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教育思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首先说一下《论语》这个书名,为何叫论语而不叫论言呢?《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可见言是比较严谨的,往往是自己一个说的,而语则是日常的,是和旁人交流时说的。论语记录的大多是孔子和弟子日常交流时的话语,所以为语。另外语也是一种书籍体裁,像国语、小儿语、家语、新语之类。至于论,由于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子弟们编辑而成的,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同时论又有经纶、伦理之意,因此论字读阳平而不读去声。这说明论语不是一个散乱的语言集合,而是有条理,很严密的。
《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的思想,本文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谈论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人人平等的教学观念就是孔子的教学宗旨。同时,这也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
“有教无类”思想对教育有跨时代的影响。孔子在几千年以前就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教育普及化,教育公平化。
观之现代教育,我国在推行全民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想促进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而教育就是提高民众素质最为直接的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国民素质;通过教育,我们也可以提高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国民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教育,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经济、法律等等,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国民安全感、幸福感。通过教育,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讲的“有教无类”主要讲的就是教育机会平等,目前我国的现代教育也在秉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逐步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义务教育,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正是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教无类”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这种解释就是从教育的作用角度出发来解释“有教无类”。通过教育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这也是鼓励人们接受教育的一种解释。人虽然人而不同,但是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从而改变人的命运。这也为人接受教育找到了一个更为直接更为现实的理由。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它的意思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现在我们不可能实行一对一的教育,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国家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比如:把班级分成快慢班,课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分成不同的特长班,等等。并且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艺术事业也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特长来从事艺术方面的学习,而且国家在支持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支持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和改革。
三、“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所谓“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秉赋,是人的真情实感。所谓“文”,是指人在后天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教育人应当先做到孝、信、爱、仁,有剩余精力再“学文”,也就是说孔子教育的目的是把人首先培养成为“文质彬彬”的人,然后才学习知识。
这个观念在现代教育中的辐射越来越小。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得分”,一切的教学互动都是为了得到高分,老师们越来越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于是才会出现像“宿舍投毒案”“宿舍杀人案”等一系列发生在高校里接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这些不得不令人反思。教育是应当先把人教育成为一个能做“合格的人”的人,其次在教育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我们应该奉行的教育。
四、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学习,灵活运用到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去,提高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论语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
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近年来,写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综合素养的基本标准,受到很多高校的广泛重视,例如,清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18年就开始设置学生写作的课程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中,就需要重点关注写作教学工作的实施和开展。但是从目前情况而言,高校给予写作教学一定重视,但是还存在学生难以学习,教师难以教学的矛盾问题,未能全面改善学生写作能力。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相关写作教学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在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写作的成果,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术,忽略其思维发展,导致学生最终出现写作思维固化或是机械化的问题,创新素养的发展受到一定局限。对于此类现状,高校在教学期间应按照所有学生的特征、教学的具体情况,重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健康、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其思维素养水平,探讨教学改革优化的措施。
二、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写作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任务重,导师教学压力大,想要抽出课时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相对较为困难。尽管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导师能领会写作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因为学校体制、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督导等因素无法将写作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是高校写作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创新发展路径。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高校改革充分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学课程与教学模式进行更新。相较传统的写作教学课程而言,结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写作教学课程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写作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实际教学工作却无法将现代教育思想贯彻落实。除此之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缺乏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支撑,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模式难以顺利实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写作教学理论知识,没有充分掌握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等文体写作能力。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学课程仍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开展,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对照,写作能力提升缓慢。
