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0 09:54: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篇(1)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并在特征上也比较显著,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相关性以及可靠性和真实性等层面。其中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特征上,主要是会计信息要能够保证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以及定义的要求都要能够加以确认,不能通过不符合实际的信息来进行误导,在财务报表方面要能和企业的财务经营以及发展情况得到紧密结合。对于企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经济业务要能够通过单独反映的方法进行实施。而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征方面主要就是要和国家的经济管理要求能够得到符合,充分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特点要求加以考虑[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所在,要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1.2会计信息质量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有诸多层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得到充分的呈现。有的企业为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就没有彻底的公开,只是将发展好的数据信息进行呈报,而对于不好的则进行隐藏。再者就是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还有待加强,主要是企业为能达到包装上市等多样化的目的实现,就会制造虚假的信息以及财务报表,这样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例如:2015年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少计收入87.99亿元,并将与销售无关的维修成本作税前抵扣,少缴税款4.52亿元,这样造成了国家的财产流失。

2.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2.1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是多层面的,其中对企业的经营计划产生的影响层面来看,企业为能够在经营目标层面得以实现,就会制定一些对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综合性的计划。其目标计划的制定主要就是为能够将企业盈利和经营活动做好,而经营计划则主要是为能实现经营目标及编制所执行的。主要是对企业需求以及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而实行的,将企业经营的目标能够具体化的实现,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另外要能够将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协调,然后将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提升。

另外,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有着相应影响,由于企业在不同期间就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主要有稳定性目标以及成长性目标和竞争性目标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会计信息质量加以支持。除此之外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也会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实际发展中也会不同,所以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化的战略来引导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稳定进行。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就比较重要,通过弹性预算就能够为为企业的科学化发展提供柔性参考,所以要能将会计质量得以有效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需要能有严格周密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制度的控制也需要进行实施和责任的落实等。这就需要能够有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2.2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保障要能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能够将会计政策进行合理化的选择,并不断的将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企业对会计政策进行制定过程中,要能够和国家的会计准则以及制度进行参考,并要能够在这一空间范围内进行实施,要能将会计政策的合法性得到有效呈现,执行过程中保证其稳定的实施,再者就是要能够将会计政策的实施范围结合实际加以适应[3]。第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还要能够从披露质量层面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有效优化。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层面的质量得到有效加强,在内容上要能在披露政策选择层面得以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选择的原因上要能明确。在披露的方式上要能通过公告以及附表等形式来进行呈现。第三,要能够对监督会计政策的选择力度得到有效加强,为能够将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就要能在监督以及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层面得到有效保障。还要能够将依法查询账目及财务收支真实性问题得到全面性的保障。再有就是对企业的的财务人员要能够在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要得到明确,加强职业道德提升。

篇(2)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环境会计主要核算环境与企业的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它把环境会计与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学结合在一起,从传统的会计理论中分离出来,开辟新领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相关的环境会计政策、环境活动对财务的影响和环境活动对业绩的影响三个方面。

二、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化工行业属于证监会要求强制披露的重污染行业之一。我国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选取深市化工行业中A股共计27家公司,剔除其中5家ST和*ST公司,以剩下的22家公司近三年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样本进行以下现状分析:

1.信息披露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觉披露较少

由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我国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重大风险提示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披露情况变化不大,一直处于较低的变化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化工行业不愿意在重大风险提示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具体表现为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强制性披露,自觉披露较少。因为化工行业污染的严重性和破坏性,所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大多是被强制的。

2.信息披露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较少

环境会计信息一般在董事会报告的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和社会责任情况部分进行披露,其中包含公司是否面临环保风险、上市公司是否属于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存在其他重大安全问题以及报告期内是否被行政处罚等,大部分公司都是选择性的披露,而且绝大多数披露结果一般是“否”或者“不适用”。这样的信息披露仅仅是做了一些定性的分析,而没有进行数字的定量分析,这样的披露是有缺陷的。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全面

本文选取的样本主要是在管理费用下的排污费、环境保护费以及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专项补助中进行了披露,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全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片面,企业在一方面对不利情况进行刻意隐瞒,另一方面在年报中极少披露相关的环境政策。

