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5 15:38: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1)

如同人际伦理把人文崇敬心理作为基点一样。在生态伦理的建设过程中,也有必要把自然崇敬心理作为基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然界称为“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离开自然人的生命就无法延生态文明是续。他在《资本论》中指出:“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已经表达了自然崇敬的思想。

培养自然崇敬心理并不意味着向自然经济倒退,而是要树立一种对自然的内生性情感,促使经济活动走向自然资源的理性开发。培养自然崇敬心理要细化分解,要树立河流崇敬、山岳崇敬、森林崇敬、湿地崇敬、草原崇敬、海洋崇敬等等,否则生态伦理准则无法树立。在传统文化中,其实并不缺乏这些观念,只是在工业文明的推进中其价值被忽视了而已。

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缺乏自然情感的社会不是一个高雅的社会,发达国家从儿童开始就培养与自然的亲和,这就是把自然崇敬心理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人的素质可以在真、善、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虽然伦理主要是求善,但真善美三者是内在统一的。真是善的前提,美是善的归宿,培养自然崇敬心理要把真和美、善有机结合起来。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薛松贵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大加强,这无疑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意识形态,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毫无节制的发展模式,使得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创伤,诸如土地荒漠化加剧,资源枯竭,大量有毒物质和气体排放。许多物种灭绝等,从而直接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空前的生态危机。

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20世纪后期,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古老的命题。结论是: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为依存、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继续对大自然进行肆意破坏,那么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会愈演愈烈,最终地球将无法支撑人类文明社会的持续发展。

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中国,针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及时做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我们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其基本要义是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核心在于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其基本特征体现在:

1 自然性与自律性。生态文明强调在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问题,归根到底需要人类对自身欲望的节制。

2 和谐性与公平性。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主张人类代际公平,要求给子孙后代留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3 基础性与整体性。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万物各有自己的运演规律,并相互作用。生态文明要求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尊重和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应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角度来全面把握,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充满活力主要是经济建设的范畴(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安定有序是社会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把社会事业的发达(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子系统的和谐)称之为社会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称之为生态文明的话,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可以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来。

基于上述认识,如果把和谐社会看成一个总目标系统,其下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即物质文明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子系统。物质文明子系统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居民生活质量等七个子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分为民主、法律法规、公平正义三个子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分为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文明典型四个子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分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等两个子子系统。生态文明子系统分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三个子子系统。

2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整体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综合指标优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在各个子系统、子子系统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指标,从而建立了具有1个总目标系统、5个子目标系统、由15个子子系统、4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四层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列入表1。

3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评价

对和谐社会理解和认识上的观点,决定了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基于“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即标准值(当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具体指标而言可以有阶段性的目标),因而在评价方法上尤其是标准值的确定上要区别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等所惯用的方法。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中,笔者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对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科学确定出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用Ci表示),可采用层次分析法;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计算各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量化值”,可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量化值加权函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线性加权和函数,另一种是几何加权函数。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更为简便直观。一个区域的和谐社会构建程度可用“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和“各个子目标指数”即“物质文明指数”、“政治文明指数”、“精神文明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文明指数”来表示。“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它的基本涵义是指某区域中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实际水平与各个指标均处于所有被评价的区域中“最先进”状态所应达到的“理想”水平相比较所定义的指数(各个子目标指数的涵义同上)。通过计算由各个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量化值”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即可得到上述“总目标指数”及其相应的“子目标指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排列序号,“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F总=∑40i=1f(xi)×Ci同理可分别计算各个子目标指数。

篇(3)

消费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主义却有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危机,但并不是要废止消费,而是要矫正已经出现的过分追求享乐、爱慕虚荣、资源浪费的错误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

一、消费主义的概念

消费主义是指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流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关道德。它对人们在消费这方面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情绪、愿望及实践有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具体来说消费主义就是人们追求体面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把这些消费观念作为人生活的价值。它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不断丰富,消费主义也广泛流传起来。

二、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

消费有着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之分,那么,对于这里说的消费主义它是一非理性消费。

