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统计学基本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获得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即利用五官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就是阅读、观察,即利用视觉来“看到”。其中阅读是人类专属的智力活动,安排课前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warning up)。引入新课内容后,可以通过观察来辨识、巩固新知识。
高中数学的学习还要通过“格物致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格物”即穷究事物原理,怎样通过“格物”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比直观的“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trial and error),即根据已有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试错法常表现为让学生做针对性的练习和变式;体验过程包括学生主动地演绎、类比和猜想…。试错和体验的每一处设计都要难度适宜,符合学情,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试错和体验都是综合性的思维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的充分地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运用”基本途径”设计教学的案例
[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
[课前回顾]
1.偶函数f(x)都满足关系式 ,且图象都关于f(-x)=_对称。
针对练习:①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解析式。
注:上课0-6分钟:要求学生阅读[学案]的阅读材料,并填空写出P关于x的解析式,之后尝试针对练习①。然后纠正指出P=f(x)中x可以为R+,y=f(x)解析式后不能忘了写定义域。第7-10分钟:要求学生观察两个解析式的三个共同特征,并比较完成针对练习②
②下列函数为指数函数的是()
A.y=x2 B.y=3-x C.y=2x +1 D.y=3x+1
③已知指数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3,π)求f(0),f(1),f(-3)的值。
注:第11-16分钟:要求学生思考完成③,说出方法:待定系数法并校对答案;接着尝试变式:“经过点(2,π)”,之后探讨底数为-1,为0,为1的情况,指出底数的范围。
2. 体验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
参考文献:
[1]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Z]. ,2008,5
[2]曾参.大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家扩招政策的出台使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增长态势,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这一发展阶段的变革,让我们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提出了新的思考[1]。交通基础建设类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具有交叉性、社会性、前瞻性和动态性的应用学科。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及交通基础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也提上了议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期待,并源于工商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2],提出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
1.问题的提出
对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学校而言,尤其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教学师资的不足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大了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工作量;师资的短缺,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相应增加。作为一个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大量繁琐的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使学校疲于应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技能与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价更很难保证。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在国外,澳大利亚、德国、美国交通基础建设类教育相对较为发达,有较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并且具有较高的校园数字化程度[3]。我国还处于教育网络化管理初级阶段,相对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仅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高的数字化程度和单一的校园网,主要用于处理文本信息和共享一些低容量的信息。全国有交通基础建设类专业的院校学校数百所,通过走访调研几乎没有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与技能质量监控。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计算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分布式工程数据库系统技术,结合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育教学特点,针对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3.系统构建
3.1 基于分布式的交互式信息网络平台开发。
在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工程数据库系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育的特点进行交互式网络平台的开发,包括系统应用平台、服务信息平台、远程操作与管理平台三部分。系统应用平台是一个标准化并且符合主流开发习惯的协同交互式平台,具有独立的接口;升级容易;能与主流软件传导数据,软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是独立的;针对现有的办公系统具有集成功能和扩展功能。服务信息平台包括教学门户网站、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邮件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远程操作与管理平台主要面向开放式实验、创新训练类实践,同时也支持交互式的论坛和信息反馈。
3.2 利用交互式信息平台开发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系统。
根据我校承担的陕西教育厅《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教改项目成果,在交互式信息平台系统上,由部分省市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应用基于交互式平台的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内容包括:高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排课系统、学籍管理、教材管理、考务管理、日常教学检查和评估等;学生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包括:论文管理、著作、科研项目管理、专利管理。
3.3 利用交互式信息平台进行教学质量水平评估。
针对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检查与督导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各种检查时间的安排,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基础上,对评教过程、学生信息反馈、督导意见汇总等方面进行集中跟踪和分析,为了对评教过程进行更好的管理,可实现实时查看评教进程的功能。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教学状况,系统在评教结束后可在专家评教模型的基础上自动计算评教结果,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评教结果进行展示。
4.关键问题
4.1由于各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管理有很大的差异,适应于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需求模型和应用模式研究成为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包括系统应用平台、服务信息平台、远程操作与管理平台三部分,必须利用统一灵活的信息平台进行定制。
4.2由于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育目前主要隶属教育和交通运输两大部门,且不同的学校对于交通基础建设类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评估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教学水平评估的计算模型和需求模型成为关键问题之二。因此,将评估标准,把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评教、领导评教进行科学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模型和需求模型,是关键考虑的问题。
5.结语
基于交互式平台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做到教学和评教管理的自动化、流程化,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劳动,同时具有极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解决了评教和数字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该系统已经通过试运行进入调试和验证阶段,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可推广到其他的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加快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学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靳云全.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武汉:2007.
[2]赵峰.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整体提升显见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3]贺祖斌等. 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运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 (3) .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23-03
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19世纪中叶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形成。其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模式,是顺应现代教育需要而在教学改革中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学分制的理论基础是学习自由,其核心是选修制。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学分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
一、实施学分制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一)教育者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是学分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思想基础
学分制的实施,首先需要广大教师和管理者统一思想,明确了解实行学分制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这样才能齐心协力,消除改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为学分制成功实施打好基础。其次,教育者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分强调一致性:同一批次的学生在规定的年限修完相同的课程后一起毕业。这势必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种类、规格、层次上趋于单调,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而学分制倡导一种“基础加特色”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科目学习,并且鼓励有能力者在一定时间内多修课程,提前毕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多样、特色各异,更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前的形势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思想,逐步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二)厚德博学的教师队伍是学分制成功实施的关键
学分制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只有每位教师都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研水平,才能开设出数量多、质量高的选修课,才能保证学分制有厚实的选课基础;只有每位教师学识渊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才能指导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目标和业务目标,才能保证学分制有高水平的导师指导。这样就能避免掌握较大学习自的学生因为经验不足、选课失误造成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的不合理。
(三)科学高效的管理人员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组织保证
学分制改革给教学人员和管理者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其一,增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具体又包括学籍管理、排课管理、教室安排、选课指导、成绩考核、教师工作量考核、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考核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广大教学管理干部不仅要用全新的观念去认识学分制这个新生事物,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懂科学管理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现代管理手段。其二,增大了学生管理难度。实行学分制必然打破以原有行政班为单位组成教学班的旧格局,而形成不分年级,不分专业,通过选课形成教学班进行教学的新格局。这种教学班将每一学期更换一次,在一种动态中形成与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集体活动及日常管理工作如何开展,给学生管理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能够适应新情况,在动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