三、现代教育思想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得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将写作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但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逐渐暴露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学习成效,因此,非常有必要结合当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思想,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助力学生思维素养得到更好发展。对此,提出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创新写作培养教育形式、开展写作活动实践等策略,致力于全面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质量,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思想的优势和作用,促使高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借此提升高校综合实力。
(一)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区别,掌握写作技能,提升写作思维品质,势必要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新时代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引导下学好学透教材文章以及文学作品,才能逐渐领会写作要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宣传贯彻教育指导方针的纲领思想:加强教育工作顶层规划,保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贯彻的系统性;把控写作知识点,加强学习贯彻的针对性;紧抓教育落实,保障学习贯彻的实用性。建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力求开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育的崭新局面。细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奠基工作的贯彻落实,经费划拨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导师招聘指标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教育培训项目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政策保障体系,把好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政治关)、合理规划选聘条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入口关)、建立授课反馈制度(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授课质量关)、落实导师培训制度(素质能力提升关)“四个关口”。结合多种方式,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的写作教学亲和力与教学针对性,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写作培养教育形式
写作教育一直都是文化思想阵地中的桥头堡,只有培养和激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意识,才能切实让学生领会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的结构、要素、风格、表达,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所思所感,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成效。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写作理念培养教育,毋庸置疑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理论知识课程。导师在强调文章的内涵特征时,并不是僵硬地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文章的内涵和特征,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当体验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自然会在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的写作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是条理、归类的,当学生的写作知识框架构建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写作意识逐步形成,反过来作用于阅读与理解,形成良性循环。随着现代社会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培养教育形式也不可小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工作者应将现有的写作教育培养传播形式推陈出新,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关课件,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的内涵、文体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写作知识。此举措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新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增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见闻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工作者培养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教育直观性,通过写作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写作活动实践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育工作者,除了要通过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还要开展写作实践来验证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写作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上练笔与课后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首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工作者应以作业形式布置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及摘抄,提升学生阅读量以及词汇量,力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上练笔的形式,结合社会时事命题,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按照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等文体写作进行循环练笔,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并且按照小组形式进行作品分析,全面深化学生对于文章与文学作品结构、要素、风格、表达的理解。根据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处环境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相关的古诗词进行写作理念教育,结合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经典诗词,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自然中感悟写作的文学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应当掌握先进的文章创作理念,妥善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教育的奠基工作,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教学工作中推陈出新,开展写作活动实践,全面深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文章与文学作品结构、要素、风格、表达的理解与领悟,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俱佳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永贵,许兴阳,吴丹,等.创意写作与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写作教学综合改革实践探索[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1):104-109.
一、校园文化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展示学子们丰富的文化生活,我校每年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文化活动。传统的德育活动中我校编印的校报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将校报内容放到学校网站上资源共享,为校报提供更为便捷、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知识的窗口,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另外,利用“电视墙”开辟了一块“快捷、便利、直观”的德育阵地。“安全与幸福携手文明与美丽同行“”关注自己一言一行创建你我美好校园“”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知识像一张渔网,渔网愈宽愈牢,网到的鱼就越多“”安静的氛围营造温馨的环境,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一句祝福,一句提醒,一点关爱,一点启迪……师生抬头就见,学校时时处在温情的德育氛围中。课间时分,孩子们常常围在电视墙前或凝视或诵记,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电视墙”所呈现的内容常常与广播站的主题相结合,共同营造德育氛围,凸显德育主题,丰富德育内容。目前,我们课题组老师们打造的这一块阵地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努力赋予校园以优美的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洁净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而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走进校门,动感的电视墙用温馨的话语迎接每位师生和客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合一,室内外张挂国旗、明理故事、传统文化、名人名言、班级名片、班级特色展示墙,布置精巧,再加上学生自行创作的美术作品,装点其间,更是增添了校园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信,鼓舞了学生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有人说:“校园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学校借助电视墙、广播站、网络等各种媒体,让这些多彩的、无声的或有声的环境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熏陶、渗透和影响作用。如,在班主任教师精心指导下,班级网页的打造更是各具特色,同学们能根据班级的特点,自己的设想,编辑、组稿、布置了“班主任寄语”“班务栏”“我要飞得更高”“佳作共赏“”星光灿烂“”自留地”“家校直通车”等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班级和个体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激情,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化教育文化。同学们在自己的阵地上主动参与,接受教育,在自己的阵地上自我管理,自我培养,并在这样的自主体验中也得到了发展。总之,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德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
