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抄写员主要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7 19:36: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抄写员主要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抄写员主要内容

篇(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68―01

一、反复诵读

1.要让朗读贯穿始终。首先要确保朗读的时间,预习时自读,做到正确流利;回到家里大声读给家长听,读后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写了什么;课堂上比赛读,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验作者的情感,体会和揣摩弦外之音,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体会:本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读完后你最想说的话。②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画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有疑难问题与大家交流,并结合“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子。③品读课文,突破难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爱戴?二是根据所写的事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低年级要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体会语言的节奏、韵味,获得直接体验。通过领读、尝试读让学生掌握轻重、快慢、语气等朗读技巧;中、高年级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如大声读、默读、同桌之间互读、扮演角色读等。

二、积累语言

学生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之后,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明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比如,要知道哪些语言好,好在哪里,并多读多背名言佳句,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积累大量语言。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让学生分别看桂林山水的挂图,边看边想象,然后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看到了什么;第二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象;第三步,面对这么奇特的山水,请大家吟一首小诗来表达心中所感。

2.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如,举行故事会、优秀诗歌朗诵会、即兴演讲、即兴作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读物,让他们充分感受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魅力。比如,学习《丑小鸭》之后,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集》;学习《小抄写员》之后,可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草船借箭》之后,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三、理解感悟

篇(2)

一、精心设计,优化目的性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循循善诱,优化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千万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针对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内容循循善诱,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根据“画鱼”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鱼游到了纸上?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聋哑青年的所作所为给你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三、因势利导,优化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老师提问:

“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问“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有的问“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还有的问“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学生一共提了不下20个问题,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运用教育机智,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引导学生认识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读书研究,把握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

四、难易适度,优化科学性

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五、发散求异,优化开放性

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多种可能,而要求学习者自行推断。开放性问题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条件到结论的思维距离均开放。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标准性和唯一性。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设计: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这种问题的设计,得出的答案都不是标准的,唯一的,教师通过这些发散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篇(3)

阅读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又是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基础。从宏观来看,阅读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选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读、自觉地读、质疑创新地读,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阅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笔者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优化阅读指导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指导比较性阅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文,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如《凡卡》和《小抄写员》,学生进行阅读比较后不难发现,二者都是写人的文章,但可以跨越国界,反映不同的主题。前者是通过写凡卡在鞋店痛苦、孤独的生活反映旧俄时代穷苦儿童不幸的遭遇,以及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疾苦;面后者通过讲意大利少年叙利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管父亲的严厉责骂和冷淡,坚持偷偷地帮父亲工作的事,反映了叙利奥是个懂事、聪明、意志坚强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对比,孩子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指导求解性阅读,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师应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阅读能否启迪思路,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

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先设计了一个填空:因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如果(地球上的资源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所以(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填空提问。学生的问题都很有质量,如: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资源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等等。而这些问题不正是文中所要讲的内容吗?通过认真阅读,学生不仅解决了这几个质量很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课文内容理解得已非常透彻了。

三、指导精读文本,在范文中体验阅读的窍门

1.要准确设计朗读的要求。阅读课文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地读,是指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做到通顺流畅,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确定读的速度,快慢得当,有自然节奏;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重轻重缓急,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达到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学生的朗读达到了哪些要求,以便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得法,其味自生,其意自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好朗读的形式,扎实朗读基本功,披文入情,声情并茂,通声悟意,并让听者赏心悦目,获得音韵的美感,才能收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朗读教学时要注意:朗读的目的要明确,朗读要有层次性,教师要起朗读的示范作用,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朗读的评价要富有激励性,要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

篇(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健康课堂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我在建立健康课堂时的点滴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对于这一类学生,直接指出其缺点并让其改正是很难的,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努力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同时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逐步消除他们对教师的误会和隔膜,从而不断地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情谊,为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让学生了解自己,端正学习态度

学校的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学生获得上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明确的了解,不仅要了解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力,还要了解自己在同学之中的位置。学生只有了解了自己,方能知道自己的实际跟目标有多远,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来努力。而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名次,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我在课堂教学时,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水平相当的学生为一组,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学生的学业水平得到的提升。

3、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

在教学中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成绩较差,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我则给予更多的关爱,告诉他们“别害怕,你一定行”,“别紧张,你再想一想”,“说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在训练中学会方法”等。当他略有成绩时,我总是竖起大拇指或号召同学们用掌声等方式使他受到鼓舞。这样既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信心,也使更多的学生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受到感化,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民主、和谐、全面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1、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当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时,能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呢?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近老师,与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变“偏见”为“均衡”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发言的往往是那么几个人,甚至个别人说了又说。若是举行公开课,那是绝对不敢让“学困生”发言的。这样“偏见”地对待,其后果是严重的,如“学困生”当众讲话的勇气、能力等差距越来越大,自卑感会越来越强等。要知道,教学不仅是为了教学生知识,而且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均衡”的学习机会,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给他们读书的机会,发言的机会,动手的机会,真正做到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均衡发展。比如在集体交流前,我总是给大家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同座交流、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又如课堂提问时,我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以培养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再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他人,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只要学生能当众朗读或回答问题,我都要引导学生首先肯定他正确的、好的地方,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能大胆、大方、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然后再指出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