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的红线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2 15:57: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红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发展的红线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89—02

一、2012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幅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11元,同比增长9.9%。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黑龙江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0.4亿元,同比增长30.1%,2012年年初以来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工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地方投资、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快。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2381个,同比增加821个,完成投资3520.5亿元,同比增长24.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5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全年目标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四)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

2012年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增长23.7%。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760万美元,下降72.9%,占全省的1.6%;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增长33.5%,占全省的69.3%;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增长26.2%,占全省的29.1%;

(五)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155.0亿元,比年初增加1827.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81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62.8亿元,同比增加19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97.0亿元,比年初增加458.3亿元;中长期贷款5427.3亿元,比年初增加608.6亿元。

(六)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2012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

(七)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2012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项,应用技术成果1168项,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增长30.6%;授权专利20261件,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成交金额100.3亿元,增长61.6%。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众多利好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这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下达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缩短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豁免历史欠税;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二)物质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8亿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同比增长3.4%,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位置。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3.7亿元,总量同比增加4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猪牛羊肉产量为180.2万吨,同比增长7.2%;禽肉产量为33.7万吨,增长9.0%;鲜牛奶产量为559.9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为108.2万吨,增长2.6%。同时,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就地加工转换潜力很大。黑龙江省共有1918条生态保持良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水养殖、发电、航运、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也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近几年,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消费需求放缓不利于经济后续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由于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2012年黑龙江省房地产投资势头放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再加上油价不断上涨,给汽车业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9年以来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大大刺激了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但到2012年,此类需求已经得到全面释放,进入了饱和期。综合来看,消费需求减少给经济的后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压力较大。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重工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矛盾。2012年黑龙江省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值的88%左右,而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67%。因此,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压力下,重型化的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外需萎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从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累计1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加上2013年23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

四、稳定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要继续提高种植业比重,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第二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二)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

篇(2)

当前,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保持工业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地控紧、能源趋紧、银根收紧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也要看到这次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适当,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有个滞后期,在此期间,大力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都将有力促进今后县域工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去年以来,各地工业投入有较大增加,这些投入存量的产出,将推动工业经济继续发展。下步,外贸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外贸拉动力将趋于增强。为此,只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县域工业经济仍将持续发展。

二、积极引导,热情鼓励

对部分企业经营者出现的畏难、信心不足等思想情绪,要足够重视,正确疏导。运用多种形式,向他们讲清这次宏观调控的意图和本质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保有压,调整结构,重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讲清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各级政府应对经济环境偏紧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引导企业经营者认清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在宏观调控中寻找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开展挖潜改造,实现降本增效;鼓励企业经营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增强信心,再求发展。

三、抓住机遇,优化结构

宏观调控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机遇,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订,按照“重点行业重点支持、一般行业一般支持、限制行业不予支持、禁止行业不予开办”的原则,把握“有保有压”的产业导向,加强引导、指导,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针对目前生产要素紧缺以及工业投资项目档次较低的状况,切实按照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工业发展,综合运用技术、质量、安全、能耗、投资强度等准入标准来抑制低效率、低水平扩张。重点支持能耗低、产出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四、想方设法,缓解瓶颈

当前要把缓解生产要素紧缺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实施有序用电的各项措施,大力开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工作,鼓励企业自备电源,落实燃油供应,努力减少限电对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要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和闲置土地,挖掘供地潜力,督促企业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征而未用的已供土地,要抓紧开发,无条件开发的要调剂给急需用地的企业;对优质大项目,要以解决农保田调整指标为重点,积极争取,力争早日供地。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协调,落实优势企业、优质项目的信贷资金,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总量,扩大金融租赁业务,合理利用民间资金,努力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五、转变观念,改进管理

篇(3)

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一)平台的开放性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当中,统一、开放式的平台,对我国电气的自动化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IEC61131 标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优化管理程序,还可以不断提高平台的实际应用效率,又或者是缩短编程或者是升级周期,在这些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另外一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工控标准化的平台。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都是采用 windows 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简单,在维护上也更加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其主要是采用 PC 系统,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并能够在各个行业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企业管理者来说,网络技术和 PC 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现场总线与分布式系统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看,现场总线,这主要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通过这种做法,可以将中央控制室内的计算机和PLC 与现场设备进行相互连接。在这一过程中,现场设备的信息将会被搜集和整理,利用电缆传输到控制器当中。而这些都是为了能够解决智能仪器和控制器等方面的通信传递问题。同时,分布式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 PLC、I/o 模块和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可以将输入输出模块逐渐转换成为现场检测器或者是执行器。

