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化管理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5 14:44: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化管理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化管理发展

篇(1)

关键词: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边边角角而且发展迅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的场所,其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师生阅读的需求并发展生存下去,必须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模式。在这一大环境中,湖南农业大学的图书馆也在不断发展中渐渐完善了它的职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笔者引出此文。

1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现状

1.1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一

就当前的现状来讲,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基本阶段已经完成,主要表现在配置方面,例如:数据体系、上网环境、日常管理等等。国内高校在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平不一,此外,同一级别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现状也不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一部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也有的是地区经济发展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建设,还有一部分,可能受到理念和习惯限制。总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是落后的,在重点关注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高校的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其建设整体水平,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统筹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1.2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也有差距

资源数字化建设,同样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为,资源才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资源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后,传播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推进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达到甚至是超越资源数字化的目标。然而,资源的价值是靠师生借读表现出来的,读者是否满意,资源内容是否实用,才是评价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否“达标”的根本依据。但从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图书馆资源在选材内容、规划布局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内容太过重复,而还有内容被忽略,亦或是资源在分类、日常管理等方面,处于模棱两可的现状,师生要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又是非常困难。这个问题在很多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中都较为常见,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努力做到和资源数量相统筹,这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3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

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规划和落实,管理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否顺利。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拿湖南农业大学来讲,其图书馆管理员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实战经验也很足,大多熟知图书馆管理基本流程,能够熟练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却对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有些陌生。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融合了多学科知识,讲求实用性、综合性,这些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了对图书馆管理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弥补自身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业务缺口。

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方法及建议

2.1高校之间加强合作

不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化水平不一样。增强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实现资源共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一定额地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图书馆,签署联盟协议,共用信息管理的平台,让资源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各个高校,选出技术人员,成立技术联盟,发挥各高校的优势,研发独具特色的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一起维护,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在购进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时,联盟同时购买,价格会更优惠。

2.2资源数字化建设要逐步完善

数字化图书馆,是分散式的图书馆群,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资源、技术和阅读者之间的连接,把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信息资源,参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存储、分类便于读者查阅,这么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资源数字化,让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进程加快,更让图书馆的活力尽显。资源数字化,要求图书馆不断完善信息种类、增加各类信息的数量,让读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设置专门的部门,监管资源的质量,筛选复杂无绪的信息,科学组织和存储;信息检索的方法,要齐全方便,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既要讲求信息管理的效率,也要提高信息的使用频率。

2.3采取措施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水平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关键,优秀的管理员,能够为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化建设做出优质的规划。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这些管理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专业要求,让他们随时面临挑战。高校图书馆,也要健全一套管理员培训机制,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此外,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管理员的日常培训,让管理员们充分认识到随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性,让他们具有提高自我、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基本能力。

3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应该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并尽快解决,让其建设更完善。

作者:蒋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

篇(2)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已经是日常行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办公自动化”这个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不论是在政府的数字化改革方面,还是学校的教务行政管理方面,或是工程领域方面,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信息化在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1什么是数字化信息管理

数字化信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就是用数据说话,将日常的信息、知识等内容以数字化了的电子信息格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同时,人是数字信息管理的主体,这些数据产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与传统信息管理中,信息采集质量不达标、管理方法不规范与分析信息不全面而导致决策失误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相比,如今的数字化管理,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更快捷,使决策者对事态发展了解的更透彻,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

2数字化信息的优势

相比之下数字是人们所熟悉,更容易被接受与掌握的知识之一。人们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所以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被广泛地应用。由于数字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它对事物本身的特质与规律能有更加直观的反映。

数字被全球人民所熟知,消除了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更加便于各国间的沟通交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数据的记录、统计、计算、分析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度。由于数字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并且数字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上到专业权威人士下到平民百姓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数字打交道,所以数据不论在什么阶层都能被理解接受。

3数字化信息的应用

3.1在政府机关的应用

政府部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了提供给大众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政府机关也在不断地在行政改革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政府的数字化改革为政府效绩提升奠定了基础。此次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信息管理的关注,使信息更加透明化,便于人民的监督。传统的办公以纸张为媒介,效率低、成本高、管理不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老化,字体模糊等情况屡见不鲜,这样不利于信息的保存,也不利于之后的管理者对信息的利用参考,阻碍了政府行政职能有效的发挥。

如今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纸张利用,对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外,还有利于信息的长期保存与利用,对之后的管理者了解前期发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实现信息高速路的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府机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就能够实现管理和服务大众的工作,利用网络技术讲政府的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配置和进行评估。这样一来,不但便于政府的监管和整治,也推动了民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3.2在教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大门,数字化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其中包括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已初见端倪。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普及,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有效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也深化了管理流程的优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和科研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深远影响,是校园改革与发展方面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呈现趋向信息化、数字化、人性化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各个高校的工作重点。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呈现出个性化、服务化、智能的发展趋势。

3.2.1强调以自主化与个性化定置的学习方式

由于现在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服务的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作为中心。而新时期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在信息管理建设方面,无论从硬件、软件系统还是教育教学资源方面来说,都从重视教师教转为了重视学生学。将原来的管理教学软件逐步变成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定置学习模式的系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因材施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

