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 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 uniform 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 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Uniform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由于金融杠杆的作用,能使一定数量的票面资产成为涉及许多倍的票面资产的衍生合同的基础,一旦发生投资(机)失误,包括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就会因数倍于其总资产的损失而突然倒闭,如近年来著名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和美国奥兰治县政府破产案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金融交易方式、规则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范围内金融资产流动的规模巨大、速度极快,某些重大投机行为会导致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金融危机的突然发生,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些都是导致金融危机突发性的原因。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国家间、地区间金融联系的不断增强,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数量、规模及其复杂性以一种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迅速发展,在包括衍生合同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上出现某些错位或脱节,往往就会引发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如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大型避险基金公司)突然出现严重亏损,从1998年6月起在3个月内资产总值剧减90%,濒临破产。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及俄罗斯政府推迟尝付外债引起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很快又在欧洲引起了的连锁反应,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瑞士联合银行因购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5%的股权也出现了严重亏损,该行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这个事例典型地表现了当代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中的连带性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发生的上述新变化将影响到当代经济危机的模式,使其发生变化。虽然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由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积累和演化而来,但由于金融扩张又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产业危机,使产业结构性矛盾在金融扩张中得到虚假的解决。因而在金融扩张的条件下,金融状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整体状况。只要货币市场运行正常,金融泡沫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产业危机就不易发生,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金融动荡,货币经济的紊乱就会严重地影响实物经济,进而波及经济全局。这种金融、货币危机对于实物经济的反作用和负面影响,也已经被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迅速发展全面的经济危机的事实所证明。
从初步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对于实物经济造成损害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公众消费预期,有效需求约束进一步加强。在金融扩张的时代,公众广泛参与各种金融及投资活动,甚至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现象。因此,大量的私人资产是以股票形式存在的,如美国个人净财富的38%是以股票的形式掌握在个人手里的。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股票大幅缩水,势必引起公众普遍的资产损失,进而打击公众的消费预期。
第二,企业筹资、融资活动减慢,扩大再生产受阻。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必然遇到困难。英国在1987年发生的严重的股市风潮后的一年里,通过发行新债券筹集到的款项比上一年减少25%。70年代经济危机时,英国企业的并购价值在三年中连续从13亿英镑递减至2.91亿英镑。
第三,企业利润率下降。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有资金的实际使用费用一般会上升,银行规避风险致使企业要缴付较高的贷款利息。
第四,政府的财政税收受到影响。一方面是政府出售国有企业的计划遇到困难,如俄罗斯在数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不得不修改原来奉为基本国策的大规模私有化计划。另一方面,投资与金融活动的减少又使政府有关的税收相应减少。
目前已经发生和正在发展金融危机,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新形式的经济危机。它初步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金融扩张不断加剧的条件下,金融危机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突发性和连带性特点,某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极易波及相关国家的货币、金融市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在国家和地区间的传染、蔓延,并迅速达到某一国家乃至国际组织、国家联盟都无法控制的地步。
1997年首先发生于东南亚进而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是一场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危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场危机是历史上首次率先发生于“”地带,进而波及“中心”地区的经济危机。自殖民时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是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带——西欧、北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首先发生,然后再波及到殖民地或作为“”的发展中国家。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直沿袭着这一模式。而这个沿袭已久的模式已被这场新的危机所打破。1997年和1998年,西方7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和德国相继发生经济衰退,以及在全球徘徊的金融风潮似乎在证明: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在“”的阻滞将破坏资本的整体国际循环的可能性。
西方资本集团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意识到了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危机,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国际知名的金融资本家乔治·索罗斯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很可能过不了目前的这一关。边缘国家的经济还没有起色,不经过一番痛苦很难改观。”“在整个亚洲,反美、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外的情绪已经在酝酿,连日本都包括在内。”“直到最近,边缘所发生的问题是有利于中心的。但亚洲危机的正面效应已经开始消退,负面开始出现。……一旦股价反转,财富效应就会把市场的退却转变成经济的退却。这将进一步造成对进口货品的抗拒,并因而再进一步造成边缘国家的怨怼。”“除非我们认清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有缺陷的,并且及时行动来匡正这些缺陷,否则一定会为其缺陷付出代价,不是这次,就是下次。我现在就可以说出危机的最后阶段,它一定就是政治危机。本土性的政治运动将发生于各国境内,这些运动将设法驱逐跨国公司,并收回‘国家’的财富。有些类似造反的运动也许会成功,这些成功会动摇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产生自动的下坠过程。这种情形这一次不发生,就是下一次。”(1998)
3、后殖民主义初露端倪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停滞还将产生政治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体系。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之后,对于西方来说,世界按照两个维度,分为四个方面: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在剧变、“冷战”结束后,传统的“东方”已不复存在。因此,面对新世纪,世界对于西方来说,主要是南方与北方,或者说世界更明确地分为:“中心”与“”,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的中心地带和以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地带,“中心”与“”构成了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版权所有
这种格局的界限,在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韩国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新成员国沦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济国之后,变得更加清晰了。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本国际循环的链条逐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
