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区域创新战略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8 18:28: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创新战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创新战略

篇(1)

作者简介:刘建华(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姜照华(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1―03

收稿日期:2006-07―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

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理论、要素禀赋结构理论、新追赶理论等在国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1],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自己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国家或地区向处在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传递下去,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其原因如下: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为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实现地区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部门。通过它们的发展,可以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进程,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地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而这是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落后地区采取这种发展战略不但对自己有利,而且对发达地区同样也是有利的;第三,在一个科学文化与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地区,不去发展这些它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而想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在本地没有多大市场或其他方面优势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在这些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发达地区展开角逐,其结果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梯度理论忽视了落后地区的积极因素及其特殊性、多样性。为此,马尔立等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坚持反梯度理论[2]。反梯度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后发优势:一个时期内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吸收和利用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而且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资金、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只要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赶上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林毅夫等提出的“要素禀赋结构”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和地区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有的国家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可以达到20%~30%,也有一些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其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新追赶理论则认为,中国不仅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存在更悬殊的知识发展差距。他们对1978~199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4]。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下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向知识贫困宣战,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则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中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匮乏,对现有的知识资源利用能力低下。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都已走出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正进入资本经济时代(不变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因而落后区域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是投资的较高质量、较高速度增长,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5]。因此,把加快提高投资能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这应该是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比较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选取问题,究竟选取那些指标,主观性还比较大,并且有些指标是重复的,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评价体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混杂在一起,有明显重复;二是各指标的权重问题,主观随意性还比较大,影响了评价结果,致使评价值波动很大。本文认为,对于综合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等的评价,总量指标与比例指标不可混用,应当全部采用总量指标,同时各权值的选取应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在客观数据基础上来确定,而非所谓的“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利用2004年各省市(因缺乏数据,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权重,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因而可以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得到

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QI的测算公式为

QI=1000*(0.136X1+0.029X2+0.19X3+0.092X4+0.0043X5十0.068X6+0.014X7十0.173X8)

在上式中,所有的x都是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X1代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2代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3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5代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X6代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X7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X8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

利用上式对2004年各省市的测算结果见表1。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有很大的差异,除四川、陕西和重庆外,西部其他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处在靠后的位置;中部省份则大体上处于中间位置,这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投资能力的比较

目前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东部地区正是由于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得以快速增长。2004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第二位因素,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便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能够把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才有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例平均为12%,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仅为2%,中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分别为5%:从自筹资金比例看,东北三省平均高达68%,中部六省平均为62%,西部11省区平均为50%,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平均仅为41%,由此看来,自筹资金比重大,是目前制约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难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基于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经济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地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选择“再造战略”,即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再造区域发展环境,从而使区域重新焕发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8]。国外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采取了再造战略[9]。据一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产品按品种处于导人期的只占15%,处在成长期的占10%,处在成熟期的占35%,而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占40%左右。市场竞争力比较差,直接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开发不力。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也非常严重,全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3.2%,比全国平均水平13%低9.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15.4%,比全国平均水平22%低6.6个百分点;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经过系统技术改造的只有8%,经过一般改造的只有15.8%,全省每年完成的技术改造工作量还不如固定资产折旧,新度系数逐年下降。要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对其产业等进行再造,中央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再造,一方面保持已有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电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时,使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一些老的资源型区域产业再造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本、科技、人才投入的倾斜,使主导产业群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向现代化转型。产业再造投资巨大,对人才和科技要求高,仅仅依靠地方将难以推动,需要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下,采取中央和地方互动的方式,发挥双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于河南等“中部”区域来说,根据其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则应采取“对接战略”。“对接战略”[10],就是通过基础设施、生产业及重要制造业等与沿海的对接,从而提高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沿海区域就是接轨国际、接轨机遇、接轨发展。要加强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交通对接、金融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而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需要搞好与沿海区域的科技对接和人才对接。

科技对接:在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或融资、研究院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投融资及咨询等与之相关联业务上开展与沿海的对接。与沿海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科技合作。人才对接:可以通过聘任沿海的专家或者退休的技术人员担任中部区域产业经济的顾问,从沿海区域或通过沿海区域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委派干部到沿海区域挂职锻炼。沿海区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休息日前往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担任“顾问”,即担当“星期六工程师”,实现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

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国中部区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制造潜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目光,“中间”地带成为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国内外企业,在选择投资点时首先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完备的配套关联企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因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快国内外企业在中部地区追加投资、合资并购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加快与先进区域的对接。因此,中部区域要实施好对接战略,就必须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

(三)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

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比较弱的西部地.区,应该采取融合战略。这是落后地区在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迅速提高投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融合战略,作为一种新战略,它使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各种文化、各种经济成分以及资金、人才在区域内高度交易、交流、融通、汇聚和增殖,形成集群效应。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使落后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入到世界科技经济新的发展进程中去,在加快资本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走融合的道路。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90-03

一、引言

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势所趋。要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然要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以缓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绿色创新绩效普遍较低,其中,传统产业结构刚性是制约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因而,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必须将绿色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构建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实现模式是建设城乡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有若干层次,采用何种层次的战略,一般会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选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被动型战略、参与型战略、主动型战略及创新型战略。

