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治理对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44-01
作为我党的一种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高校中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真正使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工作通过科学的价值理念、方法进行助人服务,工作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发现了新的视角,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高校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
(一)应对大学生自身的变化缺少创新
高校中的大学生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发展转型期带来的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影响着衙门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如果这时高校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产生与预期效果相背离的作用。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有害信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正面对巨大的阻力。
(二)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缺乏创新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受到人际交往、学习压力、贫困因素等问题的困扰,而且问题还在层出不穷的出现,这些问题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想问题,甚至可能会掺有一定的政治因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对这些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行解决。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教育方式非常死板。面对这些现状,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创新专业发展。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理论相结合
(一)与社会工作中“以人为本”原则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平等待人的思想政治理念
社会工作重在尊重当事人,将这种观念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也应该以尊重大学生为首要前提。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以居高临下的位置看待学生,学生只是扮演接受教育的角色,与社会工作结合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尊重学生,摆脱以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与社会工作中尊重人的理念结合,改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社会工作的理念是服务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充分吸收这种理念,以尊重人、平等待人为教育工作进行的前提,树立服务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服务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与大学生的个体需求相结合展开服务工作。设身处地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收到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感化,逐渐培养一种服务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三)与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思想相结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全新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高校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强调灌输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总是幻想能够替大学生解决他们思想或者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自助。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将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的思想引进来,不断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引导大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互相教育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社会工作的主要理念是以人为本采用专业的技术与方式协助社区、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达到人格健全的目的。充分借鉴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手段,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形成更高的生活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得到提高,同时也为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一、利用社会支持对罪犯心理健康积极影响的作用
社会支持,就是通过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监狱是社会一个不分割的部分,监狱通过教育改造罪犯来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监狱与社会形成互动关系十分重要。监狱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即注意罪犯的思想转变,还要注意罪犯健康心理的培养和行为的矫治。利用社会支持对罪犯进行帮教是监管改造机关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协助监狱民警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之成为安心改造,遵纪守法的公民。由于社会支持对增强罪犯生活信心、鼓励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支持对监狱服刑罪犯的帮教已成为中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
二、社会支持对罪犯心理健康影响
社会支持对罪犯心理健康影响有多种方式,以下主要谈谈亲情帮教、与社会专业团体合作进行帮教对罪犯心理健康影响。
(一)亲情帮教对罪犯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失去自由,在相对封闭的改造环境中,罪犯思乡情节加深,亲情时刻萦绕脑海,内心愧疚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心中牵挂的是家人的冷暖安康。因此,充分发挥亲属的特殊作用,积极做好探监亲属的工作,动员探监亲属做规劝工作,利用亲情感化罪犯非常必要。家人的信任和鼓励,宽容和关爱,对罪犯最大的精神支持,对罪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安心改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改造工作中,通过亲情的力量,促使罪犯由抗拒改造、消极改造转化为安心改造、踏实改造事例比比皆是。同时,对重点对象进行家访,经常向他们介绍罪犯的改造情况,帮助解决罪犯家庭遇到的具体困难,使罪犯感到监狱的关怀,心怀感恩激发改造的热情和潜力。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亲情帮教,矫治罪犯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理,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利用社会专业团体优势,推进监狱与社会的互动,实现双赢
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监狱的专业队伍相对于社会上的专业团体来说,专业水平和技术力量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开展罪犯心理矫治是提高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水平的一个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因此,监狱工作应与时俱进,改变过去封闭管理的一贯做法,推动监狱工作社会化,努力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成效。利用社会力量开展罪犯心理矫治,既是监狱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对监狱工作期待的一种回应。通过社会力量,可以促进监狱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即监狱利用社会上的心理专业人才来提高心理矫治水平,社会也以利用监狱作为实践基地、一方面监狱利用社会力量为开展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又为社会力量开辟了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的基地,建立一个双赢的交流和发展平台。
