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加强煤矿的安全检查工作
通过煤矿安全监察发现,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相对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总体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这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整体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新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在职工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就煤矿安全来说,煤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3 强化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中国的能源中煤炭依然占领主导地位,因此煤矿企业的发展在中国还仍然存在较长时间,煤矿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是安全,只有安全了,企业才能长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成效,坚定安全发展信心
1.1进一步增强安全发展的意识。
事故促人警醒,教训刻骨铭心,煤矿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最大政治,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是最高价值,企业安全发展是崇高事业,坚持“安全第一、敬畏生命”,是煤矿企业的首要责任。要通过开展“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活动,使煤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接受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推行以正激励为主的安全预奖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宣言,层层做出安全承诺,启动安保型企业建设,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核心理念要深入人心。推进综合治理,落实安全责任,深化“青安示范岗”活动,发挥群监组织安全监督作用,形成了全员齐抓共管的态势。
1.2是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创建安保型企业”三年行动,开展对标改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修订了煤炭生产、矿建施工、建筑施工、煤化工、装备等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任何行业的标准都是技术、管理的集成,按标准执行,就体现了可靠性。加大安全投入,开展系统诊断优化,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3是积极开展班组创建。煤矿企业要经常召开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举办优秀班组长培训班,推动班组建设。各单位积极开展班组创建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抓培训提升素质、抓竞赛强化技能、抓典型带动引领,班组建设要措施有力、载体丰富、氛围浓厚、成效明显,同时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班组,提高班组安全素质,从而极大增强企业安全基础。
1.4抓好煤矿企业灾害预防
从煤矿企业灾害特点、危险类型和性质看,最重要的是“十防”,即:防水、防瓦斯、防火、防突、防尘、防顶板、防跑车、防违章、防危化事故、防零星事故。抓好这“十防”,就能大幅降低安全生产风险,防止较大以上事故。防水主要是防老空水、奥灰水、地表水、岩层水。防瓦斯主要是防瓦斯积聚和爆炸,高瓦斯矿井要按国家要求建立抽放系统把瓦斯绝对含量降下来;要把通风系统建好、管好。全国瓦斯爆炸事故60%发生在低瓦斯矿井,必须把瓦斯防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麻痹大意。防火主要是防采空区自燃和皮带、电气火灾。从战略上实行大断面、低负压通风,从战术上加快推进速度,加快搬家、加快密闭,抑制自然发火。对于防明火,特别是整合矿井,要使用阻燃电缆、皮带。防突主要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重点是深部开采和地压大的煤矿企业。防尘主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手段,降低采掘工作面及各转载点的产尘量,防止煤尘局部超标。防顶板主要是掌握顶板来压规律,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加强顶板监测监控,防止顶板垮落造成事故。防跑车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无轨胶轮、无极绳运输,减少小绞车、减少运输环节,防止斜井跑车事故,重点是老矿井和技改煤矿。防违章主要是防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关键在于加强职工教育,提高遵章守纪意识,消除不安全状态,剪断事故链。防危化事故主要靠严格管理,规范作业,提高设备设施可靠性,加强监测监控,预防危化品泄露、爆炸和中毒。防零星事故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岗位作业,建设安全文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零死亡。
2.要把握客观规律,增强技术措施的针对性。
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要不断寻求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级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理性突破传统技术规范,提出超前的技术措施。特别是针对防治水的薄弱环节,要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有经验的防治水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从源头上查清水文地质情况,提高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掌握地层特征、地质构造、水害类型及危害程度,为煤矿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做到“勘探与问探、物探与钻探、长探与短探”三结合。基建和整合技改矿井要提前形成排水系统,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2.1要强化业务保安,增强生产组织的协调性。
坚持“技术、生产、安监”三统一,技术部门要对规划、方案、标准、规程、措施的制定以及重大隐患排查和技术攻关创新等方面负责,生产部门要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及技术措施和标准化标准严格施工作业,安监部门要对照上级和企业规定以及隐患排查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在安全管理上既要发挥团队精神,又要明确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分管领导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抓生产、技术、基建必须抓安全。各业务部门都要抓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预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建部门要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劳动用工和安全培训负责,工会要对班组建设负责,党群和宣传部门要对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负责,调度部门要对应急管理负责。建设单位要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建设项目全面监督管理,推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责任落实,严禁以包代管。
2.2要创新监察方式,增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4] 罗国杰:《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肖群忠:《道德与人性》[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6] 张初愚、张永云:《管理伦理学》[M],译本(作者:霍思谟)人大出版社,2000.
