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区域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9 17:14: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区域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区域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

1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

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

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

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

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直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直接对县域,并要加大省管县试点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实行省管县。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农民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

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创造核实条件

篇(2)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90-01

一、西部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于中西部地区,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西部地区外部性差、对周围辐射力弱,经济发展滞后和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明显、农村周边经济状况不理想。以初加工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对比不合理。同时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交通条件不理想,思想观念较落后,吸引外来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的能力较弱,众多因素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从根本上,需要尽快提升管理者综合素质,改善农民价值观念落后的现状,逐渐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

2.政策扶持力度需加大

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支持力度,各项政策应该朝着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方向转变。譬如,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金融投资力度,增加信贷规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减免农民税收,促进企业发展、农民自主创业。

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需提升

中西部地区交通闭塞、开放程度低的状态经久未变,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全面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因此,各地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加大农村教育产业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是不断提高自主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西部农村区域发展,需要各地区全面考虑资源、环境、人口等实际情况,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西部农村区域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蔬果品种尤为丰富,畜牧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但西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加工水平较为落后,西部食品加工产量还不到全国的20%,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少,。目前,西部大量的初级农副产品运往我国东、中部地区,严重阻碍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程度,也导致西部农业发展增速缓慢。为有效改善此种情况,西部地区可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迅速地提高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并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2.提升科技水平实现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首先,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强农业科技推广为基础,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加整体粮食产量,巩固和增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其次,农业特色产业未来阶段将继续成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需要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第三,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架构西部农村农业科技网络,促进农业增效、丰产。

3.吸取中东部地区经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向先进、技术、现代方向转型升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降低污染,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促进西部农村区域整体发展具体建议

1.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循环高效农业

不断深化对各地区情认识,丰富、扩充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农业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导性。例如,可饮水灌溉区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水资源相对稀少的干旱带加快推进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建设,山区加快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对居住在偏远分散、干旱缺水、生态失衡、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村居民,实施整村搬迁,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进一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确立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更大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增强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吸引社会投资,倾力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产业化经营。

4.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

应立足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协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经济和社会等各类关系,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推进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有效促进西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抚顺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区域经济

金融支持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集合,金融支持一般是指所有和信用货币相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和信用货币的使用等。

一、金融支持对抚顺地区农村金融区域金融结构调整的意义

(一)金融支持对抚顺地区农村金融区域金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在抚顺地区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必须需要有关的金融机构的经济支持,所以只有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才能尽快促进抚顺地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二)抚顺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现状

抚顺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抚顺地区的金融风险较大,不良贷款非常多,其次抚顺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匮乏,这些因素极大的制约着抚顺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二、制约抚顺地区金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一)金融机构不全面

抚顺地区相关的金融结构都没有与其自身产业结相配套的投资融资机制,很难为抚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持。抚顺地区的银行业的金融结构大多数是由商业银行组成的,没有足够的财务公司和财产管理机构等,造成抚顺地区在金融结构上就不健全,容易造成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贷款市场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不能为抚顺地区的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支持。

(二)金融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

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按照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抚顺市的商业银行放贷的主要对象就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抚顺地区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抚顺地区整体环境的限制吗,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融资机制,难以为抚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大多数商业银行考虑到自身风险的问题,不愿意借贷给新型企业。

(三)金融服务滞后

抚顺地区现有的金融服务方式还不能有效满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服务的滞后是阻碍抚顺地区经济发展和进步和重要影响因素,抚顺地区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城市,金融结构单一,在抚顺地区不论是营业网点还是网络平台都比较稀少,导致金融服务基础设计较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抚顺地区的发展。

三、促进抚顺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抚顺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密切相关,只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结合抚顺地区的金融发展情况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发展。抚顺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和促进抚顺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推动整个抚顺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银行以及加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来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得农村信用社能够真正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这样才能实现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从而实现促进整个抚顺地区金融服务的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三)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抚顺地区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各自的职能和目标,不断的扩大其服务的范围,抚顺地区需要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才能为本地区吸引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利用商业银行自身所包含的资金和技术以及金融网络来建立起本地区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以增强抚顺地区抵御风险和参与到竞争中的能力,从而为抚顺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农业保险

