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9 17:14: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

篇(1)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篇(2)

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旅游指的具体的旅游活动及其产品。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对旅游产品和活动的延伸和扩展。生态化旅游开发是基于广义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模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在于,它不一定是利用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但是整个过程都必须保护好区域内部的环境质量,使得环境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完善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是以良性循环以及循序渐进为指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并且在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选择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比如,有草地、沙漠、雪山、瀑布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采用,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也能够促进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资源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其形成的风格也不相同。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和搭配,并借助当地基础资源的优势,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化旅游开发,从而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将经济、生态与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并寻找出最大综合效益的方案和策略。综合效益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资源的使用价值高,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处于良好状态。这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形象设计和产品规划,有效的提高综合效益。第二、资源的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尽管目前的经济效益不错,但是这是一种追求短期发展的经济追求模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三、源的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差,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由于地理环境位置不好,所以造成了其各方面效益受到影响。第四、源的使用价值低,经济效益差,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这种情况一般是地方性旅游资源,给周边人们带来平时休息的场所。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环境容量,保护环境资源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采取合理、合适的旅游生态环境开发策略,使得旅游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被有效保护。旅游环境容量,是多种容量概念的集合,其内涵从固有实体容量拓展到了经济和社会容量方面。旅游环境容量根据空间尺度的容量分为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容量。根据旅游环境容量的不同,确定其饱和、超载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的最大范围,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对环境进行合理保护。根据景区饱和、超载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发生的规律,找出它间接发生、突然发生的周期和时间,从而采用空间分流和适当降低流量的措施,使得旅游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并且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和弘扬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保留优良的文化传统,使之不被侵害。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文化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高效低耗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是,经过事实证明,文化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其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协调统一。即使对于保护的比较好的文化产业,也贴上了经济的标签,就影响了文化的本质特征。应该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构建民族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和品牌网络。同时应该保护独特民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其本质与特色,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例如,内蒙古草原与蒙古文化。新疆的独特气候与穆斯林文化等等。

(三)依托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是综合性质的产业,它能带动周边衣食住行等各项服务和行业,实践证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带动其他经济的共同发展。所以,发展区域民族旅游经济具有拉动效应。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他经济能够和旅游经济相互依托而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能快速拉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昆明市团结镇少数民族生态旅游产业,在采用“农家乐”这一生态旅游方案之后,至2008年,其营业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15亿元。“农家乐”特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品牌,并且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增长带动点。第二、旅游业又反过来依托于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对于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落后和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旅游业也很难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广西的南宁---大新---靖西二级公路修建以后,位于大新的德天瀑布其旅游人次增加了一半。

篇(3)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510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鉴于此,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规定为“生态旅游年”。世界旅游专业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 CeballosLascuruin)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这种行为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有许多,但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还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一定义既强调了对旅游对象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又提出了“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功能。

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认为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较普通的旅游产品而言,更追求那种回归大自然的自然情调、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这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适应了具有较高生态意识水平,并且具备较高层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养的生态旅游者的参与。

与此同时,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意识和思想的使者,通过一次丰富的旅游经历,可以使他们自发地呼吁和影响周围的人群,来共同珍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要申明一点,这里的外部旅游资源不一定是现在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一些植被破坏相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也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如黄土高原等。与此同时,一些植被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该地如果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照样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如殷墟等。

开展生态旅游,旅游者可以在生态旅游资源中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在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不管怎么样发展,生态旅游既然是作为了一种旅游活动,其活动的开展和完善必须依赖一定的旅游资源。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尊重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并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生态性、自然性的旅游,更是一种通过旅游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所以,生态保护一直作为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也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并且还是生态旅游区别于自然旅游的本质特点。

2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许多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

另外,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在生态旅游区内,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此外,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生态保护知识,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地社区群众没有或很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不少地方在开发旅游前未制订详细的旅游规划,或者制订了旅游规划但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盲目发展,导致旅游开发失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可以进行旅游活动。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已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另据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开展生态旅游无论是规划开发还是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虽然也指定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但是具体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尤其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出台方面表现较为滞后。此外,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一些具体标准要求的条款大部分分散在别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中,这大大不便于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管理的改善。

3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旅游意识。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真正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观念。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视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把旅游环境当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并通过外部约束规范防止各种掠夺性的旅游开发和经营行为。其次,要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同时在全社会经常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一些生态知识的介绍,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最后,生态旅游区要充实导游人员的生态知识,在旅游过程中应用环境解说系统,联系景物,对游客进行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不仅能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并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传播使者。

(2)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此外,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界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改善的能力。鉴于此,在规划阶段还要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预约制、票价调节制、增设配套景点、拓展新旅游景点和增设多类型旅游项目等,限制游人数量或分流游客,减轻对生态环境压力,维护生态平衡。

(3)不断完善和健全生态旅游相关的专项法规。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使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生态旅游活动有章可循。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并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些法规的执行。1916年8月25日,美国就黄石国家公园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要把国家公园的天然风景、自然变迁遗迹,野生动物和历史古迹,按原有环境,世世代代保护下去,不受破坏”的法令,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专门法律和法规。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已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有关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使生态旅游开发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生态环境承受力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北京:光明日报,1998-5-23.

