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众传媒的影响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0 14:42: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众传媒的影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众传媒的影响

篇(1)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

所谓“大众”指的是大规模的、人数众多的,“传媒”指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大众传媒可以定义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面向为数众多的受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1大众传媒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目前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传播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再是少数人的垄断性的信息获取,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适化的媒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影响

大众传媒不仅遍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铺天盖地、随手可得的报纸书刊的出现,迅猛发展、随处听得到的的广播节目的崛起,缤纷多彩的电视荧屏以及包罗万象、日渐庞大的网络系统的诞生,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空间,深刻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其中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语文学科的学习影响较为显著,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 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积极影响

1.大众传媒拓展了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视野

阅读对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要求来看,阅读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与生活不可缺少的语文能力。中学生首先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提高写作的技能,甚至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的便利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扩大阅读量。报纸、期刊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等,这些无处不在的媒介,方便学生们随时阅读和获取信息。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购买电子图书进行阅读,方便携带,随时可以阅读。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大众传媒实现了人们观察和了解社会和生活的愿望,也帮助青少年们不断拓展了阅读视野。

2.大众传媒丰富了中学生的写作素材

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写作文他们就犯难,作文成了中小学的教学中的“老大难”。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接触社会相对较少、经历比较简单,在写作文过程当中,缺少一定的生活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较为平淡,不够深刻。在当前的大众传媒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以及互联网等观察和了解社会和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报纸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报纸记载的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大小小事,记录的就是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通过翻阅报纸不仅可以了解生活,而且还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另外,各种电视访谈节目、新闻广播、电影等都取材于生活,看节目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一些有特色的电视节目中获取生动真实的素材用于写作,当前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已经很明显的在趋向于生活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中高考考试的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呈现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众传媒,他们大多数是时事新闻或社会热点或网络热点话题等等。结合中高考作文考试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中学生需要关注社会生活,需要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认识。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想象力

在当前社会,许多文学经典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以影视的方式呈现,这种视听盛宴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学生阅读和快速的了解一部作品,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些以电视电影等媒介方式出现的文学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扩大知名度的作用,但是这些 “先入为主” 的作品内涵也影响了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阅读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不能对文学作品的本来意义进行必要的理性判断,甚至一些影视作品是在原来文学作品上进行改编的,这样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

2.大众传媒颠覆了中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方式

传统意义上,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学校的课本、家里的期刊杂志和书籍,然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及数字阅读市场的展开,一场“阅读革命”暗流涌动,即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比拼。电子阅读展现的是动态的文字、鲜活的图片、优美的语音、超大的容量、小巧的设备等等,这些各种便利条件和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快餐式阅读”文化的兴起。在这种趋势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浮躁的情绪和闭塞的视野。长久发展下去,不仅会使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甚至会慢慢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严重的还会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

三、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新的事物不断的产生,新媒体时代的出现虽然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如果把握住了该机会,充分的利用其特性,融入到语文的实际教学当中,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其以语言教育为本位,尽量将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了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减少网络语言的冲击。只要选择正确合适的教学模式,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焦培军.新媒体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趋利除弊[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7).

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64-03

一、前言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科技不发达,大众传媒数量少,文学和大众传媒之间并无太多联系,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大多时候通过纸质阅读的方式来欣赏文学作品,文学也因此成为了民众闲暇之余的重要精神寄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以其丰富性和娱乐性吸引着广大民众的眼球,渐渐地,人们不满足于在文本上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开始将纸质的文学作品搬上荧屏,转化成更加令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影视作品。于是,文学和大众传媒的“联姻”开始了,从一开始的文学名著电视剧,到当下的百家讲坛等节目,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将文学作品变得大众化的同时,也给文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深入分析大众传媒和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促使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二、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1、大众传媒在文学中地位的变迁

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从工具论角度看,媒介是文学的语言与意义得以传播的物质形态及渠道,包括口头、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类型。在今天,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等,则分别是用影视、网络等媒介去传达的。所以传媒首先是文学艺术别无选择的载体,是文化交流沟通最重要的载体和渠道。

传媒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随着传媒力量的发展,大众传媒在文学中的地位己经从传播途径、工具中介走向功能主体。传媒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物质传输渠道,而且是文学本身重要的构成维度之一,媒介与世界、写作、文章、语言、读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作家写作行为的物质结果,作家的写作只有物化为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的人际传播过程,而写作一旦诉诸媒介,就宣告文学传播过程的起始,由此文学进入发行、流通、消费和接受过程;它也是读者进入文学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读者参加文学活动,首先接触到的既不是文学文本的语言、也不是它所表达的意义,而是传输语言和意义的媒介,所以在读者参与文学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讲,媒介是文学传播的第一环节。

2、现代传媒使文学的审美趣味转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文化的繁荣,媒体趣味对文学创作的深层渗透,导致文学生产的审美转型与结构调整。审美取向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文学重心的转移:。都市。正在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文学从乡土走向都市,其关注视角、表达内容发生变化,小资情调、白领趣味等审美取向随之出现。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乡村和农民形象日渐淡出我们的文学视野,即便出现也多被定位为城市价值的附庸者。我们甚至惊讶地发现,一种完全脱离了乡村的。都市性。正在成熟,闹市与商海,侦破与悬念,时尚与另类,女性与言情,知识者与从政者成为文学图画的中心,而以上种种显然与乡土和农民毫无瓜葛。伴随着都市化而来的最突出的审美观念变革就是时尚杂志引导的白领趣味(或曰小资情调)的盛行。2002年的寓言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2003年的《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级的崛起》、《第三种生活》等都被小资一族奉为掌上经典。

白领阶层在中国虽然尚在发育过程中,但白领趣味却先期而至,时尚杂志是这一趣味最抢眼的表征。它温情脉脉地呈现出梦幻般的一切,用巴黎的香水、米兰的时装、欧式的别墅、日系的轿车来装饰当代人华丽的梦想,遮蔽或偷换了现实问题。它的消费和占有暗示,是在对雅致、教养、自尊的强调中实现的。它显示了一种身份、一种时尚,一种与普通人拉开距离的虚假界限,它在诱导一种趣味和消费的同时,也激发了一种极端享乐的个人主义倾向,它与怀旧风潮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为把消费者引向不真实的幻觉时间里。

