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技术优势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6 17:20: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技术优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技术优势

篇(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44-02

近些年来,数字技术已经在社会各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和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数字音频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能够应用于节目前期、后期制作以及管理节目播出,对广播电视实行控制、监督,有效提高电视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1 数字音频概述

数字音频,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声音进行录制、储存、编辑、压缩或播放的技术,其通过对声音的高低强弱进行排序,即数字音频技术,通过对声音量化以及编码等来对声音进行模拟、抽样,建立与其对应的数字音频格式。基于数字音频概念,广播电视工程经历了从最初的模拟处理到现如今的数字处理的飞速发展。在音频质量方面,尽管数字音频仍有不足,但相比较于传统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在保留有传统模拟音频信号输入输出方式的基础上,为广播电视工程带来了更高的清晰度,减少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更好的传输质量,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以及更大的传输容量,能蚍奖愕厥迪肿远播出以及快捷的非线性编辑,甚至是网络上的节目共享和编辑,满足了新时代广播电视受众对于节目的需求。

2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广播电视工程中,相较于传统的模拟信号技术,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2.1 扩展了音频轨道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广播电视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音频的录制、音频的播放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3个方面。其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音频轨道,提高了传输容量,提升了音乐、语言类广播节目的音质、音效,借助于音频轨道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了64轨硬盘录音。在传统录制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偏差,能够利用数字音频技术进行补录、搬轨,实现修补。此外,还实现了音频扩音轨道操作,便于提升电视的画面、音质质量,满足观众对广播电视的要求。

2.2 剪辑精准

对于数字音频技术而言,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还体现在音频剪辑精准等方面,能够通过高解像度的屏幕,进行数字音频的精确编辑,借助于现代化波形技术,将需要修剪的声音显示在屏幕之上。剪辑师能够对音频进行快捷、有效的剪辑,借助于清晰的剪辑,提升音频的精确性,提高节目音频的播放效果,有效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2.3 实现了信息存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储存功能,不仅如此,还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共享程度。该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储存相似,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音频信息储存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所要应用的信息,实现信息储存,促进广播电视工程应用功能的拓展。

2.4 可靠性强

较其他音频技术不同,数字音频技术能够显著改善传统音频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使用户所需音频资料能够迅速被找到,并实现了音频资料的分类、整理。此外,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备份、容错设计,一旦系统出现故障,能够迅速切换,保障了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数字音频技术还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操作管理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效率。

3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音频广播、音频传输、音频编码、调音台等方面。

3.1 在音频广播中的应用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音频广播系统中的运用,并促进了继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第三代广播――数字音频广播的诞生。较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不同,数字音频广播不仅提供了保真性极高的音质,还具有灵活的传送方式及多节目功能。此外,数字音频广播具有较广的覆盖面,即便对于边缘地带,依然能够提供超过95%的接收率,具有强大的频谱利用效率。不仅如此,其避免了多路广播的干扰,对于任意所给定的相同覆盖范围,数字音频广播所需提供的发射机功率,显著低于调频广播。

3.2 Dante音频传输

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Dante数字音频传输,其主要建立在Cobra Net、Ether Sound的基础上,较传统传输技术而言,不仅继承了传统技术的各种优点,还实现了功能拓展,借助于无压缩数字音频信号,确保了音质效果,防止传统传输技术所需复杂的布线格局,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无需进行特殊设置,即可适应现有广播电视网络。对于Dante音频传输网络系统而言,其提供了即插即用的应用功能。在广播电视局域网中,一台Dante系统设备,仅需设置IP将其连接至广播电视局域网,即可在局域网中实现信息、Dante协议的。Dante数字音频传输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灵活、便利的技术支持。

3.3 DRA音频编码

DRA音频编码是数字音频技术所提供的另一重要应用。DRA由广晟数码集团开发,并成为了当前音频编码的国家级标准,广泛应用在卫星电视直播、有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电视等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对应DRA音频标准而言,其提供了多声道环绕声、立体声等功能,也实现了数字音频的即时编、解码,只需极低的解码复杂度,即可实现良好的压缩效率。

3.4 数字化调音台

当前,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调音台中的应用也十分成熟。数字调音台不仅具有传统调音台的多种功能,还极大地减少了节目中的噪声,能够根据所需创作立体声,美化声音。数字调音台通过多路输入,能够对每路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如其能够为高、中、低音等音质分别进行补偿,为音质增加独特的韵味,对声源泉进行定位,并实现多种声音的混合与不同比例的调节。

3.5 数字化录放音系统

在PCM为基本技术的数字录放系统中,整个信号处理流程必须由同步信号发生器向各处理环节提供精准的同步信号,在其控制下才能进行。音频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带限滤波以后,经过取样、量化、编码3个步骤实现PCM的调制,最终完成A/D转换,形成的PCM数字信号,之后再经过编码的纠错和调制,数字信号被记录在光盘、磁带、硬盘等信息媒介上。播放时,从信息媒介上调出数字信号经过重新解调、纠错等处理后恢复为PCM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还原成模拟信号。

3.6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数字音频工作站是在硬盘上记录存储声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声音信号的加工、编辑、特效、管理、编排、播出等多种功能。系统一般由核心服务器、数据存储阵列、制作编辑工作站、编排管理工作站、播出工作站等基于TCP/IP协议网络组成。声音由专业声卡或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经A/ D转换为数码以音频文件形式在计算机内采用专业应用软件进行记录、编辑、复制、传送等处理,以图形菜单或按钮作为人机对话界面,利用键盘鼠标或者专用功能键来进行操作。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实现以及广泛应用,我国广播电视工程已经正式迈入了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化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为节目制作前、后期音频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音频质量,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2)

有线电视网络在发展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传统电视传播媒介事业的变革,有助于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将传统媒介和互联网有机整合在一起,带给人们更加优质、便捷的信息传播服务。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有线电视网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同时,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看来,加强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研究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电视技术优势

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在模拟信号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衍生出了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模拟信号来对拷贝信号信息,将其传输到有线电视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则是将原信号分解转化,将分解转化成的数字信号进行传播,在有线电视接收时,重新进行组合和搭配,有效避免因有线电视信号破坏给画面清晰度和播放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体验[1]。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数字电视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特点。一是可以让有线电视画面更加清晰。数字电视技术主要是将原信号数字处理分解,确保电视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因此不会出现模糊和花屏现象。二是光纤传输信号具备更大的信息承载量,可以为数字电视提供更多的频道,电视内容变得多样化。三是依托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有线电视功能,如网上浏览电影、远程操控感及视频通话等。四是加强电视声音效果。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影院级别的影音效果。此外,数字电视技术在信号传输中,能够进行加密处理技术,可以确保信号在传输中不会受到破坏和影响[2]。相较于传统的有线电视,可操作性更强,在数据信号传输中,数字电视技术可以实现信号的数字分解处理,利用异步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信号传输处理效率,信号传输更为高效。此外,可以有效扩大频道范围,数字电视技术容量更大,可以满足更多电视信号传输需求,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观看需求。

