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8 11:55: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篇(1)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篇(2)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现阶段,城市规划面临着全球化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之下,创建低碳化、零排放城市环境成为世界的基本共识。要想合理规划低碳城市,需要从方法、理念、管理手段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城市是有效减轻碳减排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合理规划应该为创建低碳城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有效解决气候问题,发展低碳化城市是最基本的途径。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怎样合理调整城市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简述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最早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理念之中,这里的低碳思想就是采用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所在,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运势而生。想要了解低碳城市的概念,必须清楚低碳城市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之内,注重低碳城市建设,事实上也是追求生态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采用缩减碳排放量为主旨。低碳城市的概念就是把建设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理念相互结合,达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系统,进而创建出低碳型生态城市。

2 规划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

2.1 高效性

城市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水平各部相同,对所追求的东西也有所不同,生存竞争比较激烈。低碳城市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城市的运行、生产确保低能耗处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源获得最高效利用率,很好的提升城市规划的持续性。低碳城市内容的高效性则表现在城市能源的有效率,提升城市转换系统的效率和效率。

2.2 循环性

循环性是有很大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不同层面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城市不同系统的循环速率,确保整个城市的循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2)建立明确堵塞城市循环机制,可以快速辨别、解决阻碍城市良性循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3)依照自身完善的生态系统,为有效改善整个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和谐性

规划低碳城市的和谐性,首先,这里的和谐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上,人们热爱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之中,城市和自然相互结合和谐发展;其次,低碳城市也展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低碳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采用自然景色修饰居住环境,从而建立关心人、陶冶人,实现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状态。这里的和谐性很好的展现出低碳生态城市的特征,也正是规划低碳城市需要达到的效果。

3 低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3.1 资源低碳化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机构存在较大的减排潜力。我国在发展低碳城市中,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缩减化石能源的比重,合理开发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性能源,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产业、建筑、交通城镇三类碳排放主体,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确保达到产业、交通、建筑低碳化发展,从整体上缩减城市碳排放情况。

3.2 扩大绿源碳汇使用

碳汇就是采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于生物碳库的过程。依照城市规划布局情况,依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固碳效益相关要求,加大森林、耕地、草地的碳汇,科学合理的设置低碳城市人工生态系统。

4 低碳城市规划必须解决的问题

4.1 科学处理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

生态和低碳城市是目前世界各地关注的重点,这二者建设理念和规划内涵具有密切的联系,必须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思想上必须保持一致,都必须关注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同时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生态城市更加重视自然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全球气候变化,由此可知生态城市范围更加广泛、综合性更强,低碳城市重点关注如何缩减碳排放情况,提升碳汇,从大范围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子集中的一个。所以,有关学者给出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把低碳当做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概念进行叙述。

4.2 合理定位低碳城市规划

为确保低碳城市规划更加深入,必须对低碳城市的规划给予合理的定位,。依照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可以采以下几种编制类型,现行城乡规划体系之外的低碳城市规划,这是一种新的规划模式;当做现在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展开编制,采用独立的编制形式规划到低碳城市设计之中;把低碳理念合理应用在城乡规划编制系统之中,确保城市各个规划内容达到低碳效果,把低碳理念落实到交通、用地布局、产业设施等多个模式之中。那低碳城市理念融汇在现今发送城乡编制系统之中,把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创新的主要方面。

4.3 创建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进行规划设计的主要掌控手段,是把低碳城市规划理念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创建低碳城市必须重视一下几点:(1)界定指标体系的范围,规划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无法包揽全部,重点在于是否达到减碳和固碳这一要求,确保指标体系更加明确、简化;(2)发挥指标体系的实效性:低碳城市的各项指标运用在城市规划模式之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操作,发挥有效的控制效果;指标体系的适用性;(3)因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环境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各个发展地区应建立不同的指标数值,确保指标体系更贴近实际,确保指标有利的实施和推广;(4)确保指标体系的可考评性能:依照常规的办法对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对城市规划方案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这是考虑不同发展战略的因素之一。对各个地区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确保城乡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评价作为本次分析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中,实现合理开发土地和生态绿色系统这两个概念进行整合评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分析,规划出生态敏感区域,创建生态安全网络系统。在已经规定的开发土地上,对基础建设、在建项目、已有规划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从而确保城市的布局和规划更加合理。

5 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经济也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碳排放量日益增多,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以低碳城市规划为研究依据,概述了规划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低碳城市规划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姗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低碳城市规划创新体系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2):415-415.

