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市场信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8—46 —02
一、信息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理论定义可近似地表述为: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1]
凡是信息都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依附性、可塑性和可变换性、新质性、可分性和相对性、时效性和非时效性、动态性。在金融市场中,所有影响未来收入流量的分析、判断和估价的资料、情报等,都可以定义为信息。这些信息大概包括:宏观(政策及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信息,如: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率及汇率变动的情况等的预测,资本市场中管理层出台的一系列办法和规章制度等;微观(交易主体)方面的信息,如: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市场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家素质、企业主导产品、要素市场竞争情况、企业的股本结构、大股东的持股情况的变化等。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研究中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市场参与者的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竞争性的;二是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是可以获得且采集信息的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实现经济的一般均衡,资源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一般是不对称的,有些信息问题是市场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够解决好的,而且有时候不完全信息还会阻碍市场的有效运行。
在经济博弈论中,不完全信息是指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博弈方不完全清楚其他某些博弈方的得益函数,它包括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掌握的对交易对象的情况在量上和质上的不相等,某些参与人拥有某些信息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凭信息获利。
信息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称为逆向选择;事后信息不对称指由于一方监督对方履行交易合约的成本太高而产生的违约风险。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来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指某些参与者的行动,也可能指某些参与者的知识,前者称为隐藏行为,后者称为隐藏信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始终处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包围之中。当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以至市场不能有效地在储蓄者和生产者之间融通资金时,金融风险就可能发生。金融市场不能有效运作的后果就是经济活动的严重收缩:利率的上升、股市的下跌、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银行的恐慌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经济活动总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二、中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状及其原因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除了一些和亚洲国家比较类似的原因外,中国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产生还缘于制度转换的不确定性和产权主体的模糊性, 在政府——银行——企业的二重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缺位,人不到位,存在着普遍的约束软化和激励不足。 因此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理清委托——关系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产权问题使金融机构缺乏获取信息的动力
对金融制度来说,产权安排的重要性在于:产权体系中的所有权决定金融机构的基本性质、结构安排和效率状况;而产权体系中的收益权则规定了产权主体努力与收益的关联程度。产权的明确界定、保护和有效实施,不仅对金融机构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功能,而且能够为人为的金融交易活动提供稳定的预期,进而提高金融制度的效率。
在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存在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优势之上的,但在中国,占金融机构绝大比重的国有商业银行却缺乏信息优势,或者说,缺乏获取信息的动力。在中国国有产权制度的长期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信贷支持对象——国有企业的产权具有同质性,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将国有银行的资金投向国有企业,从本质上看是同一财产所有者自己用自己的钱,这使得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资金运作的信息获取动力不足,监督力度不够。即使信贷资金有所损失,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也往往分不清责任,最后由国家财政出面弥补损失。可见,产权问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获取信息的动力,也就谈不上对企业信贷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管理者的角色冲突使银行具有隐藏信息的倾向
在金融监管的委托——关系下,作为人的银行具有信息优势,而银行管理者的角色冲突导致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约束,使得被监管者(银行)具有隐藏信息的激励。首先,银行管理者接受银行股东的委托,通过各种经营管理措施来实现银行价值以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他们行为的首要原则就应是一切为了银行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避免做出对银行股东不利的行为。但另一方面,银行管理者作为自利的经济人,又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银行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制度来激励约束银行经理阶层,但还是很难消除他们以隐藏信息和行动为自身谋福利的动机。银行管理者的这种角色冲突使其具有隐藏信息的倾向,不可能自愿披露存款者、投资者和监管者所需要的真实可靠的信息,这不仅影响了银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02-0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从众行为(herd 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特别最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本质不断深入的认识,加上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互联互动特征(从众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众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意义的方向。金融市场的从众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从众行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为了控制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有必要研究从众行为形成的原因。只有对于从众行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控制方法。
从众是指市场参与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发生时,大部分股民不顾及自己的私人信息,而盲目追随他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如果被模仿的行为指向市场效率优化的方向,从众行为会强化这一指向,从而出现有效率的格局,但由于股民的不理性将破坏这种有效率的局面: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超过预期合理水平,即过度反应。比方说,某只个股的价格有上涨的预期,市场上存在对这只股票的“买”行为的从众,当价格已经上涨到合理水平时,由于从众的盲目性,仍会有很多的买方,最终出现价格超出合理水平的现象,产生正泡沫。然而,如果被模仿者的行为是指向市场效率下降的方向,从众行为只会加重效率的下降。
目前已有一些对于
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信息的不对称。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4~5]的基本原因是证券交易有关的真实信息获取的高额成本以及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由于中小投资者即使花费较大成本,但实现不了信息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结果多花钱而得不到相应的收益。根据收集利用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中小投资者没有花钱去获取其欲交易的股票的真实信息的积极性。采取跟随大户的从众行为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信息的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市场交易停顿。 收集。
2.虚假信息。一方面,由于获取真实信息的高成本与制造虚假信息的低成本。这就增加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而缺乏监督,难以查实等因素又助长了这种行为的发生。上市公司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市场信息的不规范加大了投资者的选择风险,急剧提高了搜寻信息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搜寻动机。通过自己搜寻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人越来越少。少数拥有真实信息的投资者便可以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很便利地制造虚假信息,制造有利于他们的从众现象,操纵市场。另一方面,人们处理、识别信息的能力很低也助长了虚假信息的泛滥。就股市来说,股民素质普遍较低导致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轻信电视、报纸以及道听途说的消息。这样难免出现上市公司与券商、庄家串通一气,利用证券分析师一些误导股民股评,进行坐庄,最终套住大部分股民。
三、防范措施
1.加快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
4.科学处理政府与股市的关系。改进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方式。政府没有能力每时每刻注意市场上出现的信息。而千万股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密切注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较易被发现。政府通过健全证券违法的民事诉讼机制以维护股民的利益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5.改善股市中投资者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股民的素质可以减缓从众效应对经济产生的冲击。目前,
6.发挥预测性信息的作用。信息与事实具有异步性并不意味人们不能产生和利用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来源于大量滞后信息的积累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准确性受到所积累的信息的质和量、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预测的方法、即将发生的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预测性信息有助于实现监管由“事后化解”转变为“事前防范”。监管核心在于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性知识和信息,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当前形势,设定预警指标,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 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宋军,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2,(11):23-27.
[2]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2001,(10):26-31.
