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力供应市场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4-04-10 14:46: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力供应市场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力供应市场研究

篇(1)

“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达到6.1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88.3%,其中电源投资3.2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2%,电网投资2.9万亿元、占48%。电网投资增速放缓,但是投资基数非常大,电网投资结构性变化将带来细分市场机会。特高压、配电网和智能化领域将成电网投资重点,未来细分市场有超预期的机会。配电网领域投资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主要集中在主干网建设,在110kV及以下配电领域建设投资不足。美国、英国和日本配电网建设占比均超过60%,我们目前占比约达40%,投资不足。“十二五”期间,国网公司将加大配电网的建设力度,其中110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约占变电站总数的70%。

这就给广大电力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很多企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少电力设备供应商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营销,都遇到一些瓶颈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电力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直接生产和传输电能,具备产值大,材料成本高,技术要求低的特点;二次设备是电源和电网的自动控制和防震减灾,涉及国家安全最高利益,从根上要求不能大量进口,小量引进、消化、模仿、替代、创新。市场受国家保护,从源头上避免了外企和合资品牌的冲击。

市场细分:市场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唯一场所,是决定价格大小和生命周期的唯一准绳,认真进行市场细分、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备进行市场定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

根据采购规模分,电力市场包括: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直接招标市场;各大型发电厂和省市级电力公司的招标和定向采购市场,另外包括部分工矿企业的配电设备采购。以上三部分市场由于自身采购模式流程不大相同,涉及产品众多,形成数量众多的繁杂细分市场。设备供应商得明确自己的产品,面向电力企业的需求,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面对每一细分市场进行SWOT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从而选择合适本企业市场,市场细分不是目的,只是企业市场策略的前提和基础。

当企业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市场后,就应该随之确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并依据进入并占领该市场。根据不同产品和不同区域与行业灵活运用相应市场营销策略。企业营销策略一般包括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方面。

产品策略:二次产品主要包括:保护自动化、电网调度、配网自动化三个方面。按照电压等级分220kV以上电压等级产品、110~220kV电压等级产品、35kV及以下配网产品。应加大产品的基数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同科研院所合作,调整研发周期,降低产品风险。同时与客户进行良性互动,不断研制出合适客户需求的产品,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基数地位。根据公司市场选择对三种不同电压等级产品进行有差别的中调投入。

价格策略:定价目标是制定价格策略的关键,一般讲包括生存目标、产值目标、利润目标、竞争目标、稳定目标。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产品特色、消费者心理等因素,一般定价考虑:顾客需求、竞争者价格、公司成本三个方面,但电力系统的价格往往是上下波动的,特别是招标价格。不能因为价格丢标,存在即合理,营销战略确定了要进入该细分市场就要适应价格。即依据竞争者价格定价法,灵活制定价格策略,满足公司营销战略。

渠道策略: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指通过企业自身的专职营销人员的直接营销活动达成营销目标;间接渠道指由和分销完。成这由成套产品还是元件产品决定。成套产品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需要的产品,需要通过设计院设定方案、技术联络、招标前咨询、招标、设计联络、专业售后调试、验收等等众多环节。要求很高只能采取直销模式。元件产品指:完成系统解决方案的分解,即成套产品分解构成,具有测、可量、可选的特点,如:十二五重点发展的配网市场对应的保护产品,对应要求清晰,规则通行,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家适合采用间接渠道。

服务策略: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为客户提供良好地服务是维护客户资源的重要方式和创造新利润增长点的源泉。应提升全员服务理念,把服务融入到售前售中和售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服务的原则: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

组织营销:任何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均建立在充分了解需方的采购模式基础之上。电力企业的采购,是典型的组织营销模式。设备供应商应充分了解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分清这些部门职能的划分,企业市场营销行为才能做到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定型产品,一般都是物资部门组织招标,抽调各地技术专家进行评标;科技项目由科技部牵头,生产部主导,物资和财务部配合;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一般会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如:新能源办公室来实施,物资公司和财务部配合,现在发现电动汽车充电站由于基建需要协调的关系较多,省会级城市和重点地级市比较有资源方便基建进度,有下方到地区局的趋势。智能小区项目一般由地区局设计院、客服中心、生产部共同参与。

随着电力设备采购的规范,绝大部分的设备采购,都需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采购厂家。这就需要设备供应商对自身企业状况和需方的招标要求有充分认识,这样才能确定自己的招投标行为和方向。现在不少地方电力企业,例如安徽省电力公司,很多招标项目,直接就要求参与投标企业,具备5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出具三年的财务报表,且具备一定量的营销业绩。对刚成立的中小型创业公司,显然是无法具备上述投标资格,直接就被挡在采购门槛以外。其存在既为事实,必须去面对。应从小型市场渗入,充实自身参与商业游戏规则的资质,突破压在企业身上的硬性框架,才能取得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一、电脑市场的特点

电脑市场是一个产品价格波动非常频繁且库存商品贬值特别明显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所销售的商品,商家会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我们在对电脑销售市场的研究中发现,面对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脑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大多数都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组织公司的业务流程,在非常低的毛利率下,整个市场的运作显示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这让用户享受到了许多实惠。这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自然选择所形成的一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模式。研究电脑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为其它行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说Dell是成功地实现了电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那么电脑市场是小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典型代表。

我们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台式机的组装与销售供应链。这里所讲的大型电脑市场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如像遍布全国各地的赛博电脑市场那样,里面有数以百计的经销商,电脑的各种零部件供应相对具有完整性,并且同一类部件(如内存)有多个供应商供货,市场具有充裕的选择余地,市场竞争的环境条件具备。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用户往往也喜欢到这样的市场来配置电脑,因为用户的选择余地大,各种用户的需求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满足,并且用户的话语权也会更大一些。正是因为这样原因,在现阶段,大型电脑市场的人气都较旺盛,商家依靠销售规模以一种低成本方式获得其应得的利润,这是一种良性的市场竞争状况。如果市场的规模太小,我们的许多结论会不适用。

二、电脑市场的供应链结构分析

大型电脑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与电脑组装商之间基本上都建立有战略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其目的是平衡零部件的价格波动及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一个电脑组装商总是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相联系,电脑组装商所需的每一类零部件一般选择一个主要供应商,这样便于形成规模化优势,每一个电脑组装商都面对众多的用户。同样,每一个零部件供应商也面对多个电脑组装商,通过提供长期的零部件供应,其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双方的长期协作而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零部件供应商为培养其用户的忠诚度,通过价格优惠,通过供应商按销量对电脑组装商发放年终返点的激励机制,使供需关系保持相对稳定,零部件供应商在市场中具有主动性。大型电脑市场的供应链结构为典型的网状,如下图1所示。

此外,有相当数量的电脑组装商,同时又是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种或几种零部件的供应,比如厂家的主板。同样,它也对其它电脑组装商供应电脑零部件,其运作模式与专门从事零部件供应的商家一样,我们在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这样的角色是集供应商、制造商与销售商三重身份于一身,更有利于供应链流程的缩短。

