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2 14:43: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的教育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的教育方式

篇(1)

一、"师徒传授"的传统美术教育方式

(一)"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发展历史

"师徒传授"是指前辈(师、父)通过具体的行为将技艺传授给后辈(徒、子),后辈通过学习进而继承前辈或某种流派的学说或技艺,进而维系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促进人类发展的教育方式。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师徒传授"式教育的雏形已经出现在当时的美术活动中。在当时已经出现了陶器、编织等手工艺产品,而这些个别富有艺术经验和才能的制作者,它们既是农耕者,又是手工艺者,在这期间已有人把自己在工艺制造方面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后人,因此,"师徒传授"式教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文明时期。

到了奴隶社会早期,随着家传与师授为主的私学逐渐出现,"师徒传授"初见端倪。在先秦两汉时期,百工美术教育主要是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由此,"师徒传授"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开始立足生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动乱纷繁,教育呈衰落景况。这时期美术教育的主流依旧是"师徒传授"。隋唐时期大量图壁造寺活动形成以粉本为主要媒介,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授"教育方式。唐宋以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虽然也出现了画院等其他美术教育形式,但仍以"师徒传授"为主,明清时期尤为盛行。传统中国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门派林立,精彩纷呈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替代了传统的"师徒传授",并沿用至今。

(二)"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特点

1、"亲师合一"的伦理观念

在我国美术教育历史上,师傅与徒弟间的关系归纳起来分为两种,一种为非亲非故,一种带有亲缘关系。由于在传统"师徒传授"中的教育观念本身还被注入了伦理观念的内容,师徒关系,在伦理上就等同于父子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师徒传授"中师徒关系的亲密不仅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艺的传授,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传承风格。学生还可以了解老师的思想关观、价值观以及艺术修养等。因此,这种"亲师合一"的师徒关系,除了技术传承之外,还有艺术见解和精神的沿袭,"亲师合一"也就是以伦理关系维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的传承。

2、"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

"师徒传授"的教育方式在传授的具体形式上具有言传身教的特点,也就是言传、物传和心传。

所谓言传,是传授者通过语言将技巧、知识介绍给学习者。言传的内容及其广泛,包括历代艺人对艺术特征的审美总结和对技术的审定标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用口诀进行传授。它的特点是要领突出、言简意赅,易于记忆,便于学习。特别是对初学者具有化繁为简的效用。

物传,传授者向学习者提供范本、谱子,用以临摹借鉴。范本、谱子都是历经积淀、逐步完善而成的模本,在某一门类上达到了规范与风格的统一,得到了创作者与学习者的认可的传世佳作。这种物传的方式不受时代、地域、门派所限,是使学习者打开眼界,为学习储存知识,进而深入学习提高技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心传,这种方式注重的是"悟性",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表达,是综合性地将言传转为心领,将物化转为神会,传授者通过实际操作,最终达到传授的目的。心传能够使学习者独创自己的审美尺度,为后世留下可资传承的基因。

3、技艺专属

在古代社会,艺术家或艺人对一门技艺的专利掌握通常与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息息相关,由于过去的技艺专属缺少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所以,只能靠师徒传授关系来维护。

(三)"师徒传授"的教育内容

在传统中国美术教育中,"师徒传授"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画论教授。它包括理论、品鉴和画法。传统画论联系着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审美发展史,涵盖了美术教育诸多内容,是一部融理、法、品、悟为一体的中国画论。它对掌握技巧、提高审美、领会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四)"师徒传授"的教育手段

临摹是学习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十分重视临摹了,尤其是清代随着制版技术的提高,《芥子国画谱》、《十竹斋画谱》等绘画技法书籍的出现为临摹提供了方便。在历史上许多名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而奠定绘画基础的。

二、"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史上的积极作用

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师徒关系亲密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艺的传授,学生不仅能从老师那里学习技艺,更可以了解老师的艺术理念,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最终提高技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师徒传授"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师傅即教育弟子,又把本门流派发扬光大这一目标。

2、因材施教

"师徒传授"这种教育方式由于学习者人数相对较少,徒弟从小跟随师傅,老师学生朝夕相处,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等,能够充分在把握学生的资质与发展水平上进行教育,诱发学生灵悟及理解力。传授者就有精力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灵活掌握学习进度,变换学习方式。

在"师徒传授"教育中,学习者一方面观察"师""文"言传身教的示范;另一方面,临摹研习诸家之长。把精研一家与广取博撷结合起来,学师而不惟师,最终形成自家门派或独特风格,把我国传统美术中各种技艺都推向了精深圆熟,登峰造极的程度。

(二)"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史上的弊端

"师徒传授"教育方式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弊端,具体体现在:

1、墨守成规、技艺僵化

教育中过分强调"亲师合一",学生并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强调师,既是父,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地位。学生只能在师傅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创作,不能随意发挥。与现代学校教育相比较,学生没有接受民主思想和先进知识的机会,严重禁锢学生的思想,约束创新行为,使其技艺僵化单一,缺乏生气。

2、易于失传、后继无人

师生关系易发展成学派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门第宗派观念严肃,"师徒传授"受其影响,造成门派间壁垒高筑,技艺传授相对封闭的后果。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民间艺人沿袭古老的技艺传承作业,手艺是其立业之本和财富凝聚的基源。所以,在技艺传授上单一强调祖传技艺的私密性扼制了传统民间工艺的革新发展。

