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44―01
情感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心理结构的有效手段,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情感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质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双本位趋势,即一方面提升个体情感的价值,表现出明显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又要求学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这种双本位的价值取向能够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可以使个体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 加深理论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从以往的一些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知道,大部分教师对情感智力和情感教育都有一些了解,但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达不到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情感教育的学习,增进了解,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并能够将情感教育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进而提高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强化情感教育的意识,从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在传统认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情感教育意识,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同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2. 加强情感修养,提高情感素养。(1)提高工作热忱。语文教师的崇高理想体现在职业上,就是要为语文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有一种使命感、荣誉感。如果语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本身就能给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强烈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加职业的自豪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增强教师幽默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幽默感,诙谐风趣的语言会使人感到亲切,有助于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技能,并加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
二、掌握情感教育的规律,在教学中活用情感教育
1. 以境育情、融情入境,创设情感教育的环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必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这是情感受所处情境制约的规律。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语文教师来讲,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环境决定着教师授课的成功与否,也是学生能否对语文产生兴趣,进而掌握学习技巧的决定因素。因此,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对情感教育的运用,做到“以境育情、融情入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叩开情感教育的大门。情感具有感染与迁移的功能,它具有扩散与泛化的规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打开培养学生情感的大门。教育工作的艺术就是要善于透过受教育者的各种行为方式,理解、洞察学生的生活目的,学生的行为动机以及他们想获得什么。如果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感化作用,触动学生的心灵,必然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反应,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就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教育,使之受益匪浅。
2013年东城区被批准为“国家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通过对学生五个维度的评价,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五个维度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课业负担。东城区针对教育部细化的20个指标,积极开发不同的评价工具,并通过实验校的抽样调查来跟踪实施效果。这将改变单纯的用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方式,让学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学校站在更大的平台上。
只有完善制度的建设,才能保障学生享有应有的权利。东城区教委把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融合到教育中,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市里下发文件,东城区教委规范教育管理,通过红头文件下发方式指导学校更好地开展工作。
:“育人师为本,师以德为根”,一位合格的教师,不只要有高尚的师德,同时还要具备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请您谈谈东城区在推动教师德育专业化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做了哪些尝试?
周玉玲:无论做什么事情,“人”都是关键。东城区教委从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东城区中学德育现状,着力从提高师德素质、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三方面,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帮助德育干部成长,我区发挥德育特级带动作用,以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为突破口,落实“一年培养骨干、两年扩大受益、三年覆盖全体”的具体工作规划;以提升我区中学德育工作层次和水平为目标,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理论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完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体系;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人才队伍;着力推进德育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做到干部素质提升全覆盖。此外,我区加强德育干部博客、德育干部工作随笔、德育干部优秀事迹宣传等工作;组织由广渠门中学校长(德育特级教师)主持的德育工作室,创新活动机制,加强校际间交流,共享德育资源;在《德海引航》首页的“德育人生”栏目中,坚持每期介绍一位德育校长的工作理念。
东城区教委指导南北片德育研修室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岗前培训、在职班主任培训和骨干班主任培训。2012年开始,我区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在五年内完成每年对200名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专业培训;坚持每年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为契机,坚持做好我区的推选工作,并成立了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工作室,在全区范围内推动班主任宣讲团工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战略,将专家引进我区对区域内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组织政治教师进行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坚持团干部培养,通过干部培训、五四表彰等活动充分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团干部的引领作用。
:德育课程化是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学科德育是全员德育的具体体现。经了解,东城区开展了种类众多的德育课程,已经形成了“特色德育课程体系”,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周玉玲:东城区是北京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区,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我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面开展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各校结合地方特点和自身文化,制定出有区域特色的德育课程。东城区教委在深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增强课程意识,创新德育机制,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德育模式,指导各学校从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出发,系统梳理、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努力构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科学、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不断加大课程渗透德育力度,进行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践,各校累计完成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百余本,德育课程千余种,建立和完善了区、校、班三级“特色德育课程体系”。通过系列课程渗透德育、班主任说课展示等活动契机,深入落实了文化课教学中育人目标的实现。
:在许多国家,志愿者活动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组织化。2014年2月26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意见》中也提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我们了解到,东城区早在2007年就启动学生双语导游的特色志愿者服务活动。请您谈谈东城区还开展了哪些特色活动?又是如何推进的呢?
