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境工程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6 14:45: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工程的理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工程的理解

篇(1)

减少变更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度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随时做好更新。相当一部分公路工程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时候,实际的工程已经进展到了对设计进行审查的阶段,也就是说,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部分。如果这时候在对设计进行变更,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有可能耽误整体的进度。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行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更新,这样后期的变更就会比较少。更具工程设计的进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不断更新,使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对工程是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让工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体现醋环保。但是,环境影响评价要注意尽量对重要的环境敏感目标尽量减少变更,对于穿越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等比较重要、特殊的区域,在一定要准备比选方案,并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防止后期出现不必要的变更。二是加大工程设计在某方面内容上的设计深度。由于编制设计与编制工可的单位有时会不一致,所以造成后期设计与前期选线阶段的环保理念衔接不紧密。工程是设计中要求的需要加强设计内容与深度的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工程方面往往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要求严重不一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使经费得到相应的保证,也可以使某些工程设计的在工可阶段完成,如对环境敏感目标路段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加强涉及,并选取多个方案进行必选和论证。三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规定工程无法确定因素。对工程设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要求和具体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比较侧重的内容,这样在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时就能够较好地满足环保的要求,对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工程变更加有利于环保,或者向更加有利于环保的方面逐步改变。因此,对于工程还无法确定因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提出原则性要求,使工程设计按照原则性要求进行设计,这样也可以减少后期的变更。

2.对工程方案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日常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还应出台控制引起环境影响的工程变更的措施或相应政策。在施工开始前,应加强对环境监理计划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严格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从多个阶段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许可手续。如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模式一般就有一次审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现在可以改成一次审批加上一次审查。一次审批主要是体现在工可阶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文件审批,一次审查,主要指在工可阶段对路线方案进行严格和重点审查,对项目设计提出具体的环保管理要求和目标,对该阶段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或内容进行弱化审查,而对环保管理要求和禁设区则要重点提出,对重要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等要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使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在项目开工前,要积极审查《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将来对项目环保进行验收时,可以将此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审查完环境影响评价后,工程将要开开始之前,交通行业主管部分还要审查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和招投标文件,在审查的过程中,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要尽量参与其中,监督和督促建设单位在各阶段的设计文件中加入具体的环保要求,这样,即使设计阶段工程方案发生了变更或变化,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破坏也会得打有效的减缓。在设计阶段,如果必须作出变更,相关人员也要将这些变更分为轻微变更、一般变更、较大变更和重大变更等不同级别,同时还应将这些变更分为不同的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责任制,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即使敏感目标有变动,在验收的时候也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是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对敏感点的漏失,就可以追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责任。

篇(2)

1引言

水资源缺乏以及水污染问题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现实。在当前城市化不断发展的现在,城市污水处理成为环境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处理城市污水成为多数学者探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指出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城市污水处理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

城市污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状况。具体来说,城市污水处理能够消灭污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寄生虫,避免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利用先进技术对污水处理能够理处其中的一些杂质,如泥沙等。另外,城市污水处理的水平实际上与城市发展是相连的,城市污水处理水平越高,则城市发展情况越好[1]。

3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3.1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却并不容易,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以下特点,分别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需要较大的建设场地,需要较轻的运行效果等,除此之外,还应当结合不同城市的特点,如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的日常用水量以及城市居民数量等,而且还需要考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污水处理,故而城市污水处理难度较高。

3.2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不足

城市污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城市污水处理,我国也采取了较多的措施,探究出了较多的技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污染处理水平仍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问题。

3.2.1排水系统功能较为单一

排水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是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主要是从“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才开始逐步进行探究的,所处理的主要是与复合生态系统等自然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使其处理的主要是高负荷活性污泥、高负荷生物膜以及一体化氧化沟技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期间所处理的主要是如何高效简易的处理污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处理的范围仍然较小,处理时候多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处理,综合效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2缺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统一科学规划