从我国古代美术发展来看,无论是民间手工艺还是绘画、雕塑、建筑都是作为一种手艺代代口授心传的,只有跟随师傅学习的弟子才能知道创作的秘诀,导致某些技艺失传。技术保密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促使工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技艺,从而推动当代手工和技术的发展,但也会因家庭后继无人或子孙德才不济而使绝技失传。

三、关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思考

"师徒传授"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氛围的产物,同时也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它在我国美术教育史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研究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师徒传授",力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重新发掘传统美术教育新模式,总结古人的经验应用在现代的美术教育模式中,探究更为有效地教育方法,把握教学规律,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美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林.中国美术教育纲要[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2]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篇(2)

1.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可利用和借鉴的教学资源极大扩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的充足可为教学手段的丰富打下基础。选择适当的材料,运用恰当的方法,材料与方法的优化组合,可使教学如鱼得水。教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相关的信息链接得到延伸和升华。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精神,散发出人文关怀的光芒。

2.在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对话更具实际意义。大众传媒的普及和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得他们具有了更充足的对话资本。另外,对教师及课本权威性的质疑,也使他们有了对话的勇气。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对话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明辨是非。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教于学都是有相当益处的。

二、传统教学的优点

首先,传统语文教育重视积累和感悟。语文教学历来强调文以载道,语文教育应在继承这些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审美感悟。传统语文教育认为积累是基础,感悟是关键。感悟的一个指向是熟读后的精思。只熟读而不善思考,没有感悟,便会成为书橱,终无所获。古人强调感悟,强调学习者自悟的过程,避免了由于教师讲授过多而窒息学生自由思考的尴尬。感悟的另一指向是整体把握,模糊性理解。

其次,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诵读,并且以读促写。叶圣陶先生指出:“从前的人学作文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有点神秘性,说穿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而多媒体教学中赏心悦目的音乐和画面以及朗诵录音,学生只要听就可以了,长期下来会使阅读语感缺失。

再次,传统语文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好地内化为语文素养。传统教学中注重的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使语文教学内容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传统语文教学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教学

1.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确立教学目标,有的放矢。从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及性质上看,选用多媒体,首要原则就是多媒体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只有适时使用,才能恰到好处获得最佳效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板书始终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信息技术适时的辅导,创设丰富的情境,发挥最佳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热情,发挥学生主体的真正作用。只有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教学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明确教学任务,使学生会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给学生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和书籍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所以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之前,老师必须进行指导。分工自主学习。各小组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分工,组内成员将本组的任务分工,然后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共享教学成果,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利用网络共享学习成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大为开阔。师生交互学习,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引,而不是完全越俎代疱,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思考力,发表不同意见。由此可见,教师只有通过充分备课,才能把握教学内容,紧扣知识点,把握重难点,才能组织好多媒体课件的结构,恰当地组织课件的内容,收集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有关资料或图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媒体的优势和教师的讲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从情绪情感过程分析

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情绪情感的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将对认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信息量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易完全掌握,又受到课后作业不会做的负性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情绪情感的适应功能下降,产生对多媒体教学适应不良而出现学习的焦虑,削弱对学习需求的愿望,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动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互动性较强,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吸收(感觉、知觉的过程)、消化(记忆、思维的过程),将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课堂练习中,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质疑以及教师进行提问,根据质疑与提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澄清,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适应能力,增强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1-02

一、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一切都由教师决定。教师依据书本、用自身的言语和板书进行课堂讲解,即所谓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无论从教学内容、策略,还是教学方法、步骤,甚至习题都是老师事先安排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传统”是因为这些都是教师从事教学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手段,并且都是经历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手段。但要透彻地讲清楚某个设备或工艺流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费力,学生理解困难,于是就采用教具模型和挂图,然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如下。

1.教具模型具有滞后性。教具一旦制成,再次修改,都需要一定的制作周期。

2.挂图或教学模型只能反映静态的状况,不能反映其运动过程,给学生展示的效果仍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

3.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同时使用多个教学用具,或从多张幻灯片、投影片中挑选一张用于显示,就会显得很忙乱。因此,在保留“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融入现代的教学技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对教育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现代教学,仍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学生、媒体、知识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育理念是“双主”(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模式,注重人、机、知识的相融与和谐,倡导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共发挥的作用。这种模式既重视教学设计与过程,又重视教学效果与质量、知识与能力双重功效的获得。现代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某些不足,它不仅继续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且也重视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强调教师、学生、知识、媒体技术四种元素之间的互动。

1.教师、学生与媒体技术的关系。无论是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传统教学,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即使媒体技术再先进,课件再精美生动,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媒体技术永远不能掩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激情的讲解,像传统教法一样言传身教、黑板板书,适当利用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之间更为亲密、和谐的交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如果过分关注媒体效果,忘记了教师主导地位,就会出现师生双向交流渠道不畅,教学亲和力低下的现象。老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教育行为是为了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塑造,学生是教育行为的最终目的,无论媒体技术多完美,其从属地位也不能居于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之上。所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着眼于优化教学过程、学生和谐发展的宏观目标,决不能被现代教育技术左右。