[7] 刘云柏:《管理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 TD8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319-1
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国内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而煤矿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发展走向,其更是影响着广大煤炭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煤矿企业必须注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从而保证职工的利益不受侵害,这是国内煤矿企业谋求发展的必要途径 [1]。
1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情况
(1)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不足。
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管理层仍然没有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在日常工作时候模式《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制度。煤矿企业管理层过于追求生产的效率,没有准确认识利益、生产以及安全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浅显的认为不重视安全生产也可以创造经济利益,根本不知道安全生产管理才是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存在隐患的工作面实施工作;不启用防暴设施;瓦斯监控检测系统仅仅是表面形式,随意设置的情况非常多。
(2)安全生产基础存在隐患。
目前,国内许多主要煤矿企业已经步入衰老时期,而“十二五”计划实施之后,新建的煤矿矿井非常少。再加上部分基础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超期使用现象也非常多,导致国内许多煤矿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作业持续紧张以及开采失调的情况,种下了许多安全隐患。此外,现场管理措施与技术方面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造成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总而言之,国内许多煤矿企业缺少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在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上,缺少有效的控制。
(3)法制法规不完善,政府缺少督促。
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缺少有效的监督,针对相关的监管部门的建设以及权利分匹配没有能够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监管部门甚至出现了腐败与渎职的情况,使得煤矿监管机构没有履行自身的职责,针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此外,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本没有制定对应的安全规章操作制度,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以及安全操作方面的指引工作,造成日常工作中仍然发生了违章工作的行为。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增加法律监管力度。
采用法律制度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煤炭法》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的实施,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着良好的制约效果。法律当中对煤矿生产的每个阶段都做出明确的规定,保障了广大煤矿员工的基本利益。
(2)落实安全责任。
在进行煤矿工作以前,必须要明确安全责任工作。
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煤矿员工中去,只要发生情况就直接由对应负责人负责。同时,煤矿企业必须把安全目标与经营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强化煤矿员工的安全观念。
(3)加强对工序安全的管理。
工序安全管理属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煤矿开采工作的进程是由若干个环节共同组成的。强化对工序的管理,通常来说就是加强管理煤矿开采的每一个阶段。
影响煤矿工序的原因有许多,而加强工序管理的具体内容有[2]:按时检查煤矿开采进程中机械设施的使用情况,监督工作的操作手法是否合理,工作的环境是否正常,煤矿工作人员身心是否健康。只有保障这些因素的正常,施工的安全才可以得到保证。
(4)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察队伍建设。
因此煤矿企业是高危行业,为了让煤矿员工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政府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监督以及管理的力度,从而形成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煤矿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并明确规定安全管理体系当中的人员职责范围以及部门建设,始终坚持“秉公执法、执法严明、违法必究”的规定,使得行使管理权限的法律职责得到落实,尽最大努力改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要强化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还可以采取与煤矿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实施委培的方法。
与此同时,要加强煤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煤矿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组织煤矿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让整个煤矿员工队伍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煤矿企业要持续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持续加强煤矿企业上至领导层下至各类工种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所有煤矿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工作,逐渐加强全体煤矿员工的“以安全求生产”的主动性。必须要强化煤矿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煤矿员工进行自保能力的培训工作,让煤矿员工养成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操作的良好习惯,最终将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开始阶段,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3小结
总而言之,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一定要时刻记住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狠抓员工安全意识思想工作,积极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充分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从根源上控制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使煤矿事业为我国的经发展做出贡献。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渠道,要通过全面化的管理运用,从多方面寻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围绕制度建设、设备管理、技术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需要,探求多种安全管理的整体需要,强化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 简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 盈利手段的有效运用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管理环节,尤其是在将煤矿生产与企业运行效益相结合,就离不开安全管理的措施运用,通过整体技术以及安全制度的约束管理,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相应的损失,都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尤其是可以避免煤矿企业在增加设备损耗、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一些问题,是构建企业盈利模式的一种客观需要。
