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媒介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38-01
从媒介角度讨论,动画本身是一种内部混合包含多种媒介内容的媒介载体,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及数字媒介的出现实际上丰富了动画创作的媒介形式并且与传统动画制作媒介相结合增加了动画片种与内部信息的组合模式。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动画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一、综合媒介时代动画多媒介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动画发展缺乏精品,在制作中媒介形式单一,缺乏多媒介混合应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反观世界动画近几年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仅加载了数字技术于作品的应用,更是将动画多媒介的创作模式广泛的应用。以2009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影片《玛丽与马克思》为例,这是一部由澳大利亚本土动画人亚当·艾略特制作的粘土动画,动画叙事由主观视角的叙述与及第三视角的再现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两部分的叙事中,作者利用了粘土材料与绘制动画两种不同的媒介表现形式,使得整部动画在媒介的混合应用与搭配上相得益彰,并且很好地保持了叙事的连贯性。
2007年多伦多世界短片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坐火车的女人》,该影片采用木偶定格的方式拍摄而成,别出心裁的是动画中木偶的眼睛全部由训练演员的眼睛配合木偶身体动作拍摄完成,最后利用后期技术进行合成,最终表现出一部栩栩如生的木偶动画片。动画短片《老人与海》作者佩特罗夫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绘制人物和背景,通过灯光逐层透过玻璃而拍摄一帧画面,然后再对玻璃上的湿水彩进行修改绘制以拍摄下一帧画面。创造性的解决了传统油彩于纸张绘制动画的难题,使得油画色彩鲜艳、浓重的视觉效果得以在动画影像中得到完美的诠释。
回顾中国动画发展历史,其实也不乏一些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优秀动画。如色彩明快、带有浓郁民间剪纸风格的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如绘制于宣纸、分层渲染着色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等。反观中国动画现状,我们并没有继承老一辈动画人的宝贵财富,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被动追赶模仿世界动画的泥潭中,尤其近些年来中国动画对于数字三维动画的盲目学习与发展更是值得我们反思。
二、盲目发展数字三维动画,忽视对数字媒介特性的把握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数字三维动画出现发展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以美国商业动画发展为主导的数字动画发展的热潮。数字媒介既可以隐形的存在,也可以显性的呈现,对于动画片来说,隐形生存的数字媒介混同于一般动画,在偶动画领域,数字媒介分别在造型和运动这两个方面彰显自身,它将偶动画和手绘动画的长处粘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动画品种”,简而言之数字媒介具有寄生、模拟与再生的特性。
回顾中国数字三维动画发展现状,不论是在技术水平、制作效率方面,还是在形象设置与艺术风格方面都与世界领先水平相差甚远,少有的如《魔比斯环》一类的动画电影也是处于难堪重任的境地。在另一方面,我们基本上忽视了对于利用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媒介动画的开发与研究。
利用数字媒介寄生与模拟特性发展的“数字化”传统媒介动画在影像呈现形态上拥有自然媒介材质的特性,同时在动画运动控制与合成方面采用了数字化技术,这样便轻松缩减了传统动画中如追求透视、比例、运动规律准确性等所需的庞大工作量与复杂性,使得影像效果在不丢失传统动画媒介表现力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电影语言的表达,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制片效率。动画片《恶童》为了逼真细腻的完成场景设定而采用了实物复制的制作手段,同时运用细微的广角变形表达夸张变形的手绘风格,在色彩的设定上强烈的对比色块与涂鸦装饰的运用很好地烘托了故事背景和气氛。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20-02
体育新闻的传播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等,在我国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受各种因素影响,这其中包括体育环境、其他体育媒体的竞争以及专业体育报纸本身经营管理等。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一同决定了我国专业体育报纸的发展现状。专业体育报纸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打造跨媒体经营。从2005年到2006年间国内的专业体育报纸面临着非常痛苦抉择,尽管当初创办时的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回响,很多报纸就连自己的生计都无法维持下去,更遑论争当体育平面报刊的老大!在卷起铺盖卷儿离开这个圈子的时候,留恋是他们最好的注脚。
《体坛周报》《足球报》成为硕果仅存的出版发行的体育类报纸,剩下的象《中国体《体育晨报》《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一众媒体,要么举步维艰艰难度日,要么偏离主流无奈的支撑着日渐凋零的门面。照目前情况看,仍然还会有一些无以为继的报纸,在某一天象他们之前的同行一样,不得不黯然下场。就算是曾经风靡一时《体坛周报》和《足球报》这样的行业“旗舰”,也辉煌不再,前者发行量从最高峰的182万,跌剩下1/3,后者去年亏损两千万的消息不胫而走更让整个行业深深的感到唇亡齿寒。
《球报》和《南方体育》在国内的体育媒体中,是两家颇有代表性的报社,也是一时的重要角色,见证了我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整个历程。作为分别地处北方和南方的体育报纸,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专业性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进程中,体育环境、来自其他体育媒体的有力竞争以及专业体育报纸本身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下,我国专业体育报纸举步维艰的发展现状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包括新兴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体育媒体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专业体育报纸的市场空间,其中综合性报纸开辟的体育版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专业的体育网站所造成的冲击最大。目前,全国各地的各种日报、晚报、都市报,基本都会开辟体育版面,无论在哪里举行体育赛事,全国各地的记者都会蜂拥而至,十分敬业的把信息传回自己供职的媒体。
相对与专业体育报纸的发展,体育新闻在广播电台中的发展很缓慢。对于一场体育比赛,网络可以文字直播、报纸可以专题报道、电视可以现场直播。电台虽说能声音直播,但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电视还没有普及的事情。现在这样的听众已经越来越少,电台这样的声音直播节目也变得日久稀少。电视作为体育新闻的传播媒介其影响力比电台大的多,电视将声音文字图画结合在一起是体育报道更为真实化,目前还有了专业的体育频道,人们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观看到顶级的各大国际赛事。
如果要问时下很多年轻人从哪里了解体育新闻,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一定是网络媒体。3G、4G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应用,更让这种潮流变得势不可挡。纵观当今国内四大媒体(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体育新闻发展得最壮大、最成熟的毫无疑问当属网络。网络具有平台大、容量大、更新快等优势,同时实时的评论交流也能轻而易举的实现,在网络上,不但有传媒的声音,还有观众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实效性极强的,几乎就是在鼠标一点的同时就能。这种快捷的宣泄是其他任何媒体都不能相比的。所以网络媒体已成为时下很多年轻人了解体育新闻的第一选择是理所当然的。专门的体育报刊虽然很多,专门的体育电视频道也有很多但是在时效性方面都无法和网络相提并论。专门的体育广播电台在国内可能只有极个别的,由于广播信号问题,我还没成功地收听过。除此之外,传统的三大媒体的体育报道基本“镶嵌”在综合类报纸、综合新闻的“结尾”部分或报纸的一两个版面与电视少数时间的体育节目。