大型电脑市场的供应链就是靠这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联系起来,通过彼此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形成了无数条性质基本相同的供应链,供应链之间存在交叉,但不会产生明显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脑市场的竞争就是无数条这样的相互间有着紧密联系的供应链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使库存向供应商集中,这更利于库存的规模化控制与管理。使传统买卖关系下的双方短期利益对立转变为供应链环境下长期合作带来的利益取向一致。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对市场需的响应速度,也有利于平滑用户需求的波动,特别是价格呈长期下降趋势的计算机市场,有利于共同应对价格波动。这是一种双赢或多赢的供应链结构。

三、电脑市场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分析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电脑组装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他是市场销售终端,扮演着销售商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整机产品的组装制造商,因此它也同时扮演着制造商的角色,电脑组装商具有这样的双重身份。整个电脑市场供应链的利润最终是由电脑组装商来实现,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也首先在电脑组装商处得到反应。

在面对客户,如何抓住市场销售机会方面,电脑组装商总是不失时机的抓住有购买需求的潜在客户在店内留足的机会。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面向终端客户的销售人员来实现。如通过主动招呼,向潜在用户介绍产品特点,寻问用户的需求,主动填写配置报价单等方式来争取客户。这种作法,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商家间的比较来选择自己满意的配置和价格。

在面对电脑组装采购所需电脑零部件方面,当用户确定购买后,需要强调的是电脑组装商要求订单必须落实,商家才会进行有关零部件的采购,任何意向性的未能落实的订单都不会触发电脑组装商的采购行为。一旦订单得到落实,其标志是用户交纳少量定金,这时商家根据用户的需求,并结合自己的库存状况,通过与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协作,以非常低的交易成本快速组织相关的电脑零部件。可以说,这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在时效上,通常两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整机组装的全过程。

从用户需求到原材料的采购、电脑的组装都体现了准时制、按订单生产的特点,这是非常典型的拉动式生产。但这样的准时制、按订单生产与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市场的需求对每个电脑组装商来讲,都具有小规模甚至不成规模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如果把手工化组装电脑比作流水线,这样的流水线的运行常常具有不连续性,中断行为经常发生,数小时甚至整天没有装机业务的事情时有发生。高峰期会使装机操作满负荷运行,特别是假期等特殊时段,组装机数量会比平时高数倍,因此其采购行为具有不稳定、不连续性的特点。如何适应这种随机性很强的市场需求呢?这的确是电脑装机不同于其它市场和其它制造企业的地方,在电脑市场的一种通用方法就是要求零部件的采购本地化,库存尽可能的前置,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组装制造环节尽可能的后置,当用户的需求真正确定后,再组织有关的零部件采购和组织装机。

在采购环节,组装商家与上游供应商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相互间的信任机制,使采购环节变得简单便捷、低成本、高效率。采购环节的具体做法通常是这样,通过电话报订单由供应商送货上门或直接到供应商处提取所需零部件,如机箱、主板等。因为双方建立了信任机制,购买方只需在出库单上签字认可,资金的结算不要求实时化,而是过后进行双方间的结算,整个采购环节显得非常简洁和低成本。电脑组装商总是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或从专业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改变配置的建议,电脑组装商总是倾向于向用户介绍自己或其合作伙伴的电脑部件,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减少中转环节的成本优势,使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性价比,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规模优势,这里存在一个用户的个性需求与商家资源配置的冲突问题,如果商家预感到这样的冲突可能发生,商家会尽可能地按照用户的要求组织相关的零部件。

在组装环节,通常都是就地组装,一个熟练的电脑组装工,可以在一小时左右组装好一台电脑,在时效上,用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组装好后通过当场试机,在用户满意后再装箱由用户带走。

在售后服务方面,电脑组装商一般都提供主要零部件一年的质量保证,有些规模较大的电脑组装商还可对台式机的销售提供质保期免费上门服务的承诺。这些做法通常是用户可以接受的。

在零部件销售商与零部件制造间之间的采购关系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制,这种方式对零部件销售商来讲,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可以减少价格下降带来的风险,但零部件供应商收取的费用较低;另一类是买断制,它要求零部件销售商投入较多的资金,可以得到比费用更高的利润,但同时也要承担因价格下降所带来的风险。两种方式各有其利弊。

在有相当规模的电脑市场中,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环境高度发达,这种市场的运作将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最好的产品,最快地满足用户需求。”这个问题的解答在不具备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四、电脑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电脑市场上的电脑组装商数量多达几十家甚至数百家,电脑组装商的势力也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一些有规模和势力的电脑组装商在经营的采购、组装、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运作都较为规范,其利润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售后服务也有较好的保证。但这样的电脑组装商在数量上并不多,在数量上占多数的是规模势力都较小的电脑组装商。它们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

1.在面对终端客户进行的业务商谈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这取决于客户的知识、智慧、经验及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客户,精通电脑、熟悉电脑市场行情,并且具有较为丰富的购机经验,小规模的电脑组装商对这类客户通常需要大幅让利,把利润率做得很低。

第二类客户,熟悉电脑,但不太熟悉电脑市场,特别是一些玩游戏、视频的高配置需求的用户,其高配置的配件本身利润率就较高,加之,对市场不太熟悉,小规模电脑组装商可以从中获取较高的利润。

第三类客户,即一般性略知电脑知识的用户,配置要求大众化,面对这样的客户,小规模的电脑组装商还处在资本积累的初期,体现在运作上不太规范。他们利用电脑市场的价格波动频繁,加之零配件的种类繁多,许多配件的价格并不透明(如主板、显示卡、机箱等)的特点,不太熟悉电脑市场的客户往往会成为其获取最大利润的机会,暴利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用户购置的计算机得到的性价比往往比较低。

2.也有为数极少的电脑组装商利用客户不知情的弱点进行骗买、以假乱真或以暴力威胁购买,骗买及以假乱真时有发生,暴力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会严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商家的信用缺失问题还需解决,市场的监督与约束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3.商家间的零部件买卖关系在信用机制下显得便捷,同时也蕴含着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客户端商家的道德缺失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拿货后公司消失,让供应商受骗上当。这种事件也时有发生。供应商应作好对其客户的信用认证,避免这样式的风险发生。

4.在面对用户的售后服务方面,一般都提供主要零部件一年的保修或保换期,当用户在保修期内真正遇到硬件问题时,寻求商家的帮助时,经常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售后服务还需要加强。

五、结论

大型电脑市场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流程体现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对用户需求能及时快速反应等特点。在面对原材料快速贬值的电脑市场上,通过库存尽可能的前置,制造尽可能的后置来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通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作来完成高效、低成本的采购与物流,零部件库存前置使物流规模化能更好的体现。以用户需求驱动的组装制造环节的后置使产品更贴近用户,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在原材料的采购上,采用按定单组织生产的思想。在供应商本地化的环境下可以快速组织原材料,通过建立战略协作关系使原材料的采购环节表现出具有非常低的交易成本、非常高的响应时效等特点。整个供应链是低成本、高效率运作的典型,这值得其它行业借鉴。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篇(3)

