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对高校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水平和社会服务的层次与范围。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此,能否有效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教师管理中的盲区和失误,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这些问题都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相关。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能帮助我们找出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认识和把握教师在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满意,从而为学校提升教师满意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假设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武汉市重点高校的任课教师为主,根据随机抽样调查原则,样本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的全体任课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每个学校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25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调查研究假设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拟定的研究假设为高校教师的性别、年龄、婚否、学历、职称、教龄以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可能会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的一些个人背景因素。
(一)调查的总体状况
依照五点赋分法,涉及工作满意度的每个测量条目在理论上的中性值为3分,工作满意度的各个因素及总体满意度得分按所含条目的不同,其理论上的中性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为3.8分;从具体项目来看,高校教师对其薪酬待遇的满意度最差,对其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最高。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得到问卷的整体信度是0.804,表明问卷结构设计合理。
(二)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为了调查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龄、婚姻、学历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否有差异,本研究对多个样本均数分类,如年龄分为四个年龄段(30岁及以下、31~40岁、4l~50岁、51岁及以上),职称分为四个等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婚姻分为两类(已婚、未婚),学历分为三个层次(本科及以下、硕士和博士)。
第一,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女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略高于男教师。而且除工作本身、领导与管理以及人际关系以外,女教师在各个因素上的满意度都略高于男教师。这与冯伯麟(1996)的调查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性别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上,Oades(1983)和Wezennes(1984)的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高校教师除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与性别相关外,性别与工作满意度的其他层面没有显著相关。
第二,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教师的工作总体满意度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人越年轻,总体满意度越低,反之则总体满意度越高。关于年龄与工作满意度各因素的关系,除了晋升进修这一项外,其他因素中老年组都比青年组的满意度高。这与年龄大的人容易安于现状、更容易满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研究,人的需要具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从个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地位的上升和收入的增加,其对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也越显得重要。
第三,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随着其职称的晋升也随之提高。
第四,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已婚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各项因素上都高于未婚教师,原因在于已婚教师的家庭责任感较强,他们要努力工作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工作起来比较投入,满意度也较高。Keller(1983)、Federieo和Lundquist(1976)的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比未婚的高。Terry等人(2001)的研究结论是,已婚员工在对工作、升迁、管理者的满意度及总体工作满意度上都要显著高于未婚员工,而员工的婚姻状况对其在报酬及同事的满意度上则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揭示,已婚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高于未婚教师,已婚教师在对工作收人、领导与管理的满意度上都高于未婚教师,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只有在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已婚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婚教师。
第五,不同学历的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工作本身一项外,硕士组教师在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最高;除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两项外,博士组教师在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在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方面,博士组和硕士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总体满意度、工作本身、收入福利以及领导与管理方面,硕士组和本科组教师则存在显著差异。差距理论(Porter,1961)认为报酬满意度取决于个人对“实际得到”与“应该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感知,差距的大小决定着满意度的大小。博士学历及在读博士的教师普遍对报酬的期望高于实际,因而其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最低。
第六,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龄最长的E组在总体满意度上与其他四组存在显著差异,B组在晋升进修方面与C组、D组、E组有显著差异。教龄最长的E组总体满意度最高,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最高,但在晋升进修方面满意度则较低,这与学校把学习机会留给青年教师,有意培养年轻骨干教师有关。教龄最短的A组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最高,这说明高校相对于其他职业所处的环境而言,对初涉职场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七,行政职位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都比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满意度高,且两者在总体满意度和收入福利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三、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建议
第一,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但要注重公平和公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职称的高校教师在收入福利上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高校可以针对有显著差异的不同群体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即分层管理,使政策的实施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的教师无论能力大小、贡献多少,对福利报酬的满意度都不高,这说明高校教师对福利报酬的不满意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尽管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社会上其他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对教师进行薪酬激励,在保证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按个人能力以及贡献的大小,因人而异地实施激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人口和汽车私有化程度的急剧上升,交通环境问题随之产生,那么针对兰州市居民对于此问题的态度发现的问题,将给交通环境建设指明重点和方向。
本研究主要针对居民对交通环境满意度总体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展开问卷调查,借鉴交通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兰州市交通环境实际状况列出影响交通环境满意度的10个因素:汽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以下简称健康影响)、安全度、通达性、拥挤度、绿化、清洁度、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和谐度(以下简称和谐度)、票价。问卷采用了Likert五点量表评分法,将各因素的评价分为5个等级,最低为1(非常不满意),最高为5(非常满意)。2009年4月16日至18日研究小组成员到兰州市环保局,兰州市交通大队等单位进行访谈,获得较为翔实的资料。问卷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成员进行访问,问卷共发放400份问卷,得到372份有效地问卷(见表1),回收率达93.0%(SPSS可信度分析结果为,cronbach`s Alpha=0.897)。
表1 调查问卷的空间分布
一、居民交通环境满意度分析
1.总体满意度分析。问卷显示四个区域中有53.76%的居民对目前所生活的交通环境整体状况表示“一般”,有24.19%的居民表示“满意”。有16.67%的居民表示“不满意”,有4.84%的居民表示“非常不满意”,有0.54%的居民表示“非常满意”。
总体上看,有一半多的居民对该区域的总体感觉一般,近四分之一的居民满意度较高。经计算四个区域居民对该区域交通满意度平均值为2.98,总体态度表现为“一般”和“不满意”之间,即兰州市居民对该区交通环境总体满意度倾向于负面评价。
分析考察四个区域的情况:安宁区居民总体满意度达到了3.280,七里河区为3.067,城关区为2.988,西固区2.656,差别较大,这与四个区域的功能分区,道路建设方面密切相关。
2.各组要素的满意度分析。兰州市居民交通环境满意度各组成要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兰州市居民对交通环境组成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在十个因素中,对通达性、安全度、绿化这三项的评价最高,而对该区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健康影响评价较低。其中约50%居民认为交通便利度、安全度、绿化情况令人“满意”或“非常满意”。25%左右的居民对此持“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态度,而这三项的评价得分均值(3.001―3.575)也都处于“一般”和“满意”之间的水平。另一方面有50%以上的居民对拥挤度、噪声污染、尾气污染3项情况持“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
3.居民对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了解各组成要素的评价值与居民对总体交通环境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度,并对结果进行了排序(见表3)。
表3 交通环境各组成要素与居民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表3显示,10个因素中与居民交通环境总体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的是尾气、噪声、健康影响、拥挤度。显著水平均通过了检验(P
二、交通环境建设的重点方向
为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些因素在居民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在居民总体交通环境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找出重点和突破口,我们用居民对交通环境各组成要素的评价为纵坐标,各组要素与居民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横坐标,构建居民交通环境满意度评价矩阵(见图Ⅰ)。在该评价矩阵中,根据兰州市的实际情况,横轴以0.6为界,纵轴以3为界,分为四个象限,本文据此分析未来交通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1.需要优先建设和解决的方面。位于Ⅳ象限的是那些实际情况欠佳,居民评价较低但对总体交通环境满意度有很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尾气污染,噪声污染、拥挤程度和交通污染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项,这4项是交通环境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应是未来交通环境工作中的重点方向。
其中拥挤对交通环境的影响较大,原因是兰州市区地形较为特殊,河谷盆地土地资源有限,但汽车数量及人口数量却逐年增大,造成的交通拥挤不断影响区内交通质量。本象限的4个因素对于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以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其负面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居民交通环境满意度评价矩阵
2.需要重点保护的完善的方面。位于第Ⅰ象限的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同时对总体交通环境满意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包括绿化、通达性和安全度,这三项是需要保持和维护的因素,良好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安全的交通环境,会让出行的居民具有更大程度的安全感以及舒适度,从而可以改善本区交通环境以增加居民满意度。
3.需要逐步解决及不断维护的因素。位于Ⅲ象限的因素实际状况不佳,居民评价较低,但对总体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中包括清洁度和票价;而位于第Ⅱ象限的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但对总体交通环境影响较小的因素,这个象限只包括和谐度。这些因素在调查结果中对结论影响不大,但仍需进行不断地维护和改善,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兰州市区的交通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巨天珍,温飞,孙宏发.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人体健康分析.
