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4 18:12: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篇(1)

高职学生普遍英语高考成绩不佳,欠缺学习信心和兴趣。非英语专业一般开设3学期英语课,每周4或6学时,每学期不仅要完成规定教学任务,还要抽出一定的课时辅导PRETCO。加之合班教学,师生互动受到限制,学生英语写作实训和考核机会屈指可数。此外,受PRETCO写作题型的引导,学生只会写通知、感谢信、备忘录、邀请函等带有汉译英性质的简单应用文,而忽视工作岗位上常用的图表解读和英文演示训练。即使学校有统一组织的英语技能第二课堂,也只能让不及1%的学生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或写作的系统实践,不能实现对学生整体英语活用技能的提升。

(二)英语专业教学职业特色不强

高职英语专业任课教师习惯于沿用自己所经历过的本科式教学模式,即强化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知识的灌输,只是少了英美文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课程学习。这样的“压缩”只会使高职英语专业沦为缺乏内涵建设的低端程式化培养,以英语写作为代表的语言实用输出技能与社会脱节,致使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不容乐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徐小贞教授曾指出:“英语专业的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主流教育生存与发展最为本质的基础,高职教育应该有和本科教育根本区别的职业特色。”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出路在于职业导向性和渗透性,即以英语为载体从事商务、旅游、管理等一线服务的岗位胜任力。

二、基于大赛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方案

(一)关注就业市场

在大赛的示范性引领下,高职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毕业后用到英语的职场情景。对于工科生,英语写作不仅限于日常沟通,还体现在根据英文指南对进口设备安全安装和操作,理解简单的英文工程数据图表,并将其转换为工作报告,教师要有选择地为学生创设环境,训练上述能力。对于文科生,除了用英语做好金融或秘书类事宜,还要通过交流推动公司内部、公司之间的和谐发展,例如企划方案、外贸文本、人事财务等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归档能力都是要通过在校期间的训练获得的。无论针对任何专业,高职英语教师都要将语言教学与学生就业方向紧密关联,以项目驱动进行课堂活动,促进教育与产业对接。

(二)把握学情特点

高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耐力和自我约束力,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靠此二力合力实现的。学生耐力不足是因为英语基础不牢,潜意识回避自己不擅长的任务;约束力弱源于高中学习成绩不佳、动力不足所养成的被动行动习惯。教师不要将学生视为“后进生”,还要尽量让他们体会英语写作的快乐。纠错法是逆向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要走下“权威”的神坛,从教学生学“对的”,到领学生改“错的”,通过不记名分享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写作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由母语负迁移转向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规范学习效果。

(三)重视人文合作

高职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因此教师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行动机会来参与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场地和实训设备条件下,英语写作教师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弱化理论灌输,在演习范例后,布置与授课班级专业对口的工作任务,增强同学间的讨论合作,并及时让学生通过公众演示分享写作内容,教师立即对任务完成的闪光

点和易错点做出鼓励式点评,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也为学生构建开放、公平、互助的情商教育空间。(四)整合信息加工

英语写作属语言输出范畴,有效输出的前提是大量的输入储备。有些学生质疑的自己语感,但语感并非与生俱来的。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隐性的就是“语感”,它靠语音、词汇、语法等显性知识积累内化而成。适度的雅思、专八和新概念范文背诵是辅导大赛以及设计课堂任务的必要环节。此内容依托的教学过程还要把握趣味性,做到主题、课文、话题、线索、任务和过渡高度统一。

(五)启发逻辑建构

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学生英文写作训练过程也应改进。通过小组教学,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同学们都要遵守构思、提纲、起草、校订、评价、修改和存档的建构式步骤,切忌拿来题目直接提笔的盲目行为。教师不必一一批改,要抓典型、扩思维,鼓励头脑风暴、学生互评。当学生适应越来越快的节奏后,介入写长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完成长篇幅札记,通过贴近生活的选材培养英文写作情感,以此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写作耐性。

(六)形成档案管理

篇(2)

 

随着我国同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加深,频繁的国际交往对英语写作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纵观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英语的写作水平不高。而中国式英语更是当今大学生在写作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倘若不予改正,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我在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产生的现象和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英汉对比的相关理论,希望对学生写出正确的英文有所帮助。 

