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形式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9 16:06: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的形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文化的形式

篇(1)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2)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改进措施;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中小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要求增强、提高,我国素质教育的帷幕逐步拉开,但始终处在起步层次,如今互联网加与各种传媒的发展,更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实质上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进程,如何让中小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纵观看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改革必须跟上新形势的节奏,否则会直接影响倒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甚至会影响到日后国民文化素质的养成。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土化教育构成了各国特色教育的基本方针,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内教育界需要关注、急需解决的焦点课题。很多课后补习班、学习班已经陆续开展了国学讲堂,全民兴起了国学热。这种现象及这种新形式的课程能否从本质上令中小学生重拾起传统文化,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肯定一点:没有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会在这种随波逐流的学习中将传统文化变了味道。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而目前的教学形式,多数掺杂着商业味道和作秀的痕迹。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多学生只爱西方摇滚乐,喜欢吃着汉堡品着可乐,打着植物大战僵尸,看着海盗王,过着圣诞节甚至情人节,而传统意义的节日比如中秋节,则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这样的教育实在谈不上传统文化传播的是否开展到位,但已经成为了不能忽视的现象,需要引发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内容的枯燥单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吟诗作对,更多的还包括经典文章的朗诵、传统孝道的发扬和传承。虽然目前政府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天数,但很少有学校真正将这个假期利用起来,教会孩子一些相关节日的民风民俗。其次,是学校课程安排上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拿来进行立体性传统文化教学,这里指的“立体性”教学,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多方面来进行课程设计,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课、朗读课中,而是要扩散到整理设计中区,将古代乐器融入到音乐课中,将考古发现的古话引入美术课中。第三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方式,将课堂从学校中搬到博物馆、各种巡展的展厅当中,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场实物展览开拓中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再被动的进行“填鸭教学”,在学习中爱上传统文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上体现的内容建议

首先,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应该根据学生年龄进行教材的选择。比如,小学生应该将《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进行早期的启蒙阅读,在学习的时候需要配合上老师的指点,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比如在传授《弟子规》的时候,可以辅助故事情节、情感朗读、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孩子们将课本上的内容和人物,读活、读懂,而不是生硬的死记硬背。初中阶段的青年学生,则应该选择《论语》、《道德经》及《春秋》经典课程,同时辅助进行民间剪纸、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方面的文化渲染,让孩子们在听得懂歌剧、看得懂芭蕾舞的同时,不会忘记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也拥有着无穷不尽的魅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应该通过开展考古百科、曲艺探索等内容,来扩展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及自身修养,从而将传统文化体系完整贯穿。其次,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应该强调中小学生每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不受“数理化”这些应试科目的影响,而被教师随意取消、剥夺,甚至应该考虑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在小升初、出升高中都要按照分数进行兑现。学校、教师对传统文化学科有了相当高度的重视,学生、家长才不会将传统文化当成纸上谈兵、应付了事。最后,学校方面应该从多渠道、多角度出发,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可以开展诸如:践行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近期来到的节日,春节举行窗花大赛、元宵节举行猜灯谜大奖赛,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来更好的用行动来诠释民间艺术的精华和魅力。另外,定期举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将一段时间学生们看到、听到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串联,分组进行讲解及表演,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这样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应该利用寒暑假,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探求所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将书本的知识运到生活、学习中,这样的引导手段不失为一计良策。

四、结语

枯燥单调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在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创新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多种教学渠道来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同时,校方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投资,改良教学条件。相关主管部门应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定期开展调研工作,督促基层学校落实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才能携手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07).

篇(4)

2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展示中的应用途径

现代展示的民族化进程,认认真真地把展示设计和中国元素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给展台涂上红色,加一个图案。

2.1借鉴传统图案,用现代表现手法在展示中应用,以追求新意。传统图案即由历代沿传下来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传统图案要在展示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就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进行再创作。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形态、细节,遵循原有的结构特点,将这些图案语言运用得当。在我们应用这些图案和符号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语言是否与表达的主题一致;二是不要把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传统元素同时堆砌;三是要考虑其造型和色彩装饰及文化寓意是否很好的融入了整个展示主体。

2.2把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使现代展示设计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寻求精神上的回归。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进程中,儒家、道家、佛家推动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儒家文化的哲学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崇尚自然。这种自然情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反应到展示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巧妙的处理展示空间与非展示空间的交融,把“借景“这一思想融入展示空间的设计之中;道家文化应用在展示设计中,其风格是诗情画意的高雅,通常用传统的色调,淳朴古雅的材质,简约纯净的纹理,来营造让人祥和宁静的心境;禅宗所提倡的是随缘任远,虚静禅脱,展示雅致而利落的线条,偶然随机的展示设计思维的运用,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

2.3用提炼概括、分解重组、联想与创新结合的方法,让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设计师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概括,捕捉和发现美,使其成为设计创作的素材。对这些民族语言提炼和拼接,再对这些语言组织构成,传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结合现代的设计意识,运用构成原理、视觉传达的优化、交互体验等知识,打破有些传统元素中的过度平面化、写意化、单调性。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无疑是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的借助水景与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相互辉映。飞檐翘角与建筑细部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新屋顶被现代设计重新诠释,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的映衬,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篇(5)

一、序言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变迁,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根本体现在于,由原来的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以政府行政权力统摄一切的社会各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形式,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社会结构形式。[1]这种领域的分离,造成了政府权力的相对弱化,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能够在适应社会的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行政文化作为具有行政特色、反映行政风格、适应行政人员身心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从物质形态、活动方式到思维意识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整体组合。[2]与此同时,行政文化也是行政管理的思想的内核,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的有机系统,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转型时期,政府对其行政行为的调整,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二、转型时期传承和变革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行政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化,对传统的行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的内核,又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行政实践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传承与革新传统行政文化的其理论意义在于能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影响着、指导人行为动力,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行政文化的研究,不单单只是分析它是怎样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行政文化与各个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跨越学科界限,扩大对行政文化研究的内涵,并且将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要行政文化的研究之中。尤其在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只有将行政文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研究别的学科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研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实践意义方面,行政文化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潜在支配力量,对影响和支配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行政文化的研究提高了政府公共行政的效率。从其性质来看,行政文化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行政文化可以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增强行政行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价值,而消极的文化,则会抑制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在转型时期,通过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将其积极地性质发挥于政府的管理之中,才会对整个社会的起到维护,支持,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才有利于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提高。其次,从微观层面上,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可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行政素养。社会变革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无疑会对政府内部的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政府行政价值与目的偏离,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政行为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行政行为的初始目的在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构建与对人民福利水平最大化的维持。行政文化的研究,可以为行政人员创造内在的价值检验机制,对其一味的只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观念产生冲击,使其行政管理行为的价值核心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