网络和一些新兴电子的产生让传统媒介感到紧张,它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实现了各种媒介的综合,所以人们开始关注猜测网络对传统媒介的替代问题。网络的功能尽管十分强大,但它不是权威的媒介,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谣言的制造者。良莠不齐甚至低级趣味,也让网络媒体的大家庭越发显得鱼龙混杂。这就显现的传统媒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对于信息者的规范管理和纪律约束、业务培训,让传统媒介更具有公信力。传统媒介自身的优势的存在说明传统媒介还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加上网络天然具备的劣势,所以只能说在传播领域随着网络传播管理手段的完善,信息内容的充实及经验的积累,这股新兴的传播将更强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媒介,以目前的网络传统所具备的力量是无法替代传统媒介的,就如同广播电视的出现不能代替纸质传媒一样,各自由各自得有点,各自有各自得发展空间,从积极的角度上看,网络等一些新兴的传播媒介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与传统媒介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体育媒介本身就是媒介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广义上的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西方竞技产业早已成型,但在国内起步时间还不算长,随着今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体育波及的相关行业也会越来越多,受众的内在需求推动了体育媒介的变化与革新,同时也在无形中接受了其他媒体的影响。体育媒体专业化的趋势将会更加的明显,体育频道、专业体育报纸的出现,客观上将会对读者的市场细分。随着体育媒介的发展,体育媒介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缩影。
参考文献
[1]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志安,柳剑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
[3]中国体育报纸今夏遭遇寒流.中国新闻周刊.
[4]中国体育报纸的新生.中国新闻周刊.
[5]体育传媒生存现状调查.竞报.
[6]中国体育报纸今夏遭遇寒流.中国新闻周刊.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 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 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 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 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一、前言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需要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有一定倾向性,人们特别是大学生这一未来社会主力群体能否正确识别社会讯息,对信息提出质疑、做出自己的判断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上述能力我们称之为媒介素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媒介素养自2003年便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笔者试图通过研读之前的作者关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代大学生与媒体接触的基本情态、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等,寻找不足。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简介
媒介素养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电影普及带来的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呼吁年轻人抵御大众化电影导致的文化趣味腐蚀。
不同学者对媒介素养有不同的理解,如德国学者汉茨?摩泽尔认为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中对媒体知识的掌握和媒体使用方法的培训。我国研究者中张志安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使得青少年等能够对传播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理解,学会质疑、等的评估等。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和丹麦的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Thompson)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发展有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萌芽状态。
澳大利亚则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忠实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州都将媒介素养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甚至在西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已经设立有媒介素养教育学位。在德国媒介素养相关知识通常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在法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多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如“主动的电视青年观众”培养青少年对电视传播等媒介的认识力、观察力。加拿大同样是重视媒介素养的国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除了一些政府们致力于培养学生们健康的批评思维技能。在亚洲,日本从70年代中期就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和民间团体共同提倡,近期,日本已经有媒介素养教师方面的培训。
国内从1980年以来信息的全球化似的传统民族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但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或者教育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国人对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陌生,直至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我国才算真正开始研究媒介素养。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是第一个设立“媒介素养”公选课的高校,教育模式更是还处在探索阶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现状可以通过媒介素养程度体现,通过以下七个层面进行衡量:知晓了解层面、接触消费层面、理解领会层面、分层解读层面、质疑批判层面、评估判断层面、应用制作层面。目前大部分调查中的调查问卷都依据这七个层次进行提问进而了解具体情况。
国内很多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在我国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部分区域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科技的进步拓宽了媒介渠道,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新媒介而冷落了传统媒介,读书时代则变成如今的读图时代,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这些研究总结起来包括(一)媒介使用特点:1.大学生接触的媒体种类很多: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的食物,电脑、手机、MP5等数字化媒体等成为他们的主要媒介,2.接触媒介时间延长,对媒介过度依赖:大众媒介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二课堂”;3.所到之处即可接触媒介:高科技的产品越来越方便携带,大学生随时可以使用;4.媒介需求强烈,媒介消费较高。(二)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缺乏深入思考,缺乏选择有效有益信息的能力;2.高科技带来媒体数字化、平面化等,很少接触写字,信息大爆炸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实践独立思考。3.人际关系日趋冷淡,人们增加了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但是缺少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4.大学生有效识别负面信息的能力较弱,大学生容易受媒介中出现的负面新闻影响,盲目跟从,不加思索。
大学生是国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然而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却并不乐观,因此提高我国受众的媒介素养成为亟待完成的任务!
