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3 17:42: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篇(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较为薄弱,城乡互联网金融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国家在大力发展三农政策和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结合农村电子商务改革创新,将对破除农村二元结构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户的金融问题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分析

(一)与传统金融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平台针对客户需求,自动完成信息的定价和交易,程序简便,无需传统机构人工操作,客户无需排队,时效快、交易成本低、效率高、无垄断利润。因互联网金融无需资金投入营业网点和固定成本,节约相应的资金和管理成本。

(二)覆盖范围广,产品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客户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覆盖范围广。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样化,如众所周知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余额宝、财付通、微信钱包等。各类产品,各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使得供需双方互惠互利。

(三)合理调配城乡资源配置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传统资本市场里信息缺失,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大力普及,对消除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拓展农村发展所需的资金募集渠道,挖掘农村金融资源,不断吸收农民存款并开放农村贷款等金融支持,使农民支付结算和获得资金更为便利,推动改变金融资金流动方向。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供需双方能及时了解信息,完成交易,合理调配城乡资源配置。

(四)发展快,潜在风险不可疏忽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其在中国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目前,国家并未提出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模式来约束互联网金融。此外,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和信用问题,金融模式的不规范行为都会对互联网金融运作造成影响,对客户的信息和利益存在潜在威胁。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类型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些机构对农民客户提供的服务业务单一,商业性金融层次不足,主要都集中在农业企业和农业项目的服务上,农村金融网点相对较少,金融基础设施不足,未能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导致金融市场参与率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对金融理念和产品的意识不够,法律观念淡薄,民间借贷服务管理不完善,也使其在参与民间借贷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损害到自身利益。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不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以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未能满足现代农业金融的需求,如贷款、期货、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未得以发展,农村金融与民间金融未能融合。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现代信息化的金融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和农业的产业化特点决定了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还需不断的完善。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关注三农问题。但在现代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上主要由政府支持,在对民间金融机构和农户企业等支持上不够,政策性金融制约了金融支农的作用,且政府长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明显不足。农村金融的资金流动未能完全运用在三农建设上。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对传统农村金融存款业务造成冲击

由于传统农村金融政策原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而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广大农户提供了较为便利和盈利的投资方式,如:余额宝、理财通、掌上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农户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充分加以利用闲散的资金获得收益,对比金融机构其他金融产品来说,其风险低、投入小、使用便利,这必然会吸引农户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合理利用资金,但也会对传统农村金融存款业务造成冲击。

(二)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造成冲击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程序复杂,人工操作繁琐。而通过互联网金融P2B网贷平台,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使供需双方通过第三方做好风控的项目在平台上和对方对接,其操作简便,无抵押,高利率、安全性强。网络借贷为资金借贷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现也逐渐为客户所接受,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造成竞争。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业务造成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众多农户通过互联网平成电子支付功能,如网络购物、网络转账、网络缴费等,第三方支付也成为电子商务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方式,农户借助支付宝等模式进行支付,更为便利。这都会对传统金融支付结算业务造成冲击,影响中间业务收益。

(四)对传统农村金融的现有格局造成冲击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人工处理、费时费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兴技术通过电子交易方式改变了传统农村金融的格局,其业务范围涉及信贷、理财、租赁、保险,其产品多样化、扩张能力强,可以满足农户的新需求,不断推动传统农村金融的经营方式的更新。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

(一)健全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健全科学的金融机构体系,扩大农村金融在农村区域的覆盖范围,积极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作,拓展农村金融新领域,运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拓展金融新形式,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户需求,实现互联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服务创新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需要改革的重点。农村金融应充分利用信息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手段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商平台的优势来吸引农户,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开拓新的客户渠道发展农村金融,将电子金融、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新兴技术融合,加强线上线下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减轻复杂的业务流程,此外,农村金融要加强服务的水平,通过标准化和人性化的个来创造无形中的效益,以此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水平。

(三)加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政府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三农”发展的背景下,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扶持,创新并完善互联网金融政策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统计和税收政策。提供惠农支农的信贷业务,支持“三农”融资和银担合作机制。在监管上,也要落实政府与地方之间的监管责任,健全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

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借助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机、POS机等支付方式,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创新应用,丰富农户支付结算体系,提供便利的农户支付结算服务。在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中,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通过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满足农户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互联网金融与“三农”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3(24):15—17

[2]刘志平.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启示[J].中国金融,2015(3)

篇(2)

