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联网环境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大大推进了环保监测信息化的进程。物联网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技术,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其它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支持和鼓励的,特别是在当今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的摆在人们面前的背景下,应该大力支持物联网技术在环保行业的技术发展,并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环保行业朝向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顾名思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物联网的定义早在 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专家提出,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换言之,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系统(如 RFID、传感器等)将各种物体与互联网建立连接,从而达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目的,实现人类生产、生活与网络的结合,使人类生产、生活更高效化、智能化、网络化,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物联网系统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感知层指物联网系统中的传感设备,包含 RFID 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识读器、终端等,作用类似于人体的表层皮肤和五官,收集身体感受到的信号,感知层主要是感知并识别物体、采集物理信息。网络层指物联网系统中的通信信号及网络中心,包括信息处理中心、智能控制中心等,其作用类似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对信息进行传递、处理以及判断。应用层指的是物联网的实际运用方向,相当于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分工,目前物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通过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实现了行业网络化、智能化。
2 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排放速度以及排放量等,为环境监测部门、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动态实时信息,可做到及时发现污染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污染情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环保行业中已开始初步推行。1999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第一次在全国开始推广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的最早探索和实践;2008 年开始在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 个环保督查中心和 333 个地级市部署了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规模建设和行业级实践。近年来,由国家财政投资,全国约 7000 多个重点污染企业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通过互联网建成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目前,物联网已被应用于大气监测、水质监测、生态监测、海洋监测等多个方面。
2.1 大气监测
大气常用监测方法主要有固定在线监测和流动监测,其中在线监测因其具有同步实现监测和预报的功能使其可能成为未来大气监测的主要方式。固定在线监测是在污染源排放口处安装固定在线监测设备,在监控范围内按网格形式布置特定污染物传感器。我国多个城市已建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武汉为例,近年来,武汉市在全市建立了 8 个监测子站,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因子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2.2 水质监测
水质在线监测的种类主要有饮用水监测和水质污染监测两种。在线监测在在两种监测中的方法类似,主要是在监测目的地布置各种传感器、视频监视等传感设备,形成感知层,然后经过网络层将数据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根据传感器的位置、数据采集时间等信息综合分析监测数据组成监测体系,从而实现对于水质、水污染源的监测和综合监管。杨宏伟等人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基于三层网络传输结构的监测体系,在原有的中程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藻类水华预测预警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开发了太湖蓝藻预测预警平台,实现了蓝藻水华 3 天平均预测精度80%以上,并确保了数据的时间连续性。
2.3 生态监测
生态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是将监测区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分簇,每个分簇可根据监测需要设定如噪声、湿度、温度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采集、搜集各种类型的监测数据;搜集采集到的数据发给控制中心。该技术不仅实现对环境监测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且在监测区域内设置移动 Agent 节点,根据网络能耗建立实时二维定位表,选择最优路径传输数据,使得网络整体能耗较低。
2.4 海洋监测
海洋监测主要是将传感网与互联网综合运用到海洋环境监测中,通过在监测海域搭建无线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节点监测并采集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化学耗氧量、有机磷农药等多种海洋环境参数,经无线发射装置实时传输采集数据,在数据接收端完成数据的接收与处理,从而构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每一个节点可以连接不同的传感器,而且传感器安装位置可以水下水上调整,以适应不同监测点的要求。
2.5 对重金属等污染的监控
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也更加突出的摆在人们的面前,这种污染一般造成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不容易被消除。对它更应该实行实时的监控,由物联网发现问题或者是造成重大污染的时候可以发出预警,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可以在预警机制的提醒下进行样本的采集与整理研究,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重金属进行清理,并对已经造成的污染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感器、云技术等存在的技术问题。传感性的灵敏度及稳定性导致数据失实,传感器的速率低造成信息延后等,云计算技术也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其次,技术标准统一化问题。目前,物联网三个基本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均有各自的标准化组织,但三者并不统一,导致物联网整体系统不稳定。再次,安全性问题,网络黑客、漏洞可能会造成数据泄漏、遗失等安全隐患。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仍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方向有两方面:横向和纵向。横向方面,目前物联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较为单一,物联网在土壤监测、噪声监测、电磁监测、化学组成、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纵向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运用技术方面可更深层次的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使得物联网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配备更为齐全、完善,更大化的提高生产效率,为环境事业作出贡献。
4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环保行业是信息时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应用中仍存在标准化组织协调性、关键技术突破问题、安全隐患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还必将存在着技术伦理、网络权力滥用、个人隐私保护等社会道德风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规避。
总之,对于这项新技术,我国应从政府层面大力支持物联网技术在环保行业的技术发展,并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环保行业朝向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蒋燕敏.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4(4):44~46.
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创新发挥了推动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自身能否快速跟上新技术、适应网络经济的挑战。在互联网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企业只有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网络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一、 互联网经济对财务管理变革带来的挑战
所谓“互联网经济”,是指利用网络技术产生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的传统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适应这种新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先以创新意识认识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1、支付手段电子化是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基础。电子货币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电子货币不仅能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使资金流转和物资流转得到协调一致,从而降低资金成本。银行可以进行电子转账, 避免了企业间交易中资金或单据的人为传递,提高了传递速度,减少了传递的人为接触性,并且安全性更高。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众多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许多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因而被认为是金融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电子货币的出现为互联网经济的运行注入了剂。
2、财务管理重点转移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外在条件。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产品销售已不再局限于实地交易,而是在虚拟环境中一步到位做到销售。比如,著名的淘宝、当当、阿里巴巴等网络商店的兴起,随着网络交易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物流供应系统等等无一证明了实体销售条件已没办法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公众的购物需求。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联络和销售产品,全球信息网是就是企业的销售柜台, 是知识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
3、风险内涵与范围的扩大对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交易的无地域性和无纸化使管理更加复杂,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很容易被不留痕迹的篡改、删除,既而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极限的控制都开始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出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风险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1、财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高度发达,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均采用数字信息,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业务数据通过网络程序自动实现会计核算,产生各种支持决策信息并反馈到相关决策者。决策者通过网络向相关业务节点决策信息,网络程序根据决策信息自动修订业务规则,业务人员只能按照规则在网络中完成新的业务。由于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业务发生受到实时监控,因而可及时将决策信息发送到业务规则,实现实时动态化管理。
2、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
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中,节点和节点之间密集的多边联系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决策者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财务信息的采集完全由业务节点完成,财务信息的加工由网络程序完成,财务监控由决策者通过网络程序实施。
