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破坏的表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自然式设计。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应用在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应用在园林中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茶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位于东经113?20′-113?65′,北纬26?30′-27?7′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250711.13ha,全县农用地214700.91ha(其中耕地38982.61ha、园地2755.14ha、林地156446.37ha、牧草地594.29ha、其它农用地15922.50ha),建设用地12016.95ha(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10565.23ha、交通运输用地727.19ha、水利设施用地724.53ha),未利用地23993.27ha。
1、水土流失严重
全县轻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5.75万ha(其中面蚀5.29万ha、沟蚀0.37万ha、重大侵蚀0.0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22.95%。水土流失程度分级按部颁标准可分为四级,轻度2.00万ha(占流失面积的34.72%),主要分布在缓坡的中部农旱地及林地;中度1.39万ha(占流失面积的24.16%),主要分布在阳坡上部;强度2.10万ha(占流失面积的36.46%),主要分布在较陡的坡耕地和植被较差的残林地;极强0.26万ha(占流失面积的4.67%),主要分布在1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荒地。
2、土壤污染严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经调查统计,全县每年尿素及碳铵类化肥用量约为1.3万吨、钾肥约为0.7万吨、复合肥约为0.90万吨、农药使用量约为600吨。土壤的污染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理,其污染程度在不断上升。
(1)废气方面。全县年工业废气排放量约为1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占总量的49%,燃料燃烧废气排放占总量的51%。工业废气污染源中,二氧化硫属各污染物之首,其次是工业粉尘和烟尘。排放废气的主要为冶炼类、水泥制造类、化肥制造类和造纸类工业。
(2)废水方面。全县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800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OD、HN3-N、石油类、S2-、As等主要污染物,产生废水的主要为化肥制造类、造纸类、食品类、选矿类工业。
(3)废渣方面。一方面是工业固体废物,全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50万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8%;另一方面是生活垃圾,全县生活垃圾产生量年约为24万吨,回收利用率约为56%(其中城镇垃圾回收率约为20%、农村垃圾回收利用率约为76%)。
纵观近十年全县“三废”产生量及处理量的统计,尽管“三废”处理量逐步上升,但污染源的累积量在不断上升,并且对已污染的土壤也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导致土壤的污染程度日趋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土地毁坏程度不断加剧
一方面由于挖废、压废等原因,使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造成土地生产力丧失,主要为矿藏的开采;二是灾毁,主要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水灾等)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由于以上两种原因被毁的土地约为500公顷,尽管年毁坏土地的数量在不断递减,但年重新开垦、改造土地的量赶不上年毁坏的土地量,导致全县积累毁坏的土地总量在不断上升。
4、自然灾害频繁
自然灾害始于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水、土、气、热等环境状况日益变劣,加剧了水旱灾、风灾的发生频率,据统计,水灾在1950-1979年每2-3年发生一次、在1980-1989年每2.5年发生一次、在1990-1997年每1.6年发生一次,同时期的旱灾3.3年发生一次、2.3年一次、1.6年一次。
二、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
1、自然条件影响
(1)气候原因。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到灾害(水灾、旱灾、地质灾害等)类型及灾害程度,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在某一条件下关系不密切,而主要表现在一次降雨量、时间长短、雨强弱和径流等几方面。茶陵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性天气是三寒、暴雨洪涝和夏秋高温干旱。春季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冷害;全县每年都有暴雨出现,暴雨中心位于县域北部和东部山地,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夏秋高温干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被的覆盖率等,一旦遇到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2)成土母质易风化侵蚀。茶陵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由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花岗岩、砂页岩和红岩组成,这类母岩发育的土壤,结构松散,易风化侵蚀,被群众称为“豆腐渣”、“见风消”,在植被破坏的情况下,更易受地表水的冲刷与推移,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坡度。茶陵县是以山体为主的山区县,地形起伏不平,地面倾斜度相对较大,据调查分析,其他因子在同一水平上,20度坡面的水土流失量为10度坡面流失量的6倍左右。而茶陵县的地貌地形特征为全县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的催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县的土地生态环境。
(4)植被。植被条件是关系到土地生态环境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具有拦截雨水、分散径流、保水固土、抗风沙、净化空气等诸多功能。实践证明,只要植被遭受破坏、土地生态环境必然受到逆向影响。界首、枣市、马江、下东及腰陂等乡镇之所以生态环境较差,其主要原因是1958年以来森林遭受了几次大的毁坏。
2、人为因素影响
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较粗放的利用方式,在利用过程中忽视了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森林的乱砍滥伐、乱铲草皮积肥及不合理的复垦,降低了植被的覆盖率;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尤其是工矿企业(包括部分冶炼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废土石(废渣)随意堆放,毁坏了土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四是忽视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生态脆弱区进行了部分非农建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经济因素影响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对土地生态环境的逆向影响也不相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趋于多样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
三、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1、建设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区
根据《湖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目标与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茶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将全县分为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等3个区。
(1)预防保护区。本区位于县域东南部、西北部,主要包括桃坑、江口、火田、七地、八团、浣溪、湖口、云阳林场和3个水库(岩口、东坑、龙头)的集雨范围,共7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总面积971.89Km2。
全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25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2.88%,土壤侵蚀模数为700吨/ Km2.年,土壤污染程度也较小,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受破坏程度轻,但潜在危险大;目前生态环境的逆向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低山、低丘、盆谷地带。
治理主攻方向和措施:
首先以林业为主,合理布局林、农、牧立体农业,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改变重砍轻植的作法并及时进行林地更新。
其次改造坡耕地,15度以上的旱坡土,配合水保造林整地措施,逐步实行退耕还林。
第三,300米以上的荒山荒坡以营造多树种的水保林为主,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实行开发性治理,发展经济林果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第四,在沟谷溪河地带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水利工程,控制山洪和泥石流危害。
第五,搞好库区绿化,严禁在库区集雨范围内乱采滥挖矿产资源。
第六,继续抓好各类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