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其实是存在很多的风险的,所以为了能够保障农民的正常生产活动,确保农民的经济收入,就必须需要农业保险的参与,农业保险能够为农民的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抚顺地区需要在政策和市场发展以及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和推广和农村金融保险,积极推进各项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种养业保险以及农村医疗保险等产品,采取各种政策和制度来支持和鼓励商业性保险结构的发展和落实,提高保险服务的三农力度和落实情况。

(五)创新发展各项农村金融产品

根据融资主体的不同会有不同农资需求,在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原则同样适用,各金融机构只有不断地推出各项金融产品和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抚顺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能力,吸引更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从而促进本地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结束语

抚顺地区只有高度重视金融结构在促进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才能大力支持和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从而促进抚顺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进步,最终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的金融发展体系。

作者:李俊武 白冰 单位: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03-25

篇(4)

农村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体系,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村地区的整体规划计划。其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基础,缺少了雄厚的经济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农村地区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会给教育的改革发展清楚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教育必不可少的动力鞭策;其二,农村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收入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农村地区的人们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我国教育与经济都相比之前有所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合。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话费的费用,但是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以往势必物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1.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升学率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当下,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已经很普遍,体制改革也已经基本完成。过去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由由农民自己来进行,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承担起主要的责任。政府采取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已经不是难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是,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城市贫困化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一些资源性城市、结构重型化城市或老工业基地。相比而言,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已经是一个老课题,积极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应的发展一些小城镇,这些举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就业途径的不多增多,就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些地区出现的城市贫困化问题却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这些城市对资料的依赖性非常的大,近几年特别是新产业的发展兴起,以及资源的枯竭和替代资源的不断应用,这类城市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举步维艰,致使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呈下滑趋势,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水平较低。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82-03

0 引言

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浪潮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逐渐弱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在全国布局。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处于第四梯队的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农商行”)在农村金融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崭露头角。现如今,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三农”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农商行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商行特别是跨区域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文献综述

陈晞,叶宇(2011)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25家中小银行2007-2009年的效率,得出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与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异地分支机构数、资产规模则与经营效率呈负相关的结论。卢独景(2012)运用2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数据对其能否通过跨区域发展降低贷款损失的风险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发现,就总体而言,在异地开设分行可以减少贷款损失并降低不良贷款率。跨区域发展降低风险的作用对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更为显著,而资产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则不能通过跨区域发展减小贷款损失。以上结果均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小银行都适合跨区域发展。

江锋,张晓东(2009)通过对安徽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分析,认为跨区域经营与并购是农商行未来改革的方向。吴湧超、陈莹(2011)认为农商行跨区域发展必须步伐稳健,合规经营,强调差异化定位。

上述文献主要是针对我国农商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特点相似,因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跨区域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从其背景,问题等方面出发,对其现阶段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农商行跨区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背景

2.1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放宽给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我国银监会不断了关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和政策,使得一些资本雄厚并且渴望扩大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农商行加快了跨区域发展的布局。(如表1)

除此之外,全国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辅助政策,如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资本充足、风险管控良好、符合监管准入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参与省内高风险农村信用联社的改制重组及在省内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此外,在农商行最为发达的江苏地区,省银监局在实施省内设立分支机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牵头带领了苏南几大农商行开辟苏北市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上述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配套措施的实施给我国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不仅为我国农商行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且有利于农商行规模的扩大和我国经济利益的不断提升。

2.2 跨区域发展已成为农商行突破市场瓶颈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农商行逐渐暴露出来的有关规模、资金、人员等限制性因素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

2.2.1 我国农商行多是由以前的农村信用社改建而成,经营规模小,业务种类单一,盈利渠道也主要靠存贷差。尽管有些做得好的农商行在当地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是由于地方经济总量、产业规模等的制约,也难以进一步的扩大及发掘其他的利润增长点。