2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就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来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来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故此,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更多前沿技术是尤为必要的,数字电视画面效果较好,色彩丰富,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更加高质量的影片。此外,由于数字电视信息承载量较大,用户可以足不出户接受更多信息资料,获取自身所需信息[3]。

2.1数字电视机顶盒

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数字电视技术,其主要承载体为数字电视机顶盒,通过电视机顶盒可以有效将有线电视网络和数字电视技术整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发挥。数字电视机顶盒主要是将有线电视信号模拟转化,为数字电视技术的合理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字电视中,将计算机收集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压缩和编码后传输到用户的电视中,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的完整工作运行。电视机顶盒的作用即是将计算机传输来的压缩编码信号按照一定要求重新解码破译,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系统中[4]。就数字机顶盒的功能来看,需要与数字电视搭配使用,通过遥控器的控制即可切换电视信号。数字电视机顶盒除了将信号转化为图像以外,还可以将电视信号穿环卫广播频率,带给观众更加丰富的数字化服务。从中不难看出,数字电视机顶盒在数字电视技术中应用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作用,对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有线电视的双向网络化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数字化电视技术,对于大众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阶段,传统的电视媒介所传播的电视和广播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渐开始促进者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化改造和发展。双向网络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将网络系统内部单向网络改造成可循环的双向网络;其次,用户端的改造;最后,对数字电视系统的改造。双向网络化改造工作完成后,人们在观看到某一电视台节目的同时,还可以观看到其他电视台的节目,这样用户就不会错过重要节目。双向网络改造后,电视信号传输更加稳定,还可以带给用户更加清晰的电视图像,以此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视信息需求。

3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尊重传媒的话语权

数字电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在实践改造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未来必然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呈现垄断趋势。基于此,需要注意的是,电视传输技术垄断的同时,可能造成电视传播内容垄断,传媒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传媒的公平性,避免受众的话语权受到影响[5]。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信息后,在对信息加工处理中可能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或是受到利益的诱惑,导致在信息报道中未能真实、全面,造成电视传播内容失真,影响到有线电视长远发展。

3.2传播内容的筛选

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带给用户更加多样化的节目,吸引用户更加关注电视节目,丰富节目传播内容。以你,在电视节目内容审核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制度,避免出现低俗的电视节目;同时,在电视节目传播内容上做好筛选工作,如果出现违规操作现象,需要对电视台负责人进行惩罚,情节严重者交由相关的司法部门,维护有线电视传媒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推动有线电视传媒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将数字电视技术和互联网之间的有机整合,使数字电视功能和内容更加丰富,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借助数字电视进行网上购物、互联网信息搜索等众多内容,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喜欢的电视频道,充分发挥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在促进数字电视技术创新和完善的同时,推动电视传媒事业的长远发展。

4结论

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用数字化电视技术,可以有效丰富有线电视中的节目内容和功能,提供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便利。可以说,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使电视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推动有线电视传媒业发展的同时,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牟近辰.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24(11).

[2]马洁.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6).

[3]刘京升.浅析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5,22(20).

篇(3)

有线电视网络不仅是传播媒介,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荐的今天,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迎来了极大的机遇,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电视放送行业的发展,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充分应用数字电视技术非常必要。所谓数字电视技术,其实是将电视活动中的各种声像元素进行编码和压缩,再通过储存或者广播来供给用户[1]。数字电视当下正处快速发展且广受关注的发展阶段,它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决定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

1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及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现状

1)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处于从模拟电视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转变的时期。相较于更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模拟电视技术存在长距离信号纯属过程中的信噪比恶化、因相位失真的不断积累而造成色彩失真进而使电视画面出现“鬼影”等缺陷。此外,模拟电视技术的缺点还有稳定性不强、可靠性较差、需频繁调整、集成不便以及控制自动化较难等。而数字电视相较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技术,具有诸多很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1)数字电视信号的杂波比率不受连续处理的频率影响,信号更加稳定,呈现在客户端的电视画面更加流畅;(2)电视画面的非线性失真可以运用可避免系统进行规避,这会使得数字电视的传播画面完好无缺陷,“鬼影”现象不再出现;(3)数字电视技术的信号输出设备更加先进,电视信号的稳定性稳步提高,传统模拟电视信号不稳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4)数字电视技术的电视信号更容易实现存储,且信号存储的时间不受信号的特殊性影响,可靠性更高;(5)数字电视采用的是与计算机技术相配合的数字技术,对于设备的控制和调整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6)利用数字电视技术可以让电视网络实现时分多路,电视信号的信道容量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数字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行场消隐时间有助于文字多公广播的实现;(7)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压缩调整之后可实现开路广播,信号服务区内的观众可以享受无差错接受,观众家中电视呈现的画质和音质近乎演播室;(8)数字电视技术的兼容性更强,各种形式的频谱资源均可以得到合理利用;(9)数字电视技术可以在同步转移模式网络中实现业务的动态组合,数据集成效果更加出色[2]。正是得益于上述优势,数字电视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推广普及,也符合电视发展的潮流。电视用户只需加装专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无需改动家中的有线电视线路,也不用更换电视机,即可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收看。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广大群众运用最小的资源投入,便能享受到更加丰富、质量更加的电视节目,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活建设的需求。2)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除了对传统电视网络中视频和音频业务的支持,数字电视最大的特点是能给电视行业带来诸多的增值业务,例如视频点播、远程教育、交互电视、数据点播、英特网三网合一、基于电视端的电商服务和日常信息综合服务等。当前,数字电视领域主要有欧美日等国家的标准。不同国家采用的不同标准,代表着各自的实际利益,但彼此之间的技术原理是一致的,只在数字编码和调制方式等层面存在差异,而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各有千秋。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是来自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主的数字电视系统融合。我国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标准包括传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适等。我国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适用于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以及移动业务帧结构、信道编码以及系统调制等,对电视广播传输信号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规定。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电视标准具有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优势,可以实现高速、同步的信道传输以及更为均衡的PN序列帧头设计、信号保护间隔填充、纠错码的低密度校验、信息扩频传输等。该系统技术标准支持系统净荷传输数据,对标清、高清电视业务均支持,支持更加丰富接收方式,多频、单频组网也均支持。

