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中西医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问题
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多为年制本科或年制专科,由于该学科内涵的特殊性以及现代高等教育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普遍反应学制时间过短,难以达到培养目标。但长学制又会影响中西医结合毕业生在基层、农村就业,这也是一个关系到本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
1.2中西医结合临床一体化师资缺乏问题
中西医结合临床强调中西医相互结合诊治病患,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对于师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对中医、西医知识有较好的把握,还要对中西医学差异和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有较深刻的理解,在临床教学中能够启发中西医结合思维。而目前中西医结合教师往往缺少此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思考。
1.3后期临床教学问题
目前大部分院校缺少专业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完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临床课程学习和实习计划与大纲临床实习指南临床实习考核大纲都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生的后期临床教学要不偏向中医,要不偏向西医,难以做到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后期临床教学。
1.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规范化问题
目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规范化做得不够,尤其是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往往是中医内容和西医内容的简单相加,没有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一体化特色,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甚者很多省市没有专门的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考试制度,面临着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没有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尴尬局面。
1.5中西医结合科研与学术发展存在的困惑
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优势和效果虽然获得普遍的公认,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评价标准,使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 中西医结合管理及相关政策的有关建议
(1)明确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完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中对中西医结合虽有所涉及,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中西医结合法规乃至部门规章,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和管理的内容散在于各相关卫生、中医药等法规与规章中,既不明确,也不系统,不能完全体现中西医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管理特点,甚至有些内容过时且存在空白,不能适应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在《中医药法》中明确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本政策和管理原则,并按照《中医药法》的有关要求,制定专门的中西医结合行政法规和有关部门规章,完善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
初次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约有30%的患者出现复发[1]。在中国,ARP可能较欧美国家少见[2],其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酒精、高脂血症、特发性、高钙血症、药物、肿瘤、解剖异常等,其中胆道结石、酒精仍是最主要的病因, 复发性胰腺炎胆道疾患发病率显著高于初发性胰腺炎[3]。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是指无慢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的患者,存在至少两次确诊的急性胰腺炎发作,发作期间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缓解[4]。目前,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部分患者存在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有些呈慢性胰腺炎发展趋势。
1病因
1.1 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5],针对胆石症的治疗能够明显地减少ARP的发病率。胆囊和胆总管均存在结石的患者,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 papillotomy,EST),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可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去除胆囊残存结石。据报道: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结石重新形成,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此部分患者要考虑MDR3基因突变的因素,后者引起低磷脂相关性胆石病[6]。同时,胆管狭窄、感染等亦可引起胆管结石的复发。
1.2 酒精性胰腺炎酗酒可能诱发酒精性胰腺炎,其发病机制如下:胰腺腺泡细胞代谢酒精,酒精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触发因子诱导下,酒精代谢产物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导致腺体损伤。此外酒精激活胰腺星状细胞,亦导致胰腺纤维化形成。酒精性胰腺炎发展为慢性胰腺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期胆源性胰腺炎,提示酒精中毒对胰腺组织的损伤广泛且程度比较严重[7-8]。同时酒精对胰腺的损害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为持续性剂量相关效应,戒酒有助于阻止其的发作[9]。
1.3高三酰甘油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与ARP密切相关。12%~39%的ARP患者存在HTG[10]。其机制包括3个方面:①血TG水平的显著升高,会直接损伤胰腺血管内皮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启动细胞内的级联反应,导致腺泡细胞凋亡和胰酶释放入胰腺组织,引发腺体的自身消化。②胰腺及其周围高浓度的甘油三脂,被脂肪酶水解后,局部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超出白蛋白的结合能力,产生组织细胞毒性,损伤胰腺小血管和腺泡细胞;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降低pH,pH的降低可能激活胰蛋白酶原。③血黏度升高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缺氧,TGs可能栓塞胰腺血管,导致局部缺血而引起胰腺炎发作[11]。急性胰腺炎时,因全身应激反应及胰岛功能受损,可导致一过性HTG,其又使胰腺炎的病理损害加重[7],呈现恶性循环。因此,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常常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应予患者饮食控制、必要时应用降脂药物将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复发[12]。
1.4 急性特发性胰腺炎特发性胰腺炎复发率较高,Van Brummelen SE等[12]对急性特发性胰腺炎的病因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新的技术的不断应用于临床,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70%~90%的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能够明确病因,原因包括胆道或胰管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微结石、遗传性或混合性因素等,最重要的病因是胆道小结石或胆汁淤积,采取胆囊切除术或者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熊去氧胆酸维持治疗是有效的;其次病因是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大多数患者通过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其他病因包括解剖异常,如胰腺分裂、主狭窄、胰管狭窄等[13],根据病情可选择手术或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1.5 其他如ACEI等有些药物的应用亦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少见病因。肿瘤是ARP的少见病因,通过病理学检查、CT、MRCP 或ERCP、超声内镜可以确诊。此外还有高钙血症等[13],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等,临床上偶有报道。附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见表1。
2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2.1.1 抗感染的应用[14-19]在AP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可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两大类。预防性应用指在患者无临床感染证据时对其使用抗生素,以期预防胰源性感染的发生,而治疗性应用指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目前对于预防性应用争议较多,而对治疗性应用无明显争议。
2.1.1.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前对SAP与非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存在争议。胰腺感染致病菌常见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等肠道常驻菌,因此既往认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改善AP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可以有效减少胰腺和胰周感染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遵循以下原则: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有效通过血胰屏障、脂溶性强,一线用药推荐甲硝唑联合喹诺酮类药物,疗程为7~14d,根据情况可延长疗程,使用过程中若疗效不佳,改用其他广谱抗生素。但近期多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明显降低患者胰腺坏死感染发生率、外科手术率及病死率,仅能降低胰腺之外的感染发生率。2000年以后的荟萃分析显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目前在非胆源性胰腺炎(无论MAP或SAP)均不建议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2.1.1.2 治疗性应用抗生素ARP出现胰腺坏死的患者中,25%~75%发生感染;患者血培养发现菌株主要是大肠埃希杆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和假单孢菌。SAP患者中任何形式的感染均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征,以阻断病原菌在局部及血行扩散,减少晚期并发症发生。使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抗菌谱以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能充分穿透胰腺组织,能通过血-胰屏障,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SAP继发感染可采用“降阶梯”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即初始治疗选用的抗生素要广谱、强效,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转入目标性治疗。针对SAP并发感染推荐的治疗方案: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等;②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③三代头孢菌素+抗厌氧菌:如头孢吡肟+甲硝唑、头孢他啶+甲硝唑等;④喹诺酮+抗厌氧菌:环丙沙星+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因超过14d则极易出现菌群失调及真菌感染,《英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建议使用抗生素最长时限为14d[20]。SAP易合并的真菌感染以肠源性条件致病菌为主,以念珠菌为多其次为毛霉菌等。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药物。