[2]叶祖达.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J].城市规划,2011(2):32-38.

[3]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27(5):11-15.

[4]张洪波,陶春晖,庞春雨,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低碳城市规划创新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302-305.

篇(4)

城市作为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必要生存环境,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划、不断设计以及不断建设,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根本上来看,城市的发展是一本具有历史的书,每一个设计、每一次规划,都会为城市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在社会不断进步、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朝着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方向前进,其目的既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城市。

1、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1多样性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存在着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又会反作用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简单的来分析,城市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市人口。城市除了自身原居的人口之外,还存在着大部分非原居人口,而这些非原居人口的流动必然会造成城市的多样性发展。

2)城市资源。资源属于比较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变性,比如说资源的开采、资源的利用等等。

3)城市环境。一座城市要想获得发展,就必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带动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总而言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样性,而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个多样性,否则将难以适应生态城市的实际需求,甚至阻碍生态城市的发展。

1.2承载力的原则

承载力原则主要是按照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是城市事业发展中人们长期生存的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活动极限度。城市变革规划里必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1)对于一些可以再处理利用的资源必须要慎重考虑使用,主要是针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科学规划,以满足资源循环运用的效果;对生态型建筑实施科学规划的同时,要不断改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自己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

2)理解承载力原则必须要维持良好的产业结构,对整体布局实施有效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对本城市能够承载的生态能力实施规划预测,且结合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保护。

1.3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在空间和营养等因素中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

2)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

1.4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严格遵循、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积极推广并且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以及生活垃圾等等。

2)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3)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4)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5)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3、加强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措施

3.1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城市的发展必然与资源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过度的利用就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现象,而这一点并不利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的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比如说城市的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也只有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才能够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促使预期的生态城市目标得以实现。

3.2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防治

人口的密集势必会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比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生产垃圾等等,而这些都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使城市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并且直接的阻碍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正因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这样不仅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还能够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并且逐步的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3.3加强对生态绿地的规划、设计

篇(5)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篇(6)

引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关注重点。生态学作为整合城市资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显得尤其特别。生态学理念的最初出现到它在城市绿化规划代表着城市绿化建设的进步:从最初的观赏设计深化到环境保护,再过渡到重视生态建设为主,生态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日益受到重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构成的景观,是由斑块、廊道、边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基本要素,是城市开放空间,也是城市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性规划,重点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利用生态学的角度来进行环境设计。它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生态总体规划的城市特性、城市发展目标、用地规划等规定,科学的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内各类园林绿地的建设和区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最终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来进行城市的生态性规划建设。

当今世界中,生态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的冲突越来越多,所以城市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酸雨、热岛效应、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都急切迫使要求我们从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去认真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其中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城市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2.1 对城市绿地系统没有相适应的规范,导致规划中生搬硬套 我国对于绿地指标的规定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四项,定额指标相同。然而,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等各不相同,想要用定额指标来评判一座城市生态绿化的等级,明显是缺乏科学理性与依据、不够真实。

城市绿地应该和当地的城市建设相符、气候特征、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城市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归属性。但由于我国的城市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一直发展比较缓慢,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工作中长期照搬照抄苏联时代的城市游憩绿地的规划方法 和一些构图的原则,特别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行政指导方针,多年来一直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布局原则。

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在具体的规划中,由于工作阶段的划分、主管部门的分置不同等原因,经常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分离,形成两个单独的规划。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间形成的前后上下关系,迫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中脱节。

2.3 现有绿地现状水平差,研究调查不规范 形成这种绿地指标虚高现象的原因,一是不少城市现状指标严重失真,规划指标存在不明确的现象。二是绿地规划指标提出比较盲目,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采取简单类比的方法,对城市的现状、不同地区的差异考虑不够,一味追求规划的高指标。

2.4 规划协调性不高、互动性不够 由于专项规划的进行往往在总体规划完成后才开始,这样协调的难度非常大导致我们经常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被动的、填空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城市的全局观。只有将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很好地融合兼顾,才能有效地协调不同专项之间的矛盾。

3 提高城市绿地规划的要素

由于不同城市环境基础和城市特征的差异,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各个城市都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规划。