2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1)机顶盒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取代既有的模拟电视系统。在现有的电视传输信道基础上,广大电视观众将能够收看到4倍于过去的电视节目,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正是基于获取更多资讯内容的数字电视技术,机顶盒这种媒介应运而生。数字电视机顶盒除了实现模拟电视过渡到数字电视的功能之外,还有促进付费点播等数字电视新业务的功能。当前,数字电视一体机还没有实现普及,因此,数字电视机顶盒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并且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现实意义。而对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研究,还能促进多媒体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接收数字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图文电视等业务是数字电视机顶盒最主要的功能。数字电视机顶盒与数字卫星、数字地面等机顶盒的原理基本一致,只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信号传输介质是电缆或光纤。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在数据传输质量和电缆的调节器技术均有较好为成熟,因此该机顶盒能够轻松实现各种交互应用,如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节目指南、视频点播、付费收看、软件升级、数据广播、在线邮件、IP电话以及视频点播等。2)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近年来,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的技术升级正在电视台及相关网络公司的合作下稳步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前段系统、网络控制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应用,极大拓展了电视业务的发展范围,数字电视网络均通过机顶盒来实现数字电视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从前端发出,经过有线网络传到用户终端,信号先被机顶盒接收,再通过机顶盒传输到电视机。机顶盒的运用,让用户可以收看各种数字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络既有的模拟电视节目也可以经由机顶盒来实现数字化,观众能通过机顶盒来收看数字电视节目,也可绕过机顶盒收看既有的有线模拟电视。此外,部分用户还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进行准视频点播。

3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详解

1)数字电视的技术组成。(1)信源编码:通过数字技术,把有线电视图像和信息广播数字化,让模拟电视的信号数据实现编码化。(2)复用:采用“包”的形式,把电视数据流合为一体,运用数字信号源实现分复,并运用单位长度的数据流对其分割,标识区分,最后使这些数据流组成节目流。(3)信道编码和调制:通过数据流处理编码,降低数据传输中的误差,实质是对传输中的误码进行检验和纠错。信道编码和调制能让基带数据流处于高频波段,进而实现基带信号向频带信号的转化。(4)传输信道:卫星信道、干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等。(5)接收机: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来实现电视信号的接收和传输。2)电视网络建设。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过程中,要对数字电视所需的系统需求和技术性进行价比考量。此外,要充分考虑电视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要保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使用最新的组网技术和配套产品[3]。3)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由于传输方式的改变,数字电视信号对于网络要求更高,电缆连接和接收器材的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电视信号的接收效果,也会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总体速度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市面上的终端设备品质参差不齐,部分用户在进行电缆安装的过程中也不够专业,各种不良的信号传输环境会对数字电视传输进行产生破坏,影响数字电视的正常播放。4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当下,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发展方向主要有3点:(1)通过MPEG-2数码压缩技术的运用,实现单频道4信道或者8信道的数字信号传输;(2)建立同步数字体系与异步传输模式的干线光缆与同轴电缆入户的结合网络;(3)未来,有线电视网络将全部使用光缆网,带宽也会进一步拓展,达到2GHz上下,电视频道也会增加到300个左右。

5结束语

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可以让信道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信号传输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也将稳步提高。通过机顶盒的使用,有线电视模拟电视机的用户可以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是国家重点产业,其发展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宝军.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3(18):55,59.

篇(4)

1 数字电视技术

数字技术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号信息的技术。数字技术引入有线电视领域,是对有线电视技术的一次全面变革。数字电视技术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照信号传输方式,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按照清晰程度,通常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图像水平清晰度约为300电视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图像水平清晰度约为500电视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电视线)三类;此外还有一种增强清晰度电视EDTV,其图像清晰度介于SDTV和HDTV之间。

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视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横向看,该系统在功能上实现节目制作-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信号接收-信号显示。硬件上,该系统主要由信源编解码、节目流传输复用、信道编码与调制、信号接收,信道解码、解调等设备组成。其中信源编解码包括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和数据编解码;技术上主要采用RS编码、数据交织、TCM联合编码调制等方式,目的是提高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信号调制与解调是指采用数字电视接收显示一体机接收不同的传输信道的信号,再把经过信源编码技术(MPEG-2或H.264)压缩后的信号流解码还原为视频、音频信号,并利用信号显示设备进行转换,重现数字演播室传送来的节目;也可采用两者结合-即数字电视接收机和数字机顶盒(SIB)的方式来实现节目接收。

图1 数字电视系统构成图

从技术角度看,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明显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1)经过数字化处理和传输,使信号质量大大提高,接收到图像和伴音质量高;(2)有线电视数字化后,节目容量大大提高,可以在同一信道内实现不同节目传输;(3)便于生产与维修。

2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字电视技术最早在美国开始起步。美国的USSB和Direc TV两个卫星在1994年6月开播了数字电视业务。1996年4月,法国是欧洲第一个开始商业数字电视广播的。1998年10月,英国的第一个地面数字电视开播;同年11月,卫星数字电视开播。日本在亚洲第一个开始数字电视广播,2003年开始地面数字广播。2005年韩国开始普及数字电视。

我国数字电视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得到发展。卫星电视是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数字电视。早在1995年,中央电视台率先采用数字压缩技术,通过中星5号播出加密付费的综艺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1998年,我国第一套高清晰度“数字HDTV功能样机系统”研制成功。同年6月,第一台样机问世。2003年,广电总局《我国开始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文件决定从2003年开始数字电视整体转换。2010年,我国基本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到现在,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平均以每年一千万户的数量递增。

3 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视技术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产业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邻域内的其他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具体而言,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播范围广。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成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三种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其中,卫星电视具有相当强的覆盖性,可以将电视信号传送到有线电视无法延伸到的偏远地区,成为当地居民获得信息以及公共服务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卫星电视的应用不仅加快数字电视的传播进程,同时也能够丰富和发展广大偏远地区人民的业余生活,开阔视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地面数字电视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数字电视技术在信号取样的过程中,由于量化误差和压缩编码,会带来一些信号的损伤,并且这些损伤在节目制作及传输过程中贯通延迟,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现在各国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趋势就是通过对新技术的开发,弥补信号损伤,来支持更高的信道传输容量,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在技术上增强地面数字电视与网络的双向交互能力,提升地面数字电视业务的承载能力,支持更多的业务类型,创新多种增值业务形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三是网络电视的蓬勃发展。网络电视是一种以电脑为终端,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为形式,向用户提供点播、直播、转播等服务的电视业务。同时,网络电视能整合电视和网络两大传播媒体的特点,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互动节目,例如微电影、微课、游戏等。它既能保留传统电视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的特点,又有互联网按取所需的优势,这都是网络电视的优势。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电视业务也将越来越广泛。四是移动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移动媒体是指利用数字电视的地面传播方式,通过安装在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或者商场、写字楼里的接收终端来播放,满足流动人群的视听需求的新媒体。广义上来讲,手机电视也是移动媒体的一种。移动媒体接收和传送的业务不仅仅局限在电视节目、广告、音频、图文以及数据等方面,更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移动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建立在数字电视技术革新基础上的,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

更进一步地,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改进、地面传播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便携式多样化接收终端的不断改革,有线电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资源,与电信网、互联网相互融合,形成“三网合一”,更好地实现视频传递、资讯交流及公共服务的统一。

4 结束语

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电视技术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地与互联网、电信网等资源最好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形成新的更大规模的数字电视业务,同时也会推动我国信息化产业和广电行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微芳.分析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

篇(5)

中图分类号: TE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04-2

0 引言

石油是目前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石油钻井技术是提取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石油钻井技术中,通过智能控制,提升了开采效率[1]。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石油钻机的自动化技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结合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1.1 变频传动技术及晶闸管整流传动技术的应用