(一)享乐主义。人类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追求,通常物质追求是为了更好地去实现精神追求。当物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去满足自身的精神享受,也是合理的。消费主义不是为了一种需求而去消费购买,而是为了享受而消费。物质欲望不会得到满足,而是在下一个阶段被不断地放大、变形,产生一种畸形的享乐主义。

(二)爱慕虚荣。消费主义认为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重要的,而它的象征意义才最重要。商品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符号的象征,一种身份、地位和能力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显示社会等级的手段。一般来说,女性的虚荣心比较强,爱慕虚荣的人表面上表现为强烈的虚荣,而其内心就是一种心虚、自卑的表现。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内心却是非常空虚。在这样一种环境状态下,消费一些不必要的商品确正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三)资源浪费。消费主义带来一种直观的感受就是资源挥霍。它所倡导的是一种享乐的消费、象征性的消费。这种消费必然会带来资源浪费的现象。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对于攀比的看重,哪怕是物品仍在使用,也会被当做废品来扔掉,名表、豪车等等,都是还能使用的物品,也会被更新换代掉,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破坏和浪费。

三、消费主义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客观上来看,消费主义在一般情况下强调的都是它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它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消费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消费主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必定会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消费主义就是人们执着于物质追求,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衣着、居住、文化娱乐和医疗等方面,不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这些消费领域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不断地提高着。而这种变化正表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改善。

2、消费主义推动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消费主义就是一种物质的占有,而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就表现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上。那么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一种进步,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消费主义所激发出来强大的物质需求,促使了整个社会在生产物质的过程中呈现了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在客观上提高了物质生产的效率,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二)消极影响

篇(4)

中图分类号:F29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7-01

1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协调,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技术的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高效生态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不同于传统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结构优化活动过程的前提,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结果。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果的途径。产业结构高效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标志。高效生态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途径是产业生态化,其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是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供给;其次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再次是创新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泉和动力;最后具备可持续绿色消费需求决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

2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原则。在高效生态经济背景下,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更要重视生态效益。按照这一原则,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首先要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要重视生态效益,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要重视社会效益。要让参与经济的主体满意,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至上观念,使人们采取积极生态生活方式。

2.产业结构发展规律与生态规律结合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使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相适应。在遵循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和生态规律相结合。经济发展是以为主体的活动,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而生态规律则是反映自然生态运行的规律,有较强的客观性,为此,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既要遵循产业演变的规律,更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起来。

3.产业发展共性和区域实际结合原则。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证宏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又要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共性特点,又要符合当地实际。为此,必须把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在整体上安排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地区拥有的资源、环境、经济优势进行分析,对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给予扶植,根据各地区的不同优势,对各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做出最佳选择,获得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结构。

4.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结合性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要重点加快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以此推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

5.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农副产品和轻纺工业中的生活必需品、日用小商品以及市场紧俏商品等,要作为支持的重点。对一般的加工工业品和超前消费的高档消费品要相应的抑制,要随着市场供求变化决定取舍。在进行市场调节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通过规划引导、理念引领、政策调整、项目支持等方式,弥补市场调节

(二)目标

1.根本目标:高效生态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标是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从本质上看,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具体目标:

(1)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的经济适度增长。资源高效利用的条件下,经济适度增长应当是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和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货膨胀控制在目标区内、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以及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条件下的较快增长。

(2)生态环境优良下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目标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而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承载的核心任务也从单一的经济功能演变到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功能的有机结合,即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优化的目标是在强调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目标的综合和协调,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3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应能增大自然资源存量。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形成不仅应使区域在获得发展的同时能保证自然资源消耗低,而且由于该机构系统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能产生良好的自组织能力,也因此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二,生态产业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资源生产率。生态产业结构系统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生产率的提高。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促进环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的和谐。

第三,生态产业结构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满足人类对财富增长的需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生产,才不会形成资源浪费,也才是生态的产业结构。要通过产业间比例以及产业内部部门和产品的调整,保证生产的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并形成生态经济系统。