4.披露形式杂乱,可比性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杂乱,有的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有的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的在重大风险提示中披露,也有的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一般企业在披露时会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形式,可能每年选择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导致披露形式的杂乱,降低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

三、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以上部分的现状分析,可以将我国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未对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过具体的规定,同时在会计准则方面对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缺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鉴证和审核,我国并没有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鉴证和审核;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较大,企业主动披露意识不强,而且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缺乏专门的人才;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政府作为唯一的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并不高。

四、完善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要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应该通过专门的法律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披露对象、披露方式以及必须披露的数据和范围进行规定,这样既可以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又可以减少,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我国可以积极借鉴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通过法律进行强制披露。

2.加强监管

加强监管,一方面是指加强政府监管,对于化工行业等重污染行业,应该加强监管,环保部门应该及时有效的对其污水废弃物排放有效检测,并查看其是否据实披露,其他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披露公告的监督,是否按照要求有效披露是监管重点。另一方面是指加强社会监管,要求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进行自觉主动的公开,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及时了解信息。

3.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

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尤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财务人员进行教育。环境会计结合了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两门学科,这就要求各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专业或者学科来研究环境会计。只有不断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才能加快我国环境会计研究,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4.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在无形中促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可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篇(3)

一、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失真现状分析

近年来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尽可能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分为:

(1)原始凭证失真。单位原始凭证填写不规范或变通原始凭证的用途,使非正规渠道所得的原始凭证变为合法,同时也造成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紊乱。

(2)账簿管理不清楚。在会计账簿的设置中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设置,在帐簿中也没有正确的运用会计科目,使得账簿账目不清楚,账账、账证、账表不相符。

(3)会计报表弄虚作假。在会计报表中人为调整数据,或者准备两套报表,用来欺瞒报表使用者,使他们不能真实的掌握单位运营情况。

(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没有真实的体现。收入的失真主要在于企业中存在现金坐支、转移子公司或收入不入库,成本数目隐瞒,费用混淆再加上资产的管理混乱,账面价值与实际拥有数值不相符。

二、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分析

(1)相关制度的局限性致使会计信息不能客观体现企业状况的因素。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既是企业的一份子又是会计相关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在这两种行为中,计人员如果不能按照独立会计的身份去行使职能,就会致使会计失去独立性,最后所汇总披露的会计信息也终将失去真实性。

(2)会计中运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今的社会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为会计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普遍不高,即使会计记账工作熟练,但不能将二者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处理上的漏洞。再加上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不能相对稳定,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通用性的缺失,极易使某些道德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篡改或编造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失真。

(3)社会监督没有做到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主力军,在社会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注册会计师必须客观公正的对企业汇总的报表等会计信息给出鉴证结果,其鉴证结果代表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会依据注册会计师给予的鉴证结果做出决策。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公正保证信息鉴证结果的真伪。但由于会计人才的监督也不够,国家的注册会计师很多,但水平参次不齐,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会计监督部门之间也没有相应的配合,每一个部门都各自监管事物,造成监管出现漏洞。

三、A进出口有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分析

A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服装、箱包、鞋帽、矿石进出口、五金进出口等各类国家未禁止的商品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一)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A公司每个月的经济活动繁多,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也是数不胜数,因此它需要会计人员合理的分配工作和时间来整理汇总会计信息。首先公司财务人员分工十分明确,为了避免人民币与外币的混淆分别有两位会计人员管理,企业销售和增值税等与税有关的事项也由两位会计人员负责,同时又有两位总会计审查工作内容情况,避免差错。每个月的经济活动只要与单证部业务员相关的,每位单证员都会对自己负责的部门进行核查,查看是否存在多记漏记数额的情况。对于财务报表的形成都是在每位会计人员进行的业务登记基础上,由主办会计在月底进行编制,并提供给相关合作银行。

(二)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公司作为一家发展较好的外贸公司,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因为一些外在或内部的原因,存在部分问题。

非财务信息存在不完整性。由于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使得公司会计信息在某一方面存在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外披露财务的信息主要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内容大多过细过杂,社会对于它的重视度又较低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内容要求,因此公司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整理汇总中,非财务信息是存在不完整性的。

