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
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
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9 (3):63-67.
[2] 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15-20.
0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内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自确立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整体而言,研究方向定为三项,其一,作为生产要素,将人力资源向生产函数内引进,进而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其二,新经济学影响下,通过企业理论,解释企业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资源;其三,人力资源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而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都是经济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区域,利用互相协作的同时进行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签订经济条款,在经济层次形成一个整体,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即由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深化为经济政策的统一。经济学家于1950年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可理解为在多个经济区域内,消除或削弱参与体间的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动状态发展。自上世纪90年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和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多种管理形式有效运用组织内外具有关联性的人力资源,以此满足组织现阶段及其后期发展需求,确保达成组织目标及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招聘、培训、绩效等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协调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避免冲突、矛盾,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2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由理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理论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认为对收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个人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逐步引入宏观经济学领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经济增长理论背景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又迎来了新。为此,针对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进行分析,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化。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空间结构配置合理化、制度规范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自然资源,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且不得以牺牲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要求经济增长逐步由依赖物质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人力资源积累可实现相关生产要素如资本等收益递增。3)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选择路径。人力资本流动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区域经济的经济收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资源,优选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将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各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即有针对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必须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利用率,转变落后的发展扶持观念,实现人与物有机结合的开发利用目标。也就是为达到各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转变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改善当地社会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将教育投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增强农村扶持力度,为我国广大农民谋福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社会竞争愈加激励的今天,针对社会成员再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要求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将无形的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资源,通过提高人们的各项素质,为自身、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优化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是指按照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物质资本,以本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为根本,通过调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项政策,如人口、劳动力等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经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地区配置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及现状,适当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应严格按照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良好的待遇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增强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区人才流动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地区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才,减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合理引进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引进重点。2)优化人力资源部门配置。新部门、新行业的诞生及发展与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针对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配置应选取较高层次技术人员;对于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配置选取一般层次人员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际情况,要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及时调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优先发展行业、新型产业给予一定扶持及优惠,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必须及时、定期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确化。同时,根据各个地市人力资源要求,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各类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质。3)优化人力资源企业配置。人力资源企业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换言之,就是实现人与岗位最优化,将最适合的人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保证人力资源充分结合物质资本才能实现最大价值作用发挥,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经济效益,这也是人力资源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为此,针对当前高技术人才紧缺,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物质设备资源价值的现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规划、长远目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岗选人,人尽其才”,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岗位上,将人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进而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人才保证。
4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中国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问题。为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人”这一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地区发展现状,提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京津冀一体化到底路在何方?[DB/OL].[2017-03-02]..
在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再起。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无论在一体化的程度上、经济联合组织的数量上和规模上,还是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京津冀作为我国北方的中心经济地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层,必然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进行发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发展机制和条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而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到经济政策统一的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是在区域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上的合作与协调,如何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如何实现跨界资源的联合开发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产业转移,政府应把重点放在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上,鼓励企业组成跨行政区企业集团或企业联合体,推动资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消减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经贸发展和企业联合的障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各个地区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而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必然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
