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4 16:45: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

篇(1)

当今中国铁路建设管理全面推行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的标准化管理,对信息化提出了“以现代网络、通信、电子设备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有效监控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的要求,根据此项要求,工程项目施工图也应实行信息化管理。

一、传统的施工图管理

传统的施工图管理全靠人工管理,整个流程包括从业主(建设管理单位)接收图纸、图纸整理入库、发放、借阅以及图纸回收等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这种管理图纸的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人工记录量大,同一份图纸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多人多渠道使用,需要人工反复记录其去向;二是不便找寻,特别对于较大项目,图纸多,需要时凭记忆查找,寻找困难且工作量大;三是图纸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图纸的详细信息往往只有资料员清楚,相关领导和需要的人员对图纸的信息只能靠资料员通知才能获取,通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组织安排,甚至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建设。

二、图纸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图纸信息化管理是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铁路建设行业正在全面强制性推行标准化管理,其中信息化是整个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手段,如果仍用传统的人工图纸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图纸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化建设要求。2.图纸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广泛程度决定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对图纸实现信息化管理也是建设单位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体现。3.图纸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图纸使用效率的要求施工图是工程建设最为重要的依据,施工图资源的整合、共享、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效率,现在工程项目建设工期日趋紧张,要求工程施工各级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作业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取施工图信息,这就必然要求施工图实行信息化管理。

三、施工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使用条形码技术为每一份图纸定制“身份证”,以便实现快速查找和追溯。2.图纸数据库与OA(办公软件)系统关联,实现图纸到达和图纸流转的信息化管理,便于各层次需用者及时获取信息。3.使用OA系统连接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经常性使用的图纸进行现场查阅。

四、施工图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方案

(一)建立施工图信息管理系统1.建立施工图组织管理系统完善组织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应建立建设单位、标段指挥部、施工项目部三级施工图管理机构,配足施工图管理人员2.建立信息传输网络传输网络要能保证信息的安全、畅通。在建设单位设置OA系统,标段指挥部和项目部设用户终端(电脑),在作业层(队)设移动用户终端,其网络图如下:3.确定系统管理模块根据铁路工程建设,开发施工图信息化管理软件,建立图纸仓储管理模块、图纸使用管理模块、条形码管理模块、图纸管理模块、图纸档案管理模块,如下图示:(二)制定施工图管理办法建设单位根据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特点,制定施工图管理办法,对施工图的设计、审核、发放借用、销毁等作出详细要求,明确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明确考核奖惩办法。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施工图管理实施细则。(三)对施工图进行分类根据建设项目情况,一般可按照铁路工程预算章节进行分类。比如:路基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房建工程、其它站场设备及建筑物、大临和过渡工程等,在每一个大类下还可以再划分一些小类,比如对路基工程还可以划分为地基处理、路基附属、路基挡墙、绿化工程等,总之,以便于查询为原则,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细。(四)给施工图标定“身份”1、条形码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物品识别、物品追溯、信息采集的作用。根据铁路工程施工图数量较大、信息准确度要求高、需要字符多的特点,施工图条形码宜选用CODE二维码制作条形码,如下图所示:2、由建设单位资料员在接受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后,在每一份图纸上贴上一个50×25mm的条形码,从而,该条形码就作为图纸的“身份证”,直至该图纸的“寿命”终结。3、扫码抢与电脑无线连接,通过扫码抢扫描条形码,在电脑上即可显示某一图纸的一切信息,使阅读者一目了然。同时,利用条形码可大大减少同一信息的反复录入,节省了资料管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了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施工图“入库”暨到图信息由建设单位资料管理人员对所接收的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正式施工图,按照既定的分类规则,将有关信息录入到“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并在OA系统上,信息应包括到图日期、供图单位、图名、图号、份数、图纸分类。使用OA系统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人员都可以同时得到施工图到图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图信息完成登记后,即分类存放到密集柜上,并将存放位置录入仓储管理模块中,完成施工图“入库”工作。(六)施工图审核由建设单位资料管理人员对“入库”的施工图通过OA系统向专业工程师发出要求审核图纸的请求,专业工程师按照施工图管理方法的要求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后,登陆OA系统“图纸使用管理模块”填写审核意见,提交部门负责人,由部们负责人确认后,返回给资料管理人员,由资料管理人员向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发图通知。(七)施工图领取和现场发放施工、监理等单位接到发图通知后,到建设单位登录到“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办理领用手续。然后,施工、监理单位根据本单位制定的施工图管理实施细则完成向项目部、作业队的图纸发放,发放的信息要及时录入“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使建设单位能够掌握施工图发放和使用情况。(八)图纸的快速检索传统的图纸管理需要查找某份施工图时,往往需要资料管理员翻阅图纸登记台帐,逐项逐条查找,费时费力,而在图纸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只需要输入已知的几个关键字符便可实现瞬间查找到它的位置,状态及其它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九)现场施工图信息化查看由于施工现场多暴露在野外,在工地查看施工图必然会遭到风吹、灰尘侵扰,甚至会遭受雨水、湿气的侵蚀,往往施工图在工地上使用不久就会变得字迹模糊,甚至破损不堪,因此,对于经常反复使用的标准图、参考图、通用图、定型图、构件图等,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信息化。一是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电子图转换成不可更改模式的电子图,二是利用扫描仪扫描图纸,将其转化电子图纸。电子图录入“图纸管理模块”中,作业人员使用手机利用无线传输在工地现场随时随地可以查看施工图,避免图纸破损、减少了作业人员携带图纸的麻烦,同时手机用户可按照需求无限扩展,克服了使用图纸人员的局限性。

篇(2)

随着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物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领域的基本共识,也是铁路建设项目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本文结合铁路建设工程甲供物资管理功能需求,对铁路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铁路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1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为推动全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于2000年下发了《全路物资信息系统建设框架意见》,对铁路局层面物资管理系统规划、功能实现及实施方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了《关于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公司内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及互联互通等建设目标。