2.2.2 同一区域,金融行业竞争的压力加大,尤其是当该地金融运行环境良好时,其他银行的涌入势必会对当地银行进行挤压。因此,若农商行还是将业务的发展仅限于当地的市场,不仅以往的成就难以突破,甚至有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窘境。此外,在金融环境优良的乡镇,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已不再限于简单的存贷款及票据结算,农商行在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正逐渐地被削弱。因此,农商行单一的限制地域经营管理的模式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跨区域发展的战略正不断地被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农商行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2.3 出于分散风险及提高自主经营权的需要 农商行立足于当地,业务规模与营业效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模有很大的联系。然而一个地区的产业很容易受到周边产业传导效应的影响,即容易出现区域性风险集中的情况。因此,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农商行有必要进行跨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扩大其业务的经营范围,使服务对象异质化,降低风险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则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来使资金使用的风险分散。其次,在自主经营权方面,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和服务城镇的界限不再鲜明,农商行的服务对象开始向城镇居民、大中型乡镇企业转移。在实际的贷款投放过程中,很多时候农商行就像当地政府的自家钱柜一样受到政府的很大支配。而如果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这种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被适当地减弱,农商行则能够较为自主地决定其资金的有效投放方向。

3 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为实现对原始经营地区范围限制的突破,延伸业务网络,扩展服务对象群体,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对跨区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现阶段,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主要有:直接设立异地支行、控股成立村镇银行、战略投资或参股异地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合并重组等(吴湧超等,2011)。这些举措对于我国农商行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如在面对陌生的市场,陌生的群体时,怎样才能迅速适应并高效地开展业务经营;主要营业地区由于监管不善导致的资金缺乏等问题会不会给其他地区的流动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势必会形成农商行跨区域发展又一个新的阻碍。因此,通过结合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我们分析、整理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影响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问题,并对其解决的对策提出了可行性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对农商行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3.1 资本金相对缺乏 目前我国的农商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自身资本实力较弱,普遍存在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而跨区域发展设立异地营业网点耗资巨大,且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物品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此外,由于经营半径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管理成本增加。因此,为了解决跨区域发展带来的资本金缺乏等问题,走资本节约化道路和吸收存款成为了农商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资本节约方面,农商行可通过控股或者参股成立股份制村镇银行的形式,吸引当地投资者参股,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双边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还可以较少的资金实现规模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农商行还可在多个地区设立自动存取款机网点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在吸收方面,农商行可对在本行办卡存钱的用户实行激励机制,根据其存款数量多少给予不同的服务。如对于存款较多的客户可为其实行一定低价的理财产品免费机制,免费办理人身保险,逢年过节赠送本行的礼品等。这些特设的服务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吸收农民的资金,扩大存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民众对该行的认知度和良好亲民形象,加快农商行在异地扎稳脚的步伐。