摘 要: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147名在岗教师进行了职业满意度显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职教师总体职业满意度较高,其中公共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的满意度高于专业理论课教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职业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吉林省中职教师 职业满意度
1.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条件与环境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教师是影响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职业满意度不仅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还关系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近两年我国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发展趋势渐佳,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成为中职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吉林省长春市东方医药中等职业职业学校、长春国际经济贸易职业中专、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和松原市新民职业中学等学校的中职学校在职教师,采用的匿名填写形式,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60份,去除没有完整作答和无效的问卷,剩余效问卷147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73.5%。其中男性教师78名,女性教师69名。
2.2工具
根据Greenhaus等(1990)编制的职业生涯问卷制定问卷,分为五个项目,单维,主要反映职业待遇、职业晋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满意度。经过测试分析,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3,信度较好。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KMO值为0.797,呈现的性质为“适中的”标准,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适合在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的球行度检验得出χ2值为194.470,自由度为10,P=0.000
2.3施测方法
以学校为单位,通过邮寄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等形式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测试。
2.4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SPSS 21.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检验。
3.结果
从人口学变量的角度分别对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与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工作类型、职称等进行了分析和考察,发现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在性别、年龄、教龄、职称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学历和工作类型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整体职业满意度较高。
3.1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较高
全体被试对职业上取得的成功、职业发展、职业待遇、职业晋升和职业晋升五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08±0.062、2.99±0.065、2.88±0.068、2.95±0.072、2.96±0.065,吉林省中职教师总体职业满意度得分为2.9714±0.04734,略高于中点“2.5”,偏度为-1.135±0.200,峰度为1.190±0.397,为负偏态,高峡峰。
3.2不同学历的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存在差异
通过分析发现:吉林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得分最低,均值为2.4667,小于中点2.5。通过scheffe法对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与学历之间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低于本科学历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且学历越高,职业满意度越低。如表1:
3.3不同职业类型的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存在差异
对吉林省不同职业类型的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与职业类型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84。通过运用scheffe法对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与工作类型的多重比较分析得出,公共课教师组和实训课教师组的职业满意度显著高于专业理论课教师组的职业满意度,其中公共课教师组与实训课教师组的职业满意度差异不明显,但是可以看出公共课教师组的职业满意度略高于实训课教师组。如表2:
4.调查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4.1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本调查研究显示,吉林省中职教师职业满意度表现出较高水平,这与职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得到重视和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更是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仅仅是在职校教师的培养上,中央财政就拿出1.5亿用于2013-2015年的师资培养。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见,使得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多为“后进生”或者“问题学生”,中职学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与普通中学教师相比还存在差距。政府在加大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师资培养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职校发展政策,加强职校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从小树立职业意识,将职业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人心,提高职校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4.2建立健全中职教师激励机制
调查显示,中职学校专业理论课教师在职业发展、职业待遇、职业晋升和职业进步几个维度的满意度都显著低于公共课和实训课教师。究其原因,专业理论课与公共课和实训课相比,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任务大。近几年中职学校开始把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准,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除了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更为专业、有效、前沿的技能知识,专业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随之加大,而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机制难以满足教师的提升要求,导致专业理论课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比公共课和实训课教师低。因此,要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全身心投入到教师职业生涯当中,必须建立和健全中职教师的发展激励机制,及时肯定教师的成绩,并对业绩突出的教师采取奖励和晋升等政策。
4.3帮助中职教师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要为本科学历,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而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就更少。部分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对当前工作满意度不高,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对晋升、待遇、职称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十分迫切,有的教师甚至有离职意向。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们看到职业生涯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自我的调整和适应,处理好职业生涯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海波,职业生涯规划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 吕国光,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4)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Ci7。它既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z}。近年来,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也大都围绕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展开[C1,3,4},而针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却极为少见。目前,仅有谢钢(2000)对江苏理工大学的部分教师做了满意度的调查[Cs7,诸葛伟民(2001)对300名高校体育教师(公体)进行了工作满意感的问卷调查Cs7。但这些问卷都没有良好的信、效度报告。为此,本研究试图编制一份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为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从山西师范大学和山西运城学院随机抽取450名教师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76份。其中男185人,女191人;已婚297人,未婚73人;25岁以下22人,25-34岁177人,35-44岁113人,45岁以上63人;本科学历19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75人;助教108人,讲师139人,副教授100人,教授24人。
1. 2量表的编制
通过文献法以及个别访谈,初步确定以工作本身、工作报酬、晋升、人际关系、领导行为、组织认同以及工作环境等7个维度作为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的基本结构}}.a.s}。预测问卷的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已有的有关工作满意度的问卷与量表,如工作描述量表(JDI>、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 MSQ)等,并针对高校教师的特点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修改编写。
为了使问卷项目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请三位心理学专家对问卷项目进行审核。对于明显不属于工作满意度范围的项目进行剔除,对意思接近或重复的项目进行合并,以确保各项目间的相对独立性。为了使问卷项目具有可读性,另外还请了两名中文系的研究生对项目进行审核,将不易理解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句进行修改润色。问卷还加人了一道效标题,即“总的来说,我对目前的工作是满意的。”
随机对山西师范大学10个院系的280名教师进行预测,有效问卷217份。以项目和总分的相关为标准,删除相关不显著的项目;以高分组和低分组中各项目的T检验是否显著作为项目的鉴别指数,删除相关不显著的项目。对剩余项目按设想维度分别做因素分析,删除不符合设想维度的项目和负荷量小的项目。最后,确定了38道项目(含一道效标题)为正式问卷。
1. 3统计方法
用SPSS10. 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人与管理,用SPSS10.0软件和Lisrel8.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 1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一致性系数来考察自编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如表1所示,总问卷的a系数达到0. 9266,各分量表的a系数在0. 6593-0. 8784之间;总问卷的分半系数达到。. 9077,各分量表的分半系数在。.6501-0. 8137之间。这样的信度水平是可以接受的,说明量表的信度较高。