周玉玲:基础教育要从每个人做起,我们在德育活动设计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重人性化、自然化,不搞生硬形式化,让活动形成传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真谛。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如通过整合社会和学校现有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面向全区实施“蓝天工程”,为中小学生搭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翱翔、快乐成长的“蓝天”;2014年1月,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年会上,东城区发起了“爱的承诺”志愿活动,把志愿服务和公益精神发扬光大,给学生以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导向。
我区坚持开展双语导游志愿服务活动,并荣获“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通过传统的中学生优秀事迹报告会,借助表彰、数字德育网、媒体,宣传推广我区近百名在学习、实践等方面具有优秀品质的中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第三十二届“望杯”时政竞赛中,全区取得全市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探索时政教育、广泛开展时政讲堂、时政论坛、模拟联合国等活动。
随着各种媒体的介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城区数字德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2014年正是东城区数字德育网开办十周年,我们先后组织开展数字夏令营、中秋节数字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数字德育国庆教育活动、国防知识竞赛等近十项主题教育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参与人数超过170万。东城区教委把建立教育教学信息平台作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的责任。在东城教育网站上人们不仅能看到区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动态情况、名校介绍、骨干教师网上管理系统,各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到网络课程资源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优秀教师讲授的课程。同时也是东城教育系统的信息化窗口,面向社会并提供信息服务。
除此之外,按照建设四个层级的素质教育课程基地的要求,我区建立了“东城区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东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学院”“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东城区青少年国际教育学院”四大学院,构建东城区新型素质教育平台开展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普惠计划”,形成“基础教育在学校、个性特色发展在学院”的双轨双籍管理模式,使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得到发展,提供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
:2011年东城区颁布的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指出,东城区未来20年的发展定位是“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2010年,东城区教委成立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是全市的领头雁。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科的负责人,请您畅谈一下在全球化的倡导下,要如何以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周玉玲:在国际教育的角度上,东城区做了很多走在北京市前列的工作,比如五十五中学是全北京市乃至全国第一所招收外籍学生的学校。我们的国际中学办得非常好,到去年已经三十五周年,而且是第一所开设IB课程的学校。
2013年东城区人力社保局批准成立“东城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并承办了第六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通过对比研究中外课程和文化,借鉴吸纳国外好的教育方式。
东城区教育系统利用寒暑假组织学校互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2013年共有49名教师、232名学生分14批次赴8个国家进行教育考察交流。我们的国际友好校遍布五大洲,志愿活动也走出了国门,二中国际部的学生们为柬埔寨孩子搭建学校,制作桌椅,今年即将有学生赴非洲肯尼亚做志愿服务工作。
:教育工作充满了复杂性和丰富性,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如何不断地接近“更好”都要以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自觉的研究活动为基础。请问科研引领下的东城德育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近年来,“减负”热潮依旧风靡,但收效甚微,陷入怪圈。深究原因是没有从学理角度透视学业负担本质概念,导致学业负担问题解决过分依赖外在减负,归因错位,盲目责难教师的教,放大因素在减负中所占比例,忽视甚至漠视了学业负担主体或本质因素,如“减负”中的“负”究竟指什么?“减”的可能性或根本性在哪里?这是厘清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根本逻辑思路。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课题研究,从理论假设或学理角度探讨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虚拟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保证基于学习效能的自主减负有理有据,形成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减负观念和操作措施。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时代诉求,以新课改理念和精神为新视角,从学理(理论)和方法论维度体认学业负担本质内涵和表征形式,进而从内部或本质角度厘清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间的逻辑关系,深度归因,优化学业负担的学习效能机理或机制,以期在减负过程中充分彰显自主减负理念和实效,做到真正的减负提质。
一、新课改背景下学业负担本体认知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面临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压力大等现实问题。新课程改革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提出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规划,深刻体现出新课改的时间全程性和空间无限性,关照学生本体性回归[1]。深入解读和领会《纲要》及《课标》文件,可知新课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无不渗透或蕴含“以生为本、以学为中”理念,提高学习自主性是其应有之义,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其必然之举,创建共生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是其外在支撑,形成知识、人文、情感于一体的教学文化场域是其内生场域。从这一层面看,新课改下的学业负担是从义务教育质量与公平宏观角度来阐释,从课程标准这一微观领域来践行。同时,新课改内隐着从价值论新视角阐释学业负担本体价值,以此审视现实中学业负担价值样态,从而真正领略学业负担本真存在意义。
有关学业负担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多学者虽表述不一,但都围绕学业负担核心要义,即主观感受与客观责任。从理性角度来看,学业负担不是一贬义词或极端概念,而是一中性概念。因此,从认知观点或观念角度来说,需对学业负担持有辩证的看法,不能带有先天的或绝对的价值判定意味或负面化倾向,即任何一种学习都有一定学习压力,任何学习都应有适度压力。学业负担是学生学习系统的一部分,本应由学生自己来掌控,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操控,是学生自己对自身学业负担的体认和调控。本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个体对学习任务难度、广度等认识和情绪、情感体验等主观感受,以及学生面对学业负担时身心方面的反应或倾向等客观表征。概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素养的培育,力求为学生快乐学习、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塑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所以,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学习角度出发,寻找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根本或内在出路,以期在减负过程中,充分彰显学生自主减负理念,实现个体意义上的真正减负。
