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分子通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月教育行业未发生PE投资
本月中国教育行业未监测到PE投资案例发生(见图2)。
本月教育行业未发生IPO
2010年2月中国教育行业未监测到IPO案例发生(见图3)。
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
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19起投资案例,23.45亿美元,Growth Capital投资成为本季度市场主流。
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
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量占比上升,投资案例数量9起,占全国比例为32.1%,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
中资机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环比上升,案例数量达15起,投资金额18.92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占整体市场比例分别上升13个和45个百分点。政府背景的“航母级”中资基金对于中资基金投资金额起到拉动作用。
1.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综述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投资案例数量与2009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披露投资案例28起,环比下降3.4%;投资金额30.04亿美元,环比上升21.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环比上升25.8%。
从行业角度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8起案例涉及12个行业。
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从投资类型角度分析,采用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19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67.9%;投资金额为23.45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78.1%。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7起,投资金额为6.48亿美元。采用Buyout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仅为2起,投资金额1146万美元。
从企业投资阶段上分析,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扩张期投资案例数量10起,投资金额20.08亿美元。北京、江苏、上海等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
从资金来源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中资机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环比上升,案例数量达15起,投资金额18.92亿美元。具有政府背景的“航母级”中资基金在本季度投资活跃,对于中资基金投资金额起到拉动作用。
2.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投资案例数量与2009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披露投资案例28起,环比下降3.4%;投资金额30.04亿美元,环比上升21.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环比上升25.8%(见图2-1)。
PE投资的活跃凸显出全社会对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关注。创业板的开板越发凸显上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上创业板”已经成为企业家谈论的热门话题。而这一过程背后所隐藏的投资机会也越发受到关注。截止4月28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仍高达68倍,大幅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而一级市场市盈率通常在4-10倍之间1。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正不断吸引资金进入PE领域。
3.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行业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8起案例涉及12个行业。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见表3-1)。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4.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类型统计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披露的28起案例中,采用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19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67.9%;投资金额为23.45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78.1%。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7起,投资金额为6.48亿美元。采用Buyout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仅为2起,投资金额为1146万美元。
5.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阶段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见表5-1)。扩张期投资案例数量10起,投资金额20.08亿美元。
6.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区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仍然以北京、江苏、上海等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其中,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量占比上升,投资案例数量占全国比例为32.1%,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投资金额10.73亿美元。
Annual Report of “Transport and Manipulation of Biomolecules in Nanochannels”
Hu Guoqing1 Cui Shuxun2
(1.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募资完成中资基金数量14支,募资规模25.52亿美元,中资机构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大幅超过外资。同时,外资基金的基金数量及募资规模增长也较为明显,募资完成基金数量7支,环比上升75.0%;募资规模20.32亿美元,环比上升728.3%。
首轮募资完成基金11支,募资规模为19.38亿美元,首轮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增加,募资规模有所下降。
开始募资基金数量及规模增长显著,开始募资基金数量为18支,环比上升125.0%;目标规模为69.90亿美元,环比上升104.2%;平均单支基金目标规模为3.88亿美元,环比下降9.2%。
第一部分: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投资市场募资情况
1.募资综述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VC/PE投资)市场基金募资活动保持活跃态势,首轮募资完成及开始募资基金数量出现上升。募资完成、首轮募资完成和开始募资基金数量分别为25支、11支和18支(见图1-1),分别与上季度持平、增长37.5%和125.0%;募资规模方面,三类基金环比分别增长24.1%、减少12.5%和增长104.2%(见图1-2)。更多基金处于募资途中,反映了市场募资活动加速,由此预计201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募资活动将更为活跃,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及规模有望上升。
从中外资角度分析,中资基金继续成为本季度募资主要力量,但募资完成外资基金数量及规模增长明显。募资完成外资基金数量7支,环比上升75.0%;募资规模20.32亿美元,环比上升728.3%。
第二部分: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投资市场募资统计分析
2.募资完成基金分析
2.1基金规模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投资市场募资完成基金数量25支(见图2.1-1),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募资规模52.68亿美元,环比上升24.1%;平均单支基金募资规模2.11亿美元,较之上季度的1.70亿美元,环比上升24.1%。
从分布角度分析,募资规模整体高于2009年第四季度。1亿美元以上基金数量9支,占本季度募资完成基金总数36.0%,比例为近1年以来最高。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基金中,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和中信资本中国投资基金二期募资规模最高,分别为13.18亿美元(90亿人民币)和9.25亿美元。5000万美元以下基金数量仅为7支,占募资完成基金总数28.0%。
2.2基金类型分析
在募资完成的25支基金中,创投基金和成长基金占主流,分别有11支基金募资完成。其中,成长基金保持增长趋势,募资完成数量环比上升37.5%。
2.3基金中外资分析
本季度中资基金继续占据市场主流,募资完成基金数量14支,占据募资完成基金总数近五成;募资规模25.52亿美元,环比下降31.5%(见图2.3-1和图2.3-2)。
本季度外资基金的基金数量及募资规模增长明显,募资完成基金数量7支,环比上升75.0%;募资规模20.32亿美元,环比上升728.3%(见图2.3-1和图2.3-2)。
3.首轮募资完成基金分析
3.1基金规模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投资市场首轮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及规模环比呈现上升态势。首轮募资完成基金数量11支(见图3.1-1),环比上升37.5%;募资规模为23.07亿美元,环比下降12.5%,平均单支基金首轮募资规模达2.10亿美元。
3.2基金类型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投资市场首轮募资完成的基金中,成长基金数量最多,共7支,占首轮募资完成基金总数的63.6%,所占比重较上个季度大幅提高;募资规模为20.00亿美元,环比增长654.9%。其中,湘江产业投资基金完成首轮募资,已募资金额50亿元,其LP包括湘投控股和招商证券等投资者。
3.3基金中外资分析
本季度,首轮募资完成中资基金数量和规模环比均出现下降,首轮募资完成中资基金5支,首轮募资完成规模14.69亿美元,首轮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下降28.6%和38.1%(见表3.3-1)。中外合资基金募资活动较为活跃,共5支基金完成首轮募资,募资规模7.64亿美元。其中,浙商产业投资基金和中信证券国际基金首轮规模最大,分别为4.39亿美元(30亿元人民币)和1亿美元。
4.开始募资基金分析
4.1基金规模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开始募资基金数量为18支(见图4.1-1),环比上升125.0%;目标规模为69.90亿美元,环比上升104.2%;平均单支基金目标规模为3.88亿美元,环比下降9.2%。以上数据显示,一季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开始回暖,募资活动加速,开始募资基金的数量与规模亦同步上升。本季度凯雷人民币基金开始募资,目标规模为50亿元,该基金为凯雷设立的首只人民币基金。基金旨在通过募集人民币资金,在中国境内对大型、高成长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4.2基金类型分析
本季度开始募资的18支基金中,成长基金开始募资数量和规模增长较为明显,共有9支基金开始募资,环比增长200.0%,总目标规模为62.65亿美元,环比增长307.0%,平均单支募资规模达6.96亿美元,环比上升35.7%。