(1)经济一体化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区域经济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生产积聚效应使区域内部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这就是一体化的消费效应,消费效应又成为生产效应与贸易效应正反馈的加速器和调节器,不断促进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深化。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现实的竞争性,会由此引发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导致了一体化相关的生产要素新的积聚与扩散,也会使一些与被替代产品相关的生产要素重新开发新的产品,资源配置更佳,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效益的扩大,而且有利于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提高一体化区域对外的竞争。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性。一个比较大的区域规模一般拥有较大量的区域生产要素,通过实施一体化,诱发生产要素的积聚与扩散,资源重新配置,容易产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的规模效应(突破瓶颈要素的限制,创建新的产业,开发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等),提高要素之间的替代强度,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交易成本机制。主要包括关税降低、可接近性和行政经济。关税降低产生大量贸易,必然诱致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以及相应的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可接近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取决于地理距离和运输方式及其成本。社会文化距离越小越容易形成经济一体化,并且地理距离越小,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的差别往往也不大。由于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要求和倡导取消相互关税,建立一致的工商管理规则,目的是减少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不必要的额外开支和时间浪费,即行政经济。
即,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由它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规模经济性、交易成本机制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组织机制
为了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提高区域的经济地位产业转移,产生了相互之间通过合作实现自觉经济融合的趋势,以求实现地区范围的各组成部分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在本地区内更有效地配置,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体组织机制是一体化进程的“变压器”,能够加快或阻碍一体化的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
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如何分工,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产业和空间结构一体化以及政府间政策的协调问题,都是现实经济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前沿问题。其中,大都市圈或经济圈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
1.区域经济的差异和分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生产要素禀赋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内容的不同,这促使不同地区之间商品交换和生产要素流动,使不同地区结成一种互补和竞争关系。生产要素差异性越大,区际劳动分工越明显,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专业化生产部门。
2.近邻的区域空间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物质载体
区域合作就其地域条件而言,首先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自然地域单元,这个地域单元要求各个合作主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地域上是一个相邻接的整体。共同的地域空间是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最为基本的载体和依托,而且在相邻的一定空间范围和联系通道内,对于各类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改善宏观区域管理,设立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等都比较方便。
3.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实行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源泉
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从资源分布梯度和经济技术水平分布梯度的角度展开的,更是建立在利益趋同性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区都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必然是利益驱动下的一种战略选择,获得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赢是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源泉。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目前,京津已进入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取代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也势必超过第二产业。河北的冶金、建材、医药、石化、纺织、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原材料产量在京津冀都市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三地在产业分工与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前景。
1.区域内部产业转移初步形成
在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方面,北京市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唐山。首钢与河北唐钢共同打造的京唐钢铁联合公司已经在唐山曹妃甸建立。同时,河北政府向外宣布未来5年内在正定投资58亿元打造一个北方最大的纺织工业园区,这一计划的着眼点瞄准了京津冀区域。除此之外产业转移,由京津向河北单向的产业转移的局势在近两年有所逆转。华龙、神威、海湾、恒利这些急需扩张生存空间的河北民企纷纷进京。这样布局正是为了深化京津冀经济合作,促进北京工业与津冀地区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
2.区域交通一体化初显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保障。京津城市轨道、京津第二条高速公路,已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京承高速三期项目启动,计划2009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除此之外,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全国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于07年12月16日顺利实现轨道全面铺通,京津两地可实现30分钟直达。而到2011年底,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将提前通车。随着京广客专、京沪高铁、津秦客专、保津城铁等工程的建设和逐步投入运营,快速轨道将织就“京津冀快速交通圈”,在500公里范围内的重要城市之间实现2-3小时通达,是京津冀未来交通一体化的方向。
3.市场开放程度逐渐加大
京、津、冀三地在市场开放等方面均有合作。政策上,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发改委一直为促进区域交流合作制定规划和意见,交流区域合作发展情况,沟通规划、产业、政策等信息,研究当前和近期区域合作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督促落实省市政府议定的区域合作工作,为打破区域界限、推动区域内市场活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天津滨海新区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京、津、冀三地的产业联系,是三地加强经济融合的一个重要合作平台。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淡薄,缺乏合作意识
多年来,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影响,长期实行自然垄断、贸易保护、市场分割、自成体系的封闭政策,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城区系统生产建设重复布局和地区工业结构趋同,技术上不了档次,专业化仅仅停留在产品的专业化上。受区位因素的影响,河北省与京津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不公平竞争导致区域经济畸形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宏观效益整体水平的发挥。
2.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区域合作组织形式松散,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的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属于一种倡导式的磋商机制产业转移,限制了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的深度合作。当前京津冀区域政府协调机制的形式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利益一致的大的合作没有启动,有关大项目尚待进一步磋商。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津水源保护区、大型旅游项目、大型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大项目。
3.缺乏区域组织保障系统以及协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由于京津冀地区分工体系与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区域经济组织与区域经济活动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的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仍然限制在行政区范围内,缺乏区域层面的审视,市场分割、贸易摩擦、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受区域系统内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以及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争资源等矛盾突出。如在机场、港口建设方面相互竞争,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导致区域整体发展相对缓慢。
