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戏剧与电影的区别大全11篇

时间:2024-03-30 17:42: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戏剧与电影的区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戏剧与电影的区别

篇(1)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46-01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具有构成“戏剧”所需的“四要素”,这就是作为戏剧艺术所不能缺少的:演员、剧本、观众、剧场。戏剧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染人的能动艺术。“戏剧”内涵这些质的规定性,就是“戏剧”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也正是戏剧这一本质特征,将“戏剧”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乃至“电影”、“电视剧”等其它艺术形式区别开来。即使它们很相近或十分相似,也不至于相互混淆。

一、戏剧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电影、电视剧与戏剧有很多相似、相近之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也是由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根据剧本中的提示和要求拍摄而成的。观看时也需要有观众、剧场或一定的场所。虽然看似戏剧的“四要素”齐全,但它们仍不是上述严格意义的戏剧。因为戏剧艺术本质特征除有“演员扮演剧中角色”外,还有“在舞台上当众表演”这一质的规定性。“戏剧”艺术要求演员在舞台上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真人观众。演员和观众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而电影或电视剧演员面对的则不是观众,而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镜头。演员不可能与镜头进行交流,只能借助放映机、银幕或荧屏等物质媒介,将剧情传递给观众。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能与演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这就是“戏剧”必须“在舞台上当众表演”这一本质特征的规定性,将戏剧与电影明显地区分开来的。当然,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的还有一些其它方面,诸如在各自的艺术语言上,在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上也都不尽相同。戏剧主要是通过构设尖锐的矛盾冲突,演示直观的舞台动作,运用独特的人物语言来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艺术语言讲求矛盾冲突的尖锐性、舞台表演的动作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等等。在具体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诸如,依靠“幕”、“功”、“暗转”等来实现时空转换等等。而电影或电视剧依靠的则主要是由镜头和画面为中心构成的“蒙太奇”式的镜头语言,讲求的是镜头上的远、近、中景,大、小特写等景别,镜头的推、拉、摇、移等不同拍摄方法的运用,以及叠印、淡出、画外音、内心独白等等。影视时空转换更为容易,只要将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画面,运用蒙太奇的方法组接在一起即可。上述例证说明,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等艺术样式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这是戏剧相对于电影或电视剧而言,戏剧相对于其它艺术样式亦然,真正能够将戏剧同其它任何艺术形式区分开来的、最根本的就是戏剧的本质特征。正是戏剧的本质特征使戏剧决不会与其他艺术样式相互混淆。

二、戏剧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

篇(2)

关键词 电影 特性 艺术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历史最短。而如今看电影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正是由于它自身的特性所致,电影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

一、电影的特性

就任何一种艺术而言,特征是首要面对的问题。自电影诞生至今,有关其特征的探讨数不胜数。从电影这门独立艺术的本质上理解,它有其独特的特色体系,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

首先,电影具有时空的自由性。电影既可表现同一时间点的不同空间故事,又可展现延长或缩短的时间。在时间上,电影分为放映时间、叙述时间和心理时间。根据表现的内容和目的,三种时间相互联系,电影能够展现丰富多样的形式,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节奏,节奏的缓慢急促,表现出的跌宕起伏都可影响观众情绪。在空间上,电影既可再现空间,同时又能创造空间。由于银幕上显现的空间可给观众营造出“宽、高、深”的三个向度,因而电影“复制”出的空间更加逼真。同时,根据剧情的需要电影又可创造出空间,不仅从视觉上为观众营造出符合当时情境的空间,现如今发达的技术又能打造出非现实的空间。当下备受青年人喜爱的科幻影片就是利用了现代科技,创造出了外太空、魔幻空间等。

其次,视像性为电影打造出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银幕中可见的人物、环境形象,构成了电影叙事与审美的基本。影片讲述故事、塑造形象、抒感都需要依靠画面镜头的光影、色彩来组成最直接可见的形式,从而在视觉上为观众展现艺术美感。光线可以打造出不同的层次和空间效果,合理的光线运用与配合能够表现环境的氛围,人物形象,增加电影的审美感;色彩亦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它能奠定影片基调表现主题,《红》、《白》、《蓝》三部曲中分别以这三种颜色为主基调,展现了不同主题,《红》的激情博爱,《白》的纯洁平等,《蓝》的自由宽广。

运动性是电影基本特性之一,也是电影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关键所在。首先,电影是以每秒24 格的速度在运动,其中包含了一切被摄主体和外界自然的运动。电影之所以能在有限的放映时间内讲述故事,就是由于运动着的画面相互连接,因而形成了时间和空间,这才表现出了故事的环境与人物关系,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主题。电影的运动具体表现在拍摄对象的运动,被拍摄对象的人或物处于永恒运动的状态下,并且因为年龄、职业、性格等其运动形态具有相应的特点,摄影机记录下不同的运动形态,将这些展现在银幕上。电影的运动还表现在摄影机的运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景别突破了常规的视觉效果,给予观众想象与还原的立体空间;正面、侧面等多角度的变化展现出更加立体的形象和空间上的灵活度;推、拉、摇、移等镜头的使用打破画框限制,拓展了画面视野。

从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来看,蒙太奇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征之一。将不同角度、时间和空间的单个镜头按照创作目的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具有意义的连贯镜头,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使单一镜头组合时阐释出全新的含义,这种极其自由的组合形式造就了电影无限的可能。同时后期剪辑所营造出的影片节奏也是电影把握观众情绪的一方面。

电影的逼真性是电影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关键所在。电影是视听的艺术,真实的画面记录与声音都能够逼真再现生活中的人与物。基于照相式的记录,电影要求演员在真实的场景和道具中表现真实的人物,因而电影的环境、道具、服装、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逼真程度与人类视觉感受的真实生活高度统一,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真实而准确的环境。

虽然电影具有逼真性的特征,但是并不排斥假定性的创作,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电影创作本身而言,故事是虚构的,拍摄的人物、环境、服装、道具等本身都进行了人为的创作,再加之拍摄时各角度、景别和光影等因素的参与,同时蒙太奇所创造出的电影时空也是假定的时空,这些都蕴含了创作者的意图。

二、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1911 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李乔托·卡努多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首次将电影宣称为一门艺术,此后,“第七艺术”作为了电影的代名词出现于世人眼前。他认为电影融合了音乐、诗歌、舞蹈这三种时间艺术和建筑、绘画、雕塑这三种空间艺术,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色,兼具了时间、空间、造型和节奏艺术的特色,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今电影艺术已融入到大众生活当中,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各领域各阶层的人们都可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熟悉电影的程度远超于其他艺术,为何最年轻的艺术能博得大众喜爱?

首先电影与文学相比更加直观、具象化。电影与文学密不可分,文学对于电影情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学剧本是一部电影的基础。并且,很多电影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优秀经典的文学著作被搬上银幕,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源泉。在表现对象上二者以人和物为主,揭示自然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反映社会现象,从而表现出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意义的主题。在表现方法上,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叙事,电影通过镜头画面来呈现;时间的灵活方面二者都很强,文学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展现出不同时空的形态,电影通过蒙太奇的运用,组合出连贯的时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介质和方式,文学通过书籍传播,需要读者将文字语言在脑中转换为心理想象,并且根据自身理解来重组。而电影则是通过银幕把画面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与戏剧相比,二者在特征方面,都兼具了综合性、时空性和运动性的特征,并且都在剧院或影院等公共场所传播。电影继承了戏剧艺术中的表演元素,首先电影演员的表演受到戏剧表演体系的影响。就情节而言,电影又继承了戏剧化的情节模式,这种美学传统延续至今,好莱坞的“戏剧化”叙事方式正是借鉴了戏剧中的冲突律。但电影又打破了戏剧的舞台限制,在空间上更加自由,表现手段则丰富多彩。蒙太奇赋予电影的时空连接方式是传统戏剧无法实现的,因而电影是戏剧艺术更加自由、丰富的“兄弟”。

在电影艺术中,音乐是共存的。随着声音的出现,有声电影中除了纳入传统的声音元素,还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电影中的配乐和主题曲与画面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表现主题、抒感,同时声画关系所创造出的表现方式可将气氛渲染的更有感染力。现今,人们在关注电影的同时还会关注影片的主题曲,电影已成为推广音乐的一种手段。

电影相对于绘画、建筑来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运动性。绘画与雕塑是静态的造型艺术,需要进行有限、典型的创作,而电影是动态造型,不管是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还是镜头之间蒙太奇的运用,都需要将不断变化的活动加以无限的创造,从而设计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动态影像。当然,电影创作者与绘画创作者相似之处在于,创作之初他们都被银幕和画框所限制,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构图、色彩与形状。

电影艺术汲取了文学塑造历历在目的形象来表现生活的特点,又借鉴了戏剧中的冲突和表演方式来打造独特的银幕形象,并从静态的造型艺术中学习塑造鲜活的视觉形象,再把音乐融汇于其中,通过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流动打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视听艺术。第七艺术将其他六大艺术有机的融合,这种综合则是其一大特点。就电影本身而言,它还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从声音到光线,再到如今的数字技术,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正是电影的这种综合性,使其在内容上包罗万象,各类面向大众的题材使得各种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接受,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并且,发达的数字时代让电影的传播更加便捷,一部影片可以跨越国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观赏,这种广泛性是其他艺术形式做不到的,正是由于电影的群众性使得这一艺术形式为人津津乐道。

结语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虽将其他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展现出自身的综合性,但同时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言语体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这种形式更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多变的表现方式以及丰富的内容,为艺术门类注入了新鲜血液。其魅力就在于懂得抓住观众的心,它会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可以说这种“接地气”的艺术为普通大众增添了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篇(3)