中图分类号:TQ3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都采用高分子材料来取代原来的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使得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军事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加工成型离不开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因此,高分子科学成为目前化学领域最热门的学科方向之一。高分子科学作为一门将化学、材料结合在一起的交叉学科,渗透到各个学科和行业。随着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开发,高分子材料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产企业及社会对高分子学科方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代高分子科学》是我校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位必修课程,是一门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高分子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合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聚合反应机理以及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其中以高分子化学的讲授为主。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和数学推导繁多,且仍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致使理论教学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不断出现,产品更新换代速率加快,要求从事高分子学科的技术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及较高的创新性思想。因此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继续采用传统的高分子科学教学体系,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对高分子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我校在《现代高分子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根据我校化学专业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并结合高分子学科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及工业生产实际讲授高分子的基本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加工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在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代高分子科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化学以及高分子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聚合物的结晶及力学性能等。概念多,公式多,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多,内容抽象,再加上课堂教学总学时偏少,要将所有重要知识点讲清讲透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本校化学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成为本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成熟理论可适当详细讲解,而对于聚合实施方法等相对容易的内容,则可以让学生自学,从而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内容讲深讲透的目的,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高分子化学的内容中,缩聚和自由基聚合是两大类聚合反应的代表,同时也是后续一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其这两类聚合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可进行重点讲解。另外,也可重点介绍与我校化学专业精细化工研究方向关系密切的知识点,例如定向配位聚合、连锁聚合中的阴离子聚合等。
2实行互动式、形象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高分子科学是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一门理论性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包括许多合成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普遍表示很难理解那些比较枯燥的推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会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才会主动探索看上去比较枯燥理论的内在联系和思考所遇到的问题[4-5]。把枯燥的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图片以及直观生动的动画或视频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绪论”部分时,首先让大家介绍一下平时的衣食住行中与高分子有关的物质,简单介绍其特点及对人类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准备一些相关产品的图片,如汽车轮胎、碳酸饮料瓶、微波炉餐具等,让同学们对高分子及其应用有初步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具体、形象的内容来代替平淡的文字描述。例如,可以采用成语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介绍聚合实施方法,以本体聚合为基础,比较各种不同聚合实施方法的优缺点。本体聚合的最大问题是在反应后期体系粘度会快速增加,导致反应釜内的聚合热难以排出,从而出现自动加速效应,易引起爆聚等问题;而在溶液聚合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溶剂来解决体系粘度大和聚合热难以排出的问题。但加入溶剂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由于反应物浓度降低而引起聚合速率下降、聚合效率降低,而且溶剂的回收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那么这个溶剂就是所谓的“萧何”。引入类似的典故,可以将书本中某些枯燥乏味的反应机理等内容转变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3结合学科最新进展,穿插介B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趋势。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密切追踪本学科的世界前沿,掌握其最新发展动向,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介绍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热门方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介绍定向配位聚合的相关内容时,可介绍由于定向聚合催化剂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齐格纳、纳塔发现定向聚合的过程。然后可进一步引深介绍由于发现导电高分子而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白川英树、黑格尔以及狄米德。并结合近年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超分子化学,介绍目前高分子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比如超分子与高分子的自组装、艺术性高分子等,让学生对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门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4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代高分子科学课程作为我校化学专业研究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学位课,其理论性非常强,包含许多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概念,因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编号:JG2015YB11,JG2014ZD04)。
作者简介:张跃飞(1974-),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安强,刘海敏,王炼石.具有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12):91-94.
[2] 郝智,伍玉娇,罗筑,黄彩娟.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5):116-118.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8-0029-07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2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等文件精神,2013年上海市在部分高校专科层次继续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针对应届三校生、历届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采用联合命题、统一入学测试与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录取。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测试由招生高校自主决定测试内容,自主考试。各校依法自主招生章程须经教委核准后备案。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上海市教委要求,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职院校的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高职招生考试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中技能考试制度。受市教委学生处委托,由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实施调查工作,课题组组织有关高职高专招生、考试方面的专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按要求反馈的学校31所,回收率为94%。
一、上海高职自主招生改革概况
(一)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为适应高等教育招生改革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的新办法,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2005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实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院校进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首批计划招生855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加快了高职院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步伐,试点学校逐年增加,2007年试点学校增加至11所,计划招生数5660人;2010年试点学校进一步上升至24所,计划招生数10800人;2013年试点学校达33所,计划招生数10357人。
目前全市实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等院校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7所,占总数的82%;本科院校(二级学院)6所,占总数的18%;公办学校19所,占总数的58%;民办学校14所,占总数的42%。
(二)自主招生规模
据调查,2013年31所自主招生学校实际招生10396人,超过计划招生数,平均每所学校招生规模为335人。但各校招生规模差异较大,招生人数最高的达676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69人。招生数在400人以上(含400人)的学校10所,合计招生数为5519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在200~399人的学校14所,合计招生数为3981人,占招生总数的38%;招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7所,合计招生数905人,占招生总数的9%。
(三)三校生招生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3年31所学校自主招生中实际招收三校生7097人,占自主招生总数的68%,平均每所学校招收三校生230人,各校之间招生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招生人数最高的达528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17人。招生数高于300人的学校有9所,合计招生3657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为200~299人的学校16所,合计招生3124人,约占招生总数的44%;招生数低于100人的学校6所,合计招生1677人,仅占招生总数的4%。
二、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
多年来,上海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改革,提出了基于职业素养、强化实践技能的人才评价方式,推出了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培养的理念和方式。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对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试点院校以录取总分结合学校的校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满分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和校考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但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比不得低于录取总分的50%。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非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29所,有2所学校只招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学生共计12655人,按市教委有关规定,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分为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和校考技能测试。其中校考技能测试是学校根据各专业要求自行组织的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操作考试和面试。
(一)统一入学测试
统一入学测试由33所试点改革院校联合统一组织,是必考项目。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艺术人文、数学基础、生活英语、科学常识等,试题满分值为150分,适用于所有专业。参加自主招生技能考试的三校生,必须参加统一入学测试。按市教委的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学校的所有专业招生全部按要求采用了统一入学测试,满分为150分,见表2。