4.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链断裂
城市之间的功能合作与产业分工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北京和天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两市的同构产业主要集中在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制造等部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两地在资源、能源、项目等方面的争夺。在京津冀区域内还没有形成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金融、信息服务和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方面还比较欠缺,至今还没有形成由占据高端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建立的区域完整产业链。北京在这方面的转变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大城市,还没有与周围城市形成相互依托的产业链条,与天津、河北的合作还缺乏深度。
5.京津的“空吸”作用大于辐射效应
由于北京地区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导致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区域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带动力,可能会导致没有经济腹地。孤岛型现代化出现,区域内低等级城镇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偏少,能够接受核心经济辐射的能力有限,无法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也难以很好的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梯度转移。
6.京津冀区域市场的统一有待进一步深化
京津冀尚未形成区域统一市场,影响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使三地难以实现对生产要素的有效共享,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不多,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较差。虽然京津冀三地在市场开放等方面有了初步的合作,但是这种开放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深。京津冀三地在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供求信息传递、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从而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有“谁来做地区龙头老大”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在作怪,致使三地缺少实质性联合。如果谁都想当“老大”产业转移,以此牟取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政策资源,而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也不愿与他人共享,那么这个一体化就不会得到深入发展和强化,特别是京、津两个直辖市在区域内的定位和协调问题不解决,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道路就不会顺畅。
四、京津冀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整合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社会的综合目标
对各区域的发展目标进行整合,形成京津冀在发展目标上的共识,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追求社会公平。发挥经济扶持与财政优惠政策的积极效应,建立财政转移、产业转移、人才转移和科技转移的四个机制,发挥京津和河北省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方面的优势,对河北省边穷落后地区给予财政补助,平衡该地区经济的自我积累能力与整个区域的协调能力。加大向落后地区公共卫生、医疗和社会救助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强化政府间协作
建立区域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市场开放、实行优惠政策、进行区域援助、完善转移支付,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设和补偿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各层次主体之间彼此协作,密切配合,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总体框架,共同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三)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障碍
区域经济的联系、互动直至一体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在市场导向下,微观企业不断集聚、不断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构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一直是京津冀区域协作的重要目标。首先,京津冀三地计划联手完善商品市场,发展物流与贸易合作,建设区域农副产品统一市场。其次,相互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突破体制障碍产业转移,合作发展劳务、金融、产权、房地产、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形成京津冀合理的空间结构
随着京津冀区域分工程度的加深,建设从北京经廊坊到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的宽大的城市—产业带,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重点。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天津滨海开发区即亦庄—廊坊—武清—塘沽—曹妃甸一线位于北京东南方向,有高速公路直达海港,产业基础已初具规模,是该都市圈产业发展的最佳首选地带。利用京津冀的比较优势,将工业布局向东南方向扩展,使廊坊开发区和香河开发区、北京东南部的开发区和东部的工业园区等在空间上逐步渗透、融合,形成对等结网,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联结而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城市—产业带与北京—石家庄产业带、北京—唐山—秦皇岛产业带和渤海湾沿岸产业带,共同构建一个合理的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
(五)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
京津冀都市圈应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合理分工,功能外溢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合理构建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唐山、石家庄为次中心,各市合理分工协作的城市体系。将北京定位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际交往、国际金融中心和电子产业中心城市。把天津定位为重化工、外贸口岸和商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电子产业中心。将石家庄打造成中国药都和华北重要商埠,建立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的比重和层次,大力发展金融、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中小城市要接受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充当大企业的加工基地。
(六)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统筹规划,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基础设施共同建设和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共同发展。要把京津冀区域视为一个整体,认真研究京津冀之间重大基础设施配置关系问题,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能源、环保、防灾抗灾等基础设施方面统筹规划,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利用。
(七)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利益补偿机制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京津相对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和上游,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而河北则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是资源的输出者,在土地、供水、生态、人才,包括将来为京津的人口输出而进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产业转移,将为京津提供很大支持。而且,在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中,河北可能会承接来自京津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环境方面承受较大的牺牲。所以,京津冀应做好规划,统一调度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尽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如水资源补偿机制、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等,以协调各方发展利益,做到三方合作的共赢。
国内外经验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是诱人的,而且近年来,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通过实质性的合作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绩效和社会效应,也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建构一个行之有效的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决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杨宏玲.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04期;
[2]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韩士元,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经济地理,2009年 06期;
3、我国外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4、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5、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
6、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因及对策
7、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
8、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0、中部崛起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1、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
12、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1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
14、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5、新型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
1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7、区域贸易安排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与挑战