(2)重点监督区。本区包括12个乡镇、场(虎踞、平水、城关、思聪、潞水、湘东、高垅、秩堂、小田、严塘、尧水、红色农场)和2个中型矿山(湘东铁矿、湘东钨矿),总面积852.35 Km2。
本区有水土流失面积189 Km2,占本区总面积的17%。土壤侵蚀模拟为5058吨/平方公里每年,属中强度水土流失区域;矿山企业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矿渣的堆放面积较大,压占、破坏了一定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当地的土地生态环境。
治理主攻方向和措施:
第一,开发宜农林果荒地,改造现有15度以上的坡耕地,并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
第二,局部土地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区域或崩岗发育区,配合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第三,加强监督保护工作,对各项生产建设开发项目要切实加强监督治理,提高生态建设的力度,防止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区。
第四,加大工矿企业的技改力度,提高矿业的综合利用率,关停并转部分不达标的矿业企业,同时加大已有工矿企业的土地复垦力度。
(3)重点治理区。本区位于县域中西部,主要包括腰陂、江、下东、z舫、马江、枣市、界首、湖口等8个乡镇,总面积为675.76Km2。
全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90 Km2,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28.10%,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7.70%,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本区流失面积的80%,同时土壤侵蚀模数为5307吨/ Km2年,是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最严重的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全县最低的区域,土地的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
治理主攻方向和措施:
第一,抓好现有15度以上坡耕地的治理,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
第二,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同时在本区的灾区及灾害潜在发育区修建水利工程。
第三,对现有残林实行全面封禁植被,防止破坏,并在植被恢复后有计划地实施林种的更新,大力发展生态林。
2、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茶陵县所有乡镇与县城区构成一个“城―郊”型生态系统,将其土地利用模式规划为县城(城镇)型、服务县城(城镇)型和生态农业型等三种模式。
(1)加强森林、草地建设,减少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2)重视和加强化肥、农药、地膜污染治理。加强化肥、农药、地膜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采用科学配方、确定肥料与农药种类,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残留量;加强城郊区、工矿区的土壤、水体、大气、农副产品污染动态监测和管理;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3)生物、工程及农业等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政策、法规、管理制度相配套,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完善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地方法规与实施办法,强化水土保持法规、办法的实施管理。
(4)全面开展工矿区土地、生态破坏的调查工作,努力实现土地复垦与土地塌陷、破坏、压占面积的数量平衡和工矿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完善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依照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划定的土地利用分区,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特别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植被的保护,不断增强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 茶陵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规划[G].(1997-2010).
[2] 茶陵县国土资源局.茶陵县统计年鉴[G].(2006-2010).
[3]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土地资源公报2002版[G].
[4] 董黎明,林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48-52.
[5]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土地研究与开发,2000.19(2)22-27.
[6] 李浩.生态学视角的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研究[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158-169.
2010年国内发生了两起重大的矿产污染事件。2010年7月3日,福建省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铜酸水泄漏,9100m3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被污染,大量网箱鱼死亡。10月21日, 中金岭南最大的铅锌冶炼厂——韶关冶炼厂发生铊泄露,导致北江中上游出现铊超标现象[1]。这样重大的污染事件不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人口、资源和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和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开发技术落后且管理不到位使我国的采矿业面临着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大类问题。因此,探讨采矿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形成规律[2]、[3],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4]-[9]成为广大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污染论污染往往会使人们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面前陷于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只有从理论层面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深层次原因[1] 、[10]、[11]、[12]、[13],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采矿活动在体现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三种生产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来探讨采矿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为揭示矿产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新的思路,为解决矿产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基于三种生产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的矿产污染及生态破坏成因解析
1.1基于三种生产理论的解析
1.1.1三种生产基本原理
三种生产理论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应运而生的[13]。该理论认为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的生产过程包括人口生产子系统、物质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消费方式;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生产的消费再生产,并将他们转化成生活资料的总过程,包括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11]。环境生产子系统是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物质生产子系统的基础,环境生产的输入-输出不平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环境生产的输出包括有形的资源输出和无形的环境容量能力的输出;输入包括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废物输入和对环境的保护措施的输入。废物的输入超过环境容量的输出,保护措施的输入却跟不上资源的输出,因此环境生产输入-输出平衡失稳,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三种生产理论突破了两种生产理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局限,对大规模过度的与掠夺性的使用环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消纳废物),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且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10]、[12]。
1.1.2从三种生产理论探讨矿产污染的成因
人口生产环节的基本参量是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消费方式。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矿产资源消费的总额超出了环境生产子系统的资源生产力。而且现阶段中国的人口素质即人的科技力量和文化道德修养还不够高,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企业选择眼前利益忽略环境生产。再者,绿色消费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不正确的消费方式也加重了环境问题。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和中金岭南铊污染事件发生后其A股股价都涨停。出现了环境污染的负面新闻后股价反而冲击涨停,市值增大,这表现股民对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的忽视[17]以及消费观的错误。
