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0 22:0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60-0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案例”内容的“导学”,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并能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达到自我提升。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Word、PowerPoint、FrontPage这三款软件同是办公系列软件,在软件的整体布局和操作上存在类同性,所以笔者把设计应用文档、制作多媒体作品、设计主题网站这三个章节的内容整合起来作为一个大模块,并以“美丽的家乡――天目湖”这一主题案例的实践、完善为主线,引导学生系统选择、学习、应用各种信息技能,深刻思考案例的发展和完善、创新的过程,从而系统地掌握处理、信息的技术技能。同时,我又把这一大模块分设为以下三个小模块:分别制作一份《美丽的家乡――天目湖》的文选、多媒体作品、主题网站。通过以下三种形式把三个小模块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完成这一主题的创新与制作。

一、主体式案例:完善思考,完成模块内知识整合――公共模块的学习

1. 学生自主创新,设计一份具有自我特色的文稿脚本并采集素材

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设计应用文档、制作多媒体作品、设计主题网站这三个章节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所以每开始一章节的讲授就让学生设计新脚本、体验新情境、采集新素材,不仅每次让学生重复学习,而且形成了学生学完一个软件丢一个软件的现象。把它们三个模块整合之后,统一以“美丽的家乡――天目湖”为主线,要求学生统一采集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图片等素材,并根据主题思想设计一个综合的脚本介绍家乡美。通过这种整合不仅免去了学生和教师的重复劳动,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统一学习软件的设计界面,掌握软件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三款软件的界面分布大致相同,是一个系列的软件,通过统一介绍,能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首先是各类工具的使用,它们的操作模式是类似的,一般都是插入对象、选中对象、通过工具面板中的各类工具对对象进行各类编辑。其次,教学生学会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通过“帮助”菜单寻求帮助的方法。

二、阶梯式案例:演变实践、自我提升――完成子模块的学习

总模块的设计与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模式,但是没有对其进行综合的实践,由于每款软件在操作上的个别差异,故设计以下三个案例,对总设计进行三种不同形式的实现。

1. 案例1:制作《美丽的家乡――天目湖》文选(设计应用文档)

在公共模块的基础上,利用Word这些技能把“美丽的家乡――天目湖”的方案转变为作文选,并将其打印成文稿装订成册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通过案例1的实现,学生已能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与自己和需求完美结合,把知识生活化。

2. 案例2:制作《美丽的家乡――天目湖》多媒体作品(制作幻灯片)

经过案例1的学习,学生已经处于一个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即如何利用文档处理技术来完成主题的实现。学生在完成一个作品后,情绪上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时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适当引导,提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制作的文选内容更加丰富,并且能够“动”起来。即利用PowerPoint完成对主题的实现,在案例1实现的基础上在页面中添加声音、按钮、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对其中的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并且通过建立超级链接实现页面的相互切换。案例2的制作在案例1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与总结,学生通过案例2的制作能认识到本系列软件使用的基本特征,通过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实现了自主提升。

3. 案例3:制作“美丽的家乡――天目湖”网站(设计主题网站)

经过案例1和案例2的学习,学生已能灵活地掌握各种工具的运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设计主题网站是对该案例的进一步升华,在学生设计时可向他们提出需求:如何通过网络向更多的人介绍天目湖的美丽。

本案例在对前面案例涉及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回顾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向纵深方向发展。要求学生能利用FrontPage制作主题网站,在利用公共模块中介绍的工具编辑网页以外,新增如何利用表格布局网页、框架网页的实现等内容。网页之间的相互跳转可参照案例2中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类推实现。在案例的最后,可要求学生把前两个作品放进自己的网站,实现模块之间的整合。

三、分层式案例:自主探索,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

阶梯式案例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这条主线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当前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自主拓展,以避免“吃不饱”现象。如在案例1中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宣传天目湖的海报,在案例3中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做一个小型的留言板以实现与网友之间的互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案例性的迁移运用,探讨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都可以寻找到规律,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一些问题教师可不用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提升、优化课堂教学。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63-0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过程设计来达到这一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正冲击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而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

下面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以及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学科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进而得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必要性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对于操作知识的教学,笔者给出新旧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