3.1 根据城市现状建设 把握城市的基本特征,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的特色加以保护和运用,立足于建设现状和水平,制定实事求是的可操作的规划目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规划指标具体化。

3.2 对关键问题提出规划对策 对城市的绿地结构、背景、出入口等关键性的问题提出实施性规划对策,提高对下一层次规划、设计的指导性。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规划策略在不同层次的规划设计中得以运用,规划意图才能得以实施。

3.3 增强各项规划之间协调 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通过沟通和协调达到相互促进、提高规划整体水平和贯彻实施的目的。

篇(7)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tinuou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represents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 over some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门非常全面而综合的科学,城市规划的面很广泛,社会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把城市规划定位在“龙头”地位。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反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2.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2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2.2.1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

2.2.2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

2.2.3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

2.2.4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

2.2.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2.2.6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

3、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现状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政策上也支持不足,经验较少。而且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基础差,所以,我国只有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4.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4.2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3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5、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1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5.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6、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还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city. The technical methods of the eco-city plan are summarized and integrated, a complete technical route is formed to guide the pla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city, plan,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city)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并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发展的。城市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消耗的能源与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其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要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根本途径之一[2]。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生态城市的建设前提,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

2我国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都做了不同的阐述,我国学者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持续发展过程,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1]。朱坦教授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符合自然客观规律,追求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人居环境,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6]。毛峰教授认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3]。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核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目标。

朱坦教授提出我国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1)地区差异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等基础条件各异,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在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有不同的城市定位,如长春市提出建立“森林城市”,昆明提出建立“山水城市”,威海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化海滨城市”,而贵阳则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城市。(2)注重生态功能区划的作用。生态功能区划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特色。在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从城市现有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出发,规划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并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指导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同时为城市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3)突出重点领域的建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强调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大体说来,主要的建设领域在于:强调能源资源约束下的生态产业体系与循环经济建设;强调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湿地等在内的水体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即进行生态水域的建设;注重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进行高效、可持续的生态交通建设、自然资源体系和环境体系建设[6]。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特点,更好的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3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

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

运用战略选择的SWOT方法,通过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劣势,以及目前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定位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通过与周边城市对比,分析如何采取有利措施支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SWOT分析法形式上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分析含义;内容上,主要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生态城市建设相关内外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适合的对策。首先对规划城市进行关键因素分析,然后通过优势与机遇(SO)、劣势与机遇(WO)、优势与挑战(ST)、劣势与挑战(WT)四个条件因素进行组合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

资源环境支撑系统承载力分析

该部分主要包括水资源分析,如地表水资源量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分析、水资源总量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土地资源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分析、森林资源分析、能源分析等内容,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找出生态城市发展的“短板”,以此作为承载力限值,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工业活动的强度,确保生态城市发展能被地方资源、环境所接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规划之初,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于确定城市发展潜力和识别其限制因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依据。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之间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应理解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内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功能高效,即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人类充分融合;城市内的废弃物排放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不受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基于以上对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理解,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是分析构成当前生态系统健康中不利因素的根本原因,以便提出适当的对策,引导城市向以“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区域性”为特征的健康方向发展。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认为,在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存在着一系列阈限或安全层次。与这些生态阈限相对应,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局部点或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安全的空间格局,称之为生态安全格局,它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典型的生态安全格局包括:源(现存或潜在的乡土物种分布地,构成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保护对象)、缓冲区(环绕源的周边地区,是相对的物种扩散低阻力区)、辐射道(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源间联接(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连接的低阻力通道)、战略点(对沟通相邻源之间的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跳板”)等。

生态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就是根据区域发展目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发展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稳定性,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子,对资源环境要求与区域资源现状进行匹配分析,确定适应性的程度,划分适宜性等级,从而为制定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引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

在全面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划分,构建保障城市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生态功能区划要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建设方案,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技术方法,结合规划实践活动,总结出如下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图1),旨在对生态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5结语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精髓的实践体现;系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规划技术方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梳理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希望可以经过不断努力,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路,探索出一条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

图1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框架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Vol.25,NO.1,Jan.2011

[2]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NO.5,2010.

[3]毛峰,朱高洪.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Vol.18,NO.1,2008.