(四)以人为本的硬件建设是实施学分制的硬件基础
学分制实施后选修课大量开设,必定使课程总量成倍增加,这就要求教室的数量要充足,能够满足多开选修课的需要;与此同时,因为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允许将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及新兴学科引进教学计划,因此教室规格必须多样化,教学设施要齐全;另外,实验室、实习基地、计算机房以及图书馆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这些场所在学分制实施后要进行开放式管理,便于学生随时到这些地方进行学习。学校的硬件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为学分制提供以人为本的硬件基础。
二、普通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实施面临的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潮流,给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始了学分制改革工作,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较多具体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广大师生对学分制缺乏全面了解,对于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以至于对学分制改革缺乏热情,甚至信心不足,难以在学校上下形成一股学分制改革的热潮。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高层决策人员或是过于乐观,希望改革一蹴而就,导致实施方案过于激进无法实施或实施混乱;或是信心不足,以至于改革力度太弱而成为一种伪学分制,即名义上是学分制但本质上还是学年制,学生在选修学分时受到各种限制,无法提前修完学分毕业;②一线任课教师对于学分制改革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学分制的实施对于自身关系不大,因此热情不高,这必然将影响到选修课的开设和扩充,而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分制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③管理人员往往对学分制改革有抵触情绪,认为改革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④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并不充分,认为学分制带来的好处就是自由选课并能提前毕业,这往往会导致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学生将通过选修一些简单的课程凑学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1.教师整体数量不足或专业学科配置不合理
与传统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改革需要新增大量的选修课,这一任务依靠学年制下原有的教师资源是无法完成的,而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教师数量的快速增加,这也意味着普通本科院校的学分制改革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此外,绝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校内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校中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负担过重,已无精力再承担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学分制改革还应该在人才引进时重视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结构的调整。
2.部分教师缺乏开新课的能力
对于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年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仍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一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教师,由于本身所学过于专业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不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因而不能适应新时期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和教学方式不断改革的需要,难以开设满足学分制要求的高质量选修课。
3.教师缺乏开新课的积极性
教师新开一门课程,事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认真准备,如果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些付出往往都得不到相应回报。而且,另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国高校当前普遍过分看重科研指标而忽视教学要求,这必然使得教师开设新课的积极性丧失殆尽。
(三)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实施学分制,无疑加大了各方面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目前的突出问题体现教务管理和宿舍管理两个方面。
1.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专业人才不足
学分制下教务管理中学籍管理、成绩考核与管理、学生选课管理无一不迫切要求使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而在普通本科院校中,掌握这种技术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各高校大都通过外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来满足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的需求,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效率并获得专业化的产品,但问题在于学校内部缺少专业维护人员,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问题时无法迅速解决。这一问题时常会在学生选课系统运行期间明显暴露出来:由于短时间内参与选课的学生过多造成系统瘫痪,而系统专业维护人员无法及时到位而致使选课工作延迟。
2.宿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学分制实施后班级概念淡化,而宿舍将成为学生相对稳定集中的场所,因此,学生思政工作的主阵地必然由班级向学生宿舍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宿管工作的重要性就日益突现。宿管人员素质的高低正是宿管工作好坏的关键之一。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宿管人员多为临聘人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只能为学生做一些后勤服务工作,而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不懂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只会交由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处理,这样势必造成教育与管理脱节,使实际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本身素质问题,宿管人员难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加上有时管理中工作方法不当,两者之间极易产生矛盾,形成对立局面,使日后的工作更难顺利开展。
(四)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为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大部分高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以目前的情况看,离满足实施学分制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如:(1)教室的使用率在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多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满足实施学分制后开设大量选修课的需要,同时,教室中原有多媒体设备在高使用率下损耗也较为严重,难以适应学分制下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需要。(2)实验室、计算机房的使用状况也显得较为紧张,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学分制改革的制约条件,因此,要改革顺利进行,在这些硬件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也是很必要的。(3)另外,图书馆中书籍的更新速度较慢,新书供不应求,不能满足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科类(如:计算机类)读者的需要,无法适应学分制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普通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实施问题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完善学分制改革整体方案
首先,学校高层决策人员应充分开展调研活动,学习国外高校以及国内先进综合性大学成熟的学分制改革经验,并组织相关专家在充分研讨、反复论证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且相对完善的学分制改革整体方案,这一方案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流于形式,要保证学分制改革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其次,加大学分制改革宣传力度,尽可能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明确学分制改革的意义所在。可以通过全校大范围的改革动员大会、各院系小范围的研讨会以及学生主题班会等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的变化、目前高校办学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高校竞争的激烈程度,让广大教育者明白学分制改革是现代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广大学生了解学分制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最后,还应该在全校展开改革具体实施办法的大讨论,群策群力,掀起一股学分制改革有关问题探讨的热潮。只有广大师生思想统一了,全校上下形成一股凝聚力,学分制改革才有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有针对性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学分制改革为目标针对性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注重师资在质和量上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科结构的平衡,更要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①整体上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在引用教师时,一定要以教学需要为依据,并注重计划性、适时性、超前性;②适当扩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比例。兼职教师的聘请可以为人事管理提供一定的弹性,暂时缓解整体师资不足,学科结构失衡的问题;③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质量。学校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多给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增强适应性,既能多开课,又能上好课;④引进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提高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及其难易程度,拨给开设新课的老师一定数量的课程启动资金,还可以将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年终考核评优以及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保证新课开设的质量,还需要在新课开设一定期间后进行综合评估,评估优秀则给予一定奖励,评估不合格则收回启动资金。
(三)培育高效管理人员队伍
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求使广大管理者提高业务素质,掌握基本的科学管理手段,能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办公效率;②在各部门引进计算机信息管理相关专业专门人才以满足学分制配套管理改革的需要。人才引进要有计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实用性;③采取重新设岗、定员、聘用的措施,精简富余人员,重建宿管人员队伍。然后,在宿管人员中开展各类培训,使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现有的宿管机构中增设宿舍指导员或宿舍顾问。宿舍指导员,可以聘请刚刚毕业的本科学生或在读研究生。与临聘人员相比,他们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层次,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高昂的工作激情。由于年龄相近,他们也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较好地沟通,使得管理育人工作易被学生理解和支持。宿舍顾问,可聘请离退休教师,这些退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对学校和教育事业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熟悉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学生易接受他们的教育与指导。宿舍指导员或宿舍顾问的配置应相对应年级或专业设置,150-200名学生配一名指导员和一名顾问。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工作地点在学生宿舍,工作时间就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应尽可能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文化活动。这样一来,宿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有明显的提高,宿管工作的效果势必有显著改善,这也是学分制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基本体育理论历来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在当今各国教育核心思想与改革潮流的驱动下,有必要研究、设计和实践其基本理论的教学改革模式
