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土地经济与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0 09:54: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土地经济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土地经济与管理

篇(1)

【关键词】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土地

1 引言

自2004年开始,中央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国土部门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对土地总量和利用结构进行干预,以加强对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转折c,体现了中央决定通过土地闸门(又称之为“地根”)实现对经济调控、土地保护等多重目标,这是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宏观调控措施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措施。今后,必须从站在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重要的调控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具体的土地管理政策时缺乏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将土地管理作为国家或地方宏观调控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既缺乏理论研究成果,又缺乏实际经验。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要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不仅要求土地管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市场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违法现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求土地政策能够从战略层面上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通过不同地区的土地政策来引导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2 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目标相互博弈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一味地追求GDP第一,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博弈,才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政策时,存在着相互打架的现象。众所周知,由于土地是不动产,加上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中央政府牢牢把握着土地的监控权和审批权,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则在地方手中。一旦等到中央查出地方政府在具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时,土地用途已经发生改变。正式由于上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存在时间差,才导致地方政府一味地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领导个人政绩而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大量占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耕地,使得土地“闸门”长期控制不紧而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3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要上缴中央财政,70%要留给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但事实上这70%的有偿使用费由于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实际上被大量地被挪作他用,而中央政府显然不知情。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和出让行为,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这种不完善的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到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要使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真正能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也要更进一步地加强对土地收益分配的监督。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未发挥“龙头”作用

从我国前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在实际中落实,使得规划只是流于“手上画画、墙上挂挂”。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体制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力不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经过多方论证并由上级政府严格审核批准并实施的,从法律层面来说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而现实情况却是现行的规划大多数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部分领导的意图,一些领导一味地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无视规划的严肃性和其法律地位,使得规划在执行中权威不够、约束力并不强,难以操作;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上下级衔接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前期基础工作不扎实,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不实和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评价反馈及论证等步骤,导致基础数据不详实、上下级沟通不畅、相互衔接不力,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途径

3.1调整土地供给结构,优化土地利用配置

如何有效实现土地管理积极有效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引导和调节宏观经济总体运行,首先要看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否起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土地供给政策不同,则其所产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也会有所差异,会导致土地利用主体、相关利益主体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选择结果,从而会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及配置效率。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参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调控,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总量的控制和和土地利用的直接干预,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化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配置,进而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统领”作用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自身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客观上要求中央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严肃性,根据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功能分区和控制不同用地类型的数量,从而达到从宏观上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以及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今后,要更加突出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区域宏观调控的作用,继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坚持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轮规划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严禁修改调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对于确实需要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务必要从严审查、从严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

3.3构建土地政策调控体系,强化其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土地供给政策、土地市场政策、土地税收政策、不动产登记政策等。今后,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就要努力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体系,加强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之间、不同的土地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与互动关系,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属性,要充分地意识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不仅是调控土地资源、土地资产,更是调控土地资本。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各项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因此,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就必须要坚持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步伐一致、协同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如果完全采用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难以有效完成现阶段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有效推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有效发挥调控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土地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这就要求未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国家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统领,既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又要能够及时与其他政策协同一致;又要适时考虑自身角色,既不能“失位”,也不要“错位”,只有如此真正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参考文献:

[1]关涛,吴次芳,宋晓杰.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 2004,(5).

篇(2)

淮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50年长期的资源开采与利用,使矿区、城区甚至周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也产生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淮北矿业集团在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淮北杨庄煤矿塌陷区并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从产业园区层面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如山西大同煤矿塔山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实践创造出了有名的“塔山模式”。本文针对淮北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业生态学原理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在采煤塌陷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

一、合理利用煤矿塌陷区的重大意义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淮北是我省两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境内有皖北煤电公司、淮北矿业集团20个乡镇(办事处)183个塌陷村庄,涉及人口约43万人。几十年来,淮北区域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为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1)大面积采煤塌陷地既是淮北市特有的资源,也是类独特的生产要素。淮北市目前的塌陷复垦土地所孕育的巨大商机已引起国内外客商的极大兴趣。我们与中国中利发电厂合作共同建设了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区,已经收到较好效益。

(2)优越区位条件。淮北市是苏鲁豫皖城市群之一,最近又被国家定位为中国中部新型能源化工城市经济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资投向二三级城市的首选地区。目前依托煤炭产业优势,正着力构建全国重要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煤化工基地、火电基地、冶金用煤基地。因此在采煤塌陷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具备优越的条件。

(3)优越的产业条件。淮北市以煤为依托发展新的产业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煤化工产业,二是煤电一体化产业,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续接产业,如煤炭机械制造加工业、新型建材业等。因此,通过在采煤塌陷地进行产业集聚,具备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

三、采煤塌陷地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途径

3.1 主导产业链的确定

在确定主导产业链时,应因地制宜,优选出突出地方产业优势或反映出园区产业建设主题的产业链。根据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优选出关键种业,也就是能源、资源和水消耗较大,废物和副产品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带动和牵制着其它企业、行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优选出关键种企业后,分析其工业代谢及补链,围绕其进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的关键种企业是淮北矿业集团。在实践中,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主导已逐步探索出了以煤电、煤焦、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以煤矸石、煤泥利用为源头,构建煤电建材产业链。将矿区排放的大量低热值煤变成电,同时将粉煤灰变成建筑原料。

(2)以煤炭焦化为起点,构建煤炭一炼焦一焦油加工炭素产业链。

(3)以煤炭气化为起点,构建煤炭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链。如临涣焦化公司每年有大量的富余煤气,可以用焦炉煤气代替煤炭,实现年产合成氨、尿素、甲醇的生产能力。

将这3条产业链做为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链,可共同构成资源共享、产业共生、结构紧密的工业生态系统。