(二)素质技能测试
素质技能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道德、时事政治、心智礼仪、生涯规划、团队管理、信息科技等,满分为100分,适用所有专业。素质技能测试属于选考项目,试点院校必需在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两者中至少选一。
据调查,31所学校中有20所学校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约占总数的65%。其中,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20所,约占69%;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4所,约占24%。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设定为100分,有2所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分别设定为60分和70分。
(三)校考技能测试
校考技能测试,由各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命题。具体考试方式有笔试、操作和面试等。
1.校考笔试
校考笔试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以书面形式完成。考试内容与专业密切相关,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考素描、色彩等,外语类专业的笔试考听力、阅读等。
据调查,采用笔试的学校23所,占总数的74%。其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笔试的16所,约占94%;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笔试的13所,约占45%。大部分学校笔试的满分为100~200分,平均值为124分。艺术类素描、色彩考试的满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听力考试的满分最低为30分。
2.校考操作
校考操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主要通过操作设备或应用肢体动作技能完成考试,如烹饪专业考烹饪操作,数控技术专业考数控机床操作等,考试内容主要是专业技能,一般专业操作考试的满分值不超过100分。
据调查,采用校考操作考试的学校有2所,其中烹饪专业以烹饪操作为主,分自选项目和规定项目两种,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竞技体育专业主要考专项体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校考面试
校考面试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采用当面考查测试形式。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声、台、形、表等,主要适用于对外貌、身材、语言、举止行为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影视表演、空乘、护理、外语类专业。
据调查,采用面试的学校12所,占总数的39%;其中,招生艺术类的专业5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7所。各专业的面试满分值存在很大差别,其中艺术类影视表演的面试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口试的分值最低,为20分,平均分值为76分。
三、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根据市教委关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31所自主招生试点学校涉及专业多达几十个,包括艺术类的美术、艺术设计、影视表演、舞蹈、动漫设计等专业,非艺术类的外语、加工制造、建筑、信息通信、旅游、空乘、生物技术、医护、商贸、物流管理等各类专业。由于各学校对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同,考试类型、分值、权重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学校成绩计算方法有2~3种,分艺术类专业、一般专业,还有其他如外语、护理、空乘等专业。有的学校招收多个艺术类专业,考试类型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不同。现将各学校进行分专业录取的几十种成绩计算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技能考试,计算简单。据统计,采用这一公式计算的学校14所,全部用于非艺术类专业招生,见表3。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加分为0~30分,有2个学校无各类加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二)统一入学测试+校考技能考试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无加分,计算最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方法的学校3所,用于外语、空乘等非艺术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0~10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95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三)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面试,计算较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10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7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3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100~200分,考素描、色彩的成绩合计为200分,除1所学校无加分外,其余加分为2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80~350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四)统一入学测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3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1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2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面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200分;加分为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50~3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五)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2所,用于医护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60~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40~50分,加分为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60~30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六)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操作、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5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2所、非艺术专业3所。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30~200分,加分为20~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300~470分。有1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低于50%。
还有些学校的成绩计算较复杂,有的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按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各类加分情况
依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规定和加分政策,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加分、职业技能大赛加分、优秀学生加分、教委政策加分、艺术体育类加分等,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一)职业资格证书加分
据调查,31所高职院校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共计23所,占总数的74%;无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8所,占总数的26%,其中有4所学校无任何加分。有12所学校实行证书免试,其中8所学校对全部招生专业均实行证书免试。
实行加分的学校中,不分专业加分的学校17所,加分值为5~30分,不同学校的加分值不同,见表4。按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6所,可分为语言、计算机、旅游、医药、会计、加工制造、餐饮和商务管理类大类,加分值分布为5~30分,其中计算机类加分值最高为30分,其他5类专业加分值较低。
(二)职业技能大赛加分
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实行加分的有25所院校,占总数的81%。其中,有9所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金牌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加10~30分;有25所院校为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个人、团体、单项或全能,加分值为5~30分。
(三)优秀学生、团员加分
对市级、区县级和校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适用于全部专业。实行加分的学校有24所,占学校总数的77%。其中,16所学校对市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20分;18所学校对区县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7所学校对校级优秀学生和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5~10分。
(四)教委政策加分
教委政策加分,包括少数民族、烈士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青年,实行加分的学校有6所,占学校总数的19%。其中,烈士子女加分的学校有14所,加分为5~20分;少数民族、归侨子女、台湾青年加分的学校分别有16所、11所和7所,加分为5~10分。
(五)艺术、体育类加分
实行艺术类加分的学校仅1所,加分项目为电子琴和二胡类,加分值为15分。有6所学校实行体育加分,其中有5所学校要求至少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才可加分,有1所学校只要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即可加分,加分值为15~30分。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31所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自主招生中各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一些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比较规范和具体;而有些学校由于起步晚,在规范性方面则相对差一些。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
(一)招生考试中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重偏低
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而对于是否组织校考技能考试、以及校考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未作出具体规定。另外,虽然“素质技能考试”也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其内容毕竟还只局限于一些与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有关的通用性知识。调查表明,对“校考技能考试”并未予以真正重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需要动手操作或面试的专业。根据对31所学校的统计,只有12所学校的部分专业对“校考面试”有明确的分值要求,“校考操作”只有涉及艺术类和竞技体育类专业的三所学校有明确的分值,大部分学校的校考仍是停留在笔试上。
(二)技能考试的职业特色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缺少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考试的命题
要体现不同专业的技能要求,只有通过分专业进行的校考技能考试,特别是操作性技能考试才能反映出来。但在目前的高职自主招生中,有14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无校考技能考试;有些学校虽有校考但也未能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比如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都不考操作,不能反映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要求的特色。另外,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中的技能考试是以高职院校自行命题为主,而参与命题的主要是学校专职的专业理论课教师,缺乏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参与,导致试题的客观性和实践性不够强。有的学校招生规模较小,有的专业招收三校生不足10人,也难以按专业要求组织高质量的考试。