在物质生产环节,资源利用率不高,即在同等的环境资源下,物质生产过程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量大且加载到环境中的废物多。紫金矿业的铜酸水和中金岭南的重金属,这些都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废物。江、河都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组织机制的系统。铜酸水和含铊的废水作为正熵输入汀江和北江中,增加了它们的熵值,破坏了它们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性,系统失去平稳。
对于环境生产环节,其资源生产力和污染消纳力都遭到了破坏,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流动都受到了影响。所以环境生产子系统崩溃,三种生产的环状结构失稳。
1.2基于界面活动控制理论的解析
1.2.1界面活动控制基本原理
生态环境成本又叫绿色成本,源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指与企业环境责任活动相关的责任成本。它是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末端治理和支付环境监督的管理费用等的资源耗费。环境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成本可以简称为环境成本;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成本又叫生态成本。煤炭资源属于我国的主要资源,然而,煤炭生产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过程,因此,生态环境成本的确立有利于强化解决煤炭生产环境问题的成本意识,有利于分析、评价环境保护工作的业绩,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特点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
(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 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054-02
1煤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及其特征
煤矿区是指准备开采、正在开采或曾经开采的煤矿资源富集区域,应该包括若干矿井或者露天矿的区域,具有完整的生产工艺、地面运输、电力供应、通信调度、生产管理以及生活服务等设施。它是一个功能结构远较矿山企业复杂的多样性的社区;它具有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经济产业结构是以矿物开采和加工为主导,资源结构相对依赖于煤炭这一种耗竭性资源,生态结构相对比较脆弱。除了煤炭资源这一主导资源外,还有土地、水、大气、景观、人口劳动力、人文历史、乡镇、社会等其他重要环境资源。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其他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煤矿区生态系统协调与平衡的关键,是矿区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1煤矿区生态系统结构
煤矿区的生态环境结构是由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生物群落和岩体等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在生物学里,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途径与传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
组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生物类型或品种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数量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系统结构。时空结构也称形态结构,是指各种生物成分或群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同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包括水平分布上的镶嵌性、垂直分布上的成层性和时间上的发展演替特征,即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是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主要途径。
煤矿区生态环境是指矿区范围内由水、土壤、大气、生物群落、噪声等各种环境因子组成的总和,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自然和生态经济网络所组成的开放型耗散结构系统。由于人类的开采活动,使矿区系统内外协同配合,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成为推动矿区发展的巨大动力。煤矿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要素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矿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区域自然——社会复合环境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和联系,形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
1.2煤矿区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从矿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从生态系统生态学角度来看,矿区生态系统是一个被改变了结构和功能的、受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明显的复合生态系统。
矿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矿区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且该系统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都是按人的意愿进行。矿区生态系统大都是在对原有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破坏之后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我国的大部分矿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区,矿区开发之后,随着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输入和大量非农业人口的涌入,原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已发生了变化。环境系统的功能也演化为以矿产资源和交通条件为主,加入了大量人工环境,使得矿区生态系统的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2)矿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整个社会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息息相关。既受自然生态规律的支配,又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生物群落发生改变,生产者数量减少,生物性生产下降;有相当数量家养动物和一定数量野生动物,但主要消费者是人。
(3)特殊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表现为能流与物流是开放式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在矿区生态系统中输入、输出、排放都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生态系统,剧烈的人为活动在改变原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对其产生破坏;另外,矿区生态系统需要大量的辅助能源和辅助物质以维持其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
总之,煤矿区生态系统大都是在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破坏之后建立起来的新的生态系统。
2煤矿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模式
2堤防生态建设的解决措施
2.1工程案例——生态堤防设计
某市的生态堤防建设工程在堤防的设计、生态的保护方面都为我国生态堤防建设提供了范例,如图1所示。生态堤防的建设是基于满足该城市防洪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生态、旅游和城市景观的多种需求,符合当今堤防生态建设的理念,同时该建设工程将城市规划中的道路建设也纳入其中,堪称生态堤防建设的典范,下面就具体情况介绍如下。该生态堤防是基于生态岛建设基础之上的,生态岛总面积大约为200hm2,周长为7.2km2,四面环水,通过生态堤防的建设既可以起到有效防洪的作用,还可以将生态堤防作为休闲区,该设计将生态岛、生态堤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生态堤防在西北方向有仓头水道,东南方向有官洲水道,两者结合下接前航道、后接后航道,方便水流的流动。图1属官州水道,为生态堤防的主要断面形式,堤段总长5515m。堤顶高程3.3m,顶宽为环岛路路宽,没有设置二级平台,而是通过25~35m宽度的一级平台进行斜坡的连接构成。
2.2解决堤防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施工单位在进行堤防的建设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尽最大可能保护岸坡的生态环境,施工单位通过方案的实施确保降低岸坡周围三废的污染。施工者针对出现植被破坏的可能或者水土流失的可能要做好施工之后的善后工作,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工程建设完工之后要将现场遗留的混凝土的废料、残渣及时的清理,免遭二次污染,并及时将围堰拆除,使施工场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正常。
2.3设计符合河道特点的堤线、堤型
施工者进行堤防的建设中结合当地地质环境设计出远离岸坡坡顶的建设的方案,确保在泄洪时有足够的断面来维持堤防的稳定。在进行堤防主体的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地貌,另外还要分析河流的整体情况,根据当地的防洪标准严格执行堤防建设方案,确保岸坡的自然状态不被破坏,确保堤防的安全。施工者和设计者在堤型的选择过程中,一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安全可靠;二是确保生态环境受到尽可能小的破坏。另外尽量避免为了扩大保护的面积而将堤防线过分靠近岸坡。