(1)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前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在上课的时候,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比如:讲“Photoshop图层”这节课时,总是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图层,图层的相关定义、操作,然后演示如何新建图层、复制图层、链接图层,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去做。通过实际教学发现,这种教法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没讲完就会操作了,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就讲完了,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教师在说什么,你讲你的,他玩他的,这种方法不仅学习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案教学方式。通过学案的使用,同样一节课上下来,不仅学生很有兴趣学习,教学效果也很理想。学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各个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给出,以探索问题来引出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案中还有具体的情境导入,有每一个任务的操作知识点和提示信息,重要的是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模块,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不同的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并在不知不觉的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例如:讲“Photoshop图层”这节课时,采用了如下的学案。

[自

标\&操作任务\&达成目标\&自我评价\&房间里物品杂乱无章,请你帮助史努比布置房间\&1.把三幅壁画挂到墙上,把鲜花摆放到桌子上\&链接图层

移动图层顺序\&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2.房间里有一袋垃圾,请你找出来,并清理出去\&显示/隐藏图层

删除图层\&3.在床的两侧摆放两个床头柜,并在床头柜上摆放一个台灯\&复制图层\&小

手\&打开“动物乐园”文件夹下的文件“动物乐园.psd”,根据要求完成动物乐园的整理,完成后保存文件。

1.沿着湖北边种上三棵小树(复制图层)

2.在大树丛中有一株盛开的太阳花,请找出来(隐藏图层)

3.让Kitty猫坐在树墩上晒太阳(链接图层、移动图层顺序)\&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

[拓

高\&使用“动物乐园”文件夹下的素材,运用学习的图层知识,制作一幅宣传海报。你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让更多的小动物到你的动物乐园来玩吧。

完成后保存为“动物乐园.jpg”文件到桌面。

小提示:

(2)调整图像大小:“编辑”菜单自由变换

通过调整,图像可以改变方向,改变大小,尝试一下吧。\&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

这节课并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是图层,怎么建立新图层,而是设定了一个小的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到史努比的故事中,帮着史努比整理杂乱无章的房间,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单独的名字,进而得到图层的概念和更立体形象的认识。而且很多操作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参照学案中的提示,自己动手完成的,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有了一种小小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能够完成自学目标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在“小试身手”一栏中则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运用出来,进一步完成了知识的理解和升华。虽然,操作的任务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这也满足了学生小小的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所有学生基本的要求就是达到这一模块的学习。还有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来完成拓展提高。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可鼓励学生设想、畅谈他们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作作品,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小组的互帮互助、互追互赶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掌握和升华。最后学生提交作品,并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互评作品的优缺点等。

可见,使用学案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一节课可以轻轻松松地上下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笔者发现通过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很好地取得教学效果。而且学案的使用也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持性、自信心及勤奋、踏实等性格特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综上所述,学案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 朱立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8).

[2] 许云峰,张利波.信息技术课堂任务的有效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2009,(6).

[3] 李宁.利用学案导学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

(下),2012,(11).

[4] 田立宏,王娟.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的转变[J].

篇(3)

在汉语中,智慧即“能够迅速、正确、灵活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和智能,而是一种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人们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智慧教育对人们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其中唐烨伟博士通过实践研究,按照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程度将智慧课堂和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①平移型应用。将书本中的知识平移到媒体环境中,此种应用将媒体当作一种教学工具,先进于原始的教鞭、黑板,促进教育发展,但不能使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②按照整合点针对型应用。相比第一层次该应用能够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应用,节省时间,提升效果,但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等仍沿用传统方式,不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③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型应用。在理想条件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突破媒体技术、教育思想等的束缚,理想设计,尽量满足,这为教学、学习带来很多变化,是目前教育已经达到的层次。④智慧型应用。在该层次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构想该用什么样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技术变成学生构想和验证的工具,对教学产生巨大影响,也是目前教育致力于达到的层次。

由传统教育到智慧教育的演变,需教师、学生及技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进步,如技术经过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学习需求、教学需求等情况下由教师的教学工具变成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工具(如图1)。

