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组织学案例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57-02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与特点
1.案例教学法的由来。案例是把实际经验引入课堂的一种有效工具,英文叫做“case”,案例教学法叫“case study”。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案例教学法就有了最早的雏形,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在法律和医学领域中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19世纪80年代,北美涌现了第一批商学院,哈佛即在其列。第一任哈佛商学院院长盖伊认为,法学院中法律案件的分析式教学方式效果出色而明显,于是策划了商学院最早的案例教学法。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由案例法培养出来的律师华莱士・B.汤哈姆任哈佛商学院第二任院长,他看到了在工商管理领域中使用案例的重要性并极力推动全院投身于案例教学法。在他的敦促下,科波・蓝德博士于1921看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此后案例教学法在商学院中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基于事实。在工商管理领域,一个案例是关于管理问题和管理决策的描述。二是与决策相关。它通常是从所涉及的决策人的角度来描写的。案例作者必须提供与问题存在时或需要作出决策时的情景有关的各种事实。二是基于决策者的角度。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使学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地位来解决问题。通过个人分析和他人讨论,学生不断地针对案例中的情景定义问题、找出各种可选择方案、提出目标和决策标准、作出决策和制订实施计划。他们得到机会在一种实验环境下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分析和计划能力。三是基于事实,作出决策。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对一个工商管理人员曾经面对过的实务问题的记录,还包括该管理者作出决策必须依据的那些事实、观点和偏见。把这些真实的和特别准备的案例交给学生,让他们考虑进行分析、自由讨论并最终对应该采取的行动作出决策。
3.特色与关键。首先,案例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生充满激情,主动参与,讨论本身无标准答案。简单来说是一种具有魅力和诱惑力的教学方法。其次,高度注重过程。对于案例分析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出一个结论的过程而不是答案本身;要以提高技能为出发点,同学们的技能应得到提高,这里的技能包括:作出各项决策;以变化的、适应性的分析支持某些决策;学习用口头和笔头来表达观点,同学们要做到既要找到问题所在又要给出解决方案,加强责任感,投入大量课外时间。
二、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我运用案例教学,辅以学生积极尝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设置如下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预习任务,学生课前预习。课本中规定学习内容和目标,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课本,让他们寻找解决尝试题的办法,可以起到开发智慧潜能的作用。
2.引入案例(准备题)。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巩固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关知识在贸易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为解次尝试题作好准备。如在讲解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时,以“已知企业的固定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商品的销售成本也是既定的,企业应该如何定价才能实现日标利润”为准备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计算,以巩固知识并建立信心。
3.出示案例。下面以笔者多年教学组织的案例来源为例。其一,关于营销环境篇。组织俩“都是PPA惹的祸”、“铱星为何陨落”、“灿坤集团”、“长城”油构筑国货长城等经典案例。其二,关于企业战略篇。组织了“江苏江奎集团市场战略选择”、“巨人集团的沉浮”、“由多元化到专业化的万科集团”、“所向披靡的英特尔”等题材。其三,市场细分篇。组织了“可口可乐细分新市场”、“喜力”啤酒的市场策略、“摩托罗拉”的品牌细分、“追求差异的斯沃琪”等题材。其四,市场调研篇。组织了“康师傅”――成功看得见、“丰田车”――车到美国也有路、“雅虎”的网上调研等素材。
4.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果,为解决下一尝试问题做好准备。
5.教师讲评、总结。学生经过第一次案例分析尝试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成功的概率。教师可在讲评过程中适当对同学进行鼓励,使尝试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喜悦,尝试成功的同学也能受到启迪。
6.教师第二次出示案例型尝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体会
笔者在师范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案例教学法要以基本的营销学理论为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案例教学法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其中;四是教学内容需要难易适度,发挥教材的吸引力;五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发挥班级学生骨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习者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强调,管理的根本是合作而非对抗与冲突,“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巴纳德也明确地指出,组织管理的实质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某一组织要成为一个整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1)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2)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3)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由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习者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就使它与管理的本质内在地贯穿起来。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学会对其本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将学会与其他人协作,努力为其他人的学习作出贡献。
1.3开展管理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认真备课授课外,还要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富有爱心、细心和耐心,发挥亲和力、感召力和鼓舞力。除此之外,平时还必须认真搜集和积累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循善诱、灵活组织,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2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建议
笔者认为,实施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管理学课程的知识和原理,但案例教学也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要做好案例教学须投入相当的精力,认真对待,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施行。