[2]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篇(4)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篇(5)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如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粗放式开采等,这些行为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及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较少的人为干预,使民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原生态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地区,边缘的环境、封闭的交通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少民族地区把旅游开发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

其一,地理区位的边缘性。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几个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属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类型的边缘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其二,社会经济的边缘化。由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市场效应等的衰减,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缓慢,教育水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落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生态脆弱区涵盖了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我国少数民族大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回报,而忽视了资源耗损和破坏,开发和运营环节能耗和水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社会交易率低而交易成本较高。其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民族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活环境,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其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许多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十分普遍,严重破坏环境;许多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及经典案例比较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既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和社会团结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概述

学术界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表1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由此可知,多种模式的出现归根于理念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归类出的是多种类型的模式。其中有些模式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但其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真正主导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经典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1.传统+生态开发方式。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直到2000年,凤凰旅游业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政府对于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基本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景点的可进入性差。2001年,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等8大景区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凤凰模式”。在引入社区参与的基础上,2007年来凤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程,实施“生态旅游”项目。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引入的生态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绩效。凤凰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态旅游加强了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民族文化得以传衍;第二,生态旅游较之传统旅游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第三,生态旅游强调民族本土居民的利益,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居民意见,注重居民满意度。

2.生态+循环开发方式。云南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循环旅游的探索,其中西双版纳的循环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出现成效,主要采用生态型旅游村寨模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模式、绿色旅游城市模式。西双版纳循环模式的特点:第一,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第二,促进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旅游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而从诸多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低碳旅游开发理念。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之后逐渐成为旅游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通过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低碳旅游景区是台湾地区的坪林景区,它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1997年,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设立共乘前往、交通管制、低碳换乘的低碳交通,建设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此外还有导游在导游讲解中宣传低碳意识和碳汇理念。低碳旅游为景区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低碳效益。

低碳理念的特点:第一,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免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越来越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评定。低碳旅游的可量化的实施标准和对全过程旅游、多方位参与者的低碳要求可以突破生态旅游规模的限制;第二,注重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低碳住宿餐饮等低碳或无碳方式;第三,注重加强旅游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促进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由此可知,三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各自强调了不同的发展重点(见表2),但三种模式各自的目标不是彼此独立与矛盾的。生态旅游侧重以小规模旅游来强调对于民族旅游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强调社区参与,关注民族居民的利益和旅游惠及民生的价值体现,这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旅游都必须遵循的理念。但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以及生态旅游本身关于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等问题的模糊化,生态旅游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低碳理念和循环理念的提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低碳化、高效率以及再循环、再利用,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脆弱和保护的矛盾。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该在前面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具有综合优势的开发模式。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低碳为先导,以循环经济为补救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关注旅游惠民的生态旅游开发复合模式(见图1)。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生态、低碳、循环的依承关系

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强调社区参与,重视生态环境的补偿,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注重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协调。

严格的生态旅游为了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过分地限制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而泛化的生态旅游则存在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的诸多质疑,生态旅游试图追求“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实现。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在生态旅游的理念基础上,低碳旅游使得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循环应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能源的低消耗、旅游污染物的低排放、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旅游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特征,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二)模式的实施路径

1.四轮驱动构筑核心。旅游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开发方式策划低碳型民族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规划生态交通方式、新型能源供应设施、循环性卫生设施,打造低碳型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憩,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等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旅游者: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碳足迹最低化的旅游线路;尽量选用本地的绿色食物,减少食物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尽量选择民族地区的家庭式旅馆、乡村酒店、民族村寨等住宿方式,减少了因大量建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又惠及了当地居民;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植树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培养“碳补偿”或“碳中和”的消费方式。

政府管理:制定低碳标准,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推行旅游碳汇机制,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社区居民:在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既节能减碳又健体强身;能源利用方面,尽量使用天然气、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社区家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节能减碳。

