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大全11篇

时间:2024-04-16 16:21: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08-02

一、引言

《液压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员的主干专业课程,是陕西省精品建设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功率武器装备不断涌现,为保卫我国国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型武器系统大量使用了液压系统,因此要想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就需要学员扎实掌握液压技术知识

军队院校毕业学员到部队后能否满足第一任职能力需要极为重要,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员来说,需要在院校培训学习时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装备。传统《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即为“授受式”,教员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员缺少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理论与装备实际存在严重代沟,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员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力的提升。面临这种教学现状,改革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课程标准制订。经过对近年来毕业学员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机械类专业学员大部分从事着与液压系统操作、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相关的岗位,大部分学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严重缺乏实践与创新能力,尤其体现在装备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面。因此,以满足第一任职能力需要为依据,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原则,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装备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液压管路搭接、调试、使用维护等基本实践操作能力。(2)高层次要求:设计具备特定功能的液压基本回路,探索积累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经验。这一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液压技术》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即“理实一体化”,它是由教员经多次部队、工厂调研所得,教学任务明确,为教学组织提供了依据,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充分满足了岗位需求。

2.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传统《液压技术》教材主要从“液压油和液压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三条主线进行编排,内容及知识点相对成熟。然而,这个类型的教材作为军校重要的岗位任职先修课程教材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通用化,缺少装备特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液压系统使用维护的实例两个方面。而实验教材多采用实验仪器设备上所配备的说明指导书,实验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针对装备液压系统特点,教学团队重新编写了《装备液压技术》教材,在传统液压技术教材的每一章节知识点中,渗透装备特色的液压技术,如装备吊装液压系统;在每一个液压元件基本理论内容的最后,梳理列举了装备液压系统中这一元件的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内容,扩充了部队实践的实例,从而使学员明确各个知识点,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实验指导书则以“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涵盖液压回路搭建、简单回路的设计与调试、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除此之外,教学团队将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互动,科研促进教学”的积极效应。不断更新开发新型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始终紧跟部队装备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步伐,最终以多种形式的电教教材呈现,为课程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3.课堂教学手段改革。与其他工程技术一样,液压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此以外,在教学中发现,这一技术理论十分抽象,实践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如何使抽象的技术理论变得直观、生动,使实践操作安全可靠是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的重点与难点。(1)引进信息化技术教学。自2012年来,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在我国全面展开。《液压技术》课程中元件多、结构复杂,非常适合引入信息化技术,因此,教学团队制作了系列化微课程、电视片等,借助于校园网络,探索《液压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使课本中艰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立体、动态的视频、动画、交互软件等。在这一教学手段的推广引用下,学员有效利用课外的“碎片”时间进行课程的预习与复习,共享教学团队的教学资源,极大地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缩短了课堂中对理论知识点的授受时间,将课内学时侧重于实践教学中,最终,在有效的课时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建立虚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液压系统功率通常较大,在操作与使用维护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极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而对于学员这样的初学者,直接进行实装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液压技术的实践环节对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极其重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学团队引用目前国内外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建设装备液压专业教室,将所有操作环节由实装完成,而现象则由计算机仿真来实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员不仅能够迅速掌握装备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对于装备液压系统的内部结构原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进一步掌握。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为学员走上实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教学团队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第一任职岗位需要。针对《液压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员在教学中的不断总结,提出“渐进情境”教学法。课程教学在装备液压专业教室实施,首先学员要在课前通过微课程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有一定的初步掌握;课堂上,教员利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员将理论知识点融会贯通;紧接着立刻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段,使学员将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虚实操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员再针对知识点提出相应的使用、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情境,由学员逐步的去一一解决。该教学法以一种渐进式的模式,使学员能了解、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点并能进行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法理实结合紧密,技术与装备结合紧密,有助于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部队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5.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液压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员第一任职岗位能力的决定因素。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知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实践环节梳理为4部分:认知式实验、验证式实验、自主式实验、创新性实验。(1)认知式实验。液压技术基础理论实验包含有液压元件的拆装、液压实验台的使用操作、典型装备液压系统的使用操作。这一类实验涵盖了液压技术中的基本原理与液压系统的基本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为更高层次的实践操作做准备。(2)验证式实验。这一类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推导结论以及学员作业中的相关困惑而开设。例如:液压系统中,溢流阀串联,系统压力由哪一个阀来调定?这是一道经典的液压技术分析题,学员经过一番思考与推导后,也许未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员要鼓励学员走进实验室,设计题目的验证回路,通过调试,得出正确答案,即:由所有溢流阀调定压力的和来调定。根据结果,学员通常会很快找出原因所在。(3)自主式实验。实践学时数少几乎是所有工程类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分组实验使每个学员进行实验的时间更加可贵,课内实践往往仅能够满足学员的课内实验,如若学员有新的想法与对实验回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很难有时间进行实践。因此,开放实验室,学员采取自愿原则,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搭接调试,得出结论,向教员提供实验报告。这既是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掘,更是对学员科学学术态度的培养。(4)创新性实验。液压技术实验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一个实验目标,有多种设计思路,即实验答案不唯一,这为学员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平台。教学中,通常学员进行小组选题、查阅资料、设计回路,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由教员进行讲评。创新性实验还体现在学员运用液压技术相关理论,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参加大学生各类机械创新大赛。