四、研究趋势
由于目前理论体系缺乏,需要加强教育实践,通过更多地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教育模式,进而对开发的内容进行评价研究,最终形成理论体系。此外,由于国内开放关于媒介素养课程较少,同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一起开展有效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后期应加强两者结合的实证调研。
信息时代的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接触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相关教育还存在许多与迅速发展的媒介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在改善大学校园媒介环境上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创设一个适合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校园媒介环境,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
媒介环境指的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由传播者、接受者及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校园已有的媒介环境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图书馆
图书馆中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等资料非常稀少,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介素养知识。
(二)广播电视
高校校园内的广播电视媒介多用于大学生的娱乐消遣,播放国内外及校园内的新闻,或者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专门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和相关指导。
(三)多媒体设施和校园网络
多媒体设施在很多高校用来演示幻灯片,辅助传授知识,而校园网络由于涉及到内部资源的安全问题,在与外网的连接上有一些限制,不利于学生灵活、方便地进入校园网和广域网进行学习,转而到外边的网吧上网,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手机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消费方式乃至行为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垃圾短信、不良短信和病毒等容易使大学生受到诱惑,形成一些不良风气。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对媒介与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仅停留在如何使用媒介辅助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鼓励学生利用媒介技术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二、改善大学校园媒介环境的建议
(一)硬件环境的创设
1.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要想在大学生当中重新树立威信,发挥它的功能,就必须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寓乐于教”的思想,由应用型、传授型、线性传播模式向思辨型、互动型转变,注重传播的语言技巧,把内容美和形式美结合起来。具体措施有:
(1)加快更新大学校园内的多媒体设备及软件信息,设备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使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与他们成长相关的最新信息。
(2)在图书馆中补充大量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倡导大学生去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借阅相关资料,获取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再者,要加快更新图书资料的速度,现在高校的图书更新速度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步调很不协调,是导致大学生将注意力从传统媒介转移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新型媒介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的眼球。
(3)在校报上开设媒介素养专栏,讲授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统一媒介素养事件,从不同角度阐述,引导大学生运用多角度思维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讨论情况及时刊登,激发学习兴趣。
(4)在校园广播或电台上举办媒介素养知识讲座,普及媒介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媒介素养事件,引起大学生广泛积极的讨论,并请专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互动交流,正确对待媒介与媒介信息。
2.新型媒介
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对构成新型媒介环境的MP3、DVD、计算机、手机等数字化新媒体的适应明显超前,成为网络传播的主导力量。
(1)互联网(第四媒体)
网络对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要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具体做法是:
①从道德、法律和政策方面加强网络管理。要求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网络社会的道德、法律和政策,用道德潜移默化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用法律直接调节信息行为,而政策可弥补法律滞后的不足。对大学生一定要监督规范其网络行为,才有利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②从技术方面加强网络管理。首先,为了保障校园网内资源的安全,在存放重要资源的服务器端,增加指纹登陆服务器识别方式,确保资源信息的安全,从而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对校园网管理需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派专人或智能检查传播的信息,及时过滤过时的或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态信息的传播。
(2)手机(第五媒体)
首先,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防止黄色暴力垃圾短信等对其的侵害。其次,利用手机携带的方便性和可移动性,随时随地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利用手机组织多人对话,参加一些讨论活动,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还要增加课外活动量,有效防止“手机强迫性”的发生。
(二)软件环境设计
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要求各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2004年,上海交大在国内首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积极支持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创办了面向大学校园的网络媒体制播平台“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编写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并开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双管齐下,从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公共选修课开始实验,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逐步力争成为各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而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启动的龙头,应该在传统的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逐步丰富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和经验,建立成熟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向其它没有类似专业的院校提供教学支持、宣传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三)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无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我们的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正确引导他们,向同学们普及网络和影视媒介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驾驭和应用网络影视媒介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评判,鉴别各种网络和影视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媒介行为道德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9-01
一、新媒体冲击下,校园传统纸媒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基础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近几年,用移动电子产品、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数以阶梯式上升,而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持续下降。校园里有许多纸质媒介,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有《理工之光》《大学生学刊》《心桥》《成都理工大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北辰》等。据调查,大学生们收到这些校内报纸后,75%的学生不会翻看;15%的大学生会在无聊时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纸质刊物在学生中的阅读率不足10%。这是当下校园内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校园纸媒发展的瓶颈。
除此之外,纸媒的发行速度也制约着其发展。据实地走访调查,校内纸媒一般为月刊或半月刊,重大事件不能及时报道,这也是它们不再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因此,校园传统媒介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的转型与发展
(一)媒介融合是趋势。在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下,媒介融合是趋势,“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传统纸媒有了新的“助力”,传统纸媒对数字化拓展需要一个实践与探索的阶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校园纸媒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传统纸媒只有在整合各种资源,占领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才能更好地在大趋势中有大作为。
媒介融合在新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校园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内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传统纸媒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接收、储存、检索,极其便捷;三是纸媒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
(二)发挥内容优势。纸媒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实行纸质内容数字化,才能提高校园内纸质媒介的竞争力。校园纸质媒介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运作模式,有传达引导思维的媒体人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这之中,有多年积累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与其他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校园传统媒介中的纸媒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校园传统纸媒的宣传形式和内容特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巨大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受众,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冲击校园传统纸媒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多元素发展,是传统纸媒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数字化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校园纸质媒介核心能力的开发。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本身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校园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校园媒体产业链进行价值重构。
三、结语
校园纸媒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校园纸媒转型、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而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介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校园纸媒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校园媒体人与校园纸媒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形势所趋,每位媒体人任重而道远,校园内传统纸媒一定不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
参考文献:
[1]翟秀凤,李慧宁.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J].中国记者,2013,(8):120-121.