l普通高校体育基本理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当今国际上教育核心思想与改革潮流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届国际高等教育展望会上,美国教育博士斯坦伯格(Schuttenberg)提出了“自导式学”的概念(Selt—iDrectde[eaxnign),认为培养学生自导能力是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这一教育学派中诺里布鲁克非尔、纽曼等人对自导学习(sDL)概念的阐述,其内涵包括: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移到学生。学生能判断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了解学习条件,选择和实施学习策略,评估学习效果。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进行自我指导式学习铺平道路,当好指路人,重视与学生沟通,用最有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
1987年,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联盟(AAHPERD)在原有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了以教育培养学生健身意识为重点,以发展青少年“健康体适能”为目标,集健身、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最佳体适能”。目前美国成千上万所中小学校都应用该指导思想、教法手段进行体育教育,效果甚佳。
实践表明,这一教法思想和手段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意义深远,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香港教育学院体育及运动科学系钱铭佳博士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杨静珍等就“最佳体适能”在我国运用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工作程序及主要特点等进行剖析,探讨了“最佳体适能”的教法思想、教法手段的前景和意义。
在当代以人为本思想越来越被重视的形势下,2l世纪体育教育将把重点放在人的发展上,讲究综合、整体的效益,即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发展统一的体育思想。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授“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方法成为当今体育教育的核心。
1.2国内普通高校体育基本理论教学的矛盾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体育基础课中理论知识教学时数不得少于教学总时数12.1%;体育选项课中理论部份占总学时数的13.9%。然而一般高校实际上仅为每学期2—3学时,有时还得不到保证,甚至不下雨不上理论课。这个理论部份教学与实践部份教学时数比例的矛盾,影响基本理论教学任务的完成。
不同专业或学科的大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需求不一致,这引起“有些专业想吃又吃不饱;有的专业感到重复,又觉腻烦”的矛盾。例如医学专业对现行的《体育理论教程》中的生理生化知识感到重复;而海洋、海运专业的学生对水上知识和技能又深感不够,有“饥饿感”。
高校体育基本理论内容繁杂,与有限的讲授时间构成矛盾。一、二年级的体育基本理论的讲授课时实际上各为6学时,一年级6学时要求讲授方法,难以完成理论教学任务。二年级的6学时要求讲授4 6章的94页合计7.3万余字更是十分困难。要求这种高速度的讲授进度,在体育院系的相关学科专业教学也是完成不了任务。
此外,基本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学研究与改革。普通高校的体育实践推荐的教学模式有5种之多(“三基”模式、运动处方、俱乐部、“三阶段”课内外一体化等模式),而理论课前6章只有讲授形式,后一章仅为自学的形式而已。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当代知识量剧增,知识更新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总结和研究国内体育基本理论与实践部分教学的矛盾后,就愈加感到改革普通高校体育基本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在设计改革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加强与充实学生自学阅读、提问、讨论的环节,以便在学习途径、方法、方式上为学生主动地学习铺路搭桥,这将是越来越急需研究的课题。
2普通高校体育基本理论教学改革的途径
2.1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教学改革的设计
根据当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关系的教学思想,以及现代大学生要求着重培养自主意识的改革潮流,设计了普通高校体育基本理论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教学环节:①启发学习动机。本环节的任务是用简短时间调动学生的内因。力求将学生引向主体地位。②提纲性讲授。其任务是通过教师的精讲把本课题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一指导性活动用时约为全课的1/3。③提示阅读重点。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途径,即由教师提示本课教学重点,并解释较疑难名词,适当作自学指导,力求为学生学习扫除障碍。④学生自学阅读。其任务是直接把学生推向主体化地位,主动掌握学习内容。为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思维,在此环节近1/3的时间里,鼓励学生书面提出问题。⑤师生讨论(答疑)。其任务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统一。在近1/3的时间里,就较易或有争议的问题动员学生们回答,较难的问题由教师回答。⑥教学总结,其任务是简要小结本课学习的重点,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使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上述②、③、④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按照心理学所揭示的教学规律(即听、视觉结合进行识记效果明显高于单一分析器的活动),将产生较高效率的学习效果。
2.2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1)所列6个教学环节是在课内进行的,下列的4个程序是在课外进行的。这一共10个教学程序,尤其是课外的4个程序必需在学生强烈自意识主宰下才能完成。因为.自主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品格,尤其是现代大学生要着重培养的素质。它是一种充分意识到个人存在价值、意义,并依据个人的目标去设计人生,依靠个人的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明确的意识。因而,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动力之一。
上述教学模式,还将是作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荐的主渠道之一,并是用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的有效教学途径。
该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动机和运用刺激,把学生推rj学生过程的主体地位,运用学生的听、视觉感官与大脑思维中枢的配合作用,充分激化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运动.形成强劲的学习欲望与动力,构成多途径配合的学习过程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的教学模式将明显地优越于整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加快体育基本理论部份的教学进度,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使有限教学时数基本上能教完《体育理论教程》中规定(一、二年级各讲授3章)的内容。
3“自主化、指标化、计划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曾在《拓展红学研究的文化视界》一文中提出了融合文献
、文本、文化“三文”研究于一体的初步构想,得到了红学界前辈和青年同仁的热忱鼓
励与回应,至本次’99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则进而列为会议的中心主题
。下面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就这一主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讨。
一
《红楼梦》文献研究,主要是指有关这部小说的背景、作者、版本、源流等材料的
勾稽考证。“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认为,这里的文献包括历朝的文件
和当时贤者的学识。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对此作了进一步明确
的界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
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
,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
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析言之,“文献”之“文”是指书本记载;“文献”之“献”
是指口传议论。统言之,都是指用于考证而又可信的历史遗传下来的各种材料,所谓“
信而有证”,“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是也。
今天的“文献”概念较之马端临的定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大体是指历史文件,即
马端临所说的“文”部分而不包括口传言论即“献”部分。在《红楼梦》的文献研究领
域里,也主要是指尽可能地搜集得到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关《红楼梦》的文献材料,对
其做一番具体而深入的考证工作。朱谈文先生认为《红楼梦》的文献学研究目的是要“
探导追溯并力图再现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背景,构思及成书过程,因而其研究
范围包括作者家世和生平、《红楼梦》的社会历史背景、情节素材和人物原型、作者的
创作思想、《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版本源流等内容。” (注:《论红楼梦文献学研究
之前景》, 《红楼梦学刊》93.1。)鉴此,她把《红楼梦》的文献研究归纳为背景研究
、作者研究、版本研究、成书过程研究与创作思想研究五个方面。但更严谨地分类,成
书过程与创作思想研究可归于作者研究,另外须加上溯其源而推其流的本源研究与传播
研究两个方面。
与文献研究注重于外部研究不同,文本研究注重于作品自身的研究。“文本”一词
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一个文学概念,主要是指由文学批评进行分析和讨论的一个现成的
文学作品。不过,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当代中国,文本这一概念的使用存在着相当大的歧
异乃至混乱,但追本溯源,应以最早倡导文本研究的新批评派的界定为基础。新批评派
认为文本是一个由独立的词语组成的物体,是一个客观的有自身结构而与社会、读者没
有关系的独立存在,所以新批评派的文学批评又被称为“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
ism)、“客观批评”(objectivism)或“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e theory),根
据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新批评派认为因关注的重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
的批评:当批评家关注作品产生过程,努力追踪作者个人经历以与作品相印证,便是“
传记式批评”;当批评家关注作品产生的背景,重在研究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社会条
件,便是“历史—社会式批评”;当批评家关注作品与读者的影响,如果以自己充当读
者身份记录下读后感,便是“印象式批评”;如果研究各种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就是“
文艺社会学”。新批评派所关注的是作品本身,认为作品即“本体”,它包含了自身的
全部价值与意义,因而无须关注和研究作品产生之前的历史—社会背景与作者生平身世
、创作意图与创作过程,也无须关注与研究作品产生之后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的阅读
效果,否则,就会产生“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所谓“意图谬见”就是“将诗与
其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导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
评与相对主义”;所谓“感受谬见”是指“将诗与其结果相混淆,即混淆诗本身与诗的
所作所为……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导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式批评与相对主义”
。(注:参见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第79页。)批评家应努力摈弃“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只在作品自身
中寻求意义。因此文本研究的核心就是把文学作品视为独立于历史、社会、作者与读者
之外的客观存在,以作品自身为研究对象。毫无疑问,新批评派这一试图切断文学作品
的创作之源与接受之流而专注于作品自身的静态研究,在理论上明显失之片面和狭隘,
在实践中也是难以真正实施的,但对扭转片面注重文学的外部研究而转向作品自身的内
部研究,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启示意义。同样,对于长期以来文献与文本研究严重
失衡的红学研究而言,也不无借鉴之处,这就是应该把《红楼梦》作为一部相对独立的
小说作品,着重就作品本身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叙事模式、语言
艺术、美学风格、艺术价值、主题意蕴研究等各个方面。
较之文献研究与文本研究,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更加注重对文学作
品内涵的深层开掘。关于“文化”这一同样来自西方的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的
歧义乃至混乱比之“文本”更甚。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采
用描述性的方法最先对文化作出了一个经典性的界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
、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时至今日,有关文化的定义更是日趋纷繁甚至凌乱不堪,
但人们还是比较认可文化由物质型文化、制度型文化与精神型文化构成的三方法,文化
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由于《红楼梦》具有特别突出的文化包容性和文化深邃性,因而在
文献研究与文本研究之上进而走向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范围也相当广泛,
主要包括神话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家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
研究等方面。《红楼梦》文化研究的最高层次,是从文化哲学的高度对《红楼梦》所蕴
含的人类文化精神进行深度发掘与阐释,这较之一般的文化研究更有价值,更有魅力,
当然难度也更大。
文献、文本、文化研究虽然各有不同的研究范围与研究重心,但彼此又是相互衔接
、依次递进的,而且彼此也有明显的交叉叠合之处。因此,《红楼梦》文献、文本、文
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这一论题的确立与研讨,既反映了当代学术研究从分到合的必然趋
势,也反映了红学研究世纪转型的内在要求。
二
《红楼梦》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前瞻性论题