一、英汉对比理论 

以外语教学为主要目的的对比分析的发展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行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而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自然要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探求。行为主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新知识的习得基于旧知识,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将对后一项学习任务进行的顺利与否产生影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迁移”现象。基于此,行为主义学者提出了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理论”,同时将此种现象划为:①有害迁移;②有益迁移;③零迁移。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行为主义学者的有关理论,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若母语同外语结构不同,则产生有害迁移;若两者的某些结构相同,则产生有益迁移。促进有益迁移,克服有害迁移,同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外语使用习惯是外语教学的目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是最薄弱的一环,即便老师多次传授给学生英语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可是,从学生的四、六级考试中的作文写作来看,学生的平均得分率在很大程度上低于及格的标准,更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写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下。 

1.词汇方面错误的原因 

汉语和英语的词汇体系并没有对等,它们属于不同的语系。可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母语,通常会使用汉语的词汇完善目的语的不足。在写作中,学生往往运用汉语进行思考,通过语际间的转换,将汉语词汇的意义用英语表达出来。此种有意识地运用母语表达的方式就导致母语的负迁移。 

2.句法构造方面错误的原因 

学生对英汉句子构造上的区别不了解,导致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不由自主地使用母语的句法规则组织语言和构造句子,从而出现许多句子缺少主语,甚至中式英语的现象。英语注重形合,通常状况下在进行句子的衔接中会利用连接词与语法。英语句子大都存在主语,句式虽变化多样,可是主次分明;汉语强调意合,不注重主语而注重句子的主题,汉语主张通过语义表达句子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通常依靠前后意思的照应或者内容层次,当语义清楚时,往往将句子的主语省略。 

3.语篇方面错误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上有着差异,也会影响语篇的结构。汉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可谓螺旋式,其篇章结构运用的是归纳式结构,易言之,先交代次要、背景以及与文章相关的信息,再说主要、任务及文章的主体,最后画龙点睛,表明主题。但是,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可谓直线型,在文章的写作中,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其次采用有关的信息予以证明论点。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为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习者具有充足数量及形式的语言输入。在写作教学中,应将阅读看作输入,写作过程当作输出。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形式的英文材料,让他们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逐步地积累在表达英语思想时的语言素材,进而掌握篇章组织技巧。 

2.注重语言的模仿 

通过模仿外国人的表达,不仅能够加强对该语言的感性认识,然后大脑对这些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和整理,而且进一步取得语言自身的理性认识。 

3.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有意识地整理学生在不同阶段学到的词汇,通过串成群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鼓励学生使用新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在讲解词汇的过程中添加词汇结构属性等方面的介绍,将对词汇的讲解同相关的语境产生联系,最好不要在英语和母语词汇间建立直接联系,要利用学到的英语对新词进行解释,将重点放在易产生负迁移的词汇上。 

总之,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为学生进行词汇的讲解和篇章的翻译,更要注重加强学生分析英美民族思维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同英语习惯相吻合的思维习惯,规避汉语式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一、引言

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英文写作的焦虑感是写作失败的原因之一。写作过程中无法可循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其写做出来的作品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又会出现各种句法,表达上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句法不规范为最常见。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必须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三位一体的进行改革。

二、对于英语写作的焦虑情绪

写作焦虑指的是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焦虑行为。(Daly & Wilson 1983)这种焦虑行为不仅会阻碍写作过程的进展,导致写作过程困难,使得学习者产生抵触,甚至是痛苦情绪。这种情绪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都存在。由于专业特征的不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面对英语写作任务是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更为普遍和严重。在国内对于写作焦虑的研究中,郑定明(2005)发现写作焦虑与写作成果成负相关的关系。此外,郭燕、秦晓晴(2010)也指出:“自我评价越低,写作焦虑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三、写作流程无章法可依

对于写作焦虑的关注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情感上的鼓励,因为真正的消除焦虑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中心,以选择题为考试方式的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学子。郑红平(2015)提出:大学英语教育评价异化,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方式机械。大学生英语写作不被重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没有写作课,导致很多学生在拿到写作题目之后,不知道如何一步一步的进行写作。英语写作有其独特的写作流程。从前期的头脑风暴,到文章主题句的提炼,到开头段的写作,再到中间段落的布局等等又有着严谨和严密的流程。在不熟知这些流程的情况之下精心英语写作产生焦虑情绪非常正常。

应对“写作流程”不熟悉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适应增加写作理论知识的介绍与练习。这才是真正的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而转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对于英语写作流程规范的介绍与练习。例如,如何在指定主题的情况下写出主题句,如果在introduction段落里写blueprints,规划中心段落等等。