3、文学在离不开传媒的同时也必然接受传媒形式的限制

从文体选择与创作的角度来看,现代传媒的体制特征从根本上限制了具有传统审美倾向的文体,被古典文学观所承认的诗、戏曲已淡出现代传媒视野,而被社会戏剧所代替,散文随笔的审美体式被现代传媒中的报纸副刊文体和期刊文体所代替,小说这一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则成为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文体。现代传媒的体制,使它必须要面对读者的阅读需要,它的时间性、功利性决定了与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文体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例如连载小说是与定期出版物的出现相一致的,杂感的出现是与知识分子报刊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外部的力量主要是媒体的作用改变了文体的样式和审美风格。

所以,媒体的介入一方面使文学从政治权利的话语中解放出来,通过媒介文化市场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形态进行协调和整合,初步形成文化多元格局;另一方面随着政治话语的淡出,媒体的话语力量对文学又构成了另一种威胁,即商业色彩的加重。同时,媒体为个体创作提供了平台同时机械复制又将创作导入类型化的困境。因此,我们在看到传媒为文学提供了生成空间和消费场所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在不断地限制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我们必须警惕文学生产方式的工具化倾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媒背景下文学的特征分析

第一,传媒背景下,文学呈现出了市场化的特征。现代传媒朝着社会化、世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使文学不再是特殊阶层的专属品,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大众传媒扩展了文学的传播渠道,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文学创作形式更加多样,文学创作者的身份更加宽泛,形成了市场化的文学传播机制。文学突破了种种束缚,走向了市场,可以说这是大众传媒带给文学的最直接的变化。

第二,传媒背景下,文学写作呈现出了信息化和新闻化的特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中就表现出了文学的新文化倾向。“新写实”小说的内容都是一些平淡无奇、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这是与90年代新闻所关注的话题不谋而合的。“新写实”推进了“新体验”小说的发展,“新都市”小说、“新市民”小说兴起,这些作家拘泥于描写现实的生活状态,面对杂乱纷繁的都市,作家一心追求效率而很少对文学进行沉淀与提炼,他们为了迎合大众市场需求,不得不保持小说素材的鲜活、粗糙以及趣味的方面。“反腐小说”则是关切社会热点和大众兴奋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90年代出现了很多以记者为职业的作家,他们在题材的新颖度和视野的宽广度上都有明显的优势,他们的小说不由自主地染上了新闻性和信息性的特点。加上作家对现代媒体的运作方式日益成熟,所以他们采用传媒来谋求广阔的生存空间,文学逐渐成为工业化的产物,其独立性削弱。作家为了迎合市场,进行高产化创作,文学作品泡沫化、快餐化、批量化、平面化。

第三,传媒背景下,文学作家的明星化色彩增强。随着文学市场化的发展,文学写作和阅读成为边缘,文学作品更加关注营销环节,为了增大销售量,媒体、书商、编辑等联手打造作家明星,就连过世的经典作家也被拿出来重新投放市场。例如有关张爱玲的创作从其作品转向了对其生平的研究,将张爱玲的照片附在封面、题目等上面,张爱玲由大学走向了大众,被逐渐流行化和世俗化,使张爱玲这位世纪文学的奇女子成为了大众消费和娱乐的精品,其文学所透露和折射出的人性底蕴却被遮掩。其后一段时间,作家全面明星化,“80后”作家的明星化色彩就更为浓厚了。

第四,大众传媒背景下,文学的娱乐化倾向更加严重。文学娱乐化与传媒意识与传媒趣味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的娱乐倾向无限扩张,这就是文学偏离了正规,忽视了文学真正的认识、教育和交际的功能。本末倒置。随着中国文学趋向的不断多元化,文学的商业性、消费性凸现出来,文学被赋予了太多的教化和娱乐功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众传媒加速了文学的娱乐化、粗鄙化进程。娱乐文学更加关注感官刺激,制造着恶俗、等信息垃圾,人们不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文学作品中没有对人文关怀的寻求,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没有精神抚慰,读者因享乐而阅读,没有真正的文学价值,粗糙简陋的文学叙事不可能滋润读者的心灵世界,却更加刺激了人们的随意和浮躁情绪。文学的灵魂被卖给娱乐,这是文学的悲剧。

四、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1、大众传媒作是文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今天的现代传媒文化时代,文学活动并不像传统“四要素”说表述的那样,是个“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单纯而透明的过程。实际上,在四要素组成的三环结构中,现代传媒参与了每两个相邻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世界-作家”的过程中,人的实际活动范围和精力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与外部世界保持完全的经验性接触,如果不通过现代传媒间接了解和体验外部世界,就会被现实生活和时代所抛弃,还谈得上什么文学创作呢?因此现代传媒越来越成为了作者获取创作材料和创作灵感的来源。在“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没有媒体的选择,书稿或“可能作品”就不能被做进一步的审美加工,也不能被送往正常的发行流通渠道,自然也就没有为读者阅读的某部文学作品的问世了。至于传媒参与“作品-读者”的过程,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对于现代传媒文化时代的文学活动而言,传媒因素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它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一样,是文学动态存在方式中的不可或缺的本体性构成要素,缺少了它,文学活动是不可能现实地存在着的。因此,已有很多学者把大众传媒视为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活动的“第五要素”,因此我们如何借助大众传媒来扩大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2、经典的文学著作改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扩大作品的影响

人们知道《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应认真地反复地细读,却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将其置于一旁,反而花大量时间去读那些消闲通俗读物;很多年轻人想了解《红楼梦》,但是对于厚厚的书本有畏惧的心理,于是很多人选择了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很多人不喜欢读外国的名著,但是名著通过银幕上活生生的漂亮的人物在演绎出来,很少有人拒绝接受它。试问身边的朋友多少人看了《傲慢与偏见》这一电影,而这当中又有多少人把书也看了呢!现实生活表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喜欢拿着后厚厚的名著来读,那么很多好的作品就会被遗忘,但是如果把名著该改拍成电视剧或电影,让更多的平民百姓来欣赏,又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最近收看了电视播放的《青春之歌》。回想起了学生时代看小说《青春之歌》时的激情澎湃,心血沸腾。《青春之歌》主要是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九・一八”――“一二・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经过改编拍成电视剧,相信很多的观众一样从中获得了很多美的享受。林道静经过童蕾的演绎,生动地反映出了那个特定年代青年人追求个性解放,投身社会解放事业,证实人生价值的意义。在电视剧《青春之歌》中让我再次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党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人们为着自己的利益去勾心斗角的时候,当青少年感觉前途茫然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看看电视剧《青春之歌》,相信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还有著名的《红高粱》,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三四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明快、紧凑、张弛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生动而浓烈的视觉形象,这一切电影艺术的表现令业界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红高粱》在国际影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的新的开始。在《红高粱》里,张艺谋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积淀而成的一个隐秘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塑造歌颂了自由的生命的真谛――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因而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疯狂而无序的年代里的英雄所具有的那种漫溢的激情、漫溢的野性和漫溢的自由的追求。人们在享受着电影带来的时,不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精华了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传播吗?一种审美的生活化吗?