3.2.2从硬件建设转向以应用服务建设为主的信息管理平台

校园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主要内容为网络工程建设和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去只注重了网络硬件设备的建设工作,例如,校园网络建设、计算机设备等配套设备的购置,却忽略了信息的应用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本质目标。就算投入大量资金没有发挥信息的应有作用,不但严重浪费投资也对教学服务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信息应用服务充分发挥作用,才是当代校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3提高教育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如今,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于人们不断提高的对教育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将各种信息资源转化成知识储备,这样一来更有利于知识的产生和获取以及对其进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在各个高校的运行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化由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集合。并且知识是开放式地提供给学生,且由专门人员负责定期的维护与管理,从而实现了知识的高速传递、普遍利用与共享。

学校的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涉及到计算机科技、网络技术应用、通信技术传播与软件工程开发、项目有效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有着投放资金多、建设开发难、运行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参与人员多等特点。由此可见,在建设信息管理平台之前做好项目分析和前期规划设计的工作,从大局出发、进行统一规划,以保证信息的标准化和有效的信息用户管理。

由于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周期比较长的大型系统工程。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建设过程必须有统筹完备的安排计划,并且逐一实施,分步进行,以确保项目妥善完成,将失败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

由于信息是个大的网络结构,所以我们要努力将各个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起来,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而导致建设工作一次次重复进行,这样不但消耗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信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控制和操作的管理人员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这在大多数时候取决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人员结构、道德素养和技术水平能力。一个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既了解这些信息资源的核心内容及其交流的整个过程,又懂得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能掌握适用于各种信息的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形成一个好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要求其必须能灵活地运用到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例如:心理学理论、管理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及社会经验,才能更好地为信息用户提供有品质的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在现代的主导地位愈加显著,对管理人员的主要要求将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等工作,而更加注重其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转为信息技术的能力。数据库技术在当前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节省不必要开支,提高系统反映能力,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信息技术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更是一个管理系统的内在问题。首先是确立以管理信息化为指导思想,其次是对信息化系统总体模块的设计分析。以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为模板,一般分为协调支持模块监控、信息通信支持模块、决策支持模块、过滤支持模块、智能信息处理模块和保障支持模块这六个模块内容。努力将单位管理运行的指导思想与这六个板块相结合,再加上对应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使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和能力。

信息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还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控策略,来规避网络运行时遭到病毒的感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加强保密工作的实施,利用设置访问权限、登陆前的身份认证和重要数据备份等技术以确保信息安全的有效保护。同时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以此来提高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和保密意识。

4结束语

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弊端。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等领域还是有所欠缺,仍然有着各种问题的存在。信息技术在日常办公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思考反思,并且不断地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完善数字化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为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赵轩

参考文献: 

篇(3)

1 信息数字化管理概念与石油企业工作环境

特征

信息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从管理发展的趋势角度看,数字化管理是管理工作本身发展的必然,因为管理本身的价值在于在组织环境内部实现对于多种资源的利用优化,并且通过多方面的控制达到其产出的最优。而数字化管理本身作为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一种衍生产品,其不仅仅具有传统管理工作的控制特征,更加具备当前信息化相关技术反应敏捷以及支持大运算量等特征。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纵深发展,也从技术层面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从石油企业环境中看,可以发现其本身在管理领域中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特征,也从客观上要求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更加深入。具体而言,就是以井、站以及管线等油田领域中的相关基本生产单元作为核心节点,对其不同工作环节的工作过程展开监控,实现工作状态以及过程的相关数据的采集、监控,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动态分析,形成必要的预警机制,最终用以决策支持。具体而言,在石油企业环境中,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从三个层面实现对于石油企业日常工作的支持。其一在于基层,以基本生产单元过程控制为核心功能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实现相关数据的采集,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现对于单井、管线、站(库)等基本生产单元的监督和控制。其二则是处于石油企业环境的中层,主要是面向生产展开对应的指挥和调节的系统,其职能主要包括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环保监控以及应急抢险和告警等基本职能。其三是以整个石油企业发展和工作状态以及综合趋势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决策支持系统,其职能主要包括油气藏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重点核心在对于数据的深入加工和分析。

从应用的角度看,石油企业环境中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其工作的重点在于面向每一个工作细节展开数据的实时采集,并且通过对应的通信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相应的数据节点上展开深入的分析,在核心环境中,进一步加深人工智能的应用,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决策支持职能。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之下,相对于以往比较初级的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而言,其改进以及未来的发展重点有两个方面,主要是考虑到当前通信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以及物理链路的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因此未来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已经取得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基层以及高层两个方面。对于基层而言,更为全面的基础数据获取方式成为当前的应用重点,之前偏重于仪表数据的数据体系被当前更为综合性质的数据体系所打破。而在高层而言,人工智能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必然成为未来应用的重点。

2 加强石油企业环境中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

建设

综合当前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特征,以及石油企业环境自身对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应当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石油企业环境中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主要趋势,对于这些方面加强重视并且展开积极的推进,必然对推动整个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2.1 加强基层数据采集和理解

想要实现面向整个石油企业工业环境的更为综合性的控制,对于基层数据的获取和整理就成为整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的基本依据。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之下,包括石油钻探、开采以及运输等诸多方面的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都成为可能,并且其综合可靠性也在随之增加,这种技术层面的发展状况,对于推动相关数字化管理领域的系统发展和深入应用,都必然存在着毋庸置疑的积极价值。与此同时,数据的大量涌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整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一种负担,因此展开面向基础数据的分布式加工和理解,同样也是当前石油工业环境中必须注重的发展重点。对于数据的分布处理,一方面应当注重多方面以及不同领域来源的数据之间彼此的印证,另一个方面还应当加强基本的逻辑分析,帮助实现更为有效的系统告警。