2.变资源-生产的单向过程为循环过程(见图2)。其一,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制定民族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减量化、清洁化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坚持容量控制原则,在旅游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建立环境补偿制度,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设定固定的产出-补偿资金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节能设备的采购、环保技术的推广、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其二,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环节,倡导低碳化的企业经营,建立绿色化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环节;倡导民族居民低碳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民族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采取经济林果、蔬菜、家禽养殖、花卉养殖等现代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推出民族村寨与田园观光休闲;鼓励旅游者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视废物处理,采用生态化、景观化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尽量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量使废弃物资源化;对于无法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焚烧或掩埋。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减小环境污染。

3.责任与利益共生。近年来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强调居民的参与以及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反馈,但是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所占的GDP上升了,而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上升幅度却远远不够。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鼓励村民以资金、手工艺、民居、自留土地等方式参与到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来;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反馈于当地居民,着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水平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三)模式的支撑保障系统

宏观层面。一是加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导。围绕建设民族旅游开发、推进低碳旅游、推动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当逐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低碳标准,制定推动民族旅游发展激励政策。二是建立先进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在民族居民社区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基础上推进循环开发。三是构建生态伦理理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和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民族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应该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的道德观念。

微观层面。一是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产业体系。以低碳和循环理念为指导,在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和惠民需求,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从单一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产业联动低碳发展,到产业的惠民、富民的有机联动。二是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惠及民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评价涉及到经济效益,惠民效果,对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开发过程中是否已达到生态旅游、低碳和循环理念的要求。在旅游开发模式系统中,应提炼出评估因子,建立定量化评价模型。三是构建预警模型,建立生态保护协同行动模式。碳足迹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计算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构建预警模型,以此来衡量低碳、循环理念的推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薛梅.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8(3)

3.麻学峰.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

4.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篇(6)

随着全球主要依赖石油、煤炭等碳燃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危机的方法。低碳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和基本途径。这一概念提出后,逐步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认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全球各行业中得到应用。作为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模式,低碳旅游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当今旅游产业转型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低碳旅游

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此后,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得到拓展。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概念是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发展战略,逐渐得到各国的接受,并引领着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低碳旅游正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旅游业本身是低碳产业,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但我们也不能受旅游是“无烟产业”传统思维的束缚。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负有5%的责任,目前来自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以每年2.5%的年均速度增长,奢侈浪费现象的存在更是促使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因此,旅游产业具有一定节能减排的空间。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观念、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低碳旅游的内涵是以环境为中心,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为重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模式。它涉及旅游各个方面,要在不降低质量的同时在旅游过程中进行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旅游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服务提供;旅游消费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降低碳排放。蔡萌等学者认为低碳旅游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二、低碳旅游开发原则

(一)节能减排原则

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要求。因此,推行低碳旅游开发首要原则就是节能减排,高效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能源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

(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的实践方式之一,低碳旅游也应该遵循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范围之内已经得到旅游开发的公认。低碳旅游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是降低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三)低碳教育的原则

旅游业是窗口行业,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能够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对于推广低碳理念,传播低碳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低碳旅游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其教育功能,使得旅游者能够感受到低碳生活方式带来的好处,并促使其实施低碳生活方式的自觉性。

(四)各方参与的原则

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只有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经营者、基础设施建设者、旅游产品生产者、旅行者等各方切实遵循低碳旅游的理念,将高效运用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落实在行动中,才能将低碳旅游真正落实到实处。

(五)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的原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旅游业要“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旅游的三大基础之一,也是低碳旅游落实节能减排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三、低碳旅游开发要素

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开发有赖于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各方的参与,也应该从各方的视角,围绕旅游活动开展的要素实施低碳开发,如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培育低碳旅游体验环境等。

(一)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低碳旅游吸引物可以使各种自然低碳景观,也可以使人工低碳景观,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吸引物的营造方式可以是开发低碳旅游区、策划低碳旅游活动、改造低碳产业园区或社区、修复受损地区恢复低碳面貌等。

(二)建设低碳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利用低碳产品建造的基础设施或专用设施。这些设施体现低碳旅游要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造或建造过程中的低碳材料的运用;二是运行过程中的低碳排放。低碳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环境、能源供应设施等;专用设施包含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建设低碳旅游设施的主要途径是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如新型能源交通方式的采用,循环污水处理技术的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使用等。

(三)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主要指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环节。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是提倡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徒步、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不用一次性餐具,选择环保酒店、商店,参加低碳旅游活动等。

四、低碳旅游开发模式

在低碳旅游开发模式上,俞棋文认为利用岛屿、内陆湖泊和海岸线等天然的低碳景观,发展岛屿型、内陆环湖型、海岸型低碳旅游开发模式;利用低碳建筑、低碳游憩设施、低碳社区,发展城郊离岛型和卧城旅居型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总结其在论文中提出的五种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结合生态旅游等开发模式的研究,我们对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总结如下:

(一)功能分区模式

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功能分区模式一样,这一开发模式主要应用于自然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其目的是避免对生态环境较好、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破坏,同时又能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低碳旅游的功能分区模式不同于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严格要求,其主要是对自然低碳旅游吸引物的产业功能进行分区布局,以实现对自然资源保护、能源合理利用、降低旅游生产和消费碳排放的目标。如在低碳旅游开发中注重对区块特色的分区建设,如森林绿肺、生态聚居区、地毯农业观光区、新型绿色产业园等。此外,各种低碳要素也要围绕这一功能分区进行配置,以其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如以福建平潭岛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交通布局为例(见图1)。

(二)社区参与模式

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不同,低碳旅游的社区参与可以是作为低碳旅游区的一部分参与低碳旅游,也可以将社区本身作为一个低碳旅游区开展低碳旅游。同时,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强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发展利益分配两个阶段,而低碳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则强调对低碳旅游社区(或聚居区)系统性规划和管理,并且保证区域内碳排放量的有力监控和低碳技术的有效使用。社区既参与低碳旅游资源的建设,更参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如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的离岛区域开展低碳旅游区实践。

(三)产业带动模式

这一模式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低碳旅游开发。这些地区由于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经济规模和工业体系尚未定型,其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运行调整的成本低、阻力小。因此,可以利用承接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契机,选择低碳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做好三大产业的合理布局,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带动低碳旅游的开发。如水利工程建设带动的库区低碳旅游发展。

(四)主题体验模式

主题体验的低碳开发模式主要以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方式开发低碳旅游。如低碳工业园区、低碳旅游度假区等。在这种开发模式中,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零碳出游或低碳出游的生活方式。

五、小结

总之,低碳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节能减排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旅游业界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对低碳旅游开发要素和开发模式的探讨也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更多的讨论。

参考文献

1、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9).

2、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路与举措[N].中国旅游报,2010-01-08.

3、江丽芳,王晓云.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篇(7)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 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 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 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篇(9)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1 六步溪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六步溪地处安化县西北,为益阳、怀化、常德三市交界之地,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但生态良好,其有人类居住的历史仅为200a左右,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间短,迄今为止,在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几乎没有,其生态旅游资源依然“静养深闺”未被人识, 亦没有开发的旅游景区及景点,目前前来六步溪生态旅游的基本上为自发状态,还没有规模,旅游接待能力仅仅在餐饮方面有6家农家乐,没有正规的接待床位。据统计,2013年1~10月,农家乐接待自发旅游人数7200人次,住宿接待基本没有,可以说,六步溪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

2 六步溪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六步溪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虽然是益阳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市级、县级财政对于保护区的经费、项目投入十分有限,六步溪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管理机构设施)投入95%以上来源于中央财政投入,面向保护区社区及保护区群众投入几乎没有,目前保护区农民能够获得的林业收入仅仅为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农民收入与确定为保护区之前相比,收入急剧下降,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费用缺口巨大,由于农民没有得到实惠,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资源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保护区管理机构因为经费缺口的原因,一些必须的环境监测、基础科研等工作均无法正常开展。发展生态旅游为六步溪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逐步缓解保护区资金紧张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区保护功能的有效发挥,多建设一些保护环境的设施,促进保护区事业发展,并能够增加保护区农民就业机会发展经济。

3 六步溪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3.1 自然景观丰富

3.1.1 地质地貌景观

六步溪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经十几亿年的复杂地质历程,构造变动,海陆变迁,经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最终形成了位于江南古陆(雪峰山弧形隆起带)中段、雪峰山脉北端的安化山地。区内前古生代地层广布,新老地层基本齐全,构造复杂,特别是北东向断裂、褶皱发育,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如龙泉洞、青云洞、笑天龙、莲花仙台、六步幽谷、世外桃源等)。

3.1.2 水域景观

六步溪区内溪谷纵横,瀑布成群,因水而灵,山涧清瀑随处可见。比较著名的有:六步清溪、婆婆溪谷、六步瀑布、幽谷瀑布、神仙泉等。

3.1.3 生物景观

绿海静心保护区山岭起伏,植被完好,满目皆绿:春,万绿生机勃勃;夏,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秋,红叶点缀绿海;冬,萧瑟飞舞回归自然。进入六步溪,置身绿海,回到自然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最高精神,净化心灵,感悟天道。

3.2 周边旅游资源较丰富

六步溪位于安化县西北,周边有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雪峰湖地质公园、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龙泉洞景区、梅山道教圣地―云台山真武寺、青云洞、秦汉桃源、国家4A景区茶马古道景区、常德国家4A景区桃花源景区毗邻,与这些景区均在1.5h车程之内,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为整体旅游开发升级提供了条件。