第四,从区域层面来说,区域生态产业结构系统调整和优化还要考虑区域特殊性,发挥比较优势仍然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个重要思想。

4 总结

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应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是大学应尽的责任。大学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生态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协同进化。

三、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途径

建设生态大学就是要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认识大学的全部活动,最优化地处理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大学内部的关系。通过协调大学系统内外关系,谋求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中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系统内外其他关系的定位,其焦点是如何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在法制社会,没有政府的认可,大学就不可能生存。政府认可既是大学行为合法性的来源,也是大学内部管理权威性的依据,但在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以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管理大学为宜。事实证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间接方式比直接方式更容易激发大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推动大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中行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仍然过强,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还比较细。建设生态大学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理顺大学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提升大学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确立大学的自主法人地位,并通过建章(大学章程)立制规范学校内外各种权责及其关系,建立起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大学的办学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自始至终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语。这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结构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建设生态大学必然要求大学办学治校者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状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意愿,认真研究区域大学和兄弟大学的发展态势及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类型、层次、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重点,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建设生态校园文化

生态校园文化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使师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地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建设生态大学应加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一是塑造高雅文明的校园物质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二是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与学校使命与责任相配套的且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权力,既保证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又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形成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倡导“和而不同”,秉承学术自由理念,强调学术的多元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持严谨治学,讲究学术诚信,力戒急功近利。

4.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正确处理好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保障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大学的必然要求。

篇(6)

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时代,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时代。那么,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文明时代?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提出了不同见解:有“后工业社会”说(丹尼尔・贝尔),有“信息社会”说(约翰・奈斯比特),有“第三次浪潮”说(阿尔温・托夫勒)。笔者赞同“生态文明”说。因为,“后工业社会”说、“信息社会”说、“三次浪潮”说,都只是反映了未来社会某些方面的新特征,只有“生态文明”说才能反映未来人类社会中自然、人、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本质特征。而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

生态文明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要求是把人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是:

第一,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形式。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人类利用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原则、经济主导与生态基础制约促进的原则、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体统一的原则等。

第二,劳动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生态素质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自由全面发展。从生态角度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者掌握了智能化微制造技术、生态化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循环经济技术、清洁化的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支撑生态文明大厦的技术体系后,其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意识大大增强。

第三,倡导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的社会消费模式。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四,政府履行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政府惩恶扬善,维护公众利益。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形式,倡导生态文明行为。

第五,在法律制度方面,其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促进生态文明者,受保护、受褒奖;破坏生态文明者,受制裁、受惩罚。生态文明时代,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均体现生态性。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

在与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照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与生态文明的距离,这些距离从国家层面上讲主要是指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

在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年均GDP增长9.5%)是令全世界瞩目和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但同样也付出了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曾遭遇过的资源、环境等成本代价。中国是人口大国,是资源消耗大国。据统计,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3.9%,但石油、煤炭、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与此同时,中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草地资源锐减,2004年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

其次,各级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片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的,人们有一种必定胜天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不少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能源的高消耗和浪费。而一些领导干部为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就业问题或树立自己的政绩,追求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由此导致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年年增加。

再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不力,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

在“十五”期间,全国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建成率仅为4%,半数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转,出厂水质超标的超过2%。目前,我国已建成生态示范区82个,规划生态功能保护区31个,设立自然保护区1999个,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14.4%。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乱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虽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己制定了很多,但因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普遍较轻松。且没有引入刑事责任,造成了环保执法艰难的局面。

最后,政府未能正确认清“发展中国家环境”,环境殖民主义,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

西方发达国家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大肆渲染“中国环境”,以期最大限度地限制中国的发展权。同时,它们又将本国污染行业转移到中国,加剧恶化中国环境。而新形式的资源掠夺,如,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改造第三世界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再以专利产品或知识产权的形式,高价返销到发展中国家,使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依赖于发达国家。再如“基因争夺战”更是让发展中国家失去了警惕。1996年7月19日国际权威杂志《科学》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已与中国6个医学中心签约,计划抽取2亿个中国人的血样和基因,其最终目的是“主要分离和鉴定‘文明病’和复杂遗传病的相关基因。”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基因资源的掠夺。