关键词:从众行为;信息;投资者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从众行为(Herd 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特别最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本质不断深入的认识,加上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互联互动特征(从众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众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意义的方向。金融市场的从众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从众行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为了控制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有必要研究从众行为形成的原因。只有对于从众行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控制方法。
从众是指市场参与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发生时,大部分股民不顾及自己的私人信息,而盲目追随他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如果被模仿的行为指向市场效率优化的方向,从众行为会强化这一指向,从而出现有效率的格局,但由于股民的不理性将破坏这种有效率的局面: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超过预期合理水平,即过度反应。比方说,某只个股的价格有上涨的预期,市场上存在对这只股票的“买”行为的从众,当价格已经上涨到合理水平时,由于从众的盲目性,仍会有很多的买方,最终出现价格超出合理水平的现象,产生正泡沫。然而,如果被模仿者的行为是指向市场效率下降的方向,从众行为只会加重效率的下降。
目前已有一些对于中国金融市场中从众行为的实证检验。宋军、吴冲锋对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期间中国的基金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基金存在从众现象。施东晖对1999年第一季度至2000年第三季度中国基金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中国基金从整体上存在明显的从众现象,投资理念趋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价的波动。
一、从众行为的演变发展过程
1.从众行为的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从众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行描述。若第一个投资者的私人信息是看涨,他会买入;如果第二人的私人信息也为看涨,他也会买入。第三人的私人信息是看跌,如果他怀疑私人信息的可靠性,而跟从于前两人的投资决策,他的私人信息已经对他的决策没有参考价值,这时“买”行为的从众已经开始。
2.从众行为的发展。从众行为发生后,后继投资者模仿他的先行动者的行动而不顾及他的私人信息是支持相反的行动。因此,后继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均不再起作用,他们的行为选择也没有任何信息含量,即后继投资者没有增加任何公共信息量。这就产生了公共信息缺损。导致公共信息的贫乏和市场无效率。从众行为对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具有屏蔽作用。
3.从众泡沫崩溃。由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不再真实地反映在公众信息集中,因此,该公众信息集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并不是具有充分、准确的信息,广大股民的行为完全取决于一小部分信息。当有新的、逆向的信息到达后,某些投资者会意识到自己的从众行为,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投资行为与自己对信息的评价根本就毫无关联,因此有可能采取相反的交易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纠正,市场上开始产生了逆向预期,预期的逆向改变逐渐在市场中蔓延,逐渐又引发了反方的从众行为。可见,从众行为面对小的冲击就会崩溃,它犹如催化剂,加速了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使市场波动幅度加大。
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信息的不对称。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4~5]的基本原因是证券交易有关的真实信息获取的高额成本以及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由于中小投资者即使花费较大成本,但实现不了信息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结果多花钱而得不到相应的收益。根据收集利用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中小投资者没有花钱去获取其欲交易的股票的真实信息的积极性。采取跟随大户的从众行为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信息的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市场交易停顿。
2.虚假信息。一方面,由于获取真实信息的高成本与制造虚假信息的低成本。这就增加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而缺乏监督,难以查实等因素又助长了这种行为的发生。上市公司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市场信息的不规范加大了投资者的选择风险,急剧提高了搜寻信息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搜寻动机。通过自己搜寻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人越来越少。少数拥有真实信息的投资者便可以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很便利地制造虚假信息,制造有利于他们的从众现象,操纵市场。另一方面,人们处理、识别信息的能力很低也助长了虚假信息的泛滥。就股市来说,股民素质普遍较低导致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轻信电视、报纸以及道听途说的消息。这样难免出现上市公司与券商、庄家串通一气,利用证券分析师一些误导股民股评,进行坐庄,最终套住大部分股民。
三、防范措施
1.加快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中国信息行业的基础实施、技术水平等硬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软件的信息服务业却发展滞后,信息资源少,信息服务商业化程度不高。为此可组织由专门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对经审计过的报表等有关信息进行处理,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服务。此外,应规范股评人员的道德行为,提高股评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信息在传播中的失真度。
2.加快信息立法,为股市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敦促信息披露以规范市场。首先,尽快出台一些关于信息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信息环境的法制化是削弱股市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根本途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信息立法。其次,执法必严。解决信息披露问题关键要严格把好信息源关。财务报表是二级市场上的主要信息披露形式之一。财务报表的失真严重地影响了股市信息的有效性,为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体系,统一会计规章,加强会计系统的独立性,规范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对于违规严重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中介机构,应从严从重处罚。以真正发挥法律的巨大威慑作用。
3.建立信息生产化模式,形成高效低本的信息公开体系,防止由于信息发送的高成本导致“搭便车”行为。现实中,常常缺乏能对市场做出明智判断的主体,一般的个人投资者通常不愿承担信息成本而想免费搭车。针对这一缺陷,一些监管机关提出,应由监管机关或评级机构来进行从小范围向外逐层渗透一种综合化的信息,如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综合排名等等。这一方面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因为这些特定的机构具备了信息分析能力,在对信息进行了解、筛选之后再向社会披露,能降低社会总的信息成本,还保守了商业秘密。同时,若由评级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师等信息中介机构充当信息初次传导的媒介,因金融机构在付出评级费用后只能付给更低的回报,每个存款人或投资者都公平地承担了相应的信息成本,这就防止了一些交易者的免费搭车行为。
4.科学处理政府与股市的关系。改进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方式。政府没有能力每时每刻注意市场上出现的信息。而千万股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密切注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较易被发现。政府通过健全证券违法的民事诉讼机制以维护股民的利益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5.改善股市中投资者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股民的素质可以减缓从众效应对经济产生的冲击。目前,中国仍是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应充分发展机构投资者,从整体上提高发现信息,吸收信息的能力,减缓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现象。
6.发挥预测性信息的作用。信息与事实具有异步性并不意味人们不能产生和利用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来源于大量滞后信息的积累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准确性受到所积累的信息的质和量、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预测的方法、即将发生的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预测性信息有助于实现监管由“事后化解”转变为“事前防范”。监管核心在于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性知识和信息,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当前形势,设定预警指标,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
参考文献:
宋军,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2,(11):23-27.
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2001,(10):26-31.