在石油钻机技术的发展中,电力拖动技术已逐渐引入到机械设备中,通过传动和调速的优势,迅速地占据了市场份额。在交流变频钻机的发展方面,西门子公司的S120系列变频器成为钻机的重要配置,国产电机虽然可以发挥性能,但是由于受到信任程度以及技术优势的影响,导致国产电机难以推广[2]。另外,根据交流钻机传动方式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传动及单传动模式,多传动具有结构和成本的优势,单传动具有兼容性和成本低的优势。

在直流石油钻机技术的发展中,国内的主要技术是采用RossHILL公司的驱动技术,同时采用西门子公司的调速器进行驱动。可见,在国内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主要采用国外公司的技术,自主生产应用能力相对较低。

1.2 动力源发展现状

在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中,目前主要是采取柴油发电机动力方式,通过发电控制电网,并且可以实现对绞车以及辅助系统的供电。在技术的应用中,通过数字以及模拟发电机,可以实现多台机组的运行模式,在目前的柴油发电机技术中,主要是运用美国CAT公司的产品,而在配套设备的应用方面,主要是采用中国石油集团开发的辅助设备。

在资源丰富的地区,部分油田已经采用了燃气机组的工作方式,但是对于负载较重的工程,则无法满足电力需求。针对这种现象,石油企业研制出燃气与柴油混合动力的机组,其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比例,目前尚且处于试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另外,在电网较为便利的地区,可以利用曹勇变压器实现电源的接入。但是由于该设备会增加无功功率,影响电网质量,因而需要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来进行调整,提升钻井技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1.3 PLC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PLC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钻机技术的核心控制部分。在我国钻机的控制系统中,目前主要采用西门子S7-300控制器,并且会采用备用设备来辅助生产。在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切换的方式来选择备用方案。但是由于启动过程容易造成停机,因而仍然需要改进。针对这种现象,S7 400H的开发,已经转件取代来原有的系统。该系统中存在2套处理器,可以实现自动转换,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在通信及操作中,Profibus通信技术以及光线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钻机技术中,提升了设备的集成化水平。

1.4 自动化工具的应用

在国内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随着石油公司的要求不断提升,HSE要求已经逐渐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纷纷研制自身的产品,其主要以输送设备以及动力猫道等产品为主。自动化工具的应用,提升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1.5 电机直驱方式以及自动化功能现状

随着石油钻机技术的发展,电机直驱方式由于结构简单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已经逐渐应用于钻机中。随着石油公司的科研,直驱钻井泵以及顶驱已经应用于钻机技术中,且已经逐渐开发出核心部分的永磁电机。

在自动化功能的开发中,随着PLC技术的应用,自动送钻、扭矩限定以及电气液的联动功能已经逐渐实现,可以对钻机的速度、压力及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升了系y的整体自动化性能。

2 发展问题剖析

在我国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中,目前尚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规划。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第三方设备进行辅助生产,但是由于接口以及尺寸存在差异,导致存在不兼容问题。

②电机功率不匹配。主要是由于在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电机的功率合理化。如在F1600钻井泵组的工作中,功率需求为1200kW,但是目前我国仅仅运用2台800kW的电机带动,造成功率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③缺乏一体化电机。在石油钻井技术中,严格地限制绞车以及钻井泵的体积,但是在电机的设计方面并不严格,无法实现电机的一体化。

④缺乏安全等级高的电机。在石油钻井作业中,部分环境属于海洋以及恶劣环境,电气设备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国家对设备的安全等级需求为IP56,但是我国尚且缺乏安全等级高的设备,造成散热问题成为核心,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⑤安装缺陷。在石油电机相关设备的安装中,同样存在较多的问题:电缆安装不规范、密封不规范、接地处理不合理、标识不清晰、隔离不当以及通风性不足等问题均会对钻机技术的自动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⑥在元件的运用中,需要满足我国电气设备的使用标准。但是目前电气设备的供应较为混乱,无法满足设备的使用需求。部分商家甚至出现伪造证书的行为,严重影响石油钻井技术的安全生产。

3 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发展建议

3.1 开发自动化工具

我国在石油钻机技术的应用中,已经逐渐实现对地面及管柱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但是与国外大型公司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图3-1所示,其是NOV公司开发的隔水管处理系统图,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我国。因此,在发展国内石油钻机技术时,需要根据作业流程,制定科学的作业流程,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另外,在钻机的发中,需要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设备的使用需求。

3.2 加强对集成控制技术的应用

我国钻机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电动机、仪表以及监控技术,但是并未实现信息与运行之间的集成,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集成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集成控制技术被NOV等几家大公司垄断,造价相对较高,而我国应该加强对集成控制技术的科研,目现阶段,宝鸡石油已经实现集成控制技术的试验阶段,因而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力度,推动集成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

3.3 开发节能技术

在石油钻机技术的运用中,存在较高的浪费行为,不利于节约石油资源,因而需要不断的开发节能技术。如在变频绞车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电阻转化的方式来提供热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超级电容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可以提升石油钻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4 开发故障诊断系统

在石油钻机技术的开发中,经常会出现相应的故障问题,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来进行诊断,会浪费人力资源,并且诊断效率较低,因而需要开发智能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中,同时通过相应的软件技术,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分析。如NOV公司设计开发的“eHawk”技术即为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在线诊断和监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究国内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建议,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国内钻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在机自动化技术中,尚且存在电机、自动化技术以及安全等问题;第三,需要通过自动化工具、集成技术、故障诊断系统以及节能技术的开发来提升石油钻机技术的自动化水平。

参 考 文 献

篇(6)

近年来,我国电视技术开始有了新的技术出现,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作为电视技术的革命性成果,将其应用在电视网络中能够提高电视技术的运行效果,但首先应该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参数测量进行分析和了解,从参数测量中得知一些基本的错误测量方式,并对其进行纠正,然后从电视系统的调试和维护过程中找到如何提高电视技术运行的效率方式,这样就能使电视网络运行得到保障。

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应用在电视系统中的,系统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前端信源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复用加扰子系统、网管子系统、用户终端子系统等。其中前端信源子系统是由编码器组、卫星接收器机组、网络适配器组等组成;复用加扰子系统是由数字矩阵、复用器组、加扰器组组成。

2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的要求

2.1TS码三级测量要求

2.1.1三个等级

(1)基本监测。测量项目为:TS同步是否丢失、同步字节是否错误、PAT是否错误、连续计数是否错误、PMT是否错误以及PID是否错误。

(2)周期监测。测量项目为:传输是否错误、CRC是否错误、PCR间隔是否错误、PCR精度是否错误、PTS是否错误、CAT是否错误。

(3)相关监测。测量项目为:当前NIT是否错误、SI间隔是否错误、缓冲器是否错误、未引用PID是否错误、当前SDT是否错误、当前EIT是否错误、RST是否错误、TDT是否错误、缓冲器空是否错误、数据延时是否错误。