三、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政府的生态责任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在经济落后阶段,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往往以破坏生态来换取自身的经济利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内在动力。同时,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又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它需要资金、技术、设备的支持。我国正处于两个阶段的过渡期, 因此应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 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形成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应与我国的教育改革相结合, 使环境教育内化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整个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民缺乏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关心爱护环境及节约资源的思想和行动,对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行为普遍存在着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树立新的社会风气迫在眉睫。通过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各种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使之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活动。政府管理人员要学习生态知识,逐步树立生态危机意识,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管理决策。

(三)健全政府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的客观情况与政府发展经济的内在需求促使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第一,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鼓励科技创新,对开发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的个人与单位实施政策倾斜。第三,建设多元化的生态治理投入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的监测预警机制,形成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政府规划机制。第四,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应特别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生态招商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着力增强干部的生态意识,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篇(7)

一、绿色图书馆

随着人们绿色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各种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经济、绿色理念等,绿色图书馆也因此应运而生。所谓绿色,是借用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力、无毒无害、亲和的象征意义,表达对环境的重视和追求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图书馆是个新概念。学界对其比较趋同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清洁静雅,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服务方式便捷文明,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图书馆。”

二、构建高校绿色图书馆的意义

之所以要在图书馆界彰显绿色,是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了茂盛、清新、和谐、健康发展和充满生机的景象,它不仅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还包括文化生态、精神生态、信息传播生态的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就其意义而言,构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办馆水平,切实体现人本理念,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免受影响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良性运行的重要决策。基于多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应该审时度势努力走向“绿色文明”,并起辐射作用。

三、高校绿色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注重节约能源。高校绿色图书馆采用增加绿色植被,增强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太阳能来节约能源。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既确保读者对馆藏文献资料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馆藏利用率,又节约水电等能源。高校绿色图书馆还重视对需要报废的文献资料可回收、再利用。

2、注重环境保护。高校绿色图书馆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无辐射和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有充足的日照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来获得高质量的新鲜空气。绿色图书馆的一切设计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并营造出一个可以激起读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能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的幽雅环境。

3、注重文献内容的健康真实。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既有实实在在的现实馆藏,又有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虚拟馆藏。绿色图书馆从当前海量信息中经过选择、鉴别、组织、序化,提供对读者有用的、健康的信息,给广大读者提供无任何精神污染的正版文献。

4、注重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尽最大可能简化各种借阅手续,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各层次需求。高校绿色图书馆是人际关系高度和谐,服务方式高度文明的图书馆,它要求工作人员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以满腔的爱心、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体态、典雅的举止对待工作、对待读者,形成图书馆特有的文化与精神生态环境。

四、高校绿色图书馆的构建策略

1、“绿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随着馆藏日益数字化,操作日益电脑化,信息传递日益网络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馆员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要求馆员讲生态道德,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做“绿色文明”的使者。为此,要调整馆员队伍的专业结构,提升馆员的业务水平,进行绿色教育,并把馆员对环境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纳入道德评判,以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资源意识,凸显人文关怀,营造理解、关爱、宽容、和谐、热情、平等的人文环境,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和合力,使高校图书馆的“绿色”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2、美化、净化图书馆的内外环境。

在内部环境上,进行人性化装饰,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馆内装饰以简洁、明快、淡雅为宜,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地面铺设优质地胶板,以减少噪音:阅读场所实行开放式布局,通风采光条件良好;注重防止制冷设备中氟利昂的泄漏和灭火器内哈龙的释放,以消除或控制各种污染源。逐步增设咖啡厅、开水供应点等,营造清洁宁静、健康而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外部环境上,建筑要尽量生态化,体现与周边风貌相协调的风格馆区内要实施“无裸土计划”,既要按美学原理点缀花坛、雕塑、假山、清水池等,还要种植各种树木,力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营建一个花园式的图书馆周边绿地系统。