-114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日前出版的《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披露,截至2008年10月底,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
-7.7%
商业房地产服务公司说,截至2009年9月30日,世界130多个城市的写字楼租金平均下降了7.7%。纽约曼哈顿的写字楼租金降大约30%。
0.31度
日本气象厅统计显示, 去年全球平均气温(含海表温度)将比1971~2000年的平均值高出0.31度,创下1891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三高值。
12.9%
日本厚生劳动省2009年12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下调平均工资的企业比2008年增加9.8个百分点达12.9%。
-505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报告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去年它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的贸易损失超过505亿美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会议还提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住房营业税征免时限恢复到5年
国务院总理2009年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一条措施是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中国房地产上榜7大金融泡沫
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出了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其中黄金、房地产、股市、国债证券等成为投资者未来所重点关注的投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泡沫。
中国将调整进出口税目税率
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国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以及税则税目等方面。调整后,2010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由2009年的7868个增至7923个,关税总水平为9.8%。至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
全球30家金融巨头将被跨境监管
G20集团2009年几次峰会商议后就达成共识成立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同意由该委员会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以预防系统性风险在未来金融危机中向全球扩散。在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后,FSB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初步选定30家金融巨头,对它们的运营进行跨境监管。
波音787客机成功“处女航”
2009年12月15日,波音787型“梦想”客机首次试飞终于在顶风冒雨的情况下完成。“处女航”的成功,意味这一备受瞩目的新型民用客机朝交付使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贵州茅台元旦起出厂价上调
贵州茅台公告,表示将从今年1月1日起上调茅台酒出厂价,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公司方面表示,涨价原因是“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
普通53度茅台酒出厂价格为499元/瓶左右,根据此次公司的调价安排,预计2010年开始,普通53度茅台酒出厂价将会到563元/瓶左右,每瓶出厂价上涨超过60元。
中企首次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
中航工业西飞与FACC公司股东2009年1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Palavicini王宫举行股权交割仪式。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在中欧地区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
中航工业西飞总裁孟祥凯说,中航工业西飞的目的,是要把FACC建设成为中航工业的复合材料优异中心,成为一个世界先进航空复合材料的研发试制平台。
汤姆逊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法国媒体科技集团汤姆逊(Thomson SA)已经获准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并将在2010年2月前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方案。
汤姆逊生产机顶盒、DVD以及视频和通信设备。作为摩托罗拉、西门子和索尼的竞争对手,汤姆逊受到了疲软运营业绩的影响,而持续的亏损也在耗费该公司的现金储备。
大众宣布收购保时捷49.9%股份
2009年12月8日凌晨,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公司宣布,已支付39亿欧元(59亿美元)收购保时捷49.9%的股份。大众还称,希望在2011年结束之前完成对这家运动汽车制造商的收购。本次购股是大众分步实现与保时捷合并计划的第二个重要步骤。
苏格兰航空公司宣布倒闭
苏格兰航空公司2009年12月16日宣布倒闭,所有航班停飞,影响原定未来数日搭乘该公司航班的五千名乘客。
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购买剧场
2009年12月14日23时,在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地产物业交易大厅,来自中国北京的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举行了购买该市白宫剧院的产权交割仪式。
[HJ1.8mm]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进入到深水区之中,中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也逐渐受到更多元素的影响和干扰,这也决定了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状况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之中,进行更加有效的金融投资,让金融投资模式纳入到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中,实际上都是金融投资管理过程之中的重要一环。而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包括了企业的科学经营和管理,也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优化和管理,这些都是基于市场的积极金融投资模式。特别是金融投资方,应该充分分析当前市场里面包括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外部的市场因素和内部的市场因素,都应该纳入到投资研究与判断的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金融投资模式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概述
金融投资行为实际上是从金融市场衍生而来的产物,因为市场之中商品经济的贸易逐渐频繁,这也决定了当前的市场上不仅仅是有实体产品的交易,也有非实体的商品进行贸易,这一类实际上就是资金的流动和演进等。由于资金的流动本身也是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金融市场当中进行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涉及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行为。当前市场上的金融投资模式,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从信用贷款或者是有价证券的募资交易,由此可见,资金来源的多元性,也是当前金融投资复杂性的根源之一。因此,对于金融投资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上看,金融投资的主体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投资模式,特别是在金融投资的过程当中如何科学并且合适地分配相关的资金,则是当前基于市场分析的金融投资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不过,金融投资模式之中,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实际上是多面性的,也就是金融投资的主体无论是选择有价证券或者是进行直接生产投资,实际上都是金融投资的选择方式。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都应该包括以下的要素:
第一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对当前的市场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因为市场的各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而且正在发展的,这些因素都是金融投资主体需要进行把握的重要内容,投资方只有真正掌握到市场变化的状况,各种市场因素的演进状况,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决策,帮助企业实现盈利。
第二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分析自身的实际状况,联系市场的实际状况,科学地比较各种金融投资方式。正如上述分析,金融投资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但是无论是从实际的生产扩大化,或者是金融投资主体购买各类债券或者股票等,这些实际上都应该进行充分进行分析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类投资方式的成本、收益以及投资效率等方面进行纵向的比较以及横向比较等,为金融投资的主体决定一种更为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
第三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充分考虑投资模式的组合方式,也就是形成真正性价比最高的金融模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金融投资主体的投资利润的最大化,最终促进资本的增加。因为金融投资主体之所以对市场以及金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以,一切的金融投资分析,或者金融投资行为都应该围绕利润的实现和大小进行,这对于金融投资方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投资的主体对于市场的分析、对金融投资方式的分析等,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金融投资主体的利润最大化,所以金融投资主体在进行金融投资模式的优化过程当中,必然是包含一定的要素。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其本质就是围绕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金融投资主体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此综合研究和判断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的科学组合方式,真正意义上地帮助当前的金融投资主体实现投资模式的优化升级。从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的科学构成上看,其主要的金融投资模式构成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对于金融投资的利润预期分析。因为所有的金融投资模式都是围绕投资方的利润来实现安排,这从本质上看,就需要金融投资的主体对于投资组合模式的利润进行预期分析,这种预期分析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于可能发展的投资项目进行市场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才能够真正得出有效的融资手段。因此,有效的融资手段和模式,其实归根结底都需要金融投资的主体结合市场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并且联系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限度的预期衡量,才能够真正为金融投资主体探寻到一条真正科学的金融投资渠道,形成合理和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帮助投资主体健康地发展。
第二方面,金融投资行为的运行模式完善化。当前金融投资主体的行为,如果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运行模式,那么其金融投资行为也是属于无序的状况,没有办法为金融投资的主体获取利润。金融投资行为的利润和风险都是并行的,如果金融投资的主体只是看到自身的投资利润,但是忽视了对于投资风险的评估和分析,那么可能会影响到金融投资主体的顺利过渡和利润实现。因此,金融投资模式当中对于投资模式的完善,主要是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的形成和落实,特别是对于投资风险所涉及到的几项主要的关键点,如市场主要金融杠杆的分析,并且也需要根据可以估计的金融投资风险,更好地调整自身的金融投资决策,以此促进金融投资主体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面,金融投资行为对于投资主体的评估与补充完善。因为金融投资主体本身在投资过程当中虽然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但是也需要充分考虑投资主体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根据投资行为的有效性,进一步地优化自身的金融投资管理结构。比如对于金融投资方的优化,从注入资金方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各项硬件配套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培育。实际上,金融投资行为本身也是对投资方的一种优化,特别是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投资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再续的金融投资资金如何得到强化,这样才能够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为投资者赢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比较突出的积极意义。
第四方面,金融投资策略的调整和优化。实际上,金融投资主体在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的过程当中,其投资策略是否科学,是一个尤为关键的部分。而从当前来看,金融投资主体如要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策略,应该从强化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壮大金融投资的管理人才规模、改善金融投资主体的资金与预算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更加合理和科学。特别是金融投资主体的各类判断都应该和实际相符合,综合研究和判断当前企业的发展路向,真正意义上为金融投资策略的科学性和延续性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金融投资模式要真正结合市场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整的话,就需要充分分析自身的实际状况和被投资方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因投资的实际需要而定,调整好自身的金融投资策略。未来的市场变化因素将会更趋于多样化,金融投资方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好市场动态,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组合式金融投资,最终将金融投资行为作为一种投资方长效管理和发展策略的一部分。
三、结语
当前金融投资行为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市场的科学把握与研究判断。金融投资的主体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贴合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情况,全面地帮助投资方进一步地抓住投资热点,挖掘更多的金融投资资源,促进自身的优化升级。金融投资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应该得到投资者的重视,只有科学的金融投资手段才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未来中国的金融投资市场必然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在各种跨国的经济合作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需要投资方注意并且全面分析,才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科学的金融投资策略和对市场的把握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一切投资行为的发端和归宿。