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互联网的各种功能,比如云计算、搜索引擎、大数据和电商平台等,来实现的较新模式的金融运行模式,有更方便、更快捷、更多服务等特点,具有交易平台、支付、和融资等功能。主要提供了金融机构网络平台、小贷公司、电商网络供应链金融平台、借贷平台和信息供应与分析门户等。

二、互联网金融目前的状态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速,2012年谢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首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提出“互联网金融”,人们关注度依稀平淡,好像没有引起兴趣,但时至今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了人们街头巷尾办公开会热议的话题,也点热了网站和社交平台的话题,各场高端论坛相继开讲,其中《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更是开篇全新,它以丰富的案例,展开详实的比较和论述,给各类型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路线,是互联网金融劈荆变革时代的缩影。

2013年余额宝上线,新浪“微银行”百度“百发”理财、微信支付平台、京东“京宝贝”网易理财等互联网金融竞争激烈展开。这些模式具备强大的用户端和大数据,甚至各个银行的网银和手机等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1)比传统银行更快捷更方便。不管是网络银行理财购物,还是交易支付,即便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在深夜加班,网络银行就可以满足你的大部分日常需要,突破了传统银行时间、地域的限制,比起传统银行更让人容易接受。

(2)网络银行覆盖面广,业务种类多,互联网覆盖的人群多,。网络银行面对的是互联网或者手机前的千千万万的直接客户,网络金融的支付功能、融资功能、投资理财功能、购物交易功能等不但弥补了传统银行的不足,而且面对的人群比以往更多。

(3)网络银行关注草根人员,传统银行根深蒂固的执行的 “二八原则”被网络银行彻底颠覆。传统的银行有很多服务网点,服务人员也多,但是比起网络金融的优势不免尴尬,因为传统银行的一般理财产品都是针对的大客户,20%的高净值客户的议价和维护成本过高。而网络银行关注草根平民,草根力量近年来不断壮大,契合了网络银行投资和交易起点低,门槛容易进,操作方便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世界里,没有大小户之说,没有钱多少之说,随时都可以交易,在现实生活中买理财产品和基金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而在淘宝店和余额宝等网络理财平台里,1元钱都可交易,这种巨大的诱惑力强烈的吸引着年轻的低收入的消费群体。

(4)网络银行比起传统银行节省了金融业务的交易费用,同时也比传统银行降低运作的成本。

(5)互联网的大数据处理和信息的及时性能够控制个人账户或者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可以及时倾听小微企业的心声,了解小微企业的需要。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的低门槛和它的共享性、草根性,让很多普通人分享金融收益,同时,在互联网金融不长的飞速的发展历程中,也备受瞩目和争议。在政策监管体制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上,有四种不同说法,分别是:不需监管是一种说法、创新协同监管是一种认为、可以先发展再监管是一种方式、还有尽快立法设立新机构。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现代化更方便。从2003年建立的阿里巴巴和淘宝,互联网的支付功能开始起步,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开始,它给互联网金融奠定了用户基础、商务基础和数据基础。最近三年,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告诉发展期,传统行业抛弃了慢热的发展势头,迅速整合资源进入互联网化。

(2)建立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互联网金融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比尔盖茨曾断言: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21世纪传统银行将被灭绝,虽然目前我们看不出传统银行的走势,但是网络金融的存在和急速发展给了传统银行极大恐慌。但是金融产业必有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对于维护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来说至关重要。信用风险是一个关乎行业前行的基石,基石打的牢,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网络金融大厦。建立信用体系要以人行征信系统为基础,以互联金融平台产生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为资源,不断完善采集数据,建立起包括注册登记板块、信用评价板块、信息披露与更新板块等能够覆盖各个领域的信用体系,以避免出现信息不及时和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错误选择。

(3)互联网金融的完善的监管体制,同时鼓励互联网产品创新。互联网金融有别与传统金融,互联网精神崇尚开放和平等、分享与协作,传统的金融也主张责任和稳健,一个注重开放与分享,一个注重规则与风险。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制,就要考虑到其自身属性来设定监管规则。我认为,互联网金融要发展就像马光远提出的一样,要保证其有发展,给其足够的空间,但是也不能信马由缰,完全失控,而是根据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特性,做好具体的监管事宜,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明确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系统进行产品细分,对高风险产品销售实行登记备案,对银监会和证监会要双管齐下,监管不同领域内风险产品。