1.2铁路运营及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为运营物资管理责任主体,各铁路局及所属站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开发运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功能较为齐备,且具备铁路特色的运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运营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相比之下,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针对甲供物资管理开展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迟缓,缺少成熟的具备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2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铁路建设单位大多已经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包括物资管理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2.1基础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足

客观上,铁路建设管理项目时间周期较短,铁路建设单位独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经费有限。主观上,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仍然重视不够,对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等相关投入不足。

2.2开发标准缺失,水平参差不齐

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各级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统一的建设思路和目标,但是当前没有可以参照的具体开发建设标准,各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在起步时间、项目规模、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切合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特点和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3系统封闭独立,信息流转不畅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的开放性是与上下级单位、组织内部关联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部分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系统在这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导致组织内部信息流转不畅,对外部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2.4业务覆盖面窄,应用深度有限

目前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范围距离“全面应用”、“建设物资全过程管理”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仍停留在单位内部信息流转和数据统计等基础层面,主要集中在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基本功能模块。

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各级建设管理单位需在当前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之下开展相关管理工作,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须紧贴实际。

3.1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基本原则

标准统一、功能齐备原则,需求导向、紧贴实际原则,加强组织、强化考核原则。

3.2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建设全路统一的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计划、招标采购、供应组织等业务环节的闭环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及系统化管理;通过网络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与相关业务部门、上下级单位的内部信息高效联通;实现与外部供应商等相关参建单位的信息交互;实现物资管理数据的及时汇集及有效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做到统一模式、全面应用,涵盖建设物资的全过程管理,面向各级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服务机构以及供应商等参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层、服务器和客户端3个部分。

3.4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数据管理、物资目录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管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主要业务功能模块。同时,系统应全面考虑包括铁路总公司、各级建设管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等其他参建单位的管理需要。系统设计的管理流程、权限设置应遵循当前铁路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紧密贴合当前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实际。

3.4.1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机构、使用角色等信息。其中组织机构包括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系统使用角色按照单位类型分为7类,分别适用于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服务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的管理及业务人员。

3.4.2物资目录管理。物资目录管理包括物资分类、物资目录维护功能。物资分类按照物资品种进行区分,如道岔、轨枕、桥梁支座等。物资分类支持多级次管理。物资分类的末级,需要指定分类属性,包括“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物资目录调整维护应由铁路总公司统一管理,各建设项目根据相关规定执行不同物资目录。

3.4.3需求计划管理。需求计划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功能,各模块按照物资管理类别分为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和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两类。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程序及相关各方权限、职责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物资管理制度规定。

3.4.4招标采购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批文管理、采购计划申报、包件管理、开评标管理、信息管理等模块。铁路总公司物资部、建设单位及物资公司根据甲供物资分类管理权限,可在相应功能模块下完成相关工作。开评标模块设计符合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物资采购信息包括招标采购信息,招标采购结果公告等,信息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3.4.5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包括合同录入、合同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等功能模块。各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合同管理模块应用,合同录入信息包括物资规格、数量、计量单位、单价、供应商、合同有效期等关键合同信息,合同查询模块提供合同执行情况动态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程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铁路总公司及建设单位相关管理办法规定。

3.4.6组织供应管理。组织供应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提报、需求计划审核、需求计划汇总、供应计划编制与下达、供应计划执行进度查询等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设计应贴合相关组织供应管理制度,符合制度规定的组织供应流程,体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资公司及供应商的权限、职责。各相关用户可通过系统对供应计划执行实时进度进行查询。

3.4.7物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模块包括物资进场管理、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物资进场验收后,将物资到货情况和实验检验情况等相关验收信息录入系统。各级相关用户均可通过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对历史物资验收相关记录进行查询。

3.4.8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中需要提供各类单据的台账。对于年度总需求计划、季度分月需求计划、合同、供应计划,需要按照物资分类、建设项目、标段、施工单位等维度跟踪执行情况,汇总显示每个环节的数量、金额等信息。经授权用户可以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为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3.5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领域建立标准统一、功能齐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全面提升建设物资管理效率,规范物资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对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状况做到全面掌握,同时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和较长时间系统开发周期,应由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信息化建设,强化检查考核,以保证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顺利推广。

篇(3)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工程建设物资“粗放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施工管理的要求。为适应现代铁路建设需要,应创建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以网链结构实行物资精细化动态管理,实现招标采购、施工需求、资金结算和质量保障等信息管理一体化,进而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目标。

1、传统工程建设中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建设物资管理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计划分析工作被动

在铁路建设工程中,由于施工组织调整造成设计变更的情况较多,而物资计划管理方面又缺乏信息系统支撑,导致无法对施工生产中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掌控。因此,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传统的物资管理计划分析工作非常被动。

1.2、管理流程控制性差

传统的工程建设物资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制度可以对审批、招标、核销和周转等过程进行控制,主要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因此,传统的物资管理人为因素影响大,不能形成闭合的流程控制机制,经常出现计划与采购、结算等管理程序脱节,导致急需、特殊规格的材料难以购置,普通材料库存较大。其结果是既影响施工建设进度,又占用大量建设资金。

1.3、“价”和“量”双控难度大

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由于铁路建设施工作业面多,大部分以线状分布在铁路工程线上,又多在荒郊僻野,各工区的物资管理难于形成统一管理模式。由于大多数工区通过材料包干控制成本,无法进行成本精细核算及成本考核,导致对物资成本”价”和”量”的双控只能在局部实现。

2、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通过笔者调研,现以某某铁路广州枢纽项目为例,简单介绍一下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

某某铁路广州枢纽项目物资管理信息化流程如图 1 所示。

2.1 创建物资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业主负责制的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以物资管理信息化为主要载体,项目相关方统一参与建设物资管理体系,规划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信息,实行分级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项目物资管理标准化文件,如招投标管理、材料供应与过程控制、甲供、甲控材料与设备采购、建设资金与结算、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供应商信誉评价机制,各参建方全过程共同评价,及时通报评价结果,做到公开透明,信息共享。

