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2 14:54: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文化的特点

篇(1)

一、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就是多样的,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点。因此,不管在什么历史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能及时吸取那个时代最精华的时代精神,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内部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都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各种文化的优秀内涵,都被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今天的内涵丰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它可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浪淘沙的敏锐,在接受外来文明的同时不忘审视自己,所以才能做到生生不息,与时俱进。

2.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

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们内在精神的追求,也就是品德

的培养。中国人的审美总是把德也就是内心的内在追求放在第一位。这种追求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民内心崇高的品德和素养,以及不怕艰难险阻,不畏外来侵略和压制,始终保持高度的革命斗志,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人,不畏强权,不畏生死,以大无畏的精神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这种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修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华夏大地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中也只有中国延续不断,持续传承。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经史子集等承载着中华儿女智慧

的学术典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繁衍,已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国的文学艺术,就其作品的丰富、成就的辉煌和名家的众多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突出地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1.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它是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以维护民族统一为己任,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爱国者。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高度凝聚的思想活动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教导大家要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像爱自己父母那样去爱别人的父母。主张对人要有爱心,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怎样更好地融入社会,是他们踏入社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课,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可以给予他们非常良好的帮助。

3.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奋发图强,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含有主动为之的意思,具有刚健、刚强不屈的意义。自强不息要求人们持之以恒,具有人定胜天的顽强精神和表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努力向上,顽强不屈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开拓进取。

分析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及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的教育价值,把大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理想的人,在社会氛围相对浮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6版.典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08.

篇(2)

发达国家当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操的教育是值得中国高校借鉴和学习的。但这些内容如何能够融入植根于东方文化的中国大学教育中呢?本文尝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重新审视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若干特点,从而对中国现存的大学教育进行反思,力求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启发。

一、大学的授课教学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家认为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这说明,我们研究教育必须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而后顺着人的本性研究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按照道德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修养自身,最终使受教育者回归人的本性。以下探讨的美、德、英三国的授课教学特点都能够体现这样的“道”。

1.在美国,大学教师强调“教无定法”。可是,他们把大学生的思维特征:自主性、索异性、探求性和创造性研究得很透彻,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始终重视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全程、互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鼓励学生敢于“不走寻常路”,向学术权威提出质疑、发起挑战。美国的大课一般被分解成多个讨论组,学生间的讨论是主要形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主体的参与意识,帮助自己深入理解讲课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适时测评[1]。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既让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教学互动获取知识,又常常以鼓励性质为主的评价激励学生。

美国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很普遍,它强调唤醒、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探求性和创造性[2]。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风格中自然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喜欢表扬和鼓励他人。美国的大学生很清楚,即使他们是“异想天开”,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能得到教师的认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性本质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发挥,是“道”的受益者。

2.德国是近代大学理念的发源地。先生一生三次到德国游学研修,他认为“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在德国,大学课程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学生选课条件宽松化:学校对学生选课的限制比较宽松,学生可以在不同系里同时注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计划安排,在每学期比较自由地选课。授课方式多样化:德国高等学校的教授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完成授课任务,课堂气氛,特别是专业课的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3]。无论何种授课方式,都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自学研讨团队化:每学期初,教授们传授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课程方向,且课程一般少有固定教材,多是参考书目,课堂所包含的信息量也非常大。学习科研实践化:受到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的三原则影响,德国教育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实践既包括在校外企业或机关中实习,也包括在实验室、工地、计算机房,以及在任何一个地方学习科学的工作技术和研究方法[4]。德国的大学授课特点始终体现出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思维和成长本性特点的准确把握,符合大学生本性发展的要求。

3.英国的大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的,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英国高等教育基本没有统编教材和指定教材,教师会选择最新、最有发展前景、对学生就业最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教学授课。英国大学教学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其一是正式授课,与我国大学的授课部分类似。但与我们不同的是,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除了正式授课外,口头演讲、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教学形式在英国大学教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英国的大学,对学生提问给予鼓励,实行导师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通过自己努力找到答案的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后必须自己找到答案,而不能直接从书本上或导师那里获取。

