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9 14:56: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11-01

1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知识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终身教育已经从简单的概念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教育体系,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从目前来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知识经济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特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知识的作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成为了重要课题。由此提出的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概念,深深契合了这种发展实际。所以,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对知识经济的发挥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1.2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高了全社会的人员素质

通过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全社会都对知识经济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社会的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切实提高。从这一角度来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程度在不断加深,在这种现实的需求下,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我们要对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有全新的认识,要从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教育去重新看待,并积极推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取得成果。

2 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高校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智力保证,也为其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展方式。在目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开展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的地位会日益凸显。从目前来看,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场所

高校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除了培养正规高等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场所的职责,高校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正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提供场所和资源的角色,其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2.2 高校是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校拥有重要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在全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高校成为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随着我国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高校对社会终身教育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所以,高校成为了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2.3 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高等人才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日趋完善,所培养出的高等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教育职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正是有了高校培养出的众多高等人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才能得到维系和提高,社会终身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3 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对终身教育体系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对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并积极发挥高校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成功。从目前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来看,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促进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由于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构建社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校丰富并完善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形式,其次,高校提高了社会终身教育的整体质量,再次,高校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2 高校推动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推动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使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保证整体性和完整性,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取得积极的构建效果。由此可见,我们要对高校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有足够的了解,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3.3 高校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智力保证

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进行社会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与高校结合之后不但可以共享其资源,还可以利用高校这一有利平台不断提高社会终身教育质量,保证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性。所以,从作用上来看,高校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提供了智力保证。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取得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最佳效果,就要对高校加以正确利用,不但要发挥高校的促进作用,还要将高校作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所以,我们必须要对高校在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发挥其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福臣.论发挥普通高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7-28.

篇(2)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阻碍了中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继而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以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为内容的教育。

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人格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重塑国民性格,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或任何一国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人民生活的现代化,依靠高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素质应是国民素质最核心的内容,不可或缺。因此在中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则关系中国的现代化走向,也是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现在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或者是检查,或者维护某种秩序,其态度粗暴、手段野蛮,;我们的一些公民法制观念淡漠、公德意识差,或者是遭到不法侵害,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中学生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重塑国民性格,为现代化的中国培养合格公民。“历史乃人文之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学习历史,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积蓄人类的发展经验,培养综合的判断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于人类的文明建设和改造,培养敏锐的社会观察与批判能力。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确立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措施

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科,包括了人类已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学习历史能最好的了解,领悟人文精神,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古为今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的道路。

2.见贤思齐,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篇(3)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社会科学学科,其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学更是具处于一个无可替代的关键地位。事实上,数学除了能够对自然学科、经济学科以及科学等起到很大基础作用以外,其在人文、艺术、社会等所有学科中都是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不同的只是直接或间接而已。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仍然会质疑数学的重要性,觉得自己以后并不会用到这些数学知识,也就没必须要学习这些知识。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思想观念是错误的。以下笔者就来针对数学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除了要给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内容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就以数学教育而言,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灵活学习和掌握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其次要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现代数学意识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并对数字化和算法实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要用到的重要基础数学知识。但事实上,学生要想充分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最大程度的体现自己的价值,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头脑。例如精细严谨的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着重考虑的重要品质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学生要想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做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可以从数学教育中获得的。在一个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学到大学,都需要学习数学知识,从简单的数数到加减乘除,再到函数、高等数学。数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花费了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认为花费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他并没有享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价值。其实不然,数学所带来的价值已经全然融入在生活中,并且已经给每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价值。具体来讲,数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和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四点。

第一,数学教育具有知识性和工具性的价值。这也是数学所体现出的基本价值。在接受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具体逐渐理解概念,可以从常量逐渐理解变量,可以从简单直观的描述逐渐学会论证证明。这些都引导着学生向着严谨科学的方向不断学习知识。而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符号的简洁性以及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都使得其成为了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若能够充分利用数学,必然会极大的提高科学研究成果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说,数学的知识性和工具性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数学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时能够起到很大的实用作用。在知识传授中,令学生多观察、比较、思考、推理、抽象、总结、归纳,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接受过数学教育思维训练的群体,无论是以数学为专业的专业者还是以数学为辅的其他专业者,都会不同程度上地将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应用与推广。他们不仅是数学教育思维训练的受益者,并且也是传播数学知识的最好载体,是与其他各科学之间联系的纽带。