4 六步溪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区位无优势

六步溪发展生态旅游最大的不足是交通条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还没有高速公路经过安化县和六步溪,虽然安化县县内乡镇道路及农村公路基本全部硬化,内部通畅,但外部不畅,影响了潜在生态旅游群体到六步溪的旅游欲望。

4.1.2 无旅游发展规划

六步溪保护区因成立时间短,限于资金、领导重视等原因还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没有就六步溪的生态旅游进行定位与思考,缺乏主题概念,无精品旅游线路。

4.1.3 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大投入

六步溪景区公路狭窄,交通容量不大,接待游客的餐饮、住宿、休闲等配套设施有待大规模投入进行改善,有的地方通讯、通信信号不畅通,不便于游客对外联系,目前前来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没有在六步溪住宿。

4.2 对策

4.2.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安化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早促成益溆(益阳-溆浦)高速开工建设(益溆高速经过六步溪边缘);采取措施建设好安化到长吉高速的连接线。并在六步溪通信基站建设上大力支持,促成通信信号全覆盖六步溪保护区。

4.2.2 编制旅游规划

对六步溪的生态旅游进行定位与思考,搞好主题策划,提炼主题概念,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原则上是搞“绿色旅游”,是“保护性旅游”,组织专家进行科学旅游规划,包括景点规划、景区规划、线路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旅游经济与产业规划等,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4.2.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搞好招商引资是六步溪生态旅游必经之路。安化县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促进安化县境内的旅游景区、旅游资源逐步走上“一个品牌一个集团一张门票”的道路,学习丽江等地经验,组建旅游集团公司,政府以资源占股、项目资金直接投入景区建设折价占股的形式持有股份,或纯民间资本100%控股。下辖六步溪、笔克(安化茶马古道4A)、黎明(秦汉桃源)、龙泉(龙泉洞)等若干分公司,实行“统一接待、统一调度、统一票价、统一结算、统一考核、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各分公司按股份分利。这是六步溪生态旅游融入湖南省旅目的地的必然选择,是启动六步溪内需,增加农民就业,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

篇(10)

1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为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能自发地产生一些的有序结构或者功能行为的一个规律。协同学的最为本质的核心和真正含义是:各种序变量之间相互合作彼此竞争,这决定了系统能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协同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研究基础,并吸取平衡相变中的一些序变量等概念与原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研究模型与问题的处理方法。它所研究的开放系统既包括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变化规律,也包括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变化规律,真正做到了把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相互统一。研究的开放系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其这些子系统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化以致不能束缚各子系统独立运动,这时子系统无规则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因而系统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力度不断增加,各子系统之间关联性会渐渐增强,当这种控制参量到了一定的“阈值”,各子系统之间那种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就会显得弱小或零,这时关联性起主导作用,进而在系统中有了协同运动,宏观上的系统结构或类型也随之出现。目前,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1]。

2生态旅游系统解析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7年提出,随后生态旅游成为全球旅游发展一种全新模式,它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游客实际需求和满意等。其目的是让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担负生态责任,在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进行旅游,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是指生态旅游中各个要素按一定旅游规律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由那些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而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它自然与人工一个的复合性系统,主要特性是地域性、脆弱性及生态性[16]。生态旅游系统和协同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两者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其中,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内部环境包括资源子系统、设施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施子系统等四部分构成,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客源市场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等。其中资源子系统作为生态旅游核心吸引物,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关键要素等;设施子系统包括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等,它们是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服务支持;管理子系统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它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承担着生态旅游发展的多项任务;支持子系统包括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它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3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彼此之间的作用是生态旅游系统演化的动力。在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问题,如何让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协调,首要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协同学中非线性间的互为作用对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给予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哪些因素对其起正作用,哪些起负作用。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如果生态旅游系统表现内容不断增加,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并且被广大生态旅游者欣赏和接受,那么该系统就会处于正作用之下,其主要表现为:(1)各种途径有效保护好现有的生态遗产,并拓展保护对象的内容,使之更加完整;(2)对生态旅游进行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的投入,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使得生态更加富有内涵;(3)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并提高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但对于生态旅游系统发展而言,也存在一些负作用因素,其具体表现为:(1)对现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思维定势;(2)由于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某个或整体生态旅游产品被冷落,直至被淘汰;(3)对生态旅游缺乏系统而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导致整个系统所起的作用下降,运行状态变得脆弱。协同学中,将因非线性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因素称为序变量,将其相互作用引起的效用称为协同与竞争。协同学中的序变量是表示系统有序或者混乱的一种度量,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其他子系统支配作用,主导系统整体演化的过程。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存在多个序变量,它们之间互为依赖又彼此竞争,每个序变量各自决定着生态旅游协同中某一宏观结构和对应的微观状态。生态旅游系统由其序变量之间协同与竞争决定了它由无序状态向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迈进。因此在控制性的序变量之下,要尽可能消除生态旅游系统中的负作用因素。