二、大学的校园文化

《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就是说,做学问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做人和做学问都格旧更新,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道德情操,使人们达到美好的理想境界。发达国家的大学除了重视按照人性本质开展教学外,还特别注重大学的校园文化,这是对学生的情趣、人格和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1.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能与社会紧密结合。学生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周都要参加各种校外活动,这已成为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校园文化活动种类和形式都很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可以满足他们兴趣爱好的文化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特点都是以大学校园为基地,用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入社会、了解社会[6]。这些都大大地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德国的大学校园注重朴实无华,自然和谐。德国的大学绝大多数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良好的城市,看重对校园建筑和人文环境景观的建造,追求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如柏林理工大学与所在城市柏林的相互融合,内有森林、湖泊和公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十分浓厚。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都十分重视将校园的自然景色、历史建筑和文化活动与城市共享,讲究融合与开放。以亚琛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很多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开放式的,大学城内有很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馆。德国人认为学生是大学的,更是社会的。要通过与城市文化和国家文明融为一体的大学校园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实现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良性过渡。

3.英国的大学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感染,特别是在其人文精神方面的体现。大学对校园文化的重视要求处理以下几对关系:强调大学毕业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教养比具有高深的学识更为重要;大学应该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精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校风、校训是学校无形的精神财产,独具特色的强势学科是学校有形的支撑平台;强调因时而变,与人类文明共进,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巧妙地结合起来;大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智慧精英,而且在于培养道德骨干。剑桥和牛津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经过建校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校园内充满了浓厚的贵族气息,一代代的大学生在这样的活的大学精神中成长、成才、成功。

三、几点启示

1.结合当代,正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以往以儒家教育理念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强调顺从、等级和集权等。当今我国大学教育虽然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要么东施效颦,全面强调西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顾本国实际情况,追逐时髦的机械照搬;要么走极端,把“以学生为本”发展成为娇惯、纵容学生。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中国的文化积淀,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伪存真,弄清楚哪些是我们的国情、民情和文化所能接受并得以良性发展的,从而促成当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合统一。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审视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避免出现评价的单一化、绝对化、理想化等错误趋势,要全面地、客观地、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对考核的理解:不能采取单一的考核模式,要推进、调整考核方式,要着眼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重在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实践的反思:高校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研试验、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不能走过场。要切实地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文品格。

3.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灵魂的综合体现,它们都是大学活力的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决不仅仅在课堂上才能开展。因此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是一种直观性很强的物质载体,它能够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校园区域的文化氛围[7]。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和切实加大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的扶持力度,要把高校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与实践作为体现“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内容来诠释。在大学这样特定的场所里,与国家文明相交融的大学校园文化应是最生动的德育教材。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少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尝试[J].右江医学,1994.

[3]朱元洁.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闽江学院学报,2003,8.

[4]刘亚荣,史朝.中德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篇(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传统中国美术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发展的进程,民俗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在美术文化中需要运用民俗文化展现出艺术的色彩,展现出民族的风貌,展现出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的发展需要。中国美术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内涵,也展现出了我国的民间美术文化由注重物质生活到注重精神生活的转变。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作者要深入了解生活,但作品又的高于生活,在我国很多艺术作品都与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我国春节都贴“门神”、挂红灯笼、贴“福”等。美术文化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即使在物质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人们的家中也常常能够见到漂亮的家具、竹编等,它们工艺精美,式样朴实,常常使人忘记它们实用品的本质。制造者追求器物造型、色彩花纹的完美性,力求做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中国艺术文文化在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其艺术的特色,传统美术文化与民俗文化二者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美术文化传统的特点

2.1人本和时代相结合

美术的作品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作者需要来源于生活,必须依靠生活的特色进行有效创作,创作出的作品能符合人们需要,成为人们喜欢的作品,这是艺术家的的目标。我国美术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的岩石刻画,这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美术逐渐从岩石刻画发展到纸张绘画,同时美术的功能也发生着改变,记录生活、陶冶情操、物质来源等都是创作者美术绘画的意图,但无论出于何种意图,绘画者的美术作品都遵循 “人本”思想。现代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设计的作品需要与时代的背景想结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需要结合人的思想意识与时代环境想结合,根据艺术特征,进行作品的创作,作品能反应时代结合的应用价值,具有时代的应用意义。