3、电视讲坛栏目使文学艺术的影响扩大

电视讲坛栏目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以讲为主的节目形式。纵观电视媒体,现在以“讲”为节目形态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等。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栏目实施新的定位:由原来的“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观众的满意度和收视率大幅度的飙升,使《百家讲坛》一个曾经徘徊在被淘汰边缘的栏目跃居到2004年科教频道第三季度的综合排名第二。其中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打破了以往的常规,请一位主讲人来贯彻始终,增加了主讲人和观众的亲切感和交流感,他在讲授历史时运用大量的事证来正说清十二帝的功与过,时而举例时而论证,侃侃而谈,自信松弛,讲授得有张有弛,通俗易懂,十分吸引人,为节目增色不少。过去我们把文学、专家架在了高高的神坛上,今天,我们要把这些精英从高高的神坛上请下来,让他们走进百姓之间,为百姓服务,这样不是更好吗?百姓今天之所以选择了看这样的栏目,就是希有一个提供知识空间,他们在这个时空中吸取知识、智慧,这样就是很好的扩大了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既放松又能有美的享受的节目。这一讲坛栏目使很多文学爱好者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艺术。笔者认为很多的观众整天守着《武林外传》傻乎乎地笑,然后就睡觉。与其这样让看《武林外传》《超级女声》的大众看看易中天讲讲三国,阎崇年讲讲清史,马瑞芳讲讲聊斋,有什么不好呢?若他们真的激发出了大众的兴趣,引导大家都去翻书求证,岂不是无比功德?即便不愿意独立思考的大众被引导着顺着这些老师的思路去看待历史了,也比“戏说”之类的历史剧,对于民众的心智引导,更有价值吧!这不是进一步使文学的魅力绽放光彩的很好途径吗?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传播优势来促使文学变成一种令民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的本质,容易令文学陷入哗众取宠的境地。所以,对于大众传媒,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其对文学的作用,做到趋利避害,合理使用大众传媒来传播当下文学。

参考文献:

[1] 孙 铭.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28):4.

[2] 田冬锦.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看传媒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34.

篇(3)

回归民间的写作姿态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去中心化”,即通过对中心话语体系的消解,激活那些被隐瞒、被掩盖、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环节,使“社会从所有那些作者、创造支配性话语的知识权威们的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②。它的这种观点,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催生着人们对深度意义、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的重新思索,也引发了大众传媒深层次的自我反省,开始对自身“大众性”表达和“公共性”代言的深刻反思。

长期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它强烈的政治教化意识和道德审判功能,特别是党报党刊等主流传播媒体由于其喉舌的性质,唯政治化、强调教化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不二法则,政治性新闻成为主流传播话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精英是新闻中的传播主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政府对大众媒体管理的逐渐松动,当代大众传媒的话语生成机制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在传播的语态上,开始由自上而下的灌输逐步走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对话;在传播的内容上,长期被遮蔽的普通大众及其生活开始摆脱边缘命运,逐步走向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传播的影响力上,“众声喧哗”打破了“主旋律协奏”,以往仅依靠某一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消解中心模式”淡化了大众传媒的政治情结和精英意识,使其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回归民间,将笔触伸向平民生活,社会草根阶层、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得以关怀。

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话语的同时,后工业时代的技术变革进一步摘下了蒙在“作者”身上的神秘面纱。由于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科技化的加速,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新型传播关系也在孕育和生成之中。世界瞬息万变,每时每刻发生的新闻事件数以万计,一个媒体的记者纵有三头六臂,所有媒体的记者加起来数量再多,也不可能将天下的新闻素材尽收眼底。相反,一个普通大众只要拥有摄像或是数码装备,甚至只要仅仅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可以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新闻者。任何个体都可以在没有把关人制衡、没有“主流”压力、没有“中心”掣肘的网络视窗上,实时地记录下来自角角落落的民生百态,并实现最真实的自我袒露、最率性的心灵表达和最诚恳的交互沟通。在这里,大众传播由“自律”转向“他律”,真正达到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感”的极为自由境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传媒创作回到民间,走向生活,拉近了新闻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感。

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回归民间”的创作姿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众传媒的表现领域,作者与读者之间界限的模糊也使得新闻自由在当下社会达到无以复加的境地,但是这些都并不必然地带来大众传媒前行发展的福音。一些所谓民生新闻节目的肤浅以及文字和镜头组接以后假新闻的频频爆出无不在反复警示:无论是作为传播中介的大众传媒还是作为新媒体环境中的作者或读者,都需要不断加强警觉意识,在积极吸纳后现代思潮合理元素的同时,审慎地把握这把双刃剑。唯有如此,当下的民生话语才能得以健康的构建和长足的发展,大众传媒才能在民生话语的言说中不断获得受众的理解与支持,不断深化节目的内涵与质量,充分发挥好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环境监测功能。

娱乐至上的文化倚重

后现代主义者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欲望生产与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③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染缸里浸透着市场的逻辑,当下的大众传媒在被迫放弃长期以来“化大众”的精英意识之后,进一步与大众文化合流、走向大众化,并自觉地把受众的消费胃口作为自身的揣摩对象,以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来迎合大众的兴趣、片面化的思维观念以及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谋求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份额。