1.2 提升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在煤矿企业实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立了严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规范生产维护与管理的应用,采取相应的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准等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员工自主维护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方式,并通过现代话信息技术的融入,实现整体调控的实施措施,在细化管理、深入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的管理机制,因此,强化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客观实在的要求。
2 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中,有时会受到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电故障的发生,譬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也有可能受到在煤矿井下一些技术要求等的影响,就会造成压力过大、行程失调、间隙过大等一些设备问题,对于设备性能参数的下降、震动异常、电压电流的影响等等,都可能由于机电设备的运行不畅带来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要形成常规化的设备维修与检测系统,围绕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2 安全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机制的整体管理上,尤其是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整体推进,给安全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严密的机制管理,就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特别在一些高风险、安全系数高的井下操作程,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也要加强整体技术的全面进步,但是,当前在一些煤矿企业中,没有形成全面、规范化的机制管理,在技术探索、制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规范化建设等多方面缺乏整体的运用,从而不利于生产安全的整体运行。
3 探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
3.1 整体安全机制的全面构成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的全面形成,因此,要全面围绕煤矿生产安全的每一个环节,构建细致的、科学化的、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便于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好转,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全面应用
在新形势下煤矿开采中,由于受到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理坚硬顶板技术和化学加固技术等技术的局限性,尤其是存在工艺工序的复杂、成本投入过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策略,并应用到开采技术之中,通过使用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深入与科学的对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进行科学的研究,在对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有较为精确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于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也可以起到正确的分析效果。因此,应该对采场围岩制约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改善,达到煤矿开采活动的目标优化。
3.3 分散性漏电的故障处理与保护
要想提高开采技术,既要综合考虑方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要围绕采煤安全,在煤矿井下的电源保护上下功夫。分散性漏电是只由几条线路以及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或者整个煤矿井下网络绝缘水平破坏造成的漏电现象。在故障发生之后,及时根据设备、电缆的使用情况,下井时间的长短等来估量漏电的整体范围,仔细检查,找出漏电点,在瓦斯员的极力配合下,尤其是对瓦斯聚集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排查,在故障发生后,将各分路开关分别单独合闸,检查是否发生跳闸现象,从而判断出分散性漏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保护。
4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尤其要结合煤矿井下的各项管理措施,包括漏电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等各方面的系统功能,在优化参数设计与管理,围绕煤矿企业的自然基础条件,从多方面构建全面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责任管理与追究制度,将安全生产与效能建设、企业发展以及问责处理相结合,多方宣传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技术,更好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与效能。
参考文献:
[1]付崇禹,高海涛.生产矿井采煤方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框架设计
WebGIS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中,其数据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能够在多个功能模块中穿梭。在系统程序中,各层级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功能各不相同,如数据层主要负责监测信息校对、核查、搜集;逻辑层由.cs文件和.dll控件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统计、分类、分析;显示层主要负责翻译信息,按照工程人员的需求,将信息转化成以符号、图形、图像为标准模式的数据,显示层还会增设页面文件和自定义控件,以增加工作人员对语言的设计能力。
2.2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文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Server系统还是Service技术,其工作原理都是将信息存放在安全位置,增设访问屏障,工作人员与系统校对访问密码,成功解除限制协议之后,访问者可以采用局部访问的形式,访问各类数据信息。Server系统的工作原理。
2.3系统详细设计
煤矿生产地区的地形复杂,地理环境、施工环境、地质形态变化万千,地质信息和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组成了非常复杂的“数字煤矿”。因此,工程人员需要具备读懂这些“数字”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控各煤矿生产阶段的工程内容,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一般情况下,Server系统是煤矿管理的决策核心,复杂监督煤矿生产全过程、处理工程数据信息、提供调度指挥服务等。任何有关煤矿信息的数据,都需经过专门的监测、测量仪器传送到数据中心,经专业管理人员分析、处理,将这些空间信息、状态情况转换成可用信息,呈现在浏览器上。
三、Server系统实现
数据按照多种级别种类储存,其数据信息势必会存在交叉、干扰现象,因此,为帮助Server系统妥善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煤矿企业会将煤矿生产数据流分为矿级和局级两大类,两个工作流在Server系统中,其信息的交互性是有明确设定的,管理者需要依靠WebService技术,将两部分数据汇总到一个数据平台中,再由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将两部分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组成指定信息。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用户对系统提出数据请求后,WEB服务器通过遍历各矿服务器获取想要的数据,并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这种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速度快,数据没有冗余。
前言
本文以Server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度解析软件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存在哪些优势,能够满足煤矿生产管理的哪些安全需求。众所周知,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开采地形进行严格监控,来设计开采方案,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测量开采地区的施工环境。Server系统利用远程数据传输和图像翻译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开矿地貌传输给数据采集人员。