2.2现实和思想相结合

思想是美术作品的灵魂,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与现实背景结合起来,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展现出艺术文化的特征,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我国美术文化传统注重绘画的形式和思想,形式主要是指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写实,而思想就是创作者所富含的想法和情意。形式和思想的有机结合,是对美术文化的一种补充,在艺术作品发展的过程中,对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品能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作品的实际应用效果。所有的美术文化作品都是现实与思想的结合。但是中国美术文化传统思想与现实的结合,不仅注重在绘画中蕴含自己的思想,更注重绘画技巧的提高。其注重作品的内外合一,不过于拘束作品的现实表达,注重作品的情感表现。因此中国美术是虚实结合的,美术创作者一般会将对社会的想法通过美术绘画虚实结合的特点表现出来。中国美术文化传统的现实和思想在美术作品中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但对现实的描绘较为随性,更加注重表达 “真”情感。我国社会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历程,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现实都是不同的,而人们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所以美术作品的表达不仅是客观现实的展现,同时也是自己内心思想的内化。

篇(4)

关键词:法律传统文化君权礼法融合民权

key words: Law traditional culture monarchial power etiquette fusion civil rights

作者简介:于乐平(1988-),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07级本科生。

一、 君权至上-法自君出

君权与法的关系是传统古代法律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移权与法,其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以郑国子产,邓析等为代表的“铸刑鼎”事件。第二阶段是通过一系列非制定法的限制来使 “人君与天下功法”已形成一种氛围,中国君权与法的关系不断趋向平衡。在明清时期,君力完全超与法律之上,法律已经完全成为君权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君权与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处在一种相互制约与斗争的过程,虽然有过君权与法平衡的时期,但法律从未超越于君权之上,它只是君权治理的一种工具罢了。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法自君出,君权至上的法律文化价值指引。

二、 维护族权,男尊女卑-礼法融合

家庭组织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家族中权利与法的关系更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概括其两个特点。第一是族权至上,第二是男尊女卑。在唐朝,结婚的目的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首先要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且夫妻双方之间处处不平等。在家族成员犯罪时,必须做到“亲亲相隐”即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犯罪行为,是合乎父子之亲,夫妇之道的,可以不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家族权利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而古代有名的“五服制罪”,更是“同罪异罚”原则在家族范围内的体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法律儒家化,礼法融合的结果。

礼法融合是中华法系最突出的特征,礼法融合就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融为一体,法律的评价标准与道德评价标准趋向一致。我国传统上是一个注重血缘亲族的社会,从周公制礼的“亲亲”“尊尊”,便可看出我国的传统社会一直追求一种上下尊卑,家族内部有序和谐的一种目的与原则。其次,礼法融合更是与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所相适应的,家族关系的存在,生产力的保存,是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我国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更是礼法融合的最有力推动因素。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法律文化领域礼法融合的开始。而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突出的法自君出以及《唐律疏议》中的“德礼为正教之本,刑罚为正教之用”正是对法律道德化的深刻解说。由此可见,正是礼法融合的不断发展,与儒家法律化的价值观指引,才促进了传统社会中家族权利的至上原则。

三、 民权无力-义务本位,公权主导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民权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律关系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百姓是很少愿为自己的权利作斗争的,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无讼”的普遍化。所谓的无讼,就是所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协调矛盾。人民法律意识淡薄,宁可相信个人之间的协商与谈判,也很少愿意通过诉讼程序而上告官府。其次,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是很少的,而是通过严酷的刑罚来肆虐民权,如“醢”、“弃灰之法”等法外酷刑的创立与实施。深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个特点,义务本位与公权主导。