第三,数学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扬人文精神,由师生共同建构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令学生得到身、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用古往今来中外各数学家的轶事来陶冶情操、净化人格,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发扬创新、探索、求真、永不言败的精神,让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得到升华和提高。

第四,数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综合就是数学素质。拥有数学素质的学生必然具有足够高的数学知识,其思维拥有逻辑性和严密性,善于从量的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具有优秀的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对数学的推理和交流等具有极大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作用,使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呢?笔者认为,应该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来加强数学教育改革,改变数学教学方法。

首先要明确对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数学教育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的工具,也是学习后续课程中计算方法的前提,所以,各院校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字、知识的理解能力,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数学素质。

其次,理清数学的教学脉络,加强知识结构间各部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教师教学要做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不要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把握住问题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基础问题一定要做到讲解透彻,对复杂问题则不能讲得太细,利用复杂问题中的难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新思路和较为复杂的解题技巧,讲清楚思路和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完成其中的细节。教师在教学时,应在内容安排上注意揭示各部分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懂得所学课程在整体上的基本框架和基本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懂得各部分内容的应用价值。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和对立统一、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自主解题思路。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很多相似的结论和形式,总结出“认知由特殊到一般,谨防惯性想当然,善于对照和比较,要区别个性要记牢”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对照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掌握逆向思维的方式特点。

第四,在教学中,加强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在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通过探索实际问题,揭示其中的数学规律,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乐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数学教育,才能端正师生的一些错误观点,促进数学教育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另外,我们还比必须要极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水平,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数学的素质教育作用,以增大数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2-02收稿日期:2016-08-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XJK012CZJ122)。

一、中职教育免学费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自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如果中职教育免费仅仅是因为“有利”和“财政可行”,那么其他非义务教育为何不实行免费?此外,如果中职教育免费是合理的,那么以往的中职教育收费又该如何理解?因此,仅仅从有利和财政可行的角度论证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是不够充分的,还必须找到理论依据。 理论上,教育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产品的定价,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学费越低。本文将引入公共产品理论,并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实际,对中职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否应该实行免学费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职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教育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它指出,产品的公共属性是影响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其消费价格越低;相反,则产品的价格越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

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与其定价密切相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应该由教育产品的受益者承担。教育产品的最终受益者是政府、学生和社会,因而教育成本也应由这三个部分共同承担。如果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那么政府分担的比例应越大,而学生分担的比例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当教育产品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其学费水平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三、当前两型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属性与定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减缓,其产品属性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私人性弱化的同时公共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减弱,而非竞争性正在增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到高校扩张的挤压,加上“重学历轻技能”观念的影响,而适龄人口又不断减少,我国中职教育开始面临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等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增加一个学生,不会增加教育的边际成本,更不会因此挤占他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转化为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当前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的属性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私人性已经被软化,而公共性明显增强。

(2)中职教育受益范围变得更深更广,其“正外部性”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首先,遍及全国的“技工荒”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的发展成为解决“技工荒”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目前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初中生和数百万高中生无法升学,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而发展中职教育有益于教育结构调整,实现教育合理分流。最后,职业教育不但有利于就业,而且能使广大农村青年适应城镇化以及工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助于改善“三农”问题。

(3)中职教育的个人收益逐渐弱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教育是众多学子跳出“农”门,获得“铁饭碗”的重要途径,具有显著私人收益性。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中职教育原有的功能逐步丧失,其私人收益有所减弱。因此,它的私人产品属性被削弱了。

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由收费向免费转型,现实需要和可行性只是其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理论依据和根本动力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演变,即从准公共产品走向公共产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既是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相关理论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中职教育免学费促进了中职教育发展,为两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1)增强了中职教育吸引力,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读大学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大学的教育模式也从精英式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上大学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中职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扭转招生难的局面,国家相继出台了免学费政策,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生难的局面,从而扩大我国中职教育的规模。[2]