(1)非财务信息不完整的危害。2015年1月8日,某企业向A公司借款120万元作为发展金使用,双方互相约定月息2%,期限为6个月。2016年7月8日到期后该企业一直未偿还该借款,于是A公司在12月23日将该企业告上法庭,要求该企业偿还本金和利息。

审理法院认为企业之间有条例是禁止双方借贷事项的,该企业和A公司之间的借贷行为应当属于无效。本金可以视情况予以返还,但对A公司取得的部分利息应当没收,对另一方进行罚款,罚款金额按照双方借款金额与银行利息进行相应罚款。最后判定该企业返还A公司借款本金120万元,对A公司与该企业约定的14.4万元利息予以收缴,对该企业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2)存在非财务信息不完整的原因。对于非财务信息法律的规定还不够完善存在漏洞,也没有相关的机构进行审计,因此企业常存在这一现象:非财务信息不完整。完善非财务信息的法律法规,组织相关机构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制定相关的惩治条款,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也必须完善。企业必须知道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自身的作用,不得隐瞒、谎报会计信息。

(3)非财务信息不完整的解决途径。A公司为了解决非财务信息的不完整性,尽力减少这一现象。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置了文件信息管理的岗位,将信息整理规划,能够更清楚的显示信息,减少财务信息的缺失。

(三)会计信息整理存在滞后现象

(1)会计信息滞后的危害。由于A公司经济活动的繁多,信息整理不及时容易存在积堆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机关监督的不及时性,造成时间差的缝隙,导致A公司电子账簿的整理出现滞后,会计信息提供不及时。同时对于增值税发票的作废和使用也存在问题,对方公司的发票已经作废却没有下达通知,导致A公司员工在处理发票信息认证时将已作废的发票认证出现误差,不得已造成工作量的加大。

(2)会计信息滞后的原因。对于会计信息整理出现滞后,究其缘由必定是财务人员没有正确的认知会计信息及时性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时间分配的不合理。信息滞后的现象必须加强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认知,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定期的检查。

(3)会计信息滞后的解决途径。A公司内部在月底会限制好时间定时的关账,银行导致的信息延误会先让银行拉流水单来完成银行日记账的核对工作。企业内部主办会计会在关账前一周通知财务部,尽快完成上月的财务工作。

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社会上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开始重视,为改善信息失真的现象,其治理方法必须从源头解决,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会加大实施效果。

(一)完善相关制度

加大会计法律力度,贯彻《会计法》及相关法律,协调会计制度与实施者的利益关系,减少对会计制度的抵触行为,做到双赢的作用。完善制度时做到信息公开公正,消除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对制度的曲解,使各企业单位在遵守法规中都能做到自律和认同。

(二)对会计人员组织培训活动加大教育力度

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制度,相对的促进会计人员对自身本职的岗位职业操守心更加认知。一些人对于会计工作十分精通,但对财务系统的运用却相对生疏,计在社会上对职业人来水都是普遍认为年龄越大越吃香,因此也就造成一些会计人员因为年龄的原因对现计算机的社会不够适用,无法熟练的操作财务软件。社会应大力组织各类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扩充会计人员的知识。

(三)强化社会与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力度

首先必须明确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两方面的特性,社会监督主要是以会计事务所为代表,事务所人员对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有效的预防信息失真的现象,提高信息质量,同时也促进企业内部互相监督的力度。而政府监督是国家机关等相关财政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上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控,很大程度上杜绝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由于相关制度的局限性、会计人员知识素养的薄弱、社会监督力度的不够等原因,会计失真现象较为普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成功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各个阶层的人们相互合作、配合,全面整体的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只有不断的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加强会计队伍的管理,强化监督的力度,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避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财务报告质量 影响分析

一、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审计委员会是指董事会中一个主要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它最早源于美国,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诱因是美国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倒闭案,设立的初衷是给单位的外部审计工作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审计委员会通过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过程,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减少了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增加公司价值。

我国自2001年开始系统地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主要目的是:1、代表董事会审核财务报表,以此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2、使非执行董事能够独立的判断,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3、通过提供沟通的渠道和讨论关心问题的论坛加强外部审计人员的地位;4、通过向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独立于管理人员的较大的独立性,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的地位;5、增强了公众对财务报表可靠性和客观性的信心。