一、WebGIS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组件形态的程序设置是Server系统最突出的应用属性,从图形的形态管理上看,系统的对数据的翻译能力仍存在很大漏洞,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但是,到目前为止,煤矿企业采取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Server系统之上的,所以Server系统基本上可以满足煤矿生产所遇到的常见安全问题。大多数煤矿生产地形结构复杂,工程人员需采取实时监测的方法,掌握煤矿开采地区的各项业务资料,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在面对意外情况时找到切实有效的应急方法。在Server系统的数据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更直观、更准确的工程数据信息。
1.1WebGIS技术
网络在用户发出请求指令后,在最短时间内调动现有资源,发挥互联网数据资源的能动性。WebGIS技术在Windows平台的支持作用下,其运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往,以DCOM为核心程序的ActiveX技术并不能完成对数据的统一处理任务,数据在延迟访问期间,其传输误差和翻译能力都存在较大问题。WebGIS技术则不同,以RDS组件作为访问终端,用户经HTTP协议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系统的数据库,获取既定信息。从这一方面来讲,WebGIS技术更倾向于业务访问,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网络服务器中,WebGIS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数据请求,选取可用组件,并通过统一的翻译程序,将请求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规范的形式呈现在浏览器中。
一般情况下,工程设计人员会选用三层B/S/S模式的WebGIS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可以增设多个访问限制,将数据按分类特征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由浏览器、数据处理器、服务器、互联网平台构成的WebGIS系统,不仅可以扩大用户检索信息的途径,还能提高数据信息的延展性。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框架设计
WebGIS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中,其数据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能够在多个功能模块中穿梭。在系统程序中,各层级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功能各不相同,如数据层主要负责监测信息校对、核查、搜集;逻辑层由.cs文件和.dll控件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统计、分类、分析;显示层主要负责翻译信息,按照工程人员的需求,将信息转化成以符号、图形、图像为标准模式的数据,显示层还会增设页面文件和自定义控件,以增加工作人员对语言的设计能力。
2.2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文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Server系统还是Service技术,其工作原理都是将信息存放在安全位置,增设访问屏障,工作人员与系统校对访问密码,成功解除限制协议之后,访问者可以采用局部访问的形式,访问各类数据信息。Server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3系统详细设计
煤矿生产地区的地形复杂,地理环境、施工环境、地质形态变化万千,地质信息和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组成了非常复杂的“数字煤矿”。因此,工程人员需要具备读懂这些“数字”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控各煤矿生产阶段的工程内容,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一般情况下,Server系统是煤矿管理的决策核心,复杂监督煤矿生产全过程、处理工程数据信息、提供调度指挥服务等。任何有关煤矿信息的数据,都需经过专门的监测、测量仪器传送到数据中心,经专业管理人员分析、处理,将这些空间信息、状态情况转换成可用信息,呈现在浏览器上。
三、Server系统实现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6-01
前言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近些年全国发生的几起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说明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尖锐。基于风险预控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种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很好的防止煤矿企业事故的发生,而且它可以不断修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的质量,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效安全。
1 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全过程分为危险源识别、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五个部分,相互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具体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削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同时它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长效安全管理。它具有闭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四大原则,能够降低煤矿生产系统的风险,根除重大事故的发生,能够做到实时正确地预警,能够根据生产系统里不同的子系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正确的预警方式,能够在日常监测中随时向预控中心传递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事故的因果链。
2 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必要性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和起点,它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实施、运行和保持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煤矿企业对其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体的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当前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企业能够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持续改进。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企业主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更好的履行其基本生产安全法律义务的重要保证。
4)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实施、细化和补充,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3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全过程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方法和步骤。通常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步骤如图1所示。