在我国古代的市民社会中,调整矛盾最多靠的是道德手段,然而“道德调整的意义在于要求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这种义务的履行并不以行为人取得某种权利为前提条件。”因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们权利观念的缺失,而对于法律更多的了解是一种义务的履行。民权就根本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与动力。人们的心中很少就存在权利意识,更多的只是一种对于人伦道德的遵守,对法律的恐惧。其次,我国传统上就是一个公权为主,私权匮乏的社会。我国传统是个宗法制国家,国家操纵一切政治权利并掌握主要社会活动的话语权。因此,民间力量的生存空间极度萎缩,甚至经常受到打压和毁灭性摧残。并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缺乏家族控制之外的个人在国家面前的独立与平等,缺乏民间对国家持续状态的经济压力,片面强调政府德行自治,缺乏政府理性形成的外部制衡力量,以致到最后公权与私权是极度不平衡的。

至此,通过对于君权,家族权利,民权与传统法律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以下特点,法自君出、礼法融合、义务本位、公权主导。而在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中,也只有“以史为镜”,立足传统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乾.《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随着间文化交流的增多、盗版影碟的横行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港台翻译的英美电影。有趣的是,香港、台湾与中国内地虽是同宗同族,但是我们常常体会到两地相互之间翻译习惯的差异,如Dr,Dolittle 2香港翻译为《D老笃日记2》,台湾翻译为《怪医杜立德2》;Desperado港译为《三步杀人曲》,台译为《英雄不流泪》。如1998年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As Good As It Gets成了《猫屎先生》(港)和《爱你在心口难开》(台);Good Will Hunting成了《骄阳似我》(港)和《心灵捕手》(台)。最近的如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Slumdog Millionaire香港叫《一百万零一夜》,台湾叫《贫民百万富翁》。再如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台湾译作《班杰明的奇幻旅程》,港译《奇幻逆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香港和台湾两地在翻译英美电影片名时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一、电影翻译受到受众群的传媒文化特质的影响

从功能翻译理论来看,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介的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语言学和翻译学家Nord提到“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由此看来,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有效传播性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根据现代传播学理论,“社会中的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广泛的社会经验及文化等因素选择使用大众传媒。个人差异和社会差别是决定媒介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主要通过翻译途径实现的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电影必须关注片名作用的受众。受众不同,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水平,符合整个受众杜群的文化倾向。虽然从宏观上讲,香港、台湾与中国内地同宗同族(群),又是粤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辐射区域,但是从微观上看,香港和台湾两地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多有不同,由此致使双方在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看来,两岸不同的传媒文化特质深深地影响了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和手段。

二、港台传媒文化特质对比分析

1,香港传媒文化特质

香港原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以后清政府被迫将其割让给英国。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逐渐形成了它颇为独特的文化景观。一方面,在传媒领域,香港实行英式自由,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香港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政府、教育民众、提供娱乐等方面十分活跃。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自由港,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根据美国经济学家T.Cowen在《商业文化赞歌》一书中的陈述,商业不仅不是反文化,而是把文化活动(包括文学、音乐、绘画和电影等)推向高峰的原动力。传媒精神与商业精神有着以下的共通性:一是炫耀性共通,传媒是商业最有效和不可或缺的炫耀展示平台,同时亦借商业的力量炫耀自己;二是性共通,传媒着受众的需求,商业力量着消费者的需求。所以,香港的商业文化的繁荣赋予了其更加自由甚至肆无忌惮的传媒空间。所以一说起港式文化,便立即有了跑马文化、饮茶文化、麻雀(将)文化、电视文化、八卦文化、炒楼炒股文化等各式各样文化的同时登台亮相,撩人眼花。香港处于中西文化之间,却因为殖民地的教育与文化政策,令学生对两边传统的认识都相当破碎。香港文化一直是处于解构之中,批判性多而建设性少。与之相对应,在文化传媒作品上表现为明显的香港性特质,即商业性、草根性、无父无君性、移民性,还有一点遗民心态。周星驰的无厘头式的幽默在香港百姓中如此受欢迎,本身就有其草根叙事的共鸣在里面,它明显带有非主流、非正统的反精英气质和自发性、非功利的“爱美”(Amateur)性格,一种压抑不住的原创性。他是以小市民所乐见的喜剧形式来表达,呈现出一种原本应是悲剧式反抗的、庶民的胜利。这种风格,是华语文化中所不可复制的一个标本。

