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6 16:15: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模块化课程体系

篇(1)

注: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4066

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与社会对于大量复合型的外贸人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优秀外贸人才的前提和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简介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的前提下,把课程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课五大模块。进一步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能根据企业的反馈整合课程,优化结构,符合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际贸易领域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国外在高职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功先例。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其主要特点是实践环节的加强,由以前的学校办教育转变为企业学校合办教育。

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努力探索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比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等课题。但是大多没有把综合技能训练课作为单独的模块分离出来,各门课程之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校根据企业反馈对课程进行灵活调整。模块化课程体系既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协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能有效促进复合型外贸人才的培养。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外贸行业、企业以及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考虑商务外语专业特点及心理素质的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和本专业的成长规律、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形成模块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中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结合。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包含了如下主要内容。

1.通过对外贸企业以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总结外贸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各种要求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各模块一一对应,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各模块的教学特点,删去没有存在意义的课程,增加新的课程。研究出一套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实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现有的商务英语各门课程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所处位置,所占比重。重点找出那些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协调的课程。

3.研究符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总结提高。为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为主线,通过课程的合理整合,优化整体结构”的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形成商务英语专业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课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企业学生的反馈,对各模块进行适当调整。公共课、专业选修课突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基础课体现了英语基础的培养;综合技能训练突出了对具体职业技能的培养。

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行性和专业性,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特色得以凸显。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特征,能充分体现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各个模板具体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体现各自培养能力的特点,还必须与所招收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紧密结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比重。不能一味地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英语基础。最后造成学生最基本的英语基础也不具备,那就成了空中楼阁,走向了强调应用能力的极端。

2.将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找出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对课程体系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及比重进行调整,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

3.如何根据就业岗位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调整实训课程。使每一门实训课程都能针对某种重要技能进行操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4期

]吴敏.《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35期

篇(2)

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确保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靠课程体系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必须从改革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始。这是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行业一线岗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完成高等学历教育,取得专业学历毕业证书,更要具备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必须对接行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合理设计课程模块,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分析职业岗位人才要求,设计模块化课程

模块化课程是将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对应职业岗位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作为一个模块,所有模块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最后形成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要实现其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专业对应行业的岗位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各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线,以企业技术标准、职业素质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通过分析各职业岗位(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出各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归纳、序化,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转换为相关课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课程和确定课程标准,设计各模块化课程,形成融合知识、技能、态度、素养的培养体系。

对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来说,主要是面向湘绣行业企业的设计、制作、营销、管理等核心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掌握湘绣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湘绣设计、制作能力,能从事湘绣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专业教育等工作以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职业基本素质,构建基础素质模块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工艺基础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形成职业素质工学模块课程;以专业核心技能与前沿技术为主线,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将职业岗位要求分解,设计教学内容,并将职业岗位标准、“实用设计员”和“手绣(湘绣)制作工”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构建湘绣设计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湘绣工艺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顶岗实习模块,形成培养专业技能的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构建学业总结和职业规划模块课程。根据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基于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差异,考虑本专业中职生主要对应的是湘绣初、中级绣工、湘绣仓储员等职业岗位,采用“宽口径”对接形式,在分析中职专业培养和本专业培养的差异性基础上,在职业素质工学模块、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设置相关衔接的必修课程,编制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合作开发中高职衔接模块课程。

二.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其 “职业性”有效途径。但目前很多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受传统学科体系束缚太久,教学设计上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没有把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显然强调了学历教育的“高等性”,却又弱化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当然,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就过份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都不能满足高端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因此,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逻辑性、系统性,更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和职业性,因此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对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知识、技能、态度的系统性设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结构,对接绣稿设计、绣品制作等核心技能,由职业素质工学模块化课程、项目导向岗位工学模块课程、学业总结与职业规划模块课程、中高职衔接模块课程4个一级模块课程,基本素质模块课程、造型基础模块课程、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工艺基础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湘绣设计岗位模块课程、湘绣工艺岗位模块课程、顶岗实习模块、学业总结模块课程、职业规划模块课程10个二级模块课程构成。职业素质要求与湘绣技艺传承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紧配合;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三年期满,毕业同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实用设计员”或“手绣(湘绣)制作工”三、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与实践脱接的问题,形成了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岗证课”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引入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实施背景

一位企业老总在某校校企合作论坛上说:“把学生给我,我来带半年,保准个个能顶岗!”职业学校一直以来备受困扰而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

为什么企业安排半年的实践,学生就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他们是怎样安排的?安排了哪些知识和实践内容?