3、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一体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反映的是决策者、财务机构、业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决策信息通过财务部门实施对业务的监控,业务部门的信息主要通过财务部门加工提供给决策者。在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财务资料时刻处于高级管理人员控制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几乎可以即刻发现市场情况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决策者财务机构和业务部门有机的、动态的一体化。
4、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部门是介于管理层和业务层之间、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组织实体,是有形的且相对稳定的。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一方面,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将分散到业务层和决策层中间去,财务信息的处理由程序来完成,传统的财务部门必然萎缩,职能分解,部分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将被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所代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将不断出现网上虚拟公司这样的企业形式,而这些虚拟公司往往只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盟,合作目标完成后迅速解散,从而使财务主体显得虚拟化。
三、新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要适应当前互联网经济环境,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变革: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行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作好防范措施。
通过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先告知经营者、投资者企业组织内部财务运行体系隐藏的问题,并为企业经营者该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从而使企业把有限的财务资源用于最需要或最能产生经营成果的地方。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有六大功能,分别是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预报功能、诊断功能、治疗功能和健身功能。通过这些功能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减小损失的发生并能逐渐对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形成免疫系统。
2、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特点要求企业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还包括对通过网络进行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且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
3、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向集中化变革
过去,企业缺乏支持集中式管理的技术手段,企业的发展受到物理地域的限制,许多大型企业不得不采取分散管理。由于监管信息反馈滞后,从而导致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企业出现危机的例子屡见不鲜。互联网的出现,小企业变成了“大企业”,桌面管理转化成非桌面化的网络方式,这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尤其是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互联网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的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财务管理主体需要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其所处的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企业经济,2004;11
[2]薛清彦.当今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滞后与创新.价值工程,2007;05
[3]梁君.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现代企业,2007;04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供应链”顾名思义指的一件商品在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变之后,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消费者手中。是“采购商”、“加工商”和“销售者”这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利益链条[1]。供应链的形成亦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形态的转变。这三“商”若想谋取更多合法利益,就必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益,并且保证沟通的畅通性和合作的愉快性,在此一笔带过。供应链本身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是当今社会上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而物流系统是否能完善而缜密,是否能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造福,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一个规划性强的物流网络。然而要保障物流网络良好的规划性,则必须实现设施选址和运输方式这双方面的优化。本文将提出优化策略,并对这两方面优化的重要性做出阐述,所提出的优化策略与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本文将先阐述供应链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然后转而进行经济方面的分析。
二、供应链与物流
1.相辅相成的关系
供应链与物流相辅相成。供应链是物流存在的根本前提、意义以及服务对象。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起到运输、交流、配送等作用,如同一根无形的绳索将供应链中的“三方”紧密联系起来,是确保企业之间沟通畅通,合作愉快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在采购原材料这一环节上,物流便开始发挥作用[2]。因为企业之间的采购毋庸置疑指的是批量采购,不可能靠人力搬运。在供应环节上,物流的重要性更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即从供应商到用户之间的产品运输。构成供应链的各家企业通过建立和运用具备现代性和科学性的物流系统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物流系统而言,供应链将其扩展和延伸。延伸的意义就在实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增值”流程的同时,还实现对市场动态和产品最新信息的把握。
2.传统物流管理在信息传递的弊端
在物流企业刚刚在市场经济中崛起,其发展还处在传统萌芽阶段的时候,其反馈信息和需求信息的传递局限在“逐级传递”的方式上。这种单一落后的方式会导致“上级对信息把握不准,不及时”就殃及下级,最终造成消极锁链式的发展倒退。或者,当上级在市场信息的获取方面一旦出现滞后性和时间上的延迟,就会导致需求信息失真等情况的出现。众所周知,“传话”形式的信息传递的准确率必然是低下的,不然何来“以讹传讹”一说呢?然而,作为企业,一旦不能对市场信息把握准确,便无法抓住消费者的青睐方向以及需求方向,就会从根本上导致“盲目生产”“闭门造车”的情况。导致企业内部职工在工作时缺乏目标感,不能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生产方案。最后将给企业带来本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将来的集团化甚至国际化[3]。
3.供应链环境下的新型信息传递模式
在如今供应链环境和经济社会趋势的影响下,信息传递模式也已经实现从传统的“逐级传话式”到如今“共享信息”的巨大转变。供应链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具有网络化的特点。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共享。企业通过EDI网站便可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市场资讯,并对供应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故而,供应链环境下的新型信息传递模式具有“便捷、快速”等特点。这两大特点同时奏效,实现了信息共享的宏伟目标。
三、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网络的经济学分析
1.物流经济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物流经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切实运用,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利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整个物流流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学科。从物流经济学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网络与物流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4]。
2.风险和信用的“联盟性”
企业之所以同意力量和营销理念,结成联盟的原因之一便是源于对风险的畏惧和厌恶心理。从宏观上而言,物流企业是在社会形态由“计划”转为“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所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性行业。除个别物流公司(例如邮政)隶属国企范畴外,处在国家政策帮扶的范围之内,其他民营物流企业都需要自负因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然而除金融风险外,无论何种规模的民营物流企业都承受着战略风险,商业、技术方面的风险压力。然而物流网络的功能极为强大,能够带来专业性强的大量资源以及切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减少不确定因素,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并且,由于物流网络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一旦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内部人员便可立即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充分节约时间和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并且,一旦几家性质相同,经营管理模式相近的物流企业结成同盟,它们便要遵循“共同享受利润”和“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同舟共济。这样,一旦风险来袭,各家企业通过“均分损失”,就可以实现损失的最小化。
3.网络经济效应的规模效益理论
物流网络之所以被称为网络,就说明其中成员企业众多,互助互利性强。简而言之就是“利则共赢,损则同当”。然而正是因为其中成员密不可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网络中所有成员的效率和价值都得到放大。由于供应链中各个成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作用,互相扶持,形成了一个“又快又好”的共同繁荣且良性的竞争模式。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网络中的这些成员所共同发挥的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毋庸置疑不可小觑——比各个企业所创造的效益的“相加和”多得多。以中出集团为例。中出集团旗下拥有六十余个大型仓库。仓库在选址和分布上极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全国各大经济发达城市和要塞性强的港口作为分布地。覆盖面积广,密布于全国,并且紧密相连。这样的规模和体系无疑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云集响应,充分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并且,中出集团还拥有强大的互补企业和辅助企业,即拥有众多能够对自身业务起到推动作用的企业。例如物流中间加工、国际货运、电子化配送中心等等。这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物流运输流程中所存在和突然出现的问题,提升物流效率,加强物流的时效性。总之,一家企业的良好发展可对周边相关业务企业起到推动和带动作用,成为其成功的铺路石。对于隶属服务性行业的物流企业而言,只有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加工、配送等多方面形成一条积极发展的产业链,注重每一个细节,不偏废其中任何一项,才能迅速发展。形象的说,如果把供应链整个宏观环境比作是棵参天大树,物流企业是树木的根基,其他相关辅助企业是树木的职业。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枝繁叶茂,无论历经风雨或是岁月的磨砺都能屹立不倒。
四、结论
本文层次分明,语言在避免口语化的前提下通俗易懂。首先,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何为物流、何为供应链、以及物流企业如今的发展情况和供应链中企业的良性竞争状态。供应链与物流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在信息传递上具有较大弊端。因为“口口相传的逐级”传递模式具有局限性和滞后性,容易由于上级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当或获息迟缓而殃及下级的工作效率。由于无论何种规模的物流企业在金融、商业、技术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风险性。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性质和如今转型后的新型社会形态。另外,物流企业的基本职责是将相关产品经过一个运输流程(当然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和速度必须得到切实保障)最终运到收货地。在这个流程中,除物流企业自身的力量外,周边相关辅助企业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利互助,最后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荆勇.物联网在商贸物流园区的应用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4):56-58.
[2]颜滨.物流园区与园区物流企业的功能升级[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1(09):89-91.