1.被动型战略

被动式战略是指在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绿色环保角度来看,其创新的最终用途是来实现工业“三废”的绿色无公害,实现清洁生产。在这个战略中,在绿色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通过废物分类,处理资源再利用和垃圾焚烧等手段,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流程。一般规模较小采用被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图所1示。

2.参与型战略

参与型战略是指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通过终端处理技术,更强调工艺设计,使用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技术主要是用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替代,回收,减少废物和过程的变化,减少废物排放的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内容,开发出一种基于企业能有效利用的绿色技术工艺流程,并以某些技术引进为辅,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引进投资策略,运用此策略,公司规模一般高于平均规模。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实施绿色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承担了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参与型战略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可归纳如图2所示。

3.主动型战略

主动型战略是指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除了重视绿色技术的最终使用,它也侧重于遵循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规律研发绿色产品。确定绿色产品的技术标准有三个:(1)生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产品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排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生态化生产,即材料的选择及管理,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过程中,选择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控制系统,不会污染环境;(3)生态化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对已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的废弃品,其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如拆装方便,便于回收或安全处置对废弃品的资源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主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下图3所示。

4.创新型战略

创新型战略是指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除采用末端处理技术、绿色工艺、绿色产品设计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一种战略,见图4。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若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能围绕着绿色技术创新目标行动,使绿色技术创新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均衡发展,离不开坚实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财政税收体系、融资体系、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体系等。

1.法律制度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技术产权法律制度、绿色技术企业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市场法律制度和绿色技术政府法律制度。

(1)产权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产权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使产权关系制度化,依靠规则,尊重、承认或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产权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或惩罚。通过明确和固化产权关系,对产权制度进行规范与创新,建立一整套绿色技术产权激励制度、产权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度以及产权交易制度,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最经济、最持久地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绿色技术创新者与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建立最直接的绿色经济关系。

(2)企业法律制度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法律制度,按照知识知识产权为导向,以生态系统优化为基础的本质要求,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技术产权保护制度、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把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行为规范,使企业关心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法律制度

通过构建一个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法律制度,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市场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标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技术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消费,也包括对绿色产品市场中非绿色技术产品的规范,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以及为制造商使用绿色技术观念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公平市场竞争,提供绿色技术产权激励的商业模式,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的市场化制度设计等。

(4)政府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法律制度,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和规划系统,绿色科技评价制度,绿色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制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税收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行政执法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体制和相应金融和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水平,稳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鼓励创新努力的总体规划,为绿色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积极性。

2.财政税收体系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11-02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不是应对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的权宜之计,而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累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战略性人力资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校创新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重视不够,创新教育理念滞后,教师创新教育的意识不足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指导帮扶不到位等等。当前,如何加强在创新驱动战略大背景下的学生创新教育,仍然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要重视的问题。

一、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的创新教育

党的十明确要求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国把实施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论述,是让创新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教育再次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

创新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并非游离于传统教学体系之外,是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并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能“用”之才,即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能够主动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具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创新,关注创造教育,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历来就重视培养各类创造性人才,提倡创造教育,开展各类创造问题研究。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创造性教育的研究,确立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国家教育政策。在重视创造教育方面,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不但有重视创造性研究的传统,而且近几十年来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也蓬勃发展,他们推进创造教育的整体氛围十分浓厚。

二、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

在我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涵盖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时期国家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发展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只有大力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才能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夯实经济发展实力,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开展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而且也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深度,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幸福。

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在我国,素质教育是以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存在的,二者有着不同的内涵。首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要义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是以牺牲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提高某些素质的。再次,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全民性教育,而应试教育只关注少数所谓“学习好”高分数的学生,置其他多数所谓“差生”而不顾。最后,素质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应试教育则无视受教育者自身接受水平和能力,强制灌输,强化接受,使教育功利化、世俗化和工具化。

3.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体现的是教育根本性质、价值理念和实践范式的转向,其核心是实现由培养传统的获得性人才向培养现代的开创性人才的重大转变。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发展指向,二者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具体化的全面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关键,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向,是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教育模式。

三、创新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学校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的长期效应,片面追求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想法,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与创新教育的实质内涵背道而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教育认识偏颇。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仅停留在喊口号上,甚至力图一蹴而就,没有认识到创新教育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没有认清创新教育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对创新教育的复杂性把握不够。有些教师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深刻理解创新教育最关键是创新人格,其次才是创新思维,最后是创新技能,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创新教育理念滞后。我们的很多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传统适应性的谋职就业上,重知识轻能力,扬服从抑创造。“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还没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还没真正理顺;在教学方法上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方式单一,热衷“满堂灌”,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校还没有树立激发学生创造力并得以充分发挥的教学观,也没有树立创新教育所要求的既强调知识积累,更强调知识优化的新观念。

(3)创新人格培养不力。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它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著的爱、顽强的意志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虽然学生的创新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过于看重教育的短期效应,过于追求创新教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学生创新素质中最宝贵的人格培养,而这恰恰是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时不能弃之不顾的。

