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教学的原则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1 15:03: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教学的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教学的原则

篇(1)

大学英语教育导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策略

更新观念。首先我们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树立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保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合适的交际地位。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扎实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外语的学习。钱钟书、林语堂、南怀谨等就是学贯中西的典范。

修订大纲。应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清晰地界定“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明确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要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并对各层次的学习者都要提出正确运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相关要求。应该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把出现频率高的相关词汇和表达纳入大纲词汇表,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人员从各个方面增加有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分量,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使学习者在涉及本国文化表达时能够得到更多指导。考试是教学的风向标,可以指引教学方向、反拨教学内容。大学英语各级各类考试应该把考察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母语文化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它可以检验文化教学的成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从而使外语教学管理部门、外语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和体会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我国英语教学现有的课程设置很难体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到系统整体学习的英语课程。可考虑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加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中国文化必修课课程,在英语专业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二年级开设现代汉语,三年级可设汉语语言学。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尝试开设双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概论课”、“中西方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引导学生领会中西文化差异,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此外,学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导人中国文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如以课外作文的形式有目的地训练学生们用英语表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以课外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文化教学素材的收集、话题讨论、问题的设计等工作;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文化资料,运用已有的文化知识去识别和解释跨文化交际中有可能被误解或忽视的交际失误现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热情和主动性。

精心编选教材。教学以教材为蓝本,同时教材也是反映教学模式的载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学习者的需求,英语教材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将目的语文化与我国文化加以对比。针对学习者的目标,确定教材的文化内容。比如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教材可以增加一些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介绍;在中高级阶段教材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容,同时把成语、俗语、谚语等反映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的词和词汇以英语的表达形式编入教材,避免师生自行传播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编写大学英语阅读类教材时,应该注意将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纳入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教材时,应该设置一些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话题,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涉及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英语材料,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有实际意义的语言输出。

提高教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主体。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其言传身教的作用极大。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导入母语文化教学,就一定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培训学习,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母语文化渗透意识,并能清醒地认识到运用英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使其自觉成为学生的领路人。通过培训学习,巩固和锤炼教师的汉语语言文化功底,拓展其文化研究领域,确保在多层次高水平上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

差异对比原则。着重差异对比原则是可以合理减少学生在学习中文化冲突和障碍的重要方法。其实,人类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其相异之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应该将文化差异对比原则运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比,因为交际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体系的重要载体。

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文化内容应该是建立在与课程内容有机相联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同教学内容相黏合,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易行、行之有效,切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

循序渐进原则。中国文化渗透和任何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与语言教学各个阶段相适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导人的重点、方式及分量,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并注意导入时不转移英语语言教学的核心,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框架,力求在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两者中间寻找动态平衡。

系统性原则。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国文化也不例外。零零碎碎地了解无法达到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也就无法接触文化的本质问题。教师在文化导人过程中必须树立从宏观着眼、微观人手的观念,并系统地给学生输入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的各个方面,把握教学的重心,避免在文化导人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混乱倾向,让学生形成相对立体的完整的汉语文化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实用性原则。文化导入要注意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为交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悉心体会。

篇(2)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41-03

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学习者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而且很难进步。一些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要么讲很蹩脚的英语,要么讲很流利的英语,但还有第三种可能,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流利的蹩脚英语”。对于这类表达,以英语为母语者通常没有太大的理解障碍。这些学习者通常可以用他们有限的英语非常快速且滔滔不绝地表达。语言学上认为这些学习者在目标语的学习过程中被石化了。Selinker用僵化一词来指称语言学上妨碍二语习得者掌握目标语语言规范的抵制因素。