构建“岗证课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这个问题上能很好的解决很多问题。这个课程体系在于更便于“项目教学法”的使用,更有利于学生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目标

1.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工学结合,深入岗位职业能力调研,按“专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专业课程设置”的程序解构外贸工作过程,基于外贸业务流程,重构“岗证课对接”的课程体系。

2.对接岗位职责,借鉴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标准;依照外贸业务流程主要特征,构建“项目为导向、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模式。

三、工作过程

1.基于外贸业务流程,完善与优化“岗证课对接”的课程体系

组织教学骨干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走访湖南、广州、浙江等外贸企业,结合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对被调查企业主要外贸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把本专业职业面向的岗位确定为: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参考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是外贸跟单员证、商务单证员证、报关员证、外贸业务员证。对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并设置对应课程。

2.对接岗位职责,引进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及时跟踪外经贸行业发展前沿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了解行业新知识、新要求,结合市场调研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时更新课程内容,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3.依照外贸业务流程特征,构建“项目导向、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模式

以外贸业务流程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项目化教学的形式,体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活动安排中,由学生自主完成分角色业务实训,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

4.以大学城为平台,系企共同开发空间资源课程

开发课程标准、课程教案、录制企业专家的课程视频、课程案例集、课程习题集、课程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其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

邀请校外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开发课程标准;重构课程结构编写教案;搜集企业教学案例与视频资料;录制企业专家讲座或实际操作的视频;制作习题集与实训项目等。

(2)开发阶段

建立课程空间,将课程标准、表格化教案、视频、案例、习题集、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上传至空间,全部列举在课程表格,建立超链接,方便在教学时随时点击。

(3)实施阶段

点击表格化教案,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提出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一个案例就是一张图片或者是一段视频,直观性明显,图文并茂;实训操作、案例解析、企业文化等则采用录制的企业与企业专家的视频,增强说服力;课后作业由学生自行下载,规定时间进行提交,教师在空间批阅;对于疑难问题,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空间与企业专家或者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在案例库、视频库中重新查看授课内容。

(4)更新与完善阶段

根据专家及学生反馈的信息,修订对课程标准,在更新案例、视频、试题库、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共享视频、自创资源,保证教学效果。

四、体会与思考

职业人才的培养与职业培训、企业、行业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校企合作办学、岗证课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区别学历教育的一大亮点,已成为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模式。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不仅有助于学校成为育人基地的同时,也成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信息、人才的交流平台,为企业、社会培养人才,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卢金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3]吴湘.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

[4]李春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篇(4)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所以,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职业院校也对此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的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也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下面结合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改革实践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作一探讨。

1.开展市场调研

1.1开展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定位问题。首先组织由骨干教师、专业任课教师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岗位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分析,同时对比其他职业院校在本专业方面的教学现状,寻找之间的差距,编写出调研报告。然后,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及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中职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

1.2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机电技术应用职业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召开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访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大量列举出本专业的各种工作任务;然后,对所列举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最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般化职业能力要求,形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

2.人才培养模式论证

人才培养模式论证,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框架,解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与途径。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培养目标;二是学校组织教师围绕这些能力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并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三是召开人才培养模式专家论证会,对“能力本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论证。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落实就业导向实质性的改革,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3.1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即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首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统计该职业所包含的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然后描述和界定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资格或能力;最后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形成行动领域描述表。

3.2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分析实质上是将职业行动领域按照教学论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并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过程。学习领域分析的成果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即课程体系。根据调研结果,按照企业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划分为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选修课模块”。

3.3课程内容开发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它将学习领域描述的目标和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适合于教学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等具体的方案来实现。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项目课程”方案来实现。项目课程内容应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项目的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并注意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所选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二是力求将知识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三是合理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