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是污水处理中另一常见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单项优势为主,这些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缺乏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以及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另外,我国相应的法律也不够完善,仅有一部GB50282—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但是各个城市的用水指标、城市规模等有较大的不同,单一依照该规范,并不具备可靠性,很容易会出现污水处理规划不合理、污水处理设计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使污水处理出现各种问题。

3.2.3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金渠道比较匮乏,投资力度不够,虽然自1998年以来,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但是这些资金仍然难以充分满足建设需求,导致当前国家大批水处理环保企业采取贷款的方式来进行建设,故而资金不足也是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

4.1城市污水再利用

我国水污染控制经过3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对工业污染行业水污染的控制阶段、对量大面广城市污水污染控制解读那以及面源污染控制阶段。无论居于哪个阶段,对城市污水再利用仍然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而要实现城市污水的再利用,必须对城市居民进行宣传,转变其观念,使其意识到水再生术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污水再利用率。

4.2创新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重视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技术被开发出来,降低了污水处理中水资源的损耗,在确保污水处理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获得较大的效益。主要的技术包括以下几项。

4.2.1磁混凝沉淀技术

磁混凝沉淀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处理过的磁粉,使磁粉与污染物絮凝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污水中的絮体能够快速沉降,实现对污水的处理。该种方法的工艺流程相对较为简短,能够较快地吸附污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微小粒子等,该种方法已被发明,但是受限于成本,较少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该种技术的难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能够较大程度地回收磁粉,所以应用日渐广泛。

4.2.2SBR技术

SBR技术主要是利用SBR反应器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该种方式具有较大的优点:(1)沉淀效果比较好;(2)能够防止污泥膨胀;(3)有较高的反应效率,同时能够对一些特别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讲解;(4)有较为简单的工艺,不需要污泥回流,使二沉池省略。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于单一的SBR反应器的应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而对于多个SBR反应器金水以及排水阀门的自动切换比较频繁,当前虽然应用较少。

4.2.3A/A/O工艺

A/A/O工艺是当前较为新颖的一种技术,该种技术能够用于二级以及三级污水处理,因为具备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所以还能够对中水进行回用。这种方式的工艺也比较低,在处理过程中并不需要加入其他物质,只需轻轻搅拌,便可以增加溶解氧为度,所以这种方式在当前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从客观上来讲,该工艺的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的构建难度相对比较大,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该种工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4.3建立信息化的综合污水处理管理平台

面对当前城市污水处理中缺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统一科学规划的问题,建立信息化的综合污水处理管理平台是一种较佳的办法。该种办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一个综合化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来实现对各种参数的搜集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决策者、管理者以及执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的精细化以及精准化。

4.4拓宽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渠道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资金短缺的问题,除却国家拨款扶持之外,还需要拓宽污水处理项目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充足,从而实现更好的污水处理。具体来说,可以将原有的融资模式进行改变,在市场上大力宣传,同时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管理,从而开发出更加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污水处理办法,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篇(3)

一、督查时间

2014年1月10日至2月28日。

二、督点

(一)城市卫生情况。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对公园广场、车站码头、机关院落、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在建工地、公路和河道沿线,以及经营场所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治理。将公共集中区、主要街道、繁华地段、公园、车站等重点区域作为治理重点,增加保洁人员,延长保洁时间,加强垃圾中转,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全面清除卫生死角,为市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节日环境。

(二)城市秩序情况。加强对游商小贩占道经营、以街为市,背街小巷的车辆乱停、随意调头影响市容市貌等现象的整治力度。

(三)扬尘治理情况。要加大清扫保洁力度,每天增加几次机械化洒扫,确保道路整洁,无扬尘污染。各级各部门要相互联动,密切配合,严厉查处砂石、建渣、泥土运输车辆超载、冒载、抛洒、滴漏污染路面的违规行为,严禁脏车入城;加大城市道路、行道树及绿化带的冲洗力度,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四)旅游景区保洁情况。县旅游局要牵头抓好旅游景区环境治理,要督促各景区制定好景区环境整治方案措施,明确任务责任。节日期间,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置卫生监督岗,加强巡逻检查,规划好小吃、购物摊点,增加和合理设置垃圾桶,加派保洁人员,延长保洁时间,增加洒扫次数,及时清运垃圾,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切实做到干净、整洁、清清爽爽迎接游客,给广大游客留下美好射洪的印象。