2,台湾传媒文化特质

对台湾文化渊源流变的追溯可以看出,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原住民文化、近代西方海权文化、闽粤文化、日本殖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欧美政治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都是台湾文化的源头,都曾被接纳到台湾文化之中,都对台湾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台湾文化仍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仍是中国文化下的一种地方文化。这是因为,台湾的语言、文字、艺术、伦理、哲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文化“深层结构”,以及饮食习惯、节日习俗、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等“表层结构”,均沿袭中国传统,并未因其他文化的浸染而出现质变。不同于香港的一直处于解构中的文化,台湾传媒文化是先解构而后建构,对传统的继承很多,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和乡土文学积淀。但同时台湾和香港双方在经贸、交通、旅游、报刊出版、影视制作等领域始终保持着互动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台湾文化吸纳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元素,内容更为丰富,源自美、日的大众消费文化传入台湾。这种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满足个人感官需要为核心要素的“速食”文化迅速流行起来,蔚为风气。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大众传媒上出现了高度娱乐化。

三、港台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对比分析

1,香港传媒文化特质下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1)草根性的特质带来的是港译片名大量使用了粤语发音和香港本地方言俗语。如《宝贝小猪唛》(Babe)、《超能塞豆窿》(Baby’s Day Out)、《头奖拍住抢》(Lucky Numbers)等都是用粤语做为片名,明显带有香港制作的烙印,体现出草根、平民文化在香港这个在外人看来很“洋派”的都市的坚忍不拔姿态。又如The Cable Guy译为《线鬼衰人》,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走佬俏公主》,Scary Movie系列译为《搞乜鬼夺命杂作》,snatch译为《边个够我姜》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更过分的,如Adaptation译为《何必偏偏玩谢我》,Pay It Forward译为《拉阔爱的人》。

(2)商业性的特质使得港译片名带有浓厚的香港庙街电影特色:香艳、暴力。和很多港产电影名一样,港式翻译往往选用那些刺激、煽情的字服做影片名。如Things AreTough All Over译为《糊涂宝贝上错床》,Dr.T&the Women译为《医尽女人心》;A Night To Remember译为《摄魄》,You’re A Big Boy Now译为《艳侣迷魂》。这样的片名其实和电影故事毫无相关,只能说纯粹是为了商业目的,不择手段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3)移民性与无父无君性的特质产生了以英文“译”英文的奇怪译法。以英文“译”英文是港式译名的一个鲜明特征之一。如The Other Sister译为《爱情DIY》,Tycus泽成《Y2K大毁灭》。DIY最初为计算机术语,意思为自己动手组装,而Y2K就是电脑“千年虫”。香港虽然是英语为官方母语,但我想大多数并不熟悉计算机语言的香港市民看到这样的译名一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电影译名恐怕只有香创。

(4)一点点的遗民心态导致港泽中为数不多的改换中国古诗古词做片名。港译片名中偶尔会出现舞文弄墨之态,如将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译为《仙乐声飘处处闻》,极具缥缈仙气。此句语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诗中原文为“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被改掉一个字。虽说主要强调动听歌曲、美妙音乐这一市场卖点,但似乎缺乏文艺片片名所特有的雅致。再如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显得矫揉造作,晦涩艰深。

2,台湾传媒文化特质下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1)浓厚的古典文学积淀产生了台译片名中大量古诗词或文言词的使用或改换。和香港的一点遗民心态下的矫揉造作不同,台湾传媒文化带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积累,在对欧美电影片名的汉译中出现了很多文辞隽永的译名。如pretty woman译为《风月俏佳人》,“风月”二字既点明了片中女主角的社会角色,又显得很雅致,符合文艺爱情片的特点。古典诗词使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电影Lolita在台湾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出自宋代词人张先和苏轼的一则文坛趣话,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好友苏轼做一首贺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最后一句寓意老夫配少妻、白发对红颜,有一种的艳丽和含蓄。小说描绘的是老鳏夫亨伯特爱上自己年仅13岁的继女洛丽塔的畸恋故事,小说译本的副题就叫“鳏夫忏悔录”。因此“一树梨花压海棠”被用来比喻这个惊世骇俗的畸恋故事。