3.2 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农商行组建异地支行,需要增补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从总行抽调的业务人员只是杯水车薪,且由于对当地业务的不熟悉,使得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如今,农商行普遍采取招聘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方法,但这些应届生普遍存在业务实践不熟练,对当地的文化认知不全面的问题,因此,人才问题成为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农商行可以采取加强同财经院校沟通与合作的方法,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储备。如2012年,江苏沐阳农商行与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合作建立了培训与项目研究基地,吸纳金融等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并对优秀的实习生予以优厚的待遇鼓励其继续选择该行工作。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该行的社会认知度及企业信誉;除此之外,农商行还可以通过分类指导式的方法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如银行跨区域发展后管理链拉长,需要培养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银行跨区域发展后科技人员缺乏,需要培养学术科研团队;银行员工普遍存在对当地人文金融环境的熟知度不够,需要对同客户打交道的基层员工进行本土化培训等。最后,各银行还可以加强对内部的考核机制,如对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银行员工拼搏奋斗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员工也要进行惩罚,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3.3 风险控制问题 农商行起步晚,以往的管理制度明显落后于股份制银行,对那些实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农商行更是如此。银行的风险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控制机制,稍有不慎就会给银行甚至整个地区带来极大的损失。农商行的风险主要体现在:①新成立的异地分支机构多以新员工为主,业务不熟练,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②出于扩大业务的需要,扩大了对贷款对象的坏账容忍度,贷款门槛放低,信息严重不对称,容易使一些贷款成为死账、滞账、呆账,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农商行在跨区域发展之初,应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督促异地分支机构落实当地贷款客户的经营及信誉情况,审慎放贷。同时应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风险。此外,异地分支行还应加强同总行的信息联络,建立健全该行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3.4 面向农村的金融理财产品创新性不足 目前我国农商行主要依靠单纯的存贷款利差以及收取手续费等方式进行盈利,对金融理财产品领域涉足较少。而在我国金融理财产品大肆扩张的今天,缺乏农村理财产品的创新机制会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农商行应面向农村积极设计适当的理财产品投放当地的农村市场,如可投放农业保险产品。农村地区的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而农产品的生长易受天气的影响,天气的反复无常经常会给对农产量的增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农商行可以通过为农民的农作物产量等农民担心的东西提供担保等方式,以赚取保费,提高盈利。此外,农商行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作物产品设计相应的期权、期货,以对冲价格波动和市场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金融机构改革的浪潮下,农商行实行跨区域发展模式是应当慎重考虑的战略决策。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方能做大做强,否则异地分支机构会严重拖累农商行经营业绩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战略,本文认为应该顺应市场的要求,不能在政策好时贸然跟风,也不能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因此农商行应当找准市场定位,广纳人才,审时度势,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出适应当地实际本土特色的金融产品。此外,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还要求农商行要立足所在城乡,准确定位,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制定一系列符合当地特色及政策规定的发展方针,力求在安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并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发展战略,以保持银行持续盈利能力,只有这样,农商行才能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立于不败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保军.关于中小银行开设异地分支机构的思考.金融电子化,2010(12).

[2]陈晞,叶宇.2007-2009年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7).

[3]卢独景.跨区域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影响.金融论坛,2012(06).

[4]江锋,张晓东.物竞天成下的经营管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11).

[5]吴湧超,陈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实践与发展思路.河北金融,2011(09).

篇(6)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是广西首次开办的本科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从零开始,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我们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会深受广西各方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狠抓专业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字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忌讳的心理,具体表现就是家长不让孩子报考带“农”字的专业,考生也不愿意去读“农”科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谈到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害怕,农村的学生更不乐意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种种思想顾虑我们认为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实际的。针对这种状况,经济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向新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两字上。因此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

2.从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学生将来的理想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了8183.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在农村不但免征了农业税,而且有些地方60岁以上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来看,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单位进行创业和就业,2008年广西考村官的竞争指数是10%(招聘459人,参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参考5665人),说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到农村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农村经济的范围已经扩大,产业链已经拉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在逐步缩小。通过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自信心。

3.通过组织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新生入学后,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参观,如组织到皇氏乳业、百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企业都与农村区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视野。

篇(7)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是广西首次开办的本科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从零开始,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我们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会深受广西各方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狠抓专业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字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忌讳的心理,具体表现就是家长不让孩子报考带“农”字的专业,考生也不愿意去读“农”科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谈到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害怕,农村的学生更不乐意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种种思想顾虑我们认为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实际的。针对这种状况,经济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向新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两字上。因此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

2.从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学生将来的理想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了8183.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在农村不但免征了农业税,而且有些地方60岁以上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来看,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单位进行创业和就业,2008年广西考村官的竞争指数是10%(招聘459人,参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参考5665人),说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到农村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农村经济的范围已经扩大,产业链已经拉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在逐步缩小。通过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自信心。

篇(8)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51-04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凸显出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等经济带,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宏观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多学术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发展与部门或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作为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描述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

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Ⅲ衡量金融发展,不仅需要从金融总量上看,还应考虑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效率,总量差异、结构差异和效率差异,共同构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的主要要素。

