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儒学与传统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8 15:10: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儒学与传统文化

篇(1)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语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强大能量,从而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一名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现传统文化呢?由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中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放一些影视片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利用电影教学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中,电影里生动的语言、完整的故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通过电影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他们在观影中就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结合一个电影,详细地介绍如何运用电影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电影教学方法,一方面利用光与影的科技手段,运用故事的形式向中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随时暂停影片,解读影片中的传统文化,更容易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传统文化的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当前,中学生的古文功底总体上比较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古典文籍的阅读量少,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扩大古代作品的阅读量,指导学生精读,使之在古文阅读中,提高古文阅读水平,并且培养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例如,可以让学生阅读包括《古代寓言一百则》《论语》《古文观止》等在内的书籍,要求他们选择其中一到两本书进行精读,剩下的则尽可能地泛读,在阅读中可以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背诵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所以在学生学习理解古文后,可以要求学生适当地背诵一些好的文章,深化记忆。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并且成效明显,可以使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当今社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这首先需要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重视习惯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2)

目前,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小学语文考试难度增大,对小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许多中学生却无法写出规范正确的汉字,许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这固然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电脑的广泛应用有关系,同时和教育考试――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也密不可分。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的揠苗助长和急于求成是违背学生智力发展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我们不应该让教育重蹈“”的覆辙。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语文课为了适应考试的要求,忽视了对最基本的文字书写和语言表达的训练。造成了学生的书写方法不正确、错别字严重、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许多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加强学生对文字、文化的学习,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必须与学生的世界观培养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让学生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要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和深度。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二、语文教学的前提是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它将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则是语文教师备课前就应该考虑的。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的教育指导思想。

三、语文教学过程要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甜味与魅力。具体可以作以下尝试:

1.通过实用书法课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各种书法班注意对各种书体软笔书法的练习,学生反复练习某些字,以达到一定的书法艺术效果,而却忽视了对实用钢笔书法的练习,导致学生除了能写好少数一些练习过的毛笔字外,日常书写依然很差。汉字书法从日常书写角度应注意实用,小学生应写好楷书,而初中生由于学习科目增多,课业负担加重和课上记笔记的需要,应掌握行书的书写技法,以提高书写速度。当学生对书法真正产生兴趣时,可以练习一下毛笔行书,从而体会中国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美学中对中国书法的评价有“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说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同书法美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古典诗词名篇的鉴赏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当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东方,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许多人却对中国古典文学不屑一顾、知之甚少,这难道不足以令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吗?因此,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外古典文学名篇,开设赏读课,让学生在领略古典文学魅力的同时,提高阅读、朗读能力,拓展知识面。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无论是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还是学生鉴赏、朗读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传统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我们在适应考试的同时,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字的书写、语言的表达充分重视起来,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创设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能力。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我们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篇(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方面,我们不能有“懒汉思维”。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时渗透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奠定他们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构建传统文化氛围

小学生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最好能打造传统文化氛围。如果对小学生提传统文化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知如何下手,如果进行耳提面命的说教肯定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我们通过软硬两个方面给学生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感受氛围,就很容易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

1.物质环境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走廊挂贴精美的传统诗文或者配有名言警句的人物故事画。这样就将抽象的文化说教变成形象的学生喜欢探究的故事,从而激励和鞭策孩子们建立和健全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让学生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久而久之,知书礼节和礼仪仁信就会充盈于胸,让学生成长为儒雅的人才。

2.学习环境

教材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遴选了诸多古典诗词、历史励志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学习上升到主观意识上来,充分借助这些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分享一则成语故事或者诗歌朗诵,以此来帮助学生完善文化积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另外,针对负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要激励学生去深入挖掘相关历史背景,如学习《卧薪尝胆》时,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对应的历史故事,还可以让他们观看相关的历史材料和视频。在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励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感油然而生,为进一步渗透埋下伏笔。

二、结合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责任。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建树。所以结合传统文化教学,我们不但要在历史题材的课文中渗透,还要能在非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中信手拈来。

比如现代寓言故事《三袋麦子》,从字面上看基本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思想。古人曾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光看眼前痛快,要开动脑筋争取使长远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在教我们生活的技巧。故事中的小猪有了就吃,根本没想吃完之后怎么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小牛想通过勤俭节约的方法来做长远打算,显然也是失败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小猴不但做了长远打算,还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小猪和小牛得到的是鱼,鱼总有吃完的那一天,而小猴得到的是渔,是获取鱼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小猴除了做到长远打算,还将种出的麦子返赠老人,深谙“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礼节,所以我们做人遇事也要像小猴一样不但要有礼貌,而且还能深谋远虑。

篇(4)

语文,作为炎黄子孙的母语,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的重任,语文教学,更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把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下去,别让历史在我们手中夭折,更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小学教师怎样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呢?