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效应分析
20、国际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21、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22、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
23、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启示
24、标准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2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
26、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
27、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
28、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29、全球电子商务模式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30、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1、河南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32、河南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对策研究
33、河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4、河南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5、河南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6、河南进口贸易的发展前景分析
37、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38、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39、试析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40、cepa对河南省外贸发展的影响
41、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42、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4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
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45、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46、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47、对外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
48、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研究
49、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
50、论fdi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51、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影响分析
52、试析对外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
5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探索
54、中印外贸发展战略比较浅析
55、河南省跨国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6、河南省出口农产品(食品)绿色营销问题分析
57、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58、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59、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提升问题研究
60、我国对外贸易协调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61、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62、西方对华出口贸易限制的新动向研究
63、我国通货紧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64、我国贸易救济问题研究
65、涉外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
6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
67、中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
6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69、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70、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
71、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2、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73、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74、试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营销定价关系
75、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6、浅析中美经贸关系
77、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78、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79、对外开放战略与中部崛起
80、试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81、试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82、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约束条件
83、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及约束条件
84、我国资本外逃的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
85、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及其现实可行性
86、论当代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87、论战略产业保护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8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89、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
90、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91、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
92、论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
93、论跨国公司转移作价的方法及其防范措施
94、论跨国兼并与国际垄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95、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
96、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结构调整研究
97、论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
摘 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新趋势,考察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点。文章开头介绍了北美自贸区与欧盟的发展现状,中间部分采用ADF检验、协整回归、误差修正模型(ECM),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北美自贸区与欧盟的经济增长效应,结论显示欧盟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性高于北美自贸区。
关键词 :北美自贸区;欧盟;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258-04
如图1所示,2012年欧盟GDP总值达16.67万亿美元(现价美元),人口总数50560万,欧盟内部服务(不包括政府间服务)贸易额和货物贸易额分别为101.8万亿美元、363.7万亿美元;图2则显示,2012年北美自贸区的GDP总额19.24万亿美元,自贸区对外出口贸易额2.4万亿美元,FDI流入量2256.54亿美元。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作为“北北型”(参与国为发达国家的经济组织)和“南北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典型代表。比较分析欧盟、北美自贸区的运行特点以及区域内经济增长效应,有助于深层次、客观真实的反映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这对其他正在筹建或已经建成的区域自贸区的建设与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包括经济增长效应、贸易效应、投资效应、收入分配等多种动态和静态效应。本文主要研究比较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因为区域经济效应主要通过投资、贸易、技术外溢、劳动就业等方式产生。文章选取区内贸易、成员国投资、区内GDP作为分析变量,采用实证模型比较研究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
(一)实证分析方法介绍
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研究北美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涉及的变量进行ADF检验,进而对修正后的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不仅从长期角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影响,而且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影响,力求使实证结果更具说服力。本文只给出了北美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所涉及的变量ADF检验、协整模型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的详细过程,最后直接给出北美自贸区、欧盟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结果。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欧盟、北美自贸区GDP、成员国投资(NT)、区内贸易(NM)经济指标作为模型变量,其中成员国GDP为被解释变量,成员国投资(NT)、区内贸易(NM)为解释变量。为提高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对比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数据的时间跨度统一设置为1980-2012年。1995年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1994年北美自贸区成立。因为1995年和1994年离的比较近,所以考察欧盟经济增长效应所需数据以欧盟15国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模型中的变量GDP、NT、NM代表的数据是欧盟15国或北美自贸区三国单项数据的总和,其中GDP的数据取自IMF数据库,NT的数据来源于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NM的数据取自UNcomtrade数据库。
(三)变量ADF检验
由于谬误相关和谬误回归问题的存在,检验变量的非平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单位根检验是检查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其中ADF检验是最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ADF检验通过在回归方程右边加入变量уt的滞后差分项来控制高阶序列相关.