2.2效度分析
计算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值见表2。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值在0.584—0.794之间,相关均显著,表明其内容效度是比较理想的。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值在0. 168-0. 596之间,说明7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对独立性,量表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
2. 3因素分析
2. 3. 1探索性因素分析
运用主成份因素分析法对37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其中,KMO=0. 916,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5252. 069, PGO. 001,这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抽取出7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8. 221 0 o。采用极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量均在0. 30以上,37个项目的共同度介于0. 410到0. 732之间,具体数值见表3
2. 3. 2验证性因素分析
运用I_ISRELB. 51对正式的施测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7项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统计如下:d# = 608,XZ =1058. 88,XZ/df = 1. 74,RMSEA=0. 047,AGFI=0. 83,NNFI=0. 90,CFI=0. 91。一般来说,XZ/df0. 90,CFI>0. 90,表示数据支持理论假设〔,。〕。从以下指标可见,本研究的拟合指数均较好,模型的结构较好,7个因素均能较好地反映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3讨论
本文以构面满意理论(Facet SatisfactionTheory)为指导,在大量参考国内外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文献后,经过个别访谈、预测研究和正式调查,最终确定评价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7个指标,编制出含38个项目(包括一道效标题)的正式问卷。
正式问卷抽取了7个公共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58. 221 0 0,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量几乎都在0. 40以上,37个项目共同度介于0. 410-0. 732之间。总的来说,问卷的方差解释率还不够理想。但是,对于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这一特定的研究课题来说,58. 221%的方差累积贡献率是可以接受的。
研究对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进行了考察,发现问卷有比较良好的测量特性。采用Cronbach a一致性系数来考察问卷的同质性信度。总问卷的a系数达到0. 9266,分半系数也达到0. 9077,这说明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对现代人而言,职业在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个体获得经济报酬、满足个体生理和精神需求的方式,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学术性职业,是一种地位较高,以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为基础的专业职业。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经历构成其专业生活内容。专业生活满意度是衡量高校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是教师根据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专业生活质量作出的主观评价。
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而高校教师人数并没有实现与学生的成比例增长。为了防止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的监管力度。然而在对高校教师严格要求的同时,很多资金、鼓励措施并未到位,使得教师科研无经费、教学靠摸索。这些都大大加重了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压力,降低了他们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所以对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影响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相关研究已经从工资报酬、工作环境、领导管理、进修提升等外在维度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主要从高校教师的个性因素如知识、能力、动机、兴趣、价值观等给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带来的影响进行考察。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研究凸显了对高校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关注。专业生活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自我意象和心理健康,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本文对唐山市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情况作相关研究,以期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全面了解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师专业生活的关怀和指导,给他们提供专业发展的空间,减少他们的事务性工作,这是领导和激励高校教师的根本。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主体由35道题组成,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其中教学生活满意度涉及备课、上课及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共18道题;科研生活满意度包括科研动机、过程及结果的自我评价,由11道题组成;其余的6道题目测查的是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满意度情况。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法,即完全符合为5分,较符合为4分,不确定为3分,较不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其中有2道题目为反向计分。采用分半信度进行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 研究对象。研究对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四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专职教师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教师82人,女教师92人,已婚158人,未婚16人。年龄分布情况为:有22人处在20~30岁,31~40岁的有75人,41~50岁的有63人,其余14人处在51~60岁。取得学位情况为:学士36人,硕士136人,博士2人。职称情况为助教19人,讲师38人,副教授102人,教授15人。从事自然科学的教师为60人,从事社会科学的教师为114人。
3 数据处理。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l6.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处理,主要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 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一般情况。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的各维度总分除以相应题目数量,得出每位教师各维度均分。将得分在3以下的教师认定为对其专业生活不满意,得分在3~4的看做中间状态,得分在4~5的视为满意。依此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唐山市高校教师对其专业生活的满意程度多数处在中间状态。有74.1%的教师对其专业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处在中间状态,63.8%的教师对其教学生活满意度处在中间状态,对科研、社会服务生活满意度处在中间状态的教师分别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7.3%和50.0%。对总体专业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教师百分比是7.5%,感到满意的有18.4%;对教学生活感到不满意的人数百分比最少,为6.9%,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学生活感到满意的29.3%为最多,恰恰是不满意百分比最高的社会服务成为教师感到满意百分比最多的一维,也就是说对社会服务生活感到满意和感到不满意的教师都是最多的,百分比分别为13.2%和36.8%。从统计结果来看,对科研生活感到满意的教师是最少的,仅为15.5%。
唐山市高校教师对科研生活满意度低的原因:科研生活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唐山市各高校均缺少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缺少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教师合作科研的氛围不浓,进行研究几乎都靠单打独斗,这严重限制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降低了教师科研生活的满意度。
2 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不同维度的相关情况。对选取的唐山市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不同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得知唐山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生活满意度方面两两相关。具体而言,教学与科研相关系数为,545,教学与社会服务相关系数为,521,科研与社会服务相关系数为,526,都达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且每两个维度的相关都在,01水平上显著。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得以体现和实施,三者尤其是前两者的关系一直被模糊的认识,有重教学而轻科研、重科研而轻教学两大倾向。教学生活满意度与科研生活满意度的中度相关从满意度的视角证明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3 个人背景因素与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第一,高校教师性别与专业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性别对满意度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也对不同性别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无论其总体还是各个维度都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t教学=2.06,t科研=2.22,t社会服务=.09),男性教师的满意度水平远远高于女性教师的满意度水平。一般而言,受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男性比女性自我评价更高,自我效能感更强,在涉及由自身因素导致的专业生活满意度问题时,男性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水平就不难理解了。如教学维度中“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满意,备课时能得心应手”一题,有83%的男性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及完全符合,而只有51%的女教师做了如此选择。76.8%的男教师认为“与同事相比,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加令人满意”,而只有47.8%的女教师持这样的看法。 对科研生活满意度具体题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67.1%的男教师、54.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在研究中,发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并对此感到满意,有70.7%的男教师、42.4%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研究生活比同事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在社会服务生活满意度中,73.2%的男教师认为能在社会服务生活中体验到充实和快乐,而只有45.7%的女教师有这种体验。