2.4重视岸坡防护
传统的堤防建设一般都是采用混凝土等硬处理措施来进行岸坡的防护,这就对岸坡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进,越来越多的工程施工者正逐步采用软处理措施,在进行河道渠化的同时也对岸坡的生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岸坡的动物、植物可以免遭施工带来的破坏。通过“软处理措施”的应用可以让周围的土壤免遭雨水的侵蚀;岸坡的土壤会免遭动物踩踏或者是机械耕作造成的土壤的破坏和疏松;同时会考虑到在不同表现方式下免遭滑坡和崩塌导致的土体运动,另外还可以避免土壤的疏松和被径流搬运、冲刷。施工者通过对岸坡植物的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流失,从而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为更多的动植物提供生物栖息的场所,确保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来自于《水利技术监督》杂志。水利技术监督杂志简介详见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37-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山西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煤炭资源含量丰富,居全国前列。山西省的采煤及相关产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目前仍然处在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阶段。虽然采矿业的发展推动了山西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生态和环境问题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矿业占用了大面积的耕地,当地原有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滑坡、泥石流、地表和地下水紊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屡见不鲜。二是采矿业导致土地塌陷。据统计,全省矿山占用的土地面积为442.09 km2,因采煤造成的土地沉陷面积达6.7 km2,占总破坏面积的40%,其中耕地面积≥40%,且正以每年1.24 km2的速度递增,而土地复垦率却只有2%[1]。因此,在当前同志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下,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实现清洁生产,对煤炭开采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这是时代赋予的主题,也是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对煤炭开采后的土地进行复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废弃的煤矿土地进行复垦,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整治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开发其土地资源的价值,对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土地复垦有利于降低水、土地消耗强度,保持水土平衡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既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复垦废弃煤矿土地能够更好地协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从而促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2 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现状
2.1 严峻的耕地形势
山西省耕地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极其严峻。据统计,全省现有耕地面积4.56万km2,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为800.04 m2,是土地资源严重贫乏的省份。加之建设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种增加一方面压占大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废弃现象,同时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山西省人口急剧膨胀,人均耕地日益下降,土地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土地复垦继而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重视废弃煤矿土地的复垦,已成为山西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2.2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支撑不到位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逐渐兴起,较大规模的矿区土地复垦已经开始。在总结了一些复垦技术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支撑不到位的问题。在实际复垦过程中,基本沿用已有的复垦技术,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复垦,没有起到实效。废弃地复垦现状具有复杂性,但现有的复垦技术方式却比较单一,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将煤矸石填埋在塌陷土地上,对挖损、污染破坏的土地尚未提出先进的技术。
2.3 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的步伐
2.3.1 山西省对废弃矿区土地破坏的类型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复垦对象的规律性研究、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的相关关系研究等方面不够深入,未及时对土地复垦实际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复垦工作在多地大面积的开展,逐渐表现出土地复垦理论不能够指导复垦实践,严重制约了当前土地复垦的进行[2]。
2.3.2 复垦模式相对滞后。从实际情况看,矿区农民对复垦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复垦投入较高,但收益较少,且短期内生态效果不明显造成的[3]。因此,要顺利开展复垦工作,必须要经过相关研究,提出能够解决农业复垦后土地生产力问题的方法。
2.4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资金不足
资金渠道不畅通,难于落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既然是政府倡导废弃煤矿土地复垦,那么政府就应加大投资,企业没有义务去复垦。同时,企业投资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成本较高,导致企业资金不足,鉴于当前经济效益差,得不偿失,投资后企业生存困难,致使企业对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没有强硬外因条件下,企业仍以眼前利益为上。
3 山西省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的优化模式
3.1 基于不同区域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
土地复垦方法的选择受当地采矿模式、开采程度等的影响,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合理科学的复垦模式,才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矿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现就山西省各地不同情况,将复垦模式分析如下。
3.1.1 农林牧综合的复垦模式。山西省北部多是高山丘陵,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干燥、多风、寒冷,裂缝比较严重,适合采用农林牧综合的复垦模式。该模式是先对裂缝进行修复,然后采用生物措施,修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3.1.2 生态农业复垦模式。山西省东南部地处低山丘陵,自然资源条件好,农业产出率相对高,适合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复垦模式,将恢复耕地作为复垦的首要目标,改良和熟化土壤,优化耕作条件,合理配置农作物,逐步融入畜牧业,增加农副产品的产量,建成工矿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区,实现更高的经济目标[4]。
3.1.3 植被重建的生态林模式。山西省西部地处山地丘陵开采区,因煤矿开采引发的土地裂缝多,宜采用植被重建的生态林模式,采用工程措施用煤矸石、采矿废弃物将裂缝填充,在此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现生态林复垦。综合利用当前有效资源,结合矿区所处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建立防护林带,或发展生态农业、休闲产业、生态旅游业。
3.1.4 综合治理复垦模式。山西省中部地处黄土丘陵的开采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当地农民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少,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宜采用一步到位的综合治理复垦模式,即采用全方位的复垦规划将复垦后的所有土地进行统一的综合治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将农业、畜牧业、林业相结合,建立大型生态农业区,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环境,建立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区、农家乐等来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价值,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以达到增地、增效、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矿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1]。
3.2 基于不同地块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