2.1.2 抑制胰酶治疗 为使患者基础代谢降至较低水平,患者需卧床休息,禁食以减少食物及胃酸对胰腺外分泌的刺激,使胰腺功能处于“安静”状态,从而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安置胃管减压可直接吸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减轻胃肠胀气及郁张,降低腹内压,减少其对胰液胰酶分泌的刺激,同时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此外,胃管还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同时作为口服止血药和中药的通道。在控制饮食期间应给予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均主张在SAP时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对胰腺炎的治疗有肯定疗效[21],能有效抑制胰腺泡分泌胰酶、下调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控制胰腺炎的发展。乌司他丁具有抑制各种胰酶如蛋白酶等的作用,还可抑制心肌抑制因子产生及稳定溶酶体酶释放,减轻SIRS的症状,并阻止AP向重症化发展,目前广泛用于治疗AP[22]。
2.1.3 胃肠道营养的应用 近年来胃肠道营养在治疗AP中应用广泛。急性胰腺炎尤其SAP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高分解代谢导致机体不能耐受营养支持,较早的营养支持反而加重机体负担。早期治疗主要为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营养状态和严重程度选择给予营养支持的开始时机,患者禁食时间超过5~7d,均应开始营养支持。SAP的营养支持经历3个阶段:肠外营养(TPN)模式、阶段性营养支持模式和早期肠内营养(EN)模式,目前认为EN优于TPN。在患者胃肠动力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应实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预后。SAP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显著减少肠源性引起的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发生率[23]。
2.1.4 血液净化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 在治疗SAP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CBP以透析原理为基础, 利用天然或人工半透膜清除血液内过多的水分, 减轻组织间质水肿, 改善组织的氧利用; 清除代谢产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 清除炎症介质及内源性抗体, 恢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改善多脏器如心、肺、肾、肝脏的功能。显著地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及全身病情加重[24]。在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时机上宜早,通过早期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临床上的“早期”一般是指起病72h以内。
2.1.5 其他措施 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在严密的病情观察下,可给予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注射。不宜使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654-2等或吗啡,因前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后者会收缩奥狄括约肌。血管活性物质如丹参制剂、前列腺素E1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可考虑在AP中选择性应用。免疫增强制剂亦可选择性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多种促炎性介质,显著降低IL-6、IL-8及TNF-α的合成。在临床上有较多应用。
2.2 中医治疗 ARP属中医学“腹痛”、“脾心病”、“胰瘴”范畴。本病辨证论治需分清病期、病因及虚实。根据急性胰腺炎分期辨证和证型辨证相结合的原理给予治疗。
AP分期辨证是依据热病理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指导下,用热病气分、血分、脏衰、恢复分期概括AP的病机传变规律。①气分证初期,多表现为阳明腑实证,治则通里攻下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②血分、脏衰证期,典型表现是因热入营血致热深厥深,出现厥脱证;或因邪毒弥漫导致五脏六腑、三焦皆受累,导致脏衰证候;以及湿热火毒与血相搏,形成的热瘀血证和脏腑痈疡证。治则以益气救阴、清热解毒为主,佐以通里攻下、活血化瘀。③恢复期表现为气血两虚,湿邪困脾,气滞血瘀。治则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除湿为主。上述治则又以益气救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为主,简称“益活清下”法[25]。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疗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大量的实践证明其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胰腺炎治疗基地,通过大量的临床诊疗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6]。
2.2.1中医药对急性胰腺的辅助治疗已有许多学者对其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做过研究。
1996年有学者发表关于大黄煎剂在防止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易位的报道,指出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中,大黄煎剂有效地促进肠分泌及肠道蠕动,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27]。刘续宝等[26],采用以通里攻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SAP,病死率及手术率显著下降。黄宗文等[28]发现以益活清下法治疗SAP,能迅速缓解腹部症状体征,起到阻断SAP的病机发展,控制胰腺及胰周炎症和防治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加用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缩短[29]。
2.2.2目前治疗胰腺炎的方剂包括柴芍承气汤、清胰汤、大承气汤等,或在其基础上加减几味药,通常都包含有生大黄。单药包括大黄、柴胡、黄芩、芒硝、枳实、栀子、丹参等。其中柴芩承气汤及清胰汤临床研究及运用中应用广泛,经过临床研究,中药治疗有明显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状态,减轻肠黏膜损伤, 保护肠屏障功能, 减少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作用[30-36]。
2.2.3 中医外治目前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鼻饲、灌肠疗法、中药外敷、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目前临床有较多研究表明此类治疗有效[37-40]。
2.2.4 中药运用注意事项
2.2.4.1 服药要早大量的临床和实践证明,中药的应用越早越好,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
2.2.4.2管喂中药由于患者呕吐,影响服药计量,最好先用胃管抽尽胃液,再管喂中药,60~100ml/次,1次/1~1.5h,8~12次/d。
2.2.4.3中药灌肠:早期使用中药灌肠,200ml/次,q2h~q6h,根据病情加减。
2.2.4.4多种针对胰腺炎的中药方剂中含大承气汤,其属于峻猛泻下药,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掌握好服用药物剂量和服用药物时间的长短。病情后期要注意顾护脾胃[41]。
2.3 内镜介入治疗内镜介入治疗ARP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内镜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7年,美英两国将ERCP、EST作为A级推荐列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42]。有研究报道,内镜下约肌切开术(EST)能够解决胆管结石、微结石、壶腹部狭窄、0ddi括约肌功能异常等问题[43],EST是大部分内镜下治疗的第一步,包括胆管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然后根据ARP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单纯行EST能有效预防胆源性胰腺炎的复发,其有效率>93.6%[44-45]。ARP的最常见病因是胆管结石,针对胆源性ARP患者,在入院后48h内行EST,是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46],并取出胆管内结石,解除梗阻及引流胆道,急性胰腺炎控制以后行胆囊切除以减少胰腺炎的复发[47]。胆管结石或胆管下端狭窄所致的急性胰腺炎早期行EST和(或)ENBD有利于AP的治愈[48]。Fiocca等[49]的报道提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后24h内立即行ERCP及EST,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国内也有相同的报道[50-51]。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在ARP的病因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52],Elta[53]研究显示大约30%~65%的原因不明的ARP的病因是SOD。SOD主要包括括约肌活动异常和狭窄,约60%-70%胆管括约肌压力升高的患者并发胰管括约肌高压,因此,对SOD患者行括约肌切开时需同时切开胰管括约肌及胆管,否则有50%以上的治疗患者将效果不佳[54]。NST 和ENBD 采用微小侵入的方法促使胆胰分流,解除胆管高压,张筱凤等[55]认为非胆源性胰腺炎行此治疗亦有效。有报道认为ARP患者48h内经内镜治疗成功率高,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原因是胆胰管尽早减压更利于急性胰腺炎尽快缓解[56]。相对于外科手术,内镜治疗具有可重复进行、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但其长期疗效还有待大规模临床应用观察。
3展望
ARP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只满足于急性发作时病情的控制,其复发是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病理学、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急性、急性复发性和慢性胰腺炎,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ARP 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57]的发生,对于ARP,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防止胰腺炎的复发。近年来广大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RP收到良好疗效,并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中药方剂的组成成分复杂,因此很难在病理生理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来阐明其机制。目前仍存在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处方用药未实现标准化的问题,此外,对中药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也较缺乏。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和分析来阐明中药的治疗机制,也需要广泛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治疗ARP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如能就上述问题作出改进,进行深入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确定有效成分,临床推广会更加畅通。但中医辨证施治方面,因个体化差异较大,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配方剂,难以固定剂型,不容易使中药方剂完全标准化,在缺乏相关专业背景中医师协助治疗的综合性医院,不易推广应用。内镜治疗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完善和发展,相信会得到有更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Venu RP, Geenen JE, Hogan W, et al. Idiopathic recurrent pancreatitis:An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Dig Dis Sci, 1989,34: 56-60.