一、要做到润物无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限于课本上知识的传授,老师要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传授课本知识中,教师的一句引用可能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对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思想教育中,教师讲的一个故事就会有好的思想在学生心理扎了根,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高尚的品格与道德情操。在课间休息中,传统读物更能引起同学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吸取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一次高山流水的回放,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美好的乐曲中向往美好的明天。传统文化能够改变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欣赏能力。润物无声的教育,能更好地把传统教育传承下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

二、要做到大张旗鼓

首先在课本中大张旗鼓地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如小学课本中的寓言故事,不仅要学生明白故事,还要明白其中告诉我们的道理,并且要把这一课的教学引申出去,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更多的道理。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不仅要学生会背会写,还要明白诗中的意思,明白作者的意图,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诗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要求背会其作者别的一首或两首诗,还可以要求背诵和这首诗相关联的诗。在经典名作教学之中,教师除了教好课本知识外,还要举行一些知识竞赛,故事品读,故事积累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传统文化。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大张旗鼓地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多举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比赛,如古诗词背诵比赛,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比赛,在读书汇报会中让学生演课本剧、历史剧、神话等,在表演中学生会对中华历史感到无比骄傲,从而更加深入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大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我们语文小组可以创立作文班,古诗写作班,故事创作班等,让学生不仅更好地传承,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更加浓厚。

大张旗鼓地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学校已经做到了率先垂范。学校组织印刷了《经典诗词诵读》本土教材,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晨诵,学校还不定期地进行抽测比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词,在背诵中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文字美。在背诵中学习古人留下的精髓,感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朗朗上口,感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赤子情怀,感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景色,感受“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等更好地诠释了古代教育的方法,让孩子在诵读中学习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和私塾道德教育,学会怎样遵守道德,做一个知书明理的人。

三、要做到持之以恒

教育不是三分钟热血,传承传统文化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作为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领军人物――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持之以恒地传承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盲目跟风,不是形势需要。现在的教学很多都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而丢弃了我们最原始的本真教育,一味地追求高分数,高质量的教学。请问,连自己祖国五千年的智慧和文明都丢弃的人,还能会有什么好的教学质量?

篇(5)

中华文化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魂和根。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素质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继承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

传统文化的国学教育现虽有一定兴起,但多是通过社会传媒和各种机构来宣传,这种文化补充对于教育来说是远不够的。在十几年一线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国学启蒙应与素质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让传统文化更多的渗入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不妨从源头上改革:在夯实国学基础上建立语文大厦。让传统国学经典许多精华文章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文明素质之效果。所以国学经典要渗透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

一、经典教材的编纂要侧重渗透文言文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骨血应该是经典教育,主要是国学经典教育。基础教育的启蒙教学应立足于诵读经典。国学经典都是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精髓所在,国学经典一旦掌握则受益终生。所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应该是国学经典化。没有经典化的文化和文学不能进入语文课本。这是最高原则,也是底线。对于白话文教育,现代作家的经典作品(如: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作家)也可入选教材。它最好应该有几十年的公认,现今被证明是当代经典作家作品一般不宜入选课本。白话文教育和课外阅读教育,是语文的教育,在数量上要远少于国学经典。汉语文化教育的正确道路是文言文的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在立足文言文诵读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白话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就好像一颗大树,只有用经典国学的沃土培育好根系,它才能开出繁花结出硕果。而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是白话文教育。近年来,国文经典教材在文言文编排上虽说有所增加,但整体来说是侧重白话文。

现当代一些文学大师,比如:鲁迅在汉语世界里能自由驰骋,他们都饱读诗书,掌握国学经典,青年时代才又继续饱读西方经典。因此诵读经典,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是很可行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四书五经不能进入教材教育,我们将来的思想、文学大师恐怕也很难再我们的学子中诞生。

古典文学中有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和有效地渠道。它是我们民族的精魂,祖先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诵读《孔子》、《庄子》、《孟子》、《史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有利于陶冶情操,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培养他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让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无我”,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为学生增加文学修养的底气,跟文学思想大师们在灵魂境界上多一些沟通交流。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传统经典诵读。

提倡经典诵读最直接的意义是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中学生在识字、作文乃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长远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一遍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这番话很吻合实践教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见多识广,表达方能左右逢源,否则语言溃乏,笔底空疏。近现代文学巨匠很多人都是背诵的高手。鲁迅小时侯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其实是背),试想“一部十三经装在肚里,会多么的营养"。茅盾甚至能背诵《红楼梦》。一些科学家如杨振宁先生对《易经》颇有研究,苏步青能诗词,无不得益于早年熟读经史典籍。多背必然视野开阔,“胸中自有丘壑”。缺少记忆和背诵,就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了。

三、当然,国学教材的编写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

经典教材需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我们的基础教材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选取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课本中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要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小学阶段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诵读开始,逐渐加深。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着力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力图通过讲说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营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从而将他们引领进入到教育的过程之中。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整套教材要整合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构成一个严整的、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体系,有助于华夏青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学习过程中,逐步把握中国传统经典的精华所在,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中的核心内容。

总之,走民族化的道路,构建以国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应该是一条很值得尝试的方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经史子集,学习民族的诗词歌赋及其它经典作品,使语文教学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链条。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竭尽全力,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已任,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开辟出一条通畅之路。

参考文献:

篇(6)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篇(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和圣者交流,感受他们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又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还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和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知识,而且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在讲课时,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苏州园林》使学生鉴赏到华夏文明的细腻典雅;《沁园春・雪》使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春酒》、《高邮的鸭蛋》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此外,学习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与仁慈;感受到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缜密与严谨;感受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强烈的爱国思想;了解《傅雷家书》、《汉乐府》、《乡愁》等诗词文化及名人轶事,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切实领会这些经典美文中凝结的文化精髓。

二、加强对经典名著的推荐和引用

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挑战,离许多用方块字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正越来越远。我国的四大经典名著,很多学生家里都有,但是他们却很少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我就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四大名著,把它当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比如,讲《香菱学诗》时,学生了解了作者刻画的香菱这个人物非常细腻。《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个形象生动传神,如“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平儿情掩虾须镯”……我适时向学生推荐阅读原著,以便学生了解其他人物形象。在讲《武松打虎》一课时,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理解《水浒传》中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不屈的反抗精神,正是对这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传承,才有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对世界列强侵略的英勇反抗屈服,也有了对中华文化的一脉传承。

此外,在讲《陈涉世家》人物蕴含的反抗精神时,我专门引用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指出孙悟空不仅仅只会降妖除魔,还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意识,和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生命 生命》这一课时,我引用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以此激励学生珍爱生命,有所作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成长为栋梁之才。

三、从经典名著中品味作品的文化意蕴

经典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8)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以学习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对魍澄幕兴趣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语文教学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优美的篇章句段,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为此可通过不定期开展如“赛诗会”、“小诗人”等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学生学习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词诗的赏识,提升其阅读的品位,还可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在整理诗词的过程中,为运用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诵读经典为主要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同行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生活在儒学文明传统下的中国人多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有关立身之本的教育。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忠”、“孝”、“礼”、“俭”等内容,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世代相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经典的诵读,以此作为学生储备知识,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质。

篇(9)

二、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融之于人文教育

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具有某种一致性。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都感慨得益于古诗文的诵读。

1.教师精心挑选,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古典优秀诗词、散文,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季节、课文等进行灵活调整。

2.语文教研组在全校开展每周一诗一词或一文的诵读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每学期每人承担一次,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和信息设备对学生进行范读、领读、背诵、作家推介、作品赏析等。

3.编写学生早读文本,内容可涉及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唐诗、宋词、散文、对联、现当代诗歌、国外优秀诗篇等。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晨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背诵、赏析。

4.每学期可以举行一到两次的大型的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楚辞》,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和活动时的隆重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内涵。

5.把古诗文诵读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联系起来,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古诗文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篇(10)

一、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既要满足学生继承中国传统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要有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大纲说明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分配教学内容的范围和程序。语文教学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应纳入教学大纲。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应用技能并且满足生产领域的需求,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的。“应用性”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主旨与特色。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途径是与企业协调。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岗位能力。综合能力的内涵意味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在培养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加快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然而,忽视文化教育是现阶段中国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高职语文教学的边缘化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不足,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自己的特点。语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水平。因此,必须有一些具体的教学原则、材料、手段和方法教育学生。很多大学生传统文化储备较弱,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在高中,他们接受的主要是应试教育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渗入,为了考大学,学生专注于考试,缺乏掌握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教师要帮助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到对全世界传递家庭文化的责任和自豪感。通过对文化的全面研究,使学生学会摆脱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自卑感,学会宽容多元文化。第二,课堂文化的呈现要灵活多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信息化资源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播放的相关纪录片等。

课堂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不能被视为提供文化输入的唯一方式。除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收获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与文化相关的演讲和辩论,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角色扮演,开展文学经典的朗诵比赛,或者模拟导游当地名胜风景区,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中国文学,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熟读四大古典名著等经典文学作品。掌握好语言和文化才能使其扩大视野,从中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和比较中外文化异同,更重要的是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

作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性补充,各种文化信息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整体语言。信息来源应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国内的文化信息来源方式有几种类型,即印刷材料如报纸、杂志,音像源如广播、电视、电影、光盘,以及互联网等,通过这些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方式。可以由教研室组织教师和专家编写的语文教材和资料并附上中国传统文化,并对现行教材包括传统文化较少的信息调整。文化教科书的设计不仅要强调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多样性,而且要强调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批判性思维。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真实和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给学生机会,比如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帮助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做笔友,请他们介绍在中国好玩的地方。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及注意事项

篇(1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她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护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些年,一些学校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这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学生们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一、经典蒙学的诵读,默化启蒙教育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换个说法,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百家姓》设计了一些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给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

二、诵读优秀的古诗词,进行民族文化熏陶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从小就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斗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才让我们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传。比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三、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中秋节有哪些别名?中秋节的来历?哪些著名人物写下了与月有关的诗词?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又有哪些?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吟诗词、赏明月、吃月饼……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四、善于教学拓展,加强传统语文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中国的茶壶常饰以字画,让人们一边细细品茶,一边玩味壶上字画,增添乐趣。有一种茶壶壶腰(或壶盖)上一圈就写了五个字:“可以清心也。”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这五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还有一个故事: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题纸扇,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类似的训练还有: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