,同时从这一特定视角回顾与反思一下二百年来尤其是20世纪的红学历程,我们可以看
到,一方面的确成就巨大,另一方面也留下了诸多缺撼乃至教训。其中既有人为的主观
因素,也有受制于不可逆转的客观条件的无奈。
本世纪初,当红学界依然为“索隐派”搅得浑浑噩噩之时,颇具哲人眼光的王国维
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一文中开始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作者最先引入西方哲学解读
《红楼梦》,从对《红楼梦》神话文本的注重到对其形上哲理蕴义的体悟;从对中国大
团圆传统的批判到对《红楼梦》作为最高悲剧的定位;从以西方悲剧理论阐释《红楼梦
》的审美价值到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比较……都使该文在探索《红楼梦》为全人类所共
有和共享的多重文化象征意义方面,获得了以前和当时红学研究者所未有的独创性与深
刻性,从而开启了具有现代学术品质的红学研究之先声。
然而,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红楼梦评论》在当时固然“先锋”,但
毕竟是孤军奋战,缺少必要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群体的支撑。直到1921年,留学西方的胡
适以中国传统考据学融会西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初步澄清了《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身世等一系列问题,并以此确立了“自传说”的学术根基,他的《
红楼梦考证》也就成为旧红学结束、新红学开始的标志。从《红楼梦评论》到《红楼梦
考证》,红学研究在建立新的范型方面终于舍弃文化研究而走上了文献研究之路,新红
学选择了而不是王国维作为自己的学术奠基者。
从学术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新红学的实证研究,虽然吸纳了西
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其主体仍是传统的考据学。比如为了澄清《红楼梦》作
者曹雪芹的身世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广泛搜集了当时所能搜集得到的大量资料,
然后通过综合论证,得出新的结论,与由清人发展至极致的考据学仍是一脉相承,因而
可以为诸多具有较好国学根底的学人所效法。实际上,新红学之后的文献研究基本上也
都是由开创的实证研究逐步拓展而来,诸如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冯其庸
先生的《曹雪芹家世新考》这些文献研究的集成之作,皆以传统考据学为基本方法,耗
费作者大量心血精心构作而成。而且,在本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因文献研究较少涉及理
论观点而始终未受太多的干扰和冲击,所以能延续不断而一枝独秀。
也正因为新红学的建立是以文献考证为基点,新红学的延续实际上也就是文献研究
的延续,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盛况空前的文献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本研究
受到明显的冷落。到了本世纪中叶,藉助文艺理论的传播与运用,延续新红
学而来的研究方法得到了矫正与更新,然而当时红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却转向《红楼梦》
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作品的历史政治内涵——以新批评派的理论观之,就是从所
谓的“传记式批评”转向“历史—社会批评”。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一方面是红学研
究的日趋兴盛,尽显显学之盛势;另一方面则是在非文学化中进而走向泛历史化、泛社
会化、泛政治化。尽管较之新红学的文献研究已发生了明显的学术转型,但也不可能真
正走上文本研究之路。
在本世纪末期的八、九十年代,红学界通过反思五十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坎坷之路
,才逐步开始重视文本研究。然而“文化热”的勃然而兴,又将正处于转折时期的红学
研究的重心引向文化研究一端。首先是红学圈内的学者力图借助文化学的新理论、新方
法,以拓展红学研究的新路径、新境界;同时也有许多红学圈外的学者以《红楼梦》为
范本,以此检验文化学理论之成效,或以此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于是内外合一,
此呼彼应,共同促进了《红楼梦》文化研究的兴盛。
通观20世纪百年红学史,当我们在充分肯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
看到其中的缺憾:一是在世纪初期、中叶、末期三次红学研究重心的确立与转移过程中
,文本研究一直未能从边缘进入中心,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文献、文本、文化研
究各自为政,不相往来,乃至相互轻视,或相互指责;三是受制于客观形势,出现过多
的外部干扰,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与深入开展;四是少数研究者违规操作,学术
失范,甚至走火入魔,损害了红学研究的声誉。其中,第四种情形往往由红学圈外引起
,可以暂且不管;第三种结果是时代使然,无可奈何。就第一、第二点而言,从红学研
究的最新发展动态来看,情况也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回归文本研究呼声的高涨,红学研
究的重心正在逐步由外部的文献研究转向内部的文本研究,而且已初步显示出文献、文
本、文化研究三者从分到合的演化轨迹。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文献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
的成就,可以为文本与文化研究提供借鉴,而文献研究本身由于材料的局限,再要深入
一步相当困难,因为原始材料的发现毕竟是有限度的。二是就研究者而言,青年学者往
往缺少老一辈训练有素的考证功力,但多视角、多层次的文本研究与综合研究正是他们
的长处与兴趣所在。学术主体的新陈代谢,意味着红学研究世纪转型的势在必然。
三
《红楼梦》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目的在于通过回归文本研究寻求
与文献、文化研究三者的有机融合,真正消除曹学与红学的分野,打破外学与内学的樊
篱,从而拓展红学研究的新路径,建构红学研究的新格局。就融通与创新的关系而言,
创新是融通的目标,也是宗旨;而融通则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途径。具体地说,《红楼
梦》文献、文本、文化研究三者之间的融通方法,就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文本研究
为轴心,以文化研究为指归。
在21世纪的红学研究中,文本研究将占据其中最重要的地位——轴心地位。所谓红
学,原本即是以《红楼梦》这部著作命名的,虽然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但反过来
也是《红楼梦》创造了曹雪芹,曹雪芹的名字因《红楼梦》的流传而流传,因《红楼梦
》的显世而显世。而作为读者,他对于《红楼梦》的认知、体悟也首先来自于《红楼梦
》这部作品本身,因而居于红学研究轴心地位的应是文本研究。离开文本,就成为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然而在红学研究的发展史上,恰恰是《红楼梦》作品本身的研究受到
忽视,受到冷落,人们总是过于注重《红楼梦》的外部研究,过于注重其历史内涵以及
由此引申而来的政治内涵,似乎忘记了《红楼梦》原是小说,原是文学这样一个不言自
明的事实。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红学界屡屡发出的回归文本研究的呼声确有相当的针
对性。
但是,《红楼梦》又是一部非同一般的非常奇特的小说。一方面,作者在创作《红
楼梦》中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谜,比如曹雪芹的生平身世究竟如何?他究竟为何又如何
创作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究竟出于谁之手?哪个版本最接近于他的原作?这些问题
本身即具有令人遐思、引人探胜的无穷魅力,不管它最终有否答案;同时这些问题也直
接关系到对《红楼梦》作品本身的理解,关系到《红楼梦》文本研究的深度。举一个例
子,《红楼梦》老是出现“金陵”,表明作者有一个难以释怀的“金陵情结”,由于文
献研究对于作者童年时期金陵生活的初步勾勒,便使我们有可能对作者难以释怀的“金
陵情结”有更深的体悟,实质上,那是延绵不绝于曹雪芹一生的童年情结,家族情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文献研究都是文本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重要
基础。尽管长期以来文本研究很不理想,但在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中,文献研究作为
知人论世之资也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经典之作,比之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部
小说都更具有蕴含中国文化精神的广度、深度与力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文化底蕴
与智慧的一部长篇小说,甚至称之为“文化小说”也当之无愧。因此,在从文献研究回
归于文本研究的同时,还必须超越文本研究而指向文化研究。诚然,人们至今对文化的
内涵与外延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看法,而对于文化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也会有种种不
同的选择,但文化研究在探索文学作品的潜层意义方面已充分显示出了文献与文本研究
所难以臻达的独特优势,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视点,更广的维度,更深的层次对文
学作品进行审视和解读。由于《红楼梦》首先回溯神话文化之本原,同时又广泛吸纳了
宗教文化而最终逼近文化哲学,因此,对《红楼梦》的深层文化底蕴的探索应着重围绕
神话学研究、宗教学研究与哲学研究三个层面依次展开。笔者曾在《探寻文学世界的形
上意义》一文中指出:“文学世界深层的形上意义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有否这
种深层的形上意义,这种深层形上意义的深刻程度及其表现的完善程度,是最终衡量文
学作品有否永恒价值与魅力的关键。概而言之,推动作家不断从形而下向形而上拓进和
升华的最重要的两种力量是宗教精神与哲学精神,两者同时成为支撑文学世界的两大精
神支柱,就如一个等边三角形底下左右的两角,失去任何一角都会导致整个三角形的倾
塌。”(注:见《文本与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就《红楼梦》
而言,宗教学与哲学研究都是为了探索其文化精神的深邃性,而一同追溯至神话学研究
,则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其文化精神的本原性,最终与宗教与哲学研究殊途同归。
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从分到合,以及三者从自发的融合到自觉的融通,实际上
意味着对原有红学研究传统的一次新的学术重建。文献研究的视角,是从作品之外看作
品,文本研究的视角是从作品内部看作品,文化研究的视角又回到作品之外看作品,这
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依次展开、相互融通、不断超越的过程。从文本之外回到文本之内
,是回归文本的第一次否定,是对长期以来文本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受到冷落,未能从
边缘进入学术中心的反拨和矫正,这当然十分必要;但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仅仅站在作品之内看作品之局限,也正如仅仅站在作品之外看作品一样
,只有作品之内与作品之外视点的不断转换与比较,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精髓。有鉴于
此,在从文本之外回归于文本之内的第一次否定之后,还须继续走向从文本之内超越于
文本之外的第二次否定——否定之否定。第二次否定中的文本之外——文化研究,实质
上是在文献、文本研究基础之上的综合与超越。离开文献研究的基础和文本研究的轴心
,文化研究不仅会失去根基,而且会偏离方向。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虽然最先开启
了跨文化研究的先声,但由于缺乏文献研究的坚实基础,也缺乏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具体
分析,结果造成了诸多疏失和误解。而在今天,我们既可借鉴前人之得失,又有更加自
觉完善的理论思维,可以在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文本研究为轴心,以文化研究为指归
的学术重建中,寻求真正的融通,最终达到学术创新之目的。
四
为了主动适应和推动21世纪红学研究转型、建构21世纪红学研究新格局的需要,同
时也为了更好地把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落到实处,笔者根据世纪之交红
学研究的发展态势,预拟出如下十大研究课题,以求教于红学界前辈与同仁:
1.《红楼梦》文献整理与研究。历经二百多年的积累,《红楼梦》文献像滚雪球一
样越滚越大,但在文献整理与研究上,包括《红楼梦》文献与红学文献两个方面都远远
没有跟上,比如至今竟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研究著作提要与论文索引》,这不仅
给研究者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重复研究。学术研究必须像接力赛那样
一个一个接着跑而不能从零开始,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基础工作尤其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
系统的建设至为重要。
2.红学史研究。红学史研究的开创性之作是郭豫适先生的《红楼研究小史稿》,尔
后又有一些论著陆续发表。在当今的世纪之交,应该有一部拥有新视角、新见解、新体
例的集大成的《红学通史》问世,它能全面、系统、深刻地把总结过去,反思现在,导
引未来结合起来,为21世纪红学研究的转型和发展辅平道路。
3.《红楼梦》渊源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小说、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集成之作
,必须从中国小说、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展开渊源研究,我们才能更加切实地把握
其精神内核与本原。
4.《红楼梦》影响研究。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红楼梦》就如一个中继站,一方
面它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其前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广泛、深刻地影响于其
后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通过对后于《红楼梦》的小说、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展
开影响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红楼梦》。
5.《红楼梦》比较研究。将《红楼梦》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参与与世界文学的对
话,可以进一步揭示其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学与文化之价值。应在历史、实践与理论三个
方面同时展开研究,然后形成“比较红学”的系列成果。
6.《红楼梦》综合研究。《红楼梦》虽是小说,但又广泛包容了神话、历史、哲学
、宗教、伦理、医学、建筑、园林、民俗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誉之为“百科全书”
,确是当之无愧。因而在红学研究上,也应相应地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对
其进行综合研究。
7.《红楼梦》艺术研究。在过去的红学研究中,我们不仅在总体上忽略了小说自身
的研究,而且在局部上也过多地关注人物的道德评价。走向21世纪的红学,应对《红楼
梦》的艺术创作过程、经验与原理进行系统总结。今天的薄弱固然不足,但也意味着明
天更多的发展空间。红学界应集中力量对此进行重点研究,相信会有新的突破。
8.《红楼梦》意义研究。真正伟大的作家无不关注人类的生存价值与意义,无不充