[2] Yan Jing Gao, Yan Qing Li.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in China[J]. J Gastroenterol, 2006,41:681685.
[3], 李晓云, 李郁.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84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1): 97-101
[4] Gullo L, Migliori M, Pezzilli R, et al. An update on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data from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 1959-1962.
[5] John Baillie. Endoscopic theARP y in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7): 1034-1037.
[6] Boerma D, Schwartz MP.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duct stones and associated gallbladder stones: surgical aspect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6,20(6): 1103-1116. [7]李明贤,贾林.酒精性胰腺炎与个体易感性研究进展[J].胰腺病学,2006,6(3):187.
[8]卢靖,丁世美,肖东霖.90例早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139.
[9] MV Apte, MMedSci, JS Wilson. Alcohol-induced pancreatic injur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3,17(4): 593-612.
[10] SJ Jiménez Forero, DX Roa Saavedra, MC Villalba,et al. Acute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 hypertrigly-ceridemia: report of two cases[J]. Rev Esp Enferm Dig, 2008,100(6) : 367-371.
[11] Rajan S Kohli, Wissam Bleibel, Anil Shetty. Plasmaphe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 with ARDS[J].Dig Dis and Sci, 2006,51(12): 2287-2291.
[12]Athyros VG,Giouleme OI,Nikolaidis NL,et al.Long2term follow2up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ypertirglyceridemia2induced Pancreatitis[J〕.J Ciln Gastroenterol,2002,34 (4):472-475.
[13] Van Brummelen SE, Venneman NG, Van Erpecum KJ. Acute idiopathic pancreatitis: does it really exist or is it a myth[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2003,(239): 117-122.
[14]郭子皓,郝建宇.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585-587.
[15]Wittau M,Mayer B,Scheele J,et a1.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1,46:261-270.
[16]Villatoro E,Mulla M,Larvin M.Antibiotic theARP y for prophylaxis against infection of pancreatic necrosis in acute pancreat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12:CD002941.
[17]Jafri NS,Mahid SS,Idstein SR,et a1.Antibiotic prophylaxis is not protectiv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Surg,2009,197:806-813.
[18]Bai Y,Gao J,Zou DW,et a1.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cannot reduce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and mortality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104-1lO.
[19]Su MS,Lin MH,Zhao QH,et a1.Clinical study of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hin Med J(En91),2012,125:1772-1776.
[20]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C].西宁:第11 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2006:27.
[21]Li J.Wang R.Tang C.Somatostatin and octreotide on the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for three decades[J].Curr Pharm Des,2011,17:1594-1601.
[22] 韩国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8):8-10.
[23] 伦令祝.谈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J]. 首都医药,2008,15(12):25.
[24] 杨焕荣,孙高令,蔡淑芳,等. 腹膜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2):1316-1320.
[25]夏庆.益活清下疗法[M]张肇达.急性胰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136
[26]刘续宝.蒋俊明.黄宗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2):204-208
[27] Chen X’Ran R.Rhubarb decoction prevents intestinal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during necrotic pancreatitis[J] .Hua Xi Yi Ke Da Xue Xue Bao, 1996,27(4):418-421.
[28] 黄宗文,蒋俊明,张肇达,等. 益活清下法为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外器官损害与死亡原因分析(附 235 例病例报告)[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26
[29]张顺,申杰,相亭海,等.中药方剂治疗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6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4):570-571.
[30]吴承堂.黎沾良.黄祥成.等.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比较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6):525-528.
[31]吴瑞乔.陈越.刘良培.等.清胰汤与皮硝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0):924-926.
[32]年张蓓.黄汉涛.王志刚.等.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 炎炎症因子平衡状态的影响[J].腹部外科.2010,23(2):55.
[33]刘长宝.崔乃强.王占国.加味清胰汤对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抑制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5):55-57.
[34] 吴承堂,黎游良. 中药清胰汤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J]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8,5:326-328
[35] 奎成,侯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3):287―288.
[36]王智新,刘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93.
[37]赵长普, 党中勤.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8 例[J].光明中医,2009,24(10):1879-1880.
[38]姚建平. 芒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缓解症状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19.
[39]黄穗平.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3):173-176.
[40]党中勤,余金钟,吴秀霞,等. 中医多途径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疗法增效作用研究[J]. 四川中医,2009,27(1):62-63.
[41]黄宗文,胡伟明.胰源性胃肠功能衰竭[M].急性胰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17-118)
[42]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United Kingdom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Gut,1998,42:S1.
[43]张伟,单宏超,顾岩.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处理[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8(3): 608.
[44]Billi P,Barakat B,Dfmperio N,et al.Relapses of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attack of biliary pancreatitis and gallbladder in situ.Dig Liver Dis,2003,35:653655.
[45] Vazquez-Lglesias JL,Gonzalez-Conde B,Lopez-Roses L,et a1.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prevention of the recurrence of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in situ:longterm follow-up of 88 patients[J].Surg Endosc,2004,18:1442-1446.
[46]Johnson CD.Timing of intervent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J].Postgrad Med J,1993,69:509-515.