(一)总量差异

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总量规模的最广义指标。对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我们采用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计算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在宏观上衡量金融发展总量水平的基本指标。

从对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比较(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从数字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也高于其它三大区域。以2004年为例,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高达3.95,比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高出2.44、2.0014和2.2,说明在农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储蓄与投资分离程度比较高,金融活动和运行的规模较大,在农村金融资源的争夺中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东北三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在总量上看落后于其他地区,缺乏资金来源和信贷支持,很多项目难以实施,限制了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各区域农村金融上的差距,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了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结构差异

金融结构一般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差异来衡量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不全面的,它并没有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的结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农村地区金融结构方面的变化和差异。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在这里采用农村信用社在各个区域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分布密度和相关比例,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在四大经济带之间的结构差异。

通过对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分布情况(表2)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区域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分布差异。从数字统计来看,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东部地区最多,达到35%,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最低,只有7%;但是从分布密度即每一万乡村人口拥有的机构数量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可以达到1.16家,而中部地区最少,仅有0.83家。而从业人员的比例,东部地区最高,占到38.5%,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的是东北地区,仅占9.78%;而从从业人员分布密度来看,东北地区最高,一万乡村人口,可以有13.12人为其进行金融相关服务,而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来说,只有6.3人,差别较大。对四大地带金融结构的对比表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衡,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加大了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地传导的难度,使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难以达到一致的效果。

(三)效率差异

区域金融之间的效率差异,主要是指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我们采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现出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在宏观层次比较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进行金融机构贷款发放与收回情况的对比,衡量其业务能力和效率,在微观层次比较金融机构本身和金融市场的效率。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及存贷款比率的比对(表3),可以看出,各区域农村金融贷款一存款比率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并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而且从2003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的贷款一存款比率最高,而东部最低,从根本上看,东部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来源多元化,东南沿海有些地区有外汇流入,外汇占款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依然处于资金高度缺乏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增长率与贷存比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性。

而对农村信用社各地区贷款发放和回收情况的比较(表4),说明四大经济带之间农村金融的效率差异还是存在的。以2005年为例,东部地区贷款发放金额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少;而贷款回收率东部最高,达到92.3%,最低的西部地区只有81.4%。其中,农业贷款回收率最高的东部地区达91.4%。而西部地区仅为49%。东西部之间差别较大,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资金的使用和循环利用。

二、存在区域差距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国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处于长期非均衡状态,而广大农村地区千差万别,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制度安排、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路径上的差异。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从根本上看,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根据内生成长金融理论的观点,不同的经济状态给金融成长提供的成长条件和区间是截然不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金融的规模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区域金融结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刺激金融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对农户需求的回应,除了提供更多的资金,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资产规模都会随之扩张和发展。除正规金融外,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以自由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合会等为主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而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本身发展滞后,很难靠经济需求拉动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存在成为必然。另外,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进入和金融市场的扩张必然需要相应的成本费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很难支付相应的金融机构进入的固定费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相对滞后。而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能够支付固定交易成本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金融中介机构利用率越来越高,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经济在整体上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经济也不利外。但是市场化进程具有不同步性,在区域之间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具备优先的改革权利,表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获得了强劲的改革动力,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其货币化程度更高,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是处于良性的同步快速发展阶段。东部农村地区也因此具备了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和成长能力,能够保持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步增长;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经济改革滞后,不仅缺乏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且在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劣势,与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相比,在区域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金融资源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在地区之间配置,鉴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其金融资源流动速率提高,数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区域之间的差异。