第二,高校教师学位与专业生活满意度关系。高校教师学位是否对专业生活满意度有影响?本研究对学士学位教师与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差异分析。鉴于本次样本中只有2名博士,故将硕士、博士看做同一类人群,将其与学士学位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平均数做t检验。结果本次取样中学士学位教师与硕博学位教师相比,除了社会服务生活满意度外,在总体的专业生活满意度及教学、科研生活满意度上都表现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满意程度更高的倾向(t总体=-.54t教学=-.13,t科研=-1.98)。但只有科研生活满意度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在科研生活满意度上,比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更满意,这种差异在,05水平上显著。应该说,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对研究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更强的研究能力,能够预知研究过程的艰辛和快乐,对研究赋予更高的价值;而学士学位教师应该说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缺乏主动研究的意识,且唐山市各高校教师的合作研究氛围不浓厚,研究几乎主要靠自己的摸索。另外,经统计发现,学士学位教师只有8.3%的人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研究经费,研究经费的满意度是3.083,而55.8%的硕士博士学位教师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对研究经费的平均满意度是3.486,二者的差异在.05水平上显著(t=.037)。这一切都使得学士学位教师比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在研究生活中具有更低的满意感。第三,高校教师从事专业与专业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运用t检验对从事不同专业的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进行差异分析表明,无论从事自然科学,还是从事社会科学,唐山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生活满意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会科学教师的满意度有比自然科学教师满意度更高的倾向,这使得高校教师总体的专业生活满意度在不同专业上呈现出显著差异(t=2.00,P
4 不同年龄阶段、职称、婚姻状况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情况。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年龄阶段高校教师专业生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专业生活的总体满意度(F总体=2.39),还是具体维度上的满意度(F教学=2.06,F科研=2.22,F社会服务=.09)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专业经历上各有特点。如“80后”年轻教师从教时间不长,缺少专业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专业生活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但他们经历的负性专业生活事件也相应较少,他们思维活跃,自信果敢,不墨守成规,对工作充满热情,报效祖国和社会的心情迫切;由于和大学生年龄接近,他们更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的交往沟通更容易;40岁以上的教师,专业经验丰富,各种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都驾轻就熟,他们思维缜密全面,有的在专业上已具有一定造诣。最重要的是任何年龄阶段的教师在评判自己的专业生活时,其设定标准通常是与其年龄相仿的同行做比较。这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专业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同样的方法应用于不同职称的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发现了同样的结果: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其专业生活满意度水平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F总体=1.87,F教学=1.17,F科研=2.10,F社会服务=1.22)。不同职称的教师专业生活满意度之所以没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职称的升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相应增高,其满意度水平不会相应增高。
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是高校教师的专业生活满意度不论总体上还是在各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t总体=.59,t教学=.72,t科研=.55,t社会服务=.09)。究其原因,年轻的高校教师年龄一般也都超过25岁,即便没有结婚,大多都有恋人,不会因为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对自己产生负性评价,进而也不会影响他们的专业生活满意度水平。
四、研究结论
教学满意[1]度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收获与期望感受和收获的比值,亦即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心理预期的程度。它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是评估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对各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评估监测与研究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昆明市某高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和2011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0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93.33%,有效率95.24%。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每个问题均采用5级Likert标度法[2],给5个评价等级: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1、基本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班级、生源地[3]等;2、调查项目,由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技能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共七个项目构成[4]。
(三)统计学方法:对有效问卷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总体教学满意度情况
应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昆明市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满意度的总体评价情况如表1。
表1显示:该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满意度的总体平均值为3.9996,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值4.00,故可将该校护理学专业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视为比较满意。
(二)各项目教学满意度情况。通过频数分析和综合统计,昆明市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满意度的各项目评价情况如表2。
在表2中,教学满意度各项目评价的总体平均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0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中,表示“很满意”的有120人,占总人数的30.07%;“比较满意”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42.39%;满意度“一般”的有97人,占总人数的24.25%;“不太满意”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2.75%;“不满意”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0.54%。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之和仅占总人数的3.29%,比例很低。
三、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某高校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学生满意度较高。虽然按照“内在标准”做出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因每个人评价标准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测评结果的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学生的评价作为护理学专业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及时性,有助于教学自查和总结,并可为教学调整和改革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志东.《高职院校学生类型与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天津大学在职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作者分别通过网上调查、个人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本次调查的相关数据。本次调查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共27所,调查对象只针对在岗教师(行政人员除外);通过网上调查、个人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回反馈问卷3490份,其中有效问卷3482份,有效率达98%以上,由于时间原因,本次调查没有能够包括民办高职院校和特殊院校的教师。调查详细情况如下:
1.2高职教师满意度调查情况
高职教师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
2.高职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
2.1高职教师对工作本身、住房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满意度情况
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程度、工作胜任感程度、工作取得安全感以及成就感等感受。教师对工作本身满意率为89.2%,不满意率为20.9%;住房条件满意率为65.7%,不满意率为18.58;工作条件满意率为60.9,不满意率为16.1;其中工作本身满意率最高,满意率为49.9%;安全感的平均分最低,仅仅为39.8%,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住房条件期望与实际有一定差距,工作环境相对满意,较多数教师都感觉自己能胜任本职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会存在不安全感。
2.2高职教师对薪酬的满意程度情况
教师对酬金的满意度反映了教师对自己的工资、福利、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培训等。教师对酬金的满意率为56.9%,不满意率26.1%,不清楚为26.1%。其中对工资满意度满意率为42%,对福利满意度为36%,由此可以说明,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非常不满意。
2.3高职教师对学校形象和进修学习机会的满意度情况
教师对学校形象的满意度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学质量、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情况等。教师对学校形象的满意率为68.6%,不满意率为9.2%,不清楚比率为12.6%;进修学习机会满意率为49.2%,不满意率20.3%;其中对自己教学质量满意度最高,满意率为79.9%,管理制度满意度最低,满意率为59.9%。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校对自己教学质量比较满意,而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成见。
2.4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领导和同事相处、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可的满意度情况