[2]CNNIC.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3]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15.
[4]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J].编辑之友,2015,(4):5-10.
[5]孙铭欣.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商业模式转型初探[J].新闻与写作,2014,(2):46-49.
作者简介:
1新媒介语境下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必要性
艺术学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构,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当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高校的艺术学理论课程主要包含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干课程。与艺术实践类课程相比,这些理论类课程所具备的共同特性是:第一,艺术学理论抽象,趣味性低,学生接受度低,课堂互动性不足。第二,艺术理论类课程教学方式传统,教师较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媒介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使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可资利用的新型媒介工具。在新媒介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改进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可能对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2媒介技术的历史演进及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2.1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当代语境下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
媒介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手段与载体。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所使用的媒介突破了身体局限,人类进入体外媒介时代。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古登堡印刷机术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印刷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杂志出现,普通民众因此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是媒介技术史的一大革新,电子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获得了快速发展,人类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资源。当前所处的社会已经被网络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局域网等媒介技术所包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其引申义为与旧相反的新出现的事物。质言之也即,“新”的内涵与外延是与“旧”相对而言的,对于任何一种媒介技术而言,“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语境而言的,与当时社会所使用的媒介技术只要是相对于旧有媒介技术的革新,那么这种媒介技术在其所处的语境下就可以被称为新媒介技术。置于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人们所述的新媒介技术特指那些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与无线电通信,以及手机终端、电脑终端、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为接受端口的,可以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技术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当前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均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新媒介技术对整个高校理念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于高校艺术类教学而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逻辑,它推动着高校艺术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以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为逻辑起点,通过全面分析当前社会语境下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以对之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
2.2当前社会语境下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的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现状表现为:新媒介技术成为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在艺术理论类课堂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多媒体教学当中。在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要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PPT的制作方面。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PPT运用于教学当中对于之前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大的改进,可以使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著名艺术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得以呈现,同时也减少了高校教师制作文字文本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更深层次进行考量,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辅助高校教师完成了素材搜集、文本书写等任务,它无法将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新媒介技术做深层次的融合。在艺术理论的教育当中始终强调艺术审美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仅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融合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育人,“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情感与意义领域的象征符号”[2]艺术审美价值涵养人的目的。因此如何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新媒介技术运用于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还呈现出下述特征:即最新的媒介技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诸如VR技术、AR技术在我国科技文化产业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利用。在博物馆当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通过VR技术、AR技术进行具身性的场景体验。博物馆中不便于进行展示的艺术品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媒介技术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并为其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景式体验,使得抽象、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生动、立体、多维地呈现给受众。这些博物馆因为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其成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起到良好的媒介效果。但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更多地只是体现于其对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所谓的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其实主要停留于二十一世纪初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这种媒介技术,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其为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这种单一性的媒介技术的运用是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共鸣的,是与当代学生的实际媒介使用水平不匹配的。以现代性的教育思维理念来进行审视,理论类教学虽然是对实践类教学的一种抽象形态,理论源于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滞后于实践具有约定俗成性。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对于当前所产生的一些新型媒介技术,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当中应该采用一种开放的理论胸襟来予以吸收,而不再是将新型媒介技术视作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放置于“艺术”理论之外。
3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策略
