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境卫生学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4 10:49: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卫生学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卫生学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03-02

目前,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大家渴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美型和谐社会。在这一要求下,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完成目前艰巨的治污任务就必须有环境专业人才。《环境微生物学》是我校环境类专业必修的重要骨干基础课程,是学习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环境微生物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学生认识和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则肩负着培养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为适用和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由于《环境微生物学》内容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多,综合性及应用性强,要使学生对该门课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难度比较大。要解决上述问题,《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应从理论课程、专业实验课和课程实习三个方面进行,为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实用型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及课程考核实践、实验教学及考核方法实践、课程实习与考核实践。

一、《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及课程考核实践

具体内容:①教学方法改革。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上课方式采用对话或者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互动式的上课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由于微生物个体小,肉眼不可见,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图片直观、内容生动,比较形象地展示了奇妙的微观世界,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内容。而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视频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同时可以及时进行探讨交流、问题答疑。利用网络平台还可以布置作业,使课上和课下学习联系的更为紧密,可以更加真实合理的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另外,学生评教,也是教学质量好坏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进行及时反馈,做到因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经常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才可逐渐提升。②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新的培养方案,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环境微生物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类群、繁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部分,包括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受污环境的净化与修复等。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以及一些与微生物有关的时事新闻,在教授过程中穿去,不仅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学科前沿,而且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课程考核改革。改变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的考试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课程总成绩有四部分组成: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3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主要是实验课上的问题回答情况,实验操作及设计和实验报告,而平时成绩主要是作业、回答问题和出勤等。

改革目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考核。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50-02

网络环境是指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上进行互联的系统。大的方面来说,网络环境是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环境的现实的世界,称为赛伯空间(cyberspace)[1]。从微观上讲,网络环境可以看作是为“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去追求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并可以进行交流合作的场所[2]”。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终端设备高度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而网络对于大学生已经成了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大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但是,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如今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思想变得松懈,缺乏明确的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难以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

2.没有明确的网络学习计划

调查中有42.9%的学生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制定网络学习计划,41.5%的学生坐在电脑前无目的、不知道学什么或者怎么学。48%的学生经常会与自己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初衷相互违背,好奇心驱使其在网上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32.5%的学生觉得上网学习没有用处,既浪费时间,效率还低;仅有22.9%的学生会经常对自己的网上学习策略、学习方法进行反思,15%的学生能够制定详细目标,在网络的辅助下,完成学习计划。这一结果说明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3]。

3.学习的方法不够科学

大学生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缺乏灵活的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用不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浪费大量的时间。

4.学习的效率低

表现为在课堂上的学习利用率低和自习学习效率低。课堂上的学习利用率低是由于大学生大多数不做提前预习,导致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授不能及时吸收,接受的知识相对比较困难。自习学习效率低往往因为多数大学生喜欢边听音乐边做功课或者有一些风吹草动的事就导致精神不集中,这些都会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功课。

5.网络学习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网络学习资源极其丰富,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主要的媒体形式:文本、视音频、网络CAI课件、网上答疑讨论。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会合理使用这些资源,或者用这些资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影响自身的学习。在一项调查中,大学生中主要是用于关注影视文艺动态、玩游戏,而将网络用于学习工作所需的仅仅只有52人,占26.7%,这说明将网络推广到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的学习中,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大学生的学习服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4]。(见图1)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利弊分析

网络环境具有大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学生的特性、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的自身能力来进行合理的教学,刺激大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其网状信息方式和开放性的优势,把网络当成一种辅助学习行为工具。

1.网络具有海量的学习资源

利用网络可以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知识。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链接到最权威的网站上获取最有利的资讯;学生可以网络平台向相应的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能力在网上选购教材和辅导材料,并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做完练习。

2.网络提供给大学生虚拟的练习平台

网络上有虚拟练习的软件,学生可利用其虚拟软件达到真实的操作效果。网络用其自身的多媒体化为大学生带来视听的真实感,既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又可以反复的练习,来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3.网络可以促进交流协作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通信工具和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和同学交换意见。学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以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并借助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问题。让学生们将问题想得更全面,让学生们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4.网络可以发表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

网络是人人自由平等的,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会有更多的渠道如中国知网等去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相应的荣誉。这更能激发大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5.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所学专业有着积极地影响

大学生不光需要传统的纸制教材,还需要与课件学习相结合,这是网络学习的重要的环节,保证了网络学习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网络教育还不够完善,国外的网络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例如,牛津大学在使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研究和图书馆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牛津大学的网络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位居世界前列。进入牛津大学网站可以看到“继续教育”、“网络课程”、“Weblearn”、“图书馆”等教学资源[5]。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队伍参差不齐,有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也不可能经过系统培训。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学习者很容易误入歧途得不偿失;有些网络教育系统不是以当今大家所认知的学习理论为依据的,缺少科学性和正确性,开发过程中也不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而是大多数注重网络教育的技术性或者注重互动性,在内容方面过分关注表面性,从而导致网络教育缺乏质量,让学习者对网络的教育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学习者在选择网络教育时会感到犹豫,从而延缓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远程教学中还有一些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个性化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个人的智力潜能和优势都得不到充分发挥[6]。

三、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能效的实现途径

1.自我计划

大学生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态,提高学习状态每天有效学习的时间才会更长。其次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和自身的学习特点预先设定好网络学习计划,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选择的通过网络使用相应的资源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扩大自身的眼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的学习漏洞进行有选择的补强,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

2.自我监督

网络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对自我学习本身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是保证有效实施网络学习的凭证。不断在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真正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打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纯粹把网络当成一种娱乐的手段。通过自我监督的策略对学习计划,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整理,逐渐探索出一条高效便捷的方法。通过发现的问题检验和修正自身的错误,弥补自身的不足。每天做到“三省”自身的效果,更能培养大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3.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在一定方面上依靠的是与老师、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所以注重交流合作才是硬道理,自我封闭在网络中是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会阻碍自身的发展。本身能积极主动学习,又要主张与其他人和谐友好地学习,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真正的自主学习是由自身选择协助的对象共同达到更好的效果。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孤立学习,而是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老师的帮助,或由多名同学相互支持协作,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难以完成的问题。

4.自我筛选

网络环境良莠相杂,76.3%的大学生承认遭遇过网络“不良信息”,58.9%的人将其频率认定为“偶尔有”。并且有些网络上传的资源正确性也缺少权威机构的验证。况且大学生更是刚刚迈入成年的门槛,缺少信息处理的经验。所以大学生需要有锐利的眼光去选择对自身有用的资源,通过自我判断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寻找正确的信息,从而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最大的收益。

5.自我激励

时刻保持积极进步的态度,才能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收集庞大的网络资源。只有最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提高的效率。营造这种正能量,才不会对学习掉以轻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高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新世纪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手段。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才刚刚起步,其理论在经过越来越多的实践后必将完善。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123-03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必修科目,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践性及技术性很强的重要课程。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日益革新和壮大,这门前沿科学无疑成为研究和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新途径、新武器[1]。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作为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联结纽带,鼓舞着专业人才的科学创新思维,极大地推动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工程等领域的发展[2]。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的系统讲解和演练,指导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掌握一门实用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其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较好地服务于该专业本科生未来的科研活动和工程实践。

面对国家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就业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各大高等院校坚持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根据学校条件和专业背景,建立与社会服务相融合的特色教育,为培育更具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3]。微生物学实验作为训练专业人才基础操作技能的实用型课程,同环境工程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和辅,因而成为各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发展学科[4]。同时,由于微生物学特有的微观性、精密性和抽象性,环境专业学生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和兴趣的薄弱,使得教师对该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活动普遍存在诸多缺陷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教材教学资源的陈旧滞后;教学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不紧密;学生积极性、重视程度不高;缺乏课程考核制度;等等。因此,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历及同行反馈意见,对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一系列设计和改进,在此进行简单总结论述。