2.2 加强数据安全建设

在石油企业环境中,其数据的增加为整个数据环境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油田工业体系之下,数据大多直接到石油企业的生产以及运输活动,其中不仅仅会与工业活动本身的安全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有些关键性的数据关系到相关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其地位甚至会提升到威胁到企业自身安全的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考虑,数据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将相对有限的安全保护力量安排给庞大的数据体系。相对于数据总量在石油企业环境中的暴增状况,安全运算能力的增加就显得十分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安全运算方法。因此在该领域中,包括生命周期以及其他相关特征识别等数据安全手段,都必然成为未来的应用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因此应当给予充分关注。

2.3 加强数据深入分析职能完善

篇(4)

工业经迅猛发展导致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重型工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大对土地资源消耗。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继续挑战耕地资源保护。由于未来十几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净增约3亿,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迅猛增加,生态建设对既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持构成强烈冲击。根据测算,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的全部潜力为2.1亿亩,但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束缚下,后备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对当前高强度的耕地消耗起到缓冲,但无法从根本上抵消耕地持续锐减态势。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我国土地资源供给将面临着所未有的挑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但是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是需要深刻认识的基本国情。

1.人均土地小国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截至2005午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

2.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值得关注的是,未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仅占全部土地的25%。在十分有限的未开发土地中,相当兰部分属于荒漠化等不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面积仅约667万公顷(1亿亩)。

3.最宝贵的耕地资源极为稀缺

在全部国土中,耕地只占14%,且总体质量不高。在超过18亿亩耕地上,坡度低于8度的平耕地只有9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更令人担忧的是,1996到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

4.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

据1999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5.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2%。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表层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也造成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不断增加。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5亿美元,目前,荒漠化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粗放带来的弊端突出

当前在国土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存量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1990至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将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集聚性差;空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农村建设有地的粗放问题也非常严重。2004年全国村庄用地2.48亿亩,人均村庄用地达到218平方米,比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限98平方米多一倍以上。

2.未批先建等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

新增建设用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未批先建、以租代征等方式违法、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使耕地保有量一度处于失控状态。“十五”初期,特别2002和2003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682万亩。到2005年未批先建耕地面积仍然达到30.8万亩。

3.占优补劣造成耕地质量普遍下降

国家多次要求各地在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005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460万亩,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08.1万亩,虽然数量上得到补充,但补充土地的质量上却一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2005年当年,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67%,而补充的耕地有灌溉设施的只占35%。

4.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在l亿亩以上

“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被占用的速度非常快,从1996年的到2004年,8年内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40万亩,耕地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扭转,但全国耕地资源仍然非常有限。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

5.我国未来占用耕地极限为1.5亿亩

耕地资源是无法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弥补的战略性资源。1996-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l亿亩,其中建设占地高达2240万亩,粮食从1996年的5.045亿吨,下降到2003年4.3亿吨,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达到16亿人口按照人均年500公斤的粮食需求计算(西方发达国家在1000公斤左右),需要7.2亿吨粮食。目前,世界谷物贸易量每年两亿吨左右,若中国可以获得1/4即5000万吨,我国自产的粮食也必须达到6.7亿吨。假设我国平均亩产达到525公斤,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保有量就必须达到17亿亩,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占用耕地的极限是1.5亿亩。

三、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利用的基本思路

未来20年,要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安全利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地保护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规划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l.总体目标

――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公顷(18亿亩)

――年度供地总量中有偿供地的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不足6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占出让面积的比列提高到60%(目前不足30%)。

2.主要任务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经济发展用地。二是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和制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和管理。三足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用地统一市场配置建设上取得突破,保证土地市场健康稳定进行。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交换流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切实加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革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四、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对策措施。

1.要更严格地保护耕地

(1)严格保护其本农田。按照耕地的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重点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的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监管体系。以建设保护,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基本农田管理和建设水平。

(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切实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格核定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坚持按建设项目考核,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确保与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相当。加快建设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提高耕地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家监管能力。

(3)搞好土地整理复垦。积极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复垦质量。加大废弃土地复垦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4)处理好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保障国家生态脆弱地区治理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用地需求。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退耕标准和指标,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做好陡坡耕地、严重沙化地区等的退耕工作,严禁将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平坝缓坡地退耕。生态退耕地区要确保每个农村人口保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口粮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

(5)加强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城乡各项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支持农民最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点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电网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用地。

2.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

(1)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按照统一标准、技术先进、图数一致、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的类型、数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建立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基础数据的信息共享。

(2)建立国家和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执法检查。开展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各业用地状况、集约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的监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频繁、有技术条件的省(区、市),建立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3)加强土地市场调查与监测。深化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评价。开展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使用和交易情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全国土地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和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建设用地备案等土地利用监管制度。