2.1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编写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满足以下条件:1)内容应真实。案例素材应反映活生生的管理工作实际。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这样,案例才具有客观真实性、理论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2)情景应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过程。3)叙述应客观。撰写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撰写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提出问题,直白地表述观点,流露出感情的褒贬。4)要注意更新。形势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要求教学案例内容不断推陈出新,编写补充一些新的教学案例,淘汰一些过时的案例,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5)要有启发性。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问题而设立的,有的反映经验,可供学习,而更多的则是反映弊端,需要对症下药地进行分析。
2.2调动学生对案例分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由于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周密地组织,才能顺利进行。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通常每章都应准备与本章知识密切相关的案例,以便学生现学现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选择案例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最好有一定的时效性,将这样的案例带到课堂上,让大家共同研究,群策群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般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观点阐述,也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还须作案例课总结。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经验,通过煽动性的语言、设置悬念等方式努力提高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要求每位学生写案例分析报告,一方面综合同学在案例课上的观点,另一方面加入自己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作为教学领域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 汽车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熟悉汽车市场与汽车营销的基本规律以及了解汽车经营企业的经营特点。由于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营销理论,从而造成岗位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在本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营销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并作出决策。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合作,能较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因而也是实现汽车市场营销课程培养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的直接讨论,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因此,案例方法包括一个特定形式的教学材料(案例)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材料(案例)的特殊技巧。 实际上,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教师选择教学所需要的材料, 二是学生们为上课所做的充分准备。 所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解析中并提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在上述两项工作中,教师在其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
在市场营销案例教材中,营销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是案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精心选择案例,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而且还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易于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案例让学生更易掌握原理、概念、原则等,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选择的案例内容要注意多样性、典型性。案例的多样性要求所选用的案例能反映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基本情况和总的发展趋势,内涵丰富,能反映不同的层面,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既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典型性指能突出概括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基本特点,能起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是案例要有针对性。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专业要求来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案例,做到难易适度。案例太容易,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太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使学生无法分析,同样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既不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也有碍营销案例作用的发挥。 四是案例要有现实可操作性。所选案例要基本反映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同时案例必须是教师熟悉的,学生所关心的,时问上要尽可能新近发生的,能更好地分析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学以致用的作用,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
三、案例教学的过程与管理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二)教学案例的获得渠道
1.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不同,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就应选择现状评审型案例。学员在分析这些案例并进行决断时,就会搜索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把知识与现实联结起来,这时也就悟出了知识的真实涵义。笔者在第四章《计划工作》之后,就选择了案例《北京松下的事业计划》让学员来分析。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学员对计划工作的含义及特征、计划的类型、计划工作的作用等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就应选择问题分析型案例。实行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给学员提供典型的实例,让学员通过思维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调动起来,通过与实践的化合积累自己的结构概念。案例教学是从这一意义上起到培养学员实践能力的作用。笔者在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之后,选择了案例《萨拉授权了吗?》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个案例,学员们就可知道为什么这个公司的某个部门的主管与下属会产生矛盾,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怎样才能改进他们的关系,解决矛盾。这样就可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由任课教师组织编写的案例(1)由教师亲自进行专门调查而编写的案例这种案例获得方式是在先确定教学目标后,再进行调查,难度是最大的。不过,这样的案例在教学应用中很容易产生效果。