(三)区域之间政府行为的差异

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行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的金融政策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发展呈现非均衡的状态。从中央政府来看,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战略发展侧重,以实现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差别的金融政策,过于扶持或放手不管,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如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向特区提供低息贷款,还赋予东部地区较大的利率浮动权及金融工具创新权,这次政策对于当时东部地区筹集资金、扩大投资规模起到重要作用,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因此受惠颇多。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金融从行政性平衡向政府主导型非均衡逐渐过渡。从地方政府来看,为了本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必然会展开对资金的争夺,一般表现在对投资机会的争夺上。而投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金融资源的争夺,尤其对广大农村地区,资金格外短缺,政府之间对金融机构及相关资源的竞争对农村金融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地方政府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发展及控制力,在争夺金融资源的博弈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肯定有优势,这种行为差异,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金融环境相对恶劣,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外在作用。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体现对不同区域的差别对待,对于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必要的。

(一)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区域差异

在我国正规农村金融制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三种制度安排分别是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的农业银行和合作性的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制度供求矛盾。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都有不同的偏好,区域间农村制度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区域差异的局面,必须首先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差异化。

对于金融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而言,因为资本已经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大,已经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主要依靠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力量,以巩固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保持其货币化、市场化程度,稳定农村金融发展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必须界定清楚几十年制度变迁积累下的产权问题,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东部发达地区可适当引入民间资本或外资,建立产权明晰、有完整的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力量,剥离因政策变动频繁造成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利用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加上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调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借助合作金融对农村内部资金的管理利用,真正满足落后地区农村的资金需求。对农业发展银行而言,应该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完全区别于商业银行,真正实现其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填补商业银行空白,拓展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而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坚持合作金融的理念,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发挥特有的制度优势,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融资需要。

(二)在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异

除了整体制度安排,区域金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策略手段,也就是区域金融政策工具。在我国,一般的金融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运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金融发展差异,实现农村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

通过区域差异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区域内的货币信贷活动和货币量。例如,降低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把这部分超额准备金贷出,可以扩大该地区的信贷总量,进而调节货币

量,解决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再贴现政策,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如果西部地区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农村金融机构就会通过贴现获得贷款,从而扩大信贷活动,并使可利用的资金增加。因此,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有助于扩大金融发展规模,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央银行在区域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也可以达到调节区域信贷活动和区域货币量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不准发行公债,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对区域金融调节能力较弱,很难应用到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上。除三大法宝外,央行还可以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或其它方式,对不同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直接进行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干预等。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可以缩小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简单地运用单一工具未必可以达到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目标,应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的特点,采取能够发挥各个区域比较优势、有利于农村资金配置的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

篇(9)

关键词:中国农村;区域差异;金融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背景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衡量社会均衡发展的一把标尺,是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均衡发展农村金融的一个切入点。2013年国家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和发展前景。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是目前主要探讨的一个内容,也是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概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虽有足够资金却无法有效运转,而西部地区却恰好相反。东部落的某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农村信用、信贷公司等,自然而然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资金阻碍的问题。西部地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发展,由此也产生农业对资金产生较大需求而导致资金的短缺。农村的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对经济的损失也是相关联的,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速率,由农村产生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均衡金融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目前调节农村金融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影响因素

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健康发展。目前,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金融方面的消费产品,能清楚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用途对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农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地区的金融发展障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方面也应做足金融教育,以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错误导向。提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让农民懂得如何使用金融方式来完善自己所需,如何只用自己的经济权益来发展。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造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村金融缺陷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的差异性。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落差越来越明显。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在服务上存在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服务范围小,业务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主要呈现一种封闭式的金融管理。农村信用社也有严重的制度问题,如资金规模限制、业务品种单一、结算条件复杂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制度的缺陷也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地区金融体系能避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对减轻地区金融差异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性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有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主导着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人口素质间接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应有深刻认识和领悟。思想观念的加强对区域的经济体质的完善至关重要,百姓的带动作用对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需全方面的发展经济,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能有效监督管理金融的发展轨迹,改善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各地区金融发展。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想要迅速缩小地区差异是很难的。当务之急是尽量避免差距的扩大,控制住局面的恶化,然后采取措施减小区域性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减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能有效改善中国的整体发展状态。需要通过完善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机制、加强金融教育、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善金融缺陷等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小到村民个体,大到国家政府,各个阶级的相关部门都应关注整体的发展,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同等提升。

参考文献:

[2]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4).