但是,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跌入“发展的陷阱”的现实,对于西方来说也构成了严峻的,甚至是致命的挑战。因为,“发展的陷阱”虽然出现在第三世界,但同样意味着资本国际循环的阻滞甚至中断。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命线”就在于维系资本国际循环的畅通。为此,西方在“冷战”结束后,将战略的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并提出了新的战略蓝图——“国际新秩序”。现在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的两个战略要点已经清晰可辨——垫高与削平。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23-01
进入20世纪之前,各国的会计准则都没有形成政策性文件性的正式规则。20世纪之初,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和业务复杂化,会计行业感到了会计规范化的必要性,人们开始产生使用统一会计规范的需求。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发表《统一会计》,这是现代会计第一份权威性的指南,拉开了人类通过会计政策性规范对会计行为进行管制的序幕。
1 美国经济危机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股票大跌,一月之内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化为乌有,工厂倒闭、农产品滞销、流通手段被冻结,到处一片残骸。
全球经济专家从各个角度分析这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最后,无序的会计规章被认定为市场崩溃的罪魁祸首。纽约证交所最先提出,要求在经济危机过后尽快恢复证券市场的公允性,并及时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于是美国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这一机构的成立,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尽快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
2 亚洲金融危机
上世纪末,亚洲发生席卷大部分国家的金融风暴。这次经济危机最初引发于东南亚: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这一宣布随机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随后,马来西亚放弃了对林吉特保卫的努力,就连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贬值对饿冲击。当年年底,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点,也引发了全国金融风暴。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迅速演变为全亚洲的经济危机。
同上世纪30年代引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一样,亚洲金融风暴刚刚袭来,会计界便总结危机中凸显出来的会计准则的缺陷并作出相应反应: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和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本土区域内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倒是被隐瞒的信息无法及时公开、披露不明确的信息被报表使用者误解作出错误的判断,这些都严重降低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也使得财务报告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二是审计准则不规范审计质量较差,导致不合规报表频繁出现而且常人无法判断其真假对错。同时,也提出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预警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透明度的意见。
3 透过全球经济危机理性分析会计规范发展方向
3.1 理性分析会计准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投资机构、债权人等的判断和决策往往取决于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但是政府、投资机构、债权人的这些判断和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可见严格的会计准则和公允的会计信息与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准则不会直接导致经济危机,但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逐步去完善会计准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事实上,理论界无法编制全无偏完全公允的会计准则,但是理性分析会计准则与经济危机、会计准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规范意识和预警意识,是完全可以延缓危机避免损失的。
3.2 透过经济危机及时总结会计准则的缺陷
每一个时代制定的会计准则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符合当时的经济现状,而经济危机过后,人们会从危机残局中重新认识现有会计准则的缺陷和局限。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历史成本的缺陷,于是提出公允价值概念,认为公允价值能更真实更迅速地反映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而在新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又暴露无疑,金融机构的损益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预期;在经济形势不尽如人意时,核算主体的资产价值往往会被低估,报表会显示亏损。可见,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受经济环境影响过大,这便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使他们或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这也意味着公允价值属性反映出来的价值也只是相对公允。
3.3 提高认识,严格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客观反映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但是在经济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很可能要屈从于政治需要而偏离实际制定准则。所以需要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相对严格的会计框架,并作为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依据,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更有助于维护公众利益。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在货币信用制度下,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的脱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不管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只要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学已经对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金融危机是人类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周期性调节机制,是缓和或化解全球经济基本矛盾的重要渠道。在当今产品过剩和买方市场的格局下,全球经济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度扩张与全球消费有限增长之间的基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即限制供给的过度增长。在供求矛盾积累过程中,要么通过并购来约束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并淘汰部分以落后工艺技术所支撑的生产能力,以缓解矛盾;要么通过金融危机来强行消灭部分生产能力,并大规模集中淘汰过时陈旧的技术,为下一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显然,前者只能治表、但社会成本很小,后者调整力度很大、社会成本高昂。可见,金融危机是强制性地缓解经济矛盾的一种方式。
正因如此,尽管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具有了广泛而严重的全球影响,是在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经济矛盾向其他国家转嫁和扩展的结果,但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却是站不住脚的。全球化只是使金融危机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然不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社会总资源的配置必然要通过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跨越国家的界限,市场经济日益具有国际性,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跨国投资不断增加,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加速了商品、资金、信息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传播与扩散的速度,密切了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提高了全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我国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受益者。