1.教师功能变化

传统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领导者,学生学习目标、掌握知识层次及过程、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等均由其设计、制定并组织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师的教育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搜集资料方式开始多样化,教学相比以前也更加灵活多样,但总免不了“课堂主宰者”这一角色的担当。而智慧课堂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由传统的“教”转变为现代意义的“引”,由此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有效提升。

2.技术角色转变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系统中,技术由单纯地由教师使用转变为学生和教师都使用的角色。技术自运用到教学中以来,一直是教师教学资源搜集的工具,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课堂上使用甚少,而在智慧教育中,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能力提升,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习的有力工具。

3.学生角色转变

在智慧教育中,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加工机器,转变为主动学习构建的智慧者。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各方面通过智慧教育学习过程均得到有益锻炼和提升,是教学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关键。

首先,智慧课堂能够促进师生交互,优化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由一般的单向传递(教师传递给学生)转变为双向传递(师生交互),师生更多地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个性化学习;其次,智慧教育中媒体角色的变化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媒体这一工具更好地吸收、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激发下一轮学习的动力。

智慧教育有效提升语文学习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孕育出智慧教育这一高阶教育形态,相比当前教育形式更多具备公平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学习个性化等多个理想化教育的核心特征,更加适合语文学科的学习。

智慧课堂的开展,能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其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方面均实现个性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创新性得到有效提升,知识由原来的“给”转变为现在的“探”,由单一转变为多维,如对一个成语的学习,原来要求是记住、理解并知道成语来源,这些信息均由教师或课本给予,而在智慧课堂中则要学生自己寻找,并且学生还要寻找不同情境去运用知识,这样探究出来的知识比给予的知识更易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信息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先进技术如网络学习空间、云平台、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撑下智慧课堂的构建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契机。笔者就智慧课堂中用到的信息技术做了分类总结,并将教师和学生对其运用进行了简单分类(如图2)。

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中的运用,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是指能够触摸到的实物,如基本的桌椅、座位等一般教室中具有的,在图中没有特别提及,只提出智慧课堂中的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其中电子白板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相比PPT更易操作演示;平板电脑则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使用的,方便师生之间资源的推送、管理和服务,是智慧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和学习工具。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极大地增加了其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有益影响;微课、网络和平台等软环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的有效工具,如教学平台、管理平台、评价平台、服务平台、云平台等有效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案例设计

《倡议书专题学习――做鸟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以期完成某种任务或展开某项活动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遵循一般书信的格式,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一般包括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日期,倡议书的规范格式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组成。通过专题活动学习明确倡议书的格式组成、适用对象、使用范围和作用,体验语文学习对日常生活的帮助,同时通过不同小组在课堂展示学习成果,能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扩展合作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基于之前对语文的学习基础,学生已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但对倡议书这一应用文还停留在知道、了解这一层面上,需要对这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学生已适应小组学习法,并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效沟通交流,组内基本能够合理分工,互相补充,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较好地展开。对于资料的搜集,学生已掌握方法,并适应智慧课堂这一新型教学环境,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倡议书的写作方法及要求;明确鸟类在文学、艺术、科学、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人的影响;培养独立查寻资料和协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总结归纳,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倡议书的写作规范和写作内容。

难点: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5.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提供范围,学生通过电子书包、网络查找有关鸟的资料;温习微课《倡议书的写法》。

课上:

①情境导入(展示鸟的系列图片)。鸟以艳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美妙的飞翔点缀着大自然的美景,又以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为人类的朋友。在爱鸟周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开展的主题是“做鸟类的朋友”综合实践活动。

②出示活动任务,明确活动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课前查找到的资料再次分类归纳(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任务,考察组织、分工、协调能力)。

③小组汇报展示。教师提示在每个组展示讲解的同时,其余三组要仔细听并且做记录。一个组讲解完毕后,会向其余三组各提一个问题。每个组回答正确与否,决定该组是否得分以及最终的自我检测评价等级。

结合活动目标设置组别,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文学组、艺术组、生态环境组和生活科技组。

④设置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学习,完成教师推送的题目,对自己的学习做一简单测评,明确学习成果和不足。