3.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危险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是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前提和基础,危险源辨识的全面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工作是否有效。因此危险源的辨识应该全员参与,在整个煤矿企业中进行,覆盖该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和设施的各个方面,使危害能够全面的辨识与控制。煤矿企业可以首先通过编制全员危险源辨识调查表,要求企业的员工全员参与,认真填写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危害。然后再综合使用危险源辨识的各种方法,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作进一步的辨识,以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3.2 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煤矿企业通过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监测,主要的任务是检查日常生产活动中是否出现了辨识出的危险源以及是否产生了新的危险源,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预控中心。如果检查人员发现了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存在,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和经验采取初步措施,比如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等,然后将发现的危险源和采取的措施立即汇报给预控中心。
3.3 预控中心信息处理
预控中心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管理部门,是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预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的技术骨干,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日常管理;企业各生产单位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
日常监测的信息反馈到预控中心后,预控中心要组织人员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出现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发现危险源,则继续进行日常监测。如果发现危险源则对危险源进行评价。
3.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预控中心判定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应该系统的进行原因分析,本着避免人员伤亡、消除危害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草案计划,论证其可行性后予以确定。
因煤矿企业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对生产系统中的风险采取分级风险控制,将不可容忍的风险分为国家级不可容忍风险、公司级不可容忍风险和科室级不可容忍风险等,分别制定“不可容忍风险控制改进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煤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修订企业的管理程序和作业规程、标准,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或建立互相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或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等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
3.5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和实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包括对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新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由预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经过讨论确定后,批准并实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在实施措施前应经培训学习,确认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实施,预控中心应对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时,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时,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计划的控制措施能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忍程度;②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③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结束语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它的核心是对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日常监测、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制定出风险控制的措施。这是一套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煤矿企业控制生产经营风险,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建芳.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
[2] 唐功利.试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J].科技风,2014(05).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人手、注重生产日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自己的现场工作经验、结合企业的特点,谈几点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一、把安全预防落到实处
安全预防“补牢”未必为“亡羊”,只有使得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一)、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二)、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地质环境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二、安全管理必须务实
抓安全管理必须务实、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有危害、都不可取。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虽然可以在突击、蒙骗、辩解下脱逃责任,但却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这种作风,拿来抓安全,轻则懒惰了自己,重则成了一种惯性,就会危及安全工作效率,影响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安全事大,关乎生命,人人有责。
“临时抱佛脚”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却经不起明眼人的审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它若爆发,随之而来的,会是可怕的事故。对安全与隐患,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热衷于临时突击,当问题被查出,本身受到处罚,心里才明白平日里的不重视、不作为是多么地危险,然而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呢?
“没有铁打的基础,撑不起高楼”。安全工作,只有一点点地日常积累,让安全真真正正地入耳入脑人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日常的、扎实的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一以贯之、常抓不懈,自然能够在“万变”地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面前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三、安全生产要强化细节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人手,想在心理、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神经。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乏备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心思缜密地注重细节,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在疏忽中失去。
始终关注细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重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但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细节不是空喊出来的,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关系着我们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四、警惕不良习惯酿灾祸