三、推动监狱心理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矫治服刑人员心理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教育改造任务,监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监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素质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因此,只有借助社会力量的人才资源才能使监狱心理矫治质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二) 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要立足本位,充分发挥监狱民警、心理咨询师主体地位作用,又要发挥亲情帮教、典型事例教育、利用社会专业团体优势。
在教育方法上既有团体辅导又有个别咨询,既有知识讲座又有互动游戏,既有音乐欣赏又有放松训练等,课堂气氛活泼生动。
(三) 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在教育内容上有认识自己、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适应环境、情绪调节、放松训练、人际关系等。使服刑人员感到新鲜,学得有兴趣。
(四)提高授课水平
授课老师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丰富,咨询师学识渊博,又有丰富的经验,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特点摸得准、分析得细、讲得透彻,使服刑人员听得明白,理解的透。
(五)增强教育针对性
针对这种委托关系,出现了公司治理这一概念。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一方面使专职的经理人的行为能够尽最大可能的符合股东利益, 另一方面则是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而对于公司社会责任,国内外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相比之下较多的人同意下面的定义: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员工以及其家庭,当地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欧盟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由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构成,外部维度包括当地社区,商业伙伴,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内部维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适应变革,管理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等。
现代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会,员工,债权人,股东,供应商,客户等等,利益相关者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成果不仅仅影响股东的利益,而且影响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不但要使得股东权益最大化,更应该以平衡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为己任,包括履行社会责任。
在实际的公司治理中,有很多企业却未能充分的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我国,现代企业并未能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所在北京的《中国商业文化蓝皮书(2010)》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比起以前年度一直在逐步改善进步中,但是整体状况和欧美国家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相对比,我国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且明显的。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水质污染事件等等都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2010年7月3日,由于福建持续的暴雨影响,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处于高水位运行,部分污水通过227地下排水排洪涵洞进入江河之中。这次的污水泄漏事件导致9100立方米废水渗出,导致大量的鱼类死亡和水质污染。在2012年7月12日,紫金矿业才对外公告,确认了污水泄漏对公司的生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后其董事长表示此次污水泄漏属于自然不可抗力,不可预测。公司表示,事情发生时,对事件的原因需要有一个判断,只有等判断明确后才能传给相关的群众,不然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再例如2012年4月8日兰州市的自来水中检测出苯超标,一系列的事件都在表明着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完美。如何针对公司治理结构来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一、独立董事的存在
独立董事是指在经理层之外,只拿固定的津贴,且其津贴与公司经营的好坏无关,与公司无相关的关联交易或者特殊关系,因此其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的董事。且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其行使董事职能可以最好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独立董事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的想法,而且其希望通过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提高自己的声誉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如果因为自己任职独立董事的企业的负面信息而导致自己的社会声誉受到影响,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随着现在公众对于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会开始更多的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所以较多的独立董事的存在,对于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极大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监事会的独立
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企业良好的内控体系的关键环节。从理论上的认识来讲,一个企业独立监事会的存在会让企业内部的一切工作活动受到监督包括经理层的活动和董事会的决议,会更加促使公司内部人员更好的努力工作,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在社会责任方面,监事会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和董事会的决议来对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产生影响。但是在我国实际公司管理中,由于企业的监事会不是独立于董事会,所以企业的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也就很难公正的执行,所以在我国监事会对履行社会责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很多公司效果较不明显。为改善这种现状,我国应该通过完善一些法律法规让监事会真正的独立出来不受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这样监事会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贡献。
三、经理层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在现代公司中,专职的经理人才是一个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执行者,经理人员需要高度掌握公司的全部信息,正确处理公司的各项事务。而作为一个专职的经理人最关注的是和自己的长期或者短期利益最相关的部分。所以对于经理层来说一般会最先处理的是对自己最有好处的部分事务然后处理其他的一些事务。由于董事会决议通过要履行公司相关的社会责任之后,最重要还是需要经理层去具体的开展相关的工作,因为经理人的客观能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必要的激励手段来加强经理层实施董事会决议通过的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观愿望,这样经理层会更加有动力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当激励手段无法促使经理人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其是否可以继续拥有外在的社会地位,豪华的办公室,和高额的薪酬,甚至是否可以继续工作等联系在一起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在现在这个人才富足的时代里,如果激励手段达不到需要的结果,可以利用约束的手段会是专职的经理人感受到威胁这样也能够促使经理层尽可能的履行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想要在现今时代可持续的存在下去的企业必须尽自己的最大能力通过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的弊端来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通过对所调查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任课教师的访谈,70%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是来自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生是从新闻及其他方式了解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有16%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了解。