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语文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8 04:26: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教学

篇(1)

第三,我国语文教育也非常强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记叙文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记叙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贯受到重视。学生要求在阅读记叙文时,注意作者的“观察点”、“观察顺序”;在写作记叙文时,注意留心他们周围的人和物,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等。

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也受重视。在进行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结构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也就是说,学生不止是单纯地在记叙文学习中得到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步完善起来。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赞可夫所提出的上述发展性教学五条教学原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语文教学尤其有进行创造性借鉴的必要。

一、要恰当地把握好我们的“高难度”、“高速度”。

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有足够的“难度”和“速度”,保证学生适度的紧张,让他们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或“速度”过高,而望洋兴叹,信心不足。应当指出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势下,一些课程与教材的“难度”有盲目“攀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二、“理论知识”应成为教材的“主线”,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语文教材的线索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线索在教材中表现得不够鲜明,这已为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语文教材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可能像理科教材那样表现为非常明晰、非常清爽的“直线型”结构,而只能“螺旋型”地呈现其结构。但是,“螺旋型”结构也必须有一个相当清晰的线索,学生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轨迹。

三、学生要理解“学习过程”,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2)

1、错别字多。我们的学生不敢放胆写,一动笔错别字犹如一个个小蝌蚪就冒了出来,真叫人哭笑不得。最基本的字写不正确,严重影响汉字作为表情达意符号的作用。偶收一女生写给男生的字条,小小文章表达出的感天动地的情感让人感动,但令人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错别字。如把疑问词“吗”写成“骂”,遵守诺言的“遵”写成“尊”等,真叫人心痛。如此一份初恋的情感竟叫错别字害的如泥牛入海,其他作业中的错别字可想而知。

2、书写极不规范。“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认认真真地写,但我们的学生对此极不重视,把堂堂正正的方块字写得东倒西歪,叫人无法辨认,虽然有许多语文试卷中有抄写性的考察,把给出的内容抄写在方格内,白送分的题目,可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风。我们的学生,字写的不规范也反映出平时行为的不规范。因此,我觉得要求学生规规范范的写字也是认认真真做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3、作文味同嚼蜡,作文如冬天的老树有枝无叶,枝枯水干,表现不出鲜活的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心中泛出的是苦苦的、酸酸的感觉,因为学生在那里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望本子兴叹,感叹作文难啊!

二、教师引导不力。首先是面对教学质量的压力,教师心中想的,双眼盯的都是质量,但对质量真正如何提高,缺少真正的思考,盲目地、过糟的拔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基础的字不认真考查了,书写的规范性也不做严格要求了,最基础的用词造句也不管了,什么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更不用谈了,代之而来的是各种参考资料,成套的试题做了又做,结果是想象的空中楼阁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灰心,学生死心。

其次是教师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细节,本身起不到示范作用,板书潦草,不规范,作业批阅大而化之。

三、课外活动匮乏。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两节语文课,扪心自问,有谁真正带领学生搞过语文读书活动,有谁真正带领学生面对广阔的农村田野抒心中的情怀。

面对以上的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同仁思考。

一、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如同小孩走路,来不得一点点的虚假架子,必须在无数次的跌倒、滚爬中反复的锤炼,以写好每一个字开始。规范汉字的书写,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认为“书法应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选修,应该重视中小学的毛笔字课。”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在语文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释,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这一要求,体现出国家对我们“国字”的高度重视,对我们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教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已不是口头上的事,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篇(3)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而且,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性、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性学习不仅可能和各学科结合,而且实际上,它和各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真正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在诸多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可供开发使用”。而我们主要是将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和教学思想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去。

三、新型语文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从学习形成和形态上来看,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说“过去的学习就是被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找路”。从学习的本质来看,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是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相对的。

2.交流合作

长期以来,在广大学生中间最为基本和主要的学习形态是竞争性学习和体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都是彼此独立的,缺乏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具有学习效率上的意义,而且对学生精神增长和人格成熟都有积极的意义。

3.实践体验

杜威曾经对当时美国的课堂进行过详细地描述:“如果我们留心看看一般的教室,例如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的,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这一切都有利于‘静听’的,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这样的景象呢?