篇(9)

中图分类号:TE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14-0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加强了园林规划和建设,力图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园林设计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节约型、生态型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向,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整体性,还应该要考虑到细节,要从植物、园林构造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园林景观的构建,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能够与当地的建筑风格、城市文化底蕴保持一致。树木是城市园林绿化造景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树种的合理选择,尤其是要加强对本土树种的选择,从而使得城市园林的耐受性更强、美观度更高。除了加强对树木的合理选择之外,还应该要对各种园林景观进行搭配,从而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给人们营造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

一、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城市的风格、文化底蕴等都不相同,这些因素使得每个城市都是独具个性的,特别的。多样化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态园林树种选择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景观植物,比如要按照当地的环境、土壤、气候等基本特征,形成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群落,并且要通过一些人工手段,比如不断推广种植土,提高绿地维持机制。很多城市为了丰富园林景观的类别和层次性,在造景的时候都会选择多种类别的植物,比如在种植基调树种的基础上还会增加草坪、观赏花木等,从而使景观空间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观赏性植物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来确定,有的观赏性植物只适合生活在北方,有的树木则只适合生活在南方。

(二)视觉优美的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要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树木一般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力量,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给人带来很多正能量。为了要丰富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造景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常绿树种的应用,还应该要加强对其他树种的选择和使用,比如一些观花树种、观果树种等,其颜色更丰富,在城市园林造景中可以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体验。(见图1)

(三)生态原则

城市绿化园林的规划和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城市的h境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把握生态原则,生态原则的根本是利用景观、树种、花草等植物的多样性,针对整个空间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从而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得到满足,可以在城市构建一个小型的、完善的生态系统,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

(一)选择多种树木

树木的功能很多,比如吸收二氧化碳、丰富视觉效果、提供阴凉、保持水土平衡等,树木是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植物,使得城市中的空气得到净化,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在选择树木的时候,应该要对树木的种类进行丰富,比如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以构建复合性的群落结构为基础,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另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也是选择植物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在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叶面积比较大、光合效率比较高的植物,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良好的小范围气候环境。(见图2)

(二)选择本土树种

树木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一些外来树种,虽然形态好看,但由于对当地的水土环境不适应,则很容易导致死亡,成活率不高。本土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更好,更易成活,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应用。以云南昆明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为例,昆明市的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比如香樟、滇朴等,当前在昆明市的行道树种植过程中,有很多银桦、桉树等外来品种,本土的香樟、滇朴等所占的比重不高,近年来,当地加强了本土树种的培育,比如云南松、云南樟、金银花、棕榈等,已经开始在各地大量种植,在行道树的配置上也更多的选择了本土树种,养护更简便,而且树木的成活率更高,更适合当地的水分、土壤、气候、温度等环境,而且这些树种本身的观赏价值极高,给人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加强特色表现

在树木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使得树种能够为城市景观增添魅力。比如在我国南部的一些地区,其常年气温较高,四季如春,在树木的选择上应该要把握这一原则和特点,通过树木的搭配,来改善环境,让居民可以看到四季风景,体会到四季变化。比如可以增加常绿阔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数量,同时,要选择季节性植物,使得城市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比如冬樱花一般在冬天盛开,在冬季给人营造温馨的感觉,而滇朴则一般在夏季生长较旺盛,给人带来乘凉之地,在秋天,则可以通过银杏叶的黄来点缀风景,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不仅要遵守节约、生态的原则,同时要考虑到美观和艺术性。在园林树种选择过程中,应该要对植物进行合理地搭配,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类别,进行科学合理地搭配,提高城市园林造景水平。另外,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该要考虑到人文、城市环境、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尽量增加本土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提高其对气候条件的耐受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彦钧,温仕英,蔡静会.城市绿化中园林树种的选择[J].现代农村科技,2007(02)

篇(10)

沙澧河是漯河的母亲河,辽阔的中原大地,漯河是唯一一个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的城市。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坚持围绕“两河”做文章,高标准实施沙澧河开发建设,扎实推进“五城同创”,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美化人居环境。2010年底,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35.2%、绿地率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澧河水质一直保持在二类标准。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滨河风貌已经彰显,漯河市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

2011年,漯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时尚之都”、“魅力漯河”的伟大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中原水城”这一城市品牌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1 漯河市“中原水城”建设现状