(三)IT技术与电气工业之间的结合运用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中,IT 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结合,已经在自动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其采用的网络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环境。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可以切实推动自动化技术和 IT 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能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进一步改革。在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不仅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设备的自动化和系统的自动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对推动自动化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一)建立电气自动化的统一平台

要突破电气自动化的局限性,就需要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通用性,扩大电气工程的适用范围,从而降低企业的技术成本,满足企业多种的需求。此外,建立电气自动化的统一平台可以集中技术、资金与人才等资源,加速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工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通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标准化接口

企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传输,而当前的数据传输基本上还是双向传输,而没有形成网络化传输,无法形成信息共享,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建立通用的数据传输网络,给企业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参考。在更高一层的层面上,建立通用数据传输网络,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统筹优化,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在通用数据传输网络的构建中,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网络的构架;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的适用范围。重点需要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通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企业生产信息泄露,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这一通用网络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高行业内部的交流效率,方便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的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教学较少,而当前在业的人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方面的知识相对短缺,而单纯的依靠知识或技能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项目,因此,就需要更新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级工程师的培养。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吸收国外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选择人才培养的方向。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同步。

三、结语

总之,纵观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整体发展趋势,我们在电气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极为显著的。但是仅停留在这一阶段仍是不对的,它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相比极为有限,我国电气工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尚未完善,并未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行业各个领域,这也将将电气工程特性全面、充分地展现出来。

篇(4)

全会《决定》拟定了未来六七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筑提供了行动指南。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四川重点生态功能区、连片贫困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四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叠合度较高,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扶贫脱困、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等都在这个重叠区交织,加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的相继实施,使这些区域面临着极为尖锐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在经济发达的成德绵地区,聚集了全省六成以上的人口,成都一城独大所承载的人口与环境承载压力、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也同样面临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而且,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对民众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大于人口稀少地区数倍,调整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多、资源环境约束更强。可以说,我省不同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均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点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决定》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内涵,即生态红线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以及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红线是指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生态红线也就是严格的生态保护之意。在生态红线制度建设方面,四川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生态功能区面积大、比重高、涉及人口多,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是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红线制定之后,仍然需要严格的制度管理,需要建立监测网络或监测平台、分级管理的长效机制。而且,无论是哪一条红线,最终会影响到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发展,这就需要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需要构建污染治理制度与交易市场,以及区域考评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之后的考评制度。这些,都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内容。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篇(5)

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是重心,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土地的生态功能,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如何做好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其中生态红线划定是关键,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我国现有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天然林、湿地以及草场等做好开发工作。严格划定生态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地,缓解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站在整个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是综合了地球中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动植物、水文、气候、地貌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人类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对我国进行土地规划有了限制。土地是整个环境的自然产物,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前,土地资源就已经存在了,土地资源本身就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在生态的角度上,土地是由土壤、水文、岩石以及地貌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土地的生态性质也是其自身和环境共同展出出来的特质,环境作为土地利用的一项关键因素,也就意味着土地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密不可分。

(二)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1、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行为,把土地作为一种应用对象,利用土地自身独有的特质,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提供经济活动的可能。这一过程也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价值、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土地利用的途径一般是进行广度的扩展和深层的挖掘,通过这两种途径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对生态环境的利用,由于其强度和方式的不同,给予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影响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土地利用决定环境的质量。土地资源与环境之间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增加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涉及到环境的影响,例如,地球上的耕地并现有的城市建筑所取代,给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土地的功能日渐复杂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了整个环境的质量。

二、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生态红线的划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土地除了拥有土壤、气候、水文、地貌以及生物等自然要素外,更是与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是人类居住、栖息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中,土地资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自然的经济综合体了,而是转变成为了拥有巨额价值的社会资产。我国土地资源表现出了极大的财富价值,进行土地开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冲动,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发、无序开采,使得我国土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土地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资产,土地资源不仅仅属于现在的我们,更属于后代,想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余量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不是意味着生态红线区域内受保护的土地资源不能够为其所在地的居民提供经济价值。而是说一个区域独有的土地利用格局,更好的展示出了该区域生态系统自身独有的生物和物理属性。整个区域社会经济格局也在充分展示着这一区域本身的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特点。尽管说生态红线的划定作为一种生态红利,会让当地的居民失去部分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其利用绿色产业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重要的是实现了我国生态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共赢。利用生态红线的划定为我国构建了一个可续有序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空间布局,更为我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制定出了该区域合理的管理策略,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进行明确的限制,推动了今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个经济的长期稳步前进。