篇(2)

作者简介:王晓青,男,1955-,教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自然地理;E-mail:wxq922@sohu.com.近二三十年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人类对空间、时间和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充分发挥人类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对物质资源的生产要素效能的发挥起到催化作用”[1].因此,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推动了各个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人才队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育事业的革新迫在眉睫.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奠基阶段,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1研究的相关理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来看,各国政府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支持,同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不断加以改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而且这些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即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这个阶段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第三阶段是计算机革新学习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现在.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这个阶段重点是网络教育,标志性的口号是“建网,建库,建队伍”[2].

从国内来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国家的“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论研究.主要有湖南师范大学王先明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2]和山东师范大学赵修雪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地理教学实践研究》[3],奠定了主要的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整合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2)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有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余言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4]和河北滦县一中李建荣的《信息技术视野中的地理教学》[5],在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方面有着成功的应用案例和学科教学模式.

1.2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很好的把握了高中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关系,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师的备课过程与授课实践,拓宽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资源搜集渠道,便于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共享,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地理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上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其他高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提供参考,在高中地理教师的轮训的课程设置中可以有的放矢.

2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2.1调查问卷的设计

我们主要采取封闭式的问题方式,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小范围进行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测试,以反映我们调查内容的实际情况.

2.2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东部沿海省区随机抽出了500家高级中学,抽取的学校包括曲阜师范大学附中、日照一中、温州中学、杭州外国语中学等,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0份,有效调查问卷310份.在这310份调查问卷中,省级规范化学校150家,市级规范化学校100家,其他等级的学校60家.从图1中看出,省级规范化学校有150所,占调查总数的49%;市级规范化学校有100所,占调查总数的32%;其他类型的学校有60所,占调查总数的19%;符合调查的预期.

从表1中得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授课比例比重在20%以上的占到64.5%,授课比重在19%以下占到总数的35.5%,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大大超过半数.短短十几年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具开始有质的飞跃,从刚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狼来了”式的恐惧,到接受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状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快速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与形式丰富多彩,高中地理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不再捉襟见肘,而是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下进行兼收并蓄型的整合与创新.

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理教师平均要带175个学生,最高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432个学生,最低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24个学生.

从图3中得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修课程需求的前三位的为《电教技术前沿》、《信息检索》、《课程制作》(排名不分先后),所占的比例均为20%,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为11%,《电子白板应用》的需求为10%,呈现出多样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均信息技术投入与课堂效率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5,为中等程度相关,生均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课堂效率呈现出来的正相关,引导我们加大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投入.

2.3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数据整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投入

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是保障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高级中学的等级以及高级中学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级中学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预算,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弹性.硬件设施建设、软件采购和教师培养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也是高中地理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增加经费的投入基础上,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以及人员的合理搭配,班级结构和师生比例,是经费投入落到实处的影响条件.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所给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以及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变革已经远远超出了既定的预期.