原假设:序列存在一个单位根;备选假设:不存在单位根的序列уt可能还包含常数项和数据趋势项。
表3中显示,各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变换后成为平稳序列。下面继续采用协整理论对北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进行定量分析。
(四)协整回归
协整分析主要是检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同阶单整的条件下,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采用协整检验二阶段法:首先,进行协整回归;其次,对协整回归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若残差序列平稳,则模型中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回归结果如下:
由上述协整回归结果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
将上述方程的残差序列记为{et},并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序列具有平稳性,则变量LGDP与LNT、LN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5显示,残差序列{et}的ADF检验统计值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t统计值,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et}为平稳序列。这表明协整方程中的变量序列LGDP与LNT、LN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中的变量能够较好的表达经济意义,表示北美自贸区成员国投资、贸易每增长1%,会分别引起自贸区内GDP增长23.7%、8.4%。
(五)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
协整关系描述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少处在均衡点上,它们通常是短期的或非均衡的关系。
假如有如下分布滞后形式:
其中β1为变量t 关于变量x的短期弹性,ecm就是误差修正项。如果yt-1>a0+a1Xt-1则有ecmt-1>0,使Δyt减少;反之亦然。
本文采用两步法对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估计,并以稳定的残差序列作为误差修正项,建立如下模型:
上述回归方程说明短期内北美自贸区内的GDP增长与成员国投资、区内贸易具有重要关系。北美自贸区内的国家投资对GDP增长产生的影响更大,说明自贸区的建立,推动了成员国国内投资的明显增加。而国内投资又反过来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同时回归方程显示,短期内北美自贸区推动了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增加,出口贸易的增长对自贸区内的GDP增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欧盟与北美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对北美自贸区、欧盟的经济增长效应构建协整模型,根据协整回归结果,分析欧盟、北美自贸区建立后成员国投资、区内贸易对区内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结果如下:
表7显示,欧盟成员国投资、内部贸易对区内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北美自贸区。这主要原因可能是欧盟属于关税同盟性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且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对成员国的约束条件也相对更苛刻。成员国的贸易对象主要是欧盟内国家,并且欧盟内部小型经济规模的国家众多,这些国家对欧盟外的贸易量很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投资、消费等。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欧盟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北美自贸区属于自贸区性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内市场更为开放,成员国对外贸易不仅面向自贸区内,而且自由开展自贸区外的贸易关系,减弱了成员国经济发展对自贸区的依赖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北美自贸区内贸易对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可以肯定,欧盟、北美自贸区对扩大区域内贸易额、成员国投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自贸区内贸易的快速增长对自贸区内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彬等著:《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樊莹著.《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美)罗伯特.A.帕斯特著,《走向北美共同体》[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
[4] 敖丽红,赵儒煜.关于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3(4).
[5] 邱立成,马如静,唐雪松.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 [J],南开学报,2009(1).
[6] 鲁晓东,杨子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基于FGLS的估计[J].世界经济文汇,2009,(04).
Abstract:As the national plan for 13th five-year steadily planning,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economic area is now in th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pared it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area.there is still a big gap.Want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area integration ,the first is logistics industry ,it's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illar.To integrate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area logistics resource,come into being a mul-level.fast.effcient and all range of logistics system.In this paper,reaching the basic condi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area logistics development,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proposed the feasible measures .We expand on this research.
Keywords: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logistics integration;regional economic;feasible measures
一、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意义
首先,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次,三个地区的协同发展,有效的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减少交通压力,减轻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等问题。最后,整体提升京津冀区域的实力,优化经济结构,进而提升整个区域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首都,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均十分突出,物流行业资源丰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天津在整个京津冀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地处环渤海地区,具有北方第一大港,是我国从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河北是华北地区的腹地,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港址资源丰富,物流量大,在工业,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三个地区表现出物流企业规模不同,物流能力参差不齐,人才要素的不均衡,整体区域结构的规划不完善等现况。
目前京津冀地区按照“2+8+4”模式发展,分别形成京冀“6+1”,津冀“4+1”模式等多个协同发展模式,多个地区签署合作共同发展协议,共同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推进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三个地区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
三、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三个地区之间没有建立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京津冀区域物流部门和单位之间缺乏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缺乏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没有建立起物流产业的科学一体化发展规划,影响整个区域物流的发展和运行效率。
2.缺乏统一规范的基本设备。三个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设备不统一,容易造成货物在运输、搬运、仓储等各个物流环节中的浪费,降低效率,衔接性较差。
3.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产业布局上也有差异。天津作为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在物流管理和技术上较为成熟,河北的物流商流优势,而北京被称为“政治文化中心”,其拥有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势。
4.人才要素的不均衡流动。三个地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
5.区域交通的不完善。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是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交通总体布局存在一定的缺陷,要足够重视,建立起完善,迅速,高效,经济的交通网络体系。
四、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优化对策
1.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标志。针对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现状,进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交通圈”促进交通一体化的发展,形成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交通网路系统。
2.京津冀地区结成区域物流标准化联盟。积极推动京津冀地区物流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互通互联,实现标准化设施设备技术。
3.健全物流市场准入体系,促进京津冀地区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建立物流产业园区,建立物流企业的诚信协调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
4.京津冀地区政策协调机制,充分的考虑三个地区的优势与现有资源,实现优势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达到互利共赢。同时要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制定区域物流政策,为物流一体化提供保障。
5.建设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效率,提高标准程度。将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以及相关物流基地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实现消息的共享,降低经济成本。
6.配合国家的战略,把握发展时机。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在“一带一路”和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战略背景下,把握机遇,促进整体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五、结论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形成,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系统,对整体区域物流要素、物流资源和物流运作环节,优化整合。同时,实现区域物流统一协调一体化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京津冀物流产业协作分析[J].北方经济,2008.(13).94-95.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发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城市布局呈集聚型,构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优势。当然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 历史文化背景
1.1、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充分说明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龙的故乡,仓颉造字在河南,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此外,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商业、科技、思想文化、医学等起源、发展和弘扬地。
1.3、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城市起源早、曾经发展辉煌,拥有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经验,因此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具有历史和经验双方面的可行性。
2、经济社会背景