1 开放式多元化实验教学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如细菌染色、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菌种分离培养、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观察等,大都属于验证性实验,着重于强化理论理解和掌握操作流程,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未来毕业设计和就业中面对实际问题造成不利影响[5-6]。开放式实验教学讲究内容、形式、地点的开放,除了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比如各类环境中(不同空气、土壤或水中)微生物的接种、培养和测定,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药品和所需设备,教师帮助其审核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认真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操作过程中寻找和总结不同结果的原因[7]。为此,实验教师需要注意配备多余培养基或菌液等,对于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或其他影响造成的异常情况,提供修正和弥补的机会,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实验空间和条件。同时,可以适当拓展设计性实验,加入观摩性实验环节,比如安排实验与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体系相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污水处理厂或者环境监测站等相关单位,提前接触认知实习的对象,通过观察污水厂水质变化情况、取样环节及污水处理流程的切身体验,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反应原理[8]。

在课程学时的安排上,教师及时安排学生对被培养菌种的观察和记录时间,提前布置下次实验内容,保证各实验小组方案的设计和讨论时间。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加入教师主持的相关课题,拓宽专业思路,从而对想继续专业深造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2 武装课程背景,紧跟前沿热点

依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本科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要求尚属理论学习水平,重在掌握操作过程的原理和流程,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相差甚远;又鉴于大多数生物工程技术仍处在实验室探索研发阶段,或者依附其他行业生产和研发,纯生物工程行业的人才需求并未扩大,而纯微生物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属于辅专业课程,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够高[9]。

首先,从环境微生物课程相关理论及实验教材上讲,避免沿用陈旧的教学材料,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拓展课堂内容,选择和侧重与实际问题接轨的内容,将国内外微生物科学技术的前沿进展呈现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原有的课程里增设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等,掌握生物工程在相同的技术原理下在不同环境领域的应用,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延伸和拓展。同时,鼓励和督促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专业动态,保持开阔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通过分享国内外生物技术热点和相关科技文献,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求学态度,增强对所学专业的就业信心。

3 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将实际生产生活的相关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课外有选择地参与趣味性微生物小实验,诸如自制酸奶、酒酿、泡菜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的日常食物,对常见菌种如真菌、大肠杆菌等作观察和分析等,通过将微生物原理生活化、生动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体验微生物与日常生产生活奇妙关系的同时,将所学技能融会贯通。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坚持“学生主导,教师为辅”的原则,放手让学生从参与准备实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接种等)到全程设计和操作,通过自行准备实验器具,自主安排实验时间,熟练微生物实验基本物品的配备、操作及其应用。当实验遇到困难受阻,鼓励学生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案例文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启发其创新性和设计性思维,帮助其产生一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独立参与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依托学校现代网络教育教学系统,把目前互联网上优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资源或者教师自制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收集和整理起来,以多角度、动态清晰的方式将实验的全过程提前展现给学生,丰富了原本枯燥的实验内容,弥补传统教学及演示的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笔者特别推荐将多媒体网络资源实施在实验预习阶段,尤其对于菌种的分离、接种、平板涂布划线法等环节,配合影像资料,更能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实验预习过程中即能得到充分的引导,更加直观、形象地领会到实验操作的要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后期的实验考核中,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摄像记录、动态试卷等,这样更加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课程考核效率。

5 严格保证教学实验安全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投入,实验教学质量的要求提升,实验室的各项安全管理事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教学科研顺利有序地进行,保证校内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实验室设备及药品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11]。高校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主要涉及生物安全、化学品安全、电气安全、紫外线辐射及消防安全等。例如:实验室酒精分类较多,用于清洁双手的酒精棉球、浸泡镊子(需沾取氯化汞溶液、75%乙醇等化学试剂)的酒精溶液等,要求实验教师严格配制和区别标注,防止混用造成不必要的污染,用后及时洗手消毒,未用完的菌种和培养基等合理保存并记录使用情况;无菌操作过程中,关闭门窗,严控课堂纪律,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讲话、走动、吃东西等行为,防止杂菌污染;紫外照射灭菌过程中,清理超净工作台附近人员及物品,避免辐射伤害,以及臭氧对呼吸道的刺激;对于实验室经常使用的高压灭菌锅、酒精灯等,要规范安装及操作,定期检查仪器表盘、维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修理,以免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

6 完善考核制度,培养独立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程预习—实验讲解及演示—分组操作—记录实验结果—评定实验报告”教学模式,不能够全面、清晰地考察学生的基础操作和应用能力。就石河子大学目前的实验教学条件看(2个超净工作台、8台显微镜、4个分光光度计等使用情况),仪器设备明显不足,造成学生在分组实验(4人/组)的情况下,得不到充分锻炼的机会,导致部分学生积极性不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另外,部分高校实验课程的成绩是依附于理论课程中的,没有单独的学分考评,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造成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实验收效难以保证[12]。因此,本文坚持“强化操作能力,弱化抽象理论”的考核方案,实行“预习设计(10%)+实验完成情况(30%)+单独实验操作(30%)+实验设计方案答辩(10%)+实验报告(20%)”的评分标准,在促进学生提高实验能力和重视程度的同时,优化教学反馈,便于教师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授课效果,调整教学计划、侧重点、难易程度等。

7 结束语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其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以及对日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的,这需要相关专家和教师根据自身经历,提出宝贵的整改方案,供同行们不断实践、总结和切磋,更科学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13]。本文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安全措施及课程考核的探索改进,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坚持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旨在搭建环境专业类背景下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强化和拓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学生完成相关毕业论文起到辅导作用,对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应对相关生物学实验、分析和研究探索提供一个很好的认识和锻炼机会。

参考文献

[1]梁璐怡,胡宝兰,朱亮,等.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26-128,131.

[2]曲娟娟,金羽,程茁,等.浅谈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226.

[3]游少鸿,刘杰,林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素质教育的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15-17.

[4]周群英,王仕芬.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高冬梅,张民生,洪波.环境微生物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3):53-55.

[6]焦迎春,王虹,谢占玲,等.环境微生物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初探[J].科技资讯,2012(20):197.

[7]姬晓娜,曹文平.关于开放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3):34-35.

[8]张根林,鲁建江,易丽娟,等.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81-83.

[9]童英林,袁永平,陶雪琴.《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76-177.

[10]高冬梅,王秀海,洪波.环境微生物实验演示影像库及教学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46-148.

[11]刘慧玲,杨世平,温崇庆,等.高校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98-199,213.

篇(4)

中图分类号:F690.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6) 03-0045-09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we proposed the micro-level empirical model of promoting individuals’ 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we employed the quantitative way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and attitude and put forwo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era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low carbon economy behavior, environmental concern, university students

一、引 言

低碳经济不仅仅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和组织层面的大力推动,更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所在,正如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人人有责的治理行动。当然,治理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激发人们的参与感。相信全社会携手同心,一定能让“绿色化”从愿景变成现实。《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青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主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应亲近自然和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勇敢地承担起推动低碳经济行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经济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需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1],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2]。但是在微观层面,我们还需要了解人们的低碳经济行为、环保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具体来讲,即哪些因素可以有效促进人们践行低碳经济行为,促进低碳经济环境价值和实体价值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日常亲近自然和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它恰恰影响了个体对生态文明进程的贡献,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大学生个体层面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二、 理论探讨

在之前的研究中[2],研究者运用了生态心理学家罗扎克[3]的生态潜意识理论和新生态范式理论诠释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在宏观层面的内涵。前者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情感联结是人类天生所固有的,并且是普遍存在的,它是集体潜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心理原因在于人类心灵深处对于大自然母亲的依恋被政治、经济、欲望等因素所蒙蔽,生态潜意识受到了压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有了疏离感,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压抑,唤醒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认为,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社会文化体制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紧紧相连,当今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取向,称为新生态范式(new ecological paradigm),该范式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认为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仅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整个世界的空间、资源等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受到自然和生物学的潜在限制[4]。