例如,《电梯维修与保养》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围绕“电梯维修与保养”这个大项目来展开,按照电梯安装实际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电梯轿门的验证、电梯层门的拆装、钢丝绳头的制作、进出轿顶的步骤与方法、盘车救人等若干小项目。第个小项目都在真实教学电梯内进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3.4教材开发

首先,由专任教师制定相应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然后邀请课程开发专家进行审核,通过修订形成课程标准终稿。最后,组织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所有的校本教材都按照规范的项目教材进行编写,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门教材,然后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括项目目标、项目要求、工作任务、知识链接、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内容。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设计工作任务时都要结合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实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融合。

4.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明确了我校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能力本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而又系统地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整合。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变化,只是在排序上发生变化,并与工作实践相融合;其二,通过对现实具体的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职业特征的工作要素,进而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思维的六步骤。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其三,有利于解决技术与技能互动的关系。

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对教师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实现由传统的学科型教师向职业科学为导向的职业教师转变;二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要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对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科]

篇(5)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1-0053-02

中图分类号:G642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推动了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物联网概念,为人类社会、信息网络与物理世界的完美融合描绘了美好蓝图。这使网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大学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指导纲领,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那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如何即保持一定稳定性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一直是各高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并给出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1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可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专业任选和集中实践6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体现大学生的公共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社科、工具性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科基础模块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包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核心模块由达到专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一组核心课程组成,也是各个专业方向的共性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模块根据职业分类,针对不同职业能力要求,设多个方向课程群,每个方向课程群包含强化该方向能力的若干课程。专业任选模块主要由特色和新技术课程组成;集中实践模块由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组成。

纵观各模块性质,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3个模块变化较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是稳定性模块。专业方向和专业任选模块可以反映新技术、新应用等发展引起的专业教学内容的变化,通过增减课程或课程群来增加新内容和剔除陈旧内容,属于变化较多的模块,是非稳定性模块。而集中实践模块与其他各模块课程结合密切,即要具有稳定性,又要具有开放性,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二者之间。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特色,结合人才需求,设置不同的方向课程群,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课程群,有能力的也可以选择多个方向课程群。专业任选模块是可选的,可以根据学校特色设置,其中的课程为任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其中的课程。

2 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提出网络工程专业能力包括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能力、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网络设备的研究与设计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和归类,将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四个专业方向。本文根据近两年迅速崛起的物联网工程,结合提出的专业方向,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为网络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应用和物联网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网络设计方向强化网络设备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生产能力以及网络协议分析和实现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方向强化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系统部署和网络安全事故维护能力;网络应用强化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物联网工程强化物联网规划、设计能力、物联网设备与系统安装、配置与调试能力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能力。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设置一个或多个方向课程群。

3 各模块课程设置

篇(6)

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会计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和外在发展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高职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会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高职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综合应用型会计人才,高职会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在知识方面,普通本科教育要求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高职会计教育则要求知识的应用性。在技术方面,普通本科教育强调技能的综合性,而高职会计教育则强调操作技能培养,更强调实用性。高职会计教育别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普通本科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解脱出来。普通本科会计教育实行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高职会计教育则应按适用职业岗位的操作技能要求构建教学内容。

(二)会计事业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模式,二是初步建立了趋同国际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我国会计模式的转变、会计事业的发展,对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使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迅速进人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三)高职会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二是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三是总会计师。与此相对应,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应为第一种,即初级会计人员。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初级会计人员。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定位。高职会计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应该在这个前提下构建其不可替代性。而构建有高职特色的会计课程体系,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目前,大多数开设了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实施的仍是由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这实际上沿用了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而构建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要构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高职教育自身规律、带有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 高职会计教育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但归根结底是要突出职业技术性。因而,在设置高职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时,所遵循的主线必须是职业技术能力。从这一角度看,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一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技能模块―课程”的推理而设置。在这个推理链条中,“职业技能要求”居于主导地位,“技能模块”是为实现“职业技能要求”所设计的课程模块,而“课程”则是为实现“技能模块”而服务的。