(1)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将媒介工具辅助工具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让新媒介技术真正走入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课堂。在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明确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并非是单纯通过借助新型电子设备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理论课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观念,艺术学理论课程也并非是将理论类课程与新媒介技术的浅层次堆叠。触摸媒体、桌面视窗、智能媒体在课程当中的简单应用,将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因之真正触发学生利用各种媒介真正地将枯燥、抽象的艺术理论课程予以具象化,这种教学思路模式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要从思路上做彻底当前“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要在艺术学理论的课程教育内容当中与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介技术通过短视频制作,在课堂上积极互动,革新与改变。新媒介技术的特色在于其互动性强。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普通受众的一部分,普通受众无论是对于智能手机终端还是智能显示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乐于接受,学生与新媒介平台有着高黏合度,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中,教师发掘新媒介技术的交互性、可参与性是重要的。要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所衍生的抖音、西瓜短视频、哔哩哔哩网站以及在学生群体当中广受欢迎的智能化媒介终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这些新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2)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将抽象性强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变得具象化,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实操性的实践类课程相比,艺术理论类课程以其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著称。自从艺术学从美学当中分离出来之初,就决定了其与美学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性。如何将抽象的艺理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视频、图像、文本或者图形甚至是动画,对于艺术理论类课程的学习是重要的。比如在艺术史论课程的讲解当中,会涉及对具体作品的讲述,这就需要教师确立起新媒介教育的思维理念,将新媒介技术融入对作品的讲述当中,使得艺术史论当中所涉及的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作品生动起来。如大英博物馆曾使用3D媒介技术将中国的山水画《秋林读书图》打造成三维动画。在艺术史论的讲解当中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介资源进行教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利用新媒介资源共同梳理史论知识。(3)结合门类艺术学科特征,利用新媒介技术促进艺术理论类课程的“个性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艺术理论类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在艺术学门类下又包含戏剧影视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一级学科,同时广播电视编导、数字传媒艺术等众多二级学科的存在使得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知识偏向与接受力是有差异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是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升华,对于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该门课程,用他们熟悉的艺术语言来进行理论的讲解是达成其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将智能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新闻机器人“张小明”“腾讯翻译君”“腾讯微信智聆”等新媒介技术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艺术理论类课程的讲授当中其效果必然好于枯燥的理论讲述,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挖掘,勾勒其爱好图谱,将AR、VR、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艺术理论所涉及艺术作品的图像转化与处理当中,将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3]更好地培养起相关专业同学的理论思维与观察能力,以促进其深度学习。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我国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参考文献】
[1]宋芳斌.李格尔与福西永的形式主义思想及其“视觉性”溯源[J].四川戏剧,2018(6):58-62.
在大众传媒日益普及与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少年不仅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也从电视、广播、书籍、报刊、网络等媒介中学量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并在媒介的影响下,逐步建立了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但青少年在媒介选择的自觉性、媒介内容的辨识能力与反思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青少年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新闻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轻视媒介素养教育和缺乏专业人才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因此,具体规划、研究符合我国实际的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
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系统论述了媒介素养教育。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传媒素养教育课程。复旦大学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也于2006年6月正式成立。此外,近几年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和组织投入到媒介素养研究和倡导中来。
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较成熟的当属台湾和香港。“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引入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①“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术理论的建立,对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贡献,本土与在地的教学实验,民间力量的整合等方面,皆超越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甚多。”②“香港自1997年教育改革时开始推动媒介素养教育,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推进以政府公共部门、电视机构、民间团体与各级学校合作,借着充裕的优质教育基金推动课程、教材与国际的交流和互动。”③
(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总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关政策、各界关注程度的问题。媒介素养研究起步较晚,受关注度低,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在观念、政策、经费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2、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为了清楚地了解陕西省以及西部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曾经走访和调研了西安、渭南、宝鸡、咸阳、铜川、延安、宁夏同心、青海等地的部分媒体、学校以及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的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轻视媒介素养教育和缺乏专业人才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使得西部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3、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实施方面的问题。“尽管学界一再强调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可几年过去了,媒介素养教育仍未纳入教学体系中。缺乏系统教育规划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④当前,媒介素养教育仅在国内部分高校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得到了实验性推广,但是相对于我国飞速发展的传媒业而言,我国高等院校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教育形式不能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而作为学习和研究媒介素养的主要对象――新闻专业人才来讲,不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
针对上述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有效整合新闻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相关资源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媒介素养发展”和“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尝试构建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形成媒介素养教育人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传统教学、远程教学与混合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共存的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内建“专业课、技能课学习平台”、外建“立体交叉式实践基地”,并搭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形成内部的人才培养与外部的媒体实践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相互沟通的有机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在培养模式中,我们采用传统教学、远程教学以及混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讨论交流,必须搭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包括资源平台和交互平台。资源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而且媒介素养教育学习者、实践者以及在职人员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上可以建立个人资源库,不同的个人资源库之间、个人资源库与公共教育资源库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交互平台的建设为在校学生与教育实践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从而促进了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在该培养模式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对这些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一)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