(五)2014年工作部署情况。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谋划201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推进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制定推进治理工作保障措施。

三、督查方式

一是县委督查室、县目标绩效督查室、县治理办组织对全县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暗访督查。二是各乡镇和部门要积极开展自查,现场发现问题,明确责任,及时整改到位。

本次暗访督查结果将纳入月测评和年度考核,将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问责机制》奖励或扣减年终目标分。对推诿扯皮、问题久拖不决,整改不及时的问题和单位坚决曝光,并严格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暗访曝光问责办法》进行问责。

四、督查要求

篇(4)

1 生态工程的运用原理

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运用生态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理:第一,循环再生的原理。将水利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维护,保证其循环利用。同时,将施工垃圾和建材废料,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二,资源合理规划原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专业的设计和规划下进行对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因地制宜建设合理的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荣。

2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对环境造成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水污染。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大量地排放施工污水,机械设备的检修过程也有废水产生,且带有油污,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水。其次,水利工程建筑中涉及到蓄水工程,水资源被拦截,从而引起下游的水资源的不均匀分配。第二,空气污染。实际施工中,车辆、机械设备的使用,大量的汽车尾气和机械废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建筑材料的装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爆破工程所产生的灰尘,不仅仅影响着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而且给附近的农田、植被等带来污染。第三,建筑废料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一般规模较大,耗材较多。施工人员需要在附近驻扎,带来一些生活垃圾,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材和残渣,这些垃圾的清理不及时,直接污染土体和水体,空中悬浮物增多,造成不利的影响。

3 生态工程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1)系统结构优化。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运用生态工程原理以及具体的施工环境综合进行设计,将施工方案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制定出能够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最大化的施工方案。牢记工业时代对生态环境破环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自然资源全面地运用起来,完善资源的管理。同时明确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把控,按照相关制度和规范严格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设备使用标准以及后期工程竣工后的合规检查,同时检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否合理。利用信息的多元化和资源的规模化进行优化施工系统结构。

(2)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在施工中实现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首先关于工程的设计、管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是关键。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意义,现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未来的自己,不能只顾眼前,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水利的建设,只有水利工程长远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篇(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49-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人工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74 例 ,髋关节置换 32(包括股骨头置换),年龄62―78岁,既往均无脑血管病史。

1.2方法

对106例均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术后抗凝药物治疗应用。

2 结果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预防及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术前应认真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通过观看幻灯片和书面材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原因、危险性及其可预防性。使患者认识到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争取主动配合,自觉按康复计划进行锻炼

3.2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抬高下肢20°~30°,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不易形成血栓。膝关节术后弹力绷带呈阶梯状加压包扎,自患侧足背处至大腿上1/3,目的是减少局部肿胀,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改善下肢静脉的回流情况,护士应随时检查弹力绷带包扎情况及患肢血运情况。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尽量避免膝下垫枕或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髋关节术后在术侧肢体外下方垫入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 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抬高患肢的目的及意义。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观察患肢皮肤红、肿、疼痛及皮温情况,有否触及条索感及有无口唇发绀、胸闷、呼吸困难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行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

3.3 保持引流通畅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放置引流管,负压引流积血积液。若引流不畅易导致局部血肿,从而使血肿下血管受压,血流缓慢。因此必须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保持有效引流。

3.4 鼓励早期活动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2]。手术当天患者麻醉未恢复时采取被动活动,包括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肢体肌肉的按摩等。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动用力作跖屈背伸环转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并辅以下肢肌肉按摩。踝关节的主被动运动可促使腓肠肌有节律的收缩,加快腓肠肌内静脉血流的速度,减少血流淤滞,可有效克服术后卧床造成血流缓慢这一形成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3]。术后下肢肌肉按摩由护士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由跟腱起自上而下的肌肉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以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术后3天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CPM)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3.5 机械预防