在2002年初,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由于是建议,审计委员会并没有什么法律保障。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并未就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做出规定。2007年中国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汇总报告,统计显示2007年862家沪市上市公司中95%已经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至此,审计委员会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的重要来源,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却令人担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甚至真实性,对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会计信息不真实。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质量特征,也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最基本的要求,但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严重的会计造假和利润操纵现象。具体表现有: ①编制失实的盈利预测;②编制并披露虚假的财务报告;③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实。

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信息要发挥作用,不仅依赖于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充分性、及时性和可比性同样重要。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都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及时;②回避诉讼事项;③隐匿担保行为。

3.披露的会计信息前后不一致。我国上市公司对一些重要事项的披露前后明显不一致,对投资项目、盈利或亏损预测以及亏损原因的说明经常发生变更。每逢业绩报告公布之后,便有大量的更正公告随之出现,这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稳定性较差,其有用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1.确定适宜的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应兼顾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提高决策效率的需要,一般在3--5人之间为宜。上市公司在确定规模时,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有:第一,所处的行业性质。风险较大的行业审计委员会人数应较多。第二,公司规模的大小。审计委员会的规模要与公司的规模和业务量相匹配,随公司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建立和充实审计委员会章程的内容。审计委员会工作章程作为审计委员会工作的指南,是指导审计委员会执行董事会授权的责任及证交所所要求责任的依据,完整的审计委员会章程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人员组成;②职责权限;③决策程序;④议事规则。审计委员会的章程必须经过公司董事会的复核与核准,以取得权威性和合法性。

3.健全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不仅能够向股东、监管等各方传递审计委员会运行的相关信息,还能为评价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提供依据。为增强审计委员会的透明度,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将审计委员会的相关信息作为一项强制披露的内容,另一方面扩展披露内容,明确披露程度。具体涉及的审计委员会信息应有:①审计委员会的角色和职能,并将审计委员会的章程或工作细则披露于指定网站;②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③审计委员会的会议每年召开会议的最低限制次数、本年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各成员参加会议情况;④审计委员会年度工作情况,披露审计委员会具体工作内容。

审计委员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要想充分发挥其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它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支出、现金流量的一种综合反映,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由来已久,从微观而言,它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损害企业切身的经济利益,从宏观而言,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的社会置于和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现状予以重视,切实分析出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找出应对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违背真实、客观性的原则,伪造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不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下,会计失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凭证的失真

原始凭证的失真,记账凭证的失真,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填写外来原始凭证和内部自制凭证时不够规范,完整,更有甚者,甚至制造假的原始凭证以求得财务上的“变通”,这都造成了财务上的损失和鱼龙混杂,利用这些假的原始凭证,把一些非法财务收支演变成合法的财务收支。在记账凭证的失真方面,真账假做,或假账真做,在无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凭空填写一些记账凭证,填写的账目与原始数据不符,并将这些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混杂在一块,造成混乱的对应关系,给别人造成错觉。

2.用虚假手段制作会计报表

有些单位受眼前利益的驱使,置真实账簿不顾,授意或强迫他人篡改会计报表的数据,制造假账,更有甚者,有的单位会制作出两套会计报表,一套供内部使用,一套是为了给外界查看,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致使报表使用者无法真实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

3.收入、支出、成本以及其它各项费用失真,财务账目十分混乱

在一些国有单位,为了账面上的“好看”,给外界造成企业经营状况繁荣的假象,在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还未转移,尚存在风险时就确认为收入,达到增加虚假利润的目的;在成本失真方面,表现为随意更改成本数据,多报成本或是少报成本,甚至通过个人手段,人为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是虚亏实赢,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于不顾。

4.企业推卸责任

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状况遭到披露的时候,很多的企业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镜,不但不积极寻找自身责任和原因来弥补错误,反而一味推卸责任,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社会大众,“疏忽”“大意”“遗漏”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为自身开脱的“充分理由”,企业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其它单位、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不良后果