1.1中国电影产业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电影市场形势是一片大好。在电影生产数量、银幕数量、票房总量、综合收入总量、观众人次、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等各项主要指标上均处于良好状态。具体表现为:

(1)银幕数量大幅增加,电影市场扩展明显。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银幕年增长率达32.5%,为近8年来最高。影院和银幕的大幅度增加,为本年度电影市场增长提供了可能性。

(2)票房发展迅速,中国电影市场跨入百亿门槛。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4%,市场奇迹,票房总量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已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票房、海外收入、电影频道广告收入等各项综合收入接近160亿,增幅48%,电影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但是,在辉煌百分比的递增的同时,笔者认为,中国的电影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国产片在境外得不到接受,比如《金陵十三钗》无缘奥斯卡。由于影院之间竞争不充分,导致各个院线之间没有差别,而且票价降不下来等问题的出现。

如电影《变形金刚》在美国首映票价为8美元,在中国首映票价为70元人民币,明显高于美国。在美国,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人均月收入的1/400,中国则相当人均月收入的1/20,贵了20倍。这些数据在说明中国电影产业潜力巨大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电影各院线间竞争不够激烈,只有竟争激烈了才能促进市场的成熟与发展。

1.2中国院线现状

(1)电影院发展迅猛。一个行业竞争排名的变化程度可以看出这个产业的活跃程度,从排名来看,院线排名变化迅速,一方面说明各大院线吸收加盟的比较多,变化比较快,同时,一些新影院生成的也比较快。这些无疑是带来新的竞争的力量。如2008年新成立的广东大地院线,2009年票房就突破亿元大关,排名第十二,与以往相比,年排名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所以在大型城市中如北京、上海等出现了电影院饱和的态势。而且照其影院扩张速度,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事实上,从2010年起北京就已经出现了影院建设数量趋于饱和的征兆。据艺恩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银幕增速虽然达到了38.8%,但单银幕人次的增速却是负5%。

(2)中国院线呈现了三级梯队的形式发展。第一梯队是排名较前的院线,诸如: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合等。这一梯队的特点是发展潜力巨大,银幕数量居多。第二梯队,多为经营中等规模的影院。而第三梯队多为传统影院,经营规模偏小,生存难以为继。但这并不是说,除了第一梯队,第二三梯队就注定被市场淘汰。比如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位于第三梯队的浙江横店院线就以1600万票房跻身于第九,所以通过排名更替的活跃程度,也可以看出二三梯队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随着贺岁档的升温,各地新建影院开始密集开业,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新开影院更是增加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仅半月时间,在全国各地共有24座新影院加入市场大军,其中河北省一地就有6座,比如河北廊坊万达电影城和邢台临西县盛世影院等。其他诸如江西兴国大地国际电影城、福建建阳市万星国际影城以及湖南郴州市宜章县电影城等的开业,均有效满足了当地观众的观影需求。院线竞争中呈现出了以下几点态势:一、区域优势很明显,主要是由于地域保护比较厉害。二、全国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消费者习惯因素,出现了大城市影院多于中小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影院多于中西部、南方地区影院多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影院多于欠发达地区。三、资本稀缺管理人才稀少,资本是决定一个院线好坏的前提,决定了院线的数量和质量。管理作为软实力,是决定院线中各影院之间是否能够步调一致,协调发展,高效快速地执行统一的品牌规划。四、核心资本运营模式各有不同,比如,万达主要依靠其雄厚的地产背景。而广东大地,则依靠中小城市,全数字影院,低票价来扩展院线。

2电影市场盈利模式

2.1电影利益链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电影的产业链是这样形成的。电影的发起人是制片方。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如同中介一样在投资方和拍片方之间调和斡旋。投资方包括投资人和商业银行。他们作为投资方希望看到电影能够利用市场赚取更多的票房。制片方需要时刻提醒导演尊重市场。导演多坚持走自己的艺术路线。同时,制片方最喜欢的观众,当然是那些杜绝盗版进入电影院的观众们了。版权方则将片子的放映权卖给终端即院线或者电影院。而版权方常常抱怨的是,院线方总是会拿到整个票房的百分之五十,因为他们投入了很多成本在电影院的租金运营方面。同时,作为终端的新兴媒体,诸如网络和网络电视等,他们也希望从电影的播放中获得利润,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利润给版权方。所以,整条电影产业链,从投资到终端,最后到观众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链条。而这个链条要想达到最佳的状态,就需要终端,也就是票房的最关键部分能够把成本降低下来。到那个时候,制片方能够对投资人负责,因为他们能够在院线的票房分账中,将一部分分给投资人。而投资人,更多的需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制片方,看待整个市场,而不是焦急的想要大捞一笔。而同属于资方的银行可以视电影产业为新型的金融创新,使得制片方可以给导演给予极大地信任,让其安心的发挥自己的艺术素养。在前端的问题能够解决的时候,发行方就可以给出更多更好的片子给影院。那么院线,则需要以低廉的成本以及合理的票价赚取更多的票房。而无论如何,所有的这些都是要靠观众,而吸引他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低廉的价格和只有在电影院中才能享受到的大屏幕带来的效果,这样人人都愿意进入电影院了。分得票房重头的院线需要对整个产业链整合挑起担子,整合的本质是对分离状态的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对产业链整合的分析可以分别从宏观产业和微观的视角进行。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

2.2电影院及院线盈利模式

国内电影院盈利模式普遍比较单一,而且主要依靠的就是票房收入。而且,最为尴尬的是,一般电影院运营需要的都是现金流来支撑,而影院一旦收回成本,则要面对新一轮设备更换和装修。所以短期内收回成本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以是重中之重。而且据实际数据显示,每天票房收入只有达到三万,才有可能收回成本。而好一点的是,影院的所有收入来源中,只包括票房分账,其余收入不含在内。比如:广告,爆米花等商品。但是可以看到的市场还有放映后产品开发和销售方面没有形成产业链的规模和效应。这个市场的不完全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多数产品依靠国外,自主产品较少。二是质量问题没有保障。其实,除票房赢利外,电影院的赢利还应该包括广告和租金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影院附近,会有游乐场和KFC或者时尚玩具店等,因为,在这些地段的租金高,但人气也旺,也是商家追逐和青睐的。另外,对于大型电影院线来说,电影院只是这个企业中的一部分,而企业的发展则需要依靠强大的资产做后盾,互相依靠,互产利益。比如万达院线,他们依靠的是CED模式,其核心是将影院建成与娱乐消费一站式服务场所相结合。所以大商场加影院是万达的基本特征。另外,万达还坚持把影院做的规模化、连锁化起来。因为影院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需要最新最热的片源的时候,需要加盟院线才能达到。而院线法定规定,需要十五家联盟才有可能,这就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行,而万达恰恰有雄厚的资金。规模化,连锁化之后的好处是所有的热门电影可以在其公司下属的各个影院,不分地域的同步播放,这一方面实现了电影快速播放的效益,且片源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另外,很多影院采用了连锁经营的模式,亦即院线化经营,这样就使得片源渠道和团队管理等都能够畅通,这也是许多大型院线盈利的关键所在。