通过上述理论不难看出,要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破解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要求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而这种转变表现在经济活动层面,便是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移到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基本路径便是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中环境价值的合理实现。低碳经济直接应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减少对于常规能源的依赖和消耗,降低生态环境压力,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可以认为,它不仅是对原有模式的革新,更是一种理性回归,它承载着唤醒人类对于生态自然的依恋的责任,昭示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行为的启动,它使得地球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成为一个连续体,对于人类生态自我的形成及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即让人们走向对地球负有道德责任的感觉,就像对其他人负有道德责任的生动体验一样[5]。按照Schwartz[6]的规范激活理论(norm-activation theory),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会将外部不成文的规范内化为个人规范、准则、责任感,不遵循这些内化的规范行事,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或惩罚,也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会对他人带来有害的结果,并将责任归咎于自身时,就可能会产生利他的或亲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或好或坏的后果,也意识到自身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环境问题的作用,因此低碳消费不仅能够使个体获得社会、他人和自身的认可,亦能避免来自外界和内心的惩罚。在此基础上,个体会形成一些亲社会的偏好,低碳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属性,既包含了私人特性,也包含了公共特性,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及社会需求,此外,低碳消费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即低碳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因此在个体层面,可以认为人们在社会认同感的基础上同样会形成一种低碳消费偏好。Stern和Dietz[7]将该理论引入到环保行为的研究当中,认为环保行为也可以看成是由某种内在价值观所激活的亲社会行为,进而提出价值基础理论(value-basis theory),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基于人们最普遍的价值观,这种道德规范建立在关心他人幸福和利益的价值基础之上,当人们意识到破坏环境会对他人带来危害,并且当个体将环境破坏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时,就趋向于表现出环保行为。Stern进一步指出,关心他人幸福和利益的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仅仅是那些可能会影响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的价值观中的其中一个,另外还有两个价值观,关心自己的利益(利己价值观)和关心整个生态圈的利益(生态圈价值观)。根据前文对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低碳经济价值实现形式的探析,结合心理学领域的规范激活理论及价值基础理论,本研究提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微观层次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图1,我们对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微观层次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首先,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的核心应当落脚到个体层面,换句话说,作为一种价值范式的转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移到一种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关键还是在于人。这也与广义虚拟经济所强调的“人本经济”不谋而合,低碳经济是以个体低碳经济行为为内核的。其次,低碳经济行为是实现低碳经济实体价值、环境价值、心理价值和其他形式价值更为直接的载体。第三,从心理学层面而言,个体低碳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因素,同时个体生态价值取向对于推进个体低碳经济行为意义重大。总的来说,个体的低碳经济活动和态度,一方面是当前社会价值范式转移在个体层面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实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多种价值形式的重要途径。

三、文献回顾

低碳经济行为是一个被西方研究者广泛使用的术语, Hunter等人[8]在22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中,根据行为所涉及到私人领域和公众领域程度将它划分为私人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购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减少汽车使用频率等)和公众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参与环保示威、游行,为支持环保捐款等)。在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有组织的或自发性的低碳经济行为开展比较广泛,因此,低碳经济行为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决策等的方方面面,西方学者对低碳经济行为的分类就更为细致,涉及到的领域也就更为广泛。因此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些分类是否合理,而应当综合考虑到所研究的被试群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低碳经济行为虽然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广泛开展,但相对而言,在行为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领域以及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分类比较符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人的低碳经济行为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单位、学校等组织参与的,另一个就是平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国内一些研究者也沿用了这一分类对中国城市居民在该变量上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这也说明,这种分类方法在中国是适合的。

在对低碳经济行为的研究中,环境心理学家和社会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强调环境关心的重要作用,他们大多数的研究都有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环境关心的程度对于特定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回收、节能、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或选择交通方式的行为)存在直接的显著效应。但是过去和将来的研究都要面对并解决几个问题:给予环境关心一个更为明确的、操作化的概念界定;找出影响、引起环境关心的因素;为环境关心与特定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实证证据[9]。Schultz和Zelezny[10]在Schwartz的规范激活理论及Stern和Dietz的价值基础理论基础上,给予环境关心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他们认为环境关心是一种态度,环境关心分为利己、利他和生态圈环境关心,分别建立在利他、利己和生态圈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并受之驱动。利己环境关心是指个体关心环境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利他环境关心是指出于对他人利益的考虑而去关心,相应地,生态圈环境关心就是出于对整个生态圈利益的考虑而关心环境[11]。

对于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很多研究指出个体环境关心水平是低碳经济行为的一个有效预测因素,例如有较高环境关心水平的消费者比那些较少关心环境问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产品。然而,也有很多研究指出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Black[12]指出大多数的低碳经济行为模型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它们未能综合考虑到个体、社会、制度约束等因素,同时他区分了两类环境关心:个人环境关心(个体能够感觉到并认为自己有责任)和社会环境关心(尽管个体能够感觉到,但是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并证明了只有个体环境关心才能预测低碳经济行为,社会环境关心也许不会引起低碳经济行为,这是因为个体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能会是他或她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到全人类的身上或者转移到那些与环境问题直接有关的人身上。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研究低碳经济行为的一个方式就是了解各种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亲环境态度及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个体――环境关系模式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理论建构、行为开展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年轻人、高收入者、高受教育程度者、女性更加关心环境和更多参与到低碳经济行为当中。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遭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在不同社会文化之下,社会人口学因素与环境关心或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但有研究者指出相对于私人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垃圾回收、节水等行为),女性参与到公共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例如参加环保集会等行为)的程度要低于男性[13]。总体而言,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女性要比男性更加关心环境。对于收入与环境关心的研究,研究结果却很不一致,一些研究支持了收入与环境关心的正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与对其他社会人口学因素的研究相比,居住地与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研究普遍得出结论认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与居住在乡村的居民相比具有更高程度的环境关心[14]。在下文,将借助量化研究的手段对个体层面环境关心对于具体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研究方法

(一) 被试

本研究被试样本来源为某著名高校本科生,共发放初测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为1021份,有效率为88.2%。被试社会人口学统计资料详见表1。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Schultz[11]编制、刘贤伟和吴建平[15]修订的中文版环境关心量表测量被试普遍的环境关心程度。该量表由三个维度,即利己、利他和生态圈环境关心构成,每个维度4个题项,采用Likert七点计分法,依“最不重要”、“很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不确定”、“比较重要”、“很重要”、“最重要”,分别计1,2,3,4,5,6,7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环境关心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10,利己、利他、生态圈环境关心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4、0.833和0.882。

选取国内学者对于公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自评测量量表,量表包括公领域和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两个维度,共12个题项[13][16],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回忆过去一年中是否有从事过量表中所陈列的低碳经济行为,其中1表示“从不”,2表示“很少”,3表示“偶尔”,4表示“有时”,5表示“经常”。在本研究中,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8,公领域和私领域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8和0.714。

五、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各量表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1. 大学生环境关心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从大学生环境关心各项目均分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见表2),“子孙后代”、“儿童”两个利他维度的题目得分排在前两位。但大学生在利己和生态圈环境关心上的得分也都高于5分,在量表整体平均分上也超过5分,说明大学生个体对于环境的关心是一个综合体,三类环境关心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个体出于担心自然环境破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危害而去关心环境,同时也有可能也会出于担心环境破坏而影响自己的健康)。从各个维度来看,利他、利己和对生态圈环境关心这三种态度递次减小。

2. 大学生低碳经济行为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3描述性分析结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经济行为中,频率较高的大多为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如节能、回收、循环再利用等,而公领域行为相对而言频率较低,尤其是参与有组织的,公众性的低碳经济行为的频率更低。根据低碳经济行为量表和分量表平均分看来,被试低碳经济行为频率并不是很高,尤其在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方面的频率低于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

(二)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各变量的关系

1.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环境关心的关系

根据样本数据,对大学生环境关心的性别、民族、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收入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生态圈价值观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得分(5.42±1.05)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5.27±1.10),被试的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的得分在性别、民族、家乡类型、家庭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检验值及其显著性见表4。

2.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

对低碳经济行为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差异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私领域和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在性别、专业、家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两种行为在民族和家庭收入两个人口学变量上皆不存在显著差异。检验值及其显著性见表5。