(2)婉约、细腻的本土文学风格使得台译片名有很强的文艺特质。台湾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一直处于相当兴盛的状况。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新诗运动在台湾得到继续,其形式、语言、技巧日益成熟,这种婉约、细腻的文学风格也深深地影响到对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像对生活片和爱情片名的翻译显出了浓厚的“鸳鸯蝴蝶”味道,如the remains of the day译为《去日留痕》,Howards End译为《此情可问天》,West Side Story译为《梦断城西》,As Good As It Gets译为《爱你在心口难开》,等等。

篇(6)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56-01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孔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曰:“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感叹催化了文学创作中的“比德”理论的形成,更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经典的描摹对象。

相对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把握带有彼岸性的特点,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明显地是此岸性的,因为比起对经验的把握中国文化思维对彼岸世界的抽象能力是不足的,这也就导致了宗教意味的淡薄。宗教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承担的伦理功用在中国传统社会正是由审美承担的。儒家“诗教”“乐教”的美育思想都是看重了审美对人的塑造、教育作用。这一观念影响深远,到了近代,美育在席勒看来是引导人通向自由的途径,而曾留学德国的却秉承了儒家的传统,主张用美来教导培育人。

篇(7)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篇(8)

1.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

传统文化对实现室内设计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良好室内环境的形成。室内设计的重要目标在于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装饰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于古代,而且对当地的室内设计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人员可以提取、掌握传统装饰元素,并将其应用于室内设计,丰富室内设计元素,从而起到营造良好室内环境的作用。除了挖掘传统装饰元素之外,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也能够引导设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室内设计工作。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辩证统一等思想理念,对于室内设计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设计人员依据这些理念开展室内设计工作,能够使设计的风格与特点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需要。这能够增强用户对室内环境的满意度。

2.丰富室内设计的技巧

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室内设计技巧的重要功能。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思想与技术来源于国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也大多应用来自国外的理念,这容易导致室内设计单一化。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改变这一情况,为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可能。传统文化因素能够丰富室内设计的技巧,从而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室内环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技巧与理念。这可以保证设计技术同室内环境相互契合。另外,丰富的室内设计技巧还能够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丰富的设计技巧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这对于增强室内环境的美感与舒适感具有积极的意义。3.推动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的传播与宣传。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随着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范围的增加,公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的认可度将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一情况下,公众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并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对其进行应用,这无疑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促进其应用水平的上升。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在室内设计应用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因素具有历史局限性,这就要求公众能够及时发现与改善。室内设计的应用是公众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1.积极利用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

传统装饰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对于当前的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有效挖掘传统装饰元素的价值与作用,并将这些元素有效应用到室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应用传统文化中的装饰元素。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为设计人员提取与利用传统装饰元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能够提高室内设计的文化价值。如,设计人员可以选用明清家具作为家居陈设。明清家具能够为室内环境营造传统的氛围,增强环境的文化底蕴。又如,设计人员可以融入传统植物。松、竹、梅、兰等传统植物具有较强的人文寓意,引入这些植物可以增强室内环境的人文气息,从而增强用户的舒适感。同时,这些植物往往代表着一种性格特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性格特点选用相应的植物,这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2.巧妙利用传统符号

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符号进行合理的应用。这些设计手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抽象简约。设计人员可以对传统符号进行必要的提炼,获取符号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并将其应用于室内环境设计。二是符号重构。受制于室内环境的特点,一些传统符号并不适合直接进行应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与现代美学的要求,对传统符号进行必要的变形。这可以强化传统符号与室内环境的联系,从而提升室内环境的整体美感。三是移植。设计人员可以将儒、道、禅等传统文化移植到现代技术与工艺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装饰设计的统一。这能够使装饰既具有现代的特点,又富含传统文化因素。通过这一技巧对传统符号进行利用,能够增强符号的艺术感,并更好地发挥其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3.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统一,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这一理念,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的理念出发,统筹安排好各项设计任务。设计人员要围绕室内设计的整体目标,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室内空间的整体美感。二是辩证的思想。辩证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维方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辩证思想完善室内空间设计。如,室内人员在进行色彩设计的时候,要处理好明暗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室内空间的艺术感。三是因势就成。因势就成要求人们以实际环境作为实践的指导方向。根据这一思维方式,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与情况,采用合适的室内设计特点与风格。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09-02