参考文献:
信用缺失所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最为典型的便是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违规交易、会计做假、信息披露失真等造成低效的资源配置、高昂的社会成本,从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
一、信息不对称是信用缺失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金融市场中信用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资金配置风险等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
同时,不同信用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是不同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信用主体双方对信用过程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异。以银行信贷关系为例,假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存在两种类型: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企业(G) 和经营状况较差、信誉较低的企业(B) 。又假定G企业的贷款风险βg 较低,而B企业的贷款风险βb 较高,βg (Pg -ηg) ,即银行与风险较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与风险较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Pg - ηg) 和( Pb - ηb) 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征集企业资信信息的投入成本,银行对信息投入成本越大,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就越小。从理论上看,银行最佳的信息投入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均衡点决定。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信用信息的供给能力是否发达,二是获取信用信息的成本的大小。如果存在发达完善的企业、个人资信评价机制、机构和网络,交易的一方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对方的资信信息,那么,授信方便可做出合理的信用评估,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金融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由于我国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授信主体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授信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制约。
二、产权制度的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市场价格机制,由于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权界定是清晰的、交易是无成本的,因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理想境界。市场虽然也会失灵,但那是在面对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时出现的特定情况。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对产权进行不断的明确、细化及调整,这种制度越细化,交易费用越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越高。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经济范围收缩、市场调节范围扩大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市场机制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旧产权制度慢慢消亡,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新产权制度逐渐建立,在新旧制度的交汇处,必然会出现制度模糊地带, 这就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费用高昂、交易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界定产权以使制度模糊地带明晰化,保障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可见,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以产权为中心的制度演化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因为信用是建立在财产权这个根本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是财产的交易,市场主体如果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没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履约责任,守信也未必带来好处,更不可能承担“破产”的财产责任,也就是说,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市场主体既无能力讲信用,也无动力和压力守信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信用就无从谈起,法律也将变成无的放矢。进一步看,如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得不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它对拥有的财产权利就必然缺乏充分的信心,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自然会滋生和蔓延。反之,如果产权明晰,且能得到有效保障,则市场主体对未来会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使它们之间的一次性博弈行为转化为可重复的长期行为。它们因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财产责任而讲信用,也会为尽量避免财产损失、实现财产价值最大化以及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去守信用。因此,具有明晰的产权以及对产权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基础。
三、信用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是主要动因
有了明晰的产权,并不意味着交易主体就一定会遵纪守法,且都能自觉守信。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只要破坏规则有利可图,失信行为就有可能发生。
信用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信用信息的供给严重不足。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缺乏系统记录、分散化、没有形成包括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待业协会等第三方建立的征信系统,以收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信用历史纪录,更没有遍布各个角落的咨询网络。因而,信用主体一方收集另一方信用信息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在特定的行业分割和地方保护下信用收集的成本甚至趋于无穷大,从而,信用主体一方从其收益中减去成本后的所得甚微甚至为负。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分割及地方保护严重、执法不严、处罚过轻的制度软约束下,不守信用所付成本低,在此前提下,利益成了不守信用的巨大推动力。可用下面的博弈支付矩阵来说明:
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如果A、B均守信将各得8的收益,而一方守信另一方不守信,守信一方收益为-1不守信一方收益为 10,不守信成为各自占优策略。
从上面可看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都守信各自都会得到最大利润,但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给定对方遵守协议情况下,另一方会力图不守信,结果均衡的利润小于都守信的利润。这之间的损失便是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福利的损失。
四、制度的软约束是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让不守信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退出市场,这里的制度保障包括以道德为主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和以法律为主的正式制度规范。
信用关系的维系要靠两种机制,即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但信用问题首先表现为道德问题,信用关系的维系需要依靠道德力量,这是因为:1.无论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其中都渗透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关系,它们是维系市场信誉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发展史看,信用关系在初始期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信用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2.以法律等形式表现的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通过伦理道德等反映的非正式制度相互补。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容性愈高,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愈低,失信行为也愈少。3.道德调节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成本最低的一种调节方式,远低于法律调节。而且,法律等正式制度安排总是有效率边界的,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市场行为不可能都由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调节,有些市场行为通过正式合约安排既无必要,更不经济。况且,许多市场行为的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更有效。
经验研究表明,即使像美国这样法律制度最健全的国家,大部分的交易活动也是通过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进行的,商业纠纷的解决常常并不借助法律的裁决。在法律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的合约则更为普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2002)。新制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诺斯也承认,自由市场秩序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的道德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尽管道德约束是维系良好信用关系的重要支柱,但我们应该看到,市场交易中的道德约束较软,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失信行为较为严重时,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作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基础之上的,因而缺乏强制力和广泛性。这说明,信用关系的维持仅靠道德力量是远不够的,那是一种残缺的信用支持体系,难以维持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还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明确、约束机制硬化、作用范围广泛、违约制裁严厉等特点,完善的法律能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给予有效的保护,使人们建立稳定的预期,从而有积极性去讲信用、守信用。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对失信行为惩治不严,人们建立信用的积极性就可能大大降低,违约行为就可能充斥市场交易过程之中。因此,法律作为保护信用的底线作用不可低估。
一、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
信用卡作为现代化的金融商品、支付工具以及结算手段,具备准入门槛低、渗透力强、实用性强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银行涉足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尤其在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业务
当前,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约占银行总收入的30~40%,甚至一些银行高达60%以上。如,美国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3%。对于国内而言,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者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信用卡将成为更多人的支付工具,成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重点开展的业务之一。
(二)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信用卡是一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金融产品,可以准确锁定优质个人客户,为其提供便捷的服务,解决银行网点少、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信用卡业务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可直接获取客户信息,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是新时期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扩大业务覆盖范围的最佳途径。
(三)提升中间业务效益的主要渠道
在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使得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了提升效益的突破口。信用卡业务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维护稳定的客户关系,增加银行收入来源,而且还能够带动其他产品营销,有助于银行调整中间业务品种结构,取得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
二、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信用卡业务发展态势分析
(一)发卡量与交易总额逐年增长
随着信用卡市场趋向饱和,2014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有所放缓,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4张,较2013年相比增长17.24%。在全国各大省市中,北京、上海两地的信用卡人均持有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70张、1.33张。2014年,信用卡交易总额为17.03万亿元,仍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信用卡平均消费额为8587元,较2013年相比增长13.67%。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日渐青睐于信用消费方式。2006~2014年全国信用卡发卡量与交易总额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二)信用卡信贷逾期风险增大