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编写了案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高层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建立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2)通过资料摘编形成的案例由于资料提供的素材不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直接用于教学显得不够完整,因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工,使其符合案例教学的需要。笔者就利用榆树庄投资总公司的2006年的工作总结编写了案例《以经营为龙头,带动企业发展——榆树桩的经营方针》。(3)案例教学引伸出来的案例在成人学员中开展案例讨论,他们不会停留在现有案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总会要联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通过与学员的频繁接触,了解到可以形成重要案例的线索,之后在学员的协助下进一步进行调查,获得所需材料,编写成案例。笔者曾利用学员提供的线索,根据调查和文字资料,编写出案例《以质量和科技创新打造榆树桩品牌》。(4)以学员为主体进行调查编写的案例成人管理教学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十分熟悉所在单位的情况,发动他们去进行案例调查,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让学员参与案例调查,应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进行。先由教师向学员讲解编写案例的基本知识,提出调查和编写案例的主要要求,然后让学员分组或自由组合去进行调查。笔者在《管理学》课程的最后阶段给学员们留了一项作业:结合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个500~1000字的管理学案例。每个教学班都有几名学员的案例编写得相当不错,几年积累起来,笔者已收集整理了几十篇学员编写的管理学案例。
二、案例教学的形式及过程控制
(一)案例教学的几种形式
案例教学的形式主要是设计在教学中什么时候用案例,应当用什么样的案例,应当怎样应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章内容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案例分析讨论。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在重点章节后面都设计了案例讲解或案例分析讨论。
2.在课堂教学中随时用具体实例说明问题。管理学所涉及的概念多,且抽象,难理解,在讲到主要的概念时,举一两个实例,有利于学员对概念的理解消化。
3.在某些篇章结束后,发一些案例让学员去阅读。因为成人业余学员的课程时间有限,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而有些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经验对学员又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就只好采取让学员自己去课下阅读的办法来吸收知识。
4.把案例分析布置为课后作业。在进行了几次课堂案例分析讨论后,学员对案例分析对教学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留这样的课后作业。这是对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一个补充和深化。作业式的分析可弥补课堂讨论在时间、语言表达、发言机会等方面的不足,让学员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全面表达对案例的意见,使教师能了解全体学员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控制
选择和编写案例仅是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实现案例教学还要安排好教学程序,控制和引导好教学过程。
1.阅读案例有些学员不重视阅读案例这一环节,认为读懂案例是很容易的事。其实,有的案例乍一看较为简单,但品味起来内涵很深,不认真阅读就会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流于简单化,以后的发言就没有深度。教师应认真组织学员阅读案例,一是反复读,二是有指导地进行阅读。如果案例后附有思考题或教师已给出讨论的问题,那么,就要围绕思考题或问题进行反复阅读。阅读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分析问题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考查学员的决断能力,也主要看其在分析问题时的见解是否深刻。在问题确定之后,就要寻找问题的原因。寻找原因不能仅凭猜测,而应进行分析,应当采用不断排除假设,逐渐缩小原因范围、减化条件的办法,这样分析出的原因才有说服力。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情景性教学。它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在其MBA教学中采用。而会计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实用性专业,承担着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但是,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中,却基本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严重影响着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根据会计学专业教学实际,借鉴国内外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1,2],我们进行了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探索研究。
一 案例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区别
1.案例。一般教学的案例都是教师提前准备好,并且很多的案例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运用。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则不同,一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教学案例。二学生通过专业网站搜集相关案例。三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教学案例。所有的教学案例不管是来自哪里都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实际因素,既有反应单一问题的案例,又有综合型的案例。
2.学生的作用。在一般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记住知识点,见到类似的题型,会做即可。而案例教学中,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要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点,综合考虑各个实际影响因素,分析处理相关的业务,并作出对企业的影响,提出企业在以后决策方案。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生生的知识,并且具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3.教师的作用。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可以说是讲解员,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强调的是单向交流,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教材熟悉,讲课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顺畅,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案例教学中,主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是起指导和评价作用。指导学生对案例的选择,指导分析讨论的过程和流程,分析学生的整个讨论情况并做出评价。教师走向幕后,发挥“导演”作用,这样形成了富于压力的学习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将不断提高。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选择案例
首先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即符合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够反映我们教学的内容。其次,选择教学案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即案例的选定,既有反映社会某方面的简单案例,也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案例。案例要来源于实际,可以是小企业的数据,掌握处理相对比较简单,也可以是案例发生的背景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大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再次,教学案例应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具有典型意义。 要求案例应该是最近两三年发生的,能够反映当前的社会现状,这样更具有实际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的工作包括准备案例,处理案例,分析结果,组织汇报。
