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循环农业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8 18:28: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循环农业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循环农业概念

篇(1)

1 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循环农业属于一个相对较为新型的概念类型,也是国家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的农业类型。经过实地走访调查笔者发现,由于地方上缺乏宣传工作,再加上本身循环经济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就出现了农民对于循环农业的理解不深,了解较少的情况。从农民自身的角度上看,由于农民只关注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却很少关注其他的领域,这就直接造成了国家的战略方针他们了解的很少,对于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也较差,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1.2 生产单元的规模较小

从我国的大部分县域来看,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县域,基本都是沿袭的,而且都是以小单元的经营为主的形式。农田的分布情况比较散乱无章,整体农业规模化程度非常低,更加谈不上生产的集约化。即使是在一些农业大省,这些问题也依然十分严重,这与我国当前的小生产、大格局的农业现状是分不开的。由于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这也势必将对于我国的农业事业发展起到直接的阻碍作用。

1.3 农业合作组织没有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

由于循环农业涉及的内容较广,波及到多个行业与领域以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而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又必须要面对各种分散的农户。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由于农民本身势单力薄,并没有充足的精力、技术来进行完善循环农业的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村合作专业的相关组织的介入。但随着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地方上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都是由当地的农民选举产生,本身就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地区的保护主义盛行,许多农业相关机构吃空饷现象严重,没有很好的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最终导致地方上的农民无法学习到第一手的循环农业资料,缺乏理论指导,所以无法真正完善循环农业的内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地方政府与地方组织两手抓,提高宣传力度与地方凝聚力,加快循环农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整体质量与成熟度,从而形成循环农业的初步格局。

1.4 地方上农民的执行力有偏差

尽管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循环农业的相关政策,也对于农村的循环?r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与标准,但是根据实际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基层农村的循环农业中,由于农民缺乏基础的文化知识与素养,对于循环农业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执行国家的标准时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要求在喂养时使用3种添加剂及其严格的比例,但农民在使用时往往会嫌麻烦只使用1种或者2种,而对于比例的控制更加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实际循环农业的效果。

1.5 缺乏技术创新

一些地区过分追求模式创新,却明显缺乏技术创新。实际上,实现循环农业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循环农业。在循环农业当中,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必须要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这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一些地区过分追求循环农业的模型概念,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形成一致的循环农业模型,但这样就忽略了循环农业的创新性特征,既不利于农民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效率,也将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是非常错误的时期。实际上,模式的改变的本质是生产技术的创新,所以说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成果创新,实质都是技术创新,所以说地方上推广循环农业不能够因循守旧,应该主动从模式中走出来,不但要借鉴相关成功案例,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有生命力的循环农业。、

1.6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缺乏生态效益意识

一些地区过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的整体效果,尽管名义上发展的是循环农业的模式,但由于基本的思路与循环农业不符,所以在进行一些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正常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扭转意识观念,把传统的追逐利益的角度转变过来,转而搞生态农业,提高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态型收益,从而提高循环农业的利用效率。

2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对策与建议

2.1 强化宣传手段,提高农民节能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政府各项政策的逐渐落实,许多的农业生产者也开始逐渐了解并且关注起循环农业来,循环农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节能环保。由于循环农业的基础就是内部能量循环,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将更多的能量聚集起来为人类所用,这就是循环农业的实质。但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各种各样的宣传或者理解的偏差,没有真正了解到节能的重要性,所以在发展循环农业时往往会铺张浪费,不能够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不但浪费了成本,降低了收益,还有可能会加大劳动负担,造成亏损等等。

2.2 加快农村合作专业组织的建设工作

农民个人的能力毕竟势单力薄,实际上在我国要是想发展规模化的循环农业,就必须要借助农村合作专业组织来实现。地方上的农村合作专业组织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工作,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提高循环农业的质量水平等问题上一定要严抓落实,不能够懈怠,一定要起到积极带头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也要从国家的角度进行宣传工作,真正把农村合作专业组织平台搭建好,从而形成真正的循环农业规模化。

2.3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循环农业的关键就是综合利用效率,这其中的内容十分的庞大,牵扯到许多个专业领域的内容。由于循环农业的起点是农作物,所以如何合理开发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循环农业的利用率与循环率,降低能量的浪费等,都是在下一步的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水资源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资源,由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都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大部分有条件的地区都要以水资源为依托进行循环农业的铺设活动,对于一些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就要在确保淡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落??好的前提下再发展循环农业,否则循环农业永远是一个口号,无法真正在民间普及。