3上海电影市场现状

3.1上海电影市场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在很久以前,就是一个电影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市。所以这也为上海赢来了很多得天独厚的电影资源。比如前不久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也是许多中国的大城市所不具备的。上海的电影市场的经销模式早在5年前就已形成。先是由在上海注册的联和电影院线公司和大光明电影院线公司两家院线公司组成,后来逐步发展。目前,上海共有6家跨省院线公司在上海发展,上海的影院市场已经形成了友好竞争的局面。据统计:2007年底,上海在册电影放映单位237家,拥有361块银幕,15.18万个座位。其中61家专映电影院,拥有200块银幕,49306个座位。全年共放映电影33.39万场,1385.07万人次观影,年票房总收入3.74亿元,平均票价26.97元。同比2006年,电影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票房收入三大经营指标平稳增长。其中,电影放映场次同比增长22.2%,观众人次同比增长10.5%,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9.8%。而2009年,上海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6.7亿元,放映场次44.5万场,观影人次1926万,三项经营指标与2008年同比均创造了两位数增长的记录,创18年以来增幅之最。

3.2上海院线市场状况

上海的院线制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全国院线的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中影星美院线的强力介入,万达依靠地产业的资金联接式进入,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上海电影市场一直占有优势,而且依托国际都市的品牌,举办了国际性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而在引入电影以及动漫电影方面,上海这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在票房方面都呈现出了名列前茅的态势。而目前上海影院整体市场情况是:一二月是“曲曲折折”、三四月是“平平淡淡”、五六月是“蹦蹦跳跳”,七八月暑期档是“疯疯癫癫”。而且这一档期是仅次于贺岁档的电影旺季。上海的院线之中,当属上海联和院线最具有代表性,在全国所有的院线排名中,联合院线始终排在前六的位置。在2009年,排名第三。业绩表现:年度票房7亿左右,观众人次2600万人次。较2008年增长50.5%。与这几年国内发展较快的院线是依靠投资增量来增加速度不同,上海联和自主新增影院的步子略嫌缓慢。联和院线能在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坚守行业前三的地位,相当不易。其动力主要源于院线优秀的团队,一直在做优存量资源上,深挖掘,细开发。当然,上海联和院线具有依托上影集团支持的优势。两者在电影产业的上下两端的配合极为默契,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3.3上海电影院线营销成功因素分析

篇(4)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这同时也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使企业的市场营销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这期间,许多企业希望跟上步伐,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对自身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创新,使其能够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需要提前改变自身的市场营销的传统观念,从而适应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但是有些还不尽完善的营销策略就被迫应用,这甚至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把电子商务和营销策略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创新和改革,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满足社会经济的平稳前进步伐。

1工商管理中的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定义主要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或者工具进行商品或者服务的交易,电子商务为这种交易提供平台。电子商务同时存在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交易的过程是在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完成,其互通文本为电子化的,买卖双方不需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也没有进行书面交易文书的签订。其次,买卖的双方应该同时在计算机平台或相关技术上完成交易。市场营销的概念主要指在对产品的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服务理念,给客户或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同时这个过程和相应的市场宣传体系都属于营销活动。电子商务也是通过掌握正确的市场信息,来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以后,因为其互联网信息传播快捷的优势,也给市场营销带来了积极作用,而且电子商务的营销较少的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其宣传是可以面向全世界的[1]。所以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优秀的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业务对企业十分重要,其可以给现代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电子营销的产业环境,同时对企业在市场营销的创新和改革方面也是有益的。这些年来,现在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也使得我国的现代营销领域技术得到了拓展,我国的现代营销也逐步的向电子化营销方式迈进。在进行业务交易和服务当中,营销也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工商管理中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的主要影响

2.1积极影响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更新发展同时也给营销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使用户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使用户在进行挑选商品时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促使双方的交易能够在平台上极快达成,这不仅给用户节省了挑选的时间,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降低,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此外,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期间企业可以利用好用户的相关数据,更好的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备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的服务。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信息进行和推广,使用户能够实时的看到产品的相关信息以及动态,使客户能够参与到商品的交易过程中来,促进客户能够享受服务,为交易的有效性提供了积极因素。社会潮流是不断的发展的,所以营销策略也应该跟随着社会的趋势进行,及时对市场中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判别,从而可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营销方案,使其中的营销策略能够满足企业宣传和发展的需要,使客户和企业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

2.2工商管理中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的不利因素

我国的市场竞争已经愈加激烈,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企业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营销活动。因此,企业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营销策略和发展要求,从而才可以更好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达到非常普遍的程度,在线交易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可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面对这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货币进行电子化交易后,使其流动性和便利性变得更好,但同时也容易使税收流失,违反相关法律。另外,有些企业对网络的硬件措施和网络安全等问题还不够重视,使这些企业面临着被黑客和病毒入侵的威胁,同时也给企业营销带来了隐患。其他方面,一些起点较低的企业往往会追逐利益,进而忽略了对营销发展的法律法规,利用虚假信息进行夸大宣传等,以此来获得巨大的利益,这也给营销的发展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2]。

3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的发展研究

3.1工商管理重心的转变

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也往往采用不同的營销理念。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在消费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只追求商品的使用性和质量,同时也开始追求商品的创新性和设计效果,因为电子商务能使企业更了解客户需求,这也是企业摆脱了提前进行市场调研的生产模式,使企业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生产。因为电子商务产品能够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这也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发生了改变,企业之间不再通过价格进行竞争,而是趋向于更了解消费者或给消费者更好的服务这一重心上来。改变之后的市场营销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心理,使他们也以商家的服务态度和品牌信誉程度作为购物的参考[3]。

3.2调整和完善市场营销的战略

电子商务属于新型的交易模式,这种方式进行销售可以在网络上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使销售周期更加短,同时也可以控制库存积压,使企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这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在建立营销团队时,应该着重要求队伍的素质,还应该使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对市场营销效果进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

3.3落实消费者的维护工作

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市场营销时,应该时刻把重点放在消费者身上。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把消费者的权益看重,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应当围绕客户制定服务模式,利用好物流产业链的信息化,为客户进行更加完整的全链条服务,提升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使企业能够适应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

结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了传统营销新的机遇和挑战,使营销环境逐渐的转变成了理想的客户中心模式。这也促进着企业能够革新自身的营销观念,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当做企业追求的方向,能够更好的发挥好电子商务的优势,设计合理的营销策略,使企业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能够获得更高效率的营销效果,促进销售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宋萌. 浅谈工商管理中的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J]. 商场现代化,2017(10):61-62.