四、写作成果不规范

表达方式不规范,意识不到段落写作中主题句的重要性,阐述句重复无意义的重复,内容空洞,缺乏实例。都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作文中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英语句法知识浅薄有密切联系。大学英语教育中,语法的地位很重要。然而,以选择题为主导的英语语法考查方式不能使学生掌握真正的使用方法。学生的语法是对于正确或错误用法的判断,而不是使用正确句法写作。语法教育中的理论与实用的脱节是造成大量写作文章句法不通,表达不规范的症结所在。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考查方式势在必行。语法的考核方式应该由选择题为主逐渐演变成为以写作中的正确使用为主。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倒逼教学方法的变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侧重单个单词,词组的意义机械记忆,转向意义组合,语法组合以及文章段落为基础的理解与欣赏为基础。从源头防止“读得懂,但是写不出,会看,不会写”这样的尴尬。

五、解决对策与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的三个问题:焦虑情绪,写作流程教学缺失以及基础英语句法表达不规范是三个相互缠绕、相互影响的问题。三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整套对策方案。

应对焦虑情绪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并保持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例如,在主题选取方面,选择时下热点与大学生关心的主题,则更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其次,在作文批改方面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英文写作流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势必导致写作水平的下降。在保证传统的阅读语法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写作理论知识以及写作练习将有利于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流程应对英文写作,提高其自信,写出更好的文章。

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动力来源于教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态度辅助以英文写作流程的训练以及基本句法的巩固,三位为一体,最终实现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某大学商学院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金融、经济专业大一、大二学年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探讨一种既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认为,独立学院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合时代要求为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应该主要侧重于创新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改进评价方法,以素质教育为主;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侧重策略分析。

 

进入21世纪,社会的快速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中国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舞台,经济、文化、政治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独立学院在回应这种要求时,应以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回应社会对独立学院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

 

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某大学商学院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金融、经济专业大一、大二学年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探讨一种既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以后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提供经验与借鉴。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探究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大学课程改革应遵循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把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应着力于研究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而因材施教,通过策略分析,运用有效策略和方法来达到这些要求和满足这些需求已具备的和尚欠缺的条件与因素来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生成能力、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探讨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及应起到的核心作用。

 

某大学商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全日制独立学院,以金融、经济专业为主。大学英语覆盖大学一、二年级,其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学生普遍期望在大学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或加强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训练,或加强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或加强翻译能力方面的训练,或拓展文化视野,或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或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学校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合时代要求为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与基本要求,对构建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综合体系、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在实施“质量工程”的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适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储备、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较强的探究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要靠教学活动来实现,高校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在不断改善师资深造和进修培训条件,积极拓宽国际化交流交往平台,扩大教师知识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对西方文化和教学理念好的方面加以借鉴,以学生为主体搞好教学活动。

 

大学英语是一门跨学期、跨院系的基础学科,其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其内容从单一的学科取向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体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化自主学习相结合,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回应社会对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改进评价方法,以素质教育为主

 

任何科学的成果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来进行制约,在及时了解教学执行效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最终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听说和读写两门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测试体系以考查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借鉴四、六级考试形式,阅读30%,翻译与写作占30%,词汇结构与完形填空各占20%,题型主要侧重能力考核,主观题比例比过去增加了50%。平时成绩占总考核内容的20%,强调课堂表现和平时的作业成绩,加大考核力度,避免了使考试成为教学指挥棒的负面效应,也使教师能更好、更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提高基础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

 

学校的大学英语测评以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尤其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具有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特色,从各学期考试结果来看,成绩均呈正态分布,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强调过渡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堂上的互动、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等,这些活动要求用明辨思维进行思考,评价体现了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以提升,使评价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侧重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倡的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它强调基于课程与网络的现代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掌握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新教学模式不但注重传承传统模式中好的教学方法,而且更能组织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朝着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迈进。

 

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以商学院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托,对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现状加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计划制订、方法选择以及使用策略技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兴趣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策略分析及其所产生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手段多样性。商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云南、江西等边远省份,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很大。学生普遍反映听力口语对话能力较差,缺乏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他们虽然有学习的热情,但缺乏自主性;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不很理想。通过策略分析,得知学生自我激励总体策略水平较高,有制订计划、选择方法等意识,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能力稍差,因此建议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难易兼顾,既能鼓励好的学生向较高要求努力进取,又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克服障碍,把基础知识打牢。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树立更新的努力目标。教师既是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授者,也要扮演好“对话者”的角色,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

