让同学们根据教学目标,调理清晰,依次递进的引导学生完成本节内容,还课堂于学生。

杨军老师思维严谨,条理清晰,又细心贴心,在课件中标注出易错字以供同学们参考,杨老师课前准备好解剖动物关节的视频,规范的操作,全面的知识,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最后通过实际动作操作,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肌肉收缩和舒张状态。

张雅薇老师以视频导入,对比人和其他动物的运动功能,说明运动在动物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时刻紧扣课程目标,分小组进行鸟类关节解剖活动,同时老师又演示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节,让同学们真正动手自己探索。课堂的最后,武大靖短道速滑夺冠的消息,振奋人心,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完美体现。

11月14日上午课题是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一节,本课题由来自峡山潍坊实验中学的刘武顺老师、诸城市郭家屯初中付世荣老师、潍坊滨海国际学校赵梦柯老师共同带来。

刘武顺老师课前强调了课堂纪律“站起讨论、坐则安静、听讲看老师”,有利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刘老师的板书中,将黑板分为了多个区域,其中的问答区让我印象深刻,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自由书写在上面,能解答的自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

付世荣老师将同学们喜欢的小游戏“猜猜猜”融入到课堂中,在盘点知识阶段,将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PK,多媒体中展示本节课相关名词,四位同学一个小组,三个描述一个猜,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赵梦柯老师课前给同学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引起同学们构建的兴趣。在赵老师的课堂展示过程中,发生了停电的“小插曲”,然而赵老师临危不乱,在对课程严格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教材和学案进行学习,让在座老师心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