2.1.2错误测量

(1)一级错误。TS同步丢失是指若检测到连续五个正常字节即为没有丢失,检测到连续两个不正常字节即为同步丢失;同步字节错误为同步字节不是0×47即为错误;PAT错误为节目相关表的PAT的PID为0×0000,或者PID的0×0000中没有内容;连续计数错误为TS包头计数不正确,导致解码器无法解码;PMT错误为PMT的PID没有以0.5s出现一次,继而影响解码器切换时间;PID错误是指电视系统中的PID码流出现错误。

(2)二级错误。传输错误是指TS包头的传输指示为1不为0;CRC错误是指PSI和SI表中出现循环兀余检测码CRC出错;PCR间隔错误是指PCR的27MHz系统时钟没有按照设定发送时间;PCR精度错误是指PCR的精度必须在500ns以上否则即为错误;PTS错误是指播出时间发送时间大于70ns;CAT错误是指TS包头的加密控制虽然不为0,但却没有相应的PID为0×0001的条件接收表CAT。

(3)三级错误。第三级错误共有十种,但是第三级错误并不会导致TS传输流出现大的问题,因此只需采取简单措施即可。

2.2电平测量要求

2.2.1测量方式

电平测量方式是针对QAM调制后的有线数字传输子系统HFC网络参数的一种测量方式,其主要参数有数字电视的频道功率电平、调制误差率、数字频道载噪比、比特误码率。

2.2.2测量目的

(1)了解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网络技术指标,为之后的网络规划、网络设计做好准备。

(2)做好网络的调试和维护工作,尤其是在网络开通之后更要及时对相应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输出的技术指标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而被制定的,另外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使用以上方式进行测量能够及时得出故障原因,并最快速度进行解决。

3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维护要求

3.1指标分析

3.1.1机顶盒因素

机顶盒作为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用户终端子系统,是使用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基本设备,有线数字电视HFC系统网络的出口技术参数要求就是为了保证机顶盒的指标能够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以下是影响机顶盒正常指标的因素:电平范围不在47-80dB、误码率不小于1×10-4、指标误差率不低于24dB、载噪比门限不大于27dB等,因此为了保证机顶盒指标参数正常,应该使用运行稳定指数更高的机顶盒。

3.1.2调制器因素

调制器是系统指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注意调制器的误差率指标是否在合格的范围内,最直接的办法即是不使用调制误差率低的频点来传输节目,这样就能避免出现故障。

3.2调试维护

3.2.1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指根据设计要求来对系统指标进行分配的过程,其中包括前端QAM调制器调试、光链路调试、用户分配网调试三个部分,前端QAM调制器的调试过程为首先调制频点的选择,其次调制信号、传输符号率、电平值、误码率大小等,最后做好记录即可;光链路的调试与模拟系统的调试过程基本一致,只需做好调试前后的测试工作即可;用户分配网的调试可以根据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平进行调试即可。

3.2.2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保证系统指标正常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只有以下三种故障:所有节目收不到、部分节目收不到、节目出现马赛克,当出现这几种故障时,那么极有可能是用户机顶盒或者用户电视机出现问题,只需要对共揽进行维护,若维护之后仍然无法解决,那么就需要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现场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与维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若要使电视系统的运行得到保障,就需要了解电视技术的各项参数,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维护,这样就能保障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宪伟.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与维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有线电视技术,2014,10:116-122.

[2]《中国有线电视》创刊十周年稿件总目次(1993.10-2003.10)[J].中国有线电视,2013,Z3:112-179.

[3]马柱,胡彬,刘勇.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测量技术(上)[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2:3-7.

篇(7)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数字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类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领域能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其中数字有线电视工程技术传输系统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领域发展与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二者实现了共同发展。

一、现阶段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前端系统

在有线电视系统当中,前端系统主要位于信号源与传输系统之间的位置之上,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各种传输信号进行各种技术性的处理[1],从这一方面上来说,前端系统也是系统信号处理的中枢部分,在整个有线电视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前端系统各种设备的性能将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与前端系统足够的重视程度。

(二)传输系统

在现阶段的有线电视系统当中的超大型和大型的CATV系统来说,所谓的传输系统其实就是负责远距离传输工作的干线或者是超干线。传输系统主要位于前端系统和电缆分配系统之间,对于有线电视系统中的传输系统来说,其需要将前端系统的信号进行传输,并且传送到相应的电缆分配系统当中,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满足载噪比和非线性失真指标方面的要求[2],笔者进行实际的研究和调查之后发现,目前有线电视系统中的传输系统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电缆传输;2.光纤传输;3.微波多路MMDS传输。

(三)电缆分配系统

在有线电视系统当中的电缆分配系统,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得到的传输信号进行放大化,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也就是将信号均匀地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得不同的用户都能够得到规定的电平。其具置位于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缆分配系统还能够保持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良好隔离效果,确保其不会互相进行干扰,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用户来说是比较重要的[3]。

二、电缆传输技术概述

(一)电缆传输系统的主要构成

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的电缆传输系统当中,其在传输线路方面多数情况下都会采取同轴电缆,以此构成CATV网的干线或者是超干线,从总的方面上来说,电缆传输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其中包括同轴电缆、干线放大器以及间隔配置等等,在附属设备方面主要包含电型分支器、分配器等等,主要在干线的分路之上进行运用,其中供电器和电源插入器主要在干线放大器中进行运用,负责电缆芯线的供电工作[4]。

(二)电缆传输技术的特性

1.同轴电缆的结构方面。在电缆传输系统当中主要采取同轴电缆组成超干线和干线,这里所使用的同轴电缆主要有内导体、外导体以及绝缘介质;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同轴电缆也是具有不同的类型的,在实际的数字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电缆传输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选择,目前常用的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主要具有藕芯型、封闭竹节型和物理发泡型等等[5]。2.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同轴电缆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具有75Ω的特性阻抗,另外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还表现在衰减特性方面,其高频衰减要明显大于低频衰减,细芯的电缆衰减要大于粗芯的电缆衰减,衰减的具体程度与电缆的长度是正比关系。除此之外,同轴电缆还具有温度的特性,随着温度的提升,同轴电缆的电阻值也会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之下,一般电缆的温度系数都是0.2%℃。最后,同轴电缆还具有屏蔽特性,优质的电缆外部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也就是说,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同时也不会向外造成辐射。3.远距离传输方面的限制。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传输距离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使得放大器的级联N越大,这也会使得系统的指标下降程度越高。随着国内的数字有线电视工程建设工作水平越来越高,干线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在实际的放大器级联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增加等等负面现象,这使得系统的维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实际服务水平也比较难以进行提升。

三、微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概述

(一)微波多路

MMDS传输技术特征所谓的微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微波频率以一点进行发射,并且以多点接收的方式为基础进行数字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工作,这项技术可以将电视信号、广播信号以及其他的数据信号进行有效的传输工作;其次在频率范围方面,其具体的传输数据值为:空间传输2500-2700MHz,接收分配II1-750MHz[6]。除此之外在传输方式方面,微波多路信号主要采取空间传输方式,实现视距范围之内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工作,从实践效果方面来看,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表现其实是比较稳定的。