(2)教育观念

教育是当今信息时代各国谋求生存、发展、争雄的第一位的战略性产业.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和国际竞争紧密相联;当今国际竞争的特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科技水平和实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因而提出了教育先行的观点,即把教育投资看成是开发智力资源的生产性投资,开发智力资源应优先于开发自然资源,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略高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争雄,都采取了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

(3)教师配置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教学责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信息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都需要教师的操作,二者可以优势互补,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应用起来还要注意时机和分寸,只有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具,才能使高中学生在理解地理学科中的抽象知识时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要把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高中地理教学进程中去,这个进程中高中地理教师是主导.

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策是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出一套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形成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可实施性方案.

3.1多媒体教具与传统教具有机结合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耳朵与眼睛是主要的互动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高中学生听与看的机会,专家做过实验,听与看相结合来帮助接受信息时的效率是普通教学效率的十倍以上.图与表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媒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不仅让高中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与应用的能力.

3.2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地理教学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地理教学资源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管理,通过对高中拥有的地理教学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地理教师,以便进行正确的备课,不断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效益.

3.3地理教学与科研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文化课教学整体课时要少、内容精、质量高,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来改变教师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但是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中职地理教学课时虽然减少了,但是教学内容无太多的变化,甚至有些中职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与普通高中教材相一致,成为中职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大量的弊端,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开展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1.2.其次,教师在对地理学科教学认识上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学体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不能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教学来说,由于地理属于文化课,不属于专业课,所以大量教师在教学中掉以轻心,不能将地理学科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中职地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长期滞后,影响了中职地理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

2.中职地理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

2.1.第一,加强师生融合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学生的学,更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师生之间只有不断融合,才能为高效率教学做好准备。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是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师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这样才有利于中职地理课有效教学的开展。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精神振奋。再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有什么想法、事情还可以与教师及时沟通,来实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局面。

2.2.其次,要结合专业开展教学

我们知道,中职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发挥出专业课程的有谁,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地理学科教学相结合,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职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地理教学,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所学内容涉及到运输方式的选择、旅游资源的分布,这些内容都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所以,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将地理知识与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如中职音乐专业的地理学科教学,我们知道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会涉及到民族音乐教学,因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渗透一些音乐专业知识,如在讲到区域地理内容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相应的介绍我国各个区域的民族音乐发展,即不同区域的人民创造出来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2.3.采用多样方法

中职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中职生比较懒,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如果教学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启学生思维,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启发式教学方式有很多,如对比启发式、直观启发式、设疑启发式等。教学“自转公转”时,可以用列表形式比较自转与公转在方向、周期、线速度等方面的特征,先给学生讲解自转的一些特征,然后启发学生阅读完成公转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讨论,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中职生抽象思维能力差,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加强方法的直观性。

2.4.进行有效评价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有效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由于学生水平存在差异,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其实错误本身就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而不应视而不见,所以评价应客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有效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在原来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融入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等;其次加大情感比例。评价注重课内外的学习,建立考试+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等评价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4)

我们主要采取封闭式的问题方式,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小范围进行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测试,以反映我们调查内容的实际情况.

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东部沿海省区随机抽出了500家高级中学,抽取的学校包括曲阜师范大学附中、日照一中、温州中学、杭州外国语中学等,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0份,有效调查问卷310份.在这310份调查问卷中,省级规范化学校150家,市级规范化学校100家,其他等级的学校60家.从图1中看出,省级规范化学校有150所,占调查总数的49%;市级规范化学校有100所,占调查总数的32%;其他类型的学校有60所,占调查总数的19%;符合调查的预期.从表1中得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授课比例比重在20%以上的占到64.5%,授课比重在19%以下占到总数的35.5%,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大大超过半数.短短十几年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具开始有质的飞跃,从刚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狼来了”式的恐惧,到接受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状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快速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与形式丰富多彩,高中地理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不再捉襟见肘,而是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下进行兼收并蓄型的整合与创新.从图2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提高课堂效率的占到总数的65%,但是占到总数29%的是没有效果的.从表2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生均经费投入比悬殊,平均值是59.85元,投入最大的766.67元,最小的是0元,差距是比较大的.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理教师平均要带175个学生,最高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432个学生,最低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24个学生.从图3中得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修课程需求的前三位的为《电教技术前沿》、《信息检索》、《课程制作》(排名不分先后),所占的比例均为20%,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为11%,《电子白板应用》的需求为10%,呈现出多样化.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均信息技术投入与课堂效率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5,为中等程度相关,生均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课堂效率呈现出来的正相关,引导我们加大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投入.