戏剧演出空间从狭义的概念来说,指舞台空间,即镜框式舞台;从广义的概念来讲,指的是舞台和剧场空间。景别这一概念来自于电影,它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我们知道,观看戏剧演出和观看电影是不同,戏剧演出中,观演关系是戏剧构成的重要因素,观众的情绪反应能刺激演员,甚至能参与演出,从而改变演出,在观看视觉上,尽管导演可以利用焦点、场面调度来转移观众的视点,但是观众仍然可以自主选择“我想看什么,我就看什么”;而在电影院,观众是旁观者,观众的任何反应都不能对影片本身产生影响,在视觉上,观众是被动的,由于景别的关系,则是“导演让你看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这是因为两者导演在空间处理上的不同造成的。占据与显现,再现与构成――是戏剧导演与电影导演处理空间上最基本的区别。[1]两者各具优势,前者的长处在于空间的包容性,后者的长处在于空间的自由转换。两者都利用调度来进行场面的处理,当然,由于媒介的不同,处理手段也不同,这里我们只讨论,这其中涉及的画面问题。既然景别是画面的范围大小的区别,那么在舞台空间中应该只有景别中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都不可能出现在舞台上。可是,真的如此吗?如果景别存在于戏剧演出中,那么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电影中的景别,实际上是对人类视觉心理和视觉选择的模仿。

戏剧舞台调度中,有现实主义的画面,也有浪漫主义的画面;有逼真性的写实的画面,也有假定性的、虚拟性甚至象征性的画面。而在画面中起主导地位的是演员。由于戏剧观念的变化,加之剧场变得越来越小,舞台框被冲破,第四堵墙被推倒,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更为亲近。在观看戏剧演出中,观众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演员身上,并随着距离的远近和观赏心理变化,来选择观看的范围和关注点。

在距离远近上:在能容纳1000名观众以上的大剧场观看演出时,由于观众与舞台的视距依座位排次递增,在这样的剧场里,舞台空间比较宽敞,观众视野比较开阔,其基本视域接近电影中的全景或远景景别。具体到视觉焦点和习惯上,由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远,就既便是第一排的观众,也很难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因此,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语言都会比生活中要放大的多,以便观众能观看清楚,而此时,观众一般都会选择观看正在讲话的演员或此刻动作幅较大的演员,由于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观看范围则是那个演员的全身,即全景。在小剧场戏剧演出中,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较近,演员的动作更贴近生活动作,当演员走到舞台下区位时,由于距离的关系,在观看范围上观众一般会选择演员身体膝部以上的区域,即中景。当演员走到台口时,观众能清楚的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那么在观看范围上观众则会选择演员的身体胸部以上的区域,即近景。戏剧导演在进行戏剧创作中,有时会为了突破镜框式舞台的限制,扩延表演空间,同时提高观众的参与性,把舞台空间伸展到剧场空间中,甚至会安排演员到观众席中进行表演。这时,距离演员较近的观众和演员之间几乎是面对面,观众的观看范围则可能只集中在演员的面部,特写便出现了。

在观赏心理上:在电影中,景别的组接,最重要的是变化的原则,主要可以控制视觉韵律、节奏和缓解视觉疲劳。在镜框式舞台上,舞台演出是在“画框”中进行的,人的视觉观看范围大多是在全景或远景的。在一部二至三小时的戏剧演出中要求观众始终以全景或远景视域来观看,视觉疲劳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即便剧本的戏剧性再强烈、演员的表演再精彩,都是很难维持观众长久的观赏兴趣的。那么这时,就需要导演提供观众一个心理上确切的正常观看某个细节的方式,如何形成观众的视觉焦点,引导并稳住观众的审美关注,是导演不可回避的叙事难题。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追光”,它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点,形成景别,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办法,还可以运用化妆、服装、道具、舞台置景、舞台调度、二级画框、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来形成焦点,转移观众视点,引导观众观看范围。在这里,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变化,是观众选择观看范围大小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认定,戏剧演出中,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变化和观众的观赏心理变化形成了戏剧空间中的景别,景别并非电影独占。

在戏剧排练中,导演工作给人的表面印象是“排地位”,即狭义概念的舞台调度。朱端钧说,导演“在一定尺寸的舞台之上,老是在这几套道具的安置之间,把演员的座、立、起、行,合乎剧情、多于变换、明显于地位、美观于画面、动于其应所动、止于其所应止、恰如其分的部署处理,使演员觉得舒服,而增加了他们演技上的发挥,使观众看得清楚,看得顺眼,无丝毫牵强不自然的感觉,这是着实要费一番匠心,一番苦功,不是顺便叫演员坐坐走走就可以敷衍得过去的。难怪有许多导演,要在这上头孜孜不倦,痛下功夫,既不屑拾人牙慧,又不屑与人雷同,力图标新立异,苦苦追求于舞台地位上的生面别开了”。[2]调度,对于导演来讲,确实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不要把“排地位”、“拉调度”作为唯一任务,这一点在关于导演创作的很多文章和书籍中都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而且这也不是本文要阐释的重点,因此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单纯就“排地位”而言,有的导演会安排演员一直在舞台上走动,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好像演员在舞台上静止下来,就不像“戏”了。观众的视点一直跟随演员移动,没法停止下来,自然无法形成除全景以外别的景别构图,视觉上也会感觉疲劳。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02级大专班毕业大戏《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中,主人翁二祥的嫂子陈静改嫁,二祥与发小小骡到嫂子陈静任教的学校,在操场上,二祥跟小骡说起他梦到哥哥大祥的梦境。这场戏有8分钟,演员坐在舞台的台口,两人在身体静止的状态下,慢慢说完了台词。胡雪桦导演在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排演百老汇经典话剧《西尔维娅》时,主人翁在公园和人交谈的几场戏,演员几乎都是坐在台口表演的,两者相同的是在调度上安排一致、都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不同的地方是,前者,现场观众无不为之落泪,后者由于剧情幽默,观众在观看时,一直在欢笑中。尽管两者的剧场效果不同,但是在调度安排上都在全戏中显得相当的突出,观众可以清楚的注意到其中交待的重要信息,同时,由于观众和演员的距离关系,加上灯光的运用,观众的视觉观看范围停留在了演员身体胸部以上的区域,形成近景,既解决了观众的视觉疲劳,也满足了观众的观赏心理期待。在电影中,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造成不同的节奏。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上面例举的两个戏,均符合电影中关于近景的作用。

在舞台布景形式上,基本形式有九种,侧景装置、箱型装置、层次装置、空间装置、帷幕装置、共用装置、框架装置、阶梯装置、投影装置等,它们经常混合使用,这要看导演与设计共同的创作意图了。这些布景的详细内容,可参阅舞台美术的专著和资料图片。在舞台上,这些布景可以将舞台进行切割、组接,在舞台这个大画框中分出二级画框,形成景别关系。在这方面,国家精品工程的话剧《商鞅》做出了典范,在《商鞅》一剧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该剧的舞台视觉画面。它几乎颠覆了我们关于舞台的空间观念。偌大的拥有长宽高的舞台,被主创者们分割成长宽比各不相同的二级画框,有垂直向度的3:4宽高比;有4:3的宽高比;也有1.85:1宽银幕的宽高比。除了垂直向度的宽高比在影视中不多见以外,后两者几乎就等同于影视的银屏和银幕。戏剧的基本时空单位是幕或场,然而随着戏剧文本叙事的进一步自由灵活,表现界域的进一步拓展深入,戏剧导演的叙事时空单位当不能停留,亦无法停留在以幕或场的时空单位上,而是要进一步探索最小语义单位,以此出发,在视、听觉上创造自己的导演语汇。景别的出现,不失为一种富于开创性的探索。[3]

由于传统的舞台已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赏需求,随着大众媒介的日益发达,人们时刻被影像所包围,多媒体技术开始在舞台演出中出现,近几年,更是达到了小,多媒体技术在舞台演出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舞台导演使用的手段更为丰富,这些变化,都使现在的戏剧演出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媒体技术手段最早出现在舞台上,多以投影为主,主要是作为影像景片使用,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不仅仅只是背景,而是上升到参与叙事,刻画人物心理的层面上。而多媒体技术的核心部分影像,本身就有景别,在舞台空间中,与演员、舞台装置等在灯光和导演场面调度的作用下,又形成了新的景别,有时甚至在舞台上同时形成两个以上的景别关系,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观赏需求,自主选择观看的范围和视点。在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硕士生毕业作品多媒体话剧《情书》中,这样的景别关系就有很多。整个演出,只有两个演员,且多数时间都处于舞台的两侧,舞台的中间则是一幅巨大的从天幕到台口的幕布。幕布上出现的影像根据剧情的需要,有时满幅,有时半幅,演员可以在幕布侧面、前面、后面表演。演员在读信时,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在灯光的作用下,形成了中景、近景或小全的景别。当影像出现时,演员与影像一起形成了全景或远景,影像本身具有叙事的作用,那么在幕布上,根据影像的内容,又形成了不同的景别。当一个演员走到幕布后面,由于幕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在灯光下,影像与演员重叠,同时又与台口的另一个演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景别,观众的视点则可以在剧情中,跟随导演在不同的景别中跳跃。

以上从戏剧舞台空间中景别形成的基本原因进行了阐释,只是狭义的戏剧舞台空间景别解释。实际上,由于景别本身具有叙事性,对戏剧舞台空间中的景别研究远不止此。上海戏剧学院的赵武老师就大剧场中出现的景别观念专门撰文探讨,并降调戏剧演出空间中出现景别说明了创作者突破传统戏剧观念的现代姿态,是融会贯通导演叙事技巧的绝好证明。因此,正确理解这种“景别”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创作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艺术实践创作技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仲年.戏剧导演[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64.