2.2 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物资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是建设计算机网络,并逐步提高参建单位的计算机网络覆盖面;其次是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将相关纸质、图片等资料数字化,通过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形成二次文献,同时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利用及资料追朔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从事物资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参建各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市场预测、数理统计、法律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定期培训;三是利用供应商技术力量,举办土建施工、常规设备、系统设备、轨道等专业物资技术讲座,使供需双方面对面交流,掌握物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设备主要特性和安装工艺等,更新、扩展物资管理相关知识。

2.3 加强物资管理计划及招标信息管理

业主和参建单位要分工协作,做好现场调查、施工图审核和现场复测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将采购计划与甲供(控)物资招标信息逐个对比,分阶段、分期编制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招标申请,及时招标信息,公示招标结果,并及时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增强物资招标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4 强化采购供应环节物资信息管理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工作量和消耗定额等基础信息,编制物资供应分期供应计划。完善《物资进场时间表》和《物资库存表》,将其作为确定采购时间、安排保管和装卸搬运设施等的依据,并汇总形成 《物资采购合同信息汇总表》,以便于履行确定催货时间、双方信息沟通和质量监督等合同。严格执行供应商信用评价机制,从签订合同开始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对供应商履约合同的能力进行评价;动态管理《合格供应商目录》,通过定期评审,及时从目录中取消不合格供应商名单

2.5 形成全线资源调配共享机制

建立物资集采平台,通过该平台收集、整理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物资市场状况,收集供应商信息,通过共享、评价,保留实力强、信用好、服务好的企业,提高市场调研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质量等。并通过该平台,及时共享同一项目、或距离较近的项目不同工程局、不同项目的库存情况,通过调剂降低库存,提高利用率,并可在市场紧张的情况下,有效缓解问题的突出性。

3、物资管理信息化在项目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在某某铁路广州枢纽工程建设中,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突破,提高了参建各方物资管理水平,为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提升建设项目物资管理标准化水平

推行物资管理信息化,是铁路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立足铁路工程特点和建设管理实际,严格贯彻落实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方针、政策,从采购成本分析、供应商评价和市场评估等方面强化过程控制,更加贴近现场实际,做到信息对称、科学可靠、公正透明,使参建各方共享信息资源,物资管理更为有效,也为施工单位物资管理标准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2 通过整合物资采购信息资源控制采购成本

为控制采购数量、降低采购成本,从物资招标工作开始,通过整合项目物资采购信息资源、及时招标信息等方法,全方位、多渠道扩大物资采购信息,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投标,从战略上调整供应商结构,扩大市场范围内的调控资源渠道。同时,通过推进物资管理信息化,采取缩短供货周期、增加发货频次和减少库存等措施,以及让利供应商以降低间接采购成本,争取更大价格优惠和更优质的服务,最终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3.3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采购质量

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强化网络建设和流程再造,加速信息流转,优化参建单位物资管理流程,做到可随时查询物资供应和施工作业节点上的物资消耗、供应商名录及其信用评价、库存物资及资金结算状态等,大大提高了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统一物资质量验收管理标准,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范围得到有效开展。对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工程监理通报为信息平台及时予以通报,拒绝供应商不合格物资进场,形成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三者之间的互动,及时掌握工程物资的质量及物资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从源头控制住物资采购质量,确保参建各方物资设备的质量和物资供给的可靠性。

3.4控制物资采购风险

物资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施工单位及时有效地把握工程项目的进度要求以及对物资供给的需求,提高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响应能力,及时调整供货周期,以满足建设需要。同时,当建设项目发生不可预见问题时,通过信息平台的及时反映,施工企业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抓紧资金结算,使供需双方将物资采购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较好地发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防范风险的作用。

结束语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大幅度提高铁路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还能够实现管理跨度的延伸,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当然,目前的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如在物资管理定额、资金结算方式、集约化监督和调节物资的流通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也是今后铁路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尚辉.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J].中国西部科技,2010.9 (11):66-67.

【2】缪氏江.建设上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 2005.

[3】王李刚.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1(6): 104-108.

篇(4)

目前我国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部分企业管理中仅仅为了顺应管理潮流而应用信息化管理,且过分依赖信息化,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存在一定忽视。一些企业没有将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与网络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铁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受到一定制约。其次,企业缺乏不断开发与创新意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软件引进应用与创新开发,即应用引进软件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新的软件的开发应用,以适应企业自身特色发展,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最后,铁路通信工程企业中缺乏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但就目前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人才主要以引进为主,缺乏企业内部的独立培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效率,企业必须打破人才应用现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以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实力,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2加强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铁路通信工程中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其工程管理也具有一定复杂性。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大量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实现其高效管理,因此,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应用。铁路通信工程企业利用计算机设备以及综合网络信息手段等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在深度开发与分析过程中提高其管理作用,以更好服务于工程服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对完善铁路通信工程生产建设以及经营服务有着重要作用,进而促进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为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就需要顺应时代管理新形势,实现信息化高效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够为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做出积极贡献,包括对大量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处理,对企业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等的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是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铁路通信工程企业领导者要积极提倡信息化管理。

2.2注重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传统的铁路通信工程管理中,组织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层次过多,等级差异较大,信息传输准确性较差等问题。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发生较大改变,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在铁路通信工程中信息化管理面临较复杂的市场环境,利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建设需求。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形式,要结合高速发展的新技术,并从源头上进行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提高信息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优化整合。这种信息管理途径是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优化,使整体管理业务流程得到有效调整。

2.3加强技术创新。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新时期,网络技术被广泛开发和应用,实现了全球信息化。在跨国界、跨地域的信息沟通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全球化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同时,信息的高速流动给铁路通信工程企业发展重大机遇,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支持,进行企业新市场的拓展,实现跨国经济交流与发展。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技术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与更大企业合作者进行沟通联系,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提升。