(4)开展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实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开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覆被变化、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为农、林、水、环等部门提供公共性、基础性信息。建设全国重点地区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完成全国、省、市、县和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强化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和政策性,提高地(市)级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性、结构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的调控。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要求,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东部地区要优化结构,节地挖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部地区要合理布局城镇和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西部地区要在重点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基础上,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老矿山等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3)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土地利用计划分类考核办法,加强实施计划台账管理,及时评估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落实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农用地转用及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审查,对违反规划、突破计划批准用地和供应土地的,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预审规定,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得通过预审。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完善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和规划实施评估制度。

4.强化土地产权管理

(1)完善土地权利体系。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国家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各类他项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取得和消灭条件等,建立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产权机制。

(2)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任务,及时做好国有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实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做好地土开发整理、土地置换中的权属管理。

(3)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研究基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经费的解决途径,建立调处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有较高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队伍,依法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

(4)推进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县级为其础,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国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实现土地产权信息、土地登记资料的异地查询和土地登记人制度、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全面推进地产信息公开查询服务。

5.完善土地有偿使用

篇(5)

一、图书馆自动化的范畴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通信、多媒体等现代化先进技术来取代当前的图书馆办公事务的管理流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事务管理水平,增强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利用能力来适应信息化图书馆的发展。

当前,世界范围内,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包括书刊收藏与借阅、声像服务、人员培训、信息咨询、专家诊断以及资源数字化等等。其中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业务开始逐渐扩展到数据库使用培训、在线信息咨询、资源数字化、特色数据库建立等业务。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业务具体包括:首先是技术服务管理下的内部资源管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等,其次是信息检索服务;如OPAC、电子数据库检索等。再次是馆际合作;主要是扩展信息服务,如合作编目、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最后是数字资源;主要是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馆藏数字化等。

二、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一)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现状

1.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现状。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各类型图书馆中自动化建设水平最高的,所有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对于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在资金的投入上,给以不同程度的倾斜,尤其是21 1高校,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加快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进程。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自1994年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成绩不仅体现在宏观上,微观上各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及水平也在明显提高。各馆不仅引进了较先进的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传统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而且依托各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开展了网上文献信息服务,利用这些数据库资源开展网上信息检索服务。

2. 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现状。公共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起步晚,进程相对缓慢些,其自动化水平与高校图书馆也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图书馆资金有限,除了购书经费外,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改善图书馆的各种设备。当然,领导的重视及读者的需求也是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的基本情况是:省级以上的图书馆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引进了国内外较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地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发达地区的县区级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但是,公共图书馆里大多数图书馆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图书馆的处境还较艰难。在发达省份,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水平比得上高校图书馆。

(二)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特点

首先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图书馆自动化技术日趋普及并且不断完善,传递信息的骨干网络在一天天地延伸。高校图书馆系统的CALIS网络,建成了全国中心,地区中心及高校图书馆三级网络系统,CALIS的成员馆正在迅速地增加,其功能与服务也在不断地拓展与完善。

其次是总体上的不均衡性。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其它类型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不均衡性,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整体水平远远超过其它类型图书馆,在自动化程度、系统的先进性、服务的水平以及图书馆本身的技术实力方面都优于其它类型图书馆;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同一系统内的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不平衡性,这主要表现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和科研系统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院校和单位等

最后是数据库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分工协作。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关键,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在我国图书馆界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少数公共图书馆都以本馆的特色资源为基础建成了数据库,从已建成的数据库来看,产品较单一,尚未形成协作建库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分工协作,基本上是单馆制作,所以数据库的规模较小,使用价值不高;同时,在数据库的制作技术方面显得不够成熟,数据的标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趋势

第一,从文献采访的角度来看,在采访编目系统中应强调批功能,能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在外出采访中能够时时与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访问OPAC来实现图书馆的订购和到馆情况的统计。文献也以实体典藏向数字化典藏、镜像文档等方向转变。今后的采访系统应该能支持由购买整本书、整本期刊、整张光盘向特定章节的过渡。

第二,从系统数据库选择看,在图书馆底层数据库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该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成熟性、稳定性,考虑数据库的易维护性、易升级性、开放性、通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快捷地在业界进行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兼容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方便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第三,从系统服务看,要强调人性化的管理。能够提供与电信的接口,通过无线上网来实现信息的时时更新;通过手机定制服务来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方便读者的信息浏览、查询,读者也能够方便地在网上讨论和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界掀起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在此的推动下,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进展。

篇(6)

电力事业作为能源产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其中,电力调控的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调控系统由最初的总站通过电话单个联系、逐一调控,发展到现在,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以及移动通信等设备进行综合调控,其发展速度非常快,调控能力更加强大,节省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以后电力系统发展中,如何让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发挥更大的贡献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简述

(一)调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意义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是以全局的高度对整个的电力系统进行调控和监测,它是通过远程信息通讯技术对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的实时信息进行了解,监督电网的运行状况,对电网进行安全分析,评估电网的运营状态以及负荷量的计算,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平稳的工作。提高电能的使用质量,降低电网的管理成本。调控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运营的核心部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网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它出现故障,将会使调控中心无法对整个电网进行有效监控,无法保证各个分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故障发生,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的瘫痪,造成大面积停电现象。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二)调控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流程