三、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是对土地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需要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基础综合的调查,并全面考虑现在以及未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的需求,在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程序并进行科学的管理。

在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时,要坚持好三项原则,首先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环境的安全在多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土安全和人身财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我国现有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那些需要严格保护的土地资源必须纳入到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内。

其次就是要突出生态红线的强制性。一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对红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其开发的限制,土地自身具有的资本潜力和投资价值,吸引着人类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加重了土地资源自身环境承载力。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现有的程度进行生态红线的划定,并给予生态红线较强的法律效力,让所以想要进行保护土地资源开发者都望而却步。

最后就是要兼顾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财产,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人类社会系统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做到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也满足人类的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

四、结束语

十报告中提出,要讲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心,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相融合,确保环境保护制度。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两者本身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尤为必要。

篇(6)

落实“三条红线”提出的要求和任务,首先需要复合型人才和科技进步。这种复合型人才既要懂自然科学,又要懂社会科学,能够把流域管理和区域发展相结合,还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理论观点。

篇(7)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土地已经过度非农化,目前的建设用地总量已经足够多了,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减少耕地来继续扩充建设用地。简单算算账,就能说明问题了。在总量上,仅到2005年年底,全国的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3.9亿亩,交通运输用地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0.54亿亩,大数已达到4.8亿亩。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在人均数量上,即使按全国16亿人口高峰估算,现阶段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已接近200 平方米,这几乎是国家制定的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的最高指标的两倍!

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吧,2002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富国,日本的GDP相当于包括原东盟五国、亚洲“四小龙”(扣除对新加坡的重复计算)、中国、印度在内的10个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GDP总和的1.6倍。而日本仅用4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土地,创造了其巨额GDP的90%。还有新加坡,人均土地仅有0.3亩,但2004年的人均GDP却是我们的24倍;瑞士人口密度是我们的5倍,却依旧是世界五大富国之一。相比这些国家,我们的建设用地哪里存在不够的问题呢?

如果说日本、新加坡、瑞士国家的发展事例不足为证,那么,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人多地少的矛盾都比中国紧张,也没有不断扩张建设用地,经济总量却居于世界前列,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人家是在合理用地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发展,难道我们不应当从中受到深刻而有益的启示吗?

从过去的经验看,把建设用地的盘子无节制地扩大下去,并不能对经济发展带来好处,而只有带来对土地的浪费和破坏。看看吧,某省会城市目前只有200万人口,规划却提出一个1000万人口的用地规模;某城市当前建成区近125平方公里,却又挖空心思另圈150平方公里建设新城区;还有,据说有183个城市要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知用地盘子要做得多大、多可怕......

篇(8)

保增长主要是拉动内需项目落地,保红线就是18亿耕地红线不能突破。保增长是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大局;保红线是基本国策,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展“双保行动”,就是要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使保增长的措施更实、更快、更有力;就是要通过更加严格规范的措施,确保扩大内需项目走得更稳、更实、更有序。“双保行动”将有助于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针对我县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双保行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首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力研究破解用地难的对策。我们国土资源局要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性,全面学习理论知识,深入基层调研,彻底解放思想,积极破解用地难题。一是要科学编制规划,留足发展空间。新一轮规划修编对我县今后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通过加强和省厅、市局的联系,做好规划的技术调整,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二是要大力挖潜,盘活城区存量土地。通过实施土地储备计划,摸清土地存量家底,适时推出部分存量土地,保证用地需要,并加大旧城区的开发与利用,通过“退二进三”战略、招商引资战略,破解用地难题。三是尽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为全力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XX发展战略,我们局要积极向省、市沟通汇报,千方百计争取省、市对XX县建设用地指标最大限度地支持,促使申报项目用地及时通过审批,尽量满足了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其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力研究破解耕地保护难的对策。我们局要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突破口,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要通过对村庄的集中整治,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并且要使我县连续十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有盈余的目标,确保耕地红线目标在我县的贯彻落实。土地整理实施后,农田质量标准、基础设施配套标准以及集约化、机械化、水利化水平等均应达到全省最高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是农田要集中连片,区内无零星分散建构筑物、无废弃地、无闲散地;二是田块要平整、规则,满足自流灌溉坡度要求和农业机械化耕作需要;三是水利设施要配套,农田排灌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完全自流灌溉,满足当地农作物需水量要求;四是田间道路通达,布局合理,项目区农民通行和下地耕作方便,满足耕作和田间管理需要;五是防护林网要配套,主干路、沟、渠两旁均要营造农田防护林。