2.1、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拥有16.7万平方千米土地,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居全国第三位(根据《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2.2、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区域。中原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效应,不仅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区,而且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等方面,具有继续领跑全省的实力和潜力。
3、区位背景
3.1、区域位置优势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的北部,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枢地区,也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1]。区域内部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2、交通设施优势
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郑州、洛阳机场是省内最重要的民用机场,其中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因此,中原城市群铁路、公路、民航的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这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
3.3、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和较为健全的商贸、金融、会展、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的互补性和集群效益逐渐显现。
3.4、科研技术优势
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拥有显著的科研技术力量支撑,保证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创新过程将会有借高校、科研院的人才和科研之势的坚实基础。
4、理论背景
4.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有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需要城市群来作为依托。
4.2、 城市引力场理论
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引力场的定义是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引力场,逐步的对周围的城市“磁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4.3、城市群理论
1961年,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中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这是对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的正式命名[2]。在中国,自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后,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和省市开始规划和实施城市群的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于2003年7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该战略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进而拉动河南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4.4、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要有两大发展模式:一是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一是多中心齐头并进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即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模式。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广西在推进“M”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导入产业集群战略,是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企业间共有技术集中开发、产业市场共同培育和开发,形成稳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从而获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市场效果。经济区域化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对于区域来说也适用。区域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原则的指导下,产业将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分工专业化的演进,各地区最初选择发展的产业集群的外生比较优势,将演变成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体现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之间必然加快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
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中间机构和企业问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产业集群有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的选择发展不同的产业,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和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出口分工,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形成相互渗透、合理分工的产业集群格局。因此,产业集群形成后, 同构化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产业集群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市群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 由于这些集群分属于不同产业,彼此间互补性很强,就在横向上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 由于集群的发展, 联系了上游产业元器件、机构、服务等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以及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其次延伸到下游产业如客户的分销渠道;最后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公共机构如研究机构一一大学、职业培训所、贸易委员会等等。集群之间的作用导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
2.区域一体化的形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改进产业集群的效率,对抗产业集群的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要求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这将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 同时,要求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使集群企业吸收外商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知识,使产业集群的效率得以改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产业集群具有结构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产业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理,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效率的改进,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进一步得以提高。
二、广西面临“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1.“M”型战略为广西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1)为广西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将会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为广西的发展拓展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广西沿海地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所背靠的西南地区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加速发展,而广西所面向的东南亚在政治和边界上又将要和我们更加信任,关系更加稳定,这为广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此外,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这将是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2)有利于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随着广西经济总量的逐步增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呈上升的态势,不利于维持和增强广西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强调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界线,重点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合作架起了桥梁,使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延伸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延伸到广西的北部湾地区,使湄公河流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的同时,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
(3)为广西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1992年以来,广西经过十多年建设,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西南出海大通道已初步或基本形成。现已形成三条出海大通道:一条由防城、钦州、北海3个出海口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由经梧州方向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东向的“黄金”内河大通道;一条是由凭祥通向东南亚的最大最便捷的西向出边陆路大通道。“M”型战略的提出,将提升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使这条出海大通道由西南地区出海便捷途径提升为西南、华南乃至全国走向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国际大通道,通过吸引产业、投资、物流、专业市场的聚集,增加经贸、技术往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发展通道经济。
2.面临机遇的同时,存在挑战
首先,对广西而言,有些机遇仍然存在一些约束瓶颈,使其应有的价值未能体现出来。如西南出海大通道,一方面其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不足,导致物流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广西的港口条件,航线班轮条件、管理服务水平、集疏运体系等的不足,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限制了这一机遇的发挥。其次,有些机遇虽然很重要,也很现实,但广西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积极主动创造一些条件,实现与珠三角的对接和融合,广西参与泛珠合作可能走向“空洞化”。最后,在将优势转化为机遇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可作。广西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也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现实机遇和现实推动。化优势为机遇,化优势为推动需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开拓思路,谋划格局,制定措施。这些对广西将是现实的挑战。
三、广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构想
1.发展地区经济,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依据其比较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发展该地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地方特色,错位发展”的局面。在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镇,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城镇,大力发展规模开发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例如,以产业集群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带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生产资料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行旅游集群式发展战略,鼓励包括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内的有竞争实力的新企业的形成,鼓励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和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在业务拓展、关联产业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延伸上加强合作;避免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打造百色成为铸造业基地,把丰富的铝、锰、铜等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并通过右江、平果和靖西这个集聚了铝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交通等优势的三角地区与“4+2”城市对接。