电力调控自动化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在总的电力调控中心安装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以此为中心,建立覆盖整个电力系统的网络体系,各个分支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之间,则设置信息检测和反馈系统,对辖区内的电力系统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将信息传送到总调度中心进行汇总,以此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电力检测网络,保证了各方面的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指令输出。由中心计算机对整个电力网络进行总体调控,其他的监控设施主要负责设备运行和故障发生内容的记录、绘制各种报表的记录、系统发生事故的恢复和常规性的自动化运行操作等。在整个系统中,通过电脑与电脑之间的配合使用,和终端的硬件设备与控制计算机的组合,运用各种现代化软件程序实现控制范围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调控系统的自动化综合管理一般是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也就是在调控中心与发电厂、变电站中间分层管理,各单位按照自己所管的辖区范围分别履行调控职能,以便使系统经济、合理、可靠的运营。

二、电力调控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一)数据处理综合化与智能化

我国的电力系统调控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在于建立DMS系统,所谓的DMS系统是一种数据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一款控制和管理数据库的现代大型软件,主要用于建立、完善和使用数据库,这一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操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用户可以直接使用DMS系统访问数据库中存放收集的数据信息,数据库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它对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DMS系统可以使多个运行程序和不同用户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同时或不相同的时间来建立、修改和使用数据库。它能方便用户操作使用数据,对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维护。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通过建立DMS数据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的综合管理水平,以适应时展对电力电力的需要,全面优化电力控制系统,克服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故障,保证整个供电体系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展,电力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动化调控,了解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保持电量供应、电流、设备功率等参数的正常。使电力系统在设计负荷范围内,精确地计算、合理节约用电;通过系统的操控改变现有的变电值班工作方式,实现无人值守的变电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员,达到减少开支增加效益的目的。

(二)数字化

除建立DMS系统之外,新型互感器也是现在国际上很多单位研究努力的方向,在IEC文件中将这类互感器统称作电子式互感器。新型互感器包含连接在传输与二次变换器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电流传感器,它将测量的数据按照一定比例传输到测量设备、仪表或是控制装置,装置中传出的可能是模拟数据或数字量。对于模拟数据输出的互感器,由二次变换器以直接传输的方法传输给二次设备,对于数字量输出的互感器,可以通过汇接单元把在二次变换器中的数据汇总输出到二次设备中。在实际的应用中,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经常组合为一个设备。将电子互感器应用到电力自动化调控中,能够使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与功能不断地完善,它的使用将会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向数字化的方向迈进。

(三)信息化

互联网具有存储量大、信息传送快得特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网络传输已经发展到千兆网速,电力调控系统要想实现数据的快速大量传输,实现总调控室与其他单位的快速连接,就必须建立起配套的网络和数字通信系统。这是时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四)可视化

现代化的电力调控系统不但要实现遥控指挥,还要实现可视化,这是针对电力调控自动化而设计的监视功能,通过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可以显示出电力调控的各项参数,为调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了直观化的数据图形,它可将电网中单调的的数据采用灵活的、形象化、动态化的方式,凭借计算机中图形显示功能展现出来,发挥出人脑中的模糊识别能力,为电力调控的自动化技术新的支持。

(五)市场化运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应该与市场运营紧密低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的电力管理系统中融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包括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如何改进现有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模式;如何提高电力使用的有效性,节省能源,提升输电能力;提高安全稳定的分析计算能力。

(六)无线化操作

现代的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对于通信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电力调控系统可以将如短信预报,无线抄表、无线电通讯、无线监控等通信功能纳入电力调控系统中来,这将为电力调控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调控提供方便。

三、总结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对于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和快捷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电力系统对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的电力调控自动化手段正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市场化方向迈进。由局部控制向总体调控发展,由简单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控制方向发展。总之,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传统技术改进与现代技术更新于一体的功能。虽然现在的电力调控系统已经在向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可视检测技术方向前进,但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迅速,对电力需求极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的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必须坚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同时,不断改进传统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我国全面实现电力调控自动化。

参考文献:

篇(7)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其建设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内容服务。图书与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各类专题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内容服务。

2、 企业数字化图书馆建立存在问题的解决

2.1建设企业数字图书馆的条件

网络和局域网作为机构内部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运作的载体,恰恰我们公司到各个分厂有一个完整的局域网网络,这就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

2.2 内容格式标准化、规范化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建设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的共享。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资源内容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所以我们的图书内容都选取了超星浏览器或者PDF这两种格式,利用超星浏览器进行浏览阅读。

2.3 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是来自网上、来自出版机构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是对现有馆藏印刷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由于我们要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只在我们公司的局域网中使用,为我们的广大员工提供便利服务,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石油方面的科技图书,部分是自己收集整理出来的,也许能涉及到点知识产权问题;但是大部分是外部购买的,就没有什么产权问题了。

3、 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创建的问题解决后就开始构建了。

3.1石油方面图书的采集。

该图书馆紧紧围绕炼油化工企业的特点及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的需求而创建,主要栏目包括:科技图书、标准与手册、科技期刊、现代企业管理等四大类,共计32个子栏目。我们一方面从员工手里收集到大量电子版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我们又订阅了大量的杂志,自己转换为电子格式;其他书籍从外面购买的;从这三个渠道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源。

3.2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

数字图书馆独立占有一台服务器,作为一个局域网内的独立网站。随着图书大量的增加,所以需要大容量的磁盘空间。还有网页设计具有自己的特色。

3.2 数据库的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用户主要是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取相关的资源,然后打开资源才能浏览内容。我们使用了SQLSERVER数据库,完美地实现了这些功能。