学生在做相关工作之前要进行分组,每个班级分成不同的组别,每一组成员的学习成绩要有各个层次,不能所有成绩好的学生在一组,成绩不好的在一组,另外每组的学生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样便于分工合作。然后任务布置下来以后,每组成员的首要工作是进行分工,然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工作。
首先学生通过专业网站或者实习的工作单位,准备相关的案例。案例要符合教学的要求。其次学生要找出相关的会计准则,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并分析这些账务处理的产生对企业的影响,并把所有的工作成果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出来,整理的案例包括案例资料,遵循的会计准则,正确的掌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针对这部分业务所做的决策等等。最后每组要派学生代表在案例分析总结会上发言,对自己组所做的案例的选择、实施过程分析进行汇报。
3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指导与评价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如前所述,从案例的选择到最后的汇报全部是学生自己实施。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在进行每一阶段的工作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或者举棋不定的时候,这时候教师要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做决定。另外,由于是分组分工合作,工作中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矛盾。
学生案例分析的最后一步是进行汇报,在学生汇报完毕,教师要对每一组的案例分析进行评价。教师要分析出每个案例分析那一部分实施的比较好,哪一部分还需要进行再加工,并对每一组的案例给出综合得分。并且总体评价学生的工作。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取材要更加全面展示企业的特点,要来源于实际。学生要在大量的案例中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分析。要做到正确分析,首先要全面了解案例发生的背景,现实因素,是否反映所学的理论知识。所有这些使学生在进行业务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考试现实条件,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就加深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案例教学绝大部分的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并进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相关的专业网站和走进企业进行实际调研,这样的工作是在正常课堂之中无法获得,锻炼了孩子的实际调研能力。另外学生要把所有的工作成果转化为文字,这样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电脑的实际操作能力。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要求内容更充实,资料更详细。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账务处理和分析的时候,必须清楚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并清晰列示出账务处理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对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的影响。依据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仅做到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对案例进行分析,考虑对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前后各科的所学知识的关系。促进他们对知识掌握更透彻,达到够融会贯通。
4.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教学采取分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一个任务都是若干名成员共同完成的,每一成员的任务又各具不同。大家要相互合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要想获取高分,大家必须相互合作,在工作中能够,团结协作,取得最后的好成绩。因此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四、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担任的工作比较少。这主要源于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是团队的合作项目,不管工作多少都是一样的,没有认识到认真工作之后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团队工作成果的好坏是靠每一成员努力的结果,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加强这些人员的思想工作。
2.案例的分析还应该加强对知识的具体运用
学生在做案例的时候,能够解释所运用的会计准则,但是不能具体阐述每一个业务处理所依据的那一条会计准则。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有时候分析的不够具体深入。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透彻,分析能力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强。
3.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及其他教学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提倡案例教学法,并不是说传统的传授教学方式就可以抛弃了,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结合运用关系。一般情况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了财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后配合案例教学,使知识获得与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是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其他教学的组织会提高案例教学的应用。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让学生亲自接触企业实际,具体操作。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写调查报告。建立实训基地,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分析、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运用电算化,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进行真刀真枪操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为案例教学提供资料,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重复利用好这些资源,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完善案例教学的运用。