[47]van GEJ,der Peet DL v,Mulder CJ,et a1.Recurrent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the protective role of cholecystectomy an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J].Surg Endosc,2009,23:950-956.
[48]杨超,王坚,吴志勇,施维锦,急性胰腺炎216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6):387-388
[49]Fiocca F,Santagati A,Ccci V,et a1.ERCP and acute pancreatiti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02,6(1):13-17.
[50] 李兆申.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一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6):326.328.
[51]李学谦,江堤,顾红祥,等.ERCP相关技术治疗胆胰道疾病219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520.521.
[52]Toouli J,Di FV,Saccone G,et a1.Division of the sphincter of Oddi for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pancreatitis[J].Br J Surg,1996,83:1205-1210.
[53]Elta GH.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bile duct microlithiasis in acute idiopathic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023-1026.
[54]Park SH,Watkins JL,Fogel EI.,et a1.Long-terra outcome of endoscopic dual pancreatobiliary sphincterotomy in patients with manometry―documented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normal pancreatogram[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7:483491
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口的大国,虽然糖尿病本身对患者的健康较小,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如100%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患者,20年后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不仅增加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很多患者更是因此生活无法自理,从而成为家庭沉重的生活负担。当患者发展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阶段,手术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我院对患者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包括:(1)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于1997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符合全国眼底病学会于1984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3)无眼内手术史和激光治疗史;(4)未合并白内障;(5)无青光眼等。在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患者主观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1例,分别为27只眼和26只眼。对照组男13例,17只眼,女8例,10只眼,年龄43~78岁,平均(60.6±5.2)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9 25±3.88)年。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出版的《实用眼科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和诊断标准为参照,在本组患者中,Ⅳ期患者11眼,V期13眼,Ⅵ期3眼。观察组男12例,15只眼,女9例,11只眼,年龄42~81岁,平均(61.2±5.8)岁。糖尿病病程6~20年,平均(10.19±5.02)年。在本组患者中,Ⅳ期患者10眼,Ⅴ期14眼,Ⅵ期2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标准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治疗,切除患者浑浊玻璃体和纤维血管膜,剥离视网膜前膜,解除对患者视网膜的牵拉。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选择平衡液或硅油填充等。
1.3术后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对患者眼部滴入扩瞳眼药水,注射或静脉滴注降糖、降脂和抗生素类药物等。
1.3.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和营养眼底治疗。在西医治疗方法,口服羟苯磺酸钙(江苏万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0288,0.25g×24片/盒),每日3次,每次2片。依帕司他片(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H20040012,50mg×10片/盒),每日3次,每次1片;在中医治疗方法,中药组成:丹皮、沙苑、白茅根、决明子、当归、茺蔚子和白术各15g,小蓟、防风、大蓟、黄芩和山栀子各10g,益母草12g和三七粉6g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1.4观察标准
观察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1)患者眼底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黄斑水肿消退情况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和判断。测量结果分为消退和无变化两种。其中消退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少100um以上。无变化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低小于100um。总有效率为消退患者的比例;(2)患者视力恢复情况。采用国防标准视力表,对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评判。整体恢复情况分为有效、无效和下降3种。若患者手术前视力小于0.1,将患者视力程度(A)分为光感~手动、指数~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底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比较
在患者手术2日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底黄斑水肿消退率分别为51.85%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后对患者再次进行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消眼底黄斑水肿退率分别为55.56%和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从表中可见,在患者手术2日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5.56%和5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后对患者再次进行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分别为48.15%和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0.引言
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教学的发展是处于一种同步互动的状态[1]。在社会市场需求不断饱满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实施就需要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只有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才可以使教学的目的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之中。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传统医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中西医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西医结合教学中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着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发展和实施。
1.中西医集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清晰
从目前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来说,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隶属于中西医学和中药学名下的,从很多的医学院校中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在医学院校中还尚不能独立设置一个系别,目前还是属于中医学系的一个专业或者说只是一个专业方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教学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更好的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性人才在教学目标上还不是十分清晰。教学目标的不清晰,在某种程度上就阻碍的了教学的实施。
1.2教学体系不明确
目前,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中的很多个环节依旧是中西学或者西医学的翻版,中西医结合还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2]。而在其学制设置方面是否涵盖从中专教育到博士生教育阶段还尚不明确。同样在课程设置上,中西医结合课程的主体依旧是中西医主干课程,而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却非常少。而在教材方面,对于体现学科特点的教材非常难以寻找,在教学过程中中医教材和西医教材的常规组合依旧非常难以寻找。在这种情况下就加重了西医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知识比重,而无法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有效的发挥出来。
1.3教学结果结而不合
受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中西医结合教学中教师力量的不足,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其所体现的教学结果是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从五年制的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其在这五年的学习期中不仅要学习中医,还要学习西医,对于一些中西医间的桥梁课程还需要掌握。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就导致了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西医上没有西医专业的学生学的好,也没有中医学生学习的好的情况,那么在就业的问题上也就同样面临着这样尴尬的问题。那么,在课程中学习的混淆性和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不足,也就促使学生在就业的问题上存在着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2.新时期下提高中西医结合教学质量的措施
2.1发挥中西医结合教师的主体作用
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实施是依靠教师来实现的,对于中西医结合教师来说,其自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保证中西医集合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但是,在目前的医学教育界中来看,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知识充实的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教师是不多的,可以说是稀缺的。在这个问题上,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国家卫生部门和教育部曾实施过“西学中班”和“中学西班”的教学模式,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精英人才,并作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3]。那么,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这种方法依旧是非常受用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并适当的引进一些专业性的高学历人才,在政策上的扶持对培养高素质、高专业性的中西医结合教师是非常有效的。
2.2从中西医结合学制上来把握教学质量
从上述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实施的是五年制的教学计划,在这期间不仅要学习中医还要学习西医,同时还有一定的实习期和见习期,其学业负担是非常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条件比较成熟和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医学院校,就可以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开办本硕连读班,以此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与一体的适用性人才。
2.3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
中西医结合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类的每一个专业的实践性都是非常强的,这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业之中必须要具有实习经历和见习经历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为了更好的培养中西医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时间,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临床实习的基地,以此来促进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结合。同时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教学经验,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在实施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将临床实践教学经验更好的应用到教学之中,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丰富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实施一定要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分析,从教学的长远目标出发,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从以上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是教育界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中医学界的协助,只有两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它的教育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淅的认识,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究其原因,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在科研上完全机械地借用西医科研方法而忽略中医自身的特点有关。本文通过对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模式与误区、中西医结合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中西医结合学科科研方法误区的思路和方向。