(二)理论与实践模块并行互动模块化中的课程体系,既包括理论知识体系,也包括实践技能体系。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技能模块并行不悖,相互融通,两者统一于职业技能之下。理论知识的模块化,强调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的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呈树状分布,结构清晰。而实践技能的模块化,则是强调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技能目标要清晰,且要与理论知识中的技能要求相呼应。

(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高职会计教育而言,课程体系模块化在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够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为会计本身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专业,会计职业技能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会计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应该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高职会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课程模块化,简单地说,就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将课程内容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时数。根据模块化课程的不同层面,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一)宏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即根据会计专业(或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建立起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化课程。一般而言,可建立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这种划分与普通高等会计教育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似,但实则有本质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是线型结构,强调系统性和专门化,而高职会计教育则是点状结构,强调针对性和技能性,两者形相似而神迥异。

(二)中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由宏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延伸而来,实际上是将宏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加以细化。从各个类型会计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模块: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商企业会计、大型企业会计、小型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等。以宏观层面的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为例,可以根据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开发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如会计、出纳、稽核等财会工作围绕《财务会计》、《会计实务》设置模块;税务工作围绕《税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设置模块。

(三)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由中观层面课程模块化衍化而来,实际上是将中观层面课程模块化加以细化。简单地说,就是将每门课程加以模块化,对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的知识加以模块化,而不是每门课程都系统化地搭建一个知识结构体系。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还是中观或微观层面的课程模块化,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二是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针对性强;三是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四是可以根据本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迅速更新课程模块。三个层面的课程模块化构建完成后,整个专业的课程模块化即告完成。这样的模块化结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呈树状分布,从而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模块化课程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模块化构建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基至需要在目标正确的前提下在方法上不断试错,才能真正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比较可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90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定向为目标,注重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更注重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合市场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必须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适合职业动态发展需求,并按照适用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开发和整合课程内容。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1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核心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在充分调研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提炼本专业的核心岗位,并按照岗位职业能力与岗位晋升的要求,而不是按学科来设置和编制课程。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这三模块课程相对独立,每个模块关注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三模块之间又互有联系,互相促进,三个模块的课程安排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从素质到专业再到拓展,体现的是“先成人,后成才”。此外,各模块内课程同样按递进式关系进行编排。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核心内容:

1.1 打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更科学合理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各模块课程的设置打破传统学界线,按照岗位能力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素质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素质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以专业的就业岗位为切入点,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发和设计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每个课程可能包含若干与该岗位相关的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拓展模块主要是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而开发的课程。

1.2 课程体系的柔性特征满足行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模块化的课程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开发与设计,能及时体现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各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并根据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的变化调整课程模块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这种柔性特征使课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能满足市场需确保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1.3 课程体系递进式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递进式课程设置上,既满足就业需求,又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自身对岗位的偏好,兼顾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螺旋式深入,体现课程的递进,同时满足岗位晋升的需求。这种递进式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扭转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还能够促进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纵深方向上提升职业能力。更能从学生的人生规划出发,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在毕业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 企业调研,获得企业相关岗位能力要求

以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深入企业一线座谈,了解当前企业的组织构架、岗位设置、人员配比;针对每个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企业考核标准、职位晋升考核条件。全面了解各岗位的入职资格和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

2.2 分析调研结果,提炼专业培养目标岗位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汇总各个企业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当下企业所需的岗位层次,提炼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岗位能力、岗位职责以及评价标准,由此形成专业基层岗位群表、中层岗位群表,描述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之后将整理好的专业目标岗位反馈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审核,最后形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稿。

2.3 整合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根据上一阶段分析结果,规划递进式岗位群工作任务模块。以岗位职业群为基点,课程设置至少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职位从初级至中级的提升而提出的更高的职业能力需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初入职场的底层职位依据任务模块。针对现有课程进行解构-整合,形成课程模块。围绕着课程模块的目标,形成专业递进式岗位群教学(课程)模块。

2.4 设计考核评价标准

结合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考核标准,制定各课程模块的考核方法,考核标准,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监控。同时,引进资格证书(上岗证)考级机制,让学生“双证”、“多证”在手。