3.2.1 种植模式。在对塌陷区实施工程复垦措施后,依据生态位原理,将营养结构中的各营养单元,即生物成员配置在一定的平面位置上。如农林间作、农果间作、农药间作以及不同农作物间的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建立一个垂直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及产出效益,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2 种养结合模式。在对矸石山实施工程复垦后,依据生态位原理,在垂直面内具有不同的生态条件,适合于不同的生物物种生存,兼顾种植、养殖方面,将生物成员配置在适当的垂直位置上[5]。如在复垦的煤矿废弃地上种果树,在果树林内养鸡,鸡以果树上的虫类为食,鸡粪则为树下的土壤增加肥力和有机质,形成鸡灭虫、粪肥泥的良性生态循环。种养共存,相得益彰,增加效益。这2种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体现,生态农业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创建了节约型发展生产的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生存空间的污染,开辟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快生态农业的复垦研究,促进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分层利用,不断提高其循环转化效率和系统的生产力。煤矿废弃地农业复垦必须坚持走生态农业复垦的道路,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4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保障机制
4.1 政府补偿机制
煤矿废弃地复垦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并没有强调“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复垦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肯定和保护,致使复垦者丧失主动复垦煤矿废弃地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早已形成的土地破坏问题,难以找到复垦责任人。因此,建议按照“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建立鼓励煤炭企业主动复垦煤矿废弃地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煤矿企业治理的塌陷土地,除了允许其优先开发并明确其产权以外,还要在土地开发税费、土地出让金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4.2 公众参与机制
可以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大力宣传等方式,将煤矿废弃地复垦项目通过竞标方式交给优秀个人投资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复垦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论,科学规划,合理复垦。这样有利于复垦资金的筹集,推进复垦进度、增加复垦收益。
4.3 监督机制
任何一项资金的拨付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监督机制,就无法落实。煤矿废弃地复垦的各项资金的使用,也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下,才能认真落实到位。要把煤矿废弃地复垦的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国家督查范围之中,有关部门应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审查,对审查出的资金使用不当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责任。
5 结语
由于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存在规模较小、普及率不高、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在生态农业复垦中提出更为完善具体的生态循环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二是在生物复垦工程中立地条件类型的研究甚少,影响生物复垦植被栽植品种的选择,继而影响废弃地复垦效果;三是在对整体矿区废弃地综合治理的研究方面,提高区域复垦效益。
6 参考文献
[1] 侯晓丽.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 高志远,王绮,王铎霖,等.适宜性评价视角下的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研究——以白山市道清沟煤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968-971.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巨大。一直以来,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利弊的讨论从未停止,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经济领域内,水利水电工程拉动了内需,刺激了经济增长,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但从生态角度分析,水利水电改变了河流、湖泊的天然属性,对工程区域的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连带效应甚至扩散至相当远的区域。怎样建立起科学的可操作的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工程项目利弊的有效依据,根据目前最为流行的联合国环境署“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本文试图构建新的评价指标框架。
一、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含义
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处于生态制约的阶段,现阶段工程的设计规划都要考虑生态效应的制约。所谓生态效应,就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生态破坏和生态修复。一般而言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是指两者复合作用的结果。国家进行这种大型项目的目的是实现水能的有效利用,均衡水资源的分配,但通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就会发现,水利水电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对生态的破坏显而易见,水利水电工程直接改变了河流流域内的原生态系统,打破了局部的生态平衡。生态修复主要是指有目的地改变水流规律,在遭受破坏的区域重新建立起相对适宜的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环境的生机。
二、生态效应的特点
水利水电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影响较为广泛,特点比较明显:
(一)生态效应的双重性
如前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既可以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实现运输、渔业、灌溉、旅游等收益,为人类社会服务,但同时也造成了工程区域和相关地域的环境破坏,生态条件改变等消极影响。
(二)生态效应的系统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自然、社会、工程、生态的多元一体化系统,资源及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相互流通,系统要素之间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给其他要素造成影响,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综合协调的运行系统。
(三)生态效应时间上的动态化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之时及建成之后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持续性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效果,例如在建设之初当地生态呈现出断层式的巨变,在随后的阶段,生态系统自有的修复功能可能会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仍将大幅度地改变当地生态系统。
(四)生态效应空间上的广延性
我国河流湖泊密布,水域较广,水资源相对丰富,适于建造水利水电工程的河流段情况各异,又由于各地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别,使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
(五)生态效应的累积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时间跨度上生态破坏慢慢积累。由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对用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很多适宜建造梯级式水电站的河流段都被开发成了梯级式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来说,这种梯级式的工程对生态的破坏更为显著,越是到下游地区,生态破坏的累积性就越明显。在空间上表现出生态效应的累计性。
三、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水利水电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分析生态效应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对工程相关区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该体系能够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描述,并且具有能够预测未来该地域生态结构功能发展趋势的作用,通过对当前的反映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使相关利益者能够很明了地理解工程建设对生态施加的影响。
(一)选取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的原则