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一是,当代大众传媒在内容上报道重点从生产方式向生活方式、从“生产英雄”向“消费偶像”迁移。娱乐直接介入新闻生产,“作为娱乐的新闻”不断增长,娱乐现场、海外娱乐现场、娱乐周刊等应运而生,大众传媒的娱乐节目、娱乐版面激增,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娱乐性最高的新闻门类开始,逐步向娱乐性最低的政经新闻过渡,不少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等将名人逸事、生活谈资以及“非消息性”报道作为重头戏,花大力气制造文娱、体育、危机、暴力等煽情性、趣味性新闻,并竭力从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和提炼出新闻的娱乐价值,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二是,在形式上强调直观视觉冲击,致力于感望叙事。以醒目的标题吸引受众的眼球,以各种技术手段下的虚拟、完美的平面形象和足以乱真的声音不断魅惑着人们的视听与冲动,大力倡导不加解释、感性、娱乐式的文化体验,用快乐、享受的娱乐信息接收模式取代思维式的信息接收模式,从而使受众在不假思索的笑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三是,在观念上无限扩张商品的符号价值,缔造消费主义的神话。当消费主义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时尚时,大众传媒便开始以各种方式竭力捕捉、营造新闻“卖点”,通过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等手段,强化媒介内容的“可售性”。走出精英文化包围圈的大众文化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廉价的传播资源,经过大众传媒的散播和推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应该说,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边缘走向中心,自有它的存在合理性。娱乐功能是大众传媒与生俱来的重要属性之一,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也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栖息。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的本能欲望和心理压抑,缓解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阵痛,体现了大众传媒对世俗人生和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此前物质匮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纠偏。但是,以娱乐至上的信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竞争法则,进而以沉重的肉体反抗沉重的精神,很容易坠入庸俗化、媚俗化的泥潭。④毕竟,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是以商业逻辑为根本驱动力,而一旦商业逻辑主宰了大众传媒,就很有可能把人的情感、精神、意志包括本能当做可利用的商业资源来无限挥霍。如此下去,就必然地引发大众传媒的自律性危机,使其丧失本该有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形成过度的文化商业化浪潮,造成现代社会人的物质丰富与精神贫乏的极度反差,最终或将导致相互之间在争夺受众的残酷竞争中异化媒介行为、损害自身声誉、破坏大众传媒固有的生态平衡。

立体互动的传播路径

后现代社会不仅仅活跃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的身影与力量,还焕发着信息全球化进程中技术的荣光与魅力。数字技术孕育了互联网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诞生,数字技术带来的图像与文字融合、虚拟与现实共存、表象与生活无间大大改变了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结构,传统意义上的传媒被优化整合后的媒介集团所取代,平面单向的线性传播结构被立体互动的网状传播结构所置换,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众传媒以超文本的形式存在,文体特征日益立体模糊:“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可包括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因素,它们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相互联系。”⑤超文本的存在方式导致大众传媒的文本有了向综合艺术发展的趋势,多媒体、三维动画、数字化制作、环绕立体声以及各种先进的摄影、录音编辑、播映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将抽象变为具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幻想、幻觉,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分析,统统都搬至荧屏上,熔高清晰度画面、强刺激的视觉冲击和完美的音响于一炉,不断提升并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和视觉要求。多种媒体介质的融合互动,有效突破了传播介质的扁平化,规避了平面媒体时效性相对落后的弱点,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的嫁接,产生出生动、丰富、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效果。单纯、独立的传媒运作模式成为历史,在相互融合中实现更为便捷、更加人性化的信息传播,是大众传媒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主动和必然选择。

除了在信息上从图文报道到声像具备的立体式跨越之外,传媒企业在技术和政策的合力下转而寻求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更为多元的合作伙伴,不少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利用自身的信息生产优势,纷纷开发门户网站、手机彩信报、电子报和公共新闻视频等,并不断加强信息内容的专题归类和层次化梳理。有些传统媒体进一步开拓新的传播领域,通过与强势新兴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提升自身品牌节目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如新浪网为东方卫视提供网络展示、信息支持和网络互动等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成为东方卫视下属栏目及所有时尚娱乐类活动的独家门户网站。山东卫视在建立门户网站的基础上,与齐鲁网进行合作,借助齐鲁网的广泛地域性影响扩大有关娱乐互动节目的受众面,并经常联合举办公益性社会活动。

大众传媒的这种互动性还体现在读者与作者的共谋文本上。当代大众传媒为了顺应娱乐化趋势的要求,在文本的构建上逐渐向故事化、文学化道路挺进,不断增强故事性和情节性,文本留下的意义空白为充分发挥读者的接受主体地位,形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当传媒作品上网以后,无数读者以极近又极远的距离、或真或假的身份自由阅读,把自己阅读以后的看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见闻接续发送到网上,成为传媒作品的延伸部分。在无数在线读者的接续中,传媒作品的原发点可能会被淡化,而边读边评边讨论的过程成为重头戏,从而形成了一个自由开放、立体互动式的文本存在。在这个开放的文本空间里,各种信息多向流动,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宽容代替狭隘,民主超越独断,不再有先验性的思想框架,对话的过程是产生文本意义的主渠道。当然,这种开放、平等的群体对话机制,也有可能形成波德里亚所说的“狂欢节式”的众语喧哗,使大众传媒充斥着语无伦次、互相矛盾的话语碎片。不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类都会渴望从对话中实现沟通,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获得愉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取得共识可能比陈列差异更有意义,关键在于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互动机制来有效传递民主意识,引导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

注 释:

①赵晶晶:《当代大众传媒的后现代倾向》,《新闻前哨》,2007(2~3)。

②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③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④张放:《传媒文化的感望叙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篇(4)

公共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稳定前进的保障。大众传媒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与公共管理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进一步维护了公共利益,促使公共管理部门在管理活动上能够进一步对信息进行传播,对社会进行整合,从根本上实现了公共管理与大众传媒的互补。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传媒因素对公共管理产生影响的基础,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及时性、独特性、信息性成为了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关键特征,在影响大众传媒发展之余,也决定了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一)时代的要求

1.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是时展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大众传媒能够为利益团队、政府系统之间传递意愿与观点,并且能够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传播,为公共管理的制定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大众传媒具有良好的典论引导性

大众传媒的运用能够实现公共政策的输人与转换,一般而言,大众传媒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各类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传播,在积极整合各个方面利益的同时,能够推动政府的决策议程,从根本上影响公共管理的整体效果。

3.大众传媒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监督者

公共管理所指定的政策、所实施的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大众的意愿,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会通过传媒体系将内容进行公布与,在引起广大工作关注的同时,能够保证公共管理朝着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公共管理功能的要求

1.公共管理具有制约性

公共管理所具备的制约性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运用,其所具备的的制约性是一种消极功能,是当前公共管理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能够对公共管理所制约的目标、对象进行深人调查,能够将其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与分析,从根本上带动公共管理的有效发展。