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机制

宇宙中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来说都是非线性、互相作用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机制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态旅游,需把生态旅游系统在其他系统作用下的一些规律和生态旅游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联合加以考虑。这种双向作用会使其中的一个通过对方以作用于自身,由此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路径,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现象。

1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机制条件

在协同学作用下,生态旅游地存在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在内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态保护与旅游的双重功能,并有开放而复杂的特性,因而生态旅游系统会向着更加有序、更加复杂的方向演进。同时,这种复合系统具有与生态旅游系统相关的内部禀性,同时也有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两者进行交叉耦合,使得系统远离平衡,因此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处于非线性发展状态。(1)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外部因素。生态旅游地复合系统中,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内容之间或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交换,在这种相互交流交换中,那些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因素被引入,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环境渐渐得以形成。外部驱动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这两种因素。直接驱动是指生态旅游在开发初期,接待一些稀少的生态旅游者并觉得大有可为,因而开发逐渐兴起,使整个社会处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不稳定非线性状态。间接驱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的经济建设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状态,这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并形成巨大推动作用;二是对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过分的乐观而形成的开发热潮,使得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状态加剧;三是政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带来有利条件,使生态旅游向非线性方向发展。(2)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形成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必须有内部因素的配合才会使得非线性环境的形成顺畅。内部因素是指那些和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资源和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机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市场,它对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影响的强度和力度都非常巨大;三是区位条件,它的优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四是人才、资金和技术,他们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五是生态旅游容量,它对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约束作用很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若容量小,将限制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将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内部因素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环境形成的影响是比较非常复杂的,有了它们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一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非线性机制

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源开拓不断深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具体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1)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生态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它的结构、功能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生态旅游系统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该系统继续能够演化的一个基础。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首先需研究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旅游产品演化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即由成长到衰退,其中主要包括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不同阶段,具体如图1。在每个阶段中,生态旅游产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997年,国内学者许春晓在分析旅游产品的演进轨迹和终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准周期的最终结果是“停滞”或“夭折”。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生态风景区资源不断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优化的一个过程。那么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产品中,“衰退”、“停滞”和“夭折”三种不同类型产品分别是指哪些,它们如何排序,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曲线变得较为复杂。(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的非线性机制。在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过程中,以其核心要素为基础,在外部条件和自身的作用下,会形成新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又作为核心要素不断演化,从而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核心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微小的变动,都会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演进产生极大的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进程由于受到外部某些因素影响,它们与自身一些内部因素相结合,使其进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状态。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除了其开发中所受的必需外部压力外,还承受其他一些额外的外部压力。在不同时间点,生态旅游景区产品会进入成熟期,但由于新的生态旅游产品没有推出,所以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者数量增速减缓,甚至停滞,这给生态旅游景区带来很大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生态旅游景区容量等因素影响着景区开发。另外,生态旅游已有产品与待开发产品之间关系也是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当生态旅游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耦合时,生态旅游系统演进的非线性环境因此而形成。在此情况下,一旦产生非平衡相变,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就会朝更有序高级化方向演进、发展。

3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协同

随着非线性环境的出现,一种耦合现象产生了,那即是协同,它是指组织系统之间众多因素在非线性环境下受到某类激励信息的推动,出现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采取行动的状态、过程或机制。协同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非线性环境的出现,另一个是激励信息的引导。多数情况下非线性协同是普遍存在的,激励信息的产生常则是作为协同机制是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系统非线性不稳定状态下,一旦生态旅游开发的某些有利扰动出现,便会通过非线性机制加以放大和增强,最终转化为巨涨落进而推动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发展。(1)生态旅游开发激励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并对其损益和可行性分析,即可得到生态旅游的激励信息。所有生态旅游激励信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对生态旅游开发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作全面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非线性协同形成一个主要条件便是系统的各个元素需互为联系,相互配合。一旦生态旅游开发激励的传播方式如传播系统及民间口碑等类型等彼此配合,非线性协同局面由此产生。(2)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中政府的作用。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故因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成功与否。具体来说,政府主要工作有下面几个作用:第一,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要强化政府在收集激励信息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性、及时性、可靠性等原则,以确保收集激励信息的完整、权威;第二,面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必须利用其公权力资源,指挥和协调生态旅游有序开发,使各利益主体和谐、稳定,这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政府需要不断地优化开发环境,并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增进生态旅游开发信心,支持和引导生态旅游朝预设的目标开发,最终使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篇(11)