3.2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模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3条主导产业链进行分析,以主导产业链所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为原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入补链企业或工厂,延伸主导产业链,构建生态产业链网。可以续接的补链主要有:煤矸石氯化铝、聚合氧化铝一净水剂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厂;新宇煤矸石专块材料厂;发电厂粉煤灰水泥厂或筑路;煤炭生产采煤塌陷地一生态农业一农产品加工业。以此为依据,瓦斯气抽采利用,由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公司施工的芦岭、海孜煤矿等60多个煤层气钻孔,充分发挥了作用,利用煤层气发电,提供居民生活用气。这项工程被列为联合国CDM项目。这样不仅化害为利,而且增强了产业链网结构,降低了产业发展风险,而且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一条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构建模式

鉴于淮北市相关企业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链所进行的循环经济探索与实践,在淮北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采用现有改造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即以现有的采煤企业、焦化企业、发电厂等核心余业为基础,分析园区生态产业链网模型,在园区引入相关的企业,有凤凰食品工业园、龙湖机械、医药工业园。各企业间建市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并对新入园企业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等提出要求。围绕煤炭这一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修补、拓展和延伸,形成互补互动。在园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上,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不断从生态战略上对园区进行监管与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新梅.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1.7.

篇(3)

1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基本特点

1.1城市区域发展给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积蓄了动力

作为社会经济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的经济综合体,尤其自身的综合体,同时对应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等多个综合要素的作用下而形成、发展,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演化机制。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了经济城区经济的区域化演变规律。在这个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城市。城市是多种资源集聚而形成的一个空间整体,是当地区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以及金融等的结合点。城市在整个区域当中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而发展成为了一个区域的中心,反过来又通过城市经济的持续运行和高效发展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当地的格局布置与发展综合成为一个土地集约结合体。通过城市的土地节约利用必须研究土地发展方式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城市土地节约发展的发展规律与方式。

1.2城市发展的区位性特征

从当地的区域发展宏观角度来看,不同城市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资源优势而采用不同的土地节约形式。城市发展的区域特征注重的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内部布置,多种不同区域的土地包括有多个不同特点的土地节约利用方式。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把握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分布规律。

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在区域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在各个地域空间之上的节约利用程度差别,城市区域和边缘区域节约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土地节约方式的采用。城区的高地价以及城市建筑的高密度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城市周边郊区自然环境要求的提升以及郊区的低地价造成城市土地的最佳节约方式是中心城区必然高于城市边缘。且不同的城市空间内部形态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形态与分布都存在着些许差别,因此土地节约利用过程中必然关注区位问题。

1.3潜力的无限性特征

城市土地的利用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问题,且整个系统属于一个目标驱动系统。利用目标是整个系统的驱动力,因此该系统应该围绕着土地的利用目标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得所有相关关系都是以利益目标的追求而进行的。对于土地利用目标相同的城市,还可以利用目标实现途径、利用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多种差别。同时土地的利用还具有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意识性以及责任性等多种特点,是多种因素相互演进的结果,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

2经济增长与节约土地之间的关系

2.1节约土地利用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节约用地作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策略,土地的节约利用能够真正的实现单位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和严格控制将在客观上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发生对应的改变。土地的节约利用中需要用到的刚性指标,诸如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工业项目的投资额度等,都对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对应的保障性作用。例如,一旦城市用地面积受到限制,企业的可用地面积将限制企业通过规模扩大来发展的模式,使得企业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有效的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

部分专家认为,土地的节约利用过程同时也是对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资源等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所以,在促进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加以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就要求能够合理的处理好土地节约以及其他非土地资源之间关系的合理处理。

同时,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当城市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发展因子以及发展节点也会不同。在经济高度发展时,城市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这时的技术将会代替土地。一旦土地因素完全实现市场配置,这个目标将会实现。

2.2土地节约利用推动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土地配置方式发展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应该对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革,并积极的推进市场作为土地的整体配置基础。在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土地的拥有者通常不会将土地成本计入到生产成本当中,导致土地缺乏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市场的发展缺乏推动力。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土地的拥有者(企业)也不会愿意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存在着对应的体制问题而使得大部分的土地拥有者,诸如国有企业等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他们没有意识、能力来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提高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土地划拨的无限期利用使得土地拥有者将土地作为了自身的“私有财产”,而这些现象对那些能够仅仅维持生存的企业显得相当严重。所以,大量存在的划拨土地是导致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推行全面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才能根本的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这对于提高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彻底性质的意义。

2.3土地节约利用与规划需要准确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由于对当前土地的利用数据,诸如耕地的多少、建设用地的面积以及两者的变化量多少等都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但是,做好对应的土地节约利用需要一个准确而丰富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因此,在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的准确程度来提高土地节约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效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覆盖面积的增加,建立一个能够实时获取、及时定位等信息获取、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网络是土地节约利用的基础条件。这样,才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一个精确的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基础。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62-02

1 概 述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对土地提出了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县城边界不断外扩,建设用地总量逐步增加,但县城内部同时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粗放式利用的现象,土地利用不集约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县域经济和范围占我国的经济总量比例较大,县域土地粗放利用直接地导致我国整体土地的不集约利用。因此,亟需开展有关县域经济发展与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李嘉图。整体而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少占用耕地;

第二,强化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评估土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

第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已有研究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区别于粗放式开发模式,其以单位面积内产出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规模,逐步提升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同时也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能力。