在煤矿企业里,众多的职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是有害的。如有的地面职工见到熟人喜欢打打闹闹,骂大会;有的井下个人工作间隙喜欢躲在巷道一角打瞌睡;有的干起工作毛手毛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记得在我的工作中,在一个掘进工作面,亲厉了这样一事;一天夜班,有名入矿不久的新个人工作闲暇时身子习惯地歪在巷道帮上打盹,脚伸到了轨道上,谁知运输车过来了,索幸有一位老师父路过这里,见此险情,猛然用脚将打盹的新工人踢醒,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班后这名新工人挨了批评,却深深感谢这位师傅。
其实,工作的过程中说笑打闹也好,干活毛手毛脚也好,都容易出现偏差酿成事故。一些企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为了纠正各种妨碍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习惯,保证职工在岗位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正规、集中精力操作,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随时都会出现,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时都有规规矩矩,执行制度、规范上岗,切不可死守自己的老习惯、坏习惯,那样会误了制度和纪律的执行,毁了生产的安全。
五、安全工作靠大家
在现实工作中,一提到安全工作,一些人总不以为然,认为那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是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形成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这种认识的职工主观上产生麻痹,思想上警惕性放松,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对安全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
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和安全员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了解生产现场,班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获取安全信息,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但是生产单位,员工多、生产面广、危险源点多,不可能派专人一直“关照”每位员工,更何况8小时以外呢?因此说,抓好安全工作更应该靠大家,靠我们每一个员工自己。
只有依靠自己,安全学习的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我们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
六、安全工作需要强化闭环管理
中图分类号:TB4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国的矿产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煤矿业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并且我国也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而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于煤矿业的发展也一直保持着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煤矿产业发展过程中,煤矿事故的发生几率较高,针对所发生的事故,可以发现,煤矿的技术管理对煤矿的安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煤矿的技术管理不到位,相关的管理不完善,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对企业、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我国煤矿生产现状
在国民经济中,煤矿是较为基础的产业,煤炭消费在国内能源生产和一次性消费结构中在市场份额中 占有70%的比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己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己经基本 上得以形成,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和健全,但是在世界上,我国所发生的煤矿伤亡事故还是最多的.。根据相关统计,一次性死亡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事故属于煤矿产业的占有80%比例。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给煤矿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将更多的不幸和痛苦带给家庭,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相对还是比较严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矿难的经常性发生,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几率逐年递增,其中生产性事故发生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2.开采工作地点事故较为集中,其中挖进工作面的危险性是最大的;
3.大部分事故中,瓦斯爆炸 最重要;
4.职业危害较为严重;
5.地区不同的煤矿安全生产发展也会出现不均衡现象;
6.煤矿事故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煤矿技术管理介绍
技术管理是一种复杂的安全管理行为,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交叉型分支学 科。它结合了工程学、管理学和科学技术,在各个学科中起到桥梁作用。既有总 体规划的部署,也有每个分目标的具体实现。煤矿企业中的技术管理,就是对煤 矿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安全活动进行管理协调,对这些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开发 工作进行计划、分析、组织、决策。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范围广泛,矿井工作的 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了,尤其是随着矿井开采条件和开拓布局的不断变化,矿区中 的安全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给煤矿生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传统的安全管理 方式已经无法消除这些技术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方案成了解决这些技术安全问题的新方式。
2.提高煤矿技术管理水平的意义
煤矿生产过程复杂,环节繁多,只有引入技术管理,才能保障煤矿安全。技 术管理工作如果没有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就会使得煤矿生产的各环 节得不到有效配合,会因为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而打乱整个生产秩序,造成安全 事故,酿成大祸。
我国的煤矿企业,除了一部分大型矿井符合现代化生产工艺,大部分的矿井 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装备陈旧,无法适应现代开采的需要。老煤矿的井下生产 中,受到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灾害的制约,采、掘、机、运、通等工 序配合不当,就会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技术管理能够做到定期定量的分 析,根据相关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制定出可行的安全措施,从源头上阻止重大 煤矿事故发生。
3.煤矿开采与技术管理
煤矿新开采方案的设计选择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矿井开拓方式、采区设计是对巷 道布置、采区划分、设备选用、生产流程以及安全措施等做一个总体的安排规划。 为了使开采部署更合理,设计时就首先要对地质、技术、装备的使用、开采技术 水平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巷道的布置要尽量简单,各种开采所用设备和设施要 符合矿厂经济能力,事故防止措施要事先布置好,这些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作 为支持,因为矿区开采设计,与整个矿井的安全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所以在进 行技术论证时,一定要考虑充分,也就是说,技术管理在煤矿开采设计上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煤矿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
煤矿决策者要在技术管理上增加资金投入,将资金用在关键地方,减少无效 的占用,对重要设备,必须配有备用的设备,建立长效的检查制度,对旧设备及 时修理和更换,做好设备更新换代工作,对那些效率低,事故频发的设施和技术, 要果断放弃,引入新的技术。