2.4 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循环农业的质量水平

篇(2)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 “宇宙飞船理论”(Spaceship Economy)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 ,要靠不断消耗和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 ,肆意破坏环境 ,就会走向毁灭。”随后,1990 年 英 国 环 境 经 济 学 家 皮 尔 斯(D.Pearce)和 特 纳(R.K.Turner)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书中首次严谨而学术的规范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 ,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随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德国与日本也相继对循环经济进行定义。

从此,循环经济的概念被流传至更多国家地区,掀起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热潮。自从循环经济首次于于 1998 年由翻译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引入中国 ,随后大批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

在微观方面部分学者研究了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其中,有些分别从法律调控层面和汽车回收工程入手。而另有一些,分别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作用和构建总计达70种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后来的微观应用研究做了铺垫与基础。

在宏观方面研究,大部分学者都针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如何运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同时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规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同时应系统的做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循环,并着重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关键点进行改进以实现经济系统运行最优。而循环经济模式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二、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早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循环型农业雏形己经形成,根据农业生产过程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有学者提出了“循环农业”一词。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循环农业进行了定义,大都将其定义为基于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之上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并提出以绿色 GDP 核算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随后,宣亚南等进一步指出,“循环型农业”的实质,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最终,尹昌斌、唐华俊、周颖指出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条延伸和资源节约。并进一步指出循环农业的概念经历了循环型农业、循环节约型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最终演变为循环农业。

随后,学者对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指标,发展模式也有不同角度的分类。根据不同组织方式,分为5种发展模式;根据循环规模不同,目的不同分为局部、内部和整体的三种循环;根据不同功能提出了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利用型、能源开发利用型、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型、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型以及观光农业型六种模式。

也有学者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农业的主流模式分地区归纳: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西北地区“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地区生产生活循环链条模式、农业生态园区循环模式以及农工商循环模式。

关于循环农业发展中主体行为,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循环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有资源、资金限制,法律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缺陷,循环产业链条未形成,农业废弃、环境破坏严重,农民素质、农村管理低等操作性薄弱的问题。

三、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而人类借发展经济的理由无限制的索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干旱、暴雨、冰冻雪灾;恶劣天气沙尘和雾霾等已危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有名列世界前茅的总量在被平分之后也会微小的令人惊诧,故而,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有效利用资源,在增加经济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而必须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由循环经济发展运用而来,在我国的发展时期较短,理论并不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那样成熟。并且由于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农村经济平均水平较低。而传统的“高产出、高消耗、高废弃”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然使原本就质量不高的资源环境遭到了破坏,即使使用先进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不高。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循环农业在我国不同地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全国的循环农业发展并不均衡,仍需进一步的分地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8-9

[2]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J].中国环保产业,2005(5):43-46

[3]徐嵩龄.为循环经济定位[J].产业经济研究,2004(6):60-69

篇(3)

    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又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先后建立了一批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平原立体种养模式、山坡地立体开发模式、沿海林带生态保护模式、低洼地高畦深沟模式、流域腐生食物链模式等,使生态农业由初期的生态农业户、村、乡逐步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市,并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覆盖面积已达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1-3]。然而,审视我国生态农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两种倾向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警觉,因为其已然对生态农业的基础本意和内涵实质造成不小的冲击:一是由专业人士设计的小而全模式,这是一种将多种生态元素简单累加在一起的“理想型”生态农业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均有存在;二是将生态农业简单等同于绿化造林、美化环境、种草养畜、发展旅游农业等,目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有必要从更高层面探究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进一步理顺生态农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理解,为生态农业实践提供更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透过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围绕产业内部、产业与产业之间进行区域农业产业生态链设计,并利用宏观和微观调控的双重作用,构建一个与生态农业内涵实质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建设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

    1 关于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在1971年首先提出的[4]。关于生态农业的概念,国内外均有不同的观点。如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8年我国学者叶谦吉指出,“中国生态农业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应发扬我国过去传统农业的精华,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生态农业’”[5]。1991年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其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持续地取出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生活质量提高”[6]。1993年我国着名生态学家孙鸿良阐述的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地力不衰的优点,摒弃了其生产率低的缺点;吸取了石油农业的集约化、高效生产的优点,克服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缺点;它是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国际上所寻求的未来农业可供选择的目标模式之一”[7]。2002年邓玉林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和现代农业理论指导下,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以适度规模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多业并举的复合生产系统,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符合农业产业的经营体系”[8]。另外,王如松[9]、骆世明[10]、姜作培[11]等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定义。

    尽管上述生态农业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均强调资源利用,强调技术组合集成,同时强调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和功能营建,从而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综合来看,生态农业应是一项动态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动态”是指将传统农业逐步加以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农业生态位由低到高不断升级的过程;“全面”是指生态农业建设既包括微观和宏观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又包括生态农业建设中自身的各个子系统以及生态农业建设与其他生态经济、社会建设系统的互动关系。在着手进行生态农业结构设计时,应当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农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多项产业进行合理组配与耦合,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形成多业并举、各业齐养,各业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物能多级、多元循环利用,用养循环贯穿于整个系统中,既具有环境稳定、又具有效益显着的产业经营体系。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生态农业的内涵也会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将日臻完善。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科学规划生态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合理配置,整体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平衡,切勿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误区,使生态农业建设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设计