因此可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上看,指的是通过规划和分类布局,实现区域内部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通过创新管理,提升水平,盘活土地,提高利用率。从狭义上看,就是指单位面积内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产出。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按照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所掌握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统筹的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进行整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短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来源于土地。对于县域发展而言,土地资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要想获得更好发展的地区,就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改变单纯依靠人力投入、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方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加值、增加工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这种增长方式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不谋而合。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开展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土地投入,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不断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密不可分。也只有保护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好、开发好,才能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耦合协调的关系。

土地是支撑各项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将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统一和协调,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此外,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土地集约发展有不同之处,首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以高效效率、集约用地为基本利用方式,促进土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点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保护,所以必须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要求从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科学统筹规划现有的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践行区域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和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静态的含义,它关注某一阶段,它的目标是短期内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长期的发展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节约利用并不能代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3 协调县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土地统一规划,优化用地布局

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干预市场、对企业进行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调控,这一理论的前提假定是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改善社会福利,并假定政府管理者只追求这目标。因此,据此理论而言,县级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的监管是对公共需要的一种反应,它大体上都包含这样的前提,即政府干预与监管是针对私人行为和其他商业利益集团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政策,最终目的是控制市场失灵行为,纠正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县域范围内,为维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协调,政府应该充分全面的发挥政府的强制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在管控进入、协调价格、保障服务质量、违法违规治理措施及制度相应的规定方面加强管理,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对土地市场及土地利用、保护、开发机制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3.2 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遵循着同样的价值规律,并且以价值的评判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规律,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市场开发进行调节。土地市场上,受限于供求关系,土地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出计算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资源的分摊成本,一般情况下,土地拥有者会根据市场平均价值作为标准、并且结合土地地理位置等属性计算得到土地价格。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分摊成本与所用者的提出的土地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在价值的上下波动,土地使用者不会选择超出自身实际经营所得和利润的土地,并且会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土地所有者不会选择明显低于土地成本的交易行为,并且会最大化自身收益。这就最终导致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不断地较量,最终在价值、供求、竞争规律的互相作用下,促成一种最合理的而且符合两者最大利益化的交易价格。

为此,县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土地绿色信贷,在融资渠道间接地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给予优惠性的低利率;对于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供应惩罚性高的利率,并且限制贷款额度。

在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行股票时,证券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针对两高企业的具体对策,如果企业保护土地措施不合理、执行标准不严格的企业要加大对其融资上市和再融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反之,还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便利。

3.3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县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控机制,建立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执法体系,发挥监管作用,主动提高服务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要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职能和权力区间,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的协调,全面做好具体的统筹安排。在明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督管理责任的同时,彻底打破分割状态,不断理顺关系,建立统一的沟通协调体制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法律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另外,监督还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外部力量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执行相关法律、依法行政执法,开展各种有效途径,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处理群众根据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违法违规案件,对申请人提请的申诉、控告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审议和批复,自觉主动的接受群众监督。对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合合法的程序开展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行政行为,全方位地监督政府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法律赋予的相关职权,科学合理履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 财经大学,2015.

篇(5)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及区域竞争力的深入分析,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竞争力指标的关系模型,进而提出促进该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竞争力的措施,旨在为政府在土地利用及区域竞争力提高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1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63

收稿日期:2014-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76)

作者简介:冷 静(1987-),女,湖南南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电话)15084927183(电子信箱)lengjing_87@163.com;

通信作者,杨 君(1976-),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电子信箱)yangjun_ly@163.com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解决城市发展瓶颈、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途径[1]。通过强化区域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竞争力是指省(地区)依据区位特点,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协作而吸引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2]。根据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可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政府作用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等八个分项竞争力[3-5]。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学构建一套完整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产出效率三个因素层[6]。构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 湖南省各市州区域竞争力分析

2.1 区域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本文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区域竞争力进行研究,为避免各指标数据的量纲差异对因子载荷产生过分影响,本文首先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构建的因子分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矩阵进行初始因子求解,提取出四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21.615、3.509、1.917和1.011,解释的总方差累计为93.506%。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正交旋转法)计算因子变量的负载值,得到各因子解。其中,第一公因子突出反映的区域是经济实力、政府作用力、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科技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实力,其解释方差贡献率是69.203%,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第二公因子和第三公因子反映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第四公因子主要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上荷载较大。

通过计算各因子值,并以4个公因子贡献率的比值为权重,计算湖南省14个市州的区域竞争力得分并排名,如表3所示。

2.2 区域竞争力结果分析

表3显示,湖南省地区发展极不均衡,14个市州的区域竞争力相差显著。长沙呈单增长极,株洲、湘潭竞争力较强,即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竞争力远远超过其他市州。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国家批准为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是湖南省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形成强大的科研、经济实力。随后湖南省又提出了“环长株潭(3+5)城市群”,即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岳阳、益阳、常德、娄底和衡阳五市,促进周边城市的发展,但对益阳的辐射作用不明显,益阳市还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以衡阳、郴州和永州三市构成的湘南经济区,因其紧邻粤港澳,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成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1年,三市内联引资项目1 606个,占全省的34.26%;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9.68亿元,占全省的24.43%。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承接,湘南经济区三市的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湘西经济区因地域偏僻,一直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湘西经济区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常德、邵阳五市州通过联手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2011年,五市州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6.53%,占五市州GDP总量的11.22%。随着大湘西旅游经济区域协作优势的形成,湘西经济区的部分市州的区域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仍然不强。

3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程度的不同,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按照指标权重将各指标值加权求和,从而得出湖南省各市州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湖南省各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差较大。长沙综合指数最大,其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张家界的综合指数排名最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据此,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按四个层次进行划分,长沙市综合评价指数在0.7以上,划分为集约利用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达到要求,土地供需平衡;湘潭、邵阳、衡阳和株洲综合评价指数在0.4~0.7之间,划分为中度利用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达到要求,土地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娄底、岳阳、怀化和郴州综合评价指数在0.2~0.4之间,为低度利用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土地资源潜力有待挖掘;益阳、常德、湘西、永州和张家界的综合评价指数低于0.2,划分为粗放利用区。