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2)学习效果也有许多不尽人意,老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方式方法方面确实需要创新,75%的调查对象认为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较传统、死板,在实践性方面做得有所欠缺。将近79%受访者认为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他们上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不过同时也有65%受访者认为通过授课老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解对他们认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3)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平飞表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面临学生上课纪律性不强等问题,但是学生对于国家当前战略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等方面还是基本可以掌握。”可见,虽然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自我约束等仍存在问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对学生自身思想的提升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成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和理解不足。所调查的学生中能准确掌握或按照具体文件描述的占8%,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占28%,知道的并不多的占48%,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不了解的占16%。总的来说,当前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较好的准确理解仅占36%,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了解或者知道不多的占了64%。(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不够明显。认为十分有作用的占25%,认为有作用、对自我行为有约束的占40%,认为有一些作用的占27%,认为没作用的占8%。这表明大学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学生基本能够从课程中转为实践,约束规范自我,不过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同学在接受课程教育后,并没有认识到达到课程应有的效果。(3)教师授课方式和水平以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等问题普遍存在。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课上手机使用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所有制约因素的40%、25%和20%。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这些因素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着力解决主要的问题。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改进措施
(一) 改变创新现有的课程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教学师资水平。(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中每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同,涉及的专题式教学也有差异,这就给高校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像《近代史纲要》的专题中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任课老师大多按照大纲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讲解较少。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组织现有的教学队伍进行适应性学习,提升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封闭、单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制作相关专题的精美课件、设计相关的课堂讨论专题、结合案例、就某些问题展开分组辩论等等,比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主题的课程,要求写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内容准确详实。根据调查,写论文每个教师都要求完成,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交上去就没有下文了。教师应该在每班可选取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几篇论文,在教学中进行点评分析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双方的交互性,争取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实现创新。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2008年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引发了广大民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极大关注。针对社会责任问题,人们一般倾向于道德规范的反省,却很少从理性上去追究怎样提升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我国经济转型期过分强调企业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绩效有一定关系,而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容忍和无意识,则导致了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薄弱。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与实现必须依赖于宏观治理机制的推动作用和微观治理机制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上述治理机制进行分析。
一、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
(一)复杂适应系统概述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t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是美国霍兰(John Holland)教授于1994年在圣塔菲(sFl)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时正式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4个特性和3个机制。4个特性是: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3个机制是:标识、内部机制和积木块。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即CAS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李士勇,2006)。由此可见,复杂适应系统更加强调复杂性的一个侧面――适应性。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单个主体能够与环境及其它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改变其结构和行为方式。
CAS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微观方面,CAS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简称主体。这种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表现在它能够根据行为的效果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在宏观方面,由这样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将在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
(二)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机制
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响应是由公司主体与其利益相关者(投资者、职工、消费者、供应商和债权人)构成的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同样存在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
标识机制:主体之间的聚集行为并非任意的,在聚集体形成过程中,始终有标识机制在起作用。
内部模型机制:内部模型是主体在适应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体在接受外部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中能合理调整自身内部的结构。