2.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法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融合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挂图等,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音效果,但也是冷冰冰的机器声音,不能替代教师独特的言传身教。

3.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学课件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生动的阐述与解释。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中心,尽可能少在教学课件中插入过多的漂亮图片、动听的音乐,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学课件还要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新的培养目标包容了原有目标的教育功能,并且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各有千秋,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就是好的手段。如何真正发挥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使先进的教育技术切实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准确的言语、丰富的表情、恰当的手势和漂亮的板书,在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是现代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如直观化、模拟化、交互性和强大迅速的计算功能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因此这两种方式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厚此薄彼都是片面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把握不同教学手段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中,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许多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办到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而且鲜活生动、耳目一新。通过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人的感官被“延长”了,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去认识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动静快慢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1.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的认知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图表、声音、动或静态图像被集成一起,构成教学软件,产生极好的逼真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VCD机、有线电视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图像和声音效果,但也只能展示教学信息,不能进行交互式的个别化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在计算机上反复操作、训练、直至熟练。学生在这种交流式的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由教师安排。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提供更多的优秀教育技术,给教学领域带来了生动多样的新局面,使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人的观念必须转变,否则,永远没有教学理念上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其中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许多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都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教学过程中不但能给出结论,还有演示变化的过程,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缩短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

3.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了知识面,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更新时间。现代教育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方便,同时拥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生、考虑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等问题,也使自己有了时间去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科技动态,搜集教学素材,等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更加实际。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使师生相互作用的条件更趋于多元化,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地运用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新时期”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知识经济带来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传统联系方式的种类重新洗牌;新的联系方式不断涌现;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灵活性增强。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通常被开成批判会,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虽然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教师在家长会上仍以成绩为核心,但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搞好发动工作、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任课教师发言、学生发言、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还有些教师采用QQ、电子邮件、博客、班级论坛等新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称为电子家访。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项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传统方式的改进,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表现为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随意性强。其次表现为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多呈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众星拱月型目标架构。

总之,任何联系方式都是在使用中不断完善,而且所有联系方式的使用都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鼓励家长沟通的积极性,增强沟通效果,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 (杨宏进,薛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6

2.朱塞红.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现状分析――从几则案例说起.[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2-14

篇(5)

东西方艺术是有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差异是发展的动力,东西方如果都一样,那就没有发展了。西方绘画运用理性的方法实现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它强调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观察,强调写生和现场画出。线条和明暗是东方、西方绘画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故在互相吸收学习时,就须慎重。倘若将西方绘画的明暗技法照搬到中国绘画上,势必会掩盖中国绘画特有的线条美,就会使中国绘画失去灵活、明确、概括的传统风格,而变成西方的风格。倘若采取线条与明暗兼而用之的办法,则会变成中西折中的形式,就会减弱民族风格的独特性与鲜明性。这是一件可以进一步研究的事。在中西美术的比较中,简单的求同或简单的求异是不难做到的,困难的是要进一步发现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在其发现不同的审美精神特征、文化生存情境中在不断的时间演变过程中,共同去发现和创新美学发展的前景。

二、借助各高校已有的以高校国际教育的大平台推进中国传统绘画课程

在留学生课程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绘画课程,让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渊源和魅力,展现中国画的魅力,开展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画,爱上中国画,并传播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法有一大特色: 虚实与空白。传统西洋画,画面都是满的,画出对象相互的种种关系。传统中国画,有虚实,留空白,潘天寿先生对此作简要的解释:“古人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空白是艺术的科学。”这里再补充古人的一句话:“可以见,见; 可以不见,见。可以闻,闻; 可以不闻,闻。”是说见是见,不见也是见; 闻是闻,不闻也是闻。这就是中国人的解释,是中国人的艺术,更是中国绘画在中华传统哲学观念下的产物。

三、借助各高校已有的高校国际教育的大平台,选派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秀教师赴国外任教,挑选中国传统绘画方面的优秀学生到外国留学传播中国传统绘画,提高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综合我国国内对于传统中国画传播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个人画展,依靠画家的个人影响传播;二是集体推广,依靠艺术单位和艺术团体、研讨会等形式宣传传统的中国画;三是互联网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是以上三种传播方式还都没有和高校高校国际教育平台传播相结合,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方向。

四、在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思考以怎样的形式将我们的传统艺术传递到国际上,通过高校国际教育平台使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外国

通过高校国际教育平台使中国传统绘画得到很好的传播,使中国画走向世界,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让世界更加客观、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通过高校现有的国际教育平台,逐渐渗透中国绘画的基本技能、甚至在国家奖学金项目中设定中国画专业将会为中国绘画为的世界更多的人认知并推广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争取国家奖学金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从事中国画专业学习和创作

篇(6)

1 “微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表现

1.1 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

由于接受信急途径方式的重大改变,微生活日益成为学生们重要的生活新方式。学生们每天的生活由微博微信开始,早晨起床一睁眼就拿手机开微信、微博,登陆QQ,快速浏览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甚至走路或坐公交车都在看微小说或微电影,更有部分同学在上课期间还会用微信与同学保持沟通,随时随地转发或评论各种讯息和网络链接等。