一、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的模式及误区
1.1 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是现今借鉴西医研究方法较为完善的一种中医药现代科研方法,这也是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植物药现代提取工艺研究、中药或提取物在机体内产生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临床疗效实验研究。这种模式将中药完全按照西药开发过程进行研究,最有名的当属青蒿素的研究,其他还有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有益气、活血、生津等功效的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某味中草药抗病毒、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等。虽然较多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也明显存在“舍帅保车”的误区,丢弃中医整体观,不以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中药使用,致使药效发挥受到限制,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突出,特别是在西医院应用时,中药制剂的不正确使用所致不良事件屡见不鲜。
1.2 Meta分析与文献综述
这是一种很好的临床经验积累学习的方法。Meta分析作为科研与临床的良好纽带,在西医基础研究-临床成果转化-联系指导临床医生的过程中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以致发展为一个专门学科――循证医学。在国内,由于缺乏如国外科研严格谨慎的态度,很多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借鉴现象较为严重,科研创新较少,对于Meta分析、文献综述的真实性、前沿性有一定影响。
1.3 中西医结合疗效与西医疗效的对比分析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有不少此类研究,很多疾病都有两种治疗方法的相关疗效对比研究,其最后结论常常是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这类研究多以西医为主,中医仅为辅或从属性作用,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推广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对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少有实质性作用。
1.4 某一治法对某证、某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这是传统中医临床研究的延续,借助统计学、流行病、传染病等方法结合相关电脑软件等现代工具使得中医研究更加高效、深入。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中医学习方式,但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却不免让研究者力不从心。因为法同治不同,方亦不一定相同,按严谨、周密、精确的西方医学研究方法,这种模式在技术方法设计上难度较大,很难达到统一标准,在推理环节更是难以按数理等还原论逻辑让人达到信服。方药、针灸取穴组合灵活、变化多样,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对规律方法的总结很重要;此外,治法之下的灵活运用需要临床积累,万变不离其“宗”,医“宗”需要在临床中长年摸索,慢慢领会感悟。
二、中西医结合建设的现状
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建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急腹症、骨折、针刺麻醉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医院建设及临床发展方面,截至2012年,我国已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256家,拥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医师13568名,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人次为27 025 861人次,门急诊人次为26 336 118人次。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及中医药西医科研数据支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传播。当然,中西医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已在前文提及,不再赘述,这些问题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以糖尿病这一类慢性病为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突出的优势,如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已经由传统胰岛素注射扩展到中医汤药、针灸以及太极拳、五禽戏、推拿、气功等养生锻炼。除血糖控制外,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疗效,这也是现今医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三、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慢性非传染病的比例大为提高,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能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这种改变无疑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特别是目前我国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而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很缓慢,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全科医生只有通过转岗培训,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无疑是转岗培训的首选对象,中西医结合转型的全科医生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既要“中医西化”又要“西医中化”,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比如在药物运用上不能以中药代替中医,诊治上要正确处理“四诊”与西医检查的关系,疗效上不能拘泥于用西医衡量中医疗效,也不可以仅在实验室验证中医。本文非对现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方法全盘否定,而是将查阅文献、参与科研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误区罗列出来,供初涉医学的新人吸取前人发展中医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做到正确学习、运用和研究这两门医学,既要认真学习西医,特别是西医分子生物学、生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又要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从传统中医角度感悟中医,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加强中医基础研究,从根本上吸收中医精华,并以基础研究发展带动临床发展,而非表面形式化功夫、生搬硬套。新事物产生之初必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知道问题所在,不断改善,随着认识的深入、理论的完善、经验的积累,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中西医结合学科会有一个美好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76-01
1 中西医各自治疗急性危重病的弊端
在西医治疗方面,虽然西医擅长急救,但是却缺少关于急救的整体辩证理论,例如发病的原因,气血是否顺畅,三焦是否有问题等等,而在急救的具体过程中,西医的治疗重点在于解除病情,根据病患的体征着手,从发病末端解决,这样的治疗方法不注重患者发病的原因,往往不能彻底根治患者的病情,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病情的作用,在解决急性危重病时,可以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作为应急的选择方法。在中医治疗方面,众所周知,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先对病患做初步的了解,然后找到发病的原因,先解决病根,再通过一些辅助药材解决表面的病症。这种治疗方式虽然能够根治病情,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对于急性的危重病不太适用,只能作为后期处理的治疗方法。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对于急性危重病的治疗,西医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而中医面线处于劣势。但是我们需要明晰,我们不能根据治疗的结果来判定中西医治疗的方法哪种更为有效,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急性危重病的病症取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长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治愈比率。当然,作为数千年中医的传承者,我们也需要对中医的治疗方式不断的探索并且改进,争取能够使中医更好的适应当前时展,解决不断出现的新病情。
3 寻找中西医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最佳途径
虽然急性危重病的病情纷繁复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万千病情中寻找到共同点。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在手术科室还是在其他一般科室,很多急性的常见病,如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病情仍然继续恶化,那么基本都会走向一个相同的结局,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脓毒病,多脏器官衰竭以及营养衰竭等等,在这当中还不包含一些慢性病症的晚期临终状态。像上述的病症,根据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基本可以囊括在中医创立的三证三法理论体系当中,即淤血证和活血化瘀法,毒热证和清热解毒法,急性虚证和扶正固本法。如果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这三证三法,并且能够适时的配合现代西医的急救方法,那么中医治疗急性危重病的工作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的方法虽然不是根据中医古老的理论进行解决,但是在治疗之后却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西医对于急性危重病的治疗无疑是最佳选择,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突况,例如,在运用西医方法治疗时,往往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性窘迫综合征,西医对这种病症采取的方法是使用呼吸机或者是呼气末正压通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病患的动脉血氧分压,进而延续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在高浓度氧气吸入之后,很多患者出现呼吸急迫短促,腹部胀满,舌质绛红的症状,这些症状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痛苦和危险的,这种状况在西医中虽然无法解决,却符合了中医的阳明腑证明,运用中医理论中的上清下泻的治疗方法,适用凉膈散去芒硝多用大黄,这样就能够使患者在通便之后,降低PaO2的数值,进而在短期之后即可恢复正常,实现早起痊愈的效果。再如缺血性急性肾功能的衰竭,会出现少尿或者无尿,高钾血症,这种病往往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在西医治疗中会采取人工肾透析的方法,如果在透析的过程中,给患者开益气活血的解毒方药,例如黄芪,丹参,大黄等等,那么绝大多数的患者就会在一个月左右肾脏恢复正常状态。
4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思路和方法的建议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中医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尤其是现在急性危重病日益增多的状态之下,我们更应该将中医的先进理论保留下来,并且不断的更新升级中医理论,做到与时俱进。西医是外国的智慧结晶,传到我国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对西医还没有研究通透,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急性危重病,我们需要对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做详细的了解,并且取各家之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中医的整体辩证理论,而并非是哪里有问题就专治哪里,就以毒热证做例子,如果能够证明问题在于阳明,但是却出现血热内盛,急下存阴的状况,那么就需要在急下之后立即清理肠道中的细菌以及内毒素,这样就可以避免肠道里的细菌进入到血液当中,并发其他病症。而在采用西医治疗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对于腑脏,经络,阴阳的调理,促进阴平阳秘,正气内存的治疗。这种整体的调理,主要是对免疫功能,能量代谢,应急反应等方面的影响,在西医治疗过程中加入中医的整体调理理论,会使患者的治疗时间更短,身体免遭不必要的痛苦。
5 结 语
中医擅长根治,西医擅长急救。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病症甚至是急性危重病,在这种结合过程中,我们需要取中西医各家之长,补双方之短,经过不断的摸索,探究,研究出一套成形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是一项巨大而又宏观的课题,内容涉猎较广,涉及学科也相对较多,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填补,充实内容,才能够使这种思路更加新颖,方法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高培阳,王春霞,郑翔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7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73-02
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治疗中的发展
1.1历史发展
①起始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响应的号召,既要继承传统中医,又要学习西医并以之发展中医。1955年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1958年第一批高级中西结合医生进入社会。该阶段的临床特点是:以西医的明确诊断结果为基本,进一步开展中医辨证,通过查找辨证与治疗的规律来提高治疗效果。②缓慢发展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总体缓慢,但是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某一类病症的医学研究,如一系列单方、复方疗效药的研发,虽然研究较为局限,但可以说是对中西结合的纵深研究。③快速发展阶段(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该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病症的范围更广、更深入,对表现为临床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在内科方面几乎涵盖了所有疾病,诸如冠心病、肠胃炎等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成果显著。
1.2当展趋势