体验学习是基本的实践学习,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基础和生长点,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篇(4)

新课程理念下,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三者的关系的看法是同等重要,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知识是技能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只注重知识的获得,不加强技能的培养就会培养出书呆子;过程与方法同样重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语文课堂学习的整合和探索,更有利于落实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素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与探索,谈谈体会。

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发展个性,探究合适的学习方式,吸收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由于知识结构、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及情感和其他形式的因素水平的制约,学生基础和特点不尽相同,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和理解能力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知识和经验、认知水平,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切入点,走出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寻求新的发现,有新的收获。让学生通过听、看、想等,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立体感知生活,从生活的主人过渡到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丰富想象,活跃思维,提高能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丰富学生想象力,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贯彻民主的原则至关重要。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帮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时机,组织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为教材,丰富情感价值联系,激发心灵碰撞,丰富学生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体验生活和成长的喜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注重实用语言技能训练,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理清主线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想象、丰富情感并完成阅读训练。在阅读中首先要理清线索,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活想象,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境。可开展以下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利用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许多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田野、市场、商店中寻找发现课本所描绘的地方,体验作者的感受等。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词语的积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课文内容的美妙。

2.整合优化文本。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些与祖国有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以“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用画笔,记下祖国美的景致,让查阅的资料形成了解祖国辉煌历史的记载等。这样的活动不但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拓展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兴趣。

3.展演自编课本剧。目前,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把它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小情景剧。这样,学生主动识记课文里的语言文字,增强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4.定期召开小型故事会。首先让学生自选教材中喜欢的故事,然后在班内轮流讲说,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再集中召开小型故事会。这样的做法是经过一番选择、表演、评选才完成的,给学生提供了自主表现的机会,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5.课本优秀篇目朗读比赛。课本中蕴含许多诗歌、散文,这些篇目的中心思想和深刻哲理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开展得顺利,则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把课本中的每类主题一样的文章编在一起,形成不同风格的主题汇编,呈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朗读比赛,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6.口语交际课。课本每册均设计了一些口语交际内容,这就为以口语交际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书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演。长期坚持,学生的说、写、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四、实施语文多元化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评价评价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评价改革要将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同时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体现评估的过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坚持定性评估和组合的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的互动评价,注重全面和综合的评价,重视交流与反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赞赏、肯定、委婉批评要准确,抓住时机。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需要改进的部分,要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和改进建议;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明确改进方向。

五、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师生和谐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变换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课时,科学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讨论,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对语文、对生活的理解。

第一、引导学生适度体验,多元化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文本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对文本、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于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

前不久,笔者曾有幸观摩了一堂有关于当代诗人高汉的《绵绵土》语文教学观摩课。应该说,教者充分理解了作者创作此文的真实意图和想法。但是,笔者以为,教学过程中,教者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转嫁给学生,是不妥的。试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堂课45分钟,要想达到与教师同等的理解,是难以想象的。只是,教者一味的以自己的理解,诱导学生,不断拓深,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而对于不同于或影响自己教学步骤的一些学生的别样理解,则以无关痛痒的评价轻轻带过,笔者是不敢苟同的。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拓展延伸。这对于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本身,提高语文素养,是有着一定的益处的。但是,拓展延伸,也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不能流于语文课堂之外。拓展延伸,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拓展延伸的内容须与课堂本身有关,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文学科特点。过深的分析,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产生语文学习的疲劳;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可能会让学生流离于课堂之外,转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语文课的根本地位。

第二、适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一堂好课,适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很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介绍文章创作的背景,或者由一定的教学活动渗透,或者是教学问题的设计,又或者是直观的影像资料或网络视频等。不管是哪一种情境创设,皆因文本而起,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灵活运用,适度创设。例如,笔者在教授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课时,首先以“一一”故错发问,启发学生思考,在文中找出作者一一回忆的往事,并加以概括,然后,从“依依”这个词语的意思入手,再度启发学生讨论,比较“依依”与“一一”的不同含义,了解题目“往事依依”的真正用意。文章不仅仅是叙写了作者回忆的往事,而且表达了作者的对幼时所涉及的人和事的深厚感情。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思考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猛然爆棚,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适度整合教学辅助手段,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当下,一支粉笔写春秋,已然不是我们语文教师上课演绎教学的唯一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一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

