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平衡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0 14:42: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平衡的作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平衡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新型城市化成了当今中国发展的趋势,但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城市的重要性,那么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保留足够的绿地空间,使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得以存在,即在城市建设中绿地面积占城市的一半以上,重视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园林绿化,重视生物物种的丰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那么城市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必然还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并受到人们的热爱。

一、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人工造成特殊的城市小气候,城市化的加快,使所在生物物种受到了较大影响或破坏,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种群缩小或灭绝。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引进外来物种,合适的外来物种能丰富本地物种,但有的物种会很大的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虽说城市多种多样的小气候,适于很多生物物种的生存,进而丰富了本地的生态多样性,但城市的人造恶劣环境也为很多物种的自然选择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变异物种,这样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产生了新的生态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不良的、短暂的。因此鉴于人造城市形成的小气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完整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确保城市建设朝生态平衡健康发展。

二、建设多样绿地系统,保护物种多样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中,要想维护生态平衡,必然要首先建设多样性的城市绿地,如公园、植物园、苗圃、小游园、道路绿化带、防护林等。公园是城市绿地中最常见的模式,造山理水,形式多样,强调意境、情趣,注重诗情画意,创造出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憩娱乐场所祈祷的重要的作用。植物园是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基地,既是植物科研基地,也是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建设规模扩大时没有考虑植物园的增加,这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不同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在客观上对生物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

三、城市生态系统是本土特色和生物物种丰富的和谐统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不仅气候差异大,水质土壤变化也很明显,这必然造成各地的生物物种的差异,那么如何结合地域特色搞好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既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本土特色呢?

第一,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选择乡土树种及植物作为主要或基本造景材料,因为乡土植物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是城市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很好的很容易的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努力开发利用本地植物物种,而是为了单纯的为了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引进外地物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

篇(3)

生态平衡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benign circulation has the huge side effects, any of the essenc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hould b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back,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hroughout proje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each sess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ical balance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对于兴修水利工程,人们总是褒贬不一。一些人总是用兴修水利工程必然破坏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平衡就势必是一件坏事的心理定势去看待之。基于此点,本文谈谈兴修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一、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可以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1.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蓄水库(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2.消极影响

(1)诱发地震。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为诱发地震创造条件。

(2)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

(3)对调出水地区生态也有不利影响。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造成原流入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热量减少,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遭破坏,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条件发生了从气候适宜变为如今终年积雪的巨大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如果自然界本身不能建立起动态的平衡,很难想象高山栎化石能生存到今天。再如,陕西榆林地区的治沙,如果在原沙层中没有微生物与水分之间的孱弱平衡,生命力再旺盛的树种植后也难以存活。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基于前述观点,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使之良性发展。

在世界环发大会上一直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否则人类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会议产生的公约尽管很好,但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经济建设的资金困难问题,因为在他们规划建设项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所必需的资金问题。从而导致发达国家与其它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意见相悖。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长期以来,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片面性观念,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无节制破坏以及只管自己发展建设而不管他人受害。

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在水库大坝的截流时,普遍采用的碾压式混凝土筑围堰技术,彻底排除了过去靠开挖岸边大量土石筑土石围堰而产生的对库区生态平衡的破坏现象,亦避免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四、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关系

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疏导河流、整治河道、筑坝壅水和大规模引水等,不仅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河流生态,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篇(5)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Z)05—0014-04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

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

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

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

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

篇(6)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

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2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p#分页标题#e#

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2]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篇(7)

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学在其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的是人文的自然环境,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个非常充分地结合,不仅仅能够充分展现出景观园林的美感,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稳定。所以,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我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多讲究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理念,设计过程中运用恢弘大气的原素。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多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意思是差不多的。两者有共性,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在它们的共性之下,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合在设计当中,充分展现中国的传统美。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人文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领域。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考虑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主体进行设计园林景观,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发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展现生态、节约的理念。古代的孔圣人曾经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再说要将生活态度融入到山和水中,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淡泊名利,清新脱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序的安排园林空间。

二、景观园林设计的原则

2.1互惠共生原则

风景园林的设计的实质就是互惠共生原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和竞争。对于它们之间的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比如说藻类和菌类两者在一起生存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同时要可以促进两者的生存和发展,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风景园林中存在着很多的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会对它们充分进行保护。

2.2生态平衡原则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平衡正是每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要想使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就要广泛应用生态平衡这个原理。内部和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发展方能达到能量的守恒。生态平衡这个发展理念,不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可以应用的。当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植物、湖泊和绿地等等,把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协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2.3生态调控原则