采用间歇小腿充气压力泵、梯度压力弹力袜,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充气的气囊间歇性充气使下肢静脉和足底静脉受压,增加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间歇小腿充气压力泵术后当日开始使用,日间2h一次,每次30min;为避免打扰患者休息,夜间持续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使用机械预防措施时注意压力及弹力大小合适,注意皮肤护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以免造成损伤。

3.6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DVT高危患者应避免做下肢静脉穿刺,避免反复穿刺,尽量减少止血带的捆扎时间,必要时对长期输液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穿刺,以减少下肢静脉的损伤。

3.7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术后使用抗凝剂如伤口已止血,手术后6-10小时口服利伐沙班10mg,以后每日1次。治疗疗程长短依据每个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而定,即由患者所接受的骨科手术类型而定。对于接受髋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5周。对于接受膝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2周。如果发生漏服1次用药,患者应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继续每天服药1次。患者可以在进餐时服用利伐沙班,也可以单独服用[4]。因人工关节置换术创伤大,使用抗凝剂而不用止血剂,增加了术后出血的可能。所以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及时按医嘱进行血常规及凝血的测定。

4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手段,而人工关节置换并发DVT的发病率较高,DVT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因此预防DVT形成的护理干预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贺红梅 术后并发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护理研究 2003年17期

篇(6)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1、水利工程是一类非污染型的生态化建设项目

(1)水利工程并不会直接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建设项目可以为周边区域提供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防涝以及水产养殖等多项综合,给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居住者带来较好的综合性效益。(2) 水利工程建设的完成可以实现在洪汛期之内的蓄滞洪水以及削减洪峰的功能,可以增加流域内枯水期时的流量,提高周边地区在抵抗洪涝灾害、盐碱灾害等自然灾害过程中的抵御能力,同时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灾害的危害程度,为水利工程的周边居民创造了较为安稳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提高城区的防洪、发电、灌溉能力,改善城乡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困难的现状,以及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等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2、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水库建设

具备了调节功能的水库, 通过对枯水期采用下泄流量的调节措施,可以:(1)提高工程下游的水体所具备的自净能力;(2)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质的状况以及供水条件等;(3)促进下游周边地区依托水利工程开展渔业养殖,或者是采用开发旅游景点来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3、基于水电开发目的的建设工程优势

(1)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 具有着相对较低的开发成本,如果完全取代生产、生活中的化石燃料来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2)水利工程中水电工程项目的建成使用,与传统的火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降低化石燃料燃放带来的酸雨危害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减少北煤南运等运输工程的压力。 (3)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可以改善水库上游水运运输系统,使得水运系统的运输成本低、占地少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形势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破坏天然的水文状况。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周围水体区域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在河流的上游建设水利工程,那么上游的水流速度会减慢,这使得水、气界面的交换速度降低,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减弱。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原有的天然河道上进行修建,这就使得原有的河流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会发生改变,这同时会给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水文和泥沙与夹带的有机质带来影响,而水深和含沙量的改变又进而会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水温。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河道、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它们的容量减小,使得河道、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景观河道、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河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有害物质积聚,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4、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景观河道、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抑制植物农作物生长,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5. 1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抬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非水生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水生植物的死亡。

5. 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三、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探讨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理的建设厂址,制定科学的施工步骤,最大程度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与熟悉当地的水文特性、地质地貌、人口分布以及动植物生活习性等等;其次要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环境评价,对修建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将和谐发展引入到设计中,正确处理工程、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环保技术,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完成阶段要建立环境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解决措施。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

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作用,它跟国家的命运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它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和方便,可是它给环境的影响却也不可忽视。只要注意生态平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就能在维持生态的条件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除常规项目勘察设计之外,着重加强对生态环境平衡、流域水体质量变化影响主要因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论证。改革传统工艺,转换传统建设思维模式。以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1 常见的问题