4 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从区域竞争力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结果来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竞争力联系密切。为深入研究两者关系,将湖南省各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作为因变量,各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自变量,建立相关模型,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差异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取湖南省14个市州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数据,使用SPSS 软件做回归模型。回归模型中方差分析的F值为10.741,P=0.007小于0.01,通过模型检验。其构建的模型为:y=0.318+0.180 x,y表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x表示区域竞争力。

由构建的模型可以得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城市区域竞争力成正相关,随着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以提高。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要素集聚优势明显,区域竞争力强,尤其是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湖南省的核心经济增长极,该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而湘西地区因其生产方式落后,交通和通讯网络滞后,要素集聚强度不高,其投资回报率低,没有竞争优势,其土地供应率和开发率过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5 结论与建议

研究区域竞争力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利于科学利用土地,改变城市外延扩张过程中用地粗放的局面,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的区域竞争力和土地集约利用度,并构建了两者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区域竞争力与土地集约利用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可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也将促进城市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规划,优化用地结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地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集约利用程度。通过合理预测区域发展中各类用地需求,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协调各类用地发展,努力改善区域建设的布局,提高区域竞争力。

2)提高区域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要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出让中的基础作用,使土地价格真实反映土地供需规律,土地税费真正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地方基本建设提供资金,优化区域投资环境。

3)实施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在集约挖潜的同时,将建设用地指标更多地倾斜于产业集群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在区域间平衡耕地总量,突破区域集群地区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继波,王 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3):40-44.

[2] 左继宏,胡树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23-25.

[3] 魏 敏,李国平.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兼论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途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6):68-72.

篇(6)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29-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基础地位,土地利用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关系[1]。1995年LUCC计划提出以后,我国部分学者已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过程、驱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而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聂艳等研究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变异特征[3];李边疆、王万茂等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关联进行了分析[4];刘新平等也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5]。

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构建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上缺乏统一的科学性标准,导致指标差异显著,并且未将碳排放量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曲福田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土地利用变化既可以发挥碳源作用,又可以发挥碳汇作用[6]。因此,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中,碳排放量的增减也对整个系统的内部作用起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低碳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发展,建立新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耦合模型,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对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科学性建议。

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用来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3]。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土地实施持续利用包含两方面含义:(1)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7]。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定义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用耦合度来表示其影响作用的大小。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土地利用通过对地表性质的改变影响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其二,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约束、人口驱逐等过程束缚土地利用强度,限制土地利用方向。

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的建立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可量可行原则、区域性原则、动态稳定性原则。基于上述原则,本文分别建立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生态环境因子、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环境等7大准则层;第三层为指标层,选取土地垦殖率等29项指标。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水泥产量等因素[8][9],本文在低碳生态准则层中选择这5个评价指标:水泥产量、单位工业产值耗能、道路密度、标准营运车数、非农业人口比重(城市化率)。

2.2 建立系统评价函数

评价指标体系由多种因素构成,各指标的数据值计量单位不同,首先对各指标统一量纲,缩小指标之间数量级的差异。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1)

式中,表示标准化后某一因子的标准值,表示其对应的原始数据,分别表示该类指标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正向指标指该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具有正效应,负向指标指该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具有负效应。标准化后,土地利用系统对该类指标的满意程度越高,其对应的数值越趋近于1,反之则越趋近于0。采用相同的方法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指标标准化()。

其次,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本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熵权法是一种在综合考虑各因素提供信息量的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作为客观综合定权法,主要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本文选择熵权法出于以下考虑:熵权法能准确反映本文涉及的两系统中评价指标所含的信息量,可解决土地利用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价各指标信息量大、准确进行量化难的问题,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干扰。

土地利用系统的评价函数为:

(2)

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函数为:

(3)

式中,为土地利用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该系统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标准值;为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该系统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标准值。

2.3 建立耦合度及耦合发展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土地利用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函数为:

(4)

式中,C为耦合度,取值在0-1之间,C值越大,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越大,即;K为调节系数,取值大于2,为了增强2005-2011年间耦合度的区分度,本文取K=2。

耦合度反映的是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大小,很难反应系统整体的功效与协同效应,判断系统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进一步建立耦合发展度模型:

(5)

(6)

式中,D为耦合发展度,耦合发展度越高,代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整体水平越高,其耦合关系越和谐;T为反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整体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在综合效益中的权重值,由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同样重要所以取值均为0.5。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见表1。

3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时空变异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武汉市土地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1054.5万,下辖江岸区、青山区等13个市辖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9000亿元,以9051.27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再次稳居第四位。分析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有一定的意义和代表性。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1998年至201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

3.2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建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体系评价体系,本文依据1995年至2011年间武汉市各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评价体系的指标赋权,各指标权重见表2。

依据式2、式3分别建立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评价函数,再依据式4~式6建立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

3.3 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间特征

通过上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计算出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各年土地-生态耦合度C和耦合发展度D,计算结果见表3。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在1995年至2011年间的变化大致有以下特征。

3.3.1 土地利用的强度持续增强

在1995年至2011年间,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函数的值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1995年至2000年间,土地利用情况稳定;2001年以后,随着各项建设力度的加大,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快速增强。期间,土地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市人口密度从836人/km2上升至1180人/km2,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7.2 m2上升至35.3 m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单位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从1995年的379万元/km2上升到2011年的5009万元/km2,提高了12倍;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单位土地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842元上升至2011年的9814元。

