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诚信经营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的诚信经营一旦受到大众的质疑,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联通公司的管理当中,有一些规范需要完善。一个企业,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规范就没有力度,在市场中就不能正常的运行。本文结合联通公司的近况,对诚信经营做了介绍并给出了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方案。
一、如何做到诚信经营
(一)诚信经营的必要性
所谓诚信经营,就是要求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只有做到诚信经营,才能在今后的市场中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信誉也是一种非常特殊又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今,联通公司的竞争对手移动与电信运营商都在一步步发展壮大,联通公司一定要抓紧诚信经营这条战略手段,打下诚信经营的基石。1、缺失诚信经营的后果一旦联通公司丢掉的诚信经营,就会增加成本,甚至加重社会司法负担,在市场经济中扰乱发展进程,对联通品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2、必要性分析联通公司在交易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商品交易,有交易就会涉及到诚信经营,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在几大运营商竞争的情况下,用户在意的并不一定是价格的高低,而是信誉的好坏,作为无形的生产力,联通公司一定要维护好。
(二)外部环境建设
要想使一个企业在诚信建设上有所成效,就必须注重大环境建设。健全公司的法律标准,科学的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信息化手段对联通公司的诚信外部环境进行规划,公司的诚信状况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反应了公司的诚信信息。
(三)内部机制建立
在公司内部进行诚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在联通公司内部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让所有的在岗人员将诚信经营印在脑海里,将企业的失信风险降到最低。
二、规范化管理
(一)规范化管理概述
1、规范化管理概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9000文件中有标准的定义,管理就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任何组织或企业中,管理者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是否优秀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管理能否规范化,只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才能实现资源管理的目标。2、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概念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本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制定一些合理合法的基本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管理流程,通过整齐划一的管理,规范员工的工作方式,让客户满意的同时提高公司的整体形象,通过对公司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员工在工作中井然有序,协调高效。
(二)规范化管理战略研究
1、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在一次发言中,联通公司发言人宋丽梅的演讲中提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让联通公司在某些方面无法面对合作伙伴,在遇到问题时,公司也在不断的找解决方法,甚至将一些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这些都涉及到了相关规范。2、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的战略建议首先,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从方向上要从上而下,在众多管理制度中,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其内容也相对复杂,涉及到公司各个岗位和多个操作流程,所以,在规范中定要自上而下,将级别划分好,使权利分配有据可查。其次,要想进行规范化制度的建设,就必须保持联通内部的畅通,在进行任务传达的时候,下级员工必须清楚及时的接收到上级的指令,同时领导层也必须及时的得到底层员工的反馈,如此,可以让上下级和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便于给顾客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一旦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成功,就必须人人遵守,严格执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要求联通公司内部人员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应有的威慑力,保障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以及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在中国联通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口碑,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在管理制度上进行规范化管理,长久坚持,会让联通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进而创造出新高度。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在现实经营活动中,不讲诚信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有的企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其次,重视诚信经营价值和容忍不诚信经营行为并存。有的企业对于一些不诚信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冷静分析,诚信经营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与企业经营者缺乏内在的诚信自省有关。这些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现象,当然不利于品牌的打造。
一、发扬光大“诚信为本、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的传统经营美德,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以正人之心正己”作为这次倡议的起始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营造集贸市场良好秩序”的活动中。
二、自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检举揭发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垄断货源等违法违规行为,同虚假宣传、仿冒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斗争。以“承担社会责任、共担市场发展”为己任,热心公益事业。
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依法治市的宣传员和示范者,守法经营、义利兼顾;货真价实、秤准码足,坚决杜绝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勇于担当、共谋市场繁荣。不为贪一时蝇头小利而背负良心谴责,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做到不制假售假、不以次充好,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五、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为消费者生命安全负责。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责任在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毒有害食品的受害者,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理应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生产,不经营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让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商不在精,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让我们携起手来,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营造童叟无欺的社会氛围,铸牢友爱、和谐根基,为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新西宁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XX文明诚信经营倡议书