不仅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排斥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也是没有出路的。排斥对外开放,可以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同时也必然阻碍发展,陷入落后与贫穷。只有完善对外开放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管理全球化经济的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只有在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中,协同行动,避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持多边贸易规则的正常运行,才能尽快恢复国际贸易的活力,避免包括出口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深度下滑,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二、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出口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我国出口由人世后2002~2007年年均增长27.5%下降到一位数的增长甚至零增长,而目前为出口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已经超过1亿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大量撤离、关闭,内地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失业压力不断上升。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这并未包括城镇未登记失业的情况,更没有反映农民失业情况。前不久,由农业部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根据农民工输出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的情况看,全国外出打工的1.3亿农民工中,返乡率38.5%,60.4%是正常的春节探亲,39.6%失业回乡,失业比例15.3%,有2000多万人。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一般而言,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肯定率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经济增长率提高可以降低失业率,但“奥肯定率悖论”也比比皆是,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样的投资对就业的需求就不一样,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对劳动力需求越大。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增长拉动的,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就小。伴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产生挤出就业的效果,如果挤出就业大于新增就业,不仅不会增加就业,反而会在经济增长中伴随失业率上升。另外,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加反映为增长,但在经济危机、企业库存超出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出口增加往往是企业消化库存、库存下降的过程,企业不会马上增加雇员。
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
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
从长期看,一方面,中国每年还有约600~700万的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形成庞大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这一过程至少还要持续十到十五年,即务农劳动力仅需1.8亿左右,上亿农民需要转移出来。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没有结束之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就不会改变,人为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就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技术进步,又会不断挤出就业。在我国大部分产业还没有形成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适当集中的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就构成我国的长期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三、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出现下滑。据IMF1月28日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仅能增长0.5%。发达国家下降2%,其中,美国下降1.6%,德国下降2.5%,日本下降2.6%,法国下降1.9%,英国下降3.1%。唯一增长的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降为3.3%。全球将会出现5100万人失业。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经济衰退,全球失业上升,海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我国的出口增速迅速回落。在我国出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5%的情况下,出口增速下滑使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国内经济困难。为了弥补外需下滑,扩大内需是不可或缺的选择。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扩大居民有效需求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4%、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预期普遍不乐观,2008年人民币存款增幅快速上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63万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4倍。而居民储蓄存款快速上升蕴含着潜在消费转冷的压力。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4年增长13.3%,2005年12.9%,2006年13.7%,2007年16.8%),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已经增长21.6%,明显高于出口的增长。尽管仍然存在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余地,未来也仍然有一定空间,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外依存度高是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海外需求萎缩,扩大出口难度增加,积极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即便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四、保增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利用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是见效最快的政府干预手段,可以避免由于海外市场变化导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
在中央政府出台两年内增加投资4万亿元的政策后,地方政府立即响应,提出增加总额达1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动员资金、主导投资的能力。一时间,政府投资、政府选项目,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在政府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极容易导致对市场力量排斥和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放慢,造成旧体制复归。
政府投资充其量只是诱致性投资,其根本作用在于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不是要替代民间投资,更不能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还应该实行减税的政策。减税,同样可以产生刺激投资、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而且不至于产生对民间需求的挤出效应。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旧体制复归。在扩大财政投资过程中应该积极谋求改革。如提高财政投资透明度,加强财政预算披露,强化财政投资监管;在财政投资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分配体制,在增加财政投资中谋求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把保增长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
五、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