    2.1产业设计

    一是产业内部设计。即立足于某一个产业,利用生物间的互生共存关系,有效配置与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在产业内部形成物能多元循环利用生态链,促进产业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业产投比,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内部设计在传统种植业中并不少见,如采用作物种类组合布局、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土壤轮耕、合理密植、生物固氮菌应用、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施用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兼顾了系统内部光、热、水、气、土壤肥料、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组合搭配、协调统一,较好地调节了作物群体之间以及作物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生态关系,而且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有效克服或减少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及其机械化耕作带来的地力渐衰的弊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的同时,维持了地力,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12]。如近年来广西扶绥县利用甘蔗、西瓜一高一矮以及两种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在甘蔗生长前期套种一茬西瓜,取得了明显的叠加效益。据测算,甘蔗套种西瓜每公顷纯收入约31500元,比纯种甘蔗每公顷增收18000元左右。2007年该县完成甘蔗套种西瓜0.67万hm2以上,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二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即以优势物种资源开发为基础,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设计不同产业的优化组合与配套联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合理流动,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与产业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目前面上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就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的成功典范。“猪—沼—果”模式以生产沼气为核心,把种植、养殖和生活3个孤立的活动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延长食物链和生产链,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度集聚[13-15]。这种模式不仅克服了传统种养模式中微生物密度小、分解废弃物时间长、养分及能量损失大、容易产生面源污染等问题,而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家庭烧饭照明,沼液、沼渣中富含氮、磷、钾、钠、钙营养元素及腐殖酸、沼气菌等,用于还田种果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目标。

    2.2区域设计

    一是区域内部设计。在某个特定区域(如市、区、县、乡、村或农场等)内,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态关系,对区域内的优势物种资源进行产业化、生态化设计与开发,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生态链,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崇左市依托蔗糖产业资源优势,从发展养殖业入手,大力推广“蔗—牛—菇”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即利用蔗叶、蔗尾(梢)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粪和蔗渣种菇,用菇泥作肥料种蔗,实现了种蔗、养牛、种菇的良性互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蔗糖产业为龙头,以养牛业为纽带,引领食用菌业、乳品业、肉品加工业、饲料业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再以广西支柱产业——蔗糖业为例,目前广西已率先在全国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两条综合利用链条, 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制浆造纸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环的再生生产链: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甘蔗。

篇(4)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c)-0079-01

一、粮食可持续生产概念的提出

对于“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近30年来,世界各国因资源票赋和发展阶段不同,粮食安全战略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翟虎渠(2004)根据“粮食安全”发展的历史,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内涵;朱泽(1997)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由上述可见,对粮食安全至今仍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但是,“能力安全”现在已经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笔者提出我国粮食是否安全不仅仅在于其现有的粮食产量和储备,还在于其粮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二、当前影响我国粮食可持续生产的因素分析

(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但我国面临严重的耕地问题,这包括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举措,建国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目前制定的与耕地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已有上百个,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实际效果不佳,我国每年都有200万亩左右的耕地被建设占用,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耕地污染达1146亿亩,全国沙化的耕地已超2215万亩。笔者认为,在市地与农地的巨大超额利润差价下,必然导致占用耕地的激励,而让既得利益者成为法律的监督者,也会造成监督缺乏,执法无力。根据《国土资源公报》,2007年全国耕地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全国耕地面积正越来越逼近18亿亩“红线”。

(二)我国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目前资金的风向标“高利贷”盛行,说明资金要素在农村极度紧张,在目前农业三要素(过剩的劳动力、短缺的土地和极度短缺的资金)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力进行三要素的整合(温铁军,2005)。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目前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强行快速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不合适的。在农业中无法达到社会平均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强行使得金融资本进入农业,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巨大的呆账和资金配置的无效率,反而导致农村本来就很短缺的资金通过这些改制后的现代金融部门大量流出农村。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许多人认为应该提高农产品价格,但笔者认为,提高粮价和财政补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0元,两者之比为3.27比1,如果深入观察,市民与农民的收入差距绝不止3.27比1,至少不低于4比1。简单地考虑(忽略其它因素),要想实现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大体均等,也要将我国的粮食价格提高到目前的4倍以上。目前,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已经相当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用政府补贴等方式的办法维持国内高粮价,无疑会使劳动成本增加,影响非农产业发展,是极其不明智的,也会牺牲我国的整体经济。