中国金融业缺失滞后于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了金融产品内生性的新模式。对新的适应形势的产品要鼓励和引导,同时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

篇(3)

我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是以6年前“陆金所”和“融360”的正式运营为标志的。但是“余额宝”等存款业务的上线使得互联网金融从此真正深入民心,并走入平民百姓家庭。

我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8月在京成立。并同时举办了中国互联网大会。在此次峰会上,参会嘉宾重点讨论了以小博大、电子金融业务的转型等话题,为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

二、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1.支付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是由移动的通讯设备,利用无线通讯来实现货币价值的转移从而达到债务清偿的目的。支付有以下三大发展态势:首先,身份数字化;其次,终端离散化;再次,服务通用化。移动支付的核心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银行卡,只要手机里有一个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账号就可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手段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基本的交易方式不断改变。

第三方支付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的支付模式,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资金支付的“中间平台”。可以分成两种类型:金融型和互联网型。其中,互联网型主要是通过搭乘一些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快车”,捆绑营销,以在线支付为主。金融型则注重在行业内部开拓市场,不断满足其需求。

2.互联网信贷

互联网信贷主要是通过进行信用评估(根据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快速特性,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审核,这无疑对中小企业有更强的吸引力。

近年?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政策的有效支持,我国公民用于消费的资金迅速增加,互联网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捧。互联网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信贷市场的不足之处,为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

3.P2P模式

这一金融模式通常指的是个人之间的小额贷款。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可在平台公告,标明借款数额、利率、还款时间等,真正实现自借贷款。

从以上三种我国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可以看出,它仍旧是建立在传统金融的一种发展和延伸,并没有完全脱离“金融”的概念。不过凭借互联网这一时代化的属性,传统金融更加获得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并且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实现便利和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些层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客体,我们或许应当更为审视和善待这种新式的金融模式。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1.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的空白

投资者、商业银行和金融家,是传统金融模式融资的三个主要参与者。而互联网金融却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投资者和融资者可直接进行融资,直接融资取代了间接融资。原先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霸主地位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不再坚固,融资者的融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同时效率提升,商业银行不得不向中间业务转型。

2.互联网金融模式趋于多样化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包含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还有P2P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建行的“善融商务”)也逐渐向其靠拢。由此可知,互联网金融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模式,消费者的也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3.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创新

篇(4)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和数据挖掘等技术,随之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自大的方面来讲,互联网金融指的是所有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流通资金目的的行为。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网络金融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参与主体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运行高效比传统金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引导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发展。所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传统金融模式必然发生改革。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经营方式、生态和交易安全的影响

第一,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必然引起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改革。银行在将来的发展中将主要应用电子渠道,笔者对中国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电子银行账务易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提升,达到了80%以上,标准化产品与低风险产品主要集中于此,随着互联网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很多银行产品和客户服务也将越来越多的选择电子银行渠道。

第二,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生态也会产生较大更新。互联网发展不但有力冲击了传统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形式,将必然向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要求不同银行间提供跨行服务,才能得到更多的客户。而且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如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融资、众筹模式等,导致金融市场原来的格局被打破,必然会出现新的业务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参与金融业的市场竞争。

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也有力带动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但不利于金融机构实现安全与内控,而且市场监管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欺骗行为,互联网犯罪手段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这些都不利于传统金融机构做好安全工作与内控工作。再有,由于虚拟货币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跨界现象,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现有金融平台与渠道的影响

第一,互联网金融自出现以来就对当前金融领域提出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涌现了比特币、第三方支付、金融搜索比较网站、P2P在线信贷、互联网理财、保险电商等各种各样的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自融资、理财、分销等各个方面对传统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这种冲击还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存在。

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会加快金融脱媒的脚步。由于互联网不受时空影响,因此社交网络的增长速度空前加快,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资金供求双方拥有信息达到了平衡。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调配资金融通的能力越来越弱。由于P2P在线信贷与众筹融资的快速发展,资金流通不但依赖于传统金融中介,主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达到了自身目的,因此金融脱媒将是必然。一旦这些业务发展成熟,银行的存贷规模将必然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金融分销渠道出现变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前的金融产品分销渠道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电商发展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用户不再过多依赖物理网点与销售人员,分销成本不断下降。形成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二个新型分销渠道,再有,严重冲击着银行网点代销模式。笔者对基金发展进行了调查发现,传统基金产品主要利用基金公司与银行进行代销,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金公司自行建立了电商平台,联合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等部门,实现了基金分销职能,因此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日益丰富。