三、传统优秀行政文化的传承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宗法社会的思想观念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要爱民如子,另一方面又强调权力至上,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它一方面主张个人的修身养性,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又推行等级观念,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4]传统行政文化的遗传因素,依然对当下的行政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历史的发展,由于传统行政文化的封建性、保守性、官僚性等弊端而造成的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轨道相偏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行政文化的精髓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并且在转型的时代的背景下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将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儒家思想精华中促进现代社会发展部分的发扬。

1.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一种统治观,基本思想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5]民本思想是行政权力合法化的有力手段,应当说,现代中国行政应加大对民本思想的认识,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强化人民的主人翁意识,都必不可少。

2.“德治”思想。传统的行政文化是由“礼制”、“德治”和“法治”组合而成的思想系统。作为实现“礼治”的一种软手段,“德治”思想规劝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实现“德治”的关键是统治者先要有其德,“德治”要求行政人员“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如果说“法治”是行政行为的外在“硬约束力”的话,那么,德治思想就是内在“软约束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内在道德修养,强化其“以德行政”的理念,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行政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才能培育高尚的行政情操,才能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变易思想。变易思想要求行政人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灵活处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传统行政行为失灵和失效的问题。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 第一,天地革。告诉人们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 法与时转。法令为时代服务, 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制度与时代相适宜,治国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三,过犹不及。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第四,因地制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五,与时皆行。主张人们主动去认识和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在变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正确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的背景以及行政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对行政人员的变易思想在这一特殊时期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承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不仅能够使行政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促进了行政行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四、传统行政文化的革新

历史的变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作为开放系统的文化,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革新应该是顺应知识时代的新需求、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时代进步的特点相吻合的。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的革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官本位思想向民主型思想转变。传统的行政文化中孕育着浓重的官本位思想,“一切为了做官”成为行政人员所追求价值所在,造成了行政管理行为真实价值与目标的异化。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更应根除官本位的观念,确立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精神。在官本位思想向民主思想的转变过程中要增强行政人员的角色意识教育,强化其民本位的行政理念,加强自我教育与实践,使行政人员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其自身的生存依靠人民,为民服务是其职位应有之义,充分实现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真正树立起行政人员是人民公仆的观念,养成奉公为乐,谋私为耻,清廉为荣,利己为羞的从政风范。[6]

2.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向开放多元化的行政文化转变。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起始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因此造成了行政文化极大地封闭性与保守性。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与外部的沟通行为,而封闭的不开放行政文化,将会成为制约行政管理行为有效性的瓶颈。在新时期各种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因素,对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势必需要行政文化由封闭保守向开放多元化转变。构建多元的文化体系,在与外界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先进行政文化的精髓,克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行政文化的糟粕,发挥多元化的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开放的多元的行政文化,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表现,更是是对传统行政文化中变易思想的有效继承。

3.用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行政主体必须树立法制观念,把法律约束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二是行政行为必须要以法律为核心,依法行政。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将行政效果寄托于行政主体的人格品质上,“任人唯亲”,因此导致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行政主体的主观片面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法理型行政文化的上升提供了契机,创造了行政行为的自律性机制,在保存行政行为其合理性的同时,也能得到其他机制的补充,从而使得整套行政体系趋向于法治化的管理。[7]“法治文化”是培育契约精神的土壤,这将逐步唤醒社会公众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意识,打破对权力的依附习惯,增强法律关系平等的观念。[8]

4.由全能型观念向分化型观念转变。与政府有责任包揽社会中所有的事物,行政人员是全能的,有能力管辖所有的行政事物的全能型的行政观念不同,分化型行政观念强调,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政府只需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责,剩下的大部分职责要由不同性质社会的组织力量来行使。美国行政学者斯塔林认为,尽管很难界定政府的行政责任,但政府责任或星恒责任所涵盖的基本价值在于:回应、弹性、能力与正当程序。市场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政府的干预,虽然对经济社会的有序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阻碍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全能型背景下,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得公民难以从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出发来对政府性质、地位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和要求。所以,也要加大公民权力的行驶,在决策中加强公民参与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全能型行政文化逐步瓦解,限权型行政文化开始形成。在建立分化型政府的同时,还要培养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加强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数千年的文明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行政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不仅是行政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其对维护和谐的行政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亚平.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发展[J].南开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祖云.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赵黎明,刘成林,庄明峰.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学刊,2007(3).

[5]祁志刚.社会转型与传统行政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制度发展[J].人民论坛,2011(2).

[6]熊小伟.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革新与行败防治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篇(6)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篇(7)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篇(8)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周易》经典中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观点。《易经・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运动所使然。形意拳把阴阳之理运用于拳法之中,形成拳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形意拳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首先,作为阴阳所具有的含义,形意拳从三个方面,演绎出一系列阴阳概念。一是从人身肢体看,正为阳,背为阴,即心胸部为阳,脊背部为阴;身体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拳心向上为阳,拳心向下为阴。二是从运动形态看,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展为阳,束为阴;快为阳,慢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三是从人身行为及其它方面看,呼为阳,吸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从拳犁、掌犁看,又有阳拳、阳掌、阴拳、阴掌。立拳、立掌又称为阴阳拳、阴阳掌。然后,根据“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相济”的运动规律和法则,进行“内外兼修”健身养生,并创造出一系列技击原理和方法。使神妙莫测的形意拳技击之法,明显地具有阴阳特征。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智勇等等无不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从实战中变化多端的手法、腿法、战略战术看,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和体现。如果对形意拳全面地分析,从理论到实践都离不开阴阳的互易变化,阴阳学说贯穿于形意拳运动的始终。因此,先师曰,“拳之大要,重在阴阳”。