课后:各组进行自我检测评价,以帮助活动主体了解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有多大程度的实现。教师提供《倡议书的写法》微视频,让学生拟写保护鸟类倡议书,学习倡议书的写法。教师适时总结倡议书的写法并点拨、拓展:鸟类在文学、艺术、生态环境、生活科技等方面对人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伙伴、朋友,我们要像保护鸟类一样保护它们。

智慧反思

篇(4)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过程。

②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原理。

③感受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几种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②掌握分析问题、呈现观点和交流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实践活动中领略智能信息处理的神奇魅力,形成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的探索愿望。

②在应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体验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③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学科,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需要更多人为之投入与付出,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二、内容分析

1、本课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它是人工智能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现在的高中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这一前沿技术。本节课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借助软件来模拟相关的工具)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智能信息处理的过程,并对其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

2、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沿着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自然会涉及到信息智能处理,这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高中学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本节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感受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交流和呈现观点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生,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本课来说是很好的前提。同时通过前面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他们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具备根据任务需求,操作工具软件来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节教学主题是用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目标是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学生对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和环境接触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不易过深,过多,重在体验,感悟、兴趣激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中关于机器人的视频报道和科讯嘉联的机器人客服服务,给学生以未来人工智能的引领。

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通过询问学生该视频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今天最新的信息智能处理的成果,以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引入本课课题:

二、自学教材(P72-73)

(1)给3—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关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1、什么是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3、你用过(或了解)哪些智能信息处理?

(2)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相对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2、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问题求解、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数据库、智能机器人、博弈、自动程序设计、自动定理证明、智能等。

3、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

模式识别:

语音输入、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指纹识别、脸部识别等;

机器翻译:金山快译、翻译网站等。

三、探究交流

(1)教师播放视频

(2)学生以“我看人机大战”为主题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和观点,阐述“能不能让计算机完全代替人来处理信息?”。通过讨论,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让学生在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感受其趣味性和喜悦。学生讨论后发言并总结。

播放无人驾驶相关视频,感受汽车技术中的人工智能。

四、拓展体验

(1)利用“金山快译”软件和手机端的“谷歌翻译”,翻译文章和通过“谷歌翻译”实现即时翻译的效果;

(2)学生获取有关“虚拟现实”的概念及应用,教师通过播放有关“虚拟现实”的视频,让学生更近距离的了解“虚拟现实”在“现实”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2、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军事航天(模拟驾驶、训练)、室内设计(演示)、影视、生物工程

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五、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练习题;

六、课堂小结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相对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篇(5)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知识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大量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基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在中学就已学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或在家里就拥有电脑,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悉;有些学生对计算机不感兴趣,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有些同学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接受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觉得内容简单,心不在焉。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尺度。因此,可在开学初举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让计算机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免修基础学习,选修其他应用性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如Photoshop、VB、FoxPro等,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继续进行基础学习,这也使得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平均,较容易把握教学尺度。

另外,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觉得这门课的实用性不大。而且课堂上对知识点的一步步讲解,也使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无聊,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应该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教师指导下教学,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寻求实现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能够促使学生更懂得尊重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强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打破了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教学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案例教学法应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可贵之处在于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化教学实施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培养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以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一)word案例:个人简历的制作。

个人简历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简介,是评价和认定学生的主要材料,在很多的场合需要使用,例如学校里社团的招新、学生会干部招募、甚至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本案例制作的个人简历首先有一个封面,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专业、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使用艺术字、图片、文本框、水印等技术进行制作。简历正文以项目符号进行分类划分,介绍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主干课程、爱好与特长、自我评价等。通过此简历的设计,把word文档中字体、段落的设置,项目标号、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的插入,背景、页面的设置、页面边框的添加、分栏等知识点融会其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非常实用,学得更加主动和用心。

(二)word案例:策划书的制作。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经常需要使用word制作长文档,如社团活动的策划书、论文等。这个案例以一个社团活动策划书作为素材,其中的活动安排以表格形式记录,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插入和设置,然后通过对整个文档进行格式设置,让学生学习排版的一般技巧,学会设置标题样式、段落的大纲级别,熟悉分隔符、页眉页脚的插入和设置,会使用文档结构图进行查看、创建目录等。