一、僵化及僵化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虽然僵化现象引发了研究者的兴趣,但对于僵化的本质大家却看法不一。Selinker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关于僵化现象的研究一片混乱,并认为这种现象源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足,现有的研究角度过多,缺乏统一的定义。Selinker在研究中指出,几乎没有哪个二语习得者可以完全掌握并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只有5%的二语习得者可以继续发展并形成母语者掌握的心理语法。大多数语言学习者在中途就停滞发展了。他用“僵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即非目标语形式在中介语阶段发生了固化。鉴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数量,但又远离英语使用环境,更容易发生各种僵化问题,因此,研究这个现象对于中国英语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朗文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词典这样定义僵化――某些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一个人说话或写作时的固定方式。发音、词汇用法、语法等方面在二语或外语学习中发生固化或僵化。语音的僵化则进一步构成一个人的口音。在Selinker看来,僵化现象是讲某种语言的人在中介语中趋于保持的与某种与目标语相关的语言规则和子系统。不论他几岁、接受过多少目标语教育,都会在语言表达中显现僵化结构,而且还会在似乎已经改正之后再次出现。这个定义指的就是故态复萌。Ellis指出这种重犯错误是学习者语言学习发生僵化的结果,这意味着无论改过多少遍,学习者都会重复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虽然他们没有交流障碍,但离掌握地道英语的目标还很远。这个过程导致了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目标语的初级阶段的停滞。Selinker和Ellis所说的这种故态复萌和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停滞就是僵化。僵化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者会被困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不能前行。有许多内在和外部的因素会造成学习者被困的情况,本文将主要讨论文化适应性这个外部因素及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研究者用不同模式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僵化的发生。Vigil和Oller在1976年提出了一个早期模式“交互作用模式”。他们认为学习者在对话中获得的交互修正反馈对僵化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某些反馈会激发学习者主动调整他们对二语知识的理解,有些反馈则作用不大。第二种模式是Selinker和Lamendella在1978年提出的“生物模式”。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比其他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规范过程中有更强的生理上的僵化倾向,甚至还提出了神经发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个模式认为僵化是永久性的,因为那些影响语言学习的负面生理因素完全不受学习者控制。第三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模式是Schumann在1976年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Ellis认为这个模式就是指那些决定说话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让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对方的语言表达相似或相异的社会因素。韦氏大字典则把文化适应性定义为个人或集体通过适应和借鉴其他文化特征而做出的文化方面的调整。僵化往往出现在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适应性终止之时。所以,这个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二语习得者对目标文化和其他文化层面,如、价值观和习俗的理解、接受度和适应性。因此只要文化适应的过程进展顺利,这个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被消除的。除语言输入外,语言学习还受学习者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使和作用。僵化有可能是学习主体对输入信息的加工不利,也有可能是学习者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差距过大的结果。可以说,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僵化,就要尽量缩小学习者和目标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已经意识到,语言的形式和使用均能反映这门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所以单是语言层面的能力并不足以说明学习者对这门语言掌握的水平。学习者必须明白,在母语中被接受并认可的语言习惯在目标语中未必会被接受。与那些本族文化与目标文化差距不大的学习者相比,本族文化与目标文化在社会和心理上距离较远的学习者会更早出现僵化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交流目的,语言的使用必须和恰当的文化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英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许国璋教授在1988年第一次探讨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英语教学的关系。之后,胡文仲、邓炎昌和刘润清三位教授也先后出版了阐述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文献。但是这场关于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在学术界以外产生多大影响。直到今天,在真实的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的重点仍然是词汇和语法。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测试题来评估。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依旧被无情分开。所以当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一个中国人说:“你跑得像狗一样快!”和当一个中国人对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You look much younger than your age!”时,听话者都会觉得是被侮辱了。Wolfsen认为在与另一个语言集团交流时,对方往往不会太在意你的语音和语法错误,但触犯交际原则的行为却会被视为非常没有教养。因为母语集团一般意识不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更何况,中文文化和英语文化差别是如此巨大。如一个中国人要提一个要求,他会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背景暗示要求。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表达更趋向直线型,他们会用:要求背景要求确认的表达方式。语言不仅是文化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反映着文化。没有文化知觉性和适应性的二语习得者更容易发生由于心理差距和文化冲突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语言僵化。所以学习外语就意味着要学元文化,英语课堂应该大量引入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际信息的内容。既然社会与心理距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那么我们将如何平衡两种文化,最大限度地适应新文化呢?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原则