1.1 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

缺少标准或者体制,是牵制管理工作不能良好发展第一要素。因此,缺少相应体制,各个部门不能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各个管理者也不能了解自己的责任。这就造成了管理出现空缺,管理者懒散怠慢。需要被指挥,被引导的工作,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员,工程施工没有专门的监管人员。

1.2 人员不合格

在工程审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需要有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的思维。然而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水准也不高。对其他的知识也没有了解,因此自己的知识修养也不高。

1.3 招标过程存在漏洞

招标工作在国家和相应的管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一系列操作都需先通过有关公司审批,但是在这样的层层把关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手续办理问题,我国已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招标指标。

1.4 签订合同流程出现的问题

对合同另一方公司的资历还不够了解,如果对方没有一定的资质或者过期的执照,那么它的信誉度也会很低,因此在将来的合作中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签署的合同要严格按照范本,以前出现过因合同双方私自篡改文本,后来引起纠纷的案件,因此,技经管理者要进行细致的审查工作,不能允许出现对公司有损害的条款。

1.5 现场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有资金变化的情况时,要提早签订手续。一些施工单位随意变化施工方案,产生比预算高很多的资金,想要纳入到最终结算中,谋取不法收入。因此合同双方必须沟通好,施工需要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案进行,如果施工中途必须有所更改,那么需要向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等提交申请,并且由对方公司带领施工团队进行材料的购买和施工方案的重设工作。

2 解决途径分析

2.1 招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查

对招标文件需要严格的审查,公司要对文件中关于施工时长、工作量、和大致费用进行审查,将文件中施工所需材料与另一份采购表进行对比,将两份文件的计量单位、购买材料的地点和材料等级不同的地方进行酌情修改,达到统一标准。另外,不要将不同的招标混杂到一起,将招标范围划清楚。技经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核实工作。

2.2 进行现代化发展

要想实现工程审计的良好技经管理,必须要进行现代化变革,清楚当展的新形势,在整个工程的管理上进行全面研究探讨。在符合现实条件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审计与技经管理水平。要能够清楚在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如建设投资方面的变动,固定资产可能的损耗。

2.3 规范财务管理

对工程中所需的费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因变换材料、赶工期等需要多支出的财务进行严格管理。在资金的管理上也要讲究创新,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将财务浪费,也不能将财务闲置。使资金能够运用到最恰当的地位,不但能提高工程质量,还能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

2.4 合同方面注意事项

对签订合同对方要进行严格的信誉及资质审查,检验其各个执照是否属实,并且要求对方将必要的证件复印,交由公司保存,并且将合同上升到法律规范上来,随时进行复查。在签订合同时,要有明确的工程期限规定,一些施工单位会在开工时间上耍一些小伎俩。双方一定要在期限上达成共识,以免后患。

2.5 最终结算的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结构体系、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观念的更新,建筑高度和空间结构的跨度均逐渐增大,工程结构呈现出轻质量、高柔度和低阻尼等特性。这类建筑结构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作用下动力响应非常显著,且对结构自身的模态参数(包括频率,阻尼等)异常敏感,错误的模态参数估计可能使得结构响应估算产生较大误差,从而为结构设计带来工程隐患,大型土木结构一旦出现事故,所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成为结构工程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对大型复杂空间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准确识别,评估其设计安全性,并为结构安全运营提供科技保证。

大型工程结构由于体积庞大、材料复杂、约束条件多等因素,难以对其进行人为激励和对激励信号进行有效测量,因此,传统的基于输入输出信号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理论和技术在大型工程结构中难以适用。环境激励(风荷载、地震荷载、车辆激励等)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无需施加人为激励,仅对输出信号进行分析从而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具有理论上的可信度和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因此该方法成为目前工程界通用的方法。

本文结合前人的工作,对环境激励下的模态识别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振动识别方法利用环境自然激励作为结构的输入,通过被测试的结构输出数据和部分输入数据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它的特点是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处于工作状态中的大型工程结构,并结合了振动理论、土木工程、矩阵理论、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数理方程、数字信号处理、测试计量技术、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多种识别理论,可以分为时域法和频域法。本节在回顾己有的模态参数识别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一些经典识别理论最新的发展情况。