2.4加强铁路通信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

要利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成本高效预算,根据铁路通信工程实际施工现状以及相关预算情况,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以降低通信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环节,还可以改变结构。计算机制造技术和辅助设计不但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还可以降低现有产品修改或增加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空间,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5注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管理优势,为充分体现其功能性作用,要全面提升管理效果。信息管理技术能够进行不同地域的信息同步管理,即异地信息同步交换,使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更具全面性。在互联网应用背景下,信息化管理可成为铁路通信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从企业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传输及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实现快速、快捷信息处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软件引进应用与创新开发,即应用引进软件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新的软件的开发应用,以适应企业自身特色发展,提高整体管理效率。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依靠计算机本身,更重要的是与管理理念和管理宗旨相结合。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效率,企业必须打破人才应用现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以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实力,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另外,要定期对工程企业全体职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在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下,提高通信企业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促进铁路通信工程企业长远发展。

篇(5)

【关键词】

建设项目;信息化;发展措施

1我国建设项目信息化的现状

铁路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投资大、系统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的正确处理,是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部分。我国铁路建设单位的信息化水平,与国外的现代化理念和信息技术仍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行业性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兼现状管理与现代管理的适应能力,提高专业技术内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2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2.1搭建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升级信息系统

2.1.1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建设工程管理包括项目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各涉及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职能划分和协作关系、具体的工作流程、涉及的物资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整合和交换的标准化,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控各业务板块,协调相互的沟通,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2.1.2立足整体,科学规划信息资源

信息化管理首要是做好信息资源的规划,具体包括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各个阶段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和保存,铁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做好工序间、部门间的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让信息数据成为一项资源来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据已有的信息数据来规划资源,理顺工程施工流程,创建一个科学化的信息模型,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2.1.3聚集优势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

铁路工程建设中势必涉及到多种信息、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发展文/孙立强目前铁路在人们社会的交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促进了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近些年来我国铁路项目的不断增多,技术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铁路企业也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也迫在眉睫,传统的信息处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大力的推进信息化的进程。本文将对铁路工程信息化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摘要多项资源的运用,必须切实贯彻执行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相关标准与规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来广泛聚集优势信息资源,深入开发与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使他们支持铁路工程建设,以市场化为手段,围绕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这一核心,深入施工现场,从施工现场到工程建设管理深入挖掘多种信息资源、并深入利用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2.1.4实效、适用性地优化信息系统

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得益于高端、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依托于此系统来为工程建设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和数据,然而,也要不断地优化、升级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水平,优化调整信息系统内部功能。

2.2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规范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与系统的建设要逐步开展,从铁路工程信息的获取、实施到应用都需要合规合法,这其中需要建设单位的引导与监督,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其充分参与到信息资源获取与运用工作中。

3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3.1构建进度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探索实践,初步构建了以工程调度系统为核心,以电子施工日志为数据采集手段,以施工组织管理为主线的建设项目进度管控信息化支撑体系。

3.1.1工程调度信息系统

为了及时、全面掌握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快捷、高效地发出调度指令,组织研发投产了工程调度指挥系统,建立起覆盖施工单位标段、建设单位指挥部、铁路公司(铁路局)、总公司的4级调度指挥平台。通过调度指挥系统,及时收集在建大中型项目月报、工程周报和重难点控制工程日报,将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请总公司建设协调例会研究解决,充分发挥了组织推进信息中枢的作用。

3.1.2电子施工日志管理系统

电子施工日志是记载施工现场技术、进度、安全、质量控制过程等有关施工活动的综合性记录,是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公司组织研发了电子施工日志管理系统,并在全路22个建设项目开展试点。试点单位普遍反映电子施工日志好用、易用,便于及时、准确记录现场工作情况,并为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1.3施工组织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电子施工日志的进度数据或工程调度图形化周报的进度数据,对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的进度推演和预警提示,强化了施工组织“红线”管理。重难点控制方面,隧道按工作面、桥梁按架设单元、铺轨按铺架单元,每日采集进度数据,动态推演施工组织进度和与铺轨线的关系,突破铺轨“红线”时进行预警、报警。

3.2构建质量安全管控信息化支撑体系

铁路建设组织推进在抓好施工组织的同时,必须把好安全质量和工程进度关。结合当前施工现场机械化、工厂化已经具备规模的有利条件,应用“互联网+”思维和“工业4.0”理念,在施工机械、测量设备等日常施工机具上动脑筋、下工夫,逐步研发了一批简单实用、省心好用的信息化应用。现场工作人员做好日志填报工作,数据自动传递到平台上,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随时随地了解、掌握现场情况,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没有增加现场负担。在源头控制方面。抓住工地试验和混凝土生产这两个关键环节,组织研究推广了试验室、拌和站监控系统,作为试验室和拌和站验收的先决条件,发挥“参谋和哨兵”作用,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有效地促进了铁路混凝土质量的提升,促使施工单位强化自控体系建设。在过程控制方面。根据现场推进和静态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各专业质量安全的多发问题和薄弱环节,采用信息化监控和监测手段,强化现场过程控制关键环节的管控,极大提升了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的管控能力。同时引导参建单位创新工艺工法、管理手段和措施,切实提高施工生产水平,以先进的手段、规范的工艺保证工程优质安全推进。

4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铁路在人们的交通中占据很大的部分,社会对于铁路工程建设得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铁路工程是一个复杂,工程量巨大的项目,施工技术需要不断的提升,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铁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同时对于工程及时的调配,对于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信息化在当今时代,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会在未来不断地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0.