三、我国粮食的可持续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是耕地,我国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政府当务之急是解决执法和监督问题,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上的权责。我国的耕地保护不仅仅包括数量保护,而且包括质量保护(消除耕地污染)。我国的有机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增施,而有机肥料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和重要措施。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有机肥料的使用,甚至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补贴。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培育肥力,改善农作物外观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二)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循环农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所谓循环农业实质上指的是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中国有着世界人口的22%,但仅有世界耕地的7%,循环农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走之路。循环农业和粮食可持续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没有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循环农业和粮食安全便无从谈起。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农业的新技术推广面临很大困难。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可能反映为高产、低成本或者其他期望的特性,不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项新技术所带来的变化,可能要承担因不完全信息和可能犯错误所导致的风险,这也是我国农业新技术推广所面临的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由此,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仅有约48%(国外一般在70%以上)。笔者建议,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风险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和政府分担,通过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设置新技术推广险等新险种),可以促进技术扩散。

(三)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应该保持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改革同步进行,所谓同步,就是指农村金融体系内部改革应与农业的发展保持一致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应注意“质”的改革,而不是“量”的改革。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体制内改革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融通效率,此外还要放开非农、涉农领域,使得农业达到社会平均收益率,金融资本自然会进入。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大学

作者简介:郭兵(1985―)男,安徽阜阳人,同济大学法政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篇(5)

1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即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拥有一般循环经济的3 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Reuse,即“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它以低能耗、低排放及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循环农业还拥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有的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一是合作双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要干净又要增收,二者不可偏废;二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三是绿色生产,更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四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五是土水净化,重视对土壤、耕地及水资源的保护,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予以特别关注;六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主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不断地输入技术、信息及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1]。

2发展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得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2]。

传统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突出表现在:稀缺资源耗竭;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农业资源严重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这些都有待于运用循环农业来解决。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专门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自觉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各类农业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及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3]。

3.2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循环农业,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问题等。

3.3培育循环农业经济主体

必须坚持政府推动、协会带动和市场拉动原则,确立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和企业参与的新机制。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条,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在初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4]。

参考文献:

[1]郑建初,陈留根,甄若宏,等.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1):5-8.

篇(6)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于地理原理的分析相当不错,但是对于地理概念教学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从近期听的几节公开课中对于概念教学有这样的体会,由于一味地过度追求生活化、趣味化和教学的流畅,淡化了地理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地理本色化,“浮光掠影”式的概念教学屡见不鲜,表面的喧闹替代了学生本应有的深层次的思考,因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令人担忧。本文就几节公开课中涉及到的有关地理概念,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

“概念”是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教学心理学定义)。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概念有利于促进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

理解概念应达到以下三点要求:①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明确这个概念和其它一些概念的关系。③能正确运用概念。概念的掌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需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让学生利用表象作“渡船”,从感知的彼岸顺利到达抽象思维的彼岸。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这就是要谈到教学方法问题。

一、从感知中深化表象

首先,我们的教学面对的什么样的群体,是学生,他们是来接受知识并达到能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对于地理概念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读一遍或是对着某个概念简单地讲一下,学生在课后能否真正掌握这个概念,理解这个概念,从我的感觉看并没有。

例如,关于城市化这一概念,某位老师将书本的定义让学生读了一遍就结束了。其实书本关于城市化这个概念的文字描述,包含了几层基本内涵,一方面是对概念的全面陈述,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关于城市化问题作了最好的铺垫。

我觉得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这几层含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进行分析说明时,引入同学们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常识,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如引入已经学过的民工流问题进行分析,问:大量的民工进城打工将对城市带来什么变化?人口增加学生自然会答到。问:当人口增加后可能会带来什么变化,诸如城市面积扩大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也会想到,促进了人口向城市集聚;既是对城市化概念的讲解,同时也为后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作了铺垫。再将目前乡村地区的变化这一生活化的问题引入,也有利于学生对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这一陈述的理解。

二、在比较中明确概念

学生由直观感知所获得的对于概念的认识是粗略的、肤浅的,因此,要通过分析和比较,使表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从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完整的、准确的概念。

如循环经济概念,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描述: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要使学生理解此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先通过对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的分析比较,获得传统经济活动与循环经济活动两者间的差异。再通过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等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获得其概念的内涵。真正理解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应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的本质内涵。这样学生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象,也会进一步理解其深刻内涵。

三、在应用中促进理解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重复,所以当学生初步建立新概念后,需要应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既可对概念作表面加工(只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词句),也可以作深入的心理加工(对概念的意义作深刻的思考)。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表明:意义的编码越深刻越精细,即加工水平越深,记忆就越好。因此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意义作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例如:学生获得“水循环”的概念后,要引导学生领悟水循环概念中的