峰值拾取法和频域分解法

峰值拾取法是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在结构的固有频率处出现峰值的原理,用随机响应的功率谱代替频率响应函数来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一种频域方法。适用于输入信号假设为白噪声前提下的参数识别,工程上选取固定参考测点,参考点的自谱代替该点的频响函数,其他测点与参考点的互谱代替该测点的频响函数,然后从频谱图上识别出共振频率,在此频率下,各测点与参考点的幅值谱之比作为该测点的振型相对值。系统的固有频率由平均响应功率谱的峰值得到,用工作挠度曲线近似代替振型。这种方法能够迅速识别模态参数,物理意明确,操作简单,但只适用十稀疏模态的实模态参数识别,不能识别密集模态。

频域分解法克服了峰值拾取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其核心是对响应功率谱进行奇异值分解,把功率谱分解为对应多阶模态下的单自由度系统功率谱,然后再进行模态参数(频率,阻尼)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可以从对应的单自由度相关函数的对数衰减中获得。这种方法有抗干扰的能力,识别的精度比较高,但是,频域分解法理论上只适用于白噪声激励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并且由于受傅立叶变换的影响,对低频密集模态的识别精度不高。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最早应用于经济和金融领域,后来在机械、航空及土木等领域被用来进行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时间序列识别方法是基于离散自回归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它通过被测试结构输出响应的时间序列识别结构的模型参数,适用于白噪声激励下的线性或者非线性参数识别,己经发展起来的方法中有AR模型、MA模型和ARMA模型识别方法。

时间序列法识别系统的参数,具有无能量泄漏、抗噪性强、识别精度高的优点,但是该方法对时序模型的形式、阶次与参数的选取要求严格。在ARMA模型中,常用的阶次选取准则有最终预测法和线性代数法,常用的参数估计法有最小二乘估计法、基于自相关函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和Newton-Raphson算法等。

环境激励法

自然激励技术(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是由James等最先提出并给出了完整的理论根据,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汽轮机叶片在工作状况下的模态参数识别,是一种有效地利用结构在所处的工况环境下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技术。假设结构所处的环境激励为白噪声,该方法利用两测量响应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来代替脉冲响应函数,从而结合传统的模态识别方法进行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其基本思想是,两个测量响应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在求得两个响应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后,可以运用时域中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自然激励技术本身没有参数识别的功能,需要与具体的识别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发挥其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该方法识别模态参数,与之结合的参数识别的算法和实现过程很重要,目前,主要与之结合的是特征系统实现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和ITD法,在基于时频分析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中也得到应用。ERA算法是在最小实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属于多输入多输出时域整体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它借鉴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最小实现理论,利用脉冲响应数据,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求得系统的模态参数。己成功应用于多个大型柔性空间结构的试验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和ITD等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是日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时域参数识别方法。环境激励法和ERA算法的结合,为土木结构模态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36例患者,男57例,女79例;年龄为65~92岁,平均76岁。股骨颈骨折86例,骨性关节炎27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合并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措施

1.2.1 术前护理

1.2.1.1 正确评估 做好高危人群宣教,进行认知护理干预 术前对病人做细致的评估,综合分析、全面了解病人身体状况,以确定高风险病人,如高龄、既往有血栓病史、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长期吸烟史、心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需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须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

1.2.1.2 健康宣教 ①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耐心讲解并发DVT的后果及预防措施,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每日饮水量保证在2 500 mL以上,以稀释血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寒凉之品,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②向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如练习有效咳嗽、深呼吸,踝关节的跖屈与背伸以及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③对于吸烟病人劝其戒烟,避免因尼古丁刺激引起四肢末梢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凝集,造成血管阻塞。

1.2.1.3 反复强化 诱导病人掌握术前、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向病人宣传有关成功的病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心。