[2]许杰.LC合资铁路公司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重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篇(6)

1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目前信息化是社会生产中的主流,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也包括铁路工程建设领域。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管理情况不理想,物资设备的成本还有可调整的空间。所以,要使用不同且有效的措施加强物资管理的效率,以解决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种问题。

2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铁路企业内部管理不当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一般都是由传统铁路企业进行,虽然目前已经开始重视物资采购在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但铁路部门通常都是将物资采购作为例行公事,并没有将它作为企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从而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观念,导致铁路企业出现物资堆积、资金占用较大、挪用公款及存货周转率较低等问题,对于个人的行为难以约束,导致企业内部采购环节出现腐败现象。

2.2施工现场物资管理不规范

由于施工现场物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准确地对物资库存进行盘点,没有对物资库存的种类、数量及规格进行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紧张时期,物资管理人员将重点放在物资记账、收发等工作中,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严重不足,需要临时进行增加采购,从而直接影响了铁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进程。另外,进场时并没有对物资质量进行有效检验,进场后没有对物资进行合理的存储和安放,从而导致物资的管理较为落后,使物资出现变质、锈蚀和丢失等各种问题,造成物资的浪费,增加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

2.3物资管理工作人员的问题

物资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数量、物资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材料的发放并没有以规定内容为基础进行执行。工作人员对物资的计划管理缺乏合理性,物资的存续不合理,尤其是水泥、轨料和钢材等重要的物资,对其计划安排不科学。还存在对工程项目的了解不全面,技术部门对物资的管理也缺乏认知,与物资部门没有默契的配合,缺乏积极性,在计算材料过程中,存在漏算、内容不全面等现象[1]。

3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实现铁路物资信息化管理

3.1.1创建项目物资信息化管理制度创建完善的物资管理机构,以物资信息化管理为基础,项目相关部门都参与物资管理体系的建设,规划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物资的采购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完善项目物资管理的标准化文件,包括投标管理、材料的供应、外资设备及材料的采购、合同管理、资金结算等规定。创建供应商的信誉评价制度,并且要求各建筑方进行共同评价,使评价结果公平公正且透明,还可实现信息共享。3.1.2创建物资信息化管理基础设备和人才建设物资信息化管理设备,首先是创建计算机网络,并且使计算机网络覆盖全面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另外就是扫描仪等设备,使传统纸质资料数字化,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加工,创建二次文献,并且创建物资数据库,提高资料检索效率。创建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要采用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进行物资管理,另外参与建设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应进行数据统计、市场预测及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以此创建应用型的技术人才。3.1.3提高物资质量管理标准物资质量检验信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铁路工程的建设性质量,也是工程建设中要核对的重要资料和记录。在验收物资材料进场时,要保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验收签字,并且填写验收记录,将重点放在进场物资和招标合同质量是否保持一致,是否具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独管理送达第三方检验的材料,对于不合格的物资标记之后单独存放并且处理。要根据物资材料使用的进出原则对物资进行盘点,避免物资在存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物资的浪费[2]。

3.2改进物资的采购流程

企业在物资的实际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物资成本主要包括购货成本、采购成本、仓储成本及待料成本。施工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管控成本和购货成本方面,以合理的成本采购高质量的物料,满足铁路工程施工的需求。物资采购流程并不是简单的成本问题,要根据企业实际的需求来选择购买哪些优质的材料,企业要想在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要以采购管理要点为基础,全面地对自身的采购水平进行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采购流程,以此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从而满足市场环境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可以使用物资分类、供应商管理等一系列的采购管理设计最新方案,完善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3.3完善施工现场物资管理

3.3.1物资的领取和发放物资管理人员在物资领取时,要核实领取人员是否为书面授权领取人,对于没有书面授权的人员,要求提供书面授权和身份证复印件,以此进行物资发放,对于不提供以上信息的人员不能发放。3.3.2处理废旧物资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剩余物资,物资管理部门要进行全面的清点制册并且上报,对多余的物资价值进行估算,在对剩余物资的价值、转运费用进行全面核算之后,有价值的物资安排到其他工点中使用,没有价值的物资放入废旧物资中进行处置。项目中的废旧物资,物资部门要通过上报明确处置形式之后进行执行。物资的结算、支付要严格以集中管理、专款专用、比例支付及分级负责等制度进行执行,比例支付不能超过验工计价款制度比例。3.3.3物资的盘点核销在物资管理中,物资的盘点核销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物资管理的基础,将物资盘点核销工作做好,才能够将成本分析工作做好,从根本上控制物资的成本。工程项目过程中的物资消耗管理应该以全员、全覆盖、全过程及月度核算、季度分析、总结为基础,以物资品种的总消耗量为控制目标。根据目前施工的工程量,计算目前所使用物资量,以此作为目前限额供应的控制目标。

4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使用科学的措施对建设过程中的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建设信息化的物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铁路工程建设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能够实现投入小,收益大的目的。提高物资管理的水平及效率,还能够提高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物资的使用效率,保障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我国铁路项目建设能够以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目标完成。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目前,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条高速铁路线路的建成,铁路建设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就在于实现对固定投资的增加,我国的铁路建设也出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必须要注重对铁路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所谓铁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对铁路工程造价上的控制,在对工程成本实现降低过程中,确保现有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铁路投资社会经济作用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尽管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求工程造价管理策略,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1.对铁路工程造价概预算重视程度不够

概预算是铁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观念,指的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经费需求,在铁路工程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经费预算,概预算在铁路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的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往往忽略对于概预算的管理工作,概预算文件粗制滥造、漏洞百出。很难真正的、真实的反映铁路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真实情况,造成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出现问题。另外,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对于概预算的编制缺乏严格规定和具体要求,使得编制结果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铁路工程概预算的完善。

2.缺少一整套铁路工程造价制约激励机制

制约激励机制建设是做好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制约激励机制作用下,才能够真正的发挥铁路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做的更好更出色。但是,很多的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上缺少相应的制约激励机制,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甚至出现由于铁路工程造价技术人员与设计工程师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相理解,严重影响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缺少制约激励机制,各专业人员分工不细致,权、责、利区分不明晰,导致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抓的不够严谨,很容易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

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不严的问题突出

铁路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它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极高,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做好铁路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才是关键。但是,在实际的铁路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必然存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铁路工程建设设计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属于卖方市场,由于他们在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导致铁路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设计质量不高,漏洞百出。第二,铁路工程设计费用与工程总费用成正比,这就使得在利益驱使下,铁路工程设计费用要高于实际的施工费用。第三,铁路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出现问题。