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条件下的急迫选择,也是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扩大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需求扩张中,一些本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又有了市场需求,过剩的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副食品等又有了销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创新的压力减弱,市场出清过程被延长,使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长中,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救助、产业救助措施,可以维持企业利润水平,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生存危机解除,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技术创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动力减弱,这又容易导致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增长和扩张方式,忽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进程放慢。反过来,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批企业必然要退出生产,这又会使社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保增长,不是维持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生产方式的生存,也不是通过简单维持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模式换取经济增长。必须把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把保增长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果断压缩高污染、高消耗和严重的资源依赖性产能。
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在货币信用制度下,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的脱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不管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只要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学已经对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金融危机是人类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周期性调节机制,是缓和或化解全球经济基本矛盾的重要渠道。在当今产品过剩和买方市场的格局下,全球经济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度扩张与全球消费有限增长之间的基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即限制供给的过度增长。在供求矛盾积累过程中,要么通过并购来约束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并淘汰部分以落后工艺技术所支撑的生产能力,以缓解矛盾;要么通过金融危机来强行消灭部分生产能力,并大规模集中淘汰过时陈旧的技术,为下一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显然,前者只能治表、但社会成本很小,后者调整力度很大、社会成本高昂。可见,金融危机是强制性地缓解经济矛盾的一种方式。
正因如此,尽管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具有了广泛而严重的全球影响,是在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经济矛盾向其他国家转嫁和扩展的结果,但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却是站不住脚的。全球化只是使金融危机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然不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社会总资源的配置必然要通过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跨越国家的界限,市场经济日益具有国际性,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跨国投资不断增加,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加速了商品、资金、信息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传播与扩散的速度,密切了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提高了全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我国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受益者。
不仅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排斥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也是没有出路的。排斥对外开放,可以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同时也必然阻碍发展,陷入落后与贫穷。只有完善对外开放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管理全球化经济的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只有在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中,协同行动,避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持多边贸易规则的正常运行,才能尽快恢复国际贸易的活力,避免包括出口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深度下滑,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二、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出口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我国出口由人世后2002~2007年年均增长27.5%下降到一位数的增长甚至零增长,而目前为出口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已经超过1亿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大量撤离、关闭,内地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失业压力不断上升。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这并未包括城镇未登记失业的情况,更没有反映农民失业情况。前不久,由农业部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根据农民工输出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的情况看,全国外出打工的1.3亿农民工中,返乡率38.5%,60.4%是正常的春节探亲,39.6%失业回乡,失业比例15.3%,有2000多万人。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一般而言,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奥肯定率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经济增长率提高可以降低失业率,但“奥肯定率悖论”也比比皆是,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样的投资对就业的需求就不一样,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对劳动力需求越大。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增长拉动的,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就小。伴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产生挤出就业的效果,如果挤出就业大于新增就业,不仅不会增加就业,反而会在经济增长中伴随失业率上升。另外,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加反映为增长,但在经济危机、企业库存超出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出口增加往往是企业消化库存、库存下降的过程,企业不会马上增加雇员。
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
从长期看,一方面,中国每年还有约600~700万的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形成庞大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这一过程至少还要持续十到十五年,即务农劳动力仅需1.8亿左右,上亿农民需要转移出来。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没有结束之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就不会改变,人为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就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技术进步,又会不断挤出就业。在我国大部分产业还没有形成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适当集中的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就构成我国的长期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三、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出现下滑。据IMF1月28日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仅能增长0.5%。发达国家下降2%,其中,美国下降1.6%,德国下降2.5%,日本下降2.6%,法国下降1.9%,英国下降3.1%。唯一增长的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降为3.3%。全球将会出现5100万人失业。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经济衰退,全球失业上升,海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我国的出口增速迅速回落。在我国出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5%的情况下,出口增速下滑使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国内经济困难。为了弥补外需下滑,扩大内需是不可或缺的选择。