(三)Excel案例:学生成绩分析。

在日常的使用中,同学们会经常使用Excel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因此设置一个学生成绩分析的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Excel的相关操作。首先通过简单的格式设置,了解Excel中字体格式、单元格数字类型、边框、对齐方式、行距、列宽等的设置,然后进行计算学生总分、平均分、排名、突出显示不及格人数等的操作,让学生学习Excel表格中函数的插入、条件格式的设置,然后进一步按某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简单筛选或高级筛选,讲解Excel中的简单数据处理,最后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画出相应的分析图表,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创建和修饰。

(四)PowerPoint案例:学校简介。

有时候,同学们需要针对某些主题进行演讲,例如学习交流、毕业答辩、产品介绍等,这都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这个工具。本案例通过制作一个学校简介的PPT,讲解在PowerPoint中如何新建幻灯片,选择幻灯片模板,设置配色方案、母板、备注内容等,并在不同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表格、艺术字、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重点介绍如何设置幻灯片的播放效果,如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放映等。

经过一年的教学验证,使用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觉得学习的知识实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质量,也能让学生更灵活的掌握了office这些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在期末的上机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四、总结

教育的任务不是将信息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利用有效、使用的概念来充实学生的头脑,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融会贯通,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案例的设计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新课程、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34-148.

篇(6)

一、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准备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愿望和兴趣”和在生活中、身边以及生产实践中,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研究物理,是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物理的开篇章节——“科学之旅”的主要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的思路如下: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物理教学的情境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②阐明物理是有趣的要通过一组富有趣味性、效果明显、过程简单的实验。③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手实验的乐趣,教师和学生要亲手操作一组实验,实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展开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物理有用的同时,对物理研究什么进一步说明。④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精神,引入物理学家牛顿的科学发现故事,同时为了增强趣味性,介绍几位有名科学家的故事。⑤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实验”和“观察”,通过“磁现象”这组能让学生理解的实验投影显示,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法是“观察和实验”。⑥为了让学生实践,作业中设计可动手做、取材容易三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喜爱物理实验。

教学准备:演示的实验器材要准备投影仪、电、声、力光等等,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和设备。

二、导入“科学之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

导语:今天让我们乘坐科学之舟——物理(板书)这门新课程,去月球旅行,开启我们的新的科学之旅吧!

课件播放: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对月球的了解,现在我们来科学的设想一下,未来月球的新居民区,针对展示图说说相关月球的知识。

学生讲述:人在月球上会飘起来,也可以调的很高,月球上没有空气、风、水、声音。

教师讲述:同学们知道很多啊,但是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为了解除我们更多的谜团,就要我们学习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过渡语:目前,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在月球上已经联合建立了国际空间站,我国的神九也已经登上了月球,并且将来在月球上,我们也会有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到那个时候,月球和地球互相之间的来往已经不足为奇。因此就让我们现在开始积极地准备吧,学好物理科学知识。

三、新授

1.人教版有趣、有用的物理

导语:物理现象十分有趣,是一个个的谜,千变万化。

首先利用多媒体对实验装置画面图2、3、4进行分别展示,提出问题,通过互动后,再由教师演示实验,师生共同观察演示实验。

①如图1:教师提出问题:“用冷水能够使热水沸腾吗?不用加热吗?”教师在在学生将信将疑猜想的时候演示实验,并且简单的说理:“原来啊,这是气压造成的”。

②如图2:老师进行提问:“你们知道彩色电视机是怎么产生各种颜色的吗?”在学生们进行猜测后,教师出示实验装置转动陀螺,让学生认真观察纸板上的颜色,然后去掉某种圆形纸板上的色纸,再重新做实验,让学生说出变化。教师解疑:“原来是利用色光的混合,电视机才能调出各种颜色的”。

③如图3:把一个喇叭用硬纸片糊起来,做成一个“小舞台”,在音乐声中让台上的小人起舞,在观察中,学生会产生疑惑,小人为什么在喇叭响的时候能够翩翩起舞呢?教师解疑:“原来震动的发声体能够使小人跳舞啊。”学生开始人人动手实验。④为了使书仍旧留在原地,快速抽动书本压住纸条;⑤用摩擦后的钢笔去吸引纸屑。