1.2 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与思维表达习惯

微信、微博上的各类知识,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获取新知的需要,学生们通过网络媒体拓宽了知识面。与此同时,能够认真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越来越少,快餐式的网络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寥寥数语但情节、人物塑造亦很出彩的“微”小说与“微”电影在学生们中的影响日益广泛。

1.3 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性格的学生更容易结为朋友,拓宽了学生交友的渠道。另一方面,微媒体可以让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甚至进行自我宣泄,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表达观点的随意性与偏激性。

2 “微时代”催生出“微评价”

微评价就是微型的文化评价。广义的微评价包括所有依托于新媒体渠道、新媒体平台的艺术或文化短评,可以说比“微时代”来得更早,如2008年以前豆瓣社区里的短书评(少于500字)、短影评、短乐评(均少于140字)等;狭义的微评价则既指其依托于微平台,也强调其形式更加短小,主要是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微渠道发表的文化与艺术短评,其互动性和即时性更强,针对性和自主性也更充分。但随着微文化在大众消费意义上的流行,广义和狭义的微评价都还未能很好地引领社会审美的导向及承担文化建构的功能。比如在很多微评价中,发泄的多而思考的少、感性的多而理性的少、个别的多而整体的少、口水战多而思想交锋少、业余水军多而专业权威少、随波逐流的多而独具慧眼的少、源自情绪的多而来自内心的少等等。因此,对微评价的呼唤和建构,就是要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强调真正有意义、有意味的文化评价决不能淡出、不能失效。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媒介技术革新,基于微平台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快捷,舆论的话语权也逐渐由官方向民间倾斜,呈现出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这使得微评价在其意义生成与效能实现上大有可为的同时也有了加以规范和提领的必要。

3 基于“微时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途径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的是为了促进教与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着用总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化,大多采用考试的形式,评价主体单一,一般是由教师评价等问题。这里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来阐述“微时代”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途径。

3.1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善教学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以达成促进学习,获得最大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实现形成性评价,但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每周一测”,通过群发功能或自动回复功能,每周利用平台群发给学生一道开放性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或者学生向公众号发送关键词“每周一测”,平台收到关键词后自动回复给学生这道问题。问题答案不是固定的,学生可以通过最近学习的内容,或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自由回答,教师由此可以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总结性评价。传统形式上,学生作业、作品上交后,教师给个评价,这个教学活动就算结束了,这些作品也极易丢失,学生一个学期做了很多,但最后可能都忘记自己做了什么。平台可以保存学生一个学期所有上传的作业、作品,当学期期末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作品制作成小展览的形式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回顾反思自己这一学期都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形成对一个学期的总结,共同完成总结性评价。

3.2 自主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主张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研究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需要了解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他们也对评价具有发言权。当学生上传作品的时候,要附上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由教师向学生发送一份评价量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在同学互评中,学生不只是受评者,还是评价者。教师可以将收到的作品通过平台群发给每一位学生,或者由学生向公众号发送关键词,如“作品”,自动获得所有作品。每个人必须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提出优点、缺点及建议,并将评价结果发送到公众号。同学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别人作品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因此同学互评不只是评价,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评价主要是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一种引导,指引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改善自己的学习。教师将最后的评价结果通过平台发送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再上传、再评价、

再修改,可以实现多次评价,最后得到一份份优秀的作品,并通过群发功能或自动回复功能,推送给所有学生,让学生观看及学习。

篇(7)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seminar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comparison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不断在进步,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化、大众化,从开始的传统技术(如口说、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等)到后来的视听媒体技术(如摄影、幻灯、投影、广播、电影、电视等),再到现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讯技术,教育因为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一直在发生着巨大变革,[1]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却相对比较滞后,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不上新时代对人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借鉴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以提高国内的教育质量。此时研讨式教学法进入了他们的视线。研讨式教学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深化,研讨式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笔者除曾连续两个学期选修武汉理工大学张晰老师的大学英语课外,后续也在几个班多次旁听,观察学生上课时的反应和学习状态,感受到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班级氛围与以前上过的英语课堂存在着很大不同,就此产生兴趣,并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以张老师的大学英语课堂为例,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分析,过去关于研讨式教学方式的调查研究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而笔者则是从一个学生和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理论基础

研讨式教学方式,从字面上来分析就是以研究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总体的思路,在实际使用中,它可以融合各种教学手段而不必拘泥于某些具体的方法,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教学过程中的条件来灵活地决定这些细节,比如可以根据学校所用的教材,课程的长度或连续性,班级人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长处,甚至结合时事热点进行研讨式教学活动的组织。郭汉民教授曾指出,研讨式教学法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贯穿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既要重视基础知识,“授人以鱼”,更要重视传授方法,“授之以渔”。这种教学法让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从独唱演员变成了导演;让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演员,从台下走到台上。[2]

大学英语“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是以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把主题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融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3]

其中合作学习的概念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应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它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及社会化发展,强调学生之间合作性的人际互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来达到学习目标。[4]

而杨维东等(2011)认为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第二,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第三,注重协作学习。

第四,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5]