随着信用卡信贷总额的逐年递增,其信贷逾期风险也随之加大。2014年末,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为2.34万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26.75%。同时,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过大、增速过快,2014年达到357.6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近4倍之多。尤其在信用卡活卡率未能达到60%的情况下,信贷逾期数额过大势必会导致业务风险攀升。
(三)信用卡营销活动多样化
现阶段,工行、建行、招商银行在信用卡发卡量上占据前三位,且建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以26%、36%、41%的增速保持着发卡量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信用卡业务,在考虑信用卡年费情况、积分活动、优惠礼品、下卡额度等因素的基础上,纷纷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如,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最红星期五”活动;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周三5折”活动;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9积分兑换”活动等。
(四)信用卡服务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用卡服务也呈现出网络化、便捷化的特点。据统计,通过网络、手机途径的还款行为分别占59.89%、28.47%,而传统的通过银行自动转账、ATM、营业点柜台的还款行为仅分别占7.58%、3.51%、0.55%。同时,随着金融业进入“微信时代”,各大银行纷纷利用微信公众账号提供信用卡服务,用户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了解银行优惠活动,并且一次解决账单通知、查询取款还款信息、查询刷卡消费记录等问题,从而促使信用卡服务更加人性化,提高服务效率。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进行论述。
(一)信用卡业务现状
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信用卡+”的平台化经营模式,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促使信用卡发卡量和交易量显著提升。据统计,截至到201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707.61万张,新增发卡量为248.02万张,同比增长47.61%;交易量为3816.10亿元,同比增长44.12%;实现收入87.31亿元,同比增长45.24%。
(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
中信银行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不断丰富信用卡业务种类,提高信用卡业务服务效率,其对策具体如下:中信银行与顺丰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推出中信顺丰联名卡信用卡、“中信顺手付”账户;与百度签订全平台战略合作协议,设立百信银行,构建起强强联合的直销模式;与小米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推出中信小米贵宾专享服务通道;针对80后、90后群体的消费需求,与京东金融合作推出中信京东白条联名卡,产品仅推出100天便突破100万的申卡量;为让持卡用户享受到更加超值的消费体验,与返利网合作推出中信返利F卡,实现互联网与线下消费相结合;为拓展信用卡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中信银行率先成为首批支持ApplePay服务的商业银行。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信用卡业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卡量和交易总额逐年增长,营销活动更加多样化,业务服务更加便捷化,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信贷逾期风险。为此,各大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技术网络等优势,扩大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银行竞争实力,并且加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构建起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从而推动信用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长青,李梦真,杨彩林,卢彦霖.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1):102-103.
[2]杨士富,赵立敏,杨依菲.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5-86.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78-79.
[4]吴静瀛,周莉凡.互联网金融对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信用卡,2015(2):121-122.
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利率市场化之后,使利率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率波动幅度增加,波动频率加强,给商业银行金融带来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应顺应利率市场化,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快速反应,抓住机遇,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成因及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InterestRate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2]它是对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利息水平的反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利率的表现形态也不同,我们但就借款人角度来看,利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资金使用权的转让价格。利率市场化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转让价格要由市场条件的下资金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由于我国货币总量是由国家掌握的,其总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当市场需求增加则利率增加,反之亦然,市场需求降低,利率也就降低。利率市场化除了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趋向市场化,利率的决定与传导也趋向市场化。利率的决策权转到金融机构身上,各个金融机构将根据资本状况和市场动向来决定利率的变化。这样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就是利率市场化的直接体现。
(二)利率市场化成因
资金使用权的转让价格受到货币时间价值和货币风险价值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时间价值表现在资金使用权转让的时间越长则货币时间价值就越大,利率越高;反之资金使用权转让的时间越短则货币时间价值越小,利率就越低。而货币的风险价值体现在贷款对象的收益越高则货币风险价值越高,利率就越高;反之贷款对象的收益越低则货币风险价值越低,利率就越低。传统利率形成机制中,国家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由国家政府控制利率的变动。这样的利率形成机制导致利率只与存贷款时间的长短有关,存贷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存贷款时间越短,则利率越低,只反映出货币的时间价值,而忽略的货币的风险价值,使得货币资源配置不合理,货币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条件下价格机制的引入,金融机构也应顺应市场机制,利用市场调节的杠杆作用,使市场货币需求与供给决定货币价格,让货币价格始终围绕其价值波动。利率市场化,充分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使货币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增强了货币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3]
(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的变动更符合市场上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但是使商业银行的利率波动幅度增大,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风险。首先,商业银行面临利率敏感缺口的风险,一旦可重新定价的资产小于可重新定价的负债出现资金缺口,可能引发商业银行信誉危机。其次是由存贷款利率波动差异造成的利率结构的风险。再次是客户提前提款和提前还款的风险,最后是由于银行利率波动幅度过大,客户选择其他投资方式造成的顾客流失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一)创新信贷资金定价方式
信贷资金的定价方式可分为固定利率的定价方式、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两种方式。固定利率的定价方式是根据借贷双方协议,在借贷款期限内以某一利率作为固定利率来进行信贷资金定价的方式,这种方式方面借贷双方计算成本和收益,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而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就是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来进行利率调整的利率确定方式。这种方式灵活变动,最大限度的反映货币在市场供需变化中的真实价值,有效的规避掉利率变动给借贷双方带来风险,适用于利率水平相对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我国受历史原因的影响,长期采用固定利率的定价方式,随着经济机制的改革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与利率市场化新利率运行机制相违背,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信贷资金的定价方式的创新,要根据市场货币供需关系的变化及时对利率作出调整,更多地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如采用浮动利率存贷款、浮动利率债券等,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提高货币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
(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变动紧随市场的变动,很容易出现可重新定价的资产与可定价的债务不符形成的资金缺口。为了调整资产期限结构域负债期限结构,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资产证券业务。商业银行可将能产生大量现金流的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包装,被整合包装的资产可以是一系列用途、质量相同和相近的资产,以债券的形式发行出去,以广募社会闲散资金。一方面,商业银行藉此拓展业务,扩大了资金来源渠道,有效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从而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获得资金重新定价权,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在利率波动的影响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创新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积极有效的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规避利率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利率是围绕市场供需变化而变化。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当利率变动幅度过大,则会大大影响商业银行存贷快利率,使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加,资产盈利收益减少,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应综合分析自身的负债成本、资产的盈利收益,对市场利率变动做出准确的预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结构,实现利率敏感缺口为零的状态,也就是说要实现重新定价的利率敏感资产与重新定价的敏感负债平衡。这样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才不会受到利率大幅波动的影响,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中较为常用的就是缺门管理方法,缺门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会存在风险。在商业银行对市场利率作出准确预测的情况下,当预测利率上升,则提升利率敏感缺口为正,使利率敏感资产大于利率负债,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资产盈利收益;当预测利率下降,则降低利率敏感缺口为负,使资产收益的下降比负债成的下降要慢,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收益。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对市场利率作出准确预测的情况下实施的,一旦预测不准确,则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作为商业银行应加大敏感缺口管理的研究,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从而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5]
(四)创新金融产品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变动会紧随市场变动,利率波动浮动增大,容易给对持有金融产品的客户造成损失,很多客户群体更趋向选择具有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或者选择其他的投资方式,会造成商业银行一部分顾客群体的流失。而作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也希望利率的波动给商业银行本身的金融资产带来利益损失,也希望通过新的金融产品来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所以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应积极推进金融商品的创新,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尽可能地开发新的具有保值和增值价值的金融产品,如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利率掉期等金融产品。通过这些具有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一方面,能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使客户群体从新开发的金融产品获取收益,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从而留住并吸引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从这些新的具有保值和增值的金融产品中,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从而有效规避利率大幅变动带来的巨大冲击,将利率市场化风险降到最低。
三、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利率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之后,使利率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率波动幅度增加,波动频率加强,给商业银行金融带来巨大的冲击,促使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创新信贷资金定价方式、创新负债管理、创新金融产品等,从而化解危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维熊,利率理论与政策.第一版 上海:上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318-345.