美国国家文化能力中心把文化定义为融入在一个民族、种族或宗教群体身上的一切关于行为、思想、交流、语言、生活实践、信仰、价值观、习俗、礼节、礼仪、互动和参与的规则、关系和恰当行为的,并会世代传承的东西。文化内涵之丰富,绝不可能通过听几个关于节日、民歌和风俗习惯的讲座就能学会或教会。英语教师要把文化知识和交际信息当作一个长期的内容来教授,坚持学习外语就是掌握二元文化的理念。首先,教师不应该对任何文化有歧视心理,文化知识应该被用一种客观、不作价值判断的态度传递给学生。Kramsch甚至提出了“语言学习中的第三种文化”概念,认为第三种文化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创造、探索和反思本族与目标文化的中立空间。此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典型的目标语的使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目标文化有的,但学生不熟悉的现象或想法让学生在必要提示和背景信息的辅助下进行信息的学习和添加。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Ellis还指出学习者不仅是社会情境的受体,他们也是主体,他们会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文化从来都不是绝对或单一的。学生有权观察和探索文化现象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次,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二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包容异文化,明白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享有共同的需求、权利和责任;通过经历各种文化冲突,不断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形成对新文化的适应性,并最终并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态度。教师还应该多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引导学生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面对和解决文化差异,这种文化适应的结果就是加强和深化学习者的文化多样性理念。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文化交际活动要和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教学策略来设计课堂活动:

(一)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构建融入机制。真实的语言材料来自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真实的文化环境。在解决完所有语言层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探讨材料中体现的文化现象、原则和价值观。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眼神、手势等这类非语言信息,并解释其文化内涵。最后,学生还应该独立分析和辨别新文化中的规范和行为,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最有效的交际方式。

(二)让学生作为文化信息的来源,构建参与机制。云南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大部分学生都有与来自不同文化和方言背景的人打交道的经历,或者说他们有获得其他文化信息的更便捷的渠道。虽然少数民族文化不是英语课堂的目标文化,但这种遵守和尊重其他文化的方式有利于二语习得者培养良好的文化知觉性和敏感性。

(三)大量引入文学作品,构建观察机制。文学本文一直被认为是涵盖这个语言群体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精挑细选的文本是启发学生主动观察来自不同文化人群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和如何看待外部事物的最好载体。文学文本与电影相比有着更为细腻和更大的观察和探索空间,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同感和共鸣。教师还可以引入文本对比机制,选取内容体裁相似或相近的中文文学文本,从细微处入手对二者进行文化和表达方式上的类比和对比,学生会更容易建立感性认识。

(四)组织角色扮演,构建体尝机制。角色扮演是一种最有效的体尝机制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失败事例的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鼓励学生从这些表面上看上去没有问题,实则体现了文化僵化的阻碍作用的交际事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主动改正问题。

这四种教学机制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图1中的模式呈现:

图1 文化交际能力课堂培养模式

总之,和生物模式中不能根除的僵化相比,文化适应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通过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去除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信守无偏见、包容、平等的文化交际原则,采用融入、参与、观察和体尝机制来(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42页)设计课堂,把语言教学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自发地去适应目标文化,开脱视野。二语习得者只有同时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文化规则,又能保持并审视自己本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9-231

[2]Selinker,L.Han Z.H.Fossilization:What We Think We Know[M].Department of Applied Linguistics. Birkbeck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1996.

[3]Ellis,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4-42

[4]Vigil,N. A. & Oller, J. W.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J]. Language Learning,26,1976:281-295

[5]Selinker,L.& Lamendella,J. Two perspectives on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learning[J].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3,1978:143-191

[6]Schumann,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26,1976:391-408.

[7]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

[8]曲政,俞东明. 功能语体・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3(3)

篇(3)

从目前声乐教育界的现状来看,重技巧轻理论、重教学轻实践、重经验轻科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声乐人才的培养。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声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原则之一。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重视声乐理论的讲授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逐渐养成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全面、透彻地理解理论。声乐理论的意义是指导声乐艺术的实践性活动,声乐艺术实践就应当是对歌唱经验、歌唱技术、歌唱表现的理论总结和不断实践与练习。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就是能够证明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一种判断。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科学的,教师所运用的方式、所做的论证和范唱是科学规范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为将歌唱的感性经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教学思考,不断探究和总结声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合乎嗓音科学发声规律的演唱、训练方式开展歌唱教学活动。我们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借助科学的方法、途径、手段和规律,合理、系统地开展嗓音歌唱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务必强调科学性,离开科学性就无从谈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的原则