2 问卷调查为依托

笔者曾对武汉理工大学张老师所教授的四个班级(共126位学生)做过主题为“大学英语研讨式教学方式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的问卷调查,回收了106份有效答卷。问卷形式为电子版,在问卷星平台上,学生可以用各种电子设备通过点击链接在网上填写问卷。这样他们不会受到其他学生和问卷者的干扰,可以更自由地填写问卷,也有足够的时间理清自己的思路,使作答的真实性更有保障。被调查者都是非英语专业的,专业分布十分广泛,且绝大多数是大二的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他们正是上英语课的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感受相对更深刻,正是合适的调查对象。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主要是从教学方式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的若干个方面设置了21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传统英语课堂和研讨式课堂分别打分(从1、2、3、4、5这五个分值中选择一个),1分为效果最差,5分为效果最好,再分别算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分。从结果中来看,研讨式课堂的得分普遍比传统课堂高,后文会引用其中一些调查结果以佐证观点。

3 研讨式教学的影响和优势

3.1 人际交流方面

由于研讨式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提供的讨论机会要多很多,其对于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有不小的提升。

传统教学活动基本以老师单向授课为主,老师是课堂事实上的主导者,学生的存在感和参与度较低,即便有一些提问的环节,也多为老师对学生知识点是否掌握等的考查,而学生常因为怕答不好或答错而不敢主动举手发言。因此老师往往只有点学生起来回答,除少数语言能力确实较好的学生外,多数学生都不希望自己被老师叫到。因此在传统课堂中,有些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甚至在下面偷偷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些都导致学生很少发言,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匮乏。

而在研讨式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大大增加了。比如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她会让学生们平时叫她的英文名字而非称呼她“某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样显得更加亲切,没有距离感,学生们发言时也不必站起来(不过实际上一些学生为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还是会主动站起来)。在进行对话时,老师还会走到学生的面前,面对面地近距离沟通,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推进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双方要考虑的不仅是语言的组织,还有语音语调、眼神的交流和手势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这些因素在进行深入的交流时都能提供不少额外的信息,这种对话对于锻炼学生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提高沟通时的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见表1)。

表中,分数下方的数字为其所得票数及占总票数的百分比(下同)。可以看出,学生对传统课堂的打分集中在2和3分,分别占37.74%和34.91%,而研讨式课堂则集中在4和3分,分别占41.51%和30.19%,平均分更是相差1.25分(若换算成百分制则有25分的差距)。说明被调查的学生自己能感觉到研讨式教学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明显的。

此外,研讨式课堂上有时还会尝试更多的“花样”,例如英语辩论赛:参考学生意愿,将全班分为两组,针对某个辩题分别以正方和反方的立场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比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要好得多。[6]这些在传统教学课堂中一般不会出现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沟通的技巧。

除个人间的沟通外,人际交流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能否在许多人面前正常地演讲,研讨式课堂中就常有让学生在经过准备之后上台讲课的环节。有64.15%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希望适当增加自主展示的机会,说明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还是很迫切,而当前的校园环境还很缺乏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好能在众人面前不怯场,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的能力,对学生以后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的个人发展也能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3.2 自信心方面

研讨式课堂多选取贴近生活和较为开放的话题,学生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说,也更容易找到有共鸣的地方,且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自己说的不好或不对而在大家面前丢面子,因为张老师一直在课堂上强调的就是讨论的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更没有所谓对错,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无疑给了学生很大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克服胆怯心理,不用顾忌对错,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在讨论过程中会不时给学生以肯定来改善对话的氛围,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更多地感到被尊重,?亩?也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如表2所示,学生给传统课堂打3分的最多,而给研讨式课堂打4分的最多,平均分相差0.73),而学生的发言更加自信了,也能感染老师和其他学生,反过来形成更好的课堂氛围。

另一个关于自信的问题(如表3)中,研讨式课堂的得分仍旧比传统课堂高,但平均分的差距只有0.20分,是所有问题中差值最小的,也是传统课堂得分最高的一个。笔者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多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都相对较强,也更加独立自主,所以教学方式对他们的自信心的影响相对其他方面要小,加上研讨式教学对他们能力的要求更高,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好坏”基本是靠着掌握知识的多少,用分数的绝对值来衡量的。但在研讨式课堂中,评定的标准更加多元化,他们的最终成绩不只靠着期末的一场考试,老师还会参考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来决定。就算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太好,但若平时上课态度认真,积极参加讨论,精心准备自己的课堂展示,也能够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对于部分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提升自信心的帮助应该不小。

3.3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视野方面

研讨式课堂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也有独到优势。

某次研讨课的主题是赏析影视作品《爱在哈佛》的节选,并就美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相关主题进行补充介绍和发散讨论。在后续讨论中可以看出,影片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不小的冲击。哈佛法学院的新生中,除了前往求学的主人公之外,其他同学之前几乎都是其他专业的,而且各个经历丰富。即使他们都学得非常刻苦,但还是时间不够,甚至有的在病倒后还在继续抓紧时间学习。这刷新了大家在讨论中提到的之前对国内外大学课业情况的印象――国内学生学习压力巨大,而国外大学的氛围则相对宽松,娱乐时间很多,可以激励学生们对比反思,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取长补短。

此外,他们日常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了解到外国同龄人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对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很有帮助。比如教授在课堂中对学术规范的特别强调,对课堂中的不诚信行为及抄袭现象的严厉批评也能让学生们对国外的学术环境有更直观的认识,尤其对将来有意向出国的学生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警示。