1.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秩序是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它的真实与否关系到市场调控经济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市场能否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虚假的会计信息,势必产生欺诈行为,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违背了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真实的原则。虚假的会计信息,给一些企业逃税偷税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了国家税收和国家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影响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措施的执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影响正确决策的制定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制定宏观和微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一旦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势必会对经济决策的制定产生误导,从宏观方面来讲,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使政府规范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作用下降;从微观方面来讲,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影响投资者和决策者在经济方面的合理决策。只有依靠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引导投资者作出理性投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会计信息失真会降低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他们的职业道德,不利于会计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一旦遭到披露,对企业形象将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行为,阻碍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方案

1.加强企业领导的财经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财政观念

企业负责人要知晓会计知识,懂得财会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要带头遵守和执行,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做好本企业的财务工作,在财务工作上,要实行民主的原则,改变单位“财务一支笔的做法”,实行民主理财的制度,从意识形态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发生。

2.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会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术素质,还要精通会计法规和有关会计的各种规章制度,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做到廉洁公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图谋私利,客观真实的做好财务工作。

3.加强社会的监督,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诉讼制度

做好会计信息的监督,需要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健全的会计和审计规划加以保障,使股东和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和约束真正落到实处;在社会监督方面,完善会计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对此,会计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监督,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动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力争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不可操之过急,毕竟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黄月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23).

篇(6)

一、完善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

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强,其会计规范化问题也日趋重要了。我认为中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

由于部分中小型企业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应允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没有能力做会计工作的企业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中小型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针对采用独资和合伙形式的中小型企业所要承担的无限责任,应考虑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总之中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二)重要性原则。

这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中小型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相统一。最后是银行贷款管理需求,但是此需求因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而相对薄弱。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决定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税务上的需要和内部信息的需求。我们设计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

(三)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信息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

二、加强社会监管制度建设

从中小型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根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中小型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账并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有关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作好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定期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还要监管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型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

三、加强会计信息输出的管理

会计信息输出是实现会计信息目的的桥梁,它通过把有用的信息输给使用者,并加以运用,就能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此外,会计信息输出也是完成会计信息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成为会计信息收集加工的结果,也成为会计信息反馈的前提。会计信息的输出,应全面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保证会计信息输出的有效性,按照规定的信息输出渠道输出会计信息。

四、培育会计信息主体和信息需求市场

当前我国会计改革在完善会计信息供给机制的同时,应大力培育我国的会计信息需求市场。应尽快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束,压缩盈余管理空间,减少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应不断拓展财务信息披露,充实会计信息形式与内容,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更加充分客观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引起的信息混淆,报告的形式和数量越来越丰富;更好地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会计信息披露应更加灵活,不仅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以及有关的风险信息。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的需求人数众多,结构复杂,而且总体水平不高,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还很不充分,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在充分领会会计信息意义的基础上作出有效决策。

总之,要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会计界人士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时代将会很快到来。

参考文献:

[1]田秀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学位论文文摘,2007,(1).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06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10- 02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迅猛,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求,财务管理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生产规模竞争和资金投入竞争逐步转化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较量。在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方面,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在信息时代,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加强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1 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很多企业存在资金不足问题,而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当今社会,企业生存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许多传统行业的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四处筹资、企业经营发展风险增大的多重困境。其次,由于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程序,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缺乏科学的指导,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最后,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不善。流动资金管理不善。一方面是指缺乏足够流动资金,使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没有足够资金而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是指大量闲置资金、机械设备、固定资产等无法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白白浪费了可贵的资金和资源,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管理费用,造成企业资产的严重浪费。

2 会计信息技术

所谓会计信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计信息化,它是以当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应用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技术。简单来说,会计信息化就是用计算机替代过去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环节,比如会计信息记录、企业账册登记、财务数据核算以及对于这些数据的分类、处理、分析、判断等工作。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与大脑,会计人员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进行剩下的数据处理工作,而且快速、高效、准确。目前会计信息化在国内企业当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3 会计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优化与完善

会计信息化为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但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应用目前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如财务管理制度跟不上、财务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差、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就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3.1 完善管理使用制度