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学生和老师举例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多媒体同步展示一下五个实验,大胆的说出有关实验演示的应用,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认识到有趣、有用的物理学习,同时说明物理研究什么。

实验演示①提出纯物质、制药等利用低温沸腾的热现象;②彩虹、彩电等物体颜色之谜的光现象;③人耳听声音和电视等发声体振动的声现象;④乘客公交车在刹车的时候前倾物体惯性的力学现象;⑤化纤物容易带啪啪声和灰尘等带电吸引轻小物体的电现象。

板书:物理学声、光、力、电、热等等形形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上学习知道。

2.怎么学好物理

导语:我们对物理已经感受到了有趣、有用,也知道了研究物理学什么,那么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呢?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形式展示课本的四幅图,了解牛顿对物理是怎么研究的。

牛顿猜想:为了使月球不逃离力的作用,要拉住它。也许跟拉着物体使它落向地面的力是一样的。牛顿通过此猜想发现了万有吸引定律。

教师结合上面所述,还可以讲述一些趣味的物理学家故事,如:牛顿在读书思考的时候,把怀表当成了鸡蛋煮;在洗澡的时候,阿基米德发现了皇冠鉴别真假的方法,激动地高呼“我发现了”当时冲出澡堂都忘记穿衣服。正是物理学家对这些现象观察、思考、探究、实验,才有了多彩的科学世界。

人教版书: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通过大家的熟悉的磁铁吸铁的现象我们来说明如何进行实验,初步感受如何观察和实验。

实验演示⑥磁铁两极磁性强,两端吸引铁屑多;⑦异名磁极相吸,同名刺激相斥;⑧为了方便学生的观察,通过投影仪呈现分布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和小磁针的状况,采用旋转360°的动画效果立体呈现然后分布磁感线的状况。

实验总结,并板书:重视物理的实验和观察学习;联系社会和实际;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总结

师生对本课节的主要内容共同回忆:有趣有用的物理、对声、热、光、电、力等自然现象进行物理研究;观察、实验、思考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问题非常普遍,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的进步和发展。在有些学校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也不够,何谈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秩序和安排也存在很大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供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具体表现

1.课程安排欠缺科学性

在一般的学校,信息课程都被安排在下午,这个时候的学生容易犯困,对于知识的接受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使用计算机设备的时候,更多的是玩游戏、聊天、看看视频等,根本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去听老师讲课。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欠缺科学性,这让学生和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都觉得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所以课堂的利用率就低,完不成教学任务只能草草了事。

2.课堂秩序混乱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讲话,甚至运用一些“小手段”让计算机设备脱离老师的控制,导致机房中很多a计算机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同时,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也不够,没办法“镇压”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无法维持一个正常有序的上课环境,导致课堂低效。

3.教学节奏混乱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过于简单,没办法吸引全部学生的注意力,就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玩游戏聊天,影响了其他勉强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或者是讲解的课程过于繁琐,学生不能完成。导致学生和老师的节奏脱节,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成因

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混乱的课堂纪律以及学生并不浓厚的兴趣,导致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漠视。在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完全没有压力;70%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帮助,也不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各种升学考试;66%的学生曾在课堂上玩游戏聊天,32%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玩游戏。学生们把信息技术课当成忙碌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消遣,这样的消极态度就导致了课堂低效的现象。

2.施教行为不规范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了解,发现大多数的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中不注重技巧和策略的结合,主要有以下表现:

(1)教学时机控制不当。比如,学生在进行教材后面“亲身体验”中的操作题目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强行控制界面,中断学生操作,让学生心生厌烦。再有动手操作的任务时也会兴致勃勃。亲身体验就是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感受,比如:在学习动画制作的时候,让学生操作完,并提出自己操作中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们多数是在给学生们演示,很少停下来提问。比如:在讲解教材中“开动脑筋”这一环节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又或者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时候,用什么便捷的办法将所有排序排好,就可以让学生来回答。

3.教学方案设计粗糙

大多数教师运用的教案都是老版本或者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并没有考虑实际的教学情况。