全区广大企业、商户:
为了营造高效有序、开放统一、公平诚信、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构筑诚信维权体系,建设和谐杨凌,我们向全区企业、商户提出如下倡议:
一、诚信守法经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依法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经营思想,倡导明礼守信、平等竞争、公平交易的道德风尚,增强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和诚信管理意识,创建诚信企业。
二、加强信用自律。自觉树立整体诚信形象,不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诚信经营,不短斤少两、童叟无欺,坚决杜绝商业欺诈行为、商标侵权行为、广告虚假宣传行为和失信行为。
三、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设立专兼职信用管理人员,不做假账,照章纳税,不恶意拖欠债务,不随意拖欠职工工资。
四、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企业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监督,开展公平竞争和互利合作;严格执行合同契约和承诺,重合同,守信用,不搞违法乱纪行为;坚持与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充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五、杜绝价格欺诈。在经营中不使用欺诈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杜绝虚构价格、虚假馈赠等价格欺诈行为。
六、维护市场秩序。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估成绩。
七、建设诚信文化。开展诚信理念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使经营者、管理层和员工树立诚信理念和信用风险意识,以诚实守信作为核心价值观。
八、强化优质服务。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优质服务是经营者的信仰。秉承“顾客至上 忠诚服务”的理念,用热情和真诚架起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友谊桥梁,不断攀登优质服务的新高峰。
九、营造优美环境。积极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营造健康、安全、优雅、舒心的购物环境。
构建和谐杨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协力为全区形成讲诚信、守信誉的良好风气,为建设公正、平等、互助、协调的经营环境而奋斗!
XX文明诚信经营倡议书
全市广大个体私营业主:
文明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把“文明、诚信”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符合人民群众对于诚信和谐社会的渴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广大经营者作为xx市的一员,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积极提升社会形象,努力创造和谐文明的经营氛围。在此,我们向广大经营户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经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提升文明素质,争创文明礼仪典范。倡导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自觉遵守文明公约,消灭不文明行为。在经营活动中做到语言文明,尊老爱幼,礼貌待客,为顾客提供最优质文明的服务。
二、诚信经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诚信为本、诚信立身、诚信兴商的思想,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诚实守信,以诚兴商。作为经营者,要以诚信为本,不损人利己,不见利忘义,不坑蒙拐骗,以实际行动为市场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三、守法经营。依法经营,不违法乱纪;照章纳税,不隐瞒逃漏;明码标价,不哄抬物价;公平竞争,不欺行霸市;货真价实,不掺杂使假,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努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借鉴商品准入制度建设的思路,按照“对集贸市场交易环节实施动态监管,对不合法的经营者和不合格的商品实施市场退出机制,对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查处,对商品及其经营者在流通领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方式,探索、建立和推行集贸市场“四项制度”。
一是推行商品票证备案制度。对集贸市场商品的备案主体、备案对象、备案内容、备案方法及监督检查做出具体的规定,制发统一的《集贸市场重要商品备案登记表》,检查市场商品的进货渠道,建立集贸市场主办单位对市场内经营者所经销的商品进行登记备案的管理办法。
二是推行商品质量抽检制度。根据国家工商局《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制定商品质量抽检制度。从抽检部门、抽检范围、抽检时间、抽检内容、抽检方式、抽检程序、抽检费用、公布结果和结果处理等九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提高商品质量,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规范工商部门的商品质量检查,净化商品市场环境。
三是推行商品销售信誉制度。要求集贸市场经营户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由工商局统一制发的《集贸市场商品销售信誉卡》或者税务发票,要求市场业主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必须提示消费者索要《信誉卡》,引导经营者遵守商业道德,讲求诚实信用,维护集贸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经营、信誉至上的良好风尚,在全市集贸市场营造“诚信经营、健康消费”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工商部门与市场业主签订合法经营责任书,让市场业主作出不制假、不售假的承诺,明确其责任,形成“工商牵头、经营者参与”的监管氛围,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集贸市场监管的目的。
考虑到“四项制度”的法律支撑、群众基础以及操作难度等问题,可以先在一些地方先行试点,经过试点运行和逐渐得到广大市场业主和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二、与信用公示建设相结合,推行集贸市场诚信经营和违章违法公示制,加大打假力度
树立守法经营意识。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帮助粮食经营者树立依法经营意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后,粮食流通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大张旗鼓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粮食经营者普遍受到教育,督促粮食经营者依法守法经营。
倡导健康商务文化。在粮食领域内要倡导公平竞争、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商务文化,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营造反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光荣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同时,要努力与“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价格诚信”、“诚信纳税”、“放心粮油”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和谐的粮食商务环境。
二、健全制度,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行为规范