[3]马妙明.不同发展阶段下各类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1(22):54-5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068-04
就流通加工集成本身而言,其置身于物联网的环境以后,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获得了较多的便利性条件,同时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性影响,各个方面的工作执行,都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从近几年的工作来看,我国的人均收入开始不断地增长,而国家建设和城市进步,都进一步了刺激了内需的提升,即便是得到了物联网环境的大力支持,流通加工集成依然表现出了“吃力”的现象,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创造出较高的价值,自身的工作水平也是有待提升的。通过对流通加工集成问题进行优化,能够更好的解决自身不足,并且将物联网环境的优势充分发挥,拉动良性循环体系的建立。
1 流通加工集成分析
1.1 流通加工的定义
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流通加工获得了国家的标准定义,其主要指的是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当中,中间所产生的系列工作内容,包括包装处理、分割计量、组装等等。将这一系列的综合工作,称之为“流通加工”。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流通加工对各个地方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广泛,不仅仅是涉及各个行业的联合,同时对当地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流通加工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2 流通加工的类型
经过长久的发展和建设,我国的流通加工体系日趋完善,在类型上也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流通加工工作,都会受到较多的制约,但是制约因素本身所产生的双重影响,又在不断的推动着流通加工集成优化的发展,这样就在客观的工作上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系,最终所创造的积极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分析认为,流通加工的类型,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地方,再一次的开展深加工处理。现阶段的社会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有不少的商品在生产领域当中,得到的加工处理并不理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时,考虑到内部和外部的多项因素限制,必须将商品本身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的处理分析,提高价值,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第二,为适应多样化所需要的流通加工。从生产部门的角度来分析,其在过往的追求目标当中,针对生产的效率、生产的规模是比较关注的。因此,产品本身的特点与功能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在现如今的时展中,必须要符合客户的需求,否则难以在市场上站稳地位。所以,为了适应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流通加工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第三,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现下的很多商场、超市等,都会开展大量的促销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清理库存,同时获得足够的资金供应。而在促进销售的过程中,流通加工则表现的相对简单,包括捆绑销售、满多少赠多少的模式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商场或者是超市的内部,就可以完成这种操作,也是比较常见的流通加工模式。
2 物网环境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对策
2.1 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原则
在物联网环境的作用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工作得到了很多的帮助,多项问题的解决,均达到了彻底的效果,各方面的工作成就了良性循环模式。但是,我国在目前的发展速度较快,很多方面的工作内容,都不能出现任何的缺失现象,否则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上造成严重的不足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当中,严格的遵守优化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反复出现。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流通加工集成优化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合理的调度原材料。现下的流通加工工作,都存在着非常严格的规范,凡是出现任何的违背,即便是很小的违背现象,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原料区域,存放着庞大数量的原材料,同时在种类上特别的繁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入库批次进行管理。第二,坚持启用最少的生产线。多数机构的生产区,都会设计出3条生产线,而每一条生产线,都会配备相应的生产小组。在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启用重生产线,能够将员工工资、生产维修费用等,进一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成本的节约而言,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符合流通加工集成优化的最终目标。第三,有效地将生产周期缩短。对于当代社会而言,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周期,都是社会上非常关注的。现下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的购买也趋向于理性。所以,考虑到生产区的生产能力问题,再加上交货时间上的限制,必须将生产周期有效缩短,一方面可以加大客户的订单数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经济效益充分的提升。第四,提高出库效率。经过前3项原则的执行,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的解决,基本上固定在正确的道路上。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将出库效率最大限度提升,保证货物道路的合理性,要在规定时间内装车发货,最快速度的送达,这样才可以形成流通加工的良性循环。
2.2 流通加工集成优化策略
在物联网环境的影响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的开展,需要按照一定的策略来执行,单纯的凭借过往的经验来操作,并不能在最终获得预期的目标。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过往的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在环境的限制性上较强,多数地方在经验的积累方面较为丰富,所以经验化的优化,在以往是比较受欢迎的。但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不仅在开放程度上较高,还得到了很多的影响因素制约,想要在最终的成就上达到最佳,经验当中的偶然性,有时会变成一种阻碍。建议在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当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第一,按照先进先出策略来完成。对于原料区域而言,每种原料的存放数量虽然存在差异,但是至少都会存放1个批次。每一个批次都存在入库日期。此时,应该将先入库的原料,进行先出库处理,以此来更好的避免早期进货原料出现失败的情况,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第二,同单同批次策略。在原料区域的工作当中,同一种原料也存在差异性,各个批次的生产条件、入库条件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在质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此时,在选料的过程中,需要将同一份订单的同一批次原料进行应用,减少混乱的情况发生。第三,同单同线策略。一般而言,生产区会设定3条生产线,为了保证在产品的质量上达到一致的特点,需要将同一个订单的内容,尽量的安排到同一条生产线当中,这样有利于保证产品本身的生产效率,同时很少出现大规模的问题。
3 数学模型
3.1 参数定义
物联网环境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的处理,还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来完成,进而将很多的问题有效处理,减少过往的缺失与不足。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数学模型的建立当中,需要将各个参数的定义进行明确,从而保证后续的求解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本次研究当中,参数定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上:t表示的是时间序列号,t=0、1、2、3......48。N主要表示的客户订单的总量。J表示的是产品种类的总量。Nj表示的是,产品为j的原料批次的总量。M表示的是生产区域当中,生产线的总量。V表示的是成品区域,货道的总量情况。Qi表示的是客户订单为i的产品需求总量。Xij表示的是,客户订单i当中产品j的需求量情况。Rjk表示的是原料区域当中,存储的产品j批次的k的原料总量情况。CAm表示的是,生产线为m的生产总能力情况,是一个定值。Sv表示的是货道为v的货道容量情况,同样是一个定值。ek表示的是产品j选择的批次k原料的单位惩罚值。R表示的是,延期交货的时候,针对延期订单的单位惩罚值,这是一个定值。在STi表示的是,订单为i的流通加工开始时间情况。OTi表示的是订单为i的具体发货时间。PTi表示的是订单为i的首托盘下线时间情况。FTim表示的是订单为i在生产线m的生产完成时间情况。
3.2 模型约束
在数学模型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模型约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为最终结果的精确,提供较多的保障。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结合参数定义以后,决定在模型约束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选料决策时原料区原料库存约束和订单需求量约束:
第二,制定生产排产时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约束和订单需求量约束:
第三,制定入库决策时成品区的货道容量约束和订单需求量约束:
3.3 解答分析
在物联网环境的影响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的解决,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其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在解决的方案上也不会局限在单一的框架当中。因此,针对该问题的解决,可以尝试采用多目标的决策方式来完成。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其主要指的是在数学模型的帮助下,利用多个优化的目标函数来进行解决分析。在解决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综合的角度来出发,针对各个目标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在针对各个目标的处理过程中,应该按照协调的方法和折中的方法来完成,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每一个目标函数值,能够在给定的区域当中,尽量的朝着最优的解答方向进行靠拢,从而实现了多个目标、多个优化的解决目的。
4 流通加工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体系架构
对于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的解决,还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现阶段的物联网环境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各方面的内容组成,都表现出了很大的改进。而在流通加工的层面当中,倘若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操作,不仅无法在最终得到预期的成效,更加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a生的新问题,很容易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效的设计“流通加工智能管理系统”,将该系统与物联网环境充分的融合,可以在各项问题的解决上,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系统的设计当中,会通过外部接口的作用,与企业自身的ERP、WMS进行合理的对接处理,然后在通过ERP的作用,对客户的订单信息进行确认。为了防止在工作中表现出问题,还会在WMS当中,获得较为明确的库存信息。该系统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会通过多项服务来完成流通加工集成的优化,包括任务跟踪服务、统计查询服务等等,借用了WEB服务的功能,实现了从头到尾的优化处理,能够将流通加工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快捷,不影响产品本身的质量。
4.2 决策集成优化模块
对于流通加工集成优化而言,过往的很多工作虽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并没有在自身的问题解决上获得突破的进展,很多层面仍然是存在一定的隐患。物联网环境在现下的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自身所具备的工作能力,还是最终可以达到的工作效果,都可以将未来的工作更好的完善,最终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分析认为,物联网在流通加工集成优化当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决策集成优化模块”的方式来完成。该模块的作用,在于将流通加工的任务更好的制定处理,同时还会针对任务的执行情况、流通加工的各项信息等等,开展合理的监控干预,在这种状态下,操作人员可以得到流通加工的实时信息情况,最终将流通加工任务进行有效的调节,减少了硬性任务所造成的各种不足,可以针对动态变化情况等,做出充分的反应和决策,将损失降到最低。
(1)基本资料管理子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如货物、库位、托盘、生产线、员工等流通加工基础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在输入各类基础信息之前,需要首先定义各类基础信息的类型,再按类型输入各类基础信息。
(2)流通加工单管理子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将客户订单自动转换成标准需求的流通加工单,并根据订单要求的发货时间、品种、数量和各生产线的生产速度等,预测每张订单的流通加工开始时间。计划员首先接收到销售部发来的客户订单,然后批量将客户订单导入系统,自动根据已制定的流通加工单格式转换并保存,同时预测每张订单的流通加工开始时间。
(3)备料管理子模块。主要实现将流通加工单分配成备料任务,并可实时查询备料任务和其执行情况。计划员首先按日期下载需要加工的流通加工单,然后系统按照选料策略和原料库存信息自动匹配原料出库库位和托盘号,将流通加工单分配为备料任务,并给执行者。
(4)生产排产管理子模块。主要实现将流通加工单分配成生产任务,并进行排产且可实时查询生产任务和其执行情况。计划员首先按日期下载需要加工的流通加工单,然后系统按照排产策略和生产区生产信息自动将流通加工单制定成生产排产计划,并给执行者。
(5)成品入库管理子模块。主要实现将流通加工单分配成成品入库任务,并可实时查询成品入库任务和其执行情况。计划员首先按日期下载己排产的流通加工单,然后系统按照入库策略(同单同货道和同单放相邻货道等)和成品库存信息自动匹配入库库位,将流通加工单分配为成品入库任务,并给执行者。
4.3 移动手持执行模块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都不可能通过独立的内容达到较好的完成效果,必须要在多个层面努力,才能将最终的工作充分实现。物联网在现阶段的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自身的体系,还是所具备的功能,都可以针对流通加工集成优化提供较多的帮助。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执行“移动手持执行模块”,同样可以更好的推动流通加工集成优化任务的完成,在各项问题的解决上,均可以达到良性循环的特点。制动手持执行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流通加工管理任务进行执行,并且将已经执行的任务信息,通过手持终端机录下来,保持和管理层的数据信息同步。操作人员将计划员分配好的手持任务,使用手持移动端下载下来。由此可见,移动手持执行模块的设计和应用,能够对流通加工集成优化,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减少了固有的不足,在可行性方面是比较高的。
(1)拣料作业子模块。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备料员在执行拣料作业过程中将物料从原料区搬运到生产区,分为整盘拣料和拆分托盘拣料,前者是指将需要拣料的托盘与库位解除绑定,后者是指从指定的源托盘取出一部分原料放到另外的一个空托盘上拣料。下载备料任务后,备料员根据任务指示找到并核对源托盘,按照指定的拣料方式执行。从执行的效果来看,该模块虽然是基础的功能体现,但是能够针对大量的繁杂工作进行合理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对流通加工集成优化,产生了疏导的作用,为后续工作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2)成品入库子模块。该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搬运工在执行成品入库过程中将成品从生产区搬运到成品区。下载入库任务后,搬运工根据任务指示先将成品与托盘绑定,再根据入库库位提示,将托盘搬运到成品区,绑定到指定库位上。
5 总结
本文对物联网环境下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展开分析,在现阶段的工作中,物联网环境已经充分的建设,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对于流通加工集成优化而言,在日后的工作上,仍然是存在着较多的挑战,当下问题的有效解决,并不意味着将来的工作可以完全符合预期。因此,针对日后的流通集成优化而言,还需要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分析上更加细致,将多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执行,要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云松. 基于物联网环境探讨流通加工集成优化问题[J]. 才智,2015,20:343.