[2]解川波,尹志超.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管理.第一版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1-29.
[3]常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29-141.
但是,是否有必要为此单独成立一家交易所呢?
我国目前已有两家证券交易所和三家期货交易所。近两年,几家交易所都在为争取开设金融衍生品业务而大打提前量,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市场研究、技术开发、宣传推介等,并具备了开始衍生品业务所需的基本条件。据报道,正是由于五家都想上,监管层感到利益难以平衡,于是决定另起炉灶、设立一家新的交易所。
笔者认为,监管层的这一决策缺乏慎重全面的考虑。尽管五子均想登科,但各自的准备情况及各方面条件总会有差别,为什么不采取专家评估或者招投标呢?同时,在决策之前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和成本因素了吗?须知,交易所越多就意味着投资者的交易费用越高,投资者需为此多头开户、倒腾资金,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设立新所还需要为场地、设备等进行大量资金的重复投入。
就国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都不单独设立交易所,如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就是在商品期货的基础上发展金融期货的,而德国则是在证券交易所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事实上,也正是基于降低交易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一揽子”投资品的目的,近10年来,国际上交易所的收购与合并此起彼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衍生品市场的分设格局在国际上已经被认为不合时宜。
因此,推及我国,开展衍生品业务是金融创新,但并不意味着为此成立交易所也是金融创新。
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交易市场。
1997年以前,我国的债券及回购交易都是统一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1997年为了抑制当时的股市过热、切断其资金来源,管理层决定商业银行从交易所撤出,并成立了独立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客观地说,此举对于抑制当时的股市投机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随着银行这一主力机构的撤出,交易所的债券与回购交易也风光不再、交易量急剧萎缩。而银行间债券市场甫一成立也陷入了资金同质性和由此带来的交易清淡的尴尬,尽管后来做了一些修补(如允许合格的券商、基金入市交易等),但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品种的不同和托管结算制度的差异等诸多问题,既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资空间狭小,也有碍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号的有效传导。
近几年,随着存差的不断扩大和超额准备金率的持续高企,流动性过剩正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资本市场却是资金短缺,以致于从管理层到不少专家学者都在为如何拓宽股市资金来源而大伤脑筋。笔者注意到,新修正的《证券法》已取消了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禁令(将原法中的“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改为“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违规资金流入股市”)。
关键词: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IR)是指各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的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普通提款权),其中,外汇储备构成国际储备的主体。国际储备是一个国家确保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关键决定因素,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当面对易变的国际资本流动开放时,充足的国际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模式选择
(一)分析指标的选取
鉴于国际储备的重要性,一国需要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但是其规模应该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根据传统的国际储备理论,持有储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经常账户下交易对外汇的供需。因此,传统经验法则认为一国拥有的适度国际储备数量应该是相当于3个月的进口。
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时代开始后,由于经验显示持有大量国际储备的国家在抵御金融危机时比储备较少的国家要做得好,因此,传统的经验法则受到质疑。人们越来越坚信,在确定适当的国际储备数量时,应该考虑到资本账户,对于正在逐渐开放资本账户的新兴市场而言,应该持有更多的国际储备。其理由是,如果新兴市场国际储备的持有数量超过短期债务会减少其在国际金融风暴期间的危机深度。实际上,这就是格林斯潘等人提出的使用未到期的短期债务作为衡量充足储备的标准。此外,IMF的研究也建议:当一个国家在资本市场有可观的不稳定的资产时,国际储备的持有相当于短期债务是一个适当的出发点。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国家可能需要持有超过这一起点的储备量,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宏观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个人风险管理和金融部门的监督质量、外债的规模和货币组成。
根据国际储备理论的发展,本文选取目前常用的衡量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三项指标对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模式进行考察。这三项指标包括国际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IR/GDP)、国际储备与进口的比率(IR/ M)、国际储备对短期外债的比率(IR/ST)。三项指标中,IR/GDP的比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国际储备的增长情况。R/M比率则因为其传统性在分析中使用得极为普遍,并且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可供参考的适度值,即以40%为衡量国际储备的适度线。IR/ST比率则反映了一国对即期债务的清偿能力。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例不能低于100%。
(二)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土耳其十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发达经济作为样本进行三项指标的计算分析。
1.IR/GDP的比率。表1的结果显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增长异常迅速,其平均IR/GDP的比率从1990年的5.39%增长到2007年的23.34%。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IR/GDP比率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平均19.65%的水平。实际上,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国际储备大量增长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增长趋势与发达经济的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过去20 年,发达经济的国际储备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日本、韩国除外),基本稳定地维持在GDP5%以下的水平。
2.IR/M的比率。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数量的持续增长当然与贸易的增长有关,但是其增长的数量比例却从1990年平均相当于3-4个月的进口增长为2007年相当于将近全年的进口(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可得,主要新兴市场IR/M平均比率达到99.96%),其中金砖四国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已远远大于全年的进口。显然,根据特里芬提出的40%的适度线,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超出了必要的防范数量。即使随着发展变化,适度线或许应该有所提高,但是以目前新兴市场的平均IR/M比率而言,也应该属于对国际储备的过量囤积。
与此同时,发达经济的这一比率却没有发生变化,维持在不多于3个月的进口。