2.公共管理具有管理功能

在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运行中,管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管理功能是将可能承担的基本政策任务进行整合,能够将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充分发挥。通常情况下,大众传媒作为一项传媒体系的代表产物,能够带动公共管理的管理功能,使整个公共管理更加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控制性以及协调性,这对公共管理而言有着有着巨大的影响性。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汝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

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

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

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篇(5)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媒介使用现状,研究者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A类村庄,远离县城但靠近区乡集镇的B类村庄,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的C类村庄各1个。在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笔者先后四次对三类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回收1046份,其中有效问卷9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根据调查数据,可将农村媒介使用与接触情况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1.媒介拥有状况

A类村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并全部接入有线电视网,21.8%的家庭拥有2台电视机。6.5%的家庭坚持每天购买当地的报纸,如《楚天都市报》。B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91.7%,其中86.5%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C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71.2%,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占35.5%。

2.媒介消费行为

从村民每天闲暇时间活动的时间量看,“看电视”居于第一位,电视是农村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其次是“串门聊天”,再次是“打牌”。可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

3.媒介接触频度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时间分配不是平均的,无论哪一类型的村庄,看电视的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是最多,而广播则退居最后。在B、C类村庄,报纸主要是村干部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国家政策,方便做群众工作。仅每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量,A类村庄在平时达135.4分钟,农忙达91.8分钟;B类村庄在平时达100.1分钟,农忙达72.7分钟;C村庄在平时达78.3分钟,农忙达40.2分钟。

4.媒介内容偏好与依赖情况

就媒介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是收看电视剧,均表现出偏重电视娱乐的取向。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按喜爱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但A、B两类村庄中有45.2%的村民把“收看新闻”放在第二位。A类村庄有10.4%的村民看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掌握政策”。

为了了解农民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家中没有了电视,您会觉得习惯吗?”,调查显示:A类村庄中有11.7%的村民选择“习惯”,3.5%的“无所谓”,85%的“不习惯”;B类村庄中有10%的村民“习惯”,3.6%的“无所谓”,86.4%的“不习惯”;C类村庄中有35%的村民“习惯”,42.7%的“无所谓”,22.3%的“不习惯”。媒介使用时间较长的农村居民对电视等的依赖程度越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A类村庄的农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B类村庄的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村干部传达”;C类村庄的农民知晓信息首先是“村干部传达”,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再次是“电视”。显然,人际传播在民族地区农村的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二、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转型中的作用

通过对A、B、C三类村庄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大众传媒都已渗入家庭,媒介消费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媒介化已大势所趋。大众传媒不断向农村渗透,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新文化、新价值取代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过程,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从而影响到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的转型,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所不同的是,农村的社会交往明显带有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

1.大众传媒扩大了农村的社会交往范围

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范围的扩大。农村居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村庄原有的交往范围,开始有意识地与外界交往接触。可以说,现代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现代传媒接触程度越深的农村受众越是具有这种交往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双重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城市一农村”二元体制,构筑了严重的城乡壁垒,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交往少。现代传媒将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缩小了城乡人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差别,不仅有利于城乡人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加速了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所接触的人的增多,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虽然交往范围的大小与村民自身的性格、素质和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对某些电视节目类型的偏爱也成为影响朋友数量的部分原因,平时喜欢收看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的村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喜爱看农业节目的村民对节目中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关注。通过收看农业节目,他们在与其他村民互动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信息优势,周围的村民非常乐意听他们讲述这些农业方面的新讯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使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可以拥有较多的朋友数量。喜欢看综艺节目的村民大都属于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综艺节目这种形式本身也主要是希望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无声的交谈,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交往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交往质量。经常收看综艺节目的受众从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培养了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会显得更加容易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2.大众传媒加剧了农村社会交往中的工具理性

在传统社会,社会交往对象一直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村民们除亲戚外,交往比较多的就是同村的人,朝夕相处便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社会也经常被称为“熟人社会”。现在,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数量的增加,基于业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逐步在农村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单一的以血缘为主的交往对象发展到由血缘、地缘、业缘共同构成的交往对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电视是第一媒介,观看电视是农民休闲的主要方式。电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逐步地融入了大众生活,使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对缺乏的农村,电视媒介在农村社会交往对象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情感因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一直把这种感性的认识摆在主导地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和商品化倾向,这种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农村社会交往观念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电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电视影响着农村居民在选择交往对象上的理性程度,每天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受众所受影响也较深,他们接触并逐步内化了电视中展示的现代都市交友方式,除了感情因素外,他们最注重的就是交往对象能否为自己提供实际的帮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要进行的交往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后才作出选择与决定。这就使他们倾向于同“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交往,同时导致了农村社会交往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趋势。此外,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的俊男美女也让农村居民受到了“美女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交往对象的相貌等外在条件。

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给人们提供两个方面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情感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相互提供必需的资源才使得网络得以维持。在农村社会交往中,村民们在生产劳动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社会资源加以解决,可以向亲戚、邻居或是同村其他人求助。由于受到电视媒介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受众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存在差异的。电视媒介以鲜活生动的情节事例告诉人们,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拥有社会资源越丰富的人在网络中就越占据优势地位。农村受众长期在这种社会交往观念的熏陶下,自然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尝试,从而有着超越了血缘关系而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率先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他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他认为强关系在维护群体内部联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弱关系对于群体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有效。在电视传媒的引导下,农村居民不但将亲属等强关系列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开始注重一般的熟人即弱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时,村民们开始积极利用身边这些以往并不重视的弱关系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系统的扩大化。同时,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带来的现代观念,也使村民们扩展了原有的人际信任,从建立在血缘、亲缘基础上的人际信任发展到了更大的范围。

3.高频度地接触大众媒介改变了农民的交往观念

外部环境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外部环境对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烈,这种示范效应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交往观念、规则和内容。城市文明不断通过大众传媒被传递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正如德弗勒所指出的:“大众媒介是一种信息系统,它积极地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在现代社会里,受众成员依赖大众传媒信源,来了解和适应他们所在社会中发生的情况。”

篇(6)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营造的环境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直接载体,他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电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从有力的方面看,儿童通过看电视开阔了视野,认识了社会的角色,并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更多的联系。健康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培养儿童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同时电视对儿童增加了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电视也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知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内容虽然来自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第二,电视可能会影响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时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往,进而影响交往能力的提升。第三,一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合适儿童观看的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除电视以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陛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的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个社会人的过程。其间,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儿童自身的因素、幼儿园教育等,具体来说就是:

1.1 环境因素。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内容决定。自然环境是指幼儿一出生所生存的地域,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家庭环境中,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及其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较大;家庭中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性发展影响不同,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幼儿园环境中,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影响;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很大;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能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同伴交往能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儿童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儿童自身的因素。儿童气质对社会化的影响: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认知,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的认知水平对社会化也有影响,儿童参与的积极陛对社会化有影响。

1.3 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凭借其有利的教育条件和独特的优势,儿童的社会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家庭结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7)

有关社会分层在西方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即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冲突理论和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多元理论。

(一)冲突理论。根据卡尔・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秩序的存在是因为某一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占优势的阶级能够通过自己对其他较低阶级的权力来维系这种社会秩序。其阶级划分是建立在“经济系统中群体与主要生产要素之关系”的基础上。此种观点强调经济要素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经济要素不仅决定了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经济地位,也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二)多元理论。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社会分层由以下三个标准决定: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威望;政治标准――权力。这三个标准在不同的维度上形成人与人的差别,通过标准的组合与交迭,人与人之间的分层出现。

马克思强调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但什么造成了人们经济地位的不一样呢?前述的分析已经说明: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劳动能力的不同造成的。众所周知,现实所强调的是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在大部分人智力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后天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样,就韦伯的观点,无论是对经济、社会还是政治标准而言,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对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已经分析过;对社会标准而言,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更多的社会威望与社会尊重;对政治标准而言,掌握权力者,也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治进程的政治精英们,在他们的形成过程中教育也发挥了极大的重要性。

综上,无论从马克思还是韦伯的观点来看,教育对社会的分层过程及分层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孩子的家长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能并不具备条理性和相应的深度,但无论从感情还是从现实考虑的角度,家长们都期待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除了可以为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提供继续保持上层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之外,也可以为处于社会中层和下层的人们提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

(一)中国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认同。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系列的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其中最大的诉求莫过于告诉能够看上黑白电视的小孩子:认真学习吧,发愤图强吧,只有读书才能让你过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了某省会城市小学的竞争态势――典型的马太效应――伴随着社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强者更强、弱者弱者的趋势不可避免。有的小学因教育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高而严重超员,而有的小学甚至面临着因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闭的危险。

无论在何处,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在城市中,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利用所处的优势地位占有并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社会中层及下层的人们很大程度上只能使用被选择后剩余的教育资源。这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使社会分层的层间距加大。

教育资源不能较为容易地普及、流动。教育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优质的教育硬件,如电教设施、体育设施、图书桌椅等,直接来自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当中国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在社会各处都普及优质的教育硬件是不现实的,于是就出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优质的教育软件,如优秀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也因为教育硬件的差异而变得更加不平等:如优秀教师为了自己的前途发展离开原执教地向教育硬件更好的地方流动;优秀的教材由优秀的教师利用优质的教育硬件在高素质的授课对象中实践得到。

总的说来,政府投入的相对有限性与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教育的差异,进而助长了社会分层的扩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开始寻求现代科技的帮助。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对人们生活的广泛渗透性、传播的方便性与低廉的边际成本成为人们用于改善教育现实不平等的工具。

(二)美国社会对教育功能的研究。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大众传播的第三个重要功能是“社会化功能”,即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现代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亦被称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意义一般在两个层面上出现:第一层指相对较宏观和抽象的社会化过程;第二层指相对微观的具体的教育的过程。而以下所谈的“教育功能”多针对第二个层面而言。

一般认为,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附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机会的平等。社会分层的差距在教育环节得到了缩小。

但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足,减小社会分层的差距,在教育环节上提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并不能依靠人们的主观臆断。对此,美国学者P.J.蒂奇诺等人的研究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1960年,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背景之一便是学校中处于社会不同层次的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处于社会上层的富裕儿童通常在进入小学之前便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贫困儿童由于经济能力不足,无法接受较好的学龄前教育,包括启蒙读物的购买与家庭教师的聘请。所以,进入小学以后,两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差距随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并逐渐造成升学率、学历,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所谈的社会分层上的两极分化。

美国政府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社会中下层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制作了一部题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缓解社会下层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

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被日益重视的、为了减小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层差距的补充教育工具是否能起到人们所期待的作用呢?从美国来看,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处于社会上层的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处于社会下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是两者之间知识差距的扩大,社会分层的差距也因教育差距而继续扩大。

除了接触媒介来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外,造成知识差距的原因还有:两者在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有关公共事物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越快;社会交往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内容越接近,对媒介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以上无论哪个方面,处于社会上层者都处于较为有利的状况。所以,期待用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来减小社会分层的差距是不现实的。这反映出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认识不足。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它们带来了新的财富手段,信息的富足与贫乏造成了原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大,并不利于社会中下层人员通过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向上流动。

三、对教育功能影响的总结

社会分层在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下又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大众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无论其处于社会分层的哪个地位。

篇(8)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大众传媒正在极大地影响着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人们的精神价值,也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也在持续拓展,从而为青少年群体了解当前社会与掌握相关知识、拓展自身视野提供了非常好条件,然而也会对青少年群体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学校一定要结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努力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理念与方法的改进,创设出有利于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的优质环境,进一步提升对这一群体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大众传播概述

大众传播主要是运用传播组织机构,使用现代传播媒体向还没有组织起来的个人以及群体传递相关信息之过程。大众传媒主要涵盖了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所牵涉的内容非常广,主要涵盖了社会生活之中的诸多层面之中,具备了传导信息、控制舆论、实施沟通和大众娱乐等多项不同的功能。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是大众传媒的开放态势对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巨大的挑战。以往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在封闭化环境下实施的。该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将灌输教育知识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教育模式落实的基础使思想道德环境较为封闭,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环境十分单纯,不良信息的干扰相当少。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的媒体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迅速地推动了我国传媒用更为开放之态势来开展日常工作,导致了舆论传播的内容变得更趋多元化。

二是大众传媒过于看中商业娱乐价值,极大地弱化了思政教育之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当下,各类大众传媒也进入到了市场化时代。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生存与发展,大众传媒开始进行转变自身的经营形式,从计划经济的主导体系转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导体系,其后果是报刊越来越注重于发行量,电视媒体越来越追求收视率,大众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广告收入视为衡量自身实力的有力标准。