声乐课教学内容包括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和声乐舞台实践三大部分。在声乐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声乐教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声乐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人类传承的特殊活动,是学生认识声乐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演唱技能的重要保证。

(一)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原则。

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统一的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声乐教学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反映。作为声乐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要将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声乐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逻辑思维发现问题。

(二)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思想性与艺术性原则相结合是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声乐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由音符和文字的有机结合,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训练价值较高的中外声乐作品做教材。通过声乐教材歌曲的演唱,可以使学生体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健康的思想感情、鲜明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思想性寓于艺术性之中,即“寓教于乐”,从而达到艺术教育所具有的道德教化功能。

三、教学目的上要坚持的原则

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演唱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声乐人才,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教学任务是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研究歌唱语言的表达方式,研究歌唱技巧与舞台表演的关系等。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以及音乐的综合基础知识;能胜任各种表演形式的演出活动。要实现教学目标,在启发性与自主性结合的原则下,还需要坚持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原则。

(一)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原则。

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基础音乐教育的领域.还是社会各个行业中。都需要全而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声乐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声乐技艺和技巧,更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形体动作、声乐审美等,还要培养学生的组织编导能力,化妆服装设计能力等。

篇(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对话的方式、方法,“话题核”的确立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

而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应试教育,轻素养教育;强调分数,轻视学生能力,其弊端多多。新课程标准的出现,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福音。于是,在语文新课程的形式下,新的教育理念犹如一缕春风,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眼下,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优质课中,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讲、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毋庸质疑,这样的课堂,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轻松与自由。但是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有过分注重形式的倾向?是否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是否达到了“合作探究”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启迪学生心智,培养思维品质的效果?笔者认为,语文课在追求轻松活泼的同时,要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让学生沉入文本,同作者对话,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以便为下一步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打下基础,也就是为真正的“合作探究”创造前提条件。

怎样才能进行真正的“合作探究”,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学生的阅读经验积累、学生在合作方面的经验积累、教师的“加热”水平等等。而现实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对文本解读中往往呈现的是多元的解读方式,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事实上,任何文本都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境下创造出来的,都具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即只有一个“真正的哈姆雷特”。因此,所谓的“合作探究”应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个文本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完美结合。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教师首先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灵活地驾驭课堂,创设课堂情境,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平等对话”,而事实上,由于老师和学生在知识积累、认知水平、人生阅历、方法掌握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能进行理想化的平等对话。所谓的“平等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理念,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怎样进行平等对话,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互换心理位置。

教师与学生互换心理位置,其核心表现为教学创造思维主客体的思维转换。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思维主客体之间的思维转换系统的顺利进行与完成,是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种转换,其实质就是一种思维共振的心理效应。

所谓思维共振,就是人们认识之间相互感应、撞击、不断激发出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个体思维共振与群体思维共振来实现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创造思维的转换过程,正是教学创造思维主客体认识之间互相感应、撞击、不断激发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教师个体思维共振与学生思维共振,学生个体思维共振与学生群体思维共振加以实现的。

个体思维共振是指认识主体思维的反映、选择、创造过程,而群体思维共振是在个体思维共振的基础上不断交往、互补、甚至争辩,最后形成共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以自己的思维反映、选择、创造过程,即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分析、研究、提炼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索。通过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个体,要使个人思维得到完善、并富有创造性,在提高个体思维共振的基础上,必须置身于群体之中,通过群体思维共振开拓思路。这样,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主客体之间的思维转换系统才能畅通无阻。学生个体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优化与创造性的形成,就更需要将自己置于群体之中,把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同大家进行商讨,互相补充,互相修改与互相提高,即群体的思维共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法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与积极探讨,而且要鼓励学生同自己“对话”――因为思维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它通常在主体内部进行,是内隐的――使各自的思考在相互的启迪、感应、撞击的过程中,突破原有认识的束缚,从而引出更为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篇(5)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存在,很显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对外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认知,是更好学习英语的一种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对英语基本内容的讲解外,还要有意识的对英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学习英语,下面就简单探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问题[1]。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就要从了解英语文化入手,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和语言习惯等等。