 

一、生态旅游市场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指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生态旅游诠释为:在环境相对未被破坏的地区,感受与欣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此种旅游应该是对环境最小限度的破坏并有利于当地人的福利。 

 

二、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主要优势 

湖北既有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世界遗产旅游,也有基于历史文化的三国、荆楚文化旅游,无论是类型还是品位,都位居全国前列。如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誉为“天然画廊”、“人间仙境”;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雄姿和高峡平湖美景可谓双珠合壁,绝无仅有;“华中屋脊”神农架是我国最著名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之一,以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完好性以及震惊世界的“野人”之迷而享誉海内外。这些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是其他省市无可比拟的。湖北地处华中,交通便利,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各主要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 

2、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理论认识的发展,我们认为旅游资源同样是一种资源,对它的利用与其他可再生资源一样,需要保护性的利用。湖北目前还仅仅是旅游资源大省,没有成为旅游大省、强省。与其他如海、北京、西安、桂林那样的知名旅游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管理不够科学,缺乏强势旅游品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程度低,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1)资源家底不清,投入太少。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进行过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许多保护区仍处于有名无实的“看护”阶段。对区内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价值及多功能的了解不够。资源调查、保护区的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2)保护意识不强,管理混乱。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认为保护区是只投资不生产,只保护不利用。由于对保护区的多功能、多效益认识不够,因而导致管理上的松懈。如:保护区管理机构少,部门重置,权限交叉;对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不科学,保护责任不清;布局不合理,类型不齐全;保护措施不当,保护范围不明。 

(3)旅游开发不合理,负面影响扩大。一些保护区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保护区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泛滥,甚至部分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展旅游,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和旅游资源退化。 

 

三、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培育与开发的对策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的目标 

通过对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分析,说明湖北省目前旅游业竞争力不足,无法与我国的旅游大省相竞争,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需求,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确。现阶段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开发与培育的目标为以下内容。 

(1)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科学利用。旅游开发与旅游保护的矛盾是湖北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今湖北省不少地方政府更多强调旅游地的经济效益,在景区内大兴土木,餐厅、宾馆、招待所、疗养院等设施大量出现。这种开发建设的无序状态,造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将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为了湖北旅游业的明天,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2)突出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湖北省的旅游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开发,使一些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 

(3)提高旅游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旅游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和我国旅游强省,网上旅游销售已经形成,且前景乐观。湖北省在这方面还十分落后,高科技旅游产品少,网络建设和运用少,旅游地、中介机构和游客通过网络的联系更少,各旅游公司还处于孤立运作的状态,旅游景点还处于出卖旅游资源阶段。湖北省应尽快发展高科技旅游,迅速推行电脑化、网络化管理,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立湖北旅游资源信息库,跟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4)提高国民素质和旅游管理者的经营素质。湖北省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大多数旅游者而言,自觉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不少旅游经营者素质比较低,导游人员文化底蕴不够,不少地方把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使旅游者得不到有益的历史文化教育。 

2、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具体对策 

这里,根据湖北省生态旅游资源代表——武当山和三峡为为例来剖析。 

(1)开发武当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背景和对策。背景:我国政府对武当山的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年来的发展建设,尤其是自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后,武当山旅游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如本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对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本地经济收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对部分景点景区的维护和建设等。由于武当山地区是湖北省经济较贫困的地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该地区经济繁荣、带动人民致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旅游开发中,武当山也出现了开发与遗产保护矛盾冲突的局面,不少珍贵的遗产资源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形势严峻。调查中发现,目前武当山112处文物景点中,保护较好的有太和宫、紫霄宫等26处,其他旅游资源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2)武当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策略。第一,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加强“遗产教育”。当前,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倾向于其“旅游价值”及“经济效益”方面,社会各界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虽已初步形成,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一到具体实践中,依然是开发重于保护。不少遗产地居民,对本地遗产的内涵认识不足,更缺乏参与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意识。因此在遗产地加强“遗产教育”,进行广泛的遗产宣传,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十分必要。第二,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颁布的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已有不少旅游景区率先引入了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虽然该套管理体系并非完全适应于旅游业,但在目前我国尚无完善的世界遗产地环境管理体系之前,无疑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目前遗产地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将直接利于本地的环境保护、污染预防,提高全员的环保素质,有利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第三,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实现资源有限开发战略。要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应完善保障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开发中要分清主次,要分好先后,应当“先保护,再开发,保护为重,开发为辅”。遗产地还应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制定遗产资源保护总体规划和详规,并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的资源保护任务和详细的实施步骤及具体方法。同时,由于世界遗产地形象还涉及到国家珍贵资源、国家旅游地形象,因此,针对当前对遗产地过度开发等现状,还应强调在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国家政府的适当干预,强调必须对资源实施有限开发,并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第四,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进行传统营销方式的创新。要积极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在目前旅游市场趋于超细分化状况下,树立精品意识,针对不同的客源,开发专项特色旅游产品,避免在节假日大规模集中组团,造成短时期大量游客涌入,使遗产地超负荷承载。尝试生态旅游的开发等。此外,应大力改变景区传统营销方式及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状况,应积极利用电子传媒,网络技术等先进的营销手段,大力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3)三峡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对策。现状:与国际国内的其他地方相比,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简单状态,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外延,或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只把“生态旅游”当作一种时髦口号,当作招揽游客的幌子,并没有赋予实质性的内容;二是生态旅游资源分属四个不相统辖的市、区,条块分割,开发各自为政;三是重点开发不突出,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 