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已经变化为纵深发展趋势,更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所认可,主要表现为:①我国不断加深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理论基础,未来发展态势良好。②随着更多的国外医学人士的认可和加入,中西医结合必将形成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并构建其特有的知识理论网络,最终趋于完善的医学体系。③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深化,还将有更多的中医药品实现西化制作,例如针剂、口服药剂等,用途也将从治疗向保健辐射。
2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的优势
传统中医和西医在多数人观念中表现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内治、西医外治”等,这种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医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但总体来讲,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目的都是通过医疗手段为病患排除疾病,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中西医的结合实际上就是两者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1疾病检查优势
中医主要检查手段主要是诊法合参,即望、闻、问、切分别进行,并将诊断结果结合起来,获得下一步的治疗所需资料,该方法在判定时具有客观片面性,但缺乏缺乏对病患身体内部具体情况的细致了解。西医通过声光科学技术,包括CT、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将病人体内的情况直观地展现出来,而血、尿常规的检测能够直接反应人体病变时身体机理的异常。中西医的结合,可以说是及病患内外表现为一体,能够对其病情进行综合判定,更加准确全面地检查出病情、病因,有利于对症下药。
2.2疾病治疗优势
中医用药一般气味浓厚、味道苦涩,并且伴有一定的毒性,病人在服用时常常产生排斥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但是在某些特定疾病方面(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经过中药治疗之后,能够实现根治。西医用药常以针剂、口服等形式出现,一般见效较快,例如治疗急性肠炎、胃炎、胆囊炎等方面效果良好。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时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开展不同的治疗手段,并且中医辨证对于治疗过程还有很高的保障效果,可以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集中了两种医学手段的优势,更快更准确地剪除患者的痛苦。
3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率
3.1强化中医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
作为一个中医专业人员,如果对中医的专业性技能都不能做到高水准,那更勿用谈中医结合了。因此,中医工作队伍中的人员必须先做到将中医特色贯穿治疗过程,同时不断学习中医有关医药、医疗文化知识,注重学习中医医疗理论。医院相关领导要制定中医知识学习计划与目标,定期开展学习汇报讲座,让中医工作队伍中的人员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还要做好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的工作,让后进中医人员在提高理论基础的同时吸收医院在以往治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同时,还要将中医人员多参与临床治疗,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积累经验并找到新的工作方法。
3.2坚持中医治疗特色
现在的医院行业是西医一支独秀的局面,真正用到中医医学、中草药的情况少之又少。为了保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率,就必须先强化中医治疗的特色。首先要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来提高中草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比重,保证中医人员对中草药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中医治疗多样性进行充分的展现,利用中医治疗中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穴位贴敷、中医热磁疗和耳穴压豆等,以此来保证治疗过程中的中医特色。
3.3加强对中医特色的优势的宣传
定期举行有关中医治疗的健康讲座,并利用宣传栏等可以用资源,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中医特色有理性的了解,增加群众对中医药治疗的支持。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中医药的对口支援工作,组织中医人员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进社区举办义诊,帮助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疗水准。
3.4鼓励医疗人员对中西医药理知识进行融合
医院要制定内部学习制度,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鼓励中医人员学习西医文化,西医人员学习中医文化,大力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从形式上的工作转移到医疗人员的实际技能上。同时医院还要建立中西结合特色的评价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
3.5提高医疗人员工作素质
全面加强医疗人员的医疗技能和服务观念的培训,保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全面建设医疗员工挂牌上岗制度,建设对外评价机制,设立相应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医疗人员的工作素质,保证治疗过程的品质,使患者对医院和中西结合的特色有广泛好评。
4总结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的中华文明的魅力。中国古老的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如有关“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与临床的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医博大精深的精髓,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而中西结合是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必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当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在中国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恩教授具有高深的造诣,他也是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位富有战略思想的中西医结合优秀专家。李恩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由他的五位中西医结合博士、教授总结编写的《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全面地总结及论述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领域的著作,该书在大量的理论论证、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首次在学术界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完整的医学学科观点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
生于1929年的李恩从小就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的贫穷,在旧社会,贫穷和疾病是一对形影不离的难兄弟,看着那些因为疾病却无钱医治的人们备受痛苦,李恩便立志学医,后来他考上了河北医学院。1957年毕业后,他留在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虽然学的是西医,但他对中医有着特殊的兴趣,在不断的学习中,特别是通过58年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对于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不断地深化。他认为,中医与西医能形成互补,结合起来将能更大的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从此,为他一步步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辛勤耕耘花开结硕果
1969年,李恩在当时的河北医学院创办肾病研究室,开始正式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他结合临床工作,进行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的研究,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开展了有关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研究。在他主持编写的《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一书中,提出并系统论述了“肾――骨――髓――血――脑”一体论假说,发展了中医肾本质内涵,为中医学其他藏象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
中西医结合不是方法学,而是一门“学科”。李恩从学科的要素和本质切入,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定义: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中西医结合。李恩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为“生物――自然――社会――心理――个体”,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1981年,李恩参与创建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4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李恩的《中医肾本质现代研究》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大会授予“世界传统医学功勋奖”。
作为中西医结合专家,半个世纪来,李恩带领科研团队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在充分运用西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中医学整体、宏观的辨证理论与实践,深入开展针对中医肾本质内涵与现代医学关系的研究。在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李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肿瘤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李恩研制的“抗骨松冲剂”(丹杞颗粒),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邯郸药厂正式投入生产。通过全国专家鉴定,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身体健康却下降了,在李恩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如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李恩教授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表现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轻微外伤便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在代谢疾病中发病率之首,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性约为20%左右,60~70岁妇女有1/3患骨质疏松,而80岁以上可高达2/3的人患骨质疏松。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8年10月20日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中宣布我国骨质疏松发病人数为6944万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的为2 1亿人。二者加起来,有近2.8亿人处于骨质疏松的风险之中。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多种的病症,其严重后果就是骨折,而且是多部位、多次性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需长期卧床,带来了许多并发症,死亡率为15%~20%,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消耗大量医疗费用。我国每年用于此项医疗费用估计超过100亿人民币,而美国每年为此耗资100~150亿美元。
李恩教授根据骨质疏松分为的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为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为Ⅱ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见于8~14岁青少年,与遗传有关)。近些年来,李恩教授进行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课题的研究,曾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历经20多年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取得各项科研成果,其中“抗骨松”牌丹杞颗粒在于整体调节,为多环节、多靶点,相关集合作用,表现在: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促进钙向骨内转移和骨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骨矿化和增强骨韧性;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维持血钙浓度;延缓卵巢功能早衰,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平衡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继发性骨质疏松有标本兼治作用。如肾病、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从肾论治、对原发病和骨质疏松均有辅治疗作用,李恩教授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体现了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近些年,李恩教授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他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于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
医学目前正从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过渡,而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实现这一过渡的“桥梁”,然而如何达到尊古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宗?李恩教授认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继承发扬、互相渗透、引进借鉴和本身的自生殖性”,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建立是在中医和西医发展中的结合,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