2.构建与广东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
从实践上来看,相关省区中,广东经济发达,制造业技术先进,高端人才储备充足且具有很强和人才引力,在出口产品深加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地区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块国际性生产基地,具备了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造纸、制药等方面强大的生产能力与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区域内其他地方,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广西还具有物流区域优势和政策的叠加优势,也已经显现出在生产上快速非凡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构建出一个广东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形将成区域内生产贸易互动、协调、健康发展的局面。
3.与云南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
广西、云南作为传统的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大省,发展资源型经济具有竞争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总量为7357万吨。在10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锡、铅、锌、铜、镍和钴的储量居全国前3位。广西亦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全国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以铝土矿最为突出。广西、云南作为资源型功能区具有天然优势。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云南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矿产业、磷化工和旅游等产业,而广西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机械、制糖、建材、钢铁、化工、日用品工业等产业。云南和广西两省均属于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均具有相似性,可以通过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共赢的目标。
4.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
以资本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加强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不同层次的区域中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整合旅游产品,共同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建设旅游接待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共同分享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便利化,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形成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格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4]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彤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陈剩勇马斌:区域政府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
[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间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二、区域物流系统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及重要力量
1、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区域物流系统。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系统,具有完整性和开放性两大显著特点。物流系统提供经济区域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经济区域的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靠物流系统来维系;区域物流系统不断从外界获取商品和信息,同时又及时向外界传递商品和信息,以维持经济区域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在享受分工协作与资源流通中的比较优势发挥;对提高区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变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区域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还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增加地方税收,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促进交通运输、商贸、金融、信息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2、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而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这就需要依靠物流系统来调节。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有效推动货物运输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利用更广范围的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可以推进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降低资源配置的物流成本,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物流服务环境,充分发挥本区域的产业经济优势,增强区域产业竞争能力,促使更多的相关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主要作用
1、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可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物流系统规划建设将直接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物流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流通业发展、制造业繁荣的重要支撑点。区域物流系统功能增强,可以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有效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如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物流系统的规划建设均有效促进了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2、区域物流系统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发挥物流自身的规模经济效益。构筑系统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的区域物流系统,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可以让物流企业从单项的、低水平的服务功能向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综合性、高水平的功能转变;同时有效实现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展。首先,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当众多物流企业构筑形成产业化物流服务时,物流生产规模与物流服务市场需求扩大,客观要求大型先进的物流设备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规模化物流服务进一步促进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而促进更大幅度的物流服务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物流规模化良性循环发展。然后,大规模的物流生产,直接导致物流分工的细化,物流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随着物流服务产业化的形成,虽然物流生产规模扩大,但可以在不增加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加大生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在大规模物流生产中,物流企业可以对加工、包装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进行再加工利用。此外,物流规模化生产,物流企业在购买物流生产要素和销售物流产品与服务等方面也将更加有利,可以更有效地扩展和占领市场。
三、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专业正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使生产者、经营者能压缩存量资本和不必要的物流投入,使消费者的需求能更便捷、更好地得到满足;使电子商务、全球卫星定位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使物流设备和技术、管理进步更快;使物流资源向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方向配置,形成集约化的物流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东部、中部、西部产业相近系数高达0.95左右。规模形不成,厂商生产和销售成本高,消费者购买价格高,可谓两者俱损。因此,各地区应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营,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而地区分工造成的生产区域化与消费全球化矛盾则通过现代物流业得以解决。这样,不仅使各地区和企业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盲目竞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使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带动相关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的发展。这样既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还提高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繁荣区域经济。此外,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创造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劳动就业将出现新的格局。
(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潜在需求巨大,相对传统的物流业,它属于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代经济发展对高质量、高效率物流服务的需求,将使传统物流业获得新的业务拓展领域,变单纯的仓储货运为现代物流,提高附加值,走出新路。
(五)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国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时,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益。例如,上海浦东刚建成就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不少企业登陆,而当他们发现那里居然没有一个物流中心,不少企业憾然离去。痛定思痛,一个由上海市相关部门组成的物流促进委员会开始着手建立物流中心改变其投资环境。
(六)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不少港口城市通过实施“以港立市”发展战略,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港口城市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七)现代物流业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企业各自搞物流,形不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现代物流业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八)现代物流业是现阶段实施港区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在港口(包括海港、内河港、空港)与保税区合作中,依托港口的运输功能和保税区的保税仓储、加工贸易、国际中转贸易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使港口的优势和保税区优势得以互补,为实现港区一体化创造有效的途径。
(九)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直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例如,美国物流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两倍,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据统计数据,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我国约为16.7%,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因此,如果能够在物流合理化方面加以改进,将该比例降低一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将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2、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3、范小勇.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切入点研究[D].长安大学,2003.