4、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成立一年多以来,共有各类数字化图书、标准、期刊10000余册,并在不断增加之中,预计明年达到3-5万册,可为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查阅技术资料的途径和信息服务,满足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并且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知识,图书馆还要增加生活以及娱乐方面的图书,更多地为员工提供服务。

5、 结束语

该数字化图书馆的创建,首次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科技图书、各类标准规范、各种专业技术期刊的电子化、数字化,实现了图书资料的永久保存。该图书馆功能强大、浏览方便,具有查询、下载、单条件检索、高级检索、添加个人书签等功能,分类清晰详尽,针对性强,图书量大,普及面广,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络以石油二厂科技资讯网为平台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首先,电子档案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容易复制,传递速度快和便于存储等纸质档案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说,电子档案具有更高的实用性。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将会实现从纸质档案到数字化档案的跨越,对传统的档案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其次,选择数字化也是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工作发展的结果。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应用先进科技的主要机构,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改革发展,档案的门类不断增多,内容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当然数量也会更为繁多。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方法恰好适应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再次,实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是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发展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选择。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明显不能满足新型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校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为了使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加方便、准确与快捷,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必须发展档案数字化。同时这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要求。

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正值库存档案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库存档案数字化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下文从数字化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工作途径和工作手段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路径做了详细分析。

1.实现库存档案数字化

(1)优化数字化管理工作。档案资料数量庞大,其中含有大量鉴定后会做销毁处理的档案和未鉴定的档案。如果盲目地将这些档案悉数数字化,只会大幅度增加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负担和难度,同时白白浪费掉大量的资金、资源。因此,库存档案数字化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优化方案,做好库存档案的优化工作。根据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以及高职院校档案所属年代、使用频率、保密级别和保管年限等等,对库存档案的优化工作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方案。

(2)有选择性实施数字化发展。根据制定好的档案优化方案,评估鉴定库存档案的利用频率、实用性和价值,按照高职院校档案的保密等级、内容优先级和年度优先级三个方面确定档案数字化的合理范围。首先对那些急需修补的档案和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确保库存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不适合现有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的档案,例如没有解密或密级较高的、暂时不用的和保存价值较高的档案,可以暂时不进行数字化,待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科技条件进一步发展成熟之后再做科学安排处理,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数字化。

(3)选取多种工作手段。目前使用的数字化手段多种多样,比如拍照、扫描、著录编辑等,可以根据库存档案的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数字化手段。针对著录是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扫描后的处理办法和扫描的分辨率等等要制定出合理的规范标准,用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纸质的文档扫描以后,其本质是图片,依然不能实现全文检索,虽然能通过屏幕进行阅读打印,但打印的文档存在两大问题,首先,费用高,其次,不能起到凭证的作用,需要原件复印以后加盖档案证明章才能有效。声像、实物档案等文件资料可以采用拍音频视频采集或拍照的手段首先形成电子文件,然后上传至高职院校档案数据库。之后,还要对电子文件的单位及人员名称、活动内容、获奖情况等进行著录编辑。

2.实现电子文件档案化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电子文件的建设。

篇(9)

【中图分类号】TN94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40-02

进入21世纪之后,经过10年的数字化校园探索与建设,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于校园行政管理之影响已初见端倪。信息管理中心的普及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管理效率,同时也改进和优化了管理流程。以此为基础,对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校园改革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1 信息管理中心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为基本技术特点的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国内各高校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如何将IT广泛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信息管理中心建设也大致呈现出,3个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

1.1 突出自主学习、强调个性化定置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而,新时期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无论从硬件系统、从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将原有支持老师管理和教学的软件逐步改成有利于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定置的系统。

1.2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应用服务建设为主

校园信息化工作主要包括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过去国内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中心多侧重于“铺路”(搭建校园网),却忽略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应用。没有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犹如没有汽车在跑的高速公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必然会导致投资的严重浪费。所以,与教学应用和教学服务有机整合的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教育信息系统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资源智能管理的需求,所以,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首先要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之间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递、利用和共享。

2 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思想和发展趋势

2.1 统一规划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投资高、建设难、周期长、涉及部门人员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从整体效果和目的出发,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确保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2.2 分步实施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进度的质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3 加强应用

信息管理中心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各个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因此,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优先确保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应用,以应用起来为主要目的。

2.4 整合资源

信息管理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许多单位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购置、开发了不少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2.5 共享数据

大部分单位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资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因此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3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实现

3.1 管理人员的角度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素质和能力。一个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最好既了解信息资源及其交流过程,又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掌握各种适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一个具体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灵活的运用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及经验知识,才能为信息用户提供更高的信息服务。

3.2 信息资源角度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

3.3 构建系统的角度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涉及的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包括人和管理手段在内的管理系统问题。建立一般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信息化指导思想的确立;另一个是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模块设计。按照支持管理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特征与功能,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信息通信支持模块;协调支持模块;过滤支持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监控和保障支持模块;智能信息处理模块。将这些基本模块与单位管理的指导思想相结合,配以相应的技术支持,使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创新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3.4 系统安全的角度

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是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采取先进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避免网络遭到破坏和病毒感染;其次加强保密措施,通过权限设置、身份认证、网上行为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再次开展安全保密的宣传教育,提高办公人员的保密意识。