李恩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目前处于从“论证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学科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需要一批精通中医和西医、又具有人文、哲学、社会学底蕴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1988年,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李恩教授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西医结合学院一一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为:“两个基础”(中西医基础分开上),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着讲,对照着讲),以及“先西后中”教学程序。学校为全国基层培养了中西医两法治病的医生两千余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他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是认识论的互参,是方法论的互补。中西医结合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及中医和西医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传授和教育。广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是对中西医学及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教化与培育。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和中国社会特点的医学人才。但是,现在中西医结合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无论是从学科建设上还是培养人才模式上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1]。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医学模式发展上的重要作用[2]。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尤其是中医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特殊的人文精神。
1.1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是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这种人文文化决定了中医理论是与自然、人文哲学分不开的。中医崇尚整体观念,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人文从来都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医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太明显,反而使这种人文精神变得不容易理解传承。西医的人文精神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中西医结合医学充分吸收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不足,在人文内涵上进行补充和结合,正切合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反映出个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顺应自然、尊重生命发展规律是中西医结合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往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停留在对疾病的诊治方面,却没有从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结合。其实,人文精神是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虽然现代医学对中医扶正疗法还有偏见和怀疑,但事实证明其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归功于中医扶正疗法的确切疗效,另一方面扶正疗法对肿瘤患者自信心的树立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人文意义和临床意义同等重要,而且人文精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单纯西医无法实现的。再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中西医结合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对抗疾病的信念,其人文属性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西医要用实验去解释并证实,从基因、细胞等微观现象去推论人体、疾病等宏观表现,这种思维的局限使西医的发展摆脱不了现代技术的束缚,并且西医把人文精神与医德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道德约束。而中医理论恰恰相反,它以人为核心,把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环境、疾病都结合起来,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把人文属性结合到中医理论中,是人文精神更高层次的体现[3]。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是人文与科学融合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的必然。因此,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特色,这一人文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是医学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1.2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忽视。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教育应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西医结合人才需要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文属性,理解和把握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简单地在西医基础上加上中医,也不是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去验证中医的真伪,而是将中西医结合上升到人文思想理论层次,认可这门医学学科的存在;另一方面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给患者提供身心上的帮助,使患者从疾病的煎熬中解放出来,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
1.3满足社会对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于医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驱除疾病,而是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需求人文主义的关怀[4]。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强化人文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疗现状。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在西医冰冷的仪器检查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改变技术至上的诊治模式,真正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需求要求诊疗过程的人性化,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缓解医患矛盾,是满足社会对医学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个基础和一个临床”或“两个基础和两个临床”这两种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只是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人文精神教育被忽视或是缺失[5]。人文课程主要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院校课程稍有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诗词欣赏》、《西方文化》、《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公共关系学》、《医患沟通学》、《医学美学》、《医学人文》、《儒家思想》、《老子思想》、《医古文》、《周易》、《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医学伦理学》等都是可选择的人文课程。各个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比重都比较小。河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该专业开设《医古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中医药该专业人文课程设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设有《医古文》、《中医古典医籍》。总体而言,在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学时较短,占总学时的比例大多数院校在7%-8%之间,平均约为7.45%[6],与国际水平相比严重偏低,如哈佛医学院的人文课程占总学时20%以上[7]。这些课程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重视医学知识的记忆,对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不重视;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以说教为主,形式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一般无法应用到医学实践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学都要学习,学生们在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下,对医学人文课程更是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问题,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务处等对人文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人事调配、课程设置、资金预算等方面对人文教育给予支持,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8]。
2.2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意识薄弱
应尽量减少西医学的思维模式对中医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头两年强化中医教育及古汉语教育,并把传统中国文化如书法、国画、国学等纳入教学计划中[9]。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中医科学价值的精髓,也是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中,西方的文化教育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和技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国传统人文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很好地领悟人文精神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真谛。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中最易忽视却又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2.3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中,因为专业原因,可能一些慢性病、内科病的比例会更大,长期面对满脸病容的患者,实习医生已经变得麻木,只想如何提高诊疗技能,怎样应付患者提问,忽视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现在的实习医生都是85后或90后,在面对陌生患者的时候,不能表现出应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2.4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待提高。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为人师表,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探讨
3.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文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比如包含医患沟通、医护关怀和心理治疗等在内的系列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临床实际需求为指导,以解决病患需求为目的。在教育方式上,避免说教式的理论灌输,注重教、学、用的实际效果,可采用诸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等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在医患沟通课程中,前期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临床医患沟通案例,尝试与病患交流沟通,分析讨论并给出报告,切实感受和学习处理过程;后期可在教学医院中进行与真实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实践。在学习中医学的同时注重传统中医人文教育,学习诸如著名医家事迹及其著作,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塑造大医精神。另外,人文课程在课时上也要适度增加,并以不同形式贯穿在各个学期中。
3.2在中医与西医结合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
中医传统人文教育塑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灵魂,融于整个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深层次认识中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3临床实习是加强人文教育的直接方式
临床实习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生践行人文关怀的直接机会。在实习中,感受医者仁心,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以高尚的人文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这就要求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表率。因此,教学医院要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在实习医院定期开展系列人文教育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包含从病人入院接待、了解病人情况和感受、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和临终关怀等,到文化、隐私、伦理和法律问题等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和活动,这些都应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学习。在临床实习中加大人文素质的考核力度,可以通过带教老师打分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综合评价。
3.4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职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如举行人文素养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增加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把发表与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晋级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10],从思想方面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人文素养高的从业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人文的力量。
作者:孙杰 于涛 宋丹 吴英杰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55-56.