盈着对人类命运的形上追问与思考,因而伟大作家之作品也都无不具有寓言性、预言性
与超越性,它永远是问号和感叹号,而没有句号。对于《红楼梦》内在意义的阐释也是
如此。在未来世纪,《红楼梦》的意义研究应更加关注其人类学内涵,并相应地更新与
完善阐释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9.《红楼梦》与当代创作研究。从明代“四大奇书”到清中叶问世的《红楼梦》,
中国长篇小说从成熟走向高峰,但在《红楼梦》之后,却一直向下坡滑,直至现当代,
虽屡有仿作出现,但少有真正得其精髓的扛鼎之作问世。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
我们是否有必要并如何从《红楼梦》中吸取精神养料呢?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
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红楼梦》之于后代尤其是当代小说创作也应发挥
同样的作用。这就要求红学界不仅关注过去,而且要关注现实,不仅满足于对《红楼梦
》的阐释,而且要进一步把《红楼梦》的精神养料转化为当代小说创作的精神血液,为
当代小说创作的伟大复兴作出独特的贡献。对于大多数红楼学人来说,这确是一个富有
挑战性而又非常有意义的崭新课题。
10.《红楼梦》现象研究。从《红楼梦》的问世、传播到接受, 它已在近二百年的
中国历史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红楼梦》现象,这一现象已远远超越了文学
本身,也超越了文人圈子,而广泛渗透到日常生活,渗透到人民大众。对此,红学界也
同样应予更多的关注。
1 客户端模式
1.1 C/S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有两层结构,第一层:在用户使用的设备上安装了专属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第二层:在服务器端安装服务器所必须的管理程序,在这种模式的相关处理的工作过程中,客户端程序发出相应的请求(如:http请求),服务器程序检测并进行接收处理用户端提出的请求,然后通过内部处理后返回相应的结果.在C/S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功能结构的划分,有放在前端机(即客户机、用户机)上执行的功能,也有放在后端机(即服务器)上执行的功能。这样的处理与划分,从更大范上较少了计算机的多数瓶颈问题。
1.2 B/S模式
在B/S模式中,它是对C/S模式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相比较于C/S模式传统意义上拥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系统或者网络软件,它大大地简化了客户端。不再需要像C/S模式那样安装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只需要正常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不仅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系统结构更加灵活、开放性好,还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其次,B/S模式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业务扩展比较简单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浏览、查询的业务处理。B/S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它简化了系统的维护功能与开发过程。
B/S比C/S的先进性更为强烈,B/S模式渐渐地成为了当今流行的一种MIS平台系统。很多软件公司都纷纷推出了他们自己的Internet方案,而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系统也采用B/S结构开发。
1.3 相关技术介绍
1)开发环境介绍
ASP.NET 是一个基于.NET 环境的已编译统一的web开发平台,其创建应用程序可以运用于任何与.NET 相兼容的语言,如:JScripts.NET、C# 和 Visual Basic.NET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易于部署、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除此之外,.NET Framework可以应用于整个 ASP.NET 应用程序,使得开发人员能够便捷地获知托管的类型安全、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继承这些技术的优点。
ADO .net通过OLE DB和XML一致访问公开的数据源以及提供对SQL Server等数据源。应用程序数据共享使用者可以用到ADO .NET来关联到这些数据源,并操作、检索和更新数据。
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0介绍
Visual Studio 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主要针对基于Windows平台下的相关应用程序,如:Windows和网络应用程序。 也可用来对网络服务的创建、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以及相关办公软件Office插件等等。支持多种语言,如Visual Basic、Visual C++、C#。visual studio 2010是一款目前最新集成的开发环境,利用它可以编写C#、VB、Java语言的程序,但更多的是用来编写C#的。本网站就是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的。
3)SQL Server 数据库简介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化查询语言。通过使用SQL语言来在各种数据库之间建立联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提取也需要SQL语句来执行,由于它的强大功能、良好的伸缩性、丰富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以及精巧的系统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主要特点是安全、高效、健壮、适用于多种平台和易用。绝大多数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Sybase,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等都采用了SQL语言标准。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规划
教学工作评估质量监控系统采用Browse/Web/DataBase的体系结构,采用ASP.NET技术以及通过ADO.NET技术来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来实现。B/S模式的三层结构图如图1
2.3 模块详细说明
本系统由下面的两个主要模块组成。
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用户首先在页面上注册,填写注册信息、用户账号、用户密码等。
用户登录,用户通过输入账号密码,然后服务器端提交信息与数据库里的信息相比较,如果正确登录后进入系统,否则提示出错。
用户管理功能:在创建用户账号过程中会有用户权限选择,其中包括学生、教师以及系统管理员等。用户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对应的权限,对于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访问相应的界面,执行相应的操作。初级用户是学生录入员等,主要工作是完成在督导过程中的信息录入以及信息的更新。中级用户是指教师等,主要工作是班级信息查询、日期查询、月汇总查询、信息下载等操作。高级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权限为最高级别,登录后可以使用系统所有功能(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下载、用户管理等功能)。
系统功能操作
本系统用于学院对教学质量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系统的主要功能(用户登录后根据权限进入主界面可进行信息输入、信息更新、信息删除、查询下载、查看信息等功能)
1)基本功能
学生角色进入系统以后可对系统里的信息进行必要的针对性添加,由于学生角色权限不够只能针对个别板块进行录入信息、更新信息。
教师角色进入系统后可以针对所有班级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下载,包括通过以班级查找、日期查找、月份查找等功能可以迅速让教师查看到所想看到的信息,然后再进行下载查看。在进行整个评估监控的时候,不但可以快速地查看信息,
加快督导检查的效率,还使得整个评估监控操作更为简单有效。
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中所有功能进行操作,包括信息录入功能、信息更新功能、信息删除功能、查询下载功能、查看信息功能以及管理用户功能)。
2)月份汇总功能:对录入信息按月份进行汇总导出。
3)班级查询功能:对录入信息按班级名称进行查询。
4)日期查询功能:对录入信息按日期进行查询。
5)下载功能:用户登录后可以对系统内的信息按功能查询并下载相应信息。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以asp.net技术为前台,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三层架构网络。由asp.net来完成网站用户的接口(即界面),进行页面设计,使用.net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进行代码编程,SQL Server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利用ASP.NET和ADO.NET技术构建基于WEB动态交互式平台,通过网络与后台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更新。
3.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包括了教学日志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教师教学手册填写、教师调停课、教师听课记录、自评工作情况、学风建设及学术出勤率情况等十几张表,以及所涉及的教职工基本信息、学生信息、督导检查等表。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数据的共享性与减少冗余,采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其强大的SQL语句和ADO.NET组件调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3.3 部分关键技术实现
3.3.1 安全性
本系统为了保证督导信息的安全性对注册用户设置了权限,对于非我校教职工或者学生的注册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其次对各类级别的用户权限有着严格的规范,用户只能根据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所有的用户注册需要最高级别的管理员分配账号密码,学生、教师不能单独进行注册。同时采用SESSION技术,对合法的用户登录后,则把用户账号、权限等信息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在以后的操作中,就可以根据SESSION信息来判断其访问范围,当用户试图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带有文件名的URL时,系统会检查跟踪权限的SESSION变量值,若无权访问,并提示用户无权访问,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3.2 登录模块
大学生就业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从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近十年来高校的生涯规划课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研究者也发现,目前高校的生涯规划课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课程内容陈旧,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被及时吸纳进来,并且很多课程的效果缺少实证性的跟踪评估。[1]目前在生涯指导课堂中被使用比较多的是特质因素理论、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更多强调的还是匹配和适合。但是随着职业环境中的变化越来越剧烈,大学生就业能力当中的生涯适应力越来越受到重视[2],而心理资本在生涯适应力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4][5]。研究者通过质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四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构成整体的就业能力。其中相对隐性但是具有关键作用的是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这两个部分的协同作用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方向和基础。[6]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背景在企业界,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对积极心理状态的作用的观点阐述基础之上的。[7]2005年,Luthans等首次明_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而使得个体获得竞争优势。[8][9]在国内被介绍比较多的心理资本概念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就业中心理资本部分除了以上四个维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主动性。[10]
在企业界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对于职场绩效的显著影响。[11][12]但是在大学生就业中,关于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实证研究并不多。现有实证研究很多采取了调查法的方式来证实心理资本的作用,而不是通过相对严格的实验设计。[13]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需要,本研究拟通过设计一套基于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就业能力提升干预方案,通过小样本的干预实验证实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带来积极影响,从而为未来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进提供支持和建议。
二、干预方案设计
首先是职业认同方面。职业认同是个体逐渐从自己的成长经验中确认的自己在职业世界中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在职业世界中的定位。[14]所以在干预方案中设计了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目标设定等练习环节。
关于整体上的心理资本提升方法,本研究借鉴了Luthans积极心理资本的微型干预方法,并且这个方法被改编到《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的书中[15]。温磊等人通过重复这样的实验,证明这种干预方法是有效的。[16]
关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自我效能建立在他提出的5个认知过程上,具体包括:象征化,预先思考,观察,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17]而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任务分配和掌握、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正向反馈、生理和心理唤起。根据这四个方面,我们设计了目标设定的课程内容,教给参与者采用级进式技术来设定目标,向小组解释每个子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掌握目标的设计和实现。另外,使用“我的成功故事”,让每个人回顾自己的成功经验,请组员提供积极反馈。每个人在回顾时对其他小组成员有榜样作用,出现替代学习的效果。在小组活动中带领者对小组成员有社会说服,让小组成员对于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期望。