近年来,随着对通识教育和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三个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如何在庞大的文化宝库中精选教学内容;二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话,三是如何将课堂教学效果持续化。目前,在课时不可变动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教学思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任务。

一、抓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文化自信力,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和丰富内涵,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运用文化视角审视当下生活、解释社会现象。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首先从本质上是一个以价值为本位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其次,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应当是一个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再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需要文化大环境的熏陶。针对这三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二)坚持历史继承与现实扬弃相结合。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为主线,同时,立足现实,以多维视角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动力;

(三)坚持正规教学与文化活动紧密配合,通过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保证学生的外在感受与形成有效的内在转化。

二、精心选择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鲜明地体现出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分解成以下四个层面。

(一)外在现象――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门类,每种文化门类在不同发展演变时期呈现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文化形式,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经典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种种成就,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特点等等。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外层、最直观的存在实体,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是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内在精神――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所指的内在精神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内在精神,而是具体指向每种文化现象发展的驱动力或者每种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性的深刻的内在品质。如“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古代宫殿、园林的发展和各历史时期的特点之外,在内在精神层面,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礼制文化等。

(三)当下意义――延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向我们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历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遗传性、现实性和变异性。它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当下的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这也是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巨大生命力、可以传承千年而绵绵不绝的重要原因。

(四)中西对比――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需要放置在世界文化坐标系中得以体现,所以,进行简要的中西方文化对比也很必要。如介绍中国古代艺术重神略形的写意之美,可以与西方早期的写实主义进行对比,并说明中西方差异的原因。

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三、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注重“学为主体”和“信息主导”两个方面的探讨。

(一)综合运用自修与研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入手。一是把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现象层面――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每次课前给不同的学生(或者由学生自主报名)布置好下节课的部分内容,如《孙子兵法》简介、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等,由学生课下自己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下次上课时由学生讲解自己的成果。

对于稍难一些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研讨法”来解决。“研”,就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学术研究。具体做法就是教师把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研究的“原点”开始,阅读原始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即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拔和总结。要想让学生真正讨论起来,一是话题要贴进学生生活,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二是要创设合理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中间产生二元对立,激发学生辩论。

(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习渠道

篇(10)

传统文化符号的概述

作为20世纪形式论思潮之集大成者,从60年代起,所有的形式论归结到符号学这个学派名下。符号的含义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认知体系中,表达特定意义的意象。符号作为一种意象,表现形式丰富,既可以是图形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文字,既可以是雕塑造型,也可以是思想文化,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所以符号的范围广泛,内涵丰富。“传统”顾名思义,“传”是传布,“统”是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沿传来的思想、道德、风格等,主要是表现为文化方面,而文化则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传统文化符号则是指在历史沿革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风格、艺术、制度文化现象的意象的表现。实际上,一切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符号,一类是人为符号。自然之符以山水等自然之物代表;人为符号以陶瓷、太极、戏曲脸谱等为代表。传统文化符号与设计息息相关,在民族服装的展示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符号,会让服饰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气息,使服饰更有韵味。

民族风服装的展示特点和存在问题

民族服饰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由于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上存在差距,发展也不尽相同。民族服装服饰的展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网络展示,另一种是实体展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服饰网店应运而生,以淘宝网为例,店铺的服装展示方式对于吸引顾客注意,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具有积极作用。网络模仿实体店,设立“橱窗”,橱窗内不是模特道具,而是一幅幅诗情画意服装的图片,注重服装与环境的融合,民族风的服装背景可以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古典建筑、国画,突出民族风服装的特点。如“墨迹”网店,展示的中国风服饰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古典乐曲做背景,图片中的模特古典的妆容,以及图片背景的中国写意画,都让一件件服装充满了民族韵味。另外,实体店的民族风服饰展示更加直观,质地可触,款式可试,展示上可悬挂,也可用模特,还可以充分利用店里的“活模特”进行展示,同时注意服装配饰的搭配,让服饰的特点更加凸显。如女装品牌“渔”,在服装展示上主要以悬挂为主,注意墙面与服装的色彩搭配,以及陈列架的设计,使服装显得上档次,民族韵味浓厚。