(三)各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项目和要求存在明显差别,成绩计算方法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不分专业仅以考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替代技能考试,无论是招什么专业也无论证书是否相关;各校加分办法不一致,有的学校无任何加分,有的学校加分项目较多、分值太高;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的成绩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尤其是技能考试成绩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学校技能考试分值100分,有的超过200分,有的学校成绩计算较复杂,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中职和高职的专业设置差异较大,对口情况不明确
根据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建议方案)》和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与中职的专业分类、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有的高职专业无对口中职专业,而有的中职专业无对应的高职专业。由于目前尚无高职针对三校生招生的专业指导性目录,不少高职院校对招生专业所对口的中职专业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不清楚,对于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也无相应的鼓励政策,许多中职生对报考的高职专业不熟悉,导致中职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的比例较低。
六、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增加技能考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权重
从种类上分,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主要由“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和“加分”四部分组成。其中“统一入学测试”主要由教委统一组织,“素质技能测试”由33所高职院校(联盟)负责开展实施,“校考技能测试”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开展,“加分”政策以教委为主制定、各学校结合实际实施。
从标准上看,市统考试卷要尽量体现“三校生”入学后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可以根据“三校生”考试大纲,分别对《语文》《数学》《外语》命题,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任选二门作为测试试卷,这样便于“三校生”复习。
从方法上讲,目前在学校招生上文化考试已经做到统一试卷,而技能考试应给予各类高职院校更多自,不搞统一模式,以充分体现自主招生的特点,特别在自主招生的高中生中,应该加大院校技能考试的比例,真正体现学院的自。
从权重上分配,高职招生的技能考试要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调整总分中各项成绩的权重,学校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提高为40%~50%,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30%~50%,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20%。
(二)加强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技能考试命题工作,逐步强化技能考试的“含金量”
可从部分合作的实习、实训企业中抽调相关人员,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考试题目的甄选。同时对不同人员要分类别进行技能考试,对于没有与报考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者,必须参加高职技能考试,技能考试项目要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组织专家实施技能考试。学校具有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站的可由学校按规定要求实施技能考试,无对应职业资格考试的则由学校按照规定要求组织技能考试,多校招生同一专业的宜采用联考。
(三)进一步规范证书制度,统一高职自主招生录取加分标准
报考高职对口专业并具有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建议可免其技能考试。其技能考试成绩计算的具体方法为:获五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技能考试满分的80%计算,获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满分的90%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按满分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全能一等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可免试入学。作为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建议规范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加分,各项的加分实施统一标准。同时就加分问题专题开会讨论,在加分把握和掌控问题上保持相对一致,防止各高校为抢生源而自降门槛,造成恶性循环。
(四)制订上海市高职招收三校生对口专业指导性目录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02-01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发展,高分子体系已经从高分子改性逐渐向高分子合成、构筑、光电功能高分子等方向转变。人们的生活也从高分子化学中受益匪浅,小到日常可见的材料、油漆以及涂料等,大到在科研研究方面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分离膜、酶、树脂等。现在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向已经转向了新功能材料,在目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看,高分子化学会和其它学科相互之间相继结合穿插,一定会在纳米材料、智能等一系列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适应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所有研究项目都向绿色科学方向发展。
1 现如今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情况
自从20世纪到现在,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然资源已经露出了疲态,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使用高分子化学进行材料的合成。有数字表明,在之前的40年中,使用材料的速度正在以每10年五倍增长,人类三大合成材料,其中包括塑料、橡胶、纤维,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增长速度。新型的材料,特别表现在合成材料,在工业、建筑、农业、电子技术方面都被广泛使用,极大的支撑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动力源泉。
2 高分子化学不同领域的使用分析
使用高分子化学的研究都处于高端技术领域,它的发展方向一定会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各种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以后的高分子化学一定会其它领域相互融合,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注定会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向纳米、绿色和智能等方向转变,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2.1 使地球更加绿色化
在现在很多工业发达的城市,天空中都会飘着非常浓郁的黑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严重的污染。绿色,在现在被认为是没有污染、再生性或者可以循环使用。在没有污染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相对的减少污染源。现在的情况表明,化学行业中具有污染和治理两个方面的性质,可以对绿色使用材料进行研究,也可以继续对环境造成恶化。例如:在研制的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溶解剂、中间物品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弃液体等都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元凶,若长期的进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事情发生。
2.2 减少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依赖
目前研究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众所周知,石油是经过地球非常漫长孕育才出现的,另外,石油也是现如今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能源,石油资源现在正在快速的减少,而且不能快速的进行补充,所以人们现在非常急切的找到可以代替石油使用的资源,这已经成为现在高分子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对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比率进行调节,对物质的微观特性、宏观特性以及表面性质进行加强控制,也许这种物质就会满足一些行业的使用要求,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可以把这种物质作为材料使用。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配置的时候就会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并对使用材料和环境进行相互协调,这是现如今化学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现在很多高分子合成材料都非常依赖石油资源。想要解决目前的情况,可以对天然高分子进行利用,这其中也应该包含对无机高分子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现在由石油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因为原子中以碳为主要元素,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氮、氧等原子,所以被称为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是因为主链上的组成原子中不含碳。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判断,大约有40~50种元素可以成为长链分子。现在引起科学家高度重视的一种无机高分子,它的主链上都是硅原子,并且含有有机侧链的聚硅烷。
2.3 使高分子材料不断纳米化
现在很多高分子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经过重新排列组合之后的反应空间要比原子的大小大出很多,所以,化学反应的研究要在一个受限空间之中进行。若在有限的空间中,像纳米量级的片层当中,小型分子由于和片层分子相互作用而且还在一个比较受限的空间内进行排列,之后产生单体聚合,聚合之后的产物的拓扑结构不会再受限的空间内进行全部的复制,这种情况和自由空间的结果完全不同。我们也许会在受限制空间内进行聚合反应的分子中提炼出高分子纳米化学的定义。化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纳米量级的分子和原子,但是因为没有精细的方式,没有达到可以在纳米尺度上精确控制分子或者原子的程度,所以现如今很难做到对分子的精准设计,使化学的合成让人感觉非常的粗放。高分子化学在纳米程度上精要精确的按照分子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分子链中的原子配比位置以及相互结合的方式,通过纳米技术对分子、原子和分子链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达到对高分子各级结构的位置确定。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控制新合成材料的功能和特性。
2.4 面向智能材料的高分子化学研究路线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以合成材料为标志的,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标志将会是智能材料。高分子化学仍然是进入智能材料时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自身具有的功能可以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有意识的进行调节和修复等一系列措施,这就是智能材料的基本定义。现在科学家已经了解高分子有软物质这一特征,简单说就是可以对外场具有反应。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把能源、信息以及材料称为支撑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而且材料也是能源以及信息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从出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开始,人类就在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可以找到使用广泛的新型材料,可以广泛的使用在计算机、生物、海洋等一系列领域当中。高分子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不断前进,正在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很多功能非常强健并且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
参考文献
[1]王立艳.《高分子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4):108-109.