1.2.2 术后护理

1.2.2.1 护理 病人术后保持平卧位,患肢外展200~300,保持中立位,两腿间置软枕,患肢抬高5~1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保持髋关节稍屈曲,避免过度屈髋,并给高危患者患肢穿高弹力长筒袜,预防DVT形成。

1.2.2.2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术后6 h,遵医嘱给低分子肝素钙4 000~6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连续应用10 d。用药后注意观察伤口辅料渗血及伤口引流情况,定时更换注射部位,以减少皮下出血及血肿。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及时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有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

1.2.2.3 患肢的观察 密切对患肢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程度,色泽、末梢动脉搏动情况等进行观察,如出现一侧小腿后侧疼痛、沉重或紧张,足和踝关节周围轻度肿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2.2.4 正确指导功能锻炼 ①术后1~3 d。足上勾和下踩动作练习:平躺在床上,保持膝关节伸直,足尽量向上勾保持该姿势5 s,然后放松10 s,继续往下踩保持5 s,每隔2 h重复20次,做该动作时,以患者感到退步肌肉有绷紧的感觉才算到位。②术后3~5 d。在原有活动的范围基础上给予下肢按摩:自患者侧足背开始向心性按摩,即按照先足底,再小腿,最后大腿的顺序。每次按摩10 min,1次/2 h。按摩时动作轻柔,并注意保护伤口及周围,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这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③术后4~7 d给患者使用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机器进行关节功能被动训练,帮助患者屈曲,伸直手术侧关节。人工髋关节被动活动:利用绷带或健侧退的力量被动活动髋关节[3]。绷带长约2 m,绷带一端套在足底,另一端握在双手,利用双手的力量,将下肢抬离床面保持5~10 s,然后放下休息10 s,再重复。④术后2周。重点加强患侧下肢不负重条件下的主动运动,使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床上自主活动的能力增加,肌力进一步提高。屈髋练习:无痛范围内弯曲膝关节,利用脚掌在床面上的滑动,进行主动的患侧膝,髋关节屈伸能力锻炼,屈髋度数为

2 结果

篇(10)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承受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迫使我们追溯和反思,如何在改变在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

1.水利工程的投入对我国生态平衡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海洋污染威胁的灾害问题,换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奇谈怪论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总量。

(2)大型蓄水库既能防沙除东; ,双能增加库区宽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 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基本要求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

2.2生态水利工程的分类

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分类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综合型三类,以下分别对其进行分析。(1)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我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应该属“大禹治水疏通九河”。疏河使得黄河流域生态受到了保护。(2)替代型。例如,广西的灵渠。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开发南越,运送粮饷,命令监御史禄带领十万人,筑坝凿渫,使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和属于珠江水系漓江连接起来,而成为我国古代从中原到岭南的唯一航道。(3)综合型。都江堰是最好的代表,它是把保护改善生态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结合的典范,都江堰修建运行了2260年,是讫今为止582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水利工程。主要一是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二是2260年来发挥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

3.1工程的价值评价

对于许多属于无价之宝的自然,风光,文物,物种等的影响评价,应明确其价值取向,使之可以定量及定性评价,使本该受到 发重视的问题,给以应有的地位。另外要对工程人垢时效性进行评价,如现有的工程所具有的防洪,发电的功能和价值,几十年后则其功能可能为其上游,支流众多工程所代替,其在流域,区域或全国中的价值地位会相应降低。总之,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

3.2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工程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变化,应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成本因素,经济因素加以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引起广泛的生态与环境变化。对其有利影响,如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其不利影响,如何进行投资治理,投资治理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环境状况,恢复到什么样的水平,产生什么样的治理效益,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投资目标,投资方向,投资基础上和投资区域,力图达到投资效果。

4.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水文资收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试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载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

(3) 施工工期阶段的任务,在施工工期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工期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工期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境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

(4)风险分析评价。实际上,每一大型水利工程都存在着某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不冒一定风险的工程是不存在的,工程风险存在的几率虽然很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造成严惩的生态与环境后果,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水利工程环境评价的风险分析评价是至着重的。

(5) 长期跟踪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许多问题特别像河口生态,库区生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变化,不是短期能明明和掌握的,只有长期的监测,观察,研究才能逐步找出规律,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以工程通过可行性论证为终点。

(6)施工期前要在讯息工期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于和汛息工期阶段不同 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

(7) 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主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5.结束语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承受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会加重环境的负担而且还会使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最终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而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保护和尊重了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7).