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上课,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是,个别老师,一味地迎合比赛需求,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上,或是流行音乐高歌,或是网络视频盛行,又或者是五彩纷呈的图片,让人眼花缭乱,多个感官备受煎熬。如果不是会标提醒,还真当做是“中国好声音选秀”或是“中国名胜古迹探访”。对照多媒体设备的基本目的,反倒有喧宾夺主之嫌,语文课倒上成了音乐课、地理课,或是其他课程了。

篇(6)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仅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唯一教学目标,而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他们求知欲强,喜欢标新立异。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都为意无意地窒息着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以阅读为例,分段只有一个标准,中心只有一种表达方式。我们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课堂上只有一个声音――教参的观点。学生丧失了发言权,变成了“留声机”。在作文上则走得更远,要求学生的文章,主题得积极,思想得深刻,否则便还以颜色。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传统的黑板、粉笔加一张嘴的单一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并终将被现代教学技术所取代。现代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的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讲《背影》时,根据文章的特点和直观的原则,从投影“背影”画面入手,凝聚学生视点,由形到神,由“背影”逐步联想,创造感人的形象和玄妙的意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性

课堂气氛是学习效率提升的因素之一,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听音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音乐调动课堂的气氛。通过音乐调节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有很强的语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的能力。音乐能广泛应用于开发个体各种智能与潜能。节奏比语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音乐能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及脑功能的提高。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初中生。如在执教朱自清《春》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用心唱出或用诗吟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用心地用他们自己喜欢方式进行了表达,最令我可喜的是,平时沉默不语的同学在这时却表现得非常兴奋,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背影》时,让学生唱了满文军的《懂你》和《父亲》。这样,父亲的形象也在音乐的声音与画面想象中变得丰富起来,具体起来了。音乐与文学一直是相伴成长的。从因音乐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亦庄亦谐的“元曲散”,因而将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音乐的生命力很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正在形成,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也是空前的。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同样的感情的作用的。将合理的音乐融进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参与欲。

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学生自我意识强,但是有时心理很脆弱,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情操。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使他们面临很多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教师可将语文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挖掘、整理出来,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例如学习鲁迅的《社戏》、《藤野先生》等作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应环境、改变自我、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教育;进行尊重师长、知恩报恩的教育;进行全面正确评价他人的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选取符合学生阅读的时文或名著片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选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可以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品质,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从育人的角度看,作文求真,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类的作文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7)

近年来,语文课一直在追求课堂的活跃。一节语文课充满欢声笑语,仿佛就是成功的。但是在欢笑和热烈之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语文课就不能还给学生一片宁静的空间吗?

(一)语文课堂需要默读

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在语文课上,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大声诵读课文,听起来确实书声琅琅,可是并不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好的课堂,教师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读书。这样一种静读方式让学生学会了用心贴近、体验、揣摩、融合、感悟文本,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想象得以自由放飞,个性化解读得以生成。

(二)语文课堂呼唤沉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课堂上学生静默思考的环节是弥足珍贵的。只要选取了合适的角度,提出了合适的问题,掌握了合适的火候,则学生的静默思考往往是充实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段表面上的课堂空白恰巧是学生思维最集中、最投入、最兴奋的当口。比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让学生静静地反复品读,在静读中进入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此时,学生需要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的点拨,渐入诗境,品味诗情。

(三)语文课堂期待凝听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对于课文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老师再给他们创造静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通过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如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时,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以声情并茂的演读,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一旦学生产生了共鸣,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怀念与怅惘、追悔与痛苦之情,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就会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

二、让语文教学实中有虚

前段时间听公开课,我发现课上老师们总是很“忙”:语速很快,手势很多,说个不停;提问学生,学生每答出一个要点,都被老师叫停,大加评价和拓展,再让学生继续;当学生组织的答案不够完善时,总是急不可耐地加以评价和补充完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相左的现象应引起注意。