[2] 刘向民. 物联网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4.
[3] 常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 杜其光. 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可用制造能力优化配置与运营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5.
[5] 李守林.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6] 杨申燕.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的创新与定价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7] 苏美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8] 王丽川. 物联网的应用对水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9] 张永旺. 物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 吴亮. 物联网技术服务采纳与个人隐私信息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W,2011.
[11] 李征. 物联网带宽优化分配与智能物流监管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097-02
1 背景分析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当前社会背景决定的,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互联网创业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这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并且互联网创业具有几个典型的特点:投资风险小,宣传推广便利,可以随时进行操作,创业门槛低。这些特点十分适用于有创业想法但无创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并且,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政府支持的政策,也是时代的主流,有理想的大学生们也在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探索,所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大学生们能够获得宝贵的创业实践经验。
平台给予了所有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年轻人一个创业机会,更是给了大学生们发挥自我优势的机会,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推广,销售,及时处理问题,快速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为迈出校门进行更大的创业做好铺垫。
2 构建目的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目的是整合资源,帮助在校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完成校内创业,针对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在该平台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负责创新创业项目,在校内进行真实的经营活动,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分化出各个部门,形成完整的企业运营模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发现商机的能力,沟通与总结能力,积累经验,为以后迈入工作岗位、再次创业锻炼出优秀的适应能力。
3 平台的构建
(1)构建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大学校园创建,因此,构建者可以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可以是校企合作的负责人,也可以是优秀的大学生。平台构建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以便合作的进行。
(2)平台资源整合与流程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应有优秀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的在职教师,也可以是具有丰富企业经营经验的经理人,为大学生们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解决难题,为创业项目提供营销方案等帮助。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人员,帮助大学生建立网络销售渠道,推广渠道,解决网络销售的技术问题,培养大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以及相关技术。在校内有一定的话语权,帮助大学生在校内获取实体场地,承包校内某种资源等。与校外企业合作,帮助大学生获得企业的资源帮助或者企业直接投资,使大学生拥有创业最初的资本和技术。优秀的项目团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为大学生完善经营策略,并且更好地去执行。还应有专业的财务团队,通过分析财务状况,为大学生提供更优化的经营策略,指导大学生更好的经营。
在平_初步建立的阶段,已经有大学生校内创业成功的案例。《爱尚书吧》项目,负责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系财务专业大二学生卜一凡。卜一凡同学将《爱尚书吧》项目策划案上交负责人后,顺利完成审核,得到了指导教师的帮助,完善策划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营风险,并通过平台成功申请到校园场地,打造校园读书角场所。负责人卜一凡同学,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得到企业支持,取得优质图书货源,并利用平台提供的网络销售、推广渠道和实体店面,打开校园图书经营的市场。
4 平台的运营
(1)运营主体:平台的运营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企业方为补充。运营中,学生将担任店长,销售部长,网络部长,财务部长,物流部长,人力资源部长,部员等多个角色。通过明确的分工,全力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经营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分析。
(2)运营模式:平台在运营中,有完整的参与流程。首先,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要与平台负责人沟通,提出创新创业想法或者策划案。之后,指导教师会对该项目进行可操作性、运营模式、市场发展前景、市场定位等方面的评估。评估通过,则会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完善,降低经营风险。在经营开始之前,平台会为大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分工合作,划分部门,开始进行经营前的准备,并随时吸收优秀的人才进入团队任职。同时,技术人员会建立网络销售、推广渠道,并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推广和宣传。如果需要校内场地,平台会负责与校园沟通,为项目开设实体店铺。当一切准备完毕之后,经营将正式开始,大学生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经验,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期间会有教师指导分析。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对学生思想的辅导,避免出现经营失败而对创业失望的思想。
在运营过程中,可以《爱尚e微购》项目举例介绍,该项目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同学们在教学区购物不便的问题。该项目通过平台的帮助,形成了完整的经营销售体系,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原超市的经营中,由于超市面积过小,收银台建立在超市门口,经常出现购物拥挤,支付慢的现象,造成同学们上课迟到的问题。而该项目团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善。首先,取缔原先的小超市,借助平台的校内场地资源,将超市面积扩大,方便同学们购买。并且建立了线上销售、推广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完成线上支付环节,提前购买,不再需要排队,凭手机尾号直接领取即可,为了保证超市经营秩序,特意采取超市与取物点分离的方式。如果你不想取货,还提供教学区内送货的服务,为同学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为了维持项目经营的正常进行,店长,员工,各部门部长均由校内学生应聘选出,并划分成销售部,网络部,财务部,物流部,人力资源部5个部门,进行精细的分工合作。每位成员按照工时领取酬劳,工作由人力资源部按照学生无课表排班,保证不会出现人员空缺的情况。项目成员在经营中学到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自己的运营能力,学会了科学合理的营销模式,并成功在大学中赚取第一桶金。
5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就是将两者紧密结合,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最便捷,门槛最低,最为适用的创业帮助。我们会与大学生一起探索创业的道路,我们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这里学习到课本接触不到的知识,培养课堂上培养不出的能力。
2016年底,我国共享单车行业莫名其妙就火了起来,一张24个全是共享单车APP图标的手机截屏引发了广泛关注。OFO共享单车最先进入共享单车行业,摩拜单车紧跟其后,据统计,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进入这一行业,其中可能还有些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快速,但欲速则不达,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本文通过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对共享单车行业做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该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一、共享单车的定义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新物种,指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在户外公共区域如校园、公交地铁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它的特点主要是共享经济、互联网+、智能解锁、低碳、环保。PEST分析指的是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指一般不受企业掌控的、一切能影响行业或者企业发展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具体PEST模型包括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 和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对行业进行PEST模型宏观环境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行业环境,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做出适合的影响活动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其营销目标。
二、PEST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现在,随着城市私家车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成了每个城市政府都头痛的问题。以前政府也出台过相关措施来解决城市出行问题,像限制外来车辆牌照、限行单双号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模式,政府对这一模式也持鼓睢⒅С痔度,也更愿意看到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等互联网企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发言人称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指导,企业首先承担主要的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水平,社会公众更要文明出行,文明用车,共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于共享单车出现乱停乱放的痛点问题,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都加紧出台治理乱象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进自行车硬件设施的建设,整体规划停车容量;另一方面,将信用体系纳入到共享经济中,加强信用机制的建设,将他律变成自律,处理好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
2.经济环境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6.88亿,手机网民比例超九成,移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后1-5公里的出行选择共享单车,会比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在金钱上节省很多。以广州的上班族为例,使用摩拜单车是0.5元/小时,乘坐公交车上班2元/程,一个月21天出行上班产生的费用,摩拜单车对比乘坐公交车可以省到60%-75%。而且,选择公交车个人交通拥堵成本,如因堵车造成的身心健康成本、因堵车等待的时间损耗的社会成本也更高。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文化是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唤醒了中国自行车传统文化的回归。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说过,她是一个有自行车情结的人。自行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单纯而美好。在城市里骑着黄色、橙色 、绿色等色彩艳丽、时尚又有文化设计感的共享单车穿梭,充满浪漫复古的文艺气息。此外,共享单车也倡导一种全民健身的理念,骑单车不仅是满足出行的需要,更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饭后散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单车小运动”,在生活中运动健身,方便也健康。