(4)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有些教师认为创新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跟学生自身天赋有关,跟教师的指导关系不大,对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关性思考甚少;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能力较差,知识更新速度过慢;创新能力不足,囿于现状,难以突破成规开展创造性教育;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重结果不重过程,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帮扶不够,不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外学习。

四、创新驱动战略下开展创新教育的对策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顺势而为,把握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积极思考开展创新教育的良方益策,真正能为社会多培养创新人才。为切实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和谐宽松的创新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环境是创新理念的外化形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即是社会提倡创新的最高表现,而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时,也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学校可以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活动形式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创建创新教育的“精神家园”,创建激发创新意识、崇尚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

(2)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学校要改变“满堂灌”式的本本课程学习,多形式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以美国为例,他们的研究型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就特别强调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在探索释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并引导他们尝试各种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品质等得到全面发展,渐进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3)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做中学,让他们亲身体会创造的方法,了解创造的规律,所谓“授之以渔”。要积极拓展校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外教育研究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让他们深刻记住的有10%是读到的,20%是听到的,30%是看到的,50%是听到且看到的,70%是说过的和90%是做过的。这就说明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领会,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活动。

(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的教育观念、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最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训练的技法等综合素质,创造新的教育方法,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激发创造灵感,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创新性的学生。因此,打造一支创造型教师队伍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点。

(5)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更新我们的创新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创新教育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改变那种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我们要用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去点燃学生的创造激情,改革课程内容、教材教法等,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也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大胆运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列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在推进创新教育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新举措。

发展创新教育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必然选择。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最终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因此,我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视开展创新教育意义重大,事关全局。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等.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理论与争鸣,2015,01.

[2]陈翠荣.大学创新教育实施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

篇(4)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和谐发展,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美国为此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并指出:艺术是“人类自我的发现”,“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艺术是“时代变迁的动力”,其对于创造文化、构建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与理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与‘教育’一词的根本含义是密不可分的”。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也先后通过立法,将艺术教育置于现代大学竞争、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高度上明确定位。对此,我国政府同样极为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代表者如: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艺术教育的十年发展目标;2014年1月,教育部又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实践路径。上述若干纲领性的文件,构成我们深入理解艺术教育的精髓与要义、艺术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藉机检视当下问题与不足、重塑艺术教育的目标与路径的重要蓝本。

一、艺术教育何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进一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明确提出的基本国策,其中,“创新”是首要关键词。自党的十以来,仅在的公开讲话、文章及批示中,“创新”二字出现就已逾千次,内容涵括科技、人才、军事、文艺,涉及理论、制度、实践等方方面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那么,这个“人”或创新型人才何处来?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钱老看来,作为能够且必须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血液与活力的大学教育,其关键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我们应当把科学和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艺术之给养来开拓科学的创新思维。显然,“钱学森之问”包含了历史之问、体制之问等复杂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此我们权且存而不论,先重点来探讨第二个问题,即钱老缘何如此重视艺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窃以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概括起来无外乎最基本的两种:一是理性能力,二是感性能力。F代大学教育偏重于智育、专业教育和成才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能力,而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感性能力不可或缺,否则就会是失衡、跛足的片面发展。感性能力源于自由、游戏的冲动,进而涵化理性、科学的认知以及道德上的向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因此可以说是创造、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育的形式有多种,“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凸显“感性”“成人”“趣味和美”的艺术教育实则是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理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具体来说,艺术教育对于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五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

1.感受力与创新驱动

一个人的感受自感性冲动而起,它既是人类体验和认知世界的起点,同时也是培植感性敏锐度和实现事业创造的起点。艺术可以蓄养和提振学生的这种感受能力,让其具备一种相较日常观察与认知更敏锐、更细致的“艺术家气质”。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与普通人的感受不一样,他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极为敏感,能将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提升为一种审美创造性的感受,并且生动而立体。比如普通人感知酸甜,那就是味觉的酸甜,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由其联系到人生的遭际,从中品味出人生的细微况味。普通人感受的冷暖就是色彩的冷暖,而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不自觉地将其与某种社会性的情感模式相对应:“冷”的色彩犹如冰冷无情的人,令人生畏;“暖”的色彩则像热心的人或者热烈的欢迎场面,总是能把人强烈地吸引过去。不仅如此,即使是与有相当感受力的人群相比,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仍显得不一样。譬如“在思想家和艺术家之间,还有这种区别,后者的感受力要远比前者生动得多,强烈得多。他们两者都是根据他们的意识已经接触到的事实,来提炼自己的世界观的。可是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进而言之,这种通感、感动的感性体验,实际也带有理性认知的意味,只不过它是通过“审美过滤”(去除冗余信息凝练精华要素)和“由表及里”(从直观感受出发深入本质意蕴)的方式和过程来实现的。总之,不论是专门的艺术从业者还是思想家、科学家,这种富于艺术家气质的感受能力至关重要,它构成一切创新、创造的起点和根基。