其中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满意度为89.5%,不满意为3%,不清楚为5.2%;领导和同事相处的满意率为85.8%,不满意率为8.1%,不清楚为6.5%;得到社会认可满意率为89.8%,不满意为10.9%,不清楚为4.4%。其中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满意率最高,满意率为89%,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满意度最低,满意率为65%。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对自己的尊重较满意,对自己的生活条件不满意。
3.高职教师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3.1合理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薪酬体系
通过本次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高职教师主体是低、高职称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但薪酬较低,导致高职教师满意度较低。青年教师除了感到薪酬低不满,更重要的是分配上不公平,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当前,高职院校的薪酬设计靠职称高低特点,有些教师薪资高,并不是靠实际的教学,科研绩效。因此,对薪酬满意率低的教师可能会选择离职,或离职受到阻碍选择减少工作投入,仅仅只作维持,或在外兼职、谋求第二份工作。为预防上面可能性,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实现高付出、高回报的原则。
3.2继续鼓励教职工、领导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教师对同事、领导之间相处满意度较高。说明高职院校教师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彼此团结。教师们反映,虽然平常工作很辛苦,但是在一起关系相处非常融洽、愉快,这一点应该继续鼓励,发扬光大。
3.3建立有效结构,增强高职教师的安全感
管理者激励员工能力的大小在于实施战略的成功,实施战略活动包含实施的组织文化、建立信息系统、组织结构以及将员工酬金和组织绩效挂钩。注重加强目标质量,减少执行具体规定的任务量,这样有利于校领导在基层教师中收集意见。这等于学校管理者把握方向盘授权与第一线的教师们,使他们各展所长,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学校建设和发展中,使教师们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
3.4完善教师进修教育机制,满足教师培训发展需求
本次调查表明,教师对自己培训发展满意度一般,这一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对教师培训发展和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需要存在反差。学校部门领导不但应鼓励教师自主发展积极愿望还要加大投入,满足教师对本职业培训、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引言
(一)研究对象。以××学院所有教职工为研究对象。
(二)问卷设计。本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学院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称等,用作统计时的分类变量;第二部分是编制的封闭式问卷题目,这是问卷的主要部分。共编制
41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分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完全同意五个答题选项。
(三)样本量的确定以及问卷的回收。本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学院的全部教职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误差限e±0.05,调查估计值的置信度为95%,该校共有教职工N=2000,由于事先没有关于教师满意度的估计,方差取最大即■=0.5,预计回答率为0.8,通过计算确定共发放试卷403 份,回收试卷 382 份,根据筛选原则,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4.4%。对本问卷的题目进行独立T检验,来检验被试者在每个题目平均数上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13题、26题、40题显著性值>0.05,不具有鉴别力,在后续分析中删除。
二、因素分析
(一)因素提取。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素,进行3次因素提取后,得到8个公共因素,这8个因素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134%,对这8个公共因素的命名如下:收入福利、自我实现、工作感受、意见管理、组织气氛、工作培训、人际关系、人事管理。
(二)效度与信度分析。本问卷的公共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203%,说明本调查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对整个量表与8个因素的分量表信度进行计算,经统计分析结果全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0.884,总量表和8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均在0.6以上。本量表的信度系数可以认为己经达到了本调查的研究目的的要求。
三、工作满意度分析及结论
(一)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为从总体上了解被试者的总体满意度和在8个公共因素上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本调查以量表中各个公共因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因素一3.065,因素二3.1175,因素三3.232,因素四3.2825,因素五2.9801,因素六3.096,因素七3.6632,因素八2.7298,总体平均分3.145763。可以看出,××学院教师的总体满意度3.146在一般到较满意之间,偏向一般状态,总体水平较高,说明本校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较高;各公共因素中,收入福利、自我实现、工作感受、意见管理、工作培训、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状态和总体满意度基本相同,在一般到较满意之间,其中人际关系满意度最高偏向于较满意;人事管理的满意度最低;组织气氛在一般到不太满意之间偏向一般。
(二)个人背景因素与工作归属感满意度的关系。为详细了解个人背景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调查分别以量表中的个人背景因素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此来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方差分析结果中,如果Sig.
(1)性别差异: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总体工作满意度和各因素上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具体来说,××学院的男教师在以下几方面的满意度略高于女教师:自我实现、人事管理;女教师在其他方面略高于男教师。
(2)年龄差异:本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收入福利、工作培训上满意度差异显著,50-60岁的教师在收入福利上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教师,30-40岁教师在工作培训上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教师。在总体满意度及其他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3)婚姻状况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在总体满意度及各因素上的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在总体满意度上,已婚教师的满意度略高。具体来说,未婚教师在工作感受、组织气氛和人事管理上的满意度略高于已婚教师;已婚教师其他方面的满意度略高于未婚教师。
(4)学历差异:本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总体满意度和各因素上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在总体满意度上,博士的满意度最高,硕士的满意度最低。
(5)职称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收入福利、工作培训、人事管理上的满意度差异显著,副教授在收入福利、工作培训上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职称的教师,讲师在人事管理上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教师。在总体满意度及其他因素上的差异不显著。
(6)户籍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户籍的教师在总体满意度及各因素上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非本市的教师在总体满意度上满意度略高;各因素中,本市教师在收入福利上满意度较高;非本市教师在其他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7)子女数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子女数的教师在收入福利上在总体满意度及各因素上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1个子女的教师在总体满意度上满意度最高,2个子女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8)岗位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岗位的教师在收入福利上满意度差异显著,行政人员在收入福利上满意度显著低于专职教师和教辅人员。在总体满意度及其他因素上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
四、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建议
(1)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物质待遇。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收入福利问题是××学院教师最重视的问题,是影响教师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方差贡献率为24.669%。实际上收入福利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因此高校要建立公平合理并且有吸引力的分配制度,切实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
(2)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职称和岗位上的教师在收入福利上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学校可以针对有显著差异的不同群体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即分层管理的思想。这样才能使政策的实施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做到有的放矢。
(3)提高工作本身的激励性,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工作感受和工作中的自我实现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是很大的。为此,学校应该尽量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并在财力和时间上给予支持,这样才能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排除后顾之忧。
(4)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年轻教师,尤其是30-40岁的教师,他们各个因素的满意度都不高。因此对他们更应该加以重视,如果他们的满意度一直在较低水平,必将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及时关注年轻教师的自身需求,提高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分析.李微光.程素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76—06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构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远程学习区别于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以其网络化、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独特优势,满足了信息化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的发展需要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远程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远程教育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支撑。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有着现实意义。