(二)微波多路

MMDS传输系统的不足微波多路MMDS传输系统其实是一种一级供电发射系统,因此需要准备独立电源,这使其应用起来不是十分便利,而且电源需要是稳定且交流的电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微波多路MMDS传输系统整体属于是无线传输,这使得传统的无线传输的普遍缺点在微波多路MMDS传输系统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其中包括;1.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信号传输比较怕遮挡;2.比较容易出现重影的情况,影响用户设备体验;3.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干扰等等。

四、光纤传输技术概述

光纤传输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地理位置、传输距离等等因素进行考量,以此保障光纤传输技术的功率,除此之外还会考虑到传输设备的互换性,不宜多种功率并存,都在会对光纤传输技术的效果形成影响。目前入户光缆主要具有两种方式,分别是A-86接线盒或者是使用家庭多媒体信息箱,有关工作人员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其预埋在墙体之内,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没有进行管线预埋的建筑物,入户光缆可以采用钉固式沿墙明敷。另外如果是在平安城市和智慧小区等等业务需求情况之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地增加光缆的芯数,这对于国内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光路衰减计算则需要采取最坏值法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光通道损耗=光分路插入损耗+光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值*数量+光纤耍贱系数*传输距离+光缆线路余量。

篇(8)

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视数字技术也有了重大的突破。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配套软件在电视数字技术中发挥着核心性作用,没有它该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对于此点,笔者将在文章中给予详细的说明。

1计算机科技在电视数字技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众所周知,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电视数字技术,计算机软件决定着该系统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通常来说,用户监管系统(SMS)及信号接收系统(CAS)在连接时要利用专用接口,当然如此操作主要是为了使电视数字系统里的信号变成一种商品、操控监管用户对于电视节目的收看,以及具体的收费事宜。用户监管系统是特别针对用户而构建的,具体的操作事宜由工作人员完成。(2)由于操控收费工作的电脑通常只是用户监管系统的终端设备,在具体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在用户监管系统的服务器上来完成具体指令,因此,不必有过于优良的系统便可以完成。一般的公用计算机便可以承担这项任务。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务必要特别小心地处理操作用于信号收费的计算机,将其与用户监管系统很好地联系起来。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说,信号收费监管系统与用户监管体系服务器的连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便是以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构造为基础的连接形式,在同一局域网中实现客户计算机及服务器的连接,此外,并在此条件下实现信息交流,在这种设置条件下,操控客户的电脑与服务器实现了连接,对于那些较远的区域,还可以凭借光纤来实现操作,由此可以看出,提前铺设专用管线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当然,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向通信运营商租用专门的X.25等线路来完成相关的操作,确保数字电视可以正常使用,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3)在具体连接相关服务器的进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那便是以浏览器、服务器系统构造为基础的操作形式,该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其计算机凭借浏览器的形式来操作终端运用,此外,在服务器上还能够进行数据操作。在这种环境下,浏览器是可以访问电脑网络的,不必架设专门的局域网来实现访问网络的目的,凭借此种形式,不管身处何地,都可以开设数字电视具体的营业门店,相较于前一种形式,此种形式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现实中被运用得比较多,且操作起来是比较便利的。(4)具体来说,不论是运用哪一种连接形式,都必须牢记一点,那就是,用户监管系统的终端计算机都务必安装完善的软件系统来具体操作用户的资料登记、产品使用、收费统计等事宜。在具体开设数字电视网点的进程中,务必要联合常见的连接形式来高效积极地判定网络构成,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职员应负责不同的工作,务必做到分工合理,严密把控。

2计算机科技在电视数字技术前端系统中的具体运用

(1)电视数字技术前端系列设备主要包括了导入信号及处理信号、卫星信号的接收器、编程器、TS流复用器等高端设施。这些常用设备必须安装网管接口,可以利用与互联网的连接来实现对各种功能的操作,能够达到设定参考系数、检查运作状况、调整接收信号、检查设备及时维修等,将各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以免引发严重后果。需要强调的是,凭借先进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对设备的操控,相较于之前的人工操作,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还实现了远程操作,大大地节约了开支,降低了职员的工作强度。(2)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在电视数字技术运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般来说,以下系统都必须依靠电脑来完成操作。如信息接收体系(CAS)、用户监管体系(SMS)、数字广播体系(DAB)、电视节目操作体系(EPG)等板块中,都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操作,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只有在电视数字技术的前端设备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我们才能确保用户收看到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我们才能推动电视广播行业的改革步伐,因此,对于前端设备我们一直有着严厉的要求。在设置前端设备及具体的维修过程中,对于这些关系着系统运作的计算机,务必要做到器械配置、软件更新、日常维护等工作,以保证整个电视系统可以正常地开展工作。总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用户无法接收电视信号,无法收看节目,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相关工作。只有计算机正常工作,电视数字信号才能正常得以运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视数字技术来说计算机是至关重要的配套设施,不但可以积极地推动有线数字电视走向智能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进程,同时还有助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维护,对此,我们一定要格外重视。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相关工作,确保计算机的软件正常开展工作,我们才能确保电视数字系统得以运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不被影响。

篇(9)

室内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方面需求的建筑内部空间一种设计活动,是与人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和最为重要的一个艺术设计门类。

室内设计表现的过程是把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规划和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当一个室内设计方案构思完成的时候,将设计方案的空间感、体量感、材质感、光感和色彩感,利用空间透视的方式具象地表现出来的过程,称之为设计表现。设计表现是建立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设计方案的表达和阐释。

室内设计作品形式与绘画、摄影、广告等艺术作品有明显的不同,绘画、摄影、广告等艺术作品往往以纸面或其他媒介的形式传递给受众一定的信息,而完整的室内设计作品将呈现给受众的是以一个可进入、可触摸、可使用的空间,是一个将受众包容在其中的空间。由于室内设计作品具有空间包容的特征,人们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直观地理解空间艺术的整体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室内设计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如何将设计者头脑中的构思,通过一种直观的、能够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室内设计表现的意义就在于此。

2、数字化表现技术的概念

数字化表现是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将室内设计方案以静态的图像、动态的影像或可交互的虚拟现实的形式呈现出来,准确地传达方案的空间感、体量感、材质感、光感和色彩感给受众的一种表现方式。

数字化表现所运用到的相关艺术处理手法、相关软件运用技术、相关表现程式可总称为数字化表现技术,它是集软件操作技术、审美意识和工程技术知识为一体的。

从内涵上来讲,首先,数字化表现技术具有传统室内设计表现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同等的作用,但是运用的工具更先进,手法更丰富,产生的结果更直观。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完成的作品不单是二维的、单帧的、静态的图像,还可以是三维、实时、动态和交互的三维场景。

其次,数字化表现技术包含了对空间的形式、尺度、材质、色彩、光线等艺术处理手法,包含了如“3DMAX”、“LIGHTSCAPE” 、“PHOTOSHOP”等各类相关表现软件的操作技术与运用方式,还包含了如平面、立面、剖面以及透视等各类表现程式。