(2)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发挥了人力资源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由单一的体力型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大量具备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吸引了大批初中毕业生。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快速提高青年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快培养一批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通过国家埋单、机会均享这一举措,让每个社会成员免费享有,无论这个受教育者能力、成绩、家庭条件如何,都能够公平地接受到职业教育。从国家和社会长远利益看,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扶持农村、优惠农民的补偿性政策,体现了社会公平,给农村贫困学生提供了改变命运、提升个人价值的多项选择,实现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中职免学费教育保障了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快速转移农村新增劳动人口,帮助农民走上靠专业技能创收增收的道路,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助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对于扶贫支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发展中职教育有利于解决好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中职教育主要是面向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因此,对中职教学实施免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既是体现社会公平、促进整个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平衡难题、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篇(5)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特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美术领域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美术创作的力度和深度。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美术创作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美术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遇到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新的时代向美术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这些课题包括:如何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力作,如何以优秀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审美需求,如何在既共生互融又相互竞争的世界美术大格局中建立当代中国的艺术样式和学术形象,如何使当代美术创作与时俱进等等。面对机遇、挑战和各种新课题,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美术家都应当感到肩负的历史重任。

当代美术虽然处于繁荣上升阶段,但从整体上看,是量大于质,还缺乏从精神内涵到形式、语言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力作。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力作的目标虽己多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影响的力作仍如凤毛麟角,主题性创作质量有下滑趋势,这和整个时代所表现出的发展气势及创造力是十分不协调的。 就数量而言中国当代美术家居于世界前列,但在艺术观念、素养、语言及形式创造上具有突出成就,并以此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美术大家还不多见。美术大家是一个时代美术成就的最高体现,缺乏大家的现状和中国作为一个美术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和十年前相比,当代美术在观念、风格和审美取向上都获得了质与量的飞跃,但还未能产生出既能表现时代精神,又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当代性艺术样式。而在世界美术格局中,只有构建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现代性艺术,才能对世界文化发生独特的影响,进而对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艺术品市场机制的建立对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正越来越突出,由于市场机制的和部份画家对市场价值观的过份崇拜,已成为制衡当代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亟待重视。一些美术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唯市场利益为创作的动力,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国当代美术尤其是中国画的形象和声誉。当代美术创作中一些美术家长期拿不出高质量的作品来,却热衷于个人的名利、效益活动,导致社会舆论的不良反映。一些民办的画院虽然很活跃,但囿于艺术水平和资金来源看,非但难以弥补国有画院的弱项,反而致使整个创作态势有向庸俗化、低俗化方向蔓延之势。

学校是培养美术人才的主要场所,为转变美术发展中的不正之风,在美术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有助于培养美术学科接班人,加强美术人才思想的坚定性,完善美术发展的现状。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培育美术学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上对社会的自觉认同、归属和在行为上对社会、对他人的伦理关怀、责任担当。社会并不是纯粹独立的无数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由无数个相对独立个人组合形成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整体,不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局势动荡此起彼伏,在国内,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给整个社会带来激烈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集中棘手的社会难题,这一切都给当代青少年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代呼唤英才,青年强则国强。

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青少年总是要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历史使命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一个灵魂性精神准则。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自觉地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能够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在追求这一崇高价值目标过程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提高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能力。相反,不负责任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人生往往庸碌无为。对于这一道理,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早就说过:“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美术教育对人的影响上升到如何做人。美术家应关注人民百姓的生活,关注现实生活的苦难。美术家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从事艺术创作就要能够感受到美,表现美。美术家也不能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美术家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美术家是人,他是被伦理道德所约束着的,因此,就必须要有社会责任。美术家要关怀他人,回报社会,为百姓疾苦而呼吁。一名艺术家最主要的职责是发现美,将其表现出来,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促进美术的发展。

所以在当代美术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家人需要勇于担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美术力作。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49-02

0 引言

绘画基础训练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通过绘画基础的训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视觉观察方法及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毕业后成为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上升到对生活中美的发现与创造。因此,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必须具备绘画和艺术的鉴别能力,而这种绘画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也需要从绘画基础训练做起,这一点是与绘画专业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园林专业毕竟不是绘画专业,园林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艺术专业,它的专业需求决定了园林专业的绘画教学应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不能完全采用纯绘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打好绘画基础,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这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园林设计中的绘画基础与专业特点