2.想象力与创新驱动

想象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全部人类创造活动的关键性内驱力。“想象,或想象力,也像思维一样,属于高级认识过程”,“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想象力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理论家几乎把它同艺术画等号。例如西晋陆机的《文赋》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来形容它的了无止境,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则用“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来赞誉它的跨越时空。黑格尔也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不仅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在科学领域,牛顿、爱因斯坦、李政道等杰出人物亦将个人的发明、创造归功于想象。爱因斯坦甚至特别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概言之,想象是艺术一形象思维与科学一抽象思维的有机融合体,而以艺术创意、表现以及表达为主要载体的艺术教育不但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直觉、灵感和想象链,从而突破逻辑理性的单向度和机械性,更好地形成创造性思维。

3.鉴赏力与创新驱动

鉴赏不仅指对艺术作品、现象的审美欣赏,还包括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品鉴与判断。首先,艺术蕴涵了人类至美且至真、至善的理想,因此,艺术欣赏不仅仅是“审美”,即对生命人生的体悟、探询与反思,同时,它还是“通真”和“养善”的,它能使知识的接受趣味化,且能让道德的教诲愉悦化。正是在此意义上,西方人视艺术教育为“解放的,给人自由的”,中国古人则称之为“乐教”。其二,对艺术的欣赏还能导向审美明辨力和道德判断力的提升。这是因为,艺术鉴赏的过程需要调动感知、预判、记忆、推理、归纳、演绎、警觉、自制等综合心理元素,进而将那些个别的、零碎的感性直观印象进行整合与重构,最终形成结论性的经验或判断。一方面,这种经验或判断与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高下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一个人的是非观、善恶观的形成密不可分。仍以爱因斯坦为例,众所周知,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重大发现,而且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也极高:他几乎每天拉小提琴,钢琴也弹得不错,而且还经常与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此外,他喜好文学,自我评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从任何科学家那里多得多。所以他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与真。”同时他不忘提醒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一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4.情感力与创新驱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主要有情绪、心境、激情、情操等。其中,情绪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之上的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之类;心境是一种平静且持久的情感体验,如悲伤、压抑、平和、释然等;激情偏重于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感体验,如兴奋、热烈、歇斯底里之类;情操则是伴随着认识,持续、稳定和系统化了的情感体验,如爱憎、同情、恻隐等。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中的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情感,它以动态的生命流供我们感知,同时又把我们的视界从艺术引向现实,不断增长由艺术习得而淼那楦邪盐樟和观照现实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艺术的审美熏陶与情感刺提,从专业教育所获的智识和从社会经验所得的道德感也得到了深化,这正是一个“以美显真”“以美养善”的涵化过程。强调这一点的一个现实针对性就是,现代文明造就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日趋丰盈,但也造成了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愈加空虚。所以现代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教育,而“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着的情感”。艺术通过音乐、图画、影像、文学等的生动形象与形式,帮助人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复苏因异化而尘封的情感,重拾宝贵却遗失的情感。艺术教育正是要藉欣赏与体验美的契机促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丰富、更细腻,并能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知识、新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与和谐发展,以切实奠定社会进步的微观基石。

5.创造力与创新驱动

创造力相对常规思维能力而言,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是人的各种能力中层次最高、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一种能力,是人类创新实践活动的骨髓与基石。科学发现,人的创造力是左、右脑功能的平衡发展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其中,人的右脑是图像脑,侧重于处理随意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并且决定着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发育度。因此,艺术教育能开发右脑潜能,使之与左脑智力平衡、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变得富于求异与创新,并由此进发出巨大的活力和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凝聚着人类精神的创造性和最高理想,而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历史上像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李四光、钱学森、茅以升、李政道等无数案例证明,越是杰出的科学家,对艺术越是重视。李政道曾明确说: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先生本人就非常喜欢艺术,他曾先后三次请画家李可染将科学上的发现画出来:第一次是为核爆散发赤白芒角光芒的超新星“客星”,李可染激情挥就的作品名为《晓阳辐射新学光》;第二次是“场超弦与量子引力”,画家对应的抽象水墨画为《超弦生万象》;第三次是“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水墨作品则名为《对撞生新态》。对这三件作品,“二李”均甚为满意,就连旁观者也大为感慨,在创造力方面,艺术与科学竟然可以如此迷人的契合和相得益彰。

事实上,除了上述“感性五力”,艺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统合能力、超越能力以及幸福感等等,限于篇幅且鉴于以上“五力”的基础性,这里就不一一举证。总之,在造就创新型杰出人才上,艺术教育足以通过对学生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的“熏浸刺提”,一方面熔铸感性、健全人格,另一方面还可达致涵化理性、以美通真和修身明德、以美养善的功效,不啻为一种以“成人”为内核、旨在开掘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的灵商教育。