根据老子“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在形意拳的行功中,又深刻体悟出松与紧的关系,把松视为阴,紧视为阳。一阴一阳,一松一紧,阴阳相长,平衡和谐。光有松没有紧,则孤阴不生。光有紧没有松,则孤阳不长。有松有紧,才能劲力活泼,气血畅通,功力长进,有变有化。在形意拳术的干变万化中,又贯穿着一个理。这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意拳以道为根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而完整的练拳理论。丹书云,“道自虚无一气生,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形意拳中“三体”一词即由此而来。“三体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三体也称三才。其渊源也出自《周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这里指天地人为三才。由此三才而引申出: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而人之三才,又有内外三才之分。外指人体头手足,内指人身体内气(真气)、液(精津血)、固(脏腑肌骨)。依“三才”之意,形意拳形成三体式桩功。成为形意拳的基本功法,精髓所在。入道之初步姿势,形意拳中有“三节”(根节、中节、稍节),“三劲”(明劲、暗劲、化劲),“三心”(手心、足心、顶心),“三势”(高势、中势、低势),“三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说法,在练法要领中,又有三项、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等八个要求,也均暗含三才之意。若三体贯通,自然内固外坚,根基牢固,气盈劲足,故形意拳有“万法出于三体”之说。《易经》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即此意之源也。

五行学说也和阴阳学说一样,是认识世界,解释宇宙事物变化的一种学说。“五行”一词出自《尚书洪范》。它主要讲的是事物生克制化的规律。古人为说明五行及五行生克,以金、木、水、火、土五字作为代表符号,以“相生””相克”原理来解释事物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据此,形意拳家创编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名曰形意五行拳。并根据易医理论,把内五脏肺、肝、肾、心、脾以及外五官鼻、眼、舌、耳、人中,与五拳相匹配,形成了一套形意拳独特的健身原理。根据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万物土中生”之理,形成形意五行拳相生关系为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又根据“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克之理,来说明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钻拳破炮拳,炮拳破劈拳的攻防原理。以“相克”理论作为攻防原理的编拳依据,从实际操作体会,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实战运用则不可教条死板,而要注意阴阳变化,方可活学活用。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形意拳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理功法,多种单式练法和对练套路及相应的技击技术和健身理论。而且,根据五行所具有的突出特点,还提出了对拳法演练的具体要求和内涵意义。如劈拳属金,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崩拳属木,似箭离弦,有射物之意。钻拳属水,形如闪电,曲中求直。炮拳属火,其形似炮,左右顾打,拳猛刚烈。横拳属土,似土之活,滋养万物,为五拳之母。此五行拳锻炼人体生理五脏功能,则有劈拳养肺,钻拳助肾,崩拳舒肝,炮拳强心,横拳利脾的健身功效。坚持修炼,日久天长,自会阴阳平衡,身体健康。总之,形意拳运动处处离不开阴阳五行之理。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的总纲,是形意拳立论之依据,理论核心之所在。

二、形意拳拳法套路以仿生学思想为基础

形意拳以阴阳五行学说立论,创编了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采动物技能之长,创编了十二形拳,即:龙、虎、猴、马、蛇、鸡、鹰、熊、骀、鼍、鹞、燕等十二种动物的象形练法,形成了形意拳运动的主要套路内容和基本拳法。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哲学思想,而且具有浓郁的象形会意的仿生学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象形拳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形意拳就是一门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技能特长,象其形,取其意,内外兼修,形意合一的象形拳。它充分展示了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

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与仿生学思想有着密切的不解之缘。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就清楚地发现,尽管人类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的身体素质和某项技能,与各种飞禽走兽的专项长处相比,则大显逊色。例如,躲闪灵巧、机警敏捷不如猴;凶猛刚威扑食之勇不如虎:飞翔腾空,活泼自在不如鸟;体壮力强、调膀之劲不如熊;养身延寿不如鹤等等都是人类不如禽兽的地方。这就给养生家、拳术家以无穷的象形遐想。大约几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运用导引吐纳,仿效鸟兽形态动势,以求活动筋骨,调理气血,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春秋战国出现了“两禽戏”,熊经鸟伸,如熊攀树自悬,鸟伸足飞空。西汉则发展为“三禽戏”(鸟、熊、猴)。至东汉末年,著名神医华佗,集前人之经验,总结创编了“五禽戏”。据《汉书・华佗

传》载,“吾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腿足,以当导引”。此五禽戏,模仿动物姿态活动而得名,锻炼吐纳,以强壮身体为主,不以技击为能,流传于世,对健身作用甚为有效,影响极其广泛,成为我国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典例。

宋时,岳武穆王倡双推手法,又以“熊鹰竞志,取法为拳”。鹰形为进攻,熊形为防守,并以此教练将士,相传为形意之源。金元时期,山西太原人白玉峰,精通拳技,融会贯通旧时宗法,参以古代搏击和华佗氏之五禽戏变化,创编了龙虎豹蛇鹤,名曰少林五拳。使动物搏击之长模仿运用于拳术技击而盛极一时。明末清初,山西平阳人姬龙峰,得岳武穆王拳经,默识揣摩,潜心修炼,学乃大成。又配以十大动物之形,而创立心意拳种体系。以上岳飞,姬龙峰创拳之说,只是人云亦云的传说。虽然有种种争议,但是,这一拳种的套路练法,具有明显的仿生思想却是肯定的。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心意拳和形意拳,其象形取意的套路内容,更能说明问题。心意拳原名六合心意拳,也曾名十大形,是一种仿效动物技能象形会意的武艺。虽然练法上重意不重形,但其套路的主要内容,十大形和七小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十大形为龙虎猴马鹰鹞燕鸡熊蛇,七小形为鹤形、猫形、鼍形、骀形、螳螂形、喜鹊登梅、蜻蜓点水,共计采用十七种动物的形象练法。作为一个拳种模仿如此之多的动物形象,效其良能,悟其真意,在象形拳中也是少有的。与戴氏心意拳一脉相承的形意拳,以五纲十二目为原理,取象于数理,撷取十二种动j物的技能和特点,变为十二形拳。其仿生思想的轨迹也清晰可见。由此看出,武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繁衍,形意拳在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从而奠定了形意拳的套路内容和拳法基础。