(一)以简单留广阔

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固然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手段更具优势。可是,黑板书写、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依然不可或缺,甚至是教师教学艺术精华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以最少的文字、最精的语言展现出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讲”时,不高谈阔论,惜字如金,往往是切中要害,举一反三;“教”时,不灌输,善点拨,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问”时,问题精练,指向清楚,更注重问题的品质与内在联系,往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无声代有声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最让我们难忘的是,那堂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用无声的语言、用板书和手势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这无言中,小弗郎士领会了韩麦尔先生的意思,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语文教学亦如此,在文章的或讲析的处,教师切莫急于讲解,不妨戛然而止,停下来退出去,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而此时的留白就像浪遇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高明的语文教师不应当只是在课堂这块画布上画上词语、句子、语段等景物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应当考虑每一种“景物”呈现的位置与时机,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体现“景物”空间搭配上的留白,有所说有所不说,留给学生“悟”的内容与“悟”的时间。

(三)以有限见无垠

大文豪海明威说过,文学创作讲究冰山原则,作家在文本中只露冰山一角,读者需通过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去想见水下的八分之七。洪宗礼先生说:“教师应当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把学生引进积极的思考王国。”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应循循善诱,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理解领会文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把文章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开拓思路,增加教学的高度和深度。《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物描写,《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无不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性想象,使无声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景观。

三、让语文学习点中有面

(一)课文阅读要整体感知

由于无形中仍受应试的影响,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引导学生过细地分析,造成对课文的肢解和破坏,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层领悟。知识未能转化为能力,反而造成学生语文能力某种程度上的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整体感知便是必由之路和最佳选择。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抓住了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把握住了全文的情感基调,通过这一句话就能从整体的角度观照全文,促成学生理解和领会文章的内涵。

(二)单元学习要有机融合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就能使单元学习更加高效。例如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要我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我们要以诵读为主,并以重点欣赏李白《将进酒》连带品读其他几首诗的方式整合处理、贯通生成。

(三)知识形成要拓展延伸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多讲什么。高中生仍处于知识的大量积累和增长时期,有些东西还是需要通过老师讲授或带领获取,何况如果设计精到,那么对文学常识及作家作品的介绍非但用不了多长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不但课堂上需要教师适当拓展,还需要学生课外广泛涉猎,才能使语文学习实现广博和厚重。如学习《庖丁解牛》时,就可以先从一桩误读“游刃有余”的公案导入,让学生了解庄子提倡避开矛盾,活得自在潇洒的处世哲学。接着不妨引述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与南怀瑾讲读《庄子》中的精彩评论,激发学生了解庄子的兴趣。还可以讲几个故事——濮水垂钓宁做曳尾之龟,骷髅之语鄙视等级制度,鼓盆而歌,通达生死。从不同方面展现庄子的魅力,使学生对庄子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与认识。这样理解所学课文就会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以上只是语文教学语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其他还有诸如抑与扬、声与色、正与侧等文学技法关系在语文课中的更多运用。其实,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不仅是语文课本身的需要,而且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课要有应有的情趣和味道,有语文应有的幽深和高雅。

参考文献:

篇(8)

        第二步,是学生自主学习并阅读课文。但是,这一次就不是五分钟的快速阅读了,在阅读之前先要完成三个潜在信息的提取工作。

篇(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性质任务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育教程中,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主课语文教学,尤其是近几年对口单招的火热,使农村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不甚理想。如何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把语文教学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还要对语文教学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在职教语文教学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专的教育培养目标锁定在“要培养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上,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出现了“必须、够用为度”的思想,还有人主张语文课只讲应用文及说明文就行了,这种思想一度风行,流弊不浅。这实际上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否定,也是对其工具性的歪曲,更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错位。而农村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则是为了适应越来越火热的对口单招,大搞“应试教学”,完全脱离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及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已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这恰是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作为一名职教语文的教学工作者,我在教学实际中体会到职教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将传统经典与社会现实内容结合起来

目前职校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是传统经典名篇,而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文章较少。我们并不否认经典范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因受时代的限制,与当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距甚远,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使学生学无兴趣,索然无味,另一方面提供给学生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等现实生活的信息量太少。因此,改革教材内容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教材内容在适度保留传统经典范文的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情况,也有利于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其核心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要使学生养成自学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出质疑和问题,由教师进行释疑解答,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分阶段有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分阶级有重点地实施强化训练,要通过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运用视听图像等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事先告诉学生,使教师教有目的,学生学有目标,通过角色转换和反复训练,由师生共同完全教学目标。