二、学科活动
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理解、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手段的单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去评判,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让它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思想品德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但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我在教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一课时,首先用投影机出示“汶川地震视频”,揭示课题后,学生讨论地震的危害性引出问题: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的成因用语言描述的直观性不强,而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震的成因浅显易懂。在教学低年级《爱清洁,讲卫生》一课时,借助显微镜和摄像机,在多媒体教室里,让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手指污垢,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手指甲污秽中藏着形态各异的细菌时,感到非常惊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正确方法和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等内容的教学录像或灯片,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要爱清洁、讲卫生和怎样爱清洁、讲卫生了,并马上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学生。在课件的运用上,我们的研究方向除了学到新知识外,还要真正地投入到我们的学生身上来,我们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尽管如此,多数诸如美育、德育以及心理教育之类的同情感教育有关的课程,在一些相关专业的学习中被重视,但是情感教育的范围却仅限于专业课程教育以及收效甚微的公共课程教学。即便是一些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其动机仍限制在课堂氛围的渲染方面,而不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乎情感实践程序的有效情境。这同人本主义教学观念以及结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学过程的重视是背道而驰的。显然,这一情感教育的过程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无法在生活情境中在此运用其合乎需求的情感价值判断对自身的活动加以引导。当前情感教育现状还表现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他们的情感传达过程并不会很顺畅。传统的教育者会从其情感经历开展其情感教育,但是由于代沟亦或是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学生无法有教师那样的心理感觉,乃至于一些价值判断无法建立,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不可否认的是,发自于人类内心的真挚情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被人所感知。对于人而言,其生命价值以及存在意义作用于其内心产生的情感能够打动任何人,这一生命教育的具体形式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认为人应当具备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追求的需求是一致的。但是当前高校教育体制中对这一问题言之不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自杀或者自暴自弃,学生个人的情感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和发泄,一度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走入了死胡同,这等打击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2对当前情感态度教育现状的反思
上述一些问题在现代教育思想中被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被当前教育部门所大力提倡。我国情感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众多问题,一方面同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关,这一积淀仍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西方思想的引进,另一方面则可以归咎于严峻苛刻的现实压力,这一压力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就不详细叙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情感或者价值的关注是缺位的,我们仔细翻阅一些经典就会发现,先圣们在叙述价值观或者生命观是所关注的对象往往是群体,而非个体。诚然,他们的研究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略为观察方式是源自他们的直觉体悟,这一点所引发的共鸣作用非常有效。但是长期以群体观念为研究对象则容易使情感教育沦为虚无缥缈之事,在具体落实之时则显得苍白无力。这一文化观念直接导致个人的孤独,妄图使长期压抑的人性能够释放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学习,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对传统文化进行单方面的反思远远不够,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观念曾经受到西方思想以及思想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仍持续至今。反映到教学方面,情感和理性的互相割裂是造成现在这一局面的原因。西方传统的哲学研究将人的情感和理性进行区分,在希腊古典哲学中,人的理性被认为是人的本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节制”针对的是非理性因素,而把理性因素加诸社会关系以及城邦组织结构之中。虽然西方哲学经历过认识论转向,但是在传入我国的西方思想偏重于理性,想必是针对我国传统对感性的不重视的现象而引进。黑格尔思想体系是思想的来源之一,因此,利用对我国进行改造,则不可避免地打上黑格尔体系中理性主义的烙印。理性主义作用于教学中,则使得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专注于对理性(智商)的培养,这是情感教育无法贯彻的反思之一。
中图分类号:B565.26文献标识码:B
1.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卢梭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自身独立价值、为自己而活的“自然人”,并认为“自然人”具有以下人格特点:①自立。自我依靠,不轻易求助于他人。②自主。不迷信权威,不按部就班,自主选择行为方式。③自爱。独立生活,诚实劳动,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④自制。不介意别人世俗的眼光,做自己想做的。由此可见,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按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作为中国当代教育的思想导向,素质教育同样也提倡重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注重对他们个性进行培养。然而,在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偏离儿童天性、忽视儿童兴趣的现象。许多家长和教育者眼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去学习各种乐器,多去上兴趣班,殊不知这样的素质教育更加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仍然要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重视儿童的天性,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给素质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2.自然主义个性教育理念对个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所花费的苦心没有白费。”同时,在这本著作中,他还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①婴儿期(0~2岁),基本的教育任务是对婴儿进行养护和保健;②儿童期(2~12岁),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发展感觉能力、获得感觉经验,加强劳动体育锻炼,形成强健体魄;③少年期(12~15岁),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学习自己能够理解且能增益人生幸福的知识;④青年期(15岁至成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个体善的情感、善的判断、善的意志以及博爱的精神。