其中对于性别变量,男大学生在公领域行为上的得分(2.73±0.82)显著低于女大学生(2.99±0.74),对于私领域行为,女大学生(3.80±0.87)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得分(3.52±0.83);对于专业类别,理工科大学生公领域行为得分(2.76±0.82)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得分(3.52±0.83),理工科大学生私领域行为得分(3.56±0.84)同样显著低于文科大学生得分(3.69±0.84);对不同家乡类型被试低碳经济行为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两类行为上皆存在显著的家乡类型差异,事后检验(Tukey’s HSD)结果表明,对于公领域行为,家乡为农村的大学生得分(2.67±0.92)显著低于城市(2.83±0.77)和城镇大学生得分(2.83±0.77),城市和城镇大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三) 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分析

1. 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对三类环境关心和两类低碳经济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矩阵见表6。

相关分析表明,利己环境关心、生态圈和利他环境关心与公领域以及私领域两类低碳经济行为显著相关,环境关心与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探明变量间的关系强度和实现路径。

2.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对多变量关系的研究中,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技术对研究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考察三类价值观和新生态范式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通过建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及其检测结果见图2。模型绝对拟合指标χ2/df=13.86,虽大于5的标准,但是考虑到样本量超过1000,因此该指数仍可以接受,其他拟合指数,NNFI=0.869,CFI=0.898,RMSEA=0.074,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认为变量的关系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

5个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之间的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见表7。从表中可知,生态圈环境关心、利己环境关心对两类低碳经济行为的直接效应均显著;利他环境关心对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直接效应显著,对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

六、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以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作为基本出发点,本研究梳理了相关文献,结合规范激活理论和价值基础理论,对于大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环境关心进行概念内涵界定,并以某著名高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量表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环境关心及其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共发放初测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为1021份,有效率为88.2%。基于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生环境关心的利他态度为多,但对生态圈环境关心较弱

分析显示,一方面,大学生在环境关心具体题项和量表整体得分上都比较高,尤其“子孙后代”、“儿童”、“我的健康”、“树木”、“人类”等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上的得分都高于生态圈环境关心,这两方面说明大学生有比较强的个体取向和社会取向,同时也存在较强的生态价值取向。这与杨国枢对中国人两种取向的划分一致:个体取向重视自主性,强调个体如通过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满足自我的欲望、兴趣及情绪;社会取向重视的是融俞性,强调个体通过顺服、配合及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环境建立及保持和谐关系,甚至化入环境而为一,杨国枢认为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取向[17]。

2. 大学生低碳经济行为偏重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行为的频率上,大学生被试得分属于中等偏下,且参与较多的是身边的一些行为,私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频率较高,如“当房间没人时,离开房间主动关灯或者电扇”、“再度使用废纸、打印纸的另一面”、“对塑料袋进行重复利用”等大学学习、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而有组织性的、公众性、具有互动性质且影响广泛的公领域行为则参与较少。一方面说明,虽然大学生群体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是落实到具体行为层面时可能存在很多主、客观方面的阻碍;其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一般固定在大学校园中,因此,公众性质的低碳经济行为较少,大多以平时生活中,尤其是宿舍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具体的低碳经济行为为主;此外,公领域行为多以集体形式发生,依赖于个体所在组织的宣传和引导,由此也可见,当前大学在大学生参与到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的宣传、组织和引导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在部分社会人口学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对于性别变量,女大学生被试在生态圈环境关心、公、私领域两类低碳经济行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被试。这一结论与龚文娟[13]、刘贤伟和吴建平[16]的研究结果一致,Hunter等人[8]根据前人的研究把原因归结为男女两性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异:首先,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被文化规范中性别期望所塑造,在这个框架之内,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是照料者和看护者,因此社会要求她们的角色是合作性的,具有同情心的,进而形成维持生活和各种关系的世界观;其次,男性传统社会角色要求男性应该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这种家庭供养者的角色使得男性在追求经济上的成功时更具有支配性和独立性。[29]对于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有限自由支配时间”等外界因素的限制,女性的利他主义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私人领域内[13]。

对于民族变量,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三类环境关心和两类低碳经济行为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国内以往研究不同。一方面可能由于,在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亦十分严重,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被试构成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太少,因此影响了统计结果。

4. 大学生环境关心与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成立

本研究采用相关软件包,分析某高校的量表数据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高,很好地反映了某高校学生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明环境关心的不同类型会对大学生自觉采取的不同低碳经济行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环境关心中的对于生态圈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了大学生在公私两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利己环境关心却负向显著影响了大学生在公私两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而利他环境关心仅对私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存在显著效应,而对于公领域低碳经济行为影响不显著。

(二)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高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激励大学生更加关心环境生态,更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1. 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大自然和全球生态环境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整体上是比较关心环境的,尤其注意和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给周边人群带来危害。这个结果是让人欣慰的,但是也明显体现出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关注不够,全球观和宇宙观尚未得到足够发展。因此,高校和有关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仅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也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

2. 鼓励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体现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良好风貌。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较之于大学生对环境关心的平均得分,大学生在低碳经济行为量表上的得分并不高,这反映出从具体的态度转化成实际行动是有一个过程的,因此高校对低碳经济行为的宣传和激励需要持之以恒,不断促进同学们从内心对环境的关心转化为自觉而积极的低碳经济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在公领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参与频率较低,如“积极参与到学校或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公开表达支持环保的言论”等行为参与度较低。因此,高校应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学科优势,承担起向公众宣传、示范低碳经济行为的责任。

3. 持续开展多样化、梯度化的生态文明普及活动

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不同性别、专业、家乡类型的大学生在低碳经济行为得分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可能也会要求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参与到低碳经济行为的同时,关注不同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和推进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建立起多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环境关心和低碳经济行为的关系也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关心会对学生的低碳经济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利己环境关心对于低碳经济行为的负向影响非常显著,这说明仅仅从个人角度出发,是很难推动大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的。而对利他和生态圈的环境关心对低碳经济行为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高校也该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建议高校通过定期和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来激励大学生的利他和生态圈关心,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开展有梯度化的涉及公私多领域的低碳经济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投入到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的伟大使命中。

参考文献: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 [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09(1): 5-25.

马永红, 刘贤伟.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经济 [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3(2): 28-34.

Roszak T. The Voice of the Earth: 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 [M].America: Red Wheel/Weiser, 2001: 291-296.

洪大用. 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 [J]. 社会, 2006, 26(5): 71-92.

吴建平. 生态心理学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37-41.

Schwartz S H.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4): 19-45.

Stern P C, Dietz T. 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 65-84.

Hunter L M, Hatch A, Johnson A. Cross-national gender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3): 677-694.

Bamberg S. How does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fluence specific environmentally related behaviors? A new answer to an old ques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 21C32.

Schultz P W, Zelezny L C. Values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five country survey [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8, 29(4), 540-558.

Schultz P W. The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oncern for self, other people, and the biospher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1, 21, 327-339.

Black J. Overcoming the 'Value-Action gap'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ensions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experience [J]. Local Environment, 1999, 4(3): 257-278.

龚文娟. 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6): 37-42.

Marquart-Pyatt S T.(2008). Are there simila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ompari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9(5), 1312-1335.