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扩大居民有效需求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4%、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预期普遍不乐观,2008年人民币存款增幅快速上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63万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4倍。而居民储蓄存款快速上升蕴含着潜在消费转冷的压力。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4年增长13.3%,2005年12.9%,2006年13.7%,2007年16.8%),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已经增长21.6%,明显高于出口的增长。尽管仍然存在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余地,未来也仍然有一定空间,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外依存度高是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海外需求萎缩,扩大出口难度增加,积极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即便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四、保增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利用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是见效最快的政府干预手段,可以避免由于海外市场变化导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
在中央政府出台两年内增加投资4万亿元的政策后,地方政府立即响应,提出增加总额达1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动员资金、主导投资的能力。一时间,政府投资、政府选项目,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在政府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极容易导致对市场力量排斥和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放慢,造成旧体制复归。
政府投资充其量只是诱致性投资,其根本作用在于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不是要替代民间投资,更不能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还应该实行减税的政策。减税,同样可以产生刺激投资、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而且不至于产生对民间需求的挤出效应。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旧体制复归。在扩大财政投资过程中应该积极谋求改革。如提高财政投资透明度,加强财政预算披露,强化财政投资监管;在财政投资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分配体制,在增加财政投资中谋求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把保增长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
五、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条件下的急迫选择,也是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扩大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需求扩张中,一些本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又有了市场需求,过剩的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副食品等又有了销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创新的压力减弱,市场出清过程被延长,使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长中,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救助、产业救助措施,可以维持企业利润水平,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生存危机解除,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技术创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动力减弱,这又容易导致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增长和扩张方式,忽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进程放慢。反过来,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批企业必然要退出生产,这又会使社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目前,我国许多业内人士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安全混为一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前些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对金融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金融危机,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和区别也逐渐显现出来。以及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中,金融安全问题的不断衍生,金融企业应当对这些变化进行动态适应。
1、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
1.1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因素的影响下,金融风险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金融风险是指金融结果会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金融风险通常指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既有可能会有收益,也可能会有损失。金融风险的存在是金融机构中经济运行的常态状况。金融风险具有可避免性,避免金融风险信息的掌握很重要,信息掌握的越全面,及时,避免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金融风险还具有可测定性,在进行金融行动时,先进行预测,估值。在金融风险中,一方面损失了,可以从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前提是要有全面的准备。金融风险还可进行转嫁和分散,可转嫁给众人,他人,也可将其在时间、空间方面分散,慢慢消化,或者在其他机构消化。我国在金融风险处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如人们对风险的意识不够,人们认为金融机构有政府支撑,不会破产,且不注意自主掌握和分析信息来避免风险。又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地金融机构的实力差距过大,使其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不一致等。
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不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发生混乱和动荡。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则具有现实性,指已经发生。金融危机由金融风险转化而来,且金融危机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是政府对风险进行保障,有了政府的出面,金融风险一般不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二是金融机构的信用度,信用度高,风险也不会转化。三是在风险有扩散的趋势前,立刻进行制止,控制范围。四是对风险的的承受和消除的能力,承受能力强,有条件进行消除,也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1.2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安全,但金融不安全并不仅由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一般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因为此国家在金融领域发生了混乱和动荡,并对该国的金融机构产生严重的影响。
金融安全是指一种动态的安全,尤其在金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下,金融危机也迅速扩散,对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金融领域的动荡。进而金融安全问题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作为一个应对其负面影响的重要战略提出。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因为经济的运行态势也在持续不断的变化着,而金融安全的状态则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一个国家经济的独立是金融安全状态存在的基础,只有经济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不会被其他国家牵制,金融安全的隐患才能消除,才能对金融安全进行维护。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被加大,国际金融中也相应的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使得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安全。因为各国国情的差异,金融安全问题也程度不同,并且各国对金融安全的维护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也不相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当发生金融危机时,政府及金融机构都通过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来控制局势,进而摆脱金融危机。行政资源一般是社会力量以及国际的支持等,经济资源则更为重要,而这些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位置也影响着此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实力。就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在国际金融占有主导地位,维护金融安全的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即使金融安全出现了问题,这些发达国家也会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进行制止,继而维持其稳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劣势,它们无力改变国际金融市场,且国内的金融体系也不够完善,还会受到发达国家对金融资本的控制。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安全问题就会危及其金融体系和制度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