[2]张伟.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3):62-64.
[3]邸宏杰,徐家华.科学人文主义与中西医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
[4]倪建俐,金立伦,阎秀菊.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6-437.
[5]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2,23(4):10-13.
[6]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7]萧婷,刘涛,汪爱勤.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2,25(5):91-9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90-02
中医历史悠久,讲究望闻问切。它以研究人体易产生疾病的病理,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19世纪开始,西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中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课程成为教学重点。中医伤害小,西医见效快等特点也使其结合成为必然。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一些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过分强调中医或过分强调西医的作用,这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误区。因此,对于现代医学教学来说,明确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合理的结合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文章对面现代中西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中西医结合中的误区
1.1 主从之争严重
医学教学在确定医学起源上,过分强调主从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医发展时间较长,因此西医应作为其从属部分。而一些人则认为西医在治疗时效及发达程度上均高于中医,因此中医应从属于西医。这样忽视了中西医本身的特点和疗效。实际上,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发展体系,其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具备从属关系,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也应正确选用和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中医强调宏观调养,而西医强调微观治疗;中医强调辩证,西医则强调辨病;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医看作同等地位的两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中医与西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医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医治疗,提高医疗效果。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并不是讨论谁是主流的问题,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医护人员在进行结合时应以对病患的治疗效果为主。
1.2 理论知识混淆
中医是与西医分别强调不同的理论体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五行、阴阳,强调精、气、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论。通过观察人体的精、气、血判断病理,主张由表及里。一些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看作是唯心的、不科学甚至是玄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套用西医标准理论来解释中西思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如中西的五脏观察强调人的气色、饮食调理等方面。而西医则以解剖实验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中西医理论混淆,使中西医的特点均无法表现出来,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确选择中西医手段。中医与西医知识混淆还体现在医学研究上,对于一些医学研究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医学科研时,往往将中医思想和西医思想强加进去,或者将两种理论牵强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医学研究成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1.3 理论与实践不符
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理论教授的实践远远超过实践的时间,并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医学实践基地不发达或设备较少,缺乏实践准备和实践经验。这是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距,一些中医教学者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实践水平,将中医教学理论与西医实践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反而是中医理论更加晦涩难懂,实践也无法验证中医理论。在教材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只停留在表面上,高校在教学时也往往是中西医教学分开,不能时学生同时感受中西医的差距和差别。而在课时安排上,为了追求西医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西医课程的安排明显过多。总之,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西医并没有真正实现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1.4 盲目进行结合
中医与西医从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现代医学教学时不能盲目的将二者进行结合,而是应该尊重其个性和特色,使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和误区。将中西医理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和思想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中西医之间的差异要求医生在不同疾病面前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将某一种理论强加给另一种。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找到相应的西医实践,我们将中西医相结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治疗,而不是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望闻问切是中医独有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与西医的听诊等混淆。现代医学教学习惯性的将中西医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这使得医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如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中西医教学的结合发挥实际作用,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首先,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应平衡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两者,善于发现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为其正确的结合提供前提;其次,从教材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的真正结合,提高现代医学教学效率。
2 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误区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结合只是从表面上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提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2.1 适当提高西医的主动权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中医思想的影响,西医往往作为跟从,即使是在某种疾病治疗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仅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结合面不够广,结合存在漏洞。因此应改善这一点,加大对西医的正确宣传,控制传统医学对西医的排挤,通过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和接受西医中的先进思想和治疗手段。在医学科研上,应将西医和中医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将中医理论强加给西医,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论上的一对一,也不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以提高医学治疗效率为前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
2.2 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倡,一些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结合,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往往将中西医分开,导致能够具有中西医两个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偏少。实际上,医学人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者结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应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在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上提倡两者之间互相交换实习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3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目前,很多医学已经实现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病症治疗上,选择西医还是中医问题上,往往并没有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医生个人的思想。这样不但没有将中西医完美结合,还使得医院的办院宗旨不明确,缺乏特色。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上,还应充分考虑各个疾病的病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正确理解中西和西医的治疗手段以及结合要点。
2.4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在临床治疗上效率低下。要实现中西医的真正结合,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医生掌握中医治疗技巧和西医治疗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实践的结合毫无意义。医院应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基地,逐步缩小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5 加大政策干预能力
虽然中西医结合属于医学层面,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是由于政策不明确和干预能力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应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力度,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将中西医的结合看成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西医的结合,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医疗事故的惩治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医护人员考核制度,要求其严格执行,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意识,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3 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其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存在着优势,并且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疾病。而西医的出现则提高了医学技术和治疗水平,是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同时,必须将其与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然中西医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李鼎铭在延安用中药给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胃病以后,征求李鼎铭对中西医的看法。李鼎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有中医的长处,短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短处。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听后,十分赞同李鼎铭的意见,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今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和中西医协会等等,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作了可贵与有益的探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1950年11月2日,在为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从而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中西医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又于1953年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就是走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成立了一批中医学院、大学、科研机构,设立中医医院,在西医医院中设中医科,中药店到处可见等。
然而,“中西医结合”由方针政策到医学科学概念的过渡,是一个极为复杂、严肃的医学科学问题。中西医并重、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并存和共同繁荣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过相当长的创造衍变之路。这是政府和医学界所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作为平头百姓,作为病家,所面临的“中西医结合”,是狭义的,是生了病,要用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结合的新医来治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