园林专业的基础绘画教学,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但具有其他造型专业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对绘画基础的训练和掌握,一方面需要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的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园林设计专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传统在园林设计专业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多是共性因素,对个性因素研究得太少,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思想深处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尤其在美术学发展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今天,就会使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容易出现导致绘画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由于绘画基础训练,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必须掌握的基础训练,但把园林专业绘画的基础训练与艺术绘画的基础训练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在园林设计的艺术规范要求之内,对园林专业的绘画要求与艺术绘画具有不同的定义,园林专业的绘画既是“图”,又是“画”。园林专业绘制的“图”首先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然后才考虑“画”体现出的艺术审美特性,虽然主次需要分清,但二者的综合才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常见的风景园林专业的绘画涉猎的内容和题材十分广泛,例如山水、树木花卉及各类欣赏或实用的人工构筑物等等,都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描绘对象,因此,风景园林专业绘画训练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单体有机地综合与组织起来,创造美感很强的组合画面。这就首先要学会对物象的整体观察,要面对物象进行整体的观察,如物象的形体、比例、结构关系,都要通过观察给与确定。这就需要让眼光不停地不受妨碍地在物象上自由游动,这与普通人对局部被动地接受物象是不同的。只有对整体的观察有一个准确的结论,才能够画出好的画面,所以人们常常说,有怎样的观察就有怎样的画面。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体会和感受形体的起伏变化和来龙去脉,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这样才能在这基础上创造出丰富变化、绚丽多彩的风景园林的画面。

2 园林专业绘画突出重点与多样性

园林专业绘画艺术相对其他视觉造型艺术来说,绘画只是园林专业的一项基础知识,因此,在园林专业绘画基础课的训练课时量安排较少,但时间虽少,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却很多,这在实践和内容上就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是当前园林专业发展的关键,这里就需要解决一个突出的重点问题。就是如何安排绘画基础课的训练。例如,传统写实、现代变形以及介于二者之间诸多绘画的表现形式,尽管它们的训练方法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艺术规律,在绘画基础训练时都应该加以注意,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就素描课训练内容而言,明暗素描可适当减少,可以利用绘本来临摹练习,都可以很快的掌握绘画的基础。应加大速写训练的力度。如要掌握人体绘画基础,就是要掌握先方后圆的基础训练,就是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用弧线画人体外形,要先学会掌握把人体可以按比例轮廓打成方框,比如可以把模特的头部、躯干、腿,按模特的动作画出大概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内再用线勾画出模特的外形,这样就会逐步提高绘画的基础。这样利用速写的能力,不仅可用来快速地收集园林的素材,而且在园林设计画草图时也常用,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园林专业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们未来从事园林设计必备的基本功。速写看似简单其实要画好也很难,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如果掌握了这些基础训练,那么你在园林设计专业学习时就会得心应手,显现出绘画基础训练对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把握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就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适当地安排其他训练课题。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书画艺术,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绘画基础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

空间构型,这种重技法轻理论的做法,导致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认识和表现还只是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次,使学生停留在只要考虑画面的造型合理,很难深入到对象内部本质层次。这就使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但艺术整体的素养却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对那些有生命、无生命、有形、无形的物象来组合搭配,利用它们各具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使它们能够构成视觉中的美感。这时候绘画的过程就是“画人物不能只想到画肖像”“画物体不能只想到画物体”,技法训练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固然是园林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技法背后的“道”。就是理论基础,在园林设计构思中,要通过剥离对象,净化对象,只有将复杂的形体单纯化,才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主张和艺术创作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就是要把“技”上升到哲理高度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够使模糊的形体明朗化。这样才可以使各种微妙的感觉压缩到构思的形体之中,建立一种空间的形体概念,才会具有最佳美感。因此,在绘画基础训练时,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画画,还要教学生构思物象整体的空间构型,这样才可以对那些有生命、无生命、有形、无形的物象来组合搭配,使它们能够构成视觉中的美感。在绘画基础训练时,只要向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这样画。讲清楚其中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一方面是指绘画技法理论,另一方面是美学原理和艺术理论知识,这时候绘画的过程,就达到了“画物体不能只想到画个体”,在构思中,这样才可以将各种微妙的感觉压缩到构思的形体之中,才会表现最佳的美感。

4 结语

对绘画基础训练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探讨,是当前对园林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上述的一些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绘画基础训练的提高,因为通过绘画基础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园林设计专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显然,绘画基础训练在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使学生提高绘画水平,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使学生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孙刚.浅谈素描的基础训练与绘画风格形成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24).

[2].试论园林设计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4).