篇(5)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体育锻炼中活动的主体。依据一定的锻炼目的和各自的价值判断,人们经常选择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和组织方式,达到使自己(个体或群体)的身体运动起来的目的,从而更深层次的满足自身的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同时,也使作为客体的自身机能随之而来的发生一些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不仅与其自身发生联系,同时还和周围的物质世界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联系,例如从家庭、观众、社区到社会,从地理环境到气象变化,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不同的运动器材和场地设备等等,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整个体育锻炼过程。而正是这些因素相互配合,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环境。虽然,它们并不是体育锻炼行为的直接构成因素,却对整个体育过程尤其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2.体育锻炼行为的内涵

当今社会,体育已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体育行为也有了比较宽泛的内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称之为体育行为。根据行为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体育学习行为、体育锻炼行为、体育管理行为等。其中,体育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强身健体、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体育锻炼行为即指体育锻炼者在内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以增进和丰富生活为目的,体现主体意愿的行动过程。

3.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学生体育情绪和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场地建设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两个方面;而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大学生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的欣赏能力。只要内外两个因素都得到重视和提高,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形成良好健康的体育行为都大有好处。

心理学研究证明,运动与情绪和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运动效果。所以,要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热情,使其情绪和行为联系起来。只有让其情绪受到体育锻炼的良好引导,不断重视并把体育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自然就容易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这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过冲中,首先培养大学生拥有“快乐体育”的概念。快乐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直接反映了体育学习的社会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投入的意愿。

总之,情绪是影响体育学习行为主体因素中一个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变量,情绪体验不仅决定着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心智努力趋向,而且直接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价值取向与动力水平。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体育环境,实行情绪引导,推崇快乐体育的做法对大学生正确体育行为的产生与培养也至关重要。

4.对策及建议

4.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与意识

体育锻炼观念意识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与价值观取向的直接体现,正确的观念能指导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观看一些体育赛事、参加与体育相关的娱乐或者竞技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激发并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借助校报、广播甚至媒体,加强体育健身的舆论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对个人健康、学习以及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校园内树立或倡导一种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运动休闲方式。

4.2加强体育活动场地与器材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体育运动场地过小、器材较少、体育师资跟不上的问题日益显现,这些都制约着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合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资源,尽量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之下,优化整合、更新学校的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争取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和外部环境,以最大化地满足各个层次、爱好各异的学生进行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

结语

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意识是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最为有效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最终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形成一种正确、科学、合理的体育行为和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希望和后备力量,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紧紧围绕当前的体育环境加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重视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

篇(6)

Tentative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Zhou Ermin, Liu Zhengping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 "The national medium&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puts forwar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in educa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irst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academic type change to the applications, rely on the university subject special advantages and long-term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 base of multi-disciplinary graduate education. Base on analyzing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plan, take many form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gre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as, explored and formed the security mechanisms of management, reached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a full-time 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provided the decision-making for the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policy-making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practice link; path

2009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指出要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2011年1月1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积极调整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移[2]。要求学位授予单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与企业行业的融合。要通过综合改革,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类别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出各具特色、符合规律、满足需要、质量上乘的发展模式。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将转到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招生人数将达到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50%以上。

1 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大量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行之有效的模式[3]。作为非“211”“985”的地方普通高校,如何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特定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摆在各地普通高校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面前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华东交通大学于1971年建校,原隶属铁道部。作为以交通为主的一所地方普通工科高校,在京九线大提速、昌九城际高铁项目中承担了关键技术的攻关。在与地方铁路局、交通厅、汽车集团等交通运输行业产学研合作中,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为核心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特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术为依托,是内涵创新性的职业教育”[4]。结合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和企业资源,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追求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注重研究与应用结合,突出产学研培养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教学实践资源,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环节上尽量满足研究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需求,打通学科分界,拓宽知识结构,灵活设置方向,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建设,城市交通规划等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2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

2009年9月以前,学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就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及自身特点,形成了学术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特色。

2.1 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结合的课程设置

结合《南昌铁路局“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规划》[5]和江西省交通厅《江西交通“十一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赣交科教字[2007]2号)[6],充分利用交通行业系统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个二级学科,结合企业实际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理论与技术、道路与铁道工程测试技术、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技术、高速铁路土木工程、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远动技术等课程,研究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工程实际,提高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企业生产的感性认知。

2.2 具有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论文研究

长期坚持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做法,产生了一批批来源于实际、具有明确生产背景的研究生论文。徐春山撰写的《山区R=250m小半径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研究》,以南昌铁路局外福山区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为对象,利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和应用价值;甘雄华的《推行长交路单司机执乘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铁道部在鹰潭机务段推行的内燃机车“大轮乘、长交路、单司机”执乘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和优化方法,从机车运用和乘务方式的技术角度,分析了采用长交路单司机执乘方式的实际推广应用可能性实施条件。学校注重把面向工程实际贯穿于论文选题、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各环节,产生了上述来自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实际,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一批研究生学位论文,对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注重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

(1)长年按照《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方案》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该工作方案从督导组的组成、工作原则、工作任务和工作报酬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生督导工作做了规定,对规范研究生教育教学行为和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督导组工作成效和示范作用受到省学位办的肯定并在全省高校推广。(2)实施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3)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评价培养质量水平。在定性方面,依据学校《学位论文质量与评价(参考标准)》,按照不同论文形式提出的“论文质量评价”和“论文写作与答辩评价”的具体要求,抓学位论文质量;在定量方面,从学校教学组织评价、学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价和企业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价3个方面,按照不同权重得出学位论文质量的总体评价。

3 强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基地作为高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产学研联系的纽带,它的存在为双方都能带来实际或潜在的利益[7]。2009年9月以后,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欠缺工程实践锻炼和对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因此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企业体验,增强感性认知,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8]。

3.1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契机科学制订规划

制定了学校2009~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规划突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国家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昌九城际铁路建设、南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建设等交通行业大发展的契机,建立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并在此体系下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性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地方建设的贡献率。

3.2 制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按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分类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了本单位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36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实践环节10学分(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为4学分);选修课≥8学分。

在实践环节的10学分中,专业实践6学分;实验、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2学分(结合领域和学科特点确定1~2个实践环节);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3.3 制订专业实践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要求及考核办法》。该规定从专业实践保障、专业实践时间、专业实践内容、专业实践方式、专业实践考核5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如在专业实践组织环节,要求研究生于第二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实施中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灵活进行;在专业实践考核环节,研究生填写《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需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组织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成绩。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可获得6学分。

3.4 培育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导师队伍

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9]。为此制订了《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暂行办法》。每年选派一批年轻教师到大中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按专业学位招生的学科,每个学科每年选派1~2名,全校每年不超过10名。选派对象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40岁以下年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3年以上讲师资格。锻炼年限原则上为半年,根据实际需要,可申请延长至一年。

该办法还在选派方式、实践单位、实践者的责任与义务、考核、锻炼期间待遇(免除锻炼期间的教学工作量,按科研情况确定教师年度考核等级;学校每半年提供5 000元的生活补贴,并报销一趟至实践单位的往返交通费)等环节做了规定。

3.5 建立多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企业资源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中的基础性资源[10]。充分利用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创建了一批多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南昌铁路天河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江铃集团协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通过项目主导、学术交流等有效形式,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机制,着力找出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与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需要的搭接点。同时,对口安排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相关学院担任一定技术职务并承担科研任务,学校选派研究生导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联合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抓好进入基地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制。

通过以上做法,使研究生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初步达到了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为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6] 江西交通“十一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EB/OL].省略/show.aspx?NewsId=56.

[7]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篇(7)

环境激素,正确的说是指干扰内分泌的物质。环境专家,“环境激素”上同地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一样,已成为全球环境的大问题。它已成为全球的3大难题之一,作为接受医疗护理教育的卫生学校的学生理应去关注它。为了了解卫学生对环境激素的了解情况及唤起大家的关注,现抽取300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萍乡卫校在校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学生全部为女生,年龄为16~24岁,平均(16.86±0.84)岁。其中11级190个,12级110个。

1.2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00名护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让调查对象自评。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表的内容除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项目外,主要包括:环境激素的本质、环境激素的任用、环境激素的种类、环境激素的物质、疑为环境激素的物质、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影响、防治环境激素的措施,了解程度分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在收集资料后,应用分类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进行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调查结果显示对环境激素6个方面中的某方面知识不知道的志占比例较大,见表1。

2.2调查结果还显示,对环境激素六方面的知识完全不知道的人有216个,所占比例为72%,而对环境激素6个方面知识都知道的没一个。

2.3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萍乡卫样学生对环境激素的了解明显是比较少的。

3讨论

3.1萍乡卫样学生对环境激素了解较少的原因。

3.1.1环境激素是产业化新公害。环境激素的存在因其作用而成为社会问题是非常近期的事,日本是从1977年左右开始,即使是对这个问题有一定进展的欧美,最我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1]。因此,环境激素还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是情理之中。

3.1.2环境激素的研究在全球也都才刚刚开始,资料有限[1]。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早期,很多东西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关于这样面的知道信息,也相对较少。学校也没有这一类的教材。因些卫校的学生能接触的机会也很少。

3.1.3对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如果对环境问题有足够的关注,就会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相关的环境知识,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只要你想关注,通过网络那是很容易就能知道的。