我国城市居民一般能收看到30~60套有线电视电视节目,而广大边远农村地区只能接收到2~5套无线电视节目,而且效果都不太理想,有的地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电视的“盲区”。在中国现有的农村电视收视群体中,无线覆盖仍然是主要的接收方式,然而过去各种农村无线电视覆盖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电视用户通过模拟无线方式接收电视信号,目前全国共有3.7亿户家庭,其中依靠有线接收为1.26亿户,无线接收为2.21亿户,大多数分布在城郊和农村,用户分散,管理难度大。这么多的农村用户,他们跟城镇居民一样同属于我国公民,他们有理由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享受一样多的电视节目,而不是几套覆盖效果不佳的电视节目。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让老百姓都看上数字电视,不仅是我们的口号,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应该得以实现。
但是,如果通过有线方式来覆盖这2亿多户的用户,存在太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投入资金大、建网周期长、可靠性低,抗自然灾害(风、雪、雨、雷)的能力不强,网络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在雷击密集地区,往往一次雷雨天气过后,网络中有源设备损坏率在20~30%,严重的可达到50%,让维护人员疲于奔命,每年投入的维修资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有线网络使用周期短,一般情况下,有线电视网的使用周期为8~10年,环境恶劣的地区有线网络也只有5年左右使用周期,网络老化之后,信号质量无法保证,故障率倍增,必须再次投入布设新的网络。此外,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国标地面数字电视不但能够有效解决“村村通”工程主要考虑覆盖率的问题,而且,系统采用MPEG数字压缩方式,可大量的节约频率资源,在原来只能传送1套模拟节目的8MHz带宽内,可高质量的传送8~10套数字电视节目,实现覆盖区域用户全部收看丰富多彩的数字电视节目。仅需增加几个频点,即可把相当于城镇有线电视节目数量的几十套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覆盖农村地区,让本地电视、体育影视、央视专业加密收费频道等节目进入每一个家庭,实现真正的村村通、户户通数字广播电视。
根据这样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一个被命名为“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DTMB)”的标准。这个标准(简称“国标”)2006年8月正式对外公布,成为我国广播领域里唯一的强制性的标准,从8月1日开始执行。广电总局的规划是2008年开始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2008年6月底,也就是奥运会开播之前,我们国家的六个奥运城市(北京、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以及广州、深圳两个城市,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方式传输的高清电视开播,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更是走在前列。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年底我国将在更多的城市进行试点播出高清电视。
数字电视有三种传输方式:有线宽带网、空中(地面覆盖)和卫星传输。空中和卫星传输属于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目前,虽然地面数字电视市场还没有迎来爆发式增长,但是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却是毋庸置疑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即可以满足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包括车载、楼宇、便携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又可以向广大农村提供优质价廉的服务。地面移动数字电视有很多内在的优点:一方面,在技术上地面传输方式的建网成本相对较低,其工程成本大约是有线覆盖的1/5,而后期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建网周期特别快,可靠性高,抗自然灾害(风、雪、雨、雷)的能力强。卫星电视广播用于农村覆盖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在村里把卫星信号在一点接收下来,然后再用其他手段传到每户。由于卫星的大面积覆盖特性决定了它无法传送本地区节目,这也使得卫星电视广播业务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在无线传输中,国标地面移动电视更优越其它无线传输方式(MMDS、MUDS),其主要表现在: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由于信号穿透力性和抗干扰性都很强,受地理环境(丘陵、湖泊、高楼、森林树木)和天气(雨、雪、风)影响很小;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支持移动和便携接收。另一方面,在业务模式上,地面数字电视业务目前所面向的市场较为明确,盈利模式相当清晰。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将为这一市场的加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由此可以见,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是解决我国广大城市郊区和农村用户看好电视最佳途径,在不久的将来,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将是紧跟有线宽带网的第二大网,甚至有可能在尚未开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地区,直接成为有线数字电视的标准。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方案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覆盖传输系统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将数据检测与信道估计分别对待,以获得最佳接收效果。该方案融合了各方面提出的方案的优点,采用了频谱效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宽带信号传输的TDS-OFDM技术,纠错编码采用了最新的低密度校验码(LDPC),信道估计采用了时域的伪随机(PN)序列作为参考信号。与现有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欧洲的DVB-T、日本的ISDB-T、美国的ATSC等)相比,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采用的TDS-OFDM技术是一种时域信号处理与频域信号处理相结合的创新技术,具有多项基础性技术发明。
和国外现有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相比,DTMB具有多项鲜明特点和领先水平:它有中国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有相关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及设计、开发能力;适合我国国情,与模拟电视广播系统兼容,可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发射台站,建设成本低;综合性能(抗干扰能力,接收性能、传输速率和容量等)优于国际上三个现有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具有可扩展性,在同一平台上支持固定、便携、移动和手持接收设备;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使系统能实现多媒体服务,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为上海高清ADTB-T单载波与清华凌汛DMB-T多载波融合方案。我们按覆盖、接收效果对比,对原有设备的兼容性与利用率、前端发射设备性价比等进行多方比较,推荐上海高清ADTB-T单载波方案,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广电城乡市场的质优价廉的数字电视方案。
几种无线电视覆盖方案对比
微波传输覆盖(MMDS/MUDS)
MMDS称为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是一种通过视距传输为基础的电视分配传输技术,按着 GY/T123-98标准规定,它的正常工作频段为2.5GHz~2.7GHz,即 S 波段,能容纳23个 PAL制频道。(MUDS 则是把 DVB-C 标准搬到 UHF频段,而不是数字MMDS 的 S 频段)。MMDS技术自九十年代初进入我国,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MDS技术正全面从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的,而且从 S 波段向 U 波段延伸。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城市可以采用 HFC扩大网络覆盖,但对广大农村,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山区及偏远贫困地区,采用HFC是不现实的,MMDS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覆盖手段。因此随着MMDS系统采用数字压缩和数字传输技术,扩大频道容量,提高系统可靠性,MMDS又有重新崛起的势头。近两年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一批MMDS数字电视运营机构,这说明数字电视在农村是有市场的。然而,数字 MMDS 系统基于DVB-C 标准,而DVB-C 本来是为最可靠的同轴或光缆系统传输的数字电视而制定的标准,信道特性属于高斯信道模型。把 DVB-C 系统直接搬到开路的 S 波段,如果是视距传播,还属于高斯信道模式。但如果接收点周围有丘陵、湖泊、高楼、森林树木,或者室内固定接收时,信道就变为了瑞利信道模型;如果移动车载接收,信道就具有时变性,用莱斯信道模型描述,而DVB-C 所采用的技术对瑞利和莱斯信道模式是不适合的,会产生很多问题:
只适应于平原环境,不适用于丘陵、湖泊、高楼、森林树木等环境;
由于不能有效抵抗多径干扰,对用户天线的稳定性要求过高,天线摇动时容易误码;
由于不能有效地抵抗多普勒频域,不支持移动和便携接收;
由于穿透力弱和多径干扰,不支持室内天线接收;
没有省电机理,不支持手持设备的接收;
纠错性能差,抵抗干扰能力弱,不能很好地抵抗电器和汽车火花等脉冲干扰;
不能构建同频网(SFN),不利于频率规划和提高频率利用率;
不能有效地抵抗同频道干扰;
受温度、雨雪天气影响大,对树木等障碍物的穿透和绕射能力差;
我国明确规定,不再采用MMDS和MUDS传输电视信号,原建的MMDS和MUDS系统,要在近期强制更新升级为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
卫星覆盖
目前,卫星电视广播用于农村覆盖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在村里把卫星信号在一点接收下来,然后再用其他手段传到每户。同时,由于卫星的大面积覆盖特性决定了它无法传送本地区节目,这也使得卫星电视广播业务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在我国很多地方默许农村用户使用C波段卫星接收天线接收中星6B的卫星电视信号,但不容易对用户进行管理,用户收看国外电视节目的现象屡有发生,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宣传造成负面影响;近期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开通,虽然情况略有好转,但一样无法让用户收看到当地节目、体育影视、专业收费频道等,这让农村地区在视听享受上仍远落后于城镇地区,而当地领导、政府的政策、精神也无法及时传达到农村电视用户家中,当地电视广告市场也难以在农村地区有所收获,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缺失本地化节目,永远是卫星电视的软肋,也是卫星电视无法取代地面数字电视的最重要原因。
国标数字地面电视是无线电视覆盖的最佳方案
国标ADTB-T单载波数字地面电视(以下提到的数字地面电视除特别说明,均指国标ADTB-T单载波数字地面电视)借鉴了数字通信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适合中国国情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与现有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相比,此方案是一种时域信号处理与频域信号处理相结合的创新技术,从而可以同时发挥数字信号处理在时域和频域的特点。和国内外数字电视无线覆盖相比国标数字地面电视是无线电视覆盖的佳方案:
国家政策的支持,符合国家标准,为农村的地面覆盖铺平道路;
建网成本低、组网快, 可以利用现有的微波链路、高山发射站和模拟发射机;
支持邻频传输,可有效利用闲置的频率(邻频传输在单载波数字电视上非常容易实现,为节省开路频道资源提供了技术保证);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支持农村室内天线接收;
调制方式采用了TDS-OFDM技术,频谱效率高,适于宽带信号传输;
采用了最新的纠错编码 LDPC 码,抗干扰能力强;
能够实现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在无遮挡地区,单频道数字功率20w可覆盖半径超过35km的范围,基本覆盖每个县的农村地区,用户端使用简单的八木天线即可完美接收数字电视,这在其他调制方式和模拟电视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能够更好地支持城域、省域单频网,使组建全国的数字电视无线网成为可
支持移动电视和手机电视,为地面数字电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在战争、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可能会被严重破坏,而地面数字电视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讯,这在抢险救灾、稳定人心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ADTB-T国标单载波系统市场大有可为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未来的空间还有多大,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十分关心的问题。统计在册的1 亿有线电视用户绝大部分属于城镇用户,目前我国拥有3 亿多台电视机,尚有2 亿农村用户还不能收看有线电视。这2 亿多用户使得有线电视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商家、运营商争夺的主战场。由于资金、技术、投资回报等等诸多问题,使得目前的农村广大电视用户只能收看有限的电视台信号,不能收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大力发展网络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用户,同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加大投资回收力度,而不是过多的强调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国标ADTB-T单载波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以稳定优异的质量保证、相对低廉的价格,为在农村地区完成数字电视覆盖,做出物质上的保证。作为国标系统,不可能朝令夕改,其政策风险不复存在,反而是各地方政府会积极予以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投资城乡地面数字电视,可以为各地广电部门找到一条低成本的合法可行的经营之路,必然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到经济和政治上的回报。
财务分析
基本数据
投入部分:数字前端、ADTB-T国标单载波系统 前端及基站、收费管理系统、末端解扰器、运营费用、维护费用;
收入部分:初装费、收视费;
说明:由于ADTB-T国标单载波系统前端基站的功率不同、补点基站数不同,价格差异也大,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以一万户为计,信道数为5,若每个频道传输8 套节目,则共有40 套电视节目。按照农村现在普遍的收费标准,初装费为每户每年380 元,收视费为12 元/月。运营成本是网络收入的10%,维护成本每年是设备投入的10%。
财务分析
收支分析如下:如果达到1万用户,在不发展新用户的情况下,网络收入为180 万元,以后每年如此,若再发展用户收入更可观。用户数量越多,网络收益就更大,可以看出ADTB-T国标单载波数字数字电视系统在农村的经济效益还是很显著的。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不利,第三年也可收回ADTB-T国标单载波系统成本。这是保守的算法,实际上即使加上管理人员开支、行政开支、维护开支等,第三年后也应该可以进入盈利期,这是当前很多业务都无法比拟的,尤其在金融风暴的今天,资金需要寻找安全的投资项目,城乡国标数字地面电视项目是很有吸引力的。
另外,由于本系统的CA 可以实现单套节目收费,可以对任何节目授权,因此,还可以增加一部分增值业务收费。扩大数字电视收视范围,还可以扩大当地电视广告受众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从完成村村通数字电视广播造福老百姓、传播党的声音来看,其政治意义更是不可估量。
从以上分析来看,农村发展ADTB-T国标单载波系统,是最好的解决城乡地区数字电视传输的方式,无论是从网络的技术解决方式,还是从资金投入来说,都是农村数字电视的一场革命。■
【参考文献】
1、广电总局《国标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2、深圳市数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CASSMS BOSS宣传资料》
自1920年德国科学家H.Staudinger提出大分子概念以来,高分子科学迅猛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生产的理论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分子科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其内容包括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加工和高分子材料;课程知识点多,概念多,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在独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导论课程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学学时数较少(本校为34学时),而且在大学期间只有这一门高分子相关课程。所以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为其今后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及特点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具备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也称三本院校,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线主要介于二者之间。
1.1 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本科层次,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成长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一本、二本院校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有着明显区别。
1.2 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通性,也有自身比较突出的特点[2]。分析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情况,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a.入学时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少,甚至有部分江苏考生在高中阶段都没有选修化学;
b.对本专业缺乏归属感,很多学生是调剂生,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用处不大;
c.自控能力不强,无故旷课、不交作业、考试突击等现象较多;
d.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掌握较差,甚至有同学出现挂科现象;
e.动手能力较强,对社会实践的要求比较强烈。
2、教学建议
根据本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导论课程几年的情况,结合同行经验[3-4]、自身教学体会和学生意见,对独立学院高分子导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教师观念转变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及专业建设年限较短,目前师资力量主要依附母体院校。一部分教师是从母体院校外聘的兼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自身在母体院校已承担较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精力有限,而且多年来形成了一本、二本的教学定势,惯于按照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往往会把内容讲的过深,理论性太强,常常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发出“想把我们培养成科学家”的感慨。另一部分教师是学校自有年轻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自己学习体会或老教师教学经验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很好的根据独立学院“三本”的生源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明确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且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2 合理选择教材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后主动复习和预习的情况很少,寻找相关书本文献学习的更少,所得知识大都依赖于课本和课堂,所以参考教材的选用很重要。
高分子导论教材版本较多,主要章节包括概论、链式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结构、聚合物的性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这些教材主要是面对普通高等教育,整体内容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鉴于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适用于独立学院的教材,本校目前选用董炎明编著的《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该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而且书中有很多小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随时关注教材信息,寻找更为适合的教材。
2.3 明确教学内容侧重点
应用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高分子的世界,理解和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框架、概念和原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或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提供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的深度上要求相对偏低,但是作为仅有的一门高分子课程,课程内容要有代表性。
高分子科学四个知识板块中,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是讲解重点,安排28学时左右,而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加工则重在与实践结合,以讲座或参观的形式学习。
在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中,紧紧围绕“如何合成聚合物”这条主线,重点介绍自由基聚合和逐步聚合,离子聚合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作为次重点,而配位聚合则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其中涉及到很多公式,比如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部分,有引发速率方程、链增长速率方程、稳态假设下的自由基浓度方式、聚合总速率方程等[5],弱化公式的推导,而将关注度放在公式的理解应用上。