1、教学案例的设计通常来讲,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设计教学案例,因而教师一定要按照教学规划和教学要求,充分准备授课内容,并讨论教学案例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同时还要分析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此外,设计教学案例时还应注意:第一,确保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即保证设计的教学案例符合教材及现实案例的相关要求,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第二,确保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也就是说,教学案例可以涵盖大部分课程知识点;第三,确保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具体地说,设计的教学案例之间应具有前后贯穿的关系,并按照由易及难的顺序进行排列;第四,确保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接收能力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另外,学生还要在分析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探索其实际应用,并有效、及时的促使教学案例理论知识逐渐转变为实践应用,进而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目标,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际题目设计求职网站,因而学生需要结合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相关的求职素材,进而独立设计求职网站,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其实践动手能力。
2、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案例实际上,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案例的目的在于分析分体,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办法和思路。每个学生实现同一教学案例方法以及分析结果各不相同,虽然部分学生能找到容易、简单的实现方法,却无法充分理解;部分学生虽然找到了容易理解的实现方法,其实现过程却非常复杂。所以,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果断删除不重要的案例细节,同时寻找教学案例的结构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外,讨论教学案例的核心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进而将教学案例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有机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并为学生创造自由、和谐的讨论氛围,同时让学生成为教学案例讨论的主角。一般来讲,案例教学模式着重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情境,而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及互动交流活动中,进而反复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是,案例教学抛弃了教师为主的旧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且不强迫学生进行记忆,只要求其积极思考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反复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积极动手能力的教育目标。例如,计算机网页设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介绍网页制作工具时,由于学生对其比较陌生,因而教师可通过讨论案例实施教学活动。
3、总结和实现教学案例学生结束教学案例讨论后,教师应恰当评价讨论结果,以便去除错误观点。同时,教师还要分析、讲解教学案例分析的相关技巧及知识技能,进而在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根据课堂讨论内容具体实现教学案例,以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计算机网页设计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自由的感觉,进而激发其敢做、敢说的勇气。此外,教师在计算机网页设计的案例教学中,始终扮演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所以,学生要独自完成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若想保证计算机网页设计案例教学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具备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特点,这也是教师为学生传递经验和知识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威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全面、多角度的爱护和关心学生,同时融入学生中间,以便更好的感受和体会其内心世界,进而在做好教师的同时,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3、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一般来讲,学生学习必备、认识事物和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是认知结构,且其学习过程是不断平衡同化和顺应机能的过程,也是不断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和展示新知识点,都要密切结合教学大纲。此外,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时,应保证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能充分反映教学大纲中的相关知识点。例如,为网页页面进行布局时,可通过表格、框架和层的方式进行,如为食品网站做简图时:为确定网页的主色调,应将背景图片插在第一层中;为给网页增添活力和生机,可将flas插在第二层中;将精美食品插在第三层中;为体现饮食文化,可在第四层中搭配相关歌曲;为增强网页的立体感,可在第五层中添加浮动物体。此外,教师应先鼓励学生使用表格布局解决相关问题,尔后引出层的内涵,进而逐步解决问题,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75-01
财务会计作为高职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实务相结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时效性强,内容较多、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如何上好财务会计这门课,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发挥案例的教学效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原意为情况、事实、实例等。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我们使用的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内容,通过教师设计案例,学生分析、评价案例,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会计学案例教学法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主体转变,即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二是思维方式转变,即由过去的“聚合思维”转向“发散思维”,形成大视野、大容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三是讲授方式转变,即由单纯的理论讲述转向将理论融入具体会计事例(案例教学)方式讲授。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要按照《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和编写一套与会计理论、方法及教学进程相配套的会计案例。教学案例首先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即按照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选择和编写;其次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既有反映社会经济某方面的简单案例,也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案例,以适应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再次,也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搜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为此笔者设计编写了包括以下三种具体形式的教学案例:
1.教学引导案例,是教师讲授案例,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以及财务会计方法的应用技巧;2.课堂讨论案例,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体验,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简要阐述了基本理论之后,会给学生布置类型不同的几个案例让其预先准备,课堂再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案例讨论,使学生以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案例中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3.课外实训案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其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这类案例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后,通过案例的剖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三、《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没有严格的规程,实施起来往往因教学内容、教师、学生而异,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案例教学的准备;展示案例;阅读分析案例;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案例练习等。笔者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案例教学的准备。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前, 引导学生复习案例中将要涉及到的有关会计专业知识, 提示学生分析案例所应遵循的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
第二步:展示案例。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材料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应地采用适当的方式,把案例呈现给学生。(1)以文字材料方式呈现案例;(2)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案例;(3)口头描述案例。
第三步:阅读分析案例。通过阅读案例, 了解案情, 并根据所学会计专业知识, 分析案件发生原因和争议焦点, 从而找到分析案例的突破口。接着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将所要解决的问题逐层分解, 以小标题或问题的形式写出来, 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第四步:学生讨论。案例与教材上的举例不同,它没有经过抽象处理,只是完整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事件,头绪较多,不能很容易地看出问题的实质。因此,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自己对案例的分析,集中小组内各成员的智慧,形成比较全面的观点,比较周详的方法。然后,班级集中讨论。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其小组的共同观点,其他的成员也可以将自己的不同意见予以发表,同时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质疑,在问答中不断吸收各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形成各种有效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则应该通过各种办法激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欲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各种理论支持和背景资料,有效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并在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迅速予以纠正。
第五步:归纳总结。虽然会计案例教学法重在参与过程, 但教师仍然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分析提纲、 操作要求, 在讨论结束后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感到有规律可循, 有方法可依, 从而解决了案例分析入手难、 会计操作上手难的问题。
第六步:案例练习。会计案例分析总结之后, 要及时配备会计案例分析练习资料, 加强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言
任职教育是指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岗位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能力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某种岗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由于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较强的工作实践性、一定的内容动态性、明显的时间短期性及复杂的教育层次性的特点[2],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效果,使学员尽快掌握拟任职位所需的新知识,具备岗位工作实践能力,确保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的实现,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案例教学是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员知识点的掌握,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通过学员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寻求实现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在国内一大批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普遍,并在许多高校已趋规范[3]。
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应用型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教学中的开展与组织实施过程。
2.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
2.1案例的设计。
针对任职教育教学任务特点,案例库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案例教学的选择要紧贴学员现实工作的部队第一手原始资料,这是教员设计教学案例的关键之处,主要考虑实用性和适用性两个方面。
2.1.1案例的实用性
教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亲自到基层采集案例,了解任职培训学员的岗位情况并搜集资料。通过搜集信息与资料,案例库尽量涵盖学员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样的案例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员对理论知识有认同感,激发其积极思维和探索。同时,案例库的建立需要教员研究案例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收集、整理、修改和归类,形成案例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案例问题及答案、优秀观点、优秀案例分析报告、案例相关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料经过整理还可提炼出新的案例或者问题。
2.1.2案例的适用性
选用案例时,主要考虑任职教育培训层次和要求。选用案例要与有关的理论教材相对应,要能隐含本学科原理,难度不宜过高,但实用性要强。这样形成的案例库,还要经常进行修改和补充,以充实案例库的内容,提高案例的质量,促进学员的实践性,培养学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建立的案例库还应有专业人士和学员的积极参与,搜集的素材既要全面,又要突出主题。
2.2案例的组织。