结束语

信息管理中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虽然在各界的努力下,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观念、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相比国外先进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完善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建设,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华,梁正和,张国宝,卞海红.基于中心数据库的数字校园应用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7(01)

[2] 张凡,陈思平.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校园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7(01)

[3] 蒋东兴,郭大勇,罗念龙,刘启新.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

篇(10)

医院的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发展的关键,是医院提升服务的最终目标。我国中医院历史档案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中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的水平影响了我国中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其中病例档案管理工作是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医务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是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及实践的重要依据。

2、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我国中医院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中医院要实现软实力的提升,就必须要完善中医院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医院文化的沉淀最终凝聚成具有特色的中医院文化。中医院档案与中医院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中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使得中医院的档案不断的完善,另一方面,中医院的档案是中医院的文化的重要资料。中医院的档案是医院各项活动的记录,对于医院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医院大量的医学档案的开发利用对于医疗工作人员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医务人员进行科研的依据,又给医务人员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了医疗科研水平的发展。

二、我国中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1、中医院档案管理存在信息不准确的现象

中医院档案管理目前还受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档案的搜集、记录及启用上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情况。在档案的搜集上,不仅存在信息及资料不全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信息记录失真的现象。影响了中医院档案的实用性及真实性。其次,我国中医院档案的记录信息的方式也比较落后,人工记录以及辅助计算机的方式影响了档案管理整理的信息质量。这种不全面的档案信息记录造成档案资源开发作用的降低。

2、中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

中医院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对于中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受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的影响,只是重视档案的保护及存放工作,忽视了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及价值。另一方面,中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员对管理不重视,不利于中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3、中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

中医院档案管理对于管理的人员及管理的体系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医院档案管理还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一方面,中医院档案管理缺乏具有一定档案管理技术及专业理念的管理人才,加之缺乏相应的培训,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中医院档案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对档案信息的搜集、保存及处理上主要是依靠人工,不利于档案信息效率的发挥。

三、我国中医院档案管理的新突破

1、中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数字化及网络化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档案的管理方式,信息化发展是我国中医院管理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中医院档案信息化改革是数字化时代下发展的新突破。

数字档案也叫做电子档案或虚拟档案,它具有数字化及网络化两方面的特性,主要依托数字摄影技术、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OCR技术、存储技术等等新时代下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医院的文书档案、医院的科技档案、医院的会计档案及医院的声像档案等等,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等档案一同构成医院的档案库,它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存在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数字化电子格式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检索便捷性及共享便捷性,适应了不断增加的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数字档案具有强大的储存能力,数字档案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电子档案,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其次,数字档案具有共享便利性,数字档案可以通过网络达到共享的目的,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束缚,通过计算机将各个医院之间的信息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第三,数字档案具有检索便利性的特征,数字档案实现了各个医院之间档案的信息资源的有效连接,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跨地域及夸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第四,数字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利用网络查询多个数据库,通过授权用户可以检索权限内的医院档案信息,当用户在检索信息时产生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灵活的帮助。

2、目前我国中医院对于数字档案的应用

目前,我国中医院数字档案在中医院的管理中应用的日益广泛,我国中医院对于数字档案的应用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数字档案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使得中医院在服务上更加的便民,通过互联网将医院的数据信息共享在网络中,实现了患者网上预约挂号、查询相关结果、医务工作人员远程会诊,对于医患双方来说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果和办事效率。数字档案在远程医疗系统中可以实现远程的诊断、远程的信息服务、远程的信息交流及在线的检查等目的,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及远程通讯技术,实现医学资料的传递,将文字、声音、图形等进行网络传递,方便了不同地域之间专家的探讨,有利于方案的提出及应用。既具有较低的使用费用,同时还不受时空及地域的限制,方便管理及技术交流。

另一方面,数字档案在中医电子病历中的应用。中医电子病历主要包括临床的资料、医学的影像及检查的数据信息等等,通过计算机和网路实现患者病历的电子化。相比传统的病历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数字档案下的中医电子病历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提高中医院档案的储存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对于档案的的搜索效率与应用效率。其次,数字档案下的中医电子病历是以电子形式储存的,弥补了传统档案存储对于空间的问题,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医病历,不需要增加存储的空间,同时还节省了对于空间的费用。第三,中医的电子病历经过医师的发掘利用,最终可以服务于科研技术,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料。第四,数字档案下的中医电子档案可以将医院之间的电子病历共享,实现患者看病个人资料的共享,医生更易获得电子信息,提高了治疗的效率。

3、中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准备工作

中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是一个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因此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篇(11)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出版资助计划)设于2012年2月,是中国科技协会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设立的资助计划,预计连续资助五年,每年资助金额高达420万元。该计划一年收稿两次,分别在每年的4月和10月,每年评审两次,分别在每年的5月和11月。出版资助计划以“提高学术出版,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综合性的科技著作。

截至2012年年底,共收到申报著作94部,申报著作涵盖管理科学、物理、化学、建筑、材料等学科。每部申报作品需通过3个环节:形式审查、同行通讯匿名评审和专家组议评。最终,2012年共有36部著作接受出版资助计划全额资助,资助金额为286万元。