课堂上张老师还补充分享过美国大学中文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们在对美国大学生学习中文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上的差异性,除了能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英语学习中对比借鉴国际上不同的语言学习方法并积极投入,也让学生感受到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趋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能有足够的底气。

英语除了是一种语言和交流的工具外,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作为语言使用者思维的外化,天然地带有使用者的价值观和其所处文化环境的深刻烙印。传统课堂往往由于教学评价导向单一,只注重知识和技巧方面的教学,停留在其工具属性上,而研讨式课堂则可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来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它不是被教师当成单向讲授给学生听的知识,而是学生要通过对素材的观察、对比、反思和讨论而自己逐步领悟到的一种获得。例如家庭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典型,学生们曾在研讨式课堂中结合相关视频素材对比讨论过中国家长的批判式教育和西方的鼓励式教育,研究分析各自的利弊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4 人格和价值观方面

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育人。大学是学生离开象牙塔,独自迈入社会的过渡期,是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完善他们的人格的重要契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可以融入人文关怀,传播正能量,以视频为引,以对相关话题的研讨为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比如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观看过美国的一个社会实验节目,餐厅的酒保歧视一个流浪汉(酒保和流浪汉皆由演员饰演),甚至拿走好心人给他的钱,赶他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周围普通群众的反应。虽然有人无动于衷,认为流浪汉不该进餐厅,但也有多位仗义执言,甚至出手相援,特别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学生们看完后感受到了节目中传递出来的善意和正能量,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碰到失意的时候,就算不能提供多少帮助,至少也不能歧视他们,还深入讨论了怎么样去帮助流浪汉才最合适、最有效。也有人分享了自己在街上遇见过的假乞丐和这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短片《One Day》中,一位工人扶起了一个跌倒的男孩,男孩随后又向别人伸出援手……爱心经过一次次传递又巧妙地回到最初的工人身上。学生在互相交流想法时,更切实地感受到了身边的正能量,也许我们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在生活中传递善意,这会让受助者也倾向于帮助他人,虽然可能不像短片中那样快,但最终自己也会因此受益,从而在周围形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这正是勿以善小而不为。

又如电影《死亡诗社》的研讨课,笔者认为是张老师的英语课程中的一大亮点,带给笔者个人和同学们很深的思考和启迪,给了我们一个反思自己的人生和选择的契机。

片中,基廷老师带领青春盛年的学生看走廊的橱窗内已故校友的照片,警示他们珍惜当下的意义。虽然平日里他们无数次经过这里,却从未真正驻足留意,更没有意识到成为墙上的这些照片终将是每个人的归宿。在讨论中,张老师分享了她自己在国外留学时经历过的相似场景,也向我们抛出同样的问题: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是不是都有一天会停止呼吸,变得僵冷?是不是终有一天我们每个人也会变成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我们每个人又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把这种消极的归宿转化为积极的思考和动力?

剧中的陶德本是个十分缺乏自信,羞涩甚至怯懦的男孩,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但在基廷老师的影响下,他被迫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作,而后渐渐成长,打开心扉并克服了性格上的缺点,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理工科学生中其实有许多像他一样,平时不善言辞,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讨论着陶德的改变,自己也有所触动,备受鼓舞。正如班里有位同学在结课时给张老师的留言反馈中写道:“你不是我的第一个英语老师,却是第一位教我开口的英语老师。”

当讨论到影片中基廷老师说的“诗歌、美、浪漫和爱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张老师也向学生抛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你为什么而活?” “你又会为自己的生命谱写出怎样的诗篇?”同学们若有所思,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大学课堂有很多种,但能让学生真正反思自己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课堂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把自己的想法在课上与同学老师分享和讨论了。

影片中基廷老师还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来,让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与校长的强调纪律和服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张老师的研讨课上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教育理念的反思和讨论。学生不再认为教育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事情,他们也是教育的主动参与者和推动者。教育也不应再是服从权威、整齐划一,而是要自己能够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或迷信权威。因此,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一个大学课堂该有的样子。这也正是研讨式课堂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传统课堂往往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外界各式各样观念的冲击很可能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而在研讨式课堂上,不同的学生都会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况: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们的看法甚至能从你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角度出发,有时连老师也感到惊讶而有所获。正是在这种不同学生的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着不同的观念,它们碰撞、交锋、融合,每个人都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在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回应别人的质疑,甚至是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变得更开放和包容,更能经得起考验。问卷调查中,传统课堂的得分集中在3和2分而研讨式课堂的得分集中在4和5分(见表4),可见研讨式课堂更能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

3.5 切合大学英语教学特点方面

英语这门课区别于数理化等科目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知识型,而是要在使用中不断学习的,理科类的“语言”力求精准无歧义,而英语作为自然语言经常是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几个完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同一句话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此它的教学方式也应与传统课堂有不同的地方。而且笔者发现即使从小到大已经学习英语基础知识这么多年了,但许多大学生碰到留学生等仍不敢开口说英语,反倒是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多数都能胜任普通的沟通了。学生学了这么多年还是“哑巴英语”,在真正用的时候却缺少开口的自信,说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篇(8)