二、重塑艺术教育的“成人”目标与路径

自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学科细分化与专业化渐趋成为中西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向。“一专到底”、偏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成才教育,已经是当下中国高校最基本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正是这种过度细分化、功利化的专业教育,成为“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专业教育将学生牢牢地狭限在所学的专业领域,造成了“专业固化”。课程大多是经(政治的和科技的)意识形态取舍、过滤和强加的知识,缺乏严格的客观性、真理性,学生也相对封闭、短视,不易形成开阔的知识视野、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所学去处理各种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兴趣的专业化,也使学生的趣味、爱好单一化,极大限制了各项潜能发挥的可能性,进而堵塞了创新型人才形成以及社会创新的途径。概言之,专业教育重视智育、成才教育,却忽视了“过程”教育和“成人先于成才”的重要性。二是专业教育必然导向重“器”轻“道”,重“经世致用”p“无用之用”,功利化色彩过于浓厚。世俗生存和社会创新无疑需要“技”“器”的支撑,但对工具理性、功利至上的片面强调势必造成人性分裂、异化和目标的欲速则不达。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智育、成才教育、专业教育的弊端日趋凸显的当下,强调艺术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其足以克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知识无文化、有能力无趣味、专业素质高但人格畸形发展、片面追名逐利而精神世界空虚等现实问题,并且能够在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之下,融合打通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区隔,切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锻造人格健全、人性谐和且富于创造活力的杰出英才。

那么,在实践艺术“成人”教育的具体路径方面,虽然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以及新兴的职业性学院各有其办学定位和相应举措,值得我们尊重,但是在方法论上还是有诸多可通约之处,兹举要如下:

篇(5)

,**区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积极推进省委“两创”战略,使远教平台成为服务“两创”的重要载体。全区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点*个,其中农村*个,社区*个,家庭播放点*个,并逐渐将站点向“两新”组织、商务楼宇及事业单位延伸,基本实现了区远程教育网络的全覆盖。

创新学用模式服务两创。探索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产业基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该区在蜜梨、葡萄、白茶、蔬菜特色产业中建立了*个远教实践基地,同时将远教课堂延伸到这些种养殖大户家里,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使播放点成为农民朋友技术学习交流的场所、致富的新平台。如洪塘街道围绕主导产业蜜梨,建立了蜜梨种植基地,同时将远程教育播放点建到了种植大户陈海珍家中,利用家庭播放点经常组织周围一带种植户到家中学习和交流,通过远程教育今年基地蜜梨产值有了较大的增长。

强化农技培训服务两创。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答疑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辅导。两年多来,全区通过远程教育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达到了30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本领。各地还有计划的组织农民群众收看种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家畜家禽常见病防治等各类农技方面课件,成效明显。如去年*月份,**镇**村大面积暴发褐飞虱,农民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慈城镇金沙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适时推出了防治褐飞虱技术,该村农民及时学到了这一技术使种植的晚稻免受损失。

市场信息服务两创。远程教育操作员、党员志愿者指导农户提升计算机水平,学习开展网络交易,使他们学会了不出家门也能做买卖,使以往“挑起肩头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很大拓宽。依托远程教育网,村民们还能经常查询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把握销售时机,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如慈城镇毛岙村村民竺国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后,在家里装上了电脑和网络,开始上网推销农产品,去年,不出家门就卖出去*公斤杨梅。慈城镇三勤村村支书陈安明经过远教辅导队的专家现场解答,及时解决了白茶销售时机问题,去年该村仅出售白茶就有136万元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元。截止目前,该区通过远程教育网共各类市场信息*余条,帮助农民有效提升了销售收入。

主动送技能服务两创。将在远程教育网络上下载的最新学习资料刻成光盘,送到海员等长期在外的群体手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两创技能。如针对辖区内企业多以海运、渔业为主,企业里的党员需要长期随船出海的特点,孔浦街道开展“三上船”服务,即“教育资料送上船、远教课堂开上船、模范作用带上船”,将实用技能、时事学习等远程教育课程下载制作成光盘,并配备相关学习资料送上船,让这些长期出海的党员在船上也能参加正常的远程教育学习。在学习远程教育课程后,还在船上开展“党员技能大比武”,根据党员在船上捕鱼的数量、速度、履行职守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评选出“技能标兵”,给予表彰。这一举措在提高海员们思想素质水平、业务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海上生活。

篇(6)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逐渐成为时展的热门话题。在国家范围内实行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以知识产权作为其中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党的十的召开,在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创新发展。创新不仅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还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我国当前经济还处于新常态的阶段,更应该注重转变经济发展结构,逐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证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国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析

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概念

创新驱动的概念最早在美国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时,将经济的四个阶段分别划分为:一是要素驱动阶段,二是投资驱动阶段,三是创新驱动阶段,四是财富驱动阶段。在我国,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实现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着“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因此,所谓的创新驱动战略,可以理解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不再是以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能源驱动的,而是以创新作为主要的驱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更注重的实际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在理论、文章的水平提升。

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与意义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实现我国的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中的重点与意义,才能在我国实施正确的创新驱动战略。

首先,创新驱动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长期的发展中,自主创新能力c世界发达国家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应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注重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现代技术发展之间有效对接,还应该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发展状态,寻求我国与世界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步转变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的水平的提高。