由此可见,卢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征的研究,强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优势。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对今天个性化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表现在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蕴含了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需求的思想,让教育者认识到了不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强调对个体个性潜能的挖掘,即对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不仅能够充分表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还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每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同时,还有助于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卢梭的个性教育理念还强调对个体完整个性的培养,认为个体完整个性的培养是在尊重其个性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其个性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甄别、调节其个性,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3.自然主义的学生主体观对我国新课改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就是要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教育活动当中处于绝对主体性地位,教育活动要促进儿童天性的发展。儿童作为自然人,具有内在的主动性,能够主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次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定向者。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有些地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仍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在这种背景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兴趣,关注其发展需求”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是创新。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世界高新科技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启迪思维――引导读书、讨论交流――质疑释疑、理论升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例如在讲到初中思想政治第二册时,由于与法律常识有关,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到案例分析法,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我们不仅可以幻灯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录像播放一些现实案例,或者直接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网站中下载一些案例让学生现场说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案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启迪思维――引导读书、讨论交流――质疑释疑、理论升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例如在讲《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模拟小法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给初中思想政治课注入情景元素,使学生思想觉悟进一步升华。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学的情感性、民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巧妙地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特意、精心安排的,满含兴味、环节紧扣的程序中,自然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求知网络,从而在学生不自觉中便激起参与的欲望。例如在七年级《生命宝贵》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情境体验:“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国西安某小学一位年仅12岁的五年级学生,不幸患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一系列的治疗,基本具备了接受骨髓移植的条件。但骨髓从哪里来?血液专家经过多方联络、不懈努力,2001年年底终于在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资料库――我国台湾省的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找到了能与之相配的骨髓,捐献者为台北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首次由台湾同胞向祖国大陆西北地区白血病患者捐献的骨髓,途经花莲、台北、香港,顺利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晚上10点25分,1275毫升的捐献骨髓成功地输入患者体内。这位小学生从手术中清醒过来,对周围关心着他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情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关爱生命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网络资源,拓宽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网络化教学通过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适当变换师生位置,增加组内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组际互动等网络化交往学习方式进行知识探究。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首先,要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实践表明,教学内容不要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而挖掘网络丰富的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必将带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其次,改变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新特点。“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更是如此。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新路来。归纳起来有“读议讲练”教学法、“提纲导读”教学法、“问题解答”教学法、自学习讨论教学法、能力训练法等。
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要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实践表明:教学内容不要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说,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挖掘网络丰富的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必将带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浪潮。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131-01
儒家教育思想带给我们很多极具现实意义的人文启示,儒家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成为构建当前教育新体制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 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
1.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向导
价值哲学认为价值观本质上是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在价值关系中,主客体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人”关系和“人―自然”关系,中国儒家哲学对“人―人”关系的认识特别深刻,也特别重视。儒家强调人与天地合,仁者与天地万物同体等观念。孔子明确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荀子宣扬“人之所以为人者”等,其意义都在于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其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阶级性,从其鲜明的教育宗旨可知,儒家教育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向导;以人性的完整、和谐、全面发展为目的,去实现那一时代所理解的人性的丰富与圆满。
2.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