本文的目标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在评价生态效应时还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是综合性的项目,具有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多重要素,在制定指标的选取时一定要全面囊括,整体系统;前瞻性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是“百年之计”,其决策要面向未来。同样的,对于生态效应的评价也应注意到时间跨度和效应累积性的特点,能够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评价体系;针对性原则,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可能产生不要同程度的生态破坏,各种行业的生态效应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性地构建适于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和性质的评价指标,以保证与实际的对接和可操作性;空间特异性,我国地理幅员辽阔,涵盖了不同的地质特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为满足辐射区内的供水供电等要求,因此,只要有此需求并且有条件建立工程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建设地点。指标的确定也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显现出不同地域的生态效应指标特征。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指标体系是“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这种模式所体现的思维逻辑表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作用关系。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消耗资源,产生污染及其他产出物,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改变了自然环境的能源储备和生态质量。反向来讲,这些人类施加的影响终将以其他方式重新影响人类自身的活动。在不断地相互影响进程中,逐步构建成了“压力―状态―响应”关系。该模型有三大类指标,也就是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每类指标指代在一个相对的循环期内不同时期要素的状态。其中压力指标指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消耗自然资源、排出废弃物等;状态指标指特定时期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状态特征,包括环境的破坏度、人类生活质量等;响应指标指人类的反思和行为,即人类怎样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怎样避免自身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对PSR模型的思想,可以构建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图(如图1)。
根据以上对生态系统PSR模型及其指标的选取标准,可以构建如下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评价体系:第一层既是目标层,以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为总目标层;第二层是准则层:是指对生态效应起限至作用的因素;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区域内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的基本层面,有可量化的指数构成(见表1)。
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PSR指标体系,能够明了地表现出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修复的双重功效。在这种指标评价体系中,包含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工程对自然的影响和对人类自身的反作用。比起以往的评价体系更具有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目前,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我们无可厚非,但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和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因此,虽然农村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农村的环境不再像以往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在农村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农民与农村环境密切相关,他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环境的质量。目前农民在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当中扮演着污染者与受害者双重角色。由此看来农民在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作用和影响还有必要做深入的考察。
1.农民在农村环境问题中行动逻辑的表现
1.1农民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行动逻辑
农民在目前更多关注经济效益社会背景下,已经放弃了传统的休耕、轮耕这些有利于土壤保护的耕作方式,他们想方设法地增加耕地面积以期增加收入。农民的收入的确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但是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人们不恰当及过度地使用土地,使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土壤肥力减弱。农民在追求个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这种做法对自己的长期影响。此外为了扩大可耕地面积,村民盲目毁林开荒、开垦坡地,结果因森林的消失而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功能也随之丧失,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平时干旱加剧,夏季雨期又暴雨成灾。暴雨和洪水冲走了大量地表土,也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这种只顾眼前的利益做法使自己陷入无力改变或难以改变的困境。每个人都想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忽略了土地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造成了集体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所以农民这种看似理性的个体行为最终陷入了集体非理的困境,这样农民就成了环境破坏的短期受益者和长远的受害者。
1.2农民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行动逻辑
在农村,水资源大部分用于灌溉,灌溉方式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持续和合理地利用。现在农民所采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是漫灌和浇灌,这两种灌溉方式使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很多,很大一部分水在渗入地下之前已经在空气中蒸发了。这种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可用来灌溉的水资源减少,在农业用水高峰的时候,地下水供应面临危机,有的农作物由于缺水产量相应减少,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减少。水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表现形式之一,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污染等。水是可再生的资源,在农村社会中,河水与地下水可以无偿使用的。因此,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无偿性和非排他性,农民对其利用过程中所体现的行动逻辑是以最少的成本来实现对水资源最大的利用,而且农民都不愿意改变自己这种利用方式。
1.3农民在生活污染中的行动逻辑
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粪尿污染。洗衣、做饭、洗浴及其它零散用水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农民的生活污水排水设施有渗井或排水沟。随着村民居住密度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日用生活工业品的使用不断增多,这样使得灰色污水和黑色污水远远超过自行恢复和处理的限度。污水渗井使村庄居民居住区及其附近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当饮用水源在村中污水排放半径内,饮用水为浅层地下水时,渗井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便表现得更加突出,影响村民的饮水安全。农民对生活垃圾所采取的简单的处理,虽然便利了自己的生活,但是长此以往,生活垃圾会压缩他们的生活空间,严重影响居住区的空气、水资源的质量,危害农民的健康。
2.农民在农村环境问题中行动逻辑的社会特征
2.1农民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利益驱动性
农民作为理性的社会行动者,在其社会生活中,总会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价值取向和追求。无论农民采取何种行为,其行动的目标最终会指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农民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所有的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利益。
农村的土地、水河生活环境都是全体的农民共同所有的公共产品,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对环境使用的权利,个体对其过度利用和破坏的效果对其自身来讲不是很显著的,而且其他的人也都这么做。某个个体做出的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其他人没有采取同样的做法时,那么别人就搭了自己的“便车”,在权衡自己的得失之后,理性的个体不大可能这么做。他也会继续像其他人一样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因为,自己破坏的成本会分摊到集体中所有人的身上,而自己的收益回远远高于自己所需支付的成本。
2.2农民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行为具有差异性