篇(5)

一直以来,电力行业在我国都属于垄断性行业,如何打破垄断,实现市场的商业化运营,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来实现电力经营体制转变以及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的要求,而在当前我国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提高电力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对营销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是以计划指标安排生产,营销观念淡薄,这为电力企业市场化带来了困难。 电力行业要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面对市场机制转变,应强化竞争意识,灵活能改变策略,努力开创市场。 以保障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顺利进行。

1 电力企业营销中存在问题

1.1 可替代能源的市场竞争

随着可替代能源与电能竞争加剧,特别随着天然气和太阳能等逐步进入我国千家万户,面对各方挑战,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的重要工作,当前的用电市场开拓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

1.2 电费回收难

一些大的电力由于经营不善或者是用户资金周转难,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季节性排灌用电多,导致用户欠费,或者是由于政策性的调控,出现突发事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等。而尤为关键的是我国的法律有一些漏洞,让很多用户拖欠电费,而且交费意识淡薄。

1.3 线损管理问题

1.3.1 电能计量问题,因部分计量装置质量不合格,导致电能表低压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导致运行时间较长误差大。

1.3.2 存在着不按时抄表和错抄现象。在环境不好的区域,为了完成线损指标,通过调整关口电量来完成任务指标。 线损管理存在重指标轻计划,使线损管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1.4 供电服务不到位

1.4.1 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致使市场意识较淡薄。电力企业的很多部门还采取传统运营模式,无法是吸纳角色的转变,一线员工普遍缺乏经营工作压力,这就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还有的大用户报装手续跨期较长。一些破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供配电设施,导致用户的改造工作困难增多。

1.4.2 电力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电力需求。电力设施中的输电线路老化,传输能力不足,可靠性差,故障频发;输电线路的周边环境恶劣,造成故障抢修难的问题,在一些高峰时期,如果遇到雷电天气时,在短时间无法完成抢修,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一些供电企业的营销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的操作不熟练,缺乏大营销的概念和服务意识。

2 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创新电力营销观念

要推行实施新的营销战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营销管理水平。从机构设置重组到人员结构调整,都要求对营销系统进行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营销向集约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2 建立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系统

2.2.1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调整营销管理模式使系统和客户的需要相适应。积极稳妥推进营销系统的实用性为准则,充分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管理集中化管理,及时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优质服务,改变在过去的供电管理模式。

2.2.2 建立市场营销体系。按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开辟新的供电领域,拓宽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市场规则,创建营销体系,使供电企业实现分营销核算区域。推进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计划、实施与控制之间的营销方式。

2.3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优质服务是维护电力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网安全运行也变得相当严峻。通过优质服务优化确保电力供应,降低电网事故率,维护社会的稳定。

2.3.1 建立营销服务体系。未来的供电企业必须把不断提商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以满足客户需要为核心,全方位提供的优质服务。通过分析市场变化,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的把握客户新的用电需求。

2.3.2 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 在电力市场改革中,电力企业的全体职工有市场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一切工作要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服务质量要赢得广大电力客户的认同。加强对营销人员礼仪规范培训和业务学习的培训,利用多用形式多样的培训,让员工对照视频短片纠正自己服务时的言行举止,以细节赢得客户认同。供电服务的标准化需要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2.3.3 利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切合实际的目标市场,来实行目标市场营销。可将市场划分为农业生产用电市场和工业生产和商业用电市场等。但由于电力行业是公共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不能自由选择某一子市场,对重点用电项目实施跟踪服务,针对客户需求的差异性,企业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提供定制服务,在保证电力供应和电压稳定的前提下,营销人员要做到服务态度好,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取用电客户早供电、早投产。还有一些产业用户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加电力供应,尽快扩容服务和完成供电工程,使电力企业在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83-01

1 电气设备状态应用与维修技术

电器维修是为了消除设备维修过程中运行而带来的缺陷,此方法是可达到消除缺陷的基础,排除一些不必要的隐患,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的最高效率,并且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以及安全要求是维护设备的水平,确保设备机器的安全运行,机器安全运行,不仅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这些并且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所以开展电器设备的维修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1)能够避免机器在损坏时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2)节约资金,避免长时间维修;(3)减少经济的损失,检测方便,避免维修不足;(4)可以提高机器较精确地使用寿命;(5)避免机器浪费或设备寿命不足而造成损失[1]。

“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2种维修手册,但定期维修制度缺点极其多,目前也将定期维修逐渐老化,而状态维修却优点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极其显著,目前看来较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状态维修”这一观点,实施“状态维修”既是技术方面的发展进步,这样不仅维修简单还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我国现在也将定期维修进行改革,定期维修将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2]。

到期必修,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维修时困难难以克服,每年在检修中都会造成不一样的损失,很容易发生事故,降低了经济效率和性能可靠率,状态维修现在应用也极其广泛,它是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去研究而来的,同时再修的时候遵循:该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优点明确,提高了生产率、社会效益,目前较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状态维修”是一项复杂而又有利的工作,此时建议有关公司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总结工作中的检验,逐步将这一项目推广出去,前提是要进行组织准备,做好相应的工作前准备,尽量少做不该做的工作,做到精、细的地步,在第一时间完成这一项目。

2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应用及要点

2.1 发电机、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

适宜于使用“状态维修”[CMB],也可以称为[PM],是以设备运行的特征,此时结合设备的运行和检测情况实现它的工作,从而查明故障的存在,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采用专业的测试软件系统,来完成准确的预知性,实现从停电设备进行诊断到不停电健康状态下定时诊断、剩余寿命预测这项技术的变革,这样也是对“状态维修”的一种突破,这样的技术可以完整的查出系统运行的软件以及主要数据,还有其性能指标,这样对机器工作的好坏也有进一步的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故障的维修,这样既减少了成本又降低了维修时间。例如,新投入使用的变压器、发电机和运行几年的电气设备必须要进行检修,根据技术要求,对各个部件的检查、测量、弥补缺陷是否能满足基本要求。

变压器的检测与维修,在起吊变压器铁芯和壳体时注意周围安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应选择良好的天气,周围应无烟、尘土、湿度不得大于75%,起吊时应缩短空中停留时间,变压器上层油温高于大气10°,其愈高愈好,在起吊前应保证绳子无断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起吊,因此吊具的强度不大于许用强度。

(1)红外线点温计。红外线点温计,是手持使用的对电气设备的表面进行测温和故障发热检测诊断的测量仪器。特点是测量数据准确、操作方便,能直观快速检测,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

(2)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热像仪,是检修过程中进行热像分析、检测使用的辅助检测仪器,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检测,还适用于拆装工作的检测。

(3)超声波流量探测仪。超声波流量探测仪用来检测发电机进出水的流量、线棒的流量,以及大型变压器循环油系统的流量。

(4)发电机的综合分析。其可以对温度、电磁、电流及使用寿命的各种参数综合分析,由此可得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结果。

2.2 故障检修时易出现的问题[3]

若发电机的灭磁开关处于断路,此时转子仍在转动,这时禁止在工作,防止因转子所产生的绕组磁电的感应触电,如果有特殊情况,第一,切断励磁回路,不得有磁场产生。第二,在拆装短路接触时,应戴绝缘的东西,例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戴护目镜),变压器检修后应对散热器、套管、升高座及气体继电器进行充分放气,检修完毕之后将工具归位,关闭所有的阀门,检查变压器的关闭状态。