调查结果的思考

(1)经费投入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是保障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高级中学的等级以及高级中学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级中学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预算,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弹性.硬件设施建设、软件采购和教师培养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也是高中地理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增加经费的投入基础上,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以及人员的合理搭配,班级结构和师生比例,是经费投入落到实处的影响条件.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所给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以及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变革已经远远超出了既定的预期.(2)教育观念教育是当今信息时代各国谋求生存、发展、争雄的第一位的战略性产业.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和国际竞争紧密相联;当今国际竞争的特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科技水平和实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因而提出了教育先行的观点,即把教育投资看成是开发智力资源的生产性投资,开发智力资源应优先于开发自然资源,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略高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争雄,都采取了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3)教师配置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教学责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信息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都需要教师的操作,二者可以优势互补,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应用起来还要注意时机和分寸,只有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具,才能使高中学生在理解地理学科中的抽象知识时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要把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高中地理教学进程中去,这个进程中高中地理教师是主导.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教具与传统教具有机结合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耳朵与眼睛是主要的互动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高中学生听与看的机会,专家做过实验,听与看相结合来帮助接受信息时的效率是普通教学效率的十倍以上.图与表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媒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不仅让高中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与应用的能力.3.2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地理教学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地理教学资源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管理,通过对高中拥有的地理教学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地理教师,以便进行正确的备课,不断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效益.

篇(5)

长期以来,我国地理学科建设定量研究相对较少。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学严重缺位,加之,我国经济学本身发展存在偏重政治经济学等问题。相关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训练,无力进行定量研究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对地理学科中经济学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认真研究我国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育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育的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集聚区等规划项目或选题越来越多,区域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科,对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育中存在下列问题暴露和凸显出来:

(一)经济学教育边缘化。学科专业设置以地理类为主,经济学专业大多为新设置,基础比较弱,发展条件差。在师资、经费、设备、职称、学术交流等方面,经济学教学受关注少,发展慢,影响了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最终也影响地理学发展。

(二)经济学教育“浅化”。我国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学中,开设了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但是,学习时间有限,经济学类课程的学时被压缩,难以系统开设经济学课程,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也影响地理学教学。

(三)经济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经济学是重视实践应用的学科。但目前,地理学科往往没有专门的经济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即使有也是从经济学或管理学教师队伍抽调或招聘经济类毕业生,一般没有地理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的经历和过程,在教学科研中相对关注经济学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使经济学与地理学科不能形成合力。

(四)经济学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受现行制度影响,高校老师的福利待遇与职称挂钩,往往取决于学术研究水平而非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受诸如此类激励制度刺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而忽视教学工作,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影响了地理学科中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二、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育模式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出版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经济学著作《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开始与哲学分离。此后,经济学逐渐成为独立科学,号称“经邦济世”之学,成为显学之一。

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育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英国模式。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注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让学生脱颖而出。但没有系统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法国模式。强调系统训练,尤其是数学训练要求严格,毕业生技术能力强,但缺少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美国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既侧重数学、理论、方法论的系统训练,又创设环境,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批评力。

三、我国高等院校加强地理学科建设中经济学教育的对策

为加强我国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建设中的经济学教育,借鉴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结合国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视经济学学科专业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地理类专业师生的经济学思维,促进地理专业的综合化,另一方面,促进地理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使毕业生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提高院校声誉。为此,有关部门须在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应给予经济学更多的支持,加强经济学学科专业的建设,改善经济学发展基础弱、条件差的状况,促进地理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合理,符合地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需要来体现自己的特色,注意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复合化使得地理学人才具有经济学素养,可以更好地适应地理学科的需求。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规划等项目的实务。教学应该强化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训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经济学教师参与实际业务项目。聘请一些专业水平较高的实务人员讲授实务课程,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思维与技能的结合。在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中,就必须开设一些课程用以具体的专门技能的学习,开设一些工具性课程,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篇(6)