3.2促进我校学生获取有关环境激素知识的措施。

3.2.1从网上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网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的资料较多,上网查询可以成为获取这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

3.2.2学校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

篇(8)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于身边的色彩也逐渐产生了发散式的关注。色彩是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变、特殊的色彩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满足自我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情况,找到在大学生群体中选择色彩的特点。

文中以问卷调查法为手段,试图通过调查,从两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一是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RGB工业色具有数据明确、数值可控的特点,RGB工业色的强度值、变量可控,使得数据分析数据更加准确可控。二是从不同年级背景下,大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有共性,也同样存在差异。在固定的微观环境下如性别、年级、专业等相同背景下进行色彩偏好数据变量调查,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大学生群体的特质使他们拥有追逐主流的共同需求。

一、问卷设计

(一)问卷开发流程

由于目前国内对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概念和测量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所以本研究的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研究问卷的开发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RGB色彩模式三种颜色的强度值进行界定,将强度值设置在0、127、255三个标准尺度,初步拟定色彩评值量表。其次,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报告的收集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面向北京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结合最终结论形成报告。下文将详细阐述问卷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二)初始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首先对问卷的整体意图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调查者了解本次调研的目的。接下来就是色彩偏好变迁测试,调查问卷的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在问法上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结合。学生会带着好奇和感兴趣的态度来填写调查问卷,增加问卷的可信度。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色值偏好调查问卷,其调查目的是回答大学生对一些颜色的偏好比例是多少;对哪些色彩偏好强度比较大;哪些符合大幅度的色彩偏好;混合色与非混合色哪种更受欢迎。第三部分用于了解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生来源等题项,分析个人基本信息这些变量对色彩偏好的影响程度。

二、大学生色彩偏好调查分析

(一)统计相关内容及人数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意图在于总结和归纳青年群体色彩偏好特点和变迁趋势。调查地点为北京交通大学;调查人群为在校本科生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发放问卷400份,调查人数实际为390人,其中10份废卷。大一新生共200人,大一新生、男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共190人,大四毕业生、男生、理工专业49人;大四毕业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女生、理工专业47人;大四毕业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44人;调查形式为抽样调查,以便数据的准确性和普及性。

(二)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

1.男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男生共有199人参加,男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3人,性格安静的有55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49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0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7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7人,随意型的有25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1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96人,喜欢蓝色服饰有3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1人,喜欢黄色服饰有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2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8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37人,喜欢白色的109人,喜欢蓝色的74人,喜欢灰色的31人,喜欢红色的2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1人;有12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7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1所示。

2.女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女生共有191人参加,女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72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8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5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6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62人,随意型的有13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3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22人,喜欢白色服饰有31,喜欢红色服饰有13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25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5人,喜欢白色的122人,喜欢蓝色的43人,喜欢灰色的11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28人;有14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4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2所示。

3.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1)大一新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一新生共有20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9人,性格安静的有54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7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8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94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5人,随意型的有21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0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2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3人,喜欢灰色服饰有7人,喜欢红色服饰有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5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9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15人,喜欢白色的73人,喜欢蓝色的82人,喜欢灰色的49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8人;有66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34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3所示。

(2)大四毕业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四毕业生共有19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87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33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67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0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32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71人,喜欢蓝色服饰有41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喜欢白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36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82人,喜欢白色的46人,喜欢蓝色的121人,喜欢灰色的27人,喜欢红色的3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2人;有91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9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4所示。

(三)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

1.理工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理工类学生共有196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03人,性格安静的有82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4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5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78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2人,随意型的有36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32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0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7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1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6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41人,喜欢白色的40人,喜欢蓝色的50人,喜欢灰色的82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2人;有70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2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5所示:

2.人文社科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人文社科类学生共有194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31人,性格安静的有47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6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2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9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17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9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5人,喜欢灰色服饰有3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4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3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0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4人,喜欢白色的61人,喜欢蓝色的71人,喜欢灰色的83人,喜欢红色的24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5人;有11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82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6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色彩偏好的趋向和色彩偏好变迁良好的总结论,以下为分析研究结果:

1.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表1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男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255)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没有人关注,(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没有人关注,(127;255;127)色比(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127)色、(255;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比(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2分析得出结论,女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127)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和(127;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127;127;127)色、(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均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关注度低,(127;255;255)色比(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高;三者程递增趋势。第三组受关注程度普遍比前两组高,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127)色、(255、127、0)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三列中,(255;255;255)色是女生最偏好的色彩;(255;255;255)色、(255;255;0)色、(255;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2.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3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大一新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0;127;127)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0)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一新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4分析得出结论,大四毕业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蓝色类色彩,在性格安静的色彩中对于黑色、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127)色、(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255)色、(255;0;127)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255)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四毕业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3.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5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理工类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255)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0)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127)色并不太受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255;255)色、(127;255;0)色、(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理工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通过图6分析得出结论,人文社科类对于活泼开朗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灰色、蓝色类色彩,在活泼开朗的色彩中对于灰色、黑色、蓝色、白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127;127;255)色、(0;127;0)色受关注程度相近,属于中等受偏好;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255)色、(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最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人文社科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二)研究展望

本文是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对于色彩的感性认知和理性选取为数据分析其对于色彩的偏好及变迁;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利用RBG工业原色数值取样分析法,主要讨论了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对于色彩选择的因素,及其使大学生在产品使用上的选择、服饰的购买、室内环境的搭配等方面产生的心理效应,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而不是盲目追从。同样,不论是在企业销售上还是在设计师的设计中都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设计和销售的区分对待,创建更具特色并且更加适合产品、服饰等的色彩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微型轿车色彩偏好及意象研究[D].江南大学,2011.

篇(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82-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重点要求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强化案例教学,而且规定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作为专业学位点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共同提高的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解决本专业领域范围内生产实际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生态学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该门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环境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案例设置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案例,尤其是本土环境案例,如2011年绵阳涪江水污染事故、5・12地震后期龙门山生态环境监测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等教学案例,对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师资培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还处于启动阶段,《环境生态学》的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案例教学法能否够达到期望的效果,显然《环境生态学》师资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方面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训任课教师撰写《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一份优秀的《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教案的框架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践基地和合作企业成功案例。同时,基于教师个人经历可以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教学案例来使用,甚至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环境事件编写虚构的教学案例。如“受损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案例编写可以模拟川西地区草原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修复措施。撰写了优秀的教案,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开展案例教学。而大多数从事传统理论教学《环境生态学》教师没有从事过生产实践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实施需要具有生产实践经历的教师才能发挥教学效果。所以师资培训过程中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年青教师到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单位去锻炼,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尤其是本土教学案例,将这些教学案例进行整理和汇总,归纳到《环境生态学》教材相对应的章节,充实到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2.调整教学内容。大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内容偏少,尤其是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章节明显不足,这对案例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现行教材中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分别为独立章节,虽然这些内容对后面学习群落生态学奠定了基础,但这样章节划分太细,许多内容可以进行整合和压缩,需要精简和压缩。把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三部分内容合并为生态学基本原理,理论内容可以减少10课时。同时,环境工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联系紧密的应用技术需要加强讲授。

从2000年到2050年我国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战略需要,《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教材需要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西北地区荒漠化与防治、华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西南地区土地退化及石漠化防治等,都是国家需要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知识、措施和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投入到环境建设工程中。

3.案例库建设。虽然早在2015年6月,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案例教学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就已完成并开始运行,教学单位可以共享优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资源,但培养单位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环境生态学》案例库。由于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一定差距,全国教学案例库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自身的教学培养需求。而且,培养单位的《环境生态学》案例库建设应该依托地方发展需要,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特别是本土生态环境建设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突出体现,才能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合格研究生。