其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还需要对于我国当前企业市场的经营体系进行完善,保证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科研创新之间能够有机结合,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逐步发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地位,为我国企业的进入世界市场做好前期准备,并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时还需要逐步细化创新发展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管理行为的指导方针,能够指引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还应该注意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创新文化,给我国的创新技术提供一个文化的温床,逐步实现我国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并逐步作用于我国企业的经济运行中,不断推出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企业研发、生产效率的提高。

2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时代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是成为了各个国家竞争重要基石,知识经济已经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2.1 促进国家创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企业竞争的市场已经是有了完整的机制。并且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不仅需要面对同类行业的竞争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于世界市场的国外同类或者是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是成为我国人才资源发展、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在国家战略中提升知识产权战略的地位,对于保证我国人才知识权益具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

2.2 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能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目前,世界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竞争的实质已经从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竞争转变为知识、人才的竞争。我国在这样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将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能够为我国人才的创新产品提供保障,这是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的基础,也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的发展的重要举措。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形成条件分析

3.1 科技手段的推动作用

社会新科技手段的不断应用,是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能够借助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能够获取到更多的企业外部的信息,尽可能降低了企业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实现企业的管理方式创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利用最为简单的工具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这些技术手段的进步对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3.2 国家实力的强大

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我国的服务业、农业以及商业都是有了显著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在国际市场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已经是朝着逐步缩小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经是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正是由于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才能够保障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

3.3 国家逐步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培养出一批现代化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服务,才能实现我国的新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是逐步实行了“人才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能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是促进新型发展的重要基础。

4 创新驱动发展趋势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

4.1 知识产权战略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能够保证创新驱动鹇缘挠行实施。保障知识产权战略本质上就是对于人才发展的保障,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4.2 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知识产权战略,一方面能够从理论上肯定我国人才的发展,并且可以提高我国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能够为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撑,保证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4.3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家发展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仅仅是依靠知识产权战略或者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两者之间有机的配合,才能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单独一个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能够发挥出国家战略的最大化功能。

5 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是成为我国人才资源发展、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是成为了各个国家竞争重要基石,知识经济已经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战略的可行性,保证能够在国家范围内正确的实施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美章.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4(1):6-13.

篇(7)

1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该会上,联合国对创业教育这个理念首次予以了高度重视。自此,创业教育这个理念首先成为国外的热点词汇。而在此几十年后,创业教育的理念在中国也有了极大的推广。在当今技术科技以及经济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社会的后备军,就业形势却日渐严峻,因而,为了解决我国人力资源快速膨胀的这一境况,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予以支持,因而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时至今日,创新教育成为高校的一个热点话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也并非不可预料的,因为创业教育本身对于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人生生涯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现实是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系统严重滞后,因此,以中国自身的教育理念为主,以借鉴与学习西方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为辅,积极提高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成为我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

2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落后、不完善是阻滞高校创业时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符促使中国有了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发展一样,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之路应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缺陷相互弥补。在当今教育事业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之趋势,因而,加大高效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高校创业教育不应只考虑当下教育体制的稳固性,它应同时考虑到当下与未来教育体制能否长远适用与留存下去。鉴于此,提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必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体制的提出者必须对当今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出一??相对全面的教育体制。只有在对创业教育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提出这样的体制。

一些专业课老师自身对创业教育的本身不够到位同时他自身也没有创业经历,他们对于创业理论的知识了解不够又缺乏实践创新能力,这导致他们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更新远远落后于社会对这两点的需求。针对此现象,教育机构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的力度需要加大。只有在确保老师有足够多的创业教育经验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企业与学校之间互动性不强是由于企业家认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常常会耗费掉他们很多资金、物力与人力。他们希望在不侵害自身利益的同时与学校合作以助学校完成大学生的创业工作,然而事实与他们的想法相违背。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没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反而花掉了他们大量的物资,故其对该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之所以导致企业家们存在这样的心理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与他们企业方无任何关系。而想要确保合作的继续进行需要给双方都带来一定的利益,因此学校如何与企业家达成资源的互利与双向的收益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3 解决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借助政府力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项目之一。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对创业的错误的认识观予以纠正,并应对创业的途径与指导予以完善,通过制定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促成创业教育体制的迅速完善。但在完善法规政策时一定要注意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性格品性,有目的的对创业教育过程中实施的畸形政策予以纠正,并对所制定的不合适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调整,切不可因小失大。除此之外,应对大学生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给予一定的保护,以确保其安全性,尽量不要让有志创业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到破坏。

3.2 动员各高校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

绝大多数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便是注重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普及,其次的一点便是对其身体素质的重视,而常常忽略学生们在创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然也不会在这一方面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这也是导致高校创业教育严重滞后的一大原因。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国家应该要求高校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让创业连续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进而才会推动其行动上对创业的实践。此外,学校也应该对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在每一届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上的灌输,让此观念在开始阶段便牢牢的被记忆在他们的脑海,让他们对创业教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既要掌握当今世界格局下国内国外创业教育体制的差异性,也要了解本国创业教育知识以及国家对此制定的法律法规等。

3.3 充实师资力量,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篇(8)