形意拳的命名,十二形拳的意义及形意拳身形练法要求,都充分体现了仿生学思想。关于形意拳的名称,过去普遍称为意拳,后来又称为六合心意拳或心意拳。随着仿生思想的不断深入强化,而逐渐定名为形意拳。当然,至今仍有称心意拳或六合心意拳的。从形意拳的名称分析,形不仅讲的是外形,即本身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外表形象,而且,包含了许多动物的特征和技能。意则讲的是意念、思维。形意拳不仅要求内意和外形要统一,而且,在演练中要体现出动物技能特长的内涵意义。它不是单纯的仿效动物的外表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有心理上内在的思维想象。形意拳的名称,虽然同时强调形与意两个概念,但不难看出仿生思想是形意拳立拳的基础。这就是说,形意拳如果离开了动物之技的模仿,就会失去它本质上的意义。形意拳实乃象形取意、形意合一之拳也。

形意拳所采取模仿的十二种动物,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各有其独特的技能。诸如龙有搜骨之法,伸缩吞吐,升降灵敏,活泼于腰:虎擅长三绝,有凶残刚猛之威,扑食之勇;猴极具灵性,有纵山之灵,躲闪变化之巧;马练腹实,有疾蹄之功,撞险之胆;蛇有盘绕曲伸之能,又有拨草之技;鸡(公鸡)生性善斗,有独立之功,抖翎之威,歼斗之勇;鹰有捉拿之劲,以爪为锋捕物之灵;熊看似钝笨之物,膀力之大无以伦比。且有扶项之力,拙中藏巧之劲;(鸟台)有护尾之能,竖尾升降之技;鼍有浮水之长,左右分合之巧:鹞有入林之快,钻天翻身之奇;燕有抄水之妙,闪避飞翔,灵巧敏捷之能等等。这十二种动物的技能和特长,都是人的不足之处。形意拳家根据这些动物各自特有的技能,编成拳术套路,练习搏斗之技、健身之术,转变成人的本能,为人所用。就是以动物之长处未弥补人的短处,而不是象形取形。例如我们练习猴形,绝不是要学习猴子的抓耳挠腮,地上滚爬的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撷取猴子的灵性,动作快捷,三闪六躲的技击搏斗之长。形意拳谱云,“远取诸物”和“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说明了学习形意拳,仿效动物形象的目的。其意义就是仿其法,效其技,练其功,悟其真意,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搏击自卫,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

在练法上,形意拳讲究“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理,运用仿生思想,取法于拳技,提出了练习形意拳身形素质的形象化要求。形意拳的步法多用鸡腿步,亦名寒鸡步。就是说练习形意拳的步法,要象鸡走路一样,两腿夹紧,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出步磨胫,站立时,如金鸡独立之势,以单腿重心低为功夫,有提低疾远,变化敏捷之特点,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先师常言,“练形意拳要把把不离鹰把,步步不离鸡腿”,可见鸡腿之重要。形意拳的身法以龙身之特点为要领,主要取其身有三屈之才,形松体灵之精义。龙善变化,腰为一身之主宰。形意拳白勺动作,吞身蓄气时犹如龙体之蜇伏,起身进攻时好似龙之升腾,体现出身法灵活柔韧,吞吐自如的特色,才算是掌握了龙身的练法。形意拳动作简单,实战性强,劲力之锻炼,又以效仿熊的膀力为上。熊虽然是迟钝笨拙的动物,但力猛形威,尤其其膀力十分的大。取之于身内,透关健体,练静力,练沉身,气充丹田。人体上肢,肩膀为根节,通过松肩沉肘,节节贯通,劲整力合,实战时,劲力才能灵活运用,体现出价值。关于虎抱头,则是形意拳动作过渡时“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之意”。就是说要取老虎扑食之前,表现出来的雄威形态,虎伏丹田气足,目聚神光?,身藏其劲,爪藏其锋,以练精气。此说“抱”字也有以“豹”解释的意思,均是要体现威猛逼人的神气和劲力特点。不必硬抠字眼,只要仿其形,效其性即可。

综观形意拳之演化,十二形拳之要义,四象之取法,无不和仿生思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意拳谱讲,“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由此分析研究可知,古老的体育仿生学思想,是形成形意拳健身性与技击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

三、形意拳演练形式以风水方位学为特征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创编的形意拳套路,式简而意深,涵蕴相当的丰富,它不是单纯的拳脚套路,而是把本质上凶残斗狠的搏击之技淡化,表现于内含“用法”的套路演练之中。它拳势紧凑,动作明快有力,一出一入,一进一退,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神一致,大多单动作重复,好学而难精。从演练的套路形式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以华夏民族传统风水理论中的方位学为演练套路的基本特征。形意拳起势动作,面南向北,居右虚左:行功走趟,左右往返,循环不已;收势结束,有始有终,回归原地。充分表现出民族传统方位学的观点。

从起势动作看,形意拳的三体式,为基础套路的开始姿势。按照传统习惯练法,起势要站在场地的右侧,身体面南向北的方位,方可开始演练。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性阴,南方属火,性阳。人体面向南,背向北,形成了向阳背阴之势。这一面南向北的起势姿势,又与古代“负阴抱阳”的哲学观点相吻合。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讲的是宇宙万物都有