3 结语

(1)通过对机器的维修制度要求技术,这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随着机器的越来越先进,应当促进设备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在线综合分析专家系统为“状态维修”诊断服务,具有革命性创新和社会推广价值,达到了提高电网设备运行可靠性、电能质量和减少电网损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2电力市场服务营销观念

2.1电力服务营销观念。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发电企业日益壮大,构建市场服务意识,转变市场服务意识,开展电力服务营销,不只是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在自主服务上,转变新模式,更好服务广大群众。2.2提高电力市场的服务营销意识。对于电力市场管理而言,主要是市场观念变化,确定电力发展思路,明确市场服务营销目标。随着电力企业逐渐转变市场机制,转变服务营销概念,收到一定成效,管理目标、工作目标逐渐转向市场。2.3提升服务质量。电力服务营销,主要是认为收购作为一种理,通过采集客户端信息,例如购买行为、理性过程,在不完全受控制情况下,市民在购买过程中,对服务质量访问,在购买基本产品、物品时,是情感满足。所以,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在满足特定质量要求前提下,还需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3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服务营销模式不完善电力资源属于特殊产品,进入到市场经营时间较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电力资源是一种计划产物,按照经济发展规划,随时的生产和传输,机械性的资源配置,即使制定价格,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决定,无需考虑市场商品的定价机制,主要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定价方式,忽略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重视扩大再生产,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不断改革,电力资源进入市场,是一种顺应时代、顺应市场的需求,建立创新型电力服务营销模式,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多数电力企业尚未构建电力市场服务营销模式,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3.2服务营销模式和生产成本没有联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建立服务营销模式,树立市场服务营销理念,尚存在一定问题,就是服务营销模式和生产成本没有联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模式侧重于服务电力销售,并未表明和生产环节无关,相反有着紧密联系。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必须充分遵循市场基础配置作用,按照市场变化需求,对生产总量、生产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防止产能过剩,或重复性生产。所以,按照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模式,必须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4电力市场的服务营销策略

4.1电力市场服务营销产品策略。根据市场研究理论,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是了解客户需求,生产有竞争力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基础。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必须逐步发展,科学分析电力市场,采取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逐渐开放电力市场,增加电力供应,提高电力营销手段,进而增加电力企业利润。电源作为一个特征产品,实现商业化电力,是市场服务营销的重点。因此,在制定服务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如下特点:(1)价格杠杆作用。在电力市场服务营销过程中,价格杠杆具有决定性作用,电源的售电量、电价,是电力服务营销的重要方法。(2)宣传功效。在服务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宣传,宣传具有无形作用,通过多彩、有形的宣传方式,展示产品特点,对消费者行为、态度具有一定影响。4.2价格策略。在服务营销过程中,通过竞争性定价,提供竞争性的服务质量,最主要是价格竞争。想要打开电力市场,必须构建价格营销策略,构建产品服务系统,建立客服服务体系。其一,采取电价转让策略。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电力价格进行调整,强化管理,不断规范电力价格,实现电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电源的原始共享,建立电力价格更多服务企业、市民,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型国有企业,逐渐引入电动价格策略,通过折叠价格,使电力销售价格处于正常水平,不断规范电力销售价格。其二,电热锅炉、冰蓄空调实行优惠。处于电力市场,促使电源推向消费,通过储电热水器、冰冷空调逐渐提供内存,对于冰蓄冷空调、电热水壶和内存铅套客户,加强电价改革、价格改革,逐渐转变社会、政府意识,提高能力对应,通过电力容量的交叉分布,实现价格优惠。4.3服务营销促销策略。其一,广告。对于电力商品,我们不能局限于一般广告,需结合电力特性,呈现有说服力的内容,通过有气氛、有技术、有个性的手段,作为传播与生产广告,让广告更具科学依据,作为表达式符号。其二,人员推销。虽然电力是每家每户都需要用到的产品,但个人营销也十分重要,电力销售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作作风,转变传统电力客户服务,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宣传服务营销,让电力客户享受更多服务。其三,公共关系。在服务营销中,公共关系是重要的影响手段,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能只侧重于政府的伙伴型业务,必须建立一个公众参与的公共关系。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面对今天的电力市场,处于竞争性的影响环境中,电力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规避缺陷,动态适应电力市场,实现电力需求、供应的平衡,才是电力企业的发展之道。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科学分析电力市场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服务营销策略,让电力更好服务人民。

作者:仝晓春 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孙青红.服务营销在电力企业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141,143.

[2]王振华.电力营销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

[3]蒋岚.我国电力企业运营商品与定价促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

篇(8)

电力作为一个特殊商品形式,对人们生活、经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入世之后,按照新形势发展,我国电力企业逐渐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能源工业具有一定绝对性、垄断性地位,如果想要更高,必须转变竞争机制,在经济市场中,我国电力企业想要更好、持续性发展,必须转变服务营销方式,更好服务于人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电力企业从业经验,主要分析服务营销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的运用,探讨我国电力企业服务营销策略。

一.我国电力市场基本特点

作为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包含电网、失散电厂,对电网容量、资产进行重组,成立了5个发电公司。在网格资产重组之后,创建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网格国营公司。

首先,电力市场竞争性、开放性。对比传统电力,与竞争性电力市场、开放性中国市场相比,发电市场的链接、细分,和供电电源之间,具有两个技术、积极特点,明确供应链接,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然而电源链接并没有自然垄断。部分发达国家引入竞争机制,使电力行业更具活力。

其次,电力市场协调性、计划性。和其他商品市场比较,电力市场具有一定协调性、规划性。同时,与各方面关联的电力和电源,为满足生产过度要求,无论是哪一链接,都会影响电力系统。

第三,电力市场的转供性。随着网络运输的不断发展,高电压成为大型电网互联、跨国网络的重要形式,因各区域劳动力价格不同,不同级别支持意愿差异,处于不同区域间,使网格区域电源,由售电电源的供电成本,产生低生产成本电力传输,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二.电力市场服务营销观念

首先,电力服务营销观念。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发电企业日益壮大,构建市场服务意识,转变市场服务意识,开展电力服务营销,不只是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在自主服务上,转变新模式,更好服务广大群众。

其次,提高电力市场的服务营销意识。对于电力市场管理而言,主要是市场观念变化,确定电力发展思路,明确市场服务营销目标。随着电力企业逐渐转变市场机制,转变服务营销概念,收到一定成效,管理目标、工作目标逐渐转向市场。