二、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创新

1.加强交叉知识培训, 提高铁路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质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与科学的工作,它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铁路各专业知识,更必须具备专业的造价管理能力,为此,加强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交叉知识培训,是做好铁路工程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针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知识、技能所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专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培训机构,加强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同时,针对现代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要求,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增强他们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技术与水平。总之,加强工程造价技术人员交叉知识培训,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铁路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

2.铁路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铁路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也是最难操控的环节。为此,施工单位应该选择那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对于项目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第一,在保证铁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建材用量以及价格做好跟踪与观察。第二,严格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变更问题,针对工程项目变更及时做出反应,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管理。第三,造价人员应该深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通过观察或者各种手段搜集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资料,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做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此外,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的结算环节将决定铁路建设的实际成本,并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因而也应受到相关建设主体的广泛重视。

3.加快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早已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早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加强造价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的提高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为此,铁路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建立起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增强对于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建设单位还可以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平台了解国家有关铁路建设信息以及市场信息,针对出现的市场信息以及国家政策进行有效剖析,进而做好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加快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铁路建设现代化的需求,将增强铁路建设与管理的时代性。

铁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造价控制应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具体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项目建议书、组织施工和竣工结(决)算的各个环节中。在目前铁路特有的管理模式下, 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实现工程造价控制, 如何尽快与国内、国际惯例接轨,从而实现对铁路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进一步加快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创新, 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铁路投资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铁路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深入研究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策略,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包振续.铁路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8(02).

[2]黄志.关于如何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J].广西城镇建设,2009(04).

篇(8)

2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体系

2.1分类体系框架在制定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体系框架的过程中,既要结合铁路现行的标准规范,也要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国内建筑领域的相关标准规范,还要满足铁路工程建设需要、适合铁路发展要求、遵循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由于铁路工程建设大多是线性项目,和建筑领域的点状项目不同,铁路工程的隧道、桥梁、路基、站场、四电等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建筑领域的信息分类难以直接采用。以ISO12006—2框架为基础,参照Uniclass和OmniClass的分类思想和方法,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结合铁路特点,把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为14个分类表,在划分分类表时,主要参考ISO12006、Uniclass、OmniClass的分类方法,在分类表的具体包含内容设计过程中,参考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路科学技术档案分类与代码、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丛书、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路物资目录、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等规范标准和书籍文件。

2.2分类表关联关系ISO12006—2根据简单的建设模型,即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建设资源,形成建设成果,把建设对象划分为建设成果、建设过程、建设资源和属性特征。参照ISO12006—2的建议,对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14个分类表按照建设对象进行组织和划分。铁路工程建设成果分类包含项目、实体、空间、构件、工项分类表,项目由实体组成,实体包含构件和空间,构件由工项组成,建设过程包含阶段分类表,建设资源包含组织、角色、专业、工具、产品、材料、资料分类表。各个分类表所具有的描述性信息由属性分类表定义,例如,隧道洞门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如外径、壁厚、层数、外插角、环向施作范围、环向间距、每环根数、纵向间距、长度等信息,可以定义在属性分类表中。

3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

示例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分类是为建设管理服务的,随着IT技术的发展,建设管理逐渐电子化和集成化,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统一分类和编码,有利于计算机的识别和操作,能够提升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建设管理的效率。

3.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分类铁路项目分为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基建工程和其他项目,新建项目包括新线普速铁路、客运专线、新线高速铁路、新建站、枢纽、客货共线、检修基地工程,改扩建项目包括增建二线工程、扩能改造工程、站改工程、电化改造工程。

3.2铁路工程建设隧道构件、工项分类铁路隧道构件由洞门、明洞、暗洞、辅助坑道、附属洞室等主要结构部件构成,各部件又由若干分部件组成。铁路隧道工项包括边仰坡开挖与防护、洞身开挖、基底处理、超前支护、初期支护、衬砌、防排水、附属设施、沟槽、箱变基础、回填、后墙、门框墙、顶冒、端墙、挡墙,各工项又由子工项组成。铁路工程构件、工项的分类可以为铁路验工计价、施工组织、进度管理、工程验收等提供统一的结构分解和定义,有了统一的分类标准后,通过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汇总、分析等处理后,可以掌握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等重要信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3.3铁路工程建设阶段分类铁路工程建设阶段包括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维阶段,勘察阶段包括初测、定测、补定测,设计阶段包括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

3.4铁路工程建设专业分类铁路工程建设专业的分类主要参考OmniClass,结合铁路特点,可分为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和支持,每个专业有可以分子专业。

3.5铁路工程建设资料分类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文档和管理资料是铁路建设依据,也是建设中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忠实记录。参考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铁路工程建设资料可分为项目资料和参考资料,项目资料包括建设管理资料、勘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工程建设资料的统一分类为铁路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质量责任追溯奠定了基础,对工程建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期运维过程中的资料查阅、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篇(9)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tudy of Railway Project Management

Li Shao-bo Li Ju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xi,03002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0s,railwa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Due to the feature of the railway project that many shareholders are involved,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is contained and complex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implemented,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target in life cycle management.This study combine with the features and reality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nalysis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system,then pointed out the problem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With the necessary of management,,it build the framework mode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railway 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framework model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发达发展壮大,铁路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很大变革,但铁路建设市场仍游离于整个建设市场之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受到现有体制的牵制,影响其应用和推广。因此,加强对现有模式和体制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为铁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按照中标的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总体工期目标为主要目标,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具体特点如下:

(一)项目目标明确

中标单位承担的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以总体工期目标为核心,兼顾质量、工期、安全目标等进行工程建设。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约束条件,力求优质、低成本、快速完成项目建设[1]。

(二)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和质量管理主要负责人,利用相应权责统一指导和科学管理。