3.3.2 生态环境状况整体提升,不断波动

武汉市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情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4年间,生态环境状态平稳,有轻微波动;2005年至2011年间生态环境水平整体提高,发展有阶段性。1995年至2004年之间10年研究区间内,生态环境的评价函数值稳定在0.4左右,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一时期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弱且没有立即显现。2004年至2005年期间,武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有了显著性提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2005年武汉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比上一年提高了20%,污染治理投资也比2003年之前有大幅提高;从环境质量角度出发,2005年武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上一年的34.16%提高到37.6%,而在此前从1995年31.1%提高到2004年34.16%,经历了10年的时间。2005年武汉市城市绿化工作得到较快的推进。2005年以后,生态环境水平在波动中小幅度提高,到2011年较2010年有明显下降。生态环境状况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治理工作的阶段性和生态环境响应的滞后性。政府每年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小不一,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后就降低治理力度,导致原本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随时间出现时好时坏的情况;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长久持续的,生态环境对这种影响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如果不考虑碳排放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将低碳生态的指标层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去除后重新对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与原来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见图2。

由图可见,在不考虑碳排放对环境的负效应的情况下,武汉市1995年至2011年间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保持先稳定后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后,生态环境质量加速提升。普通评价体系的函数值在2006年首次超过低碳评价体系,两者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武汉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2005年开始逐渐显露,其影响程度也逐步加深。

有学者研究表明,碳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水泥产量。城市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约3.5~4倍,武汉市城市化率在研究期内增长了8.8%,城市化的推进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武汉市水泥产量增长了4.29倍,道路密度增长了29.6%,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低碳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3.3.3 耦合发展度稳步提高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度变化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1995年至2004年轻度失调发展经济滞后型;2004年至2011年期间由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协调发展同步型-良好协调发展同步型的过度阶段。1995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值始终低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特别在2000年以前,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二者耦合发展度始终处于经济滞后状态。2000年以后,土地利用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二者的水平逐渐趋近。在2011年土地利用水平首次超过生态环境。随着这种去趋势的发展,武汉市土地-生态的耦合发展度将由同步发展逐步转变为以经济为主导,如果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耦合发展度将呈“倒U”型变化,逐步转变为生态损益型的失调发展。

3.4 武汉市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分区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武汉市13个城郊区进行分区研究。结合各区的发展差异,从农业、工业、商业的不同角度衡量各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基于上述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3个准则层,重新建立分区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指标包括:土地垦殖率、单位土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人口密度、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单位土地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位土地产值、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位土地财政收入(以占该区人口类型较多的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该区人均纯收入)。

根据上述对武汉市1995年以来的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的研究,2005年以后是其快速变化的阶段。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0年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对武汉市进行分区研究。依据耦合发展度模型计算出2005年至2010年武汉市各区耦合度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见表4。

从各区耦合发展度的变化角度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波动型、提高型。稳定型包括:江岸区、口区、汉南区;波动型包括: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提高型包括:东西湖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

江岸区、口区、汉南区基本稳定在较高的耦合发展度,发展状况从轻度失调到协调发展过渡。其中,江岸区、口区的发展以商业为主,人口密度大、单位土地产值、房地产投资额都高于其他区域,与环境发展较为协调。汉南区以农业发展为主,该区的土地垦殖率远高于武汉市其他各区,农业发展的资金集约度和土地产值比其他农业区域发展水平高。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较为协调。

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的耦合发展度波动较大。其中,青山区发展较为典型。青山区以工业发展为主,其单位土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远高于其他区域,但该区域发阶段性明显,从投资上看该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都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过程,该区域吸引的投资在2007、2008两年达到近期内最大,同时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有这一显著特征。由于土地利用情况的波动,耦合发展度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较大波动。江汉区以商业发展为主,其人口密度最大,单位土地的产值和财政收入是同期江岸区、口区的2~3倍,是周边郊区的10倍以上,但其发展也具有明显阶段性,该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不稳定,随政策等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进而对土地利用产生阶段性波动的影响。

东西湖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的耦合发展度在2006年以后持续提高。随着武汉市对周边郊区发展的重视,武汉市1+8城市圈的提出等都带动了武汉市郊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土地投入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加强,使得原本经济滞后型的失调发展逐步向低水平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水平过渡。以黄陂区为例,该区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05万逐年提高到2010年845万,增幅为原来的7倍;单位土地的产值也从2005年的380万提高到2010年的1137万元。

4 结论

1995年至2011年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快速提高,生态环境状况不稳定。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武汉1+8城市圈”建设等的提出,武汉市在2005年以后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经营程度、综合利用效益均有所提高。而与此同时,武汉市也注重环境保护,但由于相应措施的阶段性和污染程度的加剧,生态环境水平时好时坏,波动频繁。

土地-生态耦合发展度稳步提升。研究期内武汉市耦合发展度变化经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4轻度失调发展经济滞后阶段,2005年至2011年向协调同步发展过渡阶段。由于后一阶段土地利用发展速度显著大于生态环境,预计未来武汉市发展为经济主导型,耦合发展度将以“倒U”型下降,生态环境问题亟待重视。2005年至2011年各区耦合发展主要为稳定型、波动型、提高型,周边郊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快速提升。

2004年以后碳排放增加对系统协调发展的负效应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逐步显现,这种负效应会通过生态系统作用于经济系统,从而影响整体的协调发展。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促进环保措施的长期化持续化。在优化生态环境的政策上,政府应当抛弃急于求成的的心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性持久性的战略措施的支持保障。(2)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碳排放量的增加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关部门不能只注重效益,应结合科技发展逐步实现产业转型,从“高耗能高污染”向“绿色经济”转变,提倡“绿色GDP”的核算方法。(3)促进土地利用程度合理性增强。继续推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的变更对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林地是最主要的碳汇;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基本能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居民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5:324-330.