积木机制:基于规则的主体不可能事先准备好一个规则,使它能够适应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况。主体通过组合已检验的规则来描述新的情况,那些用于可供组合的活动规则就是积木,使用积木生成内部模型,是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普遍特征。
(三)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学习行为
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个体主动与环境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个体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些规则以所谓“染色体”的方式存放在个体内部。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选中并且被应用,这种选择既有确定性的方面(按一定的条件挑选),也有随机性的方面(按一定的概率选择)。刺激一反应模型是用来描述不同性能的适应性主体的统一方式,它说明了主体在不同时刻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在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中,要生成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学习行为,并递延遗传,需要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治理机制
按照CAS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治理的功能是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刺激信号,并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遵从意识。其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如下措施:
(一)立法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在我国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公司法》中,虽然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但如何承担、承担到何种程度却没有进一步说明。此外,我国的相关法律虽然都要求企业承担保护职工和消费者权益、控制污染排放、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社会责任,但基本上也是原则上的规定,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第一次针对上市公司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不过作为规章制度,其约束力和调整范围都比较有限,因此,在上述法律和规章的基础上,国务院应该以《企业社会责任条例》的行政法规形式,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范围、内容以及相关的报告、披露和评价等予以具体、详细的规定,便于企业和相关部门在实践中实施和执行。
(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其中社会责任国际(SAI)2001年版的SA8000标准影响较大。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建设滞后,已经给社会责任管理造成了障碍。虽然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这些认证体系对我国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国情、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国外的标准尚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在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组织专门机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工作,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政府或民间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构,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评估,定期以社会责任指数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举办“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评选等活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提供社会责任指南。
(三)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一种办法是在公司年报中载明企业社会责任业绩;另一种是定期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是采取自愿方式,在年度报告内以分散披露的方式处理社会责任信息。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一方面应该在法律法规中强制性要求企业定期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另一方面应该在披露形式上予以规范,逐步从年度报告内分散披露过渡到独立性报告形式,保证认证机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
(四)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型投资
社会责任型投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商品名称,而是指一种为投资组合设定特定价值的应用方法。它是指将融资目的和社会、环境以及伦理问题相统一的一种融资模式,即以股票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为那些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它要求企业在对其盈利能力加以“合理”关注以外,同时也关心另外两项对所有的企业生存产生影响的与日俱增的因素:环保和社会公正。社会责任型投资能使环境和社会业绩同时出色的
公司脱颖而出,约束经理层参与到社会责任治理问题中,从而改善企业在这些领域的业绩。我国的社会责任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宏观调控层面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促进各类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和各种社会责任投资工具的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治理机制
按照CAS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治理的功能是将社会责任遵从意识,利用治理、战略、结构、制度、文化、审计等积木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规则,并予以继承。其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如下措施:
(一)公司治理结构中纳入社会责任承担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要落到实处,就必须纳入到企业的治理环节中。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机制,能够在企业面临决策时,综合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得决策行为符合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原则。这样,企业的行为就是可以预期和控制的。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企业具备了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就可以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应由董事会承担,并在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如社会责任委员会等)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项。社会责任委员会应由独立董事构成,承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宁向东、吴晓亮,2006):1、评估公司的愿景和目标是否与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相一致:2、为确定公司的公共政策事项而评估公司的技术与流程;3、评估公司在环境、安全、健康方面相关的政策、计划与表现;4、评估慈善和政治捐款,提出建议;5、评估法律事项以及对法律、法规及道德守则的遵守情况;6、评估在诉讼案件中对消费者和公司员工进行的赔偿,提出建议。公司社会责任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涉及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和实现的议题开展讨论。
(二)社会责任管理中战略、组织与制度的耦合