第三,提升服务质量。电力服务营销,主要是认为收购作为一种理,通过采集客户端信息,例如购买行为、理性过程,在不完全受控制情况下,市民在购买过程中,对服务质量访问,在购买基本产品、物品时,是情感满足。所以,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在满足特定质量要求前提洗啊,还需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服务营销模式不完善。电力资源属于特殊产品,进入到市场经营时间较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电力资源是一种计划产物,按照经济发啊规划,随时的生产和传输,机械性的资源配置,即使制定价格,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决定,无需考虑市场商品的定价机制主要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定价方式,忽略了企业是生产成本,不重视扩大再生产,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不断改革,电力资源进入市场,是一种顺应时代、顺应市场的需求,建立创新型电力服务营销模式,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多数电力企业尚未构建电力市场服务营销模式,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其次,服务营销模式和生产成本没有联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建立服务营销模式,树立市场服务营销理念,尚存在一定问题,就是务营销模式和生产成本没有联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模式侧重于服务电力销售,并未表明和生产环节无关,相反有着紧密联系。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必须充分遵循市场基础配置作用,按照市场变化需求,对生产总量、生产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防止产能过剩,或重复性生产。所以,按照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模式,必须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四.电力市场的服务营销策略

首先,电力市场服务营销产品策略。根据市场研究理论,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是了解客户需求,生产有竞争力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基础。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必须逐步发展,科学分析电力市场,采取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逐渐开放电力市场,增加电力供应,提高电力营销手段,进而增加电力企业利润。电源作为一个特征产品,实现商业化电力,是市场服务营销的重点。因此,在制定服务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如下特点:其一,价格杠杆作用。在电力市场服务营销过程中,价格杠杆具有决定性作用,电源的售电量、电价,是电力服务营销的重要方法。其二,宣传功效。在服务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宣传,宣传具有无形作用,通过多彩、有形的宣传方式,展示产品特点,对消费者行为、态度具有一定影响。

其次,价格策略。在服务营销过程中,通过竞争性定价,提供竞争性的服务质量,最主要是价格竞争。想要打开电力市场,点起立业必须构建价格营销策略,构建产品服务系统,建立客服服务体系。其一,采取电价转让策略。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电力价格进行调整,强化管理,不断规范电力价格,实现电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电源的原始共享,建立电力价格更多服务企业、市民,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型国有企业,逐渐引入电动价格策略,通过折叠价格,使电力销售价格处于正常水平,不断规范电力销售价格。其二,电热锅炉、冰蓄空调实行优惠。处于电力市场,促使电源推向消费,通过储电热水器、冰冷空调逐渐提供内存,对于冰蓄冷空调、电热水壶和内存铅套客户,加强电价改革、价格改革,逐渐转变社会、政府意识,提高能力对应,通过电力容量的交叉分布,实现价格优惠。其三,

第三,服务营销促销策略。其一,广告。对于电力商品,我们不能局限于一般广告,需结合电力特性,呈现有说服力内容,通过有气氛、有技术、有个性的手段,作为传播与生产广告,让广告更具科学依据,作为表达式符号。其二,人员推销。虽然电力是每家每户都需要用到的产品,但个人营销也十分重要,电力销售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作作风,转变传统电力客户积极,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宣传服务营销,让电力客户享受更多服务。其三,公共关系。在服务营销中,公共关系是重要的影响手段,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能只侧重于政府的伙伴型业务,必须建立一个公众参与的公共关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面对今天的电力市场,处于竞争性的影响环境中,电力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规避缺陷,动态适应电力市场,实现电力需求、供应的平衡,才是电力企业的发展之道。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科学分析电力市场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服务营销策略,让电力更好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孙青红.服务营销在电力企业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141+143.

[2]王振华.电力营销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

[3]蒋岚.我国电力企业运营商品与定价促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

篇(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经营理念逐渐转变,电力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在电力市场营销中应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和已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应坚持“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会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

    1.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1电力企业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

    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服务、售电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

    1.2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

    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还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企业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计划、检修等等各个职能环节以及服务功能的延伸上都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1.3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的需求

    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用电需求。

    1.4市场营销手段有限,开拓市场成效不大

    由于电力企业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科技论文。

    2.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新理念

    2.1电力营销要树立优质服务理念

    该理念要求电力企业利用现代化手段健全电力营销的功能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导向要求,并尽可能借助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

    2.2树立一切围绕企业服务的新理念

    必须在培育服务理念的思想中,提升员工的价值实现和员工竟争意识的培养。科技论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服务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所有活动中,提高服务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使员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阶段性突击行为为融入岗位工作深层次的开展。

    2.3树立营销策略建立在市场环境分析基础上的新理念

    在电力营销中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对电力市场的潜力以及未来市场情况都要做出一定程序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制定或调整发电、售电等生产经营目标,及时调整电力营销策略,有效的开拓市场。

    2.4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理念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目的,重点加强电网改造和建设,树立电网建设适应用户用电发展的观念,完善供配电网络,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电力企业优化电力市场营销体制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具有公用性事业性质,电力供应连着千家万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1.将管制用电改为推广用电,就是树立电力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拓展电力市场,将用电管理改为客户服务。

    2.面对市场、成功开拓市场,是电力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电力营销工作能否面对市场、成功开拓市场,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3.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客户至上,对电力企业来讲,为客户服务是电力企业员工的宗旨,要树立优质的服务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思想,以优质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科技论文。

    4.企业的市场营销归纳为五种:一是生产观念;二是产品观念;三是推销观念;四是市场营销观念;五是社会营销观念;其基本内容是:电力企业提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关心与增进社会福利。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客户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是电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已由“用户”改为“客户”。低廉的电价、高质量的电能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保持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改进措施

    4.1电力企业电费管理需要改进措施

    电费管理是电力企业销售环节一个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它包括抄表、核算、收费和上缴电费四道工序。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是由回收的电费来衡量。

    4.2电力企业日常营业管理需要改进措施

    日常营业管理是指营业部门日常处理的各项业务工作。它与业务扩充、电费抄、核、收三为一体,相互联系。也就是指“业务扩充、电费管理”以外的其他用电业务工作,叫做日常营业工作。日常营业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千万个已经接电立户的单位或个人。

    4.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改进机制

    (1)改革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现有机制。

    (2)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机制。

    (3)建立强有力的电力企业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力企业营销队伍。

    (5)搞好优质服务。

    4.4电力企业业务扩充需要改进措施

    业务扩充是我国电力工业企业营业工作中的一个习惯用语,也称业扩报装。其主要含义是接受用户用电申请,为新装和增容客户办理各种必需的登记手续和一些业务手续。内容包括:用电申请与登记;供电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供电可能性审查;工程概算;设计与施工;签定供用电合同;装表、接电。

    5.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5.1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具体策略

    (1)电力企业进一步健全电费回收预警机制。

    (2)电力企业坚持打防结合,加大反窃电工作力度。

    (3)加强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

    (4)电力企业利用负荷管理系统加强异常客户监测。

    5.2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

    5.2.1电力企业电力产品的促销和为客户服务策略

    售电量是电力企业的龙头指标,直接关系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电力企业应彻底转变传统电力销售观念,树立营销观念,不断提高售电量。完善基础提高技术的创新

    5.2.2电力企业电力销售市场的竞争策略

    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加强需求侧管理,在调整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上开拓新市场。