二、学业负担与学生学习效能间逻辑关系显著
在明晰新课改下学业负担本质内涵基础上,可知学业负担是客观责任在个体心理中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学业负担是一有机统一整体,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学习效能是关键核心要素。学习效能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客观表征,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是学业负担的内生力量。从学习效能和学业负担本质涵义来看,二者间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学习效能是学业负担产生的内发因素。同时,新课改蕴含的学生发展理念无疑更坚定了“减负”的内基――学习效能。学习效能包括个体主观学习效能感和一般客观学习效能,即主观信念认知和客观能力表征两方面,二者间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个体主观效能感认知图景归因分析
(1)学习态度:价值内核
学习态度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意向,学习意愿控制学习行动。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或一成不变的,态度需要激发、策略和培养。学习是学习者情感释怀、学习交流、成就体验的过程,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内化为学生学习需要,增强学生求知欲,形成稳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促进学习行为转化。总之,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信念强,学习劲头饱满,意志力坚强,有克服困难、挑战压力的勇气,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强化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自我认同感,保持积极、健康、乐观的学习心向,适切体验学习活动或成功失败事件,形成稳定、积极情感模式,做出正确思考和抉择,自主学习,自主减负。
(2)学习期望:期望效应
学习期望是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和当前学习刺激对今后学习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所抱有期望基础上的意念或心向。学生坚信通过学习能有美好未来,能力能得到发展且有广阔发展前途,他就会主动学习,努力克服困难,自觉调控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自觉评价学习结果,学习效率高,负担自然小。其次,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学生期望教师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施教。具体而言,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和教学情境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达到“高效低耗”理想教学效果。为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小心呵护学生微妙的“星火”期望,更要留足生存与发展空间,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乐趣。总之,教师期望如同久旱逢甘露般神奇或如润物细无声般轻柔,能给学生带来“书山有路趣为径”的学习乐趣,能建构起持续有效的期望系统。
(3)学习动机: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为促使学习行为朝某一目标实现而不断激发与维持内部学习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内部动机是学生出于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有强烈求知欲,想通过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满足自身内在发展需要,是其人性完善使然。内部学习动机强,学习兴趣浓厚或强烈,学习方法多元化,学习策略智能化或模式化,学习坚持持久化,能把学业负担当作学习进步的阶梯或挑战,压力感小。而外部动机是指学生在受到外部诱惑时而需付出一定努力的心理倾向,包括师长期望和避免惩罚,如我学习是为了不辜负父母或老师的期望,我学习是为了避免惩罚等。外部动机受外界诱惑大,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压力很难以一贯之。但二者间不是完全绝对的、割裂的。教学中找准教学契机,适当引导,内化外在动机,建构稳定的个性动力系统。
2.学生一般学习效能客观能力表征归因分析
(1)学习能力:充分条件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在完成一定学习情境下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是对学习知识的动态运作,是学习素养的核心组件和学习基本素质形成的必备条件。学习能力高低关系学生能否高效学习、学习质量提高及其学业负担减轻等问题,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等低级层面,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评价、反思、创造等高阶思维方面,二者间不是断裂、决然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学生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巩固较扎实,有较强的记忆力、判断力、评价、分析和创造能力,学习方法或策略智能化或可控化,学习效能感强。诚然,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同样时间内完成不同质的任务,或同样学习任务有不同收获,学习效果一般低下,学习乐趣退化,负担感重。
(2)学习策略:有力保证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有意识或有目的采取一定认知图式、信息加工方式及调控技能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情境发生动态迁移,学习策略也应有所变迁,具体需要根据任务情境、自身性情及其目标导向不断反思和调节学习策略。因此,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设置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计划学习步骤,丰富学习方法,归纳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利用学习资源,久之将其内化为个性学习系统一部分,形成稳定的学习策略或模式。如图式图(问题链)、概念图、思维导图、语义网络等认知工具、效能工具、知识获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层级间的语义关系,反映出思维层次和认知结构的灵活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标示各观点间的动态关系,体现出心智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如学业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求助,亦或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学习资料等,都可以使学生从学业无助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从中感受学习乐趣,化解负担之感。
三、优化学习效能是实现“自主减负”的有效路径
1.养成以学生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
从学业负担本体认知来看,学业负担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学业负担是一中性概念。新课改下的学业负担是被置于更广阔的视域中,将学业负担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等基础教育改革要素相结合,诉诸理性思考与真挚关怀的本体回溯与前瞻。学业负担涉及学生自由、个性等人性全面发展,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自主学习。所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前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养成“以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继而达到“教育即自我教育”的本真境界,践行自主减负理念[2]。