 

2.注意培养协作性。在对母语依赖、孤立词汇和联想词汇策略进行分析后发现,四级成绩与前两项呈负相关,与联想词汇呈正相关,这说明有些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者,在英语学习中过多依赖母语,孤立地记忆词汇,影响了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设计各种场景和话题,让学生组织对话、进行演讲、做小组讨论,采用联想词汇策略,利用上下文和其他语言知识记忆单词。小组成员的能力与学习成绩要有一定的差异,使彼此具有互补性,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与成绩是其他成员学习与实践可利用的资源,小组的目标是总体成绩的提高。

 

篇(5)

【关键词】英语写作 范文阅读 主题 语篇 衔接 句子 词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19-02

中国学生学习英文写作,尽管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但由于缺乏对英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缺乏对英汉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往往会无意识地把汉语的语篇组织规律,语言使用习惯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去,造成句法、段落乃至整个篇章结构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对读写结合的强调,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范文为中心、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拓宽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地领会英语文章的结构、主题句的位置、语言的连贯性以及遣词造句的表达习惯等写作特征,掌握写作要领,强化洞察两种语言思维差异的意识,逐步克服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定势,进而从根本上学会如何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1 在范文中理解英语文章主题的表达

范文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难看出,英语文章篇章组织发展是“直线型”,习惯于开门见山,把主题句放在最前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即直载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其语篇结构的特点是,篇章按照一条直线推进,“起笔多突兀,结笔多洒脱”,习惯于“果”在前,“因”在后。美国学者卡普兰(Kaplan,1966)认为汉语学生作文方式呈“螺旋型”,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要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层层铺垫,最后进入主题,且语篇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如作者在谈到几个问题时,谈完后面的问题后,可能又回过头来涉及前面已经讨论过,但自己认为有必要强调或没有分析清楚的问题。这种逐步达到的归纳式的篇章结构,只在文章的最后才画龙点睛,可以说是“起笔多平铺,结笔多圆满”。基于中英篇章模式的差异,范文阅读和分析时,教师的引导有益于学生感性地了解并接受"直线型"篇章组织发展模式,逐渐培养英文的写作习惯,即“段落起笔主题句,而后分点说明。分点说明的目的是展开主题句,并为在以后的段落中增加其他意思做好准备”。

2 在范文中认识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他们所说的语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中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语篇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衔接手段称为语法衔接手段(reference,substitution,ellipsis and conjunction);把通过词汇实现语义统一,衔接语篇的衔接手段称为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

在大量的范文阅读、分析中还可以发现,以语法衔接手段为基础,在篇幅相近的英汉语料中英语的照应、连接手段出现频率高于汉语,汉语替代和省略出现频率高于英语;衔接手段之所以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共性和异性,从文化和语言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思维与逻辑关系上来分析,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以汉语中的照应和连接都不如英语多,而汉语的替代和省略又多于英语;主要是汉语的名词性替代出现率多于英语,也就是汉语的“的”字短语和“者”字短语多于英语的“one/ones,the same”用作替代时出现的频率。这一点主要从“的、者”的渊源看是由于汉语和具有衔接作用的“这、那”有同根性。

但所谓的“形合”和“意合”都是相对的;由于每种语言在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它们各自的倾向,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范文阅读中对此应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旨在避免汉语负迁移现象出现在英文写作中,例如:“He was ill yesterday,he didn’t show up this morning.”许多学生在英文写作造句时,由于受汉语“意合”句的影响,忽略了连接词而写出这样的病句来。所以王力先生评价英语是“法治语言”,汉语则是“人治语言”。