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其2005年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被企业看作企业核心价值和战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组织内部应对负面新闻时才履行的一种临时功能(温兴琦,2005)。在我国现行的企业管理中,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尚缺乏战略、组织及制度的支撑。公司社会责任回应必须融入公司战略。社会责任政策应该由公司战略思想所引导。公司社会责任回应作为一个有组织的过程,需要在流程再造中考虑沟通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机制,并通过制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予以规范。企业应将“公司公民”的思想整合、演化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渗透到自身的持续发展过程之中,体现、分解在管理目标的制定上,并将各种潜在目标不断转化为实质性目标。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还必须设立专门部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职能,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标准的建立,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内部评估,撰写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处理其他相关事务。企业将社会责任等活动纳入经营过程之后,要自上而下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培训,使企业全体员工认识统一、行动一致,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中的增值作用
按照IIA(1999)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要求,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的目的是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增值”服务,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评价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相关的政策、计划和表现;对已识别的社会责任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找出未被风险管理系统识别和控制的潜在风险,确保剩余风险在企业承受的风险阈值范围内;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找出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方面的弱点和缺陷。最后,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机制设计、社会责任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层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引言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为分别从消极和积极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不应只从网络本身的特性角度出发,还可以追本溯源,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出发,叩问本质,对于发扬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其消极影响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2.影响
2.1 社会角色引导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一致性。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金盛华.2005.)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线形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个体的社会认可来源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校,而是扩大到网络中的各种关系,比如网络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57.3%的大学生有通过虚拟社区而和陌生人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在传统的线性模式下,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被动服从,缺乏独立见解,个性受到压抑。而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下,青少年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刘长城.2007.)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并聚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讨论中汲取不同的见解以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思考方式,而非以往单向地延续老师和父母的思维模式。
2.2 社会比较机制
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金盛华.2005.)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是引发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学业方面的比较,大学生也在爱情、外表、金钱等方面进行比较。不理性的社会比较导致大学生之间产生不良竞争,从而引发消极情绪,而理性的社会比较可使大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张帆.2010.)。社会比较过程会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评价,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离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自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同化效应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自我评价水平趋向比较目标的现象,此时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自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降低自我评价。网络带来了许多引发积极社会比较策略的信息,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业社会比较。学业社会比较理论相信,进行向上比较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成绩。当受到榜样人物的激励时,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获得类似的成功。(朱晓斌等.2011.)
2.3 社会学习机制
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不仅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接受强化的影响,即替代性强化。(金盛华.2005.)在传统媒体盛行的年代,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主流文化得以广泛宣传。而互联网信息具有极强的自由性,而自由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角度分析,互联网的信息自由让青少年可以快速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尤其是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最近两年,Facebook、微博等社交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模式。而从反面角度看,信息的自由化也带来了信息本身良莠不齐的困扰。网络中充斥着许多黄色、暴力的信息,对青少年尚在形成中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网络有关。而网络暴力游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茗.2011.)。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鲁照斌,赵红.2007.)
2.4 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的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被意识到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金盛华.2005.)如前文所述,网络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而言,这个虚拟世界也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亚社会。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的区别即在于其虚拟性,如游戏世界中的夫妻关系,论坛中的上下级关系等等。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一致时,青少年的行为得到强化,其社会化受到良性刺激,而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不一致时,青少年就会面临冲突感。社交网站的流行,开始引导网络实名制的适用,使得网络亚社会开始与现实社会相融合,青少年既可以享受网络的方便与快捷,也无需创造虚拟自我。Sameer Hinduja对Myspace的用户进行了统计,仅有8.8%暴露了全名,57%上传了照片,27.8%列出了学校,仅有3%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2008.)。证明目前的青少年仍把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明确区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也许需要找到更多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长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57-58.
3.鲁照斌,赵红.小学中高年级同辈群体调查报告[J].课题博览,2007(10):39-40.
4.任茗.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发与防治[J].四川警察学院院报,2011,23(2):54-61.