一、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成要素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络在我国国民中迅速普及,远程教育革命方兴未艾,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学应运而生。自1999年教育部启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68所试点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1]因此,没有学习支持服务的保障,也就没有成功的远程教育质量。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构成要素是无限变化的,有人认为是二要素说(资源服务、学习过程服务),有人认为是三要素说(学术性质的支持、管理性质的支持和情感性质的支持),有人认为是四元素说(学习者、教师、服务资源和通信媒体)。笔者依照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认为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由一组共同特征要素构成的,包括:学习者、人员服务、服务资源、通讯媒体和服务环境。如图1所示。
1.人员服务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提供者,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咨询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他们根据学习者需求,提供相关的各种支持服务。
2.学习者是整个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核心,是获取多种支持服务的主体。
3.服务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有信息服务、资源服务、设施服务等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
4.通信媒体是保证支持服务运行的基本条件,通过通讯媒体进行同步或异步、真实或虚拟的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人员合一的服务效果。
5.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支,只有为远程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才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理念不断延伸
随着信息知识时代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充电”才能立足于社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远程学习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伴随着技术革命实现了三个根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开拓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转变,以课堂集体面授向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转变。[2]
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有了多样性选择。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应该体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多媒体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开发和发送上,同时要贯穿在远程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服务上。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和教育院校机构转变角色,时刻调查了解学生对象的不同特征,并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放在首位。[3]
三、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目前普遍采用建立远程教育校外教学站点,即校外学习中心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础。由于时间、人力、物力有限,无法针对全国的远程教育进行普查,根据实际能力和研究目的,本研究调查以徐州地区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和教师、管理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的内容,将调查问卷分成问卷一和问卷二。问卷一是学生卷,调查对象是徐州地区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问卷二是教师管理员卷,调查对象是徐州地区参加远程教育授课的教师和远程教育管理人员。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对于学习支持服务项目的编制,本研究根据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和内涵,将调查问卷的项目细化为:学前的支持服务、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服务、辅导答疑的支持服务、情感的支持服务、作业测验与考试的支持服务、实验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等八项。而且,本研究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仅仅只有八个项目,八个项目之间是不断联系、环环相扣的。接着,进行与教师、管理员和学生访谈,根据访谈内容总结编出近50道测试题,对测试题中内容相近的进行合并,整理出20项分支项目。再把这20项分支项目依次分类,作为远程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项目,其中学前的支持服务3项;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4项;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服务3项;辅导答疑的支持服务2项;情感的支持服务1项;作业测验与服务的支持服务4项;实验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2项;设施的支持服务1项。
(二)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处理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选取了徐州地区3所试点高校的校外学习中心,包括徐州工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其中教师管理员卷50份,学生卷600份。问卷采用四个等级的评定法,即同意、比较同意、不太同意、不同意或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收回教师管理员卷36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77.8%;收回学生卷485份,其中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81.2%。
问卷收回后,删除掉回答不完整和不完全符合研究规范的问卷,将有效问卷进行赋值编码,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并采用态度量表的单向评等量表公式:
Fi=■
其中,量表中i=1,2,3,j=1,2,3,4,ai是各个等级分值,nij对应于每个问题达到每个等级的人数,N是总响应的人数(即总共的有效问卷数)。如表1所示。
如果Fi>0.75,说明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如果0.5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差异
(1)在对“学生需要哪些支持服务”的调查中,所有的学习者在入学前都需要注册、登记以及选课方面的支持;学习者对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特别的需求。
学习者认为对学习过程的支持尤为重要,只有2.03%的学习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学习过程是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以及师生之间交互、信息不断传递的过程,课前的预习、学习策略的建议以及教学案例的支持都是课程学习过程的保证。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支持率达到97.2%,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娴熟的学习技巧,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其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支持是学习者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在关于“辅导答疑的支持服务”调查中,学习者认为同步交互更为重要。因为远程学习本身处于准分离状态,为了保证有效的学习,除了组织面授环节之外,师生、生生之间应该实时通过QQ、MSN或组建学习小组、论坛等方式,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远程学习中学习者存在一定的孤独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激励很有必要,认同率达到94.67%。学习者认为作业的提交和反馈交流亦重要。布置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对于下一环节的学习非常重要。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实验实践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在“做中学”,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设施服务是校外学习中心有效开展的保障,调查对象中96.45%都认为非常重要。如表2所示。
(3)在对“学校提供了哪些支持服务”的调查中,学前的注册与登记基本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关注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习者本身的特征、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的目的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大约40%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82.14%的教师同意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大量的支持服务,他们认为,学前、学中、学后的三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保障是取得高效率的基础。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很重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在辅导答疑环节,85.72%的教师都能实现同步交互,与学生通过QQ、在线论坛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
远程学习在师生准分离的状态下,师生之间距离远,感情浅薄,因而作业的提交和及时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的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较少,有的学校在自己的实验基地开展,有的学校在网络虚拟实验室开展,有的学校租用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实验基地,总之,实践性教学开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表3所示。
将师生的调查结果按“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总和进行统计,发现学生对于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程度与目前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着差异。通过表4分析,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学习能力的支持服务、辅导答疑的支持服务、实验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等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特别是学前的支持服务中教师对于学习者取向的判断差异值最大。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教师很少关注学习者个性特征,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趋向把握不准;而对于学习支持,如表中差异栏负值项就证明了“供大于求”这一现状,教师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点,但由于师生之间距离远、交流匮乏、互动少等原因,导致教师的“真情投入”得不到有效发挥。
2.学生对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的支持服务满意度
(1)在对学生关于“入学咨询和注册、课程选择指导”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先分析教师卷中 “关于招生、注册、选课、专业设置、考试等信息,贵校是如何的”,统计结果发现,学习中心每年的招生量逐年增加,学习中心通过网上、电话、信函及广播、电视台、报刊等形式信息;在对教师关于“远程学生在招生、注册、选课、专业设置、考试等信息方面有困惑时,贵校能否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的调查中,85.71%教师都选择能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利用态度量表的单向评等量表公式计算学生对入学咨询和注册的满意度F1=0.804>0.75,说明在学校及时提供帮助的前提下,学习者的入学咨询和注册得到有效支持服务,满意程度很高;课程选择指导的满意度F2=0.733≈0.75,说明学习中心的教师在选课指导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如表5所示。