为确保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的发行量与收视率,传媒逐渐步入了世俗化之路。因为面向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技术还不够健全,造成部分受众的审美观念出现扭曲,这样一来也会导致少部分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偏差,从而削弱了道德教育之成效。

四、新形势下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几点措施

1.全面整合全社会思想道德资源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不只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会问题。唯有社会各界均能高度关心与支持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推动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展。所以,一定要适应于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利用各类思想道德资源,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彼此结合的新型思想道德体系。在此体系之中,学校始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与阵地,承担着对青少年实施系统化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教育。作为青少年群体接触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载体,家庭教育在指导儿女接触大众传媒时发挥了重大作用。家长要与学校进行全面沟通,抓好细节,配合好学校实施家庭教育。社会一定要强化对文化产业之管理,落实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创建工作,为青少年的成长创设优质社会环境。通过各方的彼此配合,才能够在全社会产生尊重与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

2.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法制监管理作用

要以强化大众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抓起,不断推动对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不断改善当前的社会环境,从而为青少年群体的顺利成长创设出一流的条件。要充分弘扬主流价值观,运用宣传主流观念以创设出更好的舆论环境,不断削弱因为商业文明而产生的不利社会影响。要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抓起,撰写出更为贴近青少年群体的现实生活的作品,实现思想性与教育性、娱乐性的紧密统一,运用青少年群体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应当设置专业儿童频道,同时切实减少部分成人节目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当然,政府部门还应当使用法律手段对传媒加以监管,切实防止不良文化的入侵,培养青少年群体的遵纪守法意识。

3.不断强化对青少年的媒体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正在加速发展,但是社会上各类信息真假难辨,青少年群体容易接触到不好的信息。因此,要尽量控制不当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全力引入媒体教育,培养与强化青少年对信息的鉴别能力。青少年教育者要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传媒教育联系起来,指导青少年学生用来传媒来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免遭不良信息之侵袭。

4.改进学校德育的方式与手段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并依据当前形势的需要,对德育的内容与方式加以创新。在德育的内容上,应当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主法制等融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将理想信念教育视为中心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打造高尚的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为前提,指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养青少年群体的进取、创造、创新、开放以及竞争意识。

五、结语

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应当适应于大众传媒环境,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为此,应当切实改变以灌输式为主的简单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式,更加关注青少年群体思想。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全力引入现代课堂教学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切实改变思想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的状况,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学校还应当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全面结合,实施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从而引导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提高直接了解国家历史与社会状况的机会,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男星,秦学智.媒体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0(1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更应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有受众广泛、信息传播高效、内容的性质复杂。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随着电视、电脑、互联网等这一系列新型媒体的出现,以其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不具有强制性、形式多样、操作灵活的特点,这种传播在时间上让人们实现了几乎同步,在空间上实现了和感觉同位的效果。

2.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获得跨越学校、家庭、社区、工作甚至国界的各种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的各种思想观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3.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

大众传媒提供了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新兴的互联网上的QQ、电子邮箱、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

4.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大众传媒利用现代化的新型手段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新颖的材料和信息。我们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转变人们的观念、开阔眼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二)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表现

第一,信息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量复杂而庞大,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传播的信息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且会增加对有效资源利用的难度。

第二,外来文化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今,西方文化占据了我国大众传媒相当大的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其经济、政治利益,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我国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实现他们的文化霸权、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

第三,大众传媒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电视相亲类节目为例,《非诚勿扰》等栏目在初期阶段,采取鼓励嘉宾发表另类言行、设计剧情、嘉宾身份造假等炒作的方式来宣扬拜金主义,直接挑战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以达到较高的收视率。大众传媒中的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代广大民众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第一,信息量剧增的干扰作用。在信息社会里,受众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接触的信息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杂,因而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呈多角度化;再加上很多受众社会经验缺乏、思想不成熟,就会严重阻碍和影响健康信息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外来文化与日俱增的冲击作用。形形的西方文化会严重侵蚀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自身的道德规范、伦理认知发生更激烈、直接的内部冲击,甚至使其走向错误的极端,丧失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不良信息还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作用。

第三,大众传媒过度市场化的削弱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众传媒在其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商业化效益,趋利性过于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受众的身心健康,而且使传媒队伍的形象日益恶化。

二、现代大众传媒影响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这一优点,调动人与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形象直观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给受众,以增强教育效果。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素质,快速处理大众传媒纷繁复杂的信息,根据性质和类型区分不同信息,并把有效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加强媒体自律

传媒人应该时刻保持自己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发言人的角色,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使自己的言论不偏离公共政策和国家利益,不热衷于传播低俗文化和物质文化。

(四)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我们要加快立法进程,以防止传媒行为失范,更好地完成国家对传媒管理体制的转轨。除法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制衡机制就是对传媒进行独立的、严肃的和具有权威性的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制定

21世纪是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每天都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信息,在繁复瞬变的信息中筛选和过滤对个人发展与生存有利的价值观念、信息内容。大众传媒对民众具有的影响日渐壮大。

(一)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即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从过去的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到现阶段的网络、手机等,每一次变革都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拉斯威尔和特纳提出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标志着公共政策的正式出现。从公共问题的输入,政府主体经过考虑转化为政策议题,再到公共政策的形成,最后到公共政策的输出执行及贯穿整个过程的监督,完成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使命。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和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使二者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公共领域中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合理性、公共性和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扩大公众参与。“在政治生活中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政党参与理论参与及通过大众传媒的舆论参与等形式”。可见,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表达意见形成舆论进而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舆论参与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形式。

(2)提升决策的民主性。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各种途径和手段吸引公众参与政治决策,使分散的潜在的公众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明确集中的决策要求,再将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地传达给公众,并把公众意见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层可以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能够不断对决策进行调整。

(3)监督政策制定权力。大众传媒监督是对政府构成监督的重要因素,它运用群众舆论力量来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决策行为,是现代民主政治中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不具有强制性。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负面影响

(1)对经济过分追求可能损害受众利益。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是监测让人们及时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但是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这使得传媒内容和方式容易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也直接影响到传媒的这一功能。

(2)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公众生活的渗透,使得公众依赖于从中获取信息根据新闻媒体确立自己的看法,大众传媒就通过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突出报道某些议题和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从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出于利益需求或其他动机。