(一)有利于教学改革

高校学生生源复杂,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大相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对英语的学习更多的是积累单词和背诵课文,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高校教师应该清楚英语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英语交际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开门见山的形式,要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主,为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让学生对英语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有利于培养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感念,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主要是教师领读单词、讲解课文和解答语法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教师并]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组织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让学生英语学习与英语文化分离,英语学习质量低下[2]。随着对综合人才的需要,高校英语学习重视英语文化的灌输,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锻炼,将英语运用到具体语境中,将传统单调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对文化了解并进行实践联系的实用性课堂,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并且文化具有独特性,在高校应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文化内涵的差异,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背景后更好的学习英语,为英语交流提供方便。

(一)实用性原则

文化内涵与国家历史发展有很大的联系,文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具体体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英语课程讲述之前进行相关的文化导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文化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讲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实际帮助的文化进行讲述,没有任何实用性,对英语学习没有太大帮助的文化没有必要讲述,教师要有一定的取舍,文化导入的内容要与学生的课堂知识有一定关联,以学生学习为主,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为重。

(二)科学性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以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目标为主,要与英语课堂知识做好衔接,不能生搬硬套,英语文化导入不是迎合新课程的要求,更不是形式上的导入,文化导入不能像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那样,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高校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情况,课堂导入中遇到问题要就是反思总结,为进行更好的文化导入做好铺垫。

(三)开放性原则

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知识的补充,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英语视频、电影和书籍等等,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资料查询;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社团和英语朗读比赛等等,在实际沟通中不断提升英语能力,并不断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文化知识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对文化的了解有利于语言的交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学不断革新,由传统法的讲解课文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学习,英语文化导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成为重要的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更新观念,了解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意义,并尊重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用性、科学性、开放性原则,将文化导入更好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75-01

化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思想,它是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问题解决的个体心理过程中的长期研究的成果来提高学生有效地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个教学过程也决定了化学问题解决式教学一定会涉及到众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化学教师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运用一些独特的教育教学原则,当然遵循一般的普遍的的教学设计原则是基础。

1 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内容的原则

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这个目的也确定了在整个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化学问题和化学问题的解决必须是贯穿化学教学过程的始终的,化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的授受都是紧密围绕问题、问题解决来呈现授受的,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衡量问题解决教学成功进行与否关键所在是看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的连接恰当性,最高境界是行云流水,豁然天成。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掌握新知。一个不好的问题的设计会让学生感到无味,不想学,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并且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时,作为化学课堂的设计者化学老师应该坚持围绕以问题及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科学恰当,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否则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一改传统的“讲问题”的教学方法,学生能自己通过看书解决的就不花时间提问,学生不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启发、科学正确的引导,来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最终实现问题的完满解决。注意作为教师的启发决不能用直接的语言提示,而是通过一组组小的问题群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恰当构建正确合理的问题空间域,让学生开动大脑,打开思维在积极的思考下顺利解决问题。

2 引领学生探究的原则

引领学生科学探究是我国化学新课程标准中重点要求实施的一种学生学习方法。新课标中如此关注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传统沿用的单一的填鸭接受式学习方法严重的阻碍、束缚了教育的发展。而探究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得被动的、被填鸭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积极主动的自我认知建构,从而获得新知识和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化学课的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科学探究原则。是在化学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科学恰当的把握问题的特征,从而构建对问题解决的空间域,探究问题解决的有效办法,逐步去验证预设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完满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学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一步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所以,科学探究学习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说就是问题解决教学而不是其他。学生在学习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要学会积极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来解决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设计者在设计化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坚持科学适当探究性原则,在进行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时,要构建符合新知课程标准要求的探究问题解决的合理的教学情境,还要提供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合理方案所必备的充分的课件、文字资料和实验器材以利于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时查阅和研究。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设计方案中要有利于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来确定方案,要兼具确定性问题及解决与开放性问题及解决相结合。