网络展示的特点在于其空间大、内容多,展示方式以图片为主要形式,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实体展示的特点在于其直观性、可感性,陈列的多样性。但是,不管是网络还是实体都有一定的缺陷,网络展示着重于画面的营造,但是服装真实性上容易使顾客产生质疑。实体店的服装展示,往往不能够突出服装的民族特点,在陈列上略显沉闷,不够生动鲜活。

传统文化符号在民族服装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意义

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纽带,传统文化符号在民族服装展示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意义。一是突出民族服装的民族韵味。在展示设计的过程注重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可以为民族服装找到传统的依托和载体,从而增加民族服装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情。如在展台上下功夫,与民族器物相对应,增加服饰意蕴。二是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08年奥运会上,礼仪服就融合了青花瓷、玉佩、丝绸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彰显了我国女性的柔美和高贵。这种民族服饰的展示,为我国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突出意义。三是提高服装的附加值。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无形中为服装注入了文化的因子,通过外部结构、款式造型、色彩、装饰、陈列方式使民族服装的附加值得到提升,拉高了服装品味,通过这些服饰,使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如,我国女性喜爱的旗袍,被称为我国的“国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勾起人们的怀旧心绪。中国的唐装的展示,也常常出现在外教场合,纹、云纹、团花团寿图案,提花、织锦、刺绣的工艺,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生动体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风俗和风韵。

篇(11)

一、前言

中华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土壤。它除了具备文化特点之外,自己拥有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有着巨大的健身价值。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研究、分析、提升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 体现完整的精神实质 ,正确把握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武术运动的特点

部分体育项目只注重人体机能的锻炼,强调通过锻炼把人体机能提高到“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而武术在注重锻炼人体机能的同时,还强调对人的思想精神方面的修养。如果把人的各种锻炼作一个简单的分类,可划分为“内练”和“外练”两种。外练,即是对人的机体功能的锻炼和提高;内练,是指对人的学识、品德、思想、意识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即是对传统武术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三、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发展与演变过程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思想蕴含在武术搏击理论及实践运用中,同时也形成了历代武术家个性气质的思想基础,像道家的柔静,修身养性,凝神静气,提倡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无为、虚静、自然为主旨,注重人与天的和谐。佛家讲究调心、调身、调息,主张明心见性,重在“顿悟”。儒家倡导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制心,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社会实践等。

(一)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地域性

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存在由萌芽、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其主要来源,例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学说,华佗五禽戏及河图洛书等古代文化是构成武文化的主要基石。武文化从上述文化土壤中萌芽产生,并在武术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为专业性武术理论,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普及而不断发展起来。

由于各地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差异,再加上传统武术门派观念的影响,使得武文化有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如:维吾尔族古老的高空走绳就是轻功的一种形式;再如蒙古族的摔跤,哈萨克人的骑马叨羊等,无不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这些地域差别导致了武文化鲜明的地域特点。

(二)武术的文化内涵充满了朴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武术理论受中国哲学影响较多。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易经》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武术文化也大量渗透《易经》的思想。《易经》指出世界上万事万物神奇莫测的变化均为阴阳对应所使然。由阴阳对应观念,衍生出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等等,此一系列描述事物变化的原理,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种、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它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中国武术的极为丰富、色彩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和方法。

(三)武术的养生功能与道家的养生理论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是典型的道家气功修炼路线。注重“气”的练养,使既能强身,又能御敌,便成为后世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其最高成就便是举世闻名的太极拳的问世和推广。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武功,不仅表现在技击威力上,而且表现在强身延寿的特点上。只有内外兼修的武功才是练武的正路。只有这样,才能使练武者受到受益终身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特别是希望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今天,挖掘武术文化的内涵更具有现实意义。总之,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学,就没有中华武术。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造就了中华武术的玄奥神奇,才称之为瑰宝。才有中华武史的灿烂,武侠的传奇。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继承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武术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武术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 杨建营.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9).

[4]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