(2)在对学生关于“学习辅导材料的开放性、教学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对学习辅导材料的开放性的满意度F3=0.672,说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及时发放、公共资源的可利用性和课件的下载满意程度一般;在对教师“关于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贵校的制作和使用情况如何”调查中,大部分学校自己开发制作一些网络课程,大多数课件都是利用其他院校的或购买一些成品;在对教师“远程学生能否方便地使用贵校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各种文献数据库)”调查中,由于技术设施及硬件设施的影响,有时候远程学习者并不能快捷方便地使用自己学习中心的图书馆;在对教师“远程学生能否方便地获取其他学校的数字图书馆或信息资源”的调查中,42.86%的教师认为学生不能方便地获取其他网络院校的数字信息资源。这都反映出学习辅导材料还不够开放,学习者利用起来还存在障碍。
学生对教学信息服务的满意度F4=0.689,说明校外学习中心对教学信息咨询服务逐步重视起来,能够保证学习者方便及时获取教学信息。如表 6所示。
(3)在对学生关于“定期面授辅导”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先分析教师关于“贵校的远程教育所采取的学习辅导方式有哪些”的调查,发现辅导方式很多,包括:集中面授、E-mail、BBS论坛、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而对教师关于“您认为最经济、而效率又高的辅导方式是什么”的调查中,89.29%的教师都认为集中面授最经济有效。而学生对“定期面授辅导”的满意度F5=0.496
(4)在“对作业的批改和反馈”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F6=0.64,说明学生的满意程度一般,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面授,部分学生反映应多布置课外作业;而对“课下辅导答疑”的满意度F7=0.487
(5)在对学生关于“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F8=0.473
(6)在学生关于“当有技术方面的问题时给予的及时帮助与支持”的满意度调查中,其满意度F9=0.663,说明校外学习中心在远程教育院校的支持下不断改进,规章制度不断健全,教师、管理员的网络应用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如表10所示。
(7)在对学生关于“学习中心的软、硬件资源和网络建设情况”的满意度调查中,其满意度F10=0.669。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网站有时打不开,课件传输速度不好,学校应该丰富网络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例如视频点播、多媒体点播、直播课堂、BBS论坛等。如表11所示。
(8)在对学生关于“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满意度调查中,其满意度F11=0.65
(9)在对学生关于“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和情感的问题”的满意度调查中,其满意度F12=0.496。原因为学生面授环节的到课率低,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课下的辅导互动答疑不频繁,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步疏远。因此,每个班级至少应建立一个固定的班级QQ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如表13所示。
(10)在对学生关于“毕业论文与答辩的指导”的满意度调查中,其满意度F13=0.477,说明学生很不满意现状。分析原因发现:有小部分学生报名注册后就再也没有来过学校,平时工作之余也很少主动自主学习;有些条件相对差的学生,定期组织他们网上学习也不方便,再加上家庭负担,导致不少学生中途辍学;学习中心是个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如果学生再不主动联系教师进行论文指导,论文的质量就很低,毕业难度就加大了。如表14所示。
3.师生对学习支持服务开展的满意度
在对学生卷“您对目前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总体看法”的调查中发现:10.6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48.7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 32.2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 8.38%的学生表示“满意”,如图 2所示。
在对教师管理员卷“您对目前贵校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总体看法”的调查中发现:14.29的教师表示“不满意”,46.43%的教师表示“不太满意”, 28.57%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 10.71%的教师表示“满意”,如图 3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情况表示一般满意,对于解决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现代远程教育是开放的,校外学习中心是远程教育院校在各地建设的保障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组织机构,远程学习者从入学注册到教学信息获取,直到论文答辩顺利毕业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是学习者对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评价与反馈。通过调查学习者的满意度情况,可以了解学习支持服务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之处。总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才能有效地解决学习者遇到的各项问题。
四、总结
摘要:
本文通过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高年级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反馈,对于评教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金融英语》在高校的教学质量现状,找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将来《金融英语》的教学工作找到提高的途径,提出相应教改意见。
关键词:金融英语;教学反馈;满意度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发展和加强,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特别是能自如运用金融英语的人才,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灼手可热的优秀资源。基于这样的趋势,笔者就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重点课程《金融英语》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以此了解目前《金融英语》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反馈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实现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1高校《金融英语》的教学现状
1.1《金融英语》的教学特点。
《金融英语》这种专业英语课程既不同于大学英语,也不同于专业的双语课程。通常大学英语主要是针对听、说、读、写等基础的教学;而专业的双语课程是由专业教师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兼用外语和汉语来讲授某一专业知识,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重点还是让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更好的结合。
1.2《金融英语》教学依然过于依赖传统模式。
尽管现在大部分高校的金融类专业都开设了《金融英语》这门课程,其教学模式还是采用教师作为控制教学流程,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纯地单词解释、听写和文章翻译的模式。这样直接导致课堂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思维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此典型的应试教育风格,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堂上没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也使得《金融英语》失去了其专业英语应起到的作用。
2对《金融英语》课程反馈内容的相关分析
为了量化目前《金融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已经选修了《金融英语》课程的121名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了109份。以下对反馈内容做了相应的分析:
2.1大部分学生对目前授课状况表示满意。
见表1,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于目前《金融英语》授课状况是很满意的,其中包括了授课老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对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方式及其在调节课堂气氛,积极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互动等方面。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也是鼓励着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优势,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分析考虑学生反馈的其他信息。
表1学生评价满意度
评价指标满意度好较好一般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维护课堂纪律92.14%100192
讲课深入浅出,有启发性90.41%86332
教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90.78%90283
语音语调正确,语言规范、表达自如91.65%98194
突出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90.53%90265
善于总结语言规律,使学生熟练运用外语90.91%89311
能有效地利用目前教学媒体91.4%95233
评价本课程教师授课的满意度91.16%93253
2.2学生对于《金融英语》课程的反馈意见。
有60%的学生在反馈信息中提到,他们认为《金融英语》上课的原则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金融专业词汇、学会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业文化背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在观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学习英语只注重词法结构、到对实际金融英语应用,重视金融英语文化背景学习的观念转变。
另外,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兴趣需求略有不同,老师在授课方法上可以更加的灵活多样,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踊跃参与教学。有51%的学生认为目前《金融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词汇量不够, 词汇量的大小取决于上课效果。这里所提及的词汇量并不是纯粹的金融专业生词和词组, 其中一部分是课堂上听不懂的常用单词, 但是, 这个问题会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和师生间的相互适应而减少。
3《金融英语》未来教学的启示
3.1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
目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金融英语》课程授课情况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但也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要改善教学质量,第一个手段就是关注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反馈信息,因为良好的交流是提高改善的前提。不管是学院还是系部必须建立和完善满意度调查机制,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可以基于本文的满意度调查模型为范本,通过这种双效的师生沟通方式,从而达到提高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发展机制。
3.2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制定合理教学方案。