2.建立高素质技术管理队伍
人员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安全技术的相关理念必须要让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和 掌握。加强人才引进,尤其是安全技术型人才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给企 业带来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带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员工整 体安全素质。对煤矿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定期培训,防 患于未然。
3.提高对技术基础工作的认识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工作主要是指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等技术文件,看似与安全生产没有较大关联,但正是由于其工作细微,因此,可以说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等技术性文件的指导工作重视起来,必须充分认识到"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均需要交予相关工作人员审批审阅,确认通过后,再交予专业的副职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来 进行学习和落实;井(区、段、队)的各个负责人主要负责作业落实,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员以及需要进入 到施工现场的人员,均必须根据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要求来执行。工程技术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指导 时,同时还应当结合实际所需,对规程进行修改、补充等,若施工条件或者作业面地质出现变化,则应当 及时更新安全技术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4.建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发生一系列的煤矿安 全事故发生之后,我国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那么在管理煤矿安全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 性应该得以充分地发挥,由于人在生产活动中占有着主导性地位,控制生产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煤矿的技术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5.对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奖罚分明
在煤矿技术管理上,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安全制度,执行安全规范,都需要在 技术人员的帮助和引导下完成。技术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还需要针对工作 过程中所出现的违章违规现象要及时制止,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将技术人 员的积极性全面地激发出来,这就需要对技术人员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福利保障。对技术人员的地位,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建议得以重视,在生活上和工作中要给技术人员一定的特殊待遇,将技术人员的带头 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会得以健全,将在技术 总工程师为总负责人基础上成立领导班子,在行政上形成的管理秩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 管理流程得以完善,为我国的煤矿事业做出贡献,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利环境,使社会的秩序更为稳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安全生产,提升煤矿整体管理水平, 以科学技术进行引导,使企业通过可持续发展,回归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一、选择合理的开发方法
面对金属煤矿地质赋存条件比较复杂的条件,其中的关系到安全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开发方法的合理选择。其中,位于事故第一位的是冒顶事故,其中的主要导致原因包括设计缺陷、施工工艺不合理等。另外,从发生的地点来看,冒顶事故多发生在巷道,比采场要多一些;其中,大多数是由于局部冒落或者浮石冒落而引起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法,着这样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尽可能减少作业人员的危险,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当碰上暴露面积比较大的采场的时候,比如空场法、留矿法、充填法等等,根据地质条件及开采方法将顶板分为三级,也就说要必须要采取顶板分级管理。同时,应该在作业过程中,实行班前、班中、班后三次检查制度,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浮石冒落这样的安全事故。对于巷道行掘进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安全措施。第一,应该选择合理的井巷(洞室)位置,同时确定出断面形状、大小等参数,这样就能合理选择作业区域,避免布置巷道在应力集中区域,提高作业安全系数;第二,在金属煤矿采用正确的支护形式,就目前条件来说,可采用工效较高的锚喷支护方法;第三,可以通过采用空隙间隔装药,减少爆破裂隙,以及相应的形成减震带,减少爆破震动等方法,来减少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二、选择分区通风分区方式
(1)分区同分。网络简单,风流容易控制,串联机会少,通风阻力小,风压损失小,漏风小等一般为分区同分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靠近工作面附近安装风机,这样就能够使得通风动力小,效果好。另外,需要指出的分区通风必然导致风井的建设成本增加,因为没有现成的坑道可以利用。但综合我国金属煤矿的实际现有特点,分区通风的优越性十分明显。(2)适用条件。一是当矿藏分布较散,且埋深较浅,另外通风工程量不大,或者有现成井巷可以利用;二是走向长、产量大的矿藏,一个通风系统存在漏风大,网络过于复杂,风量调节困难等问题,所以此时应该采用分区通风方式;三是矿藏有自燃的危险,并且规模较大,此时分区通风则是较好选择。(3)分区通风划分。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其中的各个通风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动力系统及完整的进回风井,这样就应该以防止各通风系统间的相互干扰、影响,从而合理划分通风区域。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分区划分的几种方式:第一,按中段划分。在这种划分中,每个中段落都有几个通地表的独立出口,这样就使得各中段的工作面的新风的进入和污风的汇集都可经由本中段。第二,按矿体划分。根据矿体是否分散,可以按照人行、材料运输、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三,按采区划分。这样就可以根据当矿井范围较广且划分成几个采区进行生产的特点进行划分。第四,按机械通风区与自然通风区划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浅部矿体形成一定的风流系统而且使深部主扇通风系统更加完善。
三、竖井提升安全措施
(1)提升机安全。在提升机安全中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卷筒缠绳必须符合要求;第二,提升机的制动装置必须要安全可靠,可以迅速而又平稳的制动,其制动力矩不得过大,也不能过小。(2)提升用钢丝绳的安全。连接提升容器与提升机的钢丝绳是非常重要的传力部件,其安全直接影响到提升运输安全。一般注意的事项包括提升使用的钢丝绳的结构、规格必须满足要求;其使用方法必须正确,平常应该注意检查维护,随时掌握钢丝绳的状态,确保提升安全。(3)提升信号。设置提升信号能够有效统一指挥提升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指出的是,由井口的信号工转发给提升机房的井底及各中段发出的信号,一般来说,不允许直接向机房发开车信号,但是紧急停车信号可以发送。另外,井口信号应该要与提升机的控制回路闭锁,只有信号发出后,提升机才可以启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应该被紧紧牢记,同时各种预防措施的积极采取能有效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仅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管理上予以重视,而且相关的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应该被加以控制。所以说,当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同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也都相应的认真落实,这样煤矿生产安全就很有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