4、张善同,冯杰,侯永志.中国区域发展趋势十大预言[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2004.
“商务翻译就是指与商务活动有关的翻译。一般来说,这些活动都是国际性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或商,内容涉及技术引进、对外商业宣传、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商业保险、国际投资、国际运输等各个方面”[1]。商务英语翻译之所以在企业国际贸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有着其他日常英语所没有的特点。“由于我们所处环境的限制,商务英语翻译集中了商务文化知识与普通英语翻译两大主体,与我们学习的日常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学的知识面更广,其词汇更具专业性”[2]。概括的来说,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当前企业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的现状下,商务英语翻译成为了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又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
2.1商务英语词汇的专业性
“商务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是商务英语的最大特点”[3]。比如CFR,CostAndFreight…NaredPortof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运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丢失或损坏的风险;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2.2商务英语词汇的严谨性、正式性和灵活性
“在商务活动中大多具有正式、庄重的特点。与之相适应,商务英语翻译用词一般也要求较为正式、严谨”[4]。比如说,在企业的交易合同中,严谨、正式和灵活的用词就能够确保企业双方利益得到保障,共同促进发展。
2.3商务英语词汇的多义性
英语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商务英语词汇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在商务英语的书面文件当中,商务英语词汇不仅具有词汇基本意义,具有特定的专业内涵,而且在不同场景下具有不同含义”[5]。因此,从事商务翻译的译者在语言实践中,就需要根据文章或者具体的实际应用中的内容辨别所译词汇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还是专业方面意义上的使用,这样可以有助于译者精确地把握其含义,给出恰到合适的译文,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4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语句
“商务英语翻译的句子往往具有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表达效果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逻辑性”[6]。
3.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商务英翻译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如今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已经有六百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随着东盟区的发展,与各个国家贸易的不断加强,广西也相应在不同高校中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专业。针对不同的商务英语翻译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力开发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同时各高校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商务英语翻译的经验,为商务英语翻译走向成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加强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建设,无论在哪个国家,商务英语翻译都是需要被关注的部分,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剖析。特别是对于广西而言,更应该积极发掘人才,挖掘出其中潜在的价值。
4.商务英语翻译对广西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根据广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对全区小微企业进行的普查,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未,广西拥有第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4.26万家,占全国小、微企业法人单位的1.7%。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第18位,占全区企业法人单位的95.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比重在全国排第10位。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四市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各项指标合计均占全区小微企业总数的50%以上。“其中南宁市居全区之首,全市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3.88万家,占全区小微企业的27.2%,在全区经济舞台林林总总的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据着半壁江山,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7]。除此之外,“广西北部湾”规划的获批也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的第四次飞跃。这意味着广西将从一个狭隘的省区经济,转变为对接国际的经济前沿和桥头堡,并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广西小微企业对于商务英语需求将成为其发展路上的踏脚石。对于广西小微企业来说,拥有一个高效的商务英语翻译团队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在东盟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在与东盟或其他地区国家贸易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能够帮助众多的广西小微企业及时正确的获取对方国家最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了解各个国家市场是同类产品发展的新动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桥梁,为广西小微企业提供平台,通过学习、推广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分享和共赢,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共同推动东盟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总而言之,商务英语翻译起着沟通广西小微企业与外商的媒介作用,并且渗透到双方贸易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双方企业贸易发展有辅助和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商务英语翻译在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各大院校都在努力加大培养卓越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与此同时,广西小微企业也在国家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帮助下与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机会。在这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环境下,商务英语翻译对于广西小微企业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广西小微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虎添翼。
作者:苏臻 杨静洁 许婷婷 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萍.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英汉双向)[M].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