先秦儒家在论及教学过程时,已为我们阐明了教育的真义:教育即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其中“教育情境”渗透了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在《学记》中,我国古代教育家便总结出“教学半”的论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没有无教的学,也没有无学的教;在此基础上还揭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主张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切磋、互相启发的过程。在教的方面,教者在师生对话中因人设问,引人入问,层层深入,师生在一种平等、宽松、不受束缚、自由状态下探索智慧,这种对智慧的探索不是在知识的占有上进行的,而是平等的,由此而发生的师生关系乃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要求;并反对“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即反对注重诵读教条,丝毫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因材施教的注入式教学。在学的方面,注重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以及如何在知识中“寻找自我”,使人成为他自己。孔子在谈话中经常表现自己的无知,激发对方思考,与弟子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切磋中真理明朗,师生受益。这种“引导――建构”下的教学相长,身教重于言教,把严格要求与讲解后学相结合,教学中渗透着民主、平等的精神。
3.“以诱生惑,以诱激趣”
启发式教学是先秦儒家教学的根本方法,其特点是“以诱生惑,以诱激趣”,学生在启发诱导中求知,学会做人的道理和乐趣。这一教学思想根植于儒家思想中强调人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受教育者能“自省”“自反”“慎独”到“自我完善”,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在“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这是一种乐观型、自强不息、以群体为本位的“乐感教育”,有别于西方传统教育中的“罪感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并在文化修养、人格感化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将学思行有机统一起来。这种学而乐的效果,除了善诱还在于“适时”的教学方法,“有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意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知识、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及时教育,在学生有了受教之心、求知欲强烈时,教师再“乘其间而施之”,就会像春风化雨那样,收到点滴入土的效果。
二 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人文启示
鉴于上述现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倾向,结合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有用养料,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教育过程中要缔造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提高师生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人认为,我国古典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的儒家教育思想,本于人心,达到大同,始于人文,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纯朴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法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典教育的善美境界,其以“和谐”为核心建构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蕴含的浓郁的人文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有着深刻的启发。在这种育人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条件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实现既建构知识意义,又建构人自身的意义,既要有信息的撷取,更要引导学习者“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由知识向智慧升华。第二,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增强人文性渗透,促进教育的纵深发展。第三,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促进人和谐统一的发展。
培养人、关注人是教育的根本。人的基本性格特征是整体性、完整性、个体性,故关注人应充分关注人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教育应当充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人的生存内涵的拓展,赋予个体的生存以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生存内涵,在个体生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谋求个人走向社会的发展,这样教育就把个性、个人与社会;生存与发展;人文与功利统一起来,在此统一过程中,实现人的完整性,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在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社会文化异彩纷呈、价值多元利益交织的特殊时期,我国教育急功近利、师德缺失及教育僵化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灵魂缺失而不健全的教师能为孩子们塑造美好的灵魂和美好的未来么?
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早已做过很好的描述,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也一直在坚守着、传承着、践行着教师这一光辉而神圣的“志业”。在这里,笔者既不把教师这样的称呼用“职业”来称谓,也不用“事业”这样的称谓,意在说明教师这一工作的独特性、专业性、专注性、献身性、终生性,归根结底就是强调教师身份与师德的重要性。诚然,在现代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背景下避开职业化、事业化来谈论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多少有点不合时宜,而且这一职业的确是、曾经是、而且依然是许多人谋生的手段,但教书育人的能耐绝不是单靠传授知识就可以的办到的,绝不是仅仅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就可以见效的,也绝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而取得资格证书就可以解决的,更不是发表了论文、或出版了专著、获得了职称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思考的一些感受,在这里谈谈教师的修为、履职与教育艺术创新问题,期望与各位同仁交流共勉。
下面,先以《礼记―学记》中几则反映儒学教育精髓的片段来加以分析:
1 如何因材施教
对于“因材施教”这个融合着经典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提法,相信大多数受过点滴教育的人都会知道,更不用说广大教师了,但怎样“因材”,又怎样“施教”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教师总有好办法。但问题是,现今世界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社会条件下,施教的对象已远远不只是专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了,而且大多还是可以享受现代世界文明成果,思维敏捷、信息灵通的“小超人”,所以他们对教师的综合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学生喜欢年轻活泼、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老师就是缘于这样的原因。由此看来,教师的先“施教”――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做到知己知彼,这是教的前提;继而再“施教”――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目的实施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做到百战不殆,达到教学相长,这是教的目标。
但是,如何“因材”呢?《礼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就是因材施教时在“备课”与“施教”中要了解学生并把握其学习情况的指导思想,意思是:学习的人会犯四种过失,做老师的一定要知道,即:人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失于一味贪多,有的失于不肯多读书,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这四种情况的产生,是人心不同的缘故,或者说是性格不同的缘故。所以,做教师的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求知与认知心理,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取长补短、学有成效而不致有失。
这样看来,“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助长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洞悉学生的不同求知与认知特点,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指导。
比如,《论语・先进》一文中所记载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子路问老师孔子:“听到了什么就马上去做吗?”孔子告诉他,若有父亲和哥哥在场的话,就应该先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能马上去做;不久,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也问到同样的问题,孔子则鼓励他马上去做。当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发现老师的回答自相矛盾而困惑请教时,孔子说,子路胆量过人,但办事粗鲁,应该使他保持冷静与理智;而冉有胆量小办事缩手缩脚,应当鼓励他果敢些。孔子判如两人的教育实例从解惑的角度生动地说明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拘一格的教育艺术。我们现在做教师的,是否都能结合当今社会状况及学生的个性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呢?