(三)组织机构的临时性

工程的项目部均根据具体工程临时组建,之后组建管理机构,调集施工作业人员和工程师,根据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部署施工。以上组织机构和相应人员活动性较大,工程结束后,便各自接受新的工作。

(四)组织管理的系统性

铁路工程建设的各个项目中,均由项目经理对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以事先确定的规程进行信息沟通及反馈。

二、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铁路工程管理由最初的附属于总公司的勘察设计、施工及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发展为带有施工监理的完备型团队。随着施工企业、院校及监理公司从铁路总公司的分离,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矛盾逐渐凸显。由于铁路工程线路长,受自然环境等影响大,设计变更增多,建设单位对现场状况了解不全面,而监理单位对于现场问题的处理则更有说服力。此外,铁路内部往往权责不明,铁路建设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离、资源重组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工程管理水平。

(二)信息管理不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断渗透,利用相关管理软件进行全面管理。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且依然采取行政办法管理,与铁路工程项目自身规律不符,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特点。

(三)接口管理不到位

铁路工程项目往往涉及暖通、电力等众多参建单位,需要各个单位紧密连接,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建设单位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或由于子项目划分过细给项目接口管理造成困难。

篇(10)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地试验室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部门,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数据的重要来源,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影响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指导、过程控制和最终评判。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概述

1、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铁路工地试验室是交通建设工程中,特别是铁路工程中必备的检验性部门,它一般是建立在铁路工地现场,随工程进程改换地点和检测内容,主要工作是通过标准的试验检测活动来对工程质量、造价控制等内容进行管理,通过检测数据来了解已完工工程的的用料、完工效果、造价等一系列是否符合要求。

2、试验标准规程的控制

标准规程是检测、判定的依据,要采取多种渠道,及时收集新标准,确保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标准版本现行有效。对新、旧标准应加以分析比较,并按标准规程的新要求,做好仪器设备改造、配置等基础工作,如该标准所涉及到的参数已通过计量认证,应及时向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更改申请,并登记备案。

3、试验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

工程的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对多种不同质地的原材料实现科学地鉴定,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试验,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中不同工序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材料符合各项标准要求,这是提高工程的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通过采用试验进行材质和构件的多次试配,节约原材料使用成本,为企业降低工程造价,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二、目前工地试验室存在的弊端

1、工地试验室与其他部门配合脱节

目前,工地临时试验室还没有建立起质量管理的体系,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保证措施,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表现在:工地试验室的职责不明确,往往把自己的检测工作、质监部门的检查工作混为一体;试验室缺乏一个专门管理部门,由于铁路工地试验室的临时性导致它的固定性,因为他的很多临时试验室是一个独立个体,从而严重影响试验室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并且母体试验室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管不到位,甚至出现脱节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工地试验室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严重限制了正常试验工作的顺利进展;试验室缺乏与其他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大量的工程质量数据问题都追溯到工地试验室方面,这些数据都是其他部门进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现沟通问题,就会造成工程信息不准确,严重影响工程工作效率,影响工程进度。

2、试验人员素质问题

铁路工地试验室建立的临时性就意味着很多试验人员素质的不到保证。试验检测队伍学历不整齐、职称相对不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测试仪器使用不规范,造成数据的精度不准确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铁路工地试验室测试工作本身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且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就需要高强度的身体耐力和严以律己的责任意识。试验检测单位检测工作受到外界干扰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试验室检测人员往往迫于各方压力而不能独立开展检测工作。

3、仪器不健全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作为试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所采用的检测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试验室检测工作中所使用的检测工具也应该有很多种。但是目前很多工程试验室检测的仪器并不健全,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一种检测仪器频繁使用,并且出现在不同的检测试验项目中,这样导致的原因就是会使检测的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在铁路试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一般采用贝克曼梁式弯沉仪,这种仪器的使用主要是对静态检测,而其他如动态检测需要采用其他的仪器,那么检测过程中如果单单只使用一种仪器,就不能够更好的完成路桥工程的检测,不利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试验检测指标不标准

铁路实验检测技术需要有相应的检测标准从得出的检测结果来判定铁路工程的质量好坏。从目前来看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检测的指标都不够标准,所标明的参数也不一致在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出的结果符合相关的指标却不能够达到实际的要求。而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不能更好的进行。规范标准的偏差是一项影响铁路工程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试验检测的重要因素。所以铁路试验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试验检测的指标,并且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判定,以最初设计为基础保证检测的结果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

三、如何加强工地试验室的检测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试验检测的环境控制

工地试验室应按照合同要求配置必要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并确保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在数量上应能满足周转需要。设备布局要集中、合理,保证一定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尽量减少人流、物流的交叉,避免相互干拢。有环境要求的试验检测室应安装空调、加湿设备,使温、湿度达到试验检测要求;对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合理摆放,如电子天平、负压筛析仪、比表面积测定仪应放置在干燥区域,保证在相对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沸煮箱应隔离放置,避免影响环境温湿度,可以使用外箱罩住,外箱上接PVC管通向室外;有固定要求的仪器设置,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固定,如击实仪、振动台等产生振动的仪器设备;对一些试验力值较大,容易产生崩裂、飞溅等安全隐患的试验机应加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试验检测人员人身安全。如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等。

2、积极推行铁路信息化管理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文精神,为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严格执行信息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工地试验室可以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各工地试验室进行远程监督和指导,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也有利于试验检测管理的科学与规范。

3、不断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工地试验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从而达到此活动达到工程目标。如定期组织试验人员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可以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试验室试验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根据项目的需要组织岗前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实际的工作水平;进行资格考试,并且组织考前的培训活动,提高考试人员的通过率,从而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保证工地试验室的信息及时畅通等。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在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保证了工地试验室的工作质量。

结束语

工地试验室是铁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的直接基础和数据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地试验室也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逐渐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更好的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11)