3、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一切为了读者”是永恒的理念。图书馆一切工作都围绕读者服务展开,从购置文献到布局设计,检索系统要求界面友好、途径多样。高校绿色图书馆强调服务手段的高科技化,服务方式的人性化与个性化,最大限度地缩短用户与文献信息之间的距离:实行人性化、舒适化管理和藏阅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模式,简化各种借阅手续,全方位地提供便捷服务;书库、阅览室里的所有文献实行大开架,体现“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氛围。

4、建设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馆藏。

在构建绿色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时,应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注重考虑文献内容的健康性、实用性、增值性,突出特色,注意纸质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互相补充,及时更新剔旧。馆藏文献还包括多媒体文献、网络文献、音像资料、缩微资料等,其质量也应该严格把关,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全面配套、科学合理的馆藏文献结构。

篇(8)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篇(9)

关键词 :生态城镇化;生态文明;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将增加至三分之二,因此城镇化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城镇率达到70%将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按照现有水平推算,我国将在2030 年前后进入城镇化后期,为此加快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产生了诸多城市病,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也极其严重。因而从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生态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生态城镇化的含义及特征

自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有关生态城镇化的理论探究在学界开始逐渐升温,截至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都对生态城镇化的含义进行了论述,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袁成达认为“生态城镇化是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谋求新型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此笔者认为概括非常全面,也具有可操作性,但作为基本含义的叙述过于具体并不利于进行实质性问题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应当指以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统筹考虑城镇化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应当体现为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复合生态和循环发展四个方面。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全面落实人的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所谓协调发展是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以当前发展的实际出发,合理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一致,共同发展。所谓复合生态是指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要从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自然三个方面入手,体现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所谓循环发展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坚持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原则,确保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二、构建生态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解决传统城镇化的难题,构建生态城镇化模式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建设状态。因而构建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需要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1.政府层面

政府的角度在于通观全局,把握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尤其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整体进程。首先,政府要全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全面深入各项工作,以防止在之后的具体建设中出现政令措施相互矛盾,造成建设损失。其次,坚持长久的发展和建设计划。之前的很多城镇化建设问题都在于建设之初没有长远目标,因此必须确定目标并坚持推进。第三,制定规划要通观全局,为城市建设做好规划。城镇化建设不是摸索着前进,边建设边思考建设方向。很多建设一旦投入将不具有可逆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定要以国际先进的发展模式为蓝本,从国情和当地实际出发做好统筹规划。第四,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建设的原则,做好城乡同步,这样既能在建设同时减少城市压力,同时也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必要的保障。第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巩固和保护生态建设的各项成果,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2.社会层面

社会是生态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参与,生态城镇化将不会获得期待的成果。首先,生态产业是生态城镇化的有力支撑。生态城镇化的前提是改变原有的工业发展理念,推进以绿色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由此产生新的产业支撑,使循环和生态发展理念能够变为现实。其次,企业转型是生态城镇化的动力。当新的科技成果出现之后必然要投入社会化生产才能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在此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进行生产方式的调整以改变原有的生产状态,这对于还处于能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传统产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将不会实现。第三,合理布局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社会产业的分布将对生态城镇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只有社会企业根据自然资源和环境负载的实际主动调整定位,才不会导致某一区域环境负载过大,或者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然而这一要求对社会层面的企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发展必然要考虑生产成本和效益实现,为了生态环境因素而提高生产和销售成本往往不被考虑,这就需要政府加以疏导,也必须完成合理疏导,只有合理布局才会使生态城市的发展能够可持续化。

3.个人层面

生态城镇化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和配合才能使社会总体环境发生良性变化和发展。首先,公民应当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并贯彻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社会每一个人都坚持节能环保从自身做起,同时坚持以循环使用的方式对待资源,社会的总体环境才能有所改变,长此以往,之前传统城镇化的种种问题才有彻底解决的可能。其次,要主动参与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总体变化过程中,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力量。社会总体生产方式的转变是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完成的,其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构成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业链,以致每一个生产周期,每一次产品循环都能从根本上转变,才会使整个社会总体形态产生转变,而这些都需要各个行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共同去坚持和维护才有可能达到。