篇(7)

品德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改革思想品德学科评价,关注体验过程,发展个性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认为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要有以下“五性”。

一、评价要有激励性

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巧妙运用激励的语言。如对学生说出的好看法,教师由衷地称赞:“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这个见解!”、“大家为他独特的想法鼓掌!”、“说得太好了,真值得大家学习!”等等,这些语言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对评价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多样的标志、贺卡、有趣的图案或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老师激励与赞扬,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老师寄予的希望,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并推动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区”。

二、评价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差,有时在课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对思考问题很独特,但是个性较孤僻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惊喜,以后要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对性格开朗活泼并善于发言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以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这样切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说明你很喜欢思考,但是想问题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坐下来,再想一想好吗?”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想法很好,可是还不太全面,想一想,还可以补充什么?”

三、评价要有准确性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欠佳,不够准确的评价往往误导学生,偏离教学。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为家人添欢乐》这一课时提问学生:“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一学生回答:“我送了妈妈两朵花。”师又问:“你为什么送花给妈妈呢?”生回答:“因为我过生日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大盒蛋糕。”师于是称赞学生送花给妈妈这种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偏离了教学的目的要求,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而另一位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便反问学生:“如果你过生日妈妈没有送蛋糕给你,你也就不用送花给她,是吗?”生答:“不是的。”师追问:“为什么?”“因为妈妈很爱我。”师及时称赞:“说得真好。妈妈非常爱我们,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给妈妈两朵花,谢谢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为妈妈做了更多的事呢?”这样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四、评价要有群体性

所谓评价要有群体性,是指在实施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群体。

由于传统评价为了达到甄别的目的,往往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弱化甚至忽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面对问题孤军奋战,不利于养成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技巧,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应促进群体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群体性评价要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性评价。就使得小组的成功,成为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努力为小组赢得荣誉;促使他们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春天来了》这一课时,课前把学生分成三小组分别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说说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课堂上各小组交流汇报本小组寻找所得,比一比,哪一小组看到、听到、闻到的内容多,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群体评价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既能让个体学生乐于接受,又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另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将逐步得到培养和强化。

五、评价要有期待性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

篇(8)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6)03-0211-0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实施必要的社会教育,是完善青少年人格、培养勇于担当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部分青少年还处于求学阶段,他们处于家长的严格管束之下,其活动也还受制于家长,因此,青少年家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青少年家长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着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责,这部分职责不属于家庭教育而是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长的视角对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意涵

“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下位概念。社会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社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教育对象所受到的一切教育的总和,现在所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被囊括其中,“社会教育”几乎等同于“教育”。对于这一点,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就此而论,“社会教育”一词虽发轫于近代,但社会教育本身则早已伴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古代的“教化”便是一种重要方式。对狭义上的社会教育的界定,由于视角不同,对其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王雷从社会教育的功能角度,将社会教育概括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团体在学制系统以外,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利用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全体国民所进行的一种教育”[1],这一概念虽指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但对实施社会教育的主体界定却比较狭窄。与此相对应,侯怀银和张宏波将私人教育机构也作为社会教育的主体之一,认为:“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2]。但此概念对社会教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实与广义的社会教育无异,也就无法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区分。佘双好在追溯国内外社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的角度,认为:“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区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3]。这一概念指出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却没有对社会教育的主体进行明确,因此也不尽完善。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教育是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政府、公共团体、社区、私营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机构对全体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教育是一种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公共团体、社区,也可以是私营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教育可以采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等多种方式。对“社会教育”之内涵进行明确之后,进而我们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所进行的一切社会教育活动的总和,即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4],包括青少年人际关系、交往技能、自尊与尊人、自我认知、健康护理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外进行的、以提升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为目的的活动,如特长班、补习班等教育形式,实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教育。

二、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9—10月份对武汉市江岸区部分青少年家长进行的调查。调查采用多段抽样(MultistageSampling,即分段抽样或多级抽样)的方法,首先从参与暑期项目的13个街道中随机选出8个,再对所选街道的全部社区进行调查,按照不大于1∶5的原则,随机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的家长发放问卷,每个街道发放的问卷在50-100份之间。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45份,36份无效问卷被剔除后剩余有效问卷509份。就有效样本来看,性别方面,男性219人(43.0%)、女性291人(57.0%);年龄方面(均为30岁及以上),30-39岁287人(56.4%)、40-49岁163人(32.0%)、50-59岁47人(9.2%)、60岁及以上12人(2.4%);职业方面,公务员26人(5.1%)、事业单位人员55人(10.8%)、国有企业人员70人(13.8%)、私营企业人员136人(26.7%)、社会团体人员68人(13.3%)、农民11人(2.2%)、军人34人(6.7%)、离退休人员29人(5.7%)、其他人员80人(15.7%)。总体而言,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范围以30-49岁为主(合计88.4%),涵盖不同的职业类型,样本特征较为合理。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问卷中的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并运用交叉分析法,探讨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相关的一些问题是否受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家长最关心青少年的事项分析