4.教材使用受限

新课改之前的教学教材已经是时代的遗弃物。新课改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所以,旧版教材的使用已经成了一种限制。

三、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解决办法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的书中还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教你一招”等小栏目。通过“走进精彩”“科学之谜”“科技前沿”“网络史话”等四个教学单元,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工、处理、和交流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提升教师专业的成长

首先,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自我价值也会因此实现。其次,教学领导也要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力支持,保证正常教学。

2.优化课堂设计

只有优秀的教案和优秀的讲台感染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熟悉学生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让学生感受技术的价值

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低效问题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坚持和不断探索,由量的积累转变成质的飞跃,取得课堂效率以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手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影响到社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习性相结合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并学会搜集、整理、处理以及应用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给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手段,重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2.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教学的不重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像对传统课程那样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学校的重视。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常被其它的课程替代,教师也是临时拼凑,缺乏技术水平高以及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学校对课程的设置较为随意,不能安排充足的课时来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管理过于混乱和松弛,师生引不起重视,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学校容易缺乏新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很多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过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课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考核方式也呈现为单一的书面理论知识考试,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提不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3硬件设施建设的缺乏

由于信息技术和其它课程不同的是需要相应的计算机来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教学硬件设施。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材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也需要相应的升级,原有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校相应的计算机很多是早期建设的,设备设施老化,计算机使用的系统也过于老化,很多用户终端的学生机缺乏相应的外存设备,即光驱、硬盘等,很多机房的配备不能满足现在新增加的flash以及photoshop等教学内容。上课时学校机器的老化还会让机器死机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的学校由于更新设备设施资金投入过大,教师很多采用多媒体演示,不让学生去实践操作,这就让学生不能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之改进措施

3.1加强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

学校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整体信息技术教育。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保证充足的课程来保证信息技术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校还要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资金投入,在硬件设备以及教师等方面来保证初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做到坚持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跟上时代信息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贯彻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探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2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

学校存在缺乏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很多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这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应该引进具备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师,并要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还要经常组织教师去一流学校参观和交流,做好借鉴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很多还担任着学校相关信息技术的更新工作。学校要配备相应的人员来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让教师能够安心来完成教学任务。

3.3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研究

学校信息技术的教材选择要结合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学校教材的选择要立足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注重立体化课程的开发。教师还要注重对教材的研究,研究合适的教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要符合大纲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3.4更新硬件设备设施

当学校的硬件设备设施不能满足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要根据现有的硬件条件以及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这样要防止因为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当出现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及时的向售后服务部门联系,更新设备,还要及时的反映给学校,来更换相应的服务器和设备。最后,由于现在计算机家庭普及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来让学生回家完成和巩固。

4.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大力重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并要积极探讨信息技术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还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综合)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运用,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总结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及时完善和改进。

一、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受到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来自于家长、老师、学校有关应试观念的影响,片面的觉得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副科,与更为重要的升学考试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意义不大,因此在个人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表现的都比较差,甚至于有些学校为了给学生腾出更多用来进行中考复习的实践,主观上压缩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有的甚至直接取消和停止信息技术的教学安排,这些学校层面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群体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贴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缘故,其在学科知识更新方面非常快,整个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非常快,所以信息技术教材等内容的更新上也应当紧跟学科更新发展的脚步,于是很多出版商都看上了这块肥肉,在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动机驱使下,大量大规模的印发出版信息技术教材,却忽视了教材内容的实际质量,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借助行政命令的手段,在当地初中学校中强制推行本地单位编写的教材,限制外省外地教材的进入,而这些教材往往不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而过多的集中于书面知识的讲授,还有教材编写模式陈旧,书面语言过于成人化,没有考虑初中学生的实际语言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情况。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技术作为跟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属于一门技能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的基础复合型工具课程,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实务的应用掌握方面,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认R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而显示出的一些特殊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方法的使用还不够合理到位,更多的都是沿用其他传统学科的陈旧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比较落后和单一,过于注重理论教授,而忽视了操作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逐渐偏离了原本的教学轨道,整体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二、完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措施