篇(4)

电影在上个世纪也被称作“映画戏”,当时人们对它的属性仍定于一个“戏”字。而电影与戏剧发展到如今,我们都知道二者虽同属艺术范畴,却大相径庭。电影是通过摄像机、编辑器等设备提前制作好,刻录于胶片上,再拿到电影院放映。是事先完成创作,然后在封闭黑暗的电影院内进行,观众与演员之间没有互动或是交流,是一种单向式传播方式。而戏剧是在戏院舞台上表演,是开放空间里的现场表达,观众可以通过掌声或嘘声实现对节目的实时反应,将观看感受即时予以反馈,是一种机械式的双向交流,因为演员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在台上对既定戏曲作出较大改动。

曾几何时,粤剧电影在二战后香港电影业的重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并在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粤剧电影的拍摄高峰,从1953~1959年共七年间首映的粤剧电影数量高达458部。而就是这种曾经辉煌的电影形式如今早已淡出大银幕,只能从电影库存中翻开尘封的“黄金时代”,由“粤剧戏宝”《帝女花》改拍的电影版便是其中之一。

粤剧《帝女花》讲述了明朝末年长平公主与附马周世显在乱世中的凄美爱情故事。明思宗下令为长平公主选婿,刚觅得佳婿还未成亲,闯王李自成便杀入皇宫。为免皇室之人受叛军侮辱,思宗上吊前杀死了妃子与公主,但长平并未气绝,被大臣周钟带回家中医治好。周钟本想用前朝公主换取荣华富贵,其女救出公主将其送至庵中。周世显情深款款,一直处于丧妻之痛中,却在庵门前偶遇长平公主,两人几相试探才相认。清帝实行怀柔政策,长平公主为救太子与周世显同返清宫,但二人誓死不效二主,在成亲之夜双双殉国。该剧为粤剧的经典剧目,被称为“粤剧戏宝”。1956年任剑辉与白雪仙合作的《帝女花》以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唱腔成为经典之作,而1976年由吴宇森执导的《帝女花》更多了一些电影与导演的艺术。吴宇森1976年执导的粤剧电影《帝女花》也被定义为粤语古装歌舞片,它与吴宇森之后的成名作中的“暴力美学”很不一样,可以说,这是吴宇森电影风格未成型前的经典之作。该片在当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票房收入位列第四。“暴力美学大师”的青涩之作是戏剧与电影的完美互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观众。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戏剧电影中的视听元素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从画面造型来讲,粤剧电影《帝女花》在景别运用与场面高度方面都极大突显了电影独特的艺术优势。

电影《帝女花》当中有大量的中、近景,特写和大特写镜头较少,这样的画面造型重在表现粤剧演员的身法和动作,有助于还原戏剧本身的舞台感染力。中近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景别,既能看到人物的部分面部表情,又能看到部分身体动作与姿态,同时可以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帝女花》源于粤剧,自然不能抛弃其独特的戏剧魅力,演员的身段、走位都是戏之精粹,大量中近景的呈现将舞台戏剧的魅力与电影的光影传奇相结合,完美呈现了光影中的粤剧。其中少数几次特写主要用于表现长平公主的伤心和周世显的惊讶,并没有对情感的表达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同一场景中,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是电影银幕区别于戏剧舞台的重要特性之一。《帝女花》中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将长平公主与周世显之间的艰难爱情娓娓道来,完成了电影叙事。而对于坐在戏剧舞台前的观众,他们的视点是无法改变的,视觉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景别选择,同时容易受到周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电影银幕将选择好的不同景别的画面加以组合呈现在观众面前,用已完成的创作感染观众。

场面调度这一术语本身来自于戏剧舞台艺术,本义是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后来被引入影视艺术之中,在原义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延伸。电影《帝女花》中的场面调度既涉及到戏剧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调度),又涉及到电影的场面调度(摄影机的调度)。首先,人物的出场方式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长平公主的出场是一个长镜头,她从画面远处正中位置慢慢走近,前后的侍卫丫鬟站满皇家园林,体现了公主作为皇室成员的尊贵与高傲。周世显由门而入,位于画面正中,而周钟站在一侧引见,看得出周世显一身正气,自信满腹。吴宇森在树盟这场戏里拍摄视角经历了从仰拍到平拍,俯伯到平拍的变化,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渐变。其次,人物的行动空间,以及在该空间的行动路线的调度。电影《帝女花》中的走位主要来源于戏台上的走位,还原戏台的行动路径。“香劫”场中,长平在大殿之上四处问讯求解父皇召见之深意却不得而知,慌乱的步伐表现了长平公主内心的不安与惶恐。长平公主自杀前与周世显在大殿之上纠结推拉,两人完全按照戏台走位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心情。电影还将主要人物置于前景之中,次要人物置于后景之中,并进行虚化,通过对演员的调度实现电影画面的纵深感。《帝女花》的摄影机调度并不复杂,在固定镜头为主体的情况下,综合使用了推拉摇移的手法。运动镜头的使用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画面景别拉开至全景,展现周边环境全貌,交代叙事环境,如守卫森严的皇家园林,被叛军围困的皇城;二是将画面景别推至特定,表现主角情绪的深化,如满脸泪痕的长平公主,满脸惊讶的周世显。场面调度追求时空的相对统一性,并不像蒙太奇为讲故事而对时空进行任意的分割和组接,完美的场面调度更加适合《帝女花》这样的传统戏剧电影,将《帝女花》的八场戏一一道来。运用电影的推、拉、摇、移等各种手段,突破了相对固定的舞台视角,运用中景和近景拉近距离,观众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人物面部表情或内心情绪的变化。

将电影特质和戏剧特质比作是粤剧电影《帝女花》的父亲母亲,在画面造型上《帝女花》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优良特性,而在声音造型上《帝女花》完全遗传了母亲的优质音效。电影《帝女花》的音效重在还原戏剧舞台音效,主要包括唱段和粤曲,粤剧音乐一直贯穿始终,作为背景音乐。以全剧中最经典的唱段“香夭”为例分析,长平公主与周世显为救太子伪装效忠清帝,在成亲之夜,两人决意自杀殉国,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结构上都达到了一个。两个人受尽艰辛磨难,好不容易盼来成亲,却不得不殉国,死得凄美。这一段的粤曲满含伤情,字字带泪,表现了两人对彼此的眷恋。

《帝女花》由四个小时的舞台剧拍成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对叙事节奏和故事情节做了调整。在叙事节奏上,电影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于电影在影院排片压力,所以电影的长度并不能过长,电影过长造成的是电影成本难以回收,所以电影一般为90分钟,或者120左右),这就使得电影的叙事节奏比较快,基本遵照舞台叙事模式的空间讲述故事,只挑选粤剧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情节,维持观众的观影兴趣。粤剧并没有排片压力,非常讲求故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所以将一整台粤剧完整呈现给观众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戏剧舞台的演出是在连续的时空中进行的,舞台上人物上下场是场次情节转换的重要手段,定场诗、过渡性情节是情节发展中必要的交代环节,这些是舞台演出最具魅力的表现之处。电影《帝女花》将原剧的八个部分都收入,删减了部分唱词,以符合电影艺术特征。导演保留了原剧中最精华的矛盾冲突与情感脉络,同时也保留了戏剧的优雅身段与动人唱腔,还以实景还原填补舞台表演的抽象。该电影的八个部分是,树盟、香劫、乞尸、庵遇、相认、迎凤、上表、香夭,每个部分都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全剧最动人的便是周世显对长平公主的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深情。一句话便是一世情,什么是生死与共,周世显便是。“双树含樟傍玉楼,千年合抱未曾休”,含樟树见证了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生死相随。“树盟”场两人在树下表露心迹,定下终生,“香夭”场时两人同在树下饮砒霜而死。同一场景下的两个人,同样饱满至极的感情,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却完全不同。

在电影《帝女花》中,有一点不得不提,它与粤剧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实景的还原,虚景从实。粤剧舞台上无法对战争、庵堂等实景进行还原,也无法呈现恢宏的大场面,而电影却做到了。粤剧表演的舞台设计无法与电影版相媲美,更多倚重的是名伶的表演与观众的心理补偿。当粤剧舞台上传来鼓声和击打声时,观众会自动脑补成“闯王进京”,并不需要向观众呈现画面,音乐和配乐告诉了观众现在正在上演的戏码。而电影可以对李自成杀入皇宫的戏进行一大段描写,比如城墙战役和大殿失火,渲染一种兵临城下的紧张感。电影通过导演的场面调度与人力物力的堆积可以实现大场面的刻画,而这也成为电影的一个重要走向: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构成的大片。全剧最重要的道具含樟树在电影中多次出现,起到了贯穿全剧的作用,对两人爱情忠贞的意象性表达非常明显。这些都是通过剪辑、画面组合来完成的。而且以实景来支持唱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景的表情达意功能显著。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两者相辅相成。《庵遇》这一场戏的开始,冬日大雪漫漫,满眼尽是荒凉,只有道姑扮相的长平公主行于小路之间,与当初皇宫殿内的气派公主形成鲜明对比,悲凉之情溢于言表,悲的是丧国失爱,悲的是被臣子出卖,却又满是无奈,无奈一介女流无计可施,无力复国。而且画面色调阴冷,满是凄清,与唱词相响应,完整而动人,达到了“景语皆情语”的意境。