5.张帆.浅谈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157-158.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普遍一直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一方面是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另一方面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片面强调“就业率”指标,往往忽视了对就业质量的诉求,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毕业生权益的侵害。就业质量是高职教育的“以生为本”理念的最直接体现,它的优劣影响到高职院校以后的就业率。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就业质量是比就业率更为重要的指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映射出高职院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在当前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评价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其评价标准就在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是为社会所认可。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程度最终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只有把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追求和提高就业质量,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今社会与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社会能力方面的要求很高,评价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新需求,2012年7月,笔者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采取开放式问卷和专家会议的形式对温州100多家大中小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数据中,“企业最看中学生的能力”依序为:沟通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86%)、人际交往能力(84%)、实践能力(81%)、解决问题能力(77%)、执行力(73%)、团队合作能力(68%)、持续学习能力(65%)、适应能力(57%)、创新能力(45% )。不难看出,当前用人单位看重的不再是用分数测出来的学业成绩,而是沟通、合作、执行力等社会能力。当前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缺失通常表现为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较差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概括而言,就是社会关系的内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养成教育。培养有较强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应成为高职院校当下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重要的研究热点。
二、社会能力及就业质量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界定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能力界定的成果,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是指在一定职业环境内,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工作目标和自我良好发展的行为方式。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含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分为八项,其中,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三项,这三项能力是高职学生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
(二)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就业质量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国外与此相近的概念是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工作的含义,即体面工作是在自由平等、安全和尊严条件下的生产性工作,其中,权利被保护、足够的报酬和社会保险被提供。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具体来说,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同样,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这些概念都比较丰富,同时对就业质量应考察的维度进行了定义,但是没有开发出具体的指标体系供实际操作。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调查分析,本文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指反映其就业结果的优劣并满足其择业标准的综合性考核指标。
三、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被试情况
本研究是以某高职院校2015届的截止到2015年3月1日已经确定工作意向的毕业生为样本对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78份,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过程
测试以班级为单位,笔者和经过培训的学生发给被试问卷,要求被试者如实回答。问卷收回后,先进行整理,然后采用 SPSS17.0 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此外,还根据问卷结果运用个别访谈法对有关问题再深入了解。
(二)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1、男女生社会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对男女生的社会能力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的社会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对社会能力进行自评中,男女生分数差别不大。在解决问题的能力(男3.99,女3.86)男生自评分数高于女生,而在团队协作能力(男4.09,女4.12)女生得分稍高于男生,这与女性沟通能力强,更乐于合作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男生的社会能力得分是4.02,而女生为3.97,可见总体差异不大。
2、男女生就业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男女生的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以及总的就业质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客观就业质量存在差异,而主观就业质量即就业满意度却并无明显差异。对客观就业质量的分指标继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就业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的差异。
问卷调查中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交流,发现女生对比男生,对工资的要求没有那么强烈,不少女生认为今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男方,而自己则是辅助作用,更多的应该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将男性的角色定位为“主外的”,认为男性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投入到有酬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将女性的角色定义为“主内的”,认为女性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费在家庭里,照顾孩子和家庭事物。尤其像中国这样传统文化比较深远的国家,女性更多是处在卑劣的地位,且充当着相夫教子的角色,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阳还是比阴优越一些,毕业生工资水平的差异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虽然,男女的社会关系己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然而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以一定的方式实践着。
(三)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1、高职毕业生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分别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以及总的就业质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对社会能力以及各维度分别与就业质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能力越强其就业质量越高;社会能力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对就业质量的解释性最强,在现实招聘中,虽然企业的招聘广告中更多出现团队协作能力,但实际上最关注的仍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企业真正有用的人才。