2、金融问题上的的防范与策略
2.1适当的金融创新
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的金融形势也日益复杂起来,因此,国家的应对策略很重要。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具有两面性,多样性的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分散金融风险,中国应当进行适当的金融创新,健全和丰富我国的金融体系,增强其对金融冲击的抵抗能力,在面对动荡时,使企业,金融机构能分散风险,使中国经济在面对危机和波动时能富有弹性和韧性。当然,在进行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时,应注意联系现实风险收益适当创新,过度创新会使风险过度积累,导致金融风险的增长。
2.2人才的培养和各国的联手合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提高自身在处理金融风险方面的能力是必须的,因此,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提高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避免所有由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危机不但会在一个国家发生,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造成更多国家陷入其中。发达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会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牵连,因此各国联系在一起共同应对和解决金融危机是维护各国经济共同利益的必要方法。所以,应当对那些在国际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加强其国际责任,同时,也应让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挥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进而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维护了各国家的经济稳定。
总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更加复杂,应弄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加以深刻研究和运用。且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解决的过程,应意识到金融风险的避免,金融危机的防范制止以及金融安全的加强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socio-economic system that i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especially its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break out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And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the capitalist system,inancial capital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11-05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至今,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正面临自二十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二、当前对金融危机成因的探讨
此次危机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由美国虚拟经济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理论界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美国信贷市场上宽松的信贷条件
2001年以后,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繁荣,贷款机构预期未来市场持续走高,加大贷款力度,盲目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在市场繁荣时期,次级贷款也有很高的回报率,在满足优级及次优级抵押贷款后,贷款机构积极发放次级贷款。为了将次级抵押贷款出售给低收入者,贷款机构尽可能地降低进入门坎,不断创新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条件。实质上是贷款机构放松了风险监管,为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随着后来利率的不断攀升,低收入阶层无法承受还款压力,从而导致大量违约。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助长了经济的泡沫。
(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推动了住房需求和房价上涨,这又降低了房贷的风险,刺激了房贷需求。由于住房按揭支持债券(RMBS)的存在,任何贷款机构在对不良信用评级的个人贷款后无需置于其资产负债表内,而只需转手卖给RMBS的投资者。由于RMBS信用级别低,市场流动性不强,不易脱手,诱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根据期限和信用水平将RMBS打包成抵押债务凭证(CDO),从而进一步刺激了RMBS的发展和CDO市场的极度膨胀,形成了CDO,CDO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当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引发贷款机构资金链的断裂,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缩水,最终引发这场金融危机。
(三)信用评级不严和金融监管的缺位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8年7月份发表的调查报告,在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同时,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券和衍生产品给予了与风险不对称的评级结果,在相关债券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未能及时更新信用评级,助长了危机的蔓延。此外,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而评级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没有动力去纠正这些缺陷。
在信用评级不严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市场上的金融创新监管松懈。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次级抵押贷款在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中加长了链条,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脱离了原有贷款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发行机构公布的回报率和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监管的缺失,纵容了金融机构盲目追逐高额利润的行为,也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出现问题
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是利率的不断提高,房价下跌,使贷款人无力偿还次级贷款,金融机构信用紧缩,房地产泡沫破裂,最后引起金融恐慌及危机爆发。美国当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在宽松的信贷环境和美国式的过度消费文化模式下,低收入人群同样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从而导致物价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联邦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利率,最后引发次贷危机。
(五)投行杠杆比例过高和金融衍生品开发过滥
据有关统计显示,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2008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华尔街利用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次贷基础上设计出了系列衍生金融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CDO)、信用违约掉期(CDS)和CDO的平方、CDO的立方等,在高杠杆盈利模式下,放大了次贷的金融效应,铸就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传递链条。
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的因果关系,对次贷危机成因进行阐述:即利率上升―房价下降―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次级抵押贷款还贷困难―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信用紧缩―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的资金链断裂―金融资产缩水―投资衰减―金融恐慌―次贷危机爆发―国际金融危机。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表现为国家金融的超级垄断、经济虚拟化和泡沫化的特征,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变的一种趋势。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是金融资本的高度虚拟化、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