生态调控和自然生态系统两者是有所区别的,以人为中心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是生态调控原理的主要内容,而以生物为中心对环境进行调控和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生物自身特点改造自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容。自然生态系统是依靠自然的力量,而人工的生态调控依靠的则是人的力量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然后在结合生态调控的原理让系统实现和谐共生和持续自生。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生态平衡设计

生态学的慨念是将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两者之间的作用。其中把环境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整个生物圈,包括从个体到群体,最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其中也有对于环境的研究,在环境的研究上主要是对空气和海陆变化的研究,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物也会不断变化,因为它要适应环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先深入的了解环境,然后在研究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生态学,因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种植占有很大的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有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是在植物生态学上,这其中涵盖的就是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平衡的特点。让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更加协调自然。

3.2风景协调设计

设计风景园林是要尊重和掌握植物群落的特点,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和设计自然植物的外貌以及植物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追求一种景观的效果。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自然群落的层次和结构的不同的生态指标,这样才能处理好整个群落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既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与此同时,生态学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指导方向,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方能和谐发展。不同区域的划分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在城市中,主要是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建筑物的设计,满足人们对于它们的适应性。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把它们充分和设计、和自然相融合。

3.3资源再生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学作为一种技术方法,会很好的指导园林景观的设计。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资源,使植物更好地进行生长,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植物园林景观,营造更好的园林景观氛围。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引入生态技术,比如说:废物改造处理、园林废物堆肥处理等等,采取随时对土壤里面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护湿地环境等等很多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促进作用。现代很多的生态公园都是在一些废弃的工厂上面进行改造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重新利用土地资源,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对提高环境质量也起到促进作用,既环保又节约。

四、结语

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个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在遵循互惠共生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调控原则的基础上,再将生态学充分应用到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不仅仅可以做到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风景的协调、资源的再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章.探究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新思路[J].现代园艺,2016(20)

[2]闫凡峰.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园林建设机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20)

篇(8)

1人体肠内益生菌作用

益生菌是人体、动物及植物体内和体表寄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中的对宿主有益的或生理性细菌。在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微生物在人体内环境中是一种和平共处的关系,人的健康与肠道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相关,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时,肠内益生菌占据着优势地位,并在肠道内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的分解,协助人体对胆汁、胆固醇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增进人体对各种养分的摄取,从而使人达到健康状态。但是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或是发生有肠内本来无害的细菌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是让有害菌占优势地位,并产生毒性物质或内毒素时,就会使人产生便秘、腹泻、食物过敏、厌食、免疫力低下等症状。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亚健康。

2人体菌群失调常见因素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和正常微生物是和谐、平衡的。但是当人体处在不良环境中或承受巨大精神压力时,正常生理功能就会改变,寄居在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和数量上也会发生异常,形成菌群失衡。影响正常菌群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饮食结构、精神生活、社会压力、医疗质量及其临床抗菌素的滥用,是直接破坏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方法

目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的主要方法。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益生菌是肠道内的有益菌,它通过调节肠道的微生态菌群结构,使宿主在微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具有最强抗病力和最佳生长状态,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益生元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性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的制剂。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使用微生态制剂在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方面有广阔前景。

3.1常饮用酸奶酸奶是通过益生菌发酵而制成,其作用是增加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使肠道菌群失衡恢复正常。人类饮用酸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微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教授提倡的,目前已经普及到全球。

3.2改善饮食结构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多的摄取益生元,多数人可采取多摄入食物纤维的办法补充,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饮食,少粉、精米及其他精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多吃地下茎类食物,包括菊芋、菊苣、山药、胡萝卜及芋头等。

3.3保护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是人体内和体表寄居的生理性细菌,人一出生就会被生理性益生菌寄居,人、动物及植物作为宏观生物,都要与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共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进化。在不得已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先抗后调。如能进行菌群检测,应设法抑制数量多的菌群,补充数量少的菌群,如使广谱或多种抗菌素药物,应对肠道正常菌群予以扶植。

3.4微生态制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抗应激等功能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如克隆技术、PAPD技术、PCR技术和基因育种等技术,提高了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二重感染、毒性等副作用更加刺激了微生态制剂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微生态制剂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维持人体菌群失衡的对策