从外延上来讲,对线性透视表现技术与色彩渲染表现技术的数码加工,或者是利用新的绘图媒介(如数位板)的表现方式也在数字化表现技术的范畴之中。

3、数字化表现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优势

数字化表现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室内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表现模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室内设计表现语言和表现手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相对于传统的室内设计表现技术来说,数字化表现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便于设计师在设计阶段来推敲和完善自己的设计,让设计方案的部分实施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在灯光效果的设计上,传统的表现技术(如手绘效果图)虽然通过线条、色彩可以对灯光效果进行表现,但只能是受设计师个人感觉来支配,其表达受到工具、材料、时间的限制,没有办法表现出准确的效果,通常没有办法与工程完工后的实际效果一致。甚至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在手绘效果图上,感觉灯光配置是合理的,但按照图纸施工出来的现场却出现了照度不足或照度过量的情况;在手绘效果图上,感觉灯光配置冷暖分明、层次丰富,但实际施工出来的现场却由于选配光源设备的型号、生产商的差异出现层次薄弱情况。而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来进行灯光效果的设计,可以调用光源的制造厂商提供的光域网文件。光域网文件是一种针对具体光源型号的物理性质来模拟该光源真实的亮度、照射范围分布的“*.IES”文件,这种文件通常由雷士、飞利浦等光源制造厂商,利用光域网文件做出来的灯光效果具有与现实生活几乎完全相同的效果。这样,设计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直观地看到灯光分布均不均匀?多了还是少了?在灯光设备的选配上,可以具体决定选用多少照度、多少色温值、多大照射范围的光源模块,进一步确定选用哪一个厂商哪一个型号的产品才能达到最满意的光照效果,方便了设计师从理性的角度而不是仅凭感觉来推敲和完善设计方案。

其次,从设计工作开展的角度来说,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有助于提高效率,可减少重复劳动,减少图纸错误和降低设计成本,图纸便于保存和留档。比如,室内装饰工程中经常由于空调、消防设备的安装导致出现空间高度与现场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调整设计。遇到这类问题,如果是采用传统的表现技术绘制的手绘效果图,基本上会要重来,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占用了大量劳动时间。而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绘制效果图,只需要回溯到建模流程中对空间高度数据进行修改和调整,让计算机自动重新进行渲染计算就可以出图,能既方便又快捷地完成图纸的修改。

篇(10)

所谓数字化有线电视概念主要是针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所提出的,其本质上是当今高科技发展下数字化技术的产物,数字化有线电视同时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电视系统的总称。通常情况下,主要指相应的节目采集和制作工作以及编辑工作等等,同时也指数字化电视的广播信号传输系统。通俗的说,数字化电视广播信号在整个系统中,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构成。

数字电视可以更好地为观众提供清晰的画面和更多的频道,所谓数字技术实质上就是对多种数字媒体实施相应的融合,有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外界提供更多的传媒服务,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当今的数字化有线电视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信息资源的解码。

这里所提到的解码以视频解码为主,在数字化有线电视发展领域中,这种解码尤其在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高清电视技术中应用的十分广泛,这周种条件下的数字电视系统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技术来说,能够有效地改进了最难控制的视频信号整体压缩技术。一般来说,相应专业人员所提到的1 920显示模式下,进行了相应的数字信号压缩,使其码率从原来的990 Mbi/ts降低到30 Mbi/ts左右,在经过类似的数字信号压缩后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处理系统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条件,同时还能通过这样的信号压缩使已有或未来发展中可能得到的数字电视广播频道提供更好的工作分配。在我国当今的数字信号压缩和解码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电视信号的压缩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较为合理的标准。

2. 音频编码。音频编码在数字电视技术中的主要功能在于将声音信息进行有效的压缩处理,通常来说声音信号通过进行了一定的数字化压缩处理后,可以使其比传统的音频质量更高。所以,数字化有线电视在进行播放的过程当中,其中的伴音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音频那样进行相应的传输,因此,在实施数字电视伴音处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增加相应的压缩编码工序。在我国当前的音频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一般以欧洲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常用的MpEG――2音频压缩标准为主要依据,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所采用的一些音频编码的压缩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当今的数字化有线电视发展的潮流中,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用较为先进的MPEG---4AVC的相关标准来取代传统的音频编码标准。

二、数字化有线电视技术的优化措施

由于今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数字化有线电视技术系统的内涵也逐渐的趋于丰富,光纤传输技术与数字技术等技术的充分采用使有线电视节目传播的更加广泛,还能使电视节目频道信号增强,使传输节目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还使传输的节目频道数量有所增加,使电视节目与数据信息实现双向交互,从而使有线电视技术系统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要使数字化有线电视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就应该从以下具体几点入手。

1. 加大力度实施HFC网络双向结构改造工程。所谓HFC网络结构主要是指缓和光纤电缆网络系统,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新型网络技术,该网络的双向结构改造实际上是以网络所覆盖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对环形或星形的光纤骨干网进行建造和休整,尽最大努力的将光接点高度进行下调,确保使同轴电缆分配体系的用户规模和范围进行缩小,从而使信息传播渠道的设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 有效的制定相应的数字化有线电视信息传输规定标准 当今的数字化有线电视对我国传统的电视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表现在于将传统的传输方式进行相应的整改,由传统电视技术中的单向传输和固定传输方式改变为当今应用广泛并具有一定先进行的双向信息传输。同时实现移动传播方式上的转变,使传统的电视技术服务模式得到有效地改善,是电视传播服务方式由传统较为单一的电视广播服务方式转向现代先进的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等。并在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上实现进一步的改进,将传统电视技术运行方式中的低能化、规模效、离散性强逐渐变为当今数字技术的集合化、大规模以及高效率运行模式。从而使数字化有线电视从传统电视技术的封闭性逐渐转化成开放性和融合性。同时从传统的公益性逐渐转变为当今电视技术领域所需要的经济性。

3. 加快城市数字化有线电视的整体转换速度 当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已经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当今我国数字化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万户左右,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的转换能够有效的使政府与百姓之间搭建一座重要的联系平台,从而使网络数字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数字化有线电视的主要发展趋势

篇(11)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117-03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宋(1975-),常州市科技信息中心馆员。“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伍尔夫于20世纪末期提出的,即借助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对各类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加以组织使之可以在网络上传输以及检索,从而为各类信息服务的一种数据库[1]。相较传统纸质图书馆而言,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保存,然后依托网络这一媒介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子化信息服务。

1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资源是其核心,而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首先要面对的便是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包括:①原始著作权,即直接使用资料的著作权。②自主知识产权,即对原始资料予以相应处理之后所形成的具有独立著作权的新作品[2]。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中无可避免地涉及对不同作品以及资料的参考使用,作品使用授权便成了焦点问题。如何获得作品的使用授权,并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2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现状