在我国,水城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傍依大江、大河、大湖或水网密集,市内水域面积占有一定比例;二是从建城之初,水系规划就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个性化的水域生态和景观成为城市的象征;三是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城市的水域密切相关;四是形成了独特的、与水相关的风俗习惯和水文化。可见,水域分布和水域面积、城市规划与水系规划、生产生活与城市的水域密切度和独特的水文化是认知水城的最基本特征。

漯河启于北魏、盛于明清,古为一渡津,因沙河、澧河在此交汇,曾以商贸和水陆运输发达而享誉中原,素有“陆陈集散地”、“水旱码头”之称。沙河为常年性河流,境内两岸为冲积平原。河床质为细砂,比降1:5000左右,河宽一般为400-500米,河槽深度为10米左右。年平均流量77.9立方米/秒,年平均最大流量24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1立方米/秒。澧河为为常年性河流,是漯河市的饮用水源之一。河床宽150--200米。多年年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历年最大流量278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最大水面宽度163米,最大水深12.1米。目前,漯河市规划建设区内沙、澧河(西起京广客运高速铁路,东至新北环)岸线长约25公里,水域面积约3.3平方公里。

2006年2月,漯河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顺应民意,通过了《加快市区段沙澧河开发,建设滨河生态宜居城市的议案》。2006年12月,漯河市委、市政府广采民意,科学决策,做出了高标准开发建设沙澧河滨水区域,打造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的决定。2007年6月,沙澧河综合开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工程总长100.9公里,区域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分三期十年完成。目前,澧河一期和沙河一、二期景区已建成开园,水上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建成了“两桥一闸”、沿河观光大道、沿河精品楼盘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一个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城市风貌已经初步呈现在人们面前,沙澧河沿岸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漯河的人居环境、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了极大提升。闲暇时间,人们漫步在花海丛中、荡舟于碧波之上,充分享受着沙澧河综合开发带来的美好成果。2010年6月,经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沙澧河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沙澧河综合开发取得的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为全力打造“中原水城”的城市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2 打造“中原水城”的规划设想

2.1 总体目标

根据即将修编完成的《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30年漯河市中心城区总人口将达到140万人,用地规模140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国际食品名城、中部休闲宜居城市、豫中南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中部休闲宜居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理念,以城市水域生态系统为核心构建“高效、和谐、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在“人居环境、游憩旅游、生态环保、经济产业、社会文明、城市特色”等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滨水游憩区。

“中原水城”的规划建设要围绕城市总体规划,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原则,突出生态优先、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的基本理念,满足城市发展新的战略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新的方向和模式,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居宜的建设目标;凸显水资源的特性、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城市水景观的品质,重构城市总体空间,按照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形成河湖塘水系和绿地景观系统,使城市水系及滨水区域成为堤防安全的防洪地带、水清岸绿的生态住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公园、经济繁荣的产业纽带,实现“城、水、人、绿、文”的和谐统一。

2.2 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水系

以沙澧河开发建设为中心,充分借鉴西城区利用河流西高东低的自然落差,实施“引水造湖”、“河流补给”河湖水系规划理念,高标准编制泥河洼湿地公园、双汇生态水域城规划、漯河新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拓展水域面积,形成“水系纵横、湖光涟漪、绿树成荫”系统的河湖生态水系;同时,同步编制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雨水、污水排放规划,保证城市防洪安全,防止城市水体污染。

2.3 充分发掘水文化

水是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象征。水城的标志之一是大水域,而大水域可增进开放空间的活力,沙澧河下游节制闸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沙澧河宽阔的水域为水文化的建设提供独特的自然条件。一是开展水上游览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据统计,巴黎1999年接待8000万外国游客中,有5000万人次有乘船从水上体验巴黎风光的经历。在上海,乘船游览黄浦江两岸夜景也已成为大多数游客的必选线路。借鉴其经验,推动水上游览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水域空间的利用率,还可以使游人通过独特的角度领略水域特色。沙澧河市区全段25公里岸线,完全可以打造独具漯河地方特色的水上游览项目。二是在滨河景区举办文艺节目,引入赛龙舟、滑水表演、快速游艇速度赛、长距离游泳比赛等水上运动,也可以布设全年的节庆活动,以促进水域空间的活力,加强两岸与河流的互动,使跨河发展的水域空间既充满生气,又独具魅力,城市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篇(11)