自主减负是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质量而主动生成适切的学业负担即“量力负担”,自主性是自主减负的核心,即自觉、自愿、自律[3]。首先,自觉即自我觉察。其建立在深刻、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自觉能力越强,越能深刻认识自己,正确评价学习能力,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自觉承担合理的学业负担。其次,自愿是一种基于价值判断的内部心理倾向或状态,是内在的动力机制使然,是较自觉更高一层的心理准备或潜在状态。当学生认识到学习价值时便主动学习,积极投身,自觉、主动承担应有负担,积极克服不良学业负担。反之,盲目学习时,学习成为可有可无的一件事,避重就轻,此时的学业负担就成为一压力。最后,自律是学习者内化为个性系统的良好习惯,自律是慎独、慎思、慎行的集中表现,是个体对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自我追求的高度认同。具体来讲,即学习者将学习上升到一种自我提升或修养的一种态度、习惯及境界,虚怀若谷、见贤思齐、精益求精,随时尝试寻找合适的学业负担。总之,培育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信念体系需加强自觉、自愿、自律品质的孕育和根植。
2.构建以学生高效能学习为关键的学力发展策略体系
新课改下“学力”不仅包括“双基”,也包含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非智力能力,是学生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能力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学习者既要扎实基础性学力,增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更要逐步向思维型学力转型或跳跃,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4]。
首先,要利用各种学习途径,已有知识会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而产生交叉、综合,相互印证。知识学习中学生围绕知识要点进行多角度、多路径探讨,这符合认知弹性理论,对于扩展知识的深度,探索方法的抽象性等程序性或内隐性知识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及创造等高级认知技能,增强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能,实现深度学习;其次,要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即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内部学习情感系统。反过来,学力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娴熟运用和模式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是形成综合性能力的前提或条件,方法是通向途径、策略的载体或抓手;最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常规性学习、善于思考及探究问题、合作性学习等习惯会使学力各个维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学习自觉化、可控化,即学习能力或学力的形成。总之,提高学生学力素质水准是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不竭源泉。减负的终极目标不是消除学生学业负担,而是通过塑造、培养学生个体素质结构,尽可能扩充其行为空间,即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控制学业负担。
3.创生以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为支撑的教学文化体系
课堂文化是师生这一教学主体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师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本土场域和基本方式[5]。传统课堂教学倾向知识传授和灌输,忽略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彰显和对照,规避了情境的动态性,隐略了智慧的刺激,忽视了审美的体验,缺少对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单一、枯燥、乏味。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倡导高效率、轻负担,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倡导建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课堂教学生活世界。因此,师生间需建构持续有效的对话机制来形成相互维持或共享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以此来不断扩大学习活动意义领域而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5]。
首先,从“向师”到“向生”转变,以生为本,依需定教,归还学生话语权和活动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批判性判断,暴风式发言;其次,从“经验”到“体验”,不仅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学生情绪、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知识殿堂和生命休憩地,成为精神游历和经历探险的历经,成为一种“生命摆渡”的过程;再者,从“独作”到“合作”,充分利用潜在和现成学习资源,信息共享、情感交流、互励共勉、高效低耗,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喜悦;最后,从“单极”到“多极”,建立多维度、立体型的师生双向激励评价机制,发展学生个性,关注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相长。总之,新课程教学是生成、互动和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场域,加强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增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扩展学生认知领域范畴,着力将文本化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的真实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构建师生“双主共学”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搭建师生生命价值的生活体验之旅。
4.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的积极“自我学习”世界
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世界,构建积极的学习自我,发展持续有效学习的不竭动力,创造属于自我学习的一片广阔天地。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为自己学习负责而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有能力或潜能预设学习目标,计划学习安排,选择学习方法,主动根据学习环境变迁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过程式能力,而这需激发学生内驱力、丰富多元认知策略、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及其提供社会性和物质性学习工具等。总之,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心理资本和行为技能智能化或心智化的内化过程。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留有学生充分思考、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科学评价学习过程,积极反思、正确归因,通过问题发现(任务学习)、分析及解决过程,发展元认知的觉知力、元认知的广度及元认知的技能水平,提高自我学习效能,追求学习本真意义,形成个性化的自我学习场域。同时,要关照好学习系统内外各要素,如认知方式、认知策略、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等要素,争取发挥最大合力。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或水平不仅影响学习结果或学业成绩,更对今后长远发展或终身学习有其深刻影响[6]。当前,在终身教育理念倡导下,学生只有建构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生活世界,才能登越知识顶峰,享受生命之瑰丽。
参考文献
[1] 崔允t.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2] 邓友超.教育在什么意义上是自我教育――读伽达默尔的《教育即自我教育》[J].中国德育,2008(4).