篇(10)

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有利于加速农村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其次,区域农村工业创新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的速度和质量。我国农村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面临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必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加以解决,而通过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素质,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这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创新,从而确保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组织创新。本文中的区域农村工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背景,农村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诸如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由于企业“小而全”的结构,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经济技术协作,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等问题的区域农村工业。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的质量,增强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目前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问题

按照企业组织优化的标准,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当大部分交易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而不是在市场上完成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都存在着非零的交易成本。合理的企业组织便可将存在于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市场交易一体化为企业内部交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率的高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效率。因此,农村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农村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而加速农村工业的聚集,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多是“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即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在本企业内进行,缺乏与外界特别是城市工业的生产分工协作。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1.规模不经济。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而乡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形成明显的内在不经济,表现在管理成本、原料成本、销售成本、技术开发成本、运输成本高,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高。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和土地无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内在不经济,但这仅仅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则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交易成本昂贵。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的存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即有些交易在企业内进行,使交易成本内部化,避免单个生产者直接面对市场所带来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交易环节越少企业越经济。而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对技术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共同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农村很多小企业特别是家庭工厂作为独立的个体,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需要与众多的对手打交道,花费很多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企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由于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昂贵,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限制了企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由于“小而全”的结构加上实力弱,农村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多采取掠夺性技术创新战略,只能利用耗能高、工艺落后、原材料浪费大的城市工业淘汰的落后设备;采用简单、粗放、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技术;选择城市和发达国家不愿生产、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产业,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2)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缺乏外界的要素来源和供给,这种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2004年农村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2.7人,平均总产值196万元,平均固定资本原值56.5万元。其中,占农村工业总数98.5%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平均固定资本原值25.5万元,平均从业人员5.2人,年均营业收入51.2万元。(3)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社会成本。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由于缺乏实力,处于很不利地位,加上中国农村工业起点特别低,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等与城市工业差距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加大了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以低价取胜,而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惜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个别企业甚至依靠非正当竞争手段,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封闭的生产力系统,影响着要素优化组合,难以取得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制约农村工业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生长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工业化的最终顺利完成。

三、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的途径

农村工业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发展成大企业,因此,只能通过生产的分工协作,将其纳入现代大生产体系,获取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同时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

工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日趋专业化。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也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过程,要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实现有组织的分工和协作,消除生产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封闭性所造成的危害,使社会分工和协作趋向合理化。城乡工业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城乡工业联系形成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将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来说,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协作,能够较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那种认为城乡工业应该平行发展、二者始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的观点,忽视了工业经济的内在规律性,割裂了城乡工业化的本质联系,使城乡工业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使工业整体效率降低。不仅会延缓农村工业化进程,而且最终会制约国家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即在同一种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塔尖是大企业,中间和底部是中小企业。系列内的企业进行密切的生产分工协作: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具体而言,这种大中小型企业系列的优点主要是:(1)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纳入现代化、专业化生产轨道,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有利于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提高。(2)能够将大小企业的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大企业避免企业过大、机制不灵活的局限性,又可使小企业避开激烈市场竞争的风险,集中生产。而且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使城乡经济一体化。(3)由于系列内的中小企业群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另一方面内部的各家企业又都是独立的,所以,在获得外部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持了内部各个小企业固有的灵活性。这就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兼有大中小各类企业的长处,并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大中小各类企业固有的弊端。创新成果在系列内扩散的速度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要有领头的大企业,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2)城市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一些大企业已经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力,随着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逐步增多,城市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辐射逐渐加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农村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持力量。(3)需要合适的行业。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篇(11)

我们是市级教研部门,所以在开展工作时,先与各县区进行了协调沟通,分别确定了四所城镇中学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城镇基地校,确定了四所农村中学为农村区域研修点校。

二、制定方案,开展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我们开展了以“教师专业素质情况”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这次调研活动采用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调查研究与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成绩。