高分子物理则围绕着“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这条主线,重在二者的对应关系。此部分涉及到较多的曲线,比如线性非晶态聚合物的形变-温度曲线,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重点介绍曲线各段所代表的意义、对应的结构要求、相互的异同之点,而对精确的曲线函数推导完全忽略,所涉及到的比较前沿的结构模型也适当弱化。
2.4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而且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自卑、畏缩心理,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讲解和实物、模型演示相结合,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多种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2.4.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或旷课、课后不复习、作业抄袭、考试突击等的现象比较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引导性的措施:
a.课前布置预习题,并在上课时提问,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b.讲课之前列出本堂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点,在下课之前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解答上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
c.课后习题不单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查,还要包括部分拓展性内容,引导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或是网络资源,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d.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取某种实用的高分子材料,课后查阅相关知识,相互讨论,并选取代表以讲课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2.4.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今多媒体技术非常发达,对其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了探索[6-7]。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多媒体课件,课件并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板书教学,比如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理论公式的学习和推导,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这时就应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化学软件实现分子结构的模拟、构型的转变等,直观形象,对高分子的链结构、构型转变等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很有帮助,还可以将简单高分子实验制作成视频,比如学生在学习自由基聚合中的自动加速效应时,由于没有感官印象而难以掌握,可以通过视频将这一过程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分析理解。
2.4.3 紧密联系生活
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分子科学支撑着庞大的高分子工业,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到处都是高分子制品,在讲述高聚物名称和结构时,展示此种聚合物的制品,引导学生通过制品的特点来推断聚合物的特点,加深印象,还可以简单介绍行业内代表性的生产及加工单位。独立学院多有产学研共建平台、学生实训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高分子生产加工基地,了解比较成熟的高分子合成工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过程等。
2.5 改革考核体系
考核是教学成果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试卷定生死,存在诸多弊端,建议将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这部分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环节;另一部分是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
高分子导论的主要理论考核内容是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这是两个虽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方向,可以分别考试,同比重计入总分。考试可以采取开卷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高分子化学中反应动力学部分有很多的公式,学生记忆上存在困难,可以适当采取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而高分子物理中多是对规律的解释和应用,采取闭卷的形式。
3、结语
高分子导论作为一门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在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课时数少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22日
[2] 于丽波,本三院校学生特点分析,科技信息,2011,8:69
[3] 方征平 郭正虹,在独立学院开展高分子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高分子通报,2009,8:74-78
[4] 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引言
金属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非常好,为了我国高分子化学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作为培养未来研发人才的高校在相关教学过程中需要开拓思路,积极调整课程方案,通过最有效果的教学让学生成为我国高分子化学领域将来最得力的研发生产人员。
一、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科研,靠近生产
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本身,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在目前的很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或者授课方法方式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以致学,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学分而学,为了简单的成绩和通过毕业而学。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每节课都要提前备课,充分准备,把该节课所讲内容在目前高分子化学科研、生产领域的应用情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提高他们对本节课的重视程度。在上课的时候,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会在课文理论知识之外为他们充分准备课堂理论内容相关的科研成果和高分子化学实际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在可能的情况下,带领他们参观科研单位,参观生产基地,切身感受体会自己所学课程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前景。让他们不只是理解理论知识,还要紧密的联系实际的科研和生产,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铺垫。
二、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参与式的互动式教学。从形式上对以往的授课进行改变,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都必须对课本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仅仅预习是不够的。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不是以前老师在讲台上说同学在讲台下听这种完全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授课模式。同学要经过对授课内容的了解,经过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则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有针对性的解决每个同学遇到的问题,让课堂变得有活力。除此之外课堂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视角为主,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这就需要老师发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发挥出参与式教学的特色,否则课堂会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老师既不能主导课堂,学生也没有学习和思考的动力,那样不是参与式教学的目标。
三、通过实验让理论联系科研,联系生产
实验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有直观的了解,对于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有验证的过程,也可应通过实验的动手操作过程增加同学对高分子化学的兴趣。除此之外,也能通过复杂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来让学生观察高分子材料的外观特征,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在高分子材料上的感官表现,增加同学对高分子材料的熟悉程度。也可以安排同学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总结,提高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实验不应当停留在实验室,当有些非常复杂的实验或者对操作技术和实验设施设备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不管是图片、动画还是视频资料,都可以作为多媒体实验教学的教学工具,这样不仅可以立体的展现教学内容,还能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抓住同学的注意力,为实际的教学工作提供服务。这就需要老师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操作技术,最好的情况是老师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需求编制自己的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 作为实验教学,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实验主题,在老师的协助下完善实验方案,同学之间按照兴趣和能力自由分组、自主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可以通过独立操作实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并丰富参与方式,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同学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操作实验的能力,为我国将来的高分子化学的科研和实际生产培养扎实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传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2).