2、男女生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针对男女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男女生的社会能力和就业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的社会能力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总的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482、0.573,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单独对女生群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社会能力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以及总的就业质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微弱,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对于高职女毕业生而言,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并不明确,即影响女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四、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提高其就业质量
(一)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引进课程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与人合作”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相关课程的实施。目前,高职院校承担培养社会能力的课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课程主要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价值观的准确采纳、培养学生对规范和社会关系的正确把握等。一类是人文素质课程,这类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自身修养。但是,这两类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实际效用不是很大,因为两类课程不管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方法都没有针对性。西方国家的大学开设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分为社会技能课程、自我管理课程、情绪情感课程。可以学习借鉴,在融合现有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理论与实践》(包括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实践活动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等教材并付诸实施。另外,可以参考西方国家高校的做法,引进或培养专职的高职院校社会工作者,发现和解决学生中的社会能力问题。
(二)开展团体活动培养社会能力
高职院校的各级团学组织在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参加团学组织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活动,在此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但是这些活动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被动地实施,学生只是被动地执行上级的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提出想法和实施方案;二是惠及面不广,真正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的只是少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可以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做法,即指“通过针对性的团体经验,帮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从而有效地处理个人与团体和社区的关系”,操作方法有团体讨论、团体游戏和情景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方法开展一些人人都能主动参与、人人都能受益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会相互尊重,增进彼此信任,激发团队创新,体验社会规范,而这些恰恰是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所应包含的。
(三)加强对校外实践活动的指导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校外实践活动很多,如寒暑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社会兼职等。寒暑假社会实践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团委组织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学生干部,实践的内容主要是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的表达。企业实习是由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组织的,主要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社会兼职是学生自发的、以社会人身份进行的活动。以上三类校外实践活动虽然都没有以培养社会能力为目的,但这些活动的实施都需要高职学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活动都是促进和提高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是缺乏系统性和有效的指导,所以可以考虑在这些活动中增加培养社会能力的目的和相应的任务,并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尧昆等.论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1995(8)
[2]秦启文.试论社会技能的价值与结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3]庄明科等.社会能力量表的修订与初步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21-02
引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展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最新一代的“傍傍族”已悄然诞生了。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傍款、傍权、傍关系)。为什么会“傍”?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已经逐步呈现出“关系多了好走路”的倾向。而这样的“文化暗示”为什么会出现并被认可?这是未来中国社会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傍傍族”的内涵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肖鹰教授:世界上有许多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国家,国民只要傍着国家就能够生活得很安逸。但是,为什么这些国家仍旧能够保持巨大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那是因为人们有一种独立自主的个体精神的支持。然而,我们当前虽然个人主义泛滥,但许多人却并没有树立起真正独立的精神。所以“傍傍族”日渐增多,其结果只会让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失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1]。
“傍傍族”是指人们渴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人的行为逻辑方面进行分析,“傍”是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传统的“关系主义”运作方式在当代的延续 [2]。
二、“傍傍族”出现的缘由
在当今新词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傍傍族”能够迅速成为焦点,自有其深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背景。或者说,民调显示的“靠自己的能力难以实现梦想”、“投机心理盛行”等,既是“傍”的原因,也是在转型社会中公众渴望寻求快速致富渠道的社会环境和浮躁的社会心态的写照 [3]。
1.社会流动机制的缺陷。在社会上升空间日益狭隘,上升渠道越来越狭小,个体改变命运越来越困难的现实下,除了成为“傍傍族”,就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了。从社会流动机制看,当社会越缺乏公平、通畅和正式流动渠道时,就会迫使有些人不由自主地选择“旁门左道”来谋求社会地位的升迁,“傍”就是一种选择[3]。然而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中,优胜劣汰是自然的规律,这不仅能使下级阶层的优秀分子实现阶层流动,上层阶级更新血液,也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说现代社会的分层结构应该是一种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能够公平、通畅的自由流动,而不应是一种封闭的结构。这种缺陷的社会流动机制,公众已不能接受。因为现在法制已深入人心,自由与平等已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要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们安于现状是不可能的,但公众却无法改变社会流通机制,所以,为了生存,为了未来,就只能选择“傍”来改变命运或实现梦想。
2.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等。在中国当今社会中,逐渐出现了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被权力阶层垄断与世袭,贫困阶层子弟只能在非正规的事业单位工作,甚至很难寻找正常的工作机会。而且,随着垄断与不公平竞争的加剧,关系网络进一步强化,贫困阶层子弟想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更加渺茫[4]。目前,“蚁族”群体的队伍不断壮大,中产阶级的中间人群普遍蜗居,这些都映射出优势群体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的现象同时反映了强者占据优势、弱者更加边缘化的“马太效应’的局面。而“傍傍族”正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产生的,公民发展机会不均等,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等的趋势正在扩张[5]。