    电力企业是电力销售和利润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以开拓电力市场、增加售电量为目标,努力降低销售费用的经济实体。

    5.2.3电力企业电力形象营销策略

    就是从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和树立电力商品形象入手,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转变电力行业“人求于我”、“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向杜会提供承诺服务,实行业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2.4电力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

篇(10)

一、深刻认识发展生产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分工的细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经济中,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生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管理等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在我国,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物流业都属于生产业。

专业化的服务业对其产品的设计、加工、销售发挥出了重要的依托与支持作用,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这些行业知识技术含量较多,是现代服务业的精髓,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积极发展生产业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生产业现行税收政策分析

由于生产业包含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泛,从涉及的税种来看,我国现行的生产业税收政策几乎涉及了目前已开征的所有税种,其中,以营业税最为重要。从税收政策工具看,生产业的税收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优惠,其中又以税收减免最为普遍。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现行的相关税收政策来看,依然存在着一定缺陷。

(一)缺乏专门的鼓励扶持生产业的政策

目前,我们执行的大部分扶持政策对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影响力不强。如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利用高新技术以及促进现代生产服务业发展等政策,实际上是重申原有的优惠政策,纳税人未从参与生产业发展的角度去享受优惠政策。在引进外资政策上,重制造业轻服务业。从我国以往实行的引资政策看,税收优惠主要偏重于生产型外资企业,因此,外资在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交通运输、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业中外资所占比重较小,结果是在生产性行业大力发展的同时,生产性行业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

(二)生产业各行业政策差异大,造成了行业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

当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国家仍然垄断着铁路运输、邮电通讯、文化教育、水电力供应等诸多生产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对这些行业有着严格的规定。同时,政府对于这些行业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逐渐形成了特别的政策偏好,一方面巩固了这些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名为保护,实则阻碍了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生产业行业间竞争机会不均等,不利于生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三)营业税征税方式不利于生产业的发展

现行税制中的营业税税目和税率的设计上存在不利于生产业发展的方面。

首先,营业税税目的列举已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现行营业税税目采用按行业列举,即将营业税的应税项目一一列出。但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原有服务业的范围已发生很大变化。新兴服务业态的出现,如会展业、物流业、教育服务业、物业管理业、信息服务业、经纪业等,使得原有的营业税税目已无法涵盖现代服务业的全部。

其次,在税率设计上,目前的营业税政策没有突出应该鼓励发展生产行业。金融业、物流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都是我国应该着力发展并努力提升其竞争力的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税负偏重。比如,目前,除娱乐业外,其他大部分营业税税目适用3%或5%的税率,金融保险业5%的税率相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等行业3%的税率明显偏高,而且金融保险业是以营业额全额征税,并以其计征的营业税为税基,缴纳教育费附加及城市建设维护税。这样一来,金融保险业明显税负过重,给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造成了沉重负担。

(四)企业所得税优惠较少且过于偏重直接优惠

目前,我国针对生产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较少,一般都是实行国家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即便是目前颁布的少有的几个针对生产业所属行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也基本上偏重于税收直接优惠,在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减免、延期纳税等方面缺乏实质性的优惠。

(五)消费税的设计不利于生产业竞争力提升

从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消费税只是对消费的实体性产品征税,而没有对消费行为征税,而服务业消费主要是行为性消费。我国消费税对于一些高档次的娱乐服务项目未征收消费税,不利于激励社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体现服务业竞争力的生产业中来。

三、完善我国生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采用积极的财税扶持政策,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能力

由于现代服务业涉及面广,因此,要分门别类制定鼓励投资和业务拓展的税收政策,有的放矢地促进各项服务业齐头并进。一是比照外资企业再投资退税政策,对现代服务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本企业或其它现代服务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投资举办其它现代服务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一定年限的,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税款。二是鼓励外资在我国设立生产企业。比如对在我国新设立的总部或地区总部,按注册资本金的不同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其购建的自用或租赁的办公用房给予一定的补助,总部或地区总部聘任的境外、国外高级管理人员,按规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50%给予奖励。对在我国新设立的金融企业,大型分拨、配送、采购、仓储、包装类物流企业,国际、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人才中介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等,自开业年度起的一定期限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减半返还营业税,自盈利年度起的一定期限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减半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其新购建的自用办公房产,给予免征契税、并免征一定期限房产税的优惠。

(二)摒弃行业歧视性的税收政策,促进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同发展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对国家需要扶持和大力发展的行业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同一行业的同一经济业务,由于经营企业的经济性质不同而给予不同的税收政策则是一种歧视性的税收政策,这样的税收政策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而且也会对整体经济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改变现行行业性的税收政策,不仅要求对内外资企业之间要一视同仁,而且对内资企业之间也要公平对待。

(三)加大增值税改革力度

从国际层面看,由全额征税向差额征税转变是世界服务业税制改革发展共同趋势。当前,运用增值税来消除重复征税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税制改革的共同选择,目前已有140余个国家或地区实行了增值税制。在第三产业中全面推行增值税,将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国应该适当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逐步将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安装业等生产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同时,应妥善处理服务购入的抵扣问题。如果将生产型服务业(物流配送、交通运输、技术服务等)纳入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那么制造企业购买这些服务就不用负担税收,这些服务投入的抵扣问题就不会存在;如果不能将所有的制造业纳入到增值税征税范围,则建议对制造企业在购买诸如专利等高端生产型服务时,可允许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进项税额,以鼓励这些服务项目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我国生产业快速有序地发展。

(四)逐步实施营业税改革

1.修改营业税税目。按现代服务业划分税目,将新型生产业列入相应的税目。为了增加营业税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可在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增设一个概括性税目,就可以把不断出现的新型应税项目及时纳入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一方面避免了税法的滞后效应,另一方面也保持服务业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税负公平。

2.科学设计营业税税率。在税率设计上,鼓励发展金融业等生产行业,应该逐渐拉开生产业与消费业税率间的差异,鼓励生产业的发展。针对金融保险业税收负担过重的现状,建议一是逐步降低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在税率上体现国家对金融保险行业的鼓励和扶持,并改革目前金融保险业以营业额全额征税的征税方式,实行差额征税;二是逐步将金融保险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实行只对增值额征税。

(五)转变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

我国应该在加大生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优惠方式,变以直接优惠为主为以间接优惠为主,对于生产业更多地采取延期纳税、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加计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

可以考虑的措施包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允许税前列支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为企业进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分散部分风险。加强企事业单位创新投入方面的税收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再投资退税等手段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允许创新创业企业建立奖励基金,在税前按照一定标准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创新创业成果;加大对职工培训费用的税收鼓励,对于职工培训费用,可在允许其100%扣除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加成扣除,以适应我国新型生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

(六)完善消费税政策

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该扩展到高档的消费业,如高尔夫、网吧、保龄球、洗浴等项目。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来讲,对这些项目征税会阻碍这些产业的发展,但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对这些产业征税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向人民亟需的消费业(如养老、教育、社区服务)和生产型服务业流动,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生产业更好地发展,以提升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民.我国生产业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