篇(9)

1引言

当下城镇发展大多走粗放扩张、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以资源环境的不可逆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我国逐步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做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内涵,其实现也需要多维的理念、政策和途径,以生态文明审视、引领、支撑、调控新型城镇化并最终实现二者融合无疑最具紧迫性[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的生态环境保护章节提到“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耦合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姚士谋等[3]从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保护2个角度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新越等[4]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8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孙晓冰[5]从低碳生态角度研究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在株洲市域城镇布局规划中,笔者尝试从生态红线管控、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三个方面对株洲市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判别现状城镇的生态约束强度,以生态约束为依据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的分区管控提出建议。

2 生态红线划定

生态红线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6],判别株洲现状城镇生态约束强度首先需要明确市域生态红线边界。将位于城镇发展边界之外,具有保护城市生态要素、维护城市总体生态框架完整、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等功能,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划定为生态红线。

根据株洲市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等,在市域层面划分出10种生态红线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高生态敏感地区。这10种类型的生态红线之间可能会有交叉,但基本覆盖了株洲市域生态最脆弱最需要保护和生态价值最高最值得保护的地区,对于红线类型重叠地区的管控按照其中管控要求较为严格的实施。

株洲市生态红线控制区总面积约447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市区东北地区、醴陵北部地区、株洲县南部军山地区、攸县酒埠江地区、茶陵云阳山和东南地区以及炎陵县的山地区。

3 生态约束判别

根据株洲市域生态红线空间分布、生态治理区空间分布、生态资源空间分布,以乡镇为单元判别市域各乡镇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保护压力,识别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生态资源特别丰富的生态重要型乡镇,从而为市域范围对于各乡镇的发展重点是保护性开发还是开发性保护提供依据

3.1生态红线约束

生态红线面积越大的乡镇,其生态约束也越大。根据市域生态红线划定结果,株洲市生态红线总面积2925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6%。判定生态红线内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乡镇总面积50%的乡镇为生态红线保护重点乡镇,此类乡镇应加大生态红线保护力度,处理好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此类乡镇市域共35个,包括大京乡、官庄乡、洲坪乡、丫江桥镇、八团乡、三河镇等。

图 2乡镇生态红线比例图 图 3 生态红线保护重点乡镇分布图

3.2生态治理约束

既有的城镇发展模式已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激烈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亟待整治。株洲市区清水塘等地区长期以来受重工业型产业结构影响存在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攸县在采矿业高度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采矿后矿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这两类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株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亟需治理。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和矿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范围,判定这些生态亟需治理地区的面积超过乡镇总面积30%的乡镇为生态治理重点乡镇,这些乡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既已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此类乡镇市域共桃水镇、黄丰桥镇、峦峰镇3个。

图4乡镇生态治理区比例图 图5 生态治理重点乡镇分布图

3.3生态资源约束

生态资源是城镇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生态资源丰富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是株洲市最重要的三类生态资源,株洲市水域总面积627.37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耕地总面积。判定水域面积超过乡镇总面积8%的乡镇为水环境重点保护乡镇,此类乡镇市域共10个,主要是湘江两岸乡镇和酒埠江镇;森林面积超过乡镇总面积80%的乡镇为森林资源重点保护乡镇,此类乡镇市域共20个,主要有醴陵北部官庄乡、株洲县南部龙潭乡和凤凰山林场、攸县东部山区乡镇、茶陵部分乡镇和炎陵南部大部分乡镇;耕地面积超过乡镇总面积40%的为耕地保护重点乡镇,此类乡镇市域共11个,主要分布于株洲县、醴陵市、攸县和茶陵。各类乡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相应生态资源的保护。