学科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建的,是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课程入手,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学科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学科结构理论认为,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科结构的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即为结构。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学科教学中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不只是了解概念、规则和原理本身,而且要思考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则之间以及与事实现象之间的联系,使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构建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克服离散性。这样就既易于学习,也便于深化理解和记忆,因为学习材料纳入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之后,可减少复杂性而易于恢复,便于提取。层次形是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处于塔顶的就是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这些基本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就能起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的效果。在学科教学理论的启示下,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学科基本理论对学科教学的启示是:学科教学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整体系统地构建教学框架。教学工作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系统分析学科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然后再根据结构提纲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在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系统分析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整体构建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地理学科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有三部分构成: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系统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整体和其中各个要素,主要讨论地理事象的一般规律,又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人文地理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区域地理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内,各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定模式。两类知识的关系是:系统地理是在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而这种知识又成为理解区域事实和区域特征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掌握系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诸多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而学习区域地理中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又是形成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解系统原理必需的感性认识基础。由二者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由系统地理知识组成。

2.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界定

在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中,系统地理知识主要由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两大部分组成。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对哪些是地理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界定。以下是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分析:

(1)地理基本概念的界定。地理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故在地理概念中可分为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前者反映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后者反映一个地区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如热带沙漠、中国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属上位概念,其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强;地理区域概念属下为概念,一般包含在地理类别概念当中,如气候这一类别概念包含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一区域概念。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理基本概念主要指地理类别概念。

(2)地理基本原理的界定。地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两部分。

地理特征 地理事物是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构成地理环境的物质系统,不论大小地域的地理事物,都有各自地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或相对显著的性质。这种形象和性质的概括,就成为地理特征。由于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处的环境有同有异,致使其出现多种多样的地理特征。从大类方面来说,有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特征,有人文特征,如人口、城市、语言等。从地域方面来说,有某一高原,某一流域或某一城市的特征等。从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看,地理基本特征主要是大类方面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它是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关联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地理分布中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气温气压分布规律、植被分布规律等是基本的地理分布规律知识。地理演变是使人们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节奏性,如水土流失过程,城市化进程、造山运动等。地理成因是指任何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的出现,都有其某种原因存在,或者说都有其某种因果联系存在,这种联系的因素方面,通常称之为地理成因。地理成因是理论地理学的一项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地理因果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

(3)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分析。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的联系有两种形式,两个层次。一是同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如地理位置主要有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构成,而经纬度位置又由经度位置和纬度位置构成;要了解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又必须学习地理坐标的有关知识。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网络相对来说较单一,层次较低。二是多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网络错综复杂,是在同类概念、原理基础上建构的较高层次的联系形式。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具有这种多类概念与原理的联系网络。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目的:一是所有的地理事实是怎样聚合到一个地点并共同起作用的,怎样共同决定地方的特征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二是这些地理事实怎样在不同的地点有所不同,怎样造成地方和地区的差别,并成为人类不同发展的基础。由地理学的基本研究目的可以得出,地理概念与原理联系的交结点是区域,区域由地理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景观。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区域景观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掌握分析方法。而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在对地理学科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结构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结构如下:

1. 自然地理

转贴于 2.人文地理

3.区域地理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性上的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具有统帅作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的现象。如学生学习了地形的概念、分类和分析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就能分析理解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布鲁纳说:“关于人类的记忆,经过与实际的充分研究,我们能够说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得很好的筐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区域地理的感性知识较为丰富,事实材料很多,教学中记忆的负担重,利用学科的知识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仍以地形为例,地球表面的地形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地形分布的一般规律,就能分析推演出局部地区的地形,而不必逐一记忆。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极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3.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识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迁移有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技能方面的迁移,是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技巧。普遍迁移是指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遍迁移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从学习过程来看,一开始,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容易理解后面的新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也就是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如学习了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后,学生就能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分析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农业生产状况。所以布鲁纳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要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只有精通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做到,而且“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他对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他还强调指出,通晓某一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学科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独立前进;你无需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认识是个巧妙的‘策略’,借此,你能够获得许多的大量情况,纵然你头脑中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不多。”

4.学习了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歇。因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虽有难易之分,但根本性知识一致的。如初、高中所学的气候知识在基本概念、地理分布及成因上是一致的,只是高中的知识更加关注气候的成因分析,抽象知识与逻辑推理的成分加大,也使学习的难度加大。但通过对气候基本概念与简单成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气候知识,也能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顾明远 . 国际教育新理念 . 海南出版社 ,2001