二、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引入外部资源

实行差异化发展,大力应用外部资源,改革产业内集中度过高的情况。第三方支付和网络借贷拥有非常广大的市场,大企业在此占有绝对优势,而小企业却不能在此形势下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所以,小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则必然走深耕垂直化市场与增加用户群这一道路。再有,行业外资本如PE、VC也会有力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分业监管模式也不再适用,笔者认为应该实行以人民银行领导的综合监管。如阿里巴巴,当前阿里已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等各种形式,同时还准备成立民营银行与网络银行,因为大力应用了互联网技术,因此传统分业监管模式已不能适用于当前金融形势,必然尽快建立新型合作监管体系。

(三)明确定位,做好金融互联网服务

由于网络金融发展也创新了商业模式,同时严重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银行业也加速改革更新了原来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大力应用网络渠道,二者间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网络金融企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在数据挖掘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寻求新的发展,保证自身提供金融服务风险不断下降,要认识到自身不可能发展为真正的金融机构,同时利用共享企业信息,达到平台的创新发展,在提供数据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增值。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大力应用高科技人才,在监管机构中要正确使用科技人才。因为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薪酬较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互联网金融人才,来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科技人才数量较少,还主要应用于科技岗位,从事数据处理与信息系统维护工作。而从事金融监管业务的人员通常都是不具备计算机技术的经济金融专业人员。在互联网金融业的大力发展下,要重新对待互联网科技人才的使用。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必然会严重影响传统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讲,要利用有效手段,减少互联网金融对自身的影响,寻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王越.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J].企业管理,2014(03)

篇(5)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一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兴金融模式诞生。“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业态,已让整个中国金融业感受到了它巨大的冲击力所在,确实对整个中国金融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互联网提升了金融的效率,改进了相关金融产品的质量,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各种问题和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金融如何解决和实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本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都开始蓬勃发展。但针对“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实务研究领域以及学术研究领域均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多方查证认为,从概念上讲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广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指的是指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它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化与金融企业互联网化。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所开展的金融类业务。因此只要是依托于互联网为媒介从事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称作互联网金融,它不仅仅包含金融企业在互联网上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同时也包含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

二、信息不对称与互联网金融

从信息不对称概念来看主要是指在交易中的各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掌握准确的、充分的信息的人在交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主要分为事后的道德风险以及事前的逆向选择这两个方面。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信息对称是具有相对性的,然而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具有绝对的。这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成为了当前中小企业难以融资或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许许多多的逆向选择方面的问题以及道德风险方面问题频繁的出现,这也为第三方支付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工具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契机。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在支付过程中出现的第三方成为了交易过程中缓解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担保者,这有效的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了的金融难题,在当前信用体制不健全的大环境下有效的促进了交易的正常开展。归根结底,这也是近年来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关于互联网金融能否真正缓解和解决信息不对称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成为了当前金融界研究的热点。从金融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作为融资过程重要承担者的银行肩负着解决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用方面的问题。信用作为金融的本质,与此同时真实、全面、对称的信息是信用的基础。从互联网金融的起源来看,它在大数据、互联网互联互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于解决金融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信用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的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以及平台的出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上所进行的交易都是虚拟的电子交易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易,从而使得在身份确认以及信用评价方面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信用中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存在着个别会员会利用平台编造虚假信息去误导另一交易方谋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还面临着发展迅速但各种基础设施缺乏,金融监管缺乏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由此看来,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仍然无法完全的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不得不面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制约和影响。

篇(6)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在利用网络设备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传统金融操作的混合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包括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二是非金融机构,只依赖于网络技术进行工作地企业, P2P网络借贷、第三方交易平台等等。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方便快捷的特性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效率的强烈需求。

2.互联网金融发展SWOT分析的内容

2.1 优势因素分析(Strenths)

2.1.1 加速金融脱离媒介

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交易中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了投资金融的效率,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知道,提供资金的甲方和需要资金的乙方可以直接的在金融平台上进行交易,因此摆脱了对一些金融中介的依赖,投融资双方达到了双赢,实现了资金的直接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议的成本,也从根本上提高了投融资的效率。

2.1.2 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

互联网因为有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存在,可以十分全面,系统的了解各企业和每个客户的资信情况,有很好的透明度,非常有效地保证了资金安全,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安全快捷的为企业提供资金,从而加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方便了企业的发展。