以上述三种乡镇生态板块划分方法为依据,将生态红线保护重点乡镇、生态治理重点乡镇、水、森林、耕地三种生态资源保护重点乡镇整合到一张图上进行重新梳理和分类,判别出市域生态价值最高和生态最脆弱的17个生态极重要乡镇,这些乡镇建议把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保持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开发性保护为策略,发展生态型产业。这17个生态极重要乡镇包括醴陵市的官庄乡;株洲县的王十万乡和龙潭乡;攸县的柏市镇、黄丰桥镇、峦山镇;茶陵的八团乡、潞水镇、桃坑乡;炎陵的十都镇、石洲乡、大院农场、下村乡、中村乡、平乐乡、龙渣乡镇。

4结语

生态文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约束强度判别影响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

本研究从生态红线管控、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资源治理三个方面为依据提出株洲城镇布局的分区管控要求,其中生态红线面积超过50%的乡镇为生态保护重点乡镇;生态治理区面积超过30%的乡镇为生态治理重点乡镇;在生态资源方面,水面率超过8%的乡镇划定为水环境保护重点乡镇,林地面积超过80%的乡镇划定为森林保护重点乡镇,耕地面积超过40%的乡镇划定为耕地保护重点乡镇。综合上述因子分析,判别出株洲市域15个生态价值极重要的乡镇,在发展模式上建议把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放在首位,以开发性保护为策略,发展生态型产业。

本研究提出了城镇布局规划中生态约束判别的理论和技术框架,可以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布局如何引入生态约束提供一定的借鉴,但判别方法中的比例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641-647.29-36.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Z],2014.

3姚士谋,张平宇,余成.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34(6):641-647.

篇(10)

1.隆街镇概况

1.1 地理位置

隆街镇位于连平县西南端,东经114°21′,北纬24°10′,东与田源镇相接,北与溪山镇、陂头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毗邻,南与新丰县交界。105国道,隆街河在境内南北贯通,北距连平县城23公里,南距新丰县城22公里。

隆街镇平均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34.2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343个自然村,2003年全镇总人口约47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0人,城市化水平11.60%,人口平均密度为200人/平方公里。

1.2 镇区建设现状

隆街镇建成区基本上是依托旧105国道和新105国道两侧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00人。建成区大致可分为“两片、一带”;“两片”即在隆街河南岸的旧区及北岸开发的新区;“一带”即沿新105国道两侧开发建设的新建筑带。

2.隆街镇体系规划

2.1 村镇体系调整——并村

隆街镇目前乡村规模偏小,农村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为了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有必要对一些村落进行整合,即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对现状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差、发展潜力不足的村进行充分的调整,以保证农村居民点必要的规模效应及辐射范围,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区位资源等因素,本次规划并村原则为:

(1)经济发达乡村带动贫困或经济欠发达乡村;

(2)合并的乡村应在地域上相邻,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区划调整应充分发挥组团中心的作用,并与服务设施的集中设立配套相一致;

(4)措施应按照分期分批,逐步调整的办法实施。

2.2 城镇等级规模与职能结构

根据现状调查,结合各村人口,农村经济总收入及用地情况进行分析,对各村进行发展预测及比较。规划按镇域各村的现状人口规模及在区域中的地位,以人口规模预测为基础,经综合平衡,分三个等级确定村镇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

(1)中心镇区

Ⅰ级城镇中心,发挥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商贸、信息中心的职能,以第三产业为主要职能,积极发挥中心镇所具有的全面服务及带动作用。

(2)中心村

《参照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结合隆街镇域的具体特点,确定镇域农村居民点中心村的选择与发展,综合考虑镇域内各村的区位、人口规模、交通通信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实力、人均收入及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和各村发展潜力评价等因素,或在产业资源、旅游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规划选择百叟、沙心、贵岭、沐河、长沙、岑告为中心村。中心村主要作为乡村集贸中心、物质集散地和集中居住地。

(3)一般村

其它村庄为一般村。包括龙埔、东坑、古石、径头、沙圳、双头、三坑、梅洞共八个村。

2.3 规划结构与产业布局

根据镇域各村的交通、资源条件和现状发展水平,规划提出“一个中心、二个经济片区”的经济构架。

一个中心:镇区中心,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商业服务中心。

二个经济片区:南部经济片区和北部经济片区。

南部经济包括沐河、龙埔、百叟、岑告等村委会,以镇区为中心,发展加工工业、高技术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要职能。