落实公平竞争规则。诚信经营必须有制度保障,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将公平竞争的规则落实到规章制度建设中,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修改等环节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则,坚决废除隐含许诺、诱导不公平竞争的内容,形成严禁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制度基础。要加强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步伐,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粮食经济发展的需要,铲除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土壤和环节,进而加速推进粮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准入退出机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如果失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惩治,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吃亏,信用链条不能连接整个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与完善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体系。通过信用档案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监管,依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对失信者给予资格、机会、利益的剥夺和限制,使失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应有的风险,自食应有的苦果,使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者的操守、权益得到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在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确立严格而明确的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资格。只有符合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并取得经营资格的主体,才能够在某一核定范围内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方面,就是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以及存在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粮食经营者强制性清退出市场。
三、加强监管,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监督网络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强粮食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等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国有粮食收购、销售、储备粮轮换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策,并形成记录台帐,做到粮食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行业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做到内部有台帐,经营有合同,核算有依据。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推行诚信承诺制。
发挥协会自律作用。要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定行规、行约、规范、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引导和约束,增强粮食企业“诚信兴商”,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规范粮食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要将反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上树立起粮食行业的良好形象。
四、严厉查处,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公平环境
树立守法经营意识。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帮助粮食经营者树立依法经营意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后,粮食流通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大张旗鼓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粮食经营者普遍受到教育,督促粮食经营者依法守法经营。
倡导健康商务文化。在粮食领域内要倡导公平竞争、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商务文化,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营造反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光荣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同时,要努力与“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价格诚信”、“诚信纳税”、“放心粮油”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和谐的粮食商务环境。
二、健全制度,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行为规范
落实公平竞争规则。诚信经营必须有制度保障,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将公平竞争的规则落实到规章制度建设中,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修改等环节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则,坚决废除隐含许诺、诱导不公平竞争的内容,形成严禁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制度基础。要加强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步伐,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粮食经济发展的需要,铲除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土壤和环节,进而加速推进粮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准入退出机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如果失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惩治,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吃亏,信用链条不能连接整个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与完善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体系。通过信用档案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监管,依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对失信者给予资格、机会、利益的剥夺和限制,使失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应有的风险,自食应有的苦果,使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者的操守、权益得到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在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确立严格而明确的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资格。只有符合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并取得经营资格的主体,才能够在某一核定范围内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方面,就是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以及存在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粮食经营者强制性清退出市场。
三、加强监管,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监督网络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强粮食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等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国有粮食收购、销售、储备粮轮换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策,并形成记录台帐,做到粮食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行业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做到内部有台帐,经营有合同,核算有依据。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推行诚信承诺制。
发挥协会自律作用。要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定行规、行约、规范、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引导和约束,增强粮食企业“诚信兴商”,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规范粮食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要将反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上树立起粮食行业的良好形象。