通过对家长关注青少年事项的考量,可以推知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整体态度。当问及“您最关心孩子的哪一方面”时,47.3%的家长选择了“心理健康”,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对学习成绩的关心程度(23.8%),还有22.2%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见表1)。几年前,有学者曾对武汉市的46所中学和10个社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43.5%的家长整天围着孩子的分数转[5],这种状况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家长的观念已有所转变,逐步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这一转变相印证,当问及“您最愿意让孩子参加的校外活动”时,近半数(48.9%)的家长选择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其次20.4%的选择了“郊游参观”,与课业学习直接相关的“特长培训”位于第三位(15.9%),最后是“各种比赛活动”(14.8%)。这进一步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家长不再仅仅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类型的家长对青少年的期望是否不同呢?我们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分别与“最关心孩子的方面”进行了交叉分析,所得的p值分别为0.129、0.447和0.266,均大于0.05,也即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对青少年的期望的影响并不显著(限于篇幅,不在此报告交叉表的详细结果),说明青少年家长思想的转变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

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人生观有重要意义[6]。当问及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49.1%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31.0%的家长认为有一点儿影响,只有1.0%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无关紧要。这说明被调查者对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仅仅代表一种观念上的行为,思想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当问及在自己的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三方面的结合情况时,59.3%的家长认为是“学校教育占主导,适当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2.4%的家长选择了“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次之,没什么社会教育”,更有6.3%的家长认为这三者“基本没有结合”,认为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仅有21.4%,还有0.6%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可见,尽管大多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方面,却又缺乏应有的重视。是否不同的家庭将这三种教育结合的程度不一样呢?和前面分析“最关心青少年的方面”时的思路相同,我们也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等三个变量分别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程度进行了交叉分析。由于性别和三种教育的结合状态不相关(p=0.059>0.05),本文只报告年龄、职业类别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程度的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3可以看出,自三者“基本没有结合”直至“三者结合良好”这几种状态,30-39岁的青少年家长所占的份额都最大,但随着青少年家长年龄的增长,所占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换言之,青少年家长的年龄越大,则青少年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度越低。以“三者结合良好”为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6%、7.9%、1.2%和0.6%,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0岁成为一条重要的分界线,50岁以下的家长和50岁以上的情况差距很大。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大的家长,其思想观念相对越落后或保守,最终造成了这种差异的产生。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年龄越大的家长,重视程度越低,这些家庭的青少年也更缺乏必要的社会教育。表4的p<0.01,说明所比较的变量之间的影响非常显著。由此进一步发现:适当融合社会教育及三种教育形式结合良好的青少年家长均为私营企业的员工,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私营企业工作压力较大,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非常高,在教育孩子时也更加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以期让孩子以后不再从事这种辛劳的工作,实现“鲤鱼跳龙门”之梦。在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中(在“基本没什么结合”以及“学校教育占主导”两种状态中也是如此),农民家长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0.2%),在这几种职业类型中,农民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因此可以这样推测: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家长相对而言更加重视、也知道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必要的社会教育。当然,农民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在这几类人群中相对较差,也可能有经济上的原因,即相对于其他人群,农民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让自己的孩子获得社会教育方面的提高。但由于问卷中没有涉及经济问题的题目,这里只能猜测,其真实性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验证。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孩子这三种教育基本没有结合的比例最高(1.7%),作为公务员的家长也不太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这和通常的观念并不相符,其中的原因还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厘清。