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系统一直都处于安全、可靠、稳定的工作环境之中,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控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办法。例如交接班手续管理办法、运行日志管理办法、数据备份管理办法以及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使用管理办法、设备维修养护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使系统有序运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加强对操作管理人员的控制,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系统使用授权制度、岗位设置分离制度以及使用人员权限分级管理制度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降低工作人员行为的发生概率。

3.2 优化会计信息系统,提升系统稳定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由很多子系统所组成的工作体系,要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对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首先,企业应当依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解决好系统与成本核算、工资核算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的匹配问题,建立相应的子系统;其次,信息系统信息交换的水平与质量也亟待加强,使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三,对于信息化的网络系统,企业方面必须通过添加防火墙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因恶意攻击行为而使企业财务信息被窃取或破坏。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3 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是为了解放会计工作人员,使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但是会计信息化应用也给会计工作人员带来了业务素质要求、操作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挑战。传统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要熟悉会计相关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会计工作,而现代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较为扎实的网络信息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会计财务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这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既是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又是可能面临市场淘汰的挑战。企业想要让会计信息化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就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4 结 语

会计信息化是一项专门化的操作程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已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如何加强会计信息化与企业现行财务管理机制的融合,已成为企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会计行业慢慢进入会计电算化阶段,在经历了初尝阶段、自发研究阶段以后会计电算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网络经济环境慢慢形成,并不可避免的渗透到会计行业,对会计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应用和普及,网络经济初具雏形。此种新型经济模式正在时刻影响并冲击着传统经济模式的各个方面,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传统的会计制度当然也不能幸免。网络经济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会计的服范围将更加广泛,会计手段也会多样化、现代化。同时,网络经济也在时刻要求传统会计制度的全方面的变革,传统的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都需进行彻底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网络经济模式。网络会计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活动,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可靠性更加无法保证

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得以传递,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希望确保收到的信息同发送者传送的信息没有任何出入,即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真实。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资料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这使得对会计资料的修改变得简单且不留痕迹,还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截取、篡改、伪造、删除、隐匿、这些都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不利的影响。此外,网上交易的愈加频繁还可能遭遇网络黑客的袭击和网络病毒的侵害,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将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2.提高了信息的可理解性

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各种财务信息大多以表格或文字形式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此种形式单调枯燥且对财务信息的解释能力有限,而在新的网络经济模式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利用使得财务信息的提供具有了更多种多样的形式,财务信息提供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图片解说、语音解释乃至视频说明。网络经济为人们提供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但是可信度在降低,给使用者判断信息的有用性带来了难度,减弱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理解性。

3.可比性和谨慎性更加明晰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变得更加简便清晰。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如果遵循等距会计分期假设,随着分期的缩短,企业间会计信息横向比较越来越强。

谨慎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保护投资人与债权人利益,另一方面,也给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空间,反过来可能损害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加快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对资产、负债的估价应当更加保守,从这方面讲,网络经济对谨慎性要求的影响很大。

4.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涵义发生变化

在网络经济下,随着信息加工手段的提高,加工速度的加快,过去人们认为无必要核算的次要信息,现在可以加工,在这种情况下,重要性要求受到弱化。此外,会计信息加工成本的降低,加工速度的加快,会计信息数量远远大于手工环境下数量,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如何判断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有用性,将成为会计人员面临职业判断的一个难题。因此,网络经济下,重要性要求的涵义发生了变化。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不会像其他要求一样受到冲击或弱化,它始终是会计理论中的精髓。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它都具备不可动摇的重要性。但是在网络经济下,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的判断越来越难,尤其是在今后若干年,虚拟公司会利用商务环境下的法律空白给经济秩序带来冲击,作为会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以应对复杂的会计环境。

5.及时性得到更好保证

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处理实时性更加明显。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输出更加趋向电子化和网络化,原始凭证一旦输入,将根据预先设置好的会计核算程序快速进行各项会计处理,如生成记账凭证,输入账簿,最终生成报表。这一系列活动如果在手工记账阶段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整个过程。

三、结束语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同样重要,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债权人及政府部门、职工与工会、企业的顾客都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但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愈发严格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体制,还有社会整体素质及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提高,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质量将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尹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分析与研究[J].财会天地,2011,253:108~ 110