(长平「道姑身挽旧破竹篮,背尘拂上介起小曲雪中燕)孤清清,路静静,呢朵劫后帝女花,怎能受斜风雪凄劲,沧桑一载里,餐风雨,续我残余命,鸳鸯劫后此生更不复染伤春症,心好似月挂银河静,身好似夜鬼谁能认,劫后弄玉怕箫声,说甚么连理能同命。

在绝大多数的戏曲片里,几乎都是这样的处理方法。多数的戏曲电影都在努力地将传统戏剧的虚拟之美与电影的真实之美融为一体,并利用镜头刻画人物性格与形象、推进故事的发展以及演员的表演之美。

如今的粤剧电影虽不是电影的主流,但曾经在一个时期,它的辉煌令人动容,它的出现对粤剧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有巨大功劳。培养了一批亦伶亦星的粤剧明星,吸引了一批杰出的粤剧创作编剧人才,保存了大量粤剧艺术精华,正是由于有电影拷贝,我们至今仍然能够欣赏到当年粤剧黄金时期的戏宝,以及当年红伶的精彩演出。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艺术珍宝。吴宇森导演的《帝女花》不仅是粤剧电影的良作,也是我们研究这位杰出导演年轻时创作之路的重要作品,无论从画面、音效还是镜头运用各个方面来看,《帝女花》都依然可圈可点。

参考文献:

[1]罗丽.粤剧电影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摘要: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出演影视剧,而影视剧演员也会出演戏剧。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它们的“合”(相同之处)与“分”(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帮助和指导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影视表演;戏剧表演;表演特征;表演异同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69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47—02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曹嘉睿(1986—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表演技巧与影视文学。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在某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出现,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例如:戏剧演员徐帆就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出演女一号。同时,很多影视剧演员也会出于个人喜好等原因,出演戏剧中的某些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征,但又有不同之处。

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

影视表演一般是通过影视演员的表演,演绎剧本中的特定角色,将影视演员的声音、语言与形体的造型技巧、叙事逻辑等结合起来,通过媒介技术(如电影或者电视)创造出影视人物形象的过程。一般来说,影视表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影视表演大多是在真实环境下的表演,这为影视演员提供了展示剧本人物形象的机会,从而具有纪实性和美学的特征;第二,由于是非现场表演,因此,具有观演分离的特征;第三,由于影视剧存在后期的编辑工作,因此,具有可以改变表演顺序和时空跳跃性的特征。

戏剧表演是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语言和形体的造型技巧创造出舞台人物形象的过程。常见的戏剧种类主要有话剧、歌剧、音乐剧等形式。戏剧表演的特征通常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戏剧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的,因此,戏剧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第二,由于舞台人物形象或剧情主要依靠戏剧表演来表现,因此,戏剧的核心集中在戏剧表演上;第三,戏剧的表演和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具有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同步性;第四,戏剧表演有可能面临突况,由于是现场表演,戏剧表演又具有即兴发挥和临场应变的特点。

二、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相同点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具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相同

无论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场景和布景方面有多大的区别,也无论借助舞台还是荧屏或者电影去表演,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由于剧本和场景的不同,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表演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这两种表演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追求、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即要通过戏剧表演或影视表演,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从而通过表演展示出舞台或影视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故事情节只是吸引人们的手段,舞台或电影、电视只是展示表演的媒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目的都是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二)情节的虚构性相同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表现的,都是在虚构的情节下进行的,所以,它们都具有情节虚构性的特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或者影视屏幕上的表演,利用虚构的情节,通过一定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向观众展示生动的人物形象。虽然影视表演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表演,而戏剧表演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但是,两者的情节都是虚构的,通过表演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才是两者的目的。

(三)表演所要求具有的生动性相同

虽然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表演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却要求表演具有生动性,即要求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力求反映真实情景中的“真实性”和“生活化”。无论是在舞台剧的表演中还是在影视表演中,都设置了一定的剧情和情景,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必须通过自己的表演反映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实际上,无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演员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演什么像什么,演谁像谁”,这个评价指的就是生动性。

三、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点

从艺术形式上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着较多的相同点,但在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上,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时空关系上。在戏剧表演中,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空间受到限制。对于戏剧演员而言,只能通过自身的表现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来表现剧本中的人物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戏剧演员可能会采取一些放大或者缩小的表演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影视表演场地一般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挑选的,因此,表演的场地就可以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动,表演舞台和道具可以多种多样。这时,就要求影视演员要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通过还原的方式再现剧本所设计的当时情景下人物的表现。而且,由于影视剧存在着后期的编辑处理过程,因而在时空关系上比戏剧更为宽阔。从时空关系上来说,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创作程序的差异

戏剧表演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一个完整的剧本或者故事,因此,对于戏剧表演的要求是循序渐进和连贯的。在整个戏剧表演中,要求表演的角色是在剧情的推进中不断地出现,从而完整地展示整个剧本或者故事。一般是在整个剧情达到的时候,结束整个戏剧表演。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需要真实生活中的环境作为背景,再加上主客观条件,比如天气、时间等的影响,很难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集中拍摄,而且由于可以进行后期剪辑、编辑,因此,整个拍摄过程也没必要完全按照剧情设计的次序推进。因而,影视表演是间断的、不连贯的。

(三)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戏剧表演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时间也是观众直接欣赏的时间,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戏剧演员在表演的同时,观众就直观地看到了整个剧情和表演,从而产生直接的交流。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一方面会给观众带来直接的心理变化和感官享受,但另一方面,观众的鼓掌或者其他声音又会对戏剧表演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是导演指导影视演员在特定场景下拍摄的,再经过后期的剪辑和处理,才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这种演员和观众间的交流是间接的,观众只能在影视拍摄完成后才能看到经过加工后的表演。

(四)对演员的要求及表演方式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中,一般要求演员不仅要具备充分理解剧本人物及心理的能力,还要对舞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及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现。戏剧表演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还原和夸张的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对于演员的要求则可能稍微降低。因为整个影视表演是片段式的,所以,只要能完成某一段时间的表演就可以,无需具备对整个剧本的掌控能力。同时,影视演员的表演方式主要是还原或者缩小。

参考文献]

[1]赵美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异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治飞.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我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3).

篇(6)

 新时代随着CG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视觉最终呈现效果,动画模拟真实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比如《贝奥武夫》让人分不清这是动画还是电影,《最终幻想》让人看到了真人的影子;而与此同时,电影也不断利用现代动画技术表现以前表现不了的题材以及原来不能实现的视觉奇观。从1993年《侏罗纪公园》开始,电影不断地融入了动画技术要素,到当代,随着《阿凡达》获得的巨大成功,电影融入动画CG特效已成为一种惯例和趋势,2011年上映的《美国队长》《猩球崛起》等大片就是利用CG技术创造视觉奇观典型的代表。

在动画和电影越来越融合的当下,动画艺术与电影艺术越来越接近,两者的差异似乎越来越小,随之而来两者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在华丽的影像背后,隐藏着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动画与电影二者难道终将合二为一?二者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澄清和探讨的问题。

一、混沌——分离——融合(动画与电影的关系演变)

动画与电影最初就是一个混沌的混合体。捕捉动态是动画与电影共同特性。早在动画与电影诞生之前,相关科学家就对动态进行了大量的实验,1832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制作了“诡盘”,其用完整的场面分解一个个单独而连续的画面,然后再用一个个单独的、静止的画面组合成连续的运动幻象,[1]这是电影最原始的形态,也是动画最原始的形态。除了没有电的成分,这与今天的影像原理别无二致。

不可否认的是,动画与电影有着相同的原理,它们都是由一些连贯的画面造成的运动幻觉,正是由于这一同根性才导致当时概念的混淆,形成了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这也是当前动画与电影融合现象的根本原因:二者都是创造影像的艺术。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两种影像也出现了分野。1877年,法国人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并用此机器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可乐》;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了可以摄影、放映和洗印三用的电影器械“活动电影机”,并用此机拍摄了《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有着相同原理的机器戏剧性地诞生了两种不同种类的艺术,绘画形式的影像与照相形式的影像分离开来,形成了动画和电影两种不同的个体。绘画与照相不同的美学区分使得动画与电影就像一棵大树上的两支主干,有着各自的独立性。

动画与电影的关系在百余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融合—分离—融合的否定之否定道路。到了数字技术繁荣的新时代,两种艺术的趋同现象尤其是主流动画与主流电影之间的融合又一次混淆了我们对于两种艺术的理解。现代动画和电影相互借鉴与模仿:动画利用电影的视听语言(现在所有的商业动画大片均如此),而电影利用动画的视觉特效(现在所有的电影大片均如此)。不过这并不意味两种艺术真正合二为一,因为虽然它们的枝叶不断地交织,但并不能掩盖它们不同的主干,动画与电影两种艺术的本质区别永远不会消除。

二、“纪录”与“创造”——电影与动画的本质区别

电影与动画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的根本手段和运动本质具有一致性。在分别引入了摄影与绘画后,两种艺术产生了分离,这就是电影与动画根本区别的本源。雷诺的动画是手工绘制的各种形象以及形象的变化,而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是对现实工厂的复制。著名的动画理论和艺术实践家亚历山大?亚力克谢维奇用照相与油画的比较来阐述动画与电影的差异,他说:“摄影艺术家NADA的作品是用照相机冷漠的镜头记录现实的一些美妙的细节,而马奈的油画则是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2]这个比喻也恰当地反映了动画与电影影像品质的差异性,同时也准确地定义了动画影视形式的本原。

篇(7)