搭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即建设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网站。网站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教育网站”采用B/S结构,即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一个三层应用系统,使得系统可以轻松地实现分布式管理。灵活的系统体系结构,以及对Internet技术的充分运用,使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易扩展性。
网站主要涵盖媒介视野、理论研究、资料书籍、法律法规、课程设置、相关组织等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又相应地分为若干个栏目。网站尽量整合全国所有媒介素养的优质资源,密切关注研究动态。鼓励学生针对媒介素养教育推广和普及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中存在的媒介现象等,开展针对性的讨论,促进学生研究学习,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二)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设置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媒介素养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然而作为特殊的人才――媒介素养教育人才,我们既要考虑到它的专业特色,又要兼顾师范生的基本教学能力。所以根据本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如下:1―2年级通识类课程;3年级专业基础课程;3―4年级专业素养和技能课程;4年级学科教学论课程,最终形成“2+2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如图3),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做了详细安排(如表1)。
(三)“立体交叉式”实践基地的构建
为了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构建了“立体交叉式”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也能够为在职人员的培训提供一定的帮助。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媒体技能”实习、教育实习与日常社会实践(专业见习)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研究(如图4)。
教育实习阶段,学生可以奔赴不同的地方,可能是高校或中小学,或者直接安排到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与相关传媒的机构。无论在任何机构实习,都包括三个实习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见习,此阶段主要是观察、记录和反思。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记录媒介的应用和特性,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媒体适用的场合等细节问题。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即学生应用媒体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媒体,并且“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服务自我,把学生训练成为一名理性的媒体使用者”⑤。第三阶段是专业教育实习,即把媒介素养专业知识与教育结合起来,“要求把自己所具有的媒介素养运用到教学当中,在各种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和熏陶中小学生”⑥,或者直接把媒介素养知识传授给学生。
媒介素养实践基地不仅仅是为在校的学习者建立的,也为教育实践者或媒介素养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在职人员能够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促进媒介素养的快速发展。
此培养模式打破以往传统培养模式,其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培养方式上,搭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面对面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有机结合,实现一线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我们所研究的培养方式能够克服学习者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媒介素养教育需求相互脱节的矛盾。
在培养模式的预期实施上,主要由新闻系和教育技术系两个专业教师联合负责,打破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所谓的壁垒。
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实现教育技术资源与新闻传播资源共享,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知识底蕴。
结语
如今我国的传媒事业发展迅猛,但是相对于传媒事业,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方面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培训机构都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设计了一种系统的培养模式,旨在为媒介素养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模型。其实,媒介素养教育不只是培养模式的问题,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文系2009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西部媒介素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K011】
参考文献
①柳梅,《海峡两岸媒介素养教育之比较与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6):121-124
②台湾“教育部”(2002).《媒介素养教育白皮书》[DB/OL]homepage.ntu.edu.tw/~floratien/gen_whitepaper.files/mediaequipment.pdf.
③徐永贵、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2):74-77
④周治平,《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编辑》,2009(5):85-89
⑤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9)(1):66-70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32-02
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受众的分化、环境的改变、传播内容及信息接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的播音主持面临着数字化生存的挑战。所以,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对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1 媒介格局受全媒体的影响
所谓全媒体,指的是以媒介融合作为文化背景,以数字技术新媒体作为基础,通过网络、平面、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形态实现全覆盖、跨媒体及立体式的服务,是一种复合式的媒介传播形式,在全媒体的影响下,媒介格局出现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媒介形态融合,受众收视习惯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及卫星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的技术基础逐渐完善,全媒体的到来也使得传统媒介各自为营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媒介界限变得模糊。全媒体中包含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包含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也从以往的分离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向统一平台过渡,信息接收端也从功能与形式上逐渐实现统一。全媒体不受地域与时间的局限,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意选择。此外,平板电脑、收集等移动端媒体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与传统的收视习惯形成鲜明的对比,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对播音主持人的竞争也带来了改变。由于媒介形态的融合,造成播音主持人之间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1.2 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
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传统媒体的有预感与话语权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平民化而变得薄弱。在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海量提供,频道资源海量呈现,人们选择信息的范围大大增加,对信息触手可及,获取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单纯的信息也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如何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用创意满足受众需求,是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2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2.1 受众群体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媒介消费区域多元化。随着社会观念的个性化与利益化倾向发展,传媒的大众时代已经结束,传媒趋向于分众时代。由于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选择非常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文化背景,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而受众的口味也从传统的全盘接受,到众口难调,传统媒介传播下的受众作为统一整体的存在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早期主持人作为全民明星的时代也已过去,在全媒体时代,很多明星主持人不断涌现,大众主持人在这一时期在发展中面临着困境。
2.2 播音主持荧屏寿命缩短
在我国,播音主任人的从业时间普遍较短,很多都是昙花一现,主要原因是多数媒体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都以明星化作为标准,而忽略了专业背景,看重的是外貌、音色及才艺。这样的标准使很多有阅历、有经验、专业知识丰富的媒体人被拒之门外。而通过这种标准选出来的主持人在通过包装以后,很容易就会成名,从而为栏目创造出效益,但是,这样的主持人难以形成自己的受众群,而且个人主持风格难以形成,最终也就造成了荧屏寿命较短的现象。
2.3 创造力不足,同质化严重
近些年,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荧屏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节目的竞争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节目的雷同也导致了主持人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很多相亲节目、选秀节目、娱乐节目都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很多后起的主持人个人创新能力不足,只是一味的去模仿成功的主持人,对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不准确,造成受众认知率较低,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造成主持人的事业也遇到瓶颈期。