关键词 语,“自然界的水”、“四大圈层”、“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等。让学生自己说说看

篇(7)

1.1江苏的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模式

结合生态省建设,江苏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进展。

(1)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江苏省循环型工业建设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结构重组,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者的共生结构及其食物营养链网关联原理,按照工业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要素,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形成生态工业系统。循环型工业的实践重点是推进绿色产品研发,全面展开企业清洁生产,加速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

(2)循环型农业。江苏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把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核心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方法是把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做法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部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业等活动。由于服务产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特性,循环型服务业具有链接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循环型一产、二产和循环型社会的共生发展。

(4)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求把绿色消费与生活模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以及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等不同层面,围绕3R原则和目标,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凭借较雄厚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对循环经济较深刻的认识,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循环经济实践呈现出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特点。

1.2山东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

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为依托,山东省将循环经济试验示范融入生态省建设之中,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点、线、面”模式。所谓“点”,就是在企业层面,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具体做法是推行清洁生产、ISО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谓“线”,是按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特点,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在园区内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循环经济模式,分行业制定和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2)“八项创建”活动。山东在试验示范“点、线、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以“八项创建”活动为平台,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渗透到正在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活动之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循环经济试验示范的载体,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八创建”活动,包括创建生态示范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生态市(县、区)等。在实践中,科学规划是顺利实施融入了循环经济内容的“八创建活动”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3辽宁的“3+1”循环经济模式

辽宁省是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在循环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辽宁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循环经济“3+1”发展模式。所谓“3+1”模式,“3”是指“大”、“中”、“小”3个循环,“1”是一个产业。“小循环”是在企业层面,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和创建废物“零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中循环”是指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辽宁建设了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和沈阳铁西区三个生态工业试点园区。在区域层面,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提高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形成区域的资源利用“大循环”。一个产业是指资源再生产业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目前的重点是发展粉煤灰和煤矸石再生利用产业,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以来,辽宁已有350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3个试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建成80多个中水回用项目;与2000年相比,2003年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量分别提高了66%和59%。

1.4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与其它省市不同,贵阳市在一开始就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框架之中,2004年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是经过贵阳市人大批准,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充分考虑城市总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其总体思路是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科技为动力,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城市建设整合起来,为贵阳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模式可以概括为“2个环节、3个核心系统和8个循环体系”建设,具体包括: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生产环节模式的转变,另一个是消费环节模式的转变。构建三个核心系统,第一个是产业循环系统,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重点包括为水、能源-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子系统;第三个是生态保障系统,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推进循环体系建设:磷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煤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循环型消费体系。在规划颁布不久,贵阳市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条例》,为贵阳市推动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贵阳市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现有实践模式的特点分析

总体上,江苏、山东、辽宁、贵阳循环经济实践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本质,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而且,容易被企业和公众接受,便于操作。尽管各地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的称谓多样,但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反映出了四种模式。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如山东的“点”、辽宁的“小循环”等称谓。二是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从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性质看,企业模式可以归并到产业模式当中。三是区域模式,即如何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或者说解决了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定位问题。四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有实践模式,特别是其名称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反映不清楚或不全面,明显带有地方痕迹,不宜成为国家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的概念模式,需要系统提升。例如,山东的“点、线、面”模式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字面上反映不出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较难用于普遍交流。辽宁的“3+1”模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逻辑上对应的不好。“3”是指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特征,即“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1”又突然强调一个产业。另外,大、中、小循环的表述容易引起误解,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物质循环圈,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产生歧义。二是内涵较窄。从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强调工业体系,没有明确生产领域的其他产业,如生态农业;同时,有关消费领域的内容也不明确或不完善。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叫法不够通俗,与目前已经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概念相割裂。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概念,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已有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个中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能源新技术、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大成。所以,没有必要创造出区别于已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新的说法。另外,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社会”,主要是指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特别是废物再生利用产业,但目前的叫法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在理论界尚有争议。贵阳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较好地反应了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也较好地说明了循环经济区域模式,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表述过于绕口,不够简单明了,较难为公众所理解。综上,需要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能统一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战略重点,为国家选择优先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

3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内涵和现有实践探索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或战略重点可以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两个重点领域是指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日本称为“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生产领域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相当于狭义的环保产业),它和绿色服务业一样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节点或纽带”产业,可以归到生产领域,也可以划入消费领域,它们是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标志。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并不能独立分散地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需要有机地融合。

3.1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工业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简单讲,生态工业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或者说是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低的工业体系。根据已有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生态工业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的实践来实现。

(1)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资源循环式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生态工业体系内的所有企业个体必须首先是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企业,它是生态工业的基本单元。