菌群失调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失调。前者失调可自然恢复,后者则不加以调节就不能恢复平衡。国际微生态学界普遍认为,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是好方法,例如把人体固有的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从人的肠道中分离出来,进行培养、扩增、冻干,再制成粉剂或液体供口服,以补充菌群失调造成的这些生理性细菌的减少或缺失,达到调整菌群的目的,改善亚

健康[2]。

4.1益生元包括一些低聚糖、微藻及天然植物等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脂肪、矿物质、蛋白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预见,益生元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体与细菌的平衡过程。同时是自身的正常微生物群适应生物体生理变化的过程。

4.2益生元可激活人体内双歧菌或乳酸菌等益生菌群,对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作用 近年来国外率先推出了益生元,在欧洲低聚果糖常被添加于酸奶、乳酸饮料、干酪、涂抹酱、焙烤类食品和汤料中,而我国益生元的应用尚不到应使用范围5%,现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已启动益生元使用推广项目,益生元能使人体逐渐由亚健康转为健康状态,对减少亚健康有积极

作用。

4.3益生元能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益生元既是一类聚寡糖,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国家公众营改善QLIGO(益生元)推广项目是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低寡糖作为食品强化剂,按照科学方法适当地添加到粮、油、奶等食品中,以改善食品品质,弥补因食品加工技术过精、过细造成益生元流失的缺陷。其目标是调整人体菌群,使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摄入益生元所产生的功效与益生元每天的摄入量密切相关。以低聚果糖为例,其最低摄入量应为3 g/d,一般摄取量应为5~8 g/d,又如低聚半乳糖,其最低摄入量应为2~2.5 g/d,一般摄取量应为10 g/d。

总之,在人类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伴随着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和失衡,所以人体微生态与健康息息相关。几乎所有引发亚健康的诱因都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肠道微生物环境失衡既是亚健康的结果,又能加重亚健康,最终导致疾病,可见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保健措施。强化微生态制剂“已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新理念,为促进人类健康开创了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9)

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就把社会比作有机体,认为社会便是一个由不同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进入现代社会,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也把整个社会比喻为生物有机体,指出传播活动对社会生存和发展具备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关系和传承文化。在今天的资讯社会,由于大众传媒地位的日益彰显,新闻传播更被列为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受到瞩目;它通过舆论发动,进行连续、反复的“宣示”活动,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传布社会共同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价值观,凝聚社会的各种力量,融合社会的各个阶层,以维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在新闻传媒与社会的关系上,历来就有“社会中心”和“传媒中心”的论争,前者强调社会对传媒的宰制作用,主张传媒服从于社会大系统,而后者则突出传媒的主体性,认为传媒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权力”,行使监视、预警和其他传播职能。在我国的政治和文化观念中,也历来把新闻传播看做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子系统,共同维护社会生态的“大系统”的运行。孙玉胜持相同的观点,认为 “社会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新闻舆论)的发展达到相互协调、共生互动的良性关系,任何单方面的突进和滞后,都会首先使自身陷入险地,反过来也会使社会发生动荡,失去平衡。在这方面,国内外均有事例可以证明。”在他的表述中,社会生态平衡是“大系统”的平衡,是大局观,无疑处于优先地位,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新闻舆论)则从属于社会生态的“大系统”,是这个结构体系中的“子系统”、“生态场”。鉴于新闻媒体所处于的“舆论中心”地位,就必须着眼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的“大局”,正确把握舆论基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子系统构成“相互协调、共生互动的良性关系”,这是保证政治正确的基本要求。

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不能肤浅、简单地理解为“配合”关系。新闻媒体还具有“舆论发动机”的职能,它必须随时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改革”因素,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舆论生态环境”。因此,新闻传播的“主导舆论”并不是保守的、毫无作为的僵硬“说教”,而是积极呼应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态场”变革,形成动态平衡,传播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建设性舆论。这在孙玉胜的表达中便是:“一个文明社会,包括舆论的媒体自身所需要的舆论生态环境,都应该是健康的、良性循环的、物种多样性保存良好的。这样的舆论环境才能为社会提供冷静的思考,提供思考的可能和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运用一种‘强权语言’,罗织为自己观点服务的片段事实。”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公民心理都在成长,媒体舆论就应该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价值标准,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心理成长的文化环境。

理性的平衡从媒体开始

鉴于我国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缔结的“共生互动”关系,以及传媒在舆论生态场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因此构建一个适宜舆论生长的“绿色传媒环境”就显得异常重要。在现代文明社会,正常的、有活力的舆论生态应该有利于培育“平衡”、“理性”的社会和谐,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舆论环境,而这一份理性的平衡仍应该是“从媒体自身开始”的。