四、严厉查处,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公平环境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为扎实开展宣传月活动,区商务局成立了以李副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建立联络员网络,围绕“拓展市场,促进消费;诚信兴商,和谐发展”的活动主题,制定了《区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活动主题、宣传重点、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等,认真部署开展此项工作。
二、统一行动,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为做好此次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抽调办公室、市场股、外贸股、屠宰办等相关股室工作人员,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低开出口发票行为处罚暂行办法》、《直销管理条例》等11部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形式多样,努力扩大宣传声势
为把宣传月活动引向深入,宣传活动始终围绕“拓展市场,促进消费;诚信兴商,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树立“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社会诚实守信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目标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宣传活动采取设立咨询点、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充分利用公共场所,扩大影响面。
二是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中发放商务部专门印制的食品安全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1 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工作的意义
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主要是指运用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企业诚信经营的水准,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被评价企业进行相应管理,从而达到行业调控、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目前,中国海事局出台了航运企业安全诚信管理办法,浙江、江苏、湖北、重庆等水运强省(市)也建立了各自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制度。这些制度、措施的出台,深受广大诚信守法、注重安全的航运企业和船舶的大力支持与欢迎,极大地促进了水运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共拥有船舶艘、功率173.08万kW,载重吨621.56万t,集装箱箱位6.85万TEU;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98亿t,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74万TEU,是一个航运大省。然而,广西尚未建立有效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全区所有航运企业不分优劣处于同等监管力度下,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同时,部分航运企业及其船舶在市场经营中存在失信行为甚至主观故意失信从而获取不正当收益,由于未受到有效惩罚,以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给水运市场经营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缺乏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缺乏完善的行业自律规则就没有良好的行业运行秩序。随着广西北部湾港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的加快,广西水运行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研究建立广西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对促进航运市场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 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个完整的诚信评价管理体系,需要从诚信制度、诚信活动界定、诚信管理服务系统、监督与奖惩等四方面来构建,形成一个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2.1 诚信制度
与我国其他水运强省(市)相比,广西水运行业属于后发展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区特点。从目前已经出台的诚信评价管理制度、措施来看,我国海事局已经在船舶安全方面进行了界定,浙江、江苏、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诚信管理制度也与地方海事结合在一起,而广西海事管理统一归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没有地方海事机构,这就使得建立评价管理体系时要注意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差别。同时,广西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输统一归口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广西港航管理局进行管理,这又给全区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目前,广西港航管理局根据广西交通运输厅授权,行使全区水路运输、港口、航道、船舶检验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职责,下设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4个航道管理局以及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等6个船舶检验局。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全区国内水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服务业实施行业管理;负责全区港口行业管理;负责对全区航道及其设施实施维护和与通航有关设施的航道行政管理;负责对全区船舶(国际航行船舶除外)及其船用产品、设计图纸进行法定检验、审查认可并签发相应证书;负责全区有关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实施工作。同时,对全区14个港航(航务)管理局(处)、沿海3个港口(务)管理局(办公室)行使行业指导职能。广西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可以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及其港航管理局的指导下,从企业诚信经营角度出发,统筹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输方面的部门行政资源,制定具有广西特色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
2.2 诚信活动界定
航运企业诚信活动界定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要素确定企业诚信经营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诚信经营的基本准绳在于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航运企业诚信经营指标应主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其《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及其《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预警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考量。从目前广西航运企业经营及水运行业管理实际来看,评价指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资质保持方面:企业及其船舶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台账建立健全,按规定设立满足经营需要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经营、海务、机务、船员管理组织机构,各类基础档案、台账健全,按规定提供资质报备材料,年度经营资质核查结论为“合格”。
(2)合法经营:企业以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为核心价值观,经营者、管理层和员工有较强的诚信理念和信用风险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水路运输规则,不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营业性运输,以正当手段揽客、揽货,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与所经营船舶签订安全责任书,履行船舶安全管理职责,使用规定的运输票据开展经营活动,无违反运政、航道、船闸、港口、海事和治安消防管理等有关规定的违法行为记录。