案例教学关注的是学员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4]。基于这一要求,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案例教学组织,特点是将案例作为学员学习实践的主要内容,让学员自主学习,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案例的组织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为充分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必须克服单一的案例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授课对象并结合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不同,根据学员个性兴趣、思维方式、阅历及知识面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案例表现形式。不同的案例通过向学员提供实际发生的情况或事件,学员在设定的现实案例中,设身处地地从工作实际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自己可能产生的种种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围绕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或剖析,并提出见解,从而无形中缩短培训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决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案例式教学可在培训教育多个环节中运用。一是在课堂讲授中,从案例中抽象般理论或用理论解释具体案例;二是课堂内(外)辅导,通过特定案例,由教员提出问题,让学员分析、思考作答;三是组织学员对特定案例进行讨论和辩论;四是布置案例分析题,培养学员独立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断能力;五是在条件许可时,进行模拟案例教学。
2.3具体案例要求。
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案例包括两个部分:揭示理论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实务案例。
理论案例以书本中的理论为主导,重在讲清原理,结合教员的分析与学员的讨论,给出相应的结论。教员要将学员的理论思维引导到实际中,提高其感性认识。要对此类案例进行全面剖析,提出问题,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对案例进行总结。讨论要以学员为主,让学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畅所欲言。
实践案例是以工作岗位实际出发的实务型案例,该案例以事实为根据,让学员可以自由讨论、思考,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之中,解决学员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广泛搜集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要有一定的情景难度,含有典型的事例,提出的问题要与理论结合,不能随意编造、脱离现实,且不偏离学员的实际工作环境。
3.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
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应用型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本着引导学员学习、激发学员兴趣、学以致用的原则。
3.1呈现案例,教员导向。
教员对于课堂教学案例的实施要事先做好规划,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案例选择以后,教员要针对课程目标设置一些难易不同、值得探究的问题,从而引导学员阅读与分析案例。教员所做的课堂教学案例设计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否则会给学员模糊不清的感觉。同时,教员应当注意案例设计要紧扣所讲的理论问题,不宜过于复杂。问题设计环节,既要发现表面问题,又要挖掘隐性信息,教员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案例把知识、技能要求转化成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尽量实现问题、案例和教学内容的自然结合。
开展讨论前,教员应对案例进行简要剖析,即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初步分析、相应的对策和结果预测等。同时,教员在学员讨论过程中要对所指定的将供集体讨论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义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问题间的主次轻重关系,拟定各种针对性的备选行动方案,提出它们各自的支持性论据,以帮助学员权衡对比。
3.2独立思考、建组讨论。
在课堂运用上,教员对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调控,是运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和核心环节[5]。通过组织学员阅读、理解教员提供的案例,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疑问,然后利用课堂中的研讨式教学方法进行发言、讨论,获得教员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从而开打自己的思维视野,变“讲堂”为“学堂”。
在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应用型案例教学具体实施时,建立讨论组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学员进行分组然后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并在对问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努力形成统一的方案。学员的自由发挥、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培养了学员的协作精神,更体现了任职教育学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同时,教员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也可以在组内或组间进行多维交流。
3.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总结。
教学总结与评述是对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有学员总结和教员总结两种形式。
在教员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案例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各小组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的撰写。学员总结应侧重如下几个方面:是否独立的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是否积极参与了课堂的讨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是否充分;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课堂讨论的结果对照,收获是什么。学员通过自我对案例探究的分析和评价,初步形成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员对案例做出分析和评价结论之后,教员要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归纳总结要给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对案例的分析和评价重难点,重点对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点评,指出学员自我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员认识其自我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这里应特别注重突出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教员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帮助学员提高分析问题、评价他人见解的能力,并对有一定创新的思想进行肯定,最后将不同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归纳,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从而既加深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又锻炼学员的能力。
4.结语
针对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较强的工作实践性、一定的内容动态性、明显的时间短期性和复杂的教育层次性等特点,如何在较为有限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传授知识,并培养学员的相关技能和工作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中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员主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案例设计,把握案例教学的精髓,大胆尝试,以增强任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2]姚武文,周平,罗湘燕.适合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1,7(6):68-69.