[2] 刘纪远.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1:35-38.

[3] 聂艳,雷文华,周勇,等.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 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2008,11:56-62.

[4] 李边疆,王万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1:142-148.

[5] 刘新平,孟梅.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1:173-175.

[6] 曲福田,卢娜,冯淑怡.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

篇(7)

要想控制建设用地的外延,要在盘活存量上下工夫。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挖潜,从源头上防止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充分利用闲置、破产、停产或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虽然具有不可再生性,但却可以通过开发整合实现循环利用。坚持重点在存量土地上下工夫、找出路,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鼓劲、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合理合法地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也可以适当提高城镇建设项目如住宅、商业、行政等用地的容积率;可以通过土地置换提高市区(建成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采取土地有偿出让和房地产开发等形式,把占据市中心的工业、仓储等企业向郊区转移,腾出的土地调整为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用地。另外,还可以由政府与长期闲置、濒临破产、效益低下等类型的企业(单位)签订收回协议,重新实行出让。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努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保证农业的高产稳产。保证在用地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建多层厂房,吸纳企业增加投资,搞好企业的升级换代,尽量节约耕地面积。

二、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把用地审批关

根据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和从严从紧的原则,把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用地和涉及社会民生的建设用地上,配置到前景广阔、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上,从而实现资源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完善定额标准,引导和促进建设项目集约高效利用,保证各项用地的合理利用。

三、严格按规划和计划,加强土地调控

按照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要坚决贯彻土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从严从紧控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收住18亿亩耕地面积这条“红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执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规定,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的面积,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科学安排土地开发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合理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宗地规模。积极鼓励一些小宗地使用权的出让,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四、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用地监管

篇(8)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c)-0024-02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空间――人口――社会――经济――生态”这个复合系统演化的终极状态。其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大部分城市主城区和近郊区的土地利用日益融为一体,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各个城市近郊区域土地管理所依据的资料,仍为按八十年代国家土地资源调查规程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需要。因此,加强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 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又称为逻辑设计,是为系统确定整体框架和结构,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在大型GIS上的开发成果以及多年在土地资源领域各个业务方面的已有成果和IT业界最新的网络技术,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系统开发限制条件等,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合并,形成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

2 功能设计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的多少、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使用价值。各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总体上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该系统共分以下几大模块,见图2。

该模块提供了常用的数据绘制和编辑命令,主要有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包括对空间数据添加,修改,编辑,删除等绘制和编辑功能,以及对属性数据的修改、导入、导出等功能。数据的编辑和维护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功能。

2.2 土地管理模块

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体系下,按土地利用管理、产权产籍管理、规划管理(含矿产规划)、定级估价管理等的业务要求,实现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的无缝一体化多专题的国土管理。该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功能,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设计的成败。

该模块按功能分为地籍管理子模块、定级估价子模块、土地利用管理子模块、土地利用规划子模块、土地评价子模块等模块。

各个子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如地籍管理子模块,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完成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数据的录入、编辑工作,包括地籍图的编辑、地籍调查表的录入;实现土地登记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能够输出地籍成果资料;完成日常查询统计工作,可以检索土地权限情况;具有方便的变更,历史查询等功能。土地评价子模块,此模块属于专家系统模块,通过对影响土地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农业用地的土地特点、质量等级、数量分布,为编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合理开发及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3 数据服务模块

该模块为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分析、数据查询、数据转换等功能。数据的查询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空间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图形对象的更新、合并、分割、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数据转换功能,为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方便,可以在***.shp,***.dxf,***.tab,***.e00,***.cov等多种格式的矢量数据间进行转换,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

2.4 数据维护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为管理员维护系统数据库提供添加或删除用户,并设置用户或角色的权限。管理员可在此模块中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对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设置等关系系统稳定的项目进行管理。

3 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3.1 硬件环境

该系统所选用的硬件有:

工作站、服务器:双CPU PⅣ2.66GHz以上,内存2G以上,显卡256M以上,硬盘160G以上;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绘图仪,刻录机,可擦写光盘等。以上硬件环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较高的电脑配置。

3.2 软件环境

该次系统建设选用MAPGIS平台及其强大的二次开发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合数据库软件Mierosoft的SQL SEVER2000企业版,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e6.0等,以及网络和新技术支持下,进行相关设计和研究。

4 数据库结构

4.1 数据库服务逻辑结构

该系统数据库是构建在以大型商用数据库为基础的大型GIS上,包括多种专题的土地资源数据,以及按一定标准建立的访问这些数据的规范、规则与方法。数据库依据标准来建设并通过相应的组件提供标准服务,业务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通过数据库提供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服务来发出请求获取服务,充分的实现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异构。处在的业务系统模块正是基于这些标准的服务来构建的,通过访问规则,数据库根据需求对外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从而调用数据。

4.2 数据库基本结构

土地信息数据种类繁多,体系复杂,在数据库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数据结构的普遍性和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还要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力求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数据库,保证数据资料现势性和共享性。该系统根据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的特性,设计数据库结构。整个数据库由一体化数据库、业务办公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三部分构成。一体化数据库是本系统数据库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区划子库、地形子库等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库,以及权属子库、地类子库、规划子库等各个专题要素数据库。土地管理涉及到许多业务的办公,包括地籍业务、规划业务等。在土地业务办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业务办公数据库主要是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元数据信息是数据库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数据的描述保证了应用的高效与可靠的数据共享。元数据库是描述数据库、子库和子库中各数字产品的元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元数据库包括系统各数据库及数字产品有关的基本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参照系统信息、数据质量信息、要素分层信息等。