(3)服务质量:切实履行运输合同,建立并履行服务承诺制,货损货差率符合规定,客货运输安全文明、保质保量,所经营的客运船舶按照核定的船名、航班、发航时间、航线和停靠站点航行,无负主责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社会责任:积极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社会声誉良好,无货主、旅客投诉及被新闻媒体曝光批评事件发生,无行政处罚及刑事案件发生,认真执行管理部门政策文件及要求。
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指标的甄选,并通过对管理部门、航运企业、运输船舶的实地调研,运用科学方法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结合行业实际,认真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合理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赋值,完善评价标准评分表;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计算出航运企业所属等级,从而为航运企业排序。
2.3 诚信管理服务系统
水运管理部门应建立诚信管理系统,公布诚信企业申报、评审、结果公布等操作流程,全区各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政管理部门及航运企业能够在该系统进行诚信管理评价业务操作。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应基于通俗易懂、操作简单、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从而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4 监督与奖惩机制
根据评价结果,建立符合广西航运市场实际的监督与奖惩机制。惩戒失信企业,激励和保护诚信企业,是建立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诚信企业的评价应接受社会监督,评价结果经得起从业者的考核。对被评为诚信企业的航运企业,根据诚信的优秀等级,给予其在延伸航线、新增运力、扩大经营范围、港口装卸、船舶检验、发放技改资金及过闸优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日常监管方面予以适当放宽时间间隔,根据金融、保险、航运交易所等相关单位及企业在经营、招商、招标投标等活动中的需要,提供企业有关诚信信息。对被评为不诚信企业的航运企业,从严加强监管,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从市场经济的主流中剔除出去。
3 建立实施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的有利环境
目前,广西水运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为建立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施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
(1)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运业的发展。目前,广西水运业处于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全区水运业的发展,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一江一湾”建设如火如荼,迫切需要水运行业管理技术水平同步提升。
(2)行业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共同需求。随着广西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还是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都迫切需要借助一定的市场运作工具作依托,市场存在这种客观需求。通过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实施,航运企业可以申报诚信企业,在市场中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条件。水运管理部门通过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行业监管效率;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打造行业品牌、领军企业,淘汰不良企业,进一步维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经营秩序。
(3)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目前,广西水运行业管理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包括港口管理信息系统、航运管理信息系统、航道管理信息系统、广西港航视频监控平台、航标遥控遥测系统和船闸联合调度系统等在内的全区港航管理信息化平台已初步建成。行业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为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指标甄选、信息采集和评价管理条件,为进一步推行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由广西港航管理局主导诚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使得该体系的建立、推广应用和日常运转工作等有了实体依托,提高了评价的权威性。
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村经济秩序,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促进打假与扶优措施的落实,保障主推品种的大力推广,配合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树立“放心农资经营门店”模范,逐步建立农资守法诚信经营制度,决定在全县广大农资经营户中开展评选“放心农资经营门店”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中央三个1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指示,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保障主推品种的普及,逐步规范农资经营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稳定。
(二)原则
1、坚持打假与扶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自愿的原则。
二、实施内容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计划从2006年6月起,每年审核、评选一次,由县农业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下简称大队)授予(或取消)“放心农资经营门店”荣誉称号,并发放(或收回)“放心农资经营门店”标志牌。原则上每个乡镇审核、评选1—2个,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农资经营户守法、诚信经营,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终实现农资经营市场繁荣、稳定。
(二)申请命名“放心农资经营门店”的基本条件
1、具有有效农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相关证照;
2、具备农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上岗证;
3、模范遵守“农资守法诚信经营守则”;
4、经营门店2年内无违法经营记录。
(三)考核内容及方法
按放心农资经营门店审核、评选量化打分内容,经营门店申请,大队组织考核,评分在90分以上者,命名为“放心农资经营门店”,发放标志牌,并备案。
一直以来,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育名企,诚信经营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大力弘扬“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创新为魂、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决策机制和信用培训体系,不断丰富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如今,“建一流的队伍、树一流的人品、推出一流的产品和提供一流的服务”的理念已经成为全体梦兰职工的共识。公司还成立了纪律监督委员会,通过开展纪律监督工作,畅通民主管理、监督渠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弘扬廉洁自律文化,帮助职工树立廉洁诚信的道德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引导和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07~2009年,梦兰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指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保持平稳增长。集团公司依法纳税,2009年纳税总额为3584.7万元,直接解决就业人数2758人,间接解决就业人数达上万人。
梦兰集团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反哺农业、回报社会,在抗洪赈灾、慈善捐资、爱心助学、抗击非典等各项活动中,累计向社会捐助已超过1亿元。企业在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不仅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同时也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多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