出版资助计划2012年申报著作按学科领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出版资助计划2012年资助著作按学科领域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1和表2可知,管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综合交叉类著作申报的较多,而在2012年出版资助计划资助著作中,管理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综合交叉学科较多。这说明申报稿件和资助著作的学科分布和数量较为一致 。

二、出版资助计划与国内其他科技类图书出版基金的对比

目前国内有一些科技类图书出版基金(或计划),笔者主要针对一些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出版基金和出版资助计划相对比,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和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并主要从资金来源、资助额度、资助方式等方面来对比。

(一)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是1997年设立的,资金来源有5个渠道,主要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助;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赞助或捐赠;存款利息及各种收益;受资助的专著出版后的盈利上交部分;其他收入。用于弥补受资助的学术著作在出版过程中所发生直接费用的不足部分,且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的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二)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成立于 1989年12月,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曾两度增加拨款,现已累计投入出版基金5000万元,择优资助科技学术期刊600多种(次)、图书1000多种,年投入资金额度400万元,是资助出版科技书刊种数最多的出版基金。

(三)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是我国第一个出版基金,是由中国人民总装备部(时为国防科工委)为促进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确保国防科技优秀图书的出版,于1988年3月24日正式设立的。该出版基金坚持“传播科技知识,为国防现代化服务”的宗旨,服务于我国国防科研、试验、生产和教学,在国内外累计发行123万余册图书。

(四)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

山东科技出版社于1988年设立了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每年拿出50万元资助优秀科技专著的出版,资助率较低。

相比于以上科技出版基金,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是最年轻的出版资助基金。每年的资助金额420万元是最多的,资助方式是全额资助,且资助金额不需筹集,全部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赞助,平均资助金额达7.9万元/部,部分著作的资助金额已经超过了10万元,也是科技出版基金中部资助金额较高的科技出版计划。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是比较适合科技工作者的一项科技著作资助计划。

三、出版资助计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和很多出版基金一样,出版资助计划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作为一项年轻的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如何在众多的资助基金中斩露头角,如何切实保证申报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宣传工作如何更深一步地开展,如何调整发展方向和管理思路,资助年限有限等问题。根据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调研,提出以下对策。

(一)主打品牌,宁缺勿滥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是科技出版资助基金中最年轻的一项资助,好多科技工作者并不知道这项计划,这样,早期申报著作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保证。从2012年的申报工作来看,申报著作的质量确实没有达到预期,这就需要评审工作委员会切实以申报著作的质量为评审标准,唯有确实达到资助条件的著作才能获得资助资格,切不可为了完成资助著作的数量而放宽条件,如果资助著作的质量不过硬,读者看了不太满意,同时会对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出版的科技著作产生潜在的消极作用,在科技工作者中也会认为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丛书质量不过关。久而久之,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丛书就会没有市场,而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也就没有高水平的申报著作,其如何执行下去都会成为难题。

前文提及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虽然资助金额并不高,资助条件苛刻,但是已经在科技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科技工作者申报该项基金,一定意义上并不是为了资助金额,而是为了能够列选该项基金的资助丛书,也相当于承认了资助著作的学术水平。这就是品牌效应。所以,在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执行的前两年就需要从严评审,严把质量关,宁缺勿滥,切实树立起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的品牌。

(二)被动等稿变成主动约稿,形成重点资助方向和学科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丛书应该形成重点资助的方向和学科,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去打造自己的品牌。2012年的出版资助计划主要是等待科技工作者积极申报,被动等待的申报著作存在数量不多和著作质量不高的特点,但是由表2可知,2012年资助的36部著作中没有重点资助的方向和学科。学术专著领域广,可以选择重大研究项目、重点课题作为重点资助的方向和学科,并改变过去的被动等稿为主动组稿,与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委及北京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建立固定联系,重点约稿,最终形成自己的重点资助方向和学科。

(三)加强宣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和其他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相比,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的资助金额是最高的,每年420万元,且是全额资助,资金来源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不需筹集。因此资助金额充足,来源有保障。但是由于出版资助计划是2012年2月设立的,社会的知晓度还不高,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建议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每年举办的各学科年会会议进行现场宣传,可以拍摄宣传短片,在会议候场的时候重复循环播放,由于参加年会会议的人员多为科技工作者,宣传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2)在百度网上设立“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词条,有利于申报者直接查询。由于科技工作者主要集中在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也要在各学科学会的网站、高校科技处网站、科学院研究院所的网站等公开《申报通知》,以提高有效人群的知晓度。还可以在期刊、报纸等媒体上刊登《申报通知》等。

(3)科技著作有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应注重宣传2012年的已资助著作,社会效益自不必言,出版后更需要宣传,以更大可能地提升科技著作的经济效益,也同时宣传了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者积极申报,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合理管理,突破资助年限的瓶颈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该计划从2012~2016年共资助五年。五年之后,该计划何去何从?是继续由三峡集团出资资助还是终止资助?还是另有办法不需三峡集团继续出资?笔者认为,如果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实现长期资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1)每年420万元的资助资金如果当年没有用完,可以顺延至下一年,如果下一年还是没有用完,可以继续顺延,这样,到2016年底,该计划可以顺延几年资助。如果将这五年的资金2100万元全部存入国家银行,每年产生的利润用于资助出版,可以有效节约资助的本金。

(2)出版资助图书产出的部分利润可以上交用于资助出版。

(3)可以通过一些企业或团体捐赠或拨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