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重点以央视“新闻改革”为透视点,深入探讨了电视传媒与舆论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阐述他们是如何在不断调整中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的。他得出的结论是,“新闻改革的进程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保持协调与适应。新闻改革的单独推进不仅会使社会失去控制,而且最终也将使新闻改革的探索变成没有根基、缺乏后援与呼应的‘孤军’,最终倒退和失败。如果不幸出现这样的败退,社会在此结果上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而新闻改革要想突破这样的平衡重新寻求改革的契机,空间会更小,难度会更大,时间会更长。”这样有“深度”的思考,当然自有其历史背景,它既出于对20多年来中国新闻改革实践的反思,也是基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以及“增量民主”(俞可平)的推进,而作出的理性思考。我国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缔结的特殊的“共生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舆论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平衡,“新闻改革”与“政治文明进程”伴随推进,任何一个新闻舆论“点”上的单独冒进,其结果或许与最初愿望适得其反,甚至背道而驰。

有学者曾经用“随动”一词,形容中国传媒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敏感因应”与“积极跟进”状态。仅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为例,也大致能反映在领导、百姓和舆论之间合力形成的“生态场”的制约下,仍能“有所作为”的艰辛探索。作为新闻改革标志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等著名栏目之所以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正是因为它们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大局、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相协调统一的。比如舆论监督类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其舆论监督的深度和力度,就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道德建设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为舆论监督力度提供了思想基础,而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又直接将那些违背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不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置于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媒体在实现自身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在帮助社会完善着其制约机制,在同步实现着公民的知情权――这样的实现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大众传媒不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呈现,也是一种自我“品格”的直接显现。日本《朝日新闻》原主编中马清福在《报业的活路》一书中,指出现代“报纸的效力”来自于三个方面,那就是:有益性(是否有意思,有用)、言论性(是否有明显的观点主张,是否发挥监督权利的作用)、影响性(对舆论的形成起了多大作用),这三者是构成其为“报纸”的标准。电视传媒同样也有自身的“效力”,它在形成与社会生态平衡以外,也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有益性”、“言论性”和“影响性”等方面的潜力,并以媒体的自律、对观众诉求的理解与对新闻正义的忠诚,塑造和呈现自己的品格。如果说外部的平衡,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理性思考,那么内部机制的平衡,则构成电视传媒的一种“活力”,它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节目、通过长期的栏目运作体现出来。显然,电视的理想境界是,与外部环境平衡,同时又能释放出自身强大的“效力”,这才是现代传媒的文明生存方式。

构建电视的舆论生态平衡

在舆论生态场中,新闻传媒处于舆论的中心位置,担负着发起、形成和引领的作用。尽管在网络时代,社会舆论的表达与传播方式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但时至今天,电视作为第一大众媒体的基本现状并没有改变,它对舆论生态构成的强大影响也没有改变。尤其是作为国家级大台的中央电视台,其在舆论传播的突出地位尤为明显,例如CCTV“新闻联播”节目,每次出现主播新面孔,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议论,足见央视新闻对舆论生态具备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如何实现“舆论生态平衡”,确实是电视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前所述,我国的新闻传媒与社会政治生态是一种“共生互动”关系,那么作为“舆论监督”类节目,因其与其他社会生态场域的紧密关联,以及新闻运作本身的敏感性,就格外引人注目。在我国,新闻传媒并不具备西方传媒作为“第四权力”的性征,而是从属于社会政治体制的“传播者”、“解读者”和“引领者”,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将自身置于整个社会生态场中考虑问题,其主要的“着眼点”也就是“平衡”。所以孙玉胜认为:“电视新闻改革,特别是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平衡’的结果。” “改革”与“平衡”始终、并将长期是电视人必须面对的矛盾和张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平衡”,并不能肤浅地理解为摒弃新闻传媒职责的“妥协”,而是对政治、经济、文化诸生态场的综合掂量思考后的“统筹”,同样应看做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下的“有所作为”。