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对计算机文化有一定程序性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操作;三是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提取、分析和,让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信息化社会的基本工作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章节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主线,首先呈现教学案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来进一步剖析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最后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或者小组讨论得出总结,和教师共同对案例进行总结,掌握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三种不同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有所区别。
(1)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在教学设计时可采用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的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都会疑惑: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有什么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通过呈现理论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明白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进行案例呈现——“不同的软、硬件配置对于计算机使用的影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分析计算机分成哪些部分?主要的计算机硬件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软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有何不同?最后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所有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教学设计时采用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讲解)——案例实践——实例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每个章节呈现案例时,展示利用相应软件制作的综合作品,教师对操作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作品中所使用的操作技术有哪些。学生进行案例实践过程中也可分组,由小组长(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担任)指导全组同学进行操作,教师对组长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案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管理,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可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最后抽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
(3)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部分内容有些是纯理论的,有些是理论加实践的,教师可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教学。如“网络信息安全”这章节内容,在案例呈现中可播放目前由于网络应用中出现的网银信息被盗、电脑信息通过网络泄露或手机上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视频,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网络信息不安全问题,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讨论,如出现的原因、如何避免,最后归纳网络信息安全包括的领域以及相关理论和操作要求。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教育界普遍使用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整个教学环节中的细节进行个性化设计,既要注重优秀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让所有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都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一、案例教学法综述
大学物理科目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随着大学教学计划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从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逐渐向实践教学方面转变,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发展方向。案例教学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在教学环节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直观的物理知识体验,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真实案例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并且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物理专业知识更高效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物理科目学习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选择典型的案例,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解题思路也因此而变得广阔,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中,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知识中的要点部分,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除上述特征之外,案例教学法中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科目属于难度比较大的理工科科目,只有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应用
1.案例库建设选择阶段
首先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开展期间涉及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将信息整合到案例库中,这样在备课阶段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教师可以快速的定位教学需要的数据库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对物理课件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听课体验,观察所进行的教学计划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建立学生的物理解题思想。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观察基层中所遇到的问题,数据库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以实际使用需求为优化原则,这样在案例分析阶段才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案例库建立初期可能会出现应用衔接不理想的现象也,影响案例资源的应用。因此在建立时要对案例记性筛选,确保最终所录入到数据库中的案例可以在物理教学阶段发挥作用。
2.案例布置准备阶段
物理教学计划开展前,需要针对案例进行筛选,充分考虑是否能够帮助解决教学阶段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案例组合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案例在常规教学中的运用比例要经过合理的计算,确保常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的进行,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案例分析所占据的时间过长,会造成理论性教学进行困难,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不足,是很难实现案例分析推展的,准备阶段进行详细的案例设计,并对课堂中学生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确定,精细的前期准备是课堂教学任务进行的保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物理知识。
3.案例研究讨论阶段
物理案例讨论要组织学生来完成,如果案例中涉及到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引导,但不可以代替学生来思考解答,否则会影响到学生能力提升。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是学生所喜爱的,例如在学习角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以飞机的运行状态为案例,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战争电影片段,观察战斗机被击中直至坠落的特写镜头。在观看前教师要提出问题,组织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来对案例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案例所呈现的画面能够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变得具象,探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的代表来对小组内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
4.案例教学总结评价阶段
在案例探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观察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探讨结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欠缺的部分进行补充。总结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要注重对案例分析中知识重点的总结。除此之外,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也需要教师定期对效果进行评定,并判断在案例分析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完善的部分,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能力提升,将物理学习作为一种快乐。评价阶段教师要坚持案例教学法开展的原则,整合学生所反馈的信息结果,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计划制定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分析教学,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有明显进步,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大学物理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
案例分析教学期间,经过教师的耐心讲解,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挥在那,案例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的融合创新理念,最终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中,为学生营造了实践促进能力。对高校物理教学方法中近年来的案例应用结果进行探讨,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够掌握物理科目的常见解题思路,并且能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升。在对班级内的成员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人数控制在3至5人,这样探讨问题时可以确保学生都能够发表意见,确保班级全部成员的成员在学习期间个人能力都得到锻炼。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合作解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案例教学并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也不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因此学生人数一般以25-50人为宜。同时案例教学的开展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而且要具备组织、驾驭和协调的能力;学生要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要认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资料,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了解到,案例教学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且对大学物理教学计划开展带来的了有利的条件因素。但在教学计划应用阶段,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对现阶段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整理优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使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