(2)生态工业园区内的资源能源共生。广义的生态工业园区有两种,一种是由企业集群形成的物理园区,园区内以资源和能量流连接成不同的循环,我国目前正在试验示范的部分园区属于该类型;另一种是园区中既有企业群,也有社区,而且企业群之间并不一定有天然的物质依赖关系。对于后一类园区的建设,我国需要创新观念和标准,把握住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如水)与能源能够共享,每个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园区整体生态效率最大等循环经济的关键内容即可,不宜不顾客观条件和违背市场规律去人为的连接物流和能流“循环圈”。另外,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现有的大批工业园区和各种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3)生态工业网络。在理论上,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后,并不一定能在企业内部将其所有废物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最大化再利用,必然会有一部分可以为其它企业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利用,并有一部分排向环境。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将所有实行清洁生产后的企业的剩余有用废物进行利用,构建连接所有企业的物质能量链。因此,就必须通过建立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及资源化产业来消化这部分废物,同时,建立废物无害化产业安全处置那些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连接所有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或者称虚拟生态工业园。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建设生态工业时,应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这些行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

3.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农业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处理处置好畜禽粪便,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体系,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提升各种模式的水平。

3.3消费领域

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源头”,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依赖性强,短期内全面发展可能会遇到技术和经济有效性的挑战,但可以有重点的循序推进。相比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消费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是重要的战略环节。在消费领域,我国可以大力推进的循环经济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认证。二是生态节能建筑建设和绿色社区创建。三是倡导大众绿色消费,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公众绿色消费,如对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行税收优惠,而对浪费资源、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税收等。四是政府绿色采购。从政府绿色采购所涉及的主体较单一,政府有义务发挥表率作用等特点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应成为我国近期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目前着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基础和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

3.4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一方面可以向生产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再生资源,减轻末端处理压力,拉长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测算,相对于开采矿山产生的废矿,每年多回收利用1t再生资源,相当于减少4t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节省了因垃圾大量填埋而占用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美国再制造业到2005年可安排就业100万人。研究表明,再制造业、再循环产业每产生100个就业岗位,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就业岗位,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责任者延伸制度使企业强化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另外,从技术经济可行性看,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再利用环节在我国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重点产业,属于“节点”产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消费型社会,除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外,一些新的废弃物如包装物、家电和办公电子用品、汽车和建筑材料等开始出现,所以,发展和壮大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5绿色服务业

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一样,服务业也具有“节点”产业性质,服务和影响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服务业行业范围非常宽广,目前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先从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餐饮业、绿色商场抓起。宾馆饭店是水电和日常用品的消费大户,节水节电、中水回用、起居用品再用是创建绿色宾馆饭店的重要措施,且基本没有技术难度,只要理念和管理到位,就可以付诸实践。商场是消费品的集中流通场所,销售环境友好型产品、简化包装、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回收再利用包装物、节电等都是绿色商场的重要标志。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做法和经验。在绿色服务业中,另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是设备、物资和耐用品租赁业,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租赁业可以使多用户享用同一物品,节省资源,减少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观,从生产和消费“产品”转向生产和消费“服务”,使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应用这一理念,施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4年中,在美国等地已不再生产“新的”复印机整件,而是将重点转向为在役复印机提供维护和保养,以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实施该经营方式后,施乐公司1992年在美国市场上节省了5000万美元的原材料购置费、后勤服务费和库存等费用,1993年节省经费达1亿美元。

4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构成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循环和共生体系;同时,只有建立了发达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整个区域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才能够转动起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对接,构成区域“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另一层含义是,循环经济如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如生态城市结合起来。生态城市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是一个有丰富和特定内涵的空间概念,它标志着在一定发展阶段下,一个区域全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看,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循环经济的作用主体是区域系统中的经济系统,由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组成。区域系统或生态城市还包括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仅有“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经济系统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部目标或生态城市目标,还需要有完善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优美的生态景观、高素质的人口、公平的社会体系等来支撑。同样,仅有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公平的社会体系(如古代城市)的城市也不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还要有发达的经济、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否则,“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系统会制约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重要抓手,有了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体系,城市将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运行,或者说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建成生态城市。

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重点在于改造和重构区域产业和消费系统,使区域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生态化方向转型;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城市功能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维持城市区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系统,可以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城市功能系统的方方面面,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也是循环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是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系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又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机体;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为社会系统服务。上述五个系统中,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范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为主线,是“经济与环境”的二维概念。

篇(8)

1.1瑞典“轮作型生态农业模式”