2.1.3 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已经撼动了以银行为首在融资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银行为首的融资模式渐渐变成了以市场为首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借出方自己给出价格,贷款方根据对风险、流动性等因素选择对象,两方商讨价格,选择性的进行交易。交易完全市场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1.4 加深融资程度

互联网金融让用户有关金融的行为变得更加有逻辑性,并且更加易于辨别,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的能力。用户可以认为储蓄成为了投资,在一定方面加深了融资程度。互联网金融具有天然垄断性,它可以获得用户数据的可持续资源,为用户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也因此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2.2劣势因素分析(Weaknesses)

2.2.1管理不完善

在管理这个方面依旧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可以说处于弱势,它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处于弱势。如今,互联网金融还尚未接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也就是不存在一个信用共享的体制,也不具有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的风控、合规与清收机制,在操作规范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制度应该及早的完善。

2.2.2专业知识欠缺

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尚未达到顶峰,缺乏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而传统金融机构在历史长河中,早已颠簸数年,经受了几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其知识已经十分成熟,各种技术的能力都已十分完善,达到了其巅峰状态。在这个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还远远不能跟传统金融相抗衡。

2.2.3技术较落后

互联网金融业务受技术的影响很大,落后的技术会使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能力降低,也会使用户流失,直到产品失败。此外,互联网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如:用户不好的使用方法、数据的加密技术不够完善。

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2.3.1 政策的支持

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3月5日第一次被写进了我国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这或许说明了它已经进入到了高层的视线中,然而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踏入了中国金融发展行列当中。

2.3.2 潜在的客户群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可以得知,直到2014年6月,我国的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都高达46.9%,比起2013年年底已经上升了1.1个百分点,网名规模也已经达到了6.32亿,在那个半年里,一共增加了31442万人,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庞大的网民规模奠定了互联网金融的资源基础。

2.4 威胁分析(Threats)

2.4.1 竞争的过度

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逐渐饱和的压力日益增强,很有可能会导致对风控和内部审验考核的松懈,从而导致产品及服务质量逐渐的劣势化,对整体行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2.4.2 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真正的成立,而信用评价等级的发展还未经过时间的洗礼,其指标体系也不完备,有关的服务和政策跟不上,这些都会使互联网金融的秩序不稳定。

2.4.3 具有法律风险

我国宪法中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还相对模糊,极大地提高了交易双方的责任、权利以及自己应尽的义务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地增强了双方交易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它的良性发展。

2.4.4 存在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完美的与金融业务以及互联网技术完成了对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业务的便利性,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比较严重的信息与资金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很大的威胁。

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建议

第一,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各种业务,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把握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会,并对互联网金融业务以及他们的产品创新有适当的补贴,还要建立成熟的信用体系以及稳定的服务平台,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第二,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构或者企业中建立分层监管.这样不仅可以明确知道每个监管部门的职责以及他们各自的范围,还可以通过社会上各个行业创新的规避风险手段进行一些专项的调研控制,可以使他们各个分层监管相互交流宝贵经验,也可以积极协助配合其他监管部门更好地完成监管任务。

第三,通过互联网现金技术合理控制项目风险,做好预警机制。高速有效地确立互联网金融法,以方便从法律方面来操作互联网金融,使互联网金融行业从此有法可依。

篇(7)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指依靠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移动互联网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影响,是一种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型。

1 河南省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现状及特点

目前企业界和国内外学者纷纷在互联网金融热这个浪潮中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外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要模式,即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六大主要金融模式。其呈现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1 即时性。转让、证券交易、支付等金融功能的实现更加及时、高效,只需在移动终端按下按钮。同时,对现有的移动网络有推送功能,可以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1.2 移动化。互联网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金融的发展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中体现的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选择用手机和电脑在网络上炒股或者购买金融产品。

1.3 互动与透明化。最常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手机微信、腾讯QQ、支付宝等,不仅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消费信息,同时方便双方在互联网上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移动互联网将对用户获取财务信息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和公开。