4.组织实施。(1)课前准备:教学案例开课前一周教师告知学生们案例内容及教材内容对应的相关章节,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案例材料预习与分析。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本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可以个人准备,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等,这样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陌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复杂,由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小组规模,任课教师组建兴趣小组,团队合作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总之,做到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都有机会进行个人能力展示和知识水平表现。(2)课堂开展:教师把教学案例讲述结束之后,如果需要把问题列出,尽量详细地列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讨论的形式可以采取灵活方式,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辩论,也可以通过技术模拟。对于具备野外教学条件的案例,安排在校外实际场景中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们更能掌握教学案例内容和精髓。工作之后遇到类似的案例就可以仿照课堂教学中的技术方法进行解决。(3)课后总结: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简要撰写教学案例报告(如污染场地修复调查报告、修复技术方法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撰写完成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尽快评阅并对学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报告开展讨论、点评报告撰写过程中优缺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案例。至此,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才算完成。

5.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依据非常重要,评价体系包括:一是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方法由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主要来自环境工程专业教授、校外导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但真正做到客观评价确实不容易,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大家对研究生案例教学方法也不熟悉,导致教学案例与课堂理论知识割裂,所以任课教师就需要向有经验的研究生教学案例教育的学校学习交流。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课堂表现和分析报告的评分。每当案例教学结束时,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报告的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给出相应的分值,综合成绩=课堂表现×30%+分析报告×50%+团队协作×20%;根据公式得出综合成绩既可以表示公平,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实施,既突破了理论教学壁垒,又创新了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应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趋势,因此,《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需要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推广。同时,《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继续整理补充教学案例库,探索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邀请校外专家合作,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敏慧,叶长兵.环境生态学本土环境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8):52-55.

[2]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6-171.

Explore of Curriculum Case Teaching Mode on in Environmental Ecology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LIU Quan,HUANG Wen-jun,HUANG Tian-zhi,DONG Ting-xu

篇(10)

[分类号]G203

1 引言

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研究(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s,简称ELIS研究)是图书情报学一个相对较新的用户研究领域。根据Savolainen的定义,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引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解决健康、消费、娱乐和休闲等非职业或工作相关问题而进行的各种信息搜寻和获取行为。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区别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关键在于日常生活这一限定语。日常生活的主要特征是:熟悉的、普通的、常规的和经常重复发生的,表征了生活行为的结构性条件。国外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包括了学生、儿童、城市青少年、城市成年人、病人、妇女、低收入人群等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实证的案例研究。反观国内,经笔者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1年),在众多的关注信息行为的文献当中,尚未发现专门探讨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研究。

另一方面,截至2010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行为和方式。实践表明,当需要饮食、购物、娱乐、休闲甚至健康等各种日常生活信息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首先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分析、判断所找到的信息,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信息。因此,对人们在网络环境下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进行研究,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实践价值上均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搜寻和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时候,主要关注如何搜寻和获取相关的信息,如何甄别和判断信息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有价值。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已有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广州地区的大学生搜集一手资料,解决以下问题:①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如何甄别和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的准确性(correctness)?②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如何甄别和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的有用性(Usefulness)?③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搜寻日常生活信息?

2 研究设计

2.1理论分析框架

许多关注信息搜寻行为的国外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型。Savolainen认为人们会藉由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寻找答案,这些经验同时影响日后信息搜寻与信息使用的态度。由于日常生活信息搜寻会因问题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为了弥补生活中的事情现状与原有情形之间的不一致,以达到日常生活连贯性的感觉(a sense 0f coherence),人们会有目的地去搜寻日常生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找到所需的日常生活信息,以及如何甄别和判断已有信息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

在综合借鉴国外已有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的特征,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其中,信息的准确性标准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多渠道验证,比如通过其他网站、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和朋友等人际关系以及其他资料等多种渠道相互验证从网络上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二是权威性验证,是指通过承载生活信息的网站本身的权威性对其准确性作出判断,比如官网、品牌、口碑等。信息的有用性标准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内容关注度,指的是所搜寻到的生活信息与自身的需求的匹配程度;二是技术关注度,指的是获取该生活信息的便捷性和成本高低程度。信息搜寻策略也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复杂机制,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去搜寻和辨别生活信息,并且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整合不同来源渠道,实现信息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作用;二是匹配机制,指的是只要发现一条或者少数几条与需求相匹配的生活信息便停止进一步的搜寻。信息搜寻策略的使用倾向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人们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以及性格特征。一般而言,采取复杂机制的人对网络信息存储、组织、搜寻和获取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具有较为系统的、高级的信息技能,而且往往表现出较好的耐性;采取匹配机制的人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缺乏较好的耐性。

2.2 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对日常生活信息的准确性的测量,采取了7个项目,其中多渠道验证维度3个项目,如,“我会跟同学或朋友进行讨论,以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是否准确”;权威验证维度4个项目,如,“如果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出现在官网或者知名的网站上,我认为它是准确的”。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有用性的测量,采取了9个项目,其中内容关注维度5个项目,如,“如果内容符合我的需求,那么我认为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我是有价值的”;技术关注维度4个项目,如,“如果可以很方便获取,那么我认为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我是有用的”。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和获取策略的测量,采取了8个项目,其中复杂机制维度5个项目,如,“我经常整合不同网站上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匹配机制维度3个项目,如,“如果我找到第一条匹配我需要的日常生活信息,我就会停止进一步的搜寻”。上述项目均采取5点量表,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反对”,“比较反对”,“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2.3 研究样本和数据处理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是广州地区的大学本科生。利用师生、朋友等熟人关系将调查问卷通过QQ或者Email的方式面向本科生进行发放,收集时间为2010年8月。共回收问卷27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257份。其中,男性145人,占总样本的56.42%;女性112人,占43.58%。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为60,72,59和66人,分别占总体样本的23.35%,28.02%,22.96%和25.68%。来自农村地区的98人,占总样本的38.13%;来自城市地区的159人,占61.87%。

本文采取SPSSl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状况

为了揭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本文将各题项的得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内容关注(均值为5.02),此后依次为复杂机制(均值为4.78)、权威验证(均值为4.65)、多渠道验证(均值为4.38)、技术关注(均值为4.15)和匹配机制(均值为2.78)。结果显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是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自身是否有用,而且通常是使用较为高级的复杂搜寻策略。

3.2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差异

考虑到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比如,男女学生可能对信息的价值及其获取的技术性实现的感知可能不同,采取的信息搜寻策略也可能不一样,所以本部分分析性别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如表2所示:

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内容关注和复杂机制维度上,即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不同性别的被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渠道验证、技术关注和匹配机制这三个维度上,女性大学生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这说明:在网络上搜寻日常生活信息的时候,女性大学生往往不满足少数几条信息的匹配机制,而是更加倾向于从不同的途径和渠道来验证所搜到的信息,并且更加关心是否能够方便得获取这些信息。相反地,在权威验证维度上,男性大学生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这说明男性大学生比较喜欢从所搜寻到的信息来源本身去验证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性大学生对网络的较高信任度。

3.3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年级差异

为了揭示不同年级的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本文将被试分为两个群体: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大学生,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大学生;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在复杂机制维度上,高年级的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大学生。这说明,随着生活阅历、网络知识和信息搜寻技能的提高,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较为复杂的策略来搜寻日常生活信息。而在其他五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并不存在统计学上可以辨认的显著性差异。

3.4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生源地差异

中国大学生的一个可能较大的差异在于其生源地。为了揭示不同生源地的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本文将被试分为两个类别: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在所有维度上,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信息以及在网络上搜寻这些信息的认知、态度、能力和行为模式均较城市地区的大学生更为审慎。这个结果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4 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包括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策略、日常生活信息的甄别和判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几点讨论:

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研究日益重要。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中国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日常生活信息行为与学习、工作或者学术信息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广州地区的实证数据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进行有益的探讨,以期推动信息行为理论的完善和创新。

亟待建立符合中国社会网络环境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国外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模型,比如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型、McKenzie的持续的信息实践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西方社会网络环境的,它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解释力和使用程度如何有待验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初步尝试构建了自身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包括了两个指标: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和获取策略、日常生活信息的甄别和判断标准。前者包括两个维度:复杂机制和匹配机制。后者包括两个方面四个维度:多渠道验证、权威验证、内容关注和技术关注。尽管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但是该理论分析框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其建立基础缺乏大量的实证数据支持;二是需要更多的大规模的量化分析进行验证。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修正。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生源地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多个维度上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差异性并不大(仅有复杂机制这一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Savolainen的观点,即人们在寻找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答案时,往往会根据先前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同时影响日后信息搜寻行为与信息使用的态度。这些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其背后的基础性因素是什么?这些结果跟大学生的学习或者学术信息行为是否存在着差异,有什么样的差异?等等。

参考文献:

[1]Savolainen R.省略rmation seeking in the context 0f way of life.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995(17):259―294.