(1)打破传统人物形象。周星驰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类是对我们耳濡目染的传统经典形象的个性解读和颠覆性再创造。无论是《唐伯虎点秋香》中武功高强放荡不羁的唐伯虎,还是《大话西游》系列中为情所困的孙悟空,周星驰的电影完全颠覆了将这类人物从小根植于受众脑中的概念。在将他们搬上银幕的同时即刻让他们在受众面前耳目一新。将既成的经典人物予以大胆的重新定位,需要的是比重新创造人物更为细致的刻画和敢于打破传统既成形象的勇气。对周星驰而言,传统人物形象是其表达自身创意的一个事实载体,他需要通过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来诠释这些人物。如一介才子唐伯虎,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就变成了精明狡猾,追求美色但武艺高强的人,并试图最终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秋香的芳心。不惜作践自己成为华府的下人,而另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周星驰更是大胆地将爱情这一永恒的戏剧元素创造性的赋予给了他。

(2)与传统人物结合的重塑。周星驰在对传统形象予以大胆创新的同时,也将传统形象中的某些经典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以期形成更好的表达效果。在对唐伯虎和孙悟空两个形象的塑造问题上,仍然保留了唐伯虎的才高八斗和孙悟空的重情重义,拉近了观众对于人物的熟悉感。他的再塑造不是凭空的荒诞之谈,而是结合了传统人物对之解构后的重新塑造,也就是打破再创新而非借用一个名头。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驰的电影在表现这些既有的人物属性也是加以自我特色的诠释,不落俗套。

2.塑造非典型性英雄。

英雄情结是电影受众的一个重要感情基础,英雄的塑造也是电影导演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外电影中英雄人物大多是高大勇猛,刚正不阿的形象。与周星驰电影同一时期的电影形象中,无论是以好莱坞硬汉为代表的西方电影,还是以周润发、成龙等为代表的香港电影,无一不是典型化的英雄,身手敏捷、坚韧不拔成为他们的共同属性。而周星驰的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则一反常态的自己作起了一个非典型性的英雄角色。狡猾、弱小、甚至胆小,这是周星驰电影中绝大多数英雄的固有属性。不过这些并不阻碍英雄的塑造和战胜反面角色,因为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战胜敌人最重要的并不是武力,而是智慧,甚至是运气。从《逃学威龙》到《九品芝麻官》,再到《还魂夜》和次年的《大内密探零零发》甚至到《功夫》,周星驰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大都经历了由普通人到英雄的转变,所以他们身上就没有那些典型性英雄区别于普通人的种种属性。

3.非一般小丑化的小人物角色。

(1)小人物的形象塑造。要论周星驰电影中塑造得最多的形象莫过于小人物的形象。他最直接呈现小人物自娱自乐的生活和自得其道的生存方式。同其他小人物形象比起来,他所塑造的小人物总是乐天派的,具有一定的阿Q精神。同其他戏剧演员相比,他不是憨豆那样发育不完全化,也不是金凯瑞那样夸张的动作化。他是含着理性的创造去塑造他所演绎的小人物形象。

(2)小丑化的小人物。小人物形象是很多演员都曾扮演过的角色形象,周星驰扮演的小人物形象给人们带来的欢笑是其他演员所不能替代的。其不同于其他小人物形象的区别在于他的小人物角色是小丑化的,从而具备了娱乐性与戏剧性。小丑是马戏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角,他总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带给观众最明白的快乐。这一特定的丑化角色是将自己摊开可呈现给观众。他那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情和那定格的笑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使观众会心一笑。

(3)非一般小丑化的小人物。然而他的小人物不尽是肤浅,有的是通过肢体或表情,有的是通过对白,还有则是情境深入。排开肢体和表情不谈,他电影中的经典搞笑对白是具有一定文化功底才能说出口的。最经典的莫过于那句“I‘服了’YOU”,也算是开创了中英音杂糅组词的先河,那首“ONLYYOU”改编的歌毕竟来自海外金曲而非市井的口水歌。小人物的情境深入则是指他用小人物的自强不息和执著追求抓住你的情感将你深入到电影情境。比如《大话西游》中那段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和《喜剧之王》的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感动了所有的人。他塑造的小丑化的小人物不是忙着取悦观众而是有着坚强的信仰和一个明确的目标积极进取的。

4.配角形象的模式化。

(1)女主角的单纯化。星女郎是周星驰系列电影中的女主角的称谓,得益于周星驰强大的影响力,星女郎从来都是影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历来都可以迅速走红。纵观周星驰电影中的女主角形象,几乎全都是单纯、明了化的形象定位。从最近的张雨绮到黄圣依、张柏芝、莫文蔚、朱茵、巩俐等.女主人公无一不是单纯可爱的,都对爱情有着纯真的向往。这样单纯的定位一则很好的丰富了周星驰的人物形象,在周星驰大部分塑造的都是精明狡猾的角色的同时,需要一个单纯的女主角来配合表现周星驰自身纯洁的一面,尤其是爱情,在周星驰系列的电影中对于爱情的定位从来都是纯洁美好的。如秋香对唐伯虎的爱慕,张柏芝对尹天仇的笑容等。再则也是考虑电影受众审美观念的需要,在通篇周星驰的无厘头和恶搞后还是需要一些简单化的形象来顾及电影受众的情感接受度,单纯漂亮的女性角色总是很符合大众化的审美需要。在香港这个纯商业的电影环境里,迎合市场和观众几乎是每个电影作者要考虑到的问题。

(2)丑化的男性配角。在周星驰的电影中男性配角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丑化的角色出现。无论是与周星驰合作最久而且知名度最高的吴孟达,还是罗家英、如花等,时而猖狂时而窝囊,好色如命兼好财如命是他们统一的形象标签。就是这样模式化的配角塑造很好的衬托周星驰的“高大全”和“贱小残”。

二、周星驰电影的价值取向

1.个性解读。

对传统人物形象的个性解读无疑是给传统人物赋予了新时代的形象和意义。这源于香港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历史的原貌被改写了,其厚重的神秘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荒诞的戏剧效果。这体现出后现代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历史意识消失产生的断裂感。后现代人告别了诸如传统、历史、连续性而浮上表层,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对于历史的态度实质是一种对时间的哲学观。历史感的消退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拥有了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由于历史原因,回归前的香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种虚无的历史感。而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很自然就有了区别于传统的个性化解读。香港人经济的发展促进自身的进取也让他们敢拿传统形象进行再造手术。

2.非典型化的英雄形象塑造。

非典型化的英雄形象塑造体现了周星驰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调侃,虽然不是完全的批判现实主义但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的某种不满。小人物化身为英雄是普通人都梦想的事情,而成为一个非典型性的英雄形象则体现出了香港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脱节。一个长期处于西方国家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地区一下子 回到了有着厚重东方文化的大陆,香港人自身缺乏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也在情理之中。加之快速发展的经济中香港人自身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同时对传统英雄人物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典型的英雄形象已不符合或不能满足其所需,则需要诞生新的非典型性英雄形态。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电影受众对影片的理解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或者说是进步。传统的脸谱化的英雄人物离观众的距离太远,而受众对电影的解读也不再是单纯的表面化和脸谱化了。脸谱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才是受众的兴趣所在。

3.厚重的市民色。

周星驰的电影体现出了厚重的市民色彩,将普通香港人群的生活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出来。这一方面跟其自身平民出身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周星驰对平民阶层自然的亲近态度。他并没有因为自身的成功就脱离了这个群体,从他的电影里面可以很好的看到这点。英雄往往都是一些小人物成长起来的,甚至成为英雄的人物形象也只是在某个方面的英雄化,整体的人物形象定位仍然是普通阶层。建立在平民基础上的世俗文化也体现出了对那一类小人物的一种人文关怀,即带有一些自卑的渴望向上的一类平民形象。而那些非平民阶层在他的电影里总是有缺失的,或者是反派,或者是需要草根的帮助,身上区别于平民的标签往往成为笑料。这些都反映出周星驰电影背后同情弱者,赞扬平民阶层奋斗的态度。

篇(8)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16

电影诞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和商业力量。与此同时,电影理论也与其他文艺理论类似,逐渐成为一种纯理论。

梳理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可以找到如下轨迹:

1、电影的研究者并非专业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对电影的研究只是将电影作为自身研究领域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电影发展的早期更加常见。

明斯特伯格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将电影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标本,以心理作为出发点,从接受的最基础层面“认知”入手,沿着“心理”这一线索,由小到大,通过电影与戏剧的比较,揭示出电影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可能性。

而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实际上是著名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们将他们的文学研究的见解运用到电影上来的附生物而已。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寻使语言变为艺术品的东西,那么对于形式主义理论家而言,电影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寻使影像能够变为艺术品的东西。埃亨鲍姆从其他艺术中总结出能够使一种形式成为一门艺术的两个特性,即他所谓的“不可理喻”和“语言”,“不可理喻”性和“语言”二律背反。“不可理喻”性对应着内在冲动、个人化、主观化倾向;而语言(艺术的形式手段)的基本功能是“沟通”,必须要他人能够理解。所以在用一种他人能够理解的形式(约定俗成性)去传达个人化的意义,这正是任何艺术存在的矛盾,而电影也正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当然,埃亨鲍姆论述的重心还是放在电影的具体构成上,他分析了电影的基本构成,即画面与画面组接,并且在与文学理论的类比中,划分出诸如“电影语句”、“电影复合句”这样的概念。

另一位跨领域研究却更加有名的研究者是爱因汉姆。同样是心理学家,爱因汉姆比明斯特伯格更关注电影的物理性。明斯特伯格也看到了电影在物理本性上的特点,比如深度感和运动感,但是爱因汉姆却是较为系统的考察了电影手段的各个基本元素与视觉实态的差别,说明正是这些差别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