・教师与学生・1基于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实证研究关于心理资本中韧性的干预,Masten列举了一些干预方法。例如,充分意识到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天赋、技能和社会网络等,能够增加自己的韧性,并且把这些资源列出来;组员之间也会相互鼓励,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些资源;注意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避免障碍或者防止把障碍严重化;参与者讨论和认识到自己遇到逆境时的想法与感受,在评估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更有韧性的想法。(比如,虽然我有一些身体的缺陷,但是我需要找到那个不在乎我的身体缺陷的用人单位)韧性干预训练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发现是,受训者韧性的提高和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并不是得益于培训内容本身,而是训练使他们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关系、信念和期望,以及与他人分享的价值感。
关于心理资本中希望的干预,Cheavens认为希望的干预可以采用认知的疗法。[18]希望的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设置。当人们把目标内化之后,对目标有比较高的承诺,就会去行动,实现目标。二是弹性目标。有益于开发与培育充满希望的思维,让人感到自己有尝试的机会。它通常能够让人对成功有合理的期望,挖掘人们的“保留潜能”,去面对一些之前感到畏惧的挑战。三是分步前进。要实现充满希望的目标,分步前进是必不可少的。在过程中,那些看上去比较大的,困难的,长期的,压倒性的目标被分解成小的、更容易接近的“里程碑”。
关于心理资本中乐观的干预。斯奈德列出了开发乐观的三种策略。第一是包容过去。包容过去并不意味着推卸或者逃避责任,而是一种尊重现状的积极重构技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法来对待情境中可控的因素。二是珍惜现在。就是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要看到并享受积极的一面。当这些积极的方面可归于自身的、持续性的和普遍性的因素时,更应如此。第三是寻找未来的机会。往往在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后,需要问一下“情况已经这样了,我能做点什么呢?”引导自己面向未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9]
关于心理资本中主动性的干预。根据Freze的观点,在干预主动性的时候,不应该向一些人提供直接的帮助,这些帮助会让他们失去责任感,而责任感正是主动性的重要前因变量。所以他本人在项目中主要是重点帮助失业中的人群提高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20]而Ben认为目标设定、问题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能够增强个体的主动性[21],并且在主动性的干预中,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参与者看到主动性都有哪些组成部分和它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体现,这些本身就能够起到激发主动性的作用。Katherine在谈到如何提高员工的个人主动性方面也提到,把那些体现主动性的行为找出来,并且讨论他们的作用,以及让员工确切理解组织的目标,制定清晰可行的计划是提高主动性的有效方法。[22]
基于以上的思路,本研究O计了4周8次的就业指导训练营,一共24小时左右。并作如下假设。
(1) 实验组被试在经过干预后,心理资本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
(2) 实验组被试在经过干预后,求职强度和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实验组被试在经过干预后,求职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4)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在干预后三个月依然能够保持更好的心理资本水平。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采用2(实验组,对照组)×3(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三个月)的准实验设计进行研究。
1.被试
通过海报招募和班主任老师推荐的方式一共召集到35名被试,全程参加训练并且完成数据收集的一共25名被试。
对照组的选取是请参加训练的同学找到自己所在同专业同班级同学里,与自己家庭情况类似,并且在求职而不是要继续深造阶段的同学,取得该同学的配合之后,使用同样的问卷,收集相对应的信息。干预组男生14名,女生11名,平均年龄22.71±1.76;对照组男生12人,女生13人,平均年龄为22.67±1.9。
2.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是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认同问卷。其中心理资本问卷是结合前人研究加上质性研究中得到的一些题目整理而成。职业认同问卷是从霍兰德的职业认同量表翻译整理而来。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如下。见表1。
为了验证问卷的外部效度,我们选取了职业发展领域内的其他相近量表进行测试,并且请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资本、就业能力进行外部评分,检查学生自评分数和外部评分之间的相关。结果显示,问卷各部分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相关介于0.3到0.6之间,并且呈现0.01水平的显著相关;问卷各部分与求职行为中的情绪控制呈现中等程度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2至0.63之间,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与求职行为中的动机控制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6和0.60之间,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从各部分问卷与教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分数相关表来看,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各个部分的问卷与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资本的评分呈现中低程度的相关,各相关系数介于0.167至0.377之间。相关系数都呈现出0.01水平上的显著。
以上数据说明基于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各个部分的问卷与相近问卷既有相当程度的相关,又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分。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各个部分的问卷外部效度良好。
第二部分是为了检查被试求职行为的变化,使用求职行为问卷。选择常雪亮(2008)基于Blau(1994)[23] 和Saks(2006)修订的问卷,分为行为频率和努力程度两个维度,行为频率有10个题目,努力程度有4个题目。行为频率的例题有“最近三个月中,平均每个月,您采取以下行为的次数是……”。而努力程度的例题有“找工作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精力”和“我非常努力地在找工作”等。所有题目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非常同意”计5分。
第三部分是就业结果,测量被试是否接到录用通知。
3.研究程序
训练开始之前,向参与者讲解清楚训练的时间安排和大致内容,确认能够全程参与。 训练时间为4个周,每周2次训练,共8次。每次3个小时左右,一共24个小时。
在干预前、干预后以及延后三个月三个时间点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取得小组成员职业认同、心理资本数据、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数据。
干预后继续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研究者会询问小组成员的求职进展,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四、研究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的均衡性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在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等指标都是没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组。同时,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希望、主动性和职业认同等方面的分数没有显著差异,而他们的求职努力程度和求职频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同质的两个小组。见表2。
2.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之后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他们在希望、主动性、韧性、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和求职频率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乐观和努力程度上没有差异。见表3。
3.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三个月后的比较显示,实验组在各个问卷上面的分数依然高于实验组,但是差异不显著。说明团体干预还保留一定的效果,但是已经不能达到显著性的水平。见表4。
因为求职结果是使用“是否获得录用通知”这样的分类变量进行测量的,所以在分析结果的变化时,需要采用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检验获得录用通知在整个小组中的比例是否有显著差异。见表5。
第一次测量的卡方分析比较结果,P值为0.763,也就是第一次测量的时候,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就业结果上是没有差异的。
第二次测量的的卡方分析比较结果,P值为0.152,说明也没有差异。
第三次测量的卡方分析比较结果,P值为0.032,两组在获得录用通知的人数比例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实验组组中,接到录用通知的比例比对照组显著提高。
五、结果讨论与建议
1.就业能力提升的干预效果良好
从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到,就业能力团体干预的方案取得了比较好的即时效果,在训练四个周之后,实验组在自我效能感和韧性、主动性、希望等四个积极心理特征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伴随着这种改善,他们的求职频率有明显提高。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基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就业能力的概念把握和问卷测量也是相对准确有效的。
在第二次测量时,乐观维度的改并没有预期那么明显,这种结果可能与乐观的概念性质有关。乐观是一个介于气质和状态类的之间的概念,表现更为稳定,不太容易被改变。
而努力程度在第二次测量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题目测量的行为周期比较长。题面是这样提问的:“下列说法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最近三个月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周期对测量到变化来说有些太长了。而在第三次测量的时,实验组的大部分被试已经接到了录用通知,停止了求职行为,所以总体上而言平均的努力水平也下降了,和对照组之间依然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差异。测量时间点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2.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议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基于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干预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所以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类课程中融入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提升训练。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更多强调匹配和适合,甚至很多高校还只是停留在简历和面试的技能提升方面,对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培养较少。而在比较新的一些理论中,比如 SCCT理论,自我效能感就是被强调的核心概念,理应被重视起来。在混沌理论中很强调个体对不确定性的灵活应对,积极乐观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与心理资本的概念相通的,也更能帮助大学生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
关于干预效果不够持久的问题。在研究中跟进的措施主要是创建QQ群方便参与者的联系。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只有少数比较活跃的参与者能够主动跟其他人交流,这可能是造成延后测量的效果不够好的原因之一。目前的生涯教育类课堂其实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很多学生在刚刚听完课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楚,但是时间久了,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是,学生可能在低年级上过职业规划课程,但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才真正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已经把原来老师讲过的内容忘记了。 据此,我们建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好分布在大学的每个学年,每年针对学生生涯发展的不同主题而进行。并且除了正式的课堂活动,还应该配备课下的老师指导和同辈交流活动,让生涯教育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中,在学中做,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保持比较高的情绪唤醒状态,更加自信、充分调配自身以及周围的资源来应对就业当中的各种障碍。
当然,本研究中的实验参与者人数还是相对较少的,这种小规模的团体辅导活动要推广到人数众多的就业指导课堂,并且对效果作出跟踪评估,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整理工作。建议在以后的跟踪实验中,可以设立非空白的对照组验证干预的效果。在Judith Proudfoot的研究中,也是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来验证认知行为疗法在减少失业中的作用,他们设立的对照组是进行了社会支持方面的处理,而非空白对照组。[24]这样可以比较好地屏蔽掉实验中的霍桑效应。但是这样做的不利一面是,比较难把跟就业力有关的干预因素完全区分开。未来的职业规划课程可以考虑在平行班级中采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传统思路和创新思路的效果比对,切实找出新理论,例如心理资本理论、混沌理论、叙事理论、SCCT理论等对于学生的改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文献:
[1]张爱芹,白勇.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困惑与对策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Z1):54-56.
[2]Fugate M,Kinicki A J,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14-38.
[3]胡晶君.心理资本视阈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2(3):105-107.
[4]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90-93.
[5]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65-71.
[6][10]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93-97.
[7]Seligman M.Authentic happiness[M].New York:Free press,2002.
[8]Luthans F,Avolio B J,Walumbwa F O,et al.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5,1(2):249.
[9]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
[11]Susan M J,Fred L.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heir Authentic Leadership[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6,18(2):254.
[12]Avey J B,Patera J L,West B J.The Im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bsenteeism[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6,13(2):42.
[13]杜晓静,李慧娟,王智红,等.心理资本视角下“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4(3):159-166.
[14]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7-53.
[15]Luthans F.,Youssej C.M.,Avolio B.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Z].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6]温磊,七十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6).
[17]Bandura A,Adams N E.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77,1(4):287-310.
[18]Cheavens J S,Feldman D B,Woodward J T,et al.Hope in Cognitive Psychotherapies:On Working With Client Strength.[J].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2006,20(2):135-145.
[19]Schneider S L.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50-263.
[20]Frese M,Fay D.Personal Initiative:An Active Performance Concept for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 Annual Series of Analytical Essays and Critical Reviews,2001(23):133-187.
[21]Searle B J.Does Personal Initiative Training Work as a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8,13(3):259-27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04-02
教育部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文件强调了要加强素质教育,较之以往单纯着眼于技能技术的“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提法,加入了“素质”元素。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更高层次,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高职教育视野,转向内涵建设、强化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构架中如何定位、怎样发挥其特殊教育功能,成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问题。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培养语文基本素质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与语文能力相关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往高职教育领域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将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研究,这种基于“小语文”观的研究讨论的是“语文课堂”这一时空范围,缺乏系统性地探究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相关问题。而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摒弃了“小语文”观,在全人发展理念下展开对高职语文教育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这一命题的研究和实践,回答了高职语文在高职院校中应该承担什么任务、能承担什么任务、存在的价值等问题,解决了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不能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难题。由此可见,此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在全人发展理论下实施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与以往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不同,首先在于它是建立在全人发展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以往建立在“小语文”观基础上的高职语文的研究,研究对象往往是具体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将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研究,这就缩小了高职语文能够发挥的作用,降低了高职语文能够承担的教育责任。1948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清华大学作过一场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演,指出大学文理分家会导致人的片面化,说明文理分家的教育是导致人畸形化的“半人教育”。现在许多学者也呼吁改变“重才干,轻德行”的社会现象,倡导“全人教育”。
高职语文要承担的教育任务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能教导做人,是做人的素质,也是成才的基础。如果高职学生不会做人只会做事,掌握了再多知识和技能,也未必能把事情做好,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建立在全人发展理论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教给学生技能,教会学生做人”,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学生只具备科技知识,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应当怎样”的问题,把做人和做事的教育融为一个整体。
(二)是促进多种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高职语文教学要紧扣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特质,把培养学生的多种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关注知识与能力的统一,重视个性与共性的一致,与现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人才教育观保持一致。在对企业的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摆在首位的不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具备吃苦耐劳的能力、尊重领导和同事,这些都是做人的素质,是高职语文能够通过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取、文章的点评渗透给学生的人文素质。
再丰富的知识也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良好的学习能力才是不断更新知识、扩展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最佳手段。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学科知识之间也是可以互相迁移和转换的。高职语文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语文方面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具备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具备了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广大提升空间的能力。因此,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是促进多种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人才教育观是一致的。
(三)是学科特质与综合素质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保持学科特质的基础之上,高职语文在培养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与语文能力相关的专业能力。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职教育不是培养只会操作机器的“工具化”的“半人教育”,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仅仅懂得专业知识,缺失人文,那就只能成为‘匠’,难以成为‘师’”。而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是,现今高职学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文化底蕴缺失、综合素质较低下,并因此对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除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还保持了语文学科特性,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实施人文教育,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解决高职学生文化底蕴缺失和综合素质低下问题。
(四)是“素质”和“技能”二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既重视知识教育,也重视技能教育。技能教育不仅体现在专业能力培养上,也体现在基础课上,语文课也培养技能,即高职语文既培养人文素质,也培养语文技能。有学者指出,语文技能是“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人际交流的基本能力,也是学习其他专业技能的辅助能力”,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阅读理解等听说读写方面的语文技能。掌握听说读写方面的语文技能,能迅速发展学生语文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渗透人文素质,也应重视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在语文技能的训练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突出某个与专业岗位要求紧密相关的能力,如对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中侧重旅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对财会专业,侧重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对营销专业,则侧重口语表达技巧培养。
二、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及实施
(一)构建教学模式的思路。着眼于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及专业人才培养特性,建构横有序列、纵有层次的高职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工作岗位语文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和工作岗位特点,在传统的人文课程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企业文化教育,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和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方向)专业为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横向有同一个能力模块语文职业技能训练,纵向有不同语文能力模块的针对性训练。具体见表1。
(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是横有序列、纵有层次的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独立课程与专业渗透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补充,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实施,独立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第二课堂检验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富有高职特色的大学语文教育体系,开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同时渗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具体见表2。
综上所述,语文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下,紧扣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特质,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追求目标。从宏观角度构建序列化、层次化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把高职语文这一传统课程构建为一个南不同类别、系列化呈现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学实践,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实施语文教育,使之在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构架中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解决高职学生文化底蕴缺失和综合素质低下问题。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完善校服价格管理