社会行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空间里发生的。农民的行动是在农村社会大的空间背景之下发生的,按照社会空间是否可以共享可将农民的环境行为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种类型。农民的环境行为就分别发生在这两种不同的空间之中。私人空间是农民的一种私人物品,他们都会对其加以爱惜和保护,有时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私人空间而不惜采取破坏公共空间的行为。农民的集体行动问题多发生在公共空间。因为公共空间对于每个农民都是平等的,它不应排除任何人,正是由于公共空间的平等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想将其对公共空间的利用实现最大化,竞赛似地疯狂的利用公共空间,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与私人空间相比,公共空间总是遭受更多的破坏,而且公共性的程度越高,能够享受其成果的人越多,个人为其做出的努力所获得的回报就会越少,所以人们就越不愿意为之努力和加以保护,这样公共空间受到的破坏就更加严重。
3.农村环境问题解决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农民行动逻辑的正向引导中探索路径。在农村社会中,农民对环境并只是利用和破坏,也有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的一些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并非直接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且环境保护行为的成果已经远远被其破坏的后果所遮盖和抵消,或者说农民们对环境破坏的后果已远远超过了环境保护行为所起到的作用。通过的一定途径将农民的理性引入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培养在环境保护中的理性,使其用生态理性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通过培养农民的生态理性来实现农村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矿区采矿;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very important aspect, the mining area of the inappropriate mining may cause damage to the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 damage an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erefore, to reasonable developing mineral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the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in the mining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Keywords: mine min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矿产资源很丰富,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广,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做到文明采矿,做好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矿区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矿区采矿在给国家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地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采矿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露天采矿以及地下采矿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第一,露天采矿带来的土地破坏。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大大小小的露天矿山大约有1500个,而且这些露天矿山占据很大的面积,一座大型露的天矿山可以占据18~2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小型的矿山也占据几万的土地。进行露天采矿时,必须要对地表土进行剥离,这种情况下,就破坏了土地上的原来的土壤以及植被,后果是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形成岩石以及土地荒芜的现象,甚至是出现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第二,地下采矿。地下采矿带来的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会引起地表的塌陷。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当前,我国很多矿区的地面塌陷已经很严重,其中有25%的地区因为地表塌陷而引起的常年积水使得该地区已经不能耕种,有的地方虽然可以耕种,但是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减产现象。地下采矿还可以引起地表的变形以及裂缝,这样可以起引起地表的大面积的沉降,对土地资源造成很严重的破坏。
2、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破坏
在进行地下采矿时,为了保证矿体可以处于地下水位的上面,从而有利于矿区的采矿,通常会利用矿床疏干。但是,矿床疏干会造成矿区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导致采矿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干涸,造成了对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的破坏。比如在煤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山西,存在很多的地下采矿,这使得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严重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甚至是人们的正常生活。
3、“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废”主要是指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首先是废水的污染,在采矿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废水的排出,这些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尾矿池废水以及废石场淋水等等。矿山废水因为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以及各种药剂,甚至还会有各种放射性的物质,因此,严重危急人体以及动植物的安全,造成很大的破坏。其次是废气的污染,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炸药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等,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也就构成了对大气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采矿中产生的粉尘以及有毒气体,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再次是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破坏上。矿山的固体废弃物中多含有有毒以及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期堆放,不仅易于分解,而且会渗透到土壤以及水源中,造成很大的破坏。
二、矿区采矿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前面已经介绍了在矿区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下面就如何做好矿区采矿中的环境保护进行分析。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专门的关于矿区采矿的环境保护条款,也没有哪些法律中涉及到相关的条款,这也为当前的采矿中出现大量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埋下了隐患,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完善现有的采矿许可证制度,并在采矿许可证中增加关于采矿的过程必须要满足生态保护以及矿产开发的双重目的。其次,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遵守法律规定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违法生态保护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保证矿区采矿中的生态保护;再次,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保证矿区生态环境可以尽快的恢复。
2、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露天采矿以及地下采矿很容易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在采矿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首先,可以采用增加耕地的措施,对矿区内实行的土地复垦是使矿山的环境得到恢复的有效地手段,因为,矿山开采后,可能会形成大范围的采坑,可以通过覆土与回填的方式保证土地的恢复,这样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其次,还可以针对地表变形以及出现的塌馅情况,非出现的坑、洞以及陷台等及时的进行修复填平,并且可以因地制宜形成新的林地、阶田以及草地等,可以恢复植被,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再次,对由于采矿而引起的地表塌陷,主要是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未塌陷的区域及时的进行危险评价,从而为保护土地资源做好基础。
3、对矿区“三废”的治理
在矿区采矿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的更新设备,从而可以减少采矿中的“三废”污染。首先,是对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自流的方式,使其流向矿井水处理站,在经过矿井水处理站的处理后,还可以会用到注浆站进行灌浆用水,用于井下的消防洒水以及选煤厂的补充水等等,这样不仅处理了废水,还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其次,是各种粉尘的处理,粉尘主要是来源于储煤场、筛分间以及破碎间等的场所,对这些粉尘比较集中地场所可以利用集尘器以及除尘器等设备,同时,还可以使用喷淋洒水来抑制粉尘,可以选用高效的灭尘喷枪,并进行定时的喷水。再次,对于那些固体废弃物,可以采用种植