(三)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分析

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是否能够多元化呢?如果多元化,是否会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呢?当问到“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列几种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中,您认为最好的是什么”时,53.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由各种社会力量代政府提供,只有30.5%的被调查者认为须由政府直接提供,还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自己找机构(见表5)。这说明对被调查者而言,社会教育的供给方式是可以多元化的,政府完全可以不再是这种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这一点在后续的问题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问及对“无论是政府直接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还是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只要能最终达到对青少年教育的效果即可,提供方式本身并不重要”的态度时,48.3%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23.8%的表示比较赞成,11.6%的表示非常赞成,这三者的比例之和(83.7%)远远高于对此持“非常不赞成”(2.9%)与“比较不赞成”(13.4%)态度这两者之和(16.3%)(见表6)。这一项的平均值为3.28,也可看出青少年家长比较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这进一步说明,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提供的提供方式上,公众正逐渐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公众注重的是服务的效果,而不是具体的提供方式。对于青少年家长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原因,可以从另外一道题目中体现出来。当问及对“由具备一定条件的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与政府直接提供比较起来,专业性更强,效率也会更高”的态度时,6.3%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赞成”,26.0%的表示“比较赞成”,48.7%的表示“赞成”,“非常不赞成”与“比较不赞成”之和不到两成(19.0%)(见表6)。可见,在此问题上,青少年家长的意见也是比较统一的,大都认为由社会力量提供会优于政府。

四、结论与讨论

首先,青少年家长处于“理性的无知”①状态:青少年家长对于社会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到了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却又不将社会教育置于应有的地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青少年家长所关心的已不再单纯是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成为新的关注点,也认识到社会教育对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作用,但却又没有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尽管也出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少年家长的孩子社会教育与其他两种教育结合程度不同的状况,但整体而言,社会教育还处于附属于学校教育的尴尬境地。其次,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可以多元化。多数青少年家长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服务效果重于服务形式,故可不以政府为主导,只要社会组织的专业性较强,有相应的资质,口碑好,具有公益性①,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社会组织代政府为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这种由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较政府直接提供会更有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从现实的角度看,以下两个方面是要着重予以考虑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家长关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的引导与支持。尽管现在的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但还大都停留在观念的层面,意识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有助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改善。青少年家长“理性的无知”的原因应该与目前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学习、升学等的现实压力有关,因为我们国家在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之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7]。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家长,特别是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青少年家长的引导力度,进行有关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和家庭教育良好结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这些家庭的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状况,比如建立这些家庭青少年的数据库,让这些青少年和社会教育较好的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这些青少年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等。同时,各种媒体也应依据不同的历史主题就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对青少年家长进行不同的扶持与指导。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家长比较认可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那么,购买社会教育服务就不仅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种方式,更是顺应民意的行为。为此,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在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一些地方已开始了尝试与探索,并形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8],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有一点还应该明确,不论是政府直接提供还是委托社会力量提供,一定要由政府对具体的社会教育项目内容进行掌控,也即政府的掌舵人角色务必予以保障,以确保社会教育的本原属性不变,并保证所购买项目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雷.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4.

[2]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4):3-8.

[3]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10.

[4]龚超.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探源及启示[J].青年探索,2010,(4):33-41.

[5]覃国慈,刘先和,冯桂林.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网络体系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武汉市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调查报告[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61-166,

[6]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3,(3):5-9.

篇(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一致地方。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式的,为此,变学校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教育改革件必然趋势。其次,对外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矛盾,面临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再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只注重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单纯追求升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近些年来,虽然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本文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1、提高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方面,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明确合作目标,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同家长的积极配合,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方式同家长、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合作的关系。

(2)家长方面,要彻底抛弃那种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榜样作用教育,所以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平等、积极和主动的关系,不再是责任分离,依附于学校、被动的关系。

(3)社会方面,社会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针对性的措施,以其社会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独特特点对德育教育发展,特别要以德育的显著性成果来吸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和家庭教育怪罪于社会教育的恶劣影响,而社会教育质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明确责任,发挥合作力量

(1)夯实三者合作中家庭教育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对孩子品德人格初步形成、对生命爱心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和也社会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力、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养成。

(2)加强三者合作中学校教育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组织性最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合一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明智的教育管理指导下,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庭及时宣传教育方针和政策,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介绍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促进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合作。

(3)巩固三者合作中社会教育补充地位

篇(10)