[3] 王贤文,熊川武.学生自主减负: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4] 李庾南,陈育彬.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J].课程・教材・教法,2008(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76-03
在世界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尺。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脱颖而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代中国, 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紧迫的任务和工程。在这种形式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外活动、设备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共艺术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人文修养匮乏,综合分析能力差,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向高素质、高能力方向持续发展。导致造成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因人设课。
在2012年12月对我院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也不容乐观。高中没上过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占36.6%和33.9%,不识谱的占到了58.1%,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承担着“补课”的角色,即补充讲授义务教育阶段所缺失的艺术课程。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艺术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只占30%。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还缺乏全局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学生公共艺术修养课的重要性
由于处于的时代不同,人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最终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到:“艺术教育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一种重要力量。他坚信艺术中的创造性表现与一个健康的社会未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张同道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众多的观念阐述中,以梁继林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因此,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见解具有代表性。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日本学者时富利彦就这样认为:美术、音乐,这些特定的艺术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养,原因在于这种艺术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前叶连合区。例如艺术作品在表现上具有多向空间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乐使人联想到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其中模仿战马的嘶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厮杀的战争场面,由紧张、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和灾难。正是在多项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在欣赏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绪跌宕起伏,时不时的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促进人类创作素质发展的目的。
2.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表现欲、自信心、审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记得学生在观赏罗中立《父亲》这幅作品时,用“备受震撼”、“心潮激荡”、“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们的观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学以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评论。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大脑一次次的“震撼”,心灵一次次“激荡”中被激活。这正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获得,因为艺术教育才是培养感性素质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如:画家与普通观赏者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前者是去体会作品视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则是探究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音乐家与普通听众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存在着根本差别,音乐家享受的是作品音响结构听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普通听众则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悦耳动听。
4.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育家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1]如张择端的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当时社会实录: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城市生活的面貌,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但不管怎样,它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对祖国民族的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学生在欣赏名家的作品时,难免会不流露出对他们的人格、精神品质的敬仰!虽然这种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5.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能让人心情得到释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劳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过程中,我们通过漫画、幽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学生在欣赏作品或聆听音乐时,让大脑从紧张学习的逻辑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放松其心情, 调节其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6.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文化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都有中外艺术方面的知识点介绍。学生通过学习, 即可了解多种世界艺术文化又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从而进一步去认识世界,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艺术, 吸收着多种文化营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来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1.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的关键
为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
1.1课程开设的依据与原则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确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3]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
高校公共艺术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素质提升,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坚持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它们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另一原则――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
1.2课程开设面广且结构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殊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变音乐、美术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另一方面,认真研究面对非艺术专业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实施途径。
二是开设全校性的艺术选修课程, 2006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同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将其纳入到教务处,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普通工作,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同时,我们把《美术鉴赏》、《音乐舞蹈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课都纳入到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个学期学生都爆满,甚至有同学为没选上此类课而懊恼。
1.3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丰富多彩,但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却很少。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一门课程要涉及许多本教材的内容,既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学生也没有直观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美术鉴赏》这门课为例,我们采用了学院易镜荣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编的教材,该书揭示了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其还借鉴徐庆平的“大美学”教育思想: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从古代到近代却缺少现代美术作品的介绍、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书中以现代美术作品为主,不仅介绍了绘画作品的欣赏、画家生平极其艺术创作故事,还包括“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全书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该教材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其它院校作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该课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又是江西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成绩突出。另外,《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艺术素质教育课,被确定为院级优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
1.4不断走向综合化的公共艺术课程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 它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 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 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4]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 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5]综合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局限, 而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关联性、统一性,这样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特点又能体现通识性的属性。