3 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有效保障

3.1 教师素质提升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使用涉及到本专业各位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调整和改进,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再培训,深入企业挂职,切实了解工作职能,加强动手实操能力。这对于整个专业的教师队伍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

3.2 辅助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后续的实施除教师因素之外,还需要学院的教辅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课程安排,实训室建设上提供帮助。

3.3 考核标准设计

针对专业的核心技能,采用“双证书”制度,并推行过程式考核和综合项目考核,将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引入企业考核制度,尤其是在专业模块考核过程中,要参与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李科凤等.“整合”与“解构”的有机融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石伟平.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篇(8)

力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在绝大多数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学科,特别在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力学课程是工科院校中一类重要的基础课程。我校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工程流体力学”等。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思想指导下,以工程技术为背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核心,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力学课程教学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提出,新的培养方案要深化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施分级或分层次教学。力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同专业对力学类课程的要求不同,为此建立模块化结构的多层次力学课程体系,为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提供选择,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力学类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

力学类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要围绕为专业服务这个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要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功能模块;要以能力为中心构建力学类课程分层次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在分析和运用等方面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课程单元模块的设置要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形成方向特色课程模块,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能力的需要,同时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相互交叉,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首先要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来设置课程单元模块,单元模块要突出应用性;其次要将力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增强力学知识的适应性,使知识能转化为能力;最后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强化能力水平的渗透性,让知识和能力“迁移可用”。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我校情况,共设置了22个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静力学(16学时):最基础的一个模块,要求掌握静力学基本理论、受力分析、力系的合成(简化)、力系的平衡及应用。

运动学(16学时):包括点的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重点是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动力学(16学时):重点是刚体和刚体系统的动力问题,包括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应用和动静法。

分析力学基础(16学时):属于扩展模块,主要内容为虚位移原理及应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及应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及应用。

振动力学基础(16学时):专题模块,主要内容为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衰减振动、无阻尼受迫振动及有阻尼受迫振动。

基本变形(32学时):重点研究杆件在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梁的平面弯曲时的内力、应力、强度、变形、刚度计算等,本模块含实验4学时,包括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的应用。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包括应力状态理论、常用强度理论及组合变形强度计算,此外将压杆稳定和动载荷与交变应力并入这一模块,含实验2学时。

能量法及静不定系统(16学时):属于扩展模块,包括能量法及应用、简单静不定系统。

静定结构(16学时):结构力学基本模块,含体系的几何组成、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

超静定结构(1)(16学时):包括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2)(16学时):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影响线及内力包络线。

结构动力学(16学时):结构力学扩展模块,包括结构动力分析、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构的极限载荷3个专题。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本解法(含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柱体弹性扭转、板的弹性弯曲。

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应力分析理论、应变分析理论、应力与应变关系理论。

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厚壁圆筒的弹塑性分析、柱体扭转的弹塑性分析、板的弹塑性弯曲、塑性极限分析理论及应用。

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及应用、复合断裂理论及应用。

弹塑性断裂力学(8学时):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及应用。

损伤力学(8学时):损伤力学理论及应用。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应用(16学时):流体力学在工程的应用,含实验4学时。

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有限元素法的基本理论。

二、根据单元模块构建分层次课程体系

为构建适应不同专业的分层次力学课程体系,首先要与各专业负责人沟通,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力学课程的要求,在合理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处理各单元模块及教学环节的关系,通过整体优化,改善课程结构,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密切注意学科前沿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不同专业学生,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课程内容要做到精而实。要对原有课程重新进行内容的融合、叠加、拆分和渗透,删除不必要的交叉和脱离实际的内容、增加与需求相适应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种“有效、实用”的新型单元模块,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将知识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以提高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在设置单元模块和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上,根据21个模块可以方便灵活地组成不同层次、适应不同专业的力学课程,如工程力学课程:

工程力学A(48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

工程力学B(64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

工程力学C(64学时)=静力学(16学时)+基本变形(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

其中,工程力学A适应我校对力学要求不高的理工科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等。工程力学B和C适应要求稍高的安全工程、资源勘查与工程、地球物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对于要求更高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学基地班,可选择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或者固体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A(48学时)=静力学(16学时)运动学(16学时)+动力学(16学时)

理论力学B(64)=静力学(16学时)运动学(16学时)+动力学(16学时)+分析力学基础(16学时)或振动力学基础(16学时)

材料力学A(48)=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

材料力学B(64)=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能量法及静不定系统(16学时)

固体力学基础A(48)=基本变形(32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

固体力学基础B(64)=基本变形(32学时)+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及应用(16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

对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可选择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

结构力学A(32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

结构力学B(48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超静定结构(2)(16学时)

结构力学C(64学时)=静定结构(16学时)+超静定结构(1)(16学时)+超静定结构(2)(16学时)+结构动力学(16学时)

弹性力学(32学时)=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48学时)=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

工程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基础(16学时)+工程流体力学应用(16学时)

对于要求更高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可选择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课程。

弹塑性力学(48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64学时)=弹塑性基本理论(16学时)+弹性力学基本解法(16学时)+弹塑性基本方法(16学时)+有限元法基础(16学时)

断裂力学(32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弹塑性断裂力学(8学时)

断裂及损伤力学(32学时)=线弹性断裂力学(24学时)+损伤力学(8学时)

以上列举了部分课程,根据单元模块还可组合成其它课程,供不同专业在设置培养方案时选择。由于可选择范围宽、层次多,该方案受到我校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负责人的好评。

三、分层次力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力学课程体系要以“必需、够用、有效、实用”为度

由于我校未设置力学类专业,所以力学类课程要注重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服务。力学课程体系构建要紧密结合理工科专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上。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能力为本,探索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相应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分层次力学课程教学体系。达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制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结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制定符合各专业要求、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基础。

篇(9)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能否尽快地适应职场工作的要求,这都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等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学培养方案的同时,如何开展好职业发展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已经成为高核心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倡导构建模块化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目前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世纪70年源于美国。作为一个专业进入美国高等院校已经30多年。如今在发达国家。职业发展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加拿大、瑞士、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基本上从中小学就开始学习系统的职业规划知识。大学和中等学校都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而我国进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时间比较晚,一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学习和推广比较前沿的理论和做法。如今,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受到我国教育界的认同并开始实践,一些大学已开设职业生涯课程,但大多处于探索、引入阶段。许多高枝的职业发展教育仅仅局限于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启蒙教育方式。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职业咨询、专题讨论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新颖直观的教育手段运用较少;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事务性的工作层面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很多高校都是在大四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于低年级的职业发展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过程中在重视程度、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等方面还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制度保障;存在缺少专业化的生涯教育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宽泛化、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缺少专业选择的主动性、对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认知模糊、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较弱、缺乏学习职业技能与提高职业能力的积极性等问题。因此,高校如何开展好职业发展教育。激发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笔者拟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教育教学为基础。将课程内容按职业能力的要求分解成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培训、素质拓展与就业准备四大课程模块。期望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掌握择业技巧、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1.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模块。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实施,在原有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将入学教育与大学生自我认和学业规划相对接起来,大学生对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做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生活,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等方面都不能迅速掌握要领,以至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生活方式单一,交际能力差,适应不了高效率、快节奏的大学生活,心理和思想就会发生息剧变化。在加上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探索不够,职业生涯理论缺乏,会导致学生产生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的想法。因此,在入学教育与学业规划模块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系统的入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通过进行“自我探索”教育,帮助学生开展自我认识分析,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价值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估;通过学业生涯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出符合咱身实际的正确的学习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此模块中,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笔者所在学校在大学一年级侧重加强自我探索与学业规划。作为就业能力培养的启蒙教育。在入学教育上,提出“四个转变”即新生入学要适应大学生活达到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在大一新生中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30学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通过开展全校的“大学生学业规划”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做好学业规划。