笔者曾于2014年1月对全国107所高校进行相关调查[3],整理其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技术措施角度分析,大部分高校采用限制使用范围、使用量以及使用方式等传统的技术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甚至有超过50%的高校未针对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予以任何相关说明。所以,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中应积极应用相关技术以保护知识产权,同时还需关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持续优化,进而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提供更为有力的保护。

3.1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技术

为有效落实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从强化意识、完善管理机制以及优化技术措施等多个角度入手,其中,优化技术措施是核心所在,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成败。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常用的技术措施有:①数据加密技术。为强化数据的保密性以及完整性,应对数据实施有效的加密。其基础原理是:对数据格式、传输以及存储进行密文处理,当合法用户需要查看时再将其转化成明文。②访问控制技术。所谓访问控制技术指的是对访问者的访问范围及深度加以控制的专业计算机技术。它允许用户对授权数据进行访问,同时限制其剔除、篡改以及复制等动作,在避免未授权访问方面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③智能技术。“”以散布的形式设置于各个重要部位,带有一定强度的自治以及自保功能。“”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共同抵御风险[4]。

3.2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数字化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两大技术难题,一个是数字化信息的访问控制以及安全传输,另一个是对数字化信息内容的保护。以上技术问题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数字化信息内容的保护也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内容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的认证。传统密码学能够满足用户管理、访问控制以及安全传输等要求,然而在数字化信息内容保护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包括:①加密方法仅作用于通信信道,如果被解密,信息便会转化成明文,如此便丧失了保护效果。②假若用户通过合法身份获取数字化信息,然后对其予以非法复制以及传播,此时访问控制便没有作为了。③很难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真实性的有效认证。由此可见,研发和应用更为优异的技术保护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此背景下,数字水印技术应运而生,其应用弥补了密码学无法对解密信息提供保护的缺陷,同时还弥补了数字签名无法在原始资料中一次性嵌入大量信息的不足。由此可见,在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数字水印技术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3.3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优化措施――数字水印技术

宋: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优化研究宋: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优化研究3.3.1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将专门制作的具有不可见特点的标记,通过数字内嵌的方式有效隐蔽在以数字图像、数字声音以及数字文档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产品中,从而证明原创作者拥有的知识产权,并将其用作鉴定以及非法侵权的有力证据[5]。与此同时,借助对数字水印的探测以及分析,能够保证数字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因而在数字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得以广泛应用。数字水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隐蔽性。水印信息将会和原始作品数据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不会显著降低被保护对象的观感,且很难被察觉。②安全性。水印及其检测方法对未经授权的第三方采用了绝对保密设置,且具有很大的破解难度。③鲁棒性。数字水印即便经过一定的处理或攻击仍旧能够保持既有的完整性或者仍旧能够被有效鉴别。④确定性。数字水印可以为被保护对象的真伪以及归属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3.3.2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考虑到原始数字作品数量众多以及数字图书馆系统本身的安全性,所以,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一般采取以下策略:在认证方面,采用服务器端统一认证的策略;在嵌入和读取方面,采用客户端分散处理的策略。数字水印的嵌入过程和读取过程详见图1和图2。图1数字水印的嵌入

数字水印的读取图1和图2相关内容的含义如下:①原始数字作品:需要应用数字水印技术进行处理的数字化作品。②用户ID:由数字水印认证中心颁发的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身份认证号码。当获得用户ID号之后,才进入数字水印应用系统,使用授权服务。③水印信息:数字水印中应该写入的各类信息,主要包括作品原创者信息、水印创建者信息、版权保护声明以及一组属性值等。④数字水印嵌入及读取系统:利用该系统以实现和数字水印嵌入及读取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当数字水印嵌入系统获得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之后,便会立刻经由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进入目标板块(数字水印认证中心),对用户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予以验证,若用户信息符合要求,那么数字水印嵌入系统便会结合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为目标数字作品设置数字水印,同时数字水印认证中心负责相关的信息的保存。数字水印创建用户在执行查看操作和修改操作时,便可进入到数字水印读取系统进行相关操作,如图2所示。数字作品如果出现版权纠纷问题,法律部门也能够利用该中心调取数字作品的数字水印以完成取证工作。当数字图书馆用户将要使用到某些数字作品且牵扯到其版权问题时,可通过该中心同原创者取得联系,进行协商。随着数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已经先后出现了多款比较成熟的数字水印应用系统产品,如AdobeSystems公司开发的Adobephotoshop4.0及其升级版本的产品中便针对数字水印问题涉及了相应的嵌入及读取系统,美国Digimarc公司开发的Digimark ImageBridge Watermark也是一款比较成熟和经典的数字水印应用系统[6]。

对数字图书馆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体系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所以,以数字水印应用系统的用户为目标对象,对其进行认证是极其有必要的。借助认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止恶意用户对数字水印进行非法修改以及破坏。用户认证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数字水印认证中心这一角色暂时由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机构来充当。为用户颁发对应的ID时,严格加密属于必要环节,以有效避免黑客经由通信线路非法窃取用户ID而应用于非法领域。数字水印应用系统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为实现对密钥管理工作的有效减负,通常应用以RSA算法为核心的公钥密码体制。对数字水印应用系统的用户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个人级用户,另一类是企业级用户。其中,个人级用户通常指的是数字作品的原作者,数字水印认证中心为这一类型的用户所颁发的用户ID仅支持对个人数字作品使用数字水印应用系统;企业级用户通常指的是数字作品的出版商,数字水印认证中心为这一类型的用户所颁发的用户ID支持对出版数字作品以批量的形式使用数字水印应用系统。

用户认证过程3.3.3数字水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现阶段,数字水印认证中心这一角色普遍暂时由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机构来充当,然而建立一个独立的、统一的认证中心则是数字水印认证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操作,不仅有助于用户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还有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为避免用户将属于自己个人的用户ID转借给其他人使用,应把用户ID和其身份证号(也可以是信用卡号等)有机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用户ID便和用户本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了,该情况下用户便不会轻易将属于个人ID转借给其他人使用[7]。在选择和确定最终的数字水印强度时,并非通常理解的越强越好。随着强度的增加,水印的可见度也会随着增加;随着强度的减少,水印的可见度也会随着减少。所以,对数字水印强度进行选择和最终确定时,应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而定,如某些数字作品对外观要求较高,则不太适合选择和使用过高的水印强度。

4结语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应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始终。现阶段,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各类用户(尤其是教师和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捷渠道。数字图书馆也是在网络环境下集高新技术、经济以及法律等内容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中心,其仍旧有相当部分技术以及应用难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所以,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做好对网络的控制以及信息的保护工作。在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数字水印技术凭借自身诸多优势开始获得广泛应用,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重视和做好诸如此类的技术措施优化工作,从而降低这一类纠纷的发生率以及削弱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胡康林,胡星.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4):120-124.

[2]潘林武.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梧州学院学报,2014(3):58-61.

[3]刘楠.知识产权战略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探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2):32-36.

[4]王中海.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4):8-10.

[5]杨秋红.探析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