认真分析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是顺利进行《金融英语》课程的前提。根据培养方案和具体专业方向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化。我们需要考虑:一方面,当授课对象是不同年纪的学生时,授课内容的难度应该有所区别,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授课时,课程的难度性该各方面相对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面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时,又该注意授课内容的侧重性。
3.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从反馈信息中,我们看到90%以上的学生虽然目前对多媒体使用表示满意(见表1),但是还是有同学提出要求对于多媒体的改善,这也是与学院的发展现状相联系着的。为了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能体现其优势,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提高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如多媒体设备、实验教室设备条件以及相关图书资料及时更新等。另外关注学校人文环境对该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尽可能的营造一个具有浓厚英文气氛的学习环境。
3.4丰富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方式。
应该打破原有的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走出课堂去探寻金融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差距”,确立金融英语人才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按照企业、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去设计培养方案。校企双方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英语语言的运用和国际金融知识的运用实际业务训练和操作。
参考文献
[1]肖健. 高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及启示.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2]李文辉,王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10(1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本院2014—2016年招录的107名住培医师和54名带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在参照文献[26]基础上设计《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性评估——住院医师/带教教师调查表(初稿)》,设计中强调民族地区文化背景和培训环境元素,并在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基础上确定调查表,包括知情同意书、住培医师和带教教师基本信息、对培训的认知、培训的满意度[7]及要求等。满意度评价采用5分制,非常不满意计1分,不满意计2分,比较满意计3分,满意计4分,非常满意计5分[89]。1.2.2调查方法采取住培医师/带教教师匿名填写方式,无须填写姓名等信息,以保证调查公正和客观。对住培医师采取集中填写方式,讲解目的和意义,统一收回。对带教教师由科室领回调查表,组织填写。汇总所有调查问卷后进行统一整理、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07名住培医师中侗族35名(32.71%),苗族43名(40.19%),其他29名(27.10%);男52名(48.60%),女55名(51.40%);学历:硕士研究生4名(3.74%),本科生103名(96.26%);非编制人员69名(64.49%),编制人员38名(35.51%)。54名带教教师中男38名(70.37%),女16名(29.6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名(35.19%),主治医师35名(64.81%);学历:硕士研究生3名(5.56%),本科生51名(94.44%)。
2.2对住培的了解程度
2.2.1住培医师107名住培医师中对住培制度的态度:认为十分有必要43名(40.19%),有必要41名(38.32%),有一定必要21名(19.63%),无太大必要2名(1.87%)。对培训政策了解程度:十分了解13名(12.15%),基本了解74名(69.16%),有点了解20名(18.69%)。对培训各阶段培训内容了解程度:十分了解14名(13.08%),基本了解62名(57.94%),有点了解31名(28.97%)。61.68%(66/107)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自己临床能力提高帮助很大,38.32%(41/107)认为帮助大。认为通过培训对临床住院医师专业的发展十分有帮助者占40.19%(43/107),有帮助者占35.51%(38/107),有一定帮助者占22.43%(24/107),仅1.87%(2/107)认为无太大帮助。2.2.2带教教师54名带教教师对住培制度的态度:认为十分有必要者占77.78%(42/54),有必要者占18.52%(10/54),有一定必要者占3.70%(2/54)。对培训政策了解程度:十分了解者占29.63%(16/54),基本了解者占66.67%(36/54),有点了解者占3.70%(2/54)。对培训中各阶段培训内容了解程度:十分了解者占25.93%(14/54),基本了解者占61.11%(33/54),部分了解者占12.96%(7/54)。
2.3对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观点
2.3.1住培医师(1)对培训内容的看法:107名住培医师中认为应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者占71.96%(77/107),应侧重临床实践者占13.08%(14/107),应解决基层医疗问题者占10.28%(11/107),应加强理论学习者占4.67%(5/107)。(2)对培训结业考试后内容看法: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侧重临床实践病例考试者占40.19%(43/107),认为类似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内容者占32.71%(35/107),应加强临床技能考试者占19.63%(21/107),应开卷考试者占7.48%(8/107)。(3)对能较好地提高临床诊治能力的教学培训方式:认为是示教与实习者占44.86%(48/107),认为是病案分析者占27.10%(29/107),认为是情景模拟与问题导向者占16.82%(18/107),认为是视频教学者占11.21%(12/107)。(3)对规范化培训制度规章制度:认为有必要者占97.20%(104/107),认为有一定必要者占2.80%(3/107)。2.3.2带教教师(1)对培训内容的看法:认为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者占81.48%(44/54),应侧重临床实践、加强理论学习、解决基层医疗问题及对付执业考试者分别占7.41%(4/54)、5.56%(3/54)、3.70%(2/54)、1.85%(1/54)。(2)对培训结业考试后内容看法: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与临床实践病例考试为主者占57.41(31/54),采取闭卷、开卷、临床技能及类似执业医师考试者分别占14.81%(8/54)、11.11%(6/54)、9.26%(5/54)、7.41%(4/54)。(3)对提高临床能力的教学培训方式:认为是示教与实习者占48.15%(26/54),认为是视频教学者占29.63%(16/54),认为是病案分析者占16.67%(9/54),认为是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问题导向者占5.56%(3/54)。(4)对制定规范化培训规章制度:认为有必要者占90.74%(49/54),认为有一定必要者占9.26%(5/54)。
2.4住院医师对医院培训基地的满意度
107名住培医师对带教水平的满意度最高(4.32分),其次为培训内容、培训制度及管理(分别为4.14、4.08分),生活条件满意度最差(2.84分)。见表1。2.5带教教师对医院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带教教师对培训基地的基地设施、培训内容、规章制度及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均较满意(3.85~4.09分)。见表2。
3讨论
3.1对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98.13%(105/107)住院医师和100.00%(54/54)带教教师认为住培制度有必要。81.31%(87/107)住培医师和96.30%(52/54)带教教师了解培训政策。71.03%(76/107)住培医师和87.04%(47/54)带教教师对培训各阶段内容基本了解。98.13%(105/107)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专业发展帮助很大或有所帮助。2/3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临床能力提高帮助很大,对晋升、专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表明民族地区住培医师对培训政策的认知度高,基本了解培训政策,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12]。但仍存在认知的盲区和误区,尚需建立更有效的政策宣传与交流平台,尤其是建立互联网、微信权威的信息平台,促进住培制度的持续发展。
3.2对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观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71.96%住培医师和81.48%带教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应理论结合临床实际;40.19%住院医师和57.41%带教教师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测重临床实践病例;教学方式应以临床示教与实习为主,兼顾视频、情景、问题导向、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这些反馈信息可为民族地区培训基地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整改的科学依据。
3.3对培训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培医师和带教教师对培训制度及管理、培训内容、数学方式、培训效果及带教水平均较满意(3.94~4.32分);住院医师对基地设施评分为3.43分,对生活条件满意度最差,仅为2.84分。总体而言,基地住培取得了一定成效,医院重视基本技能培训和带教教师带教,住培医师表示临床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尚有待于改进和提高。因此,应取得政府支持,加强基地设施建设,提高住培医师对培训的认知;建立以带教资格确认的带教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建立民族地区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和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住培激励机制,给予优秀带教教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精神鼓励,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先进评比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以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1315],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住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Z].20131231.
[2]胡滨.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3,27(8):480482.
[3]高欢,陈安民,王华.我国专科医师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6):404405.
[4]刘冬莹,沈彬,金惠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重点问题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1961198.
[5]黄红,许铁峰,李宏为,等.上海市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7):514516.
[6]蔡永琴,马宏伟,于浩天,等.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的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87889
[7]刘梅,翟帅,程钰钦,等.江苏省某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2):919921.
[8]高丹红,涂师平.对我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4):2327.
[9]石景芬,王星月,王旭阳.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对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和培训管理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3638.
[10]张勘,许铁峰,胡天佑,等.上海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J].中国卫生人才,201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