城市滨水区是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轴和城市的绿化生态轴,也是理想中的旅游地,常常被誉为一座城市的“门户”和“窗口”。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城市对城市滨水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建设,如纽约花园城、悉尼海湾、日本横滨、上海浦东陆家嘴、厦门员当湖周边等。这些著名城市都是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合理而科学的设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吸纳资源并进一步优化,以此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带动了整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

一、城市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的政策制度、经济、文化、精神文明、信息、价值观、知识体系等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代表着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体现着城市的管理能力。城市竞争力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城市竞争力通常指的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一座城市要想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力求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认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作用力归纳,既蕴藏在城市内部特征之中,又是城市所独有的竞争优势,能使城市在长期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其有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性:在创作价值和降低成本上比对手做得更好;二是独特性:自身所独有的,对手难以复制和代替;三是延伸性:向有发展潜力且前景好的新领域延伸的有力支持;四是驱动性:带动城市一系列相关领域迅速成长,并衍生出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经济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也不断变化着,想要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需从整体出发,把握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整体特征和功能。

二、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对提高城市竞争优势的作用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不断重复着,是城市应对社会经济变迁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进一步探寻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需了解城市滨水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的作用,所以文中从城市核心竞争力特征出发进行详细探讨。

(一)从价值性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我们当前正处于“后福特制”时期,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持续创新+敏捷制造”和“专业化+网络化”,与之前相比,后福特制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蕴藏着巨大的后发优势,它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在这样背景下,城市滨水区表现出很大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多元的、复合的且颇具意义的,正由于它的稀缺性及其满足现代生活上的优势催生了相当大的市场价值。例如,上海浦东陆家嘴、厦门员当湖周边都是如此。

(二)从独特性分析

城市滨水区是特殊的城市空间,也正是因此产生了与其它城市空间类型不同且独特的优势。例如,荷兰鹿特丹将港口发展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发展成了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分别是各个城市参与竞争的独特优势。由于城市滨水区在物质空间和社会体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性和差异性,一旦城市滨水区的特殊性建立起来,其它城市滨水区就难以复制和效仿,从而显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从延伸性和驱动性分析

就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看,它可以借助滨水区开发设计形成的优势促使城市在多个市场产生影响,拓展更多的产业形态,从而带动城市发展。从很早开始,港口区便以便捷和低成本的运输产生内在驱动力,成为一座城市的起源,例如香港、澳门、深圳、鹿特丹等。由此可见,城市滨水区资源的开发设计与城市发展形成了互为因果、循环积累的机制,加之城市滨水区业务涉及众多,包括商业、运输业、通信、金融、保险等行业,聚集了大量人口,为拓展其它领域产生了巨大推动力,最终拉动了整座城市发展。

三、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综合考虑以上内容,总结到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关系如下。

第一,城市滨水区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滨水区设计赋予了一座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使其形成了区别与其它城市的特色,充分发挥自身的符号功能,直接影响城市形象(正效应),城市以此来吸纳各种资源,推销产品和提供服务。另外,成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发展延伸出来服务功能强化城市竞争优势,当这种优势与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新的资源优势,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产生内在助力。

第二,城市滨水区设计发展可有效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性,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演变都是从自然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人力资本主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形成了不同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而城市的竞争优势正来自于资源的差异性和城市运作资源的独特性。当然,城市对资源的运作形式是自身管理能力的体现,从战略角度看,这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对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城市滨水区总能使城市适应社会形态变迁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维持核心竞争优势。在长期发展中,城市滨水区和城市竞争力之间形成了一定联结机制,随着彼此相关的变化,城市核心竞争力必然呈现不间断的动变变化,随之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加之,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社会形态变迁使城市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和发展能使城市很好地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城市滨水区利于构建生态城市,发展城市在自然环境、生态上的资源。在后工业时代,城市滨水区除了以工厂、码头等地标,主要发展游憩和景观,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和旅游休闲等方面需求,同时还能美化城市、恢复城市生态环境,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倡建设生态城市的当下,成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显然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成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城市自然环境和资源结合在一起,能产生其它城市难以复制的资源优势,使城市符号功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吸引大量人口、带动当地各行各业发展、拓展新领域等,从而增强城市在更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刺激并推动市场产生生产动力,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城市滨水区能保护城市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并美化城市,这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群雄.滨水地区住宅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8).

[2]路迪民.中外城市滨水区开发比较研究.求实,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