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大学生英语的影响

(一)传统“中庸”思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庸”是一种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模式,所谓中庸是指不占两极,通俗来讲就是“刚刚好”、“差不多”。而西方人追求冒险,喜欢标新立异,体现在学习上,就是中国学生的活跃性差,单纯服从教师指令,缺少互动性,而西方学生却敢于提问、发言。这也就导致了虽然中国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在实际操作方面会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学生。特别是英语这一种语言学科,要想提升英语能力,就必须多说、多练,在一遍遍模仿、对话、组句、纠音等方面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这种传统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利于英语教学的。

(二)传统思维中的表达与观念带来的影响

同一语言环境、文化背景下的同一民族会生成其母语语境下的独特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产生的思维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含蓄内敛、意境深远的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此种类型的文化,使得人们的语言也变得含蓄,说话往往留有余地,但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使西方人一头雾水。例如中文对于拒绝一项事物有多种含蓄的说法,但英语而是强调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想否定直接说NO,如果在英语中套用中文的思维方式进行拒绝,对方不会理解你是在拒绝还是同意,因此这样的英语其真正的含义也只有中国人能看得懂,自然就失去了英语作为与外国人沟通媒介的实际作用。此外,中国在很多观念上有着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家族观念与伦理辈分,而西方强调人人平等。体现在语言上,如嫂子、姐夫等中文词在英语中虽然有着对应的词汇,“sister(brother)-in-law”,但这只是表明关系,不会用作称呼,而是直接称呼其名。因此导致了一些中国人在进行翻译时,将姐夫译成“sister(brother)-in-law”,使外国人觉得十分别扭。同理“岳父、岳母、婆婆、公公”也只有“in-law”系列的关系阐述,并没有与中文对应可直接作为称呼的英语单词,儿媳、女婿通常是直呼公婆、岳父母的名字,或在姓前面加“Mr、Mrs”。总之在本文中探讨语言中体现的观念差异,并不是要探求两种观念孰优孰劣,只是要表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认知必然会造成语言思维的差异,而要想提升英语能力就必须克服这些来自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基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策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与英语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程度影响,因此要想有效避免这些影响,就需要在教学中尽量克服传统思维中对于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因素。

(一)强化教学中的互动性

英语不同于其它知识类学科,虽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沟通技能,但其本质一种语言,灌输式教学最多只能提升英语分数,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帮助。针对此种情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结构,营造语言交流氛围的同时,将以往知识讲授人的身份转变为引导人、咨询人、组织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由教师引导、启发,要求学生放开、大胆的发言、提问,使学生在在一遍遍的模仿、对话、组句、纠音等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营造西方语言环境

如果不能克服中国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很可能出现中式英语,即Chinglish。结果就是中国人看不懂,西方人也不明白。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或邀请外教等方式尽量模拟西方语言环境,如为学生播放英文原声影片,或邀请学校外国留学生在英语对话角中和学生们交谈。学生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对西方思维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还能提升语感、发音、语言沟通等多种能力。

篇(9)

一是“道理”层次。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其与中华民族的契合点究竟何在?比如,“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其道理何在?教师要先有透彻的认识,以便能从“道理”层面给学生讲明传统美德的意义和价值,如父母生我养我很辛苦,我应该以孝心相报;又如“礼”,“不学礼无以立”,是讲道理,礼仪、礼貌、礼节的要求则是道理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现。

二是“规范”层次。这是“道理”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落实的制度与规则方面的体现。制度与规则的特点是明确规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慎终追远”是道理,“供奉祖先”就是制度和规则;又如,“礼”是道理,“三纲五常”就是规范。尊师敬师是道理,遇到老师行礼就是规范。

三是“仪式”层次,这是“规范”变成每个人的具体行为的有形环节。人们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美德,首先就从形式与行为中来感受。如家中最高长辈没落座,大家就不能动筷子;又如,鞠躬要先“双脚并立站稳,双手紧贴裤线,上身前倾75度,保持两秒”,都是“礼”的道理在形式或仪式方面的表现,严格照着做,就是规范行为要求,养成习惯就是践行了“道理”。

文化与美德要通过形式和行为来体验和实现,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固化和评判,要通过明理来入心,从而得以继承和弘扬。

今天,有些人常把明明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把文化和美德的道理与具体的形式和行为混同了。比如,经典本来是优秀文化的代表,读经典就是弘扬文化。但当人们看到读经典还被要求穿汉服时,就会觉得“读经典”未免太过时、陈旧、落伍,与今天的社会毫不相干了,不过只是一种表演而已。在这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所读“经典”是否过时、陈旧、落伍,而在于经典被“读”的“仪式”确实过时、陈旧、落伍了。

因此,对传统美德我们要汲取其精华,创新其形式。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的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互过程中把握其立场和理念?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究竟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在今天,必须以世界眼光、全球视角和现代化理念来看待传统问题。好的东西,如孝悌、节俭等,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向世界宣扬,通过我们的榜样传播全球。

在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特别需要研究的问题有:首先,哪些“道理”应该被提炼出来经课程化加工变为教育内容?其次,哪些旧有的“规范”需要被改造为符合当今社会形态的新型规则?哪些规范是多余而需要剔除的?哪些规范是残缺而需要完善的?第三,哪些陈腐的“仪式”需要被彻底放弃,代之以全新的现代仪式?仪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什么样的仪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庄严肃穆,又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太过虚幻?