4.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共享单车能迅速普及也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技术主要依赖以下几点:1)智能手机的技术红利: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购物到出行,都为新时代用户体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共享单车将物联网运用于城市的交通升级,规模化的实现人与物的连接,探索过程中的二维码识别、防盗、定位等各方面,开创了人与物互联互通的新模式。3)高科技智能解锁、精准的GPS定位技术发展都推动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移动支付也为共享单车建立起了它的盈利模式。4)工业技术方面:像实心轮胎、轴传动、铝合金车架焊接工艺等都使得共享单车对比传统的单车骑行时更为稳定,也为用户创造出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三、总结
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带动健康、环保、绿色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当下崇尚低碳环保、健身强体的生活理念相吻合,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据艾瑞监测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现在的用户数量已接近千万,如今,共享单车在公众的出行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未来共享单车要如何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各共享单车平台需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完善的沟通机制,对城市单车的投放数量以及投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要加强对自身运营的管理和要求,及时维修有故障的单车、回收已损坏的单车,对不规范停车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好市容市貌。
参考文献:
当然,以上是建立在自己能够认清自己并且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做好规划,那么只会感到迷茫,只会自我幻想。没有人生规划这座灯塔的指引,我们怎能在黑暗中找到光亮?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我们又如何坦然的面对?俗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为我们的人生做一个正确的、详细的规划,那是我们所必需的。
因为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使自己脱颖而出的一利器。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势必会落得一无所有。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规划就踏入社会,那又怎能占有一席之位?因此,我为自己撰写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五年规划了一番,有了规划,才会有目标,而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二、自我分析
(一)兴趣爱好
个人比较喜欢玩游戏、听音乐、阅读,有时候也会适当锻炼一下,给自己减减脂。
(二)学习态度
在学习方面,我感觉我还是可以的,我就是那种学不会就算查遍资料、刷遍浏览器也会找到答案的人,我不比大多数人聪明,但我绝对比大多数人努力,我自认为是这样。但我也有一点马虎和不认真,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慢慢改掉这些毛病。
(三)性格特征
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在做事方面通常都是很认真但有时又不那么想去做一件事情,存在一定的惰性,做事情是有理智也有盲目。对我自己熟悉的人,例如朋友、家人,我可以做我最真实的自己,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是对于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我通常都不会和他们有过多的交谈,感觉放不开自己。我一直以为自己身上没有什么优点,但是通过MBTI性格测试,我发现我还是有自己性格上的优点的,开朗、重情、友好、率真,也确实,我对待朋友和家人也确实是这样,只不过我平常不注意罢了。
(四)职业倾向
根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我了解到自己的职业性更倾向于社会型、实际型和艺术型这三类。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实际存在的东西,从实际出发才是成功最根本的。其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融入社会。当然,生活中也需要一些艺术性的东西来装衬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职业,那就是教师,但现在所学专业却和教师不挂钩,但我相信,终会有一天,我能在我喜欢的职业上工作。
三、专业分析及外部环境分析
(一)专业介绍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二)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工作养活我和我弟弟妹妹三个孩子,父母都希望我学这个专业,然后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高薪工作,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三)学校环境分析
我院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院推荐”的择业方式。根据国家就业政策,毕业生可在全国各行各业自主择业。学院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3]
(四)社会环境分析
近两年,随着5G技术等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物联网工程作为新专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五)行业环境分析
以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在2015年时就已经达到了将近7500亿元。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的预测,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规模会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加,到2020年,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并且物联网的可应用范围极广,如交通、物流、电力、医疗等等。市场规模大,行业市场广阔。薪资起步高,发展空间也大,就业范围广阔。[4]
四、职业定位
(一)优势
1.做事比较认真、脚踏实地,不懂的或是不会的问题会去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
2开朗活泼,乐观的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3.比较独立,一般情况下自己能做的事不会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4.关心他人,能为他人着想,人缘也是比较好的,可以和他人友好相处,待人真诚不做作,乐于帮助他人。
5.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适应性较强。
(二)劣势
1.有一点怕生,对不熟悉的人比较拘谨,说话放不开,有一点内向,且异性朋友较少,只和熟悉的人放得开。
2.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知识面窄。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如果在公共场合或是较严肃的场合发言的话会感到紧张,应该说是比较胆小。
4.有时候会不经意间的伤害到他人,对自己不喜欢的非常反感。
5.不经常参与学校或班级举行的一些活动,缺乏相关经验和阅历。
6.学习上有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并且学习也不够主动。
(三)机遇
1.大学是一个拥有良好师资、物资和财力的地方,图书资源丰富,学习环境和氛围都很好。
2.学校和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许多活动,给我们一个平台去展示和锻炼自己。
3.现在的社会处于信息化社会,网络和电子技术发达,我们能够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并提升自我。
(四)威胁
1.就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
2.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企业门槛高,要求严格,而且企业也看中应届毕业生的发展前景。
3.社会十分复杂,有很多的诱惑,容易迷失自我。
4.和自己同一个专业的人很多,竞争大。
五、行动计划及目标实现策略
我最终的目标是能够从事程序设计之类的职业,当然,光说是没用的,需要自己去行动,用行动证明自己。所以我制定了适合我自己的行动计划及目标实现策略。
首先,大学第一年,是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一年,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大一不好好学,那以后步入社会只能说是越走越艰难。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去搞好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能够查阅资料搞懂的就自己弄懂,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实在搞不懂的再去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其次,在大二,这时就可以考英语四六级了,因为本身英语就不错,所以争取大二可以过英语四级,能不拖就不拖,空余出来的时间可以去花在自己的短板上。
整体来说,大一和大二就是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把自己武装起来,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做到遇事不慌。
而到了大三,如果不是打算去考研的话就要多去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在企业招聘中略占优势;而相反,如果打算考研,就要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备战中,不能有一丝松懈。
到了大四,考研的话就能考场中见真章了,如果不考研,那也能去准备参加工作了,毕竟最后一年了,多去积累经验也是有好处的。
毕业后一年,如果继续深造,那就已经是研究生了,毕竟学历对以后的职业招聘也是有好处的,那如果已经参加了工作,那就要努力提升自身价值,防止在职业竞争中被刷下来,毕竟学历是本科毕业生,稍不努力,自己机会被其他人代替。
总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六、评估与调整
(一)评估内容
1.自我认知的评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开朗活泼、重情义的人,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如有一点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所以这就需要我在大学四年里努力去改变自己,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在步入社会后不会被淘汰。
2.职业目标评估:
如果一直无法取得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或是取得职位后一直无法被重用,那就要考虑从事其他职业如教师、摄影师等或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使自己有价值,这样才能被看重。
3.职业路径评估:
如果自己被公司开除,那就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去考取更高的学历,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
4.实施策略评估:
实施行动和计划不能光嘴上说说,要去落实,不做口头上的巨人。也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坚持下去。
(二)评估时间
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和原因,我计划定期一年评估规划。
(三)评估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调整修正
1.当在大学期间突发重大疾病或灾难时而耽误了目标行动计划的进行,可以适当修改计划执行时间和方式。
2.当因为疫情而导致在家学习时不能查阅更多的资料,可以暂缓一些学习进度,保证基础牢固,并进行其他小计划。
3.当出现就业前景渺茫时,就可以适当更改规划书。
4.当实习或就业单位可能出现重大变故时可以调整规划。
5.当目前从事的职业对自己不再有意义时可以调整规划。
6.当发现自己有更好的机会时可以调整规划。
(四)备选方案
1.在校期间的规划方案与主方案所规划的一致。
2.毕业后可考取教师资格证,往教育行业发展。
(五)规划调整原则
1.尊重个性和风格。
2.实施多元选择。
3.综合分析与评估。
4.以长远职业发展为出发点。
5.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099-03
1 引 言
宏观环境对企业乃至全行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不可或很难控制的因素。宏观环境由一些大范围的社会力量构成,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和技术环境等。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构成了威胁。
2 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第一位因素。因为市场是由那些想购买商品同时又具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因此,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人口越多,市场规模就越大。而人口的年龄结构、地理分布、婚姻状况、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及其文化教育等人口特性,它们会对市场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必须重视对人口环境的研究,密切注视人口特性及其发展动向,不失时机地抓住市场机会,当出现威胁时,应及时、果断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人口环境的变化。
2.1 人口数量分析