绿篱、灌木和草坪等的树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阻隔固体废弃物。
结语: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矿产资源要合理有序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还要做到依据法律、文明开发,做到预防为主,并对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的进行恢复,从而做好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Abstract: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too much to consider their own needs, while ignor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a certain sense, the human in satisfying their needs at the same time,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destroy the local ecological system. While the destroy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human life brings great nega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facing the human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consider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architecture for humanity and human environment by the impact, to indicate tha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need according to "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 view design of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建筑应该因地制宜设计建造的原因及分析
1.1因地制宜,考虑环境
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很重要的一点,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世界建筑具有的各种特色。实际上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利用了“因地制宜”观点建造自己的世界了。从原始人居住的山洞,到奴隶社会,封建时代的城墙,王宫等建筑,包括中国古代的园林式建筑,无不很好地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来为人类服务。同时这也是文化的传承。
只是到了现代,人们过于依赖现代化科技,很少或是不再关心身边的环境了,现代人总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补。而大自然的生态圈被破坏后则很难恢复如初。于是人类便成了灾难的下一个牺牲品,到时候也是人类毁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应先考虑环境的各方面因素,也就是要先从“因地制宜”的方面考虑,再考虑自己。在建筑将投入建设前,就应该考虑到原本位置上的生态是否因建造建筑而被破坏,若真如此,那么就应尽可能的先保护生态,再进行建筑的建设。或者改变建筑的建造方式,去寻求一个即能保护环境又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人们只需要多考虑一些,环境便不会被严重破坏,而我们人类的生活也能变的更美好。
1.2 人为因素对人类环境及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1.2.1人为因素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在我们人类世界里,几乎所有人类的使用物都是经过加工改造而制造出来的。在早期不发达的时代,人为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表现之一,最显著的要数人类为生存而建造的建筑了。每一个时代的建筑的革新,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建筑的出现最早是人类为抵御灾害而建立的。建筑,这个人为的因素对人类社会起到一个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同时人们也渐渐习惯了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大自然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贡献。那时候,建筑起到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1.2.2人为因素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环境受影响后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了自身的利益,人们开始对大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人类的利益得到了,自然生态却丢了,在人类的破坏面前,它显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人类这个时期自己的创造物,不但给自然带来危害,同时也给人类自己带来了不少苦衷。当然,在这一时期人为因素对人类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比起从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损害周边各种环境的利益。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很多的事实证明,这样大规模破坏环境是行不通的,到头来吃大亏的只能是人类自己。现今人们已经渐渐发现这个严重自然环境问题,并开始想办法解决。但这些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样需要人类用长期时间去解决。
2环境可持续发展,应实行因地制宜的策略
2.1实行“因地制宜”让环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人类已受到不止一次来自环境方面的威胁,各国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同时达成一致协议,开始在建设当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继续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工作。这项工程的任务是艰巨的,既要保护,修整环境,同时又得保证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于是,探索一条既可环保又可发展的路线成了新时代人类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事情。在进行无数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一条策略被人们所重视,那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条既满足现今人类的自身需求,又不会影响后代人,也不会对环境和生态带来巨大伤害的策略,而在我们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中,最能满足这一策略需要的就是“因地制宜”策略。
2.2 实行“因地制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以人为本”
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现代建筑领域里流行的是“以人为本”的新思潮,一切从人类出发,为何还要有建筑因地制宜观念的提出?实际上,设计和建造建筑时所要求的“因地制宜”,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到“以人为本”。很多因为建筑的建造后,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面目全非,而人类在被破坏的环境里生活并不舒服,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所困扰。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然而人类是自然界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和循环,那么人类设计建造建筑时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如果只注意建筑外部和内部的人性化,而忽略了周边的自然环境,是不够的。区域内的生态不平衡,将会造成环境问题,而“以人为本”的建筑也会变得孤立无助。况且建筑周围的环境,经过适当的改造,也可以为我们人类所服务。按照“因地制宜”观念去设计建造建筑,将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护好并且融合进人性化的建筑中,让自然更好地去点缀、去衬托建筑。这样可以省去因破坏环境后而造成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使整个环境和建筑都成为人性化的事物,都将为人类的生活发展服务。所以说建筑的因地制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
3结束语
建筑实现因地制宜设计建造,作者认为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积极的审美观,还要有一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其次,对人类建筑和环境要有一定的认识,进而深入理解什么是“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再次,应从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工程角度对环境所将造成的影响进行思考,尤其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思考建筑设计建造可行性的问题。
无论人类社会多发达,建筑都应该立足生态环保的原理,要“因地制宜”,为人类提供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建筑才算是最好的,因为它满足了人对自然的需求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张志民,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因地制宜原则[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