[2]李娜.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影响[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7:56~60

篇(9)

二、企业会计诚信现状分析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引发诚信危机。

随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事会计业务的人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与职业操守。现实情况是,很多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低下,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并制作虚假财务报告甚至将会计信息作为非法盈利的手段,不仅给企业财务造成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引发了诚信危机,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2.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

企业会计工作的不规范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缺少对会计人员的正规实践培训与定期考核,使得本身就缺乏会计实务经验的从业人员在工作规范性方面有所欠缺,这样就出现会计核算过程不严密、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等各种工作不规范现象,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3.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在会计法律体系方面并不完善,监管力度也不是很严格,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导致很多企业忽视法律的约束,罔顾会计诚信,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谋取私利,不仅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一些企业甚至缺少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体制与财务监督机制,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三、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建立会计信用档案。

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能性,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然而现实情况中很多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都来自于缺乏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有效管理。很多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机制,会计从业人员相关资格也没有达到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建立会计诚信档案,记录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诚信的行为,有效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2.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水平,只有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诚信化。企业要为员工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将其诚信落实到会计实务操作中来,使员工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工作勤奋、服务群众等,在会计诚信工作上有所成就。同时要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拓展其科学文化知识,强化业务学习能力,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会计诚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首先必须努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诚信的真实体现,与企业诚信建设密切相关。会计信息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品,被赋予了浓重的道德色彩,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得到准确可靠的反映进而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4.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

要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加大对有违诚信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相关奖励与惩罚措施,并进行大规模地实施。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诚信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嘉奖表扬,鼓励其继续保持诚信作风,而对于有违诚信者,轻者予以警告,重者则依法或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通过社会信用体制建立诚信防火墙将会计诚信中的不安分因素过滤,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行为以及会计工作流程,使会计诚信成为一种理,为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提供保障。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正确处理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能够优化公司管理结构,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会计系统的顺利进行需要公司相关的制度支持,反过来,会计系统还能帮助公司完善管理机制,所以,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性分析

首先,会计信息主要反映公司财务的运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给企业运营带来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内部人士掌握公司财务信息全面及时,并对其进行人为的操作损害了外来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会计信息不对称往往使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对公司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能全面的了解,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会计信息披露不但让投资者及时的掌握公司运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人员的努力情况,而且还能增加企业管理透明度有效遏制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过度消费以及出现管理腐败问题;会计信息披露能够让投资者全面把握公司运营情况,实施最佳的投资策略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调动其投资的热情和信心,从侧面反映企业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因此,会计信息和管理结构是企业的资本信息,对其进行披露有助于企业组建良好的治理结构。

二、会计信息披露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性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对企业内部运营情况有效监督,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重要参考,是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体现。强有力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维护投资者对企业发展运营的信心,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董事会、股东通过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对经理人的业务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续约;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作用。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影响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局限性,使企业管理结构出现较大的缺陷。

1.企业内部治理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股东大会,它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监控机制,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但是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中大股东经常缺位,而股东大会成为了表决的机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经营者,监督处于失控的状态,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使企业的治理效率低下。

2.企业外部治理现状分析

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外部力量对企业运营进行的间接监督。我国资本市场体系起步较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缺陷,导致市场融资盲目,股票市场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资本市场逐步演变成了投机的市场。经理市场发展也出现了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情况,比如经理人的绩效和报酬不成正比等,这些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正确性。

针对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1.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准时性

上市公司中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要求很高,比如,证券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需要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尽快的对企业内部季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等重大财务事宜进行披露。上市公司准确披露会计信息,投资者能够对决策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推动会计信息的一贯性

投资者在会计信息一贯性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政策和估计要保持一惯性。会计政策和估计是财务信息的基本内容,对这种信息披露可以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和财产情况准确的定位,为不同企业实力的比较提供参考。从而帮助投资者选择实力较强的投资企业。

3.增强非经常财务的透明度

对于部分公司来讲,常规业务带来的营业利润是支撑企业财务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营业利润不能满足公司某些财务需求的情况下,公司就会寻求非经常财务业绩。非经常财务主要指公司正常经营和投资以外获得的财务业绩,比如,企业的增值活动等。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证券监管机构要求企业对非经常业务的形成过程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披露,这能够帮助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情况合理的判断,并对企业未来财务趋势进行预测。