篇(10)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思想。马克思说:“性质,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它是一个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们依靠自然的生活”[1]。这意味着,人的本性是不会死,但必须不断地与人体互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以往反对人与自然的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互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转化的角度来看之间的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类的劳动。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彻底改变了想法,自然是一种任意获取和使用对象,错误的态度,并把它作为我们的生命之源和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煤炭企业快速良好发展的最终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没生态文明做出了部署,首次鲜明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新概念,同时,再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任务。

煤炭企业是一种谋取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利益的组织;是优化物质、人力、生态三类资本的配置主体,是创造物质、精神、生态三种财富的实践主体;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建没、管理的实施主体,也是煤炭行业形象的埋造和没计主体。因此,煤炭企业要建设生态文明的企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是煤炭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实现的好形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煤炭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煤炭已查明资源储量仅占资源总量的18%、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占20%,按可供开采的资源计算,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约40%,小煤矿仅为15%左右。建没生态文明的煤炭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控制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并且,煤炭企业加强生态文明建没将使环境全面改善和美化,既可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又可使员工心情舒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使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增添了无形资产。因此,煤炭企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赢”,实现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睹发展。

三、同煤集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资源开发与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建设以“绿色开采”为核心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特征突出的产业群。而且塔山工业园不但是一个环境友好型园区,是山西煤炭行业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用一句形象的话说:“我们是把煤炭‘吃干榨尽’。”塔山煤矿与其他矿井不同,它开采的是石炭二叠纪煤系,这一煤层往往有着大量的高岭岩,高岭岩被输送到高岭岩加工厂进行深加工,经过磨细、干燥、煅烧、改性后,制成高岭土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造纸、化妆品、陶瓷、医药等行业。近年来,世界高岭土市场日渐兴旺,而我国高岭土储量居世界之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煤矸石和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用于生产水泥,水泥厂排出的废渣,进入砌体材料厂用于生产新型砌体。矿井排出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复用,选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经浓缩机沉淀处理后重复使用,一部分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于矿区生活、消防及井下洒水。这种生产模式和生产布局组成了一条工业链:各生产单位首尾相联、环环相扣,上一个生产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把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了最低。

塔山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典范。无疑,将会在全国煤炭行业等资源性行业引领一场新的革命。所以,“塔山模式”不仅是同煤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煤炭行业的样板和标杆。

四、加快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推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这是转变煤炭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要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整顿关闭、整合资源、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加快煤矿的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煤炭工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内涵质量式发展之路。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煤炭发展的动力源泉。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组织先进煤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坚持以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提升改造中小煤矿。

(四)大力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坚持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积极争取国家关于资源型工业基地环境改造的有关政策、环保项目、资金支持,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2页

[3]丁小泉.关于煤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2008

[4]孙启萌.生态文明建设在煤炭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与实践[J].2009

篇(11)

美丽河南建设,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智慧,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资源。彼得・圣吉在《必要的革命》中指出:“中国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与印度一起保存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包括对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智慧传承。在对矿产资源开采依赖越来越小、对人力资源开发依赖越来越大的世界,挖掘这种深层文化智慧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关键。”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充分挖掘出来,是美丽河南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丽河南建设,要以制度设计实现生态红利。面对新的生态要求,只有坚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美丽河南建设,也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一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它包括两个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变化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

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工业化仍未完成的河南来说,发展仍然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河南在抓紧治污的同时,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以壮大规模和提升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由黑色经济体系向绿色经济体系的转变,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

三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复合生态”的理念,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立足资源环境状况,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同时,要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治理农村染污时,要讲究投入和产出。

四要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推行生态红线奖惩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严守资源环境底线。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加快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生态涵养带,构筑起四区三带的区域生态格局,以良好的生态体系继续涵养中原这一块中华民族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