(一)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主动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技能的灌输,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讲,每节信息技术课的情境设计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否与对象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相符,是否具有适当的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切实从现实生活着手,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外界事物,提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flas可以将一些枯燥无味的信息元素变得生动起来,活灵活现,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二)优化教材质量,明确教学任务

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培养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广大初中生能够切实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在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而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一定要拥有一套突出强调主题化和活动化的高水平教材,教材内容的编写宗旨要凸显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要学什么就教什么的理念。在低年级学习过的知识到高年级依旧可以学习,知识在应用层面和细节学习深度上要做好渐进的突破和更新。

篇(10)

随着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作用日益显得更突出,这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教学经验,谈谈新时期如何有效组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供广大同仁参考与指正。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由以前计算机课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巨大转变,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学校以考试科目作为初中课程设置的重要指挥棒,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存在混日子的心理。上课夹着教科书,打开电脑,想讲多少就讲多少,没有课前准备好的教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陈旧教学观念,从以下方面积极转变。

1.教师观念的转变。一些学校当初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学生将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娱乐课、游戏课,文化课之余的放松课,可上也可不上。学校不重视,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常常处于边缘、微不足道的位置,学生的轻视,使得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低下,因为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得到学校与学生的认可。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范围,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我们要端正教学态度,切实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层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管理。

2.学生观念的转变。虽然有新课改指挥棒的影响,但真正要让学生观念发生大的变化,就必须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下工夫,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还停留在计算机课和微机课的层面上。我们在学期初用几节课的时间解决学生观念认识问题,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学习观念,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在学习行动上加以重视。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保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其受重视程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要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转变教学观念,爱护学生,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长期作为小副科的信息技术课教师由于得不到学校足够的重视,上课时穿戴变得随意,不修边幅,无精打采。可想而知,这样的精神状态很难引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一走进课堂,学生就能从举止言行中体会到老师的心情和状态,也会受到精神状态的影响和熏陶,这就为一堂课的学习气氛奠定基调,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信息技术学科由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也就在不断加深。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沟通和掌握交流的主动权,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绝不能让他们认为我们不食人间烟火,并拒之于千里之外。

3.教师要善于控制情绪。我们不能把不好情绪带进课堂,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一走上神圣的讲台,心中就应该只有孩子们,而丢掉一切烦恼。”这是由我们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要求。对课堂偶发事件,我们既要驾驭自己的情绪,又要很好地控制课堂局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偶发事件。

三、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经过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究,教学方法日益丰富和完善,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实效。如何科学、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我认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篇(11)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很多的中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程的时候都是抱着玩的心态,觉得可以上网、 玩游戏,真正用于学习和查资料的只占少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他们来说只是提供了一种更先进、更有乐趣的活动课程。不仅在学校是这样,在家庭中电脑和信息技术也都是用于娱乐居多,真正用来学习的很少。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熏陶下很容易被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对策

根据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出现的各种情况,经过认真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问题是可以完全避免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对于部分无法改变的因素,只能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

1.纠正错误认识,引导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首先就要纠正学生对计算机的错误认识,端正学习的态度,在娱乐的同时重点学习信息技术在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课题或者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收集有用的信息,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不仅仅只是休闲娱乐的工具,更主要的功能是对于学习、生活、工作的辅助功能。

2.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正确引导学生去探索、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3.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案,想好教学实例,还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如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提出同样的操作任务,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知识范围,提高操作的难度,让学生有主动创造与发挥的余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操作的要求,鼓励为主,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就Microsoft Word的启动方法为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准备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单击“开始”菜单,单击“程序”,单击“MicrosoftWord”程序图标。

第二种方法: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Word”快捷图标。

通过教师讲解,这两种方法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方法,这个时候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有效合作,共同学习探讨,共同进步。经过多次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指出启动程序的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从“开始”菜单的“程序”子菜单中启动应用程序;

第二种方法:双击桌面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的图标;

第三种方法:单击任务栏上的快捷方式的图标;

第四种方法:从窗口或资源管理器中双击应用程序的文件名。

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多元化的评价

适当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我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也从不批评,而是积极鼓励和耐心辅导他,特别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进行充分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学习的信心。事实证明,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继续摸索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小姗.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26

[2]于红梅.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