北部经济片区包括双头、沙心、长沙、沙圳等村委会,以沙心为片区中心,主要发展产业化林业基地,发展药材种植业,以第一产业为主要职能。

3.道路系统规划

3.1 对外交通规划

目前,镇区对外交通为公路交通,即主要通过105国道与区外联系。考虑到经济建设因素,近期105国道镇区段沿用目前线路,随着隆街镇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张,大量的过境交通穿越镇区中心,将不利于105国道两侧组团间的紧密联系,也不利于镇区向东侧发展。因此,远期规划将105国道镇区段移至隆河隆东组团的东侧,让过境交通从镇区边缘经过,其镇区段规划控制红线宽为50米。

3.2 城市道路规划

(1)规划路网结构根据地形和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形成“二轴+环路”并以此为骨架,形成格网型路网。

二轴:指105国道镇区中心段和隆街大道(暂名), 规划控制红线宽为42米。

二环路:一环指包括镇河南片区的外环;二环指包括隆街大道和立新公路(镇区段)及改线后105国道镇区段的滨河路组成镇区大外环路。

(2) 根据镇区交通的不同要求,并根据国家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将镇区道路分为三级:主干道(交通性主干路和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主干道:以交通为主,部分兼有生活,主要承担镇区内各发展组团的交通联系,集散交通。主干道间距在500米—800米,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32米,道路断面详见表:道路断面汇总表。

次干道:以生活为主,是联系主干道之间的辅干道,广泛联系规划区各组成部分,集散交通,设计时速为30公里/小时,红线宽度24米。

篇(11)

新常态不是人为设计,因此并没有旧常态

新常态的“新”是指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其表象为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换挡期,即由原来的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本质是由一个“非常态”发展的模式转换到一个“常态”发展的模式。因此,中国以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旧常态”而是“非常态”。这种模式的转换,在目前这个时期到来,是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所内生触发的,是倒逼出来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主要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生态环境的倒逼,二是能源供给的倒逼,三是产能过剩的倒逼(世界需求减少因此表现出来产能过剩)。因此,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罗伯特・索洛1956年发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提出了索洛模型,该模型已经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基准模型。1987年索洛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模型揭示了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奥秘。主要结论是“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依靠投资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高速度增长,但由于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经济最终要减速,最后增长速度将收敛为零;如果发生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速度最终将收敛于技术进步速度。”这种技术进步速度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速度,经济学上称为均衡发展速度,我们现在成为“经济常态”发展。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表现出来只有3%左右,实际上就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基础设施和人均资本存量还不完善和不高,因此,依靠投资获得中高速增长还有一定空间和时间,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更远的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还会进一步降低,最终收敛于技术进步的速度。

经济新常态并不是经济危机阶段性的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是一种经济危机的表现,因此可以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和渡过。我认为这是将经济的短期和长期问题以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发展措施相互混淆,混为一谈。新常态是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换,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因此不能够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恰恰相反,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发展的换挡期提前到来,正是2008年以来实施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因此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不解决问题,该药方就像给一个吸毒的病人开出的药方一样。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下政府的作用

最近笔者作为自治区发改委的咨询专家,参加了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的论证工作,感觉从政府到课题承担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非常态”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就是存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政府比市场聪明,能够知道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规划和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最近到企业调研,深刻认识到,不但政府不知道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企业家往往也很迷茫,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依靠企业家的试错和创新并且由市场检验来确定的。因此,在新常态下政府避免过度进行产业规划和增长速度规划(增长速度只能是预期指标),要建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的理念。要深刻领会中央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基本思路。以笔者的理解,以7.2%左右的GDP增长速度为底线,低于底线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目的不是保增长速度而是保就业;红线是3.6%的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高于此时,启动稳健的货币资产。在底线和红线的区间内,政策定力是“稳中求进”,但要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稳”是指经济增长还要依靠投资但不能依赖投资,投资主要面向基础设施的短板、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进”不是保增长速度,而是指突破性改革,以改为进,最主要的改革是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打破垄断,减速行政干预,发展教育,促进技术进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新供给主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