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核心

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影响儿童最大的社会正式机构。学校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和情感发展,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向孩子传授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然而,并非每所学校教育的教育效果都一样,学校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著名的教育学家麦克尔•拉特认为;“教学效果高效的学校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社会礼仪,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使学生在达到义务教育所规定年龄之后,仍然能接受教育,以确保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学生特征和学校环境相互影响,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某种教学活动对一些学生有影响,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则未必有效。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文化背景考虑在内。在家庭、社会、学校三者教育之中,学校教育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特性,然而这些特性的前提是强制性,学生需要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这就规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强制性,学生才有权利学习知识。或许有人对学校教育的强制性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样教育下的学生是书呆子,然而对于当今社会,我们无法否认学校教育强制性的作用。学校教育是系统的、全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带来的不足,有些学生未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可以给予弥补。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中心。学校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三、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是指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文化教育组织对成员进行的教育。它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作用,它具有形式多,内容多,影响广的特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同样也是终生教育。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进行辨别。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一直以来,提到到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这种观念必须转变,众所周知,狭义教育也即是学校教育具有局限性的,许多教育任务学校教育无法承担。一些研究结构表明,一些教育任务学校无法完成,即便是在教育经费充裕的情况下。目前教育的定义正在发生改变,即把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的非正式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此外还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社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具有双重影响,良好的社会教育则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相教育的一些不良因素则会削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力量。例如,学校的德育的实效性差,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社会上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例如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利己主义,这些消极因素都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5+2=0”,意思就是说一个星期七天,五天的学校积极教育加上两天的消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效果等于零。虽然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对于青少年思想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无法解决,在学校教育中也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学校教育只能告诉学生如何辨别是非。所以我们应当格外重视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的特性要求我们这么做,此外学校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社会课堂中来,同时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社会相结合,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相适应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时社会教育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党和政府当更多的宣传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依托。正如当前提出的正能量,我们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同时对于青少年而言,应当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正能量来影响整个社会。

篇(11)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建立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既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期,而如何对社会教育目标进行解读则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方向。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的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的幼儿培养目标确定为两个方面,即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从人际交往来看,其目标主要有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从适应社会来讲,其目标主要有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而这些目标基本上可以从社会关系和心理素质两个层面来解读。

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讲,它要求幼儿初步形成“社会人”意识,对简单的社会规范形成认识,并能够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处理好与长辈、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某一地域文化形成情感认同,进而形成爱国意识;从心理素质层面来讲,就是教会幼儿正确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当生活、学习、游戏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幼儿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而这种思想品质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实施策略

(一)在社会领域课程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落实社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幼儿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无法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形成情感认同,因此幼儿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教育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例如新入园的幼儿会因为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焦虑心理,甚至出现哭闹情况,而这时教师就可以先安抚幼儿情绪,然后组织幼儿去园内“探险”,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熟悉幼儿园里吃饭、喝水、洗漱、上厕所、学习、游戏等区域,这样幼儿就会在熟悉环境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教育目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B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社会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与教育的契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幼儿营造一个社会教育的环境,例如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落实社会教育中“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一目标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上学、放学的过程中规定一些与家长、教师等人的礼仪规范;在洗漱时,为幼儿制定礼貌排队、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在用餐时,用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水稻、面粉的来历等,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社会教育目标。

(三)在区域活动中延伸社会性教育

区域活动是幼儿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材料的投放为幼儿营造一个建立社会关系、提升综合素质的区域环境,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区域内投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玩具,并指导幼儿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共同开展游戏,从而让幼儿在合作中增进情感、融洽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区域游戏,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真实体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如教师可以利用家庭、医院、道路交通等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孩子们在职业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四)在其他领域课程与活动中落实文化教育

不是专门的社会课程才能落实社会教育目标,幼儿园在其他领域课程的活动中也能够对幼儿开展社会教育,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他教育资源中的社会教育因素,以实现幼儿文化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家庭成员的关系、幼儿行为规范、交通守则等内容成儿歌,让幼儿在体会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接受社会教育;而在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中,教师则可以通过文艺汇演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我国传统风俗习惯的认识,并对其形行成初步的情感认同与情感归属,从而完成幼儿文化教育目标。

(五)在家校合作中提高社会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是保证幼儿教育一致性的关键,在家校合作中,家庭和幼儿园不仅要承担起各自对幼儿教育的责任,还应该通过沟通,消除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分歧,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统一、优质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在实施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整合家校资源,畅通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校园开放日、亲子互动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认识到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进而推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共同落实幼儿社会教育。

三、结语

总之,要想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提高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社会教育教学经验,更新社会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使社会教育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