2.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模块。根据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探索期。职业兴趣趋于稳定。但是由于大学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职业观念主要通过学校、娱乐活动、自己生活经历等,经过自我认识、反省,形成对职业最初的认识和价值观,所以这时候的职业观念往往是模糊的、易变的。笔者所在学校在2008年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列入了教学计划,在课程安排上共28学时,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认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的教学。在职业认知方面: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了解将来会从事哪些工作,了解所学专业与自己职业发展的关系,认清职业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大环境以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认识和分析,了解社会热点职业门类的分布以及需求状况,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外部竞争力、发展前景以度市场等状况。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如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帕森斯的人格特征论等,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基本理论来规划生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方法、步骤;通过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对职业发展机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为自己选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实施方案。同时引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要了解行业的地位、形态及发展趋势,还要看到个人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职业生涯的策略和目标,以使职业生涯规划行

之有效、切实可行。

3.就业指导与创业培训模块。通过前两年的职业生涯辅导和能力锻炼,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明确了自身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大三阶段要设置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模块。在就业指导方面,除了要引导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求职应聘的方法技巧,求职简历制作、笔试、面试的技巧等。在创业培训模块中,通过开展创业竞赛、邀请创业家作报告、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图等形式营造校园的创业氛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使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种理想和追求;通过创业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环境,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提升创业心理素质,激发创造性思维,掌握创业策略。了解和掌握创业中的法律知识。笔者所在学校在2005年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列入必修课。共28学时,通过运用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就业、创业_的一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理素质和竞争能力。

篇(10)

一、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要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因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高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体系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适合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高职教育要求。“宽基础、活模块”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宽基础部分作为横向的课程集群,其学习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针对一个职业内的一群相关岗位所必须的学识和能力,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个岗位集合为一个群,着眼于一个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通用知识的获得和通用职业能力的训练及学习能力获得。“宽基础”阶段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宽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活模块部分作为纵向课程集群,强调针对特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和从业能力,追求教学内容与特定岗位需要的一致性。其任务为:一是岗位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习者具备顶岗能力:二是在专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兼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功能。“活模块”阶段注重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培养,立足于市场经济和人才的需求。

二、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能力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招生。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对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电池行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焕然一新,它集技术、资金、劳动密集于一身发展迅速。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还重点调查了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整合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职业公共课模块、职业能力课模块、集中实践模块、人文选修模块组成。

1.职业公共课模块

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职业能力课模块

首先针对职业所需,确立核心课程。核心课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方法的讲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围绕着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等课程

(1)专业技术模块

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2)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该模块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模块

职业方向课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3.集中实践模块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4.人文选修模块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四、“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是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设计合理的岗位技能或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由一组相近的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课程或若干个相应的岗位证书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参与实际生产或社会服务、实际运作的实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企业零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歧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4).

[2]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5).

[5]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3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后市场时代,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有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

㈡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

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但是对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教育特性认知不足。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知识技能的“迁移性”困难,难以将“课堂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和在岗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

㈢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和集中的总教学目标。传统的教材也决定了教师教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专业课教学与实习课教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的局面,不能合理地调配使用教师,更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㈣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反映当今专业主流技术和科技最新成果,教材编写仍旧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形式单一,可读性、可自学性较差。模块化教材少,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好,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学生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㈤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年、学期等为基本的学习时间单位,虽便于课程的编制及组织教学,但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一致,进度一致,忽略了不同背景入校学生的个人潜能的差异、个性化发展需求,偏离了职业教育要追求的个性化发展的人才观。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㈠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模块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㈡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通过岗位需求论证、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研究、确定所需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六个环节,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四大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结合“做、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宽口径,模块化”课程体系,彻底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由于“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企业,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将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养成职业操作规范、体验工作快乐、享受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固化到教学中,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达到了“上岗既顶岗、顶岗既顶用、顶用也好用的”目标,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业内行程良好口碑。我们先后与8家4S店签约选派毕业生,与天津一汽华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其选派毕业生,今年落户天津的唯一一家宝马5S店又从我校招聘7名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了85%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先行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制制度,开展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中青年教师企业拜师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常态化,专业岗位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天津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汽车行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成为赛项评委,学校同时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是显著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在视察天津海河职教园时对学生讲: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我们将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的目标,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