2 如何达到教育的效果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为:要使学校教育取得成效,其主要的途径在于:在邪恶还没萌发之前就应当加以禁止,这就叫做防患于未然;恰逢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这就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越正常的顺序进行教育,这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助观摩,取长补短,这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条因时、因机、因序、因人的教育思路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
这种能够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而灵活采取不同对策、讲求实效的教育策略,即使我们现在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是应当加以传承和创新的;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宗旨也正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实效性,进而达到求知与能力提升的统一。
现今不少城区学校生源爆满而农村学校趋向生源枯竭的教育窘况,不仅说明了人们随着经济条件改善而对于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也表明了城乡教育两极分化所造成的施教困难――生源爆满的学校不仅优质师资被稀释了,而且僧多粥少,学生们也不能一一得到教师应有的关注与指导,一些老师只能以作业或题海战术进行共性的讲解或训练,不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只能敬陪末座,陪太子读书,教育的整体成效只能大打折扣,当今不少学校存在的大量学困生现象正亟待我们广大教师传承、发扬和创新运用这些教育瑰宝。
3 如何分析教育的得失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迁然后学,则勤苦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在邪恶已经发生以后再去禁止,这就和学生的想法相抵触而格格不入,因而不易制服;适宜的学习时期已经过去了,才来教育学生,则他们学起来即便勤勉刻苦也难以成功;教育时无计划地杂乱施行,则学生的学业就会紊乱败坏以致难以系统完整;经常独立学习而没有学友进行切磋交流话,这样的学生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学生如果与不善的朋友相交往,就会容易受到蛊惑而违逆师长;学习时若与女子、小孩儿追逐嬉闹,就会分散注意力而可能导致学业荒废。
这六个方面归纳了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出现的学习疑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天资聪颖,但因自小受到家人溺爱,混迹于姊妹女眷之中,最终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可怜可叹;当今不少家庭中的孩子幼儿少儿时期活泼可爱,即使有小错误、还习惯也被包容或忽视,而一旦到了小学二、三年级以后,孩子的好动、顽皮、撒娇习性等因没有得到及时“入格”而影响学业,现今中小学出现的不少学困生问题大多都因此而产生。因此,传承和创新这些优秀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来说仍然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于我们分析学困生问题犹有借鉴创新之处。
4 如何成为优秀的教师
儒家将教育成功的法则归结为三点,即:“君子既知教之所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意思为:君子已经明白了教育成功的方法,又明白了教育失败的原因,这样之后,才可以算作合格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学生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加以引导而不是牵扯他;对学生要多加鼓励,而不是压抑他;讲解时在于启发学生而不全部讲尽。只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之间就感情融洽;多鼓励而不去压抑他们,则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比较轻松;只启发而不详尽讲解,则学生就会用心思考。能做到这三点,就可称得上是善于教育了,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成为优秀教师了。
由此,笔者认为,教师教给学生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的不光在于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对知识的运用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作为教师,对待学生时若不能做到循序善诱,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教师又如何成为良师呢?要知道是学生的优秀与卓越,才检验了老师的教育成效,进而也成就了老师的美名。
当然,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学识、人格等对学生的成才、成就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优秀教师的光芒也正在于此。
5 如何讲究教育的艺术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