3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发展的策略
3.1 提高信息附加价值,加大信息加工力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对信息的权已经不只是新闻媒体的专属,新闻传播的主体在全媒体时代也发生了变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参与程度也来越多,已经转变了传统受传者的地位,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称为很多热点新闻首发的媒体,受众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享有主动权,很多突发新闻都是受众最先的,因此在突发事件中,公民新闻显示出了独特支持。但是,由于公民的均为非专业新闻,在的时候只是注重新闻表面的显著性,而对一些需要深度去解析的新闻在的时候存在缺陷。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转变传统的新闻者的身份,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和解释者,面对巨大的信息来源和竞争压力,主持人应从信息的简单加工转变为提高信息附加价值的人,在对新闻进行简单陈述以后,要从新闻发生的背景、深层次原因进行个性化、深层次的解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旧要发挥出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依旧是节目主持人要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也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
3.2 提高栏目影响力,打造品牌栏目
在商品竞争中,品牌竞争是最高级阶段,品牌竞争能够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改变使主持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实现主持人品牌化的发展,是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也是职业发展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中央电视台朱军、敬一丹、白岩松,湖南卫视何炅、汪涵,江苏卫视孟非,东方卫视杨澜等,都属于主持人品牌化的结果,这些品牌化的主持人对于栏目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所以,主持人打造品牌,应该是一个主持人个人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最理想的方法。
3.3 打造创新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为了生存,需要发展和创新,谁先运用新媒体技术,那么谁就掌握了传播的先机。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基本的声音和画面传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播音主持要在发扬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创新播音主持平台,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在全媒体时代可持续的推动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高播音主持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主动融入到全媒体数字化洪流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创新中赢得发展的契机。
4 结论
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遇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播音主持出现了受众群体分化、荧屏寿命缩短及创新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播音主持的发展,主持人在信息处理中,要增加信息的附加值,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处理,把传统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打造精品栏目,提升竞争力,不断创新,从而不断的提高播音主持的生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具体是指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协调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与技能,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促进企业全方位快速发展的能力。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文化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对高校文化建设有着决定性作用。
1.1.1 品牌要素。品牌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从高校发展来看,学校品牌机制效应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与人才就业现状。二是高校科研与文化建设的成果。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其影响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校品牌的形成,而高校品牌标识也推动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改革,二者具备强烈的交互性。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一级品牌高校,其在图书馆资源、规模等各方面都有着强大的优势,其品牌效应集聚,发展前景广阔。由此可见,品牌要素与高校图书馆建设息息相关,且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1.1.2 资源要素。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构成要素。所谓的资源,是指各学术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性文献资源。就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现状来看,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较低,使用现状也差强人意。文献资源要素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基础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改革方向依旧是对资源要素的汇集,这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主要方向与动力。
1.1.3 管理要素。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要要素,现代化的管理是图书馆资源能否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快捷搜索服务的前提。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注重于对文献资源的汇总与分类,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与协调规划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整个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指挥,无论是传统纸质资源的分类还是信息化资源整合的现状,人力管理是整个图书馆运行的基本条件。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不仅对资源管理、品牌建设以及发展规划有着详细、科学的指导,同时对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1.4 服务要素。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关键要素。当代社会的服务理念是“用户第一,服务至上”,从这一角度来看,服务不仅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层次,同时也体现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评价与满意度,这是扩大核心受众的主要途径。服务要素主要体现在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注重的是用户获得信息途径的便捷化,知识服务注重图书馆整体资源要素的丰富与否。
1.2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2.1 价值性。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征是价值。价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知识资源的蕴含价值,二是服务价值。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科研成果关系到社会日常生活与未来社会发展,其价值性不言而喻,而服务价值是用户对图书馆的直观评价,用户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贯彻与落实程度。
1.2.2 独特性。独特性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区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在于创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而北京吉利大学图书馆则被誉为最舒适的图书馆。存在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献资源丰富,而北京吉利大学图书馆则更为注重用户服务与建设,这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创新的表现,也是各高校图书馆独特魅力的直观表现。
1.2.3 持久性。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无论是文献资源还是用户服务甚至是管理要素的革新,都需要高校图书馆不断建设、改革,摒弃以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创新图书馆建设。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较杂,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也永远处于变化之中,需要图书馆及时发现并解决,因此其本质的特征是持久性,而不是定期或者定量的。
2 后媒介?r代冲击下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
2.1 优化“互联网+”时代媒介创新力
2.1.1 创新多元化媒介传播载体。后媒介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信息资源传播方式应当结合时代主流媒介的特征进行自我优化与升级,以提升网络媒介载体的地位与重要性。手机自媒体与新媒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共享性的进一步加强后,多元媒介传播途径的拓展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递与文献资源的形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如:清华大学2015年在图书馆的文献查询与搜索服务中增加了手机自媒体的使用,即用户在进行文献查询与搜索时可以通过自身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实现快速查阅。不仅如此,部分高校如复旦大学还对图书馆的网络文献资料进行了极大的扩充,使图书馆的传统纸媒信息资源逐渐实现向网络媒介载体的过渡,以创新多元化媒介传播途径,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后媒介时代的发展优势,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多元化媒介传播载体以网络媒介为基础,融合多媒体与自媒体网络媒介,创新媒介载体,利用多元化媒介“带宽”促进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快速形成。