3.IR/ST的比率。随着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储备理论在考虑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时开始考虑短期外债,同时IMF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虽然IMF数据库仅提供自2003年以来的部分短期外债数据,但表3的计算结果已经充分显示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IR/ST比率的迅速增长,说明各国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金融危机后,几乎都采纳了IMF的建议,国际储备的持有数量成倍地超过了短期外债数量。主要新兴市场国家IR/ST的平均比例从2003年的223.6%持续上升,到2009年上半年该比例已经达到453.82%。
通过对以上三项指标的分析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数量在为进口提供支付保障和清偿短期外债方面都绰绰有余。三项指标都说明,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已经超出了适度范围,也就是说,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至少20年间选择了大量囤积国际储备的模式。
金融危机下新兴市场国际储备模式的变动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采取了增加国家储备的方式来缓和对金融不稳定性接触的大量增加,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直接受到危机冲击的几个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见图1)。所以将国际储备用于防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的一个优先考虑。基于此,各国在遇到危机时就应该动用国际储备来进行调节。
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对国际储备的使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方式是大量减持国际储备。这类国家大部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大量减持国际储备。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土耳其等,这些国家都至少减少了10%的外汇储备(见表4)。但是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国家又开始恢复储备数量,虽然还没有达到危机前的水平。采取该种方式的国家的特点是具有大量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石油出口;或者具有中等金融开放水平和大量的短期债务比例(见图2)。
第二种方式是保持国际储备规模基本稳定。例如,目前巴西的国际储备几乎与一年前相同,南非的国际储备基本保持不变,而我国的国际储备则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
采取不同国际储备变动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选择了大量增加国际储备的持有,这种国际储备的囤积可以被看作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为了对冲金融一体化的风险而进行的自我保险。实际上,预防措施或者自我保险正是国际储备的主要作用之一,Aizenman and Woo (2005)提供了一些系统的证据表明自我保险的动机已被作为一个主要的囤积国际储备的驱动力。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对从金融一体化获得的收益存有疑问,但是更深入的金融一体化是快速贸易一体化不可避免的结果。而现实已经证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副产品就是越来越多的金融不稳定风险。大量囤积的国际储备可以使新兴市场在面对金融一体化增长的金融暴露风险时做出快速的调整,避免在危机中受到过度的冲击。
在2007年危机发生后,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选择了大量减持国际储备,这正验证了在危机的第一阶段这些国家把国际储备作为其调节储备,同时也说明了储备所提供的自我保险的重要性。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国家的特点是具有大量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石油出口;或者具有中等金融开放水平和大量的短期债务比例。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大幅下滑会使这类国家经常账户下对外汇的需求难以平衡,因此就有必要动用国际储备。同时当发生流动危机时,大量囤积的国际储备作为一项预防措施,也可以为国内当局提供硬通货以支付必要的开支,以及当该国无法在国际上贷款和国内税收能力迅速缩减的时候,为大量短期债务提供后盾。
(二)保持国际储备稳定的原因
二分之一的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下保持国际储备的基本稳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重的。本文对三个主要动机进行分析:
1.提升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国际储备基本稳定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浮动恐惧”。如果新兴市场是债务国,那么会恐惧本币贬值浮动,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债务将因本币贬值而加重,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如果新兴市场是债权国,那么会恐惧本币升值浮动,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债权将因本币升值而贬值,从而使债权企业和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在“浮动恐惧”的驱使下,新兴市场国家愿意大量囤积国际储备。但与“浮动恐惧”相比较,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更加恐惧国际储备减少会传递国家信贷可靠性衰退的信号。
一般认为,国际储备的增加是对外经贸发展的必然结果,无疑可以提升国家的信用水平和经济实力。同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本国货币不具备世界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凭借储备资产的多寡来判断所拥有的国际购买力。这种外力的作用会刺激政府为提升国家实力和形象而努力,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也要促成国际储备的基本稳定甚至增加,其目的是避免国家信贷可靠性受到怀疑,并充分显示本国的实力。
这种“保持信心”的国际储备管理理念似乎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继传统的应付汇率波动、应付国际收支赤字等管理目标之后的新的重要国际储备管理原则之一。
2.综合考虑下的谨慎使用。在全球流动危机和衰退的深度以及持续时间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储蓄率和较小的财政扩张空间的商品出口国,例如一些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可能不愿动用其外汇储备。如果它们的贸易条件出现长期疲软,政策制定者也可能宁愿通过汇率贬值进行所需要的大部分调整,以便能够将储备留给更加不景气的年份使用。事实上,这种调整方式与俄罗斯在危机早期阶段愿意花费四分之一强的国际储量来减轻汇率相对贬值的调整方式相比较是更加审慎的调整路径。
因此,在危机不确定性仍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将预期的全球经济未来走向、国内的调整能力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纳入到综合考虑之中,在危机发生后宁愿采取审慎的方式管理国际储备。比如,如果一个国家只是部分地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那么就会更少地接触资本外逃和去杠杆化,于是可能会动用国际储备进行调节。例如,印度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而印度政府由于巨大和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已经没有财政调整的余地,因此,印度用大规模的储备减少以及卢比贬值来调整危机。相反,我国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的程度要高于印度,而且我国国内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大,因此我国采取了不同的调整方式,国际储备基本保持稳定甚至还在继续增加。
3.重商主义动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囤积国际储备也存在一种重商主义的动机。根据重商主义的解释,囤积国际储备是出口促进政策的副产品。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国家通过囤积国际储备干预汇率从而促进出口。这种解释虽然吸引人,但是存有争议。而且,目前实证研究还无法验证囤积国际储备的强有力的重商主义经济作用。
在危机中,如果其他国家采取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方式进行调节,那么按照重商主义动机的说法,保持国际储备稳定或者有所增加的国家此时本币就会相对贬值,在世界市场就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政府如何调整和管理外汇储备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国际储备规模在危机中几乎未受到影响,甚至还在持续增加。
各国重商主义动机的调整如果做得过度,其风险是会诱使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策略用以防止。首先使用重商主义动机进行国际储备囤积的国家获得任何的竞争优势,这将导致竞争力的贬值和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从而进一步动摇全球经济。