5 系统实现与功能演示

某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管理各类专题数据,系统负责实现对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活动提供支持,具体功能包括空间数据库维护、管理、查询、分析、统计和输出等功能。

5.1 数据管理

①数据的存储:以区为单位合理存储和管理各类地籍管理数据,包括空间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等。②数据的调阅:用户可以方便通过鼠标点击来调阅每专题的数据。

5.2 基本查询

5.2.1 属性信息查询

(1)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图形能够查询各类地籍专数据信息,如宗地的基本信息、界址点信息、界址线信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基础地理要素信息等。(2)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条件查询空间图形信息。

5.2.2 历史信息查询

用户可以查询某一空间图形的历史信息。

5.3 综合查询分析

对所有的专题图层均可以通过综合查询分析功能进行查询统计,在使用该功能时,可以事先指定对哪些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也可临时指定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

(1)任意范围综合查询:对任意给定的范围(可以是坐标数据,也可以是空间图形)能查询范围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

(2)缓冲区查询统计:对选定的线状、点状地物按给定的缓冲区半径(线状、点状地物可以从图上直接选取,也可以是提供的坐标或空间图形数;缓冲区半径可以人为设置)查询该缓冲区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

参考文献

篇(9)

1.由市政府组织的招商团(含区、县政府或企业单位自行组团)在赴港招商期间,与外商已签订房地产开发经营、第三产业、商贸、科技等项目的合资、合作合同的;

2.与国内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已签订房地产开发经营、第三产业、商贸、科技等项目合资、合作合同的。

二、申报登记时应提供下列文件的复印件: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权属证件及有关文件;

2.房屋所有权证;

3.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成立合资、合作企业的合同文本;

5.主管部门关于成立合资、合作企业的批复;

6.土地规划和利用设计条件。

三、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且手续齐备的,经批准后可依法签订或补签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按规定补交地价款。

未向市房地产管理局申报登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地价款的,按《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申报登记的时间和地点:

登记时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登记地点:东城区南河沿大街南湾子胡同一号(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地政管理处)

篇(10)

各区、县国土房管局、各拆迁单位、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

根据《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第十四条规定,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则》,现予印发,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二三年七月十日

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则

第一条、根据《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第十四条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拆迁集体宅基地房屋的补偿价(以下简称房屋拆迁补偿价),按照本规则计算。

第三条、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成;计算公式为:

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宅基地面积按照《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确定;宅基地区位补偿价由区县人民政府以乡镇为单位,依本规则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并公布,报市国土房管局备案。

第四条、宅基地区位补偿价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普通商品住宅均价、城市规划等情况综合确定。

房屋重置成新均价,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的被拆迁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价,具体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前述区域内农村房屋建设情况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内确定。

户均安置面积,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体安置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居住情况确定。

户均宅基地面积,原则上暂统一按0.3亩(200平方米)计算。

与国有土地相邻的集体土地,其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可以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确定。

篇(11)

1.1.1基本原理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是基于生态原理基础上,揉进现代的厌氧、好氧的污水处理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生态工程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专用塑料薄膜在地下围成一个生物滤池,利用配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引进草坪下,均匀地向厌氧滤层渗滤,再通过表面张力作用上升,越过厌氧滤层出口堰之后,通过虹吸现象连续地向下层好氧滤层渗透并流出生物滤池。在上述过程中,水与污染物分离,水被渗滤并通过集水系统收集被作为中水回用,污染物通过物化吸附被截留在土壤中,碳和氮由于厌氧及好氧过程,一部分被分解成为无机碳、氮留在土壤中,一部分变成氮气和二氧化碳逸散在空气中,磷则被土壤物理化学吸附,截留在土壤中,为草坪或者其他植物所利用。

1.1.2基本构造

由专用塑料薄膜在地下的冻土层以下向上方围成一个“生物滤池”,薄膜上方敷设由干管、支管、生态碎石、专用尼龙网组成的集水系统。其上方是由好氧生物菌种、通气性材料、改良土壤组成的好氧滤层。滤层上方为由专用塑料薄膜围成的,由生态砂、厌氧生物菌种组成的厌氧滤层。厌氧滤层之上为由干管、支管、生态碎石、专用尼龙网组成的配水系统。其上方是通气性土壤,土壤表面可种植草坪、蔬菜、花卉、树丛等植物,也可做停车场用。

1.1.3污水净化的主要过程

⑴毛细管、虹吸及物理化学吸附过程:通过土壤的毛细管现象及表面张力原理,将水与污染物中的胶体部分、溶解部分分离开来。土壤颗粒间的空隙能截留、滤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起渗滤作用;土壤中的粘土、砂粒等颗粒通过范德华力吸附溶解性污染物于土壤中。

⑵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土壤中含有的好氧性、厌氧性微生物能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性、溶解性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并利用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

⑶植物的净化过程:种植在土壤中的草坪、花卉或树丛等植物能够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保持及增加吸水率和土壤的透气性;减少水力冲刷;作为微生物栖息的介质之一。

1.1.4工艺特点[5-10]

⑴不需复杂的构筑物,易于建设、便于维护、不堵塞、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⑵建筑物或小区室内外可污、废水合流排放,无须分流排放,有利于管线综合,节省管线投资;

⑶无污泥排出,不产生二次污染;

⑷在去除生物需氧量的同时能去除氮、磷;

⑸整个处理系统都设于地下,不与人直接接触,无损地面景观,而且能够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卫生安全;

⑹不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或影响较小,如运行得当,处理水水质良好、稳定、可回用于浇灌绿地、冲厕等;

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⑻将污水处理同绿化和污水资源化相接合,在处理污水的同时绿化了环境,节约了水资源。