3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但对世界都各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的赋予却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起来的,即客观世界在我们的头脑中是自我构建的,这就解开了为什么不同的个体、不同的认知经验水平会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理解的疑问。依据以上观点,我们得出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想通过教师的统一言堂就使学生建立起社会需要的整齐划一的知识结构的思想方法是不可行的结论。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百倍的学习激情、学习兴趣,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域,建构个体各自的独有的事物表征,个体特有的视角,达到实现问题解决。对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交互过程是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去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对新知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并不是其他同学问题解决了就代表自己也真正解决了问题,教师对问题的完满讲解也不代表学生自己真正实现了问题解决。所以,化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问题的设计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三个要素:第一,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第三,考虑到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将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去解决难题而采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帮助学生的策略。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处处为学生创造契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4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原则

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原则是教师在设计化学问题时要有整体开放意识:化学问题的设计的要开放、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要开放和对本堂课的教学评价要开放。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的着重点是教学过程而不再仅仅是教学结果。要让学生的固有评价方式得以改变,实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篇(7)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尤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探索精神。”为适应这一要求,我着手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多年的实践,我们尝试探索出了“核心问题一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一汇报反馈一总结提升—评价检验”六步教学法,教师将一节课应该完成的内容,按照六个步骤进行课堂预设,以期保证课堂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核心问题的提炼决定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是否顺畅,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主要以《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一节的教学设计为案例,谈核心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中,共设计了如下五个核心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1:书写金属活动顺序表,回忆上节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情景。问题(1):能否大致判断出按金属活动顺序表从前到后的顺序金属被氧化的难易程度?问题(2):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做的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体现了什么性?总结提升:金属的活动性和还原性有关,和失去外层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问题情境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当遇到氧化剂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问题:你知道的氧化剂按照物质类别划分有哪些呢?

问题情境3:金属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氢气,其反应实质是:Mg+2H+=Mg~+H2 T水也能电离出少量的H+,镁条能否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呢?实验验证:(1)将用砂纸打磨掉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剪下一小段放入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2)将上述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设问:比镁活泼的金属钠、活泼性不如镁的金属铝、铁能否与水反应,反应的条件、反应现象会有什么不同?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问题(1):保存金属钠的无色液体能否是水?问题(2):如果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火?

问题情境4: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飘着七个白色来历不明的金属桶。金属桶在水面上爆炸的视频。问题(1):推测以上爆炸物是什么金属?问题(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问题情境5:金属钠能与水剧烈反应,金属镁和热水能微弱反应,生活中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但是,同学们是否看到过这样的图片或视频:古代的铁匠将红热的铁放人水中,听到“嘶嘶”的响声,这个过程叫淬火。淬火后的铁器表面变为黑色,有一定光泽,硬度变大。这又说明什么?问题:我们能否把上述过程在实验室中从研究反应原理的角度通过设计实验证实呢?

二、核心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上案例中的问题设计主要遵循了如下四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问题产生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比如,以上案例中问题情境(三)中衍生的所有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2.科学性原则。包括问题本身的科学性和学生解决问题时应用到科学的方法。上述问题情境(二)是个过渡问题,使用的是归纳法,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到理论层面,并能够很好地过渡到本节的教学。

3.全面性原则。将所有内容问题化,并保证每部分内容的问题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意每一个核心问题在设计时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把问题层次化,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问题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争把教学目标问题化。上述案例中有五个问题情境,每个情境都衍生出若干个小问题,并把每个小问题的解决转化成了教学行为。

4.情境化原则。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上述“问题情境4”是将化学问题生活化,进而培养学生能将生活问题学科化的意识,其他是以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为背景,突出获取知识的建构性。

核心问题引领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要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9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仍以讲解为主,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作具体说明。

一、教学导语遵循“奇”“精”“实”原则

好的教学导语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应遵循“奇”“精”“实”的原则。“奇”就是教学导入形式要新奇、灵活、有趣;“精”就是教学导入内容要精当、简洁;“实”就是教学导入要实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利用故事、谜语、游戏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也可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实例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笔者提问学生:“课文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请你在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课文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你认为标题和内容是否相吻合?”笔者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认真地阅读课文、研究课文,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师采取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提问遵循“优”“准”“巧”原则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出答案。教师设计课堂提问应遵循“优”“准”“巧”的原则。“优”即优化问题,要求问在关键处;“准”即选准提问的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巧”即把握提问的分寸。课堂提问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调控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如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么样?奥楚蔑洛夫多变的特点都有哪些?奥楚蔑洛夫尽管很善变,但是他一直都没变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让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这些问题由易到难,教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来回答,使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回答前面两个问题,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成绩较好的学生解决了中间两个问题后,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解决了全部问题后,能够领悟到课文的现实意义,并能将文章的写作手法迁移到作文中。