瑞典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瑞典生态农业户不断涌现。在种植业方面,瑞典提倡只能施用牲畜粪便等天然肥料,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虫剂。为使土地保持肥力和减少病虫害,要实行轮作,特别是要种植豆类作物和牧草。每4年循环一次,即第1年种小麦,第2年种豌豆,第3年种燕麦,第4年种牧草。生态农作物产量相对于普通作物要低,如生态小麦产量比普通小麦低15%~20%左右,但销售价格却高出2倍以上。在养殖业方面,瑞典提倡让牛、羊、猪、鸡在室外自由活动,使用自己生产的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的饲料。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喂药,如果喂了药,要等3个月后才能屠宰。普通猪饲养期为6个月,而生态猪饲养期为7~11个月,生态猪出售时价格要比普通猪高1倍。如今在瑞典,有机农场的发展相当普遍,在整个欧盟中位居前列。

1.2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

美国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循环农业的概念,但是循环农业理念却广泛应用于农业各个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往往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实际利润减少。美国又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农作制度,该制度由水土保持耕作、农牧混合和作物轮作等技术作为支撑,更多地强调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近年来,美国农业倾向于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谓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是指通过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等外部合成品投入,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以法规的形式把化肥、农药等施用量控制在安全水平上,并强调维护资源的自然属性,以求获得理想经济效益[2]。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和目标、措施。

1.3德国“绿色能源农业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可从一些农作物中提取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的替代品,以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德国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此类经济作物。德国政府每年用于“工业作物”的研究和开发拨款达40亿欧元以上,2006年德国政府拨付约6.15亿欧元给各个州,各州再按政府拨付资金的40%比例进行配套,专门用于农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如果按农民的人均来计算,德国每年每位农民享受的补贴约为1.7万美元;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德国每公顷土地补贴在300美元以上,远远高于大多数国家。通过几年的努力,德国科学家对部分作物进行了定向选育,先后从甜菜中获取乙醇、甲烷,从菊芋植物中制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从油菜籽中提炼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作为动力燃料。这些能源和原料均是绿色无污染的,符合德国人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从而实现了农业模式的创新。

1.4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在农业领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造成了水土流失,又造成了社会公害。当农业可持续发展浪潮到来之时,日本很快推出了环保型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一是降低农场生产资料如化肥、机械、农药等的投入来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保持和逐步提高土地的肥力;二是以提高效率来保护周边环境;三是对农业资源特别是森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和测算,指出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动植物多样性及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价值,以期保护绿色资源[3]。近几年来,日本又兴起了一种小农户有机农业经营模式。欧美的有机农场规模都达到66.7hm2左右,而日本的有机小农场一般只有0.67hm2左右。其经营模式无需进行官方有机认证,而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向20~50户市民直接供应,这个模式在日本已比较盛行。

1.5以色列“无土农业模式”

以色列土地资源极其匮乏,发展无土农业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以色列充分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优势实现循环农业,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采用无土栽培直接向植物提供无机营养液确保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二是采取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量的栽培方式。目前,以色列的无土玫瑰年均产量可达150枝/m2;若按中国计量单位计算,每667m2无土甜椒产量达6500kg,每667m2产无土樱桃番茄3500kg,每667m2产大西红柿15000kg。苹果、樱桃、油桃、杏、葡萄等也采用无土双倍篱壁式栽培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这种无土生产方式既无污染又节约土地资源,具有可持续性,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成功尝试[4]。

2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模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亮点,这就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通过表1可以看出,瑞典、德国等西欧国家由于气候土壤条件较好,主要实行绿色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过程中农户自觉参与、政府重视并积极投入;美国由于人均土地资源丰富,主要实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制度规范的建立,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日本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贫乏,他们发展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由于他们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色列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该国地处沙漠地区,水分和土壤条件不适合作物的生产,但是依靠高技术的有效应用,他们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无土农业模式,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国外几个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介绍,找出各种模式的优劣,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参考。

3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启示

3.1转变观念,提高意识

在我国,巨大的人口总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生态安全已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发展循环农业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进行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必须转变思想和经济增长方式,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应加强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对循环农业的宣传,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丢弃,进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另外,由于涉农人员普遍对循环农业认识不足,阻碍了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组织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为发展循环农业注入活力。

3.2抓紧立法,加强管理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循环农业的发展法规。为了从思想上、制度保障上充分体现循环农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循环农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为它们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支撑体系。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引导循环农业的规范化实施,使循环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约束来确定循环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农民在发展循环农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法规,明确全社会推进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制定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办法,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循环农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3.3政策重视,筹措资金