(五)市教委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由学校代办校服的价格区间。具体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与校服生产企业合同约定,并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三、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
(六)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七)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在每批次校服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送达各中小学校的校服,其质量标识应当完整齐全,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各中小学校在接收校服时,应当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八)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校服送检制度。(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四、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质量技监部门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本市中小学校不得向列入“黑名单”的生产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
(十)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样结果,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各中小学校。(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五、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十一)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有质量问题,中小学校应当立即与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校服采购合同约定,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同时,向质量技监部门举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53-02
艾滋病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成为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在校学生[1-3]。医学生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未来传播知识的生力军[4],特别是少数民族医学生,由于民族特点及政策提倡[5],毕业后大部分将回到生源地工作,而农村、老少边穷地区正是艾滋病知识匮乏和需要的地方,因此,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未来传播防治知识的能力和艾滋病防治效果。该研究旨在了解不同院校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现状和防治态度,为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在兰州市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民族院校一至三年级83名和综合院校一至三年级101名临床医学生,平均年龄(20.66±2.86)岁。其中男生83名,女生101名;甘肃籍占60.3%,外省籍占39.7%;城镇学生占60.9%,农村学生占39.1%;民族院校学生65.1%为少数民族,综合院校学生95.0%为汉族。
1.2 方法 集中研究对象,统一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对象不记名填写。内容涉及艾滋病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治疗、预防策略和措施等,其中艾滋病基本知识(包括流行病学及病原微生物学特征等)有13个问题,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有15个问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答均不计分。
1.3 统计分析 用SPSS 10.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进行相关指标的计算及统计处理。
1.4 质量控制 设计并经预试验后统一制定问卷,经专人解释调查问卷填写要求后由调查对象完成;建立核查、整理、录入数据的统一标准。
2 结果
2.1 不同院校不同性别医学生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情况 表1显示,2所院校学生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机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5,P=0.026);同一院校内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男=0.098,P=0.754;χ2女=1.802,P=0.179);民族院校与综合院校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3,P=0.531),而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P=0.020)。
2.2 2所院校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了解情况 表2显示,2所院校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院校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所院校男、女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 2所院校医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 赞同输血时应检测HIV的民族院校学生有71人,占85.5%;综合院校医学生有97人,占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2,P<0.05)。对“动员全社会力量防治AIDS”的公共卫生观念赞同的民族院校有76人,占91.6%;综合院校为101人,占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5,P<0.05)。表示“无所谓”的民族院校医学生为4人,占0.5%;综合院校为0。表示“反对”的民族院校有3人,占3.6%。
3 讨论
研究表明,综合院校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识得分优于民族院校医学生。民族院校65.1%的学生为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封闭、分散的地区,对外界的人和事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及封闭心理[6];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性[7],使其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及机会相对较少。而后者更值得教育系统及全社会的关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各选取2所小学作为项目学校。从4所项目学校的2-6年级(1年级小学生识字、书写和理解能力较弱,故未被列入调查)各抽取4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时,将2、3年级归为低年级组,4、5、6年级归为高年级组。
1.2方法
制订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然后由学生自填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活动以及天气、照明等情况。调查结束后资料经整理核对,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通过对变量的输入限制和设置跳转来进行质量控制。数据录入后导出到SPSS13.01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4所小学共有2921名小学生参加了调查,其中男1519人,女1402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2-6年级分别占13.4%、15.8%、25.9%、23.0%和21.9%。被调查小学生中有9.9%为单亲家庭子女(男生11.6%,女生8.2%),有65.3%的小学生为独生子女(男生69.2%,女生61.1%)。
2.2不同年级安全知识得分
根据难易程度将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分为基本知识和综合知识。基本知识有25个问题,为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包括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安全步行的技巧,步行、乘车时注意事项,戴“小黄帽”的意义等;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知识有20个问题,与基本知识相比,难度有所提高,包括骑车和乘坐机动车时的安全知识,简单的交通法规及一些容易混淆的安全知识等。
调查显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基本知识得分高年级组小学生均高于低年级组小学生,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级组男、女生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知识得分比较,高、低年级组间及男、女生间的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2.3不同家庭状况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分情况
单亲家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基本知识得分低于非单亲家庭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1)。分性表1高低年级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分(±s)
高低年级组比较,P<0.0
1别看,单亲家庭男生基本知识得分低于非单亲家庭学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09,P<0.01)。单亲家庭小学生与非单亲家庭小学生综合知识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独生子女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基本知识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得分,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5);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知识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从性别看,不论是基本知识还是综合知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4获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获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约占1/3,且高低年级差别不大。通过父母亲教育和报纸、电视等媒体获得的比例相似。低年级小学生从父母亲教育途径获得的比例(34.2%)高于从报纸、电视等媒体获得的比例(19.6%);而高年级小学生则相反,分别为26.2%、32.5%(表2)。
2.5希望获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VCD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获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形式,占28.5%。低年级小学生选择黑板报的比例(19.2%)远高于高年级小学生(7.0%),而选择讲座的比例(10.6%)则远低于高年级小学生(22.5%),见表3。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高年级小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程度高于低年级小学生,可能是由于其“阅历”较低年级小学生丰富,被动接受交通安全常识机会多于低年级小学生之故。单亲家庭小学生得分低于非单亲家庭小学生,可能是单亲家庭小学生从父母亲处获得相关知识较少,而独生子女小学生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则可能与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从兄弟姐妹处获得相关知识有关。
高低年级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知识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综合知识涉及一些骑车和乘坐机动车时的安全知识及容易混淆的内容,小学生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均不太了解这些内容,从而造成高低年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两者间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知识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对于难度较高的综合性知识,小学生的获得途径与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无关。
学校教育、大众媒体宣传、父母亲教育这3种形式占了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获取来源的90%以上。高年级小学生由于识字、理解能力较低年级小学生强,其从报纸、电视等媒体获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能力要比低年级小学生强。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学校教育和小学生父母教育是小学生获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和小学生父母对道路交通伤害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力度,对预防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有重要作用。
VCD、课程、讲座是小学生最希望获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VCD有图像和声音,可以电视放映,也可电脑播放,具有形象、生动等特点,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尽管在宁波市的城乡小学基本上都具备多媒体播放设备,但不易找到适合小学生观看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VCD光盘。而课程、讲座、宣传册等形式也受到一定欢迎,并且容易实现,可作为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干预中知识的主要传播媒介。
实践证明,以健康教育为主导,与消除隐患和技能培训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学生伤害的发生[2,3]。因此,应针对小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其心理特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MargiePeden,RichardScurfield,DavidSleet,等.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卢关平,周春洪,吴霭玲,等.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09-211.
[3]马秀侠,安淑惠.开设安全教育课前后小学生伤害事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