三、教学模式遵循“多”“真”“趣”原则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应遵循“多”“真”“趣”的原则。“多”就是教学模式要多样化;“真”就是教学模式要真实,不浮夸;“趣”就是教学方式要生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模型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笔者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唐之韵》,精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解说将唐代有代表性的诗人及代表作一一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特点及所要学习的课文。

四、教学方法遵循“新”“活”“当”原则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语言的感性化与理性化相对。理性化的教学语言是根据教材内容讲道理,崇尚概念、判断、推理,以逻辑性见长,以诉诸学生的理性认识为目的。感性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的形象性、感情性因素,而且使之通过充满形象色彩和感彩的十足的言语传达出来,成为学生可感的审美对象,从而有力地作用学生语文方面的审美感觉和感情,唤起他们的审美想象和体验。它所重视的是对语文美育教材的感觉和感受,以情感性取胜。所以,感性化的教学语言有下述两个显著特点:

(一)有声有色,即教师的语言表达通过声、韵、调及其节奏的变化生动地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它包括绘声绘色和以声色传情这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

绘声绘色就是用话语描摹对象,使教材中的人事景物等在话语中生动地呈现出他的形貌情态,而成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审美对象。如节选自《老残游记》中的一段: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对这段描写文字都应该突出其中描写黑妞的肖像、行动和歌声的部分,尤其要突出那些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的关键词语,并带着教师自己的感性经验,在描摹黑妞形象的同时传达出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感觉和感受。而所有这些必须通过话语的声韵调及其节奏来实现,包括吐字的轻重、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语调的升降,以及音质的变化等。只有如此绘声绘色,才能唤起学生真切鲜活的形象想象。

以声色传情指在绘声绘色地描摹对象的感性面貌时传达出作者或人物的特定感情,使形象更显光彩,更具感染力。上面所引那段描述,始而好奇、继而迷醉、终而惊叹的感情贯穿其中。教师在用话语描摹时当传递出这一感情过程。

(二)角色化,即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使他的教学语言成为各种角色的语言表达。其目的是更加贴近教材中的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增强对学生审美的引导作用。

篇(10)

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都主要停留在培养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系统掌握方面,这样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单向的交流,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学生无法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势在必行。但是中国文化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编写教材和设计选择教学模式的依据和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国文化导入和任何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不同阶段文化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导入的重点、方式及分量,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

(三)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授和探索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既要有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又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实践,巩固知识的掌握。

(四)适度的原则

导入中国文化必须符合于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明确英语教学是中心,是重点和归宿,而中国文化导入是促进英语教学成效的途径和方式,不能喧宾夺主,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

(五)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导入中国文化不能天马行空,要结合教材内容和跨文化交际本身需要,导入和传授与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适用性文化知识,注意适用性和与实际相结合。

(六)科学合理性的原则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和错误,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做到具体、准确,对于中国文化的导入,不要机械呆板,要与语言教学自然结合。

(七)客观性的原则

客观性、准确性是中国文化导入的基础,客观地导入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促进学生批判性地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八)代表性的原则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通的能够代表华夏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这些才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而不是某些地域或人群的亚文化。

(九)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时,不能绝对化,要适当说明一些变化趋势。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很多创新和发展带来的新的事物,导入文化的内容也要注意与时俱进。

三、结语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不是随意的、不加选择的,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有效率和有意义的导入。

参考文献:

篇(11)

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而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中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和学以致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话题:Why did the people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suffer a lot in the big flood in 1998? 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经过各小组发言,归纳出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如:气候变化,河床抬高,河道变窄,雨水集中,山坡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森林遭砍伐等等。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such a disaster in the future?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已见。通过小组总结和归纳,师生们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课文,例如:动物保护问题----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男女平等问题----The secret is out;关注地球问题----Saving the earth;残疾人问题----Disability;世界粮食问题----Feed the world;垃圾处理问题----Dealing with waste 及自然灾害问题----Earthquake, Fire, Hurricane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和民主的氛围。  

二、空间近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