普遍调查采取情况统计分析的办法,抽样调查是深入四所农村点校,采取问卷、座谈和深入教学教研活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

1.教师的基本情况调研。

制订详细的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下发到各校。具体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第一学历及专业、最后学历及专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级别等。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就为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课堂教学现状调研。

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四个农村点校课堂,通过听课、看教案、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了解各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教学能力等。教研员在听课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专业指导,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调研结束后分学科形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最后汇总提升,形成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3.教研活动现状调研。

在每个农村点校参加一个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与这个教研组的教师座谈,了解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农村初中教研活动情况报告。

4.问卷调研。

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形式。问卷设计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问卷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了解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并分块形成调研报告。

5.与校领导座谈。

通过设计好的座谈提纲,了解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及教育教学质量情况。

6.总结反馈。

在完成上述活动后,教研员将听课情况及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向所在学校领导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我们对调研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整理,并撰写了“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调研报告,确定了农村区域研修的方向,制定了研修规划。

三、立足实际,开展活动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区域研修工作的基本思路为:抓住一条主线,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促进四个发展,即学校学习化、教师专业化、教研员专家化、教学高质量化;采用四种途径:专业指导、示范引领、主题研讨、资源共享;达到一个目标: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任务包括: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包括领导、管理、引领等组织机构;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包括计划、运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同伴合作、自主研修的氛围,使研究学习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养成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总结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法及经验;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学校及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1.成立组织,保障区域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1)成立农村区域研修管理指导组织。

具体分为三级:市学院建立市农村区域研修领导小组:由市学院分管领导和学科教研员组成,负责区域研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领导。各县区建立研修管理指导小组:由县区组长和学科组长组成,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初中教研的业务校长为组长,中教部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员为本区域学科研修的组长,在区域研修校中按学科选出一名副组长。各区域建立研修领导小组:由区域研修点校校长任组长,成员校校长任组员。

(2)组建学习型组织。

各区域研修组织根据需要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研修团队。学习型组织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组织:一是学校学科教研组,主要由本校本学科或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由学校学科教研组长负责,进行日常教学研究;二是校际联合的区域学科教研组,要求每个区域每个学科组建成一个区域研修学科教研组,由区域研修体学校的学科教师组成,由进修学校和区域研修学校共同协商确定学科研修教研组长,主要进行教学疑难问题研究。研修指导由市、县教研员共同负责。

2.指导引领,保障区域研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1)定方案,送指导,助推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制定区域研修方案。在2014年与确定的区域研修点校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撰写“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的调研报告,制定初中部农村区域研修方案。

二是进行培训指导。首先,对农村区域研修校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区域研修点校建设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其次,指导基地校制定区域研修方案。最后,指导点校开展研修活动。要发挥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示范校的经验、做法指导和带动点校的发展。通过抓基地、抓点校,以强扶弱、以点带面,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助推薄弱校的进步和发展,引领和推动整个区域教研的发展和提升。

(2)定主题,抓教研,助推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各县、区学科教研员负责指导本学科教师分析教师素质和教学现状,找准薄弱点,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市学院教研员提出年度研修主题,供各学区参考。

确定研修主题时要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力争做到:从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师所急、所惑,重过程、讲实效。

(3)给任务,压担子,推动研修活动有效开展。

一是任务驱动。通过制定区域研修方案,给基地校和点校任务。各点校制定自己的研修方案,研修计划,校际间的区域性学科教研组按照学院要求,定期完成相应的研修任务。学校学科教研组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校际联合的区域教研组要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要每月上交一次教研活动纪实,市县学科教研员要对活动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各学科教研员要定期给点校及研修成员校教师任务,组织开展活动。

二是课题拉动。各学科根据各县区域研修校的教研活动主题及调研情况,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要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力争做到:从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师所急、所惑,重过程、讲实效。

三是城乡联动。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校的作用,学院初中部为城镇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与农村研修点校结对,通过拜师、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将示范校的经验和做法辐射给区域研修校,在榜样的带动下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