4.提升财务系统的战略性

企业财务战略的披露是投资者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的披露要求上比较系统,比如,证券机构要求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事业重大项目等财务信息披露,形成了完备的财务战略披露体系。通过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有效的预测,从而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

四、保证会计信息披露准确性措施

1.建立合理股权结构

目前,我国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国有股的地位特殊,影响大多数法人股的流通。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国有股的持有量,以此达到股权适度分布的目的。让相互制衡的大股东共同控制公司,并适当的促进非流通股的流通,合理制定非流通股价格,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2.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董事会在企业治理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不影响会计信息的披露,需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独立董事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就需要独立董事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企业的管理中,不但要突出董事会的作用,强调董事会企业经营者的重要地位;而且为了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还需要赋予董事会必要的职权,比如和其它董事享受同等的知情权等;明确和完善董事会工作程序,保证其以会议的形式行使相关的职能。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结构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对经理层的激励除了发放奖金、工资外,还可以通过分发股权的方法来实现。分发股权可以将企业利益和经理人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让你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注意当激励措施取得的效果不明显时,需要借助相关的约束机制来实现,比如在企业内部通过举手的形式对经理人的某项权力进行表决,在外部依靠法律的约束力实现约束行为。实现管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行为加以制止。除此之外,还要完善会计制度保证经济活动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杜绝企业运营中账目造假的情况。

4.完善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是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是描述经济活动的重要语言,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企业经济活动的透明度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前提,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奠定基础。从会计制度出发明确电子交易、关联交易的计量方法,同时制定企业费用、负债的明细披露策略,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定期披露公司经济业务,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实行会计制度时,要遵守相关的准则比如IAS、GAAP等。

五、总结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的上市,以及证券市场的运作秩序。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公司治理结构又能提升和改进会计信息披露,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篇(11)

一、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发展,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全国平均年增长10%),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财务软件的普遍应用,给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也将信息管税这一重大课题提上了日程。纳税户的不断增长、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经营业务的多元化,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将会更加明显,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将会日益突出。传统的人盯人、以票管税、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管理方式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税源监控管理的信息化开始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其内涵泛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征管水平。西方学者关于信息管税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和税制优化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查德·诺兰(chard.LNolan)总结归纳出了信息管税的一般规律,即“诺兰模型”,此后,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被广泛应用到信息管税的研究当中。而诺贝尔经济学家J.Mirrlees和W.Vickrey则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一步研究了税制优化问题。信息管税在国外税务实践中的探索显得更为迫切。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逐步建立了税收征管网络,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也建立了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国内关于信息管税的研究在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信息管税对征管效率的提升作用益发明显,宋兰认为,信息管税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是信息管税的关键。有学者将税源监控和会计规范联系起来,周玉婷(2006)提出应开发出适应电子商务特点的自动征税软件,建立严密的发票管理及防伪系统,严格控制现金结算的范围和数量,使税源监控的方式更加科学严密。当然,信息管税也存在一些问题,施忠华、魏建军(2009)指出了当前信息管税存在缺乏数据信息过滤防范机制等问题。吴少东(2009)认为,信息管税要以税收活动形成的信息流(主要是物流、资金流)为核心,对企业的信息流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风险管理;桑林则强调综合治税是实施信息管税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研究很多,大多文献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或是探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上。大致上可以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和监管方两个不同参与主体加以概括:供给方的内部治理结构。Jensen和Meckling提出职业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股权报酬结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林鸿霞论证了董事会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关系;监管方的相关措施和法规保障。郭志明指出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和运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Watts和Zimmerman研究合伙制的会计事务所可以有效减少承受的外部压力。前述观点首先基于理论和应用推广层面对“信息管税”模式做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在不同政治制度和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这种税收管理活动应用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后一部分综述了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传统制度约束层面。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管税模式下,特别是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层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研究论证,没有涉及到新型信息管税模式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二是没有考虑到这种信息管税模式约束下如何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有效协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