3 在范文中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

句子是文章的载体,范文分析中精彩的句子常常层出不穷。英汉思维角度的不同体现在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英语造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句法结构呈显性接应,即,关系词和连接词经常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同时还有其它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以及广泛使用代词保持前呼后应得的关系,使用“it”和“there”做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而且,英语的语句主干明显,即主、谓、宾结构突出,有如一棵树的主干。在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时,英语句子往往开门见山,在主语和主要动词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形式手段或连接词把分句、短语或从句连接到句子上去,恰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因而被称之为“树形句式”。相形之下,汉语句子中动词用得多。在思想表达时,汉语句子借助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或逻辑顺序推移,层层铺开,句子的结构有如一根竹子,一节一节连下去,靠语义彼此相连形成流水句的形式,这种“竹形句式”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所有多余的形式连接手段在汉语中均被最大限度的删除掉。词语之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注重隐形连贯是汉语句法的突出特征。这里以两个句子为例就可清楚地体会到句法结构的显性接应和隐形连贯。1.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受汉语流水句形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写英文句子往往句式单一,缺乏形式上的变化,文章单调乏味,毫无生气。所以,教师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英文句式(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长句,短句,平衡句,松散句,圆周句,反诘句等等),以“达意”为目的,充分调动不同的句式结构,长短结合,形式多样,文章就会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再有,西方文化把客观事物看成主体,并以此为中心,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他们习惯于以客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核心。而汉民族视人类为宇宙的主体。反应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行为主体时,英语常常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汉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做主语。

英文范文欣赏的过程中,对比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式上的差异无疑有助于学生转变固有的母语写作习惯,快速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使文章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语义清晰,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4 在范文中领会英语词汇的使用

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尚思”;中国人则见长于具象性的语言描写事物特征,“尚象”,“象形”文字就是典型的具象思维的结果。这种差异反映在词汇使用层面上则是,英语文章中的抽象名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从而使英语具有“虚,泛,暗,曲,隐”的感觉。相反,汉语习惯运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给人以“实、明、直、形、象”的感觉。例如,“一件鸡心领毛衣”,英语为“aV-necked sweater”,体现了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再者,受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表述复杂抽象的概念时,英语文章多采用平实质朴的词汇阐释问题;中国学生则偏爱用比喻或成语。由于成语多来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历史轶事、小说、戏剧或古诗词,若直译为英语,英美人无法理解其间的隐喻、明喻内涵。例如,一位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这样写到:“Therefore if you can not drive in United States,you may just like the one who don’t have feet to walk.”“No matter they are good or not,we can take them as mirror,to see what we can improve and what we can keep.”这里的两个比喻“像残疾人一样寸步难行”“像镜子一样是我们的参照”难住了英美读者,他们的文化里没有这样的象征用法所以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试想将“胸有成竹”译作“There is a bamboo in the heart”,英美读者一定是一头雾水了!因此,范文阅读分析中,注意中英词汇的使用差异,不断增强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日积月累,一定能为英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北美母语写作课堂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写作者的写作行为并非像经典修辞学研究所认定的那样,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Farris 1987;Wal she 1979;Yang 1995)。这个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有:信息搜寻、前写过程、写作过程、改写过程、编辑过程。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信息搜寻,前写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就写作本身而言,也讲究循序渐进,广读多练方见成效。目前,大学英语写作课的课时设置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事半功倍地点拨学生尽快掌握地道的英文写作模式,掌握提高英文写作的自学方法和窍门,已成为当前教学论文的主要论题之一。海姆斯、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语言能力是通过社会交互活动和吸收他人话语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应当培养学生注意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形式,包括体裁、风格和文体变异;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协作交流达到“意义协商”的目的,通过真实的交际任务营造话语群体;语言教学中理应注重连贯话语段落的分析;语篇反映不同的交际活动,有明显的“以言成事”的底蕴;意义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交互活动,受到相关话语群体理解规则的制约(Kern & Warschauer 2000)。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贯穿大量的原版英文范文阅读与分析,也体现了语言学理论的社会认知理论,是引导学生认识英文写作,熟练英文写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Bander,R.& Dressler,W.U.Introduction to Text-linguistics[M].Longman,1978.

[2] Hall,Donald.Writing Well[M].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9.

[3] Kaplan,R.Cultural Thought Pattern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96(16):1-2.

[4] 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 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胡曙中.著.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7] 李运兴.著.语篇翻译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A].英汉比较与翻译: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59.

[9] 刘上扶.英语写作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0]汪福祥.英语写作技巧新编[M].上海:外文出版社,1997.

[10]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53.

篇(6)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人为本,以导为核心,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网络资源,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1)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2)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每天早读,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gone with the wind,fair lady,brave hear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 4english.cn,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游历广袤的澳洲,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可以利用flash,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在我班的qq群里,让学生发表看法,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再在屏幕上点评,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垄断黑板”模式,寓教于乐,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自主学习。 

当然,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加速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