艺术课程不断走向综合,这是一种趋势所需。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为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台。在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综合既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的认识趋向整体化,让学生从认为没有联系的原理中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能从一个角度考察向多维的、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其高雅的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促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着重注意艺术教育在提高其价值的过程途径中如何体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本人结合我院开展艺术教育所取得的经验来谈谈适合高校非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1课程丰富,灵活多样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被动转为主动才会带来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的每一环节,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那种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且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达到美育目的。
如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来理解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讲述画家其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刺激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生活与艺术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也自然地理解了。这样,不但可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 主动用美的原则去判断、选择知识和信息,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我校所开设的所有公共艺术类课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就拿《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课来说吧,我们根据音乐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视听性等特点,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恰当穿插老师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点评学生答题、才艺、演说,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基础理论的应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网络资源的广泛性、教师讲演的艺术性、才艺点评的趣味性、习题引入的巧妙性、网站导航(课内知识与相关网址)的延伸性等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而《音乐舞蹈鉴赏》课总是特别火爆。
2.3利用课内、课外“双课堂”
艺术教育离不开课内、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学生通过课内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其知识和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通过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延伸和补充, 这样既可反映教学的水平, 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课堂, 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 这些社团在学校是最为活跃的, 我院借助这个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的机会, 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陶冶了情操。
2.4参与实践,美育体验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学生来说,参与对艺术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投入这个过程,无论他们是唱歌、画画,还是在对别人的创作作出反应。这样做,无非是使他们投入对审美意义的体验。
我们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学生摸索和掌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凡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后,初学者的艺术修养迅速得到提高,不仅能准确哼唱几首完整的歌曲,勾画几笔,而且对艺术方面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乐和美,艺术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某些艺术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我们还推荐他们进校艺术团,让其继续“深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而艺术团的成员,则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后,其知识和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各种比赛进一步营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大多数老师都担任了学生管弦乐团、电声乐团、戏剧社、声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展、摄影展、歌咏比赛、书法大赛、寝室文化大赛的艺术指导,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活动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第二大课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质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高等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也不能与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相提并论, 要想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一切,就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在选用的教材里筛选适合学生学习并容易掌握的内容,再者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编添加不同的教材内容。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应该是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成果, 因为只有好的艺术作品, 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才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教材的更新,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们的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内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以下方面来加以体现:
2.5.1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强调高校公共艺术的时代性。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引入流行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音乐舞蹈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把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双节棍》、《我的地盘》引入课堂,把那些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优劣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及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社会时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当代大学素质培养和高校艺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
2.5.2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根基,选择有鲜明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作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就介绍了大量的工笔、写意、白描、泼墨等传统技法并通过美术欣赏课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学习和理解。
2.5.3以民间艺术为补充教材,以开发地方艺术风格为特色。我院地处于“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中国傩文化之乡―萍乡。这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我们把身边的艺术精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民间的风筝、剪纸、中国结、傩等手工艺的制作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学习热情。
2.5.4结合东西方的文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和鉴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视鉴赏课》选择中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兼及国外优秀影片,来重点讲述现代阐述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结合中西方现代文论和古典文论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鉴赏电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实践,在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整齐划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忽略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用专业的标准或降低专业的标准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多激励和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接触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热爱艺术。为此,我们在选修课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开卷、交作品、讨论、交流、小论文的方式或以在报刊上登载文章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 也不违背我们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
2.7美术教育的深化与提高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以及收集整理图文资料,学会撰写艺术评论及专题论文。如,鉴于课时有限,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一章时我们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
(1)老师布置研究课题;
(2)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3)老师概括、总结讲评本次课题要点。
研究性作业题目:按照历史顺序列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画作。
要求学生:
(1) 自己设计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须符合命题;
(2) 内容简明、概述正确;
(3) 必须手写完成,做在作业本上,下次上课之前必须交作业。
(第五章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成就。)
通过学生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有的翻阅《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一种好学和自学的习惯,并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到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综合艺术,2012.02,154-15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