2 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用风险较大。债务会影响信用风险,主要是对债券发行人、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影响。由于发行人信用风险的成本直接关系到发行人信用风险影响的大小。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由于各种风险因素无法预期,因此大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对一些证券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者,会降低债券的信用评级,增加相应的风险溢价,这意味着降低了债券的价值。如果借款人涉及违约,那么商业银行就会承担此次交易的信用风险。银行将有两个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贷款通常针对于各地区或各个行业,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和降低信用风险方法的使用。其次,贷款最主要的风险还是来自于信用风险。由于目前的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和征信公开度不高,小额信贷贷款人可以使用网上银行业务之间信息不清楚的情况,同时向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借贷,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偿还能力,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同时,信用评价信息只能通过国家信用信息中心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这样就大大提升了成本,造成信用评估费用太高。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与收集的主要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信用评价的成本。此外,我国公共安全和刑事审判系统的记录信息还没有达到全国联网的要求,整合这些系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2.2 违法违规风险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交易对象不清楚。随着互联网的扩张,金融交易对象虚拟,交易品种范围广,交易对象跨区域,跨国界,交易对象难以确认,风险难以掌控。其次,是各种网贷公司鱼龙混杂。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放贷金额不得超过1.5倍以上的注册资本数额,而P2P网络借贷平台没有明确的政策限制。一些小的网络信贷公司不要求注册资本数额,只要在互联网上购买了网站模版,然后稍做修改就可以完成在线操作,投资成本低,并且只由数人组成的团队谈不上风险控制。

2.3 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网络安全风险是不确定的,互联网金融具有方便的特点,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互联网交易时间短,速度快和交易频率高,传统方式的风险防范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目前仍处在风险预警阶段。同时监管主体的不明确也是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的金融模式,对其设立的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不全面,在监管力度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也因此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

2.4 技术应用不够深入。目前,在中国仍存在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力并不够强大和完善,只在互联网营销渠道方面还稍有成就,目前而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对策

3.1 加快征信中心建设

我们需要降低互联网金融虚拟性带来的信贷风险,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此外,我们还将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数据收集和模型比对,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累积平台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准确地评估出企业的还款能力。

3.2 明确监管主体,加强行业管理

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必须建立良好的金融协调机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我们可以汲取美国的经验。他在既不限制产业创新的同时,又能提高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在监管系统中,网络理财产品证券化,证券交易商具体的证券,通过信息披露要求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反欺诈条款。在未来,监管金融产品和金融消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宏观经济稳定、信息披露、行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进行机构的设置,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3.3 加强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化建设

针对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多自身特有的独特之处,我国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金融法律体系,但是应该对我国初步具备的金融法律体系做到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另外,与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尚存不足,需要加强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3.4 加大技术投入,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

毕竟,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沟通和与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消费者宣传金融风险知识,告知消费者在享受新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应该对互联网金融提供商进行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

总之,互联网金融带来挑战的同时,促进了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渠道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了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应把技术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全面的融入互联网金融元素,兼顾发展与安全,全产业链协同构建,法律和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建立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和公众参与更多的监管框架,规范金融市场、互联网,打造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井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影响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

[2]高杨,罗亚南,邹新月.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研究[J].海南金融,2013(07):25-30.

[3]来继泽.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67-68.

[4]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11):112-115.

篇(8)

(1)金融机构主导的互联网金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金融服务便捷性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能较大地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参与互联网金融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商平台等形式的多元化金融产品。

(2)非金融机构主导的互联网金融。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可将非金融机构主导的互联网金融可以归纳为两类:支付型及融资型。我国支付型互联网金融主要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它通过与银行、企业和商户合作,运用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等。融资型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的平台为基础,提供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来实现资金融通的模式,我国主要包括P2P、众筹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业务交易扁平化,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实现终端金融交易的同时进行,交易流程相对简化且操作简单,减少了业务链条,客户可以随时享用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技术,能将高度分散化的企业、个人等信息进行系统集中处理,而后将相关产品信息快速反馈给客户,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自由发展。

(2)业务运行网络化,运行边际成本低,发展创新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可以在开放透明的交易平成金融交易,无需通过传统的中介、无交易成本。同时,随着交易平台规模的提升,交易平台对用户的价值会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并趋近于零。由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竞争的优势,利用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互联网金融也能快速有效地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从广义范围来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都同属于金融业,所以互联网金融也有传统金融业具有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互联网金融又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所以互联网金融面临着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特殊风险,主要为技术性风险和新行业风险。

1.技术性风险,主要是指网络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安全的互联网来开展的,互联网更新非常快,技术更新不及时,容易出现网络漏洞,一旦发生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以及网络金融诈骗等风险,会使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受到较大影响,危及资金的安全和个人信息的安全。同时,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大多数从国外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加剧了互联网金融技术层面的风险。