1.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的构建

1.1 框架模型的构建依据

    1.1.1系统控制理论

按一定的秩序或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着的一组事物所构成的体系,称为系统。从系统论的观念看来,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相当数量的系统是受控系统,这是系统控制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受控系统分析的任务,除了研究它的结构、历史和预测发展趋势以外,最重要的是研究系统可能的受控方式和受控行为,即以何种方式控制或影响系统演化或变化进程,使之向最有利于人们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任何控制工作都是以既定的系统目标为出发点的。

1.1.2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先进管理方法,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目标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评价。

1.1.3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把项目管理知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集成、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釆购),每个知识领域包括数量不等的项目管理过程。PMBOK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5类,并根据重要程度又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两类。

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推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还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作指导。

1.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框架模型

目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我国还远未成型,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国外关于铁路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模式与我国也有很大差别,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构建科学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对推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由内核(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间层(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和外层(运行动力机制)三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1)内核是由“质量、投资、工期、健康安全、环保”五大目标控制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 “项目目标管理体系”。铁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明确项目的总目标,要制定科学的建设方针,确立先进的建设理念,贯彻一流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围绕实现项目的总目标,确立“五大控制目标”,形成科学的“项目目标管理体系”将各目标要素视为矛盾统一的有机体进行整体综合控制,以达到对项目管理的全局优化。

(2) 中间层由“信息管理、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六大要素构成,形成了“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中间层为内核目标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系统,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全面的管理措施保障。

(3) 外层由“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三大要素构成。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需要认识和把握其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作用关系与过程,建立有效的“运行动力机制”作为支持,使得整个系统有序而高效地运行,促进系统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2.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铁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面临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干扰因素众多、计划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控制,是实现项目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的关键。因此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控制”的目标管理体系,指导项目的实施[1]。铁路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从本世纪初开始,铁路工程项目推行“五大控制”同传统的“三大控制”相比,“五大控制”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青藏铁路建设管理为例,2001年7月1日青藏铁路刚开工,即提出该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依据研究成果确定了路基稳定性、砼结构耐久性、设备可靠性及列车运行速度等具体目标。随后,制定了工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工期、投资“五大控制目标”[h。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胜利建成,全面实现了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的要求。这一成功经验,已在全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推广,效果甚为显著。青藏铁路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如图4所示。制定了项目目标管理体系后,工作的关键在于目标控制的执行和落实。要在明确具体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标准、程序、方法等,并建立责任制,提高项目管理控制的规划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使项目管理控制内容落实到位。

(1) 质量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优化工程设计,完善质量保证,严格流程控制,加强工程监理和政府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优良。

(2) 安全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健全安全制度,完好设备状态,加强人员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健康安全。

(3) 环保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依法规范环保管理,依靠科技突破难点,落实全员环保要求,把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4) 工期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总体部署,合理安排,突破重点,加强协调,实现合理工期,防治盲目赶工。

(5) 投资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严格概算管理,控制变更设计,规范资金使用,加强审计检查,把总投资控制在总概算以内。

3.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

3.1 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高度依赖于其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项目的实施过程总是伴随着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置、储存和使用等信息管理过程15。信息是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决策、计划和进行控制的依据。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以项目管理软件为核心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6]。目前国际上开发推广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有美国Primavera公司的P3(PrimaveraProjectPlan¬ner)、STPM以及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小型项目管理软件等。国内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管理软件有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RCPMIS)等。

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国际上运用现念和信息技术、实施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建设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建立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作为技术支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及时、正确、高效地进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支撑。

3.2 资源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生产力的组合与项目施工的管理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配置粗放,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动态需求,致使要素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影响施工的形象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特别对于人力资源来说,项目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力量不足,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系统,寻求企业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其既能满足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动态配置调整、实现最佳组合;又能保证在企业整体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见表1。

3.3组织管理

优质的组织管理能够使得项目组织结构更为合理,管理更加科学,组织职能更加集中有效,组织运行高效顺畅。对于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铁路工程建设任务,实现项目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铁路项目组织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组织职能、组织流程等要素:

(1) 组织架构选择。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组织架构有多种模式,要根据这些组织形式的特点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具体条件确定组织架构模式。

(2) 组织职能界定。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协调的、平衡的、统一的关系。必须科学界定组织职能,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保证组织高效顺畅运行,以促进组织目标任务的实现。

(3) 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为了确保组织结构能正常运行,还必须对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职能管理工作都进行详细的工作流程设计,明确工作进行的各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约束条件,明确项目团队相关人员在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为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技术创新管理

随着现代铁路技术的发展,专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专业技术系统集成任务越来越重,铁路工程项目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将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费用、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供技术方法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实施中,铁路工程重大关键技术应由铁道部组织联合攻关,同时设计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加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①做“架子队,,技术骨干短缺,是普遍现象。1ElecttonicPublis好选题的论证和评价,实现先进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②研究落实经费,为推动技术创新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组织研究力量集成管理,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铁路技术创新体系;④分阶段评审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工程实践,使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5合同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五大目标值来源于合同的约定。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目标的来源,又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约束条件,合同是目标管理的基础。

合同管理在铁路工程建设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着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关系着合同双方的发展。只有一切从合同出发,将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目标控制的关键手段,通过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方法,使项目参建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建立多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项目和有关单位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共同实现五大目标,才能保证项目取得成功。

3.6风险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安全风险、合同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等,风险管理的框架如图5所示。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要首先在质量、安全、环境、技术等风险大的重要工程项目强制推行,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应合理利用项目风险管理的工参考文献.具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并不断探索预防、控制、转移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和监控手段如图6所示。

4 项目运行动力机制

    4.1 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项目运行和发展的推进器。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而言,设计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目标体系和行为规范、分配制度、信息沟通、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激励机制运行时应注意团队与成员间的相互交流、阶段性评价、年终考评与奖酬分配以及信息的再沟通等方面,从而保证项目的稳定、高效运作。

4.2约束机制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保证项目高效、有序、规范运作的监控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牵制、监督、检查、考核、惩戒等方法,制定制度、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等约束,从而规范项目组织成员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组织的作用,确保项目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转。

4.3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