三、减少“傍傍族”社会现象的对策思考
众所周知“傍傍族”可能导致社会流通渠道变得畸形、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社会人脉关系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留给我们反思的问题是如何给更多的公众不进行“傍”的理由。
1.约束和规范社会公共权力。为了防止权力的异化,核心在于健全约束制度,实施有效监督,从制度层面上对权力与利益做出合理·安排,使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相分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腐败的目的。公职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能让私人利益破坏公共政策和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客观性,否则必然会滥用公共权力,使其沦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侵害大众与国家利益。就此而言,利益冲突是腐败的潜在之源。这种制度建设,其宗旨在于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避免私人利益对公务公正性的干扰,进而减少公职人员的机会和空间[6]。
2.边缘人群的救助安抚与利益补偿。社会公平与否,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承担的改革成本与财富分配上。对于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弱势阶层、利益受损群体——“傍傍族”,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其扶持或补偿。核心是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7],形成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一个由政府和社会民间组织共同编织的可靠的社会安全网,让弱势群体也能充分享有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结语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能提供给年轻人以通过劳动等改变命运的机会,有畅通的上升渠道,保障个人可以通过劳动或奋斗完成社会阶层的流动,而“傍傍族”们的崛起,恰恰反衬出草根们靠劳动靠自己奋斗实现梦想的艰难。正是公民发展机会严重不均等的制度缺陷,导致了“傍傍族”兴起以及“傍”文化的盛行。在许多人那里,对于功利目标的追求已全然失去了道德准则和伦理精神的必要约束和引导。“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则已成为不值一晒的陈年陋规,能否达到目的的衡量手段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下,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既然如此,只要“傍”能够帮助实现目的,只要“傍”能够帮助获得宽裕的生活,梦寐以求的地位,“傍”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姚文颖.傍款傍权 56.9%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傍傍族”[N].中国青年报,2010-07.
[2] 王小章.“傍傍族”流行折射三大社会病灶[N].人民论坛杂志,2011-01-25.
[3] 刘凤羽.如何让“傍傍族”由藤变树[N].重庆商报,2010-12-08.
[4] 朱四倍.指责“傍傍族”不如反思草根梦想何以寄托?[N].燕赵都报,2010-12-08.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2-01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目前,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较多。它严重影响了母儿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及社会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学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婚姻生活领域。但关于护理干预与产妇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我站在此方面做一初步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产妇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现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一2009年9月收集我站住院产妇67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40例。入选产妇均意识清醒,各项指标正常,无严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障碍)或阳性家族史;产前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心脏病或其他内科并发症;亦无产科并发症。经产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态、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态及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干预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由护士用口头宣教的方法进行孕产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一般心理护理。除此之外,干预组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有:
①入院时,由护士向孕产妇介绍住院环境、病房设施及主管医生、接生助产士。带领其参观产房,熟悉分娩环境,并讲授分娩知识――分娩三要素,正常的分娩经过,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及怎样在产程过程中,配合医生,减轻疼痛,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②产程中让丈夫提供陪伴分娩。适当应用镇痛方法,医护人员充分应用人际交流技巧,给予产妇更多的体贴和关爱;③对孕产妇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所处产程、孕产妇的呼吸特点,指导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呼吸幅度和节律,使孕妇学会运用深呼吸缓解疼痛,学会在第二产程运用屏气法和呼气法协助胎儿娩出。(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①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体验等3个分量表,该量表的中文版的3个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Alpha)分别是0.76、0.81、0.81。除整体生活满意度采用7分量表(统计时换算为9分量表的分数)评定外,各量表的项目都采用9分量表评定。以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得量。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分、客观社会支持分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越高提示受试者的社会支持越好。干预孕产妇入院的第2天自行填写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出院的前l 天再次填写两量表。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2结果
我站针对孕产妇的生理特殊性,在查阅文献并结合护理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出―套适合孕产妇的干预方法。结果可见,干预之后孕产妇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母婴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采取了随机分组,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偏倚,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3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主观幸福感,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主观幸福感?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 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它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况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评价者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标准心理学家认为,有幸福感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妊娠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导致情绪改变。可能影响到孕产妇的幸福感,从而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个重要影响因素。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抑制负性情感,最终增加主观幸福感。所以,增加社会支持、提高主观幸福感能够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站作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长期服务于孕产妇及妇女群体。近年来,切实感觉到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及对分娩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需要今后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
[2]初蓝,王艳英,由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黑龙江医药,2007,20(5):53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