[2]Salvolainen R.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In: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8cience.Dekker Encyclopedias f onlinepublication),2004:10.

[3]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Toward a model 0f the everydaylife information needs 0f urban teenagers,part 1:Theoretical mode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0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6,57(10):1394―1403.

[4]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Toward a model 0f everydaylife information needs 0f urban teenagers,part 2:Empirical mode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0r Information Scienee AndTechnology,2006,57(11):1418―1426.

[5]Savolainen R.Health and lifestyle:Icelanders"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behavior.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7,29(1):143―145.

[6]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People,places,and questions:An invesfigation 0f the everyday life infomation―seeking behaviorsof urba“young adults.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5,27(2):141―163.

[7]Spink A,Bray K,Jaeckel M,et a1.Everyday 1.fe information seeking bv 10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households:Wynnewoodhealthy Neighbourhood Project.Exploring The Contexts 0f Informa-tion Behaviour,1999:371―383.

篇(11)

摘要:大学时期是最易形成独立人格的时期,是循序积累知识的阶段,也是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扩展文化视野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阅读能使大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中汲取养分,从而培养品德、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学会为人处事,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掌握其阅读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阅读现状;网络阅读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2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67—03

收稿日期:2014—11—25

作者简介:陈晓辉(1981— ),男,甘肃临夏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信息多元化、内容新颖独特、查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造成阅读专注度、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等的弱化,甚至退化,导致出现浅阅读、焦虑阅读等不良行为。在网络阅读极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传承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两种阅读方式的并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对其生活及学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调查,此次调査从2014年4月26日开始至5月17日结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査的方式,合计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实际有效问卷668份,有效率为95.4%。本次关于在校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共有25问,包含了阅读媒介的选择、阅读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效果以及对阅读媒介所持的态度等内容。主要调查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在大学生阅读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及大学生对两种阅读方式所持的态度等。在668名被测试的大学生中,理工科学生共375人,占56.14%; 文科学生共293人,占43.86%;男生人数为401人,所占比例是60.02%;女生人数为267人,所占比例是39.98%。调查分析阅读取向的第一手资料对学校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内容、媒介等进行定量研究对各种媒介的应用和定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互联网信息阅读的特点

(一)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互联网没有国界,是一本面向世界打开的书,它使得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读者都能实现“点击一下鼠标,世界即展现在面前”。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阅读,随意交往。这种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网上精品资源更快、更广泛地传播,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正是这种开放性的资源使“全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消除了读者所受到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二)阅读行为的共时性。网络阅读强大的即时双向互动功能形成了网络阅读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特征。当你在网上阅读(阅读消费)后,发表在微博上的内容(阅读产品)又可能成为他人阅读的对象,这样使得网络的信息精彩纷呈、层出不穷。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网络阅读长久不衰。

(三)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丰富性主要源自网络自身及其链接,计算机的存储空间能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媒介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课堂之外,对阅读内容的多样性有更高的要求,这一需求是专业书籍无法满足的,而互联网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主机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使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因此,以超文本为代表的网络开放资源更有吸引力,新闻、头条、博客、体育等都成为阅读的重要部分。

(四)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网络阅读环境为人和计算机之间提供了一种极为自然的学习、沟通方式,它可以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以及身临其境的场景等多种形式,使其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1]这种交流方式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更容易接受这种互动性的网络信息资源,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很大提升。

三、在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一)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长。从调査问卷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每周阅读时间在1~4h之间,而每周阅读时间在4~6h之间的占20%,每周阅读时间在1h以下的占30%,每周进行6h以上阅读活动的仅有10%,如图1所示。

(二)在校大学生的阅读内容。如今,在校大学生的主要阅读内容分别集中在实用类、娱乐类与文史类这三个类别,以实用类为主要阅读内容的在校大学生占66.60%;以文学作品和娱乐休闲为主要阅读内容的大学生人数也占多数,分别为49%和60%;以应用类和科普读物类为阅读内容的大学生人数占比分别为36.60%和43.30%。但是,在校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专业知识的阅读比例只排名第六,仅占33.60%,如图2所示。

(三)阅读媒介的选择。在对“获取信息选用的媒介”这一问题的选择中,选择互联网的在校大学生占19%,选择手机的占31%,选择报纸的占7%,选择杂志的占13%,选择图书的占18%,选择户外媒体的占1%,选择电子阅读器的占11%,如图3所示。

(四)阻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通过统计,在校大学生对“你认为新媒体时代下,阻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有哪些”的回答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视频等取代阅读的方式大量出现”,所占比例为63.30%;排在第二位的是“阅读工具多,不知如何选择”,所占比例为53.30%;而选择“游戏娱乐的盛行”和“阅读内容繁多,不便于鉴别”的人也不在少数,分别占48%和46.60%;其他为13.30%,如图4所示。

在本次“网络时代下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中,从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在校大学生的读书频率较高,但是阅读时长却略有不足,很多大学生几乎每天都有阅读习惯,但阅读时长在1~4h之间的还是占多数。另外,在校大学生阅读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了,他们的阅读内容相对来说更加广泛,而且对娱乐类和实用类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度。

在校大学生认为自身阅读时间短,没时间阅读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阅读内容繁多以及一些视频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大量出现,使选择鉴别更加困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茫然更提醒我们应该重视阅读内容的鉴别和阅读方式的选择。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然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其中以屏幕阅读为代表的新型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阅读方式,但是网络阅读也有很多弊端,例如:信息庞杂,真伪难辨,容易减弱大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相比较而言,书刊、杂志等纸质媒介凭借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在大学生中较受青睐。同时,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浅阅读”现象,但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因而,当代大学生仍然没有失去对具有深刻内涵的阅读内容的追求,由此反映出来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

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明确阅读目的,进行正确引导。明确阅读的目的、端正心态是良好的开端,不能只把那些做法挂在嘴边,而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如果把阅读视为一种自发的、愉悦的精神寄托,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若要带着功利的心态去阅读,只会增加心理压力。有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纯粹是为了消遣娱乐,这样的阅读目的直接扭曲了课外阅读的初衷。作为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在阅读中应达到的目的,这是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错误。正确的阅读目的应该是:

1.将书本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积累更多丰富的语言,培养今后与人交谈时的语感。

2.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审美能力。作者在创作每一部作品时都会用自己最炽热的心投入最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哪种情感,都可以让读者的内心受到震撼,会对世界、对人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每篇文章的内涵。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受到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凝聚的自身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看法的影响。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找准大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其阅读的兴趣。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去促进学生阅读,留给大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才是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合理举措。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应考虑学生的阅读需要,留给学生广阔的选择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诸多乐趣,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使其在课外阅读中发展自身个性,增长见识,学会为人处事之道理。

(三)加强课堂指导,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培养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上下功夫。可以在每个学期初,让每位学生拟定好自己的阅读计划,计划中包括应该达到的目标、要阅读的书籍名称、每次的阅读进度、每次的认识等方面。合理的计划是推进整个阅读进程有序进行的保障,同时,对学生完成有质量的阅读、提高自身修养具有重大作用。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或公选课,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课外阅读交流、课外阅读技巧和方法等进行指导。[2]

(四)重视宣传工作,加强图书馆建设。在信息传播方式和获取渠道多样化、网络化、便捷化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图书馆需要为大学生创造适宜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剪裁和编辑各种资料等方式来指导学生阅读,通过开辟“新书推荐”、“读者沙龙”、“名家导读”等栏目来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图书,还应该在网页上及时到馆新书、名家书评等。此外,要优化读书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以开设几个电子阅览室,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用一些安全防护软件,阻止某些垃圾信息的侵入。另外,可以在校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念,让其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中阅读。

参考文献]

[1]宋巧会.网络阅读的特点及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4).

[2]邹育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