一、服务创新驱动战略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要求高校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规划的确定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学生工作明确了思路。

二、创新驱动战略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探析

(一)理念定位:“尊重――发现――扶持”

理念决定一切。要建立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有一套科学新型的理念作指导。这就是尊重学生本体,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拨亮学生闪光点的理念体系。

尊重理念:相信我们的下一代。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明确:尊重工作对象,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人格上看待。这是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管理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对待管理对象,在态度上必须表里如一、真诚一致,不隐瞒自己,使学生觉得学生工作者自然、诚恳而有人情味。大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和管理尽管有他被动的一面,但他们又有渴望自己发展自由,能主动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面;他们在人的尊严上不仅希望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社会的尊重。作为管理者,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一味地用强硬的方式来规范命令他们的思想、行为,势必会造成无谓的抵触情绪。尊重不仅仅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也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作风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布置和实施时,学生可能会有抵触、不理解。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耐心说服和正确引导,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强调尊重管理对象,不是让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迁就和放任自流,而是强调用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

发现理念:寻找所有学生的“长板”。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通过充分肯定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发挥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没有学生是木桶上的短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的是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通过老师的“小题大做”,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扶持理念:拨亮学生的闪光点。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学生成功的标准问题。成功的标准并不统一,成功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业的优异者,但一定是生活的强者。而教育的本质是增加人的价值。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去找寻,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部分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的状态,鼓励他们参加到班级活动中去,及时提供帮助,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创造一切机会,给予学生以成功体验,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班级集体一员的责任。

(二)目标定位:特色非趋同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更加要为学生创造不断发展自己个性的条件, 创设能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各种方式力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爱好、个人特长方面尽量按照学生个人的本意,按照学生的特性潜质发挥以及长远的发展考虑,不仅仅按照我们惯有的模式培养“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避免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造就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客体,更包含学生群体。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群体、学生组织或学生集体,学生管理者必须提供其充分探究潜能的机会,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细致化与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避免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避免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平均发展”代替“特色发展”。要引导其确定自身的特性目标,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三)决策定位:顶层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发展、学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做好前瞻性预判,高瞻远瞩,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进行系统化思考,分析实现终极目标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将终极目标描述清楚,进行任务分解,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工团队成员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决策一定要慎重。要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资源浪费。决策时,立场要公正,要自觉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对待各种利益矛盾。要客观判断,对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执行条件等客观因素认识充分,充分考虑某些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感和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

(四)举措定位: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日常管理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满足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

(一)创新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管理特色,重点将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手段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将在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要事期间,所提炼出来的有益经验制度化,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制度的创新使得文明规范教育得以有效保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紧抓主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程建设

1.创新思想教育途径,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学生的“民生”问题中。就业问题、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是学生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承受的经济、学业、就业的压力较以前有所增加,学生民生问题解决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要树立关注学生“民生”问题的意识,把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实处。

2.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点突出思想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缓解来自家庭、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偏向于教育型和服务型,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动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创新和探索新方法。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以信息化增值学生服务。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核心力量的角色。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高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创新,更新理念、管理民主、决策科学,努力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3,3

[2] 李敏.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探索,2011(5)

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63-0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的下降及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成本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衰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需要由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和集约发展转变,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1]。而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这就要求我国经济要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培养各行业的产业技能人才。那么,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如何?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对高职教育经济贡献进行分析和测算。

一、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认为教育可提升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和模仿的速度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不足或过度教育都会抑制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通过高职教育提高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的攀升[2-6]。国内学者在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初级教育(小学和初中)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级教育(高中及以上);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不断增长,但仍低于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各区域中,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总体呈现由东向西梯次分布[7-10]。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欧、日等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相关研究也较为深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大都利用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缺乏全球金融危机后高职教育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无法反映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济贡献的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利用我国2008-2013年间统计数据对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进行测算,试图探讨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能否成为经济的增长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占比4.4%,2013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占比8.5%。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8年0.132增长到2013年的0.255,年均增长14.08%。

2.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2008-2013年间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79%,而1993-2004年间我国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为1.859%[13]。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不断提升。

3.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仍然偏低。2008-2013年间,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绝对数值仍然较小,在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中占比仅为10.67%,且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低于本科教育0.73个百分点。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中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建议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09-02

Abstract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how to crack problems of poor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productivity force,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transformation,is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i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fo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a lot of influence were analyzed and expatiated,and tak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the practical way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explored,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building a complete working system,establishing multi service platform,seeking more investment subject.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practice;countermeasures;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需要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其中最主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此背景下,农业高校作为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优化各项科技投入资源,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然而科技成果实现的转化效益还远远低于科技投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是转化率仅有30%~40%,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平衡[1],转化驱动力弱,转化途径效应不明显。如何破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的难题,探索其有效转化途径,是创新强校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机遇

1.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我国农业已经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实质是科技农业,以现代科技引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农业高校是服务农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以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把科技创新确定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为现代农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这就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了加快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1.1.2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家及部分省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治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激励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创业,调动了各类创新主体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动性。2015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施行,将加快高校科研潜力的释放,促进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创造性。201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重点从促进研发机构、高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等3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细化。