阴阳二气对立而统一的意义。当对立的阴阳两气交融时,就能达到“和”,形成统一。这一学说,对我国传统的风水观点方位学影响极大。如在建筑上,象征权势的官府,有“天下衙门朝南开”之说,老百姓的住房有面南为正、为上、为吉的称谓。这一传统思想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武术界,形意拳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演练形意拳起势方位是受“负阴抱阳”和风水方位学的影响,那么,“居右虚左”则是受古代儒家“尊左卑右”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礼仪中,对宾客和长辈,要“虚左”以待,敬让于左方。长期以来“世皆以左为上”,因此形意拳起势,居右虚左,正好证明了形意拳家谦恭礼让,武德为上的道德风范。另外,古人也有以方位表示“吉凶祸福”的说法。如“君子居则贵左”“吉事上左,丧事上右”。征战打仗,也被视为是不吉利的事。因此,有“用兵者贵右”之说。如果以此联系起来分析,形意拳术套路演练,虽然不是用兵打仗,但其内涵也有技击攻防意义,也不能说与兵战全然无关,也还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的。所以,形意拳演练套路,仍然遵循“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的传统俗规,而从场地的右侧,开始起势动作。

从行功走趟(段)看,形意拳基础套路结构,都以双趟进行演练。每趟又以四步或六步的偶数为组合。单趟由右向左,双趟由左向右。根据个人体质,运动量可大可小,为增加功力,左右往返,循环不已。但形意拳演练,规矩甚严,阴阳分明,朴实无华,动作简单,天天如此,显得“刻板单调,枯燥无味”。如果细细琢磨品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一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转化,阴阳相济,阴阳消长”的观点,行功走趟不能一直不停地由右向左,即由西(阴)向东(阳),或由左向右,单向练习。如果长期以往,一味单方向练习,就会出现阴盛阳衰,或阴消阳长,破坏身体平衡。因此为求平衡,就必须正反方向,阴阳转换,左右往返,以求其“和”。二是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形意拳也讲究左右对称,成双配对,均衡协调等美学原则。三是从宇宙观来说,“天下之理,终而复始”,“天下万物运行规律是周而复始的”。(《程氏易传・恒传》)形意拳练法上讲究,阴阳互易变化,实质上是一个圆或圆弧运动。因此,套路演练上周而复始,左右往返,是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的。再者古老的宇宙观“天也无际,无始无终”;佛道的“空”、“圆”道理;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循环运行;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方式。这些自然法则,都显现着阴阳转换,周而复始的观点,都对形意拳套路形式,从思维模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套路结束的收势看,形意拳很讲究要成背阴向阳之势,负阴抱阳之象,与起势一样,必须回归原位。即从场地右侧起,再回到场地右侧原方位上。这一收势与起势的一致性,也恪守着一种传统的理念。《易经》云,“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老子云,“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都体现着有去必有归,复归其本源的哲学思想和宇宙间时空循环的传统意识。收势回归到原来的方位,正好说明受有始有终,无往而不复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规范。另外,炎黄子孙,历代相传,都有依恋故土的心理,崇尚落叶归根的爱国主义美德。因此,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寻根归宿的民族意识和伦理道德,自然而然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意拳套路结束动作回归其原位,也正好反映了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心理。综观形意拳套路的起势、走趟、收势的形式结构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的民族意识和风水方位学,已经形成了形意拳套路演练形式上比较明显的特征。

四、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

由心意拳衍生而来的形意拳,虽然名称叫法有别,功架拳式有异,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传统的古哲学思想影响,而且与宗教,特别是道教的思想、道功道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长生不死。从而,也发展了一系列道功道术。其中道家的摄生术,内丹术对形意拳的功法修炼,影响尤为深远。所以,我们学习形意拳不能不研究道家的功法,我们研究形意拳传统文化内涵,不能不探讨道教及其道家思想、练功方法对形意拳产生的作用。先师云,“精拳者必精于道”。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家思想对形意拳的影响不仅全面深刻,而且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在形(心)意拳的发展史上,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其鼻祖及主要承传人都与道教有关。如被誉为形意拳鼻祖的圣贤忠义之±岳飞,就一直被道教所奉祀。中兴形意拳的一代宗师姬龙峰,据传,在道教圣地终南山玉柱峰下修炼,得岳武穆王拳经,创终南形意。祁县戴(隆邦)氏心意拳的先祖戴伯苗,也曾在武当山学习道家内功。山西形意拳名家布学宽先生曾事师于大同云霄观主持任圆亮,习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功法。从河南、河北、山西三大流派中流传的主要拳谱看,一是《守洞尘技》,本身就是道教《七部尘技》中的一支。二是《形意古拳谱》全书始终贯穿着道家思想及其道功练法术语。三是在此基础上,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也莫不对道教经典颇有研究,而且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定向发挥,深化理论,形成了形意拳比较完善系统的拳理拳法和练功方法。民国年间,一大批形意拳专著问世,把传统的古哲学思想与形意拳融为一体,并以道家思想来解释形意拳之理性。《拳意述真》一书就颇具代表性。

形意拳的拳与道相合的思想,使道家的内丹功法成为形意拳的主要修炼功法,并逐渐加以发挥发展。形意拳强调“心意”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形意理论的突出特点。“全凭心意练功夫”就是对形意拳本质特征的概括。“心意”一词来自佛学典籍《俱舍论》“心意识体一”。道家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也特别重视行气、导引、意守、抱一、存想、内视、调息等意念作用,进而形成内丹功法。宋朝道教养生家陈抟形成了内丹理论,并绘《太极图》加以说明。祁县戴家拳创立丹田桩功(蹲猴势),全名宇宙乾坤六合势,形如母胎婴儿有三屈而折之势,融入了古代宇宙观和道家丹田术。形意拳与戴氏心意拳,虽练法有别,但丹田功仍是形意拳之精髓。《形意古拳谱》说的好,“静养灵根气养神,养道养功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揭示了丹田功的可贵及其实质意义。其中“灵根”一词出自道教《太玄经》,“丹田”一词也来源于道家。丹,道家谓之金丹,有永刚不坏之性,有园陀无亏之义,被誉为先天虚灵性体。田,谓之炉鼎,金丹由此烧炼而成。所以丹田为生命之源,也是人体的动能之源。丹田功法,在形意拳来讲,并非炼什么全丹,而是练气、练劲。形意拳之所以内劲气足,也正是由于丹田中的气不断地聚藏与发放的结果。实际上,丹田功即是练气的功夫。拳经云,“人身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终离不开呼吸二字”。形意