篇(11)

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男38例,女51例。年龄49~88岁,平均67岁。单侧68例,双侧2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5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风湿、类风湿关节炎3例,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强直性脊柱炎。

1.2DVT的诊断局部疼痛不适,腓肠肌、大腿肌肉压痛,Homans征阳性或阴性,严重病例患肢肿胀,皮肤发亮,出现浅静脉曲张并伴不同程度的低热,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

2护理

2.1术前护理①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害性、常见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②劝吸烟患者戒烟,给予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③讲解卧床期间活动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床上双下肢肌肉肌力的有效锻炼方法。④讲解并使其掌握床上大小便,深呼吸,扩胸运动以及有效的咳嗽方法。⑤讲解执行康复计划的注意事项、目的、方法,使其自愿配合,提高主观能动性。

2.2术后护理①术后患肢取外展中立位,丁字鞋制动,避免患侧卧位,以防患肢静脉受压,给予被动活动踝关节及肌肉挤压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②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踝泵练习及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若患者由于害怕伤口疼痛而不合作,护士应耐心向其解释活动的目的,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取得患者的配合。③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打折,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血块堵塞。④指导患者进行三点(双肘及健侧下肢)支撑,引体抬臀,1次/1~2 h,既可有效预防骶尾部皮肤压疮形成,又可因变换而促进血液循环。⑤针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术中情况及假体的性能等给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明示于床尾,责任护士除利用查房或治疗之便为患者指导外,每天分时多次到病房讲解、示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功能锻炼。

2.3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肿胀、疼痛、麻木等变化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远端DVT(腓静脉血栓)和近端DVT(包括静脉、股静脉和骼静脉),后者多由腓静脉血栓发展而来。远端DVT症状多隐匿,可无自觉症状或只有患肢轻度疼痛和沉重感,逐渐出现膝关节以下肿胀,腓肠肌压痛。急性近端DVT可出现高热、下肢明显疼痛、肿胀、皮肤轻度发绀、皮下静脉扩张。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高危期是术后1~4天,因此应密切观察,并每日测量双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变化并记录,大于1 cm则有临床意义[2]。

2.4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天。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皮肤发痒情况,并按医嘱进行血常规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5保护静脉 不在下肢行静脉穿刺,减少静脉损伤。输注刺激性强或高渗药液时,应注意保护血管,避免药液外渗。

2.6物理方法 患肢局部按摩、理疗可减轻患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结果

术后89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且均于DVT形成6小时内及时发现,经积极溶栓治疗后均临床痊愈。

4讨论

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果一旦发生,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以及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高凝状态手术失血引起抗凝血酶III(AT-III)和内生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史均使血液成分改变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②血流减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属高龄且合并多脏器生理退变和器质性改变,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均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肢体活动减少等使血流进一步减慢、淤滞,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环境改变而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易发生DVT[6]。③血管损伤手术中过度旋转、屈曲,下肢过度牵拉而间接损伤血管壁,还有术中骨水泥的热损害、术野炎性刺激可直接损害血管壁,手术创伤本身还激活一些组织因子和凝血因子,使其附着于血管损伤处,导致DVT的形成。

DVT的发生是局部和全身诸多因素所致的疾病过程[7],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DVT的重要因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悉DVT发生的机制、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通过对高危患者术前评估并实施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并进行系统护理指导,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的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因此全面评估和积极预防成为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另外,由于患者住院日的缩短,要及时做好出院指导,并定期回访,将更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Clarke MT, Green JS, Harper Wm. Screening for deep-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 withoutprophylaxis[J]. Bone Joint Surg, 1997, 79 (15) : 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