众多的人口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也带来了威胁。首先,人口数量是决定市场规模和潜力的一个基本要素,通常按人口数目可大略推算出市场规模。其次,人口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但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会给企业营销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人口增长可能导致人均收入下降,限制经济发展,从而使市场吸引力降低。又如,由于房屋紧张引起房价上涨,从而增加企业产品成本。另外,人口增长还可能对交通运输产生压力。根据CNNIC最新公布的调查资料,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达3.38亿人。根据互联网实验室预测,到2012年,中国网民数量将完成“下一个3亿”的跃升,总数达到6亿人之多。数量总和将不仅仅高居世界第一,而且规模几乎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五个发达国家网民数量的总和相当。网民的数量规模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性机遇。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6%。可见,这一行业的前景是多么广阔。
2.2 人口结构分析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民族结构。我国现阶段,青少年比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反映到市场上,近几年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用品及结婚用品的需求将明显增长。目前我国已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将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反映到市场上,使老年人的需求呈现高峰。诸如保健用品、营养品、老年人生活必需品等市场近几年非常兴旺。 人口的性别不同,其市场需求也有明显的差异。据调查,0~62岁年龄组内,男性略大于女性,其中37~53岁的年龄组内,男性约大于女性10%,但到73岁以上,女性约多于男性20%。反映到市场上就出现了男性用品市场和女性用品市场。例如,我国市场上,妇女通常购买自己的用品、杂货、衣服,男子购买大件物品等。下图为做网上营销业务的卖家做网售前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一些行业的人员正在逐步走进网络营销业。
淘宝卖家经营网店之前的行业分布图
2.3 人口地理分布分析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口的分布绝不会是均匀的。从我国来看,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约占总人口的94%,而西北地区人口仅占6%左右,而且人口密度逐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另外,城市的人口比较集中,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很大,在我国就有上海、北京、重庆等好几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而农村人口则相对分散。人口的这种地理分布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人口的集中程度不同,则市场大小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则市场需求特性不同。从饮食业上来看,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人以面粉为主食,江浙沪沿海一带的人喜食甜,而川湘鄂一带的人则喜辣,这也直接影响了餐饮业不同地区的发展各异。
3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它包括收入因素、消费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费结构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较大。
3.1 消费者收入分析
收入因素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取决于他们收入的多少。例如我国农村消费者群体的收入的大幅提高,带动了农村市场消费的发展,在我国家电下乡及汽车下乡的政策引导下,对农村市场的家电业和汽车业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65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715%,落后于GDP增长214个百分点,全国中小企业倒闭情况严重、失业率不断攀升是可支配收入下降的诱因;从分地区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看,前三季度广东、浙江两个经济大省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低517个、512个百分点;从分行业平均工资增长率来看,有15个行业低于全国的增长幅度。收入增长波动对住房需求综合影响为0.116,即居民收入波动1%,住宅需求波动116%。收入放缓对住房购买的影响滞后期约为两年,从长期看,我国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放缓对拉动房地产业内需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消费者支出分析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消费支出不仅与消费者收入有关,而且还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①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影响。据调查,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家庭,往往把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冰箱、电视机、家具、陈设品等耐用消费品上;而有孩子的家庭,则在孩子的娱乐、教育等方面支出较多,而用于购买家庭消费品的支出减少。当孩子长大独立生活后,家庭收支预算又会发生变化,用于保健、旅游、储蓄部分就会增加。②家庭所在地点的影响。如住在农村与住在城市的消费者相比,前者用于交通方面的支出较少,用于住宅方面的支出较多,而后者用于衣食、交通、娱乐方面的支出较多。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看,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已经占15%,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第二大支出。用户对娱乐性文化需求的增加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推广门槛,带动了移动互联网业在我国的大幅提高。
3.3 消费者储蓄分析
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直接制约着市场消费量购买的大小。当收入一定时,如果储蓄增多,现实购买量就减少;反之,如果用于储蓄的收入减少,现实购买量就增加。 居民储蓄倾向是受到利率、物价等因素变化所致。人们储蓄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未来的购买而积累,当然储蓄的最终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消费。例如,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时,大量工人失业,使得其储蓄增加,消费降低,从而带来了各行各业的萧条。但也有例外,网络销售状况却空前高涨。
3.4 消费者信贷分析
消费者个人收入不可能全部花掉,总有一部分以各种形式储蓄起来,这是一种推迟了的、潜在的购买力。消费者储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存款,增加现有银行存款额;二是购买有价证券。当收入一定时,储蓄越多,现实消费量就越小,但潜在消费量越大;反之,储蓄越少,现实消费量就越大,但潜在消费量越小。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储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消费者储蓄目的的差异。储蓄目的不同,往往影响到潜在需求量、消费模式、消费内容、消费发展方向的不同。从而带动了诸如房地产业及汽车业等行业的发展。
4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4.1 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与否,会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就会给企业营销造成良好的环境。相反,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稳定。例如,土地政策为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我国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并且明确指出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开发商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进行开发,对开发的土地只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并且需对开发的土地缴纳租金。国家土地政策规定的土地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政府实行高地价政策即放开对地价的管制,甚至采取某些措施引导地价上涨;政府实行低地价政策是政府采取抑制地价上涨的手段,从而导致地价水平的下跌或停滞,这些都给房地产业带来波动性的影响。再如,2007年年末,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推出了“家电下乡”项目,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在四川、河南和山东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 年,政府进一步推广“家电下乡”项目,范围又有所扩大,这无疑给各家电企业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农村家电市场应该成为家电行业营销的重点。
4.2 法律环境分析
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准则,企业只有依法进行各种营销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近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企业法》、《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等。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必须熟知有关的法律条文,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从事国际营销活动的企业来说,不仅要遵守本国的法律制度,还要了解和遵守国外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惯例和准则。例如,欧洲国家规定禁止销售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打火机,这无疑限制了中国低价打火机的出口市场。日本政府也曾规定,任何外国公司进入日本市场,必须要找一个日本公司同它合伙,以此来限制外国资本的进入。只有掌握了这些国家的有关贸易政策,才能制定有效的营销对策,在国际营销中争取主动。
5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以旅游业为例,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掌握当地语言易于人们的感情沟通,对营销活动十分有利。宗教与民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与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风俗习惯对消费行为、营销方式影响重大。此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人口、家庭规模、生活方式等以及社会团体的行为都对旅游企业的营销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会文化渗透于所有的旅游营销活动中,而旅游营销活动又处处蕴涵着社会文化。如营销对象的思想文化,表现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对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的影响;又如旅游营销主体的营销术、营销成果也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社会文化贯穿旅游营销活动的始终。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在具体的旅游营销活动中,特别是开展国际旅游营销活动中,旅游企业不能以本国、本地文化为参照系,而要自觉地考虑异国、异地社会文化的特点,使旅游营销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互相适应。如旅游广告、旅游产品目录的制作,必须顾及语言文字、模特形象是否符合异国异地文化。
6 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提供给人类各种形式的物质资料,如阳光、空气、水、森林、土地等。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世界各国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这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成立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促使国家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完全不具有资源的比较优势,而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家具产品却以木制家具尤其是实木家具为主,对木材的消耗巨大。随着生产建设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木材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国产木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据预测,我国家具用材将出现巨大缺口。
7 科技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例如,中国在移动通信业的研发实力已跃居全球前列,本土设备商的崛起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投入商用的3G网络将进一步拓展现有2.5G 平台上的多种增值服务,3G宽带资源的丰富将为基于视频的各类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认知迅速扩展到移动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平台开发和普及成为推动手机第三方应用快速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1]方兴东.中国互联网10年修成正果[J].新商业文明通讯,2009(3):60-62.