拳从实践到理论都很注重“气”,气在技击、养生、修心、哲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形意拳的精微所在。气又分为三种,一是无极之气,道家写为“”;二是五谷之气,通常写为“”;三是呼吸之气,我们指空气,大气。形意拳内功修炼,则是由呼吸之气回到无极之,要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不难看出明显地带有道家思想及内丹术的特点。“阴阳反复丹自结”,形意拳内功“由无极而入静,由瀣无一气而渐生,由太极而充盈,由两仪而循行,由三才而贯通,由拳术而运用”,其过程是练意、调神,使人体气机变得协调。由于丹田的重要作用,而形成形意拳内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功法――丹田功法。其练法有小周天功法和大周天循环法。围绕丹田,拳家们各有侧重地发展而演变成不同形式的练功方法。山西、河北、河南三大流派的丹田功,练法形式虽不尽相同,但都讲究“气盛劲足,丹田劲变”,“发放劲力,气自丹田吐”,“内劲发于周身,丹田一动无不动”等来自丹田的各种劲力。可见,形意拳十分重视丹田功法、气劲学说。

在形意拳的功法修炼上,所讲的三层道理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也是渊源于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四步功法中的三步练法。在第一层功夫,炼精化气的过程中,把道家功夫的“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六步修炼法,经过体悟、改造,移植到形意拳中,形成小周天功法,打通任督二脉,真气循环运行,并将口中津液意送丹田,道家谓之“玉液还丹”。此步功夫是筑基的功夫,全在下丹田修炼。在此基础上,进行炼气化神,以大周天循环法连通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待以上两层功夫打下一定的基础,全身气血贯通,随心所欲,才算是具有了比较高的气功修为。因此,形意拳也称内功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意拳的主要承传人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为根本法则,是和得益于道家的摄生内丹术分不开的。总之,我们练拳这所以要悟道,是由于道具有虚静、柔弱、朴素、自然、无为等基本的思想特征,而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特点,对于提高练拳的层次,达到练拳的高境界,又颇具宝贵的指导意义。

五、形意拳伦理道德以孔孟仁学为准则

在“礼仪之邦”――华夏民族的文化沃土中萌生发展的中华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传统的伦理理论,是一门关于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学问。两千多年来,一代一代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形意拳作为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修炼拳道,自然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形意拳把武德和拳艺均视为一种追求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的伦理思想,便是首居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儒家孔孟仁学。孔孟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修己治人”。孔子认为治国的前提是严以律己,重视礼义仁德。做人要光明磊落。孔子的忠实信徒孟子也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仁义。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仁路也”。关于“仁”的内容,在《论语》中解释为“仁爱、宽容、谦恭”。“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由孔孟提出的这种仁德思想,成为人们涵养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应持态度。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并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这些基本思想也都成为形意拳门尚武崇德的主要精神。为更好地了解形意拳伦理道德精神,以下我们从形意拳之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涵养品德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孔孟之道对形意拳的影响。

从《形意古拳谱》看,全书贯穿了传统伦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古拳谱》实际上是后人翻版的《岳武穆王心意拳谱》,是清朝乾隆年间及其后来流传的一种心意拳谱。多少年来,广为传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有六个前提,每段都用较通俗的语言讲述孔孟仁学思想。如“其君子怀仁而慕义”,“做人崇忠厚之心”,“常存仁义之心,能消除万事之凶”,“世道人道之维持,何赖平?赖乎礼而已”,这些都是孔孟仁学的精粹。书中,由无名氏所作的《六合拳・序》不仅明确指出“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把德明显地置于首位。而且,对形意拳之鼻祖岳飞的伦理精神“气节、刚毅、礼贤、忠孝、智勇”大加赞扬,使学拳之人生敬仰崇拜之心,树为学习之楷模。同时,对岳飞运用《孙子兵法》的仁德思想也作了肯定。“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于王(岳飞)。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从书中的拳学主张、拳理拳法看,也作了符合阴阳、五行、六合等变化观念的解释。而且,明确提出,“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庸之道,渗透于形意拳的各个方面,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影响。

形意拳门收徒传艺,择人甚严,以德为先。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授徒传艺提出的“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形意拳师一定要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之先决条件。形意拳家布学宽先生常说:“艺好不如性好”。并常告诫弟子,要遵循先师古训,不可轻易传人。《形意古拳谱》曰,“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假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老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授徒传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的人,那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涵养品德,陶冶性情是形意拳修炼的一大乐趣。形意拳具有形意合一,内外兼修,练意调神的特点。其养气、练气、练意、练神,尤其注重修心养性、内在情感的培养和品性道德的内涵。拳师们一生修炼心意,不仅在功夫和拳技上,功力增加、技艺提高,同时,对养成有恒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等品质也是一种自我磨炼。这种操守内外一致,涵养道德的行为方式,练习日久,自然会使人身心协调,变化气质,消除浮躁气息,养成刚柔相济的立身精神,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强调形意拳气在心性修养中的作用,就是说养生要养气,养气需修心,修心应修德。以思想作为修炼的基础。“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自然地使练习者的内在意识和动作结合在一起,去体悟人生、涵养道德,进而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给人带来新的情趣和愉悦的享受,从中更好地理解形意拳的内涵。因此,习武健身,修身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是练形意拳的主要价值取向,也是“天

人合一”观在形意拳修炼方法上的体现。

形意拳“防御为能,顾打结合”的技击特色,体现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拳虽有技击性强的特点,但与人相较,决不可随意出手伤人。拳经云:“万事归于善”。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仁”作为道德体系中五德之首,运用于形意拳技击思想中,则是以宽厚精神,坦荡胸怀,以及谦恭、审慎的态度对待,即使对不正派的人也要做到仁至义尽。布学宽先生的论述“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故两国相交,尽力言和,如敌人无理取闹,我则奋起还击,消灭之,最终目的仍是和平。即以斗争求和平之意。拳法亦同此理。事关武德甚重,学者必须注重”。因此,山西太谷形意门老拳师在切磋拳艺时,都十分注意应有的胸怀,谦恭的态度以及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另外,关于车毅斋大师与日人较剑术时曾有这样的记载,“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一个“慢然应”,体现了形意拳家武德为先,先礼后兵,从容应战的技击特色。把争取胜利的个性特征,纳入了“以礼而行”的范畴。