(3)可能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大众传媒承担着公众与政策制定者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因此,任何不实的报道或者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公众与政策制定者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政策过程的进行。

三、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媒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的属性。大众传媒的主体由于其各自的利益追求,在利用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社会现象,这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有效执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一)媒体缺乏独立性

大众传媒作为公益性媒体,政府本着“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推进改革,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对大众传媒管制过于严重,媒体对政府依赖性大。

(二)过分迎合受众,媒体公信力受到质疑

媒体市场化以来竞争日趋激烈,广告收入成为补偿成本和资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广告收入,迎合受众,媒体高举文化消费主义的大旗,娱乐、社会新闻泛滥成灾,甚至传统的严肃新闻也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传播载体,社会成员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等信息传播载体实现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与服从的。然而,由于我国媒体产业刚刚发展起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使大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极易产生寻租行为。

四、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建议

我国现在进入社会整体的转型时期,这对我国的大众传媒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推动我国传媒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传媒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改革,其中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大众传媒也开始了新的变革。公益性的传媒将由国家主办,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体制进行规划和管理。而盈利性的传媒进行去“事业化”的体制变革。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在宪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条款来保障这种自由,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随意性,一些干部在运用权力时随意践踏了这种自由,而一般的公民也难以通过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

(三)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

篇(11)

1 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民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硬性要求,但最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将环保观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体系,使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

大众传媒在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上扮演了“话语权威”的角色,它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对环保观念的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过度到社会的年龄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担当重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是大众传媒的主动受众,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无不在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观念。

对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重要的一方面——环保课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联系起来,探求大众传媒对他们环保观念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供一定的建议。为此,本课题组组织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的定量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取了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1份,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为大学一至四年级(一年级占23%,二年级占31%,三年级占24%。四年级占22%)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文科类(包括经济管理及外语类)占44.4%,理工类占38.1%,艺术类占17.5%;男生448人,占总人数的51.5%;女生423人,占总人数的48.5%。本次调查对象的大学生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自治区,学校包括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以及职业学院,综合性大学、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艺术类大学,学生专业范围广泛,并且他们分布于4个年级,性别比例较均衡,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中发现,广播是这几项媒体中使用频率最低的,42.8%的被调查大学生从不使用广播,89.8%的每天使用广播时间少于30min;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内并没有配备电视,有26.6%的被调查者在校从不使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主要手段,对报纸杂志的使用时间基本在2h以下;由于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大学生中应用极为广泛,有97.6%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网络;而手机由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随地上网,加之手机报等形式的信息平台的开通,更使其颇受欢迎,使用频率也较高。见表1。

2.2 大学生接受环保观念宣传的现状

2.2.1 接受环保宣传的途径

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42.3%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40.3%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10.1%的人选择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

2.2.2 接受环保宣传最多的媒介

对于“您在哪种媒介上接收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66.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15.1%的选择了“公交地铁广告”,7.0%的选择了“报纸杂志”,5.6%的选择了“网络”,2.4%的选择了“书籍”,2.1%的选择了“手机”,1.1%的选择了“广播”。虽然大学生在校电视拥有量不大,但电视仍是大学生接触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见图1。

2.3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具体的影响作用

2.3.1 大众传媒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作用较小

对问题“下列对您形成环保观念起最大影响作用的是哪项”的回答中,41.4%的人选择了“公民自身”,26.0%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21.2%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的宣传”,10.9%的人选择了“国家政策”,0.7%的人选择了“其他”,见图2。

此外,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有22.7%被调查者表示“有很大影响”。72.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2%的认为“没什么影响”。

而在对问题“在逐渐接受过大众传媒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之后,您会”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环保”,60.4%的人选择“想起来的时候环保一下”。2.8%的则承认自己仍“想不起来环保”。

2.3.2 大众传媒中电视的影响作用最大

在各类媒体对环保宣传作用大小的调查中,电视、网络、报纸名列前三名:78%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在环保观念宣传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认为网络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认为报纸作用排第三,而手机作为最灵活的媒体,却有49.1%的人认为手机对环保宣传所起的作用最小,见图3。

2.3.3 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认可度高

在对“哪种宣传方式最有效”进行调查时,27.5%的人认为“负面批评报道”最有效。18.2的认为“正面宣传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新闻”最有效,54.3%的认为“正面公益广告”最有效。并且,受众对部分优秀的环保公益广告评价较高。对于“大众传媒中环保公益广告怎样”的问题的回答中,19.1%的认为“现在的公益广告只是单纯地说教,太死板”,41.3%的认为“一般,不好不差”,有39.6%的认为大众传媒中的环保公益广告“都很有创意,令我印象深刻”。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填写了印象最深刻的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广告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的提及次数为12次,“超级玛丽”游戏主题的公益广告“你能过儿关”、南京市公交车移动电视播出的倡导“绿色地球”的公益广告在各大省级卫视播出的,女孩帮助没有将易拉罐投进的男生放进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题上,24人提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的公益广告,10人提及保护森林资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广告,5人提及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而在所有被调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广告中,央视的公益广告被7次提及,而没有任何地方媒体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众传媒中,现有的公益广告很少。

3 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部分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3.1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宣传环保观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优秀的公益广告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广告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对环保的宣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央视作为国家的领军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更居于各媒体之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众传媒对于某些主题的强调和突出,受众对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环保问题,接受程度和记忆程度很高。但对于现状同样堪忧但媒体宣传力度小的环境问题,则缺乏认知和关注。因而,在今后的环保公益广告制作时。可依据我国当时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或针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来设计,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以此来增强受众对一些现状严重的环保问题的重视。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视为领军,各级媒体可在保障媒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状况的高质量公益广告,最终达到公益广告独具创新性、受众乐意接受、宣传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挖掘公益广告的潜力,扩大公益广告的宣传效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宣传环保问题的传播途径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众传媒其次。而对于大学生环保观念影响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公民自身”。对于目前“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努力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95.1%的认为媒体宣传有所缺乏,媒体作用的发挥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会功能,帮助实现倡导环保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此外,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调查显示。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体值得信赖,而83%的大学生受众对于大众传媒持“有时可信,有时不可信”的态度,另有8%的人认为媒体是虚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体信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需从媒体自身出发。确保信息传播的各环节的真实和高效,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许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任何事业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以坚实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产生更大的媒体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