[2]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社会化:2009年网上发展最重要的年度特征[J].新商业文明通讯,2009(3):76-78.
[3]周达.目前中国房地产业依存的宏观环境[J].经济研究参考,2009(11):19-20.
1O2O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1.1O2O的概念
O2O即在线到离线(OnlineToOfine)。商家在网上平台上向客户展示商业、商品信息等,客户先在线上进行浏览并选购付款,然后到实体店进行体验。
1.2O2O的特点
O2O是将实体店面这一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打造出的一种既具有推广作用又具有成交作用的新型商业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2.1本地化
O2O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点。O2O模式虽然是在传统经营方式基础上衍生出的能够充分整合资源的新型经营模式,但它的主体业务依然是实体商业,因此,它与实体商业之间是相互对应关系。商家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营业推广,必须在推广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线下实体系统的配套。不然,这种只注重线上的“空壳”模式毫无意义。
1.2.2在线支付
在线支付是O2O模式的核心。它为O2O建立起了一个环形的消费链条,能够真实地记录顾客的每一笔交易和为顾客提供了对商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的权利。只有实现了消费者在线支付,才能形成完整的商业形态。
2.苏宁金融O2O模式的现状分析
2.1苏宁金融2015—2017年经营业绩
2014年12月,苏宁金融取得消费金融牌照2015年5月29日,苏宁消费金融正式开业。自开业之后,2015—2016年苏宁金融一直是亏损的状态,2016年一年净亏损扩大到约1.9亿元,亏损同比增长207%,然而,2017年,苏宁金融业务整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29.71%。经过一年的磨合期,盈利情况实现惊人的逆转。2015—2017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分析:前期苏宁金融还是发展阶段,为了推广品牌增加了大量的促销成本,费用较高。此外,一般互联网金融企业前三年亏损都是正常现象。
2.2苏宁金融内外部环境分析
2.2.1苏宁金融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有关政策,“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短期内一级市场以及部分发达的二级市场扩大不会很快,而二级、三级市场消费需求的释放尚需要时间,它们正处于网络铺设和优化阶段,经营管理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经济。一方面,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另一方面,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讲究生活品质与格调。(3)社会(Social)。随着网购的大众化,更多的人开始尝试并接受这种消费形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消息,网购规模还将持续扩大,线上销售比例会进一步提高。(4)技术(Technological)。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方面不断取得了突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合一等技术的发展,将技术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2.2苏宁金融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Strengths)。第一,服务站。服务站是苏宁金融O2O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苏宁金融互联网门店下放的重要工具。第二,物流。苏宁不断加大物流的投入,投入了200亿元在物流体系建设上,全国有100多个物流中心。第三,门店。与淘宝、京东相比,苏宁的最大优势是线下门店,线下门店也是苏宁双线同价O2O模式的重要基础。第四,数据。苏宁开放平台使线上线下积累了大量供应商、产品销售、客户消费等方面的数据。(2)劣势(Weakness)。第一,市场地位。苏宁金融与阿里、京东等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差距较大,这将导致苏宁金融在未来市场份额上不占优势。第二,品牌认知误区。大众对苏宁提品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家电上,而对于金融方面的产品认知程度低。(3)机会(Opportunity)。企业的政治环境较为理想。政府这几年通过下放权力、降低门槛、实施补助等措施大力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4)威胁(Threat)。苏宁金融发展时间短,在金融业务运营上经验不够,主要缺乏相应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够熟悉业务开展的相关规定、操作程序。虽然信贷金额很小,但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
2.3苏宁金融核心竞争力分析
2.3.1提升用户支付体验感
苏宁金融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新用户开户时间减少到只要5分钟(以前10分钟),认证时间也减少至1秒(以前需要1天),缩少了90%的服务人员,用于用户支付的人工成本也大幅度减少了。此外,美国苏宁硅谷研究机构开发的图形加密技术,已在美国获得专利,并将有效地提高支付的安全强度。同时,苏宁支付还上线了网上支付数字证书,有效地解决了转账限额问题,支付成功率高达99%。
2.3.2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苏宁金融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分析的形式对消费者的风险偏好进行分析,形成最易被接受的投资建议。2015年11月,苏宁金融集团成立了一个大型研究机构——苏宁金融研究所(SUNINGINSTITUTEOFFINANCE),是一个在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金融创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可以帮助苏宁金融进行正确的用户风险偏好研究,给予投资决策参考,为苏宁金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2.3.3提升金融数据提升销售量
苏宁金融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苏宁理财、易付宝、众筹等为中心已然完成了全金融战略布局,呈现给了顾客、公司、合作伙伴等场景全覆盖的金融产品;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所探索的是效率和速度。公司、合作伙伴通过物流端口、金融端口、大数据端口,联通苏宁互联网CPU(CentralProcessingUnit),除了实现资源输出外,他们还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生态系统,以达到可以给顾客带去完美的消费体验的目标。
3苏宁金融主要业务板块表现分析
3.1苏宁金融业务版图
苏宁金融业务有:投资理财、保险、基金、众筹、消费贷款、苏宁卡、企业贷款。
3.2苏宁金融——任性贷
作为苏宁金融一款重点打造的消费信贷产品,任性贷发展稳健而快速。作为苏宁金融的明星产品,任性贷在418期间,在全国苏宁门店推出了分期立减活动,让很多用户享受到了优惠。而且,从4月20日起,任性贷将在苏宁易购WAP端上线,与线下一起,全力助阵O2O智慧销售。
4苏宁金融O2O模式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对策
4.1主要问题
(1)缺乏互联网金融人才。(2)全金融战略布局存在风险。(3)缺乏培训和宣传导致员工认识不一。
4.2改进对策
(1)引进培养大量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2)推进全金融战略上要有舍弃。(3)塑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5结语
苏宁金融的O2O模式是苏宁互联网金融和实体店面相配合进行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从O2O模式的实践效果来看2016年出现亏损,净亏损为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了207%。这表明金融O2O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还是有一些问题。苏宁金融的金融O2O模式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互联网金融人才、全金融战略布局存在风险、缺乏培训和宣传导致员工认识不一。经过对苏宁金融的O2O模式进行PEST分析、SWOT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提出以下完善措施。(1)在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上,明确部门小组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而产生高效率的团队。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条例来创造团结和谐的公司氛围,提高员工整体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2)在完善组织及人力资源措施方面,以经营事业集群和事业部为基本模块,大力启用中层干部、充实调整一线人员、加快推进人才互联网化。(3)应重视团队的建设,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要鼓励和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享成果,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本文以下将通过深入分析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种环境因素,详细剖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新问题,最终提出一系列解决新对策,以期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二、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影响作用的多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层面。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企业战略、管理方式、文化特性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在企业外部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趋势等。近期,国内许多企业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前支撑企业成功发展的经营模式变得难以为继,新时期企业生存环境的变革亟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模式和方法上进行系统创新。以下本文将首先对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环境变革进行分析。
1.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环境分析。近期,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渐呈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处于社会中的企业必然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现有结构、实现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科技进步和创新是重要支撑。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调动企业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彻底根除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用人模式,转变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形成的人资管理惯性,变革以往粗放式发展时期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激发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创新的意识,为开展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2.海量数据网络时代环境分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正如Sch?觟nberger在其着作《大数据时代》中所言,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也将为企业创新和变革提供重要的利器。如今,海量数据不仅仅在企业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等运营环节发挥其资源功效,也能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模块中。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各部门的人员需求信息、各应聘人员的简历信息、各招聘流程的进展信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传输;在开发培训环节、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信息、不同员工的培训知识信息、不同培训科目的内容信息等都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整合;在绩效考核方面,不同员工、不同岗位、不同项目的绩效信息都可以实时进行登记备案,不同方面的绩效考核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在薪酬分配方面,企业也可以借助庞大的网络系统来进行薪酬总额的预算、分配和评审。可以看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网络数据信息,这些都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机。
3.企业软性实力竞争环境分析。面对不断深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依托传统的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硬实力的较量已经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通过文化建设、研发提升、品牌塑造、形象打造等软性实力的提升可以用来优化和整合企业硬件要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软性实力逐渐成为21世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企业软性实力是在企业发展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是其他企业不可模仿、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相对于硬性实力而言,企业软性实力主要设计两种要素:人和事。对于这两种要素的管理则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因此,企业软性实力的提升需要加快人力资源整合步伐,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过去“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整合企业中的人和事,转变管理方式。
4.员工多元升级需求环境分析。根据Hersey和Blanchard对需求的界定,员工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存在于员工个人内心,促使员工行动的某些因素。按照Heartfield等学者们的调查结论,企业中员工需求可以分为系统类需求、人际关系类需求、工作类需求和成就类需求等不同的层次。其中,系统类需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晋升、职业稳定等方面;人际关系类需求包括可从工作中得到友情、有组织归属感、可以得到主管及他人的赏识等;工作类需求主要包括从事挑战性工作、参与重要决策的制定、发挥个人的才能等;成就类需求则包括有自信心、工作有竞争感、工作上能大展宏图等。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异质化方向发展,原先重视的系统类需求、人际关系类需求逐渐丧失了激励的作用,工作类需求、成就类需求成为员工更加关注的激励要素;过去注重简单的物质需求满足逐步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实现转化。员工的这种多元升级需求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资管理、过时的激励模式、一贯的绩效薪酬都将不能适应员工多元需求的满足,亟需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模式产生。