参考文献:
不对称信息会导致投资者和厂商之间的问题。投资支付中的一些风险通常是有投资者而非厂商来承担。本文提出了一个不对称信息的简单模型以及所导致的问题,并讨论了他们的影响。我们将发现,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投资不仅仅取决于利率和盈利能力;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投资者监督厂商的能力以及厂商利用内部资金为投资融资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不对称信息 问题
一、对称信息下的均衡
(一)假设
一个创业者有机会实施一个项目,该项目需要一单位资源。创业者财富为W,(W0).但是实际产出可能不等于期望产出,实际产出服从[0,2γ]的均匀分布。
如果创业者为实施项目,则其能够以无风险利率r进行投资。创业者是风险中立的。因此,若γ和外部投资者的期望支付之差大于(1+r)W,创业者就会实施该项目。与创业者一样,外部投资者也是风险中立的,也能够以无风险利率r进行投资。此外,外部投资者是竞争性的,他们对自己提供创业者的任何融资的期望收益率在均衡是都必定为r。
本模型的关键假设是,创业者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项目的实际产出。具体来说,创业者可以无成本的观察其产出。而外部投资者为了观察到产出,必须支付一个数量为c的成本。为方便起见,我们还假定c小于期望产出γ。
(二)对称信息下的均衡
当外部投资者观察项目产出不需要支付成本时,均衡是简单明了的。项目期望收益大于1+r时,创业者获得融资并实施项目;项目期望收益小于1+r时,创业者得不到融资。对于实施的项目而言,创业者与外部投资者的合同给投资者提供的期望收益为(1-W)(1+r)。
二、不对称信息下的均衡
(一)不对称信息下的合同形式
重新考虑外部投资者观察项目产出是有代价的。每个外部投资者财富大于1-W,因此,着重考虑每个项目在均衡时只有一个外部投资者。由于外部投资者是风险中立的和竞争性的,因而创业者的期望收益必定等于(1+r)(1-W)加上投资者验证产出的期望支付。因此,最优化合同应该是最小化投资者用于验证产出的时间,同时给外部投资者提供所需的收益率。
达到上述要求的合同具有一个简单的形式。若项目收益超过某一临界水平D,这创业者对投资者支付D,切投资者不验证产出。但是,若项目收益小于D,则投资者支付验证成本并得到全部产出。因此这个合同是一种债务合同。
(二)不对称信息下D的均衡
投资者是风险中立和竞争性的,对投资者的期望支付减去其期望的验证支出,等于(1+r)(1-W)。首先,假设D小于项目的最大可能产出2γ。在这种情形下实际产出可能大于D也可能小于D。产出大于D时,由于产出服从[0,2γ]上的均匀分布,因而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为(2γ-D)/(2γ)。产出小于D的概率则为D/(2γ)。另一方面,若D大于2γ,则产出总小于D。投资者总是支付验证成本并得到全部的产出,期望支付为γ.因此,投资者的期望收入减去体验成本之差为:
上式表明,当D小于2γ时,R'(D)=1-[c/(2γ)]-[D/(2γ)]。故R随D递增直至D=2γ-c,然后递减。将D提高到2γ-c以上会降低投资者的预期净收益,其原因是当投资者验证产出时,其得到的净收益量总是小于2γ-c,因此当产出大于2γ-c时无须验证产出。令D=2γ-c,R(2γ-c)=[(2γ-c)/(2γ)]2γ=RMAX,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值。当c=0时,最大预期净收益等于预期产出,当c>0时,小于该产出。D=2γ时,R下降至γ-c。此后,进一步增加D,并不影响R(D)。
由于D的均衡值为R(D)=(1+r)(1-W),结合上式,可以得到两个解,由于其中较大的D值不是一个竞争性均衡:如果一个投资者向一个创业者贷款,所需支付较大,那么其他投资者能够以更优惠的条款贷出并获利。故均衡值为较小的值:
(三)均衡投资
分析的最后一步是确定创业者何时实施这个项目。很明显,一个必要条件是创业者能够以某个利率获得融资。但这个不是充分条件:尽管一些创业者可以获得融资,但如果他们投资与安全的资产,其利润可能会更好。
投资与安全资产的创业者其收入为(1+r)W。若该创业者转而实施一个项目,其期望收入就是产出γ减去对外部投资者的期望支付。如果创业者可以获得融资,则对投资者的期望支付为:投资者的机会成本(1+r)(1-W)加上投资者的期望验证支出。为了确定项目何时实施,我们需要确定这些期望验证成本。
由上式,当γ
A==, Ac>0,Ar>0,AW
创业者对投资者的期望支付为(1+r)(1-W)+A,若(1+r)(1-W)≤RMAX,并且有: γ-(1+r)(1-W)-A>(1+r)W,则项目得以实施。
由上可以看出,成本A随着创业者自己提供的融资量W而递减,谁投资者在给定融资量下所必需的支付r而递增,随项目的期望收益γ而递减,随不对称信息(在存在有代价的状态验证时为c,在存在道德风险时为创业者采取高风险行为的能力)的大小而递增。
尽管我们是从一个特别简单的不对称信息模型中推导出这些结论,但其基本思想具有普遍意义。例如,假设有关投资者所冒风险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如果投资者承担了投资效果不佳的一些成本,则创业者会受到激励去提高行为风险,背离项目期望最大化原则,产生道德风险。结果是正如不对称信息再有代价的状态验证模型中的影响一样,降低了总的期望收益。
三、模型的意义
第一,来源于不对称信息的成本提高了外部融资成本,从而阻碍了投资。在对称信息下,我们的模型表明若γ>1+r,则发生投资。但是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只有当γ>1+r+A时,才会发生投资。因此,成本降低了给定安全利率下的投资。
第二,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产生了影响投资的成本,所以它们会改变产出变动和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若金融市场是完善的,则产出变动通过影响未来的盈利能力来影响投资。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产生了第二种影响途径:由于产出变动会影响厂商的当其盈利能力,所以这种变动会影响厂商提供内部融资的能力。在本模型的背景下,我们可将当期产出的降低看作是创业者财富W的减少,由于财富的减少会增加成本, 即使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不变,产出的下降也会降低投资。
类似地,利率变动不仅通过传统的途径,而且通过其对成本的影响来作用于投资:利率的增加会提高成本从而阻碍投资。从直观上看,r的增加会提高创业者对投资的总支付。这意味着创业者不能完成所需支付的概率更高,因而成本也更高。
此外,本模型意味着,产出变化和利率变化对投资产生的影响不完全是通过影响创业者的决策,及是否按现行利率借款而出现的,相反,有一些对投资的影响是来源于有能力借款的创业者团体的改变。
第三,当资本市场不完善时,许多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不影响投资的变量变得重要起来。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创业者的财富。假设创业者的γ和W各不相同,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是否对一个项目融资进取决于γ。因而实施的项目具有最高的生产率。与此相反,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由于W会影响成本,因而是否对一个项目融资取决于γ和W。因此,如果生产率较低的项目的创业者更为富裕,那么即使该项目的期望收益低于另一项目,该项目也有可能获得融资。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会导致创业者财富影响投资,这意味着这种不完善性可能会加大体系外部冲击所产生的影响。例如,来源于其他因素的产出下降会减少创业者的财富,财富的降低会减少投资,从而加大了产出的下降。
只在不完善金融市场中,影响投资的另外两个变量是平均税率和特殊风险。如果在本模型中加入税收,那么平均税率会通过影响厂商利用内部融资的能力来影响投资。例如,如果一个项目的收益是确定的,由于不存在创业者不能偿还投资者的可能性,那么对该项目融资就不涉及成本。但我们的模型表明,对风险项目的外部融资会产生成本。
第四,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分析意味着金融体系自身对投资可能是很重要的。本模型表明,验证成本c的增加会减少投资。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成本的存在表明,金融市场的处理信息和监督借款人的效率可能是投资的一个潜在且重要的决定因素。
这一结论对对短期波动和长期投资都具有意义。就短期波动而言,该结论意味着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可能会影响投资,从而影响产出。[1]例如伯纳克(Bernanke,1983b)认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体系的崩溃降低了金融体系对投资项目进行估价和融资的效率,从而加大了大萧条的严重性。类似地,[2]许多观察者认为,造成美国1990~1991年衰退的重要因素是银行“资本紧张”,这降低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他们的理由在于,由于在这个时期银行的自有资本很少,所以他们异常依赖外部融资,这就提高了银行所得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使银行不愿意贷款(Bernanke and Lown,1991)。
就长期增长而言,[3]麦金农(McKinnon,1973)以及其他作者认为,金融体系对总投资和实施投资项目的质量,从而对焦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由于金融体系的发展可能是增长的一个副产品而非原因,所以这种观点难以检验,但至少提出了一些证据表明金融发展对增长意义重大[4] [5]。
参考文献:
[1] Bernanke, Ben S. 1983. "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3 (3): 257276. JSTOR 1808111
[2]Bernanke, Ben S. & Cara S. Lown. 1991. "The Credit Crunc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no. 2: 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