2. 李建刚 . 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褚亚萍 . 地理学科教育学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7)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简单来说,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手段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地理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有益的引导。使学生真正走上自主、独立和个性化的学习道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现实的地理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学地理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中学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领域,对于改革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地理学科仅仅停留在幻灯片的使用等较浅层次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阶段,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说,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虽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学科教学这一时代趋势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承认,大多数学校也很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然而,在我国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对于地理的重视远不及语数外这些学科,很多学校只是把地理当做高考学科中的小科目对待。

在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相关的人力资源和数字化设备资源的分配是不足的,因此地理教学能不能得到相应资源使用就是一个问题,由此也或多或少的打消了地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中学地理数字化资源与其他学科相比而言,是非常匮乏的。在地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方面还有很多要做。

(二)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原有的教学行为习惯难于改变。很多老教师经验丰富、知识积累多,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原有的教学行为习惯一时难于改变,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此外,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一些新教师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足,对教材和地理教学大纲的掌控力不够,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理解不够,教学技能的运用不熟,教案课件等相关的教学资源储备不够,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效率。还有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图片、动画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没有很好的信息素养的地理老师很难真正的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地理学科教学之中。

(三)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评价机制死板。传统的地理教学形式利用粉笔、黑板进行的班级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多为教师主动口授,学生被动的接收。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只是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在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对新生事物(如: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等)难以接受、甚至抵触,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对于地理教学死板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广大地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积极性。原有的评价机制一般是对于手写教案的教学检查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这就使得地理教师疲于应付教案的检查和督促学生提高考试分数,势必减少了地理教师学习和开发信息资源的时间、精力。

二、 优化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信息技术先进性的认识,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表述方式灵活、动态地揭示地理规律的地理教学,而这些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手段就是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资源,进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二)提高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地理教师除了要有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才能在更好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只有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才能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利用哪些软件,通过哪种形式来帮助自己实现教学目标,到哪些网站上去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评价机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其实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要想转变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发学生智力、获取与地理课堂相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

此外,应改革学校的备课检查的评价机制,使其由书面形式的检查到课堂听课的检查、学生的评课检查;由单纯的知识点检查到多想法子促进学生思维学习的课堂检查中去;由书写备课到灵活的现代备课的检查中去。如电子备课的习题、新典型题、创新题题库和课件等教学的检查。

篇(8)

[关键词]

研学旅行;地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育人价值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3]10号)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4月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在《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修学旅行又叫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活动”的观点。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征、学生年龄结构、心智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出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落实到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上,落实到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上。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只有根植于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中,通过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有效。研学旅行活动就是具体的教学情境,也契合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研学旅行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研学旅行让真实的生活情境走进了地理教学,打开了封闭的地理课堂教学空间,构建了开放的地理教学环境与氛围,培养了学生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能力,加深对人地关系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地理核心能力得到强化和升华。

(一)研学旅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游览自然风光,融入社会,进行一定量的户外实践活动,可以强身健体,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物质保障,更加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到生活、社会、自然中去实践体验、尝试学习。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阅历、丰富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研学旅行在内容上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与扩大,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与自然和社会“沟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自觉树立科学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要求,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地理事物过程进行分析、预测,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基本的思维方式。研学旅行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在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捕捉来自身边的问题并进行界定、甄别、筛选和整合,需要对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评估,学生必然获得较多的运用探究方法、综合分析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研学旅行有助于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研学旅行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发生在特定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景观,不同的区域间存在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上的区域差异,区域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区域联系。研学旅行活动与地理教材内容本身的课堂教学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获得理性知识。由于缺乏适当的感性知识的支持,学生在对理性知识进行理解与应用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提取先前储备的理性知识,用于理解当下所面临的感性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改造并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使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紧密联系,互相依存,学生获得的感性知识多于理性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性知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通过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体悟等方法,检验其真伪,并对知识再次进行解读,直至“真知”,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能力。

(四)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实践体验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形成实践能力;只有亲自经历科学探究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研学旅行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匡正当前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课堂讲授、偏重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弊端,弥补学生经验狭隘、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完成了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