 (4)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四大战略。第一,区域联盟战略。三峡地区分属重庆直辖市和湖北省直接管辖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这就造成直辖市与省、省与市州区、直辖市与地市州区、地市州区之间的多重行政交涉关系,很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每个地区都从本位主义出发在三峡旅游开发上更多的是强调竞争而不是合作,这对于整合旅游资源,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更影响三峡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第二,重点发展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不可能四处开花全面发展,应选择各种资源最集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开发的重点,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突破。利用三峡工程的世界影响和三峡旅游的良好声誉,相关区域携手联合重点规划和开发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独具魅力、誉满中外的神农架林区已被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政府列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鄂西北绿色旅游圈的龙头进行重点建设。第三,特色战略。特色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三峡库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和旖旎别致的湖光山水、人文风光,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最吸引人的6大特色:山奇雄、峰奇秀、滩奇险、水奇清、石奇美、景奇幽,不会因为三峡工程蓄水而受到大的影响。优美的湖光山色、悠久的人文景观与气势恢弘的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展示着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独一无二的特色。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和原始独特的生态文化的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进行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森林沐浴、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关于“野人”出没的记载和传闻,更增添了诱人的神秘色彩。第四,国际化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闻名遐迩,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开发建设时,要参照世界上相类似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突出自己的特色,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开发资金。同时,加强三峡生态旅游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将三峡生态旅游推向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3、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策略 

综上所述,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培育的策略归纳起来为以下方面。 

(1)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三峡地区四市州区旅游管理机构的联合组织和协助下,由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自然、人文科学方面构成的专家组应对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较为完备三峡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在把握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原则时,尤其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2)科技管理,生态优先。生态旅游是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和经营管理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优先原则,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营上应充分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强化管理,既保护环境,又获得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生态旅游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生态科技管理意识,旅游区的设施和旅游的内涵要紧密与生态教育相结合,重点建设生态、环保知识教育的旅游项目,发展生态饭店(使用沼气、太阳能,进行生态装饰,制作绿色生态食品等),推行生态交通(太阳能、电动车船和自行车、步行等),开发生态旅游纪念品等。要严格按照核心区、缓冲区、保护性经营区“三区”模式开发建设,对于生态旅游区游客的自然生态容量、感应容量、经济容量、最佳容量要精心测算,严格执行最佳游客容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和破坏,而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采取市场手段控制游客数量,限量售票和预约、同类区域轮流开放和加强生态工程治理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引导和疏散游客。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完善环保制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集中控制和异地处理污染物。总之,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科技管理机制,严密监控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宣传环保,健全法制。生态旅游资源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参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开发和经营管理时,要结合区域特色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利益。由于生态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外在性,生态旅游开发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各项利益,只有他们获得部分经济上的实惠和积极热情参与,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应制定生态环境效益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环境效益受益地区征收税费转移支付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知道旅游业不是所谓的“无烟工业”,它也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利用,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说明旅游业也会对资源产生影响。生态旅游的提出,就是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的。它是以保护为核心,不论是投资还是回报都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原则。湖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就更应该注重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来喜:中国旅游业的跨世纪持续发展问题——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0. 

[3] 郭英之: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9(3). 

[4]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1). 

[5] 卜永喜:湖北地质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地矿,2003(9). 

[6] 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6). 

[7] 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8] 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9). 

[9]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2003(9). 

[10]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2] 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1). 

[13] 刘家明: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m].海洋出版社,1998. 

[14] 张述林、毛长义、罗光华: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2(2). 

[15]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7). 

[16] 肖焰恒、王力: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生态经济,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