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在武林中则表现为英雄侠义行为。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要“舍生取义”。这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美德是做“仁人”的准则。也是形意拳门倡导的行为标准。不少形意门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并且,时时处处以仁爱思想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受到人们的称赞。圣人孔孟提倡“大勇”,反对“小勇”,强调武勇以国家大局为重,而不要在小事上做出争勇斗狠之举。形意拳历代掌门大师都立意倡导义气之风,重视伦理,讲义气,讲信义,忠厚诚实,互相友爱,主张德智义勇以民族观念为重。这与孔孟仁德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如形意拳大师车毅斋、韩慕侠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奋然打擂,战胜外国武士,为国扬威,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受到人们的敬重。

另外,在师徒关系方面,更显现出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形意拳门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是绝对权威,弟子要谨从师教”。以及“师承传递,以字论辈”等等说教,无疑都是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六、形意拳健身养生以“天人合一”为境界

形意拳是一种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养生之道,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医学理论,解说人身体内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互相关系,并以阴阳变化互易之理,创编出以锻炼人体五脏为主的五行拳,仿动物特点之长,创编出十二形拳,以灵活肢体,疏通十二经络,对调节人体平衡,强化气血运行,起着整体的滋补和康复治疗作用,其修炼的理想效果,则是“天人合一”之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天人一致,天人相通。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道,道即自然。《慧命经》曰,“盖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庄子更认为,“天人本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事间一切人和事都应顺其自然,合乎其道。这一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对形意拳修心养性理论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拳经》云,“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术与丹道合为一者也”。孙禄堂先生在《意拳述真》一书中指出,“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即天地之阴阳。万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形意拳讲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说人作为一个小宇宙,也必须遵循宇宙法则。让人体本性和宇宙达到共振,与自然相融,以求得身心和谐,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形意拳修心养性之理,其渊源就是祖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中庸之道”。车毅斋先生云“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这与天人合一观是一致的。它的精华是“和”,即和谐之意。其内涵是阴阳平衡。因此,“和谐”成为我们现实生活和练拳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形意拳以道为准则,性命双修。“内包其真,外包其德,真德含容其体”。主张凝练生命的深度,提高精神境界的层次,力图通过修道积德,练意调神,涵养品性,内外合一,以追求完善人体生命的价值及其完美。此拳重内、重气、重合、重神。讲究“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种“合”,既是动作协调一致、和谐平衡的技术要求,也是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形象动作相合一的表现。形意拳的站桩练法,无论浑元桩,还是三体势,都要求“合”,意守丹田,独立守神,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采宇宙之信息能量,夺天地日月之精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人体生物场和宇宙磁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能量信息沟通,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形意拳修炼,讲究人体自身之平衡。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若偏阴偏阳皆谓之病。夫人之一生,饮食不调,气血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孙禄堂《意拳述真・自序》)所以,人体失去平衡,就会危及身心健康。形意拳锻炼的实践证明,阴阳的结合,五行的调合,对人体的疾病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以五行拳之术,练五行之体。以形意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来加强提高内五脏之间互相资生,互相制约的生理功能。从相生关系看,脾(土)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微以强肺(金);肺气清降而助肾(水);以肾水之精而养肝(木);以肝藏血而济心(火);以心之热而温脾(土)。其五脏之功能循环不已,和而互生。从相克关系看,肺气清降,抑制肝阳上亢;肝顺达又可疏泄脾郁:脾运化可限制肾水滥;肾滋润可防心火烈;心阳热,可制约肺清太过。五脏相克之理,可互相限制太过、太偏。这样,体内相辅相成,水火济济,阴阳自然得以平衡。形意拳修炼的过程,也是平衡与不平衡两者关系的相互转化过程。体弱多病者,通过锻炼,恢复健康,达到平衡,是低级水平的平衡。继续锻炼,又打破平衡,获得新的平衡,乃是中等水平的平衡。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最后达到内外调和,身体强健,精力充沛,益寿延年,才是高层次的平衡。这种循序渐进,渐次提高的形意锻炼方法,是符合医学和生理学理论的。这是因为在练习形意拳的时候,通过活动筋骨肌肉,使用劲力,气血畅通,使身上各种细胞受到破坏。而后,在生长产生新的细胞,以适应新的需要。所以,各种新旧细胞的更新换代,自然会使体力增加,功夫长进,身体逐步强健。我们应该懂得,练

形意拳换力换劲,劲力生长的道理,寓刚柔相济之法,以提高人体的平衡层次。

篇(9)

美国著名建筑家查理士摩尔认为,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蕴涵着一种人类赋予的“文化能量”,可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地位,并熟悉喜爱属于自己的环境。任何“新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由此可见,要继承和发挥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形式的模仿,而是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创新。

一 室内设计的概念

所谓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二 当代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辩证的、因果的、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事物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禅宗理念,与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和谐、转化、重整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相吻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做设计,往往更容易找到设计思维的灵感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 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施行自己的设计理念,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必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表现手法、空间语言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体系、审美观点等都影响这设计师,任何一个现代大师或者后现代大师都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2)室内设计反映传统文化:不管是何种风格的室内设计,他都是用相应的文化来支撑的,作品在传达设计师的精神,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现特定的文化风貌。所以说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四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留给我们借鉴和传承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当代室内设计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先民对自然的关注表现出崇拜和信仰等情节,我们得到了先民传承下来的万物有灵论,在室内设计中表现为注重室内外环境及空间的对话,更好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室内设计集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划分形式为虚实结合,既隔又通。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就是对内开敞,对外封闭,厅、堂、廊、室等都是既隔又通,在空间表现形式上大多有制有序。强调布局的严谨性,按照辈份划分室内空间及结构形式。在色彩与室内装饰上例如屏风、雕刻、壁挂、钟鼎以及其他小的装饰品等,不仅形式多变,而且在内容上起到了烘托点题、教化等作用。