1.1.5适用条件

⑴没有市政污水管网的场合;

⑵需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且需要中水回用的生态型居住小区、别墅等;

⑶季节性、间断性使用的风景区饭店、大型体育设施、会场、高尔夫球场和公园等地;

⑷水源性水库区;

⑸河流的

一、二级保护区。

1.2毛管渗滤处理工艺设计

1.2.1工艺流程

1.2.2工艺流程说明

⑴化粪池或隔油池排出口的污水经格栅预处理后,用污水泵提升或自流进入毛管渗滤装置。

⑵毛管渗滤装置由配水系统、厌氧滤层、好氧滤层、集水系统组成,污水经截留、吸附过滤及生物降解处理后,已基本达到中水用水的最高标准——景观用水标准。

⑶中水经集水系统收集自流入集水井,再经消毒处理后,用泵提升或自流至各中水回用点使用。

1.2.3基本设计参数

⑴表面负荷设计参数

一般应根据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及生活污水水质现状确定。基本设计参数:每天处理1m3生活污水需要8m2面积的土地,水力停留时间为5.6d.

⑵高程设计参数

在非冰冻地区,毛管渗滤装置配水管最小埋设深度为地表下200mm;在冰冻地区,毛管渗滤装置配水管最小埋设深度为当地冰冻深度以下。

1.2.4进出水水质

⑴进水水质指标预测

进水水质指标:BOD5≤250mg/L,CODcr≤500mg/L,SS≤180mg/L.

⑵出水中水水质指标

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

2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对住区水环境的保护

2.1住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4]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在“居住环境的保护”方面对水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排水系统和中水系统中的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及其达标排放或回用,具体内容与要求为:

⑴住区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设有完善的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等设施。

⑵住区污水排放水质应满足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的有关规定。

⑶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应具有配套的处理措施和综合利用能力。

⑷建筑面积在50000m2以上的住宅小区应设置中水系统,中水可回用于冲厕、绿化浇灌、洗车和景观用水等。中水水质控制指标应符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⑸中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中水接入生活饮用水系统供水管道内。

⑹中水系统的建设应与住区的污水系统、雨水回用系统和景观水系统建设统一考虑,综合布置,统一利用。

2.2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对住区水环境的保护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应用于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内容与要求。

⑴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出水能够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的有关规定,可直接排放。

⑵处理出水经消毒,即可作为中水进行回用。

⑶不产生污泥,无需配套相关污泥处置措施。

⑷整个系统独立设在地下,卫生安全性好,与生活饮用水完全分开。

⑸其上为绿地,能渗透、畜积雨水,且其出水经消毒即能满足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因而可与雨水(间接)利用和景观环境水体进行有机融合。

2.3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用于住区水环境的保护的优越性

⑴生态环保,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处理分散排放污水的实用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既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污染物,无污泥产生。同时由于该系统主要构筑物处于地表下,故还具有不产生臭味和不影响地表景观的特点。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⑵卫生安全,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无不良影响

人们对水处理回用的卫生安全性一直非常关心。生活污水中含有许多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的污染物质,这些成分会造成环境的生物性污染,去除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减轻其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因此,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用于住区水处理排放或回用,在处理污水和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问题,即有关卫生学指标的问题。为此,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试验中[5]选取总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作为评价系统生物学污染净化指标,对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进水、出水和表层土壤(10cm)进行了取样分析。

⑶经济适用、高效灵活,综合效果好

毛管渗滤系统具有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简单和净化效率高,可分散、分期建设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居住小区的水处理排放和回用,将此项技术与住区绿地建设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取得美化与改善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综合效果。

3、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应用实例及评析

毛管渗滤处理技术比较适合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能够较好地满足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优越性明显,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辽宁、贵州、浙江、福建等地均已有成功应用的实例[5-9].表2是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部分实例的基本情况及简要评析。

水源为水上运动中心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3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贵州省环保局、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系2001年4月日本国环境省无偿援助的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示范项目。

北京“上海沙龙”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20万m2小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处理水量128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绿化、洗车和路面洒水。剩余的出售。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7月处理装置按建筑组团分为九块,大幅度地节约了小区污水管线投资,就地收集就地回用;装置埋深1.5米,装置上正常铺设小区的其他管线、道路、停车场甚至是篮球场,不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本小区的剩余中水出售给市政绿化队;委托专业环保公司运行。

北京太伟运动休闲度假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高尔夫球场会所和别墅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40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和绿化。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9月利用自然地形,合理规划设计,实现全部自流,无需任何提升,整个处理系统没有用电设备。实现污水“零排放”。

北京首创“百善别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36万m2别墅小区的生活污水,一期工程处理水量4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和工地用水。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9月中水处理工程与开发商的开发进度合理搭配,销售出一片别墅做一个处理装置,滚动进行。合理使用资金,减轻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同时做到完工一个处理装置,投入运行一个装置,无需等待至整个36万m2别墅小区完工和入住后才能投入运行。

4、结语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处理分散排放污水的实用技术,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居住小区的水处理排放和回用,具有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简单、无污泥产生、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通过有关卫生学指标测试分析,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不会对公共健康造成影响,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玉林,王冠军,萧正辉,等。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5

2张自杰,林荣忱,金儒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89-291

3张建,黄霞,施汉昌,等。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4):47-48

4顾启浩,开彦,刘东卫等。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2年修订版)

5杨丽萍,田宁宁,褚富春。土壤毛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3):4-7

6田宁宁,杨丽萍,彭应登。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00,16(5):12-15

7陈绍军,宋万,刘月。地下渗滤中水回用技术的工艺设计。给水排水,1998,24(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