2、在电影发展早期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各种研究论文只是零散地看到了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

时至今日,电影不同于各种古典艺术的商业特性早已得到公认,而商业性的基础就是大众性。在早期的电影理论中,巴拉兹•贝拉是一位相当清醒的意识到电影的大众性的理论家。尽管他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说明电影艺术的群众性:群体大范围观看以及最重要的因素――身体语言。他坚定的相信这些特点使电影有可能成为全世界人民互相增进了解的手段,进而使各国人民有可能“由于某一共同的事业而团结起来”。

然而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的在早期研究论文中的零散出现更常见的是,早期研究者们通常将电影与戏剧和文学进行比较,从而试图指出电影具有完全独立的艺术特性,因而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包括前面提及的明斯特伯格等人在内的大多数理论家,都在研究文章中或多或少的把戏剧或者文学(更多的是戏剧)作为提炼电影的独特性的参照物。而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则是这方面的典型。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的种种实践虽然具有极强的实验性,然而正因为偏激,其电影理论文章却在“深刻的片面”中探寻出了电影可供利用的种种独特形式,比如“光”、“画面”、“画面节奏”……

3、经典时期的理论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理论家们却一直在进行着系统化的努力。

前面提到的爱因汉姆是系统的分析了电影的物理特性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电影与生活和现实拉开了距离,因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

爱森斯坦和巴赞是系统化努力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同时也成为经典时期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理论的体系,并且影响深远。

作为经典时期影响深远的两大家,他们二人的理论体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学基点的支撑。

爱森斯坦旁征博引的试图证明电影应该“用富有最大简洁性的视觉叙事来表现抽象概念”,并且“意义”要从影像的“碰撞”中产生。而巴赞却先去追溯人类发明电影的心理机制,然后从他定义的“木乃伊情结”上展开说明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从而顺理成章的推导出他所推崇的“深焦距”、“长镜头”的电影手段。

4、科学化的努力贯穿电影理论发展的始终。

众所周知,文学和艺术的研究虽然存在着一些模式,但是却无法做到精确量化。然而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类似,电影理论的发展也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出现科学化研究的趋势。这一特点不仅在经典时期出现,在当代仍然延续了下去。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到当代的符号学、叙事学,甚至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研究者们都以一种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电影”这一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他们试图对电影作品及其构成做精确划分和模型分析,试图以一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电影。

对于电影这种人类的精神层面的现象,要用科学方法做出精确归类是徒劳的,但是科学化的努力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毕竟电影是一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其他古典艺术相比,它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此外,有很多电影作品,尤其是类型电影,的确是存在一些可供分析的模式的。

5、在电影的艺术地位确立后,理论成为纯理论,哲学、社会学理论进入了电影理论。

这一点与文艺理论的发展也是类似的。当纯粹的可以直接指导创作实践的电影理论成熟之后,理论的发展就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时,理论家们不得不借助哲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开辟电影研究的新的角度。所以,我们会看到符号学电影研究、女权主义电影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电影研究、后殖民主义电影研究。虽然早期的电影研究也借助了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但是早期的电影理论家是“兼职”的,他们本来是其他学科的学者,电影只是他们本学科研究中的附属物。而当代的各种综合性的电影研究却是“全职”的电影研究者有意的借用他学科的理论来拓展本学科的研究。

目前,电影理论发展的科学化倾向和综合化倾向仍然是当前电影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两种倾向不一定如经典时期的理论那样,能够直接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但是却往往能作为一种思潮影响电影创作。

参考文献

篇(9)

1“电影技术”及“电影语言本”论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理论研究伴随的最大争论便是“何为电影”,在电影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的问题上,早期电影理论家也争论不休,甚至电影艺术地位的确立也历经漫长的过程。然而无法否认的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次质的飞跃无不和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早期技术与艺术的争论,其实更似在确定“电影能够成为艺术”这一本质或功能,或者说潜在属性,它不单单只是技术作用的结果,而且是能够起到艺术审美的作用。虽然学术界对当年争论后的艺术定性已无甚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当今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发展遭遇瓶颈,导演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尝试尖端的技术手段,4K、120帧甚至是VR,来达到突破电影旧模式的目的。然而,这些手段只是对“电影技术”的试验性尝试,或者说“飞跃”,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却显不足。换句话说,这些大多数是拿“艺术”来试验“技术”,“艺术”与“技术”在语言表达上是脱节的。新兴技术在发展之初确实会对艺术造成影响,甚至造成电影艺术倒退的局面,脱离这些技术,观众也依旧能够明白导演的意图,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技术手段没有成为电影语言融入电影艺术主题之中。2002年,格林纳威在柏林第三届新媒体艺术节上说:“电影已死!当前大部分电影都极端无趣。我现在要将精力投入在新媒体艺术令人神往的后数字革命(digitalrevolution)中。”当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格林纳威虽标榜“电影已死”,但并非意味着他对电影的放弃,或者对艺术的绝望。相反,从他参加的新媒体艺术节的活动属性便可知,他推崇的不是传统意义包装的影片,而是具有新的时代科技特征的影片。由此便能直观看出,其对技术的重视、娴熟使用甚至是“炫耀”,然而他却不是技术的卖弄者。他所使用的技术,甚至谈不上“高精尖”,只是最简单的,几乎是伴随电影诞生初期便出现的多重曝光、画中画、分屏、对称等,他使用技术的初衷并非为了“造梦”或营造“完整幻觉”,而是确立一种全新的书写电影的方式,即电影语言。这是一种完全打破人们过去对“艺术片”理解的“全新艺术片”,也是一种继蒙太奇和长镜头之后,能真正参与到叙事表达中来的语言。有趣的是,这种电影语言非但没有“打破第四堵墙”,反而加固了这堵墙。这种表现在其影片中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为“电影语言本体论”。格林纳威的电影语言特色首先体现在其时空观,而时空观又可以用“根茎图”式叙事来概括。后现代的叙事特点之一便是含混、模糊,“它设法保持叙事作品中相矛盾的各层面,保留它们的复杂性,拒绝将叙事作品降低为一种具有稳定意义和连贯设计的冲动”。所以从技术剪辑手段来说,格林纳威的所谓“根茎图”,就是多重曝光与影像重叠。不同于电影史上以往的多重曝光与叠印技术,格林纳威的每个影像自成叙事体系,独立参与影片内容的构成而又在语意上相互勾连;同时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时空的切面与维度,使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时空同时呈现。这种时间观的作用仅限影响观众的阅读体验,而不互相影响。这种时间观给观众带来的阅读体验在于更加直截了当地将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时空进行对比,起到了类似麦茨“组合段”理论中非时序组合段和交替组合段的作用。然而,这些所谓“非时序”时空内部的各自出现,也并非均严格按照各自的时空进行,有些更似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的构成,每次出现部分的时序也需要观看者鉴别。这样,从外部看,各时空有待观众鉴别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从各个时空内部看,也需要观众进行同样的鉴别。这就在双重时空构成语意含混。例如,影片《枕边书》(又译《枕草子》)的时空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出现的时空已经超出了“过去”“现在”“未来”,而出现了“过去的过去”“过去的现在”“过去的未来”“现在的过去”“现在的现在”“现在的未来”“未来的过去”“未来的现在”“未来的未来”多种关系,原因便在于“现在的现在”是好定义的,但“现在”本身却是相对的,当主语发生的空间时态不断转换,传统时空观便会被极大地拓展。格林纳威的电影语言除了重塑时空的书写方式之外,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创造了新的电影语言单位。我们通常说,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在这里,镜头被确立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然而关于电影语言的最小单位的问题却仍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和热门,因为它的确定关系到电影通过符号制造意义与结构机制的问题。虽然理论上应把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看作是镜头,但电影符号学理论家麦茨认为能够加以“码化”或建立其规则的是比镜头更大的叙事本文单位,即大组合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段理论。反观格林纳威,由于其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并不依赖蒙太奇或长镜头剪辑,他的影片甚至难以形成单个镜头,简单的单个镜头更是无法容纳其叙事的庞大信息量,所以他的电影语言无法用传统的电影符号学分析。格林纳威电影语言的最小构成在于“画幅”,是建立在八段组合段之上的对镜头或段落的进一步划分。正因为如此,他的电影语言虽然仍与日常语言有一定区别,但却更加接近日常语言。首先从双向交流角度讲,格林纳威的“新媒体”艺术与观众之间存在交流,且非单向度一次流——如《图西卢皮的手提箱》系列作品。其次,电影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能指约等于所指,我们看到的就是影像所表达的,这个影像如果想表达出我们看不出的内容,只能依靠下一个影像构成蒙太奇形成互文,但是每个镜头独立表达的意思是确定、单一的。格林纳威的电影却几乎能做到如天然语言一般,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任意性和约定性的。由于画中画和多重曝光,使得其意义表达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为在其单个画幅中的时空是不确定的,所以每次“次画幅”和“主画幅”的出现也是不确定的,那么主次之间便可视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再则,他的影片的表达依托画幅可以更加随意,甚至不受顺序的影响,人们日常的交谈伴随大量插入语或补足语,甚至可能伴随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出现,却并不影响听者的接受,虽然非时序组合段也能达到相类似的效果,但是却需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平行组合段需要保持几个组合段出现的时序、频率大体一致,插入组合段则或承担起主体叙事功能,或作为插曲短暂出现。无论是哪种,都需要最终将观众“拉回”到主体叙事之中,并提醒观众何为“正文”。“画幅”则不需有这方面的担心,多个时空同时进行且互为补充,无论哪个“画幅”,作为“正文”都不影响最后的成片表达;无论画幅出现的时序如何,观众也能了解其大意。这样,从表达意义与表达功能上都较好地使其电影语言完成使命。