1.2 挑战

近年来,各涉农高校在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西农模式”“雅安模式”“新农民学校”模式等[3],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自身局限性,导致部分优秀成果没有达到很好的转化示范。因此,如何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加快其转化必须面临的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总结多年培训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探索创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014年3月,在昌图基地成立了昌图新农民学校,截至目前,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培训已覆盖了9个主要乡镇,近2年先后在黑山、西丰、法库、铁岭等县区针对主导或特色农业产业推广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培训工作主要围绕辽宁省农业区域特点,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培训模式,即“请上来”到学校,以“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农民企业家培训班”等多形式的中长期培训班开展培训;“走下去”到县区开办“新农民学校”,到乡镇开展“两动式”基层培训,即农民走动学习,专家按乡镇滚动授课。通过“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构建初、中、高三级的“金字塔型”多层次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实现培养新农民,培育新市民,不断为农业科技服务注入新鲜血液,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养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储备。

3 对策

3.1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备的工作体系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农民接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区域性、周期性、公益性和社会性[8],特别是具有一定的科技风险性[9]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10]。这就需要农业高校有稳定、长期、可行且具有激励作用的运行管理机制。首先,需要正确定位,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是国家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协同创新。其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从组织、平台、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再次,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11]。

3.2 建立多形式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需要建立有效的、不同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农业高校通过整合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或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快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管。也可通过建立网站、微信、QQ群等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探索新的科技成果传播途径和方法。

3.3 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寻求更多投资主体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建议国家通过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各农业高校要积极与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地方确立高校专项科技服务配套经费。还可争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等的社会资金的支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

4 参考文献

[1] 何淑群,古秋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关键策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213-214.

[2] 张来武.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J].中国软科学,2014(1):6-10.

[3] 李澎,岳喜庆,王海龙,等.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310-311.

[4] 李东,李澎.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9(4):20-21.

[5] 刘双清,胡泽友,王奎武.农业高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5,15(1):44-47.

[6] 杨帆.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15.

[7] 杨冬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路径探析:以驻济高校为中心[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4,10(1):10-13.

[8] 杨征,陈淳,孙雄松,等.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67-69.

篇(11)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撑,环境治理难度更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环境问题更加明显,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张红凤(2009)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兆征(2009)专门研究了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表明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解决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内部循环来看,“低水平陷阱”仍然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来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农村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已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

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全球有30%-50%的地表水体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Dennis,1997)。美国60%以上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是由农业污染引起的(贺缠生等,1998)。在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Batie,1989;Norton and Alwang,1993;Ellen Wilson,1994)。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最大且利用率极低和严重过量的国家,残留和扩散污染严重,来自农业源的CH4和N2O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和90%。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300亿元以上。据统计,我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万洪富,2005),平均为35%,农业生产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的则流失到空气、土壤并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万洪富,2005)。散失在自然环境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参与生态环境系统循环,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水体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环保总局对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20%-45%。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约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来自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据测算,到2005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达到固体废弃物的4倍以上。到2009年,这个数据又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淮安市而言,生产污染方面,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农药、农膜、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等方面的污染。根据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分别达到6944吨、343191吨、5543吨。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评估,我国乡村人口人均年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分别为:0.812吨、0.255吨和22吨。淮安市农村人口314.6万,年人均排放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别为:2554552吨、802230吨、6921.2万吨。

淮安市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有77.73万户,占81.7%;主要使用煤的3.27万户,占3.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13.24万户,占13.9%;主要使用沼气的0.42万户,占0.5%;主要使用电的0.46万户,占0.5%;使用其他能源的0.01万户。由于大量秸秆被用于作为燃料,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时燃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只有总数的1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只有26.1%,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只有8.8%,有沼气的村只有28.4%,完成改厕的村只有37.8%。由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大量畜禽粪便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急剧恶化。

(三)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滞后。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年末淮安市户籍人口53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7元。

二、现有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理论充分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关注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专门涉及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非常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专门制度缺乏

我国现在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比较缺乏,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从全国性的角度设计的。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缺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更加缺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参照适用于全国的制度执行。结果导致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二)现有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许多地区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明知到有些单位、有些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严重性,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角度考虑,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更是如此。

(三)现有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税收制度使得绝大多数的税收集中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越是基层政府,财力短缺状况越是严重。由于财权上收,而办事还要实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放任本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而集中精力抓本地区经济增长。在这种思路指引下,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本地头等大事,往往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结果更加加重本地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制定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欠债运营的状况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欠债达到4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努力有所改观,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各个省市政府应该针对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如可以规定每年要拿出多少经费,从哪个渠道支出等,用硬性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政经费,治理当地资源环境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已经不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农业还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所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应主要关注当地资源环境指标。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只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加大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步伐

以淮安市为例,农村地区平均每人耕地不足1.5亩。现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分散经营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家庭耕作再少的土地,也要购买相应的农机具。很显然,这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好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志愿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实行土地流转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流转后种什么,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环境问题归谁治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