(一)研学旅行契合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学基本核心理念,如何使地理教学贴近现实生活、构建开放的地理教学环境与氛围、突破封闭的地理课堂教学空间、让真实的生活情境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地理学科教学背景下的研学旅行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研学旅行是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呈现方式,是生活地理教学的实践形式。地理教师应发挥其地理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开展观察、实践、探索和研究,加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向社会,体察社会民情,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在轻松愉快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体会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一种升华精神的文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伴随情感体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道德情感激荡的机会,激发学生爱家、爱国情怀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拉尔夫?泰勒认为:“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基于地理学科教学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学生面临的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范畴,它扩展到了学生个体的生理、情感和人格等各领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也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个体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以具体学科知识为依托,才能彰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学旅行只有根置于学科教学的背景下才能焕发育人的生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研学旅行的这一具体情境来实现的。在地理学科教学视野下,研学旅行要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教育,并把它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将有助于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雪梅.立德树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

[4]高晓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得更远更扎实[J].基础教育参考,2014(17).

[5]丁运超.论教育旅游与地理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2(12).

[6]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7]李希贵.开设游学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3(3).

[8]徐冬爱,王峰.中小学生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J].中国教师,2009(2).

篇(9)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体验性教学法之开展十分有利于强化高中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能够有效降低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从而让高中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产生以及获取之过程,进而提升高中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群体的地理知识素养。

一、创设良好的体验性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施体验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致力于创设良好的体验性教学情境,从而为体验性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出生动而形象的地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十分逼真的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能够从中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全力发挥多媒体以及网络之优势,全力整合现有的网络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将其和相关图片、文字及视频等结合起来,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从而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产生直接冲击,留下极为深刻之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课件展示手段还能直观而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环境的特点,让其更加充分地意识到宇宙环境的无限性及其对于地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全力实施地理教学竞赛类活动,营造出争先恐后的良好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学生群体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其深入体会到地理学习中的进步喜悦。

二、通过实验教学引领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

现代人认知世界与总结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验。地理教学和高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完全可利用地理课程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来实施实验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直观认知。比如,教师可尝试在教室中点起一炷香,其后再打开门窗引领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让学生直接观察空气的运动方向,以此来强化其对于地理的认知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地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的一点是不仅需要借助于特定器材设备开展实验,而且还需在各类活动中开展,从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或者合作开展地理调查以及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具体操作中更好地使用地理实验设备,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地理学科学习之中。

三、通过地理图表丰富高中生的体验学习内容

地理图表的有效利用,对于高中生的体验性学习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地理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具体的地理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将教具形式应用于地理学科之中,从而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信息资源,化地理形象思维为直观思维,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解读地理图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让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地图、示意图、景观图及统计表等图表的阅读,能够多层次和多角度地获得地理学科的规律。比如,运用景观图,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地理事物的具体发展情况;运用地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空间意识,从而开阔高中生们的眼界,提升其观察、思维以及创造力。

四、实施合理提问以提升体验教学的成效

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与激发学生群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产生对未知领域的困惑,这样一来就能引导其为有效解决问题而深入探索,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一大半提问不合理,那就难以激发出高中生的深入思考,他们会因为觉得无从下手而感到迷惑,从而不得不予以放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觉得提问索然无味,未能激发出其心中的探究意识。所以说,正确的提问技巧是决定高中生开展有效体验之重点。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提问的技巧,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创设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体验性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体验式教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成效。

篇(10)

一、为什么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展开研究性学习

1、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可以。要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对自己的发展有实际意义,目的是既使课程标准得到落实,又使学生得到发展。

2、地理教师的素质提高需要研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受评价机制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停滞不前,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参加者,在这样的角色环境下,要求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改进上,用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这对教师的发展必定会大有帮助。

3、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

而且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1、在学科教学中适时穿插专题研究单元。

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具体选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研究教材过程中酌定研究课题。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有些结论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内容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研究课题。这种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的这种形式,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2)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启发学生思辨的内容。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95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可以。要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对自己的发展有实际意义,目的是既使《地理课程标准》得到落实,又使学生得到发展。

2. 地理教师的素质提高需要研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受评价机制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停滞不前,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参加者,在这样的角色环境下,要求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改进上,用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这对教师的发展必定会大有帮助。

3. 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而且,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1. 在学科教学中适时穿插专题研究单元

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具体选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在研究教材过程中酌定研究课题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有些结论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内容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研究课题。这种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的这种形式,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一,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启发学生思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