(一)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的资本主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资本也在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品种,出现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虚拟资本是对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再次虚拟。虚拟资本也成为当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形态。
(二)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生息资本为G―G’,实际上是省略了中间实体资本的增殖即G―W―G’。但发展到巨大金融寡头垄断市场的层面,金融创新使G―G’成了买空卖空的连锁交易,脱离创造价值的实体运动,脱离价值决定价格的根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在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垄断实现高度投机,获得高额利润。
(三)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以新的形式称霸全球
当代资本主义利用金融资本控制整个世界,通过美元霸权,特别是以纸币美元为武器影响世界。历史表明,经济震荡,由通货膨胀急剧变为通货紧缩,正是经济危机的一种症候;石油价格由过高急转直下转为狂泻,也是一种市场危机,反映了实体经济下降、需求严重不足,使石油产业遭到重创,达到以美元优势控制石油的目的。
当前美国GDP与虚拟资本的比例大体为1:36,其中有70%左右的泡沫。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美国跨越式地成为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把金融与工业的结合蜕变为脱离并统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世界。而与高科技结合,进一步引发由经济泡沫酿成泡沫经济,在实体经济的下降与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大下,表明美国为首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和新手段――超级虚拟化。经济的高度虚拟化、泡沫化和在世界的金融霸权,折射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
四、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从美国的信贷政策、金融风险管理政策等角度出发,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属于操作层面和现象层次的分析;缺乏从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史的角度的分析,不能认识危机发生的制度性原因。因此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出发,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从视角分析金融危机形成机制
马克思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建立在经济危机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各方强制统一的一种方式。马克思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生产和商业危机先导阶段的金融危机;第二类是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规律以及资本市场赌博投机的本质特征的金融危机。
1. 第一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认为,导致第一类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是由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造成的。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生产和消费的对立,在现实中表现为生产扩大与市场扩大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
第二,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就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动力,资本过剩从而商品过剩是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以商业信用为主的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导致商业货币的膨胀,进一步刺激了生产过剩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商品价值的回流时间往往早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因此容易产生虚假的需求;在商业货币不断膨胀下,这种虚假的需求积累起来,商品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属性,它们决定了生产过剩的必然性。而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并不是商品过剩的必要条件,不是商品过剩的充分条件,只是加剧了商品过剩的累积程度。第一类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前奏,其形成机制(图1)揭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隐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之中。
2. 第二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将第二类金融危机成因归结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而导致的虚拟资本过剩。虚拟资本的过剩同样可能导致虚拟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与货币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
首先,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虚拟资本实际上是基于预期收益资本化的幻想的资本。
其次,虚拟资本是伴随企业资本扩张与商品流通发展而产生的,但却能摆脱生产和商业的束缚而依靠信用制度获得自身的发展。“虚拟资本巨大的扩张潜力与信用制度的过度发展相结合,为金融市场虚拟资本商品的过剩创造了条件”。
最后,虚拟资本特殊的运动规律极大地满足了资本家通过赌博投机实现价值增殖的要求。一方面,“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杠杆化”;另一方面,“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当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使得金融杠杆化的比例不断提高,以致虚拟资本商品过剩严重,一旦货币发生紧缩,将导致债务支付链条断裂,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第二类金融危机本质是在金融市场过度的赌博投机与信用制度的膨胀相结合的情况下,过剩的虚拟资本与货币形成尖锐的对立,最终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导致危机爆发。其形成机制(图2)揭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是危机发生最重要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与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截然相反,以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为导火索,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始,进而波及实体经济部门,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流动性短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从而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制度。
(二)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1. 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潜伏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体现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潜伏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中,这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对矛盾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矛盾的进一步演变,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私有制使商品的内在二重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越来越激化,具有深刻的对抗性和不可克服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