2.1.2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创新机制。进入Web2.0时代以后,创新成为信息时代的本质属性,知识社会的必然归宿导致创新2.0时代机制形成,并促进我国信息科研工作快速落实到位,实现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机影响,网络媒介创新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充分开发网络媒介的当代信息传播价值既有着时代必然性,也成为图书馆创新机制的主要目标。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而数字化阅读为58.1%,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传统纸质阅读。移动数字图书馆是创新2.0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向,利用各个移动网络终端的多元化特征,促进文献资源的网络服务速度提升,以满足用户需求,达到建设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的。
2.2 完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2.2.1 优化与扩充信息资源。截止到2015年年底,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传统信息资源载体为纸媒,纸质文献资源总累积量为1,100余万件,而电子期刊与各类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约为300余万件,电子网络资源载体仅占27.27%,这说明数字化信息资源占有率较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仍以纸媒为主。由于媒介时代与网络经济时代的融合发展,网络媒介在高校中的信息载体逐渐获得重视,全国大部分高校对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载体进行了大容量的扩充,但这种快速扩充并没有配套具体的整合标准与协调设施,导致尽管信息资源得以扩充,却没有一定的优化方案。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混乱,大多数管理模式以传统纸媒管理为主,扩充的信息资源往往夹杂着较多的网络垃圾或者无出处的资源,没有量化与优化信息资源,导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杂乱,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2.2.2 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社会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在自我完善与扩容中不断吸收信息资源,以建立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以及全面化的高校图书馆品牌。然而,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吸收信息资源的同时,管理模式却仍旧停留在以?魍持矫轿?主、电子期刊为辅的层面,没有充分开发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让吸收的网络信息资源得以快速、准确、有效地整合分类,达到建设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的。自厦门大学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目标实施以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着重开发图书馆移动客户端功能,促进传统高校图书馆快速实现网络创新,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开拓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模式,最终实现高校图书馆在后媒介时代从优化到质化的创新管理目标。
2.3 强化高校品牌文化营销实力
2.3.1 打造高校图书馆品牌文化。图书馆品牌文化是高校品牌文化构建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品牌文化主要包含学校文化价值观、图书馆经营理念以及服务规范等。品牌机制的形成是为了达到吸引公众的根本目的,从而培养核心受众,最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效益。品牌标识的形成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推广,形成一定的“口碑营销”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品牌标识的形成,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打造图书馆品牌文化首先应该注重知识要素,即扩充图书馆知识蕴藏量,提升图书馆价值;其次应优化管理模式,以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打造独特的自我服务途径;最后应以高效品牌效应推广图书馆文化效应,促进高校图书馆品牌机制的形成。打造高校图书馆品牌文化在于“精”与“广”,“精”包含图书馆全面、综合及专业的信息资源,“广”在于自我推广及服务范围的扩容,双管齐下才能建立高校图书馆文化机制,并最终生成品牌效应。
2.3.2 强化文化软实力。高校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于对使用者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自身素质及文化感召力的重新塑造。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资源的集大成者,高校图书馆以其自身的资源要素与管理要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建设。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在资源要素上,通过高校对图书馆资源要素的管理,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社会观以及意识形态有着积极的塑造与指导作用。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感召力不断得到强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多元化网络媒介的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省”,从而达到“文以贯道,以文化人”的根本目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表现在对学生的塑造作用上,品牌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促进高校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与成就,更以其文化感召力为学生“塑形”,这是当代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2.4 打造完美智能用户服务
2.4.1 施行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理念。2015年,广西大学图书馆引进了超市服务理念,即“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及时服务”“延伸服务”,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点。从“站立服务”与“微笑服务”来看,要求图书馆在丰富资源要素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以实现完美的用户体验,实现当代高校图书馆核心受众与支持者的扩容,最终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时服务”注重的是时效性,即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与优化服务理念而推出的图书馆经营理念,以“及时服务”敦促用户对时间的把握,以提升图书馆的惠及面,促进“口碑营销”机制的形成。“延伸服务”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优化与延伸,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服务,如环境设施、趣味休闲等,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量化了服务目标与内容,促进其核心受众范围的扩大及独特品牌标识的形成。
交互式信息平台的搭建,关键在于调查方式和调查媒介的确立。近几年,已有很多研究者开展了关于不同调查媒介的比较硏究。一些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都曾显示,不同调查媒介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如Kano等发现儿童回答计算机问卷和纸质问卷的结果一致,ShervinN等发现,在调查患者健康状况时,使用纸质调查、计算机调查和触屏调查模式得到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1)。此外,Cockbum等对比了电脑鼠标操作和触屏操作,发现手指点击比鼠标要快,但输入不够精确。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人们对App调查是否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也没有针对毕业生跟踪调查领域分析其可行性。
APP是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Pit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APP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过去,研究者们经常使用传统的纸质问卷方式去收集相关信息,或使用基于电脑或者网络的调查工具,以实现快速的数据分布和收集。目前,通过App进行的移动调查工具正在崭露头角,在传统网络调查的基础上,App调查可结合移动设备触屏、扫码、定位等功能,具有使用便捷的优势。因此,App成为了一个能够收集各种数据的独特平台。
笔者认为,App将会成为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信息交互式平台的一个强大、高效的载体。为了能够客观的分析其用于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可行性,我们开发了一个触屏调查工具的App样品,并对三种调查媒介(纸质问卷调查、计算机网络问卷调查和App问卷调查)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⑴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纳入的硏究对象共98人,随机分为三组(G1,G2和G3)。
(2)调查问卷设计
自行设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A》、《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B》和《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C》3套试题(以下分别简称其为A卷、B卷和C卷),并将3套问卷全部设计成纸质调查问卷(简称Pape「)、计算机网页调查问卷(简称Web)和手机APP调查问卷(简称App)三种媒介方式。为避免“重复问题”、B问题内容差异大”或“问题长度差异大”等因素对答题时间和答题倾向造成影响,三套问卷中题目各不相同,但题型一致.
所有研究对象均需以三种不同的媒介完成三份调查问卷。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所答问卷和问卷媒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