2.新行业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一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一旦出现法律纠纷,交易双方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比如新业务的市场准入资质、交易者的身份认证、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容易出现市场恶性竞争,引发互联网金融的经营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提示不够,因其交易都在虚拟环境进行,主要是通过密匙、数字验证等方式认证交易双方身份,除交易记录外,不留下任何签名,这易于被不法人员利用,从事非法交易。例如,多数互联网理财产品片面强调高收益、低风险,这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建议

1.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法制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还未建立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及网络金融的指引文件,所以,应当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要确保互联网金融数据不被盗取、丢失,应制定统一有效的技术标准,通过制订有效的技术方案,科学地运用互联网金融技术,确保互联网金融长期安全发展。

篇(9)

一、引言

互联网发展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互联网理财等。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梳理归纳,深入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展望,希望能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水平。

二、概述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功能和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改革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互联网金融包括了金融产品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管理体系,它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利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的支付和融通的新手段。从广义来看,金融就是货币的融通,企业、个人、政府等主体通过使用、配置、募集资金而形成的资本流动;从狭义来看,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金融融通的行为就称为互联网金融。我国互联网金融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历程相对较短,但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非常迅猛,至今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呈现多样的运行机制和业务模式。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p2p网贷。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模式,将来的发展必然是空前的。p2p网贷指第三方网络信贷企业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争,撮合成交,并且出借人能够获取利益,自担风险,网贷平台从中收取中介费用。p2p网贷有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两种运营模式,其一,线上模式是指企业采取审核借款人的信用身份认证、流水账单、视频认证等;其二,线下模式是指平台通过对借款人所在的城市进行调查审核还款能力等。我国比较成功的互联网金融当属阿里金融,阿里金融主要有订单贷款、信用贷款、聚划算专项贷款等产品。阿里金融包含了担保(商城融资担保)、保险(众安在线)、理财(余额宝)、小贷(阿里小贷)、支付(支付宝)等业务。2.众筹。2012年众筹正式上线,是指通过预购和团购的方式购买产品或者创意。众筹经营了公益、出版、设计、影视、科技等诸多领域。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截止2016年,我国众筹网共有8451个众筹项目,总共有80多万人支持,累计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3.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国内互联网理财公司达到了4500多家,正常运营的公司约3000家,2016年“陆金所”用户规模达到了2854人,每月新增用户100万人。互联网理财的规模逐渐的增加,互联网金融理财更是在余额宝出现之后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国内网民达到了约8亿人,手机网民达到了7亿人之多,相信未来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将是巨大的。4.第三方支付。据搜狐网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支付交易2012年达到2.3万亿元,增长率为133.3%;2013年达到9.6万亿元,增长率为317.3%;2014年达到22.6万亿元,增长率达到134.3%;2015年达到108.2万亿元,增长率达到379.1%;2016年315.2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413.8%。

四、展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和建议

1.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具有简便快捷、流程简单、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例如阿里金融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巨头”,取得了风控模型、风控体系、风控技术等多项成果。互联网金融将会逐渐的取代传统的金融模式,逐渐的传统将金融引向网上银行、支付宝、网购保险、网上贷款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整个金融行业将会被“重新洗牌”,传统的金融或转型或消失。2.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在互联网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立法的进程、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和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并且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分散市场风险、投资多样化、转换业务经营模式等手段,从而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五、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概述、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展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和建议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互联网发展的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12):47-57.

篇(10)

与“两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意向相同,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低门槛容易造成行业最初发展期规则混乱,监管单位不明,过去两年互联网金融风险频频爆发,甚至出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进行的非法集资。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标从去年的“促进健康发展”变为“规范发展”,还增加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的表述。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因此,其监管也应该符合金融监管的大原则。随着这几年监管部门在简政放权、转变监管职能等方面的改进,各个金融领域的监管逐渐形成了备案制、负面清单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强信息披露等监管原则。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这些监管原则同样适用。

根据2015年央行等部委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便于监管机构掌握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基本运营情况,对任何组织和个人开设网站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实行备案制,即除应按规定履行相关金融监管程序外,还应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备案手续,否则不得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在负面清单方面,同样对互联网企业从事的具体业务有一定要求。以P2P网贷为例,不能设立资金池,客户资金需由银行进行存管;P2P平台本身不能进行担保等。

上述两项监管原则解决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入门和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的问题,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强信息披露则是解决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规范发展问题。实际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强信息披露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可以说,只有让互联网金融机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实现监管部门对其的事中事后监管。因此,建立建全信息披露制度,成为互联金融机构规范、健康运营的关键。