五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方面在物质层次设计的方面上,指室内装修和家具的材料以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必须以安全性、节能性作为选择标准。现在的装修材料正在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产生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可以比较容易的自然降解并转换或作为再生资源投入再生产。如再生壁纸、无毒涂料等。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证能源的可持续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目前使用广泛的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可以自然融入到建筑物当中,不会为室内设计的工程带来任何麻烦。但是我们要对太阳能的配套产品产生的污染做合适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体现在精神层次设计方面上,即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应该有生态性等等。我们可以把绿化、庭园和植物装饰导入室内装饰,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作为技术上的可行性,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无土栽培技术、防水处理技术等。

从精神享受方面来说,我们追求素雅、朴实和自然。民居中常用的竹藤家具、根雕家具,装饰中有石雕、砖雕和不设色的木雕。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纹理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品进入了现代家居装饰行列中,为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添了几丝乡土气息。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当代室内设计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当代的室内设计不是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且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深深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使室内设计更富有时代特色。我们在做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到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理解,最后做出有创意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然接受。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先民为我们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室内设计在心理上、情感上、造型上、寓意上、风格特征上才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里历史的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丰富资源。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在世界室内设计中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10)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融汇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又包容了异域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注重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发展和互相联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大学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从质的角度来看,我们文化不论是对内的凝聚力还是对外的影响力都十分薄弱,在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竞争力也不够强。改革开放让我们登上世界的舞台,可是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经济还保持着“顺差”的话,文化的现状毫无疑问只能用“逆差”来描述。

全世界物质上的“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流行,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逆差”。以图书为例,2012年,我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份)、7282.58万美元,而进口图书、报纸、期刊则达3138.07万册(份)、3.01亿美元。与此同时,“哈日”“韩流”却盛行,我们的许多邻居在文化输出上早已悄悄把我们抛在身后。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仅仅成为物质上的大国显然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想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文化也应该立起来,应该让传统文化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成为精神领域的珍奇,汇入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要想立起来,首先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大地上站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让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曾经说,“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而是选择的,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

根据涂尔干的“选编”理论,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增添了教育的功用。尤其在社会大变革时代,这种“选编”往往更加大刀阔斧、惊心动魄。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教育应该负有责任。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几乎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评价中都是缺失或分量不足的。当下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当今教育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教育的目标。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对此作了解释:“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变迁,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存在着滞后。”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要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纵观时下大学校,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各种大片到洋快餐,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看的是美剧、好莱坞,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奥巴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大学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信念,是价值。

篇(11)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21-01

全世界都在流行中国风,连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的建筑设计师们都订阅着中国内地出版的设计、时尚类杂志。新中式风格风靡世界,设计师从中国文化中挖掘灵感,这预示在中国已经绚烂的新中式风格未来几年将令世界着迷。

新中式装饰风格不是纯“中式”,她从中华民族的有偿历史渊源中汲取灵感,并与时尚元素结合,转化成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民族审美特征得艺术形式。

新中式风格是对传统中式风格的现代诠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唤醒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热点,装饰艺术也深入挖掘和探索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并将其提炼和升华,在研究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新中式艺术风格与现代元素和现代材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高雅中又蕴藏着秀美,也将移步换景的精妙在现代设计中再现。

新中式风格并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对中国传统装饰中的经典元素进行继承和发展,在表现现代设计人性化的设计特征的同时又能表达中式设计的清雅端庄的精神追求。新中式风格是在对传统艺术的吸收消化后的基础上的现代的再现。它不是纯粹的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将现代装饰元素和古典中式装饰元素重新编织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和精神需求重新将传统艺术装饰和谐的展现出来。新中式风格的装饰主要体现在对明清为主的古典家具的重构,使其具有现代感同时又富含古典气质。新中式风格的装饰也多用到木材饰面,体现自然淳朴的格调。新中式风格色彩多以黑白灰为主色,同时通过搭配 金色和大红色突出气氛烘托主题。在布局上多借鉴传统中式的对称式布局装饰,体现出来中式风格的端庄稳重的性格。中式装饰艺术中传统的装饰陈设,如字画、陶瓷、纱幔、屏风、花窗、绿植等在新中式风格中也被广泛的使用,并在一点程度上得到重生,以更现代更新颖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近年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传统的艺术形式的传承引起了来自文化界、教育界和民间艺人等多方的重视,人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尝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索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

新中式风格的装饰元素取自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元素,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精华,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长河的洗礼,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代表了中国传统审美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极其丰富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现代装束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艺术形式。

河南博物院自1927年创建以来,经历了80年的风风雨雨,倾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如今,她伴随着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强盛,正逐步走向辉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无数绚丽的瑰宝给予后人无限的启示与灵感。

其中的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神仙世界"的无字之碑!

莲鹤方壶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郭沫若先生指出:莲鹤方壶的艺术风格已有别于殷商、西周,在盖顶莲瓣中心立一张翅之鹤,全然超出了西周以上神秘凝重的氛围,显露出清新的气息。郭沫若先生以极富文采的语言,称道:“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可以看出,他这里所描述的,既是指莲上之鹤,又是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当此之时,旧的礼制迅速崩溃,新的观念正在形成。表现在青铜艺术上,也正在开创一代新风,所以郭沫若先生说莲鹤方壶“乃时代精神之象征”,标志着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的开端。莲鹤方壶的出现,是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反映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与艺术观念,是活跃升腾的精神力量的形象体现。

中国文明留下了大量的语言、文字、雕塑、诗歌等文化符号“产品”,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类审美心理的珍贵材料。各门艺术传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相同之处或是相通之处。中国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通过展示它们,可以使我们看到审美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 中国古代瑰宝以它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民族气息,使我们相信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的审美意识。以至于仪态万千的贯穿整个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并为后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

[2]徐雯.中国云纹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