2跨电影艺术形式探索与确立

与其称格林纳威为“电影导演”,不如称其为“艺术家”;与其称他的电影为“电影”,不如称之为“艺术品”或“装置”。他的“艺术片”也不同于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艺术片”概念。何为“艺术片”?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对当时充斥银幕的低俗闹剧极度不满,提出“纯电影”的理论,主张摆脱文学和戏剧的影像,发挥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专门拍摄表达创作者个人主观感受和艺术理想的艺术影片。“艺术电影”一词遂成为一个独特的概念,用以专指那种观念新颖、趣味高雅、技巧考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影片。现在通常意义上说的“艺术片”,则常指与“商业片”相对立的影片。格林纳威的艺术片走的是先锋艺术流,是作者的,也是后现代的。2000年之后,格林纳威创作了包括《图西卢皮的手提箱:摩押的故事》《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安特卫普的第三段插曲》《夜巡》等在内的大量装置电影,《重访九幅经典名画》甚至就是以名画为依托的纯装置艺术。所以他的影片完全不同于大众意义上的“艺术片”,是回归先锋者的初衷,而且是不同于之前的先锋作者的,真正以艺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拍摄的影片。除却其独特的电影语言本体论地位,他对电影艺术的解构和结构还在于其独特的电影观,即跨电影艺术观。格林纳威对跨电影艺术形式的探索,首先体现在其电影绘画观。这与其早年学习绘画的经历分不开,“仅仅想把自己的才能与绘画相关的‘画面制作’专业结合起来”。格林纳威影片的每一场景都经过精心的颜色、布景设计,宛如绘画,甚至有诸如弗朗斯•哈尔斯的画作《圣乔治保护商会官员们的宴会》直接出现在场景布景中,调度方面也有来自名画作的灵感。在《厨师、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他直接用色彩符码隐喻,不同颜色指代不同的场景,人物每走到一个地点,身着的衣服也会随所在地点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画师的契约》则是一部直接讨论电影与绘画关系的影片,摄影机常常以画师的画框为主观视角,一方面,观众、摄影师、画师视线重合——这就是绘画与电影视角的重合;另一方面,被分割的画框引导观众的视线游动,提示了最重要的信息。相较于通常影像游动,观众被动地接收信息,在他的影片中,观众能够根据画面提示选择性接收信息;相较于通常电影打破“第四堵墙”的代入感,绘画的间离感使观众能够跳出画面冷静分析,利用画面引导获得情感或理性体验。于是,他的电影语言解构了最简单的“看”的逻辑,定义了新的观看秩序。格林纳威认为,一位画家跟他的画作之间的一对一的关系是最高级、最激动人心且令人愉悦的关系,他希望能与他的电影建立这种关系,“我不认为我们看了很多真正的电影,我想我们只是看了一百年的插图文本”。其次,其艺术形式横跨戏剧。跨电影戏剧家极具戏剧特点的影片不在少数,戏剧电影也不在少数。格林纳威的影片却很难说清楚是在用戏剧的手法拍的电影,还是在用电影的手法拍的戏剧。一方面,戏剧的“幕”的形式几乎出现在他所有的影片中:《厨师、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以每日菜单作为转场道具,《八又二分之一女人》中更是将剧本——第几部分、第几段落、内容——贴出做分场作用。最具代表的例子是《魔法圣婴》,片中直接设置人物手举第几幕的牌子从摄影机前走过,这部影片需要重点讨论的是关于其戏剧观的第二点,即戏剧空间。这部影片构成了两个戏剧空间,第一是舞台上。故事的主要场景均发生在现实剧院的舞台上,导演通过不断“塑墙”和“拆墙”的手法,用空间转换提示观众这是发生在舞台上。例如,姐姐抱着圣婴在集市接受人们的祝福之后,怀抱婴儿往前走,镜头逐渐拉近,这时幕布落下,恢复到之前所在的舞台场景,观众方才恍然大悟刚刚的集市其实仍然是在舞台而非室外。类似这样的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在片中大量出现。另外,为了扩展场景空间,导演用简单的道具指示将舞台划分成不同区域,以做不同功能之用;而幕后及舞台地下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然而无论如何扩展,中心都是围绕着舞台本身。此外,摄影机更是有意将戏剧舞台边缘摄入其中。第二个空间在舞台下,舞台下坐着身着华服的看戏贵族,有说、有笑、有讨论。在揭示了舞台上是一出戏剧之后,导演却又让看戏的人上台参与舞台上演员主导的剧情走向,打破了塑造的舞台下的戏剧空间。两个戏剧空间相互包含,却又相互矛盾,构成一出并非戏剧的戏剧。最后是戏剧化表演。这点主要体现在其影片渲染的“仪式感”。区别于大部分影片所追求的“隐藏摄影机”和极具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格林纳威影片中的人物不仅走戏剧表演流,追求较为夸张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而且还会直接在片中与其他演员作闲谈交流,甚至直接面对摄影机,即观众——在场的缺席,来讲话,使间离感更加突出。格林纳威影片最大的成就在于他让电影与观众互动,形成跨文本阅读。格林纳威在“柏林第三届新媒体艺术节”携《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出席,他的三部曲计划是一个名为“网络影像艺术”的展示。图西卢皮的92个手提箱可以自由打开、阅读或者再诠释。他试图超越电影胶片的艺术实践,通过采用与电影相关的几种电子媒介的组合与观众建立更灵活多样的互动关系,以不同方式进行艺术表达,最终实现电影艺术发展的突破。影片中不断打开或填满代表主人公人生历程的92只手提箱,从他在威尔士度过的童年时代直到长大成人后在世界各地的冒险经历。手提箱中是能够代表他人生经历的物质符号。影片的信息容量巨大,但更多的内容却在电影之外,观众想要比较完整地理解格林纳威的作品,就需借助于其他媒介:书籍、DVD、展览等。一方面,在影片中,观众并非按照时序了解到一个人的完整故事,而是需要自己寻找细节,逐渐拼凑历史,而且不同的观众可以解读出不同的世界观及人物人生观;另一方面,除了主人公本身,其他人物在各个作品中的交错出现,也可以拼凑出更多人的人生历程,构成了较庞大而完整的世界框架。当然,观众的反馈透过网络媒体传递给作者,他针对观众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文本,再通过其他媒介重新反馈给观众。作者、文本、观众构成三角状的多向度传递,在表达、传递层面,实现了电影跨艺术形式的功能。

3结语

有人将格林纳威视作未来电影的开拓者,认为其作品及其宣称的“电影已死”代表并开拓了后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有人认为他是视觉技术的卖弄者,影片本身却是浮夸与虚无。而他的电影之所以能够给人以这样的争议与反思,也正是其价值所在。电影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成熟且疲惫的影片制作需要破旧立新。新千年来,鲜有足具影响力的电影思潮或运动,其原因以及与电影诞生之初形成的鲜明反差也值得反思。格林纳威独树一帜的美学观,尤其是在他解构传统之后重新结构起的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观,都使其当之无愧地走在当代电影的前面。

参考文献:

[1]邢北劣.新媒体发行——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J].当代电影,2010(4).

[2]李二仕.英国电影十面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篇(10)

众所周知,在现代科技崛起的19世纪末,新兴的电影技术让世人眼睛一亮,随即开始了它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进程。在电影走向公众生活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时,它经历了从怯懦、迟疑到自信的蜕变,而这其中,它与戏剧艺术的多重扭结、多向粘连,成为艺坛引人瞩目的现象,其也给现代艺术的全方位拓进以十分重要的启示。

事实上,对于局限在记录手段的早期电影来说,光波媒介虽然为它提供了真实、客观的影像方式,似乎一种新的超越照相的新艺术呼之欲出,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录层面,凭依“客观再现”给观众好奇心以满足,电影始终将无法成为艺术。最终使电影成为艺术的,是人类强烈的戏剧意识、戏剧实践,尽管这种意识和实践常常是以魔术、幻术甚至木偶剧的努力来体现,但是,它仍然给电影科技以极大的刺激,它背后的人文积淀仍然规范了电影想象、银幕语言的路径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戏剧就没有真正的电影(艺术)。

当然,假如完全笼罩在戏剧的灯影下,电影也将被窒息。是戏剧促动了电影的别开生面——戏剧的四堵墙、剧场性特质,引发了电影镜头探寻自由开放时空的热情;戏剧历时性的起承转合,推动电影多时空交织、多线索并进的发明;戏剧即时性当下性的藩篱,令电影改变常态的戏剧呈现轨迹,把回忆和幻梦等等一一缝合进叙事链条中……

显然,戏剧深化了电影,趣化了电影,而戏剧也加速了电影的反戏剧蜕变,让电影在不失人文风范和生命乐趣中渐趋疏离戏剧殿堂,而建立起属于自身的表意系统和语法体系,让一种新艺术在一系列方面获得可资识别的CIS。这里,当然不止是电影,人类创造的许多艺术方式,都为电影的完型化提供了契机,赢得了生机,这也正是人们从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看到小说家狄更斯的结构方法,导演自己也认可的原因。可以说,文明的多重滋养让新兴电影起步之初就能实现强身健体。

如此去看,似乎戏剧成了乐善好施的“天使”,其生命价值就在于成就电影。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众所周知,20世纪艺术流变的新症候自发端就日趋明显,即迅捷性和多元性(周期更短、形态各异),戏剧亦未能例外。现代戏剧几乎在一重重新浪潮、南辕北辙的实践中疯狂演绎着神形蜕变,在这中间,电影堪称是最大的怂恿者、教唆者和示范者。因为,电影的时尚性、易感性和影响力,将几乎所有现代舞台剧编导纳入“麾下”,使其不知不觉模拟着银幕镜像和画面,且臣服于电影广泛而强烈的视觉逻辑中。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电影,同样也没有现代戏剧。