2.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深层制度原因。资本主义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化制度,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私有性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商品经济内含的危机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使危机的产生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中,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3. 金融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和杠杆性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一方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逐利性和贪婪性;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经济发展,具有对生产强有力的拉动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并未改变,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在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创造业绩和赢得巨额利润,银行家们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制造高风险的虚拟资本。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性,实行高杠杆的运营模式,通过将金融资产证券化、衍生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高度膨胀,将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危机是必然的、无法克服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历史上,资本主义几次带有全球性的危机都引起时代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动荡时期。本次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深度性和长期性的效应,将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持续的影响,世界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一)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以往的危机多半起始于物质生产领域,然后向其他领域扩散,而这次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之后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以往危机大多表现为生产过剩,而此次危机在发达国家则是实物生产日趋萎缩,整个国民经济虚拟化。以往的危机表现为广大居民购买能力下降和消费不足,在发达国家之间也有相当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此次危机则是这些国家各个阶层包括工薪层在内的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的“消费泡沫”;这次危机不仅扩散的面更广,几乎传播到了世界所有国家,而且传染更加迅速、更加猛烈。这些特点,都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演化相联系的,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特点。
(二)金融资本恶性膨胀,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资本在继续使用这种商品输出和不等价交换手段进行国际剥削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资本输出和资本直接剥削外国劳动的作用,国际剥削的重点已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际剥削的重点由昔日的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逐步向以金融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转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垄断资本之所以积极推动这种转移,是因为金融资本的输出具有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国际剥削和压榨功能。
金融资本已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建立和维护国际垄断资本所需要的国际经济乃至政治秩序的最积极的推动者。总之,金融垄断资本已成为世界经济乃至政治生活的主宰,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增强。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其世界统治和盘剥的增强,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国民经济的虚拟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这次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形成,是金融垄断资本长期统治、横行的必然产物。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泡沫,而且使这些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日趋虚拟化。表现为:
第一、金融资本横行,金融衍生资本泛滥,金融资本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金融资本超前发展,资本家与生产过程脱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如今,全球金融交易额已达世界GDP的十倍以上。金融资本不仅在数量上是空前的,而且其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不仅完全脱离了生产活动,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而且凌驾于整个社会生产之上,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宰,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金融资本的发展。
第二、在金融资本泛滥的同时,实体经济却相对乃至绝对萎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各种服务性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上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化过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资本通过发展物质生产而增殖的途径日趋狭窄,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工业品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所谓产业空心化趋势。在高额利润的诱使下,资本越来越多地从实物生产领域向第三产业转移。银行、保险、证券等虽然能给资本带来利润、增加产值,但却不能为国民经济增加物质财富,这些行业的过度发展本身就含有泡沫成分,成为国民经济虚拟化的重要因素。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横行,进一步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增殖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脱离实体生产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转移的过程,也是国际垄断资本组织发展跨国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还表现为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的恶性发展、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沉沦。不仅各行各业的资本家和经营者在从事各种投机活动,而且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利用各种货币金融杠杆或货币金融政策从事国内外的投机活动。总之,金融投机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成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基本途径。
(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权势的增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的虚弱性、垂死性更加明显
在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从来都是不一致的,不仅广大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利益根本对立,而且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利益也有矛盾,而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矛盾和对立则在进一步暴露和加深;矛盾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全球化的浪潮,比发展中国家还要强烈。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结束、新的动荡时期开始的一个突出的信号。从国际方面来看,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日益恶化。
六、结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当代资本主义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对当前金融危机
的成因的认识,不应单从其体制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进行阐释,更要从制度层面、本质层面对其剖析。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可遏制地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需要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张宇.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前金融与经济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09,(7).
[2]蔡万焕. 国内关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8).
[3]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