三、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面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环境的加剧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人资管理阶段,管理水平远滞后于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尚存在一些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缺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包括发展理念、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和道德诚信等,是企业软性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对象更多是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需要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力为根本,充分发挥人在各种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在长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收入分配上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薪酬体系方面不能很好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管理过程中轻视员工个人的真实需要和感受,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2.缺乏独特的中国管理特色。目前,虽然许多企业都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有意识地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人事、劳动管理制度阻碍了人才在企业间自由流动,故而在大范围内不能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自由优化配置。在理论层面上,企业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源自于西方管理理论,针对我国特有的多种企业类型、多个发展阶段、多样区域文化并存的人力资源管理背景,还并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3.忽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伦理。在企业管理中,伦理是协调企业内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企业,以及企业同社会之间关系的理性和原理。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者已经将一些企业伦理原则、道德思想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所秉持的理念同企业伦理道德原则有所偏颇。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人员招聘歧视、工作设计欠佳、培训计划不全、薪酬待遇不平等种种反伦理行为,从而致使企业、员工双方外显出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最终引发一系列极端事件产生,这些都是忽视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表现。
4.缺失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同企业相关的每个人都被纳入到互联网中,并由此产生了大量数据信息,而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如人员需求信息、人力成本信息、员工薪酬信息、绩效考核信息等,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状态。如此复杂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要求企业能够进行大数据理性分析,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构建依靠事实数据的分析模式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然而,我们目前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处于固定印象中的感情用事工作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依据的模式仍是传统的单凭经验决策,人力测评采用的手段多是主观性强的单一专家测评,缺失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
四、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解析
在清晰了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清楚了现存问题之后,以下本文将提出推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相关对策。
1.塑造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理念。在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囊括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他们往往都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复合型、合作型等素质特性,对于这些新型人才的管理无疑也需要具备变革创新的理念。这种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将满足员工需求、保障人才权益、促进人才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宗旨,将传统的垄断性人事管理向服务性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转变,需要从管理人的思想转向影响人的理念,需要将员工行为管理转为以疏导、激发、关爱员工为主的心理管理,需要从行政管理转向盟约管理;不仅应该提高员工的现有技能,还应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塑造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理念。
2.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文化。伴随着后福特生产方式的到来,企业的管理模式渐渐从“以物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需要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员工看做企业的主体,全面认识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员工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将员工参与的意愿融入进去,改变管人、制人、控人的传统做法,形成服务员工、提升员工、协调员工的新型意识;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务实工作,破除顺应潮流、树立招牌、提升形象的浮夸做法,真正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道德意识。企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中重要的职能活动,需要提高其伦理道德意识。一方面,需要塑造伦理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在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招聘、人员培训等模块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伦理氛围,引导、激励、约束各个层级员工践行伦理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应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制度,不仅仅是为了遵循国家法规要求、企业制度规范以及社会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突显企业中员工的主体伦理规范,理清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多层次利益重要关系,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伦理行为。
4.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数据平台。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六大模块(规划、绩效、薪酬、招聘、培训以及员工关系)的工作职能已渐趋完善,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水平将成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当前信息数据蜂拥而至的大数据管理时代,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数据平台,实现人事管理、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多个模块数据的网络对接,使管理者从经验管理、繁杂事务处理中走出来,依托网络数据平台实现快速精确地关键数据处理,不仅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低成本、高效化运作,而且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方法和技能等方面的科学化转变,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环境监测手段和监测实效性,对环境污染和污染排放进行感知以及有效的判定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等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面临的重要问题。过去的“数字环保”工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和控制需求,而在“数字环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慧环保”为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对“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环保”相关内容概述
“数字环保”是基于数字地球、GIS系统、GPS系统以及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收集环境数据、处理环境问题的大型环境保护系统。“数字环保”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将基础环境监控平台、高级环境监控系统以及战略环境监测系统整合到一起,并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对各个地区和层级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的服务。将“数字环保”系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要建立集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信息定位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等为一体的数字环保管理体系,并且辐射到各个地区和层级,构建环境信息化管理和监管执法业务体系。
二、“智慧环保”相关内容概述
“智慧环保”的概念是在“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上提出来的,是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提高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环境信息通信能力、环境感知能力、环境分析能力以及环境应变决策能力的一种环保信息化技术。“智慧环保”要求在现有的“数字环保”环境信息化基础上,充分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将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的物联网连接起来,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护系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环境保护管理实行更加精确、及时的监控,促进环境保护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当前,“智慧环保”已经成为新时期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相关发展探究
(一)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技术发展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关键是在“数字环保”的技术基础上加强感知层技术和智慧曾技术的应用和建设,前者主要是指物联网技术,后者主要是指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首先,物联网的建设是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原有的“数字环保”平台上加入物联网技术,建设能够实现实时、自动化的环境数据感知系统,能够对环境污染源数据、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等进行实时的采集和监控。其次,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能够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高速的计算能力、并行处理能力等对大量的环境保护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
(二)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平台建设发展
首先,在环保平善建设方面,基于“智慧环保”的理念,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产业建设正在稳步的推进中,在过去“数字环保”的平台基础上加入物联网建设,先后建设了环境监测系统、环境污染控制系统等环境保护领域的高效能平台,并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当前已经初步建设了集监测、监管和监控为一体的物联网环境保护体系。其次,在平台业务开展范围方面,当前的环境质量监测范围在不断扩大,并且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等各个层级的业务管理体系,并且对重点区域进行了专项环境监测,按照环境保护范围,建设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大气环境监测网、湖泊河流环境监测网等,进一步深化了“智慧环保”的物联网环境监测体系。
(三)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应用范围发展
“数字环保”下的环境保护信息化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体系、污染源监测体系以及国家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而在“智慧环保”下的环境信息化工作除了对以上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物联网建设以外,还要在危险废弃物移动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化工作,并且在生物种群研究、气象和地理研究以及电磁辐射监测等领域之中也有所应用。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即使信息化时代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提高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特别是物联网建设作为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关键,为环境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要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大物联网建设和完善工作,推动“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