[2]庄启昕,郑安呐,李欣欣,钱 军,李 慧,韩哲文.体现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高分子通报,2008(1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Polymer Professional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Teaching
Abstract Polymer science has become many non polymer students required or elective courses, for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in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course teaching on the one hand should be based on professional nee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reform in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high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高分子科学是工科院校高分子化工、化学和材料等系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已渗透于各个领域与学科,形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交叉学科。也被列为理科、师范院校化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对于与高分子相关的专业,专业课程一般设置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其中高分子化学侧重聚合反应机理的学习,高分子物理重点介绍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使学生对高分子科学的两个侧面有较为系统的掌握。而对于非高分子专业,则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一般将这两门课揉合在一起,开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大连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在有机化工、日用化工、高分子精细化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对高分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但与高分子专业相比,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学时数相对偏少,课程的学时数为48 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对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等相关知识有较好的掌握,授课内容的选择及讲授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此与非高分子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与交流。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的基础概念、逐步聚合、链式聚合、共聚合以及聚合物的化学变化;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及其与高分子的机械、热、电等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概念多,公式多,内容抽象,再加上学时少,学生平时对相关知识了解少,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一方面突出重点、难点及成熟理论,另一方面突出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关系密切的知识和理论。例如缩聚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等从高分子化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看是两大类聚合反应的代表反应,从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看,也是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其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方法等重点进行讲授,讲深讲透。而逐步聚合中的氢移位反应、链式聚合中的阴离子聚合,共聚合反应及聚合物的化学变化等内容也是与高分子精细化工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在缩聚和自由基聚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为详细的讲授。对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则只做一般性介绍, 简要论述尚在发展的理论和尚不成熟的相关机理。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链式聚合反应各种单体对聚合机理的选择性、自由基聚合机理和动力学,缩聚反应动力学等进行重点介绍,并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及课后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相对容易的内容如聚合方法则让学生自学,从而达到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少讲、精讲的目的,增强了教学效果。
2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高分子教学中,不仅分子式复杂冗长,而且一些机理的表述和数学公式的推导也很繁杂,板书费时费力。仅靠“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学效率较低。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不但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直观、易懂,而且授课信息量加大,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公式推导过程过于机械,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路不能完全跟上演示速度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多媒体技术如何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我们在高分子化学的课堂授课中,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反应过程、聚合方法讲述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例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通过分子结构的展示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内容的掌握,而介绍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时,更是以动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聚合过程的理解;但是当涉及公式的理论推导时,如聚合动力学、Flory分布式等,则采用板书的方式一步步推导,同时采用启发和相关知识复习回顾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高分子化学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必要开设一定的实验课程,一般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有苯乙烯的悬浮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改性醋酸乙烯乳胶的制备等。我们在开设这些基础性的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传统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继续延伸,加入涂料的配制、检测及应用等内容组成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最初的原料出发,得到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产品。另外根据本专业教师的科研内容及学生的专业方向开设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制备、应用等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对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又使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研究方向的了解和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对高分子各种合成及改性反应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了理解,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如何提高讲授的趣味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课题。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绪论部分为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及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上课伊始就通过例举天然橡胶的例子:如果年产1000吨天然橡胶,需要30万亩热带土地,栽种300万株橡胶树,经6~8年的生长时间,并且需要5千名割胶工人的劳动;而年产1000吨合成橡胶,只需要建占地10亩的工厂,由10名工人即可完成,使高分子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当讲到聚合物的概念和特性时,为加深理解,将单体比作鸽子,而聚合物就好像好多只脚互相拴在一起的一长串鸽子,虽然每只鸽子理论上仍能飞动,但因为相邻鸽子的影响,这一串鸽子和单个鸽子在性质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学生这样一想,不但聚合物的概念易于理解了,而且聚合物的特点,例如只有固态和粘流态,而没有气态,也非常易于理解了。
另一方面,注意将高分子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知识引入课堂,例如在“聚合方法”一章,介绍超临界CO2 作为“绿色介质”的聚合研究进展;在讲授阴离子活性聚合时,介绍“自由基活性聚合”及其研究进展;在讲授“逐步聚合”时, 介绍白色污染和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研究进展等;这样讲了后,同学们感到收获较大,而且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也体会到: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枯燥的专业课同样可以上得有声有色。
5 课后交流,倾听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应该转变到新课程的要求上来。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大学的授课,教师上课结束后一般与学生之间少有相互交流的时间,课后学生对于一些关键、难点问题仍百思不得其解时,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甚至信心,这对于相对较难的专业基础课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如能在课下和他们做进一步的讨论,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年轻教师与学生的年纪相差不太大,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如果教师让学生感觉彼此是朋友,这对于课程学习也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课下沟通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作者所在的学校校园网建设很完备,每个学生宿舍都可以很方便地上网。作者也时常会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当然这其中大多是学习问题,也有一些生活甚至思想问题。借助网络,教师可以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 结语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且较难掌握的课程,作为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和生动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参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应从备课、上课、课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只有做好每个环节,应用于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 邹汉涛,刘晓洪,黄年华,左丹英,刘洪涛.《高分子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