互联网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不仅利于监管部门规范监管职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于机构自身而言,也是发挥自身职责、优化行业环境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金融机构虽然分为很多种,如有从事P2P网络借贷,有从事非公开股权融资,有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不论从事哪类业务,大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充当的是“信息中介”的身份。既然是信息中介,信息披露就是互联网机构的主要责任,甚至是首要责任。

篇(11)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果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多元化

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百花齐放,主要以三种形式并驾齐驱。其一是网络银行,通过其独立的网站与相关的电子设备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并提供服务的银行。二是网络信贷,以P2P(Peer to Peer)为例,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贷提供咨询服务,并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来完成资金的转存。其三便是第三方支付,由具备雄厚实力和信誉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行签约来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四大商业银行纷纷入驻互联网金融的领域,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淘宝联合天弘基金开发的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随着“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达到250多万,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当下规模突破4000亿,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并以其高收益低成本成为焦点。如下图所示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柜台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金融业竞争模式

金融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准入程度高,发展约束大,资金利用效率低。但是互联网金融则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资金和信息的交接,即使在业务量明显增加的基础上交易成本也相对固定。通过互联网交易的成本控制在经营收入的15%左右,而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占据到60%左右。并且办理手续方便快捷,吸引了大量的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填补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空白。微金融作为2012年左右兴起的一种金融模式,涵盖了金融领域内对贷款,投资,理财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金融行为的统称。截止2012年末,P2P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贷款余额接近100亿元,不仅为个人直接参与借贷业务提供了机会,也缓解了小微企业借贷难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使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信息的相对对称,通过互联网这个相对透明的媒介来搜集和传播信息,不仅能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双方的资信情况,而且其中的任意一方在出现违约等状况时,通过降级评级的方式来惩罚该方增加它的违约成本。资源优化配置其二就是脱媒介化,互联网金融中,交易的双方不再需要中介机构例如银行来充当媒介,通过互联网自助的完成从交流到交易的落实。在中国,35岁以下的城市青年,60%进行网上支付,并且利用网上支付的趋势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存贷款业务,不仅因其方便快捷的操作,而且极大降低了信用成本和运营成本。以阿里小贷为例,依托于双边平台的数据积累和销售体系,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如下图所示: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现有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创新成果。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将不再适用于灵活波动的网络借贷利率,并且大量互联网金融资金的流动会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也扩大了金融监管所需要监管的范围,这种漏洞下,网络平台中出现的洗钱等金融犯罪问题将更加难以监控。例如2011年银监会下发的《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这些都只能起到风险提示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抑制作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下,无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去国界化问题,在相对较低的资金跨国转移成本中,国际避税行为日益盛行,给投机者带来了机会,但是使得各国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越来越困难。如果金融监管体系还不跟上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变革趋势,那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瞬息万变将会在很短时间内给一国经济带来很大打击。

(二)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易受到侵害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鱼龙混杂,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没有明确标准。投资者通过互联网来确认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金融机构的资质,诚信等的必要信息的掌握存在失真的情况。交易者的信息保护缺少有力保障,个人信息泄露和买卖时有发生。甚至在互联网金融急速扩张的情况下,交易范围广带来的交易对象难以辨认,风险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特别是在风险防控缺位的情况下,投资者很有可能被卷入一些“名不符其实”的财务公司,贷款公司开展的变相吸收存款,非法集资活动中去。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缺乏的规范性条文将会使得只从表面收益进行的投资,权益难得以保障。

(三)互联网监控风险大

金融体系的公司面对着风险问题,而这是现行的监管体系无法覆盖完成的,因为互联网金融管理分散杂乱,暂时没有专门的监管体系来宏观调控。当下主要是央行,银监会和政府部门监管之下,但是这任意一个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管辖都没有办法确定权限实施管辖。尽管近期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多部委对互联网金融中所遇到的监管问题展开调研,但是对一套完整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的出台还未成形。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无法跟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例如监管人员的缺失,针对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来讲,培养这样一批监管人才迫不及待。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014年央行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曾公开表示,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因为金融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含义,监管范围,责任义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环境。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修改包括的证券法,保险法使得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相关业务有法可依对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新领域,例如银行的行为准则,跨国银行的边界问题等都应该纳入新一轮的立法当中。着重保护交易的安全性,针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等相应的法律制裁,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