篇(9)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及在农产品的产出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使废弃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再次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农业经济效益为驱动力,遵循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其实质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二、巨浪牧场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巨浪牧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毗邻,土地肥沃,水草肥美,畜禽养殖业较发达,大量的畜禽粪便可用于产生沼气。牧场自然资源丰富,地热田所处位置是国内发现迄今为止特大型中低温地热区,目前,已开发成功,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总体上讲,巨浪牧场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水平滞后的局面没有改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效果有限,难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为了完善农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优化现有模式,发展功能全面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三、巨浪牧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巨浪牧场地处两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两县(泰康县和林甸县)中心,距齐齐哈尔市100公里,距大庆市90公里,距泰康县30公里,距林甸县30公里,距G301国道30公里,距S201省道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生态环境优势。巨浪牧场自然环境优美且远离工业区,草原幅员辽阔,小黑山湿地拥有水面面积267公顷,苇塘面积133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牧场内生物物种多样,可利用牧场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3.地热资源优势。牧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压力大、水质好等特点。场内地热资源埋藏相对较浅,水中含有硅、锶、镍、锂、锌、硒等20多种微量元素,并且是含碘品位较高的碳酸钠型矿泉水,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4.生态品牌优势。牧场具有奶源集中、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受到完达山、蒙牛、伊利、贝因美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青睐,常年进行竞价收购。牧场绿豆种植面积达677公顷,并全部通过绿色认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劣势分析

1.经济总量偏小。巨浪牧场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牧场生产总值为9853万元,仅占齐齐哈尔管理局年生产总值的2.88%,与其他牧场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与垦区外企业竞争难度较大。

2.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牧场的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绿豆、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设施农业规模较小。种植结构单一不利于调茬,影响作物产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可提高农场职工的收入。

3.环境污染压力大。农场规模化畜禽养殖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年产7万多吨畜禽粪便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充分认识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经济循环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指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巨浪牧场具备发展高端生态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潜力,通过构建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端产业。

2.国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十二五”规划同样要求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合作。巨浪牧场牛奶产业、绿豆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巩固发展优势项目,带动牧场整体高端绿色生态产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3.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新能源技术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于2010年上报国务院待批。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巨浪牧场拥有地热温泉资源、生物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从新能源产业入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能源成为牧场发展高端绿色生态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10)

(二)促进高效生产,实现低投入高回报

实行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高校稳定。实现生产经营体系的稳健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区域政府应充分发挥农业发展的管理职能,运用政策效力实现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市场构建和资源配置,对于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以及其他的社会服务要进行严格的论证,通过将土地资源、资金、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型的农业生产领域内,实现产业向资本化和技术化的转变,并以此为契机,将区域内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以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的联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终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篇(11)

1.前言

建设全面小康的农业社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要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打造出新时期农业生态环境文明,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经济模式过于僵化

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势存在传统和僵化的弱点,讲求一味的经济投入,希望产生更大的经济回报,这种不顾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经济模式,会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难于帮助农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终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经济的增长失去了本源。

2.2绿色农业生态建设过程缓慢

当前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没有一个正确地认知,导致绿色农业这一概念不能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执行,农民不能将实际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低层次的生产模式中破坏着环境,却取得了较低的综合收益。由于没有绿色农业概念,农民所产的农产品同质性高,导致抵御市场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低,不仅不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且也会存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

2.3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严重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农村过分依靠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和土壤的富营养化,出现大量有害生物的繁殖,或者出现了生态链条的断裂,影响了正常的农作物生长,也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3.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振兴农村经济的措施

3.1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以生态农业为中心,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有机农业为目标,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模式,要主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推行清洁生产,要将垃圾和废弃物的全面处理和综合利用列为重点,使农村经济的途径得到生态化的改善,在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构建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链,打造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3.2建立生态友好性新农业

要以有机、环保、节能和绿色为目标,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打造,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契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打下生态基础,更好地建立起高端的农业经济形势,扩大农村经济体系的收益与效率,真正做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3.3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由于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新时期要从农村基础性生产和生活入手,探寻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转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该加强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废水、废物的处理,要引入成型的垃圾处理设备,通过集中处理和分散消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废水和废物得到有效降解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对废水和废物展开利用,形成新的资源,总之,通过对恶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垃圾处理遏制住环境下滑的趋势,为营建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3.4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应该在农业生产中控制相关有机物的使用,这一点要发挥农技推广站的专业性优势,使技术指导尽量贴近农村生产和农民,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机肥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同时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伤害。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造中要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品种科学地管理树立在广大的农民中间,这样就可以起到从意识上和行为上对污染的控制。

3.5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相悖的两个概念,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得到生态环境的支持,同时在农业生态环境的重构与创建中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农村工作中应该突出宣传工作,要让农村工作者、农民知晓上述的辩证关系,形成对农业生产、生活和管理细节的改变,进而达到对生活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性的有效变革,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舆论基础,更好地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根据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立足于农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的创建,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观念在广大农村的深化,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细节的改变,形成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法。要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以人才作用的发挥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新局面,这也是本研究在最后需要重点强调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