这是有具体例证的。首先,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卓有成就的现代戏剧家,都以一种艺坛罕见的两栖性生存,同时吮吸戏剧、电影双份营养而精造两种作品,电影方式以出乎意外地奇丽,给他们的戏剧建构以别样和丰富的启迪,让新戏剧以更内在又更直观的矛盾样态展现电影时代的强烈舞台景致;同时,电影(时空、叙事和想象)的开放性,诱导新戏剧舞台进行了前伸后延(突出舞台、景深舞台)和蓬台化,也使戏剧情节与心理上扩容,让戏剧变得更悠远、更深长;最后,越是现在,戏剧舞台“混搭”现象越明显,即,戏剧更多地借取非戏剧元素来建构自身,电影成为被混搭被借取最多的艺术样式,什么“化入化出”,什么“音画分立”,什么“交叉蒙太奇”一一进入戏剧情境中,使得一批新戏剧酿就了非典型性“光影化革命”,超凡脱俗,从而凸显出全新的现代化气质。

由上可见,戏剧与电影的联袂,取得的是双赢的效果,其最终将戏剧和电影同时推上了20世纪的“艺术显贵”的道路,令其成为现今消费社会艺术的“宠儿”。但是,是不是说,两者天然就具有一种和美无比、彼此增益的关系呢?或者说,在什么样的层面上、从什么角度上我们能真正把握戏剧电影正向关系的潜在动力,而不被枝节性的炫美所惑所误导?并且,美学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借取,是否和哲学、文化层面的互相提升一致呢?……如此等等,其实,都是很值得学术界思考和研究的。

篇(11)

微电影的容量不大,且主力的制作人员多数为非专业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生活经历的提炼与不矫饰的戏剧化的描述,是创作出好剧本的捷径,因此微电影的创作人员,加深对自然主义戏剧观的理解,是一条理解易见效快的途径。但是,基于微电影之微小特点,其无法像长篇巨作那样,具备“凤头、猪肚、豹尾”般的完整性。那么,我们不一定非要在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设计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剧情,有时候却可能只需要几个充满强烈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足以牢牢抓住观众,从而成就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常规的剧本创作讲究铺垫,也就是猪肚环节要肥而不腻,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微电影的猪肚环节注定是需要瘦而不柴,才能烘托出一个好的。自然主义戏剧观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将长长的铺垫简化成几个生活中决定性的瞬间,并将这几个瞬间穿连起来,同样能做出很好的铺垫,而这几个瞬间需要信息传达非常到位,才能以短概长,这就需要与观众的生活经验非常贴近,才能为观众用短的信息提示从而完型出长的过程。而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强调的一大重点也就在于戏剧的贴近性,这显然非常符合微电影剧本创作的诉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客户定制,另一种就是自由创作,而且这两种模式已经初具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两种模式的特点来研究一下微电影的剧本创作。

二、商业宣传诉求明确的微电影剧本创作重在扼要、入戏快

客户定制,一般由商家直接寻找制作团队来量身为其打造微视频宣传片,商业宣传诉求非常明确,此类微电影通常以草根平台——高端制作,这类悖论的结合来引发内在的“竞争”,从而对观众建立初步的吸引力,有着精良的制作团队与一线明星协作。或者也有某些网站自愿在微电影的运营中承担中枢的作用,将剧本选拔项目和广告商之间联系起来。有的网站的操作方法如下:如果有广告客户希望拍摄一部宣传自己企业的微电影,广告客户会委托网站上剧本创作任务,说明剧本的创作方向和简介,然后借助网络平台大范围召集符合这个客户要求的微电影剧本。这样的模式不仅为广告商减轻了很多负担,同时也使很多优秀的剧本和优秀的编剧创作人才不断被发掘出来。比如《一触即发》、《不跟随》这样的纯为商家造势宣传的微电影,就属于客户定制型,它们在创作时需要找到产品要宣扬的性能和想要造势的理念,再找到某个故事或人物作为载体将其自然地表现出来。这两部作品都做到了巧妙地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诠释出该产品所要的主要性能和品牌理念。这是很多定制型创作者值得学习的典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规的广告宣传片不同,这种定制型的微电影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拿广告当电影看,甚至忘了这是在宣传产品。所以其要求创作者对于主题的驾御能力一定要强,不能延展开来信马由缰。我们要先明确客户的需求,从而确立主题,然后再展开思路,尽量通过不同层次的矛盾来反映该主题。而且创作者最好有奇思妙想的创意使广告有意思、吸引人。比如“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里,要求在十分钟内说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有很多国内外优秀导演都加盟其中,像《百花深处》《、生命线》都是值得欣赏的短片。像一些传统电影,在剧情设计上、引发共鸣上也做得很好。比如电影《转山》,片名听起来貌似是个平铺直叙的公路片,但影片借主人公张书豪的经历渐渐展开,在他经历了一切凶险之后,终于站在了布达拉宫前,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时,观众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欢乐。另外,该片的情感戏一样饱含感人的温度。最后主人公从回来再度在校园遇到他的女友,两人平和地并肩走在校园里,波澜不惊的情感故事,不禁让观众心生暖意,引发强烈的心理共鸣。

美国电影研究者悉德•菲尔德曾把电影的戏剧性结构总结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建置、对抗、结局三大部分。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的组成部分就决定了电影表现的最终呈现。常规电影较长的时间篇幅,可以为开头提供较为宽裕的时间量,来设置一个导入的环节。微电影由于篇幅短,导入环节不太可能很长,所以导入环节就应该力求简洁有力,较快地进入故事的发展阶段,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矛盾:简短的开头,信息的跳跃会比较大,要弥合这对矛盾,微电影影片开头的创意设计与节奏把握就变得极其重要,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像“北京麦田映画”的微电影作品《爱疯时代》,惊悚微电影《镜中迷魂》,以及百度公司制作的《旁边的陌生人》《、火锅》等微电影作品都是此类创作的典范之作。这几部微电影普遍特点是开头特别出色,从一开始就能明确地吸引住观众,节奏普遍较快,在观众还来不及因为它们是广告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前就变化出全新的信息点,开头开门见山,转折频繁,转折力度也大,整体跌宕起伏较为明显是目前看来比较成功的商业微电影的最常见手法。

三、自由创作型的微电影作者也应遵循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

自由创作模式,实质是作者论式的剧本创作,它一方面可以由门户视频网站来担当策划发起者,也可以由自由影视制作人或草根普通民众将其制作的微视频发送至网站、博客、手机、公交、地铁等移动电视客户端。此类创作模式相对客户定制式来讲自由度更高,范围更广。自由创作式里可以分成两个小类别。一种是自娱自乐型或实验型,创作后拍摄,再完成上传,整个娱乐活动也就结束了,这种类型下的创作完全可以百无禁忌,创作人员自我娱乐好了也就达到目的,这类型的剧本“玩开心了就是最高目标”,只要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和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即可。而实验型微电影,完全是一种新技法新思路新认识的低廉探路,创作完成后,关注力度仅仅是实验的测试环节,当然也可以是百无禁忌。另一种是娱己兼娱人型,这类剧本的创作既然有公共传播的诉求,就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公共传播的规律,换言之,也就是剧本创作要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基本剧作规律。

首先,从题材的选取上,拿大家已经关注的话题来吸引眼球无疑是个捷径,微电影创作者可以多留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做到“与时俱进”,善于从社会热点中搜集创作的素材,比如近期发生的自然灾害、政治经济问题、情感八卦都可以成为一个创作的引子。但想把已经有一定社会评判的事件当故事来说,只是做简单机械地复述事实、人云亦云肯定是不行的。新闻事件只能作为一个触发,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发展,否则稍不留心就会显得陈旧无趣、味同嚼蜡。因为我们的电影故事之所以区别于新闻,关键就在于有独树一帜的角度、观点去变新闻为故事。另外,很多创作者比较偏好边缘群体,这种题材也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像许鞍华执导的微电影《我的路》,故事就讲述了一个男人变性的经过,很边缘化的主题,内容注重展现的就是男子家人和朋友在他手术前的变化。随着吴镇宇先生极富张力的实力派表演,把戏剧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边缘题材的一个很好的典范。但这类创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边缘群体的人物描述与刻画,最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展现,不要把作者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作品,尽量把评判的权利留给观众,这样做既能提升作品的高度,又扩大了这类影片的受众面。

其次,这种自由创作模式下的剧本创作在戏剧冲突上也要多下功夫。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认为: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一次争斗;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也在《戏剧的规律》中,明确把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想要制造戏剧冲突就必须找到其主题的社会性,只有把社会矛盾体现在文艺作品中,才能缔造深层意义的冲突,使作品的意义更深远。但是剧作家不能把社会性冲突直接展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有个性特征的性格冲突间接地体现社会冲突。在银幕表现的空间手段中,体现冲突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冲突更是值得注意,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特定的事情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环境”的处理,在编剧阶段,不仅仅是将其思考成社会环境投射于主题的抽象理解,对于电影这种用视觉作为主要传播形式的艺术,更为有利的策略是将“环境”视作一种人文景观,例如大量的美国电影选择了故事的展开环境是纽约之类的标志性大城市,纽约本身就是美国工业文明的核心人文景观。至于选择了这种类似的景观作为“环境”的基础性载体,很多能指对观众而言也就可以做到不言而喻了。这一点对于微电影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极好地节省叙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