四、要进行多形式有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篇(10)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更为宽松和谐

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探究。而教师角色的改变是关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机械了。新课程下应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因为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从“情”的角度来讲,学生与老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所以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探究中的支援者。角色的改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畅所欲言。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参与的热情更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多了。

开放的课堂需要对话。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它要求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以使教师在探究学习时设置适合的情境,提出共探究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解读;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合作学习的体现;师生对话是老师倾听学生的情感,共享收获的喜悦,鼓励探讨的意志,引导探讨的方向,交融彼此的理解,提升知识的层次,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对话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中间的环节相得益彰,构成了整个课堂的宽松、和谐、积极、活泼、厚实。

问题与情境的浑然一体。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问题”。在探究问题时,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教师应该用情境来铺垫,形成探究的氛围。在探究沈从文〈〈云南的歌会〉〉的意境美时,我用一首云南的民歌来设置情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陶醉,获得了感悟,然后结合课文进行探究,收获很大。同样是这一课,在探究本文的自然美时,我围绕文中出现的一只小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这只鸟,看到作者描述的那副画面,你会怎么说?学生们身临其境,得出的结论简直令人惊喜。

二、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一步增多,空间进一步扩大

探究性学习的结果固然能带给学生成就感,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更能让学生受用终生。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其方法越多,学习的空间就越大。因此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方法,将学生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立足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适时的把“钥匙”-自主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持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大门。这样,在探究中学生的视野将不断扩大,从而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界。比如网络搜索的方法。网络中有学习此课的专题网站,主题网页,学习资料,里面有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等。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无限链接,延伸拓展,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我在讲授《武陵春》时把李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放在一起比较探究: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格上有何差别?我引导同学们运用网络搜索的方法去了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积累她前后期词作,并进行诵读感悟;收集李清照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从而感受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分析出变化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对李清照以及她的词甚至婉约词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三、让学生的学习点亮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活水源泉,语文学习的能力运用于生活才能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文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上《马说》时,我与同学们反复体会“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所蕴含的情感(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这时我结合生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应怎样做才不至于被埋没?同学们结合生活畅所欲言,从他们的想法中我知道他们明白了许多道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通过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正好我在进行“桥”的综合性学习。我要求学生首先走进杭州湾跨海大桥,如是同学们想方设法去搜集大桥的相关资料,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比如有一位同学这样整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大桥的建筑美学;2.大桥的科技含量;3.大桥的实用价值。通过对跨海大桥的研究,同学们对桥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获得了综合性学习的渠道。关注生活,感受人生,探究方法,享受成果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放异彩。

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探究原因,得出结论

“以疑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探究当中应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敢疑善疑,就会思考,就会长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质疑。也要求老师从文本内容(标题、语言表达形式、关键句、思路、主题)上引导质疑。如《桃花源机记》的结尾很值得反复阅读:从桃花源出来的渔人明明作了标记,可为什么还是没有找到呢?学生通过质疑明白陶渊明只是通过对乌托邦社会的描述来寄托他的理想,那本骗文章的内涵就很好把握了。

质疑是一种否定的勇气。教师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挑战权威。《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有同学提出疑问:秦朝的服饰与魏晋是不同的,桃花源的人所穿不会与外面的人相同。这是多么独到的见解!

质疑不仅是发现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探究原因,得出结论。这样探究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学习寓言《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神是让人崇拜的,可为什么赫尔墨斯有着那么大的缺点呢?于是我把《夸父逐日》中的夸父与赫尔墨斯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同学们通过探究原因得出了文化层面的结论。他们的探究能力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五、让学生在探究中敢于思考,勇于创新

探究式教学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文本可以进行多元的解读。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意的结论。《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未能远谋”的形象。很多学生得出鲁庄公的特征: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于是我启发学生:鲁庄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说出了他不少优点:不畏;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从谏如流等等。在这样的理解下,同学们对鲁庄公的形象进行了修正,得出了一个令人心服口服却与原来的结论相距甚远的创造。这个结论不是哗众取宠,它是探究中的创造,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

六、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形成一种学习品质

篇(11)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