同志曾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政治家办报”,如果通俗地理解,主要也是基于舆论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强调处理新闻要讲究“艺术性”。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艺术”一词,从来就包含一种价值理性,隐含着一种讲求整体性、关联性的生态思维,而“平衡”就是所谓“艺术性”的重要一项。孙玉胜也明乎此道,经过较长的电视传播实践与探索,找到了新闻运作中的“平衡”规律,也就是“艺术性”。他认为在电视新闻方面,舆论生态的平衡至少应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结构中的平衡”,即着眼于新闻生态场域的各个要素配置,形成一种总量的平衡,“不同选题内容在播出总量上既无‘不及’也无‘过’,它是一种在调度中实现的控制的艺术。”根据电视同行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他还特别总结出“选题均衡分布”的原则、“选题的季候特征”的原则以及“频道划分的生态链”原则,这些思考体现出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电视人从社会舆情、观众反馈和电视传播规律出发,积极探寻“内容平衡”已达到的深广度,反映了电视审美的主、客观的统一;二是“动态中的平衡”,基于社会生态场的宏观视野,认为电视的功能和效应必须与社会的变动、群众的期待以及观众接受中的心理形成“动态平衡”,它需要冷静判断、敏感捕捉和操作到位,否则将欲速则不达;尤其是舆论监督类节目,“应该是渐进的而不是急躁的。新闻改革不能逾越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与进度。简言之,就是审时度势,舆论监督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大环境大背景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三是“选择中的平衡”。新闻学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择学,选择中的平衡,在孙玉胜看来就是节目对事实的选择,以及这些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重点要准确把握电视的“述”与“评”的关系。鉴于此,他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这也体现了新闻选择中的平衡。同时,要考虑到电视媒体的“放大效应”,报道特别是批评监督类报道,如果过于集中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就可能形成一种整体评价,形成“整体否定”的后果,这又提醒记者不能“盯住一个地方不放”,这又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学。

篇(10)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s a new environmen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s fully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variable water resources, realize the unity of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目标应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则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

一、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一)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 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 但如果深入探究, 却发现其中对社会、 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 短期的或长期的、 诱发的或积累的、 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 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 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 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 打破之, 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 即人工生态平衡。

(二) 修建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应是两个内容的总和: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限制人类对其的消极影响,使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 另一个是对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施以人类的改造活动, 扼制其继续发展的势头, 使之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 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 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 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短期性和长期性、 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 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 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 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水利工程的修建, 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 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 规划设计的前期, 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 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 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 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 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 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 “中华鲟” ,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 三峡大坝的修建, 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势必会造成 “中华鲟” 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 施工阶段的任务: 第一, 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 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 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 进行水质、 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 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 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 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 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 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 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 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 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 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 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 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利工程, 改造山河、 兴利除害、 综合开发、 合理利用、 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 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 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 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 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 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 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 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 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 水质清洁、 生物多样性、 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 对滨河带的要求是: 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 文化、 风俗的滨河规划; 能提供一充满鲜花、 有人工景点、 公园化的休闲、 娱乐、 体育活动空间; 能营造一充满文化、 艺术、 科学气氛, 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 引人胜、 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 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注入更多的人文、 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 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 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 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 延续城市文脉。 同时, 以良好的绿色空间, 优化环境规划质量, 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 闸坝结合, 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 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 以形成水面, 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 平台、 桥梁、 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 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 生态护堤

篇(11)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1]。随着微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微生物制品—微生态调节剂(Micro ecological modulator)迅猛发展起来,它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用以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和增进健康嘉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2]。近几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和使用,并日益显示出其突出的优势。本文对此类制剂的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加以剖析,希望能为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1  微生态调节剂的产生

        1.1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化学药物的出现使人类在同感染性疾病作斗争时拥有了重要武器。恩惠与风险并存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开始出现,耐药性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对任何药物均不敏感的超级细菌,面对这一新情况,面对人们与病原微生物无止境的斗争,除了不断研制新的抗菌药物,不能不另辟其境。

        1.2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理论依据

        随着微生态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理性组合关系。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其特定的生态平衡,而每一个生态群落内的微生物依据其共生和拮抗维系正常群落关系,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就变成生态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微生态调节剂正是利用微生物间这一共生和拮抗关系,补充对人体内生理性有益菌群或活性物质,抑制有害菌群过度增生,使病理性组合逆转成生理性组合,改善或重建微生态平衡,使相关疾病得以康复[3] 。

        2  微生态调节剂的分类

        微生态调节剂近年来发展迅猛,对该类产品给予正确分类是必要的[2]。

        2.1按宿主可分为:人类微生态调节剂、动物微生态调节剂、植物微生态调节剂。

        2.2按用途可分为:保健性微生态调节剂、防治疾病性微生态调节剂。

        2.3按合成成分可分为:利用菌体、代谢产物、生长促进物质等合成的微生态调节剂。

        2.4按药剂学的剂型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半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气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