仪式和行为是学校可尽情发挥的层面。每所学校的独特文化,往往都是在这个层面反映出来的。从道理层面看,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从制度和规范层面看,部分学校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形式和行为层面看,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并且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每所学校都可以并且应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创造自己独特的稳固仪式、独特的行为要求、独特的文化氛围。

篇(10)

一、学案教学中的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老师课堂上的板书量很大,历史课同一板书我们一般要写六遍,实在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放出来,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名校学案大多是这样的框架:学生先自己学课本,然后根据学案提示找出正确答案,个别难点经过讨论解答不出来的由老师负责做答。上课时基础知识老师基本不讲,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这样体现了教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也改变了一言堂的状况。但这样的课堂很难体现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和人文化的特色,我们从一个极端过分关注教师、教科书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兼顾主体和主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才能融合好?我的做法是:

精心设计好教学案,师生同用学案。课堂下发,给出一节课的基本知识框架,类似以前教师讲课的主板书,边讲学生边写,涉及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部分初中生不易理解时,教师要用丰富的史料、前因后果的论证把要讲的知识点推理出来;基础知识的部分引导学生读书自行找出。如我将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设计的教学案出示如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秦汉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再分裂,简单的图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在本书及本单元的地位。

教学主体

讲解的第一步给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图片,给学生分析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军阀混战的情况,讲解与图例共同呈现给学生,依据老师的讲解会写出第一个填空:“军阀混战。”我想这比光看课本第一句就写出答案印象要深刻。第二步让学生看明白老师给出的结构,指导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表现,至于两次战役的基础知识学生看书就能找出,而其中的难点是每场战役的影响,这时把课前的幻灯片出示给学生,师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他的知识点依次类推。

我认为可行的教学案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把一节课的骨架简单明了设计好,这中间要留有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答案的空地,边讲边推理,初中学生会对这节课的线索有宏观的把握,这对缺乏逻辑思维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讲授与课件的博弈

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是一支粉笔、一个教案、一片板书。这种课堂授课教师更像一个说书先生,书说得好学生听得很有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板书与讲解精妙配合,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历史线索结合在了一起。传统授课方式在这一层面对讲课教师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板书、流畅的语言表达、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但是不能回避,在对历史地图、对社会文化习俗、对战场上战略意图等分析与讲解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方式形象生动。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以往只是指导学生看书把宋代人的衣食住行了解,知道宋代的节日和我们今天的节日有何异同就行了。我们没有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去感知那段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基本属于社会史的范畴,很难用传统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标准来衡量。现在再讲这一课时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如用女真人的服饰和宋朝劳动者的服饰对比明确宋代以来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另引入《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讲解宋朝的社会风貌,能够直观感受宋朝人的衣食住行。 最后再用简洁的板书概括本课知识结构:

篇(11)

工学结合一体化是职业教育领域中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在这项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依据“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特点,借助项目教学方法有机地将企业生产实际和授课内容相结合,将各门课程按模块分成若干个工作活动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既能相互协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小组,在教师的引领下,按照一体化教学六部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研讨探究、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工学一体化教学效果良好。

传统教学则是按照教材要求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或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教学,我们就其两个方面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进行比较,发现其效果有着明显不同。

一、定性比较

我们通过对两个年级,两个专业方向,70名高中起点学生的调查,经过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比较,从中得出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异同点,现归纳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以学会事实性的知识、术语、内容,掌握单一技能为目标;工学结合一体化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企业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综合技能,具有决策和规划能力自觉和持续地进行终身学习的人为目标。

2.角色变化

传统教学教师的角色是讲授者、指导者、专家;学生的角色是获得简单的知识和完成简单的工作,记忆和重述事实,被动地接收知识和技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的角色是资源提供者、教学活动设计者、学习活动参与者、建议者;学生的角色是完成自己设定的学习活动,观念的发现者、综合者和陈述者,学生设定自身的学习任务并长时间独立地学习,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习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职责,承担角色担当责任。

3.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参与较少,学生听从老师指挥——要我学,学习兴趣淡薄,缺少动力,激励手段少,很难长久持续。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形式是项目教学任务引领,有实际任务、实在的工作目标,有竞争有动力,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老师指导参与评价学生活动,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全员参与,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我要学,学习兴趣浓厚、持久。

4.授课顺序和内容

传统教学根据固定的课程顺序进行,注重知识的衔接和逻辑关系,按章节单元进行,知识比较狭隘,是单学科的,教材内容滞后企业实际生产,可操作性差。工学结合一体化按项目任务进行,知识点为项目任务服务,一个项目任务由多个知识点支撑,知识是宽泛的,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活动任务为企业工作实例,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强。

5.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单一,教师一言堂,评价不够客观科学合理。工学结合一体化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灵活全面。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评价内容不但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综合能力表现。评价更科学、客观、合理。

6.方法特点

传统教学传授知识系统,知识获取全面细致,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实践性差。工学结合一体化由一个引发(驱动)性的问题,以真实情境为学习环境,以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最终作品为学习成果。实践性强,有针对性、挑战性,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知识体系不系统,不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